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一体化

2024-08-18

文化一体化(通用12篇)

文化一体化 篇1

党的十六大以来, 中央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先后下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指导性文件, 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软实力”作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深刻阐述了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强调指出:“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 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 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那么, 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当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哪些问题和瓶颈, 怎样有针对性地把中央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呢?

一、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㈠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改善文化民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文化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尺度, 是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涵盖县、乡、村, 直接面对千家万户, 涉及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 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问题, 也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7月23日重要讲话中指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保障”。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政府保障能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谓均等化, 就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人穷人、不分城市农村、不分东中西部, 都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公共文化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能否实现均等化, 直接关系到民生的改善, 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公正。这些年来,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依然是薄弱环节, 有相当一部分县尤其是西部地区县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还相当落后, 在资源、内容、形式和手段等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城乡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基本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 就无法实现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更谈不上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必须大力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让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农村基层倾斜, 向弱势群体、特殊人群倾斜,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使广大城乡基层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文化成果。必须把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以现代文化知识武装农民头脑, 以新文化培育新农民、以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㈡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不均衡, 我国城乡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在社会基层都有集中体现, 处理不好, 将会影响到城乡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发挥好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通过提供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发挥文化“以文化人, 润物无声”的作用, 着力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着力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关爱人心、抚慰人心, 增进群众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增加群众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激发群众对发展的热情和劲头,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把基层群众的注意力吸引和引导到改革发展上来, 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 加强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优秀健康的先进文化促进情感的交流, 形成人心思进、人心思齐、人心思稳的良好氛围, 对化解城乡基层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㈢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关键“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 任务十分艰巨。当前, 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 城乡发展差距也有扩大的趋势。这种差距, 既体现在经济社会方面, 也体现在文化方面。多年来, 我国文化建设普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 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文化建设欠账大、问题多, 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2009年, 城市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70.6%, 农村仅占29.4%, 城市比农村高40.6个百分点;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3.27元, 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重视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具体举措。因此, 要通过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基层的延伸和覆盖, 努力弥补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 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使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科学组合, 推动城乡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由于历史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 城乡文化发展存在明显的差距,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地方政府文化事业费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偏低, 各地投入存在较大差距, 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 偏重于节庆和大项目, 有的镇文化站经常性工作活动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没有按年度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此种情况制约了镇文体活动的经常性开展, 造成文体活动贫乏, 缺乏对群众参与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形成强烈反差。

㈡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一些乡镇文化站 (室) 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 设施陈旧, 年久失修, 多数已成危房, 活动场所面积不足, 文化活动设备器材道具十分短缺。阅览室图书量很少, 大多是陈旧图书, 新书补充量极为有限;电影放映设备严重老化, 片源短缺, 新片租金补助太少, 80年代配备的放映交通工具, 已无法使用, 难以保证每个村居每月一场电影的放映数量和质量。一些地区农民群众看书难, 看电影难的现象依然存在, 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比较贫乏单调。

㈢农村文化队伍结构不合理, 专业人员匮乏基层文化站室文化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 知识更新慢, 文化、文艺活动策划编导能力差;许多人在编不在岗, 工作人员混岗使用, 兼职较多, 有效投入文化站工作的精力和时间非常有限, 常常是“种了别人的田, 荒了自己的地”, 管理体制不顺等等导致文化站的思路少、办法少, 活动内容赶不上时代的发展, 不能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宣传、教育、辅导的作用。

㈣农村文化资源配置不足一些文化站室设施陈旧落后, 信息化、网络化设备基本处于空白, 与辖区部门、企业资源信息共建共享机制薄弱, 不能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

三、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㈠加强组织领导, 把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应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 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认识, 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 发展改革、财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分工负责, 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等人民团体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形成推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合力。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纳入财政支出预算, 纳入扶贫攻坚计划, 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际考核内容, 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和质量以及创优评先的依据之一。文化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与支持, 认真探索管理文化工作的新途径, 新方法, 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㈡加大财政投入, 保障和促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镇综合文化站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 要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保障的主导作用, 提高公共财政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比例。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重新核定基层文化单位的业务经费, 按辖区总人口核定基层文化站经常性工作经费, 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按一定比例逐年增长。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书屋工程等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及购买重要公共文化产品、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所需要的资金, 按年度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建立镇文化发展专项基金, 用于对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奖励和政策性补助, 进一步拓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渠道,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社会力量赞助、捐赠社会文化事业, 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 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投入的良性机制。

㈢加快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新建、改扩建镇文化站, 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的需求。要在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的基础上, 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人口状况和服务要求, 确定设施建设标准, 明确基本职责, 完善管理办法。积极争取国家和上级政府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和扶持, 发挥政府运作和市场杠杆两种力量, 鼓励社会和民间投资多种方式, 采取“政府拿大头, 集体拿小头, 自己创收补一点, 社会集资筹一点”的办法, 加大对现有基层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 增加造血功能, 改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少、旧、缺的状况。

㈣创新文化活动方式, 满足农民群众的各种文化需求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基层文化活动创新上下功夫, 把基层文化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 因地制宜,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利用各种有效形式,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 依托传统节日、纪念日、重大节庆和民间文化资源, 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业余文艺演出、书画摄影比赛, 以及读书、演讲、诗歌朗诵、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通过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组织动员专业团体开展公益性或政府资助性下基层演出活动等多种形式, 切实有效地丰富基层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并致力于建立长效机制, 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㈤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文化人才素质通过以培养、使用、激励、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和制度保障, 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文化人才素质。重点培养农村、城镇社区文化带头人、文艺骨干, 鼓励有专业特长和专业素质的年轻人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鼓励支持专业文艺团体改革分流人员到社区和镇从事文艺辅导员、文化指导员等工作。注重发挥基层文化骨干和文化能人的积极作用, 培育和发展农村业余演出队、文化中心户、兼职文化管理员等, 形成一支扎根基层, 服务群众的专兼职公共文化服务队伍。通过培训、轮训, 全面提高文化队伍的素质, 保障基层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

㈥健全共建机制, 形成文化建设合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也是社会各界层群众的共同需求,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参与。在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过程中, 不仅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和投入, 在现阶段发挥辖区内单位、企业、社会组织文化信息资源优势, 建立健全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管理服务机制, 明确各方面的责任, 形成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非常必要。应建立党委、政府农村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 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共同做好农村文化工作, 宣传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 搞好综合协调, 群众团体要努力发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有关部门对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重点文化工程, 要加强专项监督检查。文化部门和民政部门要共同拟定辖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共驻共建责任制和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 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县 (市) 、乡镇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机制, 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情况作为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

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2012年1月, 《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颁布, 并明确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对江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设施、服务规范等作了明确要求, 是江苏省公共文化建设管理领域出台的首部政府法规, 对加快健全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义重大。

2011年5月上旬, 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长春、四平等地调研时指出:“文化发展应当是城乡共同推进、协调发展的过程, 文化繁荣应当是全面进步、普遍提高的过程”。我们要充分发挥各级地方政府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基层的延伸和覆盖, 努力弥补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 使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布局、合理配置、科学组合, 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文化实惠, 实现城乡在文化政策上的一致、在文化资源上的互补、在文化权利上的平等、在文化发展上的互动, 推动城乡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文化一体化 篇2

读者点题: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发展文化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举措,比如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前不久发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也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作出了部署,请问,如何认识和理解城乡文化一体化?

答疑专家: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教授 郭君铭

“一体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国际关系和经贸等领域,指两个以上原来相互独立的实体通过某种方式逐步结合成为一个单一实体的过程。“城乡一体化”的提法在上世纪就已出现,指的是把特定区域内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的做法,是城乡各种要素相互融合的过程。城乡一体化的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所在地区文明进步的程度。城乡一体化包括经济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等很多内容,城乡文化一体化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从理论上讲,城乡文化一体化是指在一个区域内,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共同繁荣,其具体的标志和本质特征是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正是基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考虑,把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作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四大举措之一。这既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也是从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的重大部署。

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第一,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第二,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实现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实现城乡间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只有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才能理顺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遏止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第三,积极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城乡两种文化的健康发展。通过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城市现代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可以向农村渗透,影响农村的文化面貌和习俗,城市文化也能吸收农村中的传统元素与乡土气息,从而实现城乡两种文化的合理对接。

当前,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物质、社会和文化条件,要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要继续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地方民俗文化、节庆文化、民间艺术,乃至历史文化遗产和农村山水风光,既是融合区域文化精神的纽带,又是农村吸引城市资金和项目、促成城乡文化交流的载体和媒介。充分发掘好乡土文化资源,除了满足农民自身的需求,还可以吸引市民到农村休闲旅游,实现城乡文化的互动与交融。河北是文化资源大省,各地不乏极具内涵、富有影响力的乡土文化资源。利用好这笔财富,用足、用好地方文化资源,是我们在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二是要继续解放思想,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要打破“城乡分割”的思维定式,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思想;要破除文化建设就是单纯投入的观念,明确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能够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意识。在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总体规划,同时要坚持统筹兼顾、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保证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文化一体化 篇3

关键词:电视艺术;国际化;媒介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027-03

一、引言

在媒介文化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的电视文化参与全球的传播与竞争已是必然趋势,我国电视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全球化的传播进程中。如今,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将电视文化作为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与手段,而我国电视文化在媒介文化全球一体化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要走向世界,成为全球电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电视文化在媒介文化全球一体化的传播一方面要凸显自身的个性,依托民族文化,坚持我国电视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充分发挥我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优势;另一方面,我国电视文化在参与全球电视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通过寻找不同文化间的“共通价值”,构筑起与世界其他国家电视观众共通理解与交流的平台。

二、电视的文化艺术特性与特点

电视作为一种文化,无论从电子科技的发展,还是从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来看,它都具备了人类世界的文化身份,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体现。电视作为人类科技发明和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更重要的是电视作为一种文化,进入了人类现代文化传播系统。电视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作为现代文明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成为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新的环境下,电视文化艺术传播的特点表现为:(1)电视文化传播之即时性。电视使得文化的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瞬间完成传播前端与传播终端的连接。(2)电视文化传播之直观性。可以说在电视发明之前,没有一种传播媒介能够像电视这样,不用走进电影院,在家中就能获得生动直观的视觉和听觉感受。(3)电视文化传播之广泛性。电视文化传播借助于卫星技术可以同时覆盖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同时打消了国界、身份、等级、文化的差异,任何人只要有视觉和听觉的感知能力,都可以是电视文化传播的对象。(4)电视文化传播之日常性。看电视已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习惯行为,成为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电视文化传播无时无刻、无处不在。(5)电视文化传播之民族性。电视既然是一种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来源与发端,于是电视文化自然就有其民族文化的特点。

总之,电视文化传播是意识形态传播,这种意识形态是经过预先设计的,通过媒介的作用进入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甚至潜移默化地成为一种惯性思维方式,从而将意识形态的功能发挥于无形。电视文化传播的过程,就是意识形态传播的过程。

三、电视文化艺术的全球传播特征

电视媒介的出现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地球村”应运而生,文化信息在全球的传播变得更加迅速、更加广泛,打破了既有的传统边界;电视媒介使得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文化信息的单向流动、文化信息资源的垄断、文化信息的同质化等现象。毫无疑问,我国电视文化面临的传播环境是艰难且富有挑战的,但同时全球化的传播环境也为我国电视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并没有为我们的世界造就一派世界和谐大同的景象,相反,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新的文化不平衡。就全球而言,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电视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从传播的信息量上看,发达国家和地区明显占据着绝对优势。其次,就亚洲而言,日韩电视文化广泛盛行。再次,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电视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处于边缘位置。媒介文化全球一体化,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电视文化占据着全球电视文化传播的主流地位,亚洲近些年来以韩国为代表的电视文化也在一定国家和地区的范围内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电视文化在海外的影响有限,华人群体是我国电视节目在海外最主要的受众群体,在西方国家中,非中国消费者仅仅只是分散地对中国大陆的电视节目感兴趣。

四、我国电视文化艺术参与全球传播的历史必然趋势

面对今天全球化传播环境下的世界电视传播格局,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电视文化传播面临巨大的挑战。全球化的电视文化传播语境下,韩国已经走在了我们前面,在亚洲的电视文化传播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并成为儒家电视文化的代表。而目前,我国电视文化传播主要依赖于本土的电视媒介,当然,中国拥有面积广阔的国土和13亿的潜在观众群体,这些都是我国电视文化传播的先天优势和基础。但是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全球化的文化传播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不参与其中就要落后,参与全球的电视文化传播将是所有国家电视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需要听到中国的声音,全球化的传播环境需要我国电视文化走向世界。

五、我国电视文化全球传播的现实意义

媒介文化全球一體化,我国电视文化走向世界参与全球电视文化的传播不仅仅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首先,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电视文化的传播,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信息交流,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是文化输出的重要形式。其次,让我国的电视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文化产业已经是很多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产业。再次,有助于让世界认识中国,树立中国国家形象。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就曾说过:“中国人最大的不幸,正是他们不为世人所了解”。

总之,我国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五千年的文明史让我们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资源,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不能及的,使得中国在全球化环境下的文化发展竞争中具有了独特的优势,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电视参与全球电视文化传播,打开世界的市场的大门,是我国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以电视传媒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应该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新的支柱产业。

六、“和而不同”——我国电视文化走向世界的原则

“和而不同”是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因此,“和”并不等于“同”,“和”的前提条件是有差异的存在,是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协调、互补互济以达到“和”的目的。在我国电视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既要坚持我国电视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又要寻求不同文化间的“共通价值”,两者缺一不可。其间需要一个合适的契合点,这就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为全球化语境下世界多极的政治对话、文化传播、人员交流等多方面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尽管,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民族、各地区和国家间的文化存在着差异与隔阂,不同民族文化中存在着不同的思想观念,甚至可能因文化的不同而引起矛盾和冲突,但总体趋势是构筑一个“和”世界。“和”展现了对不同背景文化的包容与尊重,展现了全球不同文化与事务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过程。

七、结束语

总之,在媒介文化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电视文化艺术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走向世界,我国电视文化参与全球传播走向世界的过程就是文化交融的过程。坚持我国电视文化的民族主体性,从世界文化中汲取养分将成为我国电视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在国际各类文化逐步走向融合的今天,媒介文化全球一体化,电视文化走向世界并参与全球化传播,是我国电视事业需要长期努力并为之奋斗的目标。电视文化的传播归根结底是文化的传播,因此,我国电视文化参与全球传播,首要问题是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更需要发展先进文化。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我国电视文化走向世界既不能一味迎合,也不能孤芳自赏,而是需要我国电视人在保持我国电视文化民族特性的同时寻找与世界文化共通的交汇点,在媒介文化全球一体化的电视文化传播中走出一条“和而不同”的道路,让世界理解和接受我国电视文化,从而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使我国的电视文化成为全球电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纪淑田.浅析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电视文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2).

[2]余晴.关于我国电视文化发展的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8).

[3]张建珍,吴海清.我国电视文化研究概述[J].东南传播,2010,(12).

[4]史可扬.观众趣味·社会主潮·电视文化[J].中国电视,2006,(8).

文化一体化 篇4

山西会馆餐饮文化有限公司 (简称山西会馆) 前身为创立于1991年的太原白云楼餐饮服务有限公司。2004年, 在山西省全面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大背景下, 企业的创办人决定在经营企业的同时进一步弘扬山西文化和晋商文化, 将晋商会馆文化融入到餐饮经营中, 并于2006年创办了山西会馆。山西会馆继承了明清之际晋商会馆“联络乡谊、感怀乡情、会聚会议、祭祀神灵、聚众演戏、同乡互助”的经营定位, 同时将山西五千年人文历史、民间风俗、地方特色融入企业经营, 被誉为“能吃饭的博物馆, 山西人的会客厅”。

截至2011年, 山西会馆在太原市开办三家分馆, 分别是山西会馆体育路分馆、山西会馆胜利街分馆和山西会馆下元分馆, 三家分馆在品牌文化上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体育路分馆主题为“三晋五千年”, 提炼和浓缩出了“人的文化”、“大院文化”、“家的文化”、“佛教文化”, 成为用文化铸就的饭店, 受到中外来宾普遍赞誉。胜利街分馆主要突出山西匾额文化, 填补了山西省没有牌匾博物馆的空白。分馆一楼悬挂着百余块体现个人成长意义的牌匾;二楼陈列着百余块当年晋商的字号匾以及能表现晋商辉煌的牌匾;三楼陈列着百余块官宦牌匾, 记载着朝代的更替, 历史的变迁。把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集合起来, 俨然可以再现一部国史、地方史和晋商家族史。这座用牌匾铸就的饭店, 由于其文化内涵丰富, 被誉为“古匾文化博物馆”, 令前来就餐的客人流连忘返。下元分馆以“晋商之路”为主题, 将晋商之路的艰辛与辉煌以大量真实的历史文物展现出来。其中还突出反映了山西人走西口的艰辛和勇气, 传承了晋商文明与文化血脉。很多学者都给以这座用晋商文物铸就的饭店高度的评价, 称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2 “文化”与“餐饮”的互利共生发展模式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 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引发了全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伴随文化产业在各国不断成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的大趋势, “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成为人们在认识领域质的飞跃。这充分地说明不管是国家、政府、商业组织或是个人, 在这样的时代如果不能及时得更新观念、创新手段, 找到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那必将陷入无比尴尬的境地。正是在这个阶段, 山西会馆不但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而且通过变革及早地突破了传统餐饮服务业的发展方式, 使得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尤其在突出企业社会效益、提升企业文化内涵、打造企业特色产品与服务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走出了成功之路, 从而完美演绎了经济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2.1 产学研相结合, 做好经营创新准备

文化企业首先应该注重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 建立学习型组织, 才能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有效落实。多年以来, 在经营企业的同时, 山西会馆的创办者就特别热爱山西文化并且热衷于向外界宣传山西文化。企业于2000年成立了“山西民俗文化研究会”, 吸引会聚各方人才, 专门从事山西文化的研究。经过10余年的不断学习、交流和研究, 研究会分别在山西历史、人文、地理、民俗、艺术和古建文化上积累了丰厚的基础, 尤其具备了独立进行古建筑设计、装饰的能力, 为山西会馆的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同时, 企业将山西文化作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落脚点, 不断在全体员工中开展山西文化普及培训, 并将山西文化精髓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 使得每位员工都能“知文化, 讲文化”, 为山西会馆打造“山西人的会客厅, 山西的文化窗口”文化品牌做好精神上的准备。

2.2 用“餐饮”弘扬文化, 提升企业社会价值, 实现“经济文化化”

(1) 依托餐饮业态, 弘扬传统文化。

“山西会馆”本是明清时期山西商人在全国各地晋商所到之处联合捐资建设的用于聚会、娱乐、议事的场所, 即山西商人的会馆, 它所表现出的是晋商的豪迈与大气, 彰显了晋商精神, 在明清商业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山西会馆”这一文化符号, 是三晋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蕴涵着巨大的文化价值, 必须给它以很好的保护与传承, 才不负历史给予今人的重托。

(2) 依托餐饮资本, 保护文化资源。

山西文化的表现必然离不开实实在在的载体, 只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古物才能承载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让人领略到古时韵味, 这些文化遗产是不可复制的, 而这些文化遗产随着战争、灾害和人为原因渐渐消失殆尽。山西会馆作为弘扬山西文化的文化餐饮企业, 在很早以前便对山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予高度重视, 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 他们远赴山西各地搜集、整理民俗文化, 积极保护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历时10年, 累计投资1.5亿元, 会馆先后搜集抢救到文物一万余件。其中石刻两千多件、石雕六千多件, 各种木牌匾一千多件, 大型门楼五十多座, 古戏台十二座, 古民居七十三套及其他文化遗存若干件。除在会馆内对这些珍贵文物进行部分展示外, 山西会馆还把它们展示于山西省民俗博物馆, 为世人搭建起了解山西历史文化的桥梁。2008年山西会馆被山西省民俗博物馆荣誉授予山西民俗博物馆分馆,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能吃饭的博物馆”。

2.3 以文化带动“餐饮”,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实现“文化经济化”

“山西会馆”这一文化符号, 时至今日已然就是品牌, 就是无形资产, 如果将它恰当地植入企业经营过程, 它还可以释放出无限的经济价值, 必定会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插上健硕的羽翼。

(1) 文化注入餐饮, 提升企业产品价值。

山西面食是山西的一张名片, 随着多年来的对外宣传, 山西面食已经婓声海内外。山西会馆有近25年的晋菜经营史, 很好地延续了山西传统面食“一面多吃, 百面百吃”的文化精髓, 从选料、和面到制作, 每个环节均十分讲究。为了进一步传承山西面食文化, 提高菜品的文化品位, 山西会馆严格控制制作工艺, 不断加强人员培训和生产管理, 同时将山西的“剔尖面”和“莜面栲姥姥”申请并注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为这项面食技艺的法定传承人。2008年, 山西会馆在山西省烹饪协会和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代表山西面食最高水平的“山西面食超人赛”中一举夺冠。

(2) 文化融入餐饮, 提升企业服务价值。

山西会馆是山西首家引入文化导游服务的文化餐饮企业, 将文化落实为一种基本服务,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餐饮搭台, 文化唱戏”。山西会馆每创办一家分馆, 便由其民俗文化研究会设计编辑出一套与馆内陈设和装饰特色相匹配的文化讲解词, 然后由会馆内的专职导游为顾客进行现场讲解。这些导游全部具有导游从业资格证书, 具有相当丰富的山西文化知识底蕴, 再经过专业人士地严格培训, 能在轻松地讲解中引人入胜, 令顾客陶醉于山西浓厚的历史文化当中, 为顾客更深入地了解山西起到积极的作用。

同时, 山西会馆率先组建了山西面食技艺表演团, 向顾客展示山西面食制作技艺。表演团队经过多年的训练和不断地改进与创新, 将多种面食制作技艺转化为富有观赏性的面艺表演, 受到国内外来宾的热烈欢迎。表演团队曾多次走上央视“挑战群英会”、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等著名电视节目, 并多次远赴北京、大连、广州、无锡、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展示山西面食技艺;还多次代表山西面食参加各种大型展会, 并于2010年将面食技艺表演搬上了上海世博会的舞台, 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面食文化的魅力。

山西会馆把山西文化融入餐饮经营过程的新举措, 让省内外客人在吃饭当中了解山西文化, 用这种方式既保护了山西本土的文物, 也扩展了餐饮业的经营范围。山西会馆的这种特色, 为它创下了“三个唯一”:即将导游讲解引入餐饮业, 更全面有效地宣传山西文化, 这是山西唯一;将餐饮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成为一个新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这是山西唯一;将晋商文化精髓体现在会馆的企业文化建设中, 使山西会馆形成具有教育性质的山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 这是山西唯一。

3 结论与启示

文化虽然不是表层的和显性的, 但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它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山西会馆正是抓住了文化的这一本质特征, 加以创新应用才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山西会馆的成功关键因素就是有效地把文化和餐饮结合, 走出了“文化与餐饮”的互利共生发展模式。这是山西会馆在发展中独特的战略决策, 是在餐饮业经营同质化的今天做出的明智选择。餐饮和文化结合, 既用文化带动了餐饮, 也用餐饮弘扬了文化, 二者互相促进, 不断提升。同时也很好地展示着太原的城市文化, 为太原的城市发展画上了绚烂的一笔。

山西会馆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启示, 为我们具体理解“文化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有益的实证参考。

参考文献

[1]焦斌龙.文化企业营销学概论[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9.

[2]皇莆晓涛.创意中国与文化产业[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7.

企业文化教学一体化网上作业考试 篇5

一.单选1.华为的垫子文化是华为人的奋斗史.创业…..1-5.ABDBA.6-10.CABAC.11-15.DBACB.16-20.BABBC 二.多选:1.常见的影响群体间行为的因素有()

1.BCD.2.ABCD.3.BCD.4.ABC.5.ABC.6.AC.7-10.ABCD.11.ACD.12.AC.13.ABCD.14.AD.15.BCD.16.ABCD.17.ABCD.18-20.ABCD.三.判断:1.扁平化管理是以学习型组织为前提的.同时它…….1-3.对.4-8.错.9-15.对.16-19错.20.对 第二章网上作业二

一.单选:1.()对企业的整体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1-5.BDDAD.6*10.CCCBC.二多选:1.企业伦理道德建设中的误区体现在()方面?

1.ABC.2*3.ABCD.4.BC.5.ABCD.6.ACD.7.AB.8.BCD.9.ABCD.10.BCD 三.判断:1.传统的企业管理者仅仅管理企业的资金.技术…… 1-2.对.3-7.错.8-9.对.10.错.第三章网上作业三:

一.单选:1.企业组织机构发展方向和趋势是()1-5.BCDBA.6-10.BCDCB 二.多选:1.扁平化企业组织结构所具有的特征包括哪些()

1.ABCD.2.ABC.3.-4.ABCD.5.BC.6.ABCD.7.BC.8.ABCD.9.BCD.10.ABCD.三.判断:1.领导权限和责任划分的中心内容是建立…… 1-4.对.5.错.6.对.7.错.8.对.9-10.错.第四章网上作业四:

一.单选:1.企业家精神中最突出的组成部分为()1-5.CBDDB.6—10.BCABA.二.多选》1.企业家行为对企业行为文化的影响表现为()1.ABCD.2.AC.3-9.ABCD.10.ABD.三.判读:1.制定决策是不可避免的.而任何决定…..1.对.2-4.错.5-7.对.8.错.9-10.对 第五章网上作业五

一.单选:.1.()与企业生产相关的各种物质设施.厂房建筑…….1-5.DDBBA.6-10.CDCBD 二.多选:.1.质量文化由哪几部分构成()

1.ABCD.2.AC.3.ABCD.4.ABC.5-6.ABCD.7.ABC.8.ABCD.9ABD.10.ABCD.三.判断:.1.企业制服包括经理制服.管理人员制服.员工…… 1.错.2-6.对.7.错.8.对.9-对10.错.第六章网上作业:

一.单选:1.()企业文化传播五要素构成中属于人的因素的是()1-5.CBCCA.6-10.ACDBB 二.多选:1.企业文化对外传播的通道包括()

1ABC.2.AB.3-4.ABCD.5.ABD.6.ABCD.7.AC.8-9.ABCD.10.BC.三.判断:1.企业文化认知阶段包括注意.认识…….1-2.错.3.对.4.错.5.对.6-8.错9-10.对 第七章网上作业: 一单选:1.企业文化的变革是 企业所有变革中()的变革.1-5.DBBDA.6-10.BCBBD 二.多选:.1.正式性文化网络功能有()

1.CD.2-3.ABCD.4.AC.5.ABCD.6.BCD.7.ABD.8-9.ABCD.10.ACD 三.判断:1.企业文化既可以通过正式的文化网络传播…… 1-6.对.7.错.8.对.9-10.错.第八章网上作业:

一.单选:1.华为的“电子文化“是华为人的奋斗史.创业…… 1-5.BACBA 二.多选:1.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误区表现为().1ABCD.2.AC.3-5.ABCD 三.判断: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道家文化为中心 1.错.2-3.对.4-7.错.8-9.对.10.错 第九章网上作业

一.单选:1.以下管理中属于企业内部文化管理的是()1-5.CBAAA 二.多选:1.日本企业文化特征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ABCD.2.BC.3-5.ABCD 三.判断:1.跨国经营企业或者合资处于一个“文化边际域”……… 1.对.2.错.3-6.对.7-8.错.9-10对.考试试题答案

一单选:1.企业家精神中最突出的…….1-5.AABDD.6-10DABBA.11-15.DDAAA.16-20.A-BAC.二.多选1.企业精神文化的来源…….1-4.ABCD.5.BCD.6.ABC.7-9.ABCD.10.ABD.11.ABCD.12.ABD.13.ABD.14.BC.15.AB.16-20.ABCD 三.判断:

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中外文化交流 篇6

[关键词] 一体化文化交流

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一体化进程进程越来越快,中外文化交流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现代化的程度越高,与世界的联系就越紧密,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就越来越扩展,只要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不停顿,就会努力去促进与世界的文化交流。而且,中国是一个大国,文化的包容性较强。随着国力的增强,拥抱世界文化的胸怀会更加宽广。有交流才能有发展,必然会产生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一、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1.文化与经济融为一体

当前人类的经济活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与经济已经密不可分,文化本身成了一种产业,一种可以带来高额利润的产业,以致使文化成为经济的主角。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发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决定了文化发展的方向;同时,文化的发展也规范着经济的方向和推动其发展。这种形势下的文化交流,其内容、方式、渠道等已经显示出多元化、全方位的特点,就文化谈文化已不合时宜。

2.文化发展和交流的全球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发展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被彻底打破,无论在出版、报刊、音像,还是在影视、娱乐、广告和旅游业中,资本的国际化、技术的国际化,形成了文化发展交流的国际化,地域和时间概念越来越模糊,文化的世界性日趋突出,固守原有的传统变得越来越困难。

3.参与文化交流的人员群体越来越广泛

尽管现代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交流可以借助于各种现代信息载体进行,但通过人员进行的交流更加广泛和深入。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各个领域的交流都更加活跃,参与对外交流的群体大大扩展,而不仅仅局限于专业人员。

二、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这样一个背景下,固有的中国文化不可能不面临新的挑战。

1.如何处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传承性

这是几千年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中遇到的一个老问题,也是今后必须解决好的一个新问题。自秦统一中国以来,由于中华文化一直保持着强势的地位,故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文化总的来讲一方面表现出很强的扩张性和渗透性,另一方面又显示出很强的包容性和同化性。就扩张性、渗透性而言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总是在经意不经意间将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向一切与之交流的外来文化施以影响或进行灌输 ,使这种价值观逐渐进入那些外来文化之中并成为其支配性的思想和观念。在这个过程中 ,外来文化逐渐消解了“异已 ”的面貌 ,而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鸦片战争改变了上述情况。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为使中国的新文化既包容现代性,又接纳好的传统,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模式。这些模式都试图在中国新文化的建设中找到一个科学而带有永恒色彩的不变的框架,但皆含有很强的主观因素。真正科学地做到以开放促交流,以交流促现代化,以现代化促传承,非常困难。往往讲现代化时,就忽略了继承传统;弘扬民族传统时,又和文化的现代化对立起来。忽略了传统的继承,会导致对外来文化的不准确的选择;忘记了现代化,又可能出现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就一般民众来说 ,在一部分人中文化认同感严重地淡漠了,认为中国文化落伍了,只有外来文化才是现代的 ;而在另一部分人文化认同感却病态地强化了,他们希望通过排斥西方文化来弘扬传统文化 ,以此重塑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这两种人的思想倾向和方式虽不同,却表现了同一个东西 :对自己本土的文化传统信心不足。因而,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明确提出注意处理现代性和传承性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值得进行长期研究的。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自然要去处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自然要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价值判断去重新解析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承顺理成章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实现。所以解决现代性与传承性的问题,应该以现代驾驭传承,最后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归宿。

2.如何处理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所谓文化的“世界性”,就是指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具体来讲,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要保持先进地位,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始终维持一种高势能的文化。这种世界性,没有文化的交流是无法实现和保持的。从目前看,其中最主要的是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

在目前的文化生活中,一方面正统价值观占据了宣传领域的支配性地位,各种主流渠道都在唱响“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另一方面,来自西方 (主要是来自美国)的各种文化却席卷着文化市场,而且势头越来越猛。比如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把看好莱坞的大制作故事片当作电影消费的唯一选择,越来越多的孩子把肯德基、麦当劳当做家常便饭,可以说美国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主导。尽管这种美国文化是伴随着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强权地位进行传播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文化在保持美国传统精髓的同时,融合了许多外来因素,并逐渐适应了当地的文化环境。中国的肯德基、麦当劳餐厅,在制作食物时均考虑了中国人的口味习惯,所以赢得了中国人的认同。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作品在国际获奖,也表明中国文化被世界的认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刻苦而持久地进行中外文化的研究,同时持久不懈地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才能使中国新文化和世界接轨,才可以具备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当然,也不能忽略文化的民族性。外来文化在中国真正扎根,必须具备了中国的民族特点,才有可能变为现实。民族性是外来文化存在的必备的形式。相反,文化的民族性,只有具备了时代性或先进性之后,才可以传播、发展。文化的先进性或时代性是内核,文化的民族性是形式。时代性必须依赖于民族性才能生存;民族性只有寄托于时代性才可以保持。

3.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国民性的改造问题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的交流,新文化的建设,就更和人的水平、人的特性、人的素质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了一起。以往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的素质决定着文化交流的风貌。

比如像科学和民主这两个在“五四”时期就被认为是振兴中国之必需的理念,时至今日,虽然早已为全民族所普遍了解与认可,但由于并未对其精神实质进行深入的开掘和宣示,往往流于表面理解,甚至流于口号。于是,科学(尤指科学精神)在中国并未成为文化的内在构成,并未成为人们进行文化认同时的思想前提,并未能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科学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是器而非道。这种情况跟文艺复兴以来科学在西方的情况相比 ,显然有极大的差别。因此科学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对于中国新文化的构建,既十分迫切又任重道远。民主更是如此。“五四 ”以来,特别是经过多年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环境的影响,我们总是把民主仅仅理解为某种制度安排 ,而未能把它理解为一种寻常的生活方式。当然,没有制度的设计与实施 ,也谈不上人们的认同和习惯,故民主政治体制的实现多年来一直是中国要实现的一项历史性任务。但是 ,真正的民主乃是最广大人民积极自觉参与并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除了政治生活以外,日常生活中的民主精神也十分重要,如经济民主即公平参与经济活动的权利 ,相当于WTO的“国民待遇 ”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许多公德性和私德性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多年来显然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了解和认同 ,但还远远没有被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共同推进德州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篇7

一、德州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现实基础

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基和灵魂, 没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支撑和保证, 城乡统筹发展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统筹城乡文化发展, 丰富城乡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 也是十七大提出的要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德州是历史文化名城, 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拥有50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 既有以西汉名儒董仲舒、隋唐时期中国第一位状元孙伏迦、明代画家邢侗等为代表的历代名人, 又有以中国太阳城等为代表的现代文明;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风景文化, 又有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德州市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 德州市以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为目标, 以文化创新为动力, 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积极开拓文化市场, 狠抓文化产业发展, 全面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工作, 以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卓有成效, 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奠定了社会基础

德州市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整体筹划、分步实施”的要求, 全面推进县、乡、村“三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截止目前, 德州市已建成并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县级图书馆6个、文化馆6个, 乡镇综合文化站86个, 村文化大院352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的建成率分别达到64.2%和42%以上。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德州市共建成市支中心1个, 县市区支中心11个, 共建共享基层点8104个, 全部通过了省文化厅验收。乡镇和村基层服务点与组织部党员远程教育共建共享实现了100%全覆盖。禹城市和齐河县被评为“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

(二) 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建设健康有序, 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充分挖掘德州市现有历史文化资源, 与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联合制定了《德州主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在文化产业布局上, 提出了“一带、两轴、五组团”和“一区六园”的构想, 并确定了文化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娱乐产业、文化演艺产业、文化科技产业和文化体育产业等六项重点。成功组织2010年德州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加大对农村文化市场、校园周边环境等重点地域、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执法检查, 有力地打击了各类违法文化经营活动。共检查网吧1.2万家 (次) 、音像店156家 (次) 、农村物资交流大会23个, 依法查处取缔网吧40家、非法演出团体2家, 收缴盗版光盘4万多张, 切实维护了文化市场的繁荣、健康、稳定发展, 初步建立起了以综合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技术监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

(三) 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奠定了群众基础

以建国60周年为契机, 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 充分发挥了文化系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稳定大局、鼓舞人心的重要作用。与市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举办了以“帮灾区人民建一个温暖的家”为主题的全市宣传文化系统赈灾义演, 共募集善款2318万元。据不完全统计, 全市共举办各类文艺演出2500余场次, 极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精品创作工程取得了可喜成绩。京剧《武大郎正传》、歌曲《跟你走》获“全省精品工程”入选作品奖;田园诗剧《家乡》荣获第七届全国杂技比赛优秀剧目展演三等奖;《大团圆》、《魅力德州》等30多部歌曲及舞蹈在全省第一届“星光奖”评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德州市被授予“中国京剧城”称号, 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市中心广场荣获省“十佳广场”荣誉称号。

(四) 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为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奠定了文化基础

全面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 做到人员、经费、措施、培训、普查“五到位”。全市实地调查4712个村, 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99处, 新发现188处, 复查111处。德州“仓储建筑群”、平原“颊川石桥”、“北齐纪年造像”等一批珍贵的不可移动文物纳入文物法律管理体系。重点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果。组织开展了“京沪高铁”和“滨德高速公路”德州段的文物调查和勘探工作, 清理北宋晚期墓葬27座, 出土文物70余件, 发现文物点21处。进一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临邑一勾勾剧种和宁津杂技入选国家级名录, 德州扒鸡制作工艺等7个项目入选省级名录, 公布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9项, 县级150项。德州扒鸡集团和宁津杂技学校分别被命名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和教育传承基地。

二、德州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德州市城乡文化一体化工作, 从总体上已呈现全面推进的态势, 但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的要求, 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的目标要求看, 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公共文化设施不完善。54%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尚未完成建设任务;35.8%的乡镇和58%的村至今没有文化活动阵地, 现有的文化设施也比较落后, 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文化机构不健全。不少乡镇缺乏文化管理服务机构, 缺乏必要的管理服务人员和业务辅导人员, 有的即使配备了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 也不能以主要精力从事乡镇文化站的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不完善。不少地方没有将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专项经费、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造成人员工资没有保障, 活动经费短缺, 文化活动受到制约。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力度不够。与文化部门直接相关的演艺、娱乐、艺术品、中介服务、艺术培训、动漫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处于低水平阶段, 总体规模小, 龙头企业少, 缺乏主导产品, 整体形象不鲜明, 市场影响力不大, 产业效能未能发挥。

三是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不够充分。许多文化资源还未被充分挖掘和利用, 文化遗产保护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不够明确, 文物执法力度有待于加强。

四是文化体制与机制还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文化体制改革力度不够, 对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缺乏政策支持和全面规划, 文化艺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比较匮乏。行业领军人才少, 专家队伍需进一步充实, 专业人才年龄结构老化, 后备人才储备不足。文化单位内部用人机制、竞争机制、保障机制和分配机制不完善, 内部活力不足, 干部职工积极性不高。

三、德州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已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 也是文化进步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 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大力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德州本着“打造区域文化高地”的战略目标, 致力于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 以农村基层为重点, 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主要途径, 是提升德州市文化软实力、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的必然要求。一是全面推进市级重大文化工程建设。德州市委、市政府把市博物馆建设列入今年全市重点工程, 同时积极开展市图书馆、大剧院等重点文化设施的规划、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二是要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全力推动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对县图书馆、文化馆达不到国家标准的, 抓紧进行改扩建, 正在建设的, 要抢抓进度, 确保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村级文化服务设施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全市合村并居工作, 重新进行规划布局。对已完成合村并居任务的中心村要同步建设农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 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三是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要按照《山东省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规范》和《山东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的要求, 一手抓设施建设, 一手抓管理服务, 进一步健全管理机构, 完善内部设施, 配备专职人员, 搞好人员培训, 加大经费投入, 健全服务机制, 提高服务水平。乡镇综合文化站至少要配备3-5名专职工作人员, 并做到专编、专职、专用。要制定图书馆、文化馆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服务规范,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体系。四是建立面向全社会的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基层站点的规范化建设, 以建成“网上图书室”、“视频剧场”、“公益网吧”为目标, 进一步完善基层站点的设施设备和服务规范, 改善服务条件, 提高服务质量, 使基层站点真正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

(二) 以打造德州文化品牌为重点, 在深入挖掘德州历史文化资源上实现城乡一体化

德州有着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 历史文化底蕴十分厚重。充分挖掘、利用和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资源, 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全面推进全市文化节点重点工程建设。把文化节点工程建设作为打造德州文化品牌的重要载体来抓, 通过文化节点工程建设, 提高市民文化认同感和城市凝聚力。深入挖掘和弘扬德州运河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 突出抓好董子文化园、苏禄王御园、九龙湾运河文化园等重要文化节点建设。二是继续抓好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普查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各县市区要保证普查人员、经费、车辆、设备充足到位, 市文物处要加大对基层的指导监督, 加强普查质量的评估和复查, 对普查中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要及时落实保护措施。三是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加大重点工程文物保护力度, 组织好相关的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 积极配合做好大运河德州段保护规划编制, 为大运河“申遗”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四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基层基础性工作, 按照每个县有一本资料汇编、一个档案室、一个陈列厅、一个数据库的“四个一”要求, 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普查验收。认真组织开展“文化遗产日”活动, 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 发挥好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五是加强《地域系列文化丛书》的编撰、整理和出版工作。在做好重点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同时, 要加大对德州市历史人物、重大事件、特色民俗、神话传说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工作, 积极做好《地域文化系列丛书》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编撰、出版工作。

(三) 以打造精品工程为重点, 在繁荣群众文化活动上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

一是组织开展好庆祝建国六十周年重大活动。围绕歌颂新中国成立60周年辉煌成就组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 营造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 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形象, 是文化工作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二是要繁荣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 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基层, 投向农村, 投向群众, 推动文化资源、文化服务、文化项目向农村倾斜, 重点要在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上下功夫, 在传播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下功夫, 在密切城乡关系、倡导社会新风上下功夫, 建立“文化下乡”长效机制。三是要打造精品工程。要围绕庆祝建国60周年, 组织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 以戏曲、曲艺、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 创作、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特点、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精品, 向国庆献礼。

(四) 以骨干园区为重点, 在激活文化产业上实现城乡一体化

要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逼人态势, 努力把文化产业培植成德州市的新兴支柱产业。一是要加快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认真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对文化产业骨干项目、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在政策、资金、税费、奖励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倾斜。重点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 突出抓好中国京剧城、董子文化园、梁子黑陶文化园等骨干文化产业项目, 充分发挥他们的龙头带动作用。二是要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要在推动演艺、音像、娱乐、艺术品等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 注重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 大力推动以网络、动漫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 培育新的文化业态。三是进一步提高文化市场管理水平。要坚持“一手抓繁荣, 一手抓管理”的方针, 把加强日常监管和开展专项整治结合起来, 依法管理全市网络、娱乐、音像、电子游戏等市场,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行政执法力度。要进一步加强网吧监管平台建设, 完善三级监控中心体系。继续深化对农村、城乡结合部文化市场的监管, 严厉打击取缔非法演出团体, 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五) 以专业人才为重点, 在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上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

大力实施“人才兴文”战略, 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推动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政策, 加大对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文化专业人才和业余文艺爱好者的培训。市要培训到各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 县要培训到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大院。要扶持一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专业拔尖的文艺名家和学科带头人, 建立由1000名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专业人才库, 保证德州市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城乡文化一体化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出发, 总揽全局、统筹兼顾、总体布局。我们要以激发农民文化建设积极性为突破口, 以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为基础, 以促进城乡文化交融为手段, 有效整合全市各级各类文化资源, 调动城乡文化工作者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共同推进德州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摘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 丰富城乡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 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本文结合德州实际, 从德州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现实基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有效途径等方面阐述自己的管见, 来共同推进德州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苏州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途径探析 篇8

关键词:文化一体化,文化设施,文化资源,文化惠民工程

城乡文化一体化是指在一个行政区域内, 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共同繁荣, 不论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 基本享有同样的文化权益。当前,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 城乡发展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这种差距, 既体现在经济社会方面, 也体现在文化方面。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 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打破城乡文化二元结构, 弥合城乡文化发展鸿沟, 实现城乡文化共建共享和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1]

一、苏州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 苏州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战略, 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了江苏乃至全国的前列。苏州已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的发展新阶段, 城乡一体化发展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党的十七大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后, 苏州被确定为江苏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城乡一体化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面, 其中文化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内容之一。当今中国“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早在新世纪之初, 苏州市政府就高瞻远瞩, 提出了打造“文化苏州”的战略目标。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来, 苏州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 苏州利用丰厚的吴文化资源, 高度重视文化一体化建设, 在弥合城乡文化差距、实现城乡文化发展全面对接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二、苏州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 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苏州各级政府上下齐心, 紧紧抓住江苏省唯一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试点市这一战略机遇,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 把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作为基本方向, 采取扎实有力的措施, 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一) 统筹一体化发展规划, 确定“三同”目标

苏州要在新时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就必须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这一优势, 最终实现城乡同质发展。文化建设, 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是全国城乡之间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 为早日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 苏州各级领导牢固树立城乡文化发展一盘棋思想, 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坚持城乡并重、城乡互动、共建共荣的总体原则, 把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摆上重要位置, 将城乡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到统一部署、统一规划之中。

2010年, 苏州市入选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 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市。以次契机, 苏州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要求, 找差距、设目标、定措施, 制定出台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和《关于加强‘十二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为了构建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苏州市确定了“三同”目标:城乡文化权益同等、城乡文化发展协同、城乡社会文明同步。[2]城乡文化权益同等, 就是在资金投入、产品供给、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等方面为农村创造优越的条件, 从而在全省、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公民文化权利、同等的文化待遇、趋同的文化生活条件、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以及获得大致相当的文化资源机会。城乡文化发展协同, 就是立足城乡整体功能最优化和整体效能最大化, 统筹发展, 形成更明确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分工, 确定不同的文化功能定位, 使城市和农村的文化创造力相结合, 从而构筑布局合理、分工有序、功能提升和互动发展的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格局。城乡社会文明同步, 是指一方面要弘扬农民吃苦耐劳、智慧淳朴的传统美德, 另一方面要发挥城市文化对农村的辐射作用, 实现农村传统元素和城市现代文明的合理对接, 使苏州“既保持鱼米之乡优美的田园风光, 又呈现先进和谐的现代文明”。[3]

(二) 夯实公共文化设施, 推进“六个全覆盖”

“公共文化设施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载体。加快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 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1]目前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化”发展模式和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思路, 导致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人严重不足, “在每年的文化事业费中, 城市和农村比例一般为三比一”, [4]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大大落后于城市。苏州在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中, 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 缩小城乡文化“剪刀差”, 促进城乡文化均衡发展。

“十一五”期间, 苏州坚持政府为主导, 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密度提高, 广度扩展, 功能健全, 基本实现市、县级市 (区) 、镇 (街道) 、村 (社区) 四级全覆盖。苏州博物馆新馆、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苏州演艺中心、苏州评弹学校新校、苏州美术馆新馆、苏州文化馆新馆和名人馆等一批市级重点文化设施先后建成, 各市、区相继建成一批文化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苏州大力加强农村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市、县 (区) 、镇 (街道) 及村 (社区)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率达93.5%, 全市农家书屋总数达1100个, 实现了全市各行政村 (农村社区) 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城乡一体化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在全省率先实现镇 (街道) 文化站、村 (社区) 文化活动室全覆盖和“农家书屋”全覆盖。目前, 苏州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为201.86万平方米, 人均0.19平方米, 达到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

为了构建完善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苏州坚持城乡统筹, 重点加强县级市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 全力推进“六个全覆盖”:即文化广场、评弹书场、特色民间文化场馆、数字电影、文化信息工程共享点、村级文化室的全覆盖, 以确保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 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覆盖, 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 让城乡居民共沐发展阳光。

(三) 合理配置文化资源, 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促进文化资源向农村合理流动, 是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1]苏州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做到阵地延伸, 范围扩大, 效率提高。

一是在农村广泛推行文化信息资源“四位一体”, 把村图书室、农家书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综合一处, 设立“农村公共信息服务中心”, 成为农村的基层综合信息服务点。“四位一体”的基层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实现了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的全覆盖和普遍均等, 保障了农民的基本文化权利。

二是建立向基层群众送文化的长效机制。经过多年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 苏州已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制度化、经常化, 建立起“送”文化的长效机制。如近几年大力实施的“三送工程”年均送书达10万余册、送戏3000场次以上、送电影1.3万场次。

三是实行对农村文化的援助机制。苏州积极引导机关、团体、市民开展各种形式的城乡结对共建活动, 不断促进城市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影剧院等强势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 重点支持文化站、科普室、图书室、健身室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

(四) 创新文化服务方式, 探索市场运行机制

为让丰富的文化成果更好地惠及于民, 苏州思想文化宣传部门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第一, 对图书资源实行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和通借通还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 此举被誉为“苏州模式”, 得到了城乡居民的热烈欢迎。目前全市建有公共图书馆总分馆108个, 基本实现了各级图书馆建设的全覆盖。

第二, 为实现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的经济、高效和可持续, 苏州在全国率先开展“四位一体” (村图书室、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文化信息共享)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试点工作, 基本实现了15分钟免费文化圈, 农民也可随时随地享受文化建设的成果。

第三, 大胆引入市场运行和管理机制。苏州积极探索市场运作方式, 吸引企业、个人和社会投资兴建文化活动设施, 经营文化娱乐场所, 提供文化产品服务。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主导和带动下, 一批关注文化发展的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到城市文化建设中来。近年来, 本色美术馆、雨村美术馆等私营美术馆及私营博物馆在苏州迅猛发展, 向市民提供免费开放的艺术展览, 与苏州博物馆、苏州美术馆等官方艺术机构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

(五) 共建文化惠民工程, 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 让人民大众共建共享是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根本立场。”加快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 目的就是“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5]苏州依托江河湖海兼具的水文化资源和吴文化独特优势, 做优做强一批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较大影响力的文化节庆活动, 城乡居民共建文化惠民工程, 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文化惠民工程之一:统筹实施以“群星璀璨“ (“我们的节日”、“广场活动天天有”、市直舞台艺术“四进工程”和“城区各广场主题活动”) 为主要形式的四大系列品牌文化惠民活动, 开拓多种形式的文化下乡和“三送工程”、舞台艺术“四进工程”、数字电影“四进工程”, 不断提升活动质量。“十一五”以来, 苏州统筹开展的“群星璀璨”文化惠民活动, 覆盖全市五市七区近千个广场, 年均开展各类公益性惠民展演展示活动3万次, 惠及农村及社区群众超过3200万人次, 基本实现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文化惠民全覆盖。

文化惠民工程之二:做亮做强重大品牌文化活动, 打造能够传承弘扬悠久历史、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近五年来, 苏州固定承办了中国昆剧艺术节、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和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戏剧节、中国农民文艺会演、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等国家级文化节庆活动, 同时还打造了太湖文化论坛、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节、江南文化节、郑和航海节、运河流域文化节等一批地方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品牌, 构建了文化开放交流的创新平台。精心举办的每年一届的苏州阅读节, 不仅大力推进了全民阅读, 还使苏州人变得更加睿智。

文化惠民工程之三:苏州市属各村镇广泛开展“一镇一品、一镇多品”以及“一村一品”活动, 积极举办各类民间文艺节、农民文化艺术节和镇、村、社区文化节。张家港市连续8年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 连续4年开展“文明百村欢乐行”送戏下乡活动;常熟市开展“文化惠民村村行”大型公益巡演活动, 每个行政村送一场戏;太仓市不断丰富“文化百村行”、“百团大展演”活动;昆山市每年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节”、“戏曲专场”、“船娘唱歌比赛”等系列文化活动;吴江市连续多年开展十镇联动文艺汇演、十镇联映电影放映等活动。

三、结语

“文化的介入将为城乡一体化提供正确的导向和精神动力、智力支撑, 促进城乡居民形成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有利于保持城市与乡村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并且以这种文化上的两极形成促进当地发展的张力, 造就更多的田园城市和美丽乡村。”[6]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 苏州有幸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苏州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把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作为推进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选择。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 苏州在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中走出一条新路子, 通过采取发展规划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全面覆盖、文化资源合理流动、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文化成果全民共享等有力措施, 实现了城乡之间文化权益同等、文化发展协同、社会文明同步。苏州在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为全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11-10-19.

[2]屈菡.苏州:奏响城乡文化发展交响曲[N].中国文化报, 2012-03-01.

[3]曲福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以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例[EB/OL].苏州市委农村办, http://www.nb.suzhou.gov.cn/newsview.asp?id=1008, 2010-5-11.

[4]曹锦扬.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六个关键环节[J].江海纵横, 2009 (1) .

[5]刘云山.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N].人民日报, 2011-05-10.

文化一体化 篇9

1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推动力,学生如果具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学习时就会非常主动,学习效果会大大提升。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信息技术课程应比较占优势,因为学生普遍对新鲜事物及科技元素感兴趣。但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作业要求、评价方式等都不能跟上社会发展节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小。

1.1 教学内容和形式陈旧

教学内容上,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但是,现在很多中职计算机基础课,习惯于从计算机的起源、产生、发展,讲到作用意义,这对本来就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兴趣不高的中职生来说更加困难。同时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很快,知识更新周期短,而教材的内容没有大的改动,学生无法学以致用。比如,Windows XP已退役,但是教材没有变,机房系统没更新,考试也还是考核XP系统下的操作,因此,学生无法用过时的系统去解决现存问题。该如何寻找真正的突破点呢?

教学形式上,传统信息技术课堂老师先讲解主要内容,随后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很多中职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而在练习中学生又对老师刚才讲解的内容无从下手。同时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老师如果讲得慢,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觉得这些操作自己已掌握,就不愿听讲,无所事事,或是找机会就上网、玩游戏,不愿参与到老师安排的课堂活动中来;如果讲得较快,那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就会听不懂,跟不上,不会做,越学越没信心。

1.2 作业评价方式单一,缺少展示平台

作业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作业形式可以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环节。但是,传统的信息技术作业形式单一,缺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作业布置重在培养理论思维和操作思维,缺乏作品思维。学生总是把作业当成一项任务去完成,有时甚至直接从网上下载来应付老师,缺乏自由创作的空间,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现在布置的信息作业一刀切,忽视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有些学生觉得太简单,有些学生却很难完成。在完成形式上,现在的作业过分强调学习的独立性,基本上是一人一份作业,这样的作业形式不利于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在科学的评价体系之中能够优化学习效果,提升信息素养。但传统的中职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采用的评价形式过于单一,对于学生上交的作业,老师基本上是给一个分数或等级,最多是在班级中交流一下,其实很多学生的信息课作业如果加以完善,完全可以作为作品展示。但是由于理念落后,对学生的作业和学业成绩的评价还是采取常规的评价方式,长期处在这种枯燥的评价形式之下,学生会逐渐丧失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造成学生喜欢信息技术但不喜欢信息技术课的尴尬局面。

2 技术、文化一体化课程尝试

传统中职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理念、模式都已不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变化的需要,也不适应社会对中职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信息技术课程到底该如何定位?这就要求转变思维,换一个角度,从学生的视角去看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喜欢信息技术,并不是喜欢技术本身,而是喜欢借助技术去实现数字文化生活,涉及信息技术的数字文化生活才是目的,如果在信息化课程中融入生活元素,就能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在实际生活中,“节日”是贴近学生生活,很容易为他们所接受的元素,如果深入挖掘,合理安排,节日元素可以和信息技术很好融合。

2.1 教学生活化

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是改革教学内容,要因材施教选取学生想学、能学好、够用、适用的知识模块。尝试让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内容的选择中来,经过师生讨论,大家一起选择了文字图表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演示文稿软件PPT、图像处理软件PS、动画软件Flash作为备选内容。选择节日元素时,在常规节日中,学生选择了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和劳动节,同时学生还要求加入圣诞节、万圣节和双十一节。

课堂的教学内容还具有生成性,可以根据学生要求添加,只要学生提前两个星期提出来,教师都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增加教学内容。比如在母亲节前两周学生要求增加“美图秀秀”的内容。十一月份有校庆活动,学生要求10月下旬的学习与学校的校庆结合起来。学习内容更丰富,而且学生对自己提出的内容往往更感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学内容确定后就是课堂教学的组织,信息技术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来说,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比较容易营造,增加了节日元素后,学生对课堂就多了一份期待。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时间时,需要着重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自由创作活动,让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探究,也可以进行集体讨论,还可以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比如学生在确定节日后还自发分组负责每个节日的资料准备,老师要求他们提前两周把准备好的内容提交上去,课堂上用学生自己准备的材料,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减轻老师负担。

将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让课程有机融入生活其实并不是一个太大的难题。只要懂得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平日的实际需要,带着问题去思考,信息技术课堂必将充满生活的气息。

2.2 作业作品化,作品艺术化

课堂回归生活后,作业也要进行创新和改革。首先作为信息技术课,融入了节日元素后,学生的作业可以作品化,同时考虑作品艺术化。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具性课程,而技术本身是中性和冰冷的,没有感情因素,缺乏艺术成份。然而,教育是需要投入情感的,冰冷的技术需要艺术的加温。因此,要重视学生作品的艺术化处理,比如,在母亲节后给学生布置两个作业:用WORD为妈妈做一张贺卡,或用美图秀秀为妈妈做一本相册,学生可以二选一,但很多学生两份作业都做了,做得还很漂亮,很多作业艺术性强。

信息技术与节日结合后的开放性使作业形式更加新颖,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创作体验。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能够自由发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这样的作业形式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让不同层次的中职学生都有所提高。

节日元素的加入让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艺术化的教学作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信息技术课堂是吸引力,让信息课堂散发出艺术魅力。

2.3 评价和展示多元化

信息作业作品化以后,作品的评价与展示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评价体系是要正向的,要能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评价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在班级交流时先让学生自己介绍作品的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点评时以激励学生为主,多给以肯定,先讲优点,当指出不足时,要给出建议,积极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除了常规的评价与交流以外,对于学生的作品要提供丰富的展示舞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加大信息技术与校园节庆活动的互动。中职学生的校园生活相对丰富,每年都有运动会、技能艺术节,除此之外还有社团活动,这些都是学生展示信息作品的好机会。比如开运动会时学生拍摄了很多照片,在信息课上处理后制作成班级相册,有些班级还印制出来作为美化教室的作品。艺术节时社团活动需要的宣传海报与视频也是学生的作品经过海选角逐出来的。

增强信息技术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学生平时在学校努力学习,周末或节假日便会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这时如果能把信息作品带回家,给家长一个惊喜,家长对学校教育会更认可,学生也会很有成就感。比如母亲节的作品很多学生选择印制出来送给妈妈,这给了妈妈们一份特殊的温情。

3 结语

“技术-文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课程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社会发展方向。节日文化的融入,提高了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了学生学习的潜能,有利于引领学生积极健康的数字文化生活,更有利于他们后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然,新的课程体系对于教材编写、课堂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提出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反思、提高。

参考文献

[1]袁京莉.基于合作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5).

[2]吴向东,王继华.超越信息素养——“技术—文化”一体视域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方向探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5).

文化一体化 篇10

1 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现状

辽宁省是我国最北部的沿海省份, 横跨黄海和渤海两个海域, 管辖海域面积6.8万km2。海岸绵长, 海岛星罗棋布。作为海洋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文化产业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自实施“海上辽宁”战略以来, 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很大发展, 滨海旅游业成为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的实施, 为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1.1 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1.1.1 资源优势

辽宁省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既有风光迷人的海岸和岛屿, 如大连地区的城山头海滨熔岩地貌、金石滩地质珍迹、长山群岛、锦州大笔架山连岛砂坝、兴城菊花岛、丹东大鹿岛等;也有滨海历史遗址遗迹, 如营口金牛山猿人洞穴遗址、葫芦岛碣石宫遗址、锦州义县奉国寺、葫芦岛绥中九门口长城、旅顺日俄监狱、辽沈战役纪念馆和抗美援朝纪念馆等。

辽宁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不仅体现在资源的丰富与多样, 更重要的是具有相似性和互补性, 为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相似性表现为:辽宁省沿海6市地理环境相似, 处于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 地域文化存在着相似性, 具有相同的认知印象, 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北方沿海旅游城市形象。互补性表现为:每个城市又都有独特的文化资源, 特色鲜明, 是唯一的, 不重复的, 不存在互相替代性。如, 兴城古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非常珍贵的明代古城墙之一;盘锦的红海滩美丽壮观, 举世罕见;大连旅顺口留下的众多遗迹, 讲述了半部中国近代史;丹东具有历史意义和异国风情的鸭绿江沿岸风光等。这些独特的资源具有国际影响力, 将其进行一体化开发, 联合营销, “强强联手”必然打开更大的市场。

1.1.2 交通优势

交通是旅游的基础, 是开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先决条件。辽宁沿海6市之间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铁路交通畅通无阻, 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尤其是新开通的辽宁滨海大道, 将沿海的6座城市连成一线, 串联起沿线共计近140个旅游景点, 形成一条综合观光带。这条大道不仅是辽宁沿海的经济大通道, 更是辽宁旅游的黄金大通道。辽宁沿海是整个东北地区走向世界的门户, 港口、机场等交通设施齐备, 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便利的交通增加了景区的可进入性, 扩大了客源范围, 为海陆旅游文化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1.2 辽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不足之处

1.2.1 海洋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 缺乏知识性和参与性

目前辽宁海洋旅游以基础的观光旅游为主要内容, 专项和特种旅游项目相对缺乏。其实海洋旅游产品的内涵非常丰富, 它是以海洋资源为凭借, 以旅游设施为依托, 向旅游者提供用以满足旅游活动需求的有形实体和无形服务的总和。辽宁的海洋文化产业应该利用自身优势,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开展海洋文化旅游、科普教育旅游、民俗旅游、体育旅游、探险旅游、医疗旅游和海底旅游等多种类、多层次的旅游活动。这样才能充分地体现海洋旅游资源的价值, 增加旅游的知识性和参与性, 使旅游者在不同寻常的旅游体验中得到极大的满足与享受。

1.2.2 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均, 缺乏有效的合作

辽宁沿海6市旅游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均, 各市旅游收入水平差异很大 (表1) 。大连市的旅游收入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市, 占沿海6市旅游总收入的52.6%, 首位度高过2, 达到3.8, 说明沿海旅游文化产业结构失衡, 过度集中。辽宁沿海6市有合作意识, 但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区域旅游合作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 如, 行政障碍、资金障碍、经营障碍和市场障碍等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辽宁沿海没有一家跨区域经营的旅游集团。旅游相关企业之间也缺乏深层次的、实质性的产品合作、资本合作和营销合作[1]。

数据来源:辽宁省沿海6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辽宁内陆旅游文化产业现状

2.1 辽宁内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2.1.1 资源优势

辽宁内陆旅游的主要特色是深厚的历史与文化。辽宁内陆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发祥之地, 清前史迹众多, “一宫三陵”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清文化是辽宁旅游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辽宁民俗充满热情、幽默的东北味, 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东北大秧歌、奉天大鼓、二人转和辽派评书是辽宁民间民俗文化的主要代表, 还有非常珍贵的民间艺术, 如辽西刺绣和民间绘画等。辽宁省内生活着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和壮族等43个少数民族。其中, 满族、锡伯族聚居人数居全国之首。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文化差异激发人们寻求和了解不同文化的求新、求异和求知等旅游动机。辽宁曾是“共和国长子”, 新中国工业史上的许多第一都在这里诞生, 这里有一个时代的缩影、一辈人的记忆, 如今辽宁是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重工业基地。发展工业旅游, 辽宁资源优势得天独厚。自然风光也不乏人文内涵, 宗教圣地千山、药山, 东北道教发祥地九顶铁刹山, 新石器时期古人类遗址仙人洞等。

2.1.2 区位优势

辽宁内陆是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扼东北亚交通战略要冲, 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沈阳是东北铁路的枢纽, 铁路纵贯东西南北, 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是我国铁路最密集、铁路交通最繁忙的地区。辽宁内陆是联结和沟通东北与华北及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黄河三角洲旅游区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中转站, 经欧亚大陆桥和海陆空港, 还与日本、韩国、俄罗斯及朝鲜等周边国家以及欧美、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这些旅游热线相联结。良好的区位优势, 为旅游业的发展, 提供了庞大的、潜在的国际和国内市场。

2.2 辽宁内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不足之处

辽宁内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不足, 主要表现在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 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就没有生命力。辽宁内陆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是非常宝贵和不可再生的遗产, 一处处遗址遗迹都讲述着一段文明, 带给我们智慧的启迪。但是目前很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低, 经营管理差, 资源本身的文化价值不能充分体现, 文化内涵没有被发掘, 有的历史旅游文化资源甚至得不到重视和保护, 这些都造成了资源的价值被贬低和损失。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没有充分体现辽宁民俗文化的精华, 各地区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大都形式单一, 停留在简单的、大众化的表演层次, 缺乏参与性、娱乐性和知识性。辽宁的工业旅游过程是简单的参观, 缺乏企业发展历史、企业文化、管理方法、生产知识和安全教育等丰富而有意义的内容。内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层次低, 资源的文化价值得不到突出的现状, 不仅削弱了辽宁旅游文化产业的整体优势, 也严重制约了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海陆旅游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策略

3.1 建立辽宁省海陆旅游文化产业集团

区域一体化是辽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区域一体化, 旅游资源可以得到优化整合, 旅游产品能够做大做精, 旅游基础设施得以完善, 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总体效益。实现旅游文化产业的区域一体化, 需要旅游市场的主体———旅游企业, 进行集团化发展。集团化使旅游企业获得成本优势, 形成单位投入收益增加的规模效应。2004年《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北京共识》郑重呼吁:“中国旅游企业的集团化发展, 是时之所趋, 势在必行。……国际化竞争呼唤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的诞生”[2]。

建立辽宁省海陆旅游文化产业集团, 是辽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联盟、合作和兼并等方式组建跨景点、跨行政区划的海陆旅游文化产业集团, 有利于辽宁内陆与海洋旅游的互动, 发挥彼此的特点和互补性, 互相促进, 协调发展。建立辽宁省海陆旅游文化产业集团, 还有利于资本、技术和人员等生产要素的流动, 从而拉动旅游文化产业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3.2 沿海经济带旅游文化产业一体化

沿海经济带已形成很明显的“点轴”布局, 为旅游文化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辽宁滨海大道为轴, 大连为“龙头”, 锦州和丹东为两翼, 发挥“增长极”的“扩散效应”, 带动沿海经济带旅游文化产业的整体腾飞。滨海大道串联起近140个景点, 这些景点分属各具地方特色的区域, 以地方特色为主题, 让分散的景点集结成团, 整条滨海大道便形成了若干块风格各异, 主题鲜明的旅游区块, 这样不仅让各区块内的景点获得“集聚效应”, 更让辽宁滨海大道的亮点突出, 成为一条镶嵌在辽宁沿海的珍珠项链, 熠熠生辉。在旅游营销方面, 辽宁沿海6市要联合起来, 塑造统一的旅游形象, 提炼共同的宣传口号, 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旅游媒体和各种展览会上, 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加强在中央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 同时做好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分类宣传, 如针对年轻人宣传辽宁沿海城市的浪漫与海岸地质科学知识, 针对老年人突出宣传辽宁沿海城市的疗养与休闲功能等。

3.3 内陆旅游文化产业一体化

内陆旅游文化产业一体化采用以沈阳为中心, 向四周辐射, 多城市连接成网络化发展的模式。发达国家的旅游城市大都建立起专门的旅游信息中心, 成为重要的为客服务设施[3]。沈阳是东北最大的交通枢纽, 应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大型的客源集散中心, 提高其旅游交通集散、旅游信息咨询以及旅游公共服务功能。辽宁中部各城市要从区域旅游合作的角度对自己重新定位, 以共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脉络为联系, 进行资源整合, 旅游产品一体化开发, 组成系列的文化产品。例如, 抓好清文化这张名片, 将辽阳、沈阳和新宾3市的清文化元素深入挖掘, 整合为清文化系列产品。借鉴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园经验, 建立满族文化园, 展示满族的历史、民俗和服饰等。还可以开发新中国工业系列、东北风系列等。辽北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低, 至使很多珍贵的文化资源没有被开发成有影响力的旅游文化产品, 要重点建设一两个精品项目, 提高与中部城市群的关联度。

3.4 沿海与内陆旅游文化产业一体化

3.4.1 发展模式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看, 沿海和临港地区, 往往是区域经济的起源地和繁荣地。沿海经济带的发展需要腹地的支撑, 腹地的发展也需要沿海经济带的牵动[4]。沿海与内陆旅游文化产业的一体化采用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式。双核型空间结构由港口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以大连为核心的沿海经济带和以沈阳为核心的中部城市群互动发展, 能够加速旅游文化产业的扩散效应, 促进海陆旅游文化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3.4.2 政府合作

旅游业的开放性要求彻底破除自我本位的意识, 树立“大旅游、大发展、大区域”观念, 确立“共赢”思维, 在联合互动中寻找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建设一种平等互利、和谐发展的城市结构关系[5]。政府合作是推进海陆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关键。

3.4.3 成立区域性经济组织

海陆旅游文化产业的一体化是跨区域发展的, 需要建立一个区域性经济组织, 作为独立的第三方, 为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旅游产品的整合编制合作框架, 促成政府之间, 旅游企业之间多种形式的联合以改变目前松散合作的状况, 为一体化提供信息交流平台, 协商一体化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推动旅游企业突破区域界限进行集团化发展。区域性经济组织是海陆文化产业一体化的保障。

3.4.4 产品整合

海陆旅游文化产业一体化中旅游产品的整合要以市场为导向, 体现地方“文脉”, 丰富文化内涵, 保护生态环境, 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整合必须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 应该先围绕那些优势特别明显, 市场感召力特别强的旅游产品整合, 每一个系列中都应该有至少一个“拳头”产品, 整合出在全国甚至世界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品。建议重点打造海滨风光、满风清韵和东北民俗三大品牌。

3.5 优化旅游路线

3.5.1 清文化之旅

展示清入关前的历史, 主要景点:抚顺赫图阿拉古城、清永陵、萨尔浒古战场、沈阳故宫、清昭陵、清福陵、辽阳东京城和明清辽东战史馆等。

3.5.2 近代史之旅

展示近代中国由屈辱与苦难, 到抗争和崛起的历史, 主要景点:旅顺日俄监狱、白玉山、万忠墓、抚顺平顶山惨案遗址、战犯管理所旧址、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张氏帅府、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和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等。

3.5.3 科普之旅

展示辽宁秀美山水的科学价值, 主要景点:锦州大笔架山连岛砂坝、大连地区的城山头海滨熔岩地貌、金石滩地质珍迹、蛇岛、本溪水洞、沈阳怪坡和陨石山等。

3.5.4 民族风情之旅

展示辽宁民族文化精华, 主要景点:本溪桓仁的五女山山城 (高句丽第一任都城) 、沈阳法库县叶茂台辽墓、丹东鸭绿江风景名胜区和满族历史文化长廊等。

3.5.5 海滨风光之旅

展示中国最北方的海滨风光, 主要景点:兴城菊花岛、兴城古城、锦州笔架山、医巫闾山、盘锦红海滩、营口月牙湾海滨旅游区、大连傅家庄公园、老虎滩、黄渤海分界线、长兴岛、丹东虎山长城和大鹿岛等。

3.5.6 工业之旅

展示新中国工业发展成就, 主要景点:沈阳飞机航空博览园、抚顺矿业集团西露天矿、鞍钢工业之旅、丹东太平湾发电厂、大连珍奥生命园和大连路明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3.5.7 节庆之旅

展示辽宁多姿多彩的节庆活动, 主要项目:中国沈阳清文化国际旅游节、抚顺满族风情旅游节、本溪枫叶节、丹东鸭绿江国际旅游节、大连国际服装节和盘锦红海难观赏会等。

参考文献

[1]赵康, 房树华.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博弈合作的有效途径[J].科技和产业, 2008, 8 (3) :44-47.

[2]首届中国旅游集团及旅游上市公司高层论坛.中国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北京共识[EB/OL]. (2002-04-15) .http://shoudulvyou.pinsou.com.

[3]董志文, 盛红.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功能研究[J].海岸工程, 2002, 21 (1) :57-62.

[4]薛巍.论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的互动发展[J].商业时代, 2009 (2) :105-107.

文化一体化 篇11

服务于北京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优秀运动队的运动员学生提供文化教育保障是学院教育教学的核心职能。通过几年来的办学实践,学院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进一步明确了大力推进训教一体化建设,确立了以为优秀运动员成长和退役运动员转型服务为主线的办学定位和方向。

积极推进训教一体化建设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类似体操冠军张尚武卖艺等运动员在役期间的文化教育和退役保障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实施意见等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予以规范。继《国家体育总局 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体青字[2012]77号)发布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体育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京政办发[2012]53号),明确要求“要坚持以体育技能为特色、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积极探索训、教、科、医一体化发展的科学路径,为运动员文化学习、运动训练和比赛等提供良好条件,切实为本市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结合北京市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划和学院的具体情况,学院提出夯实运动员学生文化教育基础,积极推进训教一体化建设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的基本内涵是:北京的体育职业教育以提高运动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为前提,通过加强与其专项技能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运动员学生对专项运动训练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促进其运动训练和竞技成绩的提高;同时,兼顾运动员学生退役后择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的提升,为他们的“二次择业”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学院与训练基地和运动队一道,共同致力于运动员学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塑造文化素养高、专项技能强、社会适应能力好的新型运动员,凸显北京体育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推动学院和北京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

在初步的探索实践中,学院认为实现训教一体化的途径有三:第一、构建符合运动员学生职业教育需要的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实现为优秀运动员成长和退役运动员转型服务的教育目的,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懂教学、懂训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院的教育实施奠定人力资源基础;第三、建立与训练基地、运动队的联动机制,形成学院与训练基地、运动队的合力,共同加强对运动员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构建符合运动员学生职业教育需要的、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学院的教育层次涵盖义务教育初中阶段、高职和与首都体育学院联办的本科竞技体育专业,其中高职运动员学生的学制有五年制和三年制两种,分别招收初中毕业、中专或同等学历毕业的学生。根据北京市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学院的文化教育覆盖了北京市体育局所属的先农坛、木樨园、芦城三大训练基地的十余个主体运动项目中的一线、二级以及部分试训运动员学生,同时还有分属其他训练基地、俱乐部的射击、跳伞、棋类、篮球等专项运动队运动员学生。面对多样的教学层次和复杂的生源状况,要想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构建符合运动员学生职业教育需要的、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2012年1月,学院向市教委成功申报了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两个专业的中央财政对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借助中央财政对专业建设引导资金的支持,学院开始进一步完善两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竞技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为运动员学生的成长服务,打牢他们的文化基础,提高他们对专项训练的理解能力。初中和中专阶段的基础文化课程在尽量与社会同类学校保持同标、同进度的基础上,努力达到教学效果同质。同时,结合该年龄段运动员学生的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融入与学生专项训练相关的教学内容,易于理解和接受,体现体育职业特色。中专和高职阶段的专业课程则打破学科体系和原有教材的束缚,根据学生日常训练和比赛的实际需要,按模块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围绕运动人体科学和运动训练学两条课程主线,组合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保健、运动营养、运动损伤与康复、运动心理、竞技体适能、机能测评等不同模块的教学内容,并有计划地编写有体育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课校本教材。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为运动员的退役转型服务,提高他们“二次择业”的竞争力和职业技能。以充分利用和发挥退役运动员的体育职业积累为目标,在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学院为退役运动员打造了4个职业核心课程群,即运动健身教练理论与实践、体育彩票经营与管理、体育保健与运动康复技术、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4个课群分别对应不同的职业岗位,同时,配套有不同岗位所需的证书课程,重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该专业已经完成《实用体能训练方法》《体育保健与康复手段》等多本校本教材,其他课群的校本教材正在按计划编写。

打造一支懂教学、懂训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职业院校的教师,就必须既懂教学,又懂体育。所谓懂体育,就是要了解运动员,知晓运动项目。了解运动员,要做到熟悉他们的训练、比赛情况,清楚他们的所思所想,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体恤他们的辛苦付出,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知晓运动项目,要做到熟悉项目特点,了解训练规律,知道比赛规则,掌握伤病防治等基本知识。为此,完成高职转制后不久,学院就要求教师必须下队观训。下队观训的形式多样,如到训练场馆观看运动员的训练、教学比赛,随运动队到比赛现场观看真实比赛,到运动员宿舍参加运动队的总结会以及了解学生自习情况等。今年恰逢全运会年,学院也准备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赛场观赛,让教师们身临其境感受竞技体育的紧张激烈和运动员的拼搏精神。

几年下来,教师们都说:是下队观训拉近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感情;是下队观训,让他们增加了对学生的认识和训练、比赛的了解;是下队观训,让他们发现了贴近训练的教学内容,为教学改革找到了方向。总之,下队观训促进了教学改革,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教师根据运动员专项训练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实施教学奠定了基础。下队观训也为学院练就了一支懂教学、懂训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学院与训练基地、运动队的教育合力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学生管理长效机制。借助会议平台,将近期需要运动队配合的工作进行通报,运动队也提出对学院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合理安排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2.组织运动队教练员观摩学生课堂表现。定期组织教练员来院观摩学生课堂表现,对于他们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今后如何提高运动员学生文化学习思想意识提供了依据。

3.建立巡查反馈制度,从德育工作入手,不断完善学生管理。为形成良好校风、班风,学院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入手,规范学生的校园及课堂行为。学生处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检查结果定期向运动队反馈,以形成教育合力。

实践表明,训教一体化是学院与训练单位紧密联合,共同培养优秀运动员,进而推动北京竞技体育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学院将继续在训教一体化探索的大路上奋力前行。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职业学院)

文化一体化 篇12

一、城乡一体化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文化建设, 不断加大基层文化事业投入, 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农村文化建设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首先是加强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河北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 充分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 增!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与供给, 不断加大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投入力度。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据最新调查统计, 全省现有各级群艺馆、文化馆150个, 博物馆、纪念馆92个, 公共图书馆149个, 乡镇文化站1902个, 并有155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列入国家补助建设规划。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9%以上, 建成3.6万个各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和基层服务点、27000个农家书屋, 建立16家股份制的农村数字院线公司, 超额完成“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任务, 实现每县都有数字影院的目标。另外, 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也得到了提高。为深化文化改革,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公共服务建设, 河北省面向实际, 不断活化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省党委政府成立由23个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参加的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各地党委政府也成立了相应机构, 形成了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局面。积极开展“菜单式”、“订单式”公共文化服务统筹不同地区, 制定出台了梯次化的政策措施, 为基层提供个性化公共文化服务, 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对经济发达地区, 实行“以奖带建”, 鼓励当地政府加大投入, 优化服务, 提高水平对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 实行“配套共建”, 引导市、县政府提供配套资金, 填补空白, 完善网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 实行“帮扶捐建”, 帮助当地建设基本文化设施, 提供基本文化服务。在国家级贫困县捐建县级宣传文化中心, 向群众自发性活动场所和积极分子赠送文艺器材。统筹城市农村, 确定不同侧重点开展服务。

二、城乡一体化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尽管河北省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与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总目标相比, 还有很大的距离, 农村文化建设明显滞后,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存在, 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贫困地区的农民文化生活极度贫乏城乡发展差距十分显著。从当前阶段的发展状况看, 城乡文化一体化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 思想意识淡薄, 内生动力不足

在城乡一体化文化建设方面, 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 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思想问题。首先有些领导干部对文化建设意识较为薄弱, 尤其是在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缺乏自觉意识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其次, 农民文化参与意识薄弱, 一方面由于农村文化管理中普遍缺乏民主管理, 不重视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组织文化活动时宣传也不够, 导致对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 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或生活压力, 导致农民对公共文化活动不感兴趣, 更谈不上保障自身公共文化服务权益, 导致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

(二) 管理机制不健全, 保障体系缺乏

首先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机制不完善, 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相对不足 (全国文化投入人均24元, 河北倒数第二, 10元多一点) , 城乡文化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 社会融资渠道不通畅公共文化供给缺乏多元参与, 导致许多乡镇文化设施设备缺乏和简陋落后, 公共文化活动内容和手段陈旧单一, 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其次是运行机制不完善, 一些乡镇文化设施无专人管理, 成了摆设, 馆舍被挤占、被挪作他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再次就是监督评估机制不健全。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还是采取送演出、送图书、送电影等单一的服务方式和手段, 在反映时代进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别, 没有建立完全以农民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 队伍建设滞后, 专业人才匮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大量的农村青年通过考学、打工等渠道工向城市流动, 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 大大地削减了农村文化发展的人力资源。农村常驻人员大多都人员老化、素质不高, 文化建设人才极度匮乏。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源整合不够, 农村文化能人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特色文化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导致城乡文化差距会不断加大, 呈现更大的两极分化。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 注重提高农民文化参与率

首先党政干部要加强学习, 要认识到加快城乡一体化文化建设, 向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不仅可以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还可以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其次要不断培育农民文化自觉意识, 提高农民文化参与意识, 在提高农民文化参与率的同时, 注入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因素, 将农村文化建设真正地落到实处。

(二) 健全供给、经营和保障机制

一要把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 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 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党政干部考核指标, 确保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二要时刻关注农民是否需要、是否参与、是否满意, 要形成以农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多元供给机制、反馈和评估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结果的评价, 要从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实施过程、评价周期、评价结果反馈等方面去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三要创新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经营机制, 对重要公共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农民喜闻乐见的公益性文化活动, 实行政府采购、项目贴息、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制度, 积极鼓励行业竞争, 切实提高服务效益, 完善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 强化服务功能, 激发公共文化机构的活力。同时, 还要健全法律法规对城乡一体化文化建设的保障, 对河北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设施、服务规范等作出明确要求, 同时明确社会资金以各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的激励办法, 促进城乡文化服务投入的多元化、社会化, 加快健全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上一篇:危重新生儿下一篇:低年级趣味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