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与你我同行

2024-07-23

中考与你我同行(精选4篇)

中考与你我同行 篇1

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是行动者,都是变革者。每个人的行为即便不是壮举,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汇聚起来确实是一种正无穷的力量。“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小而乱为。”张世秋一直在恪守这样一种基本伦理

一周伊始,在花香与树影间,记者匆匆赶往北京大学,见到了一身湛蓝着装的张世秋教授。典雅、大方的装扮,沉稳的声线以及睿智的明眸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办公桌上以及书架中满满当当的研究著作透露出张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窗台上迎风摇摆的月季花似乎也在一同传达着她的绿色环保理念。

简单几句寒暄之后,我们的采访进入正题。

1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不可持续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令整个世界震惊,每年基本上都按9%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一方面,国家的经济总量、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民众的生活条件都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变化,“中国”,一时间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但另一方面,快速的经济增长也意味着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容量的压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以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质量的恶化为代价的。”张世秋教授向记者道出。根据世界银行以及一些中国研究人员的研究,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环境损失大约为当年GDP的3%-7%,甚至还有人认为这个值还要更大一些。

尽管对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到底是多少还存在一些学术上的争议,但以环境和资源退化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公式。因此,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就一直讨论着如何转变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在落实到具体的发展战略、规划、政策以及行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

1995年,制定“九五”计划时,中央首次正式提出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005年,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时,再次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同时其内涵有拓宽展,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并且明确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提出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着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一个转变扩展为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并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2基本国策如何真正落实

2013年4月8日-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海考察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惠普的民生福祉。”

环境保护是为数不多的一项基本国策。张世秋教授谈到,“全世界来说,中国在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观念上可以说是一直都不落后,甚至某种程度和某些方面都是走在世界前沿。”“国策是基本立国、治国之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那些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民生生活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决定性影响的策略,才能上升为国策。”在1983年国务院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就明确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到1992年时,又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一个基本发展战略,此后,不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一系列关于中国发展方向的理念和策略。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践行生态文明。张世秋告诉记者,过去三十年,中国政府进行了法制体系、政策体系和环境保护机构的建设,对遏制中国环境恶化的趋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巨大努力并取得很多成就,但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这既与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以及民众生活和消费模式变化有关,也与各级政府制定的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有关,更与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执行效果关系密切。

张世秋,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学士、理学硕士和博士(环境科学——环境规划与管理)。同时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环境与经济研究所所长。她自1988年毕业任教以来,一直从事环境经济学、环境政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北京大学在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她在科研选题方面,具有非常敏锐的眼光;在科研组织方面具有很高的组织与管理才能;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意识。张世秋教授是北京大学第一个开设环境经济学专业课的教员,深刻而又广博、严格而又活泼以及站在学科前沿开阔学生视野的授课方式获得了广大同学的一致好评,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

“违法成本低廉、守法成本高昂,一直是中国环境管理和政策方面广为诟病的问题。”从中国环境政策执行力度方面看,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由于政策制定过程中,疏于对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和执行可行性,以及管理对象的接受度和行为转变力度方面的综合考量,导致政策的高交易成本和高社会成本,使得这些政策在现实中不能有效和足量地执行;二是我们的监管制度和执行力度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客观上确实存在着监管难度大、监管能力和监管资源还很有限等因素;另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经济至上的行为方式、官员考核标准向GDP看齐等,甚至行政不作为现象的存在,导致有政策但执行效果低下的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一些新的思考。”张教授指出,首先,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监管责任,提升其监管能力,强调依法行政。但同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公民社会的不断发育,民众环境意识提高、环境权益诉求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方式的变化,都使得在赋予公民环境知情权、环境保护参与权、环境监督权的前提下,通过个体以及社会组织对违规企业、组织或者个人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既能体现公众对环境政策的监督和实施,同时也能降低政府和整个社会的监管成本。更重要的是公众的监督,可以避免决策在制定的时候由于忽视民意所带来的潜在的社会损失。“这是当今中国在进行环境管理体制改革时,迫切需要关注和考虑的问题。”张教授对政府和社会如此期许着。

在当今提倡环保、生态的大环境下,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否会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又一大机遇?

张教授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社会进步,是中国应对环境与发展挑战的必要举措。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以及推动环境——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机遇,既表明了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将其融入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与发扬、生态和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乃至政治和经济制度改进的全过程,并致力于中国民族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承诺和决心,也体现了通过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协调、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民众福祉的长期改进的社会目标。当然,这会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过程。

同时,环境保护对企业有何种好处,张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企业来说,在制度、环境政策有利的情况下,效益显而易见,比如说节能。事实上,节能也好、减排也好,都意味着技术的进步、生产成本的节约,而成本的节约,以及技术的进步,都会在短期或者是长期对企业的相对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

当然这种节约与技术进步,包括对企业的有利方面,能否形成持续性激励,需要政府政策的恰当制定和执行。假如政府制定的环境政策过于宽松,执行力度不够的话,很可能会导致技术研发和应用之后,加上违法企业行为不受监督、不被纠正、不被处罚,则会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守法企业处于竞争劣势。如果我们希望环境有所改善,那些环境友好型企业,或是对环境负责的企业能够成为社会主力,中国政府在对企业、企业盈利等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政府理所当然应制定并执行恰当的环境政策。环境保护对企业是否有利,需要在不同情境、政策制定和实施情况下探讨。

除了政府之外,每一个消费者对企业的行为是有影响的。假如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并且能够获得相应的信息,在市场上不购买那些违反环境规定、偷排偷放企业的产品,这些企业也就无从获利。消费者可能对企业的逆淘汰产生影响,变成一种激励环境友好行为的推动力量。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是行动者,都是变革者。每个人的行为即便不是壮举,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汇聚起来确实是一种正无穷的力量。“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小而乱为。”张世秋一直在恪守这样一种基本伦理。

保护每一滴水、一阵风、一片土地,是一份心情和义务,更是一份责任。

如果我们希望环境有所改善,那些环境友好型企业,或是对环境负责的企业能够成为社会主力,中国政府在对企业、企业盈利等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政府理所当然应制定并执行恰当的环境政策。

中考与你我同行 篇2

火是温情的天使,点亮了天边的星辰;火是无情的恶魔,摧残了无辜的生命,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火,你空间扮演着谁?

前不久,我坐着父亲的车回家,远望见路口的黑烟,从路边的小店里袭卷而出,我们在路口拐弯,我听见身后有消防车的鸣笛,尖锐得令人心惊,我回头望去,只看见滚滚的浓烟,卷起灼热的噩梦,吞噬了一切繁华。

事后听长辈们谈起,说是一家餐馆,煤气爆炸引起了火灾,所幸的是没有人员伤亡,不过在场的所有人都心有余悸,灾难的发生只在一瞬,带来的也许是永久的失去。

那个路口的转角不远处便是一所小学,我不禁心想,如果当时火势蔓延,会造成怎样的损失?“屋下一把火即是‘灾’”,大火可以将一切美好化为乌有,变成无法捉摸的`过去,那么,在这个社会,在这里,我们应当如何预防火灾?在灾难发生时,我们又应当如何保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事实上,火灾的发生只是我们对安全意识的麻痹,总想着一切安好,无需多心,然而即使如此,也要防患于未然,这不是无谓的多心,而是理智,是安全的保障,如果我们在平日里多了解消防知识,将消防安全实践的生活中,那么或许灾难便不会发生,至少我们为一切作好了准备。

当然,世事难料,当灾难真的来临时,不要惊慌,也不要轻举妄动,我们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拨打火警电话,等待救援,青少年千万不可以头脑发热,逞一时冲动去救火,我们尚未具有成年人的思维和行动,灾难不是儿戏,错一步就是无法挽回!

在等待救援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猫腰贴地,尽可能阻止有毒气体的吸入,有时候悲剧的发生不是因为大火,而是浓烟,如果你所处的楼房内设有安全门等逃生通道,并且火势尚未蔓延到该地,则要尽早从那里逃生,不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尝试用跳楼等危险的方法逃生,因为这样做的生还率并不乐观,但是不用担心,一般情况下,消防人员都会及时到现场进行施救,不过请你记住,无论在任何地点,无论发生怎样的事情,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沉着冷静地应对一切,这是所有的前提。

“和”“乐”, 让你我同行 篇3

一、教师要有课堂效益意识

有效的媒体手段有助于课堂教学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 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最终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益。课堂效益意识还体现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为学而教, 以让学生有效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标准来设计教学。课堂设计还应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有助于他们有效内化知识与信息。

教学片段一:8B第六单元的语法课。本课的教学目标围绕“Itis+adj.+todosth.”“Itis+ adj.+forsb.+todosth.”“Itis+adj.+that从句”这三大句型展开, 看似一节枯燥的语法课, 但我却有着别样的安排和设计。首先, 我打破常规, 用一段温馨的“为残疾人献爱心”视频导入,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唤起学生爱心的过程中, 开始了本课的学习。紧接着用一组图片演绎生活中一群不幸的人, 在学生复习已学单词的基础上, 带出新知“lookdownon”, 并让学生谈谈对残疾人的看法, 最后告诉学生:“Itiswrongtolookdownonthedisabled.”此时, 学生自然而然也就了解了本课第一大句型“Itis+adj.+todosth.”的用法。在学生熟练运用这一句型后, 我又给出更多生活中的图片, 让学生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个“看图说话”环节, 让学生用造句的形式进一步熟悉本句型。在图片演绎之后, 一个“Brainstorm”游戏, 让学生们反馈自己在本节课上的所学、所思、所感。最后, 再利用一个“Guessinggame”, 让学生巩固本课内容。根据本班学生的特征, 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编排, 并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效果不言而喻。

二、根据学生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分析学生的需求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基础。分析学生的需求也就是要分析并找出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与期望达到的学习水平之间的差距,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 从中发现问题, 并探寻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

教学片段二:7B第八单元导入课。本课主要讨论“宠物”, 这是很多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根据上个单元所学知识, 我先让学生谈谈对动物的认识, 紧接着抛出一个问题:人们通常会选择哪一种动物作为宠物?当学生的学习欲望被激起后, 我并未轻易给出答案, 而是通过一个猜谜游戏, 让同学们了解这些小动物, 这一环节也正是我设计的单词新授环节。面对这样的一个安排, 相信即便是英语基础一般的同学, 也愿意继续往下听。在同学们学完这些动物的名称后, 我继续我的“Guessinggame”, 此环节我更多地考虑到了中等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PPT上也不再是简单的图片和单词, 而是结合了英文介绍。两个板块完成后, 我便回归书本, 让同学们仿照书上的句型, 谈谈他们各自喜欢的小动物及喜欢的理由。我还专门设计了一个“Report”环节, 让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知识写一个小报告, 这一环节充分满足了尖子生的学习需求。最后再播放一组人们杀戮动物的flash动画, 旨在告诫同学们要爱护动物, 保护自然。

三、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安排练习的数量和难度

练习难度太大, 数量太多, 学生难以完成任务;练习难度太小, 数量太少, 又难以达到巩固所学的目的。

教学片段三:8B第六单元导入课。在这节导入课上, 基于我们班学生的具体学情, 我进行了充分的预设和安排。单词新授环节结束之后, 我没有在“读”的层面戛然而止, 而是当堂让学生完成书本上的一个练习———看图填单词。看似一个简单的练习, 却能起到巩固作用, 尤其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 我觉得这个安排十分合理且有必要。针对新授单词, 我还进一步设计了“Fillintheblanks”这一板块, 让学生先根据句意填词, 再用合适的词组填空, 这也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的需求。为了满足班上的尖子生, 我还设计了一个“Pairwork”, 给出对话模板和图片,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愿望来编对话。层层递进地安排练习的数量和难度, 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心理, 也不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四、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确定问题的难度

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设计时, 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若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或缺少某一方面的生活实践而难以理解或回答出教师的问题, 那么, 再好的问题也形同虚设,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要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还得回归本源:切实抓好备课。教学备课要精, 备重点备难点, 备练习备作业, 尤其不能忘记“备学生”。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 才能成就完美课堂, 从而达到和乐的境界。

食品安全与你我同行 篇4

一、策划环节

1.活动展开需求背景:

近年来,食品界屡屡出现安全隐患。从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安徽劣质奶粉事件(大头娃娃事件)、福寿螺事件、海南毒豇豆、毒节瓜事件、咸鸭蛋含有苏丹红、饮料中含有塑化剂,到地沟油、面包用漂白粉等等,不断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以食为天的我们,每天都与食物打交道,更应该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2.活动目的:

食品安全贯穿着人的一生,与人的身心发展和健康密切相关。通过本次活动的展开,希望同学们可以了解到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事件与相关法律,为与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有关的利益多一点关注,捍卫自己的权益,同时,希望同学们能在准备中了解到团队的概念。再者,也可以锻炼到同学们的能力,体现出各自的才能。

3.主题:对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与相关法律的了解及政府采取的相关政策

4.发布会开展的简要框架说明:

(1)举办时间:2012年3月22日周四上午8:10

(2)地点:行政楼研练中心

(3)方式:双向互动,先发布新闻,后请记者提问回答

(4)参与人员:

a.发言代表:陈建鹏(2号)、冯家毅(3号)、赖锦瑜(8号)、罗淑

珍(14号)、史进(15号)

b.媒体记者:何惠萍(5号)、李永红(10号)、苏政(16号)、周俊开(22号)、李秋平(9号)、梁南娣(11号)、钟红英(21号)、黄然(26号)、王丽(18号)、江秀湖(7号)、谭翔云(17号)、吴家健(19号)、郑华栋(20号)、朱日健(24号)

c.主持人:蔡惠霞(1号)

二、发布会的规划

1、前期活动:

(1)准备主题材料

A.发言稿、新闻通稿(发给记者)

B.宣传材料

C.记者提问提纲(答记者问的备忘录)事先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口径

(2)确定主持人和发言人

(3)确定邀请记者的范围地域(全国、地方)形式(文字、图片、录音)

(4)选择合适的地点

(5)做好预算

2、现场活动:

(1).迎宾签到

(2).分发资料

(3).发言人发言

(4).记者提问

三、媒体邀请

媒体邀请的技巧很重要,既要吸引记者参加,又不能过多透露将要发布的新闻。在媒体邀请的密度上,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一般企业应该邀请与自己联系比较紧密的商业领域记者参加,必要时如事件现场气氛热烈,应关照平面媒体记者与摄影记者一起前往。

适当地制造悬念可以吸引记者对发布会新闻的兴趣,一种可选的方式是开会前不透露新闻,给记者一个惊喜。“我要在第一时间把这消息报道出来”的想法促使很多媒体都在赶写新闻。如果事先就透露出去,用记者的话说就是“新闻资源已被破坏”,看到别的报纸已经报道出来了,写新闻的热情会大大减弱,甚至不想再发布。无论一个企业与某些报社的记者多么熟悉,在新闻发布会之前,重大的新闻内容都不可以透漏出去。

在记者邀请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一定需要邀请新闻记者,而不能邀请媒体的广告业务部门人员。有时,媒体广告人员希望借助发布会的时机进行业务联系,并作出也可帮助发稿的承诺,此时也必须进行回绝。

四、注意事项

1、新闻发布会的席位摆放

摆放方式:发布会一般是主席台加下面的课桌式摆放。注意确定主席台人员。需摆放席卡,以方便记者记录发言人姓名。摆放原则是“职位高者靠前靠中,自己人靠边靠后”。

现在很多会议采用主席台只有主持人位和发言席,贵宾坐于下面的第一排的方式。一些非正式、讨论性质的会议是圆桌摆放式。注意席位的预留,一般在后面会准备一些无桌子的坐席。

2、发布会其他道具安排

最主要的道具是麦克风和音响设备。一些需要做电脑展示的内容还包括投影仪、笔记本电脑、联线、上网连接设备、投影幕布等,相关设备在发布会前要反复调试,保证不出故障。新闻发布会现场的背景布置和外围布置需要提前安排。

3、回答提问的准备

在新闻发布会上,通常在发言人进行发言以后,有一个回答记者问的环节。可以充分通过双方的沟通,增强记者对整个新闻事件的理解以及对背景资料的掌握。

在答记者问时,一般由一位主答人负责回答,必要时,如涉及到专业性强的问题,由他人辅助。

发布会前主办方要准备记者答问备忘提纲,并在事先取得一致意见,尤其是主答和辅助答问者要取得共识。

在发布会的过程中,对于记者的提问应该认真作答,对于无关或过长的提问则可以委婉礼貌地制止,对于涉及到企业秘密的问题,有的可以直接、礼貌地告诉它是企业机密,一般来说,记者也可以理解,有的则可以委婉作答。不宜采取“无可奉告”的方式。对于复杂而需要大量的解释的问题,可以先简单答出要点,邀请其在会后探讨。

4、补充说明

(1)、其他人员安排:

保安:周琳(23号)、黄泽韩(6号)、林旭杨(12号)、莫官卿(25号)

拍摄:何根雄(4号)、刘水贤(13号)

(2)、记者身份:可以是某某网站、某某报社、某某企业等,每人代表其中一个,到时候各自准备一张纸写上相应的名称(例如新浪网,不需要报上自己的姓名)。

上一篇:结肠切除下一篇:施工过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