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企业文化

2024-07-08

一体化企业文化(精选12篇)

一体化企业文化 篇1

摘要:在深入分析职工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依据安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通过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导向力,强化和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引导和规范企业职工的观念和行为活动,以期实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的一体化运作。

关键词:文化建设,安全管理,一体化

0 引言

在影响安全生产的各大要素中,“人”的要素由于其所固有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及其在人机结合体中的主导地位,始终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核心对象。安全文化建设更是一项以人为中心,以培育职工“安全第一”的理念为目标,力图通过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导向力,强化和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引导和规范企业职工的观念和行为的活动。考虑到人的心理因素,只有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进行深入渗透、全方位融合,实现一体化运作,才能真正发挥实效。

1 职工安全意识的强化需要全方位的氛围营造和完善的制度保证

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对安全的认识、情感和态度发展到严于律己时的思维定势,是形成安全动机和行为的先决条件。牢固的安全意识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目前各单位普遍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如:张贴标语、搞宣传栏等等。然而,笔者认为,要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除了上述措施外,更需要从管理层着手,从制度建设入手,构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1.1 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决定着整个企业的价值取向

管理者的价值观、经营理念、行为方式等对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具有主导性的作用。管理者应将“安全第一”的理念作为第一理念。只有当“安全第一”理念成为管理者的第一理念,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完全地融为一体,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才能有统一的目标,形成管理的合力。一切以人为中心进行运作,文化的渗透和各种行政措施的共同强化,才能真正地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组织层面、行为层面构建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第一”成为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观,“遵章守纪、按标作业”成为植根于其脑海深处、不可动摇的理念。反之,虽然搞了各种各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但在实际生产中都以效益和任务为根本,必然形成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却依然非常薄弱的“两张皮”局面,职工也难以形成“安全第一”的理念。

因此,只有首先强化各级管理层的安全意识,围绕“人—机—环”三大要素,从设备质量、环境优化、人员素质的提高和作业标准化的落实入手,加大安全基础工作投入,注重规章制度的落实,文化活动与各种安全管理的手段综合运用,才能够真正形成“安全第一”的文化氛围,使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得到强化。

1.2 职工安全意识的强化需要更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目前,各行业各部门的规章制度都很多,所覆盖的面也不可谓不广,各项工作几乎都能找到相应的规章或文件规定。然而,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我们的制度在其可操作性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例如:有些作业要求从表面上看起来很细致很具体,实际却难以执行;有些规定过于繁琐,没有很好地考虑到作业人员的疲劳问题,致使职工在心理影响下产生简化作业程序现象;有些作业签认制度由于没有考虑到作业地点和人员的分散布置的实际情况,致使无法按实际作业及时签认,致使人们不得不“代签”或“事后补签”;有些制度中规定了许多管理和作业要求,而对于这些要求由谁来落实、如何落实却没有相应的规定,因此,在操作中就出现了“以文件来落实文件、以要求来应对要求”的现象,无法形成真正的闭环控制,久而久之,许多要求都流于形式,人们越来越失去对规章制度的“信任度”。

因此,笔者认为,职工安全意识的强化需要更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制度多而全并不就等于制度的完善。制度必须“细而可行”,同时还应具有可操作性和权威性。对于已经发布的制度和标准,则应进行严密的跟踪监控确保其落实,使职工的按标作业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形成良好的安全制度文化,引发人们内心对规章制度的尊重与重视,提高其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2 安全动机的激励需要多元化的文化手段与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人的行为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受动机支配的结果。按照心理学中“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为”的一般规律,人的安全动机的产生必然源于其某一方面的需要。而对职工安全需要的刺激和引导,需要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的一体化运作。

2.1 激励方式的设定需要文化建设与管理措施的综合运用

职工的安全心理需要,来自于其角色定位。这个定位,与其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与环境的影响等因素有关。比如,年轻职工需要升职的机会或表现的平台;年龄较大的职工希望工作轻松一些、平平安安地上班,多挣些钱养家;男职工比女职工具有更强的冒险意识和升迁欲望;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对精神奖励的需求一般高过学历较低的人;学历较低的年轻人会有继续深造的愿望;对于现代社会的所有人来说,都有着越来越多的受人尊重的需要。所有这一切,都给我们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本企业职工的构成及其心理状态、行为方式,设计出针对性很强的多元化的激励手段。而这一研究恰恰属于安全行为文化研究的范畴,需要文化手段与管理措施的综合运用。

2.2 社会开放和文明程度的提高需要管理措施与文化手段的配合使用

近些年来,随着安全管理工作的加强,安全处罚的力度也有所加大,“不敢出事故、不能出事故”的文化氛围在各行业中都已经基本形成。但是由于文化手段的滞后,负激励常常会失去其应有的效用,甚至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比如:一味地注重处分与罚款已经导致了部分职工的逆反心理和对严格要求的麻木感,弱化了处罚所应有的负激励作用;再比如有些职工在受到较为严厉的处罚后,由于缺乏心理疏导,产生抑郁,作业中神智恍惚,有些甚至因为想不开而轻生等等。这一切都提醒我们,在社会开放程度和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更需要注重文化手段与管理手段的配合。

严格的要求需要人性化的管理,而人性化的管理离不开文化手段的应用,比如:企业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改善负激励手段带来的心理压力;对管理者及操作者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改善企业的软环境,形成和谐健康的企业人际关系氛围。只有通过文化手段的配合,将严格的管理与多方位的关心与帮助相结合,才能够对职工的安全心理需求产生刺激作用,激发其“主动安全”的动机和行为。

3 安全能力的提升需要文化氛围的熏陶与培训措施的保证

职工的安全素质包括其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其中,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构成了职工的安全能力。安全意识的强化与安全能力的提升构成了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近年来,随着安全管理的加强,职工的培训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考核力度也不断加大。然而,主动学习、主动提高的氛围并没有形成,职工往往是被动参培、应付考试,所以,需要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相结合,共同致力于如何提升职工安全素质。一方面,通过典型示范、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的培训活动,以及宣传教育手段等的综合应用,在企业内营造“我要学习、我要提高”的主动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在认真研究培训考核计划并向职工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培训的前提下,运用管理手段加以导向性强化。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对操作能手表彰奖励等,均是管理手段的文化化表现;送培途径的多样化、考核方式的人性化则是文化因素在管理措施中的体现。

4 结语

安全文化建设旨在使“我要安全”内化为人们的一种内在需求和自觉行为,而各种安全管理也都不可避免地对人的安全心理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管理中无时无处不映射着文化因素。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融入安全管理,二者实行一体化运作,在深入分析职工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依据安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将安全管理文化化,文化建设制度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自尊、自信、自强的安全人格,创造团结、和谐、友善的安全环境,逐步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构建自我约束、良性循环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郭彦斌.建筑施工企业要抓好安全生产管理[J].山西建筑,2012,38(21):281-282.

一体化企业文化 篇2

一.单选1.华为的垫子文化是华为人的奋斗史.创业…..1-5.ABDBA.6-10.CABAC.11-15.DBACB.16-20.BABBC 二.多选:1.常见的影响群体间行为的因素有()

1.BCD.2.ABCD.3.BCD.4.ABC.5.ABC.6.AC.7-10.ABCD.11.ACD.12.AC.13.ABCD.14.AD.15.BCD.16.ABCD.17.ABCD.18-20.ABCD.三.判断:1.扁平化管理是以学习型组织为前提的.同时它…….1-3.对.4-8.错.9-15.对.16-19错.20.对 第二章网上作业二

一.单选:1.()对企业的整体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1-5.BDDAD.6*10.CCCBC.二多选:1.企业伦理道德建设中的误区体现在()方面?

1.ABC.2*3.ABCD.4.BC.5.ABCD.6.ACD.7.AB.8.BCD.9.ABCD.10.BCD 三.判断:1.传统的企业管理者仅仅管理企业的资金.技术…… 1-2.对.3-7.错.8-9.对.10.错.第三章网上作业三:

一.单选:1.企业组织机构发展方向和趋势是()1-5.BCDBA.6-10.BCDCB 二.多选:1.扁平化企业组织结构所具有的特征包括哪些()

1.ABCD.2.ABC.3.-4.ABCD.5.BC.6.ABCD.7.BC.8.ABCD.9.BCD.10.ABCD.三.判断:1.领导权限和责任划分的中心内容是建立…… 1-4.对.5.错.6.对.7.错.8.对.9-10.错.第四章网上作业四:

一.单选:1.企业家精神中最突出的组成部分为()1-5.CBDDB.6—10.BCABA.二.多选》1.企业家行为对企业行为文化的影响表现为()1.ABCD.2.AC.3-9.ABCD.10.ABD.三.判读:1.制定决策是不可避免的.而任何决定…..1.对.2-4.错.5-7.对.8.错.9-10.对 第五章网上作业五

一.单选:.1.()与企业生产相关的各种物质设施.厂房建筑…….1-5.DDBBA.6-10.CDCBD 二.多选:.1.质量文化由哪几部分构成()

1.ABCD.2.AC.3.ABCD.4.ABC.5-6.ABCD.7.ABC.8.ABCD.9ABD.10.ABCD.三.判断:.1.企业制服包括经理制服.管理人员制服.员工…… 1.错.2-6.对.7.错.8.对.9-对10.错.第六章网上作业:

一.单选:1.()企业文化传播五要素构成中属于人的因素的是()1-5.CBCCA.6-10.ACDBB 二.多选:1.企业文化对外传播的通道包括()

1ABC.2.AB.3-4.ABCD.5.ABD.6.ABCD.7.AC.8-9.ABCD.10.BC.三.判断:1.企业文化认知阶段包括注意.认识…….1-2.错.3.对.4.错.5.对.6-8.错9-10.对 第七章网上作业: 一单选:1.企业文化的变革是 企业所有变革中()的变革.1-5.DBBDA.6-10.BCBBD 二.多选:.1.正式性文化网络功能有()

1.CD.2-3.ABCD.4.AC.5.ABCD.6.BCD.7.ABD.8-9.ABCD.10.ACD 三.判断:1.企业文化既可以通过正式的文化网络传播…… 1-6.对.7.错.8.对.9-10.错.第八章网上作业:

一.单选:1.华为的“电子文化“是华为人的奋斗史.创业…… 1-5.BACBA 二.多选:1.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误区表现为().1ABCD.2.AC.3-5.ABCD 三.判断: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道家文化为中心 1.错.2-3.对.4-7.错.8-9.对.10.错 第九章网上作业

一.单选:1.以下管理中属于企业内部文化管理的是()1-5.CBAAA 二.多选:1.日本企业文化特征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ABCD.2.BC.3-5.ABCD 三.判断:1.跨国经营企业或者合资处于一个“文化边际域”……… 1.对.2.错.3-6.对.7-8.错.9-10对.考试试题答案

一单选:1.企业家精神中最突出的…….1-5.AABDD.6-10DABBA.11-15.DDAAA.16-20.A-BAC.二.多选1.企业精神文化的来源…….1-4.ABCD.5.BCD.6.ABC.7-9.ABCD.10.ABD.11.ABCD.12.ABD.13.ABD.14.BC.15.AB.16-20.ABCD 三.判断:

一体化企业文化 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兼并重组;可持续发展;规范管理

煤矿厚重的企业文化是随着煤炭工业几十年发展历程逐步积淀而成的,其特定的文化内涵让几代煤矿工人广为受用,并时时迸发出奇光异彩。近年来,随着阳煤集团兼并重组工作的推进,一些兼并企业面临着企业文化融合困难、各煤矿企业管理各成体系等各种管理问题。阳煤集团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移植到被并购企业中去还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兼并小煤矿后,集团公司在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控制等方面也存在不适应的情况。

一、重组后企业文化融合困难

煤炭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生产条件艰苦,作业现场危险性大,劳动强度高,矿区精神文化相对缺乏,安全文化贯彻落实不到位。面对这样一个文化发展的初级平台,在煤炭企业文化没有普遍的情况下,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无疑是对文化建设提出的又一个难题。它需要在对双方企业文化了解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文化整合。兼并重组的煤炭企业双方尽管同处一个行业,享有同样的行业信息和资源,但由于个体实际情况的不同、历史积淀的影响、地域文化的渗透以及企业获取行业信息和资源能力的强弱等等均存在差异,也仍会在企业文化上存在差池。

小煤矿企业本身并无固化形成的文化基础,而小煤矿的管理已经自成体系,员工的思想意识、文化观念与大型煤炭企业都存在极大差异,兼并重组后价值观的不一致,会导致小煤矿员工对于管理的抵制情绪,造成兼并者与被兼并者的文化融合困难、利益关系协调困难。

二、建设联营兼并企业文化就要学会“扬弃”

文化的先进性决定了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组织的先进性。同样,无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只要它是优秀的,都离不开先进的文化作为支撑。

几十年来,我国煤炭工业走过了一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平凡的道路,数十年的风雨历程,凝练了我们煤炭企业所特有的传统和底蕴,这种传统和底蕴培育了一代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煤炭人,激励着我们度过了一个个艰苦时期。遵循着这条轨迹,我们的煤炭企业文化也随之形成,并相应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指导着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体现着自身的价值。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到了今天,传统煤炭企业文化的一些方面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还一味的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不去创新和改造传统煤炭企业文化,那么我们必将为现代经济前进的滚滚洪流所湮灭。

在当前阶段,建设联营兼并的企业文化必须要“扬弃”,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观点,注意保留煤炭企业文化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摒弃消极的滞后的成份,引入和创建先进的优秀的内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弃”并不一定是全部抛弃,而是要坚持做到区别对待。对完全消极落后的东西要根本否定,诸如“企业发展靠上边,眼睛盯着上级转”的依赖思想,“升级论年头,上班就拿钱”的论资排辈大锅饭思想,“标准不高、执行不力、制度不严”的粗放管理理念,等等,这些必须坚决予以否定。同时,我们要注重发扬煤炭企业文化中好的的成份,比如几代煤炭工人一脉相承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等,用以进一步指导和促进我们的各项工作。

坚持好继承与创新,最主要的是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对符合一般规律和准则以及具有长久积极意义的内在文化因素不能变,必须继承、保留、强化。而对外在的因时因势而生的文化因素,则要随着企业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创新。要知道,再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有一定的保鲜期,也需要在新陈代谢中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

三、建设联营兼并的企业文化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科学发展观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体现了党中央对包括企业文化建设在内的各项事业的基本要求,是指导企业各项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企业的一切行为,都要坚定不移的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总指导。因此,煤炭企业必须要认真学习、牢固树立并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企业文化创新。

1、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由于历史遗留和客观环境等因素,我们煤炭企业的科技水平、从业素质、自主创新技术、可持续发展能力同其他行业领先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创新精神和手段打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企业文化,避免出现一蹴而就、昙花一现、急功近利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障和文化舆论环境的支持。

2、将“以人为本”作为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企业自身来说,人不仅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更是企业文化的发展丰富者。企业决策者要想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创新的企业文化,真正作到尊重人的尊严、关心人的需求,注意企业中人的要素及其价值的开发与利用,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核心理念、目标和信念,发掘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促进企业职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基础。

3、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煤炭企业来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就是要紧密结合煤炭企业自身实际,坚持用科学理论引领企业发展方向,指导企业改革实践。在文化建设中,我们要着力引导全体员工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增强全体员工对共同理想的信念和企业发展的信心,坚持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企业精神鼓舞斗志,激发全体员工的爱国爱企和改革创新的热情。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引领,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形成“扬荣弃耻、共建和谐”的矿山新风尚。

四、建设联营兼并企业文化要适应于阳煤集团长远发展的大战略

建设“四位一体”企业文化体系 篇4

一、企业文化发展沿革

为使企业多年形成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滦电在全厂员工和离退休员工中广泛征集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 并借助厂内网站、广播、企业报、闭路电视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编印《我心中的窗口示范电厂》、《滦电情》、《高尚滦电人》、《我为党旗增光彩》、《企业文化手册》、《企业宣传画册》等企业文化系列丛书;组织举办职工礼仪知识大赛、企业文化知识竞赛、“责任、使命、执行力”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 不断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认知度, 赋予抽象的文化理念以具体的外在表现, 使优秀的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员工思想、融入企业管理。20世纪90年代, 为发扬老一辈滦电人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全厂干部员工广泛参与, 提炼出“团结治厂, 自立自强, 爱岗敬业, 勇于奉献”的企业精神。2002年初, 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实施《滦河发电厂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结合滦电实际, 强化管理、强化制度建设, 编印了《滦河发电厂管理制度汇编》, 凸现出富有滦电特色的管理文化和制度文化, 从而为滦电的企业文化又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2003年电力体制改革后, 我厂划归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自此, 滦电又融入到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之中。

二、打造具有滦电特色的企业文化

滦电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国电集团企业文化基本理念, 并不断建设具有滦电自身文化特质的企业文化。经过多年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分别提炼形成了“奉献光热、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员工”的企业使命;“超越百万台阶、争当国电先进”的企业愿景;“以人为本、效益为先、企业与员工协调发展”的企业价值观;“依托老厂建设新厂、用新的理念管理老厂, 做精主业多元发展、用科学发展实现转变”的企业战略;“人员零违章、设备零缺陷、管理零漏洞”的安全理念及“把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岗位上, 体现最大价值”的人才理念。并以集团公司员工行为规范为核心, 编写了包括岗位工作规范、家庭美德规范、社交礼仪规范、滦电员工基本行为规范在内的多项行为规范, 从而形成在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大框架下, 独具滦电特质的企业文化体系。

三、完善“四位一体”企业文化体系

近年来, 滦电企业文化建设也在实践中不断传承与扬弃, 构建了初具滦电特色的文化架构, 建立具有滦电特色的“四位一体”企业文化架构, 打造“窗口”品牌文化。在全面客观分析滦电企业文化建设历史与现状的前提下, 滦电提出“安全文化”、“亲情文化”、“警示文化”、“用人文化”四位一体的企业文化体系, 打造具有滦电特色的“窗口”品牌文化。

一是安全文化固本强基。安全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和健康发展的基石, 没有安全的保障, 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首先, 让职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通过学习、宣传和教育, 对传统的安全管理思维定式进行扬弃, 充分利用企业报、电视、广播、局域网等媒体, 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使置身其中的每一个员工都能感受到企业的安全管理理念, 从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抓员工的行为习惯, 健全规范安全制度建设。近年来, 滦电在总结多年安全生产经验和事故案例的基础上, 对各类安全生产制度进行整理和汇编, 保留有益于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废止不适合企业发展的旧制度, 大力推广NOSA (企业安全、健康环保管理系统) 体系建设, 完善并制定了一整套现代化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主要表现在四个改变和四个树立上:改变“惩一儆百”的旧观念, 树立“群防群治”的新理念;改变“就事故论事故”的旧观念, 树立“从源头抓起, 动态控制”的新观念;改变“凭经验、敢冒风险”的旧观念, 树立“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现代管理理念;改变“安全管理是领导、管理人员的事”的狭隘观念, 树立“全员安全”的新理念。

二是亲情文化凝心聚力。关注员工成长和心理健康, 着手启动员工帮助计划 (EA P) , 协助解决员工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开展惠民工程, 切实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 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厂里在资金严重紧张的形势下, 划拨专款用于职工生活区硬件设施的改造和维修;购买安全舒适的公共交通工具;加快社企共建步伐, 丰富职工社区文化生活;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定期进行职工健康体检、特殊工种职业病检查、女职工体检等;建立职工互助医疗体系, 为职工上大病保险, 建立特困、病困职工帮扶机制, 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 避免大病职工因病致贫。全方位打造员工温暖工程。为员工提供节日慰问礼品, 尤其是在机组节日检修期间, 厂党政领导进行现场慰问;安排25年工龄员工的休疗养、员工住院慰问及婚丧喜庆礼奠慰问、定期组织员工文体活动或联谊聚会, 支持员工业余团体活动等。通过亲情文化的逐渐渗透与感染, 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密切员工与企业的关系, 增强员工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是警示文化促和谐。滦电在大力推行警示文化的过程中, 采取在生产场所悬挂、张贴警示标语, 为班组员工佩戴安全警示胸卡等方式, 对员工进行安全警示教育, 提醒并警告从业员工遵从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开展廉洁短句征集活动、群发节日廉洁手机短信、组织特殊岗位员工到监狱等地接受现场警示教育、中层干部任前廉洁谈话、签订廉洁从业责任书等, 对员工进行廉洁教育。组织开展生产、生活安全文艺会演, 开展安全小故事征集、“我说安全”电视专题展播等活动, 对员工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警示教育。

四是用人文化占领未来。滦河电厂适宜采取“新人新政策、老人老办法”的用人机制和工资制度, 区别对待、辩证实施用人法则, 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从而营造出和谐、进步、科学的用人环境。注重对新入厂大学生员工的关心和培养, 使其尽快完成由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融入企业工作与生活。每当有新员工入厂, 厂领导都与其进行座谈, 倾听新员工的心声, 了解他们的诉求, 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助其实现自身价值。修缮单身职工公寓, 改善居住环境, 定期举办单身职工联谊活动, 让青年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 从而加深青年员工对企业的感情, 为企业留住人才。倾斜生产一线员工, 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生产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创新创效, 并以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 在生产员工中选拔技术过硬、品质优良的佼佼者担当中级管理重任。人尽其才, 给每一名员工都找到合适的舞台。滦电在注重培养生产一线年轻干部队伍的同时, 加强对企业中年龄偏大的老员工资源的合理使用, 针对他们自身所具备的责任心强、经验丰富、影响力较大, 但体力较差等实际情况, 安排他们到安全监督、政策研究等岗位, 使他们在余晖之年能够各得其所, 为企业的生产建设尽心尽力。

企业文化的传承 理念具体化 篇5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重视文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软实力的推动作用。在企业内部,企业文化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自内而外的传承,企业文化理念的确立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文化不断传承和推广下去,使其深植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那么,企业文化如何才能有效地传承下去呢?将抽象的企业文化理念具体化,建立科学的企业文化传承机制,制订相关的制度保障等,都是企业文化得以传承的有效途径。

将抽象的企业文化

理念具体化

企业文化的相关理念本是复杂和抽象的,企业如果不对其不加以解释或者描述,可能就难以达到理想的宣贯效果。海尔张瑞敏就曾说过,“在确立企业价值观时,提出理念不算困难,让人认同一个理念才是困难的。”那么,海尔是通过什么方式让全体员工认同海尔的企业文化理念,并将其延续和传承下去的呢?

在海尔,“来自员工的画与话”帮助海尔解决了企业文化理念抽象难懂的问题。海尔员工通过自己对企业理念的理解画漫画,把非常复杂的企业文化理念,变成非常具体的、简单的图画进行诠释,帮助更多员工理解和认识企业文化。

这些漫画中,其中有一幅画的是斜坡上有一个小球。旁边写道:企业好比在斜坡上球,一个企业越做越大,必须依靠两个力:一个是止动力,不能让球滑下来,这是基础管理,另一个是上升力,即创新。以此来诠释海尔“斜坡球理论”的哲学创新理念。还有一幅漫画的主题是:“市场是每一个人的上级”。画面上画的是一个“两面人”的员工,他对上道工序说:“我是你的用户,绝不接受你带有缺陷的产品”;他对下道工序则很谦逊、很小心地问:“你满意吗?”这幅画诠释了海尔“人人都有一个市场”和“人人都是一个市场”理念的内涵。海尔将这些漫画张贴在每一个车间和其他公共场所,并汇编成册发给员工,成为海尔推广企业文化的好教材。

海尔的这些推广和传承企业文化的做法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和学习,通过漫画和故事的形式,将深奥的企业理念故事化、形象化、直观化、通俗化、简单化,便于员工理解和接受,更利于企业文化的有效传承。

企业文化传承机制的建立

传承企业文化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传承机制,搭建文化理念的贯输通道。企业可以把企业文化培训、文化活动、评先树模和管理者的表率作用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使文化得以有效落地。

新员工企业文化培训是传承机制的一部分。在每位新人入司时,企业都有相关技能和素质培训。在这些培训过程中,不能忽视对企业文化的培训。只要每一个新来的人员都能感受到企业内在的这种文化,并加以理解和深入感知,企业文化就能够透过时间传递给企业的每一个人,不断被放大。

开展企业文化活动是为了让更多员工参与企业的文化建设,亲身体验和感受企业文化内涵。诸如户外拓展活动,对企业文化中强调的团结、合作和创新是一种很好的诠释。又如先进典范评选活动,不仅能增强获奖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也能因此形成榜样的力量,使企业文化最终成为指导员工的工作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是一家企业的空气,环绕在每位员工的周围,感召着每一位员工,发挥应有的鼓舞、凝聚和指导作用;企业文化也是一家企业的土壤,沉淀在每位员工的脚下,发挥出强大的滋润和培育作用,为企业的基业长青注入更多动力。企业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分阶段、分步骤展开,每一个阶段都侧重不

一体化企业文化 篇6

关键词:电视艺术;国际化;媒介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027-03

一、引言

在媒介文化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的电视文化参与全球的传播与竞争已是必然趋势,我国电视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全球化的传播进程中。如今,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将电视文化作为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与手段,而我国电视文化在媒介文化全球一体化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要走向世界,成为全球电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电视文化在媒介文化全球一体化的传播一方面要凸显自身的个性,依托民族文化,坚持我国电视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充分发挥我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优势;另一方面,我国电视文化在参与全球电视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通过寻找不同文化间的“共通价值”,构筑起与世界其他国家电视观众共通理解与交流的平台。

二、电视的文化艺术特性与特点

电视作为一种文化,无论从电子科技的发展,还是从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来看,它都具备了人类世界的文化身份,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体现。电视作为人类科技发明和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更重要的是电视作为一种文化,进入了人类现代文化传播系统。电视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作为现代文明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成为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新的环境下,电视文化艺术传播的特点表现为:(1)电视文化传播之即时性。电视使得文化的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瞬间完成传播前端与传播终端的连接。(2)电视文化传播之直观性。可以说在电视发明之前,没有一种传播媒介能够像电视这样,不用走进电影院,在家中就能获得生动直观的视觉和听觉感受。(3)电视文化传播之广泛性。电视文化传播借助于卫星技术可以同时覆盖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同时打消了国界、身份、等级、文化的差异,任何人只要有视觉和听觉的感知能力,都可以是电视文化传播的对象。(4)电视文化传播之日常性。看电视已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习惯行为,成为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电视文化传播无时无刻、无处不在。(5)电视文化传播之民族性。电视既然是一种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来源与发端,于是电视文化自然就有其民族文化的特点。

总之,电视文化传播是意识形态传播,这种意识形态是经过预先设计的,通过媒介的作用进入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甚至潜移默化地成为一种惯性思维方式,从而将意识形态的功能发挥于无形。电视文化传播的过程,就是意识形态传播的过程。

三、电视文化艺术的全球传播特征

电视媒介的出现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地球村”应运而生,文化信息在全球的传播变得更加迅速、更加广泛,打破了既有的传统边界;电视媒介使得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文化信息的单向流动、文化信息资源的垄断、文化信息的同质化等现象。毫无疑问,我国电视文化面临的传播环境是艰难且富有挑战的,但同时全球化的传播环境也为我国电视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并没有为我们的世界造就一派世界和谐大同的景象,相反,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新的文化不平衡。就全球而言,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电视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从传播的信息量上看,发达国家和地区明显占据着绝对优势。其次,就亚洲而言,日韩电视文化广泛盛行。再次,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电视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处于边缘位置。媒介文化全球一体化,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电视文化占据着全球电视文化传播的主流地位,亚洲近些年来以韩国为代表的电视文化也在一定国家和地区的范围内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电视文化在海外的影响有限,华人群体是我国电视节目在海外最主要的受众群体,在西方国家中,非中国消费者仅仅只是分散地对中国大陆的电视节目感兴趣。

四、我国电视文化艺术参与全球传播的历史必然趋势

面对今天全球化传播环境下的世界电视传播格局,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电视文化传播面临巨大的挑战。全球化的电视文化传播语境下,韩国已经走在了我们前面,在亚洲的电视文化传播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并成为儒家电视文化的代表。而目前,我国电视文化传播主要依赖于本土的电视媒介,当然,中国拥有面积广阔的国土和13亿的潜在观众群体,这些都是我国电视文化传播的先天优势和基础。但是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全球化的文化传播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不参与其中就要落后,参与全球的电视文化传播将是所有国家电视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需要听到中国的声音,全球化的传播环境需要我国电视文化走向世界。

五、我国电视文化全球传播的现实意义

媒介文化全球一體化,我国电视文化走向世界参与全球电视文化的传播不仅仅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首先,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电视文化的传播,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信息交流,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是文化输出的重要形式。其次,让我国的电视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文化产业已经是很多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产业。再次,有助于让世界认识中国,树立中国国家形象。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就曾说过:“中国人最大的不幸,正是他们不为世人所了解”。

总之,我国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五千年的文明史让我们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资源,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不能及的,使得中国在全球化环境下的文化发展竞争中具有了独特的优势,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电视参与全球电视文化传播,打开世界的市场的大门,是我国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以电视传媒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应该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新的支柱产业。

六、“和而不同”——我国电视文化走向世界的原则

“和而不同”是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因此,“和”并不等于“同”,“和”的前提条件是有差异的存在,是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协调、互补互济以达到“和”的目的。在我国电视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既要坚持我国电视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又要寻求不同文化间的“共通价值”,两者缺一不可。其间需要一个合适的契合点,这就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为全球化语境下世界多极的政治对话、文化传播、人员交流等多方面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尽管,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民族、各地区和国家间的文化存在着差异与隔阂,不同民族文化中存在着不同的思想观念,甚至可能因文化的不同而引起矛盾和冲突,但总体趋势是构筑一个“和”世界。“和”展现了对不同背景文化的包容与尊重,展现了全球不同文化与事务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过程。

七、结束语

总之,在媒介文化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电视文化艺术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走向世界,我国电视文化参与全球传播走向世界的过程就是文化交融的过程。坚持我国电视文化的民族主体性,从世界文化中汲取养分将成为我国电视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在国际各类文化逐步走向融合的今天,媒介文化全球一体化,电视文化走向世界并参与全球化传播,是我国电视事业需要长期努力并为之奋斗的目标。电视文化的传播归根结底是文化的传播,因此,我国电视文化参与全球传播,首要问题是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更需要发展先进文化。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我国电视文化走向世界既不能一味迎合,也不能孤芳自赏,而是需要我国电视人在保持我国电视文化民族特性的同时寻找与世界文化共通的交汇点,在媒介文化全球一体化的电视文化传播中走出一条“和而不同”的道路,让世界理解和接受我国电视文化,从而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使我国的电视文化成为全球电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纪淑田.浅析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电视文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2).

[2]余晴.关于我国电视文化发展的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8).

[3]张建珍,吴海清.我国电视文化研究概述[J].东南传播,2010,(12).

[4]史可扬.观众趣味·社会主潮·电视文化[J].中国电视,2006,(8).

一体化企业文化 篇7

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那么, 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当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哪些问题和瓶颈, 怎样有针对性地把中央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呢?

一、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㈠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改善文化民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文化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尺度, 是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涵盖县、乡、村, 直接面对千家万户, 涉及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 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问题, 也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7月23日重要讲话中指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保障”。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政府保障能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谓均等化, 就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人穷人、不分城市农村、不分东中西部, 都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公共文化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能否实现均等化, 直接关系到民生的改善, 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公正。这些年来,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依然是薄弱环节, 有相当一部分县尤其是西部地区县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还相当落后, 在资源、内容、形式和手段等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城乡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基本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 就无法实现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更谈不上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必须大力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让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农村基层倾斜, 向弱势群体、特殊人群倾斜,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使广大城乡基层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文化成果。必须把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以现代文化知识武装农民头脑, 以新文化培育新农民、以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㈡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不均衡, 我国城乡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在社会基层都有集中体现, 处理不好, 将会影响到城乡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发挥好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通过提供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发挥文化“以文化人, 润物无声”的作用, 着力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着力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关爱人心、抚慰人心, 增进群众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增加群众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激发群众对发展的热情和劲头,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把基层群众的注意力吸引和引导到改革发展上来, 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 加强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优秀健康的先进文化促进情感的交流, 形成人心思进、人心思齐、人心思稳的良好氛围, 对化解城乡基层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㈢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关键“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 任务十分艰巨。当前, 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 城乡发展差距也有扩大的趋势。这种差距, 既体现在经济社会方面, 也体现在文化方面。多年来, 我国文化建设普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 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文化建设欠账大、问题多, 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2009年, 城市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70.6%, 农村仅占29.4%, 城市比农村高40.6个百分点;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3.27元, 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重视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具体举措。因此, 要通过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基层的延伸和覆盖, 努力弥补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 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使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科学组合, 推动城乡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由于历史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 城乡文化发展存在明显的差距,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地方政府文化事业费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偏低, 各地投入存在较大差距, 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 偏重于节庆和大项目, 有的镇文化站经常性工作活动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没有按年度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此种情况制约了镇文体活动的经常性开展, 造成文体活动贫乏, 缺乏对群众参与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形成强烈反差。

㈡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一些乡镇文化站 (室) 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 设施陈旧, 年久失修, 多数已成危房, 活动场所面积不足, 文化活动设备器材道具十分短缺。阅览室图书量很少, 大多是陈旧图书, 新书补充量极为有限;电影放映设备严重老化, 片源短缺, 新片租金补助太少, 80年代配备的放映交通工具, 已无法使用, 难以保证每个村居每月一场电影的放映数量和质量。一些地区农民群众看书难, 看电影难的现象依然存在, 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比较贫乏单调。

㈢农村文化队伍结构不合理, 专业人员匮乏基层文化站室文化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 知识更新慢, 文化、文艺活动策划编导能力差;许多人在编不在岗, 工作人员混岗使用, 兼职较多, 有效投入文化站工作的精力和时间非常有限, 常常是“种了别人的田, 荒了自己的地”, 管理体制不顺等等导致文化站的思路少、办法少, 活动内容赶不上时代的发展, 不能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宣传、教育、辅导的作用。

㈣农村文化资源配置不足一些文化站室设施陈旧落后, 信息化、网络化设备基本处于空白, 与辖区部门、企业资源信息共建共享机制薄弱, 不能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

三、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㈠加强组织领导, 把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应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 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认识, 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 发展改革、财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分工负责, 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等人民团体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形成推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合力。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纳入财政支出预算, 纳入扶贫攻坚计划, 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际考核内容, 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和质量以及创优评先的依据之一。文化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与支持, 认真探索管理文化工作的新途径, 新方法, 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㈡加大财政投入, 保障和促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镇综合文化站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 要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保障的主导作用, 提高公共财政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比例。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重新核定基层文化单位的业务经费, 按辖区总人口核定基层文化站经常性工作经费, 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按一定比例逐年增长。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书屋工程等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及购买重要公共文化产品、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所需要的资金, 按年度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建立镇文化发展专项基金, 用于对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奖励和政策性补助, 进一步拓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渠道,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社会力量赞助、捐赠社会文化事业, 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 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投入的良性机制。

㈢加快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新建、改扩建镇文化站, 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的需求。要在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的基础上, 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人口状况和服务要求, 确定设施建设标准, 明确基本职责, 完善管理办法。积极争取国家和上级政府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和扶持, 发挥政府运作和市场杠杆两种力量, 鼓励社会和民间投资多种方式, 采取“政府拿大头, 集体拿小头, 自己创收补一点, 社会集资筹一点”的办法, 加大对现有基层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 增加造血功能, 改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少、旧、缺的状况。

㈣创新文化活动方式, 满足农民群众的各种文化需求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基层文化活动创新上下功夫, 把基层文化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 因地制宜,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利用各种有效形式,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 依托传统节日、纪念日、重大节庆和民间文化资源, 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业余文艺演出、书画摄影比赛, 以及读书、演讲、诗歌朗诵、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通过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组织动员专业团体开展公益性或政府资助性下基层演出活动等多种形式, 切实有效地丰富基层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并致力于建立长效机制, 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㈤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文化人才素质通过以培养、使用、激励、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和制度保障, 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文化人才素质。重点培养农村、城镇社区文化带头人、文艺骨干, 鼓励有专业特长和专业素质的年轻人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鼓励支持专业文艺团体改革分流人员到社区和镇从事文艺辅导员、文化指导员等工作。注重发挥基层文化骨干和文化能人的积极作用, 培育和发展农村业余演出队、文化中心户、兼职文化管理员等, 形成一支扎根基层, 服务群众的专兼职公共文化服务队伍。通过培训、轮训, 全面提高文化队伍的素质, 保障基层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

㈥健全共建机制, 形成文化建设合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也是社会各界层群众的共同需求,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参与。在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过程中, 不仅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和投入, 在现阶段发挥辖区内单位、企业、社会组织文化信息资源优势, 建立健全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管理服务机制, 明确各方面的责任, 形成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非常必要。应建立党委、政府农村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 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共同做好农村文化工作, 宣传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 搞好综合协调, 群众团体要努力发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有关部门对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重点文化工程, 要加强专项监督检查。文化部门和民政部门要共同拟定辖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共驻共建责任制和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 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县 (市) 、乡镇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机制, 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情况作为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

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2012年1月, 《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颁布, 并明确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对江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设施、服务规范等作了明确要求, 是江苏省公共文化建设管理领域出台的首部政府法规, 对加快健全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义重大。

一体化企业文化 篇8

山西会馆餐饮文化有限公司 (简称山西会馆) 前身为创立于1991年的太原白云楼餐饮服务有限公司。2004年, 在山西省全面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大背景下, 企业的创办人决定在经营企业的同时进一步弘扬山西文化和晋商文化, 将晋商会馆文化融入到餐饮经营中, 并于2006年创办了山西会馆。山西会馆继承了明清之际晋商会馆“联络乡谊、感怀乡情、会聚会议、祭祀神灵、聚众演戏、同乡互助”的经营定位, 同时将山西五千年人文历史、民间风俗、地方特色融入企业经营, 被誉为“能吃饭的博物馆, 山西人的会客厅”。

截至2011年, 山西会馆在太原市开办三家分馆, 分别是山西会馆体育路分馆、山西会馆胜利街分馆和山西会馆下元分馆, 三家分馆在品牌文化上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体育路分馆主题为“三晋五千年”, 提炼和浓缩出了“人的文化”、“大院文化”、“家的文化”、“佛教文化”, 成为用文化铸就的饭店, 受到中外来宾普遍赞誉。胜利街分馆主要突出山西匾额文化, 填补了山西省没有牌匾博物馆的空白。分馆一楼悬挂着百余块体现个人成长意义的牌匾;二楼陈列着百余块当年晋商的字号匾以及能表现晋商辉煌的牌匾;三楼陈列着百余块官宦牌匾, 记载着朝代的更替, 历史的变迁。把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集合起来, 俨然可以再现一部国史、地方史和晋商家族史。这座用牌匾铸就的饭店, 由于其文化内涵丰富, 被誉为“古匾文化博物馆”, 令前来就餐的客人流连忘返。下元分馆以“晋商之路”为主题, 将晋商之路的艰辛与辉煌以大量真实的历史文物展现出来。其中还突出反映了山西人走西口的艰辛和勇气, 传承了晋商文明与文化血脉。很多学者都给以这座用晋商文物铸就的饭店高度的评价, 称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2 “文化”与“餐饮”的互利共生发展模式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 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引发了全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伴随文化产业在各国不断成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的大趋势, “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成为人们在认识领域质的飞跃。这充分地说明不管是国家、政府、商业组织或是个人, 在这样的时代如果不能及时得更新观念、创新手段, 找到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那必将陷入无比尴尬的境地。正是在这个阶段, 山西会馆不但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而且通过变革及早地突破了传统餐饮服务业的发展方式, 使得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尤其在突出企业社会效益、提升企业文化内涵、打造企业特色产品与服务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走出了成功之路, 从而完美演绎了经济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2.1 产学研相结合, 做好经营创新准备

文化企业首先应该注重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 建立学习型组织, 才能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有效落实。多年以来, 在经营企业的同时, 山西会馆的创办者就特别热爱山西文化并且热衷于向外界宣传山西文化。企业于2000年成立了“山西民俗文化研究会”, 吸引会聚各方人才, 专门从事山西文化的研究。经过10余年的不断学习、交流和研究, 研究会分别在山西历史、人文、地理、民俗、艺术和古建文化上积累了丰厚的基础, 尤其具备了独立进行古建筑设计、装饰的能力, 为山西会馆的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同时, 企业将山西文化作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落脚点, 不断在全体员工中开展山西文化普及培训, 并将山西文化精髓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 使得每位员工都能“知文化, 讲文化”, 为山西会馆打造“山西人的会客厅, 山西的文化窗口”文化品牌做好精神上的准备。

2.2 用“餐饮”弘扬文化, 提升企业社会价值, 实现“经济文化化”

(1) 依托餐饮业态, 弘扬传统文化。

“山西会馆”本是明清时期山西商人在全国各地晋商所到之处联合捐资建设的用于聚会、娱乐、议事的场所, 即山西商人的会馆, 它所表现出的是晋商的豪迈与大气, 彰显了晋商精神, 在明清商业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山西会馆”这一文化符号, 是三晋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蕴涵着巨大的文化价值, 必须给它以很好的保护与传承, 才不负历史给予今人的重托。

(2) 依托餐饮资本, 保护文化资源。

山西文化的表现必然离不开实实在在的载体, 只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古物才能承载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让人领略到古时韵味, 这些文化遗产是不可复制的, 而这些文化遗产随着战争、灾害和人为原因渐渐消失殆尽。山西会馆作为弘扬山西文化的文化餐饮企业, 在很早以前便对山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予高度重视, 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 他们远赴山西各地搜集、整理民俗文化, 积极保护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历时10年, 累计投资1.5亿元, 会馆先后搜集抢救到文物一万余件。其中石刻两千多件、石雕六千多件, 各种木牌匾一千多件, 大型门楼五十多座, 古戏台十二座, 古民居七十三套及其他文化遗存若干件。除在会馆内对这些珍贵文物进行部分展示外, 山西会馆还把它们展示于山西省民俗博物馆, 为世人搭建起了解山西历史文化的桥梁。2008年山西会馆被山西省民俗博物馆荣誉授予山西民俗博物馆分馆,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能吃饭的博物馆”。

2.3 以文化带动“餐饮”,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实现“文化经济化”

“山西会馆”这一文化符号, 时至今日已然就是品牌, 就是无形资产, 如果将它恰当地植入企业经营过程, 它还可以释放出无限的经济价值, 必定会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插上健硕的羽翼。

(1) 文化注入餐饮, 提升企业产品价值。

山西面食是山西的一张名片, 随着多年来的对外宣传, 山西面食已经婓声海内外。山西会馆有近25年的晋菜经营史, 很好地延续了山西传统面食“一面多吃, 百面百吃”的文化精髓, 从选料、和面到制作, 每个环节均十分讲究。为了进一步传承山西面食文化, 提高菜品的文化品位, 山西会馆严格控制制作工艺, 不断加强人员培训和生产管理, 同时将山西的“剔尖面”和“莜面栲姥姥”申请并注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为这项面食技艺的法定传承人。2008年, 山西会馆在山西省烹饪协会和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代表山西面食最高水平的“山西面食超人赛”中一举夺冠。

(2) 文化融入餐饮, 提升企业服务价值。

山西会馆是山西首家引入文化导游服务的文化餐饮企业, 将文化落实为一种基本服务,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餐饮搭台, 文化唱戏”。山西会馆每创办一家分馆, 便由其民俗文化研究会设计编辑出一套与馆内陈设和装饰特色相匹配的文化讲解词, 然后由会馆内的专职导游为顾客进行现场讲解。这些导游全部具有导游从业资格证书, 具有相当丰富的山西文化知识底蕴, 再经过专业人士地严格培训, 能在轻松地讲解中引人入胜, 令顾客陶醉于山西浓厚的历史文化当中, 为顾客更深入地了解山西起到积极的作用。

同时, 山西会馆率先组建了山西面食技艺表演团, 向顾客展示山西面食制作技艺。表演团队经过多年的训练和不断地改进与创新, 将多种面食制作技艺转化为富有观赏性的面艺表演, 受到国内外来宾的热烈欢迎。表演团队曾多次走上央视“挑战群英会”、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等著名电视节目, 并多次远赴北京、大连、广州、无锡、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展示山西面食技艺;还多次代表山西面食参加各种大型展会, 并于2010年将面食技艺表演搬上了上海世博会的舞台, 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面食文化的魅力。

山西会馆把山西文化融入餐饮经营过程的新举措, 让省内外客人在吃饭当中了解山西文化, 用这种方式既保护了山西本土的文物, 也扩展了餐饮业的经营范围。山西会馆的这种特色, 为它创下了“三个唯一”:即将导游讲解引入餐饮业, 更全面有效地宣传山西文化, 这是山西唯一;将餐饮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成为一个新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这是山西唯一;将晋商文化精髓体现在会馆的企业文化建设中, 使山西会馆形成具有教育性质的山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 这是山西唯一。

3 结论与启示

文化虽然不是表层的和显性的, 但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它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山西会馆正是抓住了文化的这一本质特征, 加以创新应用才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山西会馆的成功关键因素就是有效地把文化和餐饮结合, 走出了“文化与餐饮”的互利共生发展模式。这是山西会馆在发展中独特的战略决策, 是在餐饮业经营同质化的今天做出的明智选择。餐饮和文化结合, 既用文化带动了餐饮, 也用餐饮弘扬了文化, 二者互相促进, 不断提升。同时也很好地展示着太原的城市文化, 为太原的城市发展画上了绚烂的一笔。

山西会馆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启示, 为我们具体理解“文化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有益的实证参考。

参考文献

[1]焦斌龙.文化企业营销学概论[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9.

[2]皇莆晓涛.创意中国与文化产业[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7.

共同推进德州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篇9

一、德州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现实基础

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基和灵魂, 没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支撑和保证, 城乡统筹发展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统筹城乡文化发展, 丰富城乡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 也是十七大提出的要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德州是历史文化名城, 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拥有50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 既有以西汉名儒董仲舒、隋唐时期中国第一位状元孙伏迦、明代画家邢侗等为代表的历代名人, 又有以中国太阳城等为代表的现代文明;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风景文化, 又有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德州市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 德州市以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为目标, 以文化创新为动力, 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积极开拓文化市场, 狠抓文化产业发展, 全面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工作, 以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卓有成效, 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奠定了社会基础

德州市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整体筹划、分步实施”的要求, 全面推进县、乡、村“三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截止目前, 德州市已建成并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县级图书馆6个、文化馆6个, 乡镇综合文化站86个, 村文化大院352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的建成率分别达到64.2%和42%以上。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德州市共建成市支中心1个, 县市区支中心11个, 共建共享基层点8104个, 全部通过了省文化厅验收。乡镇和村基层服务点与组织部党员远程教育共建共享实现了100%全覆盖。禹城市和齐河县被评为“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

(二) 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建设健康有序, 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充分挖掘德州市现有历史文化资源, 与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联合制定了《德州主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在文化产业布局上, 提出了“一带、两轴、五组团”和“一区六园”的构想, 并确定了文化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娱乐产业、文化演艺产业、文化科技产业和文化体育产业等六项重点。成功组织2010年德州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加大对农村文化市场、校园周边环境等重点地域、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执法检查, 有力地打击了各类违法文化经营活动。共检查网吧1.2万家 (次) 、音像店156家 (次) 、农村物资交流大会23个, 依法查处取缔网吧40家、非法演出团体2家, 收缴盗版光盘4万多张, 切实维护了文化市场的繁荣、健康、稳定发展, 初步建立起了以综合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技术监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

(三) 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奠定了群众基础

以建国60周年为契机, 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 充分发挥了文化系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稳定大局、鼓舞人心的重要作用。与市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举办了以“帮灾区人民建一个温暖的家”为主题的全市宣传文化系统赈灾义演, 共募集善款2318万元。据不完全统计, 全市共举办各类文艺演出2500余场次, 极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精品创作工程取得了可喜成绩。京剧《武大郎正传》、歌曲《跟你走》获“全省精品工程”入选作品奖;田园诗剧《家乡》荣获第七届全国杂技比赛优秀剧目展演三等奖;《大团圆》、《魅力德州》等30多部歌曲及舞蹈在全省第一届“星光奖”评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德州市被授予“中国京剧城”称号, 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市中心广场荣获省“十佳广场”荣誉称号。

(四) 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为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奠定了文化基础

全面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 做到人员、经费、措施、培训、普查“五到位”。全市实地调查4712个村, 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99处, 新发现188处, 复查111处。德州“仓储建筑群”、平原“颊川石桥”、“北齐纪年造像”等一批珍贵的不可移动文物纳入文物法律管理体系。重点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果。组织开展了“京沪高铁”和“滨德高速公路”德州段的文物调查和勘探工作, 清理北宋晚期墓葬27座, 出土文物70余件, 发现文物点21处。进一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临邑一勾勾剧种和宁津杂技入选国家级名录, 德州扒鸡制作工艺等7个项目入选省级名录, 公布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9项, 县级150项。德州扒鸡集团和宁津杂技学校分别被命名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和教育传承基地。

二、德州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德州市城乡文化一体化工作, 从总体上已呈现全面推进的态势, 但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的要求, 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的目标要求看, 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公共文化设施不完善。54%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尚未完成建设任务;35.8%的乡镇和58%的村至今没有文化活动阵地, 现有的文化设施也比较落后, 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文化机构不健全。不少乡镇缺乏文化管理服务机构, 缺乏必要的管理服务人员和业务辅导人员, 有的即使配备了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 也不能以主要精力从事乡镇文化站的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不完善。不少地方没有将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专项经费、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造成人员工资没有保障, 活动经费短缺, 文化活动受到制约。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力度不够。与文化部门直接相关的演艺、娱乐、艺术品、中介服务、艺术培训、动漫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处于低水平阶段, 总体规模小, 龙头企业少, 缺乏主导产品, 整体形象不鲜明, 市场影响力不大, 产业效能未能发挥。

三是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不够充分。许多文化资源还未被充分挖掘和利用, 文化遗产保护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不够明确, 文物执法力度有待于加强。

四是文化体制与机制还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文化体制改革力度不够, 对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缺乏政策支持和全面规划, 文化艺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比较匮乏。行业领军人才少, 专家队伍需进一步充实, 专业人才年龄结构老化, 后备人才储备不足。文化单位内部用人机制、竞争机制、保障机制和分配机制不完善, 内部活力不足, 干部职工积极性不高。

三、德州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已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 也是文化进步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 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大力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德州本着“打造区域文化高地”的战略目标, 致力于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 以农村基层为重点, 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主要途径, 是提升德州市文化软实力、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的必然要求。一是全面推进市级重大文化工程建设。德州市委、市政府把市博物馆建设列入今年全市重点工程, 同时积极开展市图书馆、大剧院等重点文化设施的规划、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二是要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全力推动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对县图书馆、文化馆达不到国家标准的, 抓紧进行改扩建, 正在建设的, 要抢抓进度, 确保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村级文化服务设施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全市合村并居工作, 重新进行规划布局。对已完成合村并居任务的中心村要同步建设农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 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三是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要按照《山东省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规范》和《山东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的要求, 一手抓设施建设, 一手抓管理服务, 进一步健全管理机构, 完善内部设施, 配备专职人员, 搞好人员培训, 加大经费投入, 健全服务机制, 提高服务水平。乡镇综合文化站至少要配备3-5名专职工作人员, 并做到专编、专职、专用。要制定图书馆、文化馆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服务规范,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体系。四是建立面向全社会的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基层站点的规范化建设, 以建成“网上图书室”、“视频剧场”、“公益网吧”为目标, 进一步完善基层站点的设施设备和服务规范, 改善服务条件, 提高服务质量, 使基层站点真正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

(二) 以打造德州文化品牌为重点, 在深入挖掘德州历史文化资源上实现城乡一体化

德州有着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 历史文化底蕴十分厚重。充分挖掘、利用和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资源, 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全面推进全市文化节点重点工程建设。把文化节点工程建设作为打造德州文化品牌的重要载体来抓, 通过文化节点工程建设, 提高市民文化认同感和城市凝聚力。深入挖掘和弘扬德州运河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 突出抓好董子文化园、苏禄王御园、九龙湾运河文化园等重要文化节点建设。二是继续抓好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普查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各县市区要保证普查人员、经费、车辆、设备充足到位, 市文物处要加大对基层的指导监督, 加强普查质量的评估和复查, 对普查中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要及时落实保护措施。三是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加大重点工程文物保护力度, 组织好相关的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 积极配合做好大运河德州段保护规划编制, 为大运河“申遗”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四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基层基础性工作, 按照每个县有一本资料汇编、一个档案室、一个陈列厅、一个数据库的“四个一”要求, 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普查验收。认真组织开展“文化遗产日”活动, 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 发挥好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五是加强《地域系列文化丛书》的编撰、整理和出版工作。在做好重点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同时, 要加大对德州市历史人物、重大事件、特色民俗、神话传说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工作, 积极做好《地域文化系列丛书》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编撰、出版工作。

(三) 以打造精品工程为重点, 在繁荣群众文化活动上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

一是组织开展好庆祝建国六十周年重大活动。围绕歌颂新中国成立60周年辉煌成就组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 营造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 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形象, 是文化工作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二是要繁荣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 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基层, 投向农村, 投向群众, 推动文化资源、文化服务、文化项目向农村倾斜, 重点要在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上下功夫, 在传播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下功夫, 在密切城乡关系、倡导社会新风上下功夫, 建立“文化下乡”长效机制。三是要打造精品工程。要围绕庆祝建国60周年, 组织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 以戏曲、曲艺、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 创作、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特点、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精品, 向国庆献礼。

(四) 以骨干园区为重点, 在激活文化产业上实现城乡一体化

要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逼人态势, 努力把文化产业培植成德州市的新兴支柱产业。一是要加快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认真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对文化产业骨干项目、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在政策、资金、税费、奖励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倾斜。重点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 突出抓好中国京剧城、董子文化园、梁子黑陶文化园等骨干文化产业项目, 充分发挥他们的龙头带动作用。二是要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要在推动演艺、音像、娱乐、艺术品等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 注重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 大力推动以网络、动漫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 培育新的文化业态。三是进一步提高文化市场管理水平。要坚持“一手抓繁荣, 一手抓管理”的方针, 把加强日常监管和开展专项整治结合起来, 依法管理全市网络、娱乐、音像、电子游戏等市场,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行政执法力度。要进一步加强网吧监管平台建设, 完善三级监控中心体系。继续深化对农村、城乡结合部文化市场的监管, 严厉打击取缔非法演出团体, 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五) 以专业人才为重点, 在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上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

大力实施“人才兴文”战略, 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推动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政策, 加大对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文化专业人才和业余文艺爱好者的培训。市要培训到各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 县要培训到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大院。要扶持一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专业拔尖的文艺名家和学科带头人, 建立由1000名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专业人才库, 保证德州市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城乡文化一体化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出发, 总揽全局、统筹兼顾、总体布局。我们要以激发农民文化建设积极性为突破口, 以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为基础, 以促进城乡文化交融为手段, 有效整合全市各级各类文化资源, 调动城乡文化工作者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共同推进德州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摘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 丰富城乡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 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本文结合德州实际, 从德州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现实基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有效途径等方面阐述自己的管见, 来共同推进德州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苏州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途径探析 篇10

关键词:文化一体化,文化设施,文化资源,文化惠民工程

城乡文化一体化是指在一个行政区域内, 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共同繁荣, 不论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 基本享有同样的文化权益。当前,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 城乡发展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这种差距, 既体现在经济社会方面, 也体现在文化方面。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 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打破城乡文化二元结构, 弥合城乡文化发展鸿沟, 实现城乡文化共建共享和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1]

一、苏州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 苏州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战略, 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了江苏乃至全国的前列。苏州已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的发展新阶段, 城乡一体化发展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党的十七大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后, 苏州被确定为江苏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城乡一体化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面, 其中文化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内容之一。当今中国“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早在新世纪之初, 苏州市政府就高瞻远瞩, 提出了打造“文化苏州”的战略目标。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来, 苏州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 苏州利用丰厚的吴文化资源, 高度重视文化一体化建设, 在弥合城乡文化差距、实现城乡文化发展全面对接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二、苏州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 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苏州各级政府上下齐心, 紧紧抓住江苏省唯一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试点市这一战略机遇,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 把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作为基本方向, 采取扎实有力的措施, 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一) 统筹一体化发展规划, 确定“三同”目标

苏州要在新时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就必须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这一优势, 最终实现城乡同质发展。文化建设, 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是全国城乡之间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 为早日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 苏州各级领导牢固树立城乡文化发展一盘棋思想, 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坚持城乡并重、城乡互动、共建共荣的总体原则, 把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摆上重要位置, 将城乡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到统一部署、统一规划之中。

2010年, 苏州市入选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 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市。以次契机, 苏州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要求, 找差距、设目标、定措施, 制定出台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和《关于加强‘十二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为了构建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苏州市确定了“三同”目标:城乡文化权益同等、城乡文化发展协同、城乡社会文明同步。[2]城乡文化权益同等, 就是在资金投入、产品供给、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等方面为农村创造优越的条件, 从而在全省、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公民文化权利、同等的文化待遇、趋同的文化生活条件、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以及获得大致相当的文化资源机会。城乡文化发展协同, 就是立足城乡整体功能最优化和整体效能最大化, 统筹发展, 形成更明确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分工, 确定不同的文化功能定位, 使城市和农村的文化创造力相结合, 从而构筑布局合理、分工有序、功能提升和互动发展的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格局。城乡社会文明同步, 是指一方面要弘扬农民吃苦耐劳、智慧淳朴的传统美德, 另一方面要发挥城市文化对农村的辐射作用, 实现农村传统元素和城市现代文明的合理对接, 使苏州“既保持鱼米之乡优美的田园风光, 又呈现先进和谐的现代文明”。[3]

(二) 夯实公共文化设施, 推进“六个全覆盖”

“公共文化设施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载体。加快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 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1]目前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化”发展模式和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思路, 导致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人严重不足, “在每年的文化事业费中, 城市和农村比例一般为三比一”, [4]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大大落后于城市。苏州在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中, 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 缩小城乡文化“剪刀差”, 促进城乡文化均衡发展。

“十一五”期间, 苏州坚持政府为主导, 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密度提高, 广度扩展, 功能健全, 基本实现市、县级市 (区) 、镇 (街道) 、村 (社区) 四级全覆盖。苏州博物馆新馆、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苏州演艺中心、苏州评弹学校新校、苏州美术馆新馆、苏州文化馆新馆和名人馆等一批市级重点文化设施先后建成, 各市、区相继建成一批文化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苏州大力加强农村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市、县 (区) 、镇 (街道) 及村 (社区)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率达93.5%, 全市农家书屋总数达1100个, 实现了全市各行政村 (农村社区) 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城乡一体化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在全省率先实现镇 (街道) 文化站、村 (社区) 文化活动室全覆盖和“农家书屋”全覆盖。目前, 苏州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为201.86万平方米, 人均0.19平方米, 达到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

为了构建完善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苏州坚持城乡统筹, 重点加强县级市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 全力推进“六个全覆盖”:即文化广场、评弹书场、特色民间文化场馆、数字电影、文化信息工程共享点、村级文化室的全覆盖, 以确保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 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覆盖, 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 让城乡居民共沐发展阳光。

(三) 合理配置文化资源, 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促进文化资源向农村合理流动, 是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1]苏州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做到阵地延伸, 范围扩大, 效率提高。

一是在农村广泛推行文化信息资源“四位一体”, 把村图书室、农家书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综合一处, 设立“农村公共信息服务中心”, 成为农村的基层综合信息服务点。“四位一体”的基层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实现了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的全覆盖和普遍均等, 保障了农民的基本文化权利。

二是建立向基层群众送文化的长效机制。经过多年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 苏州已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制度化、经常化, 建立起“送”文化的长效机制。如近几年大力实施的“三送工程”年均送书达10万余册、送戏3000场次以上、送电影1.3万场次。

三是实行对农村文化的援助机制。苏州积极引导机关、团体、市民开展各种形式的城乡结对共建活动, 不断促进城市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影剧院等强势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 重点支持文化站、科普室、图书室、健身室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

(四) 创新文化服务方式, 探索市场运行机制

为让丰富的文化成果更好地惠及于民, 苏州思想文化宣传部门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第一, 对图书资源实行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和通借通还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 此举被誉为“苏州模式”, 得到了城乡居民的热烈欢迎。目前全市建有公共图书馆总分馆108个, 基本实现了各级图书馆建设的全覆盖。

第二, 为实现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的经济、高效和可持续, 苏州在全国率先开展“四位一体” (村图书室、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文化信息共享)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试点工作, 基本实现了15分钟免费文化圈, 农民也可随时随地享受文化建设的成果。

第三, 大胆引入市场运行和管理机制。苏州积极探索市场运作方式, 吸引企业、个人和社会投资兴建文化活动设施, 经营文化娱乐场所, 提供文化产品服务。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主导和带动下, 一批关注文化发展的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到城市文化建设中来。近年来, 本色美术馆、雨村美术馆等私营美术馆及私营博物馆在苏州迅猛发展, 向市民提供免费开放的艺术展览, 与苏州博物馆、苏州美术馆等官方艺术机构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

(五) 共建文化惠民工程, 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 让人民大众共建共享是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根本立场。”加快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 目的就是“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5]苏州依托江河湖海兼具的水文化资源和吴文化独特优势, 做优做强一批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较大影响力的文化节庆活动, 城乡居民共建文化惠民工程, 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文化惠民工程之一:统筹实施以“群星璀璨“ (“我们的节日”、“广场活动天天有”、市直舞台艺术“四进工程”和“城区各广场主题活动”) 为主要形式的四大系列品牌文化惠民活动, 开拓多种形式的文化下乡和“三送工程”、舞台艺术“四进工程”、数字电影“四进工程”, 不断提升活动质量。“十一五”以来, 苏州统筹开展的“群星璀璨”文化惠民活动, 覆盖全市五市七区近千个广场, 年均开展各类公益性惠民展演展示活动3万次, 惠及农村及社区群众超过3200万人次, 基本实现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文化惠民全覆盖。

文化惠民工程之二:做亮做强重大品牌文化活动, 打造能够传承弘扬悠久历史、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近五年来, 苏州固定承办了中国昆剧艺术节、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和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戏剧节、中国农民文艺会演、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等国家级文化节庆活动, 同时还打造了太湖文化论坛、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节、江南文化节、郑和航海节、运河流域文化节等一批地方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品牌, 构建了文化开放交流的创新平台。精心举办的每年一届的苏州阅读节, 不仅大力推进了全民阅读, 还使苏州人变得更加睿智。

文化惠民工程之三:苏州市属各村镇广泛开展“一镇一品、一镇多品”以及“一村一品”活动, 积极举办各类民间文艺节、农民文化艺术节和镇、村、社区文化节。张家港市连续8年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 连续4年开展“文明百村欢乐行”送戏下乡活动;常熟市开展“文化惠民村村行”大型公益巡演活动, 每个行政村送一场戏;太仓市不断丰富“文化百村行”、“百团大展演”活动;昆山市每年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节”、“戏曲专场”、“船娘唱歌比赛”等系列文化活动;吴江市连续多年开展十镇联动文艺汇演、十镇联映电影放映等活动。

三、结语

“文化的介入将为城乡一体化提供正确的导向和精神动力、智力支撑, 促进城乡居民形成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有利于保持城市与乡村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并且以这种文化上的两极形成促进当地发展的张力, 造就更多的田园城市和美丽乡村。”[6]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 苏州有幸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苏州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把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作为推进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选择。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 苏州在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中走出一条新路子, 通过采取发展规划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全面覆盖、文化资源合理流动、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文化成果全民共享等有力措施, 实现了城乡之间文化权益同等、文化发展协同、社会文明同步。苏州在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为全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11-10-19.

[2]屈菡.苏州:奏响城乡文化发展交响曲[N].中国文化报, 2012-03-01.

[3]曲福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以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例[EB/OL].苏州市委农村办, http://www.nb.suzhou.gov.cn/newsview.asp?id=1008, 2010-5-11.

[4]曹锦扬.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六个关键环节[J].江海纵横, 2009 (1) .

[5]刘云山.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N].人民日报, 2011-05-10.

一体化企业文化 篇11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176-02

农村文化的发展是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的转型和工业文明的兴盛,农村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上升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局中进行建设。

一、概念简析

文化是和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学术概念之一。文化也是学术界众说纷纭的问题,迄今为止,关于文化的定义已经有260多种。《辞海》中关于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把文化解释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农村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对城市文化而言,农村文化是在特定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在生产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农民价值观、交往方式、生产生活方式等深层反映。

二、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虽获得人们的共识,但由于国情的限制和外部因素的制约,当前统筹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仍面临着一定的现实困难。

(一)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发展后劲乏力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我国农村的基础文化建设较为落后、文化活动形式单一,与城市文化差距较大。一是重经济轻文化现象普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一方面,国家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总量较小。“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近年来一直在0.4%以下且不断回落。据财政部的统计,2010年我国文化经费525亿元,也只占全国财政支出的0.59%”[1]。由于对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中对经济的考量比重较大,地方政府必然将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向地方的经济发展,在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上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社会效益远胜于经济效益,而投资者大多看重的是经济收益而非社会效益,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受资本逐利性的影响,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家们在看不到经济收益的情况下,大多不愿将资本注入文化领域,导致文化建设处于滞后状况。 二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制约农村文化建设。在城乡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上所产生的社会文化必然会导致城乡文化产生一定的差距。研究资料显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文化投入不平衡,造成发展水平不均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任务非常艰巨。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323.06亿元,其中农村投入116.41亿元,仅占36.0%”[2]。城市文化的发展较快而农村文化发展较慢,这样就产生了两者间的脱节,城市文化建设较完善,农村文化建设薄弱,从而使得两种文化在理解与交流上出现了“鸿沟”。三是农村文化主体缺失、发展后劲不足。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农村原生态文化传承的中坚阶层和主流群体流失殆尽,农村原生态文化陷入传承断裂的窘境而难以得到长足发展。

(二)不良文化滋生蔓延、丑恶现象沉渣泛起

由于缺乏有力的组织和有效的机制,农村文化活动无声无息,不良文化滋生蔓延,“一个月过年、两个月种田、九个月赌钱”的现象在农村并不鲜见。文化建设落后、文娱活动缺乏是主因。由于文化生活贫乏枯燥,“不嫖不赌就是一堆土”的风气在一定的范围内还存在,不少农民就以赌牌、打麻将打发日子,其他五花八门的赌博活动也十分猖獗。一些地方热衷于搞封建迷信活动,大肆挥霍钱财;更有部分民众沉迷于基督教的信仰中,周末齐聚教堂而非乡镇文化站或农家书屋,笃信万能的上帝能为其带来解开所有问题的钥匙。

(三)城市文化强势发展、农村传统文化日渐衰微

现代城市文化、工业文化在农村的长驱直入,强劲发展,对农村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农村文化日渐式微。城市文化是新兴的强势文化,渗透到了农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从而使得农村文化盲目地模仿了城市文化生活,导致“四不像”的出现,既没有了本己文化特点也没发掘新文化根基。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农民掀起了进城务工、经商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见识并开始融入城市文化。城市生活对这一群体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他们模仿城市人的消费方式和行为方式,逐渐被现代文化所同化。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直接从学校走入城市社会,从传统的土地认同、宗族和血缘关联中游离出来,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深深地烙上了城市的烙印,成为现代文化忠实的追随者和膜拜者。

三、城乡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 驱动发展的前奏——凸显农村文化多样性

1.重新认识并准确把握农村文化的生成逻辑及其意义

中华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发端于农村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铸就了农村文化的实践性、经验性、内生性和个体生命性特点。研究农村文化建设就需从乡村本位出发,一要深刻认识农村文化的生存性意义,充分重视小传统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复杂性及其在农村社会变迁中的决定性意义。二要深刻理解农村文化的自然性意义,意识到任何文化都是一种生命智慧。农村是人和自然互动的第一场景,马克思曾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2.推动“双向”城镇化、凸显农村文化多样性

由于长期实行的平均主义政策及二元社会结构,削弱了农村社会主体经济的差异性,削弱了农村社会的原动力。为此,要使这种状况有所改变,就必须推动“双向”城镇化,着力突破农村与城市的壁垒,改革管理体制,大力促进以民间为基础的城市产业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向农村流动,把文化触角延伸至农村。“双向”城镇化既要使“追求增加收入的农村人口可以流出”,也要鼓励热爱乡村生活的城镇人口“回流乡村”,强化城乡联动与互动凸显农村文化的多样性,努力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乡土气息浓郁的文化氛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鼓励与支持这一群体在交流与沟通中大胆地将城市文化中时尚、开放、创新、理性的现代元素与农村文化的传统元素进行融合,用积极健康的文化产品与活动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求新、求乐、求变的强烈愿望。

(二)突破窠臼的关键——建设性恢复发展

1.重塑对农村文化的归属认同感

我们所追求的新文化发展,归根结底来说,是一种建设性恢复发展。近年来农村文化的回归趋势已经显现,越来越多的古镇游、农家乐作为怀旧景象和文化视角高调回归到我们的生活之中。都市之所以不能完全吸收农村文化,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不能给农民以群体归属认同感。当下,农村文化之所以被边缘化,其原因在于:在高速发展都市化条件下,农村文化无法对其生产方式和历史传统进行调整,而农村文化的基础——农民所处的劣势地位和素质欠缺导致他们的心态在纷繁复杂的都市生活中不能得到健康的转型。引导农民重新认识“熟悉的乡村”及其文化,评估其价值,引发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重新唤醒农民群众对农村文化的归属认同感,才能真正达到文化复兴的目的。

2.挖掘整理农村原有文化、发展新型文化

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不会是一个已经完成的静态结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不能仅仅将眼光停留在对传统文化的修复与缅怀上,必须建立在对原有文化的充分挖掘和整理的基础上,进而尝试建立新型文化。充分挖掘整理农村原有文化,科学确定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审慎地对待农村文化的转型,批判性地吸收农村文化和都市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在学习其他文化的同时,将其优秀成分吸收到农村文化环境中并改造与发展,“要切实做到把中国文化里好的东西提炼出来,应用到现实里去”[3]。

(三)背后的托举——统筹城乡强化保障、完善机制

1.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深入推动城市反哺农村的惠民工程

政府应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对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增加为农村服务的资源总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政府应探索长效机制,注重培养人才,积极推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工程,用先进文化丰富农民生活,服务农村。

2.建好机制,用先进文化促进农村文化的合理发展

建好机制,用先进文化促进农村文化合理发展。首先,要建立健全领导保障机制,提高政府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当地政府的年度工作重点和重要议事项目,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其次,要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多元化发展机制,改变目前单一的发展模式,采取以积极鼓励并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大力支持为主,以政府政策、国家导向、社会赞助等手段为辅的多种协作机制。最后,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对在农村文化建设上做出积极贡献的乡镇干部以及当地领导干部、群众予以表彰,激励更多的人和更多的力量参与农村的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财务司.近几年我国文化投入情况及对策建议[EB/OL].

http://www.ccnt.gov.cn/sjzznew2011/cws/whtj_cws/201111/

-t20111128_153324.html.2011-08-23.

[2]财务司.近几年我国文化投入情况及对策建议[EB/OL].

http://www.ccnt.gov.cn/sjzznew2011/cws/whtj_cws/201111/

t20111128_153324.html.2011-08-23.

一体化企业文化 篇12

1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推动力,学生如果具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学习时就会非常主动,学习效果会大大提升。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信息技术课程应比较占优势,因为学生普遍对新鲜事物及科技元素感兴趣。但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作业要求、评价方式等都不能跟上社会发展节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小。

1.1 教学内容和形式陈旧

教学内容上,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但是,现在很多中职计算机基础课,习惯于从计算机的起源、产生、发展,讲到作用意义,这对本来就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兴趣不高的中职生来说更加困难。同时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很快,知识更新周期短,而教材的内容没有大的改动,学生无法学以致用。比如,Windows XP已退役,但是教材没有变,机房系统没更新,考试也还是考核XP系统下的操作,因此,学生无法用过时的系统去解决现存问题。该如何寻找真正的突破点呢?

教学形式上,传统信息技术课堂老师先讲解主要内容,随后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很多中职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而在练习中学生又对老师刚才讲解的内容无从下手。同时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老师如果讲得慢,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觉得这些操作自己已掌握,就不愿听讲,无所事事,或是找机会就上网、玩游戏,不愿参与到老师安排的课堂活动中来;如果讲得较快,那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就会听不懂,跟不上,不会做,越学越没信心。

1.2 作业评价方式单一,缺少展示平台

作业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作业形式可以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环节。但是,传统的信息技术作业形式单一,缺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作业布置重在培养理论思维和操作思维,缺乏作品思维。学生总是把作业当成一项任务去完成,有时甚至直接从网上下载来应付老师,缺乏自由创作的空间,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现在布置的信息作业一刀切,忽视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有些学生觉得太简单,有些学生却很难完成。在完成形式上,现在的作业过分强调学习的独立性,基本上是一人一份作业,这样的作业形式不利于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在科学的评价体系之中能够优化学习效果,提升信息素养。但传统的中职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采用的评价形式过于单一,对于学生上交的作业,老师基本上是给一个分数或等级,最多是在班级中交流一下,其实很多学生的信息课作业如果加以完善,完全可以作为作品展示。但是由于理念落后,对学生的作业和学业成绩的评价还是采取常规的评价方式,长期处在这种枯燥的评价形式之下,学生会逐渐丧失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造成学生喜欢信息技术但不喜欢信息技术课的尴尬局面。

2 技术、文化一体化课程尝试

传统中职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理念、模式都已不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变化的需要,也不适应社会对中职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信息技术课程到底该如何定位?这就要求转变思维,换一个角度,从学生的视角去看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喜欢信息技术,并不是喜欢技术本身,而是喜欢借助技术去实现数字文化生活,涉及信息技术的数字文化生活才是目的,如果在信息化课程中融入生活元素,就能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在实际生活中,“节日”是贴近学生生活,很容易为他们所接受的元素,如果深入挖掘,合理安排,节日元素可以和信息技术很好融合。

2.1 教学生活化

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是改革教学内容,要因材施教选取学生想学、能学好、够用、适用的知识模块。尝试让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内容的选择中来,经过师生讨论,大家一起选择了文字图表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演示文稿软件PPT、图像处理软件PS、动画软件Flash作为备选内容。选择节日元素时,在常规节日中,学生选择了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和劳动节,同时学生还要求加入圣诞节、万圣节和双十一节。

课堂的教学内容还具有生成性,可以根据学生要求添加,只要学生提前两个星期提出来,教师都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增加教学内容。比如在母亲节前两周学生要求增加“美图秀秀”的内容。十一月份有校庆活动,学生要求10月下旬的学习与学校的校庆结合起来。学习内容更丰富,而且学生对自己提出的内容往往更感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学内容确定后就是课堂教学的组织,信息技术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来说,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比较容易营造,增加了节日元素后,学生对课堂就多了一份期待。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时间时,需要着重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自由创作活动,让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探究,也可以进行集体讨论,还可以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比如学生在确定节日后还自发分组负责每个节日的资料准备,老师要求他们提前两周把准备好的内容提交上去,课堂上用学生自己准备的材料,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减轻老师负担。

将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让课程有机融入生活其实并不是一个太大的难题。只要懂得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平日的实际需要,带着问题去思考,信息技术课堂必将充满生活的气息。

2.2 作业作品化,作品艺术化

课堂回归生活后,作业也要进行创新和改革。首先作为信息技术课,融入了节日元素后,学生的作业可以作品化,同时考虑作品艺术化。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具性课程,而技术本身是中性和冰冷的,没有感情因素,缺乏艺术成份。然而,教育是需要投入情感的,冰冷的技术需要艺术的加温。因此,要重视学生作品的艺术化处理,比如,在母亲节后给学生布置两个作业:用WORD为妈妈做一张贺卡,或用美图秀秀为妈妈做一本相册,学生可以二选一,但很多学生两份作业都做了,做得还很漂亮,很多作业艺术性强。

信息技术与节日结合后的开放性使作业形式更加新颖,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创作体验。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能够自由发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这样的作业形式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让不同层次的中职学生都有所提高。

节日元素的加入让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艺术化的教学作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信息技术课堂是吸引力,让信息课堂散发出艺术魅力。

2.3 评价和展示多元化

信息作业作品化以后,作品的评价与展示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评价体系是要正向的,要能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评价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在班级交流时先让学生自己介绍作品的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点评时以激励学生为主,多给以肯定,先讲优点,当指出不足时,要给出建议,积极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除了常规的评价与交流以外,对于学生的作品要提供丰富的展示舞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加大信息技术与校园节庆活动的互动。中职学生的校园生活相对丰富,每年都有运动会、技能艺术节,除此之外还有社团活动,这些都是学生展示信息作品的好机会。比如开运动会时学生拍摄了很多照片,在信息课上处理后制作成班级相册,有些班级还印制出来作为美化教室的作品。艺术节时社团活动需要的宣传海报与视频也是学生的作品经过海选角逐出来的。

增强信息技术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学生平时在学校努力学习,周末或节假日便会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这时如果能把信息作品带回家,给家长一个惊喜,家长对学校教育会更认可,学生也会很有成就感。比如母亲节的作品很多学生选择印制出来送给妈妈,这给了妈妈们一份特殊的温情。

3 结语

“技术-文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课程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社会发展方向。节日文化的融入,提高了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了学生学习的潜能,有利于引领学生积极健康的数字文化生活,更有利于他们后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然,新的课程体系对于教材编写、课堂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提出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反思、提高。

参考文献

[1]袁京莉.基于合作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5).

[2]吴向东,王继华.超越信息素养——“技术—文化”一体视域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方向探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5).

上一篇:记叙文的细节描写下一篇:嵌入式数控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