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人才

2024-08-10

机械人才(共12篇)

机械人才 篇1

引言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机械创新设计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 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学技术知识, 进行创新构思[1]、设计出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机械产品的一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机械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开阔技术视野, 积累机械创新经验和实用性新结构的技术资料通过对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 取得了一定成效。

1、采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制作电子课件, 介绍机械创新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使学生了解创新设计的概念及过程, 了解创新与人类进步的关系, 明确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 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的[1]、研究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2. 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比赛获奖作品介绍给学生

通过对机械学科的“原理创新”、“机构创新”、“结构创新”和“产品外观创新”等四大创新的介绍与实例展示, 使学生掌握机械创新设计基本内容, 增强机械创新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2]。还通过介绍全国机械创新设计比赛获奖作品,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是2010年全国机械创新设计比赛广西区一等奖作品, 危急现场无人探测小车。

3. 抓住关键点

机械的创新过程要经历功能——机构——结构的思维过程[3]。机械结构设计就是将机构系统转化为机械实体系统。是机械创新设计成败关键之一。在讲述机械结构创新设计这一章时, 抓住重点难点。

重点是机械结构设计的概念与基本要求, 构件的结构与创新设计。

难点是机械结构的组合创新设计。通过实例突破难点。

实例:平动齿轮传动机构的设计

平动齿轮传动的关键技术:1、用平行四边形机构实现齿轮圆平动, 如图2所示。

a所示机构是通过外平行四边形机构实现内齿轮作圆平动的机构, 外齿轮作定轴转动, 且为输出构件b所示机构是通过外平行四边形机构实现外齿轮作圆平动的机构, 内齿轮作定轴转动, 且为输出构件c所示机构是通过内平行四边形机构实现内齿轮作圆平动的机构, 外齿轮作定轴转动, 且为输出构件d所示机构是通过内平行四边形机构实现外齿轮作圆平动的机构, 内齿轮作定轴转动, 且为输出构件

4. 通过讲解剖析目前的创造成果等具体实例, 开阔同学的设计思路, 扩大技术视野

实例:可升降省力便携式轮椅设计

4.1 设计思想及基本内容

基于人性化设计思想, 力求克服市面上产品的一些缺陷, 对驱动方式进行了创新设计, 同时设计出具有能够自我调节高度的轮椅座位。

驱动方式从人机工程方面考虑, 采用推杆形式使用户用力比较舒适、方便, 同时利用杠杆原理, 具有省力的功能。

对于升降机构, 其目的主要在于提高残疾人的自理能力, 使其坐在轮椅上的上升后的高度约等于人正常站立的高度。同时要求轮椅尽可能的简单、方便、成本低廉, 更具人性化。使残疾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加强, 同时享受到更加舒服, 更具人性化的助残机械, 也满足性能、成本方面的要求, 使他们使用方便, 携带方便, 购买便宜。

4.2 升降机构的设计

4.2.1 升降机构的类型及比较

(1) 液压或气压驱动机构——通过液压缸或气缸来实现升降。

(2) 螺杆副机构——通过旋转螺母或螺杆来调节高度[4]。

(3) 叉杆机构——通过改变叉杆之间的角度来实现高度的调节。

4.2.2 升降机构的方案确定

通过对前三种方案的综合比较, 在第三种方案的基础上, 综合所需达到的简单、轻便、成本低的目标, 设计了下述升降机构的方案, 如图3所示。

该机构中滑轮能够在滑道上滑动, 使叉杆之间的角度可自由改变, 通过转动摇臂2, 使丝杆转动, 从而调节a、b两点之间的距离以改变叉杆角度, 实现高度调节。

1-上滑道2-摇臂3-螺旋副4-叉杆5-滑轮6-下滑道

4.3 驱动方式的设计

4.3.1 省力机构的方案比较与选择

(1) 曲柄滑块机构——结构较简单, 但没有省力功能, 效率较低, 且不可实现前后运动的自由切换[5]。

(2) 棘轮机构——可实现将间歇往复运动转换为转动, 但无法实现前后运动的自由调节。

(3) 摩擦棘轮机构——结构简单, 可实现将间歇的往复运动转化为转动, 但间歇运动机构运动时只有一个行程做功, 另一个行程为无用功, 即为间歇驱动, 效率低。

本设计采用两套摩擦棘轮机构, 一套机构能够实现轮椅前进、后退、空挡、制动的切换;另一套机构实现间歇运动的连续驱动。

4.4 本例设计特点:

(1) 升降机构可实现预定的升程, 驱动摇臂所需力较小, 驱动方式简单, 舒适。

(2) 驱动摇杆使驱动轮前进的力很小, 用力方式非常方便、舒适, 采用棘轮机构可圆满实现前进、后退、空挡、制动, 并且操作方便, 可满足使用要求。同时主辅棘轮能够协调工作, 使驱动摇杆能够连续驱动, 达到提高效率与速度的目的。

(3) 轮椅可达到预期折叠功能, 携带、储存方便。

(4) 轮椅制造成本低, 可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

5. 创新实践

实例:电动大门的设计

5.1 电动大门的功能目标:实现大门的自动启闭

5.2 设计要求:门宽为4!6米, 门高为1.5!2米启闭时间为10秒左右。

5.3 设计方案的构思:电动大门可分为平开门、推拉门和升降门。平开门可分为双扇平开门和四扇平开门;腿拉门可分为整体推拉门和伸缩推拉门;升降门可分为整体升降门和卷闸门。

方案a (二扇平开门) 方案b (四扇平开门) 方案c (单扇平开门)

方案d (二扇平开门) 方案e (伸缩门)

从评分情况看, 单扇推拉门和伸缩门得分较高, 实际情况也是这两种门应用最广泛。但从美观情况看, 近期不锈钢制作的伸缩门应用的最广泛。

六.教改成果

《机械创新设计CAI课件》荣获梧州学院第三届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大赛评比一等奖。

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比赛获2011广西机械创新设计比赛一等奖。

这是我院2011广西机械创新设计比赛一等奖作品:遥控式玻璃幕墙清洁车 (如图4所示) 。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比赛, 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 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通过创新思维, 进行机械设计和工艺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常海霞, 魏莼, 郭亮.培养与开发大学生机械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0 (5) :183~184.

[2]王锡耀.创新型高职课堂教学设计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10 (5) :107~108.

[3]黄纯颖.机械创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张美麟.机械创新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5]胡家秀, 陈峰.机械创新设计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机械人才 篇2

面向工程

培养机械领域一流人才

—— 机械工程学院

一、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2007年初,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年中批准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切实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高校要把教学工作做为工作中心”。机械工程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质量工程”的实施,加大对本科教学工作的投入,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强化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保证了本科教学工作平稳有序优质运行,较好完成了全年的本科教学工作。

1、专业建设

机械学院现有四个本科专业,分别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其中包括英语强化班和机电外贸日语强化班)、测控技术和仪器、工业设计、物流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和仪器两大专业依托机械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依托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和机械电子工程辽宁省重点学科,通过“211”和“985”重点学科建设,使师资力量愈加雄厚,办学条件更加优越,学术地位得到大幅提高。特别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生源质量高,社会需求旺,正逐步形成特色。

(1)2007年由贾振元院长牵头负责申报了国家质量工程项目“面向工程的机械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8机械工程学院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要点

(4)梁延德、王殿龙获2007年度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5)姜立学获2007年学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6)王永青和张军获辽宁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4、教材建设

为了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出版高水平教材的积极性,学院在07年制定了专门措施,加大资助力度,争取出版更多的高水平教材。07年我院共出版(再版)教材6本,分别是:

(1)贾云福参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机械制造工艺学》。(2)胡青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机械制图(第六版)》。(3)胡青泥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五版)》。(4)王敏杰、于同敏等,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模具工程大典》。(5)李剑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生产工程基础》。(6)杨有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微机原理》。(7)2007年获得2项学校教材建设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分别是:《F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 Graphics Communication》(工程图学原理)配套习题集和《产品设计表现》。

5、教学改革

机械学院教师积极参与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1)梁延德教授负责的“教学、训练、创新一体化工程训练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批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在2007年学校教改基金项目申请中,获准重点项目1项,一般基金3项。分别是:赵福令负责的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王殿龙负责的“机械工程精英人才培养目标与措施的研究”;胡青泥负责的“非机械类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宫文飞负责的“面向新工业时代的产品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

(3)多人次参加全国各类教育教学软件竞赛并获奖。其中:胡青泥等获第十一届全国教育软件大赛一等奖;胡青泥等获第七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奖一等奖;胡青泥等获辽宁省第八届教育软件大赛奖一等奖;王

021机械工程学院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要点

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以“质量工程”为契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拔尖人才

我们现在的培养模式仍然以知识传输为主,人才培养时重考试结果轻培养过程以及大班上课、满堂灌、考试突击等现象还比较普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在研究型教学、创新实践能力有效培养方面急需探索和实践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2、基础课教师和新建专业的高水平专业教师仍然比较缺乏,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以工程图学教研室为例,如何稳定工程图学教研室大批青年教师,并使他们尽快成长是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工业设计教研室迫切需要引进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多数课程未能实行梯级聘任制,不能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课程负责人制度需要进一步落实和加强。

3、学风建设还需加强

少数高年级学生上课迟到、逃课现象比较严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平时比较放松,考试前突击的现象还较普遍;考试舞弊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三、2008年工作要点

紧紧围绕国家质量工程的实施,根据学校 “精英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大类培养,推进学分制改革,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切实提高办学质量,使本科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1、加大标志性成果的培育力度

机械人才 篇3

关键词:机械工程;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高等学校指明了在新时期发展的关键,即高等教育要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近年来,随着我国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环境的变化,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在由资源主导型经济向技术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变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大力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机械类专业作为产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专业之一,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责无旁贷。

重庆大学机械类专业有着80余年的办学历史,现在以“培养能够适应和驾驭未来的人”为人才培养目标,实施通识教育模式下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和就业需求,应对未来变化。为缩短高等教育教学与实际需求的差距,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注重与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的横向联系,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维护,在机械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上做了一些工作,但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通过实施问卷调查,对意见进行整理与分析,识别在创新人才培养上还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对重庆大学培养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的一些实践进行了探讨。

一、企业调查情况

重庆大学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和工业工程4个机械类本科专业。其专业特色明显,已成为重庆市、西南地区乃至全国机械制造及重大技术装备行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基地。2011年11月机械工程学院向长安汽车、长安工业动力、中国二重、泸州长江液压件、重庆潍柴动力等长期与机械工程学院进行教学、科研合作的17家装备制造企业发放了两种类型的调研问卷共390份,回收问卷360份,有效问卷318份,其中,由用人单位主管填写的有效问卷有166份,由我校毕业生填写的有效问卷有152份。

(1)我校机械类毕业生从事研发类工作比例较大。从我校机械类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方向来看,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有43.10%从事生产管理工作,有24.14%从事项目管理工作,有32.76%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其工作方向与其他3个专业有明显不同。问卷中其他3个专业的毕业生中有58.51%从事产品研发工作,有29.79%从事技术管理工作,有9.57%从事生产管理工作,有2.13%从事其他工作。从总体上看,我校机械类毕业生从事产品研发类工作的比例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其扎实而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工作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

(2)我校机械类毕业生实践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向各企业主管发放的问卷中,对我校机械类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评价,认为很好的占13.28%,认为较好的占47.54%,认为一般的占39.18%;对我校机械类毕业生创新能力的评价,认为很好的占11.64%,认为较好的占65.57%,认为一般的占22.79%。

约有58.06%的企业主管认为我校机械类毕业生还应加强研发能力的培养,40.32%的企业主管认为我校机械类毕业生还应加强逻辑思考能力的培养。关于这一问题,从向毕业生发放的问卷中了解到,60.47%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研发能力欠缺,30.23%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欠缺。从这些结果可知,我校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尚不能完全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标准,因此应考虑产业界的客观要求,在新的培养方案中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逐步提高。

(3)我校机械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再提升的必要。在对各企业主管发放的问卷中,对我校培养的机械类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认为很好的占3.28%,认为较好的占72.13%,认为一般的占24.59%。约53.23%的企业主管认为我校机械类学生还应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40.32%的企业主管认为我校机械类学生还应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而30.23%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沟通能力欠缺,32.5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团队精神欠缺;这点说明了,我校机械类部分毕业生的沟通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稍弱。创新人才的培养还应加强对其各种综合素质培养的进一步关注。

(4)用人单位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建议。超过2/3的企业单位认为学校有必要鼓励同学参加各种实践竞赛,为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提供平台与指导。如学校定期举办科技创新大赛、专业知识竞赛,鼓励与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定期组织学生去企业参加与观摩各类实训比赛与创新展览,成立学生—企业联合研发项目,使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与运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其他相关利益者也应该尽力给在校学生提供砥砺平台。这种注重“多元的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构建多维度创新教育环境的实践

1. 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知识教育环境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以科学的专业知识体系、有效的课堂传授与消化吸收为基础的教育原则。

(1)注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力,从事创新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广泛的阅历,而人文素质教育恰恰能为机械类专业学生提供这样的智力支持[1]。爱因斯坦曾坦言“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因此,学校、学院基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保证授课学时数、保证教师素质及授课水平,使机械类学生通过文史哲、艺术、科技等六大类选修课程的学习,以及通过参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专题讲座、参与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校园内外的社会文化活动,以保证和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水平。

(2)深化学科大类基础课程改革。我校机械学科大类基础课程体系现正处于完善与论证阶段,且每门专业课程均配有相应的实验课或课程设计。机械制图、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等根据4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分72学时、64学时、48学时要求学生必修,且通过制图综合训练、机械设计基础综合课程设计对设计、实践能力进行系统训练。“面向21世纪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和“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等教学改革项目的成功运用有助于将课程体系的规划与实践需求相联系。

(3)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在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应用。我校机械学科已建成“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基础实验”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还拥有“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现代质量工程”等3门重庆市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引导下,优化了机械类课程体系,深化了教学内容改革,提升了教学团队采用探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各种教学手段的能力。首先,在整合现有的优质教学、实验、实践资源条件下,结合教师实践经验与科研成果,能够丰富与完善教材内容,使学生了解所学为何用。其次,有助于引导建立教学与科研能力很强的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与培养学生较强的实验、实践动手能力。

(4)为优异学生提供创新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学校、学院为有浓厚科研实践兴趣且学习优异的本科生提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多种平台。如机械创新实践班“机电控制与单片机应用技巧”、“机械创新专题研究”、“复合传动设计”、“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汽车模型制作”等课程的学习,75%的学时是实验和实践训练,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培养了机械创新的基本方法和思维方式,并最终能独立完成相关创新专题的研究。高水平研究型实验班通过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办学,引入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研究型、国际化”的研究型优秀人才,使学生掌握机械学科的前沿技术,并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毕业生具有到国内相关研究所、设计院或国有大型企业从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2. 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育环境

通过整合校内及机械工程学院的各种资源,以大类系列课程为单位,有效开发并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2],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构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与多层次实践项目。经过多年努力,我校形成了由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基本培养体系”和“实践创新能力个性化培养体系”有机融合,校、院两级互动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由“国家级创新实验项目”、校级“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及院级“机电一体化创意模型创新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的研究创新实践组成的多层次的创新实践项目体系。2010年学校建立了本科生创新实践中心,以“创新实践班”、“创新团队”等形式组织开展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开展创新实验实践活动的平台。

(2)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最大限度地开发与课程密切相关的新实验,引导学生组建团队研究小组,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选做实验或自行设计实验。对于实验项目,学生可结合生活、工程背景自由选择,在教师指导下,制定出自选实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实验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做到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装置。如以学生为主参与完成的“汽车轮圈跳动自动检测机”、“榨糖生产线均衡压榨自动控制”等项目均被企业生产采用。真正使实验室成为知识运用、能力展示的创新环境。

(3)开发多样化的创新性实验。根据毕业生的反馈意见、结合用人单位的评价及需求情况,重新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有利于能力培养的和有利于综合素质提高的综合设计性机械基础实验比例提高到53%,研究创新性机械基础实验比例提高到25%。对实验内容本身,把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验教学中来,把本专业的新技术、新理论及时吸收到实验教学中来,实验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

(4)充分利用课题资源,做好课程设计。学生在课堂、实验环节获得的知识在课程设计环节得到进一步验证,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融合[3]。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设计,也可以选择科研项目、工程实际问题的一个子模块来进行研究设计。引导学生自建课程设计研究小组,自主选择实验方法、实验仪器和设备,在适度紧张的设计进程中、通过合作完成课程设计的培养目标。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得到更接近于生产实际的练兵,也可以对已经完成的项目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

3. 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社会教育环境

学生能科学合理地参与生产实践和工程实际是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社会保障[4],构建校—企实践训练平台,为学生提供深度认识企业的机会及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将创新思维的训练与运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1)开展多方合作,建立稳定实习基地[5]。重庆大学机械类专业一直以来有传统并稳定的生产实习企业,近年来又不断建立新的实习点。这些长期的、稳定的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创造了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机械工程学院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已共同建成面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自2009年始与其合作开展“3+1”培养模式,培养本科工程实践型人才。现在,双方正在进行本科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准备工作,使培养的本科工程型毕业生具有从事产品的设计、工艺改进、生产和服务工作,具备独立解决生产与工程项目的能力。

(2)重视过程管理,提高实习质量。企业真实的生产过程和工程环境是高校的宝贵办学资源,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实习指导教师提前做好企业考察工作,对企业的生产组织、现场管理现状等要心中有数。然后,结合专业实习要求,完善实习大纲,制定此次的教学方法。同时,学生要预习实习大纲,了解实习的计划、内容和要求。最后,师生共同制定实习思考题,带着问题去实习,在实践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触发学生主动探索,增加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金梧. 大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0-12.

[2] 朱正伟,刘东燕,何敏. 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7,(1):76-78.

[3] 谢友柏. 高校的聚焦点是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1-3.

[4] 高翅等. 系统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J]. 中国大学教学,2008(10):80-82.

[5] 朱正伟等.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9(8):66-67.

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篇4

1 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问题

(一) 创新教育理念有待转变

在高职院校, 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普遍存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一种是创新有效论, 即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机械专业人才建设是非常有效的, 在机械专业教学过程中应竭尽全力强化创新能力。这种创新有效论的定位无可厚非, 但实施过程容易出现重创新能力培养忽略基本能力训练的现象, 从而违背了人才构建内在能力的发展规律。另一种则是创新有限论, 不仅创新能力对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作用是有限的, 而且高职院校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也是有限的。部分高职院校认为企业对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不高, 无需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加大投入。也有部分高职院校认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周期过长, 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完成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从而把应用技能型人才作为主要培养目标。

(二) 创新教学方法有待优化

除了创新教育理念欠缺为, 高职院校在创新能力教学方法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首先是教学内容与时代需求存在差距。其次是教学方式阻碍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最后是实践教学中创新比重偏低。实践教学是机械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各类实验和实习, 创新能力训练所占比重偏低, 可以说创新能力的塑造基本被忽视。

(三) 创新教育环境有待改善

现今高职院校倡导创新标语随处可见, 创新教育环境表面上看似良好, 但仍停留于表面,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阻碍颇多。在制度层面, 日常管理及教育教学中没有体现创新教育理念及做法, 大多停留于口号宣传而没有付诸于实践。高职院校整体创新学术氛围不够活跃, 不同学科间、不同专业间的互动与交流较少, 也缺少对学生创新合作的训练及指导。

2 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针对上文所述高职院校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笔者提出以下综合性的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 创新教育理念的转变

为了使机械专业人才全面拥有创新能力, 首先必须转变对创新能力的狭隘理解, 对创新过程中动机、态度、意愿以及更高层次的创新意识给予更多的关注。在机械相关课程教学中, 需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尊重学生的创新热情, 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其次基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需在机械专业教学全过程都贯穿创新教育。一方面, 创新能力要作为机械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渗透于理论及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要求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都充分体现, 从而形成创新能力培养合力。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机械专业自身教育方式也需创新, 应根据学校及学生实际情况, 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 探索出可行性、有效性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

(二) 创新教学方法的优化

创新能力可以说是个综合体, 从构成要素来讲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素质四个组成部分, 其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为了保证创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必须基于创新能力的四个构成要素, 采取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教学方法, 在此, 笔者认为可以应用“学—做一思—创”四级培养方法。“学”即完成机械专业知识体系的接受和领悟, 可通过以机械产品生命周期为主线的过程式课程内容体系来完成;“做”则是机械专业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训练, 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模式来实现, 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技能培训、科研培训、竞赛、素质拓展、企业实习等;“思”是对“学”和“做”的科学归纳及反思, 重点是加强创新思维的训练, 包括逆向思维、超前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等;“创”是前三个阶段的成果转化, 除了创新性试验外, 可通过项目设计、研究准备、项目实施、报告撰写、成果交流等一系列创新训练项目来完成。

(三) 创新教育环境的构建

在保障创新教育充足资金的基础上, 应构建相关制度体系, 如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教育师资建设机制、创新能力培养教学考评机制、实践学习目标机制等。同时, 成立相关创新教育组织机构, 如校企合作委员会、机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 为机械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专业人力支撑。

参考文献

机械人才 篇5

近年来,作者在对高等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职业院校采取各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很多院校都是模仿,没有根据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没有收到较好的效果,培养人才无法满足当今市场的发展需要。本文主要对高等职业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行分析。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路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出现了众多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培养模式和学徒制模式等。如何选择适合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有明确的思路和创新意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指导思想是面向服务区域,行业技术、强化专业、突出能力、提高素质、注重创新、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掌握行业技术技能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念是依托行业,适应学生、适应市场、适应政府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职业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从服务区域的机械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出发点,针对学生的能力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适应市场需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实施人创新才培养模式几个因素

(一)不断进行社会调研,关注人才培养改革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毕业生在单位的工作情况,并及时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需求信息、教学质量及毕业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教学环境与学生自身等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从加强就业发展对策方面的研究,不断改进教学设施与教学方法,借鉴国内外大学生就业的可行经验与措施,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建立及完善实训基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采取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效率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重点思考的问题[2]。以往高等职业院校的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忽略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论课程造成学生学习的枯燥感,对学习兴趣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创新。

(三)深度校企合作,资源共享

所谓校企合作,主要是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其目的是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以及为企业培养岗位人才,最终达到双赢[2]。以往高等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往往有“闭门造车”的现象,并未了解市场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从而影响就业率。在新时期发展下,市场体制不断变革,用人单位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应不断对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市场接轨,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等,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训,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作者认为,高等职业院校要确保自身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用人单位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对人才的技能提出一定要求,而这些要求也将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参考,也可以将其称为订单式人才培养,从而保证机械制造专业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都是用人单位所需求的,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四)运用先进教学设备,创建学习情境

机械人才 篇6

周濟在2006年国际机械工程教育大会上就曾经说过:机械很重要,没有机械就无所谓工业;创新很重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设计很重要,设计决定产品的成本、功能和使用寿命。工业技术创新特别是机械创新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向前发展,因此有的专家也指出机械是一个“万能专业”。

正因为机械专业的通用性和万能性,在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太理想的情况下,机械类专业仍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和可观的就业旺势,因此成为了理工科考生报考的热点专业之一。几乎所有的工科院校都在招收数量不等的机械类学生,在同一学校、同一招生批次中,机械专业的学生入学分数较高,因而机械类学生具有更好的前期学习基础。

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学习内容较多,既要学习基础的人文知识、数学知识、物理知识和理论力学知识,还要学习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加工制造和机械理论等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根据方向还要学习一些更加深入的专业知识,如优化设计、精密加工、机器人技术、机械电子技术等等。特别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还要进行工程训练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工程训练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工厂,亲自动手操作机器,生产产品,以期在实践中锻炼真知,在锻炼中磨练意志,在磨练中提升能力。

因此机械类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具有广泛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的潜质,具有开拓的精神,能够将理论和实践主动联系。

二、机械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竞赛能力培养途径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学生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参加科研创新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虽然机械类学生有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加强烈的创新意识,我们教育工作者还要积极倡导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积极探索符合机械类大学生创新竞赛能力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笔者在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中努力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认真实践,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竞赛能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和做法,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借鉴。

1、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竞赛意识

根据认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凭空产生的,正确的思想来源于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的科学思考,人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认识的发展过程中,情感的因素是认识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就要让他们接触大量有关创新的活动,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通过现场参观、聆听讲座和深入讨论三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一、现场参观,由感知激发创新兴趣。在新生入学之初,带领学生参观工程训练中心、机械创新实验室和历次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展,用创新竞赛辅导老师、工人师傅和学长实际的生产场所、现代化的实验设备来促进大学生对机械及科技创新的情感认同,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

第二、聆听讲座,由案例激发创新兴趣。大学生富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但是其思想有时又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接触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后,要想增强其创新意识必须要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因此,要不定期地邀请专家、学者或者比较突出的获奖学生代表进行讲座,讲座内容如针对某一次科技创新大赛的赛情介绍、一般的创新思维方法介绍、获奖学生代表成功历程介绍等,从科技创新的历史发展、机械创新思维方法和创新实践过程三个维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三、深入讨论,让学生成为主角。经过现场参观和聆听讲座,学生接触到了大量的创新元素和创新素材,这时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创造一定的空间和氛围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思考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将创新意识深入人心。在讨论中要让学生成为发言的主角,通过点拨来揭开其深层的思想火花,可以利用头脑风暴来促进学生创新观念的内化。

2、通过工程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创新竞赛能力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次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一精辟的论断阐明了实践对于人的认识和思想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机械类大学生创新竞赛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同样需要发挥实践创新的教育作用。同时为了保证实践创新教育环节的顺利实施和创新教育功能的发挥要必须加强引导,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三个实践平台的锻炼机会:

第一、工程训练中心和创新实验室平台。在大学生创新竞赛能力培养过程中,工程训练中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工艺技术还是零件组装与拆卸,工程训练中心都是一个科技创新的大平台。学校要为大学生营造创新必需的硬件环境,为大学生创新提供物质技术支持,包括开放基础研究性实验室、各种功能的专业性实验室。针对不同的创新需求,工程训练中心和创新实验室在满足正常的教学活动前提下,要加强对创新竞赛学生的辅导,通过学校的奖励机制和激励措施让老师们乐于辅导,让工人师傅们安于辅导,让学生们在创新竞赛过程中成长、成才。

港口机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篇7

一、目前港口机械员工培训的基本情况

港口机械种类繁多,技术复杂。主要有下面的几大类:一是船舶装卸机械:门机、固定吊、汽吊等;二是水平运输机械:叉车、拖车、自卸车等;三是辅助作业机械:装载机、挖掘机、灌包机等。种类繁多的港口作业机械,需要大量的“管、用、养、修”的专业技术人员。所谓“管”是指对机械设备的管理、调配;“用”是指机械的使用、操作;“养”是指对机械进行保养、维护;“修”就是修复发生故障的机械。但目前钦州港机械员工中,专业对口的不到30%,其余的均为非专业人员,而这些非专业人员需要经过技术培训才能上岗。虽然港口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想了很多办法对员工进行业务技术培训,但由于港口还没有设立这种专门的培训机构,因此培训工作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培训计划性不够强

由于没有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培训工作无专门部门负责、无专业教员、无培训教材。因此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时间、培训的教员等都是临时拼凑而成,造成培训的计划性不强,培训出来的员工专业理论不够精通,业务技术不够扎实。对所从事的岗位技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对员工能力培养的提高程度不够

企业为了完成生产任务急功近利培训员工,忽略了培训质量,没能为企业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由于培训专业知识不够科学化、不够系统化,培训出来的员工大多数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机械操作或维护技能,很难成为技术型人才,这对企业的发展很不利。

二、对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目前很少有大中专院校开设“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专业,特别是广西,只有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及广西交通运输学校开设有此专业。而需要大量的港口机械维护专业人才的钦州市,却没有一间学校开设有此专业。这也是造成目前港口从业人员中有70%以上不是专业对口人员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校企合作,共建“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专业

实行校企合作真正意义上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企业员工带来利益,使其能够学到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前提下顺利上岗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出贡献。

在“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专业人才缺乏的情况下,港口企业与学校应精诚合作,共同建设对口专业——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专业。

一是校企合作开设课程。课程要有针对港口机械专业的特点,适应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专业课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真正服务港口企业需要来组织教学内容。学校派出教学调研人员到企业听取企业对课程设置的意见,调研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从业人才,而企业将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课程专业性、本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与学校共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有针对性,才能适应企业的工作需要。

二是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港口企业的机械从业人员,不单需要过硬的专业理论素养,更需要实际操作技能。所以校企开展实训基地的建设,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可以让学生能更好地提高技能,企业才能招聘到专业对口的人才。比如校企共建实训室,实训室配备有港口常用的水平运输机械和辅助作业机械如叉车、拖车、装载机等。具体建设方法是:学校可申请项目资金对实训室进行建设,由企业提供一些旧的港口机械,作为培训教材。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实训室进行机械操作、机械拆装、修理实习等训练。学生毕业后不必再花那么多的时间进行培训就可以上岗,企业也可以从中选择优秀的人才。

(二)企业可与中职学校实行订单培养

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学校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按照企业要求“量身定做”完成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这种“订单”,不仅是一张“用人”需求的预订单,而是涵盖整个教育人才培养的全程。

1.就企业而言,通过企业和学校根据订单培养的能力要求,共同确定核心技能,配置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训练课程。根据企业的规模和用工的需求,企业“订单”按不同阶段分前期“订单”、中期“订单”和后期“订单”三种。前期“订单”实施校企双方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完善“企业岗位技能模块”;中期“订单”实施要置换专业方向模块和企业岗位模块的课程,原专业课程的学分由企业订单课程置换取得;后期“订单”要置换企业岗位模块的课程。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企业和学校内两种方式实施技能训练,最后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订单培养驱动下,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断完善“订单”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作流程图如图所示)

2.就中职学校而言,可围绕订单培养,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以订单式为核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培训合同,优先录用合作院校的毕业生,并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学校要关注企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践性教育与培训方案。

(三)学校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服务

港口在职职工的培训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多校化,比如可以开办业余班,可以到学校学,也可以到企业教。通过多种形式为企业职工提供培训服务,让企业真正感到校企合作的好处。

对企业而言,培养高技能人才既是企业的责任,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把校企培养的模式展开,进一步推动企业加强职工培训,这需要政府提供强力保障;同时学校也要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协作模式,营造校企合作机制,使企业树立一种“投资培训,必有厚报”的理念,尽快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以订单培养为核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OL].2012-4-12.http://wenku.baidu.com/view/eb2c9e70f46527d3240ce0c3.html

机械人才 篇8

1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必要性

1.1 更新教学观念的需要

更新教学观念是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前提, 也是高校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基础。因此, 创新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积极更新教学观念。

首先,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教师应积极改进传统的教育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组织教学活动, 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指导;其次, 高校应加强重视人文教学, 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最后高校应树立个性化教育思想,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 在实际高校机械设计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十分陈旧,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缺乏人文教学, 机械设计专业教学质量不高。因此, 创新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高校更新教学观念的需要。

1.2 社会的人才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专业化和高素质人才, 并且, 社会的人才要求不断提高。这就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人才培养应加强重视社会的人才要求, 以社会的人才要求为依据调整人才培养体系。因此,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应积极重视社会对机械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 并积极创新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由此可见, 创新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1.3 工业化发展的要求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机械制造业也不断发展, 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机械制造业对高素质综合型的机械设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而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是机械设计人才的主要来源。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为了满足机械制造业的人才需求, 适应工业化的发展, 要不断创新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提高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方法

2.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要求机械设计专业积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的认知特征以及社会对机械设计人才的要求制定符合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保证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同时,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机械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我国机械制造业提供高素质人才。

2.2 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支撑, 也是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因此, 创新高校是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积极优化高校机械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 将高校机械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和通识课程相结合, 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为此,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应积极完善专业课程模块、公共课程模块和同时课程模块, 增强机械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同时,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应加强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为此,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应积极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传统文化等选修课,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

2.3 改进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 创新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积极改进高校机械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将实践教学贯穿于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始终。

为此, 高校应积极调整机械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学生的创新思维, 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 积极为学生提供企业实习机会, 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锻炼, 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 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综合能力。

3 小结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到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是我国机械设计人才得到主要来源。因此,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受机械制造业的高度重视。同时, 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所有高校机械是设计专业的发展方向。

文章从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必要性和创新方法的角度研究了高校机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作者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够深入研究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以提高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川林, 明兴祖, 刘金华, 何国旗, 周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建设[J].教学研究, 2011 (06) .

[2]赵岩.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3 (04) .

机械人才 篇9

1.“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涵。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的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1]多年来, 大学教育倾向于理论知识传授, 本科教育普遍采用“3.5+0.5”教学模式, 即用3年半的时间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用半年时间从事毕业设计 (论文) , 产学合作不紧密,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综合应用能力薄弱。“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针对上述弊端, 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 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提高学校专业办学实力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 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本科人才而提出的。本科“3+1”模式中累计在企业1年时间的要求, 可以根据专业性质、学校资源、教师队伍、企业条件等因素来设计并实现。[2]学生可以分阶段到不同企业进行1周至3个月的中短期课程学习或工程实践, 也可以在企业进行3个月至1年的专业实习或工程实践。可以安排到企业完成的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部分专业基础课教学、专业课教学、专业实验、毕业设计等。其中, 毕业设计要求结合企业实际项目“真刀真枪”地做。企业实习阶段重点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训练和形成, 以及工程创新意识的培养。

2. 机械类本科专业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必要性。

中国要真正成为世界制造强国, 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 必须拥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一大批掌握这些技术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因此, 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广东,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 即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向高新产业快速过渡, 对那些掌握最新技术、拥有丰富经验、具备良好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更加旺盛, 他们将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

机械类本科专业不但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多, 而且要求工程实践能力强。传统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的培养及训练, 导致毕业生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低, 无法迅速适应工作环境。产学全程合作教育, 就是要使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充分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 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因此, 面对珠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对工程教育提出的要求, 围绕珠三角洲地区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的目标, 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 积极推进机械类本科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工作已经成为广东省地方工科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地方院校, 其工学本科36个专业覆盖了广东省支柱产业, 而且五十多年来, 学校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 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广东工业大学不但拥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学科, 且

二、机械类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培养模式确定了教育活动进行和发展的环境, 在某种程度上规定着教育行为的过程和结果。[3]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涉及价值层面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内容层面的课程计划和教育教学内容以及行为层面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构建机械类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 必须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按照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内容, 包括校内学习阶段与企业学习阶段教学环节的设计, 以及选择适合”3+1”整合式课程体系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1. 确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

“重视能力培养, 是本科教育的共性要求, 更是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4]世界各国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拥有这样的共识, 即强调工程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引领本国和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广东工业大学机械类本科专业紧紧围绕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工程师的目标, 主动适应广东省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知识传授为基础, 以能力培育为重点, 以道德养成为根本, 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注重为学生搭建发展平台, 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在机械制造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及国际贸易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机械类本科专业培养规格主要建立在应用型工程师培养的国家通用标准和应用型机械工程师培养的行业专业标准之上。

2. 合理构建适合机械类本科专业“3+1”模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3+1”本科人才培养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 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构建与传统的设置明显不同。因此, 必须通过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重新组织教学活动来实现创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传统的课程设置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 主要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结构, 并且先设置理论课程然后再确定实践课程;“3+1”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则以工程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首先界定工程专业能力, 然后确定每个学期的综合实训课程, 再分析综合实训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 从而设定该学期的课程。课程的设计是先设置实践课程, 然后再确定理论课程的专业体系。第一, 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在面向广东省大制造业背景与工程认证标准构造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的同时, 改革教学环节, 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设计项目为主线组织教学, 以典型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 将项目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把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融入设计项目的各个阶段, 以工程实例中所涉及的机械和各种典型零部件的设计为载体开展教学, 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同时, 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 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CAD/CAM/CAE”等专业课程直接在实验室进行教学, 以真正达到“做中学”的目的。第二, 坚持工程基础、工程设计、工程管理与工程实践互相匹配的改革方向, 实行工程基础模块、工程设计模块、工程管理模块、工程实践模块课程整合培养, 强化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训练。进一步强化工程训练、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等实践训练环节, 增加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训练环节。第三, 充分依托学校的人才培养平台, 即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外实践性教学基地, 全面增强工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积极推进校外实习和毕业设计实战计划, 强化毕业实习工作, 在时间分配、项目实践、流程环节等方面给予全力保证。

3. 坚持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构建学生素质拓展体系。

坚持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将课外教学活动贯穿本科教育的全过程, 为学生实践创造机会;构建学生素质拓展体系, 有效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 是培养创新型高级工程应用本科人才的主要内容。将课外教学纳入正常教学体系, 给学生计算学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科研、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双向积极性, 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各层各类创新竞赛活动, 营造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成长环境, 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规定学生必须完成的课外学分, 可以用校级及以上科技竞赛获奖、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与创新、参加企业实习与实践等多个环节来替代, 学生在提交获奖证明或实践证明材料之后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完善激励机制, 表彰在创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指导教师, 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坚持举办各种学术报告会, 开阔学生视野, 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创新意识;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开讲座, 介绍创业历程和创业经验。

4. 精心选择适合“3+1”整合式教学体系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遵循工程实践、集成与创新的特点, 精心进行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活动安排, 是实现工程教育目标、保证教育质量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3+1”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将规范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研究“3+1”模式下“整合式教学”的概念, 系统地将多门相关课程整合起来, 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体系。学校鼓励教师在发挥传统教学优势的同时, 更多地探索积极、开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如按照工程问题、工程案例和工程项目组织教学内容, 着力推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基于项目的参与式教学等多种研究性教学方法, 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鼓励教师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综合评价课程的学习效果、创新项目和系统方案执行效果, 以保证机械类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三、机械类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条件

1. 探索“3+1”人才培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机械类本科“3+1”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是关键。适合“3+1”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不但需要有较深的理论教学功底, 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学校根据“招聘名师、培养骨干、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原则, 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 优化教师队伍, 健全管理机制, 努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具体做法是:全面增强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意识和能力, 设立面向企业创新人才的客座教授和研究员岗位, 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或企业高级专家到学校任教或兼职, 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制定和规范教师的兼职办法, 引导和规范教师到企业兼职, 不断强化专业教师的工程经历和实践能力, 并设置准入门槛。通过制定政策, 规定一定比例的年轻教师到工业界进行1~2年的博士后工作, 有计划地选派一批青年教师走出校门, 到世界500强或行业领军企业实地工作1~2年, 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加快国际化教育深度参与机械类本科专业“3+1”人才培养的进程。

努力扩大学生的对外交流活动, 全面增进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流与实践的机会。一方面, 加强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和大学研究所、实验室的交流与合作, 定期选拔学生到著名企业参与工程设计与实践训练项目, 选派优秀学生到海外著名大学的研究所或实验室访学;另一方面, 定期聘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为师生举办重大科技领域专题讲座。积极鼓励学生与世界 (或中国) 500强等优质企业的工程人员、海外著名一流大学的师生开展交流学习。

3. 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校企联合本科人才培养是“3+1”培养模式实施的重点内容, 而质量保障与校企合作规范化流程问题, 即如何规范学生选拔、培训、实习、企业反馈等, 则是其实际开展的主要问题。一般的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监控约束机制, 导致实践教学管理工作难度大, 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企业的实习承诺在实习过程中随时会发生变化, 甚至违背初衷, 从而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波动, 导致实习状态不稳定;对实习环节的质量监控不充分, 导致实习流于形式, 一些校外实习甚至变成参观游览, 缺乏有效的实习指导。为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 学校应与企业签订《校企联合培养合作协议》《联合培养学生管理协议》, 规范学生选拔、培训、实习、企业反馈等流程。同时, 建立校企联合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 具体包括教学检查制度, 教学督导制度, 学生信息反馈制度, 学生、教师、专家三方评教制度, 优秀教师和学生评选制度, 检查通报制度, 学生创新成果质量跟踪调查制度等, 强化过程管理, 保证有效监控。学校加强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核力度, 细化考核指标。考核主要分校内考核和校外考核两部分。校内考核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 同时增加对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综合素质的考核。校外考核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 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实际操作能力、专业实践成果等几个方面, 考核方式包括专业实践成果的数量统计、书面总结 (设计或论文等) 材料及质量评定、专业汇报和答辩、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评价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baike.baidu.com/View/2952253.htm2009-11-4.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5) :30-43.

[3]杨春生, 孙琴, 吴伟.创新型工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J].江苏高教, 2010, (1) :82-84.

机械人才 篇10

关键词:校企合作,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0 引言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人才逐渐成为社会中最需要的一种资源。随着我国机械化程度的加深,机械专业在社会中的需求和发展也明显增强,此时,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就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言,他们面向的是生产的第一线,因此,机械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还需具备高超的岗位技能,而校企合作正是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满足模式。

1 校企合作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概述

校企合作式的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职业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之中的,并从学校和企业对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出发,通过制订合适、有效的培养计划,进而实现两者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和资源合理配置,意在通过企业的实训和学校教育来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从校企合作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概念出发,其具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机械专业的学生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学校能系统掌握机械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在企业中的实践锻炼能获得实训的机会,促进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全面掌握。二是学校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学校在培养机械专业的人才中,加强和企业的合作,这促使双方的资源都得到了合理的应用,实现了校企教育和设备资源的合理配置。三是学生就业导向的保证。校企合作的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将多个学科进行了综合,让学生能够根据就业需求展开学习,有效保障了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方向。

2 校企合作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虽然校企合作在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已广泛开展,但依旧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和企业两个方面。首先,从学校的角度分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要求学校在教学中和企业紧密结合,以促进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掌握,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学校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职业学校对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概念认识还不够深刻,人才培养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依旧沿袭传统模式,部分学校在校企合作中还存在机制不完善、合作深度不足等问题,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都是非常不利的。其次,从企业的角度分析,只有企业和学校共同配合才能完成校企合作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但目前,受各方因素的影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动性还不足,同时,企业所重视的往往是短期间的利益获取,但校企合作和人才的培养都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这就导致企业对合作兴趣不足,此时,再加上国家针对校企合作规则制度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责任感比较缺乏,影响了校企合作中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

3 校企合作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1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课程建设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只有完善校企合作的运行和组织机制,才能有效实现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根据校企合作的优势和机械专业的学科特点,学校和企业需要充分调动行业协会、企业参与学校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专业+ 订单企业”“专业+ 行业协会+ 合作企业”等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学校在教学工作和课程的建设中,可邀请合作企业的一线机械技术骨干参与其中,以提高学科建设中的实践性和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其次,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课程内容和企业人才需求,构建一种集技术基础知识、专业能力训练、工作实践和素质培养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完善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机械专业理论教学中的时效性与实践性。

3.2 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从机械这一专业的学科特点分析,它所蕴含的知识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高,因此,从事机械专业教育的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有深厚的理论教育功底,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而要想满足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还需要从两个方面展开思考:第一,学校需要通过有效措施提升机械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以良好的发展环境、有效的激励和培养机制、完善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为依托,努力提升机械专业教师队伍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责任心;第二,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可安排机械专业教师到企业中交流与学习,亲自在企业的机械岗位中从事一段时间,从企业实践中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也可聘请企业中的一线优秀机械岗位职工或机械工程师,定期到校进行演讲,或担任学校的实训教师,在亲自传授学生实训经验的过程中,提升机械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企业岗位需求的认知度。

3.3 重视并完善学校的实训设施建设

不论是校企合作的目的,还是机械专业这一学科的人才培养需求,其重视的都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意在让学生在实践能力的获取中更好地适应企业的人才需要,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拓展学生的实训教学。在机械专业的课程规划中,实训操作课程所占的比例非常大,也是学生巩固和提升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目前,很多职业院校也逐渐认识到了实训的重要性,并在自身的能力范围之内,加大对实训设施的建设。就目前的情况分析,一些有条件的职业学校通过依托现有条件和设施基础,在相应器械和设备的完善购置中,已建起了一种“实用型、开放型、生产型”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所发挥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因此。职业学校可依托关系比较密切的企业,通过借助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条件,建立校企共管的校外实训基地,更好地满足实训教学的发展需要。

3.4 加强校企合作办学管理的制度建设

在校企合作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要想将这一培养计划的效果发挥到最佳的状态,还需加强对目前学分制教学管理机制的改革,不断的完善理论和实训教学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采取定岗实习的管理、指导和考核评价模式。在实训管理上,学生的校外实训或定岗实习考核要纳入企业的管理体系之中,在明确双方学生定岗实习阶段的管理责任中,和企业共同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面对机械操作中安全事故这一问题,企业需加大对学生的机械安全和规范操作教育,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展开实训,并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做好学生实训期间的工伤保险等事宜,以解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校企合作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用有效,它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在职业学校的人才教育和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中,都有着积极作用,面对社会对机械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企业和学校更需改进合作计划,扩大合作范围,构建完善的机械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校的教学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促使机械专业人才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颖,张春梅.基于校企合作的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教师,2015(8).

[2]温红.校企合作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3(7).

[3]刘剑伟.基于校企合作的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3(4).

[4]陈新.机械类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1).

机械人才 篇11

【关键词】建筑机械;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aintenance talents cultivation of militar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hen Jun1,Wang Xian-ling3,Chen Xiong2

(1.Xuzhou Engineers Soldiers CollegeXuzhouJiangsu221004;

2.75100 units of equipment and equipment of the DepartmentLiuzhouGuangxi545000;

3.Central War Zone Army Political Work Department of cadresShijiazhuangHebei050051)

【Abstract】Military colleges are facing various challenges in cultivation of maintenance talents for military construction machinery,but continue to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they find the results by innovating talents train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Construction machinery;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Teaching methods reform

1. 军用建筑机械维修人才培养目标与特点

(1)在培养军用建筑机械维修实用人才上,部队院校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满足部队维修岗位专业人才需求,该种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紧贴岗位任职、注重教学实践、适度的职业素质培养和理论基础夯实等特点。

(2)紧贴岗位任职。任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维修专业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要有鲜明的岗位指向性,紧贴岗位任职设置课程、围绕任职特点培训能力。

(3)注重教学实践。维修专业培训毫无疑问要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课时要占总课时的70%以上,专业维修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占80%以上。

(4)适度的职业素质培养和理论基础夯实。作为部队任职的维修人才,其特殊性质决定了进行军人职业素质培养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其任职特点要进行战斗精神培育等职业素质教育。同时,由于维修专业人才普遍存在理论知识较为薄弱等问题,要开设相关课程夯实军用工程机械维修的理论基础。

2. 维修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困难

2.1学员基础参差不齐。

由于部队院校的特点,维修专业招收的学员通过了部队大专院校的统一招生考试,但是从实际理论基础来讲,学员的知识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尤其表现在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水平上。学员的这一特点直接给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尤其是在认知模块的教学中,集中在电工电子、识图制图、液压系统等模块的教学中。

2.2实训教学场地条件不够。

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维修人才培养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同时学习的对象为多种型号不一的军用建筑机械,这给教学条件带来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实践教学场地能满足基本实践教学的需要,为了较好培养学员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规模化教学场地严重不足。具体的情况是,基础实践课目的钳工、机加工、电焊气割、维修场地能满足教学需要;但是可供学员拆装的实装不够,而维修训练模拟器材也不够,很多教学设备、器材有待于教员自主研发。

2.3维修教学对象种类多、型号杂增加了教学难度。

军用建筑机械在部队列装的装备数量较多,装备生产厂家都不尽相同,增加了学员要学习掌握的装备种类。对于同类装备,有的底盘、上装部分还是不同厂家生产的,有的相同系统不同厂家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这都给本来基础就较为薄弱的学员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也给教员增加了授课备课的难度。

3. 解决维修人才培养困难的实践与探索

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通过借鉴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进理论和方法,通过大胆创新,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

3.1理实一体教学法。

(1)理实一体教学法一方面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增强理论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把实装实践与理论教学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理论与实践课的高度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方法。具体来讲,在军用建筑机械维修课程中,比如在讲授“电气构造与维护”课程当中,理论讲授配合上装实践进行,不单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PPT进行,通过上装实践增加学员的直观感受;而在具体的电气线路维修当中,学员的自主实践结合全车线路结构图的讲解进行,让理论课与实践课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高度统一与结合。

(2)理实一体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围绕学员的认知与能力形成,实现认知——实践——再认知的过程。理实一体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可以衍生出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3)理实一体案例教学法。以典型维修案例为导向,引导学员通过实践掌握维修的思路与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学员实践中任务目标明确,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能带着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课堂的实践效果便于总结,同时容易形成学员的思想碰撞,对于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效果极佳。

(4)理实一体实践检验法。对于刚刚学习的理论内容,通过组织学员进行动手实践进行检验,加深学员的理论知识理解和认同。这种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理论功底较为薄弱的学员,通过实践检验,让学员对理论知识与实装操作“对上号”,更通过动手的实践达到“信得过”的目的,同时加深主观印象,能更加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

3.2任务导向教学法。

(1)对于单个装备的维修教学来说,要让学员掌握的维修技能、理论基础是多个方面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采取了任务导向教学法。所谓的任务导向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性任务开展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让学员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而其核心是培养学员解决实际维修问题的综合能力。围绕最终教学目标,将目标完成的过程分解为单个的、相互联系并有递进关系的多个分目标展开,而最终的任务必然是多个单项目标的综合应用。

(2)任务导向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员做好集中指导和个别辅导,必要情况下可以对学员进行分层指导,分开层次设置任务,但最终要统一到相同任务上来。学员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而教学的最终结果,是教员逐一对学员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考核,确保每名学员通过完成教学任务最终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3)这种教学方法很好的打破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单向灌输模式,充分发挥了学员的主观能动性,让学员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主体位置,教员从旁进行指导,通过教、学双方的共同作用,最终完成教学目标。还有一个优点是教学的效果通过学员是否完成任务可以明确衡量,教学效果较为显著,尤其适合于学员基础参差不齐的军校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员。

3.3模块化教学法。

(1)军用建筑机械维修教学中,针对教学装备多、种类型号各不相同的特点,早在研究人才培养方案之初,我们就确立了要在教学中贯彻模块化教学的思想。模块化教学法是在汲取模块化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将各门课程的知识分解成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根据不同岗位对象的职业能力需要,将相关的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通过增删单元和调整组合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因此模块教学法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

(2)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将学员能力的培养切分成了认知、技能和综合能力三个模块化目标,围绕这三个目标设置教学课程,确认相关课程之间的教学顺序,确保能力形成过程的循序渐进。而在这三个模块中,又切割细分了更小的模块,比如认知包括机械零部件、电工电子、机械制图、液压系统、底盘等各个模块,技能包括钳工、拆装、维修机工具使用、故障判断等各个模块,而综合能力一般是多种认知和技能的综合使用。

(3)而在具体的维修实践教学中,将单门课程、单个技能的教学内容也进行模块化切割,一个模块自成体系,教学过程中将模块化教学与分组小班教学相互结合,教学形式较为灵活,学员的学习效果易于评估,学习目的也较为明确。同时,一门教学课程可由多个教员承担,每个教员承担自己擅长或精通的教学模块,能更好地减轻教员负担或提高教员的授课质量。

机械人才 篇12

为探索实践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提升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 从2012级开始, 大连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设立机械创新实验班。实验班秉承“育人为本, 理论为基、实践为重、创新为魂”的人才培养理念, 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全新的教育理念、培养体系和管理模式, 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锐意创新、善于协作、人格健全的创新型人才。并以此为契机, 提高机械学院参加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竞赛获奖的质量和数量。

一、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将创新和实践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类专业, 应该将创新教育与实践教育列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制订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时特别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 将理论、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紧密相连, 增设了批判性思维、最优化方法、科技创新思维等课程;将原来侧重理论的、彼此独立的多个课程设计改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实训, 从而使实践教学系统化、模块化;并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原则, 增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必修课程及部分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 从而使创新教育、实践教育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此为旨建立科学、完善的机械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

此外, 鼓励教师潜心研究、严谨治学、敢于创新, 灌输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教育思想, 形成师生教学相长、积极探索、共谋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根据机械类专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要求, 优化创新实验班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构建面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 具体表现为: (1) 加强基础:通过思想政治、数理、人文素质、计算机和外语等通识课程的学习, 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此外, 在创新班培养方案中增设了批判性思维、科技创新思维、数学建模、计算方法、最优化方法等课程, 为创新班学生将来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2) 拓宽口径:基础课与专业课程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等知识于一体, 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在“必需、够用、管用”的原则下, 适当减少课程门数和学时数, 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从而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发现和思考问题直至最终解决问题。 (3) 重视实践:在培养方案中将原有专业基础平台上侧重理论的彼此独立的课程设计改为能将理论和实践较好结合的各种实训项目, 加强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4) 培养创新:注重学生科技创新、科技写作、语言表达、人文素质、工程意识、道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撰写立项说明书、设计及制造作品、答辩等环节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表达能力、考虑问题的周到性、逻辑严密性等, 提高创新实验班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完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的重点, 将通识教育、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力求使新的培养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3]。

三、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机械创新实验班的实践教学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从应用的角度构建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模块, 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使学生能够获得较系统的机械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

四、参加各种大学生竞赛, 进一步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为培养创新班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通过创新思维进行机械设计和工艺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 要求创新班学生必须参加国家、省、学校举办的各种科技创新竞赛, 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智能机器人大赛、全国“I-TAT”大赛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的参赛, 并参加相应的创新团队:“无碳”创新团队、“机电控制”创新团队、“晟远新动力”创新团队、“自动化机械”创新团队。定期不定期地举行各项交流活动, 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着力培养学生以协同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书面和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务实作风与科学态度为基础的综合素质[4]。

通过参加科技创新竞赛项目的组织、申报、设计、制作、现场参赛等环节, 全面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使学生体验到了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 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往届毕业生经历表明,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 毕业后在知名企业中工作的机率很高, 并且在工作中的表现优异、发展前景甚好。

五、引进竞争机制, 实行选拔与淘汰, 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在我国, 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入学考试, 而忽略了对学习过程的考查,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欲改变这种局面, 就必须建立适当的淘汰机制。由于学校及学院的优质资源有限, 应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入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创新实验班;在学习过程中, 也要严格把关, 对学业成绩差、业务能力低、创新意识薄弱的学生, 将取消其继续在创新实验班学习的资格。要始终让学生有一种危机意识, 以此来激发大学生进取的斗志, 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 创新实验班学生的学业总成绩位于全院第一名, 在2014年还获得大连市先进班集体、校优良学风标兵班的称号。学生学会了使用线切割、钻床、铣床等设备, 其创新意识、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与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在2013和2014年的辽宁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共六项, 2014年辽宁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一、三等奖各两项, 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获省一等奖一项, 大多数同学参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目前班级获奖人数达到60%以上, 提高了学院竞赛项目的获奖等级和数量。此外, 有3名同学因学业成绩不及格而退出创新实验班, 给其他同学敲响了警钟。本学期全班同学积极设计并制作了多个作品, 准备参加2014年国家和辽宁省组织的其他赛事。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将创新教育全面落实到实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各教学环节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融会贯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机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 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勇于实践, 为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程鹏, 彭雁, 王欢.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引发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9) .

[2]刘春艳, 曲尔光, 钮王杰.机械类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运城学院学报, 2011, (5) .

[3]晏旭辉.浅谈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33) .

上一篇:效应和反应下一篇:提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