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环境

2024-07-08

电子书包环境(精选12篇)

电子书包环境 篇1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我们尝试在电子书包1:1环境中引入优课平台,为学生搭建了灵活的1:1网络教学环境。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与尝试,学生们灵活地点击我们推送的微课,实时地进行知识点检测,我们将优课系统形成的大数据反馈给学生、教师和家长,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一键登录云端实现正版教材的预览和配套优质资源的使用,使电子书包的功能有了质的提升,尤其是在小学英语学科,优课可以实现课本教材的实时点读、跟读以及语音测试,更是让学生们爱不释手。

下面以《I was two then》一课为例,详细阐释基于电子教室的各种技术手段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实践。

备课大师为备课注入新元素

课前,利用优课V4中的备课大师进行互动课件的制作,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插入音频、视频、文本框、图片、趣味匹配、翻卡片、幻灯片等等。

在TPR中导入新知

以“say and do”作为切入点,利用优课V4中的插入音频的功能,教师和学生伴随着韵律进行演唱,结合学生的语言认知既复习了之前学过的单词,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词汇铺垫。然后出示教师自己现在和小时候的对比照片,利用V4中的翻卡片功能,引发学生猜测教师的年龄和体型特征,利用画笔功能进行重点标志词“am”和“was”的标注,从而引出Now和Then这两个时间标志的词,利用探照灯的功能进行单词“then”的新授。最后,通过优课部落资源同步下载观看课文第一部分的动画。

【技术应用点及作用】优课V4。

(1)教师利用备课大师中的插入音频的功能进行备课,学生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有节奏地进行Say and do。

(2)教师利用画笔标注出标志性单词,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根据单词的提示总结规律。

(3)教师利用翻卡片功能进行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方便快捷,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4)利用探照灯功能对重点单词进行针对性讲解。

在问题中探究

通过对第一部分内容的了解,导入主问题的探究。

1.初探。学生带着“Who are they talking about?”这一问题观看课文Part2的动画。利用多选题功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做题,系统会自动批改,学生会在第一时间知晓自己的成绩,教师会在客户端看到学生作答情况。

2.融入。师生通过对观看课文动画问题的解决,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两组主人公Lingling和Grandparents。在介绍Grandparents的时候,利用翻卡片和画笔功能进行单词的讲解和句子的补充。在介绍Lingling的过程中,穿插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孩子们在不断的意义操练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最后通过趣味匹配的方式让学生总结出be动词时态的变化规律。

3.跟读。学生利用优课在线资源点读功能跟读课文。

4.听读。在学生自读课文的环节中,教师首先利用优课V4中的微课大师录制微课推送给学生,然后学生自己看课本读书。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利用耳机和平板电脑中接收的动画进行听读。

5.展示。学生分角色展示课文。

【技术应用点及作用】优课的多选题、翻卡片、画笔、趣味匹配、在线资源点读及微课大师功能。

(1)教师借助微课的多选题功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题,系统自动批改,教师和学生都会得到及时反馈。

(2)利用翻卡片和画笔的功能进行单词的讲解和句子的补充。

(3)教师借助优课中在线资源点读功能实现人机互动,学生跟读课文,从而能够模仿标注的语音语调。

(4)通过趣味匹配功能,学生能够自己总结规律,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

(5)利用优课的微课大师功能,学生能够播放和观看课文动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

在练习中巩固新知

通过微课大师的录制功能能让孩子们直观地观看熊猫成长过程的Flash动画,然后利用优课的选择题考试功能检查孩子们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通过系统及时的批改及反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答情况利用幻灯片放映的批注功能进行讲解。

【技术应用点及作用】微课大师的录制功能、优课的选择题考试功能以及幻灯片放映的批注功能。

(1)教师借助优课的画笔功能,将动画中的重点标注出来,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可以一目了然地捕捉动画的重点。

(2)教师借助优课的选择题功能,将试卷分发给学生进行测试,高效快捷。同时,教师将成绩反馈给学生,实现了线下与线上的转变。

(3)教师利用幻灯片的批注功能,对选择题进行讲解。

在游戏中贴近生活

1.通过时钟倒计时功能进行抢答竞赛,完成“猜一猜who is shehe?”的游戏,孩子们很自然地复习巩固了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单词和句型,为接下来的自我介绍做了铺垫。

2.分享一本和本节课学习有关的绘本故事《When I Was a Baby》。

【技术应用点及作用】优课V4时钟倒计时功能。

借助优课平台的时钟倒计时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作业中加强德育渗透

1.跟读课文。(登录自己的优课系统,在班级共享中下载课文动画跟读,注意自己的语音和语调。)

2.完成自己的Mini English。(在家中找出两张不同时期的全家福照片,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单词和句型描述家中每一个人的变化,然后在优课中分享。)

3.运用录屏功能将教师的板书过程运用录屏功能进行录制,发送到优课学生端,学生课下进行复习巩固。

【技术应用点及作用】优课V4录屏功能和课堂记录功能、幻灯片放映中的画笔功能以及优课班级共享功能。

(1)通过优课班级共享将本节课的课文动画分享到班级里面,以便于学生课下自己听读。

(2)运用优课V4中的课堂记录功能可以将传统的板书借助录屏的功能记录下来,方便学生们课后复习巩固。

“信息化课堂”不仅仅是教育装备的提升,更是教育方式的变革。我们未来的英语课堂将不再一味追求技术上的新颖别致和教学实践表面上的“欢腾”景象,而是关注内容与技术整合的效果,更彰显以生为本,让科技的基因长出现代思想的翅膀。

电子书包环境 篇2

一.方案介绍

电子书包以学生为主体、个人电子终端和学习资源为载体的,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各个学习环节的移动数字化学堂。其发展方向为数字化课程环境和学习方式变革,旨在通过借助于现代技术力量,为支撑学习方式的变革,重新构造数字化学习环境,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数字化课程环境在物理上包含了学生和教师的各类终端,如PC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校园网络如有线接入、无线接入、专用学习微环境,3G接入与互联网络等硬件。数字化课程环境构成要素除了各类终端的系统软件外,最重要的是依托成熟的软件平台,拥有庞大教学资源库,进行云服务、任务驱动模式、实时反馈评价、合理的教师端控制、整体绩效评价和学习力跟踪。二.方案特点

(电子书包拓扑图)

电子书包方案融合软硬件,资源包,通过网络环境来实现的轻松教学方案;

网络环境:布置电子书包,需要较强的网络作为支撑才能运行电子书包各个环节的系统。学习终端:移动终端采用联想乐PAD平板电脑,续航能力强,反应快等特点。

软件平台:互动软件平台是电子书包重要组成部分,满足各学科的教学需求和师生互动。教学资源平台:电子书包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教学资源库,里面拥有各种学校教学用的电子教材,教室课件制作功能软件资源库,丰富了电子书包各方面的内容

三.核心功能 1.移动终端

联想平板电脑便携、移动、可联网、续航时间长,很好的解决了教育应用的各类需求。

t 学校可以借助平板电脑的强大功能,可实现在线教务,师生互动教学,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同时强化教学,扩大远程教育,设立“未来模拟教室”等。做到提升质量,降低成本。2.电子书包管理系统(融合)

电子教室系统是全球首款突破无线网络环境局限的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软件。该系统功能强大,能够全面协助教师进行各种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互动教学,实时评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并提供多样化的班级管理功能,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提供全面支持。3.便捷的教师备课功能

教师安装电子教室系统的教师端软件后,即可在家中或办公室备课、编辑试卷,为学生准备各类教学资源。所制作的试卷或录制的视频资料只需拷贝到学校网络教室的教师主机上,即可直接使用。

 录制屏幕操作:利用电子教室系统的“屏幕录制”功能可以将重要的教学操作过程或展示内容以ASF等常用视频格式录制下来,既能在课堂上广播给学生,又可上传到相关网站,供学生点播自学。

 创建标准化试卷:通过电子教室系统的“试卷编辑”功能,可预先创建、编辑试题,便于随堂测验或阶段考试;试卷内容支持单选、多选、判断、论述等多种题型。4丰富的教学内容展示功能

电子教室系统拥有投影广播、屏幕广播、网络影院、视频直播四大广播功能,同时具有学生演示功能,便于教师快速广播指定学生的演示操作,极大方便了各种媒体形式教学内容的展示。

 投影广播:教师无需安装专用软件,只需将自带的笔记本电脑与网络机房的教师机连接,即可通过“投影广播”功能,将笔记本电脑画面直接广播给学生平板,不仅避免了以往U盘传输数据的不安全性,也便于教师直接操作自己笔记本电脑中的各类软件并直接广播给学生,无需在网络机房教师机中再次安装,节省了大量时间。

 屏幕广播:教师通过“屏幕广播”,可将演示文稿、word等各种形式的教学内容广播给学生,并能够流畅无延时地广播Direct3D、DirectDraw、OpenGL、游戏、全屏电影等;讲授过程中,教师可调用屏幕笔,让学生清晰完整地看到整个解题过程。 网络影院:教师通过网络影院,可将WMV、ASF等主流格式视频以流媒体方式无延迟地播放给学生,并自动记忆播放位置,便于下次继续播放,提高了音视频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质量。

 视频直播:教师通过“视频直播”,可将外接VCD、DVD、录像机、摄像机的音视频信号广播给学生,拓展了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学生演示:教师通过“学生演示”功能可调用任何一个学生机屏幕,并广播到其他学生机上,方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中的典型个案、开展示范教学,促进学生间智慧共享,激发学习动力,提升教学效果。

5.多样化的教学组织与师生互动功能,电子教室为网络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师生交互动能。 一对一交互:学生机通过“举手”功能可以向教师求助;教师也可以通过“屏幕监控”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并可用语音、文字、演示操作等方式进行个性化指导。

t  分组教学:教师通过“分组功能”可创建多个小组,并指定组长。各小组内部、小组之间可进行团队学习。组内可通过语音、文字等方式进行自由研讨。

 收作业:教师点击“文件收集”,即可从部分或全体学生机上强制收取各种格式作业,并可以方便地通过文件收集的日志查看收集到的作业情况,无需每个学生单独提交作业。 分发文件:教师点击“文件分发”,以更人性化的“拖拽”方式将教师机相关文件分发给学生,并可以分发不同目录下的文件或分发目录。“文件分发”便于教师快速发放作业、资料等,节省课堂时间,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 交作业:学生通过“作业提交”功能,可主动将作业提交到教师机中的指定文件夹下,便于作业管理,节省收取作业的时间。6.强大的教学管理功能

(1)班级管理与分组管理

班级模型:可在同一个网络教室系统中对不同上课班级进行管理,提供缩图示、图标、详细排列三种方式显示所管理的班级,方便教师操作。

分组管理:教师可在同一个班级中新建、删除、保存、重命名不同小组,添加、删除小组成员,并可将分组信息与班级模型匹配并永久保存,下次上课可直接调用(2)学生机的远程管理

电子教室系统提供了远程控制、远程命令等多种强大的学生机远程管理功能,方便教师对网络课堂教学进行高效、有序控制。

 远程监控:通过“监控转播”功能,在不影响学生操作的情况下,即可远程监看学生机屏幕。教师可设定显示的学生屏幕数、切换时间及是否显示警告信息等,并可保存学生机屏幕画面截图。

 远程命令:教师通过一系列远程命令,可远程控制学生机的开机、关机、重启及应用程序的启动与关闭等。

 远程设置:通过“远程设置”功能,教师可对学生机的桌面主题、背景、屏保、音量、卸载密码、进程保护、断线锁屏、热键退出等进行统一设置。

 学生限制:通过“学生限制”的系列设定,教师可对学生机的U盘使用、网页浏览、程序运行、打印、发言等进行限制设定。

 黑屏警告:当学生上课开小差或扰乱课堂秩序时,可通过“黑屏”功能将学生机变成黑屏,提醒其集中注意力。

 断线锁屏:上课时,如果学生试图断开网络连接、逃避教师监控,系统会自动锁定学生机键盘、鼠标和屏幕。

t(3)便捷的教学测评功能

 随堂小考: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出题,组织学生抢答或全班统一作答,并通过系统自动评分、分析试卷,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 试卷编辑:教师通过“试卷编辑”功能可创建和编辑试卷,试卷内容支持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论述题四种题型,并支持题中插入图片,可指定试卷名称,班级,总分、考试时间等信息。教师可在网络教室教师机编辑,亦可用其他机器创建、编辑、保存后拷贝到网络机房教师机直接使用(详见教师备课模块介绍)。

 在线考试:教师点击“开始考试”,可打开、预览编辑好的试卷,将试题发送到学生端,进行在线考试。教师可设定考试时间,暂停、暂挂和恢复考试;“在线考试”同时支持学生断线重连后恢复考试,支持自动收卷、提前收卷等功能。

 阅卷评分:系统会自动对单选、多选、判断题等评分,形成柱状结果分析图;教师可以对论述题进行评分并添加注释;阅卷后,教师可以将带有批注的试卷统一发送给学生;“阅卷评分”帮助教师、学生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促进教学改进。7.教学资源平台

“优课互联课堂”解决方案由教师版客户端软件和学生版客户端软件构成,整合正版数字化多媒体教材、数字化教学工具、数字化学习工具、班级互动和在线答疑系统于一体。

方案整体结构图如下:

 正版数字化多媒体教材,实现师生与教学内容的互动

互联课堂解决方案以正版高清数字化教材为主,将视频、音频、动画、文档等多种媒介资源融汇其中,构建形成数字化多媒体教材,从而实现师生与教学内容间的互动。 班级互动系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实现教师同步指导

优课互联课堂解决方案为教师和学生构建虚拟的网上班级系统,教师可在班级互动系统中发布班级消息、预习任务、作业和课后练习等;学生可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公共完成学习任务,将指导学习和协作学习融为一体。

电子书包环境 篇3

关键词:电子书包;小学英语;6E教学;常态应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6-0004-04

电子书包是信息技术应用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电子书包因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被教育变革者应用在课堂,并逐渐走向常态化发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上,电子书包呈现出以下几点优势:丰富了教学资源内容,不限于教学课件的制作,教学资源呈现出多样开放的特点;增加了教学活动方式,除了课堂问答、纸笔测验、口头交流,电子书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探究型活动,分层型任务;增强了数据反馈的及时性,相比传统课堂,教师通过信息化交互方式,能更快速、全面获取学习数据,从而及时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调整教与学策略。

在我校电子书包教学模式初期探索阶段,电子书包模式主要运用在任务型语言教学当中,任务型教学是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1],电子书包模式下的人机交互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互式任务,通过交互式任务的推进能有效助推语言知识习得与语言能力培养,因而电子书包非常适合应用在任务型教学中,然而,基于电子书包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上海的牛津英语不是一本典型的任务型英语教学教材,任务的设置如何与教材衔接是一个大问题。其次,频繁的人机交互的任务设置会一定程度影响语言口头训练的广度与深度。再次,教学中存在不同课型结构,基于电子书包的任务型教学模式难以适用所有课型。那么,有没有一种实用、通用的电子书包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能适用不同课型,从而使电子书包教学模式得以常态应用?带着这些问题,我校英语教研组对电子书包环境下的小学英语语言教学进行了梳理与整合,提炼了6E教学模式,即:E-PREVIWING、E-LEADING、E-PRACTICING、E-CONSOLIDATING、E-EVALUATING、E-REVIEWING,以下将做详细阐述。

一、指导理念

任何一种技术的运用,都不能脱离语言学习本身,我校英语组在模式建构前,明确了以下指导理念:

1.基于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学习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与个体差异性;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丰富课程资源,丰富和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等等[2]。因此,电子书包的应用并不是单纯地用一个电脑替代学生的教材教辅,而是要利用电子书包丰富学习资源、拓展实践方式、记录个体数据,保留学习过程,关注个体差异等。

2.基于单元整体教学。上海市英语教研主张单元整体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关注各教学模式之间的联系。从“单元”角度出发,需明确整体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和教学进行单元教学目标的细化。从“教学”角度出发,单元整体的突出特点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接触语言材料,感悟与体验文本内容。因此,电子书包环境下,教学设计仍要从单元整体设计出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创设丰富情境,积累语言文本,做到“单元统整、内容整合、语境带动、语用体验”[3]。

3.基于指向学生的教。一切的“教”都是为了学生的“学”,让学生学的轻松、高效、愉快,是教学开展的根本目的。学习第二外语,自信心、兴趣是不可或缺的,在教学当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用建构主义理念指导教学,让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电子书包环境下,师生交流互动更加便捷高效,可以更容易做到:以学定教,开展问题教学;以评促学,关注过程教育;分层分组,体现个性教育。

二、6E模式具体实践

E-PREVIWING、E-LEADING、E-PRACTICING、E-CONSOLIDATING、E-EVALUATING、E-REVIEWING,6E模式从单元整体设计出发,从Pre-class(课前)、While-class(课中)、After-class(课后)出发,分别在preview(预习)、lead(导入)、practice(实践)、consolidate(巩固)、evaluate(评价)、review(复习)6环节探索电子书包的常态、有效应用,以下结合上海牛津4BM2U1《sports》的第二课时——《My favorite sports club》课例对6E教学模式进行解读:

1.E-PREVIWING 导学导练 适度预设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预习,学生能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发掘语言学习的重难点,为听课学习做好准备。传统意义上的语言学习的预习行为,通常会出现这几种现象:一种认为,语言学习不应该预习,否则课堂上就失去了新鲜感,从而影响课堂学习效率;而通常的情况是,教师会将诸如“查自己不会的单词”,“把新课预习一下”等作为预习的任务,这样的任务一般来说比较单一,枯燥,有些毫无具体指导,从而使预习流于形式[4]。

电子书包环境下,学习资源日益丰富,学习形式也较多样,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微课”、“E-book”、“讨论”等多种资源与活动在学生预习环节时“导学导练”,给予学生适度预设,这些形式与传统预习方式相比:资源环境更丰富生动,目标更明确、互动更频繁、信息收集更简易。

如在本单元学习中,club、 poster虽是非核心学习词汇与内容,但club与poster的预先感知,能让学生更易熟悉“学习各项运动俱乐部”的语言学习环境。因此,教师通过微课的设计(见图1),编排了有关club与poster的相关内容,利用图文声形与对应问题,让学生提前感受club的内涵,并在课堂上进行反馈。相比单纯地查阅字典,了解单词本身的含义,利用微课更能让学生感受情境,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基础如何,他们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储备在什么水平,对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吸收程度如何,教师通过课前的线上“讨论”(见图2),收集学生“起点”信息,发现学生的学习障碍。如本单元教师设置了一个关于“My favorite sport”的讨论,通过线上信息反馈,教师发现,“doing”的知识点仍是学生学习难点,值得在“My favorite sport club”这堂课上延伸、深化。

2.E-LEADING 丰富媒体 创设语境

英语本身就是一门交际性语言,英语学习离不开语境的创设,尤其是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这一切都离不开生动、直观、真实的语境,这在有无电子书包的应用下都是英语学习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笔者看来,电子书包环境下的语境创设,一是可以更多地创设富媒性资源营造语言学习氛围,所谓富媒性,是指含丰富的媒体互动要素,兼具与终端互动和与平台互动的功能[5],因此,在电子书包环境下,语境的创设会更丰富,更生动。如本堂课上,教师利用视频、flash、图片、录音等多种方式给学生多种形式的刺激,从而有效地创设语境。其次,还可以多利用电子书包学习方式中学生生成的可保留的资源进行情境创设。传统课堂上,学生即时生成的资源往往稍纵即逝,难以储存利用,而电子书包环境下,教师很容易获取学生即时生成的资源,并能充分利用即时资源进行情境创设,如本堂课中,教师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资源——《My favorite sport club》(图3),通过学生展现的本校俱乐部的一些活动作品,为学生的话题训练、语用操练创设了真实的、有意义的语境。

3.E-PRACTICING 多元交互 个性体验

在电子书包应用之前,我们的课堂交互主要是以师生、生生交互为主,而当电子书包应用之后,课堂有不少环节与时间在进行人机交互,交互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并影响着传统的交互模式。在师生交互方面,除了课堂问答,电子书包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资源交互创设了分层通道:学生可以非常自由、便捷地根据自身的不同知识储备、能力水平,选择教师提供的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学习资源,从而获得个性体验;如在本堂课上,教师在平台上设计了不同形式、不同级别的学习资源(见图4),有单纯的文本学习,有听力学习文本,有综合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选择适合的学习资源进行操练,使每个人都能投入到资源利用中去。

在生生交互方面,pair work从语言的直接交流,丰富到了依托语言、练习、共享资源等的合作创建,并且可以自由地参与小组活动,小组活动的成果将以语言、文字、综合作品的方式呈现。

在人机交互方面,学生面对的不再是一张薄薄的纸,或单纯的课堂纸笔练习,而是可以在电子书包学习平台上进行丰富的输入与输出活动,如录音、写作、拍照、画画等多种活动。

4.E-CONSOLIDATING巩固内化建构语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在认识、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知识是一种个人的理解,不同的人的经验和所处环境不同,那么个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也不尽相同,同时,建构模式下,个人对外界知识的接受是一个积极主动、与情境紧密联系的自主化过程。它所倡导的教学观是,以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在情境中学习,因此,在巩固内化环节,英语课堂尤其要注意,任何语用设计是否适合学生能力水平,是否符合学生兴趣,是否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是否有助于学生协作学习,是否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准备,是否能提供及时的帮助等等。本堂课在巩固内化,语言运用阶段充分考虑了建构主义思想,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语用活动。如调查活动——“通过询问他人的兴趣完成调查表”(见图5),如申请活动——“帮助他人通过参与俱乐部的申请”(见图6)。

这些语用活动通常具备以下特点:一是“真实”,具有真实意义的情境,如教师将语用背景放置在真实的校园俱乐部中;二是“紧密”,语用活动不脱离核心语块的使用,语言运用不脱离核心句型;三是“开放”,信息的完善是开放式的,学生可以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自由拓展;四是“发展”,语用材料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属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层次,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电子书包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创设真实情境,满足“真实”要求;通过讨论、任务、课堂即时测验、听读等线上线下活动的运用,反复操练核心语块,满足“紧密”要求;通过多种输入手段与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给予学生个性创造空间,满足“开放”要求;通过综合作品呈现,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满足“发展”需求,因此,电子书包模式下,可以更好地巩固内化,建构语用。

5.E-EVALUATING 形成评价 有效激励

事实上,笔者认为,电子书包课堂相比传统课堂最大的不同,是在数据的采集及基于数据分析的评价上。随着电子书包的常态应用,课堂学习过程将被最大化程度记录、保留与进行学习分析,课堂的评价将成为形成性评价,为教与学提供决策支持。

显而易见,信息技术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得以保留,教师可以利用自动统计、广播、投影等常用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教学效果,在本堂课中,评价贯穿课堂。如课堂前2分钟,教师通过平台反馈学生预习情况,并通过“送花”的行为评价学生作品(见图7);课堂中通过即时自动统计,了解单项任务的完成情况,通过投影有意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等,生生之间除了对某个同学的表现进行口头的评价,也可以在电子书包学习平台上进行互评与自评(见图8),这些都将成为检验教与学效果的证据。随着物联技术的发展,电子书包的评价功能将进一步延伸与拓展,我校自主开发的魔法教棒课堂评价工具,也为电子书包的应用增加更多了数据采集方式。

6.E-REVIEWING 分层回顾 自主发展

有效的作业设计与复习策略将极大地提升学习效果。在目前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着一些对复习的误区,如复习就是背诵课文,复习就是做题讲题,实际上,有效的回顾离不开以下几点要求: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提供差异化辅导;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与学习策略指导等。

因此,笔者不赞同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原封不动地呈现PPT最后一页预设的作业内容的行为。在电子书包模式下,教师通过师生活动表现,通过电子书包学习平台的记录,能较快、较全地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有可能对作业内容进行部分调整。在本堂课上,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通过快速回顾课堂,发现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比较透彻,对语块的运用还不熟练,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掌握情况不一样,因此教师对预设的作业内容进行了初步的调整,将单纯地抄写单词的任务进行了缩减,对语块的应用任务进行了分层,重新设计了课后任务。(见图9)

三、总结与反思

6E模式遵循着教学的一般流程,能够适合一般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6E模式的开展不能脱离“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关注”。6E模式下,电子书包能够被常态应用于我校英语课堂教学。在模式建构与实践中,我们需强调以下几点:

1.重塑教师教学主体意识。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关注课堂教学,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课堂设计,这一切都是因为教师出于自我主角的意识,电子书包应用模式下,教师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主体意识必须发生变化,只有教师真正拥有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更好地接受与实践6E模式,才会花费比以前更多的时间去关注课前课后,关注学习数据,关注个体差异。

2.合理设计人机交互比重。电子书包最容易被反对者应用的一点是,因为有了设备的介入,人与人的口头交互变少,不利于语言的学习。首先,是否因为有了人机交互,口头交互就会变少?对此,笔者认为并没有充分证据;其次,的确需考虑到英语学习的语言口头训练,不能将语言课上成探究课。笔者认为,人机交互更多地运用在资源呈现、语用训练、评价反馈等方面比较合理。

3.重视拓展电子书包内涵。如果单纯地将电子书包模式等同于课堂上使用的一个工具,未免太过狭隘,在6E模式下,电子书包的内涵被大大延伸,它延伸至课下资源的呈现与学习,延伸至课后任务的完成、展现与评价,延伸至课堂学生生成内容的再利用等等。因此,我们需拓展电子书包内涵,重视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带来的教与学的根本变化。

参考文献:

[1]陈晓苗.小学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本土化策略的思考[J].新教育论坛,2013(2): 82-83.

[2]教育部.义务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朱浦.基于标准的英语教学与评价[R].上海:长宁区江苏路第五小学,2014.3.31.

[4]范守青.小学英语预习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研究,2010(12).

[5]祝智庭,郁晓华. 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J]. 电化教育研究,2011(4):24.

电子书包环境 篇4

● 电子书包的使用环境及个性化学习模式

1.电子书包的使用环境

电子书包使用环境的构建涉及移动终端、教育内容、服务平台三个核心要素。[1]教室应用环境下还包括教室环境建设,即课堂交互显示设备(如电子白板等)、无线网络设备、课桌椅及其布局等。[2]

2.个性化学习模式

个性化学习模式是根据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学习成绩以及各种学习能力和水平建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型。

● 电子书包学习环境为个性化学习带来了契机

从学习领域角度思考,电子书包的各种状态涵盖了个性化学习的结构化特性与个人知识空间特征。[3]

1.提供丰富且可共享的资源

电子书包中包含丰富的教学资源, 而这些资源的特点是碎片化。该特点能够实现学生以下的学习活动:首先,学生能够在课前了解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及与其相关的学习资料。其次,能够重新学习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点,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再次,学习能力及水平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更多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

电子书包中包含大量的教学及学习资源,并支持在线共享。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可以基于个人的兴趣确定学习主题,选择结构化、媒体化的学习资源。同时,可以借助相关学习工具,在个体构建或群体参与下获取与个人兴趣相关的知识与技能。[4]因此,电子书包的资源共享功能使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成为可能。

2.支持师生互动和家校互通

教师组织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师生在交流沟通和相互启发中实现知识、 经验、成果的分享,并体验学习乐趣, 实现互相尊重。[5]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使用电子书包进行实时互动。课前,教师向学生发送预习材料;课上,教师对答对问题的学生通过电子书包进行实时表扬;课后,教师通过电子书包对学生下达接下来的学习任务等。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电子课本、完成预习作业、课中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和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课后完成家庭作业、查看作业批改结果及错题本等方式来实现个性化学习。

家长可通过电子书包了解孩子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掌握其学习情况并进行有效的评估。这使家长能够有效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使教师可以“以学定教”,正确地引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并使个性化学习顺利展开。

3.及时测评

电子书包可以对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实时评测,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质量保证。

● 电子书包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模式

电子书包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包含三个时间段(课前、课中、课后)和两种学习环境(校内、校外)(如下图)。

1.课前

预习一般是独立地阅读和思考。 预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这实际上是学生在主动进行探索的过程。[6]课前是学生预习的主要阶段,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课本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大致的了解和预习, 并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学生通过电子书包中的教学资源查找跟新课相关的信息,有助于对新课的理解。同时, 学生也可以通过电子书包查看之前的作业反馈。

2.课中

1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上传图片、音频、视频。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发布即时任务让其完成,完成出色的学生可以收到由教师发送的奖励。

2个性化学习还体现在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上,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共同合作,一起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例如,在操作性课堂上,学生可以互相拍视频,记录自己的操作情况,然后上传给教师,教师则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展示给全班学生,共同探讨该学生的操作情况。

3良好的知识巩固离不开随堂练习。在电子书包平台的支持下,学生随堂练习的效率也有所增加,完成练习题后,教师不需要一一批阅,电子书包系统自带批阅程序,学生可以及时知道自己的练习情况。教师也可通过电子书包平台查看所有学生的练习情况,这样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节奏,从而兼顾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同时,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挑选适合自己的拓展或巩固练习,从而使学习实现个性化。

3.课后

1学生通过电子书包平台完成家庭作业,并将作业发送给教师。

2电子书包可以代替纸质作业本, 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作业反馈及教师的评语。

3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书包系统中自带的错题本功能查看之前的错题,做到查缺补漏,及时巩固知识。

4除了正常的课后复习、巩固知识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子书包查看自己的学习情况,如成绩波动幅度图表等。

● 电子书包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模式中涉及的关键问题

1.课堂教学环境中的网络问题

电子书包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无线网络的支持,若课堂教学中出现网速过慢、网络不稳定或无线网之间相互干扰等问题,就会中断教师的教学进程,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导致在电子书包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无法顺利进行。

2.教师在电子书包环境下的教学能力

在个性化学习中,教师不仅要针对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策略,还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个性化指导;既要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汇聚的个性化学习空间, 又要根据学生个性特征推荐符合其偏好的个性化学习资源,促进学生与内容以及教师之间的有意义互动。[7]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自然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如果教师不熟悉电子书包的使用环境,不能熟练掌握电子书包的操作技能(如电子白板的操作),就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从而导致电子书包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无法实现。

3.学生对电子书包的功能了解以及操作能力

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对电子书包功能的了解及操作能力影响着学生自身发挥个性化学习的程度,对于操作能力稍差的学生来说,在该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会出现学习效率低及不能最大化地实现个性化学习等问题。

4.学生的自律问题

学生的自律性是高效率课堂的保证。对于自律性稍差的学生,在参与电子书包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时会出现以下情况:1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从而影响与教师间的互动。2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几个功能进行操作,不参与互动。

● 总结与展望

电子书包作文 篇5

电子书包的外形乍一看有点像笔记本电脑,可比笔记本电脑还要小些呢!嘿嘿,这就是它的独到之处。它可以折叠在口袋里,而且很轻。你可能会问:“它可是电子书包呀,一折叠不就折坏了吗?”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它绝对不会折坏,因为它使用了一种特殊材料制成,它无毒、无害,是22世纪首选的制造材料。”它里面就像一个网站,有各种教科书、复习书,还有有趣的游戏和悦耳的音乐,可以让学生在美妙的环境下进入梦乡。

写作业时,用印有自己相片的优盘把作业上传到电子书包中,就可以写作业了。用特制笔写在频幕上,就可以了。写完作业后,它会自动发送给老师批改,并自动关机。这样,就省事多了。

它还有最特别的一个功能,可以在我们学习时散发香气,散发的香气多种多样,有玫瑰香、茉莉花香、青草芳香等等。这样,学习起来就很轻松了。

从梦境中醒来,回想起刚刚做过的梦,这虽然是个梦,但我相信,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它一定会出现的。

电子书包环境 篇6

一、激趣导入策略

精彩的导入能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利用电子书包“立体化资源拓展教学内容”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猫》第一课时,课伊始,我播放课前学生上传到电子书包的有趣的猫的图片,并与学生一起呼唤猫的名字导入新课,熟悉的有趣的图片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再如,在教学《触摸春天》(第二课时)则欣赏由学生课前上传到电子书包的学生动情朗读1-4段安静创造奇迹的句子的录音,导入新课。来自身边小伙伴的配乐朗读,快速地让学生回顾第一课时的学习,同时自然而然地投入到第二课时的学习中。

二、多元导学策略

基于电子书包多元工具的深度“对话”环境,充分凸显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回归整体,迁移升华”环节,我提出了如下研学要求——你是怎样理解“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句话的意思?(学习提示:联系课文或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身残志坚的故事上传到电子书包“互动讨论中”。同时老师也上传大量图文并茂地故事,利用大量的补充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理解这句含义深刻的句子。并通过反复的引读强化对中心句的理解与感悟。利用电子书包的录音功能及交互性,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高课堂学习的效能。课后,让学生把自己体会最深的句子以及原因录下来,一方面很好的地落实了有感情朗读的要求,同时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展示的舞台。

三、深度导练策略

在研学拓展中,借助电子书包进行拓展性阅读及练笔迁移,让学生的练更充分、更深入,有效地实现读写结合。

例如,在《触摸春天》研学拓展环节,我引导学生借助电子书包开展如下学习活动:

1. (课内)学了课文,我深深地感动着,我想对安静(海伦·凯勒、同学、朋友、家人等)(选其一在电子书包上写一写)说:____。

2. (课外)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传》《贝多芬传》并把收集到的资料及阅读后的感受,上传到电子书包。并在拓展阅读栏目中上传了以上三本电子书。解决了学生因找不到书不能开展课外阅读的难题。也为学生读后的情感表达提供交流的平台。

四、自主研学策略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将学习内容编写成“导学案”(即学生学习的路线图),上传到电子书包“学案中心”,供学生提前预习。并在电子书包“互动讨论”中反馈预习情况,为教师课堂有针对性地引导提供了可能。

如教学《猫》第一课时,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如下:

1. 收集有关作者的资料,上传到“互动讨论”(字数不超300字)。

2. 读准生字词,上传录音。写一写难写的字,并进行投票。

又如,在教学《触摸春天》(第二课时),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如下:

1. 收集残疾人奋斗的故事,并上传到电子书包共享。

2.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1-4段中安静创造奇迹的句子(上传录音)。

上课伊始,引导学生围绕研学问题,自主阅读、批注:从文中哪些语句能感受到作者也被深深感动了呢?(研学提示:1. 自主阅读并划出相关语句。2. 读句子,抓住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进行简单批注。拍照上传互动讨论区。)

在“电子书包”创建的虚拟课堂中,组织学生收集作者的资料与同学相互交流,上传生字词自学录音,对难写的字进行投票,教师能直观、快捷地检测学生对生字词以及课文内容的预习情况。

电子书包环境 篇7

一、电子书包

电子书包指的是在信息技术上实现的一种便携式教学设备。目前, 该设备在国内已经有所应用, 但仍处于试验阶段, 并没有大面积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从理论上讲, 电子书包的应用能够改变小学英语的教学环境, 因此, 教学模式与行为也必须做出改变, 才能与这一环境相适应。

电子书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化水平高这一方面, 设备中包含的大量教学信息, 为小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与资源, 不仅能够起到激发其学习兴趣的目的, 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小学英语教学具有较强的枯燥性, 除此之外,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 且自控能力较差, 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充分吸引其注意力, 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 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相对较低。电子书包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一设备的重视。

二、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与行为分析

电子书包环境下, 小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到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阶段, 在三个阶段中, 均应重视教学模式与行为的问题。

(一) 课前教学模式与行为。

为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水平, 应从教学过程延伸到课堂之前。在课前, 教师需要使用电子书包对课程进行准备, 在此基础上, 根据将本节课程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汇总, 并要求学生预习课程。学生预习完成之后, 要将自己的成果发送给教师, 预习成果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呈现, 视频以及语音等均可。教师要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及时查看, 并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此为基础, 实现对备课内容的更改, 以保证其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这对于课堂中教学效率的提高十分有利, 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一教学模式与行为对于小学英语课堂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课中教学模式与行为。在电子书包环境下, 课中的教学模式与行为与以往大不相同。

首先, 小学英语教师应保证课中的教学与课前的预习相互衔接, 因此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 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反馈的预习成果情况进行总结, 一方面指出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引出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 以使教学过程能够顺其自然地进行。例如:在学习自我介绍互相认识这一课时, 教师便应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在自我介绍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同时, 为提高其自信心与积极性, 还应针对学生的音频或视频反馈进行播放, 并要求学生在众多音频与视频中, 选择出最为优秀的一个。教师要对优秀者进行奖励, 以提高其自信心的同时, 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

其次, 自主听读与测试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向学生下发听读任务, 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听读时间, 在听读完成之后, 学生同样需要对成果进行反馈, 此时教师仍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在指出问题的基础上, 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的引导。

最后, 自主创作与展示是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此时, 学生要根据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自主创造, 同样以第一次见面互相介绍这一部分的知识为例,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 编排一段对话, 并向教师与其他学生进行展示, 以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 课后教学模式与行为。

课中教学的完成并不代表学习的终结, 在课后, 为使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能够得到巩固, 教师必须向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学生同样以电子书包的形式, 将作业的完成情况反馈给老师, 以使教师对教学效果的整体情况实现综合了解, 并以具体情况为准, 决定下一步的教学内容。

三、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在电子书包环境下, 小学英语教学必定能够向着高效、自主的方向发展。高效校现在教学效率方面, 同时也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率方面, 而自主指的则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 这对于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电子书包环境下, 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与行为均脱离了传统教学的限制。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也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 由此可见, 电子书包环境能够为小学英语教学整体状况的改善提供重要的价值, 因此可以适当地扩大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郑娟, 贺平.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行为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 2013 (12) :112-117.

[2]管珏琪, 苏小兵, 郭毅, 祝智庭.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 2015 (03) :103-109.

[3]庞敬文, 王梦雪, 唐烨伟, 解月光, 王伟.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5 (09) :63-70;84.

电子书包环境 篇8

●教材分析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提高文化品位。[1]综合实践课是帮助学生吸收中国文化精华、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也是学生智慧形成的阶梯。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民俗, 被称为“诗中之诗”, 是我国古典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2]本节课的意义在于, 通过对联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情感, 丰富学生文化底蕴, 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提高学生言语简练能力,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目的是使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对联, 培养对联写作能力, 以及具备这些能力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 基于这样的想法, 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概念本体, 方法本体和应用本体, 具体为:概念本体——对联形式, 对联写作方法、写作技巧。方法本体——搜集整理对联资料, 欣赏对联, 借鉴仿写对联, 创作对联。应用本体——对联在实际生活场景中的运用。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对对联有了一定了解和积累, 与小学生相比, 他们的感知力和观察能力有明显提高, 在一些问题上, 能够主动寻求答案。电子书包的多途径多方面的运用能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留出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帮助他们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及写作的手法, 提高其学习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网站积累有关对联知识, 掌握对联的对仗形式, 欣赏对联写作方法, 能尝试对简单的对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电子书包课前自由学习, 引起兴趣;通过引导想象对联的过程, 掌握对联欣赏与写作的方法, 提高对对联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培养民族自豪感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特点是知识丰富, 贴近学生生活, 为使教学策略顺利实施, 可借助电子书包的支撑。

1.电子书包的教学优势

资源获取工具:电子书包的学习资源可以分为固态、稳态、动态三种形态。[3]固态资源是指电子书包内置的形式多样的学习工具;稳态资源是指以教学目标设定的课本与教材等;动态资源是指学生通过平台自主选择下载或上传的学习资料, 学生根据个人的情况, 搜集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 与他人分享交流。动态资源的获取满足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个性化需求, 是创设情境的必备素材, 也是知识体系的养料基础。

认知工具:认知工具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托和介质, 电子书包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认知工具的革新。传统的教学过程, 教师大多是凭借几张图片或者口述, 解释说明教学内容, 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在于不能给学生深刻全面的内容呈现, 电子书包系统中提供有众多分门别类的认知工具, 能刺激学生的感官, 加深学习印象。例如, 原理认知工具, 通过仿真模型小组件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原型;模拟考试工具, 为学生提供虚拟的考场环境, 学生模拟答题及时掌握学习情况。

情报获取工具:电子书包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系统, 教师和学生可以凭借注册的账号, 登录系统, 学生点击测试系统检测练习, 检测成绩和练习结果能够即时统计出来, 另外, 学生还可以将学习档案袋存放在内。这时, 教师的身份不仅是电子书包的操作员, 更是电子书包环境下的情报获取员, 通过存放在电子书包的测试数据或学习档案袋, 即时获取学生的学习情报, 为教师今后因材施教提供有效帮助。

家校沟通工具:电子书包摆脱了物理空间的局限性, 学习地点不仅是学校, 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都可以通过电子书包随时随地学习, 学生在家里也可以向老师“面对面”请教, 与其他学习者交流互动。另外, 电子书包将教师、家长、学校形成一个具有联通性的关系圈。[4]教师、家长和学校可以无障碍联系, 共同管理与评价学习。

2.学习资源设计

对联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源库和开放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资源的设计包括与本节课学习相关的结构化知识, 这些知识内容以超链接, 非线性的形式有机地归纳在一起, 形成完整的对联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自学的方向, 帮助学生完成意义建构。同时, 对联网站还包括扩展学习读物, 这部分设计是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 丰富学生视野, 也便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习者进行学习, 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例如, 在教学开展之前, 学生可以登录对联专题网站, 事先预习对联的形式这一知识点, 为课上学习打下概念基础;在教学结束后, 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再次登录网站, 点击对联征集链接, 发表个人已完成的对联作品。

3.交互设计

交流互动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新的学习环境为师生、生生都提供了便捷的互动渠道, 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思维轨迹。例如, 写对联的教学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端实时地对学生写对联的情况进行观察, 并同时作出及时评价, 了解每位学生的发展情况;题库提供难度适宜、基础性强的大量习题, 学生作答完毕点击提交, 测试成绩经过系统数据分析后反馈在教师端, 教师记录典型错误。另外, 学生之间还可以通过屏幕的切换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

●学习过程

1.课下学习

赏对联:在上课开始之前, 学生利用对联专题网站自主学习, 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记录总结并在交流区发布, 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分享心得。

设计意图:对联网站学习资料丰富多彩, 将整个对联知识体系分为:对联技巧、对联知识、对联分类、对联资讯、书法欣赏以及人物对联,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与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内容, 进行课前预习,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下的时间学生可以自由灵活地巩固知识, 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在交流区与同学利用追贴方式探讨问题。

2.课上学习

(1) 引对联

师:请大家打开电子书包, 找到对联图片, 从这幅对联中猜一猜, 老师是从哪里来?对联是中国特有民俗, 无论是皇帝的金銮殿还是百姓的茅草屋,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对联,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广阔的对联世界。

学生积极踊跃地抢答, 仔细认真地听教师讲解。

设计意图:对联在生活中的实例难以再现在课堂中, 学生难以体会对联的精华, 电子书包平台创设实现生活真实情境, 真情实感取代了凭空想象,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 说对联

师:在学习这节课之前, 老师已经让大家在自学网站预习了。下面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者发现的问题。

学生积极发言, 畅谈预习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

设计意图:已学知识再次呈现存在困难, 利用网站教学环境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网站提供的学习资源, 刺激原有认知结构的旧知, 再次分析和思考以前接触过的对偶知识, 新旧知识相碰触, 探讨归纳出对联的特点, 整个过程, 学生不断地从自己的认知结构出发重新吸收同化新的知识, 养成由已知到未知的自主探究能力。

(3) 赏对联

教师将学生分成春联、寿联、商业联和励志联四个合作小组, 请学生在电子书包中进入对联欣赏工具, 根据出示的图片或对联上句, 选出最欣赏的一副对联并推屏展示。各组派一名代表阐述理由, 时间5分钟。

各个小组分别进入对联欣赏工具, 和组内成员交流讨论, 最后并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 阐述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对联, 能让学生直观了解对联特点, 激发想象力和对对联的浓厚兴趣。传统教学中对联纸张的数量、大小都会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 如果将真实的对联带入课堂会出现许多麻烦, 占用较多课堂时间, 难以实现高效课堂, 电子书包帮助学生获取问题情境。另外, 线上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推屏展示工具解决了组内、组间交流困难的问题。

(4) 写对联

根据赏对联环节中学生的发言情况, 教师总结创作写对联的方法:联想想象、善用修辞、巧用典故、修改成联。接下来, 帮助学生想象、联想, 师生共同对出下联。

任务一:选取以下图片中的任意一幅图 (如图1、图2) , 看图根据上句对下句。

任务二:根据上句填下句, 打开电子书包的学习资料库, 找到对应的习题, 完成任务。要求:对联时, 注意字数和词性相对。

任务三:根据图片独立完成对联 (如图3、图4) 。要求:至少根据画面中的一个事物独立形成完整对联。

答题提示:这项体育运动体现了哪些精神, 可以自成上下联。

答题提示:充分联想, 你想到了与此相关的很多事情吧, 不仅是树本身。

学生根据图片写对联, 同时在大屏幕上呈现, 学生用电子书包投票装置选出最好的一联, 集体欣赏, 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电子书包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学习资源, 学生学习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地完成对对联的任务, 新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图的设置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对联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个性, 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提高其对对联的技巧和能力。另外, 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能力不同, 一致的教学内容不能给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电子书包分层学习任务, 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 增大了课容量,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 有目的地选择要完成的任务, 这样可以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以施展, 真正达到智慧学习的教学目标。

(5) 贴对联

电子书包分别给出书房、葬礼、寺庙、婚庆、店铺、新年的大门口等建筑的场景, 并提供几十幅对联, 要求学生将对联贴入相应的场景中。另外, 学生还可以现场用笔墨纸砚题对联。

设计意图:电子书包可以及时进行课堂训练, 反馈信息, 使教师随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让学生更明确了对联与生活的关系, 激发学生将对联在生活中运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孙田赦.对联格律及撰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3]刘繁华, 玉会娟, 谭芳.电子书包及其教育应用研究[J].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 2013 (1) :73.

电子书包环境 篇9

“电子书包”的教学功能

学习可以分为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两种基本形式。“电子书包”应该能有效帮助学生开展正式学习和非正式的学习。

课堂测试、反馈、统计、游戏、竞赛

课堂中教师提出问答题或者选择题, 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回答或者选择, 服务平台及时汇总学生的回答情况, 快速诊断学生的情况。教师及时分析并进行有针对性教学, 向学生展示结果并组织学生协作讨论。

课堂基于电子白板的深度交互

电子白板是教师在课堂中开展互动教学的主要工具, 但目前课堂中学生利用电子白板与教师互动不是十分方便, 将来学生的移动终端设备与教室中的电子白板应该能进行实时交互, 即电子白板上的内容实时呈现在学生的移动终端上, 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与教师电子白板进行交互操作,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深度交互。

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移动终端可以方便地阅读多媒体教材, 也可以方便地对电子教材进行标注。“电子书包”还具备字典与词典功能,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及时查阅。“电子书包”同时具备笔记功能, 通过概念图或其他软件工具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笔记。

户外学习中数据的采集与记录

学生的学习不应局限在教室里, 有些学习活动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这时, 学生可以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开展参与式的、模拟的体验学习活动。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实现角色的扮演,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移动终端发送来的信息及时汇总班级情况, 并发送相应的指令;学生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现户外体验式学习活动中相关数据的采集, 并通过无线网络及时采集数据并集中到服务器的服务平台中, 供教师和学生实时了解相关数据。

课外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

“电子书包”将学生的学习时空延伸到课外和家中, 并为学生营造实现有效学习的环境, 让学生在“人机”和“生生”的深度交互中进行知识应用的自我体验和自我反馈, 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 完善自己的学习经验。

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与分析

“电子书包”能够记录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以及发展变化。教师通过数据挖掘, 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了解学生的态度、习惯等, 用第一手数据资料客观真实地了解学生, 用作业情况统计与反馈、学生活动评价等多种学习管理功能, 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个别辅导, 进而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开展有针对性的反馈和调控。

学生作业电子化

“电子书包”便于教师将作业发送到学生的移动终端上, 学生可以直接在移动终端上完成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通过“电子书包”的相关软件解决。学生完成电子作业后通过网络及时发送给教师。教师通过终端接收并批改学生的作业, 对学生作业过程中遇到的、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 还可以通过服务平台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辅导。

学生位置感知

“电子书包”可以采用物联网技术, 在学生终端上安装无线射频标签芯片, 加强学生的安全, 如所有汽车上有能识别“电子书包”的无线射频探测装置, 在汽车刹车范围内一旦发现学生, 能自动提醒驾驶员前方有学生, 从而确保学生上学和放学途中的交通安全。

“电子书包”在改善学习方式方面的作用

“电子书包”能实现个性化、自适应学习, 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学生是存在差异的。理想的教学应该提供给学生个性化学习支持, 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学习不同的内容、完成不同的作业。“电子书包”使这些理念成为现实。一方面, “电子书包”允许学生根据个别所需获得最佳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点对服务平台推送到“电子书包”的内容进行自主选择, 教师预先准备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 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另一方面, “电子书包”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与分析, 及时判断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层次学生, “电子书包”能自动推送相应的学习内容与作业, 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使作业更有效, 真正地减轻学生的负担。

“电子书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厌学情绪等问题是现在教育关注的热点。减负不仅要减去有形的作业负担, 更要减去无形的心理负担。激发学生兴趣, 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学习注意力、接受知识的速度和质量就能提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可以变“被动学”为“主动学”。“电子书包”作为未来学生学习的工具, 具备多样化、形象化、艺术化、交互丰富性、情境相关性等特点, 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子书包”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

“电子书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化资源, 便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同时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利用手中的“电子书包”进行自主学习, 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范围。“电子书包”能创设现实环境中无法让学生探究的、虚拟的、情境性的环境, 让学生基于“电子书包”开展探究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与其他学生交流互动, “电子书包”便于开展同伴互教、小组讨论、小组练习、小组课题等合作学习, 还可以将课堂尚未完成的合作学习活动延续到课堂以外进行。

电子书包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电子书包或将取代传统书包 篇10

近日, 作为“武汉市高效课堂巡礼”活动之一, 各区教育局教研员、小学语数外骨干教师, 及部分校长代表, 走进武昌区三道街小学, 观摩该校教师使用

现场:电子书包让课堂活起来

学生分小组围坐, 课桌上人手一台IPAD, 老师通过操作手中的IPAD, 并同步显示在正前方的电子白板上进行教学, 同时与学生互动。传统课堂中的课本、粉笔、黑板不见了。

语文课, 教师陈燕讲解“春的颂歌”, 她整合了本学期有关“春”的三首古诗词, 通过视频展示春景图、配乐诗朗诵, 利用海量“教育云”资源, 在45分钟内完成三首诗的教学, 容量是传统课堂的三倍。数学课中, 教师聂虹雁带领学生利用动画视频、智力闯关游戏、用IPAD拍拍身边的几分之一等, 帮助学生认识分数的概念, 枯燥的数学课有了趣味。

校长尹慧红介绍, 学校试点电子书包和推广教学信息化, 对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素质、教师专业水平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该校已成为全国的信息技术先进学校和实验学校。

记者在现场看到, 课堂教学高效, 气氛活跃, 师生互动也较频繁。不过, 上课时不时有学生揉眼睛, 在平板电脑上作答时, 字迹太小也显得有些吃力。

质疑:有影响学生视力、分散注意力的风险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 都是有利有弊。另一所参与试点的小学校长告诉记者, 电子书包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海量资源自主学习, 但试点班学生的视力却普遍下降了。“中国的小学教育, 是基于汉字的教学, 电子书包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写写画画, 更不能以牺牲孩子的视力作为代价。”他并不看好电子书包大面积推广。

在该校针对家长的调查问卷中, 绝大多数家长反对使用电子书包, 主要担心孩子拿着IPAD玩游戏, 长时间使用难免造成视力上的伤害, 但小学生普遍表现出新奇和喜欢。“小学生自制力差, 容易被亮丽的电子屏幕吸引, 分散注意力, 导致思维碎片化;过度依赖科技, 也可能会导致思维惰性。”一位家长表达了担忧。

武汉市教科院小学教研室主任李光杰告诉记者, 电子书包走进课堂, 信息化融入学科, 如何降低可能的风险, 已经引起教育人、技术研发者们的关注和思考。

建议:科技融入课堂要有度

那么, 如何推进电子书包, 才能扬长避短, 让家长不再纠结和担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 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2012年, 国家九部委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年规划。一位试点小学校长介绍, 教育信息化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首先要在硬件上减少对视力的伤害, 否则得不偿失。

多媒体永远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 融入课堂要掌握 “度”。武汉市教科院小学教研室主任李光杰说, 怎样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 把需要的资源整合到课堂中, 这是需要所有教育人用心、用智慧来思考的问题。“现在我要告诉大家, ‘云’真的来了。”他透露, 武汉市教育局和武汉市教科院已联手购置了8700万的教育资源, 包括从幼儿园到高中各个学科的资源, 将于明年春季开学投入到武汉市教育信息平台, 通过“班班通”进入课堂。

美丽梦想:电子书包 篇11

电子书包目前在业界尚没有明确、固定、权威的定义,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大致说来,电子书包就是供学生使用的、作用有点类似于书包的电子终端产品,有点像放大了的“商务通”,有点像功能更齐全的手持电子阅读器,有点像放大且简化、灵便一些的iPhone、iPad,有点像较小、较轻的笔记本电脑。可触摸,可手写,可按键;有多个接口,可插入,可输出,可传播;有多种功能,可录音,可记录,可复制,可搜索,可查询,可作分析,可作提示。比如,可以把学生的课本、词典电子化,然后置入电子书包,学生上课时通过点击或者触摸电子书包的屏幕就能看到课本,或者查阅词典,且可翻页、标记、眉批、查询;老师可以借助电子书包来备课、教学、考试,不用总是借助传统的纸质课本、笔记本、黑板、粉笔、试卷等,甚至可以把PPT、投影仪与电子书包结合起来用,不仅使用起来方便,效果好,效率高,而且课后也能更好地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学生可以借助电子书包来听课、做笔记、做练习、考试(开放式考试)、复习功课、提交作业、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家长可以借助电子书包与老师和学生交流、互动。

总之,电子书包是一种致力于提高教育信息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的便携式电子终端产品,是一种真正的“数字化书包”。

目前,国内市面上已经在销售的以“电子书包”命名的汉王电子书包、盈动电子书包等产品,实际上是一种专为学生而设计的笔记本电脑或电子阅读器,是继早教机、点读机、电子辞典、学习机之后的第五代学生教辅产品,是初级阶段的电子书包。未来的电子书包还会有更多变化和变数。

二、电子书包的发展历程

电子书包的发展,从目前来看,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尝试时期,1999~2008年,标志是新加坡、中国等电子书包硬件试点工作开始,表现为以产品为核心的硬件研发与试用。

第二阶段:探索发展时期,从2009年开始的五至十年,标志为中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再次掀起推动电子书包发展的浪潮,表现为电子书包产业链各部分逐渐整合、完善,电子书包软件(数字内容)逐步丰富、多元。

第三阶段:完善成熟时期,电子书包形成一定规模,走进课堂,并进一步融合、细化、丰富。与上一阶段的分界点,即标志性事件,是电子书包首次实现可持续性地取代传统书包的功能和地位,表现为电子书包产业由产品指向型向服务指向型转变。这时,与电子书包内容相关联的数字出版市场有望实现供需平衡,最终供大于求,优胜劣汰,形成稳定的供应、筛选、运营机制,为使用者提供精准的数字化教育服务成为电子书包产业链的核心价值。

三、电子书包的优势

电子书包目前呈现出如火如荼之势,如果发展得好很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推动电子业、IT业的发展,而且也促进教育与教学的改革;但其不确定性与可变性也同时存在,如果发展过程中出现失误与波折,很有可能会损失惨重,甚至血本无归,所以在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就分析其利弊,厘清其条理,综合考虑,整体策划,未雨绸缪,良性发展,可以少走弯路,多出成果。

电子书包的优势是:

1. 资源消耗少,低碳、环保。

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在校生达3.2亿人,平均每个学生的课本为20本,每学期总印数将超过60亿册,每学年达到120亿册,而学生所用的作业本是课本的数倍,每学期每门课按6本计算,将达到240亿册,课本和作业本加起来将达到360亿册。 这些课本和作业本如果都是用纸来印制,每年要砍伐多少树木,消耗多少资源?如果改用电子书包,就可以节省很多资源,这无疑是非常环保的。

最近几年,国家提倡教材循环使用,但收效甚微,原因何在?就因为其可操作性不强。小学生的教材一个学期下来,早已是破损不堪,很难循环使用;中学生、大学生的教材,一是也有破损严重无法循环使用的,二是很多学生不愿意循环使用,他们要作为学习资料自己收藏,以方便随时温习,三是很多低年级学生也不愿意使用高年级学生用过的旧教材。此外,如果教材循环使用,每学期的教材需求量就会减少,出版商的利润就会大大降低。尽管目前九年义务制教育所用教材是政府统一采购,利润率非常之低,但有印数即意味着有比较稳定、可观的利润,没有印数就意味着没有利润,所以教材循环使用是动了出版商的奶酪,出版商没有积极性,本能地或明或暗地加以抵触。如果改用电子书包,很自然就能循环使用,就可以减少很多教材用纸,既节省资源又减少环境污染。

2. 蕴藏商机大,前景广阔。

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在校生每年使用的课本和作业本加起来约360亿册,总价值超过1000亿元。这意味着,如果电子书包能取代传统书包,至少有1000亿元的大市场,如果算上延伸的配套产品,市场前景更是巨大无比。 这巨大的市场如果不用电子书包去占领,别的替代品就会来挤占,国外的电子书包或其他产品也会来抢占,而传统书包目前呈下降趋势,是难以继续占领这个巨大市场的。巨大的潜在商机催生的是无限的想象、创造与创新。我们应顺应时代的需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而不是坐失良机。

3.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中国教育的弊端早已为人们所诟病,特别是填鸭式的教学,强迫孩子死记硬背之类,早已为人们所深恶痛绝。电子书包的出现,或许能改变这种现状,或者能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去改变这种现状。电子书包能让老师创新教学、学生轻松学习、家长快乐助学,这对学校、家庭、孩子无疑是一种解放,也是一种促进,孩子也能更多地释放出灵性与智慧。

电子书包的使用将很大程度上改变甚至完全颠覆过去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如果说传统的纸质课本、粉笔、黑板代表着工业革命,电子书包则代表着信息革命。在全球化时代,高新科技催生着新的教学方式与教育思想,很多新东西应运而生,我们应该用开放的心态迎接挑战,努力创新,而不是亦步亦趋,固步自封。电子书包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产品的更新、升级,更多的是理念与思想的变化,甚至行为的改变。电子书包剑指教改,意在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育质量,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从发展方向来讲这对民族和社会无疑是一件幸事。

四、电子书包存在的问题

1. 潜藏着有可能伤害孩子的某些隐患。

电子书包属于电子产品的一种,电子产品目前存在着一些尚未被人们所认识与确定的对人体有害的东西。比如看久了,很多人眼睛疲劳、不适;比如用久了,可能产生辐射,有害人体健康,或者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尽管现代医学对此还不能作出鉴定与确认,但人们在“残酷”的现实中还是能隐约感到担忧:现代生活中“近视眼”越来越多,“不育症”越来越普遍,人们越来越容易变得焦虑、烦躁、偏激、神经质,是否与长期使用电子产品有关?电子书包会不会对学生的眼睛、身体造成某种程度的伤害或潜在伤害?怎么预防学生过分依赖电子书包,乃至无法自控,陷入电子游戏、网上色情之类的泥淖?这类担忧,恐怕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杞人忧天。因为未来学生一天到晚都要使用电子书包,比人们使用其他电子产品的时间更长、频率更高、依赖性更强,电子书包对学生造成潜在伤害与影响的可能性会更大,所以在电子书包创建标准、推广应用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并非坏事。比如,最基本的,生产商对电子书包的屏幕和显示器要进行技术改良与创新,或者加装防护膜、防护罩,使之符合青少年视力以及身体健康要求,并形成一种安全标准。

2. 有可能造成新的污染。

如果说传统的造纸、出版会砍伐大量树木,消耗过多资源,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那么大量使用电子书包同样有可能造成新的污染,即电子污染。现在大量废旧电视、电脑、手机等的处置已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事情,如何回收、利用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大量使用电子书包,将来若干年后遇到的电子垃圾问题,会更为严峻。我国在校生有3.2亿,如果三分之一的学生使用电子书包,每个学生十年之内只使用一台电子书包,每台电子书包重量仅为500克,那么,十年后我国平均每年仅因电子书包一项产生的电子垃圾就会重达5000吨。这些电子垃圾堆积搁置,会污染水源、土地;倘若销毁,会污染空气;倘若拆卸,或许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这些废旧的、淘汰的、损坏的电子书包如何无害处理、有效回收,是我们现在着手开发电子书包产品时就应该事先周密考虑、整体策划的。

3. 有可能带来一些不可预知的负面效应。

现在的孩子高频率地使用电子产品,键盘一敲或者手指一触就能解决很多问题,有人称他们为“按键一族”或“拔拉一族”,他们使用电子产品可能会无比熟练,而别的方面则有可能会相当“白痴”,如何避免孩子走极端,网络成瘾或者患上电子书包依赖症,这也是我们事先必须考虑和研究的。比如有美国专家戏称互联网造就了美国整整一代傻瓜,因为有相当多的美国人过分依赖电脑、网络,离开电脑、网络就什么都不会了。那么,如何避免我们的孩子离开电子书包就什么都不会了,这恐怕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课题。比如,孩子长时间使用电子书包最后有可能导致不会写字,不会画画,不会算术,甚至不会说“人话”(只会网络语言),不会思考(只会在电子书包上敲、触)。电子书包有可能给孩子带来的诸多负面的东西(有很多现在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我们恐怕也要早作考虑和预防。

4. 价格太贵会影响推广和普及,并造成新的“知沟”。

电子书包目前的价格肯定是偏贵,几千元一台的价格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如果要大面积推广,价格应降到几百元较为合适。价格太贵,会成为奢侈品,只能少数人问津;价格太便宜,则生产厂家无利润可赚,缺乏推动力。这两者对产业的长远发展都是不利的。

价格太贵,只有富有家庭的孩子才买得起、用得起,贫穷家庭的孩子因为买不起而没法享受这种新产品,这还会造成富有家庭和贫穷家庭的孩子在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方面的沟壑加深,造成新的社会不公、教育不公。

所以,如何既保证质量,又降低成本,既让消费者满意,又让生产厂家赚到钱,是目前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五、电子书包的产品定位与路径选择

电子书包是辅助产品还是替代产品?

我认为,电子书包目前是辅助产品,是辅助教学的一类产品,有如以前推出的早教机、点读机、电子辞典、学习机之类。这意味着生产电子书包是企业自主行为,电子书包的进退、起伏、荣辱由企业自行负责,由市场博弈、消费者自然选择决定其生死存亡、发展方向、发展速度等。

但电子书包未来是替代产品,也就是说它将来有一天会替代传统书包,走进学校、走进课堂,甚至学生人手一台。这就意味着生产电子书包不仅是企业行为,也将是政府行为,政府要动用行政力量加以引导、规范、推广、普及,使之健康、快速发展,避免无序竞争、恶性发展。

把电子书包定位为替代产品,对电子书包行业的整体发展会非常有利。从新加坡、韩国、美国等国家的探索与实践来看,他们基本上也是把电子书包作为替代产品来看待和对待,由政府出面作规划,朝着走进课堂的目标努力。

把电子书包定位为替代产品,其发展路径就是:企业+政府,分阶段、分步骤发展:第一步各企业充分研发,自由竞争,打造品牌;第二步,政府在众多品牌产品中选择较合适、较有实力的进行试点,同时促使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在得到较多肯定与认可后再作大面积推广。

当然,政府可以提前介入,先制定产业规划与目标,指引企业发展大方向;再建立和完善行业规范与标准,使不同品牌的产品标准一致,互相兼容,避免资源浪费与恶性竞争。在未来产品非常成熟的情况下政府可以为学生买单,把现在用来采购九年义务教育纸质教材的费用拿来采购电子书包,这不是不可能的。

政府的介入一般是行业规划、标准制定、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等宏观方面的指导、引导。企业寄希望于政府把自己“钦定”为“龙头老大”或者被选择为XX“唯一品牌”,是不切实际的。

电子书包目前要避免走两种极端,一是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坐失良机,二是一窝蜂争上项目、掣肘内耗,无序竞争、恶性循环。

政府已开始着手制定电子书包行业标准。据悉,“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第一次会议暨启动会2010年11月19日在上海召开。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书标准工作组联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成立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由华东师范大学承担专题组组长单位。标准专题组致力于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研制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制定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并积极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ISO/IECJTC1SC36),推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产业发展和应用。

2011年,“电子书包项目”被写进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教育规划,相信未来完全有可能给教育数字出版界带来更大的惊喜。

六、电子书包的未来任重而道远

电子书包的优势开始显现,但电子书包要真正走进学校,大面积推广和普及,替代过去的传统书包,介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估计至少要五至十年的时间。

电子书包要大面积走进学生课堂至少要先过以下四道关:

1. 硬件关。

电子书包究竟要做成什么样子、具备哪些功能才真正适合学生使用,为孩子、家长和老师所欢迎与接受?这是目前众多企业正在积极思考与探索的事情。

相对以下几点而言,硬件目前可能是最成熟的,因为已有电脑、手机、手持电子阅读器等产品作为基础,电子书包所需要的各种技术已基本具备和成熟,不构成大的障碍。

硬件方面接下来要做的是整合资源,把产品做得更人性化、更立体化,功能更多元、更齐全,更贴近孩子,更方便使用。尽管做好、完善电子书包的硬件仍会很艰难,但可以说大方向已基本明朗,“路线图”也十分明确。

2. 软件关。

电子书包的软件(数字内容)应包括针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年龄段学生和不同专业层次(不同科目与不同等级)学生的内容。具体地说,应包括针对老师的备课软件、教学软件,针对学生的学习软件、娱乐软件,针对家长的辅导软件、观摩软件等,每一类中还可细分出许多小类。其中最核心的是学生的学习软件。

学生的学习软件包括数字版的课本、教辅资料、课外阅读资料等。

数字课本,目前几乎是空白。笔者以为,数字课本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把现有的纸质课本电子化、数字化,这相对比较简单、容易。第二步是编写全新的数字课本。这需要由教育部门组织内容专家和技术专家来集体创编,内容自然要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学习和阅读,知识点的选取与讲解、内容的构架与编排,这些和纸质课本肯定会有很大不同,而展现形式最有可能采用彩色的动漫方式,突出互动性、即时性、便捷性、开放性,且能作链接、延伸甚至具备更多的其他功能。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创新工程。

数字课本和普通书籍不同,中小学生课本的出版、发行是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国家未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企业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所以政府的引导、指导非常重要。

数字教辅资料、工具书等,应与数字课本相配套,同样需要富有动漫效果、互动功能等,能充分吸引和引导学生学习、使用,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要采用数字技术直接生产成数字产品,少走弯路,多出成果。这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其他数字课外阅读资料,是数字出版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审时度势、随时跟进的产物,学生可以在互联网、在数字图书馆自由查找、搜寻,或经过其他途径获得。这部分内容相对容易一些。而学生要训练和掌握的是如何辨别和选取,即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搜索、搜集、过滤、选择、使用并有能力进行加工、创新。

除了针对学生的学习软件以外,针对老师的教学软件和针对家长的助学软件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应运而生,并日益增多,甚至会推动和促成教育改革、教学改革的新走向。这类软件也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电子书包的软件可以由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由小学向中学、大学,逐步开发,取得经验后渐次展开。

电子书包的软件还需要解决版权和原创问题。如果数字版权还像目前这么纠结,未来即便有好的电子书包设备也难以置入理想的、高质量的教材、教辅;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优秀原创,孩子们的电子书包也会缺乏新鲜、生动的“课外读物”。也就是说,没有好的软件(内容),再好的电子书包(硬件)也只是一个空壳,一个摆设。

3. 培训关。

即便电子书包非常成熟,可以推广普及了,这推广普及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因为学生不是天生就会使用电子书包,它和纸质图书不一样,不是翻开就可以阅读,是要动手操作的。所以学校要培训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电子书包。培训学生就要先培训老师,培训老师就要先培训业务骨干。甚至还要培训家长。

培训的工作可交由企业来做,因为政府采购哪家企业的电子书包,哪家企业就有责任和义务来培训老师、学生和家长。但企业的终极目标是赢利,和政府、教育部门的目标不一定是完全吻合的,所以政府的主导、引导不可或缺,教育部门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方法等的更新更是势在必行。比如,使用电子书包后,学生的形体课(书法、美术、舞蹈、文体等)肯定要加强,不然学生的书写能力、说话能力等有可能会退化,身体方面也有可能更加弱不禁风(从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历史来看,科技越进步,人的大脑越发达,人的体质是越来越孱弱,这是用进废退的生物进化的结果)。

电子书包进学校、进课堂,带来的将是一场翻天覆地的教学革命、教育革命,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师结构、教学设备(教室、讲台、“黑板”等)都需要作相应的大变革,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有配套方案的。

4. 利益分配关。

电子书包(硬件、软件、推广)在选择项目、研发设计、生产制作、营销推广的过程中,组织者、研发者、设计者、原始作者、创编者、出版商、发行商(包括平台发布商)、渠道商、教育部门等众多参与者,其利益的分配错综复杂,如何平衡利益各方,调动各方积极性,避免内耗,强化合作,也非常重要。弄不好互相掐捏、掣肘、纠结,电子书包的美好未来就有可能化为泡影,可望而不可及。

总而言之,电子书包是一项庞大的配套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支持、引导,各方付出艰辛努力。

电子书包研究述评 篇12

一、电子书包研究的兴起

由中国知网进行相关文献检索 (表1) , 并利用其“学术趋势”分析工具进行学术关注度分析 (图1) 。

由表1可见, 电子书包属于新兴研究课题, 已有研究并不多, 共125篇, 其中近十年内, 2003年17篇, 2004年6篇, 2005年6篇, 2006~2010年0篇, 2011年14篇, 2012年31篇。另外, 由图1可见, 电子书包的学术关注度2010年之前均较少, 尤其2007年左右出现低谷, 但其后随着电子技术的成熟与国家层面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 如2010年11月19日, “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标准课题组启动会及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召开, 同年12月19日,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的“电子书包教育教学应用 (标准) 规范体系研讨会暨电子书包教育教学应用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电子书包受到业界的关注, 其研究意义与价值得到认可, 研究数量日趋增加, 呈较大的上升幅度。研究方法上, 已有研究多为理论研究或现状分析描述, 实证研究缺乏。

由图2可知, 电子书包研究的学科视角主要集中于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38篇, 出版15篇,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12篇, 其他学科如新兴经济与邮政经济、初等教育、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等有少量涉及。且我国中小学人口基数和市场潜力巨大, 以及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支出, 使已有研究学段多集中于基础教育阶段。

二、电子书包研究的内容

(一) 电子书包定义研究

国外, 主要从技术与应用的角度界定电子书包, 一种认为“电子书包是一个计算机支持的数字化协作学习空间, 它以网络为环境基础, 支持师生、生生间的同步或异步交流与资源共享”。另一种认为:“电子书包是一种支持非正式学习的通用网络设施, 学生可以使用基于蓝牙、无线网络等技术的设备, 随时随地登录、退出电子书包, 管理自己的数字资源”。[1]国内, 华东师大吴永和、祝智庭等认为“电子书包是整合了电子课本阅读器、虚拟学具以及连通无缝学习服务的个人学习终端”[2];江苏省电教馆馆长朱选文认为“电子书包是软件与硬件的结合, 以学生为使用主体, 基于网络学习资源, 以电脑、专用阅读器等设备为终端的综合性教育应用系统, 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电子化、数字化”;张迪梅认为“电子书包是集学、练、评、估的便携式电子课堂, 是学生、教师的互动平台, 也是学生、教师、教学、教研、科研、教育行政、家庭的交流平台”[3]。

可见, 电子书包不等同于电子教材, 它使用IT技术, 结合图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 整合多方优势资源, 服务于课堂教学、学习情况分析、课外辅导, 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持。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理念, 同时一些电子书包除了满足学生需要, 还拓宽业务, 可为教师提供教学、师生沟通、家校沟通等服务。

(二) 电子书包开发应用

已有文献对电子书包在各国的开发应用进行了介绍, 对其进行梳理, 电子书包在各国的发展状况如下表。

由表2可见, 电子书包的应用和普及在全世界都如火如荼地展开, 并成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全球新媒体联盟发布的2010 Horizon报告也指出电子书技术将会对未来五年的学习科学技术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中电子书包作为整合电子课本阅读器、虚拟学具以及连通无缝学习服务的个人学习终端, 将渐入教育领域。[4]国内, 电子书包在港台起步较早, 大陆近几年刚兴起, 尤其是随着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两个指导性文件的颁布, 教育信息化发展迫在眉睫, 各省市正大力加快信息化进程,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而作为教育教学新技术的电子书包正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环节与亮点。

(三) 电子书包体系结构研究

已有研究显示, 电子书包多采用“教育内容+移动终端+网络服务平台”模式, 面向学生个性发展, 作为移动基础教育综合服务系统。华东师大吴永和、祝智庭等提出确定电子书包标准体系框架研究的三个视角:生态观、融合观、产业观, 基于此, 他们对电子书包的使用需求进行分析, 构建了电子书包体系的框架模型由电子课本、学习终端、学习服务和虚拟学具四个部分组成, 各部分紧密相连, 构成了一个软硬件结合的系统。[5]辽宁师大胡卫星、张婷将电子书包的系统构建划分为三个部分:1硬件配置, 考虑学生学习需求和人造特点进行定制;2配套软件, 辅助或支持学生认知活动和个性化发展;3网络服务, 提供学生实时网络教学内容和其他辅助性学习资源。[6]

可见, 电子书包的构建, 离不开软硬件的支持, 沟通课内与课外、教学与辅导等环节, 实现学生个性学习与自主学习。

(四) 电子书包特点与问题研究

为了对电子书包特点有清晰认识, 有学者将其与传统书包、电子阅读器进行了比较[7] (表3) 。

由表3可见, 电子书包在重量容量、保存检索、交互方式、环保便捷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作为新生事物的电子书包, 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主要包括1.软硬件问题:①文件格式等不兼容和不连贯;②使用环境问题, 需要多方面技术支持; ③成本问题, 软硬件成本高, 电子书包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 且优秀资源在集成使用上免费还是收费, 将进一步引发一系列问题, 如强制消费等;[8]④移动终端问题, 电子芯片和屏幕亟待优化;⑤数字化资源问题, 存在同质化、侵权现象, 版权缺乏定义和法律保护;2.师生使用问题:①阅读习惯问题, 电子阅读缺乏真实感, 缺少书包的厚重感与学习的便捷性;②思维发展问题, 传统书本可随时通过双手和大脑进行记录与分析, 电子书包局限于学习与阅读, 思维参与薄弱;③对学生身心影响, 包括学生对电子书包的依赖及对其书写能力和视力的影响;[9]④电子书包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究竟前者成为后者的辅助, 还是后者的革命。3.普及推广问题:①我国经济现状, 人口基数大, 存在地区差距, 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普及程度不高;②出版业现状, 电子书包的推广可能对传统纸质印刷出版行业的冲击, 影响产业结构调整, 引发版权问题、实体书店安置、教育内容衔接等问题;③教育体制问题, 我国教育仍处于“唯分数论阶段”, “素质教育”并未真正融入教育的骨髓, 观念不转变, 电子书包始终无法真正助力学习, 发挥预期的效应。[10]

三、思考与展望

(一) 增加研究方法, 拓宽地域、视角

由于电子书包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 实践应用不成熟, 研究方法多停留在理论层面, 易使研究流于纸上谈兵, 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脱节, 且缺乏详细的个案分析, 使研究泛泛而谈, 导致在教学中不同学科的应用上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可加强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指导, 进行实证调查的评价与反馈, 或通过比较研究, 与传统教材进行比较实验, 分析利弊。另一方面, 电子书包涉及领域广, 需产学研多方协同合作研究, 已有研究的学科视角不平衡, 不利于多角度思考完善, 易造成认识的不全面。且电子书包的试验研究多集中于发达地区, 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明显薄弱, 应加强地区间合作交流, 探索适应地方特色的“电子书包”试点工作, 因地制宜, 分步推进, 避免区域差距的扩大, 促进教育的公平性。同时针对我国电子书包研究和试点多集中于基础教育阶段,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推广重点放在高校形成对比, 高校潜在市场价值值得思考。

(二) 规范研究标准, 增加研究深度

电子书包从理念、构建、模式、管理等一系列流程缺乏统一的标准, 不同的研究者根据自己的认知与思考, 提出不同的观点与建议, 无法集思广益, 易造成电子书包品质良莠不齐, 且不同版本规格的电子书包软硬件间不兼容等, 制约电子书包的发展和推广。国家层面已加大重视力度, 召开多次会议, 需要各方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共同标准意识, 研究制定标准体系, 并尽快落实与完善。且已有研究多属于描述性研究, 针对现状进行报道, 缺乏专业性深入研究, 导致研究中基于电子书包环境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评价模式等的探索与分析寥寥无几, 一线师生对于电子书包仍停留在新鲜好奇阶段, 研究并没有切实有效地帮助其指导教学, 亟需学者探索适应教学实际的模式, 避免研究的“形式主义”。此外, 电子书包全新的构建与操作方式, 师生是否适应, 如何真正助力教学与学习, 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思考。

(三) 针对对象特点, 把握目标定位

电子书包的前景与发展, 存在不同看法, 一方面依托多媒体网络等优势, 有利于解决现代教育中困扰多年的“书包超重”“资源浪费”、传统课堂模式下学生被动等问题, 有利于实现课堂环境的转变, 利用多媒体, 促进学生多感官参与;有利于师生角色的转变, 改变了以往知识的单向传播, 媒介的交互性提高学生自主地位, 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私人定制”以及协作学习更好地展开, 从而有利于创新现有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 更好地利用数字信息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央电化教育馆王珠珠这样评价“电子书包”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在新的阶段提出类似于‘电子书包’这样一些新的解决方案, 对整个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引领作用。”[11]但另一方面, 除了上文所提到的规范标准的制定, 还存在这样一些争论:1.软硬件方面的开发维护及成本问题, 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在实际操作中, 普通教师面对电子书包出现的故障往往无所适从;2.师生心智发展的影响, 受传统教学模式习惯的影响, 师生均难以转换角色, 学生由于自律能力差, 更容易产生依赖、沉迷等, 且一定程度上对于师生情感交流、真实情境的人际交往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存在的影响, 需要进一步探索。3.对电子书包的认识上, 有研究过分夸大电子书包的作用, 过分使用或依赖媒体传递大量信息, 往往会增加学生负担, 适得其反。应坚持电子书包始终应作为教学辅助工具, 不可取代教与学本身, 正如教育专家熊丙奇所说“任何现代技术, 都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工具, 过分强调工具的重要性, 而不是改变教育理念、教育评价体系, 就可能变调。”总之, 电子书包的研究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与反馈, 更新师生传统观念, 使其真正接纳并适应电子书包, 发挥实效。

参考文献

[1]Brusilovsky, p., and Cooper, D.W.? (2002) .Domain, Task, and User Models for An Adaptive Hypermedia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In Gil, Y., and leake, D.B. (Eds.) , Proceedings of the 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User Interfaces (IUI-02) [C].NewYork, ACM Press.

[2][5]吴永和, 祝智庭等.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2) .

[3]张迪梅.“电子书包”的发展现状及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 2011, (9) .

[4][6]胡卫星, 张婷.电子书包的系统构建与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1, (12) .

[7]张倩, 章祥峰.基于WEB环境下的数字化书包——电子书包[J].图书馆界, 2011, (5) .

[8]王明浩.电子书包发展问题分类评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 (18) .

[9]向晋榜.电子书包的现状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 (3) .

[10]刘子英, 王晓光等.电子书包在我国普及应用缘何难[J].中国教育学刊, 2013, (6) .

上一篇:歌唱艺术中的声情并茂下一篇:信道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