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研究

2024-07-19

家庭暴力研究(共12篇)

家庭暴力研究 篇1

摘要:家庭暴力犯罪是当前法学应用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是犯罪学的一个新兴的热点。针对家庭暴力犯罪较为普遍的现状, 我国急需建立起有效防治家庭暴力犯罪的法律体系, 弥补我国在此方面的法律欠缺和空白, 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家庭暴力犯罪,成因,对策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 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家庭作为社会中的最基本单位,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近年来, 随着社会对家庭关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妇女权利地位得到有效保障等多重原因, 家庭暴力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

一、家庭暴力犯罪概述

家庭暴力已经成为全球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不仅侵害了家庭中成员的合法权益, 还影响着人类社会文明、健康和和谐发展。西方学者早在上个世界70年代就开始从社会学、心理学、犯罪学等多个角度对家庭暴力问题进行了探讨, 上个世纪90年代, 家庭暴力犯罪也开始成为我国的热点问题。

对于家庭暴力的概念界定, 世界各国由于文化和实际情况不同, 有着不同的解释。联合国对家庭暴力的定义是指在家庭内部发生的身心方面和性方面的暴力行为, 包括殴打、虐待、强奸、剥削以及其他有害于传统习俗的行为。而我国相关法律对家庭暴力的界定为, 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制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 给其他家庭成员身体、精神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综合来说,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 以暴力为主要表现形式, 行为人伤害其他家庭成员的身体和生理、心理的非正常行为。

家庭暴力犯罪是在家庭暴力的基础上延伸过来的, 即家庭暴力犯罪一定属于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不一定属于家庭暴力犯罪。家庭暴力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可分为狭义的家庭暴力犯罪和广义的家庭暴力犯罪。狭义的家庭暴力犯罪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家庭暴力情节严重的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构成家庭暴力犯罪的罪名主要有:故意伤害罪、虐待罪、遗弃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等。广义的家庭暴力犯罪则是指犯罪学意义上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应受处罚的家庭暴力行为。因此, 家庭暴力犯罪的犯罪主体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客体是家庭成员的合法人身权利, 有着明确的故意伤害的主观动机并造成了客观上的严重伤害等特征。

二、家庭暴力犯罪的成因分析

家庭暴力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国内外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模式, 例如个体模式理论, 家庭模式理论, 社会病态模式理论, 社会文化模式理论, 女权主义模式理论等。具体来看, 其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封建历史文化原因

近年来, 虽然我国各方面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但因为深受几千年封建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一些封建残余的思想在部分人甚至部分地区还有所保留, 传统的“三纲五常”、重男轻女等封建思想是导致对女性施以家庭暴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追求家庭成员的平等和部分人头脑中仍然存在的父权、父权观念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 男性往往自居于家庭中心地位而对妇女、子女的人身权利进行各种干涉, 使得家庭暴力频繁发生。

2、转型期的社会结构变化

在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阶段, 社会结构的变化给家庭关系的处理带来各种诸多不适, 从而引起家庭结构、功能和关系的新变化, 最终导致家庭暴力犯罪的问题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结构的转型导致夫妻关系、代际关系也从传统向现代转型, 在此过程中女性要求地位上的平等、晚辈要求尊重和老年人要求尊敬的客观现实与传统的男性居于主导地位、长者管家的观念相冲突, 导致婚外情、代际沟通失调等问题明显增多。矛盾的增加和角色定位没有及时跟上变化, 导致家庭暴力犯罪增加。经济收入的差别也是社会转型期家庭暴力犯罪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转型期社会伦理道德的失控是诱发家庭暴力犯罪的又一重要成因。从家庭的角度来看, 婚姻关系的外在诱惑太多, 婚外情和基于金钱的爱情观念冲击了纯洁的婚姻关系, 财产的分配和赡养老人之间的冲突, 社会不道德因素对青少年的不正确引诱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当前伦理建设的失范, 这也是家庭暴力犯罪的重要根源。

3、犯罪主体个人的原因

家庭暴力犯罪成因中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便是犯罪主体个人的原因。家庭暴力犯罪的主体受教育水平低、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酗酒等原因都会导致家庭暴力犯罪的发生。其中, 变态人格是犯罪主体个人因素导致家庭暴力犯罪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变态人格主要是指具有个性的严重缺陷, 性格怪癖, 自制力较差等的异常人格。常见的偏执型变态人格、冲动型变态人格、性变态人格都容易引发家庭暴力犯罪。此外, 个人的不良嗜好和生理心理缺陷也是引起家庭暴力犯罪的重要成因。

4、立法不足

我国目前涉及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规不少, 但没有形成完整的对家庭暴力犯罪行为进行有效干预、惩处以及对受害者进行援助的法律体系, 更没有专门的惩治家庭暴力犯罪的法律。从具体操作和法律制定来看, 我国目前对家庭暴力犯罪所涉及的条文过于宽泛, 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和法律上的规范性和整体上的完备性。同时, 我国目前的法律在惩治和预防家庭暴力犯罪方面, 还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

三、家庭暴力犯罪的防治对策研究

家庭暴力犯罪作为一个法律问题, 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针对家庭暴力犯罪的成因, 预防和惩治家庭暴力犯罪的对策要从社会和法律两个层次进行全面有效的考虑。

1、防治家庭暴力犯罪的社会对策

家庭暴力犯罪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应该从社会观念、舆论、组织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防治。首先, 要从舆论宣传、社会理念和个人意识等方面消除家庭暴力犯罪的封建历史文化根源, 打破男尊女卑的社会思想, 远离暴力, 树立起坚决反对家庭暴力犯罪的社会氛围, 树立寻求法律保护的自我意识。其次, 要从社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基层社会组织的角度入手, 加强防治暴力的社会组织力量, 调解、预防、跟踪调查家庭暴力的具体案例, 扩大家庭暴力犯罪防治的社会网络。第三, 建立家庭暴力犯罪后续的救助机构和场所, 针对受害人进行身心和经济上的救助, 防止家庭暴力的进一步恶化;对施暴者也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社会教育, 力图从家庭暴力犯罪的施、受害双方, 从根源上解决家庭暴力问题。

2、防治家庭暴力犯罪的法律对策

家庭暴力犯罪作为犯罪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其防治的重要方面便是采取法律对策。我国在防治家庭暴力犯罪的法律对策方面, 既没有专门的法律, 先行涉及到家庭暴力犯罪的立法可操作性差, 还存在法律机制不健全、消极执法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要从立法、执法、法制等多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法律对策。具体来看, 首先要加强和完善家庭暴力犯罪的立法, 制定专门的家庭暴力防治法, 在刑法中增加“家庭暴力最”, 同时辅以家庭暴力的行政处罚条例, 从立法体系上完善家庭暴力犯罪的法律防治。其次, 从执法上来看, 要加强公安机关和检察审判机关对家庭暴力犯罪的积极介入, 力争做到预防和控制家庭暴力犯罪的恶劣化;对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审理从严处理并且走向规范化, 并将家庭暴力犯罪纳入公诉范围。同时, 针对家庭暴力犯罪中的受害人往往是弱势群体的情况, 应该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和制度的建设, 以社会、公众、政府的权威来保护受害者的人身权利。

综上所述, 家庭暴力犯罪既破坏家庭还危害社会, 在全球的普遍存在堪称世界公害。家庭暴力犯罪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 其防治需要社会共同积极的参与。针对家庭暴力犯罪的多种成因, 我们要从社会和法律双重的角度采取有效的措施, 进行积极的防治, 既要形成法律的威慑, 还要形成社会对家庭暴力犯罪强烈谴责和反对的舆论氛围, 从源头、过程和结果多个阶段消除家庭暴力犯罪, 维护家庭和睦, 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何秉松:《刑法教科书》,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年。

[2]魏平雄、赵宝成:《犯罪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年。

[3]郭爱妹:《家庭暴力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家庭暴力》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0年。

[4]刘振华:《家庭暴力犯罪的成因及其防治对策的思考》,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05期。

[5]王猛:《家庭暴力犯罪的产生原因及其法律防治对策》, 《法制与社会》, 2009年09期。

家庭暴力研究 篇2

全国妇联的一项最新抽样调查表明,家庭暴力现象目前在我国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它不仅发生在夫妻之间,还多发于父母与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与年迈父母之间。

据统计,全国2.7亿个家庭中,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已高达30%,其中,施暴者九成是男性。每年有近10万个家庭因家庭暴力而解体。

受中国传统家庭的观念影响,很多人还抱有男尊女卑的看法,一些人错误地认为,打老婆、打小孩都是家务事,不违法。而受害者觉得家暴是家丑,“不可外扬”,所以很多人选择默默忍受。

一、家庭暴力的危害

家庭暴力正日益成为破坏现代婚姻家庭肌体的重要“病毒”,故有人称之为“都市家庭新杀手”。许多受害者长期生活在家庭暴力的阴影下,她们的身心受到严重损害,这也是诱发受害者犯罪,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家庭暴力使受害者在精神上遭受极大的创伤,在人格尊严上受到莫大的侮辱,使许多受害者长期处在痛苦的煎熬中。长期受暴力侵害的家庭,婚姻关系就会受到损害、扭曲,直接影响着家庭的幸福,是造成家庭破裂的重要原因。

家庭暴力不仅仅对家庭有影响,它的危害性涉及社会。长期遭受暴力侵害而又不懂得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受害者,有的寻求自杀解脱,有的赌博、吸毒,甚至为报复对方而伤害对方,有的人把对配偶的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打骂、伤害孩子,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影响。

二家庭暴力的分类

1、精神暴力,不理睬、侮辱谩骂、威胁,使劲关门或摔东西,禁止其对外联络,破坏属于受害人的物品等。属于这种范畴的行为出现的频率最高。中国法学会的一项社会调查表明在发生矛盾的家,庭中有 88%出现夫妻双方互不理睬,30% 出现负气使劲关门离家而去或摔东西的行为,48%会出现互相辱骂的现象,甚至丈夫会威胁殴打妻子。精神暴力使受害人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障碍或者精神健康困扰。

2、身体暴力。打抓砸利器威胁用火或开水烫等,最常见的是打耳光,揪头发,拳打脚踢等。有的家庭存在使用凶器等暴力。身体暴力严重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权,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三、家庭暴力分析

家庭暴力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女性受侵害的现象比较多。

根据全国妇联等权益部门的统计在目前的家庭暴力的案件中丈夫对妻子实施暴力的占绝大多数,家庭暴力的受害者90%是女性。

2、家庭暴力的隐蔽性强。

家庭暴力被称为“悄悄地犯罪”家庭暴力发生在具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家庭成员内部。妇女一般受“家丑不可外扬”思想的影响,发生家庭暴力后也不愿向执法机关反映,忍气吞声。同时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在一起,施暴者容易选择时间和手段,也容易销毁证据。广大妇女即使受到严重伤害也不愿丈夫入狱,这种袒护丈夫罪行的心理使施暴者难以受到法律的制裁。

3、家庭暴力手段的多样性,时间的持续性。

家庭暴力是一种特殊的暴力,它有多种形式,肉体损伤,精神情感折磨等。

对受害者来说,多种暴力手段常合并出现且反复发生。家庭暴力和一般暴力不同,它有较长的时间性。由于家庭成员较长时间地生活在一起,施暴者可以随时采取暴力,而事后往往易得到受害者的原谅使暴力形成恶性循环。

四、家庭暴力的法律分析

(一)家庭暴力在2011年8月12日新《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均有有关规定。

1、2011年8月12日新《婚姻法》的 第五章 救助措施 中规定:

第四十三条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第四十五条 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2、《妇女权益保障法》有关规定

第三条规定,禁止歧视、虐待、残害妇女。

第四十六条 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以及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团体,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依法为受害妇女提供救助。

3、2011年3月,第一部全国性的《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已经起草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反家庭暴力法纳入预备立法项目。这标志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这部法律的研究论证工作正式开始。《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将使包括妇女、儿童和老人在内的所有家庭成员获得更好的保护。

五、家庭暴力如何取证研究

一旦遭受家庭暴力,作为受害者应当尽早的收集和保存相关的证据,在发生家庭暴力的时候,是收集证据的最佳时机。如果时间过长,没有及时保存相关证据,就可能导致证据的灭失,这对于事后的权益的保护和救济都很不利。我们从自己的工作当中可以总结出如下的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证人证言。发生家庭暴力时有可能会被其他人员目睹到,比如说小区的保安,比如说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家中的朋友还有邻居等等。如果这些人曾经亲眼目睹过家庭暴力的发生,那么可以尽可能早的和他们做一些沟通工作,或者委托律师以调查笔录的方式向证人进行取证。

(二)如果家庭暴力发生后,曾经报过警,那么警方那里会有出警记录,通常警方对家庭暴力的处理会有一整套法定的程序,警方通常会在派出所对施暴者和受害人分别进行问话,并制作笔录。

(三)医院的诊断证明和治疗的凭据。如果受害人受伤了应当由公安机关出具法医鉴定的介绍信,对伤情进行司法鉴定,同时受害者需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那么治疗时还会有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的收据以及病例。这些书证都应当好好的保留,包括受害人后期的持续性治疗,有关书证也应当妥善的保存。

(四)如果受害人曾经向妇联投诉过家庭成员的施暴行为,妇联同志曾经对该事做过处理,并且找对方进行过调解工作,那么妇联机构既有原来的工作记录,同时也可以为曾经发生的家庭暴力单独出具书证。

(五)如果曾向居民委员会或者是村民委员会反映过这种问题,这有关机构也可以出具书证。

(六)如果受害人曾经向双方的或者是一方的工作单位求助过,那么工作单位的领导也可以代表单位为其出具书证,当然也可以采取律师进行调查的方法。

(七)如果受害人和施暴者之间发生纠纷时,曾有过通话录音,那么这个通话录音也可以作为附着的证据,或者是双方在谈到协议离婚或者是赔偿事项时,对方在谈论当中对施暴的行为并不否认的也可以做通话录音。

(八)在发生家庭暴力之后,如果对方曾写过保证书、忏悔书、承诺书等等这样的文书,保证以后绝不再发生暴力行为的这些书面材料也可以作为证据。

(九)被对方殴打后如果拍摄过相关照片的或者说有视频录像资料的也可以作为证据。

六、反对家庭暴力的对策及建议

1、提高对家庭暴力危害的认识。

广大家庭都应认识到:家庭暴力是对家庭成员的人身权利的侵犯,特别是对家庭中相对弱势的妇女、儿童、老人等的危害为甚;家庭暴力不是个人和家庭的私事,而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害;家庭暴力不能容忍,反对和消除家庭暴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每位公民都应“从我做起”,积极支持反家庭暴力活动。

2、做学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意识。

广大居民和家庭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习惯,自觉接受法制宣传和教育,加强对《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提高家庭成员法律素质。家庭成员特别是易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儿童、老人等要改变“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以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解决问题。

3、树立家庭民主的良好风气,提倡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

全社会应形成男女平等良好氛围,形成尊重妇女、保护儿童、孝敬老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要坚决摒弃男尊女卑、重男轻女或视妻子儿女为“附属品”、“私有财产”和虐待老人的腐朽落后思想,彻底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用“暴力”解决问题的陋习;成员间应互敬互爱、加强沟通,多关心对方的生活,多开展读书学习、家庭美化、体育锻炼、参观游览等健康、文明的家庭活动,杜绝赌博、吸毒等丑恶现象,促进家庭精神文明建设,不给家庭暴力以滋生的土壤。

家庭暴力研究 篇3

关键词:家庭暴力;女性犯罪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57-01

据调查,我国女性暴力型犯罪逐年上升,其中大部分犯罪都是针对家庭成员的暴力犯罪。在针对家庭成员的暴力犯罪中,女性往往扮演了双重的角色,即是受害人又是犯罪人,这样一种角色的转换被称作是“恶逆变”。“恶逆变”的发生是女性形成犯罪动机的一个过程,其主要诱因是长期消极的不良情绪的积累,对人生的绝望以及希望靠暴力寻求出路的心态所导致。家庭暴力引发的女性暴力型犯罪正好完整阐释了这个转换过程,由此在女性暴力型犯罪形成的原因中家庭暴力绝对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原因。

家庭暴力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对其的界定都有着相似之处。大多数界定中都包括了一定形式的身体、精神以及性方面的暴力等。并且家庭暴力往往是被视为是一系列具有控制性的连环行为。据此,家庭暴力也就具有区别于一般暴力的特征。第一,隐蔽性。家庭暴力往往都发生在家庭等一些较为隐蔽的场所。并且大多数受害人认为,家庭暴力属于个人隐私,往往受害者都采取隐忍的态度。第二,连续性。家庭暴力在时间上所呈现的是一种连续的状态。即施暴者往往是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受害者连续施暴。第三,冲动性。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往往是在冲动的情绪控制下,对受害者进行施暴的。产生这种冲动的原因主要是施暴者自身性格中的暴躁、阴郁等因素所导致

家庭暴力之所以能引发女性暴力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大部分人观念的守旧所。几千年男尊女卑文化所形成的观念导致了丈夫殴打妻子或者其他家庭成员的现象,在施暴者看来根本就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且受害者即使将其宣扬出去,也很难得到周围人的支持和理解。由此,受害者在遭受长期的家庭暴力以及在得不到支持和帮助的情况下,他们会由一开始的孤立无援逐渐走向绝望。这样一种心理状态的变化,会刺激女性想找到一条出路以此来改变。或自杀,或离婚,当然也有一部分人直接选择犯罪。

其次,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绝对是弱势群体。由此当女性在面临压力以及突然发生的灾难时,许多研究都表明女性比男性表现的更容易产生情绪巨大的波动。[1]这样一种差异巨大的心理变化,往往会让女性产生一种危险心理。这种危险心理,在反复及强烈的刺激下,部分就转化为了女性犯罪。

最后,女性对待家庭暴力的态度及反应,往往会使其陷入暴力的怪圈里。这主要取决于女性对于家庭暴力往往会产生侥幸心理。女性比男性更为感性,因此对于家庭和孩子,女性常常表现出比男性更多的不舍和依赖。在家庭暴力后,她们往往会因为这些不舍和依赖产生出侥幸心理,这样的想法会让其相信施暴者的忏悔,也会让其为了家庭和孩子而选择原谅及容忍。但是这样的容忍和原谅也是有限度的。当家庭暴力发生的次数,超过了女性忍耐的临界值时,最终将会导致的女性突破法律的限制来进行反抗,从而构成犯罪。

通过以上分析,家庭暴力确实是造成我国女性暴力犯罪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减少女性暴力犯罪必须加强对家庭暴力的防治,以防其产生的一些列连锁反应。笔者认为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立法方面。我国在2015年12月颁布了《反家庭暴力法》。在《反家庭暴力法》颁布以前,对于防止家庭暴力的有关规定分散在刑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中,内容分散,而且不具有司法实践的操作性。《反家庭暴力法》的颁布无疑是让家庭暴力有法可依了,它明确了家庭暴力的概念,救济措施及程序以及施暴者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反家庭暴力法》中对家暴的定义再也不仅限于家庭成员,同居也被纳入了保护的范围。然而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是“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反家暴法中明确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适用条件、程序以及保护措施,改变了传统的家庭暴力只能靠民事侵权之诉和刑法来保护自身权利。这样一种制度给受害人提供了一条最直接、最快速的救济途径,能在第一给予身心长期受折磨的受害人安全感。

2.司法方面。美国在家庭暴力案件中的法律措施颇具特色。全美几乎所有州,都授权给警察,当他认为某人显而易见的犯有家庭暴力罪时,即使没有当场犯罪,也可以在没有逮捕令的情况下将其逮捕。在中国,警察在家庭暴力事件中的角色往往是很被动的,这其实相当不利于保护受害者的权益。因此,我们可以适当的借鉴美国关于这方面的法律,让公安机关可以积极主动的介入家庭暴力事件,可以第一时间解救受害人。[2]

3.其他。可以加强对家庭暴力的宣传,让民众对家庭暴力有正确的、客观的认识。以此来改变人们对家庭暴力的陈旧观念,帮助人们正确的区分家庭暴力和一般家庭纠纷。避免人们将家庭暴力与一般家庭纠纷相混淆导致受害者很难从周围得到支持,从而加剧对社会和谐的破坏。

家庭暴力的隐蔽性决定了大部分受害者是唯一的现场当事人。因此,受害者不能只单纯依靠外界的帮助,其也应该加强自身的防范和自卫意识,加强自我的保护。要积极的面对家庭暴力,不要采取容忍,当遭到第一次家庭暴力的时候就应该主动的向有关组织反应。 [3]

综上所述,2015年《反家庭暴力法》的颁布,在一定程度或许可以减缓因家庭暴力引起的女性暴力犯罪数量,但是不可否认该法自身确实存在不少缺陷。除以上笔者所提出的问题外,家庭暴力中普遍存在于家庭生活中的冷暴力和性暴力并没有被该法所规定。在有关家庭暴力的研究与防治上,我国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需要法律人对其进行不断尝试创新,以期在未來能更好的维护社会和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萌.家庭暴力对女性暴力型犯罪的影响[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决策论坛—如何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北京:《科技与企业》编辑部,2015:70.

[2] 杨静.浅析家庭暴力犯罪预防与惩治的域外经验[J].中国检察官,2016,256(1):74-77.

[3] 王晓霞.建构防止家庭暴力社会救助系统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4,(6):249-250.

家庭暴力研究 篇4

一、追溯家庭暴力之源, 寻找家庭暴力干预的支点

在现实生活中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数不胜数, 然而沉默却成为她们无奈之下最有效率的“理性选择”。[1]家庭暴力作为破坏家庭平安、社会和谐的毒瘤, 其发生在社会变迁中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 家庭暴力的产生和妇女最终选择沉默以对不仅具有特定家庭和社会文化传统的原因, 更深层的根源还在于性别不平等。要解决家庭暴力问题, 首先就要解决对家庭暴力产生原因的认识问题。

(一) 封建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影响

在有着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中国, “男尊女卑”、“夫权统治”思想贯穿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这一思想使得两性角色和地位的不平等不断被固化和宣扬, 男女在家庭结构中的地位迥然失衡。当女性在遭受家庭暴力的时候, 这一在心中根深蒂固的思想自然而然驱使女性作出委曲求全的选择, 而这恰巧纵容了家庭暴力的延续和正常化。

(二) 经济地位的不平等

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往往导致女性对男性在经济上存在一定的依赖性, 这种依赖性往往是妇女沦为家庭暴力牺牲品的又一诱因。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分析, 在客观生活中,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 多数情况下男子较女子而处于相对优越的地位, 甚至女子在经济上对丈夫的依赖仍然存在。经济上的优势造就了男性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和绝对权威, 而家庭暴力则是他们滥用权威的体现。

(三) 社会对家庭暴力观念的容忍

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定势思维, 即家庭暴力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家庭私事”, 出于对隐私的尊重, 社会公众往往对此“视而不见”。整个社会也就形成了邻居不劝、居委会不问、单位不管、不出人命执法机关不理的“四不管”局面。这实际上是对家庭暴力的最大默许, 是滋生家庭暴力的适宜土壤。

(四) 性别不平等是我国家庭暴力产生的深层根源

不平等的性别关系虽然源于最初两性的自然分工, 却深深地植根于男权文化之中, 并被男性统治的法律不断地予以强化。[2]在探讨家庭暴力的原因时, 学者们从社会、家庭、个人等不同方面解释了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 但没有解决一个根本的问题, 即:在同等社会条件下, 为什么不是每个男人都实施暴力家庭暴力中, 一定有一些机制性的东西制约了人们的行为准则。佟新在“不平等的性别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一文中指出:“虐妻现象的存在反映了中国不平等的性别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的机制, 反映了中国社会中生产和再生产制度中不平等性别关系。”因此, 家庭暴力也被称为“基于性别的暴力”, 它是性别权力关系的表现。从社会性别意识的角度分析该问题, 本身就是对传统性别不平等关系的不认可与挑战。

根据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 家庭暴力具有跨历史、跨文化、跨社会制度的根源。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认识的表面, 而不试图去挖掘最深层、最根本的原因无疑是治标不治本的。也就是说, 只有从社会性别视角去审视我国现存法律的不足, 寻找我国对待这一问题性别视角的缺失, 才能成为我们构建家庭暴力干预机制的出发点和最佳切入点。

二、预防与制止家庭暴力对策的缺失

(一) 立法存在问题

虽然在家庭暴力方面, 我国已经拥有十分充足的法律资源, 但是对家庭暴力的规定过于原则, 操作性不强。在司法实践中, 不利于有效地制止家庭暴力。重新审视我国现行法律资源, 可以发现家庭暴力法律干预从立法上反映出力度不够。首先, 我国缺少全面禁止家庭暴力的专项立法。现行法律资源冗杂笼统, 相关规定散见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之中, 相互之间缺乏衔接;其次, 国外一些先进并行之有效的制度虽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但仍只是处于被观望状态, 造成了我国立法上的空白。

(二) 司法救济存在问题

1.公安机关干预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实践中, 公安机关主要呈现以下问题:第一, 观念保守。民警观念中对家庭暴力的危害认识不足, 仍把其视为“家庭纠纷”, 在介入方面因存在着相当大的容忍度而显得过于保守。第二, 接警消极。对于报警处置不积极、不及时, 甚至拖延、轻视, 任由暴力升级。第三, 推卸责任。在出警之后, 缺乏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 而通常将案件交给妇联。第四, 处置不利。许多民警在处置家庭暴力问题时不分轻重, 一味地调解, 干预明显乏力。

2.法院认证难的“瓶颈”依然存在

由于家庭暴力的封闭性和隐私性特点, 当事人往往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存在家庭暴力行为, 使得家庭暴力案件的证据不足, 取证难、认证难成为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难题。主要呈现出以下问题:第一, 证据本身数量少。由于家庭暴力的周期性和循环性, 往往使证据缺失严重。第二, 证人证言提取困难。由于家庭暴力的隐蔽性, 家庭暴力发生时往往缺乏直接的目击证人, 即使有邻居发现也往往因为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或因害怕报复等原因而不愿作证。第三, 施暴者销毁证据。施暴者一方面在家庭实施暴力, 另一方面又在社会上表现良好, 他们害怕实施暴力行为为外界知晓对自身产生不良影响, 因而千方百计加以隐瞒, 施暴的方法尽量不留痕迹, 这也造成收集证据困难。

三、预防与制止家庭暴力对策的完善

(一) 立法层面:单项家庭暴力立法的完善

在我国, 制定一部单项的家庭暴力立法迫在眉睫。只有做到有法可依, 才能真正的维护受暴妇女的合法权益, 使妇女的人权在家庭生活中得以真正的实现。也只有制定统一的家庭暴力法才可以使预防与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形成完整的体系, 也是对我国现行法制的一种整合完善。

1.制定统一的《预防与制止家庭暴力法》

据称, 目前全世界约有40多个国家制定了单项家庭暴力法。到目前为止, 我国还没有一部家庭暴力的专项立法。这导致了在我国, 通过法律途径治理家庭暴力长期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 因专项立法尚未出台。时下, 我国法律中甚至没有家庭暴力的立案案由, 真正实现“依法治理”难度比较大[3];另一方面, 现行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家庭暴力视而不见, 涉及反家庭暴力的相关规定散见于一些专门法之中。从此种意义上说, 依法治理家庭暴力在我国又并非法律上的盲点或盲区。由此可见, 我国制定家庭暴力的专项立法, 融入国际发展潮流, 也是大势所趋。

2.强化维权立法价值——将性别意识纳入立法活动的主流

以社会性别视角审视与家庭暴力有关的现有法律法规, 不难发现法律在对这一问题最初建构的过程中就存在性别意识的缺失, 从而导致在这一法律体系中无法真正达到维权目的。基于人们意识深处对于不平等性别关系的认同, 在立法之前有必要厘清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首要目的。如果在错误思想的指引下, 不仅会对司法实践产生消极的影响, 也达不到最后救济的初衷。西方女权主义者曾尖锐的批判立法者由于没有顾及妇女的从属地位以及缺乏女性的独特经验和感受, 而使貌似中性、客观的法律实际给妇女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特殊伤害。[4]救济既是对法定权利的保护, 也是对道德权利的宣示。反过来, “无救济即无权利”。[5]在妇女人权意识深入人心的今天, 反对家庭暴力, 应该将维护妇女权利置于家庭之上。作为立法者, 总想在维护受暴妇女权利和维护家庭稳定之间寻求一种两全或者是平衡, 但事实是我们有时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抉择。因此我们只有将维护受暴妇女的权利放在立法首位, 从社会性别视角进行立法, 才能确实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此外, 在侧重维护妇女权益时, 尤其要注重与其他相关法律之衔接, 应以建设和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稳定的婚姻家庭关系为宗旨, 充分体现关怀弱者、保障人权的精神。[6]

(二) 司法层面:司法执法制度的完善

在完善有关立法的同时, 对完善相关的司法执法制度也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 完善的司法比完善的立法更重要。因为一方面, 再完善的法律也需要通过司法来实施, 徒法不能自行;另一方面, 完善司法相对于完善立法而言更显便捷, 见效更快。[7]

1.公安机关的有效干预

就司法部门来说, 公安机关是名副其实的第一道防线, 明确由公安机关担负对家庭暴力的司法控制的主要职能至关重要。警察如何把社会性别观念应用于处理家庭暴力之中, 如何把正确运用权力和维护妇女益结合起来, 都是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 要使警察从观念上摒弃“家庭暴力是家务事”的错误思想。广泛地开展社会性别意识培训, 确立“家庭暴力不能容忍, 防治家庭暴力, 警察责无旁贷”的基本立场。在特别紧急情况下, 没有当事人请求, 公安部门亦可介入。过多限制公权力介入时机可能会强化家庭暴力的不利后果。在执行法律的过程中, 只有具有充分而敏感的社会性别视角, 才能真正成为妇女权益的捍卫者。

2.有效运用举证制度

在司法实践中, 家庭暴力普遍存在着证据不足、取证难、认证难的问题。尤其是在举证问题上, 也是采取“谁主张, 谁举证”的原则, 这样更是加重了受害人的负担, 往往因为受害人举证不力或者基于施暴者的威胁而最终放纵了施暴者。《家庭暴力防治法》建议稿的专家组成员之一李明舜教授2002年12月13日在接受《法律与生活》半月刊记者的采访时说:“家庭暴力的特殊性决定了证据规则应不同于一般案件, 特别是因家庭暴力引起的民事赔偿更应该倾向于受害人。”[8]因此, 在不违反法律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在司法实践中可以对有关家庭暴力的诉讼所涉及的证据的采信、证明标准、反证责任、司法鉴定程序等方面的规定进行灵活运用, 适当减轻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取证责任。在举证问题方面, 可以考虑举证责任倒置, 让施暴者负一定的举证责任。在收集证据时也要讲究方法, 要及时和多择, 如多依靠当地居民委员会、派出所、医院取证。

四、结语

时至今日, 反对家庭暴力, 保护妇女人权已经成为国际和国内社会的共识。但在我国, 性别意识的缺失难免使得我国研究家庭暴力问题的进程相对艰难和缓慢。因此, 深刻认识我国家庭暴力产生和存在的深层根源, 以社会性别视角进行考察, 反思我国家庭暴力工作的发展现状与国际社会的差距, 才能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遏制家庭暴力提供有力的立足点。基于此, 我们更应该从立法上加强家庭暴力的法律对策研究, 从根源上消灭性别歧视, 利用法律的武器遏制家庭暴力, 同时构建与国际接轨、多机构相互配合协调的干预机制, 增进两性成员在家庭内部乃至司法上的平等, 为受害人擎起没有暴力的蓝天。

参考文献

[1]谭琳, 杜洁主编.性别平等的法律与政策——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社, 2008:259.

[2]李傲.性别平等的法律保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95.

[3]赵晓红.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论法律资源的整合与新法律体系的建构[J].北方论丛, 2007 (6) .

[4]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第1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508.

[5]林亚真.家庭暴力救济的婚姻法视角[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6 (1) .

[6]李明舜.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的几点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3 (2) .

[7]李明舜主编.婚姻法中的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243.

家庭暴力研究 篇5

【论文摘 要】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家更是安全的、快乐的。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单亲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的家庭结构出现于社会之中,由于离婚率增加、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家庭教育使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好地面对生活,调整他们的心理活动,使其尽快达到平衡点,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论文关键词】单亲家庭 学前儿童 教育

单亲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婚、丧偶而仅有一方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也叫离散家庭或缺损家庭。单亲家庭的大量出现,对于离婚的夫妻双方或一方而言,可能是一种解脱,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同一片天空下,幸福家庭的孩子在父母的教育呵护下,健康快乐成长;单亲家庭的孩子在生活中由于缺少了父亲或者母亲的关心、疼爱,而使心理受到影响。许多研究证明,单亲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学习成绩、品德行为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 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1.对性格的影响

单亲家庭的学前儿童往往生活在消极的家庭中,气氛压抑,缺少父亲或母亲的疼爱,容易形成性格孤僻、偏激、焦虑等性格特点,会使其形成对人很冷淡。之前生活在完整和睦的家庭里,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无法接受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生活。孩子的心理尚未成熟,无法去体会父母离婚的原因,会认为他们不爱自己了、不要自己了,自己是多余的,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自己不会排解,一旦受到影响,不知道该怎么办,很迷茫。特别是看到其他小朋友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就会想到以前自己也这么快乐过,现在的生活很痛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感。长期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子女性格会像父亲,长期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子女的性格会像母亲,这对以后的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对身体心理的影响

对幼儿的教育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孩子与父母要多接触、多沟通,对其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单亲家庭的经济收入会减少,生活水平会逐渐降低,父亲或母亲会很忙,营养会比正常家庭的孩子吸收得少,影响其健康发育。由于父母离异,孩子不得不被迫放弃以往的习惯和态度去适应新的生活,只能选择双亲中的一个,从此组成单亲家庭,这种由内到外的改变,会使孩子对父母情感上的依恋造成伤害,所以单亲家庭往往会对孩子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单亲家庭的儿童由于经历父母的争吵,家里压抑,气氛不和谐,长期以来幼儿对父母的依赖感降低,开始怀疑自己的父母,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有其他小朋友的父母好,使幼儿开始困惑、迷茫,当这种不良心理得不到及时的缓解时,严重的,儿童可能会出现不健康的人格特点。

3.对社会交往的影响

单亲家庭使学前儿童的心理受到创伤,对父亲或母亲态度蛮横,不亲切,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也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尤其是在中国,很多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不准离婚后的一方探视,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看见其他小朋友在父母面前玩耍,他们会更加伤心,加之其他小朋友的耻笑,会让他们的心里更加恐惧与别人交流,与小朋友的关系处得不好,有的会讨厌父母,并会认为社会不公平,对自己太残忍,严重影响其与人交往的态度。

4.对学习的影响

单亲家庭必然会使孩子的心理受到影响,上课不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成绩,并且单亲家庭的家长为生活奔波,生活压力大,很少有时间管教学前儿童,他们无约无束任

意地玩闹,导致学习成绩差,认为父母不疼爱自己,学习没有用,长期下去就会不学习,学习成绩下滑,以至辍学。

二 单亲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孩子要求过严

有些家长把生活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要求过严,孩子心理压力大,且相当多的单亲家庭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对孩子的期望比双亲家庭高,有的把全部心思花在孩子身上,自己节俭,尽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对孩子的生活过度干预,一旦孩子的各种行为方式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便会引起不满,出现责备等不良行为。另外,单亲家庭家长长期的过度疲劳,会使他们感到无助,从而出现过度严教。这种过度的教育剥夺了儿童的自尊,限制其自由发展,易使孩子对自己产生否定感,从而出现自卑、自责等问题。

2.对孩子监管不力

单亲家庭父(母)亲在生活方面的压力都很大,没有时间、精力和物质条件抚养孩子,他们往往把孩子交给隔代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或者疏于管教,形成管理的缺陷,有的家长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忽略了孩子的痛苦,缺少对他们的关爱。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遗弃他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经营不善或倒闭,孩子的父母大多下岗,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不得不打工,对他们来说,能够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费用就已不错,至于对孩子的照顾,他们实在是有心无力。还有一部分家长缺乏责任感,或各自重组家庭,忽视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冷落孩子,因为害怕孩子影响自己新的家庭,甚至有家长把孩子推到门外,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极大的伤害。由于孩子在家中得不到重视,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体会不到自己的成长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因而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使孩子没有安全感,压抑,最终影响其健康成长和生活。

3.对孩子过度溺爱

单身父亲、母亲因其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而有一种愧疚心理,为了弥补,对子女过分地宠爱、娇惯,而不能给予正常的管教。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妥让、迁就孩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不健全家庭给孩子造成的创伤,倾向于溺爱型的抚养方式。单亲家庭中有的父母为了博得孩子的欢心,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存在自私、自我控制能力差、冲动等问题。

4.孩子缺乏社会交往

单亲家庭中,很多单身父(母)亲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与孩子相依为命,总是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其出门,以免被别人欺负,过度地保护;他们按照自己给孩子设计的目标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在这种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缺乏与他人相处、交往的经验,在与人交往时,必然会产生孤独与焦虑,严重影响其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 单亲家庭学前儿童教育的对策

1.从实际出发,不要期望过高

单亲家庭的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活着的精神力量,对孩子的希望过高,自己节省,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使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有些孩子不能适应,就向反的方面发展,希望父亲或母亲能注意自己,以减少压力;另有一些孩子想为了不让父亲或母亲失望,长期过度的学习,表现自己,一旦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便有可能走向崩溃。单亲家庭的家长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的要求要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同时不要事事自己做决定,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

2.加大对孩子的监管

单亲家庭的父母比较忙,但也一定要关注孩子,对孩子要有责任感,不要生活有压力、心情不好,就对孩子发脾气或是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身边,不要把孩子当成包袱,要加大对孩子的关爱;同时要加大对孩子的监管,有些家长会组建新的家庭,有的孩子会心情不好,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进行沟通、劝解,而且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温暖,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家中的作用、位置。

3.不要溺爱,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许多单亲家长害怕孩子不安全、出事故。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去做,家长包办一切,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还采取各种措施来限制孩子的活动,造成孩子事事不能独立,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生活中的困难,这样的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对此,单亲父母要尽量给孩子一定的空间,不要事事都为孩子做,有些事要让孩子自己做,培养其独立的生活习惯。

4.加强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单亲父母不要限制孩子自由的活动,要尽量给孩子创造参与社会的机会,单亲子女虽然受到社会的偏见的情况已不多,但家庭的不完整总是让孩子们变得内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家长要尤其关注,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的同时还要鼓励孩子多参与到社会中去,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家长要帮助孩子,给予指导,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不要逃避社会,更要主动地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参考文献

[1]丁连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当代家庭变迁研究 篇6

摘 要: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社会制度和社会初级群体,如同人类的细胞一样处于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随社会的变革而变化。家庭变迁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关系在家庭时空内的重构,这种重构必然会给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带来剧烈的冲击,使长期较为稳定的传统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范围、空间、内容和主体发生一系列变化,比如家庭结构的异化和核心化、家庭功能的弱化、家庭关系的简单化等一系列家庭变迁。家庭变迁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家庭本身的稳定,而且也影响着社会的良性运行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家庭变迁研究一直是学术界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家庭变迁;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功能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025-03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已发生了剧烈的变革,这种变革使我们从过去的“马车时代”成功迈入现代的“高铁时代”,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过去占大多数的第一产业已转向第二、三产业,占大多数的农业人口已转向大规模的城镇人口,以传统自然村落为主的居住环境已转向现代新型城镇社区。家庭是一种社会群体,其作为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的建立而产生的亲属间的社会生活组织,是最亲密的群体,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如同人体的新陈代谢一样,它从来不是静止的。因此,作为人类社会特殊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群体自然也被卷入到这场剧烈的社会变革之中,必然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家庭的变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关系在家庭时空内的重构,这种重构又必然使长期较为稳定的传统家庭结构发生异化和核心化、家庭功能弱化和社会化、家庭关系平权化和简单化。

一、家庭变迁的概况

(一)家庭结构的异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共同作用所引发的巨大社会变革以及三十多年“只生一个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生育模式,导致我国长期较为稳定的传统家庭结构出现了异化。一方面家庭规模出现小型化和核心化,即农村联合家庭的传统“大家庭”结构过渡到城市核心家庭的现代“小家庭”结构。近年来,尤其是实行城镇化政策以来,人口增速的降低且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城市家庭数量的上升,使得城市家庭结构小型化更加明显。在传统社会,最初的家庭规模是与生产生活方式有密切联系的。在农村,以人力劳动为主要形式的传统的农业劳动需要家庭人口间的配合,所以农村家庭人口数目较多;以单位为生产方式的城市劳动使劳动者的工作与家庭联系较少,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生产依赖性降低,家庭规模也就相应缩小[1]。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传统观念的弱化,导致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核心家庭增长,大家庭迅速减少。另一方面,同质型家庭结构转向多元型家庭结构。我国学者费孝通曾经把夫妻和子女比作“社会结构中的真正三角”,并认为“父母子三角”的家庭结构是家庭中最基本的要素和成分,是人类社会基本而又普遍的形式,是衡量一个家庭是否完整的标准。如果一对夫妻一旦从这个“三角”中分离,这个“三角”失去了一条边,则这个家庭的完整性便遭到破坏或缺损从而导致家庭结构发生异化和失衡。社会现实生活中由于父母离婚或再婚、一方情感转移所造成的分居或遗弃、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的迁徙或死亡等原因导致很多家庭破裂或缺损,逐渐出现了单亲家庭、继父(母)家庭、隔代家庭等多种变异家庭结构形式[2]。此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的推行和“80、90后”婚育观的变化,我国人口的出生率处于较低水平,很多人的生育观从以前在强迫下不得不少生到现在主动少生、晚生,甚至不生,所以逐渐出现了很多丁克家庭、空巢家庭、同性恋家庭。

(二)家庭功能社会化

传统的家庭承担了大部分的功能,除了情感和性生活的满足、生殖、抚育的基本功能外,还承担了经济、政治、文化、伦理、宗教、娱乐等功能。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家庭的功能开始逐渐社会化。传统家庭所承担的经济生产功能逐渐被现代工业生产模式所取代,被局限在以土地生产为主的农业部门、家庭副业和手工业的家庭生产向现代化的生产模式转换。传统的以家庭生产和分配为主的生产单位逐渐被一个以消费为主的现代家庭所取代,其表现为现代家庭对外部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传统家庭以自给自足为主的生产消费模式几乎已经消失,大多数家庭不得不向市场购买满足生活日益所需的物质产品。但自农民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城镇私有经济的发展,“家庭的生产功能有所恢复”,但这种恢复并不是传统家庭生产功能的简单重复。一是因为具有生产功能的家庭数量有限产值低下,仅占工业总产值的15%左右;二是因为这种生产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归家庭所有的社会化生产,其生产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社会的协调和支持[3]。此外,随着幼儿园、学校、电视广播和信息化产业、社会保障事业、社区养老机构的快速发展,传统家庭的教育功能、娱乐功能、赡养功能也逐渐弱化。人口教育和老龄化问题逐渐在法律的层面上得到了保障,有关家庭的规章制度从靠宗族礼法向主要靠国家法律转型。由于家庭成员从外部社会获取资源的手段的多元化,家庭内部相互依赖程度减少,婚外性关系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妇女走出家门为薪金而工作;家庭成员的个人主义和自由日益增强;法律的功能代替了家庭的保护功能等诸多因素,从而导致家庭的传统功能趋于弱化和社会化。

(三)家庭关系简单化

目前,家庭关系变化最明显的表现,是由传统的人身依附或等级隶属关系转向现代的民主、平等关系[4]。家庭自建立起,它就处于一个连续变化的状态,变化状态由其中的多个家庭成员变动所组成。一是父子关系。传统家庭主要以父权和夫权为主要特征,家庭纵向关系是长辈拥有绝对的统治家庭权力,但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农村的所有制和生产方式在社会变革的环境下,家长权力和家庭成员平等观念彼此消长,父亲在家庭中的权威性和主导地位受到挑战,他们不再承担组织家庭全部的生产和生活作用,他们在家庭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下降,父子之间绝对的“命令”和“服从”的关系开始变得松懈,现代社会很多家庭中的父子关系已经变得越来越民主,甚至很多家长和子女就如同朋友。二是夫妻关系。传统家庭的横向关系是男尊女卑,妇女必须“三从四德”,丈夫和子女就是她们的一切,社会地位极其低下,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全球妇女运动的兴起,妇女从男尊女卑中得到解放,并在经济社会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家庭内部分工的性别差异逐渐缩小,家庭中的夫妻关系日趋平等,夫妻双方对家庭事务能共同作出一致的决定,比如孩子入学、家庭的开支、父母的赡养问题等。总的来说,家庭的人际关系已经从以父子关系为主轴转变为以夫妻关系为主轴,从男尊女卑的夫妻关系转变为日趋平等的半平权模式;家庭纵向关系与横向关系均趋于平等的平权模式。

二、家庭变迁的主要原因

(一)婚恋观的改变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人们与西方的文化接触越来越密切。西方国家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手段等物质文明广泛传于我国的同时,人们也不可避免地被其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影响。尤其是“80、90后”的新一代青年,他们的思想较开放,不愿受家庭的约束,能很快地接受各种新观念,自我意识强烈;注重个人发展,强调个人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现代社会认可的一夫一妻制和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婚恋观,冲击了传统社会一夫多妻制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观;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逐渐缩小,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相当,因此他们很多的价值取向不尽相同。比如有的“80、90后”结婚后,不管男性或女性,他们选择晚生、少生甚至不生的现象并不少见;同时发生非婚同居、婚外恋或婚外性关系的现象也很常见。比起传统社会,现代社会的开放度空前提高,人们的婚姻观、生育观、离婚观尤其是性观念的变化,已成为影响家庭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

社会经济是决定家庭变迁的根本因素。首先,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和快节奏的现实生活使家庭规模日趋缩小,导致直系家庭或联合家庭日益减少,核心家庭不断增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使得社会体系中人口流动普遍存在。快速度、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在生存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结构简单、冲突较少的小家庭表现出极大的优势和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其次,现代化、信息化、妇女的经济独立和传统家庭角色的改变及其婚姻价值观的变化,父亲在家庭中的权威性下降,促进了家庭平等、民主关系的建立。第三,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家庭功能社会化。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家庭手工劳动已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都能从社会上得到满足,对家庭的依赖性越来越小[5]。

(三)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20世纪80年代初期,迫于人口急剧膨胀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我国政府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国家提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子女”的政策,并正式将人口再生产列入国家计划。“一孩政策”以控制生育为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家庭的再生能力,使我国的家庭生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妇女生育水平大大下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降低,从而改变了家庭的人口结构,加速了我国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小型化进程。另外,由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在宏观和微观的“双轨制”经济手段的调控下,物价的突飞猛进上涨,导致养育小孩儿的成本过高,很多夫妇选择只生两个小孩或一个孩子,甚至选择不生孩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革,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生变迁。家庭的变迁既是伴随社会的变迁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这种变化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的,其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关系在家庭时空内的重构,这种重构必然使长期较为稳定的传统家庭结构出现异化和核心化、家庭功能弱化、家庭关系简单化等。引起家庭发生这一系列变迁的原因复杂多样,本文主要从现代社会人们婚恋观的改变、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等3个方面来探讨和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家庭发生变迁的原因。有关家庭的研究一直以来就是一个让人关注的话题之一。传统家庭在现代社会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也有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原因而被一部分人摈弃,然而不管是否愿意,家庭的变迁趋势已不可阻挡。无论现代社会家庭发展到何种程度,家庭的变化也只是整个社会变革中的一个环节,它的变迁只能是与社会的变革相互适应,不应将其与社会转型孤立起来。

参考文献:

〔1〕周智娟,康祥生.当代中国家庭变革走向[J].求实,2000,(10):30-31.

〔2〕唐斌.转型期的家庭变迁与青少年违法犯罪[J].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3):5-9.

〔3〕胡亮.由传统到现代——中国家庭结构变迁特点及原因分析[J].西北人口,2004,(02):29-31.

〔4〕〔5〕安秀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的变化及其影响[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03):22-23.

家庭暴力研究 篇7

(一) 我国家庭暴力案件的统计

根据全国妇联统计, 全国2.7亿个家庭中, 有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 大多数受害方为妇女。2004年以来, 妇联受理的家庭暴力投诉案件每年都在4万至5万件左右。因家庭暴力而涉及的故意杀人案占到全部故意杀人案件的10%左右。

一些地方的妇联组织和学者的调查研究发现, 辽宁鞍山, 60%的女性罪犯是因不堪家庭暴力而导致以暴制暴的恶性案件;福州的女性重刑犯大约80%是因家庭暴力而导致的犯罪。四川某女子监狱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犯中杀夫、伤夫共233人, 因家庭暴力导致的共128人, 占54.9%, 而且这个数字只是保守计算。学者对121名服刑的受虐妇女以暴制暴杀夫的案件进行调查发现:原判死缓、无期的占58.7%,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占23.1%, 五年至十年的占5.8%,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仅占0.8%。从量刑幅度来看80%以上都被判处了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属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量刑幅度。

(二) 以暴制暴案件频发的原因

作为弱势一方的妇女往往会因为害怕更大的伤害而不敢离婚, 或者是因为家中的孩子和老人的安全不能离开, 所以只能日复一日的生活在丈夫的暴力阴影之下, 在心理和生理都遭受巨大的创伤之后, 在感觉自己的生命或是其他家人的生命受到威胁之时, 杀夫这种行为的伤害对象是固定的, 犯罪环境和犯罪原因具有特殊性, 其犯罪行为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她们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 而社会往往也会给予同情和宽容, 对于这类案件的轻判更符合人们朴素的正义情感和道德观念, 也没有违背法律所追求的价值。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 受虐妇女被逼上绝路不仅仅是一个原因造成的, 当她向公安司法部门求救无果的时候做出的悲剧性选择, 社会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许多部门在接受求救信号之后一般都认为这类事件属于家庭纠纷, 大多以调节的方式进行处理, 导致施暴者的暴力行为变本加厉, 而受虐妇女则面临着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都无果的境地, 只能被迫铤而走险。所以对于家庭暴力中受虐妇女“以暴制暴”行为的轻刑化趋势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三) 对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立法

“国外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及立法实践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了, 目前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于禁止家庭暴力进行了专门的立法”。我国《婚姻法》第3条第2款规定:“禁止家庭暴力或以其他行为虐待家庭成员”这是我国首次使用家庭暴力一词。2001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对家庭暴力做出了法定解释:“‘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严重后果的行为”。

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于2015年3月4日联合发布《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是我国第一个全面的惩罚与防范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刑事司法指导性文件。

二、受虐妇女“以暴制暴”行为的正当防卫学说

(一) 正当防卫的认定条件

“我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是对于正在侵害的不法侵害人, 采取造成一定的人身和财产损害的方法, 以防止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遭受侵害的行为。”传统暴力案件中正当防卫理论以正义和秩序为价值基础, 以两方身体和心理素质相当的人发生争执为事实基础。也就是说只有当矛盾双方拥有相当的力量和相对公平的防卫环境时, 传统的正当防卫理论才能够顺利实现其价值。认定正当防卫必须符合五个条件:1起因条件:必须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3主观条件:必须具有保护合法利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目的;4对象条件: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的人身或财产进行, 不得对第三人实施;5限度条件:必须控制在必要的限度之内, 正当防卫你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 正当防卫的否定说

1. 不符合防卫时间条件

正当防卫要求防卫人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过程中实施防卫行为, 大多数学者认为受虐的妻子无法在暴力侵害进行的过程中进行反抗, 往往都是在丈夫处于两次侵害的间隙通过投毒或趁被害人熟睡将其杀死。在受虐妇女实施杀害行为时明显不符合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和时间条件, 所以坚持否定说的学者认为这不属于正当防卫。

2. 不符合防卫限度

大多数的受虐妇女认为只有剥夺施虐方的生命才能真正让自己处于一个真正安全的状态, 所以这种极端的行为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制度规定的限度。在家庭暴力中, 丈夫殴打妻子一般不存在故意杀人的意图, 此时妻子的杀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

“由上可见, 主张防卫缺失时间条件和防卫限度条件的观点都是从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上对于受虐妇女杀夫案之定性进行评价的, 持这两种观点的学者均是罪刑法定的严格遵守者, 如果认为将此种明显不符合正当防卫条件的情形人牵强附会的解释为正当防卫, 会对我国的目前的刑法之定罪标准的确切性造成冲击。”

(三) 正当防卫的肯定说

持肯定说的学者从女性视角出发, 认为正当防卫制度的设计对于女性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是不公平的, 因为女性从力量上根本无法与男性进行抗衡, 在发生家庭暴力的情况下, 大多数女性无法保护自己, 只能忍受暴力行为的侵害, 正当防卫的制度并没有给受虐妇女带来实质意义上的庇护。“由于这类法律无视或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造成的法律适用对象之间存在实际差距, 忽视或排斥女性独特经历和不同境地, 采取一刀切的立法模式将同等的权利分配给了不平等的男女两性。”

1. 不法侵害持续存在

认为受虐妇女以暴制暴行为构成正当防卫的学者主张, 由于家庭暴力的反复性和持续性, 不法侵害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整体的, 时间上具有持续性的侵害行为, 不能把每一次的家庭暴力孤立开来, 将正当防卫的不法侵害存在解释成一个持续存在的过程, 就可以解决构成要件的起因条件符合性问题。

2. 时间条件

关于不法侵害的开始, 主要有四种观点, 分别是“着手说”、“进入现场说”、“直接面临危险说”、“综合说”不法侵害“结束”的认定, 主要有“完毕说”、“离去现场说”、“危险状态结束说”、“排除危险说”。根据肯定论学者的主张, 一旦将不法侵害看做是一个整体的、正在运行的过程, 那么受虐妇女的行为就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 并没有造成防卫不适时。

3. 限度条件

正当防卫要求防卫人不得超过必要限度否则要承当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 对于正当防卫的限度, 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 理论上有三种观点:“必需说”、“基本适应说”、“适当说”。持肯定论的学者一般从女性角度出发, 认为受虐妇女由于长期处于家庭暴力的恐惧之中, 对于限度的把握并不能从平常人的视角来看, 她们对于危险的感知比一般人要敏感, 所以对于危险作出反抗, 受虐妇女并不认为超过必要的限度, 法律不应该苛求受虐妇女能够准确的判断防卫的限度在哪里。

虽然正当防卫的肯定说有助于从制度上保护受虐妇女的合法权益, 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 对于正当防卫适用条件的扩张性解释有可能从根本上违反刑法体系。

三、国际上的“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

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刑事诉讼中, “受虐妇女综合症”以专家证言的形式作为正当防卫的可采证据, 有助于法官和陪审团理解受虐妇女的处境法与行为, 利用正当防卫辩护理由将受虐妇女的行为视为正当防卫。英美法系受“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的影响较大, 该理论主要观点是, 长期受到家庭暴力的妇女有着异于常人的心理与行为模式, 在家庭暴力的严重程度超过受害人的忍耐极限时, 与受害人采取以暴制暴的行为之间, 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近年来有学者建议将“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引入中国, 但是也有很多的学者认为这势必会造成“水土不服”。“受虐妇女综合症”是以专家证言的形式在法庭出示, 而我国并没有这类证据制度, 况且对于受虐妇女综合症的司法鉴定也没有确切的标准。

四、对于受虐妇女轻刑化的途径

对于反抗家庭暴力的受虐妇女处以轻刑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前面提到的无论是正当防卫的认定还是借鉴国外的“受虐妇女综合症”, 在进行司法实践时都存在很多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以我国《刑法》第61条规定的从轻减轻情节为出发点, 建立一个统一的轻刑化标准。对于家庭暴力引发的受虐妇女杀夫案进行灵活的量刑与刑罚执行, 综合考虑被害人存在过错, 被告人的悔罪态度, 主观恶性, 群众的情感各种因素, 在合适的范围内对受虐妇女的再次伤害降到最低。

(一) 司法机关应出台相关指导性案例或法律文件, 对于全国各地此类案件的量刑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改变同案不同判的局面, 维护司法公正, 树立法律权威。

(二) 对于《反家暴法》的相关法条进行具体的解释, 明确适用范围和法律含义。

(三) 公安、检察机关及时介入家庭暴力, 改变过去对于家庭暴力的传统观念, 着重保证弱势一方的合法权益。

五、结语

刑法学界对于受虐妇女以暴制暴行为的研究理论很多, 但是未必都能使用到实践中来, 在相关立法有待完善的现实下, 司法更应该起到重要的作用。受虐妇女作为家庭暴力中的受害者, 不应该再让她们在法律中成为受害者。

摘要:随着网络的兴起与信息的快速传播, 近年来有关于家庭暴力的新闻报道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家庭暴力也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 对于受虐妇女“以暴制暴”行为刑罚处罚更是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文件来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本文主要对于“以暴制暴”行为轻刑化的可行性及途径进行探究, 并结合国际上对于类似案例的处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家庭暴力,以暴制暴,刑法学

参考文献

[1]张震.家庭暴力的概念、成因与干预对策浅析[J].月旦民商法杂志, 2007 (17) :44.

[2]陈兴良著.正当防卫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10:61.

[3]郭强泽.正当防卫制度研究的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89.

[4]赵秉志.对女性“以暴制暴”行为的刑法学思考―基于家庭暴力视野下的思考[J].人民检察, 2015 (13) :16-23.

[5]陈红.从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理解正当防卫[J].浙江学刊, 2005 (13) :216-218.

家庭暴力研究 篇8

(一) 现状

这次针对家暴问题, 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73.93%的人认为迫切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来解决家庭暴力问题。因此法律救济势在必行。

对于家庭暴力这一问题, 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的立法, 只有提交待审查的草案, 因此极为缺乏相关法规。

(二) 缺陷

1. 整体方面

现阶段的反家暴法律条文过于分散, 体系还不完备, 相互间缺乏有效衔接, 没有系统的、专门的反家暴法律法规, 常常使得相关执法人员无法可依或所依据的法律产生矛盾。

2. 权力制约方面

地方性的法规缺少上位法的支撑, 并没有实际地规定解决措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 由于证据缺乏很难认定家庭暴力的存在, 即使认定了, 也没有严厉的惩罚措施。

3. 实践方面

现行家暴案例中高昂的诉讼成本往往使家暴受害方处于更弱势地位, 因此大大减少了可能得到法律救济的可能性, 导致了许多反家暴案例中的困难, 立法预期难以实现。

二、我国反家暴法草案的亮点和缺陷

(一) 亮点

1. 增设人身安全保护令

人身安全保护裁定是反家暴法草案出台后的最大亮点。这一裁定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都早有规定, 是指面临家庭暴力的威胁威胁时, 被威胁者能够直接向法院求助。人身安全保护令更多的是注重预先防止, 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2. 公安机关可对轻微家暴书面告诫

反家暴法草案规定, 家庭暴力尚未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犯罪的, 公安机关可以书面告诫加害人不得再次实施家庭暴力, 并将告诫书抄送受害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妇女联合会。

3. 规定辅助救助措施

反家暴法草案还要求各级政府设立相关机构来收留因家暴而不敢或不能回家的受害人。在李明舜教授看来, 将建立庇护所相关条款写进法律, 明确了政府在保护家暴受害者具有责任。

4. 维护反家暴法的处置范围

反家暴法明确规定除家庭内部关系以外的其他人员之间的暴力行为应当直接由《刑法》等法律调整。这样控制家庭关系的外延有利于反家暴法的有效施行, 保证的处罚的准确度和立法的原本宗旨。

(二) 缺陷

虽然反家暴法草案经过了长期的艰难历程才得以取得目前的进步, 但不可否认反家暴法草案仍然存在缺陷。

1. 构建的系统不明确、不完善

反家暴法草案所构建的反家暴组织结构不具有完善的联络线, 缺乏清晰的组织规范, 其防治网络尚未成形。特别是负责组织的单位、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工作中的沟通衔接等, 都没有明确规定, 所以使得难以依据家庭暴力的立法井然有序第实施。

2. 人身保护令的缺陷

一方面反家暴法草案规定, 要申请人身保护令必须以离婚为前提。这一限制条件使得在大多数家庭暴力情况下, 受害人都不能申请人身保护令。因为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只有28.49%的受众会选择离婚。如果受害人不想离婚, 那么人身保护令对其而言就形同虚设。另一方面, 人身保护裁定的类型单一, 且均需书面申请和证据审查两规则的设置也较为单一, 没有按照十分紧急、一般情形、过度情形来区分人身保护裁定的类型和当事人请求, 对于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家暴事件完全不能进行及时回应。

3. 受理时间过长

反家暴法规定,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紧急保护令申请后48小时内作出裁定。但这一时限未免过长, 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不能及时解决家庭暴力这一具有急迫性和现实性的问题。所以对于紧急保护令申请, 应当修改规定为“现场受理”, 才能真正保护到当事人不受伤害。

4. 没有矫治加害人的完善规定

在家暴问题中, 有83.4%的被调查人认为家庭暴力的成因是“施暴者性格”, 41.71%的人希望施暴者可以受到批评教育, 同时44.13%的人和58.61%的人认为制止家庭暴力的最好方法分别是“试着改变施暴者的心态”和“依法严惩”。可见对于真正消除家庭暴力是需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的, 但在反家暴法草案中, 仅有第12条有相关的矫治加害人的规定。

三、域外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现状及启示

(一) 域外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现状

1. 美国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现状

在美国, 防治家庭暴力的法律十分完备, 不仅有全国立法, 各个州也对于各州的情况做出了不同的立法。主要的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包括:1977年《虐待保护法》、1992年《预防家庭暴力与提供服务法案》、1994年《针对妇女暴力法》和1996年《反对妇女的暴力法令》。就《反对妇女的暴力法令》而言, 它建立了强制逮捕制度和起诉制度。即警察可以不经程序强制逮捕。

2. 英国防治的立法现状

英国对于家庭暴力的现象十分重视。英国对于家暴的立法始于1993年, 至现在为止共颁布了23次法令, “零忍耐运动”、“家庭暴力登记簿”、专门的防治家庭暴力的警察队伍和联络官员均是英国立法的代表作。此外, 英国还给予法院自由裁量权, 法院有权签发财政救济令、居住令、监督令等一系列法令。并且英国为家庭暴力问题还构建了专门的观察机构, 家庭暴力更是可以作为独立诉求于法之中。

3. 我国香港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现状

香港于1986年制定《家庭暴力条例》, 分别在1998年、2008年、2009年对该条例进行修订。其中, 以08年修订版本的亮点最大:将家庭暴力的适用范围大大扩展。09年则修订法案, 为同性同居者提供同样的额外民事保障。

4. 中国台湾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现状

我国台湾地区于1995年9月完成了“家庭暴力防治法草案”, 于1998年5月28日通过了“立法院”的审核在同年6月24日颁布实施。此后, 我国台湾地区制定了多项有关家暴的细则并由此建立起了包括警察、司法、社政、医疗、教育等相关体系的防治家庭暴力的法律体系。07年3月5日, 我国台湾地区“立法院”三读通过“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正案”, 不仅将未婚男女的同居关系和同性关系也纳入到该法的适用范围, 并免征申请民事保护令所需要的1000元裁判费, 减轻了申请对象的负担。

(二) 从域外防治家庭暴力法中所获得的启示

美国一项很好的做法便是对家庭暴力的实施者实行无令状逮捕原则, 并且这项原则深入美国人心中, 连美国普通小孩都明白挨打可以报警求救, 可见美国为推行这项法律, 保障公民权利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另外, 医务人员对家庭暴力受害者有强制报告义务, 可以避免受害者求救无门的情形发生。

英国立法的华彩之笔在于设立“家庭暴力注册登记簿”, 将那些因殴打妻子被判六个月以上刑期的男子强制性地注册登记在该簿上。英国政府将借此帮助警察跟踪这些有殴妻前科男人的行踪, 并提醒他们的新配偶警惕这些男人过去的劣迹。

此外, 还有挪威对于家暴的“无条件干预原则”等先进之处值得借鉴。

四、我国防治家暴救济制度的完善

从我国目前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草案) 》来看, 如果未来能够出台并得到有效的执行的话, 可以说是一部出色的法律。它增设人身安全保护裁定、规定辅助救助措施、制作家暴惩戒书、规定家庭暴力的范围, 无一不体现了立法者的用心。但同时, 它也存在几处缺憾。如上文所言, 该五处缺憾如不改正, 那这部法律便会沦为没有效力的软法。

(一) 关于构建系统问题

各机关缺乏明确的组织规范, 未能构建成型的防治网络。且中国具有特殊的国情, 人脉关系是当今社会上个人的重要资产, 但这同时也可能成为阻碍防治家庭暴力的隐患。家庭暴力中的受害者往往是在家庭地位中的弱势一方, 由于施暴者的控制, 在社会中因鲜有人脉和金钱而最终受到长期家暴而不为人知, 这样的情况也是有的。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的唯一办法就是在惩治施暴者的同时, 要预防各机关徇私舞弊, 横向的形成一个负责的网链并规定相关且严厉的惩戒措施。目前体系分散, 有很大原因是责任和处罚不相抵。某些人会为了蝇头小利而对家暴者的求助置之不理, 但如果规定严重的承担后果, 想必各部门就会严肃对待。

(二) 关于受理人身保护令时长的问题

人身保护令的问题被视为是草案中的亮点, 但该亮点有过人之处也有些许瑕疵。首先, 对于上文中不作出离婚申请就撤销人身安全保护裁定。这在一个法治国家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决定。如果开始认为自身受到家暴而只是希望公安机关与法院介入惩治一下受害人, 后又和解, 这时后果非常清楚明白, 公安机关和法院会失去公信力。公安机关和法院的介入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容忍恶行的底线, 不能全凭当事人的意志对其所做出的行为任意改变。所以针对这点人身保护令的规定并没有错。第二, 关于受理时间过长的问题。这确实是一处败笔, 只有48小时而无对受害者的保障措施。对于受害者而言, 48小时中可能会发生很多事情, 包括被施暴者藏匿, 受害人的生命安全会再一次受到威胁。对于此,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安全所制度, 在中国各地建立家庭暴力安全所, 一经派出所报案登记, 立刻将其转移至安全所以保障受害人的生命安全, 防止其受到二次伤害, 等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做出后, 再将受害人护送回家并将施暴者与之隔离。

(三) 关于后续措施保障不全问题

说到底就是对受害人的后续保障。家庭暴力中的受害人往往是因为没有经济来源而处于隐忍的地位,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一切仍会继续。有关就业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由街道办事处处理, 保障受害人的基本生活水准。创业贷款方面, 银行有自己的标准, 如果单纯的说就因为受过家庭暴力就要求银行放宽贷款的标准显然不现实。对于教育, 则依据基本法由监护人承担义务。

(四) 没有矫治加害人的规定

单纯的刑罚有时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家庭暴力分为四种:控制型暴力、抵抗型暴力、普通型暴力和病理型暴力。只有控制型暴力才是法律界定的家庭暴力, 而原因经常基于心理问题。所以在他们接受应有的处罚后, 还因对其进行心理矫治。可以在设立安全所的同时设立心理中心, 一方面开导受害人走出恐惧, 另一方面可以纠正施暴人的思想, 从根本上杜绝家庭暴力。

摘要:家庭暴力作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各地家暴恶性案件层出不穷, 但我国尚未有一部针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规出台。时至今日, 家暴问题越演越烈形势严峻, 我国终于出台了反家暴草案, 以期通过审查得以为家庭暴力问题提供法律救济途径。但不可否认这一草案仍是不完善的, 存在着若干不足。通过探析和借鉴国外关于家庭暴力法律救济的先进规定, 我国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反家暴法草案, 为家暴受害人真正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家庭暴力,法律救济,反家暴

参考文献

[1]陈明侠, 夏吟兰, 李明舜, 薛宁兰主编.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建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家庭功能研究综述 篇9

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家庭功能”概念以来, 对家庭功能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 概括而言, 对家庭功能的定义有两种:第一种以Beaver、Olson、Shek为代表, 主要用家庭的具体特征来定义家庭功能, 认为家庭功能是家庭系统中家庭规则、家庭成员的情感联系、家庭沟通以及应对外部事件的有效性。第二种以Epstein和Skinner为代表, 主要从家庭完成的任务来定义家庭功能, 认为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家庭功能是衡量家庭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志, 也是影响家庭成员心理发展的深层变量之一, 因此关于家庭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家庭功能的相关理论

2.1 结果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

结果取向假设家庭系统存在质量上的差异, 从而根据这一差异对家庭进行分类, 有些类型是健康的, 有些则是不健康的或需要家庭治疗和干预的。

2.1.1 Olson的环状模式理论。

该理论主要从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和家庭沟通3个维度来描绘家庭功能, 认为家庭实现其基本功能的结果与其亲密度和适应性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 亲密度和适应性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家庭功能的发挥, 平衡型家庭比不平衡型家庭的功能发挥要好;家庭沟通是一个促进性因素, 平衡型家庭比不平衡型家庭有更好的沟通。20世纪90年代, Olson根据这些研究对自己最初的曲线模型假设进行了修订, 将其修改为三维 (3-D) 线性模型理论。

2.1.2 Beavers的系统模式理论。

该理论认为家庭系统的应变能力与家庭功能的发挥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 家庭系统的能力越强, 家庭各项基本功能发挥的效果越好, 即家庭系统的应变能力与其功能的有效发挥之间显著相关。这一理论主要从两个维度考察家庭功能:一是家庭在关系结构、反应灵活性等方面的特征, 它与家庭功能发挥的效果之间呈线性关系;二是家庭成员的交往风格, 它与家庭功能发挥的效果之间呈非线性关系, 处于两个极端的向心型交往和离心型交往均不利于家庭功能的发挥, 家庭成员常会出现适应障碍。

2.2 过程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

Epstein等人的研究认为, 家庭功能发挥的效果能够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情绪产生直接的影响。

2.2.1 Mc 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

Epstein等人认为, 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 家庭在运作过程中如果没能实现其各项基本功能, 就很容易导致家庭成员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以及家庭出现危机。

2.2.2 家庭过程模式理论。该理论由

Skinner等人提出, 该理论认为, 完成各种任务 (包括危机任务) 是家庭最主要的目标, 各项任务的完成都需要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应对, 家庭及其成员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成长, 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度、家庭的整体性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得到增强。该理论提出了评价家庭功能的7个维度:任务完成、角色作用、沟通、情感表达、卷入、控制和价值观, 其中以任务完成为核心, 各维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共同评价一个家庭的功能发挥效果。

3 家庭功能的影响因素

3.1 从横向角度看

3.1.1 家庭结构。

与家庭相适应的家庭结构是家庭系统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的前提条件。对单亲家庭与完整家庭的比较研究表明: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和亲子关系具有极大的消极影响, 单亲家庭的儿童有明显的抑郁、焦虑等特点, 与完整家庭的孩子相比, 更具有侵犯性和对抗性, 亲子关系也比较恶劣, 主要是由于家庭功能中的角色与沟通两方面的不健全所造成的。Mc Farlane和Bellissim通过考察父母抚养方式对家庭结构、家庭功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结果发现家庭结构并不能有效地预测家庭功能, 父母抚养方式才是家庭功能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3.1.2 社会经济地位。

Shek通过考察家庭功能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学校适应、问题行为的关系, 结果表明, 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相比, 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的功能和适应有更高的相关, 这说明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家庭功能的重要因素。池丽萍和辛自强的调查研究也发现, 经济收入水平对家庭功能有显著的影响。易法建采用家庭功能评价量表 (FAD) 对1643名大学生的家庭功能状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父亲的职业和文化程度、家庭居住环境对家庭功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1.3 家庭居住地。

易法建等研究表明, 城市和小镇家庭的家庭功能在问题解决、角色扮演、总的功能方面优于农村家庭, 而农村家庭在情感反应、情感介入方面优于城镇家庭。城镇家庭由于社会经济状况相对较好、文化程度相对较高, 因而在问题解决及角色扮演上表现出较高水平, 而农村家庭由于社交范围狭小、闲暇时间较多、传统家庭观念相对浓厚一些, 因而在家庭成员情感交流方面表现出高于城镇家庭的水平。

3.1.4 家庭类型。

研究发现, 极端型家庭无论在亲密度还是适应性上得分不是过高就是过低, 这样的家庭不利于家庭成员的健康发展。而平衡型家庭在亲密度和适应性上都是适中的, 在亲密度上家庭成员间保持良好的情感联系, 但又不过分依赖他人, 可以共同决策、共同活动, 但又有自己家庭之外的联系和活动;在适应性维度上, 成员共享家庭角色且角色分配比较稳定, 决策通常是民主的, 这样能保证家庭合作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在我国, 大多数家庭属于平衡型, 表明它们的家庭功能是良好的。

3.1.5 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主要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结, 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等, 也包括一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如父母抚养方式、亲子冲突、亲子沟通、夫妻冲突及夫妻沟通等。Shek的研究发现, 积极的亲子关系与良好的家庭功能显著相关, 父母和孩子对自身家庭功能状况的感知与家庭内的亲子关系质量有显著相关。且有研究发现亲子冲突和整体的家庭功能相关, 亲子沟通能预测父母和儿童感知到的整体的家庭功能。

3.2 从纵向角度看

3.2.1 发展阶段。

池丽萍等人以5年为一个阶段, 根据结婚的时间长短, 把家庭划分为5个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 结果发现:家庭功能在第二个和第三个阶段 (即结婚5~10年和10~15年) 存在一个分界线, 在此之前, 家庭功能的亲密性和适应性不断上升, 而在此之后, 家庭功能状况则逐步下降。

3.2.2 生活事件研究表明, 家庭在发展的不

同阶段中会发生各种突发事件, 这些突发事件也会使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发生改变, 使其产生适应方面的问题, 进而对整体的家庭功能产生影响。危机理论认为特定的生活事件, 如角色转换或家庭成员死亡、分离都会防碍家庭成员基本需要的满足, 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或使家庭出现新的适应, 从而增强家庭功能。

家庭又是一个复杂综合的整体, 在家庭运行的实际过程中包含着家庭系统不同水平之间的交互影响。目前国内有关家庭功能的理论研究非常匮乏, 仅有的研究也还停留在对国外理论的介绍、对特殊群体 (如学习不良儿童) 家庭功能的状况调查以及家庭功能的基本现状的调查, 而对家庭功能与个体发展的关系的研究非常少。

参考文献

[1]易法建.家庭功能与大学生社会化的研究[J].青年研究, 1998, (6) :34-38

[2]池丽萍, 辛自强.家庭功能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学探新, 2001, 21 (3) :55-60.

[3]辛自强, 池丽萍.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介的作用[J].心理学报, 2003 (2) :216-221.

[4]邓世英, 刘视湘, 郑日昌.西方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及其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2) :50-54.

家庭农场融资问题研究 篇10

一、家庭农场融资需求的特征与供给障碍

(一) 家庭农场融资渠道以自有资金为主, 信贷融资受限制

随着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 家庭农场的融资渠道趋向多元化, 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抵质押物品, 家庭农场通过银行信贷融资受到限制。一项对江西省家庭农场发展与金融服务情况的调查显示, 89.2% 的家庭农场第一融资渠道是自有资金, 其次选择银行贷款, 在银行融资受限制或者贷款额度不足的情况下, 则选择民间借贷方式筹集资金以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

(二) 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额度较大, 但满足度不高

与普通农户相比, 家庭农场由传统生产向产业化经营转变, 生产经营面积和经营规模要大得多, 农业科技化和机械化程度更高, 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大, 资金需求额远大于普通农户。家庭农场不但需要更多的流动资金用于购买种苗、化肥、农药、饲料等生产资料, 还需要大量资金用于购置农机设备、水利设施、仓储库房等农业生产设施。据江西省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显示, 融资需求额度在10 万元以下的占8%, 10 万元-100 万元的占61%, 100 万元-300 万元的占比20%, 300 万元以上的占11%, 但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将近一半在10 万以下, 额度较小, 不能满足家庭农场信贷需求。

(三) 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期限和用途多元化, 但银行提供的期限较短

家庭农场既有临时性的短期流动资金需求, 也有较大额度的中长期资金需求, 并且以中长期资金需求为主。短期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化肥、农药、饲料等生产资料, 期限一般在半年左右, 这类资金需求的季节性显著, 在生产期融资收获期还贷。长期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土地租金、整理土地, 购置农业机械、水利设施以及粮食晾晒、仓储等固定资产投资, 期限一般为1-5 年。但是金融机构给予贷款期限大部分是1年, 难以满足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

(四) 家庭农场融资成本承受力较低, 但实际贷款利率较高

家庭农场大部分从事种植养殖业, 具有典型弱质产业的特点, 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大, 利润水平总体不高。首先, 农业受自然气候影响大, 自然灾害的发生会使家庭农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次, 近年来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同时, 人工成本、农业生产资料和物流成本上涨幅度较大, 加剧了家庭农场经营压力, 家庭农场所能承受融资利率水平总体较低。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补偿可能的损失, 对家庭农场的贷款利率普遍上浮30%-100%。

二、制约家庭农场融资的主要因素

(一) 家庭农场的自身不足

一是家庭农场主要从事农业种养殖, 目前产业链短, 深加工、冷藏、保鲜环节滞后, 产品附加值不高, 市场竞争力有限, 生产周期长、受气候和自然灾害影响大的产业内在弱质性, 决定了家庭农场风险的难以抗拒和不可预见性, 因而其贷款风险较大。

二是缺少有效抵押担保资产。金融机构普遍实施严格的贷款抵押担保制度, 家庭农场投入比较大, 但是形成的资产大多没有产权证, 大部分资产无法通过抵押等方式获取金融机构贷款, 信贷融资存在困难。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村房屋产权、林权, 即“三权三证”抵押融资工作正在推进, 还存在法律障碍、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贷款难额度小等问题。活禽、生猪、水产品、林木等农产品按法律规定可以作为抵押物, 由于管理不便、估值和变现困难等原因, 这些资产难以得到金融机构认可。家庭农场只能通过经营者自有房产和大型农机具作为抵押申请贷款, 贷款额度有限, 很难满足其资金需求。

(二) 政策环境制约

一是家庭农场的认定和注册尚处于探索阶段。各地方政府部门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和注册办法, 在经营规模、技术标准、财务管理等规范性上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 统计口径很难统一, 金融机构在客户准入上难以把握;此外, 各地家庭农场认定注册的机构也不一致, 有的是农业部门认定, 有的是工商局登记注册, 家庭农场在未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的条件下, 不能成为独立的承贷主体, 只能以农户个人的名义申请贷款。

二是土地流转配套机制不完善。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很多地方没有建立土地流转交易平台, 土地流转的供求、价格等信息不能及时有效沟通, 大部分土地流转只是在狭小范围内依靠自行协商的方式交易, 金融机构设计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信贷产品, 如果发生贷款违约, 土地承包经营权变现会很困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评估正处于探索阶段, 评估机构缺失, 土地流转价值评估体系缺乏, 评估依据和评估标准主观性较大, 评估结果有较大随意性, 影响银行业机构顺利行使抵押权。

(三) 农村金融供给不足

一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完善, 类型单一、数量较少, 乡镇金融机构网点基本上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 有效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尚未形成。

二是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不能适应家庭农场发展的需求。长期以来金融支持农业, 仍然以满足传统农户信贷需求为主要方式。家庭农场快速发展, 农业金融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 金融机构没有针对家庭农场经营的特点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具体表现为:贷款额度有限, 贷款期限偏短, 抵质押物和担保方式狭窄, 贷款手续繁琐。

三、政策建议

(一)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一是修订完善《担保法》、《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 取消或适当放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限制, 为土地金融创新创造条件。研究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评估、抵押、流转处置等方面制度。二是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体系, 建立专业评估机制、明确专业评估机构资质条件, 建立科学确定评估依据和标准, 增强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为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提供有效服务。三是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 为供求双方提供供需登记、信息发布、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指导、纠纷调处等服务, 逐步建立完善流转服务平台和网络, 培育良好的流转市场环境, 推动土地流转尽快实现由自发到自觉、由无序到规范的转变。

(二) 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一是加大商业银行支农力度, 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应巩固和稳定在县域的分支机构, 合理设置营业网点, 扩大农村信贷的比例, 使其成为服务家庭农场的支柱和骨干。二是发挥政策性银行导向作用, 加大对家庭农场发展的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专门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应扩大业务范围, 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三是大力培育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提高其资产规模和网点覆盖率, 发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贴近农村社区、经营灵活性大的优点, 拓展经营新模式, 积极开发贷款新品, 创新金融服务, 支持家庭农场经营发展。

(三) 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金融机构要对家庭农场的信贷管理办法、信贷品种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针对家庭农场经营特点, 在总结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经验的基础上, 开发和推广符合家庭农场需求的金融产品, 如提高信贷额度、合理确定利率浮动水平、增加长期信贷产品, 以满足家庭农场的贷款额度、期限、担保方式及用途等方面的需求。积极开展农机具抵押、订单抵押、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财产抵质押贷款的品种。逐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抵质押贷款业务, 探索符合条件的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村房屋产权等抵押方式。对产业化程度高的家庭农场开展产业链信贷产品, 健全“企业+ 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 家庭农场”信贷模式, 开发“土地经营权抵押+ 企业担保”、“土地经营权抵押+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担保”、“土地经营权抵押+ 农业订单抵押”等信贷模式。对资信状况良好、经营业务大的家庭农场开展信用贷款业务。

(四) 健全保险保障和风险分担机制

一是建立以政策性保险为基础与商业性保险为主导的农业保险体系。扶持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的发展, 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提高农业政策性保险的业务范围和保险品种;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再保险等政策措施, 鼓励和引导商业保险进入农业产业化种养业等领域, 创新农业保险品种, 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 加大农业保险理赔力度, 保障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国外现代家庭农场研究 篇11

关键词:国外;现代家庭农场;情况

家庭农场在世界上有悠久的历史,是许多国家农业制度的基础,对促进农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至今仍在农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以美国、法国、荷兰为例,美国人少地多,法国人地比例适中,荷兰人多地少,在不同土地资源禀赋条件下,在不同时期三个国家都先后建立起现代家庭农场体系,构成本国发展现代农业和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内在基础。三个国家的家庭农场虽然在演变过程等方面稍有不同,但却呈现出许多共同特征。

一、家庭农场认定上:外延边界较为宽泛

虽然世界上家庭农场历史长久,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元广泛存在,但在大部分国家中,家庭农场却是一个模糊而宽泛的概念,一个农户只要拥有一定规模的土地并依靠自己的力量从事农业生产,就自然被认作为家庭农场。相对而言,美国的定义较为明确一些。美国现代家庭农场的概念产生于70年代初,当时美国政府为家庭农场提出了三条标准:一是由家庭成员经营管理,二是家庭承担风险,三是家庭必须提供本农场劳力一半以上。符合这三条才被承认为家庭农场,才能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美国对家庭农场的内涵有特定的解释:1978年以前,指耕地面积少于10英亩,但当年农产品销售额达到250美元的农户;或者耕地面积在10英亩以上,而年销售额达50美元以上的农户都属于农场。1978年后,将销售产品价值提高为1000美元。从这个解释中可以再衍生出第四条、第五条标准,即经营土地规模标准和农产品交易标准。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农场经营形式呈现多样化,归纳起来,主要形成了以下四种类型的家庭农场:

一是独户农场,即完全符合上述定义的农场。经营者及其家庭是农场的所有者和投资者,劳力主要由农场主及其家属提供,是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自负盈亏,有产品交易活动。独户农场目前占到家庭农场总量的70%左右。

二是合伙农场,也可以称为联合农场。合伙人中,有的是一家人中的两代人,所有者和经营者有比较亲近的血缘关系;有的是三人以下没有血缘关系的合伙经营;有的是两个家庭农场合并后农场主联合经营,等等。合伙农场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虽然多元化,但农场劳力还主要由农场主及其家属提供。合伙农场目前占到家庭农场总量的20%左右。

三是公司农场,也称为企业化农场。农场经营内容由单纯的农产品生产延伸到加工储藏、农业休闲、旅游服务等领域,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贮藏等实现了一体化。家庭劳力已不能满足需求,大量雇用外部劳力,甚至外部劳力数量已大大超过家庭劳力数量。公司农场目前占到家庭农场总量的10%左右。

四是兼业农场。除了种地之外,家庭还从事农场以外的工作。兼业农场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农场特别是小农场收入低,难以维持生活,不得不从事农场以外的工作,以增加收入养家糊口。兼业者主要是独户农场和合伙农场的所有者与经营者。

从四种类型家庭农场的发展变化情况看,近些年独户农场发展式微,虽然在许多国家中,独户农场的数量仍占居优势,但生产的农产品价值总量不断衰减。相反,合伙农场特别是公司农场的数量增长迅速,提供的农产品数量与价值量大幅增加,地位和作用日趋增强。

二、生产方式上:高度专业化

专业化可划分为生产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生产专业化是指一个农场只生产一二种农产品,如专门种植大田作物,专门种植蔬菜或水果,专门饲养牲畜或家禽。作业专业化是将过去由一个农场完成的全部工作,如耕种、田间管理、收获、运输、储藏、营销等,均由家庭农场以外的企业来承担,使家庭农场由原来的自给性生产转变为商品化生产。

荷兰几乎没有小而全的家庭农场,绝大部分是专业农场。如畜牧业生产,奶牛和肉牛、肉猪和母猪、蛋鸡和肉鸡,往往是在不同的农场分别饲养;同一农场内部,也是按照养牛、挤奶,运送等不同工序进行专业化分工,如同工业企业组成一道道“生产线”。温室花卉也是如此,一般花农只种植一种花卉。与之相对应的,荷兰的农业科研、投入品生产供应等也形成了专业化。在农业科研方面,有专门研究露地蔬菜的,有专门研究温室蔬菜的;有专门研究奶牛的,也有专门研究肉牛的等;在温室设备方面,也有专门的生产厂家,他们每隔6—7年就能为农民提供新一代的产品;在为温室生产服务方面,有专门提供泥炭土、种子、花球茎、种苗、肥料、农药、容器、包装品等各种公司,每个专业化服务公司都各具特色。

法国农场按照经营内容大体可分为畜牧农场、谷物农场、葡萄农场、水果农场、蔬菜农场等等,大部分只经营一种产品,突出各自产品的特点。比如法国迪埃普至波尔多一线的西部大区的奶业、生猪和家禽,地中海沿岸、加隆河谷和香槟等地区葡萄种植,诺尔、庇卡底和香槟地区的甜菜,西南部和南部沿海一带的水果蔬菜,都形成了家庭农场的专业化生产。

美国形成了10个农业生产区域,每个区域主要生产一二种农产品。北部平原是小麦带,中部平原是玉米带,南部平原和西部山区主要饲养牛、羊,大湖地区主要生产乳品,太平洋沿岸地区盛产水果和蔬菜。在这种区域化布局的基础上,家庭农场建立和发展了生产经营的专业化。

三、生产组织形式上:实行生产一体化

所谓农业生产一体化,就是农业再生产中供产销三方面业务的有机结合或综合,农业一体化也称为农业综合企业或农工生产综合体。农业一体化这种新型生产关系,是技术进步和农产品生产高度区域化、专业化的结果。随着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民生产出来的产品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机会日益减少,因而农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农产品加工业。而农产品加工业的现代化发展,又要求农业进行工业化类型的生产,即大批量的、均衡的、标准化的、高质量的和价格逐渐下降的生产,这就推动了农业和工业的不断融合。农业一体化在50年代起源于美国,很快传入欧洲和日本。农业一体化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开辟了农业生产社会化的新途径,成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的内在基础和推动力量。

nlc202309082301

以法国为例,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农工生产便迈开了一体化步伐,农业的产中部门和产前、产后工商业一起组成生产联合体(也称农业食品工业综合体)。一体化公司有私人、合作社和跨国公司三种类型,各种类型的一体化公司对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具有决定权和控制权。在牛奶生产中,奶制品加工企业从挤奶、饲养、卫生管理、良种繁育等各个环节,对奶牛场进行指导与管理。在家禽生产中,家庭农场虽然是禽舍的所有者,但雏鸡、饲料供应以及生产的规模、产量、结构、产品销售都由公司负责,鸡场的改革也由公司作出强制性规定,不能满足公司需要的家庭农场将被淘汰。一体化生产给公司带来的好处:一是降低了一体化公司和一体化农场的生产成本;二是可以生产出稳定的并符合消费者需要的高质量产品;三是可以随时调整一体化农场的生产计划,管理和使用好固定资产设备。一体化生产给家庭农场带来的好处是:尽管丧失了经营决定权,但能优先利用一体化公司管理的、生产效率高的生产要素,减少生产的盲目性,提高经营效果,增加农场利润。

四、发展趋势上:家庭农场总量减少与规模扩大并行

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特别是农业机械化逐步实现,使农场在不改变劳力数量的条件下,扩大土地耕作规模,开展集约化生产成为可能。由于为数众多的中小农场用不起机器,在技术优良和资本雄厚的大农场的竞争下纷纷破产,农场数量不断减少,而农场规模却不断扩大。这种趋势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开始,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还未有停止的迹象。

美国家庭农场在20世纪初达到鼎盛时期,随着到194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家庭农场两极分化,小农场消亡和农场数量减少步伐加快。从1959年到1981年,美国农场总数共减少126.9万个,平均每年减少5.5万多个,减少的大部分是年销售额在2万美元以下的小型家庭农场,而年销售额在1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农场,23年间增加了14倍,从占农场总数的0.55%增加到12.3%。法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一系列国家政策干预下,农场从1955年的229万个,减少到1997年的68万个;农场平均规模从1995年的16公顷,增加到1997年的41.7公顷,42年间农场减少了70%,土地规模平均增长了157.5%。1950年荷兰全国农场数量达到顶峰40万个,此后,农场数量逐年减少。到1980年减少至14.5万个,农场数量减少了近64%,到1995年又进一步减少至11.3万个,2000年降到了10万个以下。半个世纪里,荷兰农场的总数只剩下了1/4。其中,奶牛农场在1975—2000年,数量减少了70%,而1985—2001年,饲养50头以上奶牛的农场却上升了20多个百分点,100头以上的特大农场从1%上升到8.2%。

五、经营形式上:生产者的外部化和所有者的兼业化

一是生产者的外部化,即雇用外部劳力的家庭农场普遍化。随着农场数量的减少和农业劳动力的不断外流,规模不断扩大的家庭农场的自有劳力,难以完成农场全部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不雇用家庭以外的人员,农场雇工现象越来越普遍化了。根据美国1974年农业普查资料,当年产品销售额在10万美元以上的大农场,平均每个农场雇工6.3人,其中年销售额50万美元以上的农场,平均每个农场雇工32.2人;产品年销售额在4—9.99万美元的农场,平均每个雇工1.5人;年销售额在2—3.99万美元的农场,平均每个雇工0.9人;年销售额在0.25—1.99万美元的农场,平均雇工0.5人。1978年美国农场总劳动力395.7万人,其中雇用劳动力126.8万人,占总劳动力的32%。法国1985年家庭劳动力与雇工数量之比为1∶0.24。2001年荷兰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有劳动力2.89个,其中家庭劳动力2个,另外雇用外部劳动力0.89个,家庭劳力与雇工数量之比为1∶0.44,而温室园艺业所雇用的家庭外固定劳动力比例超过了65%。二是农场主身份的兼业化。兼业农是指一年中从事非农业活动100天以上或者其非农业收入大于农业收入的农场主。二战以后,发达国家农民身份上的最重大变化,就是兼业农这一阶层的发展壮大,目前农场主兼业已非常普遍。早在1979年,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从农场外获得的收入,占其总收入已接近60%。而且农场越小,农场外收入的比重就越大,年出售农产品不足2万美元的家庭农场,从场外平均获取的收入占到了家庭总收入的85%。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美国农场主韩丁,就是一个典型的兼业农。韩丁在经营农场的同时,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工作在协会里或者通过发表演讲来获得农场外收入。韩丁的妻子在一家商务机构工作,每年有1万多美元的收入,这样韩丁一家才能维持中等收入水平。

六、组织体系上:对合作社高度依赖化

三国的农业合作社功能非常强大,几乎能够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种服务,对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家庭农场特别是中小家庭农场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依靠。

美国的每家农场至少与l—2个农业合作社有密切联系。全美现有农业合作社4000多家,根据它们为农民提供的服务项目,可分为生产、购买、销售、信贷及电力电话等几个种类。其中,生产合作社主要为农户提供耕地、播种、插秧、施肥、除草、收割等服务,还负责对产品进行深加工。购买合作社主要为农民购买种子、农药、农膜、农机具等农用生产资料,并提供种类繁多的科技服务,如土壤测试、防疫、奶牛改良、作物监测直到经济核算和法律咨询。销售合作社主要负责农产品的集中、储藏、价格谈判,并组织拍卖活动。信贷合作社主要为农民提供低息贷款,帮助农户融通生产资金。其贷款种类,分季节性贷款、弥补周转金不足的中期贷款、用于基本建设的长期贷款和支持出口的专项贷款。目前,农业合作社系统提供的贷款,已占全部农业贷款的40%。而电力电话合作社,则是主要为农民提供电力及各种通讯服务。

荷兰村村都有合作社。合作社的口号是“有福同享、团结增添力量”。合作社联合采购农业生产资料、共同加工和出售农产品以及筹集资金等。荷兰具有完备的合作社立法制度。合作社为互利互惠的非营利性组织,一般年终结算时除为下一年留下适当的运作资金外,其余全部利润均按会员出售产品成交额的比例返还会员。在荷兰农民的收入中,至少有六成是通过合作社取得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73年,荷兰农民成立了自己的合作银行——荷兰农业合作银行(即拉博银行,RABO BANK NEDERL-ANDS),主要从事农业、农业机械和食品工业等行业的金融交易,2005年资产总额达到5060亿欧元,纯利润约21亿欧元。目前,拉博银行在全球37个国家设有1500多个分支机构,员工5万多人,私人及企业客户900万名,在荷兰拥有150万名会员,是荷兰的第2大银行,为荷兰农民提供着60%的信贷等金融业务。

法国目前所有农产品生产都建立有行业组织,从中央、大区到各省都设有行业组织的相应机构,同时在国家一级建立了合作社联盟和合作社总社。法国通过国家、合作社联盟或总社以及行业组织“三位一体”,对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实行横向组织与纵向组织交替管理的体制,有力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及食品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合作社联盟和总社以及各类行业组织这些民间组织来管理家庭农场,并与政府的政策协调起来,形成联合交织的家庭农场管理体制,这是法国现代家庭农场发展一条很成功的经验。

参考及引用资料注释:略

(作者单位: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

责任编辑:洪峰

家庭农场研究文献综述 篇12

郭熙宝、冯玲玲 (2015) 在《家庭农场规模的决定因素分析:理论与实践》中提到家庭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制造业—农业工资比及劳动—资本价格比的提高。经济发展程度是各国家庭农场规模扩大的基本因素;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内驱力归结于制造业工资水平高于农业工资水平而家庭农场规模扩大的前提条件是农村劳动力流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使得家庭农场的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并且技术进步也成为家庭农场规模不断变大的最有利手段。但是美国的经验表明, 当一国实现了工业化强国之后, 不再由劳动—资本价格比和制药业—农业工资比决定家庭农场规模的变化。刘维佳、邱立春 (2009) 在《基于DEA模型的家庭农场规模经营评价与分析》中运用DEA评价分析方法, 文中以2008年度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年统计数据为基础, 通过实证分析了几十户典型机械化家庭农场经营的规模有效性与机械化程度。相关数据表明, 辽宁省多数机械化家庭农场既不存在明显的规模有效性也不存在显著的技术有效性, 其中耕地面积在133.33hm2的家庭农场规模的效益最好实现了适度规模经营。杨培、王磊、张楠、赵海燕 (2016) 在《国内外家庭农场规模研究综述》中指出家庭农场是以中国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为基础发展而来的, 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十三五”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农业生产经营制度,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家庭农场的规模化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从家庭农场的概念、特点入手, 对国内外家庭农场的研究进行梳理, 以此提出了中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必要性, 并以规模效应为切入点, 比较国内外对于家庭农场规模研究的异同探寻其本质规律即通过土地流转来发展家庭农场规模经营, 探讨国内家庭农场的发展趋势。王刚、全广明 (1984) 在《试论国营农场的家庭农场规模问题》中指出, 随着家庭农场这种特殊的农业表现形式的出现, 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这两个问题: (1) 什么是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 (2) 怎样确定适度规模?要回答这两个互相关联的问题必须深入考察规模经济和规模效应问题。该文试图从生产力系统论观点出发, 对家庭农场的规模问题做一些粗浅分析, 以就教于专家和国营农场的广大实际工作者。高照 (2015) 在《基于农业分类的家庭农场规模的研究》中尝试将农业按投入生产要素分为土地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四大类, 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经营不同农业类别家庭农场的规模, 具体衡量标准分别为种植经济作物的纯收益、外出劳务性务工人员的工资性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技术员工的净收入水平。鉴于家庭农场经营不同的农业类型收入标准应该更趋科学、合理。

二、家庭农场的优势

屈学书、娇丽会 (2014) 在《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优势和条件分析》一文中指出家庭农场是我国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从土地制度改革说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民向城市流动的角度来看, 重点分析了我国经营农场产生的原因。说明了一些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优势, 主要包括了农业现代化的优势、家庭农场经营优势、诱惑性制度变迁优势、适度规模优势和产权优势。提出了工业化发展、社会保障体制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完善是家庭农场发展的条件。

黄延廷 (2011) 在《我国农地规模经营中家庭农场优势的理论分析》中从家庭农场经营比雇工农场经营更有效率、农业生产规模与农业产出效率关系、农业技术应用与农业生产规模关系、家庭农场经营对家庭农场的生产优势做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制定以及执行较为严密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等几个方面。文章认为, 要实现农地规模经营, 必须转变经营意识, 配套实行土地流转、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价格保护和农村社会保障等措施。李雅莉 (2011) 在《农业家庭农场优势的相关理论探讨》中从农业技术应用与农业生产规模关系、家庭农场经营比雇工农场经营更有效率、农业生产规模与农业产出效率关系、家庭农场经营易于制定以及执行较为严密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等几个方面对家庭农场的生产优势做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希望能为我国的农地规模经营起到一定程度的导向作用。李星星、曾福生 (2015) 在《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优势、动因与出路研究综述》中指出家庭农场在我国迅猛发展呈未来主流经营模式之势, 学术界对此展开大量研究。根据我国最近研究成果, 对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优势、动因与出路进行归纳与评述。通过梳理有关研究可以发现, 与小农、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农业经营模式相比促进农民增收成为家庭农场模式的显著优势。其发展动因源于农户为获得更大的利润, 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要求逐渐强烈, 加上政府的积极推动, 共同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发展的出路在于制定配套的扶持政策、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和确定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 且各地发展很不均衡, 加之其本身的复杂性, 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层面分析, 实证分析较少, 需进一步深入探究。姬超 (2016) 在《现代农业产域中的中国家庭农场及其组织优势———基于河南省Y市家庭农场的田野调查》中强调现代农业的本质在于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和规模适度, 其前提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的产业支撑体系。在现代农业这一全新领域中, 农业生产和经营组织的形态要求因时、因地进行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 以家庭为主体农业经营体制经历了一个从有到无、再到有的过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业公司、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组织相继出现。根据河南省Y市家庭农场的田野调查:家庭农场既是对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有益补充, 也是对传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效继承。各地政府有必要借助土地流转手段适度引导, 激励真正有能力、有技术的农民从事家庭农场经营。同时, 促进各式经营主体优势互补、各取所长, 形成有活力、多元化、合作化的农业经营组织体系。

三、家庭农场的发展

屈学书 (2014) 在《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中提出只有工业化的不断进步, 才能使生产力不断扩大, 才能使国家富强, 快速通向现代化生活,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国的各种先进水平还不够拔尖, 我国很多地区农业生产方式还相对落后, 还是以自给自足为主要形式的小农生产模式, 很多地区很少运用农业科技、大型农业机械等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进而拖慢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其他还有我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大程度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但在当前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例如土地规模小、分布较广、小农意识强、农业收入低等弊端, 新型工业化要求必须适当改进现行农业生产关系, 以达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王春来 (2014) 在《发展家庭农场的三个关键问题探讨》中结合在浙江、广州等地调研中了解的实际情况, 认为家庭农场的潜在特性表现为以经营主体为农户、经营方式为适度规模、生产目标为利润最大化, 家庭农场的兴起与发展适合我国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阶段的产物,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家庭农场应作为农业生产环节的主体, 也可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生产单元;自然禀赋、生产传统、科技水平和社会化服务获得等因素共同决定了“适度规模”,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下应该以替代相对稀缺资源为创新投入点来实现家庭农场的规模效益, 需要正确认识包括家庭农场在内的规模化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共存的现实, 不能“拔苗助长”, “四化”建设同步推进过程中,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带动农村人口稳定转移、促进家庭农场达到适度规模的主要途径。岳正华、杨建利 (2013) 在《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现状和问题及政策建议》中较为完善地分析了当前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 也就是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经营规模差异较大、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等显著特征。其发展问题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大的机遇面前资金短缺、主体缺失的问题也日益显著, 资金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 参考国外的经验刻不容缓, 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践, 土地权属关系要明确, 新型的农场经营机制要构建, 只有这样才能为之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王贻术 (2015) 在《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研究》中提到谁来种地、怎样种地?这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巩固和完善, 关乎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 是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从世界范围看, 家庭农场是当今世界农业生产中最有效率、最可靠的生产经营方式, 目前已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 普遍采取的都是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方式, 并且在21世纪的今天, 其重要性正在被重新发现和认识。从我国国内情况看,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使我国农业生产重新采取了农户家庭生产经营这一最传统也是最有生命力的组织形式,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然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均田到户”的农地产权配置方式, 形成了严重超小型、高度分散的土地经营格局, 已越来越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障碍。王建华、李俏 (2013) 在《我国家庭农场发育的动力与困境及其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中指出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是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有效形式。本文以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先锋家庭农场为例, 探讨家庭农场的发展动力及实际运作情况。研究发现, 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在实际发展中还面临着融资困难、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地方政府干预过度、支农政策不平衡等一系列困境。从准入认定、扶持管理、合作与激励、社会化服务、职业农民培育等五个方面, 提出了积极构建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相关措施。

四、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

郭云涛 (2009) 在《家庭农场的资本、市场与经济效益》中表明以广西L县N农场种植户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为例, 指出家庭农场微弱的资本存量深刻地约制着其网络位置的获取能力, 使得它们在同行业的利润分配、市场风险的承担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 从而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进而认为市场在本质上是一个各经营主体依据自身资本, 采取各种策略性行动, 争取更好位置斗争的社会场域。骆乐 (2014) 在《从国外农业经济DEA的应用谈我国家庭农场经营效益评价》中提到针对我国家庭农场评价体系尚未成熟的状况, 借鉴国外农业经济DEA方法的应用经验, 分析国内家庭农场经营效益的评价现状, 对我国家庭农场经营效益可采用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从家庭农场的规模化评价、经营效益的综合评价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结了国外农业经济DEA应用中可借鉴的经验:家庭农场的评价应对农场生产经营中的各因素进行精细化划分;需将各因素等效为数值的形式输入DEA评价系统;研究系统需要不断地优化改进, 以期最终实现家庭农场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张术 (2014) 在《家庭农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性》中提出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发展路径之一, 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现代农业经营理念与土地流转制度, 在生态文明战略指导下, 家庭农场从单纯的为农民创收致富的经济效益, 向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方向发展。研究认为, 家庭农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农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路径上, 具有农业内容与生态内容、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发展、农业与生态互相支持等方面的统一性, 实现了生态型与经济型农业的创新。李宇飞 (2014) 在《促进我国家庭农场发育与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山东省诸城市家庭农场典型模式的调查》中指出在建国初期, 国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广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新型农业制度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一制度的推广不但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而且提高了国家对于土地的利用效率, 也为以后的家庭农场制度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在国内甚至国外市场竞争中, 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 他们一方面通过出色的经营能力提高收入水平;另一方面不断地扩大经营范围, 以便达到核心的规模效益。这就导致有一定物质基础的农民, 通过各种形式的土地买卖集中土地资源, 实现规模化集中经营, 形成了一种新型农业组织形式: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指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达到一定规模, 生产集约化程度达到一定标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实体。具有以家庭为单位, 市场为导向, 以商品生产为目标等特点。韩苏 (2014) 在《浙江省果品类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与效益研究》中提到农业生产经营不仅要强调规模, 更要适度。可以说“适度规模”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 适度经营的规模也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生产力水平、作物牲畜特点的不同也不尽相同。本文以浙江省果品类家庭农场为例, 从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的生产要素、家庭农场的经营结构和经营模式等角度出发, 分析浙江省果品类家庭农场的基本情况, 同时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对果品类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进而得出浙江省果品类家庭农场的生产最优规模:果品类家庭农场小规模的最优经营面积为1.33~2公顷, 中等规模的为4.67~6.67公顷或8.67~10公顷, 大规模经营的为26.67~33.33公顷。一方面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进步, 无论是我国的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都足以支撑我国家庭农场的进步与发展, 在从家庭农场的规模、优势、发展和经济效益的研究中可以发现, 问题与优势并存, 不能否认我国的家庭农场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来说发展的还是相对落后, 但是正因为我们存在巨大的差距,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借鉴前人的经验, 正所谓每一个伟人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 发展家庭农场也不例外;另一方面家庭农场现已成为国际主流农业发展的方向, 只有不断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步伐才能不掉队, 并且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摘要:近年来,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 农业经济结构发生的转变,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农业发展方式得到改变, 我国提出鼓励和推广承包土地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流转的农业政策无疑更好地印证了发展现代农业真正现代化形式的到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家庭农场的规模、家庭农场的优势、家庭农场的发展、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 详细了解家庭农场的运作情况。

上一篇:法律素养下一篇:高中信息技术类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