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2024-10-14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精选12篇)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篇1

据《日本经济新闻》2013年的一篇报道, 日本厚生劳动省日前发布了2012年度“人口动态统计”抽样调查, 结果显示, 日本的离婚率在持续增高。2012年每100对夫妻中, 有35.2%的已经离婚。

据了解,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日本的全国平均离婚率一直在30%左右徘徊, 目前则超过了13。从各地方离婚率看, 东京都、石川县等平均离婚率在30%左右。而北海道、高知县等则超过了43%。

在我国, 离婚率也在悄然上升, 这一现象我们毋庸草率定义其原因何在, 但这一问题产生的最大后果莫过于离异家庭的孩子教育问题。这已经是不容再忽略的社会问题。

以班级平均人数50人来算, 一个班级大约就有4~7个孩子是离异家庭。这些孩子性格各异, 但大都存在着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 小则影响学习成绩、同学交往, 大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 也就是说会对他们一生都产生严重的影响。有的甚至因性格偏激而走上犯罪道路。所以, 对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的培养和教育, 成为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想要找到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 必须首先了解这些孩子都存在什么样的心理问题, 找到症结, 方可实施。

确立课题后, 我们对这些孩子进行了特别的关注和深入地了解, 他们大多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一、敏感, 多疑

有些孩子非常不愿意听到别人提及家庭问题, 哪怕是别人的无心之言, 也会牵动他们的情绪, 引发他们的负面情绪。会因此生气、不满, 或者消沉, 甚至记恨。

二、孤独, 封闭自己

有些孩子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自尊心特别强, 因怕受到歧视而选择了独处。不爱参加集体活动, 不喜欢被人关注, 总是独来独往, 放弃了很多能够释放自己的机会, 而越来越不愿意与人相处。课堂上被提问时, 他们会显得很尴尬, 也不会从容去回答原本有可能回答的问题。他们不愿意坐在前面, 课间操和体育课也是能往后靠就往后靠。

三、缺乏安全感, 不自信

对自己没有信心, 对未来没有信心, 对生活和学习表现消极, 不轻易信赖别人, 一旦信赖了又表现出过于强烈的依赖性, 害怕独处, 害怕孤独, 一个人的时候会显得有些神经质。有时会让人感到有点“缠人”。有时会因安全感的缺乏而盲目择友, 养成很多不良习惯。

四、承受挫折的能力差, 偏激又脆弱

只要遇到挫折, 有的孩子就会像蜗牛一样躲到壳子里, 不愿面对, 一味逃避, 表现偏激, 会联想很多很多, 甚至开始自闭。有的则在内心产生仇恨心理, 越想越偏, 最后因小事造成严重后果。

以上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有的孩子表现明显一些, 有的隐晦一些。但这些心理问题若得不到及时解决, 真的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那么, 面对这些孩子, 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当我们怀着满腔赤诚的爱走进这些孩子的时候, 以你的人格, 你的才学, 你的爱心, 你的耐心取得他们对你的信赖和尊敬, 这是第一步。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充满戒心的孩子会向一个冷冰冰的面孔敞开心扉。只有孩子们心甘情愿向你倾吐时, 你才能找到他们心里的结, 才有可能去解开这个结。所以, 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找到他们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是一切教育对策的前提。

当你真的以巨大的爱和巧妙的方法令他们向你敞开了心扉之后, 就会明白他们的问题所在。这个时候, 还要与孩子的父母分别沟通, 因为, 虽是孩子的父母却未必真得清楚孩子的心理, 那么教师就要充当这个媒介, 同时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也要尽力在孩子面前树立和挽救父母的形象。因为, 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才能有最好的效果。

经过研究和分析, 我们对离异孩子教育问题这一课题的初探做了如下总结:

1. 用尊重唤醒孩子。

2. 用真诚感化孩子。

3. 用宽容理解孩子。

4. 用示范塑造孩子。

在以后深入的研究中, 我们还会针对更多案例做更深入扎实的研究。衷心希望无论社会如何发展, 每一个初如天使的孩子们, 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

摘要:离异家庭的孩子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的话, 严重者将会影响其一生, 甚至误入歧途。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 才有希望打开这些心结。

关键词:心理问题,尊重,真诚,感化,示范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篇2

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文明、进步单亲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父母离异后,有的孩子由父母一方领着生活,有的是住在父母重新组合的家庭里,还有的则是依附着爷爷奶奶。这些孩子从小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没有得到父爱或母爱,使其缺少与其他同伴相比的优越感,单亲学生的增多,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必须重视单亲学生特殊的心理现象并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生了许多单亲家庭孩子,从而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冷漠。父爱如山,它代表着坚毅,果敢,安全,似顶梁柱般支撑家庭的天空,它给孩子以刚强自信以及社会所需的规则等外在特征。母爱似水,它代表着柔和,细腻,丰富,像春风细雨般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它给孩子以感情细腻以及各种亲情体验。没有山的支撑,会使男孩缺少刚阳之美,性格趋于女性化;没有水的湿润,会使孩子的精神世界缺少了细腻的微波与迷人的荡漾,往往造成孩子冷漠的性格。

2、自私。很多父母因为对对方不满或感情不和而离婚,之后把过多的精力投到孩子的教育当中去,对孩子要求很高,包办孩子的衣食住行。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的自己动手锻炼成长机会,使孩子变得无能软弱,自私自利。

3、孤僻。单亲家庭的孩子害怕别人谈论自己的家庭,总是怀疑或担心自己的单亲身份被人耻笑,而变的敏感脆弱,当别人无意中说起自己家庭的事情,也会使他变得激动极端,常常通过争吵或反蜃相讥来维护自己心中的禁地。这种过激的反应,往往造成不合群,而影响到自己的人际交往。

4、叛逆。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不服从教师的教育,经常与教师作对,他们有时会把对父母的不满发泄在同学身上,欺负同学,惹是生非。他们有时为发泄内心的郁闷,有意违反学校纪律,以引起教师的注意,求得心

理的暂时满足。

如何根据单亲家庭孩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单亲家庭孩子的观察和研究,人认为宜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策略:

一、投入更多关心弥补缺失的亲情。单亲家庭的学生最缺少的是父母之爱,教师要处处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诚恳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在他们心里激起层层浪花。当这些孩子有病时,教师要特别重视,安排班干部轮流给他补课,并带领全班同学看望他,给他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力量,让他感到缺了一位父亲的爱,多了二十多个兄弟;少了一位母亲的爱,多了二十多个姐妹;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庭,多了几位慈母般的教师。教师的爱虽然不能代替父母的爱,但可以弥补父母的爱。生活在一个充满友爱真情的班级集体里,他们会感到生活充满生机,感到自己不幸之中又特别幸运。过生日时,教师组织全班同学给他祝贺,每人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小小的礼物,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二、营造家庭氛围增强集体观念。单亲家庭的孩子思想负担重,怕教师知道家中真实情况,更怕同学知道,教师应帮助他对这一社会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孩子无法左右家庭。在班集体中要注意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以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发展。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教师可以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让他有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在活动中发挥自身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同学的友谊。

三、发展同学友谊,互帮、互助、互爱。单亲家庭的孩子在闲暇独处时常常感到无聊,也更多地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来打发时光。打游戏机,在街头闲逛,忘记了教师留的作业,也忘记了上学、回家的时间。教师可就近安排其要好的同学与他同来同往,每天督促。使他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

一事一教育,转变就表扬,达不到要求就批评。常提醒,多鼓励,多方启迪其作为学生、子女、祖国接班人的责任感。

四、回避敏感总是保护孩子自尊。现在课本上有关家庭生活的文章,大都是描写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父母对儿女无私的爱。遇到教师讲述这种浓浓的人间真情时,感情脆弱的学生会触景伤怀,泪流满面。有的学生明明知道问题的答案,当教师提问他时,却说不知道,不愿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在讲解这类文章时,尽量从感情上给这些孩子以照顾,避免让他们回答对他们来说敏感的问题,给学生留一片感情的蓝天,保护那颗受伤的心。

五、付出更多爱心抚慰心灵创伤。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班主任、课任老师、家长应齐抓共管。班主任应经常和课任老师交流意见,并及时和家长联系。对教育子女确实有困难的家长,班主任应给予方法上的指导,经常更换教育方式。抚养孩子的爸爸或妈妈本身要积极面对生活,早日走出婚姻的阴影。用自己的乐观向上耳濡目染着孩子,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明白大人有大人的选择,但这并不表示父母不爱孩子,淡化孩子单亲对他心理影响。

六多做引导工作增强责任意识。不要因为孩子失去父爱或母爱就格外地娇惯他,要放心大胆地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了解家庭的各种情况,必要时可请年龄稍大的孩子对家庭的重大事情一起参与决策等等。在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时候要多鼓励他们,从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对家庭也负有一定的责任,使他们长大成人后能自觉担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篇3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教育体系的不断成熟,我国在各阶段学校教育工作以及学生校园生活管理环节,也相对完善化。但是,当下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一项问题就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因此,包括学校、社会与家庭,都应当给予其更多的关注。本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及应对方式的课题研究,根据个人的一些工作经验和认识,结合着本地几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来走访调查。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点;客观因素;对策

1、研究思路、方法

本文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与问题探讨分析,旨在为当下高校加强对困难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教育层面构建一套新的研究体系和心理健康支持体系。重点围绕着探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包括问题的所在和形成,基于此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式。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看待这项问题,重点以学校和家庭为主,主要运用了文献查阅法、分类归纳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分析方法。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2.1 对象、方法

本次走访调查,以本地的三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这三所学校 12级、13级、14级、15级学生。调查的方式包括走访(以教师为主)、问卷调查(学生),专业覆盖面比较广,基本涵盖了理、工、文等多个学科。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并结合着学校提供的学生资料信息来进行,接受调查的对象样本共1502人,详见表1.

2.2 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选取的样本对象,1502名在校学生中,包括普通学生、和经济贫困生,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关于占到19.9% 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经济困难学生在比较,详见下述表2.

从表2中可以观察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普通学生(非经济困难学生)在人格、个性等因子指标统计比较上,在专业学习、思维创造、情感利用发挥层面上没有较大的差异,而在性格上(内向/外向、怯懦/果断),和心理健康、校园生活环境适应方面,差异显著。

3、讨论探究

3.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

通过上述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并结合着工作经验和认识,简要概述总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基本表现如下:① 良好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意识混乱并存。自我意识是每个人共有的一种思想,简单一点讲就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同时自我意识还是用来衡量个性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大学期间,大多数学生基本处在心理自我阶段,他们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多是依据着自己所学和所见的知识,从而独自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在调查的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绝大部分都伴有一定的自我意识混乱的现象,也就是说他们无所正确认识自己。② 在学习和生活心态上,乐观和低落的情绪共存,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和争强的动机较强,但压力也巨大。此次接受调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当中,超过 80% 的学生表示自己都会选择直面困难,去克服困难,但也有近1/6的学生表示自己遇到困难时心绪混乱,很苦恼或者无奈。

3.2 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因素

在心理健康问题导因探讨上,应当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学生心理特点,在这里重点介绍客观因素。从社会角度来看,来自社会因素的影响,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文化中不良因素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上容易造成一定的困扰,并加剧学生心理负担;二是来自于社会各方给予困难学生的经济补助(资助),这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从学校角度来看,来自学生因素的影响,包括有学习生活压力大、校园人际关系压力大等。从学生家庭角度来看,来自家庭因素的影响,包括有家庭经济状况、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家庭成员构成(比如兄弟姐妹等)等因素的影响。

3.3 针对当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方式

① 在教学工作中,学校应当与学生家庭构建紧密联系机制,以学生学习为主体,适当侧重学生校园生活领域,包括学生日常的一些校园活动,或者是人机交往和社会实践等方面。重点坚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联结在一起,特别是在思想教育等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和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与思想之间的联系。此举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强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意志。因为,一旦有了精神意志,对于处在心理自我阶段的高校学生而言,他们就能逐步锻造和形成积极改造世界的心理,进而改造自我。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篇4

如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所言, 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构成人力资本。教育通过传授技能和生产性知识提高了人的生产率, 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即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 收入也上升。在这样人力资本的方法下, 教育和收入之间被认为存在一种牢固的线性关系。经济学家在人力资本框架内通过分析教育投资的回报率以及教育投资在生产函数中的作用, 从个体层面和宏观层面上考察了教育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从微观层面上看, 收入贫困与教育贫困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目前, 对“教育贫困”这一概念, 人们对往往从如下两个角度来进行界定。第一种是以教育发挥的功能和教育内部的运行状态为参照, 将教育的贫困分为外显的贫困与内隐的贫困[1]。外显的教育贫困表现为:教育未能真正满足社会大系统的需要, 教育未能为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展示一个崭新的前景;而内隐的教育贫困的典型症候则是:教育系统自身的失序, 生源问题和教育死亡率 (退学率、辍学率) 的日渐升高。第二种是以每个学生拥有的教育资源 (生均经费、师资水平、课程等) 来界定教育贫困, 它既表现为物质的贫困又表现为人力的贫困。“国家和个人不能对教育提供足够支持, 具体表现在教育经费的短缺, 教育设施的落后, 教育内容的不切实际, 以及大众对教育的冷漠”[2]。教育贫困的特征包括:失学率高、继续受教育率低、教学质量差, 以及部分人最终从教育中被排除出去等等这些方面都与收入贫困密切相关。收入贫困使人们无力克服教育贫困, 反过来, 教育贫困又是加重收入贫困的重要因素。

城市贫困家庭是城市贫困人口的基础上界定出来的, 即在城市或城镇中生活水平在该地区基本生活水准之下的家庭单位。本文中“贫困家庭子女”, 是指生活在这样的经济生活状况家庭中的子女。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李敏教授在《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发展的状况与对策》中调查结果表明, 贫困家庭中绝大多数成员无固定工作, 工作为临时性质的为35.93%, 无工作的为51.11%, 没有固定工作是家庭贫困的直接原因, 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低保费/社会救济, 低保收入只能保障最基本的生活。贫困家庭中有1/5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临时性收入, 意味着贫困家庭生活来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和不稳定性。这些收入加起来, 也仅能保障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 在青少年的教育等方面无法兼顾, 或仅能维持子女基本学费、书费等[3]。

国家和社会方面,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城市贫困家庭子女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中国目前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怎样将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变成一个人力资源强国, 怎么样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把教育大国变为教育强国。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而这些处于弱势的城市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就更值得关注。由于经济因素限制, 贫困家庭子女通常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充分的学校用品, 更甚至于无力承担教育经费, 而且常因需要帮助家庭生计而影响其就学和升学的机会。这最终导致贫困家庭子女只接受中等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源, 在劳动力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这样一种教育贫困的现状, 会影响到中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人力资源的转化乃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最终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从“教育贫困”到“心理贫困”

众所周知,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在贫困家庭中, 大多数家长对子女寄予厚望, 期望孩子能够通过教育改善现有的生存状态, 因此他们对青少年未来受教育水平的期望较高。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 子女往往更能深刻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立足社会的不易, 多数孩子能更早更深刻的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 更自觉努力的学习。一些孩子和同龄人相比更显早熟、懂事、自立自强。

《武汉市弱势群体子女心理状况调查报告》中, 普通青少年与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都属于正常水平, 但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 他们在教育、个人身心发展、家庭关系、社会生活、社会参与、就业等方面都受到家庭不同程度的影响, 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 自卑。

城市贫困家庭中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子女在衣着、学习用具、教辅资料及零食的购买上与其他同学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外部及家庭的因素导致一些贫困生自感命运不好, 低人一等。长期生活在沮丧、抑郁的心境中, 许多贫困学生在参与正常的同学交往中往往显得底气不足, 缺乏信心, 错误地认为日常消费上的差距、经济条件的好坏将决定自身在群体中的地位形象。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 他们中有些接受的教育和自身综合素质等与其他学生存在差距, 使其总有自惭形秽的感觉, 家庭境况加之个人能力素质方面的不尽完美导致深深的自责心理。自身的抱负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困难障碍之间的反差造成了精神动力的匮乏, 持续下去, 则发展成为自卑、自轻、自贱、自恨、导致心理扭曲变形。

2. 脆弱敏感。

贫困子女出于保护自己隐痛的需要, 对自身在经济上的拮据异常敏感。他们将贫困, 作为一个包袱深藏心中, 对涉及到自己的事情, 总会引起强烈的关注, 即使别人的事情, 也非常敏感和“多心”, 重重设防, 不肯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 甚至会将来自方方面面的帮助视为施舍, 非理性的加以拒绝。

3. 抑郁封闭, 不合群。

由于社会文化价值观等对校园的渗透, 同学之间的交流除感情上沟通外, 还有些物质上的联系, 如互赠生日礼物, 集体外出购物旅游等。这种看似正常普通的人际交往, 对贫困生来说是一种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负担。经济上没有这笔“奢侈”的开支, 想通过这种方式走近大家, 获得别人的认可是行不通的, 心理负担很重, 有时往往因此失去了与同学交往的热情, 自我封闭起来。

4. 爱慕虚荣、逆反。

大部分贫困子女能正视自身的贫困, 勤俭节约, 吃苦耐劳, 然而也有少数贫困生以贫困为耻, 走向另一极端, 缺乏坦然面对贫困的勇气, 爱慕虚荣, 为了争面子, 竞相攀比。对家庭的困境视而不见, 对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机会也一再推辞, 丧失了一个贫困生应有的自强不息精神。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有“不受教”、“不听话”, 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的“逆反心理”, 贫困家庭子女也不例外。

三、面对“教育贫困”、“心理贫困”, 我们能做些什么

1. 个人:

强大的内心。怎样看待自己所处的弱势环境、如何理解个人奋斗的意义、如何看待与同辈之间天生的生活境遇的差异?我们能看到有些弱势群体子女“很懂事”、“早当家”, 而有些却“不知甘难辛苦”、“自暴自弃”, 这些行为背后是他们在各自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信念决定的, 有的坚信“天道酬勤”, 有的却认命怪上天不公。青少年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加强心理辅导特别是积极的心理训练尤为重要。如何正确的引导贫困家庭子女积极的生活理想, 奋斗进取的坚强信念, 是我们整个社会值得思考的问题。

2. 学校:

平等与关爱。学校的教育与环境对青少年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进一步注重弘扬中华民族刻苦耐劳的美德, 营造团结友爱, 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努力消除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 这对所有学生、尤其是贫困生更加重要。班级中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进行恰当合适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帮助。逐步形成同学间的互帮互助的风气, 在特殊情况下开展献爱心活动, 帮助贫困生渡过难关, 让他们融入集体的大家庭中。弘扬现实生活中贫困家庭子女的积极正面形象, 发愤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 激励他们的意志, 树立他们的信心。

3. 家庭:

“流动家长学校”探索。家长素质决定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提高家长素质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关键任务, 是成功教育下一代的前提保证。家长素质提高了, 就可以有效克服贫困文化、价值观的扭曲和家庭教育的偏差等问题, 并为就业和增加收入带来机会。

4. 社会:

切合实际的帮扶措施。 (1) 实施以贫困青少年为中心的社会救助措施, 构建实现贫困青少年专项救助政策。如减免贫困青少年的教育、医疗保健费用等。针对青少年需求提供专项的社会救助, 能够直接提高贫困青少年的生活和福利, 间接提高贫困青少年的发展能力。 (2) 扩大教育救助政策的宣传, 完善教育救助政策的实施过程。要使教育救助政策真正应起的作用, 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 要让贫困家庭父母及子女了解现有的有关教育救助政策, 知道自己可以通过什么渠道去获得救助。 (3) 加强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及培训。古人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政府应该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培训方案, 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的联系, 遵循市场供需规律, 通过定向培训等方式, 解决其就业问题。这样有助于改善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问题, 同时最关键的是不让贫困家庭的贫困延续下去。

摘要:近年来, 城市贫困人口已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而在这些贫困家庭中的生活着的子女不仅要面对物质生活的匮乏, 其心理层面承受的压力更令人担忧。以城市贫困家庭由“收入贫困”导致“教育贫困”的视角进而对贫困子女“心理贫困”的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 得出贫困家庭子女心理上自卑、敏感、脆弱封闭等心理特点和问题, 最后从个人、学校、家长、社会多方面提出针对贫困子女教育和心理贫困问题的对策性意见和措施, 以帮助他们走出物质与精神困境。

关键词:城市贫困家庭子女,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心理贫困

参考文献

[1]浅析不同发展视角下教育对缓解贫困的意义[EB/OL].自雇动力网, http://www.zigu.org.cn/html/zgyj/qtfx/1038.html, 2010-08-26.

[2]僻禾.东亚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贫困问题[J].彝代亚太, 1995, (1) .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篇5

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发展心理

学》论文

——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影

响的研究

作 者 赵文慧

系(院)教育科学学院

专 业 教育学 年 级 11 级 学 号 110704004 日 期 2012,12,15

711

安阳师范学院

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

赵文慧

(安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2)

【摘要】 : 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存在着与正常家庭儿童生活处境与生活信息之间的巨大反差,这引起了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发展的困惑。由于缺乏亲情关爱、缺乏与父母之间的交流、缺乏倾诉和求助对象,导致单亲家庭儿童出现了学习成绩下滑、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纪律性不高、社会认知有误、早恋倾向等问题。这不得不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关键词 】: 单亲家庭;社会问题;单亲儿童;早恋倾向;心理健康

儿童教育是最微妙、最复杂、难度最大的教育阶段,儿童教育必以爱心为本。让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发展。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植根于爱”,爱因斯坦说“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但在教育实践中,爱心教育最容易被忽视,批评教育最容易登场,这是值得每一个儿童教育工作者深思和亟待纠正的。爱的大部分来源是出自于孩子们的父母和老师、同伴。当然,父母的爱是占据大部分的。但是,近年来,由于单亲家庭的数量的日益增加,孩子们得到的爱减少了一半甚至是全部的。这带给孩子很大的心理创伤。这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一、单亲家庭呈现上升趋势

据妇女权益部门不完全统计,建国50 多年来,中国曾出现过三次离婚高潮,其中20 世纪50 年代的离婚高潮中,全国出现了110 多万对离婚者;“文革”中出现了第二次离婚高潮,离婚人数高达180 多万对;第三次离婚高潮是在90 年代初。从此以后离婚率一直处于盘升势头。全国约有上千万的单亲孩子,并且每年以50 万到60 万的数量递增。据对全国27 个省市自治区900 名父母离异的儿童和800 名完整儿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完整家庭儿童相比,离异儿童在智力发展,情感情绪,社会性发展及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行为明显较多,犯罪率更是高达40%。逐渐增多的单亲家庭及离异子女,已成为社会又一特殊弱势群体。

(一)单亲家庭儿童普遍具有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国的年轻父母普遍没有接受过怎样教育子女的学习训练,缺少

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如再遇到父母离异,父亲或母亲在家庭中扮演两个角色,因此,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家庭教育是不平衡、不正常的。单亲家庭儿童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与父母离婚前恶劣的家庭气氛、父母冲突造成的紧张人际关系,以及父母离婚后对一方家长产生的分离焦虑、悲伤,对既往家庭幸福的回忆等有关。此外,也与进入单亲家庭核心家庭的不适应,在亲朋好友面前感到羞辱、自卑、无助等情况相关。其表现如下:

722

安阳师范学院

1.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

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不断争吵直至离异,给心灵蒙上阴影,精神失去寄托,或陷于哀伤痛苦,或沉迷于幻想美好生活,或放纵于吃喝玩乐,失去学习的信心与前进动力。某同学今年十八岁,十四岁那年父母离异,由父亲抚养,家庭经济情况差,父亲常年下岗在家,喜欢赌博。他在学校成绩很差,经常留级。“爸妈离婚前我们一家三口住在很小的地方,爸爸总是打麻将打到很晚,他们两个就吵架,我从睡梦中常被他们吵醒。我对他们说明天要上课,但他们还是不停地吵„„爸爸只关心输赢,从来不问我的学习,我成绩下降,他就打我骂我,说我给他丢脸„„我好想妈妈,可是爸爸不许妈妈来看我,同学们也都笑话我,我真的不想再上学了„„可见,父母离婚最苦的是孩子。为了孩子,一定要慎重行事。2. 不良情绪和性格

一位记者在某精神病院采访时正赶上家长探视,小波是一个十三岁的男孩,正由她姥姥和妈妈领着,走进病房。据大夫说他曾因害怕受同学欺负而在家休学两年,可是这个在外面有的胆小鬼在家却霸道得不得了,屡次拿针去扎姥姥的手。他这种变态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小波的爸爸是某科学院的高级研究员,从小对儿子寄予很高的期望,可孩子的成绩却并不理想,其父大失所望,一次竟用枕头捂住孩子的脸压在沙发上„„这之后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小,父母也因其教育问题屡次争吵直至离婚。他干脆不去上学,反而在家里找碴撒气,姥姥基于对他的疼爱和怜悯,一直包容忍让,最终成为他霸道行为的出气筒。期望值过高导致小波父亲的暴力教育,而随之而来的夫妻离异,又在小波就旧伤未愈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因为年纪小,小波的宣泄指向还仅停留在“向内”的话,有朝一日,随着他年龄增长和体力能力的增加,他的种种不满,就有可能由内向外、从家庭走向社会,那时候后果才是更可怕的。我们一定要及时制止和纠正。3. 不良习惯

加拿大学者曾就单亲家庭孩子身心健康做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调查。结果发现单亲儿童在成年后吸毒和酗酒的可能性是正常儿童的两倍,有21%嗜毒,70%以上不同程度的酗酒,而且有反社会行为倾向和抑郁的概率也大大增加。由于父亲或母亲过分的溺爱或者不闻不问,再加上儿童本身自制力尚弱、情绪的影响波动以及外界的巨大诱惑,单亲子女易被网络游戏、抽烟、酗酒、赌博等学习与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缠身而难以自拔。4. 品行障碍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在父母“精神扯皮”的过程中,承担了一个聆听者、目睹者和他们宣泄彼此间仇恨的暴力承受者的角色,那么这些孩子对社会的仇恨也就可想而知了:他们会在父母的行为中,习得“以暴制暴”,因为他们成长的家庭就是一个缺少爱的环境。中国青少年法律援助律师协作网协作律师时茂福前不久对河北某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作了一项调查。统计显示,该市近三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由2002年121人上升到2005年221人。且暴力性犯罪如杀人、重伤害等严重犯罪较为突出。在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体的各种因素中,家庭因素所占比例超过三分之,而不完整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率占全部未成年人犯罪的25%以上。单亲家庭儿童或是由于缺乏家庭温暖,许多孩子厌学、逃学、辍学而不能接受正常学校教育,有的甚至被家长教唆犯罪;或是由于心理、精神受到伤害产生仇视、厌世情绪,这在少年犯中占三分之一左右;再如父母离异生活困难,升学乃至生活有沉重的经济负担,过早走向社会„„思想的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低使他们更733

安阳师范学院

容易从小偷小摸,打架滋事到走上诈骗、抢劫、乃至杀人的犯罪道路。5.不能适应社会

大部分单亲家庭儿童由于对家庭乃至社会的不满,想要很好的保护自己,在学校中沉默寡言,孤僻自闭,不能与他人正常相处,亦不参加组织活动。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潜在的和深刻的不良因素,往往会导致以后各种心理适应不良。进入社会便更难立足,稍有挫败或不如意就会造成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以上表现在单亲家庭子女中或多或少都有存在,其中突出表现为不能正常学习、不良情绪和性格、品行障碍。6.出现早恋倾向

大部分的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爱,在爷爷奶奶那里又得不到真正自己想要的爱,在伙伴那里由于面子问题心理也无法得到满足,他们会在异性同学那里产生一些类似于爱情的东西,通过和异性同学的诉说,吐露自己内心长久的压抑,以弥补自己内心的空虚与寂寞。在此过程中,也可以拓宽自己的交际圈,多结交自己认为很好的朋友。但这早恋是不被大家所认可的,早恋不当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说,学业荒废、思想道德滑坡、结交一些狐朋狗友。为此,单亲儿童内心缺少的爱是只有父母能够给与的,是不能被任何东西来替代的。

(二)、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需求

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姆斯基说过:“任何方法如果以儿童需要

为基础,那么便会成功,反之,则不会达到目的”。为提出更好的对策,研究儿童心理需要十分必要。单亲家庭儿童比正常儿童有着更强烈的心理需要: 1. 经济和安全

孩子需要父母给予稳定的物质和精神食粮。只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才能使他们茁壮成长,不会因为穷困潦倒而忍饥挨饿,不会因为缺吃少穿而去偷去抢;只有父母宽大而有力的翅膀,才能给他们安定,不必提心吊胆,不必担惊受怕。其中,经济是基础,身心安全是保障。2. 爱与情感

单亲家庭儿童更渴望得到父母,老师的爱。由于他们家庭的特殊性,他们有的只得到了父爱,有的只得到了母爱;有的父母为了争孩子的抚养权展开拉锯战,使孩子夹在中间无所适从;有的父母都撒手不管,把孩子丢给年迈的老人,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老师的爱成了孩子强烈的企盼与渴望。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渴望得到同学,朋友的关爱与友谊。班里有的学生受世俗、家长的影响不愿意与单亲家庭子女交往,单亲孩子表面虽然满不在乎、我行我素,其实在他们内心深处,是很渴望融入集体中去的,只是他们自尊心过强,怕同学嫌弃,没有勇气主动接近人家。同时,家庭的残缺给他们的心灵带来很多创伤,他们有很多苦闷要向人倾诉,也需要别人给予更多的安慰。3.尊重与承认

曾经有一个实例就是,小海的母亲和其父离婚后再组家庭,小海的父亲是个赌鬼,每逢深夜输钱回家就将气撒在孩子身上,骂他是“讨债鬼”,小海思念妈妈,身心受到巨大伤害,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在学校又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讽,更觉得抬不起头来,小小年纪跳楼自尽,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在父母的“离婚战”中,儿童常感到自己是多余的,心灵和精神的创伤难以弥补,易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的情绪,因此更希望得到他人与社会的认可,从而树立信心。

744

安阳师范学院

每个做父母的都应十分清楚,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从小的量变积累到大的质变的飞跃, 孩子学好变坏也都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万里长城, 起于垒土;千里之堤, 溃之蚁穴。越是在优越的条件下,做父母的越是应筑起一道心理防线,千万不要冲动行事,悔恨终生。

儿童心理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所以,做父母的懂得如何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是极为重要的。可是,有些父母偏偏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以身作则。要知道,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水平、性质是至关重要的。对未涉世的孩童来说,家庭父母的影响和教育尤为重要。父母的身体力行, 言传身教就会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无声的启示。因此, 父母爱孩子, 首先应自尊、自爱、自强, 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给孩子塑造一个好的形象模仿。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当今时代,一般父母都懂得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神童、少年大学生这些耀眼的光环,使无数年轻的父母们为之倾倒。为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这不但是无可非议的,而是理所当然的。问题是如何理解美好前程。美好前程是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再加上自己的不仅如此,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这个道理。所有的父母无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品德优良。但是,不少家长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有的方法简单粗暴,轻则口训,重则棒打;有的放任自流, 相信树大自然直孩子长大就好了,如此等等。父母如果懂得一些儿童心理学的知识,了解一些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就会既不苛刻求成,又不放任自流,而是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循序渐进地指导孩子,以自身的优良品质无声润物哺育健康的心灵,以促进孩子身心顺利健康地发展。

总之,儿童身心的发展与父母的关系是直接的,密切的。做父母的懂点儿童心理学,了解一些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掌握一些教育培养儿童的正确方法与途径,一切从实际出发,会大大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也才能使父母良好的愿望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儿童发展心理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关注农村儿童教育问题[J]2011年

755

安阳师范学院

赵文慧 110704004 11级教育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

766

安阳师范学院

作 777 业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篇6

1.家庭功能中的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的功能五个因子与初中生心理健康各个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2. 初中生在家庭功能的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的功能三个因子在性别上存在差异。

3.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敌对因子在是否为独生子女的问题上差异显著。初中生家庭功能的情感反应方面在是否为独生子女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家庭功能 初中生 心理健康

1.研究假设及方法

1.1 研究问题陈述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第二中学通州分校随机抽取初一至初三学生共100名,通过Epstein制定的FAD家庭功能评定量以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发放,从实际理论上探讨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关系。

1.2 研究假设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十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与家庭功能的七个因子(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家庭角色,情感反应能力,情感卷入程度、行为控制以及总的功能)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1.3 研究方法

1.3.1问卷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Epstein制定的FAD家庭功能评定量以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具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

1.3.2统计分析法

本次研究应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1.3.3文献研究法

本次研究通过对家庭功能和初中生心理健康相关文献的仔细阅读,为本次研究提供精准的资料。

2.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状况的调查

2.1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相关理论

2.1.1心理健康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正常的智力,稳定的情绪,适度的反应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可以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量。症状自评量表适用对象从初中生至成人,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 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评定范围在现在或最近一个星期,共含有90个自我评定项目。作为一个广泛应用测量心理健康的方法,SCL-90量表在初中生中具有很高的信度的效度。[1]

2.1.2家庭功能

Epstein[2]提出McMaster家庭功能模型理论,他用家庭完成的任务定义家庭功能。他将家庭功能所要完成的任务分为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家庭角色,情感反应能力,情感卷入程度和行为控制六个方面。

2.2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关系

家庭功能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影响体现在许多方面,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有着密切的关系[3] 在家庭功能的视野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存在着性别和年级的差异[4]。并且家庭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预测青少年个体心理健康水平。[5]

2.3初中生心理健康结果统计

在188个被试中,13.30%的人在躯体化因子上存在问题,2.12%的人在躯体化因子上存在严重的问题;24.47%的人在强迫因子上存在问题,6.38%的人在强迫方面存在严重问题;19.68%的人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问题,5.32%的人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严重问题;16.49%的人在抑郁方面存在问题,4.79%的人在抑郁方面存在严重问题;18.09%的人在焦虑上存在问题,3.19%的人在焦虑上存在严重问题;27.13%的人在敌对方面存在问题,11.70%的人在敌对方面存在严重问题;14.89%的人在恐怖方面存在问题,4.26%的人在恐怖方面存在严重问题;18.62%的人在偏执方面存在问题,4.79%的人在偏执方面存在严重问题,;9.04%的人在精神病性方面存在问题,2.12%的人在精神病性方面存在严重问题;18.08%的人在其他方面存在问题,7.45%的人在其他因子上存在严重问题。

2.4初中生家庭功能结果统计

在188名被试中,2.66%的初中生家庭功能在问题解决方面存在明显问题,3.72%的初中生在家庭沟通方面存在明显问题,3.72%的初中生家庭在家庭角色方面存在严重问题,5.85%的初中生家庭在情感反应和情感卷入方面存在严重问题,7.98%的初中生家庭在行为控制方面存在严重问题,2.66%的初中生家庭在总的功能上存在问题。

3.结果与分析

3.1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分析

通过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各个水平及家庭功能各个因子之间的双变量相关分析得出上表,由表3.1可得,初中生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家庭功能中的家庭角色、情感反应能力、情感卷入程度、行为控制以及总的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其中,家庭角色与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中的强迫、抑郁以及敌对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家庭功能中的情感反应与初中生心理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以及精神病性方面的健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初中生家庭功能中的情感卷入程度与初中生心理健康各个因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3.2初中生心理健康及家庭功能结果分析

3.2.1心理健康及家庭功能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由表3.2.1-1可知,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因子中躯体化和其他这两个水平的方差齐性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P<0.05,即方差差异显著,但在T检验中的sig均大于0.05,说明初中生心理健康在躯体化和其他这两个水平上的男女生差异是不显著的。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的八个水平在方差齐性检验中的显著水平P>0.05,即男女两组方差差异是不显著的,但在T检验中sig.值均大于0.05,表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水平上的男女生差异不显著。总而言之,初中生心理健康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

由表3.2.1-2同样可得初中生家庭功能的角色、情感反应和总的功能三个因子在方差的差异性显著,男女生在家庭功能的总的功能方面存在差异。但角色和情感反应在T检验中的sig.>0.05,说明男女生在角色和情感反应两个因子上差异不显著。初中生家庭功能的问题解决、沟通、情感介入和行为控制因子在方差齐性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P>0.05,说明方差差异不显著,其中家庭功能中的问题解决和沟通在T检验中的sig.>0.05,说明男女生在问题解决和共同两个方面差异不显著,而家庭功能中的情感介入和行为控制两个因子在T检验中sig.<0.05,说明男女生在情感介入和行为控制两个方面存在差异。总的来说,男女生在家庭功能的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的功能三个方面存在差异,在家庭功能的其他方面不存在差异。

3.2.2初中生心理健康在是否为独生子女问题上的差异分析

由表3.2.2可知,初中生心理健康中敌对因子在方差齐性检验中p<0.05,即方差的差异性显著,在T检验中sig.值为0.015小于0.05,即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敌对因子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初中生心理健康其他因子在方差齐性检验中的p值大于0.05,即方差的差异性不显著,并且在T检验中的sig.值均大于0.05,即初中生心理健康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九个因子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3.2.3初中生家庭功能在是否独生子女问题上的差异分析

如图3.2.3可知,初中生家庭功能的八个方面在方差齐性检验中P值均大于0.05,即方差差异不显著,而在T检验中情感反应因子的sig.值小于0.05,即初中生家庭功能的情感反应方面在是否为独生子女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初中生家庭功能的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卷入、行为控制及总的功能六个方面在T检验中sig.值均大于0.05,即差异不显著。

3.2.4初中生心理健康在父母是否离婚问题上的差异分析

由表3.2.4可知,初中生心理健康在人际关系和偏执因子在方差齐性检验中p小于0.05,即方差差异显著,但是在T检验中人际关系因子的sig.值大于0.05即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因子在父母是否离婚问题上差异不显著,而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偏执因子sig.值小于0.05,即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偏执因子在父母是否离婚问题上差异显著。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其他八个因子在方差齐性检验中P值均大于0.05,即方差差异不显著,并且这八个因子在T检验中的sig.值均大于0.05,即初中生心理健康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及其他这八个因子在父母是否离婚的问题上差异不显著。

4讨论

4.1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的讨论

初中生家庭功能中的情感卷入程度与初中生心理健康各个因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为了提高和改善初中生心理健康和家庭功能,首先,学校作为初中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应该多开展一些心理讲座和活动,使学生更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多开展关于心理健康的活动,让人们在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乐观的心情,在生活中积极参加娱乐活动,注重劳逸结合。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其次,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仅指生活中的外界环境还有初中生生活的家庭中的氛围和结构。在家庭中建立起良好的角色分工,明确每个人在家庭中应承担的责任,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负责,培养其自尊、自律的生活品质。良好的生活环境还可以在生活中提升初中生对社会角色、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认知能力。

4.2初中生心理健康及家庭功能结果的讨论

初中生心理健康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但是男女生在家庭功能的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的功能三个方面存在差异。在改善初中生家庭功能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结果对男女生进行不同程度和方式的教育。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敌对因子在是否为独生子女的问题上差异显著。初中生家庭功能的情感反应方面在是否为独生子女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计划生育的大力实施,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人和教师对其关注程度更加集中,如何加强独生子女教育成了很严重的问题,如何改进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和家庭功能也成了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偏执因子在父母是否离婚问题上差异显著。父母离婚后回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创伤,他们会变得心事重重、萎靡不振,过度恐慌和寂寞,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会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会认为自己被抛弃了。作为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学校要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积极关注,帮助他们早日脱离痛苦。

参考文献:

[1] Miller I W, Ryan C E et al. The McMaster Approach to Families: theory, assessment, treatment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000, 22:168~189

[2] Skinner H, Steinhauer P. Family Assessment Measure and Process Model of Family Functioning.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000, 22(2):190~210

[3] Cynthia F,Calvin L S. Validity of the 3-D Circumplex Model for Family Assessment.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1993,3(3),258~276

[4] McFarlane A H, Bellissimo A et al. Family Structure, Family Functioning and Adolescent Well-Being: the Transcendent Influence of Parental Style. Journal of Child an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1995, 36(5):847~864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篇7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影响因素,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一、引言

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要承受经济困难带来的难于顺利完成学业的压力, 还要承受经济困难带来的心理问题。大量研究证实,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较多, 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大学生的平均水平。

郑州大学位于中原地区, 学生大部分来自河南省各地, 经济落后地区较多, 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略高于全国高校的平均水平, 约占学生总数的20%~25% (月生活费用低于200元的学生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及城镇下岗职工家庭, 家中缺乏经济来源, 难以维持日常的基本生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日益成为校园内最大的弱势群体, 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着学校日常的教学和学生工作, 影响着在校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进而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

国内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截至目前, 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动态。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 (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社会交往状况等。由于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的因素很复杂, 笔者运用SPSS软件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合起来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心理影响因素进行评价, 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实践证明, 笔者给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影响因素评价的问题。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的建立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 它是心理、生理、社会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结果, 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理、社会因素对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此, 基于以上观点, 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分为两大部分, 如图1所示。

三、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模型的构建

1.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和发展, 它是将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 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时根据因子的不同还可以对变量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本文之所以选择用因子分析法, 一是因子分析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降维手段, 二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较强, 满足因子分析法使用的条件。

第一, 根据原始数据源, 确定指标体系, 建立因子分析一般矩阵模型。

第二,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组成矩阵X。

第三, 建立样本相关矩阵R。

第四, 解特征方程, 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当累计贡献率超过85%时, 取前k个主成分代替原来m个指标, 计算因子载荷矩阵A。

第五, 对矩阵A进行最大方差旋转, 得矩阵B。计算各公共因子得分, 然后计算因子综合得分, 并进行排序。

2.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又叫簇分析, 就是基于“类内差异尽量最小化, 类间差异尽量最大化”原则, 通过分析各事物之间的性质, 然后将性质相近或相似的归入一类, 将性质差异较大的归入其他类, 是一种依据某些特定准则对样本 (或变量) 进行分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 我们需要经常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对象 (又称样本) 进行分类, 以便能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 达到方便解决该问题的目的。该方法的形成与发展的时间都较晚, 但是在实际应用上, 它却成为一种仅次于回归分析而常被运用的方法。

四、实例分析

1. 变量及样本选取

自变量:家庭环境x1、校园氛围x2、高校助学措施x3、社会文化x4、认知的统一x5、心理的脆弱程度x6、个体的性格差异x7、人生观价值观x8、心理内在矛盾x9、情绪的不稳定性x10。

因变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影响因素评价值。

样本: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郑州大学2013级新生中的100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经过问卷调查及信息分类整理, 选取其中具有广泛代表性的20名学生作为样本。对其中的定性指标根据专家评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最后按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其优先等级。

2. 提取公共因子

通过SPSS15.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产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综合指标评价值。样本指标的KMO值为0.437, Bartett’s球形检验的Chi-square=453.023, 且相伴概率sig=0.000, 显著性水平α=0.05, 相伴概率小于显著性水平, 说明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下, 本文中的检测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中得到的评价指标相关矩阵, 再次利用SPSS15.0软件得到因子的特征根, 以及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从运算结果可以看出, 前3个公共因子中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6.389%, 因此取其代替原来的10个指标。除此之外, 由因子分析的初始解可知, 所有变量的共同度均较高, 各个变量的信息丢失均较少。因此本次因子提取的总体效果较理想。

对因子载荷阵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旋转, 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由因子载荷矩阵发现, 公共因子1主要反映了x1家庭环境、x2校园氛围、x3高校助学措施、x4社会文化, 故命名为社会环境因子, 同样根据10个变量和其他两个公共因子的的相关程度, 给其他两个因子分别取名为情绪心理因子和认知文化因子。利用SPSS15.0软件采用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公共因子F1、F2、F3的因子得分表达式为:

以特征根贡献率为权重, 综合因子得分为:

3. 聚类分析

把从因子分析中提取出来的3个公共因子作为聚类分析的3个变量。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选择距离和聚类方法。本文采用最广泛的欧式距离和类平均法, 利用SPSS15.0软件计算聚类分析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聚类分析结果综合因子得分较高的1、2、3类样本数量较少, 这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受影响的因素较少, 基本符合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要求, 可通过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使这些同学拥有健康阳光的心理。以第4类样本的下限48.98和第五类样本的上限47.36的平均值48.17作为两类样本的划分值, 综合因子得分在48.17以上的学生, 其心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虽然基本不影响学生常的大学生活, 但是需要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的确切因素后由辅导员或其他老师和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谈话, 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综合因子得分在48.17以下的这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心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已经严重影响学生本人及周围同学的正常生活, 甚至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必须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系统的、正规化的心理咨询治疗, 必要时应转到专业的心理卫生医院进行诊治, 待学生心理问题好转后方可参加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综合评价和决策情况见表3。

五、结论

本文所运用的因子聚类分析的综合评价模型综合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优点, 公共因子的提取、综合因子得分的计算等使得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研究结果可以为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可靠的指导性的意见, 也可以作为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的理论参考模型。

参考文献

[1]彭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发——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3) .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篇8

儿童处于心理发育时期, 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儿童心理学家李·索尔特认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 只有死了亲人才能比父母离婚更痛苦, 更损害身心。”[2]据国内外相关专家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儿童与和睦家庭的儿童相比, 在异常行为和情绪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3]。

家庭结构的破裂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然而, 家庭结构只是造成不良影响的表面因素, 真正引起不良后果的是家庭功能[4]的缺失, 即家庭成员之间失去情感联系和沟通途径, 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好关系破裂。

一、受“离异”冲击的儿童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根据马斯洛“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层次理论, 安全感、爱和归属感、尊重是人类最主要的几种心理需要。当家庭结构破裂时, 儿童的这些需要大多无法得到满足, 这往往会导致他们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一) 对未来过度焦虑, 缺乏安全感。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基础的单位。儿童出生后, 长期生活在特定的家庭中, 在家庭中获得安全, 得到支持。T·帕金斯曾形象地把家庭比成“制造人格的工厂”[5]。当一个完整的家庭突然解体时, 儿童往往会产生种种消极的想法, 变得紧张不安, 缺乏安全感。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安全需要是仅次于生理需要的基层心理需要, 如果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 就会直接威胁到其他更高层次的需要, 如学习、娱乐、理想追求等。并且, 这种持续的不安全感会导致孩子形成敏感多疑的性格, 行为上也会变得怯弱、胆小, 缺乏进取精神。

(二) 缺乏爱的感受和意识, 没有心灵归属感。

一个离异家庭女孩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其实我真的想拥有家人的爱……爸爸, 因为有弟弟、妹妹和阿姨, 我想我必须把你的爱拒之门外……妈妈, 我们之间也隔着一片天, 那便是妹妹和叔叔, 我一样将你拒之千里之外……我发现, 就连和我生活在一起的爷爷奶奶, 我也不敢走近。”离异家庭的孩子, 大多存在这样没有心灵归属、缺乏关心和爱的心理阴影, 久而久之, 容易形成对人冷淡, 不愿与人交往的局面。

(三) 内心恐惧, 外表却反叛。

不管是离婚前的夫妻不和, 还是离婚后的悲痛, 都使得单亲一方无法顾及儿童的思想, 没有好的心情与孩子交谈、沟通, 孩子的喜怒哀乐无法向父母表达, 他们无法理解好好的一个家怎么会变成这样, 觉得父母是自私的, 不关心自己的感受和未来。一方面害怕会失去父母的爱, 失去生活的保护伞, 另一方面却怨恨父母, 觉得他们不尊重自己, 不关心自己的感受。所以, 离异家庭的孩子内心极其矛盾, 往往会做出一些叛逆行为, 以发泄内心的苦闷和不安, 同时也希望以此来引起家长的关注。如果这时父母没有察觉到孩子的不良心理, 并加以合理引导, 那么很容易激起孩子的怨愤, 他们会做出更加反社会的行为, 像打架、自虐、封闭自己、不愿与人接触等。

二、解决离异家庭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当儿童受到父母离异这一重大生活事件冲击的时候, 他们幼小的心灵往往无法承受这样的事实, 而需要大人的及时引导和帮助。父母的沟通和理解可以帮助他们坚强地走出阴影, 父母的忽视和不利引导则会引起孩子不良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形成。所以, 父母在面对家庭破裂这一事实时, 不能只顾虑自己的感受, 而要更加关注孩子的状态, 因为自身的一言一行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今后的心理发展。

(一) 正确看待离异,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观念。

以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 平静、真诚、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自己离异的原因, 求得他们的理解, 并教会孩子应付各种有关的询问, 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向孩子解释父母离婚比勉强在一起更好, 并尽量坦诚地回答孩子的问题, 强调这不是孩子的错;向孩子澄清父亲和母亲都没有变, 还像以前一样爱他。

(二) 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树立良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塑造自我的镜子, 作为单亲家庭的父亲或者母亲, 要十分注意自己对孩子行为方式、心理状态及性格特征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 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不要根据自己的喜怒哀乐来对待孩子。决不要因自己婚姻的不幸而在孩子身上发泄不良情绪, 把孩子当成出气筒, 不问青红皂白、动不动打骂孩子。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责怪原配偶的过错, 这只能增加孩子的心理伤痛。

(三) 端正教育态度, 促进孩子心理发展。

在离异家庭中, 父母对待孩子通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由于离异使自己对家庭生活悲观失望, 心灰意冷, 因而对孩子不闻不问, 放任自流。第二种是把孩子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 把自己的全部爱心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在对孩子的管理上娇惯和溺爱过度, 或者严厉专制、期望过高。这两种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个人成长都是不利的, 都会造成长久的心理问题, 使孩子产生不良的行为表现。

所以, 离异家庭的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要经常与老师或孩子的重要长辈进行交流, 设法增强与子女之间的互相信赖感。总之, 父母既要关爱孩子, 更要让孩子自立自强。作为家长, 特别是被动离婚的一方, 不应因为关爱过多而陷入溺爱。应该在关心、爱护的同时, 培养孩子自强、自立、吃苦耐劳的品质, 例如鼓励孩子与同伴积极交往, 让孩子独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难或者与孩子一起观看一些励志的影片, 等等。

(四) 让孩子接触其他长辈, 促进性别角色的形成。

在孩子人格的形成过程中, 父母有着无法互相取代的作用, 缺少父爱, 孩子就会形成所谓的偏阴人格, 即表现出懦弱、多愁善感、自卑、缺乏毅力、果断性不强等;而缺少母爱, 孩子又会形成所谓的偏阳人格, 即表现为孤僻、冷漠、缺乏爱心与同情心、没有安全感、狭隘等。所以, 对于单亲家庭的父母来说, 要特别注意弥补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一方面, 离异后的父母应尽量做到相互沟通、协调, 尽量抽时间多陪陪孩子, 使孩子心目中树立起父母亲活生生的形象, 使他明白父母虽然离异了, 但他并没有失去什么, 他仍拥有完整的父母的爱。另一方面, 单亲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 给孩子以应有的适宜影响, 以保证男孩的阳刚之气和女孩的阴柔之美, 以免造成两性角色上的心理与行为的偏差。

(五)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家长在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同时, 还要适当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尽量将其注意力转移到愉快的生活事情上去, 比如多带孩子参加一些他感兴趣的活动, 像逛游乐场、参观书画展、做一些有趣的游戏、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等, 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使孩子尽快从失去父爱或母爱的痛苦中走出来, 逐渐形成开朗、自信的性格。

参考文献

[1]王永丽, 俞国良.离异家庭儿童的适应性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

[2]靳慧娟.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8, 7.

[3]贺红梅, 王凤等.离异家庭儿童异常行为、情绪调查[J].河南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 2001, 3.

[4]方晓义, 徐洁等.家庭功能:理论、影响因素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2.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篇9

1. 高校经济困难生心理问题特点

1.1 孤僻内向但内心渴望交际

大部份经济困难生容易出现孤僻、自卑、敏感、缺乏自信心等心理状态。这会造成他们脱离班级集体活动,不愿跟身边同学交往,自我封闭。同时,他们也是因为无力支付游玩、聚会等娱乐活动的花费而悄然退出,这更加剧了他们心理上的阴影,形成恶性循环。但是,这些学生内心深处是愿意参与到班级活动中去,是渴望得到周围同学和老师的认可。

1.2 嫉妒偏执心理较明显

经济困难生的嫉妒心理主要是针对学校家庭富裕、人际关系广泛、成绩优秀的同学而产生的。在和这些同学的鲜明对比之下,经济困难生容易产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他人的厌恶,导致扭曲的嫉妒心理,久而久之甚至会溶入偏激偏执的色彩,表现为固执、认死理、思考和处理问题走极端,这给他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1.3 自强自立与依赖并存

大多数经济困难生在逆境中珍惜机会,磨练意志,努力学习,勤工俭学,展示了自强、自立的优良品质。然而也有一些经济困难生表现出依赖性强的特征,一味等待学校经济援助,有着“等、靠、要”的消极心态,奋斗进取主动性不够,对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则表现冷淡,甚至有人为获得更多的资助,以不切实的手段争取资助名额。

2. 高校经济困难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2.1 家庭因素

经济困难生家庭环境中有着积极的因素,如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等,但同样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因素,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知识面较窄,对社会认识片面。此外,很多经济困难的家庭存在各种不幸,这会对经济困难生认知和价值取产生明显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一定程度的人格缺陷。

2.2 社会学校因素

较多经济困难生为了给家里争口气或是逃离开苦难的家庭,会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期望着读书改变命运。但当他们真正走进大学后才发现理想与现实存在差异,考入大学的荣耀并不能在短期内改变其背负经济压力的社会地位,甚至被迫扮演了为缴纳学费、拼凑生活费使家庭经济雪上加霜的角色。这种差异促使他们积攒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引发心理问题。

2.3 个人因素

青春期的大学生处于心理成长自我统合形成的关键期,其心智发展过程与人格显现受个体本能心理素质的限制。经济困难生由于其特殊的经历和阅历的影响,受外界环境应激更大,自我统合问题就更为突出,需要比其他大学生更多的抵御应激的心理储备,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比克服经济困难更高的要求。

3.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对建议

3.1 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很大程度是由于经济困难造成的。进一步加强资助体系的建设,落实相关的政策要求,通过勤工俭学等拓宽资助途径,切实保障经济困难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顺利,减缓他们经济上的心理负担。

3.2 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

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贫困的原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采取鼓励和欣赏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树立自信心。加强感恩教育,让他们正确看待、理解和接纳别人的帮助,学会感恩,以学有所成回报国家和帮助他们的人。

3.3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

建立一种教育与发展为主导、咨询与干预为辅的心理健康目标模式,提高经济困难生自身心理健康意识。具体包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经济困难生原始心理档案,实行定期跟踪调查,依据动态心理档案,针对性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心理辅导,抓准时机“送温暖”,避免心理危机的产生。

3.4 全面拓展经济困难生自身综合素质

通过各类实践平台,锻炼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自强自立品格的养成。具体措施如:通过鼓励经济困难生积极参与班级、学校及社会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示自己,树立自信。通过勤工助学,为经济困难生创造经济资助的同时也为为他们搭建了锻炼能力的平台,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等。

3.5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人人之间平等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到温暖。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们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让他们融入到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中,去切身感受丰富多姿的校园乐趣,并从中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摘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不仅仅是物质困难问题,还有“心理困难”的问题,因此在做好物质资助工作的同时,应积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梳导、帮扶。总结了近年来困难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着提出应对建议,以期为更进一步做好困难生帮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困难生,心理健康,心理资助

参考文献

[1]李丹.马斯洛需求理论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心理健康教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4):128-129.

[2]肖建国,王立仁.高校家庭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思想教育对策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2):94-98.

[3]陈灿芬.高校贫困大学生现状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家庭环境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硕士一年级和博士一年级的学生, 共抽取研究生2 011名, 获有效问卷1 950份, 其中男生1 126名, 女生824名;硕士生1 725名 (平均年龄24.2岁) , 博士生225名 (平均年龄25.1岁) 。

1.2 测量工具

1.2.1 家庭环境量表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 FES-CV)

该量表包含90个是非题, 由10个评价家庭社会和环境特征的分量表组成, 分别是亲密性、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观、组织性和控制性。本研究采用费立鹏等翻译并修订的版本, 此版本目前在国内应用非常普遍, 有较好的信、效度[9]。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75, 分半信度为0.773。

1.2.2 心理健康量表 (SCL-90)

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 采用5级计分, 症状从“无”到“严重”分别给予1~5分, 分数越高, 说明症状越明显。包含10个症状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9], 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71, 分半信度为0.943。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学历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表1显示, 女生SCL-90总均分高于男生, 并且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得分上女生也高于男生;硕士生在恐怖因子得分上高于博士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2.2 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研究生家庭环境差异比较

本组研究生的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 故以全国青年常模[10]总分作为筛选标准, 以SCL-90总分超过160为标准, 将研究对象分为存在心理问题组 (≥160分) 和心理健康组 (<160分) 。筛查结果显示, 存在心理问题者193人, 占总人数的9.90%。男生筛出存在心理问题者109人, 占所有男生比例的9.68%;女生筛出84人, 占所有女生比例的10.19%。筛出存在心理问题的硕士生175人, 占所有硕士生总数的10.14%;博士筛出18人, 占所有博士生总体的8.00%。除了独立性以外, 心理问题组和心理健康组在其他9个家庭环境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见表2。

2.3 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

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家庭环境中的亲密性、情感表达、文化性、娱乐性、道德观和组织性均与SCL-90各因子存在负相关 (P值均<0.01) 。而独立性只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4个因子存在负相关 (P值均<0.05) 。矛盾性与SCL-90中除恐怖因子外其他9个因子均呈正相关 (P值均<0.05) 。成功性与SCL-90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他9个因子之间均呈正相关 (P值均<0.05) 。控制性与强迫症状和其他因子之间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而与SCL-90另外8个因子之间均呈正相关 (P值均<0.05) 。见表3。

注:*P<0.05, **P<0.01。

2.4 家庭环境因子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回归分析

以家庭环境各因子为自变量, 以SCL-90总均分为因变量, 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硕士生中, 进入回归方程的依次为亲密性、矛盾性、娱乐性、情感表达、文化性、成功性、组织性7个家庭环境因子, 共解释变异的22.7%;而博士生的回归方程中, 对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行预测的变量只有娱乐性和矛盾性2个家庭环境因子, 解释变异的18.3%。见表4。

注:**P<0.01。

3 讨论

研究显示, 女研究生心理问题比男研究生严重, 这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11,12]。在研究生学习期间, 女生不仅面临学习压力, 相对于男生, 其生理特点、社会角色、社会期待等因素也会使其在就业、婚恋、经济等方面承受更多压力, 因此女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得到更多关注。从年级维度来看, 硕士生与博士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硕士生在恐怖因子得分上高于博士生, 且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于博士生。这可能与两个群体的发展要求和自我成熟度不同有关。学业与就业方面, 硕士生通常经过2~3 a的学习后即进入社会, 在校期间他们既要完成学业任务又要为激烈的就业竞争做好准备, 面临双重压力;而博士生学业时限通常在4~5 a, 其专业能力更加成熟, 相对更具就业竞争力, 因此学业与就业压力相对较小。自我成熟度方面, 硕士生多处于成年早期, 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而博士生的年龄一般在25岁以上, 他们基本完成自我统合, 有更为明确的自我观念和未来发展方向。因此, 硕士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需要得到关注。

研究结果显示, 除独立性因子外, 心理问题组与心理健康组在家庭环境的9个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心理问题组在矛盾性、成功性及控制性3个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组, 在亲密性、情感表达、文化性、娱乐性、道德性和组织性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心理健康组。相关分析结果也表明, 亲密性、情感表达、文化性、娱乐性、道德观、组织性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有负向预测作用, 即得分越高, 个体越不容易存在心理问题。而矛盾性、控制性和成功性则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正向预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家庭中如存在矛盾冲突、过度重视竞争和成就, 并且有过多控制他人等不良情况, 将可能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 与安芹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此外, 以往以大学生为被试群体的研究发现只有娱乐性、组织性和情感表达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有影响[14], 矛盾性会影响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15]。在本研究中, 家庭环境中的亲密性、矛盾性、娱乐性、情感表达、文化性、成功性以及组织性7个因子均对硕士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预测作用。说明面对学业和组建自己家庭的双重压力, 硕士研究生更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承诺、帮助和支持, 家庭成员间良好的亲密关系可以有效缓解硕士生面临的各种压力, 来自家庭的支持也减少了其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对博士生来说, 原生家庭环境对其产生的作用减少, 而自己即将或已经建立的家庭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逐渐增强, 因此只有矛盾性和娱乐性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预测作用。

摘要:目的 了解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 探索家庭环境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为开展有效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 (FES-CV) 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 对北京市某高校1 950名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 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得分上, 女生高于男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硕士生与博士生SCL-90总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硕士生在恐怖因子得分上高于博士生 (P<0.01) 。筛查结果显示, 存在心理问题者193人, 占总人数的9.90%。心理问题组和心理健康组在除独立性之外的9个家庭环境因子上,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家庭环境中的亲密性、矛盾性、娱乐性、情感表达、文化性、成功性、组织性对硕士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预测作用, 共解释变异的22.7%;家庭环境中的娱乐性和矛盾性对博士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预测作用, 共解释变异的18.3%。结论 家庭环境因素对硕士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预测作用;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篇11

【关键词】强迫症;支持性心理治疗;疏导疗法;家庭人际关系治疗;有效辅导

一、发现问题

在当今社会,离婚率不断攀升,普通高中里也出现了很多重组家庭的学生,据我对班里54名学生的统计,重组家庭的学生有6人,占了全班人数的11.11%,通过我的观察发现,重组家庭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更高,和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更内向,更不自信,其中也出现了2例强迫症状的学生。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据报道,近日从上海一些心理咨询机构和医院的心理门诊了解到,在所有前来求诊的患者中,强迫症或有强迫行为的患者占20%,其中白领占20%-25%,而大学生所占比例竟高达60%!离婚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居多已是不争的事实,据研究表明,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得当最易导致孩子出现强迫症心理问题。高中生强迫症心理问题在抽查的一个班里占的比例如此之高,假如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对学生以后的求学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重组家庭强迫症心理学生的个案剖析

学生身份:小金,18岁男孩,农村普通高中二年级学生。

家庭情况:父亲为司机,亲生母亲在生下他一个月就和他父亲离异,父亲再婚,后妈生下一儿子。家庭经济情况一般,家族内没有发现精神病史。

学生情况:该学生在高一学习成绩尚可,高二后,学习成绩下降。我找他谈话,他支支吾吾很久,告诉我主要原因是上课时或做作业时思想不能集中,老是想着两件事:第一件事情:同班有几个男同学运动会期间爬围墙到网吧通宵,回来被学校抓获,他们爬围墙出去他事前是知道的,他担心这些同学认为是他向老师告密的,因而恨他。第二件事情:中午在寝室里午睡的时候,他和另外一个学生没睡觉在下棋,结果下到一半,他去厕所,寝室门开在那里,值周老师进来没收了象棋,并批评了正在下棋的同学。事后他一直担忧这位同学为这件事恨他。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小金的情况,我在首次咨询之后,去学生、任课老师、家庭里去了解小金平时的行为表现,并想方法让他用文字写出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通过我自己的细心观察,得到了以下的结果:

(1)学生反映:小金同学平时沉默寡言,在人多的时候不爱说话,平时的行为和同龄的同学不太一样。

(2)任课老师反映:小金同学做事情比别人慢一拍,有时明明在课堂上布置了一个任务,他还停留在前一个问题上。早自修任课老师布置了任务,他却从不按任务来,自己管自己坐在位置上看书或者发呆沉思的样子。

(3)家庭反映:小金的父亲打电话给我反映,由于是司机,早出晚归,很少和儿子交流,以前都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儿子不听话的时候也采用打的方式来教育,进入高中以后,总感觉儿子周末在家做作业不认真,半个月回家一次,回家以后很少和父亲交流,一天到晚关在房间里,和他的后妈基本没多少交流。

(4)成长中的事件影响:为了不露痕迹地让他反映成长过程中的事,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特地布置了一篇作文《爸爸,我想和你说》,看他写上来的,就是一件让我很震惊的事:初中里的时候到网吧去上网,爸爸找到了我,把我关在家里打,打的一身是伤,以后看到爸爸都会发抖,感觉很害怕。后来就不敢在爸爸面前大声说话。

(5)我的观察:小金平时的精神状态:眉头紧锁,焦虑不安,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反应比平常的学生慢一拍。每次找他个人谈话以后,他总是很忧郁的样子。

在首次咨询以后,我给小金做了份强迫症自我筛查问卷。

小金在10个问题里,1、3、4、6、9、10题都选择了“是”,详细分析该学生的症状表现,询问他对自身强迫症状的认识,为什么会觉得同学怀疑他,为什么会觉得同学记恨他,以及他在精神、身体方面的问题,同时对他进行心理评估,发现他并无精神病态,家庭中无精神病史,该学生无重大疾病史。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感知正常,记忆力正常,思维清晰。该学生的强迫症主要是心因性的,表现出的症状是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强迫意向,且病程超过三个月,故诊断为神经症中的强迫症,可排除该学生有精神病性疾病。

三、重组家庭强迫症心理学生的辅导对策

(一)辅导方案的理论依据

根据研究表明,强迫症主要的心理治疗可以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还可以进行认知领悟疗法、精神分析法、行为治疗、森田疗法、疏导疗法等。

(二)辅导方案的设计

针对该学生现有的强迫症症状,又是一名有一定知识基础的高中男生,于是,我决定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疏导疗法对该学生进行辅导,一共咨询辅导了8次,设计的方案如下:

(三)辅导方案的实施

(1)支持性心理治疗。该疗法指合理地采用劝导、启发、同情、支持、消除疑虑等交谈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问题,改善心境,缓解心理矛盾冲突,提高其信心,给予学生某种形式和某种程度的精神上的支持,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康复的过程。

我一共找学生交流三次,隔天进行一次。

第一次:我采用谈话的方式进行。

我耐心地倾听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通过倾诉后,心里的怀疑和压力会有所缓解,采用深入浅出的话语让他了解强迫症的症状,指导他把注意力从强迫症状转移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这有助于减轻对生活中事情的怀疑,鼓励他:“其实很多同学在我面前说你做事很认真,同学向我反映你的人缘也很不错呢,你所认为的同学记恨你、怀疑你的事情是没有的。”又劝导他说:“你的强迫症症状并不严重,只要你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每天一产生强迫情绪就记下想到的一些内容以及次数,如果产生强迫症状,就要做放松训练,不要过多去想,转移注意力,就可逐渐淡化这种不良情绪。”

第二次:我采用书面交流的方式进行。

我让学生把这段时间记下来的出现的强迫症的内容和次数交给我,我看完后,逐条对他进行分析。他写到的事情有:“老师叫我回答问题,我回答不够准确,同学看我的眼光里都是嘲笑,他们一定是看不起我。”“寝室里一个同学的台灯找不到了,我看他是在怀疑我。”“我作业全做对了,同桌不是很相信,他大概是怀疑我是抄来的。”我为了消除小金的疑虑,找了这几个学生了解情况,他们都说没有怀疑他,然后我把了解到的情况反馈给小金,打消他的疑虑,缓解他的心理矛盾,并表扬他,学习上很有自己的见解,同学都很佩服,他的眉头才慢慢舒展。

第三次:我采用写信的方式进行。

我私下让班里每个同学写了一封信给他,夸夸他的优点。当我把一叠赞美他的信交到他手上的时候,他激动地涨红了脸。我这样做,是为了用集体的力量来帮助他,让他相信我并没有骗他,他是优秀的,同学们都是喜欢他的,提高他的自信心。

(2)疏导疗法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治疗者用准确、鲜明、亲切、适当、合理的语言,分析疾病的根源和形成过程,疾病的本质和特点,教给患者战胜疾病的方法,激励患者同疾病做斗争的信心和勇气,充分调动患者的能动性,逐步培养患者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矫正的能力。

我很平和地告诉他强迫症的一些知识,教给他战胜疾病的方法,他也表示会积极地配合。

我耐心地询问他是否喜欢运动,他告诉我初中的时候喜欢打篮球,但上了高中因为学习忙,很少打。为了发挥集体的力量,我在班里组建了班篮球队,他当队长,还用班费给班里买了个篮球,让他每天都有运动的时间,都有和同学一起交流的机会,并私下叫几个积极乐观的学生多引导他,让他敢于在同学间交流。打篮球这项他喜爱的运动,不仅成功地转移了他的注意力,而且锻炼了他的能力,增强了他的自信。

我让他学会自我暗示。当产生强迫症状的时候,就告诉自己:“他们没有怀疑我,我做的很好。”

我把他的病症告诉他几个要好的同学,请他们帮助和监督治疗。在朋友和家人的帮助下,治疗会更轻松更有效点。当他做完一件事情的时候,让他的同学朋友简单说句:“你做的真不错。”给患者他带来很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消除他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3)家庭人际关系治疗.家庭人际关系治疗强调人际关系的因素,避免单纯研究孤立的个人行为。这种思想注重研究行为问题的整体意义,它强调在治疗患者的同时,为患者的家庭成员提供咨询。

第一次家庭人际关系治疗:我特地到他家家访了一次,他的爸爸很感激我对他儿子的关心,很配合我的工作。我让他的爸爸不能再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儿子已经大了,应该转变以前靠“打”为主的教育方式。周末回家的时候不要只问学习,多利用司机的优势,带孩子出去玩玩,多交流和肯定孩子,对孩子的自信增强有很好的帮助。他爸爸表示会积极配合。对他的后妈也谈了谈,让她多关注这个孩子,多在她的亲生孩子面前表扬这个哥哥,增强他的自信以及在家庭中的归属感。我告诉他的父亲和后妈,小金的强迫症心理问题的根源还是来自于家庭,希望家庭努力改善和孩子的关系,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家长表示会积极配合。

第二次家庭人际关系治疗:我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告诉他的父亲,小金的支持性心理治疗和疏导疗法的进展,并告诉他这两个辅导的方式,让他的父亲和后妈注意孩子在家的心理状况,配合我的工作,对孩子进行关注、引导、鼓励和咨询,适时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给我。

第三次家庭人际关系治疗:家庭交往技能训练。电话告诉他的父亲用单独带儿子出去旅游的方式和孩子走近,人在旅途总是有更多的家的观念,通过单独和儿子出去旅游,可以消除父子之间的冷漠和无话可说的尴尬。建议他的后妈用教他的弟弟打篮球的方式和小金进行交流,不仅增强他的自信,也可以增加母子之间的交流。有了开头,有了共同语言,家庭人际交往也就水到渠成了。他的父亲几天后打电话告诉我,带儿子去了一趟短途旅行——爬大慈岩,旅途中打消了父子之间的隔阂。后妈也反映从没发现运动起来,这个大儿子如此能耐,赞美之后,儿子的脸上也不再那样冷漠。

(四)辅导效果的评估

在得到我的建议以后,学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家庭方面也积极配合我的治疗,对孩子关爱有加,看他平时的笑脸也多了很多,眉头也不再天天紧锁,病症基本得到控制,学习的注意力也集中了不少。

四、重组家庭强迫症心理学生的教育反思

这段时间的辅导工作暂时告一个段落,通过对该案例进行的详细分析,可以得出该学生主要的心理病因是:家长教育方式不当以及家庭重组后缺少母爱引起的,也有自身的性格问题。传统专制的家庭教育方式最易导致子女的强迫性倾向。

心理辅导和干预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对强迫症的正确认识,积极主动地配合我的心理辅导和干预,才能更好地消除症状,成为一个乐观自信的高中生,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以及对我辅导工作的配合。

一个多月后,小金的爸爸和他的后妈来到学校校访,告诉我在家里,小金话多起来了,也会和他们说说班里的一些趣事了,还会教弟弟打篮球,他们觉得很欣慰,对我也表示了感谢。

通过我自己的观察,小金学习时候的注意力集中了不少,在数学考试当中还考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他的自信找到了,笑脸也回来了。

这次的心理辅导是有效的,但是病情会有反复性,我也会继续关注这个学生,让他能够更好地成长,更自信地面对他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现代学校心理辅导》.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篇12

关键词:城乡困难家庭,心里健康,社会参与,社会政策,贫困类型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态、社会结构出现了不同层级的异化、分化现象。城乡困难家庭的生活状态主要表现为收入水平低,收入来源少,相对贫困程度日益加深;恩格尔系数高,营养不足,衣着简朴,档次偏低;家庭关系紧张,家庭负担系数较大(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2013)。由于在社会权利和资源的运用上远远落后于其他群体,他们普遍承受着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压力,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心理状况,严重阻碍其社会参与,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生态的扭曲和变态程度。贫困人群心理状态是指贫困人群这个特殊群体成员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共同的心理感受和体验(颜世峰等,2013)。刘颂(2007)和杨风雷等(2011)研究发现,有社会参与活动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优于没有社会参与活动的老年人,老年人社会参与程度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成正比。有学者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状况均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尤其是在人际敏感、抑郁和精神病三方面差异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在贫困大学生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文科学生低于理工科学生,来自城市的贫困大学生低于来自乡村的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支持状况显著相关。提高个体感受到的主观支持及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将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吴远等,2005)。

社会参与可以产生很多有利于个体主观精神健康的积极因素,提升对他人的信任水平,但是不能够和一般信任水平之间建立显著的联系。与之同时,在不同类型的信任与精神健康水平之间,机构信任,对同学、同事以及同乡的信任,以及一般信任却能够显著提高个体的精神健康状态(胡安宁,2014)。贫困者有权利表达他们的意见,有权利要求他们的经历被了解,有权利在政策制定中被考虑,这种参与程序的必要性是发展中的“参与民主政治”现象(鲁多·霍尔曼斯等,2007)。当然,贫困群体的生存权益、发展权益、社会参与权益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三项权益三位一体(彭忠益等,2008),目前政府仅对贫困群体的生存权益提供相关政策,发展权益和社会参与权益严重缺位,理应加强其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建立更加完善的贫困群体社会参与机制和体制。

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2013年“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数据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寻找出我国城乡困难家庭心理健康与社会参与问题的关键,为我国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是“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数据库中2013年的数据,该数据库来源于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国家重大课题“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该项目从2008年始,每年展开一次全国性的综合调查,2013年的数据反映的是2012年的真实情况。

该调查以家庭为单位,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城乡困难家庭和社会救助服务人员。前者主要包括享受低保的困难家庭、没有享受低保的低收入家庭和城市流动人口三大群体,后者主要是指参与政府主导的各项社会救助服务的工作人员,包括国家公务员、单位各类聘用人员、基层自治组织负责人及聘用人员等。该调查按照“省一市一区(县)—乡镇(街道)—户”的顺序,综合运用立意抽样、分层抽样以及简单随机抽样等多种抽样方式确定最终调查样本。调查地区为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湖南省、甘肃省、重庆市(首批试点省份)和安徽省、贵州省、陕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增加省份),共10个省份。本次调查收回农村困难家庭有效问卷6166份、城市困难家庭有效问卷6062份、城市流动人口有效问卷3162份、社会救助服务人员有效问卷1285份。

三、城乡困难家庭贫困类型及求助渠道

(一)城乡困难家庭贫困类型

城乡困难家庭致贫原因不一,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贫困家庭类型。按照本项目的调查,目前我国城乡困难家庭主要面临的困难为:家庭主要劳动力没有工作、家庭主要成员没有劳动能力、子女教育负担难以承受、家庭成员需要长期照料、家庭成员疾病负担重、被长期拖欠工资、家庭成员发生意外事故、遭受重大自然灾害、以上全无。农村困难家庭、城市困难家庭和城市流动人口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有所不同,其中农村困难家庭有效户数为6090户、城市困难家庭有效户数为5995户、流动人口困难家庭户数为2940户(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农村困难家庭致贫原因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家庭主要成员没有劳动能力,占31.17%;家庭成员疾病负担重,占22.14%;家庭主要劳动力没有工作,占16.18%;家庭成员需要长期照料,占13.29%;子女教育负担难以承受,占9.69%。城市困难家庭致贫原因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家庭主要劳动力没有工作,占24.98%;子女教育负担难以承受,占20.24%;家庭成员疾病负担重,占19.43%;家庭主要成员没有劳动能力,占19.09%;家庭成员需要长期照料,占9.34%。流动人口困难家庭致贫原因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以上全无,占41.06%;子女教育负担难以承受,占21.22%;家庭主要劳动力没有工作,占17.14%;家庭成员疾病负担重,占6.39%;家庭成员需要长期照料,占6.39%。可以发现,城乡困难家庭致贫原因主要是家庭主要劳动力没有工作、家庭主要成员没有劳动能力、子女教育负担难以承受、家庭成员疾病负担重、家庭成员需要长期照料。

(二)城乡困难家庭求助渠道

城乡困难家庭在遇到困难后选择的求助渠道大致相同。农村困难家庭主要向政府、亲戚和社区居委会求助,其比例依次为68.0%、23.6%和14.8%;城市困难家庭主要向社区居委会、政府和亲戚求助,其比例为54.9%、28.4%和28.3%;流动人口困难家庭主要向亲戚、居住地社区居委会、朋友和居住地政府求助,比例为41.5%、34.5%、20.6%和13.8%。可以看出,城乡困难家庭发生困难时农村主要依靠政府、城市主要依赖社区居委会、流动人口主要依靠亲戚,亲戚和朋友成为除政府救助渠道(包括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外的主要社会救助力量,应该充分发挥和利用好这种救助渠道。另外,其他社会组织、工作单位、工青妇残等社会团体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其社会救助的功能和作用有待于提高,为城乡困难家庭减贫提供多样化的途径。

四、城乡困难家庭心理健康认知与社会参与

(一)城乡困难家庭心理健康认知

心理健康程度决定了其社会参与的程度,二者成正相关关系。城乡困难家庭群体与其他群体在经济、物质、生活水平等方面差距较大,心理落差较大,社会认同感、心理认同感较差,极易产生自卑、自责和孤立心理,严重阻碍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他们的自我发展权益和社会参与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容易对政府、社会、其他群体和个人等产生不信任感。

1. 城乡困难家庭群体自卑感认知较强。

调查发现,在与经济条件好的人交往时,没有感觉自卑的农村困难家庭比例为34.4%,城市困难家庭比例为31.9%,农村略高于城市;自卑感很明显、有一些和不太明显自卑感的农村困难家庭比例高达61%,城市困难家庭比例为63.2%,城市略高于农村。总体上来看,城乡困难家庭在与经济条件较好的群体交往时自卑感比较明显,自卑感认知比较强烈。

2. 城乡困难家庭群体自我困难认知明显。

城乡困难家庭自我困难认知方面,很同意和较同意家庭中的困难是自己造成的,农村困难家庭比例为43.4%,城市困难家庭比例为28.2%,农村明显高于城市;不太同意和不同意的比例农村困难家庭比例为48.4%,城市困难家庭比例为59.5%,城市高于农村。总体上来看,城乡困难家庭自我困难认知比较突出,农村较城市明显。

3. 城乡困难家庭群体消除贫困认知较高。

城乡困难家庭消除贫困认知方面,认为消除贫困主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农村困难家庭比例为61.8%,城市困难家庭比例为57.9%,农村略高于城市;不同意这种观点的农村困难家庭比例为32.9%,城市困难家庭比例为36.3%,城市略高于农村。能够发现,政府和社会在消除贫困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是消除城乡困难家庭群体贫困的主要力量。

4. 城乡困难家庭群体自我信心认知较高。

对自己和家庭未来生活充满信心的农村困难家庭比例为84.4%,城市困难家庭比例为84.3%,二者相当;对自己和家庭未来缺乏信心的农村困难家庭比例为7.2%,城市困难家庭比例为8.4%,城市略高于农村。总体上城乡困难家庭在对自己和家庭的未来生活很有信心。

5. 城乡困难家庭群体生活水平认知较好。

与5年前相比,家庭生活水平提高的农村困难家庭比例为79.5%,城市困难家庭比例为74.1%,流动人口家庭比例为83.2%;基本没有变化的比例依次为12.8%、16.2%和13.2%;降低的比例依次为7.7%、9.8%和3.5%。总体上来说,城乡困难家庭目前的生活水平状况较5年前有较大的提升,改善明显。

6. 城乡困难家庭群体心情状况认知较强。

目前心情愉快的农村困难家庭比例为62.3%,城市困难家庭比例为51.1%,流动人口家庭比例为65.7%,农村和流动人口群体高于城市群体;相反的,不愉快的家庭比例依次为6.4%、8.7%和4.2%,城市困难家庭相对较高。心情状况能有效的反应当前城乡困难家庭群体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对生活水平、社会环境、社会参与、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的一个综合反应,是衡量城乡困难家庭目前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之一。

(二)城乡困难家庭社会参与状况

城乡困难家庭群体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在生活水平、物质条件、社会资源获得及人际关系交往等方面严重滞后于经济条件较好的群体,其自卑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抛弃感强烈,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参与感相对较低。

1. 城乡困难家庭社区(村)公共事务参与状况。

愿意参与社区(村)公共事务的农村困难家庭比例为81.1%,城市困难家庭比例为79.9%,流动人口家庭比例为71.8%。对于社区(村)公共事务,城乡困难家庭的参与率和参与积极性都比较高,流动人口有其特殊性,不愿意参与的比例略高。

2. 城乡困难家庭社区(村)志愿者参与状况。

愿意成为社区(村)志愿者,为社区(村)其他人提供互助服务的农村困难家庭比例为38.8%,城市困难家庭比例为44.5%,流动人口家庭比例为26.3%;愿意参与,但是时间不允许的比例依次为42.3%、35.4%和45.5%;不愿意参与的比例为14.2%、15.7%和23.3%。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城乡困难家庭很愿意作为社区(村)志愿者为其他人提供互助服务,但是时间上不允许参与的比例较高,显得有心无力。

3. 城乡困难家庭受社区(村)其他人歧视程度。

农村困难家庭中有11.2%遭受到歧视,城市困难家庭的比例是9.9%,流动人口家庭比例是5.9%,相对来说,城乡困难家庭受其他歧视的比例较小。在受歧视的比例中,完全没有歧视的比例依次为1.7%、0.9%和5.8%,说明在受到歧视的城乡困难家庭中,受到歧视的程度还是比较严重的,严重影响他们融入社区(村)群体,阻碍了其自身发展。

4. 城乡困难家庭与所在地周边人群融合程度。

城乡困难家庭与所在地周边的人群融合得比较好,融合度很高。融合度较好的农村困难家庭比例为90.9%,城市困难家庭比例为85.2%,流动人口困难家庭比例为80%,相对来说流动人口融入程度低于农村和城市家庭。

在流动人口中,有30.4%的人觉得自己是城里人,有41.0%的人觉得自己是农村人,还有28.5%的人觉得自己是边缘人(既非城市也非农村)。有36.8%的人有定居的意愿,并且觉得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实现;有26.2%的人有定居的意愿,但觉得希望渺茫;有11.6%的人没有定居的意愿;有16.3%的人没有想好和9.2%的人没有考虑过。

(三)城乡困难家庭心理健康与社会参与相关性分析

1. 城乡困难家庭心理健康相关性分析。

为了准确把握城乡困难家庭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选择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户籍作为变量,选择心情状况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指标,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列联表系数(C系数)(见表2)。

注:**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

通过分析发现,农村困难家庭心情状况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性,与年龄和婚姻状况呈负相关性,与性别、户籍相关性较弱;城市困难家庭心情状况与文化程度、性别呈正相关性,与年龄呈负相关性,与婚姻状况、户籍相关性较弱;流动人口困难家庭心情状况与婚姻状况年龄呈正相关性,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性,与性别和户籍的相关性较弱。

可以看出,尽管相关性不高,但是城乡困难家庭在健康状况方相对其他变量较高,流动人口家庭表现最为突出。健康状况对城乡困难家庭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这也是导致他们不愉快、不高兴的关键所在。

2. 城乡困难家庭社会参与相关性分析。

城乡困难家庭社会参与可用其与周边人群融合程度来衡量,本文选择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和户籍作为变量,选择融合程度作为社会参与的指标,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得到Pearson列联表系数(C系数)(见表3)。

通过分析发现,农村困难家庭融合程度与健康状况呈正相关性,与年龄、户籍呈负相关性,与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相关性较弱;城市困难家庭融合程度与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呈正相关性,其他相关性均不显著;流动人口困难家庭融合程度与健康状况正相关,与性别负相关,其他相关性均不显著。

和心理健康一样,城乡困难家庭的健康状况影响着他们与其他群体的融合程度,流动人口困难家庭依然表现最为突出。

注:**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研究发现,城乡困难家庭心理健康中自卑感认知较强、自我困难认知明显、消除贫困认知较高、自我信心认知较高、生活水平认知较好、心情状况认知较强,社会参与中社区(村)公共事务参与比较积极、社区(村)志愿者参与度高但时间不允许、受社区(村)他人歧视程度较低、与所在地周边人群融合程度非常高。城乡困难家庭心理健康与社会参与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户籍等相关性不大。

总体上来看,城乡困难家庭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是也有很多突出的问题。农村困难家庭有7.3%的人有很明显的自卑感,城市困难家庭比例为8.1%;农村困难家庭有12.1%的人认为政府和社会没有消除贫困的作用,城市困难家庭的比例为12.6%;农村困难家庭有1.6%的人对未来没有信心,城市可能家庭的比例为2.0%;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变差了的比例依次为农村困难家庭7.7%、城市困难家庭9.8%和流动人口困难家庭3.5%;心情不太愉快和很不愉快的比例依次为农村困难家庭6.4%、城市困难能家庭8.7%和流动人口困难家庭4.2%。

城乡困难家庭社会参与度高,但是矛盾仍然凸显。参与社区(村)公共事务方面,有4.7%的农村困难家庭不愿意参与,城市困难家庭的比例为4.4%,流动人口困难家庭比例为5.0%;不愿意成为志愿者、为他人提供互助服务的比例为农村困难家庭14.2%、城市困难家庭15.7%和流动人口困难家庭23.3%;农村困难家庭中有11.2%的人遭受到歧视,城市困难家庭的比例是9.9%,流动人口困难家庭比例是5.9%。

(二)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分析中所发现的问题,结合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2013)和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2013)的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1.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城乡困难家庭心理健康水平。

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说,社会救助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城乡困难家庭出现了心里失衡、自卑、自弃以及贫困自闭等心理健康问题。治标不治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需要完善城乡困难家庭救助体系,如完善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建设、加强基层教育救助力度、加强基层住房救助力度、加强城乡困难家庭就业扶持、提高低保救助标准、扩大低保救助覆盖面等,形成一套完善的救助体系。通过完善的救助体系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培育良好的健康心理。

2. 健全社区文化体系,提升城乡困难家庭社会参与水平。

社会参与的最大障碍来自于文化冲突,这种冲突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排斥和社会参与排斥,导致城乡困难家庭社会公共事务参与率低下,受歧视程度不断加剧,社会融合程度矛盾突出。追源溯流,没有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没有从现有的社区文化中建立起反贫困的社会参与机制,没有利用好现有的社区文化进行反贫困工作。社会救助要求多方参与,是一个社会协同的参与协同机制,城乡困难家庭作为社会救助的主要对象,需要认清社会救助的本质和要求,需要认清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更需要认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笔者建议,在现有社区文化建设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宣传和引导,培育出良好的社区道德文化,改变城乡困难家庭社会参与的方式,增强他们与政府和社会的互动,形成良好的集体行动机制,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归属感、责任感和幸福感。

3. 消除贫困代际转移,提升城乡困难家庭生活质量水平。

贫困具有代际转移的特性,很容易形成穷二代、穷三代的现象。同时,从城乡困难家庭致贫原因也可发现,家庭生活贫困是最终影响他们心理健康和社会参与的根源。从人的社会发展权的角度来说,人人都享有获得丰富、幸福生活的权利,因此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减轻或缓解家庭贫困。一是通过加大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扶贫开发、精准扶贫等方面的投入,加强城乡困难家庭自立自强的能力;二是加强城乡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整合力量,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代际转移问题;三是加强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医疗救助减免对缓解家庭贫困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是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样需要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协作完成;四是加强城乡困难家庭住房救助,农村困难家庭可加强危房改造、异地搬迁、生态搬迁等工程缓解其住房压力,城市困难家庭可通过廉住房、经济适用房、危房改造等改善其住房压力。最终,只有生活质量水平提高了,城乡困难家庭心理才会健康、社会参与度才会更高、家庭生活才会更幸福。

参考文献

[1]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蓝皮书(2012)[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2]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课题研究报告(2011年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3]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课题研究报告(2010)[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4]颜世峰,李茂荣,张营等.兜底:“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课题之山东研究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5]刘颂.老年社会参与对心理健康影响探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4):38-40.

[6]杨风雷,陈甸.社会参与、老年健康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J].劳动保障世界,2011(11):34-37.

[7]吴远,邰永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的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1(4):33-36.

[8]胡安宁.社会参与、信任类型与精神健康:基于CGSS2005的考察[J].社会科学,2014(4):64-72.

[9]鲁多·霍尔曼斯,赵晓芳,谢琼.贫困与被排斥群体的社会参与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07(2):40-46.

上一篇:偷窃行为下一篇:印象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