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源污染问题

2024-05-23

面源污染问题(精选12篇)

面源污染问题 篇1

多年以来, 在我们国家的环境管理体制中, 经常性的存在对工程看重而轻视制度上的缺陷、对点源看重而轻视面源。不能够认识到, 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已经改变, 慢慢的从生产性转到生活性上面来, 而且发生环境问题的区域也已经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1 农村面源污染研究的发展历程

在国外, 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起步研究农村的面源污染问题, 但是最先展开研究的是日本、美国以及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 到了70年代以后,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才引起了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到了20世纪80年代, 农村面源污染的研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90年代以后研究的热点已经转移到最新的污染物上面来了。

在我们国家, 农村面源污染80年代才开始起步, 不久之后经济学、生态学、环境管理学等多个的学科都对农村面源的污染问题作出了足够的关注。但真正的出现“面源污染”这个词而且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的论文, 直到1994年才开始大量的出现。从此以后, 几乎每一年都有大量的与面源污染相关联的文章在国家的一些权威杂志上面发表, 而且参与农村面源研究的学科已经从土壤学、生态学以及水利学等一些自然科学领域发展至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人文科学的领域。

2 农村面源污染中出现的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是一项国际性的难题, 而且我们国家每一年的农业生产的压力都在增加, 所以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工作就变得更加的困难。

2.1 农村中耕地的污染问题

耕地不但是农业生产的最基础的部分, 也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 也逐步的改善了我国许多农业耕地的质量, 耕地的年产出值也在不断的增加, 但是因为缺乏水资源、缺乏土地资源, 如果想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 只有增加对土地的投入, 这些投入包括、农药、化肥农膜等。而且由于对农药的超负荷使用, 导致了许多土壤的调节功能、生产功能、载体功能、自净功能以及载体功能等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发现, 农药、化肥、农膜等的投入产出的比率都要超过机械、水利以及畜力等。所以对绝大多数的农民、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来讲, 大家都甘愿加强对农用化学物品的投资, 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自从80年代以来, 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要么流入城市, 要么就流入乡镇企业, 使得农村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以至于出现了紧缺的现象。但是对病虫害进行人工的防治, 积累和使用大量的有机肥料, 对畜类的粪便进行人工的处理, 把残留的地膜给回收回来等, 这些工作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而且投入的劳动力和收益相比较明显的不协调, 比不上化学物品的投入产出比, 所以农民更愿意使用化学药品。如果在农田中施用的化肥和农药过量, 土壤中就会增加许多的有害物质, 对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2.2 水源的污染问题

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水是生命的源头, 人类的生存、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水。水资源的缺乏、水的污染已经严重的影响了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人类社会的正常生存环境。我们国家的人均水量非常的少, 仅仅是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 我国的水资源而且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污染, 问题非常的严峻。在全国, 大量的地方出现了河流发生干涸的现象, 甚至有的地方有河就存在污染。自80年代以来, 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面源污染源问题, 已经成为了水体的主要污染的源头。近几年来, 我们国家的水库、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非常的严重, 已经威胁到了我国城市以及乡村人民安全的饮水。

2.3 空气的污染问题

大量的施用化肥和农药也是造成农业生态环境中空气污染的最主要的原因。因为在这些化学产品投入施用的过程中, 这些化学物品会有很大的一部分会直接的进入到空气里面, 导致空气环境的破坏, 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在农药施用到生产中以后, 会有一部分的药剂发挥其应有的防治作用, 还有一部分药剂会经过蒸发以后直接进入到空气中, 这些农药微粒中的一部分会被空气里面的尘埃吸附, 还有一部分会一直悬浮在空气里面, 这些有害物质在经过了雪雨的溶解以及冲刷之后, 再返回到地面上, 污染地区就变得十分的宽广, 造成大多数的生物都受到有害物质的毒害。

3 农村面源污染的整治手段

3.1 发展以沼气为中心的生态农业

沼气技术是一项绿色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技术形式。这项技术能够把生活中的垃圾以及污水通过微生物的分解, 然后转化为能够再次利用的新能源, 这样既提高了废物的利用效率, 有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在沼气池中直接的放入人和家畜的粪便, 这些粪便经过密闭条件下沼气池的发酵以后, 会把病毒性的病源细菌性的病源以及蝇蚊卵虫都杀灭掉, 而且还不回出现二次的污染。在施肥方面, 沼气肥料可以取代化肥, 最大限度的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3.2 培养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树立生态农业的理念

要想解决农村的面源污染问题, 光靠推广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还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还要从根本上提高广大的农民对环境保护以及科学发展的一些认识, 对他们所掌握的一些知识和技能进行及时的更新。广大的农民只有在认识上提高了, 才能更好的控制以及治理农村面源的污染问题。

利用生态学的一些基本原理, 根据生态系统中物质的能量转换以及物质的循环等这些基本的规律来组织农业的生产方式,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强度豆科植物以及有机肥料的轮作, 那些工业化肥只能当做辅助性的肥料;在防治农业作物的病虫害上, 利用生物控制以及综合控制相结合的手段, 化学农药的使用只能当做辅助性的手段。而且还要积极的引进、研发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新技术, 引导农民发展绿色产业以及生态农业。

4 结语

总之, 采用社会学的方法和理论来探究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已经发展成环境社会学科的一大热点, 而且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也形成了一些很有影响力的成效。这说明从社会学的角度上来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既有利于深化理解农村面源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方法, 也有利于拓宽社会学的学术视野以及研究的范围。在农村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的今天, 更需要社会学的专家们深入的去了解去研究, 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 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林章, 施卫明, 薛利红, 宋祥甫, 王慎强, 常志州.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总体思路与“4R”治理技术[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01) .

[2]姜海, 杨杉杉, 冯淑怡, 曲福田.基于广义收益—成本分析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策略[J].中国环境科学, 2013 (04) .

面源污染问题 篇2

余姚市种植业面源污染问题及解决措施

基于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等资料,对余姚市种植业污染现状、趋势、成因等进行了分析,理性地提出了回避和治理种植业污染的一些对策措施.

作 者:韩红煊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农技总站,浙江余姚,315400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11) 分类号:X592 关键词:种植业   污染   现状   原因   应对措施   浙江余姚  

水污染问题浅论 篇3

关键词 水污染;污水处理;防治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12-0206-01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量也日益加大。人类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获取水资源的同时,也不断的向自然界排放污水,从而污染环境。

水资源正在遭受各种污染的侵袭,水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类生存,要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水污染问题。

1 简单了解水污染

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称之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而后者是主要的。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化学性污染物又可分为:无机污染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有毒物、需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油类物质等;物理性污染又可分为:悬浮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热污染;生物污染主要指造成疾病的病原体对水体的污染。

2 水污染的具体分析及应对措施

从防治角度来说,可以将水污染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及生活污染。

2.1 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是水污染的主要构成部分,控制工业污染对于水污染的防治具有关键作用。工业废水为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工业污染物主要包括:汞、镉、铅等重金属和砷的化合物以及氰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除此之外,工业污染还有热污染。针对工业污染,加强管理,后期水处理至关重要。1)要加强法律对工业污水排放的监督,对不严格处理污水的企业应严肃处理。2)加强在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建立足够的污水处理厂,并尽量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污水处理成本高是污水不合格排放的主要原因)。3)工业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用作他用,只要指标合格,可用作城市道路清洁、建筑清理工作,这对于节约水资源至关重要。

2.2 农业污染

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药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农业污染跟农业生产的关系至关重要。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水资源的巨大浪费,这是因为我国对于农作物的浇灌大多采取灌溉的方式,水的利用率极低,同时我国农民使用化肥的量很大,同样存在很大的浪费,这种农业生产方式造成大量污染物排放入水体。主要造成了水的富营养化,而水富营养化在淡水中会造成水华,在海水中会造成赤潮,危害水体生态平衡、妨碍经济发展。应对农业污染,主要是改进农业生产方式,采取喷灌、滴灌的方式节约用水,派遣技术人员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

2.3 生活污染

生活污水是来自家庭、机关、商业和城市公用设施及城市径流的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99%为水,固体杂质不到1%,大多为无毒物质,其中无机盐有氰化物、硫酸盐、磷酸盐、铵盐、亚硝酸盐、硝酸盐和一些重碳酸墁等;有机物质有纤维素、淀粉、糖类、脂肪、蛋白质和尿素等,另外还有各种洗涤剂和微量金属,后者如锌、铜、铬、锰、镍和铅等;生活污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杂菌,主要为大肠菌群。另外生活污水中氮的磷的含量比较高,主要来源于商业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和粪便、洗涤剂等。生活污水正在成为一个巨大的污染源。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生活污水的排放空前增长。可以看出,生活污水的成分复杂,主要造成的危害还是水体富营养化以及有机物污染物造成的水体缺氧等情况。

生活污水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对于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生活上我们能做什么?节约用水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例如在刷牙时,请关闭水龙头;做到一水多用,洗完衣服的水可以继续冲马桶,淘米的水可以继续浇花。选择环保的清洗剂,如使用无磷洗衣粉。

3 水污染的防治

水污染的严重性沒有异议,我们应该采取有效地方法对水污染进行防治。污水资源化是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一般处理方法包括以下

几种。

1)活性污泥法。长期以来,城市生活污水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它是世界各国应用最广的一种生物处理流程,具有处理能力高,出水水质好的优点。由于污水处理是一项侧重于环境效益的工程,因此在建设和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受到资金的限制,使得治理技术与资金问题成为我国水污染治理的“瓶颈”。

2)生物膜法。性污泥和生物膜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生物膜法主要用于从废水中去除溶解性有机污物,主要特点是微生物附着在介质“滤料”表面,开成生物膜,污水同生物膜接触后,溶解的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为H2O、CO2、NH3和微生物细胞物质,污水得到净化,所需氧气化一般直接来自大气。由于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耐冲击负荷性能好、产泥量低、占地面积少、便于运行管理等优点,在处理中极具竞争力。

3)氧化法。氧化法是目前广泛采用并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生活污水预处理方法之一。根据氧化剂的种类及反应器的类型,氧化法可分为化学氧化法、催化氧化法、(催化)湿式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超临界氧化法等。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地球外看地球,地球是一个为蓝色的美丽星球,地球是一个水的世界。然而,看似不缺水的地球却正在面临水危机。事实已经证明:是时候行动!地球上,此时此刻正有无数的人遭受缺水带来的痛苦,包括我国在内的诸多国家正在遭受水污染的伤痛。

参考文献

[1]余杰,田宁宁,王凯,等.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探讨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07,1(1):82-86.

[2]高廷耀,顾国维 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 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雷乐成,等.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邱维,张智,周建华.生物絮凝沉淀/生物膜过滤处理城市污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4,11(5):44-46.

[5]许保玖,龙腾锐 主编.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相会强,刘芬,刘雪莲.自动控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学报,

2005,8(8):235-237.

面源污染问题 篇4

1 康美镇生猪养殖发展概况

康美镇位居福建省南安市中部区域, 地处泉州晋江东溪干流中游及山美水库灌区下游, 辖12个行政村, 总面积66.7 km2, 总人口5.8万人, 有效耕地面积0.14万hm2,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4 131元, 农业劳动力人口6 450人, 是泉州“菜篮子”生产基地、南安生猪养殖产业基地。

经前期调查摸底, 2014年康美镇存栏生猪4.68万头, 占南安市存栏生猪总量的9.1%, 出栏生猪6.87万头。其中, 生猪养殖场 (户) 250户, 存栏生猪3.89万头, 常年存栏生猪1 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 (户) 共有14户, 主要分布在康美村后寮场片区、福铁村长仔岸片区、东旭村牧场等, 引进原种猪品种主要有美系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

若商品猪以每头100 kg出售, 批发价格12元/kg (现行价) , 计算生猪养殖年产值为5 616万元, 占全镇畜牧业产值41.6%, 占农业产值13.6%, 均农业劳动力生猪养殖产值0.87万元。说明生猪养殖业已发展成为康美镇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1]。

2 生猪养殖面源污染现状

康美镇牲畜饲养以生猪为主, 家禽以蛋禽为主、肉禽为辅, 此外, 还饲养规模较小的肉牛和少量的羊。从2014年秋季畜禽免疫报表数据看, 康美镇养殖家禽存栏量33.5万羽, 牛存栏量1 905头, 羊存栏量518头。

2.1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对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畜禽养殖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表2畜禽养殖产污系数 (续) ”华东区部分及《“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等资料, 并参考张玲玲[2]等研究, 确定畜禽养殖粪尿污染物产生系数取值:生猪产污系数COD266 g/ (头/d) 、氨氮38 g/ (头/d) 、总磷3.21 g/ (头/d) 。畜禽量按60只家禽=1头猪, 3只羊=1头猪, 5头猪=1头牛[3], 折算成标准生猪单位后, 按 (1) 计算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

生猪、家禽、牛、羊养殖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总磷年排放总量分别为8 187.2 t、1 169.5t、98.8 t, 其中生猪年排放量分别为6 670 t、952.8 t、80.5 t, 居四大类畜禽排放量之首, 占比远高于其他畜禽类排放量, 成为畜禽养殖最大的污染源。

2.2 农田污染负荷

2.2.1 畜禽粪尿年产生量

参考张玲玲等[2]研究, 畜禽粪便日排放量取值:猪粪量2.2 kg/ (头/d) 、尿液量2.9 kg/ (头/d) , 牛粪量30 kg/ (头/d) 、尿液量18 kg/ (头/d) , 羊粪量2.3 kg/ (头/d) 、尿液量1.5 kg/ (头/d) , 家禽粪量0.12 kg/ (头/d) 。

按 (2) 计算畜禽粪尿年产生量, 见表1。

2.2.2 猪粪当量

取猪粪当量换算系数为:猪尿0.51, 家禽粪便2.10, 牛粪0.69, 牛尿1.23, 羊粪0.66, 羊尿0.92[3]。按 (3) 计算猪粪当量为15.35万t。

2.2.3 畜禽粪便负荷量

按 (4) 计算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为109.6 t/hm2。

2.2.4 畜禽粪便负荷量警报值

以中国南北地理划分线——800 mm等降水量线为界, 以南以45 t/hm2为有机肥最大承载量, 以北则以30 t/hm2为最大承载量[4]。按 (5) 计算畜禽粪便负荷量警报值为2.46。

参照上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出的家畜粪便负荷警报值分级标准, 康美镇畜禽养殖粪便污染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警报级别Ⅴ。如单独选取生猪为统计对象, 其粪尿产生量占总猪粪当量的60.1%, 粪便负荷量警报值为1.47, 已对环境产生较严重影响, 警报级别Ⅳ。

2.3 其他面源污染因子

除上述以外, 生猪养殖过程中还可能因养殖工艺产生如下面源污染问题。

2.3.1 重金属污染

猪饲料中大部分未被利用的重金属, 如Cu、Fe、Zn、Mn等, 随猪粪便和尿液排出。有研究表明, 猪粪中水溶态Cu和有机结合态Cu分别占2%和67%~69%, 67%Zn以氧化物结合态存在, 69%Mn以碳酸盐结合态存在[5]。

2.3.2 药物添加剂

养殖户滥用药物添加剂和具有免疫功效的抗生素, 部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随排泄物进入外环境, 对土壤、水体等造成污染, 破坏环境微生态平衡。

3 对策分析

治理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问题, 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 从宣传教育、制度管理、执法监督、政策落实、责任追究等层面综合施策, 养殖场 (户) 要立足主体责任地位, 围绕生猪养殖链各个环节, 实施全过程的综合治理。

3.1 产业发展与污染控制同步考虑

3.1.1 优化生猪养殖产业

围绕生猪养殖业区域布局、规模发展、标准生产、产业经营的发展方式, 加快推动“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落实, 加快编制《康美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 科学划定禁养区、禁建区、可养区“三区”范围。如明确禁养区范围, 覆盖镇规划区、康美体育用品基地范围、雪峰寺风景名胜区、沿东溪两岸一重山内1 000 m直线距离范围或一重山外1 000 m径流距离范围内。

3.1.2 强化点源污染控制

落实生猪养殖企业主体责任, 严格生猪规模养殖环评、“三同时”、排污申报登记等环境管理制度, 加速完善干湿、雨污分离配套设施建设、沼气曝气工程、粪污等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设施建设;同时, 推进生猪养殖场标准化建设, 分年度实施154个存栏250头以下生猪养殖场、16个存栏250~499头生猪养殖场、12个存栏5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等改造。配套建设9个养殖场无害化处理点、1个公益性集中无害化处理点, 防止因病死猪处理环节问题污染环境。

3.1.3 深化生态养殖模式

坚持分类推进生态环保型生猪养殖模式, 在改扩建的生猪养殖场中, 推广“漏缝管道干湿分离-干清粪-少冲洗-减排放”等先进养殖模式;可养区新建生猪规模养殖场中, 推广“漏缝地面-微生物发酵床-零排放”等生态养殖模式;山地面积较多的行政村, 重点推广“猪-沼-果 (林、菜、茶、草等) ”生态循环型养殖模式;农林地消纳面积较小的行政村, 推广达标排放环保型养殖模式。对可养区内农村家庭散养的小养猪户, 指导开展“一池三改”建设措施, 减少农村生猪散养的污染。

3.2 宣传教育与执法监督同步实施

3.2.1 营造社会舆论氛围

综合利用电视、报纸、墙报、标语、村级广播系统等立体化宣传手段, 加强《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六条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法规宣传力度, 加强对养殖污染科普知识宣传和相关管理技术培训, 提高全民主人翁意识和养殖业主环保意识。

3.2.2 加强执法监督检查

探索建立由环保执法、农业执法、行政执法、公安等部门组织联动执法巡查机制, 加强对生猪养殖污染重点区域、东溪康美段、梅溪小流域的“点线面”监管, 依法对禁养区内的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和非禁养区内无法做到达标排放或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养猪场实施搬迁关闭, 引导养殖业主转产转岗, 并严格禁建区内禁止新建、扩建生猪养殖场, 科学限定生猪养殖数量。

参考文献

[1]泉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泉州调查队.泉州统计年鉴—2014[S]. (泉) 新出[2007]内书第19号, 2014.8:168.

[2]张玲玲, 刘化吉, 赵丽娅, 等.武汉城市圈畜禽养殖污染负荷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11) :6402-6403.

[3]林加兴.山美库区2011年污染物预测与入库量计算[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1, (9) :6.

[4]张绪美, 董元华, 王辉, 等.中国畜禽养殖结构及其粪便N污染负荷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 2007, 28 (6) :1316-1317.

黄河的污染问题 篇5

摘要:我的家乡位于山东济南,黄河流经济南的北部,进而流向东营入海,在济南缺水严重的时期,济南市区水厂曾用黄河水作为生活水源。黄河是整个黄河流域的母亲河,是多个文化的发源地,然而多年来,黄河水系总体水质较差,支流污染普遍严重,既影响了流域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制约了流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对黄河污染的研究与治理是迫切需要的。尤其近几年,黄河流域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黄河水资源危机不仅表现在量的亏缺,而且还表现为水质恶化、水体功能的降低与丧失。搞好黄河水资源保护工作,改善和提高黄河水环境的质量,是目前治黄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一、黄河流域的水污染现状

有关专家指出,水污染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水环境问题。黄河水系总体水质较差,支流污染普遍严重。排污总量从1998年以来没有明显减少,而黄河的天然径流量却比以往减少了40%,同时,黄河水被超量开发利用,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互为因果,加剧了水环境的恶化。按照有关规定,水量开发利用程度不能超过40%,但目前黄河的实际开发量已超过70%。总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不协调,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污染治理投入不足,治理技术落后,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率低,是影响黄河水环境的重要因素。

1.黄河流域的废污水排放量及其分布

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废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初期年排放废污水18.5亿t,80年代末为21.7亿t,90年代后期已达到32.6亿t,10年间增加50%以上。其中工业废水23.3亿t,生活污水9.3亿t,分别占流域废污水总量的71.5%和28.5%。进入新世纪后,废污水的排放量继续增加,据统计,2004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已达39.5亿t,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年排放量占到全国排放总量的13.3%。

黄河流域的废污水,主要来自流经大中城市的湟水、大黑河、汾河、渭河、洛河、大汶河等6条支流和干流刘家峡至花园口河段,约占流域废污水总量的80%以上,更集中于西宁、兰州、银川、包头、呼和浩特、太原、宝鸡、咸阳、西安、洛阳等10个大中城市河段,约占流域总量的40%。这一格局估计在较长时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

从各支流(河段)的废污水量与天然径流量之比(简称“污径比”)看,污径比大于1∶20(即5%)的支流(河段)有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主要支流和干流龙门以下河段。其中渭河为10.4%,汾河高达21.3%。以各支流(河段)废污水量与其相应地区的实测径流量相比,上述支流与干流河段均超过5%,其中渭河、洛河均超过10%,汾河和大汶河分别高达32.5%和22.5%。全流域废污水量与利津断面实测径流量之比亦高达10%以上。

2.近30年来黄河流域水质变化

近30年来黄河流域水质变化情况如图1。从图1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黄河的污染情况日益严重,水质优良的Ⅰ、Ⅱ类水数量大幅度减少,而水质很差的Ⅴ类水和基本失去水体功能的劣Ⅴ类水数量明显增多,并且基本能满足多功能水体的Ⅰ、Ⅱ、Ⅲ类水所占的比例在近年来也非常低,可见黄河流域水质趋于恶化。

二、黄河污染的成因

1.黄河污染的构成因素

工业污染黄河污染中工业废水污染占60%-70%,生活污水污染占30%左右,农业以及其他污染占10%以下。据监测数据显示:2005年黄河流域来自工作的废水排放量为32亿t,占污水总量的73.5%。工业是黄河的污染大户,在工业中化工、食品、酿造、石油加工、炼焦、造纸等5个行业又是污染的主要排放者。据统计,这5个行业COD排放量约占黄河工作废水排放量的90%。氨氮排放量约占黄河工业废水氨氮排放量的80%。从工业污染成分看,黄河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氨氮、生化、需氧量、石油类、溶解氧、挥发酚和汞是主要成分,部分重金属也明显超标。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对黄河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农田径流、水土流失和分散养殖等方面。据资料显示,到2007年,黄河流域年面源污染入河量COD、氨氮、总氮、总磷已经分别超过39万t、1.5万t、13万t和2万t。

流域水资源短缺,流量减少。黄河本身是一条水资源比较困乏的河流,加之近年来气候变迁使流域降雨量趋于减少,黄河水量总体上呈不断减少之势。另一方面,黄河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黄河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使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不断提高,直接导致了流域生态环境流量不足,加剧了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恶化。一方面是来水量在减少,另一方面是入污量在增加,遂使黄河水污染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城市污水处理率低,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城市污水处理不达标,大量不符合标准甚至是未经过任何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黄河,是导致黄河污染的一个主要因素。据统计,在2007年前后黄河流域每天实际处理的污水量不,90万t,处理率仅为1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地方政府对环保重视不够,环保投入不足;流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污染监管治理体制不顺,环保执法不严等,也都是影响黄河水质量的重要因素。

黄河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1999年黄河龙门以下河段发生污染,下游一些城市引黄供水被迫停止一个月。2003年,黄河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污染,三门峡水库蓄水变成一库污水,已经运行的第七次引黄济津被迫中断。2004年,黄河干流内蒙古河段发生严重水污染事件,历时11天,黄河干流三湖河口-万家寨水库区长340km的河道内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治理黄河污染,保护良好的黄河水环境,是治黄者的职责和任务,也是保障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2.黄河典型流段污染状况

兰州是黄河途经的第一个大城市,也是调查组的第一站。黄河水资源保护局的调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黄河水从青海流入甘肃时还是三类水,但是一进入兰州段,水质便明显地变成了四类水。兰州的南滨河路有兰州人引以为豪的“黄河四十里风情线”。这条风情线是兰州不惜巨资打造的全国最长的带状公园。然而就是这条“风情线”的周边,不断有阵阵恶臭便迎面扑来。在记者调查中发现一个直径足有半米的排污管口从河堤底部伸出,令人作呕的酱色污水“毫不隐讳”地吐向黄河。河堤边缘的水与黄河中间的水陡然分成黑黄两色。据了解,在这段仅40公里的沿黄通道沿线,隐密和暴露的排污管至少有30个以上。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在关中平原蜿蜒502公里,在西安境内先后接纳黑河、涝河、沣河、灞河、泾河和石川河后,最终在潼关县港口镇注入黄河。作为陕西的省会——西安,曾经面临过造纸企业数量众多,治理污染水平低下的问题。但是为了治理渭河的污染,西安彻底关停了50多家不达标造纸企业。这一做法也许值得许多面临同样境遇的地方借鉴。在2003年之前,西安的造纸企业有几百家,占西安市工业总产值不到2%,然而废水排放总量却占到全市工业的70%,减少向渭河排污成为当时西安非常急迫的一项任务。西安市环保局副局长翁正强回忆起当初:不达标的企业共有50多家,这些企业养活了大批职工,关停企业,他们的生活怎么办?但是出于长远的考虑,我们下定了决心。2004年3月,国家颁布造纸业新标准。2005年1月1日,西安市环保局对所有相关企业进行监测,监测结果不达标的,在办完法律程序后,环保局申请政府下达停产治理通知,在15天之内境内这些企业全部关停。

黄河流域有一些大量的重工业基地。由于原来的历史条件比较差,当时在建厂的时候并没有把环保作为建厂的一个重要指标。“白银公司”,便是其中一例。白银市,就是因为有了“白银公司”才正式建立行政区域的。在白银市,与白银公司相关的城市居民达15万人,他们过去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但是而今,这类企业每年往黄河中排放的重金属酸性水就高达1000多万吨。此外军工是又一大问题。比如陕西的军工企业,惠安“化工厂”,每年通过新河排往渭河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达500多万吨!户县环保局对其监测表明,其废水化学耗氧量COD在1900多毫克/升,PH值只有2点多,属于强酸。据了解,该厂至今已有50多年,废水一直就是这样排放,由于是军工企业,省环保局对他们毫无办法。

三、防治黄河流域水污染的措施

1、非工程性措施

非工程性措施即管理措施。主要是根据造成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实际情况及水体功能需要等方面的问题,加强法制建设,统筹规划,强化监督管理,尽量减少点、面污染源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其入河量,以防止和减轻对地面和地下水体的污染。

(1)法制治河

结合流域自身情况,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水资源要使水利执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仅有《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等国家法律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流域的实际情况,加强法制建设,建立更为详细、便于操作的法规体系,做到依法保护水资源。就黄河流域而言,多年来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会同有关省(区)的水利、环保部门,先后制定了一些水系的水污染防治条例(办法),有些省(区)还制定了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但有关流域全局的《黄河水污染防治条例》虽历经多年,数易其稿,至今仍未能颁布实施。应当看到,该条例毕竟符合对流域水资源实施统一管理的客观需要,是管理手段的进步,在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利条件下,应尽早实施。此外,还应根据近年来所开展的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及取水许可制度的实施,尽快制定《取水许可水环境管理实施办法》和《水质监测归口管理办法》等。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运用行政、法律手段外,还应运用经济手段,加大水资源费的征收力度,对不合理利用和浪费水资源的,经济上要给予处罚。必须征收“水污染补偿费”,以达到限制废污水排放、促使废污水治理和保护水环境质量的目的。

(2)做好宣传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水资源保护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只有流域内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因此,要加大对新《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工作,以提高全民水资源保护意识,共同保护水资源。

2、工程性措施

在河流水污染范围较广、历时较长、程度较重的情况下,要控制或减轻污染仅靠非工程性措施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针对性很强的工程性措施。工程性措施即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废污水处理装置(设施)、不同处理深度的污水处理厂和处理系统等。在《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中,一般按3个层次设计:重点污染源(工矿企业)的分散治理,根据其废水特性选取有针对性的处理装置或设施;城市生活污水采用不同处理深度的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基本是以污水土地生态处理系统为主,即实行污水资源化工程。在一些污染较重的大中城市河段,大多将这3个层次作为系统工程考虑,并对工程措施组合方案进行优化。

(1)大批兴建高效污水处理厂

黄河流域省区、重点城市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面、深度处理废污水是治理污染的根本措施。因此应该大批兴建高效污水处理厂,大力提高城市及工业废污水处理率、废污水处理达标率和废污水处理深度。目前首先要真正达到废污水达标排放,以后要进一步减少废污水及污染物排放。

2004年排入黄河流域的39.5亿t废污水中,经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废水不足排放总量的20%,大量未经处理,含有高浓度污染物的废污水直接排入黄河。据不完全统计,黄河流域综合超标的排污口有932个,71条一级支流断面,水质级别超Ⅴ类的水就达53.5%。流域年纳污量:化学需氧量(COD)达97.3万t,氨氮12.4万t。如此众多污染严重的废水、污水、河水,直接或间接地排向黄河,黄河岂有不污染之理?我们可以下令关闭一个、几个工厂,却无法下令让大多数工厂全部停产,无法不让汇集了许多废污水而且严重污染的支流汇入黄河。因此,国家、地方应加大投资,因地制宜兴建大批高效污水处理厂,对废污水进行严格处理,达标排放。

(2)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主要是农业用水,且大多是大引、大蓄、大水漫灌,灌溉方式落后,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浪费严重,并且导致土壤中的农药、化肥大量流失,加重了水体污染。目前流域内大部分自流灌区水价不足成本的40%,下游仅为成本的18%,如果采用价格杠杆、先进的控灌技术、农田工程、管理节水等措施,农业灌溉用水节水潜力巨大。鉴于黄河流域存在着巨大的节水潜力,应该大力推行黄河流域节水规划,重视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制定有关节水法律、法规,加强节水管理。节 水既是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保护黄河水资源、减轻黄河水污染的重要途径。

(3)加强生态工程建设

反渗透污染问题分析 篇6

摘 要:本文从水处理工艺流程、来水水质以及设计缺陷上上着手分析,确定了反渗透污染原因,并对工艺流程缺陷进行了整改,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水质;污染;整改措施

胜利发电厂化学部一期水处理反渗透自2013年6月投产以来,在这半年的运行过程中,首先是因盐酸加药点与阻垢剂加药点在一起,反渗透运行不到两天发生污堵,停止加盐酸后,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反渗透压力上升速度快,压降升高,产水量下降,又需要化学清洗,这种频繁的化学清洗不仅增大了人力能耗,还会对反渗透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急需分析判断反渗透污染原因。

1.水处理工艺

一期水处理采用辛安水库来水作为水源,原水经过蓄水池进入斜板沉淀池,经清水泵提压经过超滤进入超滤水箱,再由超滤水泵提压打入活性炭过滤器,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大分子有机物等,使得活性炭出水达到反渗透进水水质,经高压泵打压进入反渗透装置,反渗透除盐率达98%以上,设计产水量为150m?/h。

2.污染原因分析

2.1从工艺流程上分析污染原因

2.1.1 斜板沉淀池

絮凝是指通过投加絮凝剂等方法将水中悬浮的细微颗粒利用分子间作用力凝聚成絮体的现象,凝聚处理可以除掉水中悬浮物、胶体和相当量的有机物,其目的是大幅度提高后续设备的透水通量及降低膜过滤阻力,有效地减缓膜污染。我厂处理来水水质偏碱性,浊度一般在10NTU左右, pH约为8,所加絮凝剂量维持在2~4ppm,观察矾花形成效果好,出水浊度pH和碱度略有下降,出水浊度控制在0.5~1NTU。

2.1.2超滤

超滤前安置的是全自动自清洗网式过滤器,过滤精度范围为100μm,可以有效防止斜板沉淀池异常时的水质突变,保证超滤入口水质合格。

超滤设计是2套膜过滤系统单元连续运行,每套膜过滤单元由32支HYDRAcap60膜组成,截留分子量为150,000道尔顿,孔径0.02~0.025μm,可以有效地去除沉淀池出水中残留的悬浮物颗粒、硅胶、氧化沉淀物(铁、镁、铝)以及水中大分子有机物等。

2.1.3活性炭过滤器

活性炭是疏水性吸附剂,主要是用于去除水中活性氯和有机物,同时还可以降低进水浊度,在实际运行中观察到测定的SDI15一直在1~2范围内,COD去除率在50%左右,出水浊度控制在0.04NTU以下,表征反渗透进水水质较好,受到有机物、胶体、悬浮物的污染可能性小,从保安过滤器的进出口压差相差不到0.02也可以证明,再加上水质pH为8左右,次氯酸钠杀菌效果不是很明显,那么长期运行势必会导致整套水处理系统尤其是活性炭、反渗透内细菌滋生。

2.2从水质分析出发分析污染原因

经过长期观察以来,反渗透进水pH值约为7.8,电导率一直维持在1300~1400us/cm,浓水电导率高达4200us/cm,利用饱和指数对浓水进行相应的粗略计算可知:

饱和指数L.S.I=pH-pHs pHs=(9.70+A+B)-(C+D)

式中 A——总溶解固体系数;

B——温度系数;

C——钙硬度系数;

D——M-碱度系数。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可知L.S.I约在1.6,可见其结垢倾向明显,再加上从清洗过程中监测水质的硬度,大体清洗出结垢物质至少4kg,由此可见,结垢也是其影响因素之一。

关于聚合硅化物污染,25℃时SiO2溶解度为100mg/L,40℃时为160mg/L,从水质分析可知生水中含二氧化硅不会超过20mg/L,那么浓缩后也就80mg/L,为计算前面预处理消除的部分二氧化硅,那么二氧化硅也就不会再浓水侧堆积,所以可以排除。

3.设计上缺陷

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导致盐酸与阻垢剂不相容性出现,同时还因无法加酸导致水质pH高引起活性炭去除余氯率降低,次氯酸钠杀菌效果降低,反渗透结垢倾向也大,因此需要进行整改将盐酸加药点进行前移,改造完成后确定水质pH也非常重要。

4.整改措施

1.在缺陷消除整改后,可以提高前期次氯酸钠加药量(由水质来决定),保证其杀菌性;

2.在初春、秋末或者夏季的时候,可以采用非氧化性杀菌剂881进行杀菌,彻底灭杀长期加次氯酸钠产生的抗药性,同时要及时对活性炭进行反洗(因次氯酸钠与非氧化杀菌剂作用机理不同);

3.加强运行人员对整体设备连续性认识,提高设备保养水平,注意保安过滤器是否失效、反渗透备用时冲洗以及化学清洗时是否带入脏东西,一定要及时清理;

4.联系结合药剂公司技术部门分析做好阻垢剂加药量工作,提高水质防结垢能力,同时当反渗透压力、压降、产水量发生明显变化,超过要求标准时需要及时清洗,做好记录备案。

5.结束语

经过整改与调整,消除了阻垢剂不相容性,增强了次氯酸钠灭菌性,减少了反渗透微生物污染的发生,降低其潜在氧化危险,避免泵以及水箱发生腐蚀侵害,同时将反渗透清洗周期延长至4~5个月,保证反渗透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冯逸仙.反渗透水处理工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2] 周立正.反渗透水处理应用技术及膜水处理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面源污染问题 篇7

一、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状况

截至2014 年底,黑龙江省总人口3 833.0 万人,其中乡村1 609.5 万人,占总人口42%;农作物播种面积1 477.5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 422.7 万公顷;谷物面积1 079.7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水稻399.7 万公顷,小麦12.3 万公顷,玉米664.2 万公顷,谷子0.8 万公顷,高粱2.7 万公顷,水稻、小麦和玉米面积3 项同比均有下降;水土流失面积1 085.0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0.8 万公顷,占流失面积的34.2%。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农用化肥、农药使用、畜禽养殖和塑料薄膜污染等方面,其中,化肥和农药是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能力下降、农产品有毒污染的重要因素,也是河流湖泊水质不断恶化的主要来源[1]。

(一)农用化肥污染状况

近5 年(2010—2014 年)黑龙江省农用化肥施用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见表1。

从统计数据及表1 上看,2010—2014 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从5 012.8 万吨增加到6 242.2 万吨,5 年增长了24.53%;化肥施用量从214.9 万吨上升到251.9 万吨,增长了17.21%。但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如表2 所示),导致了农业自然资源的退化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数据来源: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15)

从表2 中看,2014 年黑龙江省化肥施用量(实物量)依次排序为农垦总局(124.03 万吨)、哈尔滨市(118.55 万吨)、绥化市(90.83 万吨)、齐齐哈尔市(80.56 万吨)和佳木斯市(45.49 万吨);化肥施用折纯量为251.93 万吨,其中,氮肥折纯量占35.31%,磷肥占20.80%,钾肥占15.02%和复合肥占28.87%;化肥流失的重点流域主要是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干流流域、额木尔河流域、乌裕尔河流域、呼兰河流域和三江平原地区挠力河流域等。但不合理的大面积使用化肥,引起了氮磷流入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湖泊、河流的富营养化,水藻生长过剩,导致水生生物缺氧死亡。其土壤中形成的硝态氮还原成亚硝酸盐引发高铁蛋白症及癌症等疾病,危害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但为维持粮食高产,农户们又不得已逐年增加化肥投入,导致恶性循环,农业面源污染更为严重。

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15)

(二)农药使用污染状况

全球气温变暖导致了严重的病虫灾害,使得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黑龙江省土地面积广阔,农药使用总量居于全国前列,其中部、北部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山区交界处区域农药使用密度高,而松嫩平原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病虫害严重,农药使用量更大。

2010年黑龙江省农药使用总量为7.4万吨,2014年增至8.7万吨,增长了17.57%。目前黑龙江省使用的农药主要是被禁止的高度农药和杀虫剂,而高度农药喷洒农产品的有效率仅为10%—20%,其他成分随着降雨流进河流、土壤中造成污染。佳木斯市、黑河市和大庆市是高度农药重点使用地区,应积极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来控制农作物的病虫害。

(三)畜禽养殖污染状况

我国实施强农惠农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其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区域化程度不断提升。畜禽粪便的污染物是工业固定废弃物的2.4 倍,但目前无论是大规模的养殖场还是家庭式的养殖散户,对畜禽粪尿处理都达不到规定的标准。至2014 年底,黑龙江省有大牲畜536.6万头、家禽13 940.1 万只(详见表3),其粪便的大量堆积导致地块土质过肥,被随意冲洗或堆放的禽畜粪便在降雨后进入地上和地下水中,严重影响了水质安全,易致人畜疾病。因此,随着黑龙江省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加之环保设备不足和资金投入有限等因素,更加大了禽畜养殖污染治理的难度。

(四)塑料薄膜污染状况

单位:万头,万只

数据来源: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15)

进入21 世纪以后,黑龙江省农业塑料薄膜在大棚覆盖、水稻育秧和蔬菜栽培等方面的使用数量逐年增长。例如,2000 年黑龙江省农薄使用数量为5.3 万吨,2014 年上升到8.4 万吨,增长了58.49%。农用地膜覆盖虽具有保水、保温、保肥、抑制杂草生长等作用,但其使用过的农膜往往不能循环利用,而大多数的废弃农膜被弃置于田间地头。

农膜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学物质,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自然条件下难以在土壤中自然分解,更难做到彻底清除,几乎需要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才可能完全分解。残留在土壤中的碎片切断了土壤孔隙,影响着水分渗透,降低了土壤抗旱能力,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且长时间使用塑料薄膜还会阻碍农作物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减少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对农村环境景观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在实施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政策方面,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予以解决。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产业政策不尽合理

近年来,我国产业政策的制定偏向于以市场为主导的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从过去的单纯以农业为主体转向农林牧渔多产业的协调发展。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黑龙江省农业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黑龙江省农林牧渔业产值及增长率见表4。

从表4 中可以看出,2005—2014 年10 年间,黑龙江省农业总产值从1294.4 亿元增加到4 894.8 亿元,增长了278.15%,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均有增长,其增长速度分别为319.64%、190.79%、222.22%、274.82%。黑龙江省农业结构的调整虽对农业总产值做出了贡献,但导致的风险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持续恶化。其原因主要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林业和渔业产值的大幅度增加占用了一部分农业种植耕地,农民为追求单位粮食产量利益的最大化而大面积施用化肥促进土壤肥力,但化肥使用量与强度增加却超过了农业环境的负荷承载力,从而带来面源污染。二是牧业产值的不断增加也增加了畜禽粪便数量,其中一部分通过污水的分离处理排入农田达到了良好的利用效果,但大部分采用露天堆放或直接排入河流的畜禽粪便,却导致了空气及水方面的污染。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15)。

(二)财政支持能力较弱

我国政府和黑龙江省地方政府虽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运用财政政策支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能力不足,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从2014 年黑龙江省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上看,农林水事务支出为487.67 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支出(3 434.22 亿元)的14.20%,但农林水事务支出中几乎没有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支出。

因此,亟待财政支持面源污染治理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有效的财政支持,政府没有设立用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专项财政资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关键是制定并执行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显然目前没有对农业生产及环境技术的财政投资或投资极少;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相关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较少,更缺少力度较大的直接财政投资;财政补贴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和农膜等资料虽支持了农业发展,却导致了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2]。

(三)环境污染政策缺失

目前,无论是国家还是黑龙江省地方政府,都缺乏全面、系统的农业面源污染管理政策法令,仅是针对污染源地区的农药和化肥使用出台了部分限制性政策,以及畜禽废弃物和秸秆环境管理的规章等,缺少针对污染源的全面规制管理,这在客观上也纵容了污染行为的发生,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践中既无章法可依、又存在执行偏软的问题。

因此,必须科学、规范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或实施办法,特别应严格细化面源污染的责任或惩处条款,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费),使之有专法可依,严格依法行政行为。此外,在实际工作中应积极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行为的打击力度,并严格惩处,迫使其增加农业面源污染的成本费用或损失,以避免或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

三、国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政策经验

(一)美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政策经验

1.充分发挥生态税收功效。美国是最早推行生态税收的国家,20 世纪60 年代主要是对环保产业实施减免税优惠,70年代对硫化物排放提出征税议案,80 年代对环保领域征收生态税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主要是发挥生态税收功能,对农村面源污染者征收消费税和环境收入税。1986 年美国国会审议通过环境收入税,该税明确规定,企业收入超过200万美元的,就超过的部分计算纳税,并对生产、进口、贮存、流通和使用中产生污染的化学品按不同比例征税。美国1991 年开始对购买环保和循环利用的设备给予免征销售税、财产税和税收抵免等优惠,并允许5 年内采用加速法计提折旧;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美国州政府也相应实行减免政策,如州政府按其实际人口数及比例予以税收减免等[3]。近年来生态税收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2.专项治理财政资金支持。美国生态税收是在“后工业时代”(以服务型经济、技术阶层、轴心原则、技术控制与评价等为特点)背景下形成的,在此基础上通过直接资助和借贷等方式为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全部或部分资金支持。其专项财政资金一般在10%左右,主要由美国财政部将专项财政经费资金分别划拨到信托基金和普通基金预算,并及时转入超级基金中。超级基金是美国环保局的最大基金,也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最大资金链,征缴对象和数额能得到充分保障,基金数额呈现逐年递增态势。

3.实施绿色农业补贴政策。美国的绿色补贴政策是鼓励农民将农业生产方式和绿色产业经营开发结合起来,实质上是政府对生产者环保行为的补偿。美国联邦政府提出了“环境质量鼓励计划”、“草原贮备计划”、“湿地贮备计划”、“资源保护和发展计划”等,其目的是将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以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健康发展。但在实施绿色农业补贴政策时,各州政府对受补贴农户要采取严格的限制性措施,生产者必须自觉、定期对其经营的农田、牧场、植被、水质、空气等进行检测,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汇报,有关部门经过实际考查后,再决定是否给予农民补贴及补贴金额。

4.制定排污许可交易制度。由于农业面源污染(非点源污染)受地理环境、气候和降雨等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现行的法律法规无法对污染排放指标进行明确的限定,因此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排污许可交易制度(又称点源——非点源信贷交易政策)。该制度在控制大气污染方面效果显著,进而被用于水污染治理中。其具体办法是:限制某一特定地点一种养分的排放总量,并允许其与面源污染者进行交易;点源污染者如果从污染物排放量低的非点源污染地区购买这种所谓的信贷,会比自己通过购买环保设备、增加技术投资来降低污染所需的成本费用更低,因而他们会积极地进行信贷交易。

(二)德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政策经验

1.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在欧盟共同体农村政策的引导下,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德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土地资源保护法》、《种子法》、《肥料使用法》、《垃圾处理法》、《水资源管理条例》、《自然资源保护法》等,这些法律规范从不同视角详细规定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此外,欧盟对有机农业还制定了《欧洲生态农业法案》,德国根据该法案制定与实施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态农村管理办法。上述的法律规范对肥料施用、废弃物排放和农业设施安装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如果农户或企业违反其规定,政府将给予严厉惩罚,因而农业面源治理收到了良好成效。

2.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德国生态补偿政策主要是政府补贴给农民,促使生产者采取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其补贴是有机农业办法:农业生产活动和产品符合有机农业要求和标准;根据土地用途,每公顷土地最高补贴450—900 欧元;多年生植物放弃使用除草剂(生态补偿的生植物包括葡萄和各种水果);耕地转为粗放型草场使用,大幅度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降低草场畜牧量(每公顷在0.3—1.4 个畜牧单位)[4]。通过上述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农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3.制定综合管理办法。德国政府在不断探讨与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综合经济管理办法。即在治理农业污染环境的同时,融合田埂和道路的治理,并将土壤资源和环境气候调查也列入其中;在品种的选择上,注重其品质、产量和抗逆性,将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防止化学元素过量产生有害物质;在土地利用方面,采用科学轮作方式,通过少耕或免耕方式保护土壤结构,以抑制土壤肥力下降。

(三)日本面源污染治理的政策经验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日本对农业面源污染规定了非常严格的监管措施,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虽不是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但客观上发挥了作用,促进了生态农业发展。在防治农业生产污染方面包括《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肥料管理法》、《农药取缔法》等,防治畜禽养殖包括《家禽排泄物法》、《恶臭防治法》等,防治固体废物包括《关于促进费类收集容器包装及在产品化的法律》、《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法》、《关于废弃物处理及清扫的法律》等,保障城市生活环境安全包括 《水质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对策法》等[5]。面源污染治理由于其特殊性质导致难度大、成本高,现有的经济和技术治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才能更有效地治理面源污染问题。

2.实施循环经济政策。日本对农业废弃物采用循环利用模式,即积极利用当地有机资源能力减少环境压力。主要做法是:将污染物经处理后用于农田间的灌溉,畜禽粪便在堆积发酵后就地还田给土壤做肥料使用等,体现了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特点。如图1 所示。

图1 所示是日本一种减少化肥、农药栽培型循环模式。它是在保证现有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已有技术合理减少化肥、农药等对环境污染产生危害的化学品用量,降低食品中有毒物质含量,施用缓效性肥料,以建立面源污染全方位防治体系。

3.完善财政补贴政策。为促进环保型农业发展,日本在部分地区采取环境直接补贴办法。即对“环境友好农产品”直接补贴,每1 000m2(约合1.5 亩)的补贴为:水稻面积以3hm2为基准,在其面积以下补贴5 000 日元,超过3hm2的部分补贴2 500 日元;设施蔬菜(主要指温室栽培的蔬菜)补贴3 万日元,露天蔬菜补贴5 000 日元;果树(梨、桃、葡萄和无花果)补贴3 万日元,其他果树补贴1 万日元。此外,日本对“环保型农户”即农业年收入超过5 万日元的农民,可向农林水产省申请环保型农业种植,经审查合格后,银行可为其提供15 年的无息贷款,政府每年给予7%—35%的农业税费减免,农协提供50%的农业设施补贴。至2014 年底,日本从事环保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达到了48.9%[6],有效促进了绿色农业的发展,较好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的范围。

四、国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对黑龙江省的借鉴

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既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建设,也是国家、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美国、德国和日本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经验,如美国的财政资金支持、绿色农业补贴和排污许可交易,德国的完善法律规范、生态补偿政策和综合管理办法,以及日本的健全法律法规、循环经济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值得我国及黑龙江省各级地方政府所借鉴。

(一)完善污染治理政策法令

德国、日本等国家极为重视各类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包括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黑龙江省应从省情和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与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的法律法规和信息管理机制,如地方性农业环境保护、农业投入品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以及化肥、农药和农膜等使用管理办法,细化化肥和有机肥等产品的质量标准;同时,加大对化肥等化学品监管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力度,避免或减少其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性[7]。

此外,应完善有机废弃物、畜禽粪便、秸秆还田管理等相关法规,有效控制城镇和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水排放;积极推进农业生态示范村建设,建立健全省级、市县级清洁生产的技术规范,并完善与之相关的政策法令;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注重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农业环境评价体系等,确保黑龙江省各级地方政府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践中有法有章可依,同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二)强化财政治理污染办法

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上,其投资方式主要是以财政投资为主体、社会投资为辅助,如美国和日本重视财政资金支持或财政补贴政策的作用。黑龙江省可借鉴其农村环境保护财政投入机制,在财政预算中设立农村环境保护支出科目,建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同时吸引社会或民间投资,加大对农村环保建设的投入力度。今后一定时期应着重支持基层环保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增强农村饮用水、小城镇等环保基础设施及农村环境科技的财政投资。

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应建立综合性的农村环保投融资促进机制。如制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融资政策,采取财政贴息等方式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参与,带动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等多渠道投入,逐步形成城市扶持农村的新型农村环境保护投资机制。地方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资金扶持力度,调动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户参与面源污染治理的积极性;还应给予采取环保政策的农村合作社、畜禽养殖场等投资补贴和税收减免优惠等。

(三)加大技术治理污染力度

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环境原因复杂,包括土地类型及利用、农田基础设施及管理方式、地质地貌特征、气候水文条件和氮磷污染物等因素。如近年来黑龙江省秸秆焚烧导致雾霾等问题日趋严重,除严格依法焚烧禁令外,其技术治理是关键。各级地方政府及农业、科技部门应积极加快新技术的推广进程,如在秸秆处理、生物农药、绿色化肥、可降解农膜等产品方面,加大研发与生产力度,同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强化黑龙江省技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创建“环境友好型农业”,取代传统农业的高污染、高能耗模式;在重要水源保护区实行限定性技术标准,如施肥平衡、适量使用农药、建立生态沟渠,进一步减少农田和畜牧业氮磷径流和淋溶;利用面源污染的试点地区,构建人工湿地与植物过滤带的综合生态工程,以稀释农田中的氮、磷、泥沙和除草剂等物质,过滤泥污和污染物,从末端上防治面源污染。

参考文献

[1]张维理,徐爱国,冀宏杰,等.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Ⅲ:中国农村面源污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4,(7):1026-1033.

[2]韦宁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财税政策选择[J].会计之友,2013,(12中):107-109.

[3]汪洁,马友华,栾敬东,等.美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措施[J].中国-欧盟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补偿政策研究项目专刊·转载,2011,(4):159-163.

[4]孙宝鼎,刘佳.德国农业生态补偿及其对农业环境保护作用[J].世界农业,2013,(7):99-101.

[5]冷罗生.日本应对面源污染的法律措施[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9):871-875.

[6]罗守进,吕凯,等.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的国外经验[J].世界农业,2015,(6):6-11.

农村污染问题研讨 篇8

关键词:农村污染,现状,思路与对策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很重要位置, 解决各类环境污染, 是关系到人们健康生活, 保证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农村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 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解决农村污染是解决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1 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

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污染地域广, 程度高, 雾霾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出现的频次和程度越来越严重, 这些地区每年出现霾的天数在100天以上, 个别城市甚至超过200天。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有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家畜家禽养殖污染、乡镇企业排泄污染、农资污染等, 这些污染恶化了农民生活环境, 造成了土壤质量变差, 造成地下水污染、有些甚至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 给我国的大环境造成了影响。

1.1 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

1.1.1 残留塑胶薄膜污染。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后可以改善土壤和近地面的温度及水分状况, 起到提高土壤温度, 保持土壤水分, 改善土壤性状, 提高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肥料利用率, 改善光照条件, 减轻杂草和病虫危害等作用。我国的地膜覆盖农业生产面积越来越多, 生产的种类越来越多, 据统计, 我国每年地膜需求量高达150多万t, 而且每年还以15%的速度不断增加。现在残膜回收主要依靠人工捡拾, 残膜在地里越积越多, 甘肃省每亩残留量最多达14kg。不少地方地膜被风化成指甲盖大小, 根本无法捡拾清除。残膜长期留存土壤中将直接造成耕地减产甚至绝收。相关农牧部门试验数据显示, 短期来看, 播在有残膜的土地上的种子烂种率、烂芽率等均较无残膜土地高5%左右, 这些残膜分解时产生的毒性会致作物生长缓慢或黄化死亡, 造成作物大面积减产。长期来看, 残膜在自然环境中往往需要上百年才能完全分解, 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一定的有毒物质, 不仅会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长、降低土壤肥力, 还直接破坏土壤的理化结构。

1.1.2 秸秆焚烧污染。

过去农作物秸秆常用于烧水做饭, 现在由于农村能源改造, 大量的秸秆过剩到处堆放, 形成了火灾隐患, 也给老鼠、害虫提供了繁殖场所, 有些地方甚至在野外焚烧, 每年持续时间分别约一个星期, 规模之大, 范围之广, 搅得天昏地暗。

1.1.3农药、化肥等包装物污染。

农民将农药瓶、化肥袋等农资包装物在使用后随手乱丢, 有的甚至丢到水渠河沟中, 残留的农药、化肥直接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 小孩子、安全意识不高的农民捡到后把玩、清洗后盛装生活用品, 造成了人身伤害。

1.2 生活垃圾污染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民生活中的垃圾数量越来越多, 种类也越来越杂, 塑料袋、废电池等生活垃圾随处乱倒, 随处可见, 大风一起塑料袋满天飞, 废电池造成了土地和水质污染。

1.3 家畜家禽养殖污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国家对养殖业也越来越重视, 推动了家畜家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但养殖业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很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是畜禽粪便、污水和气味的污染, 畜禽养殖废水中CODCr、NH4+-N、SS含量都很高, 水量大且温度低, 废水中固液混杂, 氮和磷的化合物有机物含量较高, 畜禽污水排入鱼塘及河流中, 使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 严重威胁水产业的发展;恶臭气体中含有大量硫化氢、氨、醇、甲烷等200多种有机恶臭物质, 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 这些气体刺激人畜呼吸道, 引起呼吸道疾病及导致畜禽生产力下降。二是病死畜禽乱扔乱丢造成的污染, 有些甚至丢在了河道、水渠中, 病菌四处传播, 也造成了水质污染。

1.4 乡镇企业排泄污染

随着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 “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三高企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 这些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 (三废) 给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1.5 农资污染

农资污染重要是农药、化肥污染。

化肥的使用, 使得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 也使得广大农民粮食需求能够自给自足, 解决了我国的温饱问题, 但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 造成了土壤肥力的下降, 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土地板结。形成了化肥用量越来越大, 不使用化肥就不能保证农作物有收获的恶性循环, 同时也造成了地表及地下水污染加剧, 农作物质量下降, 不安全等问题。

由于气候变暖、耕作方式的改变, 各种病虫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 危害越来越大, 农民不得不使用农药, 而且使用量越来越大, 有些农民在生产中为降低成本, 使用价格低廉、高毒、高残留农药;有些农民受种植习惯的影响, 在进行温室生产时, 施底肥往往要加拌3911、氧化乐果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以杀死地下病虫害, 这也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居高不下。有些地方因农药的过量使用, 一度曾让一些鸟类濒临灭绝, 农产品由于农药残留人们不敢食用。

2 解决农村污染的思路与对策

2.1 加强教育引导,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差, 长期的生活传统和生活习惯养成了“不干不净, 吃了没病”, 垃圾随手乱扔等不良习惯, 各级政府要加强教育引导, 组织各种教育活动, 给农民指出不注重环境卫生对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指导农民如何处理各种生活垃圾, 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2 制定严格的制度和政策, 建立健全农村监控体系

大部分地区在农村环境治理中采取了很多措施, 也制定了相关的制度, 有些地区在农村也设立了垃圾箱, 垃圾堆放场地, 但也存在着管理不到位, 监控措施不力, 垃圾箱成了摆设, 河畔、沟渠边、路肩、房前屋后甚至街道边都成了“天然垃圾场, 各地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环境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控体系, 确保农村环境得到改善。

2.3 完善农村环保设施

在农村, 特别是比较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 基本没有环保设施, 这就需要加强农村环保设施的建设力度, 每个村指定设立一个集中堆放垃圾的场地, 指导农民科学养殖, 建设科学养殖场, 推广沼气池的建设和使用, 使畜禽粪便、污水得到科学合理的处理, 有条件的地方可建设垃圾处理站、垃圾焚烧炉, 使垃圾得到科学合理的处理, 使动物死尸能够集中处理或集中焚烧, 确实减轻农村环境污染程度。

2.4 全民参与, 预防农村污染

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全民共同参与, 需要农民的积极配合, 需要地方管理部门的正确指导。各地要强化宣传, 广泛发动。让农民能实实在在体会到农村环境保护是一项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 真正体会到农村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的好处, 每一个人都自觉地参与者到农村环境保护中去, 不随处扔垃圾, 不焚烧杂物秸秆, 不过量使用化肥、农药, 有效预防各种污染。

2.5 设计推广高效可靠的农机具, 因地制宜推行环保耕作

环境污染问题浅析 篇9

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 (Edga Morin) 曾经说过:“我们每一个人的系谱和身份具有地球的性质。我们起源于地球, 以地球为生, 生活在地球上。我们属于地球, 地球属于我们。”但是, 他只是说对了一半, 地球不只属于人类, 是人类的家园, 地球更是所有生命的家园。

20世纪中叶, 我们从太空第一次看到了地球。从太空中, 我们看到了一个小而脆弱的圆球, 显眼的不是人类活动和高楼大厦, 而是一幅由云彩、海洋、绿色和土壤组成的图案。人类是从大自然中走出来的, 也可说是大自然创造了人类。正确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和万物生灵, 实现人类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这才是人类伦理理念的最高境界, 也是人类谋求自身幸福的不懈追求。但是, 人类却像一个自私的孩子, 只强调自己, 甚至为了满足人的一己私利而不惜以其他生命为代价, 肆意地掠夺、破坏和毁灭着大自然。看看我们的地球母亲吧, 她已经是千疮百孔, 满目疮痍:森林被砍伐, 河流、天空被污染, 土地被荒芜, 动物被掠杀……我们的母亲正在为自己的伤痛而落泪。青山碧水, 白云悠悠, 这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美的世界。但是,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这样的美景往往成了电脑合成的产品, 不知道这是人类科技发展的骄傲, 抑或是人类的悲哀!

一、环境问题的现状

人类在自己的活动过程中引起生态环境破坏的历史, 同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一样悠久。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来连续发生了多起造成许多人死亡和痛苦的重大环境公害事件即“马斯河谷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水俣病事件”、“米糠油事件”等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后, 人类才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从全球的角度看, 环境状况在继续恶化。如47%的拉美牧场由于过度放牧和盐碱化等原因而退化, 发展中国家中有110个国家面临土壤退化的问题。在发达国家, 土壤的酸化是个大问题。全球的森林以每年2%的速度消失。非洲的热带雨林只剩下原先的1/3, 亚洲的木材蓄积量只能维持不到40年。全球有1/3以上人口缺乏安全清洁的饮水, 每天有2.5万人因饮用不干净的水而死亡。

再来看看国内环境的状况:进入21世纪的中国, 第一天就遭遇了沙尘暴。2002年, 遭遇历史上强度最大的沙尘暴。而且, 一切还在恶化之中———中国的沙漠化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 相当于每年一个中等大的县被沙漠化, 年直接经济损失540亿元以上。目前, 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面积的27.2%。因水土流失, 每年冲走肥土50亿吨, 相当于全国的耕地每年平均削去1厘米厚的土层, 由此每年造成化肥流失4 000万吨, 接近全国的化肥产量。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1998年曾经断流200多天, 洪水期间, 黄河河水的含沙量达50%。现在, 长江也快成为第二条黄河了, 其含沙量是黄河的1/3, 等于世界三大河流———尼罗河、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年输沙量的总和。目前, 中国70%的河流、50%的地下水被污染, 淮河、辽河、海河、太湖、巢湖、洞庭湖、鄱阳湖、滇池等水域污水横流, 水量大为缩减, 洞庭湖、鄱阳湖的湖面损失了一大半, 其蓄水功能大大下降。

或许有人说简单的数字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那就让我们从2004年的印尼海啸说起。2004年结束前几天, 欢乐的圣诞节刚过, 亚洲却发生惊天动地、震撼世界的强烈地震及海啸事件;地震强度9.0级, 为四十年来前所未见, 而地壳板块撞击所引发的海啸, 掀起滔天巨浪, 冲击南亚及东南亚甚至非洲的十多个国家的海岸, 吞噬了可能多达10万的人命, 造成重大的财物损失, 到处哀鸿遍野, 多个国家出现有如人间炼狱的情景, 世人莫不感到哀痛欷歔。大自然以自己的方式对人类的恣意妄为作出了回应, 人类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血和泪的代价。

短短数小时的海啸给人类造成了十多万的伤亡, 这样的杀伤力是任何一次恐怖活动都不能出现的。因此, 印度洋海啸给我们更大的警示在于, 人类目前最大的威胁或许不是来自于恐怖主义、也不是来自于地区冲突、局部战争, 而是源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日益衰竭, 环境的安全已经成为人类最终的安全。人类在不断吞噬自然的躯体, 同时, 也在品尝自然所酿造的苦酒。今天, 人类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如果人类再不行动, 对自然仅仅说一声遗憾或者抱歉, 那么, 一百年后, 巨大的热浪将会席卷地球每一个角落, 海洋中漂浮的冰山将会融化得无影无踪, 《后天》的场景未必就是杞人忧天。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环境问题的产生, 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 而造成现在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因素也很多。当然, 这里面当然与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有关,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 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 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 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问题。例如燃煤技术在工业部门的广泛采用,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并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变化;同时它又是造成大气污染、导致人类生存环境和整个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 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忽视人对自然作用受动性的一面。人与自然, 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认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 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 改变自然界, 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 但将其视为“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是错误的。近两个世纪以来, 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和由此体现的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胜利, 使人类陷入了恩格斯提醒人们警惕的那后一种片面性。体现人类的这种观念和态度最典型的行为, 莫过于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据世界观察研究所报告, 地球上的森林面积, 一万年以前还是62亿公顷, 到1863年尚存55亿公顷, 此后不过一百多年, 地球仅剩下28亿公顷。

严酷的事实, 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同自然界相处中存在的问题。人类必须服从于、受制于自然界的规律, 并始终依赖于自然界提供的适宜环境。

总之, 环境问题的产生或加剧, 包含有各色各样的、不同程度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而这些因素往往与特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而环境问题的控制与解决途径, 就需要从这些因素中去寻找。

三、实现人与人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才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所在

自然界中所有生命和非生命存在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它们互相依存, 互为发展演进的条件, 共同组成承载人类文明大厦基石的生态系统, 从而决定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长期稳定发展最深厚的基础。生命体和其存在的生态环境是息息相关, 唇齿相依的, 即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

面对生存危机, 人类开始觉醒, 对人类自己曾经引之为自豪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批判, 开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重新审视、确定人在大自然面前的位置。在可持续发展思想中, 正是包含着这样一种崭新的价值观, 即人类是自然之子, 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 人类自从诞生以来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 人类必须平等地对待自然, 善待自然。这意味着人类并非至高无上的, 人类不可以任意支配、统治、主宰自然以及其他一切生物, 意味着人类必须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资格和权利, 即尊重生物权利。人类与天斗, 与地斗, 在制造了各种各样的敌人后, 却发现最危险的敌人竟是我们自己———人类妄自尊大, 对自然无限的索取, 最终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环境问题的解决, 从根本上有赖于人类文明的转变, 即人类要从战胜大自然转变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从天人相分、天人对抗转变为天人合一、天人为友, 从农业时代的黄色文明 (一万年前开始) 、工业时代的黑色文明 (二百年前开始) 转变为后工业时代的绿色文明。也就是说, 人类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 一场绿色革命。我们的价值观应从“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征服自然” (笛卡尔、培根、牛顿的遗产) ———发展为“人仅仅是自然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人是自然之子”。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 不再把自然当做永无止境的盘剥的对象, 而应看做是人类存在的根基。

环境问题是一个跨国界的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也解决不了, 同样, 任何一个国家出现环境恶化, 也将通过“蝴蝶效应”传递给其他国家以及全球。只要不解决污染的“更鸣”问题, 尽早都会出现污染转移、扩散现象。从古代的经典回到今天的现实, 人类的利益共同体特征更为突出。例如:臭氧层受损形成的机理已经十分清楚, 它是人类合成化学品排放的后果。不同国家对氟里昂和哈龙的总量和人均排放量是不同的, 但对全球的影响是相同的。人类终于开始认识到:我们都是同类, 我们有着共同的未来, 有着共同的利益。因此, 仅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不够的, 我们首先要做到人与人的和谐共存, 才能携起手来, 共同改造我们的生存环境。

人类只有一个家园, 这就是地球。人类可以拓展生存的空间, 但不能离开地球。因为, 如果我们对地球采取一种打家劫舍强盗似的理念和行为, 把地球的资源掏空了, 生态系统破坏了, 然后“卑鄙大逃亡”, 抛弃地球, 那么, 其他星球的文明能接纳人类吗?如果它们能接纳人类, 说明它们比我们更野蛮, 它们也已经将其生存的环境破坏殆尽了, 这又怎么可能成为人类迁移的理想家园呢?如果它们不能接纳我们, 人类往什么地方迁移呢?是一个二氧化碳占大气95%的火星吗?人类若可以有能力改造体积只有地球一半大的火星的恶劣环境, 为什么不首先治理我们目前这个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球家园?

人类应该积极探索、寻找地球以外的生存空间, 但人类应该树立这种观念, 地球不仅是人类的摇篮, 也是人类的家园, 即使有一天, 人类可以迁移其他星球, 地球也是人类的唯一家园, 是人类历史的终结。保护地球, 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摘要:主要阐述了环境问题的现状, 并对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作了一些探讨, 指出保护环境最根本的就是改变以人为本的观念,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关键词:环境问题,根源,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蔡拓.当代全球问题[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4.

[2]约翰.托夫勒.第四次浪潮[M].北京:华龄出版社, 1996.

[3]吴光宗, 戴桂康.现代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4.

环境汞污染问题分析 篇10

一、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一) 汞污染来源

汞污染的来源主要分为两种类别, 第一种是自然所排放的含汞物质以及汞元素, 自然界所排放的汞物质一般都是单质。而在火山喷发之后以及一些地壳运动之后所形成的含汞物质则主要是一些化合物, 这种自然界所排放的汞对我们的生态环境等也产生了巨大的危害。

但是与另一种排放形式相比, 自然界所排放的汞污染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了, 人为因素所排放的汞污染现象极其严重, 一方面人类在进行相关工业生产的过程中, 在一些含汞物质的生产时, 很容易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汞污染现象;另一方面在人类进行一些其他产业生产过程中, 汞作为杂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 人们就会采取一些对策来除掉这些汞元素, 最终这些汞污染就会进入到河流中, 对人体产生巨大的损害。

(二) 汞污染的损害

汞元素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后很难被有效的吸收, 而是会通过一些不同的介质进行广泛的传播, 在传播的过程中它会随着生物链最终进入到人体内, 汞元素在进入到人体之后对人体产生的损害是非常大的。

总的来说, 当前汞污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它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介质实现传播, 从而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其次汞污染的传播距离是非常远的, 它能够成为影响一个地区的污染源, 其影响非常深远。最后, 人体如果误食含有汞元素的物质, 那么人体在健康上会产生巨大的损害。

二、汞污染的防治对策

前面我们对当前汞污染的具体来源以及所产生的危害进行了简单的概述, 可以看出汞污染主要来源就是一些人为的活动, 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汞污染现象, 这些汞污染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回收, 从而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以及人们生活环境的安全性。

(一) 控制氯碱行业的发展速度, 提升对汞污染的控制

在当前我国在进行氯碱行业发展过程中, 主要所采用的技术一般都是乙炔法, 而乙炔的生产方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汞污染, 当前国家在进行管控的过程中, 应当进行严格的控制, 降低我国氯碱行业的数量以及规模, 制定一些具体的生产点, 这些具体的生产点在进行氯碱工业的过程中要避开人员密集的地区, 尽可能的降低汞污染对人体所产生的损害。

同时国家也应当重视氯碱行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 所进行的有关技术上的研发, 重视清洁技术, 使得氯碱行业所产生的大量汞物质能够有效降低, 从而促进我国的生态环境。

(二) 建立一定的生产标准, 严格控制含汞污染物质

在进行氯碱行业的发展过程中, 通过乙炔法实现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大量的汞污染, 但是当前在氯碱行业的实际应用当中, 低汞触媒则能够有效的遏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汞元素的挥发现象, 使得在生产过程中人们能够在生产完成之后, 汞元素的升华之前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固化, 从而降低汞污染对生态环境对人体所产生的损害。

因此在进行氯碱行业的生产过程中, 国家和有关政府应当建立一定的生产标准, 推广生产过程中低汞触媒的使用, 使得企业在氯碱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够降低工污染现象。在当前来看如果我们能够从氯碱行业的生产上推广低汞触媒的使用, 那么我国当前的汞污染现象会大大的降低,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则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 回收生产中流失的汞元素

在进行氯碱行业生产的过程中, 汞的升华现象是非常迅速的, 而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汞的流失是非常常见的, 但是企业如果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工业生产中汞元素的流失, 提升汞元素的回收效率, 那么对于汞污染现象会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而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氯碱生产的过程中能够研发新技术, 将氯碱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氯化汞转化为氧化汞, 然后将氧化汞通过高温处理使其称为金属汞, 即实现了对汞元素的固化, 保证了生态环境, 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汞元素的回收再利用, 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 本文我们主要从汞污染的主要来源以及产生的危害入手进行分析探究, 针对汞污染的来源以及危害我们提出了几项具体的防治对策, 我们所提出的几项防治对策主要是针对氯碱行业的发展来说, 国家和政府从氯碱行业发展的宏观调控, 以及推广氯碱行业中低汞触媒的使用, 使得企业在进行氯碱生产过程中能够大大降低出现汞污染的含量, 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氯碱行业的发展, 环境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我们在进行氯碱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能够采取有效对策来降低汞的排放量, 起到保护环境的效果是非常关键的。本文我们主要来探讨在氯碱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汞污染以及汞污染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汞污染,氯碱行业,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郑舒雯.汞污染场地土壤中汞的空间分布及污染评价[D].兰州大学, 2013.

[2]徐平平.汞矿区汞污染的环境风险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紧迫的环境污染问题(下) 篇11

[1]在整个生态平衡系统中,各种存在与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例如,植物为动物提供所需要的氧气和食物,同时吸取动物的排泄物为养料,使二者得以蓬勃发展。在动物之中,固然是弱肉强食,但其生存模式也抵消了弱者过分繁殖的危险,而弱者的相对迅速增长,又化解了被灭种的危险。在植物之中,从树木到灌木,也都被有效地自然调节着——雷电击下的森林大火,防止了树木的过分茂盛,以至于剥夺小灌木的生机。

[2]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就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的思维最发达,有独特的语言功能,可制造工具,这使他们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他们以前所未有的威力改变了地球,也破坏着它的平衡。以能源而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石化能源已成主导,而石化能源不可再生,若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必迅速消耗地球亿万年来积存下的宝贵资源,同时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毒化水质,威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能源利用,目前仍以煤炭为主,而煤炭的燃烧对大气污染尤其严重,加之我国眼下在煤炭开发利用中具有效率低下、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等特点,便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更有甚者,过分强调经济增长、强调GDP,便难免要以牺牲生活的其他方面为代价。最近,一项由美国、以色列及中国科学家共同进行了二十余年的研究表明,居住在中国淮河以北的五亿人,因其冬天以燃煤取暖,故其平均寿命比南方人缩短5,5年。当然,对此准确性不免存有争议,但就我的亲身体会,又并非“空穴来风”。

[3]中国每年的总产值,约占世界百分之十,却消耗着世界上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能源。中国这样一个庞大体,其一呼一吸,地球是有感觉的。所以,特别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资源切不可浪费,因为1乘以13亿,无论对资源的消耗还是对环境的破坏,都是一个巨大的数目。相反地,若每个中国人对环境做出一点贡献,其正能量也是巨大的。

[4]然而,人类毕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我们应真正体现出“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传统智慧。须知,规律是不可违反的,否则就要受惩罚。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类向大自然的每一次索取,都得到了应有的报复。中国谚语也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我们现在面对的污染,正是对我们长此以往索取的报应,而其严重与持续程度,亦与索取成正比。

[5]生产不是为了使生活更美好吗?如果不是,又是为了什么?诚如《圣经》所讲,赚得了全世界,而毁掉了自己,又有什么意义?所以,对于“发展是硬道理”要有更全面、科学的理解。简言之,只有良性、平衡、有益于人们生活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刍议工业废气污染治理问题 篇12

1 工业废气污染的种类及成因

社会上的工业生产种类繁多, 对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是石油及与之相似的工业品种, 这些工业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的有害气体, 这些气体的有害物质在空气中无法分解, 对空气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而其中污染物主要包括两种:第一、固体颗粒污染物;第二、气体污染物。

1.1 固体颗粒粉尘污染物

固体污染物是空气污染物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除了被称为固体颗粒污染物外, 它还有另外一种名称叫溶胶性污染物。顾名思义, 颗粒污染物一般指的是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化工厂、水泥厂及锅炉厂等这些地方所产生的废气污染。大部分是因为在这些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 都需要烧煤等矿物质来完成生产, 而在燃烧过程中, 在很多时候燃烧物燃烧的并不彻底, 随后被排放到空气中, 其中所存有的不溶于大气的颗粒物就对空气造成了非常大的污染。

1.2 气体污染物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工业企业的不断发展, 在现今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 所排出的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污染物:

(1) 含氮有机气体污染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和汽车相类似的一些机械产品燃料的燃烧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 汽车作为一种新型、便利的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 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现今, 绝大多数的汽车仍需要燃料的燃烧, 才能进行工作。但在汽车燃料的燃烧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含氮有机气体污染物, 对这些气体在燃料燃烧过程中被排放进大气中, 使得空气中的含氮有机污染物不断增多, 不利于空气的循环, 对空气的正常循环结构造成了严重破坏。

(2) 含硫气体污染物。含硫污染物是大气污染物中并不经常见得一种。它主要是由工业企业冶炼金属所产生的, 是由有金属气体在冶炼的高温环境下产生的。这种污染物还能与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 发生反应后所产生的物质就是我们所说的酸雨。酸雨除了对物体具有腐蚀作用外, 同时也对人的身体健康有所危害, 使人在酸雨的环境下产生呼吸系统的疾病。

(3) 碳氢有机气体污染物。碳氢化合物统称烃类, 是指由碳和氢两种原子组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主要来自天然源。其中主要包括四种污染:烷烃、烯烃、芳香烃、含氧烃。日常生活中, 虽然人们还没有感受到它对人们生活的不良影响, 但是它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对人们造成了危害, 这一气体的排放, 对空气中的臭氧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使太阳所发出的紫外线强度大大增加。不仅对社会环境造成了破坏, 同时也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增加了皮肤癌的患病几率。之前有研究表明, 氟物质的使用过量对环境造成了很多的不良影响, 因此, 我们应该减少氟物质的使用量, 对自己负责, 对环境负责。

2 促进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的策略

2.1 突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

应该加大对空气污染的治理问题, 这要从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工业行业抓起。对于工业污染问题的治理, 只靠个人是不够的, 政府必须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管理力度, 制定有效、合理的整治措施, 对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非法型企业, 政府应该予以取缔, 空气污染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所以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把治理好空气污染问题当成重中之重。对于空气污染治理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对于如何治理的策略性建议, 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参与进来, 出谋划策, 为空气污染的有效治理出一份力, 同时结合政府的有效政策, 使人民对保护环境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层面。团结统一, 使空气的治理问题能够高效完成。

2.2 不断革新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技术

对于工业废气的治理, 为了减少排放气体的污染物质, 相关部门已经推出了多种污染气体排放之前所能进行的有效处理方法, 其中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法、催化燃烧法、催化氧化法、酸碱中和法、等离子法等多种处理方法。除以上方法之外, 废气处理塔采用多重废气吸附过滤净化系统, 工业废气处理设计周密、层层净化过滤废气, 效果较好。但是相关的治理技术在在治理空气的过程中, 还存在比较大的缺陷, 这就要求我们在空气的治理的过新程中, 不断实践、不断改良, 不断推动着治理技术的革新, 是全社会人民团结起来, 钻研治理空气污染的新技术, 从而使空气污染的治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2.3 注重政策的引导和环保宣传力度

对于空气的污染, 很多都是传统的工业企业造成的, 对于空气污染的治理, 需要耗费大量的生产资金, 有很多小企业因为资金不足, 为了节约成本, 对于空气造成污染的问题企业给予了置之不理得态度。在这问题上, 政府应该加强对这一问题的宣传, 使群众的环保意识得以有效提高, 在今后环境的保护的实践中增加人民的自主意识。由于一些企业资金不足, 无法完成本企业对所排放的污染气体的治理, 这就要求政府对这样的企业给予一些资金上的支持, 有了充足的资金, 企业的污染治理才能有效进行。同时, 政府还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运用法律的手段强制企业进行气体污染物的处理。对于对空气治理问题置之不理的企业, 政府应该进行通报批评, 且根据企业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 同时要求企业必须按照要求完成, 否则就会得到更加严厉的惩处。

3 结束语

文章主要论述了工业废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并通过详细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在文章的论述中, 我们不难发现, 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就是工业企业, 所以工业企业在治理废气污染的问题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企业必须要履行对于保护环境应尽的义务。另外, 个人在也要加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监督好自己的同时也能对别人实行监督, 团结一致, 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共同构建和谐、健康、美好的社会环境。

摘要:虽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但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众所周知, 工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废弃污染, 且废弃污染所能出现的形式也越来越多, 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所以如何解决这一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重中之重。文章主要针对现今工业废气污染的种类和原因进行了研究, 并论述了与其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希望对工业废气污染问题的解决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工业废气,粉尘污染物,气态污染物

参考文献

[1]贺建军.工业废气废水的治理方法研究[J].江西建材, 2016 (8) .

上一篇:高校外语语言下一篇:教学软件开发流程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