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和公民社会建设(共6篇)
宽容和公民社会建设 篇1
前言
和谐社会理念是我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新目标。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历史任务, 既为公民思德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公民思德的作用, 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因此,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下, 加强和改进公民思德建设, 全面提高公民思德素质, 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公民思德建设的重要性
1、发挥社会控制作用, 能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安定有序, 是建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 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的环境, 什么都搞不成, 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 确保稳定, 才能抓住和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确保稳定, 才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稳定, 才能妥善解决我们面对的各种问题, 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因此, 我们要大力加强公民思想政治建设, 充分发挥它的社会控制作用, 以提高全社会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降低防范危机成本, 减少社会震荡。
2、思想道德建设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中华民族一向重视道德对人们行为的教化。正如孔子所提出的“为政以德”的德治主张。它一方面被后来的儒家学者们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形成了更为系统的德治思想体系;另一方面也被历代封建帝王不断加以实践,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德治制度和传统。其思想虽然在本质上是一种统治策略, 有强烈的人治色彩和明显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 但强调道德教化和道德激励, 重视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从这一方面讲, 是值得借鉴和吸收的。一个社会是否和谐, 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规范, 社会和谐便无从谈起。所以, 我们必须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
3、道德建设能促进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
家庭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因此, 注重把握婚姻家庭演变的规律和现实状况, 妥善协调婚姻家庭关系, 既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 又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 乃至社会的长治久安。家庭美德在维系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功能。首先, 要尊老爱幼,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非常讲究父慈子孝的国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念深入人心。在我国社会中, 强调尊老爱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它对于解决日趋凸现的老龄化问题和独生子女的培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其次, 是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我国重要的法律原则和道德规范, 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家庭关系中的平等是人格的平等, 是权利和义务的平等, 并不是要否定自然的伦常秩序。再次, 夫妻是家庭的主要成员,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最后, 邻里团结。邻里之间既无血缘关系又无法定关系, 而是一种地缘关系。邻里之间长期相处, 难免产生误会和矛盾, 要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 无理者主动认错, 得理者宽以让人, 这样才能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 增进邻里感情。
二、和谐社会视域下公民思德建设的内容
1、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关于光荣和耻辱的一种道德评判标准, 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 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以“八个为荣、八个为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高屋建瓴, 内涵深邃, 旗帜鲜明, 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价值观的鲜明原则, 是推进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正如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的,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 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 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 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2]”
这就充分说明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也充分说明了个人思想和行为对社会合力的方向有重要的影响。“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为加强社会主义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少年中倡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推动作用。和谐社会建设并非远离个人, 而是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要在全社会倡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使广大公民知荣晓耻,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使个人行为尽可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3]。
2、科学与人文的和谐观
当今社会,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高科技的迅速崛起, 在为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得巨大财富从而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 也产生了诸如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以及核威胁等巨大的负效应。不仅如此, 一些人在对金钱、权力、地位等物质享受的不懈追求中又无奈地承认, 物质生活的丰裕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幸福, 反而是心灵的不安、浮躁和精神的自卑、压抑, 以及诸多无尽的生活烦恼, 特别是人与人关系的隔阂、冷漠。总之, 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过程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裂, 表现为社会与人在科学向度单方面的发展与人文向度的急剧萎缩。科学精神的极度膨胀与人文精神的严重失落。为此, 迫切要求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 树立和倡导科学与人文的和谐观。
如今, 在人类步入21世纪之际, 人们终于认识到科学为济世之本、人文为做人之基, 两者不可偏废。只有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 重新回到人的生活世界, 追求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知识与价值的统一以及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才能实现当代人人性与灵性的高度统一, 在深厚的科学与人文基础上确立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使每个个体实现自身身心的和谐以及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和谐, 把科学的理论、观念、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 进而形成正确的行为, 成为和谐社会健康而积极的细胞, 做到正确对待自然, 正确对待社会, 正确对待他人, 正确对待自己, 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4]。
3、以人为本的民主观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之源, 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充分发扬民主, 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1979年邓小平即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5]1986年, 邓小平又曾说:“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 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 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 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6]这些论断, 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高度重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民的事业, 没有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无从谈起。我们以往偏重于把民主当作一种作风来看待, 实际上, 民主如果不能制度化, 就难有保障, 因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下, 要着重加强和改进公民思德建设, 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就必须加强以人为本的民主观[7]。
4、立党为公的执政观
众所周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来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 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并且充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和各阶层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之积极地投身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 这个政治领导就是中国共产党。其间重要的是一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二要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三要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7]。
5、幸福和谐的家庭观
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 家庭功能或多或少地发生着变化, 不少家庭面临着不同的压力或困扰, 使农村的家庭结构、角色互动和生活方式嬗变, 催生了庞大的失地失业农民“、空巢”老人, “留守”妇女和儿童群体等。如何改善农村家庭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和优化家庭凝聚力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因此, 加强对公民“幸福和谐的家庭观”思德建设就迫在眉睫。当前如何调整策略、积极有效地迎接社会转型期各种生存和发展的挑战, 进一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是众多家庭迫切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而给予家庭以人文关怀和社会支持, 改善家庭的生态环境,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新课题。和谐社会的家庭建设不仅要提升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 更要关注夫妻的婚姻质量和亲子的代际沟通, 了解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变迁现状及其对家庭稳定和个体幸福的积极或消极影响[8]。
参考文献
[1]周三庆:《道德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高管参考》, 2005, 7:1—3。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 ,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年版, 第710页。
[3]沈阳:《构建和谐社会合力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年第5期。
[4]杨芳、周世兴:《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观》,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2007, 6:1—4。
[5]《邓小平文选》 (第2卷) , 人民出版社, 1994年。
[6]《邓小平文选》 (第3卷) 人民出版社, 1993年。
[7]耿百峰:《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 《理论学刊》, 2007, 10 (10) :94—96。
[8]郑杭生:《重视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家庭研究》, 《江苏社会科学》, 2007, 5:81—83。
宽容和公民社会建设 篇2
和谐社会公民道德与行政道德建设研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文化的发展并不平衡.在新的社会伦理观念尚未建构形成,传统文化又失去社会整合能力的`经济加快建设进程中,中国社会明显出现了道德滑坡、失信违法、腐败循环、极端的个人主义等精神腐质与社会流弊.加强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规则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客观诉求.
作 者:邓琦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刊 名:华章英文刊名:MAGNIFICENT WRITING年,卷(期):2007“”(12)分类号:B822.1关键词: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 公民道德建设 现代法律制度体系
宽容和公民社会建设 篇3
一、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公民政治参与
从字面意思上看, 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 也叫社会形态”。因此, 和谐社会, 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1]。具体地说, 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相互和谐相处的社会。政治参与, 又称参与政治, 是公民在政治运行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和利益以影响国家政治决策行为的活动[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公民诉求的多样化, 要求政府构建合理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 通过各阶层的平等协商来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寻求社会中各个利益群体的适度均衡, 促进社会总体福利达到“帕累托最优”[3]。对此, 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罗尔斯认为:“通过社会或国家的基本制度安排的调节, 达到全体公民之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公平正义分配, 从而在现代民主政治国家的政治框架内, 实现社会普遍的公平正义”[4]。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 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其中, 特别强调要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拓宽民主渠道,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民众能够参与到政府决策, 并分享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有利于提升民众对当前政治体制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保障政府权力和行政决策的合法性。
在我国现行政治体制框架下, 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占据主流。政府加强公民政治参与, 可以改变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直接对象在信息占有方面的不对称;可以保证公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有话语权来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完善的公民政治参与机制, 以良好的政治沟通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为载体,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中山市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目前与山市市民的政治参与途径主要有参与地方人大的选举、城市论坛、听证会等方式,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6年6月24日, 中山市国土资源局对经省国土资源厅审核后的中山市征地区综合地价及修正系数举行听证, 取得较好效果。2007年3月23日, 中山市物价局举行了中山市供水价格听证会, 对关乎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 实现制水和买水价格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一方面缓解自来水公司的经营压力, 以保证正常供水;另一方面, 也最大限度地减轻市民的饮水负担, 实现两者利益的均衡[5]。
在多种政治参与方式中, 城市论坛因其互动性和时效性很强, 受到了民众的普遍好评。每期“城市论坛”都云集了公共政策的主导型主体 (党政机关中的职能部门) 、介入型主体 (参谋咨询机构及相关信息技术部门) 、参与型主体 (利益团体及其代表者以及与政策有关的公众代表) , 这十分有利于政策传播组织功能 (包括咨询、动员、批评、反馈) 的发挥。论坛自2005年4月初开办以来, 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近30期, 每期论坛到场人数平均在200人以上, 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议题主要包括:社会治安、公共建设、城市管理、市场管理、社会保障、未成年人教育、医疗卫生等直接涉及广大市民切身利益的民生话题。市民通过亲身参与, 从以往习惯的旁观者转变为社会公共事务及现代化进程中的参与者、创造者, 市民不仅找到了作为一个城市主人翁的感觉, 还能讨论政府施政理念, 监督政府行政权, 提高政府办事的透明度和效率[6]。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市民的政治参与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主要是沟通渠道的多样化、沟通方式的可及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市民要了解政府工作动态和政策倾向, 虽然有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元化媒体渠道, 但传统的信息交流模式还是占据主导地位。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公众内部以及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环节有限, 不利于双方或多方信息的及时交流与反馈。同时, 目前的政治参与方式对民众的参政技能和水平要求较高, 比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网络技术的可及性、参与论坛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等等, 无形中为普通公民的参政、议政设置了不小的障碍, 使得不少公民望“政”兴叹。
三、中山市未来公民政治参与机制探索
㈠加快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机制建设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是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协调机制, 是维护政治稳定的有效途径。深圳市的因特网站正是以民间学者力量为主体, 由公民自发开拓出的成功参政、议政渠道的代表, 并且目前已在深圳市民中产生了相当的影响[7]。因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之下, 不仅有可能发掘出更多、更广的参政、议政渠道, 还将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到政治过程中, 为社会发展、政治体系的良性运行建言献策。在建构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机制过程中, 应该防止信息不对称。目前中山市政府进行电子政务建设, 很大程度上简化了行政审批, 提高了行政效率, 同时也搭建了市民与政府沟通的平台。通过电子政务建设, 市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特别是论坛和电子信箱等交流工具来实现与政府直接对话, 以减少传统行政模式下的信息不对称或信息流失等现象。
㈡发挥网络政治参与渠道的优势2007年3月16日上午11时一年一度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 面对台下云集的境内外媒体,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如此开场:“这次两会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 单就互联网上向总理提问题的已经超过10万多条, 点击的人数超过2600万人次[8]。”从技术层面上讲, 网络给政治发展、稳定提供了相当好的机会。其一、网络使政治生活更民主、平等和自由。与传统政治交往方式不同, 民意在虚拟空间中是信息代码, 因此实际上影响传统政治交往方式的身份、国籍、文化、资产等在虚拟空间中已被抹去。其二、网络带来了更广泛的政治参与。因为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同步、及时和跨国界, 公众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取和交流信息, 电子空间正使权力从代理和政治代表手中转到那些直接参与价值增值的普通劳动者和公民手中。政府官员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拉近与市民的心理距离, 主要作用是把各种各样的政策转变成老百姓能接受的政策, 再从老百姓处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 使老百姓能知道什么是更好的政策, 使信息交流能够在政府和民众之间、民众内部畅通无阻[9]。
㈢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扶持20世纪70年代伟大的社会学家罗尔斯通过政治哲学著作《正义论》阐述了公平与正义的真谛, 他倡导人们在“无知之幕”下达成的社会契约, 来实现人类最大限度的正义[10]。中山市小榄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对弱势群体进行扶助, 通过建构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来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目前小榄镇已经全面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基础教育, 确保有困难的家庭子女都能读上书。同时, 提高普及率, 确保入幼率达到95%以上, 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100%, 高中入学率达到99%以上。并且小榄镇还为该镇的85%户籍人口买了两份医保, 对弱势群体进行重点帮助与救助, 以维护民众的切身利益。
㈣积极引导公民社会的构建健全和完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种专业性群众组织, 充分发挥它们在政治参与中的作用。一般而言, 公民以团体组织为中介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 要比分散的个人行为更能达到目的。对政府而言, 与合法的组织进行磋商, 更有利于掌握和了解民众的意愿, 而且其政治效率要大于同千差万别的个人之间的艰难沟通。公民有组织地参与政治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一个趋向。为此, 随着我国社会阶层多样化趋势的发展, 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支持新的社会阶层组建自己的团体组织, 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执政党、政府与各群众团体如现有的工会、共青团、妇联、职代会、文联、工商联、学联以及一些专业性群众组织如保护消费者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律师协会等之间的关系, 增强它们的民主性、群众性, 破除社团组织本身的依附思想, 使之真正成为各阶层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有效渠道。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3月16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要让人们解决民生问题, 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幸福, 最重要就是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11]。社会的公平正义要求公民政治参与的实现, 中山市政府应进一步积极地引导公民政治参与, 这将对建设和谐中山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庆好.和谐社会的运行机制与大众媒体的责任[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⑵.
[2]张荣臣.准确把握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J].党课2007, ⑵.
[3]孙庆武.纳什均衡与和谐社会[J].东岳论丛, 2006, ⑴.
[4]万俊人.从政治正义到社会和谐[J].哲学动态, 2005, ⑹.
[5]广东中山市举行供水价格听证会[EB], http://www.chinaci tywater.org/bbs/viewthread.php?tid=24268.
[6]城市论坛期期有回音[EB], http://www.zsedu.net/news/2005/9/23/050602pm.html.
[7]周晔.意见沟通渠道不畅条件下的公民政治参与及其启示——深圳市民李红光“广告参政”事件的政治学分析[J].人大研究, 2005, ⑿.[8“]网络政治”冲击官员及民众[EB].ht t p://www.hyzc.net/guonei/2007-7/30/200707301665891_2.ht ml.
[9]毛寿龙.“网络政治”带来了什么[EB].http://t heory.people.com.cn/GB/49150/49152/6023791.ht ml.
[10]水梦云.何为正义, 如何公平?——解读《正义论》[EB].http://book.sina.com.cn/review/f/2003-05-12/3/6364.shtml.
网络民意与公民社会建设 篇4
关键词:网络民意,公民社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以及个人电脑的逐渐普及, 互联网已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公民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同时也成为他们关注社会、参与政治的有力工具。网络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公共领域”, 激发了公众的参与意识, 并催生了强大的网络民意。基于个体与政府之间平等对话条件下产生的网络民意, 是对现实的观照, 暗含着公民社会的基本精神, 不仅对传统的政治参与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也为构建公民社会提供了重要途径。
网络民意的发展与特点
作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网络已成为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和广大网民表达利益诉求、进行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但实际上, 网络民意真正产生并发挥出巨大作用, 时间并不长。
1994年, 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互联网, 从而使我国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自此, 中国被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当时使用互联网的功能和范围都非常有限, 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传输数据, 并未彰显出多大的社会交往价值。之后, 随着互联网进入普通公众生活, 较早接触网络的公众在获取信息的同时, 也开始尝试在线交流, 讨论一些现实话题, “公共领域”日渐成型, 网络民意得以萌生。2003年是网络民意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一年。这一年SARS成为网络应用的催化剂, 之后震惊全国的“孙志刚事件”, 使网络舆论以全新的形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并成为公共话语, 网络民意由此步入发展的快车道。2007年被称为网络公民崛起元年。厦门PX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陕西华南虎照事件等, 以一种连续冲击的方式, 屡屡震撼大众。2008年, 汶川地震、奥运火炬传递等激发了全民的参与热情, 庞大的网民队伍中开始涌现出一批先锋群体, 他们通过博客、微博等进行议题设置, 深刻介入重大公共事件, 以自己的视角观察生活, 用网络力量推动社会发展, 承担起现代公民的责任。网络民意最终从幕后走到台前, 完成了从非主流到主流的嬗变。
中国网络民意产生迄今, 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 纵深发展, 渐次递进。首先, 互联网上的民意聚集, 依次呈现出不同需求, 从娱乐八卦、游戏交友、买卖交易、衣食住行, 进而形成了政治上的诉求。与其相应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除门户网站、即时通讯、电子商务、搜索商业模式外, 论坛、个人博客、社交圈群等在网络舆论方面日益显示出独特价值, 其影响和意义远远超出了技术与商业层面。其次, 网络的作用一开始并未被大众所认识。例如, 早在2003年民间人士就创立了“中国舆论监督网”, 但当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当前, 随着我国网民群体的扩大, 尤其是基层网民的逐渐增加, 反映基层民众的呼声受到了传统主流媒体的关注和传播, 最终汇聚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二) 从偶然性到常态化。网络民意的形成, 最初沿着个人发帖—网友转贴—媒体介入—政府回应的单线模式发展, 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它始于少数人基于各种原因发出的网帖, 传统媒介的关注度是其能否形成民意力量的关键。现在,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络大军的行列, 有的甚至实名举报, 而媒体和政府也积极主动予以回应, 形成了循环反馈的互动模式。
网络民意与公民社会的联系
公民社会指的是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 是民间的公共领域。它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其组成要素是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公民组织, 包括NGO、社区组织、公民志愿性团体、协会、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等。[1]狭义的公民社会可以理解为公民组织。其重要特征是公民拥有独立的意见表达和行为能力, 而这也正是网络民意与公民社会最为相通的地方。当然, 除此之外, 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价值背离。
一方面, 网络民意的形成, 使得越来越多的公民更加关注国家和社会。根据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我国网民规模在2010年继续稳步增长, 总数已达4.57亿, 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 互联网普及率也攀升至34.3%, 较2009年底提高5.4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7330万, 年增幅19.1%。人数如此庞大的网民在网络世界里先行一步从事公民社会实践, 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不少网民受过较高程度的教育, 懂得如何获取和甄别信息;关注公共事件, 勇于承担公共责任;借助新媒体平台追求社会公平正义, 共同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例如, 2002年11月名为“我为伊狂”的网友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和新华网“发展论坛”发表了一篇近2万字的文章———《深圳, 你被谁抛弃?》, 吸引了网络媒体的广泛关注。两个月后, 时任深圳市市长与文章作者进行了对话。半年后, 国务院调研组到达深圳, 专门邀请作者参加了深圳问题研究座谈会。凭借网络传播的力量, 各种意见最终汇聚成一股空前的建设力量, 并产生了强大的现实影响力, 不断修正和监督政府的政策决策。
另一方面, 网络民意固然与公民社会有着内在的关联, 但其自身也存在诸多不足, 可能导致它与公民社会的偏离。首先, 就网络民意形成的主体而言, 网民本质上还是公民, 他们的权利不可能超出现实社会中的公民权利。也就是说, 网民不是公民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唯一方式, 网络社会也不能涵盖公民社会的全部内容。特别是它的匿名性, 使其带有强烈的模糊性和不稳定性, 与公民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其次, 就网络民意的代表性而言, 它也只是全部网民意愿的一部分。从互联网普及率上看, 各地区的互联网发展差异依旧明显, 分布很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的网民数量大大多于西部内陆地区。从年龄层次上看, 2010年我国20~29岁、30~39岁、40~49岁的网民分别占29.8%、23.4%、12.6%, 其他年龄段的人群较少。从学历上看, 2010年网民中初中学历人群增加明显, 占32.8%, 高中学历、大专和本科及以上学历网民也保持相对下降的态势。[2]更重要的, 真正参与网络评议, 并最终聚合成网络民意的, 实际上主要是25~40岁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网民。再次, 就互联网在中国的规范程度而言, 虽然目前它发展很快, 但由于网络具有的虚拟特点和网民道德失范等多种因素, 国家尚难以对它进行有效监管, 相应的自律组织也没有形成, 因此网络民意有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扭曲和冲击, 特别是为数众多的“网络水军”的加入, 大大增加了区分网络民意真实性的难度, 严重影响了它对公民社会建设应有的积极作用。
公民社会对网络民意的要求与疏导
网络民意推动了公民社会的建设, 而随着公民社会进程的加速, 它反过来对网络民意也起到了疏导和规范作用。
从主观上讲, 网络民意的产生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自身权益受到侵害而举报或揭发, 是维权的需要;二是出于义愤, 或感同身受, 或出于对受害者的同情。网络民意的盛行, 固然缘于网络难以比拟的优点, 但现实的渠道不畅、民意不达也是重要原因。它实际上是在效率低下的传统问政方式外主动寻求一种舆论平台以民意压力促使官方作为的无奈之举。[3]此外, 在中国的现实社会中, 民意的表达尚待宪政平台和司法体制的有力支持。传统媒体带给人们的大多是过滤后的信息, 而互联网则为民众提供了一个具有交互特征的“虚拟公共领域”, 网络民意在这里的表达十分接近于现实社会中的民意表达。[4]网络民意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网聚众人之力, 获得常态社会生活所不足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争取和维护自身或公众的权益。因此, 解决网民在现实中所遇问题的过程, 实际上也是对民意疏导和规范的过程。
理论上, 公民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 需要网民更多地有序政治参与。在现代社会中, 公民政治参与是一国之公民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或秩序去表达他们的政治意愿, 网络民意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 无论是参与决策还是监督实施, 前提必须是依法。这就为规范网络民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制度失灵的情况下, 网民更倾向于寻求非理性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中国的网民群体, 多数是年龄较轻、阅历尚浅的年轻人, 面对各种社会问题, 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弄清事件背后的社会和心理因素, 从而使非理性和情绪化的感情占据上风。因此, 高度开放的网络表达空间极易引发亢奋和极端, 让网络政治误入歧途, 甚至会使一些网民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推波助澜者。这非但不能承担起形成理性民意的重任, 反而会助长社会的偏激、盲动和任性。因此, 网络只能充当民意的起点, 其最终解决还是要走现实的程序和路径。
现实中,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政府的公开化、透明性不断提高, 不同程度上满足了网民的利益诉求。尤其是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后, 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各地都在信息发布、舆情应对、官民互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探索, 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 成为中国政府执政为民、改进工作的新渠道。政府对网络建设的反应力度、对网络民主的关切程度前所未有, 正是网络民意改变领导人的态度和理念, 助推公民社会建设的发展;后者反过来为网络民意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 并将其慢慢纳入正常和规范的制度框架内。公民社会的推进, 大大改善了制度缺失和制度缺陷带来的现实困扰。至2008年底, 中央政府部门和地方省市一级已全部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各级政府出台重大政策前, 通过互联网征求意见已成为普遍做法, 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 都通过互联网征求和吸纳公众意见[5]。网络民意正逐渐融入各级政府的执政理念中, 对于增强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沟通、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明显作用, 同时这也促使更多的网民回归到现实中来。
结语
网络民意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 努力探寻社会和政府的良性互动, 以求唤醒公民的参与热情和行动动力, 在积极投身社会事务中重新认知和确立生命的尊严与价值。2006年“网民”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人物。《时代周刊》对此解释说, 社会正从机构向个人过渡, 个人正在成为“新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 “他们的做法不仅仅改变了世界, 也改变了世界改变的方式”, 这可以说是对网络民意发展的最好注脚。它已成为助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力量, 其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启蒙现代公民意识, 培养民主法治土壤。
同时, 也应该注意到, 中国的公民社会是一种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社会, 具有明显的官民双重性。尽管公民的社会地位确实在提升, 但政府仍然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网络民意要发挥更大作用, 必须促成政府与社会大众之间适时适度的合作。可以说, 网络对中国的舆论开发才刚刚开始, 对民间智慧的释放尚在起步, 对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推动公民社会建设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只有社会大众懂得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权利, 有公民意识、对自己负责, 才能实现公民社会的大步前进。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民主与陀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31.[1]俞可平.民主与陀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31.
[2]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it.sohu.com/s2011/cnnic27/.[2]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it.sohu.com/s2011/cnnic27/.
[3]胡庆亮.网络反腐的动因、争议与治理[J].理论月刊, 2010 (2) :58.[3]胡庆亮.网络反腐的动因、争议与治理[J].理论月刊, 2010 (2) :58.
[4]卢翔.网络民意新发展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构建[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 2008 (11) :30.[4]卢翔.网络民意新发展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构建[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 2008 (11) :30.
宽容——和谐社会之必然要求 篇5
一、宽容的内涵
在汉语中宽容有“宽大有气量, 不计较或追究”之意, 与宽恕意思相近, 但宽恕主要是强调对别人的错误、过失或对自己的冒犯等行为的饶恕、原谅。而宽容除了指宽恕错误外, 还有更广泛的涵义。
胡银根认为宽容可以理解为宽厚地对待与容纳他人的思想与行为这一涵义, “它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短浅狭隘与苛刻冷酷。”[2]高兆明认为, “宽容是基于平等的自由精神而表现出的对不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爱好情趣等的容忍、尊重, 以及在这种雅量与胸怀中所深藏着的平等包容精神。”[3]
《大英百科全书》对宽容的定义是:“宽容 (来源于拉丁字tolerare) :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 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4]
吉兰瓦特洛在《人权与宽容的命运》中把宽容区分为原始宽容和现代宽容。前者是指容忍或不制止那些按照法律不该发生的事所构成的态度。它是由谨慎或迁就人类的缺点所促成的。这是一种无奈之举, 也是同现代法制社会相悖的。后者是指在自由的名义和大家所承认的原则下, 别人按照我们所没有的或我们并不同意的原则思考和行动。它是自由的必然结果。[5]
爱因斯坦认为, 宽容就是对那些习惯、信仰、趣味与自己相异的人的品质、观点和行动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这种宽容不意味着对他人的行动和情感漠不关心。这种宽容还应包括谅解和移情, “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无论哪种可能有的信念。”[6]
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宽容理念作为“一种个人的美德和集体的美德”[7]为人们所提倡。
作为和谐社会基础的宽容, 主体包括个体、群体、政党和政府, 其内涵可以概括如下:一是作为个人精神态度的宽容, 意味着承认与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和生活方式存在的权利;二是作为社会精神的宽容, 意味着社会组织或群体不以任何方式去推行整齐划一、不容非议的观念和信仰, 而是允许不同的观念、信仰与力量和平共处, 容许不同的利益共享, 并通过平等对话和自由争论去辨明是非、探索真理。[8]这里宽容不等于纵容, 有其标准和限度。美国政治学家乔·萨托利在《民主:多元与宽容》中阐释了宽容的三个标准:“其一是, 对于我们认为不可宽容的事情, 我们一定要说明理由 (原教旨主义是不能允许的) 。其二是遵守无害原则, 我们不能宽容伤害行为。第三个标准是相互性, 我们实行宽容, 或恪守宽容, 也期待着得到宽容作为回报。”[9]“不可容忍的事物是这样一些客观事实……它们以这样或那样方式妨碍了人所特有的潜能的实现, 或者损害了我们所说的人的尊严。”[10]可见, 基本人权是宽容的一个重要标准和底线。当某种观点和行为方式以及支持它们的理念和思想直接或间接的损害了基本人权, 它就是不可宽容的对象。另外知识是宽容的又一个标准。如果某一观点和做法与科学知识和逻辑知识相背, 这种观点和做法将不被容忍。知识和人权构成了划分可容忍与不可容忍事物的标准, 也将划定宽容的限度。[11]
二、宽容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一) 和谐、和谐社会与宽容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与核心精神。儒家提倡“中和”, 强调“礼之用, 和为贵”, 君子“和而不同”;道家追求慈爱合同, 合乎自然, 虚静处下;墨家倡导“兼相爱, 交相利”。和谐也是西方文明的主要内容。古希腊辩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说:“自然追求对立, 对立产生和谐”, “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毕达哥拉斯认为, “和谐起于差异的对立, 是杂多的统一, 不协调因素的协调”。可见和谐本身就意味着对立性、差异性、包容性、平衡性。和谐需要兼容并蓄, 宽容海涵。“和谐”是和谐社会最主要、最本质的特点。和谐社会, 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但和谐社会不是单一、均质的状态, 多元、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没有差异, 就无所谓和谐, “和而不同”才能和谐。[12]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冲突, 而是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能够在统一体内相互包容, 协调运作。因此, 和谐社会同样具有多元性、差异性、矛盾性, 要承认差异、协调矛盾, 同样离不开宽容。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宽容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胡锦涛同志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所作出的精辟阐释, 也是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总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然需要宽容。
1. 宽容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
民主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和手段。要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就必须扩大基层民主, 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尊重和保障人权;容许人民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 表达自己的见解, 这样才能使各级领导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而这些正是宽容精神的体现, 只有宽容, 才能实现民主, 才能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国, 才能建设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宽容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需要
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本特征。而要做到公平正义, 就需要社会宽容。在这里, 宽容不是施舍而是承认, 即对不同于自己的信仰、思想、行为的容忍和承认。美国一位宗教哲学家对宽容作了更进一步地解释:宽容是和思想及行为与众不同者建立和维持共同体的品质和能力。这是宽容对我们自己提出的要求, 而我们今天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品质和能力。社会虽然是一个共同体, 但它在各方面是多元的、不同的。面对不同, 如果不能强求一律, 所能和所应该做的, 就是理解宽容。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才会趋于公平正义, 达到“和而不同”, 而它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和谐”的要义。
目前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不公现象,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对待不公平我们必须树立平等的理念, 不断地创造社会公平, 同时要有宽容之心。因为公平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 公平实现的方式和手段都是不同的。公平也不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 它总是相对某种规则或相对某种不公平状况而言的。现在我们的社会处于变革时期, 更需要宽容之心不断打造公平正义的平台。
3. 宽容是建立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社会的内在要求
“民无信不立”, 没有诚信友爱, 就没有相互的合作团结, 就不能形成普遍的认同, 社会成员就不能和睦相处, 当然也就没有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而宽容是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桥梁, 是人与人沟通和交往的润滑剂, 宽容是和煦的春风, 是诚信友爱与团结之本, 是和谐之源。孔子提出要创造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人际环境。所以孔子“乐道人之善”, “无攻人之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是需要这种宽容的气度、胸怀和君子风范。当这种风范成为每个人自觉的追求时, 人和人才会和谐, 社会才会安定。
同时, 现代社会的和谐和传统社会的和谐基础很不一样。传统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基于人们的“同构型”, 大家都是按照相近的价值规范生活。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就是人与人的差异和矛盾。[13]要建立安定有序的现代和谐社会, 除尽量缩小差异、协调矛盾外, 还需要发展一种宽容的文化来接受差异、缓和矛盾。相反, 不宽容则可能导致仇视一方, 激化矛盾, 进而形成极端思想, 影响社会的安定有序健康发展。“没有宽容, 甚至宽容度不够, 作为理想的社会主义都难以成为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愿景”。[14]因为宽容是现代民主社会得以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逻辑结果。
4. 宽容是建立创新型社会的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 充满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创新是社会充满活力的源泉和动力。当今世界, 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离不开宽容。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如果社会能给他们充分的宽容和有力的支持, 那么这些高创造性的人就会感到心理安全与自由, 从而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西方社会心理学家对创造性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 他们认为创造性不仅仅是天赋才能、是个体内的事情, 同时也受外界因素的促进与阻碍。[15]其中Harrington提出人类创造性的生态学理论 (Ecology of human creativity) 。他认为, 如果创造性活动要求个体具有勇气, 而外部环境因素具有“鼓励勇气”的特征, 个体的要求获得满足的程度就更高, 创造加工就会得到支持。由此可以看出, 环境对创造性人才的成长与潜力的发挥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宽容能给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有益的环境, 从而对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产生激励与促进作用。缺少宽容的社会是缺少真理的社会。人类社会只有在宽容中才能获得更多进步的机会。
5. 宽容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力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既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 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长期以来, 由于遵循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对自然界的过分索取已成为一种习惯。在人类固守完全自我中心的情况下, 大自然被严重透支了, 以至于形成生态危机。显然, 这样的发展态势是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宽容, 宽容地对待人与自然, 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同时, 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的心情。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我们必须意识到, 自然环境不是我们欲望的函数, 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体。我们要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 到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 这是一次人类意识的深刻觉醒, 也是一次人类角色的深刻转换。实现这一角色的转换不仅需要外在的法律强制, 更需要我们的良知和内在的道德力量。而宽容正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道德力量。
宽容和公民社会建设 篇6
总书记与网民在线交流的消息很快成为各大论坛的焦点,西方媒体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英国BBC报道称,胡主席与网友直接交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声民意的重视。而笔者认为,其中更深层次的含义在于,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网民”已经成为强化公民社会意识、促进公平与正义、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透露,截止2007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1亿。有专家预计,目前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而成为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就社会生活而言,网民的活动正日益快速地赋予了传统的“社区”概念更加“无限可能”的内涵,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公民社会”和“公民意识”的推广与普及。
而这一全新力量对于社会的正面冲击和积极影响是远远令人难以估量的。
目前,理论界和学术界对于“公民社会”并没有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较受广泛认同的是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公民社会研究中心的观点:“公民社会是指围绕共同利益、目标和价值的,非强制的行动团体。”但有一点几乎是公认的:公民社会的活跃程度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秩序和规则、文明与法制的重要标志;而公民意识的全方位唤醒与崛起,又在更高的层次和更深的领域推动着社会更加和谐。
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是融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精髓和现代文明法制意识于一体的重大决策。“和谐社会”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刻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民本思想。一个开放、发达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公民社会高度兴起、公民意识蓬勃繁荣的社会,同时,也使得公民权利得以有效保障,公民责任也能够确保顺畅履行。
从理论上讲,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与发展呼唤建构现代公民社会,而公民社会的建立又必然促进公民权利意识的发展。确立公民社会,是从根本上提升公民权利意识的治本之举。一个成熟的法治国家,必然是一个公民意识很强的国家,而公民意识的发展,则依赖公民社会的建立。同时,国家向社会的回归,也是培育和建立公民社会的基本依据。
在此,有必要提到的是曾经沸沸扬扬的“虎照门”事件。在传统的社会形态下,周正龙虎照事件被反复质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这种“质疑”通常只能在个人化、圈子化的条件下发生,致使权力回应的传统步骤和节奏无法保持,也使权力的“操作空间”受到了很大的压缩。而网络使质疑变成了非常清晰而透明的民意,质疑的被传播、被接受及追问也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虎照门”事件以毫不妥协的否定回应了权力行为中的虚假,并且迫使权力向事实低头,因而被认为是迄今为止网民推动的最重要事件。
严格地说,网络使公民掌握了一个新的空间,这个空间映射着现实,但远比现实的空间更加属于公民。世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作为“网民”数量最大的国家,如何在充分发挥网络便捷、高效的沟通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公民意识的培养和社会责任的落实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加强引导,是当前我国应该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全面改革的深入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公民社会”必将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公民意识”也必将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理念和道德思想。
我们期待在“公民意识”推动下的公民社会建设愈发完善,期待“公民社会”推动下的和谐社会更加美好,也期待公平与正义真正成为社会的主旋律。
【宽容和公民社会建设】推荐阅读:
浅议中国公民社会和公民道德建设及意义09-27
和谐社会需要宽容作文11-25
公民道德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08-27
社会公民11-28
公民社会研究06-01
公民社会力量06-22
宪政与公民社会05-22
公民社会在中国11-27
公民社会保障权研究10-14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