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影响

2024-10-06

特征影响(共12篇)

特征影响 篇1

酒精滥用及依赖是一个极具危害性的社会问题。长期大量饮酒影响人们身心健康, 也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但因为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 总体戒酒成功率并不高。本文分别选取具有相同生活背景戒酒失败者与戒酒成功者, 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 对照研究, 以探讨两者人格特征的差别, 以期早期筛选出具有不易戒酒倾向者, 并进行针对性干预, 从而提高戒酒成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于本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80例酒精依赖患者,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3) 中酒精依赖的诊断标准[1], 均为男性, 自愿并配合参加本研究。文化程度:大学3例 (3.8%) , 高中17例 (21.3%) , 初中13例 (16.3%) , 小学47例 (58.8%) 。其中戒酒失败组40例, 年龄32~62岁, 平均 (43.5±12.8) 岁;戒酒成功组40例, 年龄30~60岁, 平均 (46.2±10.3) 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大体一致。

1.2 方法

使用自制调查表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酒精成瘾史及每日饮酒量、饮酒习惯、治疗经过、家族史等。采用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进行测试, 对所有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和解释方式, 根据被试者神经质 (N) 、精神质 (P) 、内外向 (E) 和掩饰程度 (L) 各项得分, 按年龄在各量表T分表上查出相应的T分。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 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两组基本情况为一般计数和计量数据, 对应使用χ2检验、精确概率检验及成组t检验做两组平衡比较。等级计数资料两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非等级计数资料两组比较采用常规χ2检验或校正卡方检验, 显著性水准α=0.0 5。

2 结果

2.1 两组EPQ各分量表粗分均值比较

戒酒失败组在N、E、P三项评分上均明显高于戒酒成功组, 而L评分明显低于戒酒成功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注:成组t检验

2.2 两组分型比较

将两组在各量表上获得的粗分, 按年龄常模换算出T分后进行分型, 然后比较两组在N、E、P三个量表上各型人数分布, 进行分析如下。考虑本研究的对象均为住院患者, 与医护之间具有良好的信任感, 并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 最大程度避免了掩饰成分, 故本研究中并未出现高分者 (>18分) , 这为N、E、P量表的可信度提供保证, 未将L量表纳入比较。

2.2.1 两组N维度各型人数比较

两组中情绪不稳定型人数均多于情绪稳定型, 其中戒酒失败组中情绪不稳定型人数稍多于戒酒成功组, 但N维度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5.7 3, P>0.05) , 见表2。

注:资料的等级特点不强, 故行常规χ2检验

2.2.2 两组E维度各型人数比较

两组中外向型人数稍多于内向型, 两组在E维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64, P>0.0 5) , 见表3。

注:同表2

2.2.3 两组P维度各型人数比较

戒酒失败组中P维度为典型精神质特征者明显高于戒酒成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 1.3 3, P<0.0 1) , 见表4。

注:常规χ2检验

3 讨论

本资料显示, 戒酒失败患者在P个性素质上偏离正常的倾向较戒酒成功者突出, 具有更明显的人格问题。P分高者个性特征为孤僻、冷漠、控制力差, 对各种刺激易产生强烈反应。这些人在面临生活应激时, 调整能力差, 更易借酒浇愁[2], 同时对酒精戒断反应的耐受能力差, 导致对酒精的依赖性增加而难以戒酒。在N量表两组中情绪不稳定型人数均多于情绪稳定型, 提示酒依赖者都有一定程度的人格问题, 此与丁杰豪等[3]研究一致。E量表中两组外向型人数多于内向型, 与这部分人缺乏内省、情感易于冲动有关。L量表是测试受试者的“掩饰”程度, 即不真实的回答, 同时也有测量受试者淳朴性的作用。本研究两组L分虽有显著性差异, 但并未出现高分者 (>18分) , 仍提示两组患者掩饰或自身隐蔽的成分较小, 组间的差异可能由样本例数少所致。

综上所述, 不易戒酒的患者在个性素质方面具有更显著偏离正常的倾向, 需要我们警惕。一旦发现P维度上高分的嗜酒者, 需要加强随访, 采取与其家人合作、知识宣教、心理疏导等多种方式, 使患者认识到饮酒的危害性, 鼓励、帮助其彻底戒酒, 必要时强制戒酒, 进行药物干预。值得一提的是, 本资料显示戒酒成功者仍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 可能与劳动能力的下降、既往就医经历致家庭经济负担过重有关。由于本文样本较小, 且并无嗜酒者最初的人格特征分析资料, 尚不能揭示究竟是因人格问题导致酒精依赖, 还是因酗酒导致人格问题, 还需扩大样本并对普通人群的人格特征进一步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戒酒失败与戒酒成功患者在人格上的差异。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 选取40名戒酒失败患者与40名同背景戒酒成功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戒酒失败组在N、E、P三项评分上均明显高于戒酒成功组, 而L评分明显低于戒酒成功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戒酒失败组中P维度为典型精神质特征者明显高于戒酒成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戒酒失败患者个性素质偏离正常的倾向较成功者突出, 不易戒酒者具有更明显的人格问题。这一发现有利于对不易戒酒者的早期发现与干预, 从而提高戒酒成功率。

关键词:酒精依赖,艾森克个性问卷,人格特征,戒酒行为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62-63.

[2]王庆功, 王红志.酒依赖患者艾森克人格问卷个性测试结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 2011, 23 (15) :1919-1920.

[3]丁杰豪, 刘玉琼.42例酒依赖患者人格特征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8, 14 (4) :375-376.

特征影响 篇2

幼儿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究竟是同一心理障碍的人都具有同样的人格特征,还是任何一类人格特征都可能会发生心理疾病呢?

这个问题在学术界一直有争议,目前还没有得出结论。我们认为可以把人格的缺陷视作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或基础条件,也可以把人格的改变看作是心理疾病造成的结果。幼儿阶段的人格倾向性基本形成,但还不稳定,因为幼儿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加强对幼儿人格向良好的`方向发展的促进十分重要。

下面是对几种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与人格因素之间的联系的研究结论进行的概括:

品行障碍:幼儿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攻击性强、冲动和适应困难等。

焦虑症:情绪不稳定和内向性格被视作此症的易感素质或性格特征。具有

这种性格的幼儿多愁善感、易焦虑不安、严肃、古板、保守、不善交际、孤僻。

恐怖症:幼儿性格多是高度的内向、胆小、怕羞、依赖性强、易焦虑。

神经性厌食症:幼儿多表现出任性自负、固执、敏感、爱打扮、追求时髦和盲目自信等特点。

古埃及雕塑的艺术特征及其影响 篇3

关键词:古埃及;文明;雕塑;艺术特征;影响

一、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的地理位置特殊,北临地中海,南与努比亚接壤,东西部则是沙漠,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也是一大难题。但实际上,古埃及人民生活的相当好,这一切都是由古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赐予。埃及,其拉丁语的含义是“尼罗河的礼物”。古埃及不仅古老而且神秘,尼罗河的浩荡、桀骜给予了埃及人民创造的灵感。尼罗河在古埃及人民的眼中是所有生命的源泉,在这个沙漠遍布的特殊环境中,人民只能选择居住在有水的尼罗河附近,古埃及文明始于尼罗河两岸。古埃及的文明与艺术都很独特,这种独特是它的环境造成,尼罗河地理位置特殊,所以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封闭,在这种封闭状态下,尼罗河却定期的泛滥,所以注定了其艺术的特殊性。古埃及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数不清的奇迹,古埃及的艺术作品,例如:雕塑、浮雕、工艺品等历经岁月的打磨,至今仍然光彩依旧,魅力无穷。在人类的原始时期,社会关系是通过宗教维系,宗教信仰在人类心中的地位极重。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在古埃及的文化形成中占主导地位。古埃及的宗教信仰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埃及金字塔,它至今都是闻名世界的标志性建筑,古埃及人民相信人死灵魂却存在于宇宙,倘若灵魂回到肉体人便可以复活,所以古埃及人对棺材的制作与陵墓的建造十分重视,埃及的金字塔就是由此而来。为了让死去的人能复活,埃及人就想保存好其尸体,于是出现了埃及的雕刻艺术,埃及人用石头雕刻人像,希望死去的人在世间永存。古埃及的宗教思想对埃及的艺术有着极大的影响。

二、古埃及雕塑艺术的特征

西方雕塑的传统发端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但古希腊雕塑却曾被古埃及雕塑深深的影响过。在古埃及,工匠的雕刻艺术十分高超,他们双手创造的雕塑成就了雕塑界的一个又一个神话。

(一)法老贵族体态模式化,神态真实

在古埃及,雕塑大多是用来做装饰品,一般都是装饰宫殿与神庙,神庙与宫殿在古埃及人民心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一定程度上赋予了神的力量。在古埃及,最常见的是法老与其妻子的双人像,姿态各异,其神态的雕刻惟妙惟肖,看上去相当真实。但在体态上,却几乎都是一个模式,为了维持法老的威严,大部分雕像中夫妻并肩而坐,双脚仅仅靠拢,双手端正放置膝盖上面,昂首挺胸。当游客站在雕塑面前时,会有一种庄严感。在这些作品中,大部分法老裸露上身,其妻子则有着衣的也有裸体。例如:在《拉荷太普及诺弗儿》中,法老双手紧握拳头,正襟危坐,右手放在胸前,左手放置膝盖上,双腿紧紧并拢,上身裸露,下身穿一天白色短裤,诺弗尔则身穿白色长裙,雕像经过上色,法老呈古铜色,王后呈乳白色。这幅雕像的不同之处在于法老身上无任何饰品,王后也是,仅在头发上绑了一条绸缎,法老的表情过于严肃,所以显得有点呆板,王后的表情相对而言比较温和。

在古埃及,法老的社会地位比较高,所以古埃及法老的雕塑很多,其中有各种不同的单人像。在坐像中,法老都头戴假发,上身裸露,下身着一条短裤,双手放置膝盖,昂首挺胸。在《哈夫拉法老像》中可以看到,在坐像中,除法老还有女神像,王后贵妇像也较多,在女神像中,大部分都上身裸露,腰身纤细,下身穿一条较薄的裙子,双目微微闭着,双手放在膝盖上,左手摆平伸直,右手握着拳头。在有些女神像中,女神头上没有戴冠,飘着浓密的长发,人体和面部五官都透着其写实风格,面部表情逼真,略带微笑。

在古埃及还存在许多贵族官吏雕像,这其中不仅包括知名者,也有不知名官吏。这些贵族官吏雕像也是半裸,大部分雕像都是上身赤裸,下身围着布裙,所有的贵族官吏的雕像看上去都很威严,人物的面孔长相不同,但却也倾向于模式化,面部表情没什么差异,只是头发的长短不一,人物刻画给人的感觉相当真实。

(二)平民朴实,生活气息浓

在埃及的雕塑中,迄今为止,只有普通劳动者的雕像存在全裸像。在古印度,一般都不会雕刻普通劳动者,普通劳动者的雕像主要是给陵墓做殉葬品,所以其雕像在做工方面远没有统治者的精致。古埃及人在雕刻平民雕像时,对人体的刻画不会很精细,在比例方面不够严格,也不够写实,相对而言,这种较随意雕刻的雕像更富有生活的气息。平民雕塑不再与贵族法老相同,不再模式化,这类平民雕像,以劳动为题材,其艺术魅力更加独特,劳动者的雕像在人体动态上更加曲折,在面部表情刻画方面更加形象逼真,相较于其它种类雕像而言,更加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三)古埃及雕塑严谨程序化

尽管埃及是世界文明的文化古国,其文明发展较早,但其最初的发展也很缓慢,最初的古埃及人民以及雕塑家并没有“艺术”这个概念,古埃及的艺术家在雕塑人像时,并不以美为其雕塑目标,对于这些艺术家而言,雕塑物体只是为了传递宗教的思想。但由于古埃及人们对宗教相当重视,当雕塑师技术达到巅峰时,它的作品自然也会很美丽,这种美是由艺术师的双手创造出来,并不源于其心中对美的理解。所以,在古埃及的雕像中,人们会发现,一大群不同人物的雕像确惊人的相似,人物的姿势也相差不大。

在古埃及,雕塑家不断深入的对写实风格雕塑的技术进行研究,探索人体每个部位之间的最佳比例,如何塑造人体才能更逼真,五官如何刻画才会生动,人体结构等等。在古埃及,王权至上,王权的威严不容侵犯,所以要求雕像程序化,不允许人体动态的存在。在技术方面,古埃及的艺术家很好的完成了写实主义雕塑艺术。古埃及艺术家对人体的视觉形态进行研究,遵循写实主义原则塑造人体,其塑造的雕像便更加真实。

古埃及的雕塑,在艺术方面一直是严谨的程序化。在雕塑神与法老时,制作过程更加严谨。在古埃及雕塑中,著名的正面律法则把雕塑造型的程式化表现的淋漓尽致。正面律主要用于圆雕中,在圆雕中坐像、立像都是以正面直视前方,身体的重心与头部垂直于同一平面。不能左右晃动,在形态上必须始终垂直于同一平面。虽然雕塑的形象固定单一,但面部表情的刻画却十分生动,带有理想化色彩,雕塑家在制作雕像时,以心中的美好形象为蓝本,雕刻的塑像年轻、充满活力。

(四)古埃及雕塑的神圣性

祭祀神灵的祭坛、庙堂最早始于古埃及,当时的古埃及人,已经开始在石头上雕刻动物形象。约公元前3150年,上埃及与下埃及被统一,埃及的雕塑文化便开始显现,古埃及的雕塑是面无表情与无限重复的风格。古埃及的雕刻与宗教息息相关。

古埃及雕塑完美的体现了生命的静态景象,古埃及雕塑并不是凭空幻想的产物。埃及文化与中国古代的文化一样,都属于东方文化,信奉集体的智慧与力量,觉得个人力量过于渺小。古埃及雕塑就其本身而言,完全是一种宗教行为,而宗教对雕塑风格的要求具有永恒性。古埃及雕塑都突出合作的重要性,在雕塑时,需很多雕刻师聚在一起工作,相互配合。在雕刻师的眼里,只重视作品的实用性,所有的作品功能都一样。

三、古埃及雕塑的影响

(一)促进文艺运动,影响全球雕塑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而悠久,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征,也给西方雕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在古希腊“古风时期”,雕塑处于“摸索”阶段,仍能看出古埃及雕塑的影子,如人物站姿较僵硬,古板、雕塑的中心仍在两腿之间等等特征。但古埃及现存的大量大型陵墓雕塑的宏伟和小型面具人物雕塑的精细,不仅影响着古希腊、罗马雕塑,时至今日带给世人的神秘感,促使着研究的发展和雕塑形式的革新。对于热爱雕塑的艺术家而言,古埃及谜一样的雕塑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促进了宗教的发展

宗教在古埃及发展中起了极大的作用,古埃及一直是人类史上发展较早的一个国家,相较于其它地方而言,古埃及进入文明时代较早。在原始时代,整个世界都处在蒙昧中,古埃及人却已经会熟练运用黄金分割法。宗教信仰在古埃及人心中有强大的力量,古埃及人一直信奉神灵的存在,进行雕塑时,古埃及人一直遵循着宗教的信仰,所以古埃及的雕塑融入了宗教的元素,宗教文化通过雕塑传承至今,雕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宗教的发展。

(三)影响城市的人文精神

一座城市的雕塑与它的历史、精神文化息息相关。通过雕塑可以看出这个城市在某段时期的状况,古埃及的雕塑本身就会让人感受到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雕塑是象征着一座城市的精神文明,它本身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与价值观。随着时间的流逝,城市在不断发展,通过雕塑展现的是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通过雕塑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雕塑在城市化建设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不容忽视。

在古埃及的历史长河中,雕塑遍布于每一座城市,在不同的城市雕塑意义也不同,传递的思想也不同,透过雕塑,人们看见的是当地人的智慧。例如:中国的石窟雕塑,中国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古国,与埃及同属东方文化体系,透过中国各地的石窟雕塑,可以看见中国的雕塑理念与美学思考,中国的石窟建造规模相当大,雕塑不仅融入了当时的历史文化,还融入了当地的自然景象,同时还体现了人们的宗教信仰,这类作品在人类文明史上一直为世人敬仰。

城市雕塑表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经济、政治或宗教文化,同时还体现了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雕塑与书法艺术具有同样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人们的生活中还能起到调节作用,使整个城市更富有生活气息,更加有内涵。雕塑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的是一座城市的价值观。

(四)雕塑在城市文化中的意义

每一座城市具有不同的精神面貌,因为每一座城市的文化历史都独一无二。文化历史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根基,每一座城市都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对城市精神的传承,每一个雕塑,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城市发展的同时,雕塑艺术也在不断发展,目前,各地的雕塑都有不同的特色。雕塑时,选取的材料极具地方特色,通过雕塑表现的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及历史文化,在雕塑里,二者高度融合,用雕塑传递当地人们的追求、价值观念。

(五)雕塑与城市形象息息相关

一座城市的文化决定了一座城市的发展,城市文化不是单一的,它包含艺术、情感、环境等,体现的是整座城市的精神面貌。雕塑确是城市文化最好、最直观的体现,城市雕塑贯穿于整个城市化过程。当地人们的精神状态是通过城市精神来体现。同时,城市精神是由城市雕塑来诠释,城市雕塑是精神文化与文明结合的精华。雕塑师进行设计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所以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座雕塑,每一座都独一无二,城市的文化形象也通过雕塑表现的淋漓尽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古埃及雕塑一直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亮点,古埃及不仅仅是雕塑的发源地,更是非洲文明的起点。埃及的狮身人像闻名世界,每年吸引了无数游客,促进了埃及旅游业的发展古埃及的雕塑艺术与宗教文化密不可分,在古埃及,宗教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所以古埃及的雕塑中,法老贵族形态都及其相似,并且人站在雕塑前会有一种庄严感。古埃及的雕塑至今仍存在于埃及的诸多地方,它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是先祖留下的巨大财富,人类应该不断的对雕塑文化进行探索,促进现代雕塑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华,钱显毅.古埃及雕塑的艺术特征及其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

[2]毛鸿达.古埃及绘画和雕塑造型法则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3]李红娟.试论古代埃及的艺术风格[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06):11-12

[4]郭选昌,徐长兴.古埃及的建筑与雕塑设计艺术赏[J].中华民居,2014(09):196-197

[5]熊璐.以埃及正面率为例,探讨古希腊雕塑的艺术形式[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6):143-144

[6]高旷寓.雕塑中的色彩语言[J].上海艺术家,2013(02):90-91

[7]王翠霞.回到视觉本身--论贾科梅蒂对古埃及艺术的吸纳与溶解[D].中国美术学院,2010

[8]僧丽君.论托勒密王朝时期的雕像艺术及特点[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4(11):46-46

[9]赵克仁.尼罗河环境与古埃及艺术风格[J].西亚非洲,2009(01):34-38

煤尘爆炸特征参数影响因素研究 篇4

在采矿业中, 煤尘爆炸事故频出。1949年以来, 中国共发生24起死亡人数超过100人的煤矿事故, 其中12起爆炸事故有煤尘参与, 9起爆炸事故有瓦斯和煤尘共同参与。

煤尘爆炸的发生必须满足3个条件:煤尘本身具有可燃烧性;煤尘粒径大小和空间分布满足一定要求;有点火源。张奇等对煤尘爆炸的相关研究方法、装置、点火系统、压力发展过程以及爆炸的预防和控制做了详细介绍[1]。Chapman和Wheeler进行了管道内火焰传播试验, 发现火焰不断加速的现象及存在障碍物情况下管道内火焰传播速度和爆炸压力增大的现象[2]。司荣军在大型实验巷道内研究了瓦斯-煤尘混合爆炸时火焰及冲击波的传播特性[3]。杨书召利用爆炸实验管道进行了管道和巷道内煤尘爆炸传播特性的物理对比实验, 得出不同尺寸巷道内煤尘爆炸存在尺度效应的结论[4]。蔡周全等在大型模拟实验巷道内对瓦斯-煤尘爆炸过程中冲击波的能量、传播速度、衰减规律及其灾害波及范围进行了研究[5]。曹卫国等对煤尘爆炸的最低引燃温度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不同条件下煤尘的最低引燃温度[6]。李庆钊等对不同煤质煤尘及煤尘-瓦斯混合物的爆炸特性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不同条件下的煤尘爆炸特征参数[7]。周同龄利用长12m、截面为80mm×80mm的方管对瓦斯-煤尘混合爆炸火焰流场进行了实验观测, 通过理论分析验证了气-粒两相爆炸火焰高内聚力的存在[8]。李元等对瓦斯-煤尘混合物爆炸初始压力进行了研究, 得出不同煤质和点火能量对初始压力的影响[9]。刘贞堂对瓦斯-煤尘混合爆炸后的气固残留物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不同煤尘含量下残留物成分的变化趋势[10]。

目前针对煤尘爆炸机理及爆炸特征参数的研究较多, 但对爆炸特征参数影响因素的研究不足。本文采用20L球形爆炸装置研究了煤尘浓度、粒径、点火能量等对煤尘爆炸特征参数的影响。

1 实验系统

实验系统采用标准20L球形爆炸装置, 由装置本体、喷粉装置、点火系统、爆炸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组成, 如图1所示。该装置可用于测试煤尘的爆炸极限 (下限) 、爆炸最大压力、爆炸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和极限氧体积分数, 也可用于测试煤尘是否具有爆炸性。

2 实验样品

根据MT/T 934—2005《煤矿许用炸药煤尘———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及判定》, 实验所选用的煤尘粒径分别为>150, 48~75, 38~48, <25μm。煤尘均在实验前置于5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24h以上, 实验室环境湿度<0.001%。

实验主要通过改变煤尘浓度、粒径以及点火能量, 分析爆炸最大压力及其上升速率的变化规律, 研究煤尘浓度、粒径以及点火能量对煤尘爆炸特征参数的影响。点火能量分别为5, 8, 10, 15kJ。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1 煤尘浓度对爆炸特征参数的影响

为了研究不同煤尘浓度对爆炸特征参数的影响, 在点火能量为10kJ条件下, 分别加入浓度为100, 300, 400, 450, 480, 600, 800g/m3的煤尘进行爆炸实验, 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看出, 随着煤尘浓度的增加, 爆炸最大压力及其上升速率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均为先增大后减小。以煤尘粒径<25μm的情况为例, 煤尘浓度为100g/m3时测得爆炸最大压力为0.6MPa, 爆炸最大压力上升速率为13.67 MPa/s;煤尘浓度增大到480g/m3时, 测得爆炸最大压力上升为0.94 MPa, 爆炸最大压力上升速率为28.79MPa/s;煤尘浓度增大到800g/m3时, 测得爆炸最大压力下降为0.76 MPa, 爆炸最大压力上升速率为27.33 MPa/s。在煤尘粒径<25μm情况下, 爆炸最大压力及其上升速率在煤尘浓度为480g/m3时测得最大值。在煤尘粒径>150μm情况下, 爆炸最大压力在煤尘浓度为400g/m3时测得最大值, 为0.78 MPa, 爆炸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在煤尘浓度为450g/m3时测得最大值, 为21.43 MPa/s。

根据煤尘爆炸相关理论[11,12], 分布在密闭空间的煤尘吸收一定的热量后分解、挥发, 挥发出的气体和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体, 在此基础上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当爆炸空间一定时, 改变煤尘浓度首先会引起单个煤尘粒子吸收的点火能量发生变化, 煤尘粒子的热分解反应速率也会不同;其次在氧含量一定的情况下, 每个粒子所得到的氧含量也会不同。因此存在一个最佳的煤尘浓度, 在该煤尘浓度下, 单位空间内粒子数和点火能量以及空间内氧含量达到最佳匹配, 从而产生最大的爆炸强度。

煤尘浓度的增加会造成剩余的未反应的煤尘颗粒大量增加。在爆炸过程中, 这些煤尘颗粒通过吸热、碰撞以及气固两相间能量交换等方式, 大量损耗爆炸反应产生的能量, 导致爆炸最大压力及其上升速率随煤尘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3.2 煤尘粒径对爆炸特征参数的影响

为了研究不同煤尘粒径对爆炸特征参数的影响, 在点火能量为10kJ, 煤尘浓度分别为100, 450, 600g/m3条件下, 分别加入粒径>150, 48~75, 38~48, <25μm的煤尘进行爆炸实验, 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看出, 在确定的煤尘浓度条件下, 煤尘粒径对爆炸最大压力的影响较为明显。在煤尘浓度为450g/m3情况下, 爆炸最大压力由煤尘粒径>150μm时的0.76 MPa增大到煤尘粒径<25μm时的0.91MPa;在煤尘浓度为600g/m3情况下, 煤尘粒径<25μm时的爆炸最大压力比煤尘粒径>150μm时大0.13MPa;煤尘浓度为100g/m3情况下, 爆炸最大压力并没有随煤尘粒径的减小而单调增加, 煤尘粒径<25μm时的爆炸最大压力较煤尘粒径为38~48μm时减小了0.01 MPa。

在煤尘浓度一定的条件下, 爆炸压力上升速率随煤尘粒径的减小明显增大。煤尘浓度为100g/m3时, 爆炸最大压力上升速率由煤尘粒径>150μm时的7.32 MPa/s增大到煤尘粒径<25μm时的13.67 MPa/s。煤尘浓度为600g/m3时, 爆炸最大压力上升速率由粒径>150μm时的25.4 MPa/s增大到煤尘粒径<25μm时的41.32 MPa/s。

随着煤尘粒径的减小, 同质量条件下煤尘的比表面积呈指数增加。一定浓度的煤尘分布在腔体内, 可以充分利用点火能量加速粒子的分解, 挥发出可燃气体, 而较大的比表面积与氧气接触更充分, 所以当煤尘粒径减小时爆炸最大压力会增大, 爆炸最大压力上升速率也逐渐升高。由煤尘爆炸机理[13]可知, 粒径越小的煤尘越容易挥发出可燃气体, 但当粒径小到一定程度时, 由于爆炸前煤尘的处理过程 (煤尘的保存、过筛、恒温干燥处理等) 造成煤尘氧化、挥发分大量逸散等, 煤尘中残留了大量的可抑制爆炸传播的灰分, 导致煤尘浓度较低时, 粒径小的煤尘其爆炸最大压力反而降低。

3.3 点火能量对爆炸特征参数的影响

采用浓度为450g/m3, 粒径分别为38~48, 48~75μm的煤尘, 用不同能量的点火头引爆煤尘, 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从图4可看出, 随着点火能量的增大, 煤尘爆炸最大压力及其上升速率都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在煤尘粒径及浓度一定的情况下, 增大点火能量即增大了每个煤尘粒子吸收的热量, 加速了煤尘粒子的分解、挥发。释放出的大量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体并发生气相反应, 反应热引燃混合气体。点火能量越大, 挥发出的可燃气体越多, 气相反应越剧烈, 测得的爆炸最大压力及其上升速率越大。

4 结论

(1) 在煤尘粒径一定的条件下, 随着煤尘浓度的增大, 爆炸最大压力及其上升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煤尘浓度在400~480g/m3范围内可测得爆炸最大压力及其上升速率的最大值。

(2) 在煤尘浓度一定的情况下, 随着煤尘粒径的减小, 爆炸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逐渐升高。煤尘浓度为100g/m3时, 随着煤尘粒径的减小, 爆炸最大压力先逐渐增大, 当煤尘粒径<25μm时, 爆炸最大压力比煤尘粒径为38~48μm时低, 表明存在一个最佳粒径范围, 该范围内爆炸最大压力及其上升速率达到最大值。

广东省酸雨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篇5

根据广东省气象部门所属4个酸雨监测站10多年的`资料,研究了广东省降水pH值、酸雨频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广州、韶关和电白的酸雨频率都在56%以上,降水pH年均值小于4.9,汕头的酸雨虽然较轻,但降水pH年均值仍小于5.6,酸雨频率也达到31.7%.4个站均表现出春季降水pH值低、酸雨频率高的季节分布特征.近年来,广州、韶关、汕头的降水pH值变化不大,酸雨频率却呈上升趋势.广东酸雨的形成不仅与SO2排放量高、气溶胶酸化缓冲能力低有关,也与天气系统和气象条件有关.

作 者:秦鹏 杜尧东 刘锦銮 宋丽莉 刘爱君 王谦谦 QIN Peng DU Yao-dong LIU Jin-luan SONG Li-li LIU Ai-Jun WANG Qian-qian 作者单位:秦鹏,QIN Peng(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广东省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广东,广州,510080)

杜尧东,刘锦銮,宋丽莉,刘爱君,DU Yao-dong,LIU Jin-luan,SONG Li-li,LIU Ai-Jun(广东省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广东,广州,510080)

王谦谦,WANG Qian-qian(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

特征影响 篇6

关键词:元代;钧窑瓷器;阶段;发展期;特征;影响

中图分类号:J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237-02

钧瓷经历了创烧时期、成熟时期、鼎盛时期,到了元代是钧窑瓷器的复苏发展时期。钧窑瓷器经历了金代从“官用”转换为“民用”后,到了元代钧窑瓷器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由于文献记载匮乏,再加之金钧有的与元钧相似,不易分清,这也成为元代钧瓷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元代钧窑瓷器所处的时期阶段、特征及其带来的影响意义等相关问题和内容进行浅析,以便和大家交流探讨。

一、元代钧窑瓷器在钧瓷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作用

元代重海外贸易,能工巧匠手工业者从业发达。《中国陶瓷史》中说:“钧瓷的烧造虽始于北宋,但钧窑之形成一个窑系,主要在元代。”所以说元钧瓷是在宋、金的基础上,逐步往前发展,是钧窑瓷器的复苏发展时期,在我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元代的钧窑炉数量之庞大以千记,并且窑场主要分布在北方,以河南禹县为代表的钧窑系,由神垕镇为中心,由南向北逐步发展,从河南到河北再到山西更远至内蒙等四省二十七个县都有争相制作、仿制,把宋、金时期的窑场绝大多数恢复并且有了更大的发展。虽然在元代钧瓷已在民间普及成为生活用瓷,但钧瓷的价格还是会比其他日用瓷器要高,所以在窑场内除了烧造钧瓷外,为满足不同层次消费,大部分窑场还烧白底黑花瓷。

二、元代钧窑瓷器的主要特征

元代社会生活对元钧的需求量非常之大,造型也多为百姓日常用具如盘、碗、瓶、炉、盆之类的民用产品,这虽然大力地发展与刺激了钧窑瓷器的生产,但为了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就要考虑生产出经济实用的产品。这也导致了元代钧瓷品种单一,相较宋金而言整个元代钧瓷量大却质粗。元代钧窑瓷器与金代钧瓷晚期胎质胎色比较相似,而元代钧窑瓷器其主要特征如下:

(1)胎体杂质较多,相较宋钧有粗松之感。(2)胎体颜色多呈黄白色、褐红色。(3)敲击时金石声弱多数发闷。(4)胎骨厚重,器型较大,与宋金时期的钧窑瓷器相较之下给人以笨重之感。(5)釉质较粗颜色暗,烧成以后多棕眼和气泡并且釉面光泽度差。(6)釉厚欠匀,过度流釉现象较严重,聚釉产生蜡泪,而釉薄的地方却又露胎,能看到瓷胎上的工艺痕迹如刀痕和轮指。和北宋时期刘庄窑一带的精良之品相比,不论釉色和造型都不可同日而语。(7)施釉一般不会一直到底,圈足宽厚外撇,底足会有露胎,底芯也有露胎,足内胎面常留有尖状痕迹。(8)釉色以天蓝釉、月白釉、蓝釉紫红斑等为主,但其紫红窑变斑看起来较像工匠刻意制作上去的,没有宋钧窑变自然巧妙。(9)元代器物表面所采用的堆塑、镂空等装饰技法在宋金钧瓷中是不见的。

宋迁都杭州后,北方的能工巧匠汇集杭州,钧瓷的制作工艺也传播到了南方,在江南地区仿钧瓷器之风在当时风靡一时。仅在浙江金华地区的铁店窑就发现有元代烧制的仿钧器物20多种,以盘、碗、罐、炉、三足洗、花盆为多。但这些产品与北方钧窑造型不同,其地方特点尤为突出,尤其是浙江金华铁店窑元代钧瓷。

以浙江金华铁店窑元代钧瓷为例:

(1)胎体:坚硬致密。(2)胎体颜色:呈灰黑色。(3)釉色:以天蓝、天青、月白为主。(4)地方特点:紫口铁足、月白釉蓝斑、无带铜红斑彩的。

三、元代钧窑瓷器的存世精品

虽然元代钧瓷和北宋时期的精良之品相比,不论釉色和造型都不可同日而语,但元代钧瓷也有少数精品。如河北省保定出土的钧窑折沿大盆,口径达42.7厘米,月白色釉,红斑多块;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出土的堆花三足大炉,器形大气庄重,胎体厚重,炉颈部麒麟采用堆贴的方式,用兽面装饰腹部,有双鱼耳,天蓝釉温润凝厚,颈部未施釉的方块里阴刻“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铭文,为元代中期至大二年(1309)所造。器体上明确纪年的铭文在钧瓷中是少见的,这也为断定它的烧造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北京市新街口后桃园元代遗址出土的元代钧窑连坐双耳瓶,又称摩羯耳瓶,花口,莲座,造型别致,高达63.8cm。

元代钧瓷在遗址、窖藏和墓葬出土的不少,而首都博物馆馆藏的元代遗址出土的元代钧窑连坐双耳瓶为我国元代钧瓷不可多得的珍品,以此为例来看元代钧窑瓷器的一些主要代表特征:

1972年在北京市新街口后桃园元代遗址出土的元代钧窑连坐双耳瓶(图1),高63.8cm、口径15cm;此瓶胎体厚重,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为瓶、下为座,瓶座相连;口沿为花口,颈间之间附对称的魔羯形双耳,腹部前后两面雕贴对称的虎头铺首(图2)衔环,虎额有黄釉“王”字;瓶座(图3)镂空,座为五壶门,门间为扁柱,柱外起扁突棱,每门上端有一力士,柱棱上端各有一突出兽头,呈五兽驮负宝瓶形状。通体施天蓝色釉,铺首和座上各有两块紫红斑,造型新颖美观,釉色艳丽明快,全国只两件。这件器物从器型高大到堆贴镂空装饰都表现出元代钧窑瓷器的特点,是具有鲜明元代钧窑瓷器特点的代表之作。

四、元代钧窑瓷器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元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元代钧瓷无论是在工艺上、还是在窑炉和原料加工设备上都有所更新,并且使得南北技艺相互交融,促进了陶瓷的发展。根据实地研究和考察后发现,元代的窑炉规模比宋时有所扩大,并且采用了直径达1米多的石磙进行原材料的加工,而且这样的石磙直到建国初期还在沿用。宋迁都杭州后,北方的能工巧匠汇集杭州,钧瓷工艺也随之传播到南方地区,仿钧瓷器风靡整个江南地区。这个时期钧瓷工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延续,并且衍生出很多新的品种,如宋至元时期吉州窑烧出了光彩夺目的窑变釉,景德镇也生产出了高质量的红釉瓷器。明清时期著名的霁红、宝石红、美人醉和郎窑红等瓷器品种,并且宜兴和广窑的釉陶也分别称作宜钧和广钧,而且连景德镇瓷器上的低温装饰也都被称为炉钧釉,这些都可以认为是钧瓷工艺的延续发展和扩大。北方工匠的南迁,带来了北方制瓷的精湛技艺并与当地陶瓷工艺二者结合之后,创造出了更好更新的产品。南北相互交流技艺,促进了陶瓷的发展,也使得南北方的技艺、风俗、审美和文化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进行更好的结合。

——————————

参考文献:

〔1〕首都博物馆藏瓷选[M].文物出版社,1991.

〔2〕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文物出版社,2006.

校园网络舆论的特征及影响 篇7

校园网络舆论

校园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舆论形式, 其与传统舆论和网络舆论相比必有自己的特点, 研究校园网络舆论必先探究其与传统舆论和网络舆论的异同, 这样才能对其概念和特征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所谓舆论, 就是人们对新近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具有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 也就是主体通过言语等手段所表达的对于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见解。所谓网络舆论就是公众通过互联网这种载体公开表达和评价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校园网络舆论就是依托高校校园网络的建设, 高校师生在网络上发表的关于某一焦点事件的多数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在目前的高校校园环境中, 大学生们在网络上表达意见和传达思想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校园现象。

在大学校园里, 网络已经走进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校园网络舆论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根据校园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 可以将校园网络舆论划分为如下表现形式:第一, 知识信息舆论;第二, 价值观念舆论;第三, 网络虚拟舆论;第四, 网络语言舆论。

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

独立主体意识的张扬。大学生处于思维和情感都十分活跃的年龄阶段, 在网络舆论中和其他群体相比, 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言论更加开放、独立主体意识更加张扬。在网络中他们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 可以互换角色, 也可以是互为传播的主体。他们可以就国内外大事和校园动态发表自由而热烈的讨论, 同时也可以自由发泄情绪。

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目前,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多元文化、思想观念并存, 一些非主流、反传统的价值观念在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中不断蔓延。网络讨论专区的匿名性, 使得大学生不必顾忌后果, 可以在网络中自由发表言论。这使得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发表一些对校园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见解。这些现象使高校的校园网络舆论所表达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

行为方式的多样化。大学生可以在网上学习, 向老师请教疑难问题, 让老师为其释疑解惑;大学生也可以在网络上搜索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大学生相互之间也可以在网上讨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 力求自己解决问题;大学生也可以在网上就国际和国内的热点问题、学校发生的问题以及班级发生的问题、学生自身周围发生的问题展开自由而热烈的讨论, 各抒己见, 明辨是非。大学生也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交作业、交朋友、购物。当然, 一些大学生还在网上玩游戏、看电影等。

校园网络舆论影响范围的广泛性。高校网络舆论的制造者和发布者只是少数学生, 但是却能够对多数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高校校园BBS作为校园网络上的信息发布与讨论的集散地, 在校大学生对其保持着很高的关注度。当某个热点问题在校园BBS论坛上出现时, 很快就会吸引大家的关注, 不但在网上发帖子参与讨论, 而且浏览帖子的人也会不断增多, 参与者与关注者还会把网上的消息告诉身边的同学、朋友、家人、亲戚以及其他人, 引来更多人的关注。这些舆论热点不仅会成为大学生在网上关注和讨论的主要话题, 还会成为他们在课间休息、运动场上、自习结束、同学聚餐、宿舍闲聊等场合中谈论的话题, 在大学校园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校园网络舆论的正负面影响

网络舆论的发展所带来的正面影响。第一, 利用网络来学习。网络的飞速发展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知识的平台。大学生们可以在网上就老师讲的内容展开讨论, 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求得真知。就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大学生可以在网上同自己的老师直接交流, 让自己的老师给自己直接释疑解惑。有的大学生还利用网络同网络上的名师进行交流, 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大学生们经常在网上听一些专家名师的讲座、论坛, 百家讲坛就是大学生最喜欢的论坛之一。另外, 大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 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 可以通过百度、搜狗、遨游等搜索引擎, 输入相关的关键词, 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网络真正成了大学生的百科全书, 是大学生重要的学习工具之一。大学生还经常在网络上购买学习资料, 方便自己学习。大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自己带来的益处, 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第二, 利用网络来拓展自己的交往空间。飞信、QQ、高校通等为大学生的交往开辟了新途径、新舞台, 并且收费很少, 几乎是免费的。通过和大学生的交流了解到, 大学生首先把网络当成了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载体。可见上网沟通交流成为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重要动机。大学生在互联网上的沟通交流形成了人际传播、媒介传播的传播形态, 通过态度、建议、情感、情绪等的表达和交流, 形成了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行为在高校校园获得较大认同。第三, 自我发展的实现。网上求职的实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 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就业方式存在的弊端, 极大地方便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在很多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都挂在网上, 高校毕业生可以在网上和用人单位直接联系、沟通交流, 实现就业。另外, 网上创业日渐时尚, 并且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鼓励和支持。目前, 网上开店日渐受到很多大学生的青睐, 收入颇丰, 大学毕业生很是乐此不疲。第四, 独立个性的完善。大学生是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者, 同时也是开发者。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 根据自身的需要, 开发设计出各类网站、主页、博客。这种使用和开发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这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五, 创新意识的提高。在高校, 计算机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 他们的专业学习、作业的完成, 都是在网上进行的。他们在网上和老师交流、沟通, 在老师给他们的释疑解惑中, 在他们自己的钻研中, 他们的创新意识都在不断提高。现在, 高校利用网络这个平台, 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如网页设计大赛、自荐书设计大赛、动画设计大赛、标志设计大赛等, 这些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也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开展网络大赛活动, 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 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大学生的能力, 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有所提高。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第一, 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在网络上的优势地位, 极力散布西方的政治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这些对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来说, 极易造成不良的影响。我们如果不加强教育, 从正面引导, 在这种多元的文化背景下, 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强的大学生极易陷入迷茫的状态,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可能受到严峻的挑战。第二, 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治观念产生不良影响。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 网络立法还不够规范, 网络上的舆论行为主要取决于网络使用者的自觉性和道德责任感。同时, 网络上的行为具有匿名性和虚拟性的特点, 对网络舆论者的约束力不强, 更容易造成道德责任感的弱化和违法行为的泛滥, 近年来不断出现的网络违法行为就证明了这一点。第三, 对大学生的人格产生影响。大学生由于活动圈子小, 平时有的大学生又不善于和别人交流, 不喜欢参加各种活动, 使他们的朋友很少。网络的出现, 通过QQ、飞信和高校通, 大学生可以在网上交到很多朋友, 加强了他们之间的感情交流, 弥补了他们情感上的缺失。同时, 这也容易造成一部分大学生的自我封闭, 天天泡在电脑旁, 使得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机会减少, 久而久之, 会使人产生非社会化的倾向, 容易导致交往能力的下降。

校园网络舆论作为一种独特的舆论形式, 已经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 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作出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曾德保:《网络舆论的特性及其规律》, 《政工研究动态》, 2006 (16) 。

[2].蔡昌淼:《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 (6) 。

[3].曾献尼等:《加强高校传媒建设的思考》, 《南昌高专学报》, 2007 (1) 。

浅析SNS的传播特征及影响 篇8

根据CR-尼尔森公司今年4月公布的“中国最热门社交站点”数据, 目前中国最热门的SNS网站中 (以每周独立访问量计) , 排名前五的分别为, 51.com、校内网、Chinaren、开心网和Myspace。校内网自2005年底创办以来迅速得到大学生的青睐, 成为网上最火爆的学生社区;开心网通过对Face Book的成功模仿后来居上, 得到上班族的认可;Twitter则以其“即时信息”的内容和“推”的形式, 在近两年迅速风靡海外, 成为目前最火爆的SNS模式, 也引来本土网站的诸多模仿, 比如饭否网。在此, 作者就以上面提到的网站为例, 加以分析, 试图厘清SNS究竟给网络传播带来了什么新的特征和影响这个问题。

一、SNS的传播特征分析

SNS旨在实现人际关系网络化, 把零散的网络个人信息组合起来, 形成独特的社区。这里的社区和社会学概念上的社区有一些区别, SNS中的社区不再限于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 可以理解为有共同爱好的人集中的地方, 他们可以来自五湖四海, 社区对他 (她) 们的价值倾向不作过多约束, 也不要求共同的组织目标和职责, 只是提供一个介于组织和集群之间的松散架构空间。

下面, 我将参考布雷多克 (Bradlock) 的“7W”模式 (在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基础上添加了情境和动机发展而成) , 以此为框架进行分析。

1、传者:自组织及去中心化

作为一种非群体化的传播模式, 个体成为传播的起点和终端。以自组织为中心, 个人与个人之间, 个人创造的内容与内容之间, 以及个人汇聚的群体与群体之间, 都是以不同的自组织方式构型。传者和受者不再是拉斯韦尔的线性模式, 而是类似于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受者会变成传者, 传者也会变成受者。

2、内容:以微内容为主

作为Web2.0的主要应用, SNS在内容上遵循的是“用户产生内容 (UGC) ”, 这些内容以微内容为主。微内容是指数字化新媒体所产生的任何微量数据, 尤其是互联网用户所生产的微量数据。学者Cmswiki对微内容的最新定义是这样:“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 如一个简单的链接, 一篇网志, 一张图片, 音频, 视频, 一个关于作者、标题的元数据, E-mail的主题, RSS的内容列表等等。”相对于大众传播领域的“宏内容”, 微内容是与人际传播对应的传播内容。

SNS在沟通了个人交往的同时, 也开拓了一个公共平台, 很多重大的公共新闻可以在这里得到广泛的议论, 而因为其具有的形式多样的互动功能, 往往能达到比大众媒介更好的传播效果, 甚至因为网络民意而扭转舆论。

3、媒介:开放、延伸与融合

SNS融合各种网络应用, 如博客、播客、IM、小游戏等, 日益成为一种音视频及文本兼具的集大成式的的媒介。同时, 利用其开放性, 对自身应用不断进行扩充。例如, 饭否网提供了各种插件, 用户可以随意选择使用甚至参与开发, 这其中包括了一些桌面程序和手机应用程序, 以便使用户能够脱离浏览器, 在个人的终端上使用SNS所提供的各种功能。以种以让信息最终到达每个个体为目的的尝试, 真正使媒介成为“人体的延伸”。

进一步, 将各种常用网络功能和用户信息全部整合在一起, 共同作用改变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式, 改变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方式, 这是国外的互联网上正在发生着的事情。一个SNS社区的创建者在他的博客中写道, “这些SNS网站互相绑定用户数据, 互相输出用户动态, 互相作用, 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SNS网络。这种纯个性化的信息传播方式远比我们现在的门户和搜索方式有质量和高效率, 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庞大的SNS网络里编织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化SNS空间。”

4、受者:能动的群体

在新媒体的领域中, 受者的概念已经被逐渐消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SNS的使用者呢?他 (她) 同传统的大众传播指向性受众一样, 还是如纽曼所说的被电子媒介化, 因而变成“交互性”的个体?普遍地看来, 在SNS中, 通过充分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受众信息获取的主动性得到提高, 媒介接近权得到突破, 这具体体现在:可以通过选择“关注”的人来选择自己想要接收的信息, 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信息、参与传播和再创作, 可以在SNS中的公共空间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等。受众的能动性因此被充分地激发了。

但是, 作为商业组织所创建的网站, 将受众作为市场的受众观必然还有着存在的意义。社会学上将处于某一年龄阶段组的人所组成的人群集合体定义为“同辈群体”, 他们因为有大致相同的智力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共同语言和生活方式等, 易形成自己的亚文化,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本文涉及的几个SNS网站, 实际上都是针对一定的受众群体, 例如开心网的目标用户为需要沟通联络增进感情的上班族, 校内网针对在校学生, 饭否则是对想要获取某个特定领域的信息的人最具时效性和直接性的工具。

5、效果:惊人的力量

SNS上的信息传播, 从效果上看, 速度和广度都十分惊人, 带有病毒式传播的特点。以开心网为例, 今年5月份, 大部分开心网用户都收到了名为《菊花行动》的分享信息, “5.12就快要到了, 我们, 为了纪念那些逝者, 为了鼓励生者, 做些什么吧……请在5月9日在自己菜地种上菊花, 68小时成熟期, 刚好可以在5月12日开放……”在这条信息最初发布后的24小时内, 已经被转发了几十万次, 浏览了上百万次。

因为SNS具有的人际传播特性, 对于产品来说, 往往能达到口碑营销的极佳效果, 具有广告潜质。但另一方面, 因为把关人的缺乏, 对谣言和流言的散播也缺乏相应的控制。

6、动机:针对性、目的性的加强

SNS的走俏, 与人们对网络应用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网络社会化应用的发展, 网民对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再仅仅局限于娱乐等方面, 而是希望其能对工作、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支撑和帮助, 因此, SNS提供的网络真实性的社交服务, 自然得到了网民的信赖和喜欢。

除了和现实人际圈的契合, 与QQ等寻找陌生人聊天的软件不同, SNS可在双方具有的共同点, 例如校内网的兴趣爱好、社团、专业、课程等匹配条件下, 或者是拥有共同朋友的前提下, 进行较有针对性的交流。相比于物理世界交往中双方细节信息的模糊性, SNS间陌生个体的交流更有针对性。再如否饭网这样的Twitter类SNS, 因为利用了名人效应, 在这里寻找“追随者”的“迷文化”动机更为强烈, 当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利用Twitter进行竞选正是利用了选民的这种心态。

7、情境:向真实世界回归

因为SNS大多鼓励实名制, 所以它与早期网络中的社会性软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排除了虚拟性, 确立了真实性。这种真实社交的功能集中体现了SNS网络的优越性, 满足了用户真实社会交往的需求, 让网络与现实生活相互交融, 实现网络社交由“虚拟性”向“日常性”的跨越。

在以往BBS等交流中的个体所扮演的往往是种虚拟角色, 具有间接性、匿名性、多样性、想象性、责任缺失性等特征, 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匿名性的“拟态交往”中受到威胁。而实名制下的人际传播的个体所扮演的角色是现实角色的移植, 物理世界中的身体属性、社会属性和地域属性依靠实名制得以在虚拟世界中继续构成主体, 物理世界中的角色规范继续有效的影响着主体, 这有效地杜绝了匿名制带来的网络暴民等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

从以上分析可见, SNS兼具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征, 并且与传统网络传播相比, 它与参与个体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 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媒介工具, 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二、SNS的社会和文化影响

SNS在网络世界中的存在, 已经不只停留在网络上, 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各种跟SNS有关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比如最近, 在甲型流感疫情的发布中, Twitter就大显身手。据《北京青年报》报道, 在全球掀起的阻击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战中, Twitter成为很多权威机构的新宠, 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还是美国的疾病防控中心, 都把这个基于微型博客的社区当作重要的发布平台。这使得突发性事件的信息传播更快速透明。

作为一个获取最新信息的途径, Twitter的独立访问量甚至超过了《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已经开发开发了很多应用于Twitter的API服务, 用来发布自己所有的即时新闻, 《纽约时报》称“这可能成为新闻的未来”。

SNS能够连接起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在这里, 可能跟几十年没见的好友重新联络上, 可能发现一大群你在现实生活中从来没碰到过的“臭味相投”的人, 可能每天追踪远在千里之外的某个你崇拜的明星的生活琐事, 甚至连宇航员从外太空发来信息也已经不是新闻了。

但是正如许多先进的媒介技术一样, SNS所造成的影响有好的一面, 也有不好的一面。

首先是分化与隔离的问题。大众媒介的功能之一是进行社会整合, 而网络则使这种整合功能被削弱了。正如《大众传播动力学》中所说, 媒介正在日益把个人导向接触更具选择性的内容。通过使用SNS等工具过滤掉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和人, 有可能会导致其使用者被分化为越来越小的, 与社会其他部分没有什么共同点的兴趣群体。

这一现象被社会学家称之为作茧效应。它是指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很明显的一个过程:人们只让那些他们觉得自在、有吸引力或可接受的政治或社会信息来包围自己。人们就好像退缩到他们的信息茧中, 以逃避现代生活的某种不确定性, 并帮助减少在今日社会中不得不做出的众多选择。

其次是容易造成信息超负荷。因为人人皆可成为传者, 且没有把关人的控制, 网络上有价值的信息越来越少。借助SNS这样的工具, 信息生产以一种比信息消费快数倍的速度在增长, 一些观察家说, 我们正在创造一种信息过量, 一个人很难做到面临这种洪水般的信息而不被淹没。

另外, SNS上的社交很可能是制造了一种虚假的真实, 而事实上是对真实社会交往的逃避。逃避问题几乎自大众媒介发明之时就已经存在了, SNS的兴起再次提醒了我们这个问题——“当在某个媒介制造的现实中比在真实生活中有趣得多的时候, 会发生什么?”具体地说, 当一个人在开心网上“种花”、“偷菜”不亦乐乎时, 他会不会已经很久没有跟朋友一起外出郊游了?

在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的同时, SNS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在SNS的世界里, 会发生CNN这样的主流媒体赶不上一个好莱坞二线明星号召力的事情。在2009年4月17日凌晨, 好莱坞影星库奇在Twitter上的“追随者”人数突破百万大关, 以微弱优势挤掉了CNN, 成为Twitter网站注册用户之王。不久, 他在ustream.tv的网络视频直播中以革命性的语调称, “我们已向世界展示, 新浪潮就在这里。它现在正准备爆发。你们都是新浪潮中的一员, 而我不能跟随我自己。”他认为, 这次胜利凸显出在这个时代, 个人的声音可以和整个新闻网一样有力。

SNS文化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偶像, 他们往往是对自己所在的社交圈子内容贡献最大的人, 很多热门的帖子就是专门讨论SNS里有哪些值得“关注”、“追随”的名字, 这些名字所受到的追捧绝不亚于社会公众人物。

与此同时, 还有人因为过度迷恋SNS而不得不选择退出。今年4月下旬, 几十位国内的职业经理人自发成立了“反庐舍联盟”。庐舍取自英语loser (失败者) 的音译, 是指每天在网上耗费2小时以上, 过度沉迷于SNS社区交友等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且无甚进取心、多年一事无成的上班族。一时, “网络庐舍”成为新的流行语, 这不能不看作是SNS这种新的媒介环境对受众的影响在现实中的一种映照。

那么, SNS究竟是什么?有人认为, 它是麦克卢汉笔下的“电子部落”, 以职业、爱好等等各自真实的面貌聚集而成, 是网络人际传播向传统人际传播的回归。也有人认为, 它是一张巨大的基于关系的信息传播媒介网, 这种全新的互联网信息获取方式, 将取代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成为用户最主要的互联网信息获取方式。SNS的潜力到底有多大?最终能不能被释放出来?还有很多因素的影响。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 随着它的深入发展, 必将为人类自身创造出更多层次、更高品质的信息和社会交往服务。

摘要:SNS类网站近年来发展迅速, 已经取代博客成为最主要的Web2.0应用和网络人际沟通、信息传播工具, 与之相关的一些现象由此产生, 不仅带来网络产业的升级, 也给旧的传播观念、传播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SNS究竟给网络传播带来了哪些新的特征和影响, 它的未来发展如何?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

关键词:SNS,网络传播,特征,影响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吴风:《网络传播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4]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能向群:《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化回归》《河北大学学报》2006.4

[6]《新媒体发布信息, 世卫提高透明度》《北京青年报》2009.5.9

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的特征及其影响 篇9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非正式组织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梅奥等人所做的“霍桑实验”。梅奥认为, 在生产中除了有正式的班组外, 还有非正式的小团体, 人们在工作的过程中, 无意识的形成了以感情、爱好、喜好等情绪作为基础的松散的, 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这种组织有着自己的规范和利益, 对人们的行为起着控制和调节作用。非正式组织的形成过程是自然的、随机的, 没有经过策划, 也没有明确的组织目标, 它主要靠群体的舆论, 依靠弥漫于群体中的、并不成文的共同观念来约束其成员的行为, 群体中所有成员的关系都是平等的。有的非正式组织可能存在一个核心或权威人物, 而且其威信也不是权利赋予的, 它取决于核心人物本身的组织能力、人格魅力等。

这一发现让人们认识到工人不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经济人, 也是社会人, 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要。因此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不仅仅要满足工人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 同时也需要提供给他们精神上的满足。

二、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原因

在正式组织中必然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的成员, 为了寻求某种心理需求的满足, 在平时的工作相处中会形成一些共同接受并遵循的行为规范, 从而使原来松散、随机形成的群体渐渐变成趋向固定的非正式组织。

1. 情感需求

(1) 人会有友情的需求, 都会渴望结交朋友, 获得友谊及关怀, 彼此交流, 产生共同的情感联系, 从而建立起某种社会关系。这是一种亲和的需求。如果没有社会关系, 一个人将很难生存。 (2) 追求认同。人们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 得到内心的满足, 增强自信。经由非正式组织人们可取得社会地位、得到认同、扮演角色, 让人们产生同属感。 (3) 逃避单调、乏味的组织生活。

2. 安全需求

(1)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人们必须借着团体的力量以维持自身的利益, 这种寻求集体力量防护自我的心理, 就促成了非正式组织的产生因素。 (2) 人都会有归属的需求, 不愿意受到孤立, 害怕被排挤, 因此会努力把自己归于某一类人中。这是一种被动的加入。

3. 彼此协助的需求

人是社会人, 并且总有依靠自己的个人力量无法实现的愿望或目标, 只有借助他人的力量方可达成, 故人在组织中需要互助, 为此非正式组织应运而生。

4. 谋求发展的需求

人们在正式组织之中还是有谋求发展、地位提升、影响力扩张的需求, 但是如果孤立无援就会难有发展, 于是人们就要结合成团体, 互相援引以达到职位晋升的目的, 此动机为积极的。

三、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正式组织是人们出于某种目标, 在共同意愿的引导下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同一目标和特定功能的行为系统。而非正式组织是人们无意识之中自发形成的, 依靠心理和感情的纽带联系, 其形成有着不同的心理因素。因此, 非正式组织拥有不同于正式组织的独特的特征。

1.可辨识性差。

非正式组织没有明确的组织名称、结构, 没有清楚的上下级单位, 初步接触很难辨认出来。

2. 无明确目标。

非正式组织由于完全是人们自愿结合而成, 故其为顺乎自然, 并非人为故意安排、设计, 完全是由人们在正式组织之中的相互行为彼此了解、认同之下, 所自然结合而形成的群体。因此非正式组织内部不存在特定的、具体的行为目标。

3. 用影响力来领导。

非正式组织的领导权利来自于组织内部成员的授予, 而不是上级部门的授予。这种权利的授予依靠的是个人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 是在发展过程中自然涌现出来的。因此这种“领导”在成员中受拥戴的程度要比正式组织中高, 号召力也更强, 可以说是非正式组织内部的“精神领袖”。当然, 非正式组织中领导的产生也会受到事件所发生的时机、性质、成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4. 内部没有层级结构。

非正式组织成员是自由結合, 无法律限制、地位高低, 成员在一种平等的原则之下彼此来往;任何的行为都由众人共同协商、同意通过而产生, 只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 不存在级别结构。

5. 感情投入程度高。

如前所述, 正式组织中的人们因为平时共同工作, 从而彼此认识、了解, 进而形成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之中的各人员在某些方面是相互认同或看法一致的, 因而情绪共振, 感情融洽, 行为协调, 行动一致, 归属感强?。人员由于彼此之间亲密来往的结果, 会从心理上把各个成员在某些方面融合成一个整体, 包括同情和相互之间的认同。但是也正因如此, 非正式组织的行为会以团体的情感作为依据, 以致使其缺乏客观的标准及公正性。

6. 社会距离被缩短。

在正式组织之中由于层级结构限制或功能分工的关系, 员工之间多少存在一些社会距离;但是在非正式组织之中, 人们的结合是出于某种相同的背景, 因此各成员之间的距离就变短了。

7. 信息沟通灵通。

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往往感情密切、交往频繁、知无不言, 因此在非正式组织中, 信息传播更加迅速, 而且成员对信息反应往往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更加容易引起共鸣。但是其弊端在于可能由于讲述人个人的情感因素或表达方式, 容易对信息的解读产生歪曲或错误。

8. 团体内部依靠行为规范约束。

不同于正式组织依靠企业规章制度约束员工行为, 非正式组织只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 这种行为规范存在于每个成员心中, 虽然没有强制约束力, 但仍会形成“团体压力”, 制约内部成员的行为。

9. 内部凝聚力强。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人员内部存在某种共同的认知, 这一“认同”的力量会把大家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因此, 非正式组织拥有比正式组织更强的凝聚力。但是这一凝聚力也会受到外部偶然因素的影响, 一旦这种“认同”被打破, 将会给团体带来巨大影响。

10. 成员的重叠性。

正式组织之中的非正式组织数量往往不只一个, 其成员也表现出重叠性, 某一个非正式组织的成员, 可能同时也是一个或几个其它非正式组织的成员。

11. 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对抗性。

非正式组织是由有相同背景或相同利益的成员组成, 对于与其有背景或利益冲突的其它非正式组织, 往往会产生抵触或对抗的情绪。

四、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1) 满足成员的需要。

组织成员有各种需要, 有些需要通过工作本身是可以得到满足的, 但还有一些则是很难从正式组织中获得的。非正式组织成员在本组织中可以获得归属感、安全感等需求的满足。这些需要的满足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很大, 从而对组织目标的实现、组织的工作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 (2) 有益于组织成员的沟通。组织中信息的传递可以通过正式途径与非正式途径来进行。正式途径的传递是主要途径, 但方式过于单调, 具有强制色彩, 易导致形式主义的弊病, 不易被成员认可, 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而非正式传递方式信息的传递更为快捷、内容更丰富, 易于引起员工的共鸣而使传递获得更好的效果。 (3) 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如果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目标相同, 基于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其内部有更强的凝聚力, 其“领袖”有更强的号召力, 因此更容易使成员团结力量, 完成目标。

2. 消极影响

由于非正式组织成员的联结方式、运作规范及其目标与正式组织不尽一致, 因此如果处理不当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如果非正式组织与组织目标相冲突, 则会侵害整个组织功能的运行, 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2) 非正式组织中的“团体压力”不允许有标新立异的成员出现。一旦出现这类成员, 非正式组织将视其为越轨者, 从而疏远并孤立这个成员, 直至将之排斥出本组织, 这将影响到整个组织的运行。 (3) 非正式组织中的成员在本组织中获得归属感、安全感满足的同时, 一旦整个组织的结构功能发生变革或组织制度的变动危及到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其成员便会一致抵制这种变革, 从而阻碍组织改革的进程。 (4) 非正式组织易于形成一种“集体思维”的模式。当这种思维与组织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相悖时, 将会有碍于组织的发展。

五、研究非正式组织特征及其影响的意义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理论为企业的管理工作, 尤其是人事管理, 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另外, 如何对企业内部非正式组织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也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不可回避的问题。非正式组织对于企业的发展及运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这种作用可以是积极的, 或者消极的, 也可以是中性的。而对非正式组织特征进行研究, 是企业的管理者认识和了解非正式组织的第一步。可以以此作为起点, 从而更加深入研究其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并且依据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有针对性的确立管理及资源投入的方向和重点, 使非正式组织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并且尽量削减其消极的影响, 更好地进行管理。

六、结论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中的必然存在, 是人们为了满足各种心理需求而主动、自发形成的群体, 有着许多不同于正式组织的特征, 并会对正式组织产生重大影响。管理者需要正确认识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 并对其加以有效管理及利用。

参考文献

[1]熊小斌.非正式组织比较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9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步态特征的影响 篇10

GaitwayⅡ测力跑台是德国h/p/cosmos公司与瑞士kistlter公司共同研发的新生代测力跑台,它是通过在跑台前后内置两块高精度kislter测力板,对受试者进行走或跑的步态分析系统[2]。可以用作身体检查、损伤后的步态重建以及健身等。本文主要通过控制跑台速度的情况下长期参加体育锻炼对人们步态参数的影响,有效地指导人们进行规律科学的体育锻炼,并为终生体育提供理论支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所选用的实验对象为福建师范大学40名学生,分别为20名体育专业和20名非体育专业本科生。受试者身体健康,无运动系统疾病,且没有跑台上行走的经历。受试者基本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方法

受试者以4.6 km/h的恒定速度在h/p/cosmos gaitwayⅡ测力跑台进行步态测试。为使采集的数据真实可靠,受试者先在跑台上进行5 min的训练,以适应在跑台行走。试验时,待受试者步行稳定时采集数据,采集时长为10 s,连续采集3次,采样率100Hz。试验期间,要求试验者两臂自然摆动,自然行走,目视前方,身体重心落于两块测力板之间,并在行走期间两脚落于相应的测力板上。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1.2.2 观察指标

该实验重在分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步态特征的影响,利用德国测力跑台进行定速的步态测试,选用的指标有时空参数和动力学参数。时空参数[3]是步态研究较易得到的和最常用的指标,反映出人体步行时下肢步行功能和最基本的步态特征。选取的指标有:步幅、步长、步态周期、双脚支撑时长和单脚支撑时长等。动力学分析是两块测力板所测得的足底压力及人体及地面的相互作用力。选用的动力学参数有:最大力值、支撑力、蹬地率等参数。

1.2.3 数据处理

将采集的3组数据导入Excel进行处理,后用spss19.0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因为两脚的步态具备对称性特征[4,5,6],该实验将左右脚步态进行均值处理得出时空动力学参数,时空参数和动力学参数以平均数和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 . 1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

对两组实验对象的行走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两组步态时空参数的统计值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两组间的每步时长没有统计学意义。而步幅、步长、单脚支撑时长、双脚支撑时长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体育组步态周期小于非体育组(p<0.05)。表明长期从事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对人体的稳定性也有相应的促进作用。该研究结果与张彩芳等人[7]研究结果相一致,即长期参加锻炼的大学生步态稳定性明显提高,在步速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加大步长,降低步频提高了步态的稳定性。研究表明,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步幅、步长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充分发展下肢肌力及其稳定性。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行走过程中单脚支撑时长,降低双脚支撑时长,从而加大步长,降低步频,提高步行质量。

2 . 2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步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由表3得知,非体育组碰撞峰明显高于体育组(p<0.01),由于步行时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脚跟拖地明显,与地面产生较大摩擦。长期参加体育锻炼在步行过程中触地受力时长,每步受力曲线面积,蹬地率明显高于非体育组(p<0.05)。体育组最大力值,支撑力明显高于非体育组(p<0.01)。

碰撞峰是脚跟落地时与地面碰撞产生的压力,拖脚行走更明显;最大力值是脚跟落地时产生的地面反作用力;支撑力出现在第一峰与第二峰之间;蹬地率是下肢每秒所承受的地面反作用力。由表3可知体育生碰撞峰及受力时长显著小于非体育生,非体育生在行走时所承受的地面作用更大,表明在同一速度下行走时非体育生与地面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而体育生最大力值,支撑力及蹬地率显著大于非体育生,在同等速度下行走时,体育生下肢力量大,协调性好,增加步态稳定性,提高步行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步态在时空参数和运动学参数都具有良好的改变。这是人体对长期体育锻炼所发生的适应性改变的成果。体育锻炼增加大学生下肢肌力,提高步态稳定性。但是,体育锻炼和缺乏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影响都具有滞后性,这是机体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变化的特点所决定的。所以,培养每个人的体育爱好和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意义重大。

3 结语

3.1 结论

(1)该研究通过对比体育与非体育生步态参数可知,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人步幅,步长及单脚支撑时长增加,降低双脚支撑时长以及步态周期减小,提示体育锻炼能有效提高下肢功能。

(2)体育锻炼能减少步行时与地面的摩擦,提高地面对身体的缓冲,从而增加步行质量。

3.2 建议

试论美国社区学院的特征及其影响 篇11

关键词:社区学院;特征;影响

社区学院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如今已经作为美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牢牢地占有一席之地,并显示着勃勃生机。社区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以说,美国的高等教育正因为有了社区学院,才显得如此的和谐与合理,社区学院与美国的四年制高校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推动美国社会的发展,使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在世界高教中处于领先位置。

一、社区学院的出现

19世纪的最后30年,美国经济突飞猛进,教育也随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就是社区学院的出现和发展。社区学院作为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形式,有力地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迅速实现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社区学院的前身是大学的初级学院,这是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内的一种沟通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联系的新型学术机构。1892年,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从改革大学教育体制的角度,提出把大学四年分为两个阶段的设想,第一阶段的两年即为初级学院;第二阶段的两年为高级学院。同年,加州大学也对学校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了初级证书制度。1901年,美国伊利诺伊州成立第一所公立的初级学院,这种学院形式很快在其他州也发展起来。至20世纪20年代末期,还有20余所原先的四年制学院改成两年制的初级学院。与此同时,一些原属于中等教育范畴的师范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也升格成为初级学院。1947年,美国“总统高等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提出了“社区学院”这一概念作为公立初级学院的代称。

二、社区学院的特征

1.普及化

普及化是指社区学院对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区学院主要位于美国的各个社区,可以说是遍布美国的所有大小城镇,开车顶多半小时以内便能轻易找到一所社区学院。同时,由于美国的社区学院实行的是开放式的招生政策,并且学费低廉,每学年的学费一般才5000美元,而公立大学每学年的学费则需10000美元,私立大学的学费更是高达35000美元。使那些远离大城市的普通市民都可以在家门口接受高等教育,促使美国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50年到1995年,由14.3%增加到81.1%。根据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阶段划分理论,美国现在已经普及高等教育了。从1950年到1981年这段时期,美国的高等教育可谓飞速发展,增加了接近30%,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更快,从1955~1965年这10年间,美国全国范围内平均每星期就诞生一所新式两年制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得到快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社区学院的数量和招生人数上。从1950~1978年,一方面美国的社区学院数量从634所增加到1234所,约占美国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40%,另一方面社区学院的招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从1958年到1980年,社区学院学生占美国大学生比例从11.9%增加到42%,招生人数更是由1945年的30万拓展到1980年的120万。

2.平等性

美国的社区学院为不愿意转入四年制学院的毕业生提供了终结性职业教育,大多数社区学院还提供证书和学位,即在学生完成所选的科目且合格之后,授予副学士学位。这对于研究型的四年制院校来说,社区学院的出现,使高等教育变得更加的丰富多样,使高等教育的结构更加完善,美国既有研究型的世界一流大学,其学术科研水平都在世界大学中处于领导地位,又有实用型的社区学院,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人才,蓝领工人,不断为美国经济科技的发展提供训练有素的合格劳动力大军。

3.多样性

社区学院的出现,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格局,使高等教育开始朝着多样化发展。到19世纪末,美国高等教育从以前的以培养牧师、律师、医师和教师为主的精英教育模式逐渐转变成以培养自然科学人才和社会生产部门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的实用型教育。社区学院的出现使得美国高等教育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20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已经形成由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所组成的现代高等教育系统,还形成了由副学士、学士、硕士和博士构成的四级学位制度,这些都是美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

三、社区学院的影响

社区学院对美国高等教育以及美国社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呈现多样化特征,并且加速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在社区学院成立前,美国的高等教育深受德国大学思想的影响,美国的大学是一个研究机构,是一个学者之家,而不是学院,其培养的都是一些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入学人员都是有权势的达官贵人、资产阶级而且人数较少,属于精英教育,大部分高校都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和一些乡镇是没有高校的。1950年就读于两年制社区学院和四年制学院的学生人数之比为9:91,但到1975年,这个比例就变成了35:64,学生数量的变化也反应了院校结构的变化,位于底层的社区学院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大了,这种变化是适应美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变化对人才的需求的。可见,社区学院的建立与发展,对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2.丰富美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完善高等教育职能

大学究竟应该充当高深学问的守护神,还是成为社会服务的“服务站”,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证明这两种职能是能共同存在于一个高教系统内的。美国传统大学的科类专业名称和设置都是模仿英国传统大学模式,科类设置比较狭窄,大都以学术为主,专业口径太小,事实表明这种情况不利于学校根据社会和经济的需要,因地制宜,机动灵活的发展。社区学院的出现,秉承了“教育应该是实际和自由的,应该兼顾到服务大众以及个人需要的”办学理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设各种类型的课程,来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要。

总之,美国社区学院的优勢是自身长期发展而有选择性积累继承下来形成的,其主要特点在于课程上的综合性和职能上的多样性,这种新的高等教育模式有利于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并最大限度发挥出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既有利于社区居民得到全方位的、比较充分的、便捷的服务;又能够满足社区居民更高、更多的高等教育需求,如,提供转学教育、普通文化补习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文化娱乐服务等多种需要。这些特点和影响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是具有启发意义的,特别值得目前很多处于发展困境中的高职院校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海峰.高等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38-439.

[2]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157-160.

[3]张旺.世纪之交的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3(3):30-34.

[4]于洪波.简明中外教育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240-242.

[5]张翠玲,孔巧丽.关于广州市属高职院校科研的调查报告[J].职教论坛,2010(33).

特征影响 篇12

一、审计信息质量的内涵及其特征体系

1.审计信息质量的内涵。审计信息是在审计活动中生成的所有信息, 包括以审计报告的形式传递给信息使用者的信息, 以工作底稿为形式记载下来的信息以及为审计工作而收集整理的其它相关信息。审计信息质量指的是审计信息“产品”能够满足“顾客”需要而应具备的特性。既包括生产过程的质量, 也包括生产结果的质量。“顾客”是指深受审计信息影响的人, 它可能是外部的, 也可能是内部的。外部顾客指的是受审计信息影响, 但又不是产生审计信息的成员, 如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立法机关、经理以及社会公众等;内部顾客指的是受审计信息影响, 同时又是产生审计信息的事务所及其成员。因此, 从“顾客”的眼光看, 审计信息满足顾客要求并使顾客满意的能力越高, 审计信息质量越好。

2.审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借鉴美国FASB1980年提出的SFACNO.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框架, 改进构建审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该框架是一个由约束条件、总体质量特征、限制性标准、主要质量特征、次级质量特征以及次要质量特征等诸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二、审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一) 构成要素

1. 约束条件:

成本、成果相匹配原则。一般来说, 在审计工作中, 投入的成本越大, 审计信息可信性越高;但是在现实中, 不可能无休止地投入审计成本, 因此要在成本与收益之间寻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以使恰当的审计成本获得最佳审计成果。

2. 总体质量特征—可信性。

将可信性作为总体质量特征的原因在于:可信性是审计信息的生命, 经审计提供的审计信息可以消除审计信息使用者的质疑, 为使用者所依赖, 为社会所接受。莫茨教授认为“在发达的经济社会中, 审计的作用可以认为且已经被认为是增加财务报表的可信性”。

所谓审计信息的可信性, 是指审计信息应该而且必须是完全可以信任或信赖的, 是充分可靠的。这是审计信息所应具备的最主要、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审计功能对于经济信息的最大贡献就是尽可能消除或降低信息风险, 赋予和提高经济信息的可信性;审计信息履行状况, 能够成为审计控制的基础与前提, 以及改善和提高管理职能的有效性和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并实现最佳配置, 完全在于个人和社会都认为或承认它是充分可信的。因此, 审计信息必须把可信性作为自己的首要质量特征, 并努力达到这一要求。审计信息倘若失去了可信性, 也就失去了传递价值, 也就失去了被接受的依据, 从而就会导致审计过程的断裂, 审计控制目标就难以实现。

3. 主要质量特征。

(1) 真实性及其次级质量特征。审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必须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实际履行状况予以真实客观的描述与反映。这种描述与反映不能是审计师的主观臆断, 而必须以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为基础。只有真实的信息才是可信的信息, 同时审计信息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又是对真实性的支持, 审计信息如果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就会有悖于真实性。

(2) 有效性及其次级质量特征。审计信息的有效性是指审计信息必须是审计行为活动作用结果这样一种特性。它是指只有由合格的审计师通过实施特定的和恰当的审计程序而产生的审计信息方为有效审计信息。也就是说, 只有在审计师的审计调查过程中和审计报告过程中生成的审计信息才是有效审计信息;而不是由完整的审计行为活动作用结果而产生的所谓审计信息即是无效信息。对审计信息使用者来说, 由具有专门技能的审计人员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 可以降低信息风险, 增强审计信息的可信性。将有效性作为主要质量特征, 符合有效性与可信性的逻辑关系。审计信息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审计信息的可信性。对有效性特征的追求, 可以促进审计实务不断发展, 督促审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审计方法和程序, 选择恰当的方法和程序。

(3) 相关性及其次级质量特征。审计信息的相关性是指与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状况以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相关的特性。也就是说, 审计信息所描述的内容必须与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状况这一主题紧密相关, 同时能够满足使用者了解受托责任履行状况的信息需要。审计信息要发挥作用就必须及时、准确地反映受托经济责任的实际履行状况。及时性本身并不会增加审计信息的相关性, 但是只有及时的审计信息才是相关的。在我国, 审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社会各个层次的广大人民群众。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非审计专业人士, 有可能对审计工作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审计信息不用他们理解的方式进行传递会使他们看不懂审计信息所揭示的问题, 难以发挥审计应有的作用。反馈性是相关性必备的审计次级信息质量特征。审计信息使用者常常要利用审计信息的反馈性, 以判断该信息是否与自身相关, 以便对偏离目标的事项进行纠正。

(4) 次级审计质量特征—样本性及其次级质量特征。审计信息是一种样本性质的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被审计事项越来越复杂, 涉及的领域和数据越来越广, 越来越纷繁。审计人员只能寻找适当的、能代表被审计事项总体特征的样本作为或得到审计信息。由于审计主体必须在满足总体质量特征及关键质量特征的条件下, 决定样本的范围和样本的性质, 因此审计信息的样本性会受到真实性、相关性、有效性的制约。

样本的抽取必然伴随着风险, 样本性决定了审计信息的风险性;同时, 审计人员无法进行无休止的取证与核实, 只能通过专业判断能力, 假设某些事项值得信赖, 对怀疑事项进行取证和抽样而形成审计信息。因此, 信任性与样本性是统一的。总之, 审计信息风险性由样本性决定;信任性是对样本性的强化。

(二) 构成要素间的互动关系分析

1. 总体质量特征与主要质量特征。

(1) 可信性与相关性。审计信息可信性与相关性是相互统一的, 可信性越高, 相关性越强, 越是具备决策相关性。两项质量特征缺一不可。事实上, 相关性必须以可信性为前提。如果某些审计信息具有相关性, 但在性质或反映上是不可靠、不真实, 那么这些信息就可能使之误入歧途。没有可信性的相关性是危险的, 没有相关性的可信性是毫无意义的。

(2) 可信性与有效性。审计信息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审计信息的可信性。正如汤姆·李教授认为“……审计之功能在于消除人们……对财务会计报表质量的怀疑……因为财务信息获得了独立专家意见的支持, 人们在接受和使用它时将充满信任感。”即审计信息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审计信息的可信性;其次, 进一步说明了审计程序存在的意义。

(3) 可信性与真实性。真实性, 既是一般经济信息与会计信息的重要质量特征, 也是审计信息必须具备的质量特征。没有真实性, 也就没有可信性;只有真实、正确的信息, 才是可信、可靠的信息。信息额真实性主要是指应从客观存在出发, 做到真实客观地描述经济活动或过程的变化与特征。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则是指必须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实际履行状况予以真实客观的描述与反映。这种描述与反映绝不能是审计师的主观臆断, 而必须以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为基础。

2. 主要质量特征与其次级质量特征。

(1) 真实性与客观性、公正性。从“审计人员客观地审计”到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质量特征。《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四规定:“注册会计师应该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客观是指审计人员对有关事项的调查、判断和意见的表述应当给予客观的立场, 以事实为依据……所谓公正也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业务时, 应当正直、诚实、不偏不倚地对待利益各方。”客观审计与公正评价互为依靠, 缺一不可, 目的是保证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因为只有真实的审计信息才能真正反映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为审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2) 有效性与合规性。审计信息要达到有效性, 必须以一定的规范作保证。我国《注册会计师》第21条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 必须按照职业准则规定的程序出具报告。”可见, 审计程序是在遵循审计规范下实施的, 通过恰当审计程序得到的有效信息要满足审计规范的要求。

(3) 相关性与明晰性、及时性、反馈性。审计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 取决于明晰性、及时性和反馈性。及时性是指审计信息能在决策者作出决策时取得, 及时性本身并不能使审计信息达到相关联, 但若信息不及时, 则审计信息便与决策无关了;同时审计信息应以审计信息使用者可以理解的方式存在, 具有“明晰性”;反馈性则是指审计信息能把过去决策所产生实际结果反馈给决策者, 使之与当初作出决策时所预期的结果相比较, 从而纠正偏差, 达到审计目标。

三、审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审计主体

所谓审计主体, 是指在审计活动中主动实施审计行为, 行驶审计监督权的审计机构及其审计人员。审计主体贯穿着审计信息产生过程的始终, 对审计信息质量起着决定作用。

1. 审计人员。

审计人员能否准确恰当的将审计技术与审计客体联系起来并将其付诸实施, 取决于审计人员的认知和能力。由于经济活动的动态发展性与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之间矛盾的存在, 审计人员的认知能力是相对滞后的、有限的, 这就决定了审计人员对经济活动的审查监督不可能总是恰如其分的。审计人员按照自己对审计技术的理解行驶审计, 相对不完美的理解与客观的经济活动相互结合, 必然会造成审计主体的产品—审计信息的不完美性。同时由于审计人员具有差异性、复杂性等特点, 其对同一经济活动实施审计行为的结果也是多样的、互异的。所以说, 审计人员认知与能力的有限性是客观存在的, 也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只能减少却不能消除这种由于有限性而造成的审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2. 审计主体组织结构。

审计主体组织机构是指审计主体的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方式。审计组织结构的类型将直接影响审计信息的配置及其利用效率。面对复杂多变的审计环境, 灵活、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类型能快速而经济地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 即具有高效的柔性, 有利于确保审计质量, 所产生的审计信息科学有效;而僵化、垂直式的组织结构类型则对审计环境的变化反应迟缓, 其柔性能力较低, 无法确保审计质量。

(二) 审计客体

所谓审计客体, 是指审计活动中被动接受审计行为, 配合审计监督的单位和个人。审计客体是审计行为的接受者, 其本身也是影响审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

首先, 审计客体的思想端正与否制约着审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相对于审计主体来说, 审计客体掌握着丰富的信息, 审计主体相对于审计客体是信息不对称的。由于审计客体的利己性客观存在, 当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实施审计行为时, 审计客体有可能采用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 或是提供虚假审计信息, 或是销毁证据, 或是遮短扬长, 由于审计客体对审计主体的不支持, 本身提供给审计主体的原始审计信息就是不全面的, 甚至是虚假的, 这就给审计主体搜集审计证据带来了许多困难, 人为地增加了审计信息的风险性。

其次, 审计信息客体本身的组织次序也影响着审计信息的质量。审计客体本身就是审计原始信息的生产机构, 而审计原始信息是审计信息的基础, 只有真实可靠的审计原始信息通过审计人员的整理、综合、分析, 才有可能产生科学的审计信息。由于审计原始信息是审计客体各个子系统的相互协作、有效配合的结果, 各个子系统是否合理配置、协调机制是否健全, 都将影响到审计原始信息的质量。从而进一步影响审计信息的质量。

(三) 审计行为

所谓审计行为, 是指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进行审查和监督活动中所运用的法律、法规、技术、方法、手段。审计行为因素包括审计规范因素和审计技术因素。审计行为因素是连接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的桥梁, 是影响审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因素。

1. 审计规范。

审计规范是对审计行为的规范, 是审计行为的一种约束与引导机制, 包括审计职业技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三部分, 其具有强制性。审计行为应严格遵循审计规范的刚性要求, 即严格按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组织处理审计事项等审计活动。当审计环境发生变化时, 审计行为的范围不能超出审计刚性的范畴, 要受审计刚性的约束。审计法规作为审计的游戏规则, 是各方面利益主体相互博弈的结果, 是一种人造的规则。当制定出的规则存在漏洞时, 具有“理性人”特点的审计行为主体就会充分利用这一漏洞为自己服务。这种客观存在的缺陷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信息的质量。

2. 审计技术。

审计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策略。为了完成一定的审计任务, 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活动的过程中, 都将用到各种各样的审计技术, 以取得适度、有效的审计证据, 正确地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对于采用常规审计技术的审计组织而言, 其组织结构比较标准化, 呈现机械式的特征;对于采用非常规审计技术的审计组织而言, 其组织结构灵活, 呈现有机式的特征。总之, 灵活运用各种审计方法, 恰当、科学地运用审计方法, 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更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最终产出品—审计信息的质量。

四、结语

明确各种审计信息质量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进而构建审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是审计的一项基础工作, 我国有必要重视和开展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从审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看, 为保证审计信息真实有效必须提高审计人员的认知能力, 建立合理的审计组织结构, 端正审计客体思想, 加强审计主体的组织次序建设, 规范审计行为和提高审计技术水平。

摘要:文章在借鉴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基础上, 构建了审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并分析了其构成要素, 明确了构成要素间的关系。从审计信息质量特征影响因素出发, 提出了保证审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审计信息质量,特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2].彭桃英.审计质量与审计市场行为主体关系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商学院, 2005

[3].杨翼飞.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D].厦门大学, 2006

[4].唐欢.论审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建[J].审计月刊, 2006

[5].范伟, 杨少春.审计信息质量的决定因素[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4

[6].肖文强, 审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06

[7].刘更新, 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机理及测度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006

[8].梁刚, 基于信息使用者的审计报告质量特征体系之构建[J].财会通讯, 2005

[9].徐政旦等, 审计研究前沿[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现代化”课堂下一篇:读书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