家庭暴力救济

2024-06-09

家庭暴力救济(精选4篇)

家庭暴力救济 篇1

1 家庭暴力法律救济体系概述

1.1 家庭暴力的含义

目前, 对于家庭暴力, 国际甚至国家层面上都没有一个统一或大体一致的界定。各国由于文化传统、习俗和社会经济情况的不同而对家庭暴力的界定和主要表现形式的列举也有所区别。要探析我国家庭暴力法律救济体系, 首先要明确的就是我国家庭暴力的法律含义。

1.1.1 国内规范性文件对家庭暴力的定义

“家庭暴力”一词作为法律用语在我国最早出现于200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修正案) 中, 该法在第三条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其具体界定由2001年12月24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作出。该解释第一条规定:“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危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1.1.2 国际规范性文件对家庭暴力的定义

国际社会对家庭暴力的界定是包含在“对妇女的暴力”中的。1993年11月25日联合国发表的《消除对妇女暴力宣言》第一次给针对妇女的暴力下了定义, 即:“‘针对妇女的暴力’一词系指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心方面或者性方面的伤害或痛苦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 包括威胁进行这类行为、强迫或者任意剥夺自由而不论其发生在公共生活还是私人生活中。”

该宣言第四条对“对妇女的暴力”的外延做出了非封闭性列举, 其中第一项为“在家庭内发生的身心方面和性方面的暴力行为, 包括殴打、家庭中对女童的性虐待、因嫁妆引起的暴力行为、配偶强奸、阴蒂割除和其他有害于妇女的传统习俗、非配偶的暴力行为和与剥削有关的暴力行为”。该项可以被理解为是对“家庭中对妇女暴力行为”的定义。

对比我国司法解释与联合国对家庭暴力的定义, 第一, 可以明确看出的是国际社会更关注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 而我国则涵盖了所有家庭成员。有学者认为我国的界定“未突出家庭暴力中最严重的是针对妇女的暴力, 施暴者绝大多数是男性这一客观事实”。从各种统计数据来看, 在现实生活中, 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案件确实占了各类家庭暴力案件的绝大多数, 但这并不能否定其他情况的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 针对男性、儿童、老人的家庭暴力也时有耳闻, 并且同对家庭中女性的暴力一样被视为“家庭内部矛盾”而难以得到法律的救济。所以, 笔者认为, 作为我国对家庭暴力的官方蓝本定义界定尽可能涵盖各种情况实属必要, 而针对家庭暴力受害人多为妇女这一情况可由其他专门法律法规或细则来强调。

第二, “造成一定伤害后果”在我国是家庭暴力行为成立的必需构成要件, 而不包括国际定义中“可能造成”及“威胁实施”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 这一要件也排除了仅造成“痛苦”而未造成外化“伤害后果”的行为。

第三, 我国规定的家庭暴力行为的手段为“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 而所有法律法规中都没有关于“其他”的解释。因为若抛开司法上的特殊因素, 当这些常规暴力形式造成了伤害后果时, 家庭成员完全可以依照普通法律寻求救济。笔者认为, 如若我国法律意义上的家庭暴力仅包括这些行为, 那么它的作用就局限于纠正我国司法及执法部门对家庭成员间暴力行为的漠视态度。

笔者认为:现代人突破传统而流行的试婚潮流的出现, 虽然试婚属婚前同居且我国现行的法律并未将其纳入保护的范畴, 但在强烈呼吁保护人权的现代, 我国也应保护婚前同居中遭受暴力者的合法权利, 借鉴英国的观点延伸“家庭”的范围, 将婚前同居的生活共同体也纳入“家庭”的范畴, 将家庭暴力的定义界定为:家庭暴力是指有婚姻关系、身份关系或同居关系的生活共同体的成员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他手段对其他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1.2 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

据统计, 我国33.9%的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 31.7%的人承认配偶对自己有暴力行为, 有11.5%的家庭发生过使用凶器殴打等暴力事件, 在离异者中, 强度较大的暴力事件比例则高达47.1%。

因具体情况不同, 家庭暴力产生的具体原因也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原因虽是社会性别不平等, 但法律的缺失才是家庭暴力无法解决的直接原因。

1.2.1 立法不完备和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强是家庭暴力滋生的温床

家庭暴力多发生在家庭内部或私密空间, 受害者往往碍于面子、隐私等原因, 不愿被曝光;同时公众又通常将其视为“家务问题”而不愿插手, 使得司法机关对家庭暴力现象视而不见, 所以, 要解决家庭暴力, 立法上必须将其纳入公领域并规定强制干预机制。

1.2.2 司法的漠然是家庭暴力产生的社会根源

家庭暴力并非一般的治安问题, 其中涉及较多的情感因素, 导致对其的治理结果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司法机关判定将施暴人关押, 而受害人却反怪司法机关多管闲事而阻止关押等情况都较为常见。

1.2.3 执法的消极是家庭暴力行为得不到遏制的罪魁祸首

由于对家庭暴力存在观念上的误区, 以及某些体制方面的局限, 执法机构对于家庭暴力案件的干预常持消极态度。立法、司法再完善而得不到执行, 对家庭暴力也起不了任何作用。所以, 为了提高立法、司法、执法机关及全社会对家庭暴力的重视, 有针对性的防治家庭暴力, 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对家庭暴力受害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济, 很有必要对我国家庭暴力救济体系进行完善。

1.3 家庭暴力法律救济体系的含义

法律体系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 按照一定标准和原则, 划分为各个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的统一体。联系目前中国反家庭暴力的诸多法律规定, 现阶段中国的司法实践中, 家庭暴力法律救济体系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 以婚姻法为主导, 横跨民事、刑事、行政等各个法律部门的多层次的部门法体系。

1.4 我国家庭暴力法律救济体系的类型

目前国际上关于家庭暴力法律救济体系形成了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出台专门的反家庭暴力单项立法的类型, 主要代表有英国、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第二种是并无专门用于制止家庭暴力的单项立法, 有关家庭暴力的立法分散于各个法律部门之中, 辅之以民事保护令、庇护所等强制措施的体系, 代表国家有挪威、美国、加拿大、科威特等;第三种则只是制定了预防、消除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计划, 如伊朗、哥伦比亚等。

2 我国家庭暴力法律救济体系的现状及缺陷

2.1 我国家庭暴力立法现状及其缺陷

目前我国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规制的条文散见于各个法律法规之中且多为原则性规定, 可操作性不强, 造成对没有轻伤以上伤害结果的家庭暴力无法有效规制。同时, 家庭暴力一直被划分在私人领域之中, 不受国家和政府干预, 对于家庭暴力的专门性规范仅有几条且多为原则性规定, 导致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针对全社会问题的普通法律, 忽视了家庭暴力的特殊性, 使得家庭暴力施暴人长期受不到惩罚, 使其产生“家庭暴力不犯法”等错误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家庭暴力之风。

2.1.1 民事救济途径单一, 提供救济依据不足

作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最常选择的救济途径——民事救济却只有两种方式。第一种为以离婚为前提条件的离婚请求权与离婚时的损害赔偿权。“离婚请求权”是指婚姻中家庭暴力的受害方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同时家庭暴力可以作为确定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的证据。损害赔偿权是指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时, “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第二种则以丧失继承权为惩罚手段, 即“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财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以及“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丧失继承权”。这里规定的都是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家庭暴力行为, 可将此处的惩罚措施理解为《刑法》相关措施的民事惩罚的补充。

2.1.2 刑事惩罚针对性不强, 无专门证据规则

家庭暴力行为所涉及的刑事罪名主要包括杀人罪、伤害罪、强奸罪、侮辱罪、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暴力干涉他人婚姻罪、虐待罪、遗弃罪等。纵观这些罪的犯罪构成, 可以发现“告诉才处理”, 是我国刑法面对一般的家庭暴力行为的通常处理方式。只有造成轻伤以上后果的家庭暴力行为才能得到主动干预, 只有达到重伤时, 检察院才必须提起公诉, 同时这些案件通常都归类为普通的人身伤害案对待。因司法机关的“家务事”观念, 通常情况下, 受害人只能自己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事实上, 受害者本身由于和施暴者的特殊关系, 再加之考虑到孩子、自身安全、社会舆论等各方面的因素, 往往忍气吞声, 也不愿将丈夫告上法庭。所以, 大量的家庭暴力施暴人并不能得到应有的制裁和惩戒。

2.1.3 行政法处罚形式单一, 不能达到目的

对家庭暴力进行规制的行政法主要为《治安管理处罚法》, 该法仅有的相关规定为该法第四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一) 虐待家庭成员, 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 (二) 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抚养人的。”其实, 家庭暴力受害人“向国家告状”的目的并不在于真要使自己的家庭成员被拘留或罚款, 而只是想让其受到惩戒并牢记家庭暴力是违法行为。

2.1.4 最新法律文件——2008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 (以下简称《审理指南》)

《审理指南》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和美国律师协会合作, 专门针对中国国情制定的, 其最大亮点是明确规定了人身保护令这一民事上的强制措施及提出了一定条件下的举证责任转移。但其性质仅为操作手册, 也没有在全国推广, 而是规定了九个基层人民法院作为试点。所以, 其内容并不能作为法官断案的法律依据。但法官在具体案例中可根据不同情况, 利用《审理指南》的理念对案件进行处理。其中的许多理念和做法, 弥补了现有法律的空白, 使过去难以救济的权利得以实现。

2.2 我国家庭暴力司法现状及其缺陷

中国自古就有“宁拆一座庙、不破一桩婚”、“清官难断家务事”等传统观念。所以, 在法律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 大多数司法人员并不愿意以强制的方式插手家庭暴力案件, 多以调解、劝和为主, 甚至表现为不闻不问, 从而放纵了施暴人的暴力行为。

根据现有法律, 家庭暴力司法依据非常混乱并且不足。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予以劝阻、调解;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有权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制止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同时, 公安机关对于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 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这里规定的救济方式必须由受害人提出请求, 同时, 居委会、村委会以及所在单位并无强制力, 使得该条很容易沦为一纸空文。

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六条, 公安、民政、司法行政部门以及城乡基层群众性组织、社会团体, 都有权力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依法为受害妇女提供救助。综合其他法律, 民政部门、城乡基层群众性组织和社会团体主要是应受害人的要求对家庭暴力进行劝阻、调解;公安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则主要起应受害人要求制止家庭暴力、受理自诉等作用, 只有当家庭暴力案件上升到严重的程度时才主动进行干预。

2.3 我国家庭暴力执法现状及其缺陷

在社会观念及执法者心目中, 家庭暴力通常就是“两口子打架”, 并且“不好管”, 因为“要真把人抓了, 受害人还得怪你”, 加之法律并无明确的执法规定, 所以, 过去实践中当家庭暴力发生拨打110报警时, 警察若知道是家庭暴力, 除非很严重, 否则不会出警, 即使来到现场后, 也往往只会进行劝说、置之不理或告知当事人去法院离婚, 一般不会对施暴者进行处罚。警察的这种处理方式自然会助长施暴者的气焰。检察院不予起诉, 即使起诉后有些法官也认为家庭暴力就是家务纠纷, 对施暴者处罚较轻, 对受暴妇女的伤害赔偿请求不予支持。

2008年7月七部委制定的《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改善了这一问题。《意见》主要规定了行政机关面对家庭暴力案件时的权力与责任, 提高了司法部门对家庭暴力案件的重视。

3 完善我国家庭暴力法律救济体系的建议

家庭暴力既是法律问题, 也是社会问题, 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参与, 下面从法律救济体系层面对防治家庭暴力进行了一些对策思考。

3.1 对我国家庭暴力法律救济体系立法方面的建议

目前世界上已有44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律, 其中不乏美英等民法、刑法制定完善的国家。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也于20世纪90年代制定了专门法律。而我国家庭暴力的发生率相比之下并不低, 所以, 制定专门的防治家庭暴力的法律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趋势, 也实属社会发展的必要。

从我国目前立法状况来看, 《宪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刑法》等法律对家庭暴力已做出的原则性规定为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 防治家庭暴力的地方性法规和新近出台的《意见》和《审理指南》为制定全国性的反家庭暴力法奠定了基础, 所以完善反家庭暴力立法, 可以使对家庭暴力的打击不仅有法可依而且提升了针对性, 并且有助于改变全社会现有的对家庭暴力仅仅是“家务事”的观念。

笔者认为, 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应明确包括前述的家庭暴力的定义在内的以下内容:

3.1.1 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

政府作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国家机构, 无疑对保护家庭成员免受家庭暴力的侵害负有重要的职责, 同时也对《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具体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 应在法案中明确政府的职责。

3.1.2 规定专门的证据制度

虽然有关法律赋予了受害妇女司法请求权, 但从法院受理的家庭暴力案件中发现, 证据不足成为受害妇女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障碍。出现这种情况, 一方面是由于当事人缺乏证据意识, 没有充分注意收集证据或碍于情面丧失了保留证据的机会;另一方面是我国现行的证据规则在证据的采信、认定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家庭暴力的特点, 因此, 此处采纳《审理指南》中的举证制度有重要意义。

3.1.3 收纳《审理指南》中的人身保护令制度并完善规定违反其的责任

在国际定义中, “人身保护令”是指一种“以法律程序保障个人自由的重要手段”。英美等国均设有完备的人身保护令制度, 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的人身保护令制度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现只能在《审理指南》中见到它的身影。根据《审理指南》第二十六条, “人身安全保护裁定是一种民事强制措施, 是人民法院为了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确保民事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而做出的裁定”。

内容上, 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可以包括“禁止被申请人殴打、威胁申请人或申请人的亲友;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申请人, 或者与申请人或可能受到伤害的未成年子女进行不受欢迎的接触;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生效期间, 一方不得擅自处理价值较大的夫妻共同财产;有必要的并且具备条件的, 可以责令被申请人暂时搬出双方共同的住处;禁止被申请人在距离下列场所200米内活动:申请人的住处、学校、工作单位或其他申请人经常出入的场所;必要时, 责令被申请人自费接受心理治疗;为保护申请人及其特定亲属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中的一项或多项, 并可以附带解决“申请人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或者生活确有困难的, 责令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在保护裁定生效期间的生活费以及未成年子女抚养费、教育费等;责令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因被申请人的暴力行为而接受治疗的支出费用、适当的心理治疗费及其他必要的费用”等事项, 至于“被申请人的暴力行为造成的财产损失”, 则需“留待审理后通过判决解决”。

种类上, 《审理指南》规定了人身保护裁定分为紧急保护裁定和长期保护裁定。“紧急保护裁定有效期为15天, 长期保护裁定有效期为3~6个月。确有必要并经分管副院长批准的, 可以延长至12个月。”

目前我国的“人身保护令”只能由包括重庆市渝中区基层法院在内的九个试点法院以裁定的方式作出, 其初衷是预防离婚诉讼激怒加害人而导致针对受害人的“分手暴力”的发生, 所以, “人身保护令”申请只能在离婚诉讼提起之前、诉讼过程中或者诉讼终结后的6个月内提出, 并且“当事人应当在人民法院签发人身保护裁定之后15日之内提出离婚诉讼。逾期没有提出离婚诉讼的, 人身安全保护裁定自动失效”。这显然不利于对被害人的保护。笔者认为, 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在吸纳人身保护裁定的同时, 也应考虑将“人身保护令”制度与离婚等制度独立出来, 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3.1.4 加强刑事干预, 制定有关家庭暴力的专门罪名

笔者认为, 要加强对家庭暴力的刑事干预, 仅仅将家庭暴力行为纳入现有刑法罪名中远远不够, 应制定包括婚内强奸罪、强制堕胎罪等专门针对家庭暴力的罪名。结合我国国情, 婚内强奸罪的犯罪主体应限定为“因感情不和异地分居或人民法院正在审理双方离婚案件期间的夫或妻”。同时, 当施暴者的这些专门罪名的行为导致受害人身体伤害的, 则应按照《刑法》相关罪名定罪并从重处罚。

3.1.5 将“因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故意杀害、伤害施暴人构成犯罪”作为法定的从轻、减轻或免除刑事处罚的法定情节

这是对因家庭暴力而引发的“以暴制暴”案件给予最大的同情与宽容。这一情节通常属于事前或事后防卫而不能作为正当防卫处理, 同时, 因被害人的过错或罪错而引发的暴力犯罪案件, 司法上往往只是酌情从轻, 并不符合“受虐妇女综合征”的理论与事件。妇女长期处于家庭暴力的折磨摧残之下, 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障碍, 一些国家将之概称为“受虐妇女综合征”。这些妇女长期遭受虐待甚至是死亡的威胁, 她们往往是在极度恐惧且遍体鳞伤的情况下无法摆脱、阻止丈夫的暴力摧残, 也得不到足够的社会帮助的情况下, 才不得不在恶夫屡屡施暴甚至威胁马上要加害自己的时候而产生的过激行为。可见受虐妇女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都较小, 因此将其作为法定的从轻、减轻或免除刑事处罚的法定情节是符合刑罚的价值理论的。

3.1.6 明确具有防治家庭暴力职责的人员的法律责任

具有防治家庭暴力责任的人员包括政府工作人员、公安人员、检察官、法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等。其中, 应重点明确医务人员的职责, 即医务人员在履行职务时, 若发现伤害系因家庭暴力所致, 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 协助受害人保留证据。

3.2 对我国家庭暴力法律救济体系司法方面的建议

3.2.1 详细规定检查机关的起诉职责

家庭暴力与其他暴力犯罪的不同之处在于受害人与施暴人之间存在共同的生活关系, 彼此之间有着感情的联络。通常情况下受害者寻求司法介入的目的, 是为了制止施暴者的家庭暴力行为, 使其认识到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 而不是希望施暴者接受严厉的处罚, 更不希望因此而失去家庭。但是, 如若因此而对施暴者置之不理或仅仅进行一些“思想教育”则很容易让施暴者感觉“家庭暴力是可以容忍的”。

所以, 应详细规定检察机关面对家庭暴力时进行起诉的职责并进行强化。笔者认为, 检察机关在面对一般家庭暴力时, 应该在保留国家起诉的权利下采纳被害人是否起诉施暴者的意见。这样有利于维护家庭的完整与和谐, 也给予了施暴者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保留国家起诉的权利则能够对施暴者进行震慑, 预防家庭暴力的再次发生。如果发生了严重的家庭暴力或者施暴者再次施暴, 检察机关则应积极依职权立案起诉并监督法院的判决。

3.2.2 明确并有限制地强化社会组织介入家庭暴力的权力

社会救助是离家庭暴力受害者最近的救助方式, 明确家庭暴力社会救助体系中各社会组织的地位与职权才能更全面更深入的防治家庭暴力。

3.3 对我国家庭暴力法律救济体系执法方面的建议

公安机关作为处理家庭暴力的主要机关, 应提高防治家庭暴力执法队伍素质, 使其树立人权意识、平等意识、性别意识, 摈除家庭暴力是“私事”和“清官难断家务事所以最好不要插手”的观念, 这是实现司法公正, 切实保障家庭暴力受害者权益, 做好家庭暴力受害者法律救济工作的前提。

防治家庭暴力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 既要有家庭成员的参与, 也要有政府的介入, 与此同时, 社会力量所提供的有效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 在建立完善的家庭暴力法律救济体系的基础上, 综合性的、全方位的家庭暴力防治体系如社会救济体系等也亟待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红艳.法律透视——婚姻家庭暴力[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

[2]陈明侠.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构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3]张李玺.中国家庭暴力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4]中国法学会反对家庭暴力网络社会性别培训分项目小组.社会性别与家庭暴力干预培训者手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5]王伟, 闫鹏.浅析我国针对妇女的反家庭暴力体系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 2008.

家庭暴力救济 篇2

我叫张喜明,男,汉,65岁,家住先锋分水村分水社,家庭成员5人,中共党员,呈先后担任分水社政治队长、分水村村主任兼会计,2005年8月25日因高血压晕倒住院,经旗医院检查确诊为大面积脑梗塞,须住院治疗,由于本人家庭经济条件差,造成我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使得本来不富裕的家庭失去唯一的生活来源,雪上加霜的是2013年12月4日我因心脏病复发住院,经包头市北方医院确诊为冠心病、心肌梗死型、急性腹壁梗死等三支病变,冠脉支架置入手术,为了承担巨额医疗费(7万多元),经过两次大病,使我彻底失去了劳动能力,花光家里全部积蓄,并为此向亲戚朋友举债,使我的家庭不堪重负。

我妻子年老体弱,文化程度不高,只得照顾我这个不能自理的病人,而我目前仍在治疗当中,每月需要医药费600-700元,还有大量的外债,可钱从哪里来啊,我真是不敢想向。近段以来,我是以泪洗面,觉睡不着,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想到了党,想到了政府,想到了民政局。在此,我大着胆子向民政部门提出申请;请求组织给予资助,帮我脱离困难。我不胜恩感激,我扶老携幼向组织致谢。

敬礼

家庭暴力救济 篇3

一、家庭暴力的特点

1发生在家庭成员内部

由家庭暴力的定义不难看出, 它一般发生在家庭内部。如夫妻、父母子女, 尤以夫妻之间居多。故本文主要针对夫妻之间的受害妇女加以探讨。家庭暴力中受害者以女性为主, 侵害的是家庭成员的人身权利, 包括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自由权等。施暴者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 它是一种违法行为, 施暴者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

有资料表明, 目前中国的家庭暴力现象已经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30%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暴力侵害问题;在一些国家家庭暴力已经超过强奸、抢劫及车祸受害妇女的总和;有的国家1/4/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 约有20%-30%的女性遭到丈夫肉体上的虐待;有的国家在妇女遭受严重损伤的常见原因中, 因家庭暴力造成的约占40%以上。[4]

3极具隐蔽性

由于暴力发生在家庭内部, 一般不为外人所知。暴力发生时受害方常常处于无防备的状态, 一旦发生伤害等后果, 多数受害妇女常以“家丑不可外扬”而隐忍求全。

4有别于一般的犯罪行为

家庭暴力的内涵决定了它不同于一般的犯罪行为, 且在一定时间内呈反复性, 这增加了对家庭暴力的预防与控制难度。

从家庭暴力的上述特点不难看出:它的发生不仅会给家庭带来严重伤害, 也必然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宁。我们应该运用法律及其他综合手段从根本上遏止家庭暴力的发生。

二、完善家庭暴力中受害妇女法律救济的思考

家庭暴力是一种特殊的暴力, 而其中的受害妇女又是特殊的群体。双重的特殊性决定了家庭暴力对受害妇女法律救济的困难性。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立法与司法两个角度梳理我国现行的家庭暴力的法律规范, 给受害妇女以充分的法律救济。

1完善立法

(1) 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典。立法工作在反家庭暴力中是保障受害妇女合法权益的前提、基础和根本途径。要通过加快专门立法改善我国在家庭暴力立法问题上对妇女的救济严重滞后的局面, 充分发挥反家庭暴力法典在保护家庭暴力中妇女受害者, 制裁施暴者, 保障平等和谐文明的家庭关系方面应有的作用。但防治家庭暴力是一个涉及法律、政策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系统问题, 因此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典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家庭暴力的概念和反家庭暴力法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时在我国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二是明确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劳动保障和民政等部门各自的责任;三是根据我国情况, 还可以规定工、青、妇等社团、其他非政府组织等在干预家庭暴力方面各自的作用;四是明确家庭暴力案件中在证据方面的特殊要求;五是引入问责制。对有法定责任和义务又不履行职责的单位和行为进行查处并确定行政赔偿责任, 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现在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专门制定了反家庭暴力的地方性法规或决定, 为我国出台《反家庭暴力法》奠定了有利基础。我们要进一步加快步伐。

(2) 完善现有处置家庭暴力的法制框架。在正式的《反家庭暴力法》没有出台以前, 我们要在继续套用《刑法》、《婚姻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处理家庭暴力问题的基础上, 针对中国现行法律对家庭暴力规定的明显缺陷, 如条文分散, 家庭暴力中受害妇女伤害程度和范围界定不明晰, 公安机关介入家庭暴力的程序不明确, 注重事后处理而轻事前预防等, 通过修改相关法律或制定相关临时条款, 弥补在执行中难以操作而导致的保护不力现象。以遏制近年家庭暴力现象上升的趋势。

(3) 借鉴在英美国家和地区已成功的民事保护令制度, 直接处理家庭暴力案件。给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提供快速救助, 及时遏制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 有力保护妇女受害人。

2改善司法

反对和遏制家庭暴力, 既需要完善的立法作基础, 也需要有效的司法为保障。

(1) 用足现有法律, 用好成功判例。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 现有法律法规在处理家庭暴力上又难以操作, 所以在司法实践中, 就更要用足用好现有法律法规对妇女权益的保护规定。司法人员只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裁判公正就可以提高反对家庭暴力措施的有效性, 使家庭暴力中受害妇女得到较好的法律救济。此外, 还要注意选择性地吸纳外国的有益经验, 借鉴利用好与这方面有关的成功判例。

(2) 司法、警务机构密切配合。国家暴力机关介入司法领域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推进社会警务工作。它是目前公安、司法机关反家庭暴力, 维护受害妇女权益的重要途径。应赋予警务机构相应的职责, 干预制止家庭暴力。协助受害人向法院申请发布停止侵害的保护令, 并负责执行此项命令。赋予公安机关对违反保护令罪犯的强制追捕权, 对符合刑事诉讼法所规定之拘留要件的应当予以拘留。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对可能实施家庭暴力的人或虽实施了暴力但情节轻微, 不需要判处刑罚的人适用保安处分。

(3) 执法部门分工合作, 加大打击力度。公安机关要认真做好接待工作, 确保受害妇女投诉有门;人民检察院对拒捕的施暴者应依法批准逮捕或提起公诉, 并且实施法律监督;人民法院对因家庭暴力而起诉的离婚案件, 应查清事实, 公正审理。同时还要加强法制宣传, 增强公民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重要作用, 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只要各机构分工合作, 加大对施暴者的惩治力度, 就有可能确保家庭、社会和谐有序。

(4) 设立防治机构, 实行综合治理。针对很多受害妇女在遭受家庭暴力后请律师难、打官司难和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等问题, 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建立妇女权益保护网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设立专门的110家庭暴力受理点和家庭暴力伤害鉴定中心。各级地方政府设立相关机构, 为受害者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实行综合治理, 从根本上预防家庭暴力的发生。

(5) 完善举证责任制度, 加强对司法人员的培训。家庭暴力案件中受害妇女的伤害程度取证难、认证难是司法实践中普遍面临的困境, 这一方面是家庭暴力本身具有特殊性;另一方面也与当事人证据意识不强有关。因此, 笔者认为在司法实践中可对有关家庭暴力的民事诉讼所涉及到的证据采信、证明标准等方面的规定进行适当变通运用, 以适当减轻家庭暴力中受害妇女的举证责任。还要加强对司法人员干预家庭暴力能力的培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提高司法机关办事效率。以便更好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刘淑敏:《论家庭暴力的法律救济》[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 (.3) :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 [J/o1] (.第一条)

[3]刘武俊:《遏制家庭暴力法律大有作为》[N].法制日报.2005.8.8 (第5版) .

论失独家庭的社会保障与救济问题 篇4

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2013) 》显示, 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 且每年以约7.6万个的数量持续增加, 因此中国失独家庭的数量在2015年可以达到123万甚至更多, 2050年中国失独家庭将超过1 100万, 这是官方统计数字。另据统计, 我国每年每1 000个出生婴儿中约有5.4%的人在25岁前死亡, 其中15岁以下儿童, 每年的死亡人数是40万~50万, 12, 1%的人是在55岁前死亡, 也就是说, 实际的失独家庭还远不止1 100万。在这些家庭中, 有的是因为意外事故失去子女, 有的是因为子女生病导致夭折, 当然他们的痛苦程度是不一样的, 失去孩子较早的父母可以很快再生一个孩子, 而失去孩子较晚的, 如果他们的子女已经生育了下一代, 这样的家庭还算是不幸中的幸运, 最痛苦的一类失独, 就是父母已丧失生育能力而独生子女死亡前又没有孩子的, 这样的家庭现在被称为失独家庭, 尤其是指由49岁以上夫妇组成的已经没有生育可能的家庭。

和普通家庭相比, 失独家庭有很多经济或精神方面的现实问题需要解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对人文关怀的重视, 政府对这一群体的问题开始逐渐重视, 并提供了一些保障及援助, 一些针对这样特殊群体的政策上也不断调整。我们需要在保障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更加重视这一个特殊的群体, 通过政策、制度和立法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1 失独家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经济收入少, 社会保障经济支持力度小

很多失独家庭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经济收入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农村失独家庭, 很多时候, 子女都是家中经济收入的顶梁柱, 如果家中的顶梁柱因意外事故或因病去世, 不能再为家庭带来经济收入, 此时如果没有其他保障的情况下, 家庭的经济生活水平就会严重下降。

此外, 当孩子不在了之后, 父母受到精神上的严重打击,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他们对事业的追求也表现出了失去动力, 工作上不用心或者没法集中注意力, 生活态度消极, 对未来的态度不乐观, 这对未来经济收入的影响也会很大。

另外, 政府虽然对这一特殊群体有经济上的补助, 但是金额相对较少, 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在“养儿防老”这种形式已经不可能的情况下, 失独家庭的经济收入不容乐观。

1.2 精神寄托缺失

失独家庭群体都经历过“白发人送黑发人”, 他们在精神上都受到了重创。在中国人的人生观中, 非常重视家庭的血缘关系, 而亲子关系又是血缘关系的重中之重, 孩子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是此生唯一的一个精神寄托, 在孩子身上寄予着他们全部的希望, 也是他们生命的全部意义所在, 对于他们来说, 儿女的离去无疑让他们精神上受到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打击。这种精神上的打击要比经济生活水平下降带来的困难更加严重。家庭中唯一的子女离去, 使得他们永远无法再享受膝下承欢, 共享天伦的幸福, 这无疑会让父母感觉失去了精神寄托所在, 会使失独父母逐渐失去生活的信心, 变得孤僻、消极。

1.3 社会群体对失独家庭的二次伤害

失独家庭在很多场合都遭遇到了不同人群的言语, 社会政策方面的伤害, 比如到街道领取补助, 工作人员在大厅里面大声说, “这就是那个死了孩子的那家人”, 从而引来别人异样的目光。这导致了很多失独家庭不愿意去申领救济金。再比如到养老院入住需要家属签字, 可是没有人可以替他们签字, 也就住不进去, 甚至生病住院抢救, 要求家属签字, 都会遇到麻烦。这些问题也许都不是周围人有意为之, 但, 正是这种“无意”恰恰会给本已身心受创的失独家庭带来二次创伤。

社会公众对于失独家庭的理解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秘书长史柏年曾经说过, 大家应该有这样一种意识, 失独家庭并不是问题家庭, 媒体报道也不要把他们标签化。

1.4 帮扶体系建立不完善

现在有很多的帮助失独家庭的机构或组织, 多是由政府推动并进行管理, 但是很多组织并没有实际的运行起来, 帮扶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同时政府对社会上的召集力度并不是很大, 所以帮扶体系的建立并不完善。在具体的政策落实方面也不尽到位, 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没有固定的关怀活动。在法律方面, 也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失独家庭的一些利益。所以失独家庭面临的问题比较现实而严重的。

2 解决失独家庭的社会保障与救济问题的方法

2.1 加强经济扶持力度

经济困难是很多失独家庭首先面临的问题。政府在解决已无法再生育失独家庭的经济问题时,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发放补助金, 但是相对与物价的增速和经济的增速, 政府发放的补助金标准目前看来过低, 仍有进一步调整的余地。

2007年中国出台了一项针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扶助政策, 规定的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 200元, 从2012年开始, 很多省份都进行了上调工作, 以河南为例, 河南郑州市将补助标准从1 200每人每年提升到3 240每人每年。这个上调幅度还有调整的余地。建议结合本地居民的年平均收入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逐步提高补助标准, 使补助金真正的起到改善失独家庭生活状况的作用。

资金的来源可以来自财政支出, 同时政府可以从社会上募集一部分资金, 比如通过一些NGO组织开展爱心捐款活动等等来筹集资金。

2.2 加强精神慰藉

失独家庭最大的问题就是失独家庭在子女离去后的内心所受的煎熬以及接下来的心理调试。逐渐步入老年人行列的失独老人, 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希望渺茫, 同时为了避免别人的指指点点, 他们会越来越孤僻少言, 越来越封闭。而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失独家庭成员的精神状况调整好, 使他们以后的生活逐步走上正规。

政府和社会在这方面就需要形成一个关爱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应该有社区、街道、社会保障机构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身影。比如社区里面的居委会或者街道应该每年对家庭情况进行摸底, 对于失独家庭, 政府可以提供场地, 资金, 给失独家庭聘请专门的心理疏导机构和专业权威的心理医生或者有经验的社会工作者为他们做全方位的心理健康疏导, 另外, 还可以是拓展心理健康疏导形式, 不仅可以面对面疏导, 如果距离上不允许, 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等一些形式让失独家庭成员接受心理疏导;此外, 对于失独家庭的一些遇到的实际的困难和难题, 比如住院签字等等, 这些也应帮助解决, 让他们逐步走出失子的痛苦, 健康快乐的生活。

2.3 完善帮扶体系, 构建多元救助体系

多元的救助体制包括很多方面, 其中主要包括政府的扶助、社会救助、社区自助以及失独成员的自我支持, 只有这几方面的相互配合, 才能真正的使他们从悲痛中走出来。政府的扶助可以在法律和物质、精神这几方面进行, 政府可以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救助体系的建立提供相关的制度依据和保障, 同时加强物质补助, 提升失独家庭的生活水平, 加强心理辅导, 监督政策的执行。社会救助是政府救助的补充, 在资金物质以及精神方面都可以帮政府分担一点, 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养老院的形式解决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建立私人养老院, 为失独老人建立相应的养老系统, 让失独家庭可以实现无忧养老, 不用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社区是距离失独家庭最近的组织, 也是作用比较大的组织, 社区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 来抚慰失独家庭的心灵方面的创伤, 结合失独家庭的实际情况, 开展“个性化服务”, 实现新型养老, 比如社区养老, 让失独家庭实现就近养老, 或者建立老年服务中心, 让失独家庭多参与老年活动, 丰富生活。失独家庭也要自我努力, 从悲痛中走出来, 重新面对新生活, 甚至可以收养子女, 重新寻找感情寄托。

结束语

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失独家庭在社会的保障机制还不是很健全的当下, 有很多生活上的困难都没有解决, 失独困境属于制度性后遗症, 必须从国家的层面, 建立配套制度或者以立法方式来解决失独群体面临的难题, 所以政府和社会需要在物质、精神、制度和法规等各方面为失独家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摘要:伴随着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 在我国出现了一个一直存在但是又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的群体, 这就是失独家庭这一特殊群体。随着独生子女家庭数量的增加, 失独家庭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 这一群体的身心恢复, 养老保障等后续问题如何解决, 现在逐渐成为一项人们关注的社会话题, 因为谁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家庭不会遭遇此不测。对于失独家庭的父母来说, 子女不在了, 有可能会出现经济上的困难, 即使经济上没有困难, 也会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 而更可能出现的则是因失去子女而带来的很多心理问题, 所以政府及NGO (非盈利政府组织) 及专业社会工作者需要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对这个群体实行帮扶与救助。本文针对现在失独家庭生活中面临的困惑及困难进行剖析, 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仅供参考。

关键词: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救济问题,制度

参考文献

[1]王辉.黑龙江省失独家庭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 2014 (15) .

[2]王彦斐.社会治理观念下的失独家庭社会保障的多元化探讨[J].今日湖北 (下旬刊) , 2015 (1) .

上一篇:动漫+下一篇:验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