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式子宫次全切术

2024-07-25

阴式子宫次全切术(共8篇)

阴式子宫次全切术 篇1

随着微创技术日渐成熟, 腹腔镜已广泛应用于妇产科临床。子宫切除术式也由传统的开腹手术向腹腔镜和阴式手术方式转变, 以达到微创的目的。目前利用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治疗子宫良性病变, 逐渐发展成为子宫切除新的手术方式[1,2]。而LAVH与TVH均为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的微创手术, 但LAVH扩大了TVH的适应证, 现将本院2007年3月~2009年12月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和非脱垂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42例患者以下简称 (LAVH) 组, 平均年龄46岁, 有下腹部手术史者34例, 并发附件包块10例, 手术指征:子宫肌瘤31例并发附件包块6例;子宫腺肌病 (其中肌腺瘤3例) 11例并发附件包块4例。非脱垂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TVH) 40例, 以下简称 (TVH) 组, 平均年龄47岁, 子宫肌瘤37例, 子宫肌腺瘤3例, 伴阴道前后壁膨出8例。两组子宫均6~12周大小。所有病例均已婚已育, 两组术前均行宫颈细胞学检查, 排除宫颈恶性病变, 月经异常者行诊断性刮宫检查, 排除宫颈及子宫内膜病变。两组在文化程度、职业、经济、卫生情况等方面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手术步骤

使用美国Stryker公司腹腔镜系统及双极电凝及手术器械。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在脐轮上缘做一切口经脐部穿刺充入CO2形成人工气腹, 体位为膀胱截石位头低臀高, 气腹压力12~13mm Hg, 放置腹腔镜头探视腹腔, 分别于右下腹麦氏点穿刺10mm trocar、左下腹相当于麦氏点对应部位穿处置入5mm trocar, 依次用双极电凝凝切断双侧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和卵巢固有韧带、阔韧带, 若有盆腔粘连需先分离粘连组织, 有附件囊肿或附件包块行囊肿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 再于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处做一横切口, 下推膀胱;拔出腹腔镜器械, 按阴式全子宫切除法, 环切宫颈前后壁与阴道黏膜交界处, 分离宫颈膀胱间隙、宫颈直肠间隙, 依次切断缝扎双侧子宫骶、主韧带及子宫血管, 切除子宫, 从阴道取出子宫, 缝合盆腹膜及阴道残端;内镜下检查盆腔内有无脏器损伤或出血, 冲洗并吸净腹腔血块和冲洗液。退出腹腔镜及手术器械, 放出腹腔内CO2气体, 退出穿刺套管, 缝合切口。

1.2.2 阴式子宫全切术步骤

阴式子宫全切采用腰麻和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步骤与上阴道操作步骤相同, 只是子宫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和卵巢固有韧带、阔韧带均依次从阴道切断缝扎, 切除子宫从阴道取出, 如果子宫体积较大、牵出困难者, 可自阴道剥出肌瘤或将子宫分解成块取出, 再进行切除, 缝合盆腹膜及阴道残端。如阴道前后壁膨出, 则同时行修补术。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率 (术后体温超过38℃) 、术后住院日、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等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 两组术中情况比较见表1, 两组术后情况比较见表2。

术中见LAVH 36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 粘连主要为子宫前后壁与肠段盆底附件粘连, 还有子宫与膀胱、大网膜等粘连;TVH组无一例盆腔粘连。在行全子宫切除的同时, LAVH组有10例进行了单侧或双侧附件切除或卵巢囊肿剥除术, TVH组仅行子宫切除, 其中8例患者同时作阴道前后壁膨出的修补术。LAVH组2例患者中转开腹, 均为盆腔重度粘连, TVH组1例因合并宫颈肌瘤也中转开腹。

3 讨论

随着妇科腹腔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发展较快。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开腹手术及阴式手术共同的优点, 如开腹手术视野清晰、阴式手术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3,4]。传统开腹手术后并发症多, 且手术切口大, 患者术后痛苦多;阴式手术缺点是不能直视盆腔, 术中才能知道子宫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且由于手术视野小, 手术过程易造成周围脏器的损伤;子宫底较高位置的手术视野难于暴露, 手术难度大, 附件处理也较困难。腹腔镜下辅助手术既可在腹腔镜下将子宫较高位置的圆韧带、输卵管和卵巢固有韧带、阔韧带镜下切断, 减小了阴道手术的难度, 又可避免经阴道手术不能了解盆腔情况所带来的弊端。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均属微创手术, 但两种术式均较开腹手术的风险要高, 因此, 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尤为重要。正确地选择适应证既能达到手术目的, 又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腹腔镜铺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需要良好的镜下手术操作水平, 也要有较熟练的阴式手术技巧、有丰富的腹腔镜下分离粘连的技术及娴熟的镜下缝合技术, 要求术者必须熟悉盆腔解剖关系、掌握组织层次。

本研究结果表明, LAVH比TVH手术适应证宽,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 笔者认为对于复杂病例, 腹腔镜手术要优于阴式手术。

总之, 随着操作器械的改进和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 LAVH是安全可行的,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摘要:目的 比效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LAVH) 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TVH) 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07年3月~2009年12月于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者42例为研究对象, 与同期非脱垂阴式全子宫切除术40例作为对照。结果 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并发症等无明显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均为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手术, 但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适于子宫小、无粘连或伴阴道壁膨出者, 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扩大了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 即使盆腔内有粘连或合并附件囊肿、子宫较大等也能顺利完成手术, 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阴式

参考文献

[1]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91-202.

[2]林金芳, 冯缵冲, 丁爱华.实用妇科内镜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278-282.

[3]徐玲.阴式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7, 18 (5) :395.

[4]吴素英.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J].安徽医药, 2007, 11 (4) :366-367.

阴式子宫次全切术 篇2

【关键词】阴式子宫全切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416—01

随着妇科手术的不断提高, 阴式子宫全切术(TVH)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疼痛轻、肠蠕动恢复快、术后进食快、无肠粘连、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低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阴道前后壁膨出及小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功能性子宫出血、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的病人[1]。2010年1月~12月我科开展阴式子宫全切除术24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合并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12月我院开展阴式子宫全切除术24例,所有病例均经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检查。年龄41岁~62岁,平均55岁;其中子宫肌瘤15例,子宫颈原位癌3例,功能性子宫出血4例, 子宫腺肌病2例,均符合手术适应证,行择期手术。术前准备充分,术后观察细致,结果均无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

2 护理

2.1术前准备及护理

2.1.1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特点,完整收集资料,正确评估。介绍手术目的、方法、安全性、可行性、预后、术后注意事项。客观解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及缓解方法。解除紧张惧怕心理,积极配合手术。

2.1.2阴道准备。术前3d每日用0.5%活力碘棉球擦洗阴道两次。

2.1.3肠道准备。术前3d进食无渣半流质饮食,术前晚及术晨要清洁灌肠,术前12h内禁食,禁饮。

2.1.4 皮肤准备。备皮范围:上到阴阜上缘,两侧至大腿上三分之一处,下至肛门,剃去阴毛,用肥皂清洁干净。

2.1.5手术前日晚口服安定片,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2.1.6手术晨6:00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有假牙、金饰品应取下。术前30min留置尿管,并给予阿托品注射液0.5G肌肉注射。

2.2术后常规护理

2.2.1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禁食、水。术后6 h取半卧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2.2会阴伤口护理;用碘伏棉球擦洗阴道,每日2次,观察阴道内有无脓性及带臭味的分泌物排出。阴道填塞无菌纱布压迫止血,24h后取出并记录,若发现敷料渗血或感染,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阴道切口引流应保持通畅,注意引流液的性质和量,超过100ml及时报告医生,引流管一般24h拔除。

2.2.3导尿管的护理:术后常规留置尿管5~7d,更换尿袋每日1次,防止尿道感染,观察尿量及颜色性质,嘱患者多饮水,遵医嘱拔尿管前1d每4h开放1次,以锻炼膀胱功能。

2.2.4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2]:①严防泌尿系统感染:留置尿管引流袋要低于膀胱水平,以避免尿液返流膀胱;防止引流管的弯曲、受压,及时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尿量并做好记录。注意补入足够的液体,保持尿道口清洁,1~2次/d用消毒液擦拭或冲洗外阴及尿道口,除去尿道口周围分泌物,避免细菌经尿道和尿管之间侵入。②下肢静脉栓塞:术后按摩下肢,从术后2 h起,间歇性挤压或压迫腓肠肌,促使小腿深层肌肉的活动,术后6 h后辅助伸展下肢等,术后鼓励适时下床活动、避免长久站立等。密切观察下肢颜色,询问有无异常感觉、疼痛等。③残端感染出血: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手术部位出血情况。

2.2.5出院指导:术后1个月复查,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增加腹压,保持大便通畅,禁止性生活。若有下腹部、会阴疼痛、阴道流血及时就诊。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潔、干燥,收缩会阴及肛提肌,锻炼盆底肌肉张力,坚持随访。

3 结论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较腹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及腹壁无切口瘢痕等优点,逐渐被更多患者接受。而严密、有效、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为成功实施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提供了保障。本组患者良好的恢复,进一步说明了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李桂芳, 孙翠珍, 房冬梅. 新编常见妇产科疾病的诊疗与护理[M]. 云南: 云南科技出版社.2009,7

阴式子宫次全切术 篇3

关键词:阴式子宫全切术,开腹子宫全切术,疗效

子宫全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子宫切除术之一, 其手术范围是将子宫连同宫颈同时切除。子宫全切除术可以经腹部或阴道进行, 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阴式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2月在笔者所在科行子宫全切除术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宫全切除术的手术指征[1]。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因子严重缺乏的患者;合并血小板严重减少的患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根据上述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n=75) 与对照组 (n=53) , 观察组患者年龄27~57岁, 平均 (40.2±7.3) 岁;疾病组成:前置胎盘18例, 胎盘早期剥离12例, 子宫收缩无力4例, 子宫肌瘤21例, 子宫颈癌11例, 卵巢癌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5~58岁, 平均 (42.5±6.8) 岁;疾病组成:前置胎盘13例, 胎盘早期剥离7例, 子宫收缩无力2例, 子宫肌瘤15例, 子宫颈癌9例, 卵巢癌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阴式子宫全切术, 步骤如下: (1) 嘱膀胱截石位, 硬膜外麻醉。 (2) 对患者阴道进行常规消毒, 在患者膀胱沟下与后穹窿与宫颈交界处中间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 (3) 在膀胱附着于子宫颈处下方4 mm的阴道壁上作一切口, 将膀胱宫颈间隙进行钝性分离后再将膀胱往上推, 直至膀胱达到前反折腹膜处, 并将前腹膜打开。 (4) 分离子宫直肠间隙, 并将后腹膜打开。 (5) 处理两侧宫颈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子宫动静脉。 (6) 对子宫大小、活动度进行初步估计。子宫较小时, 可将其经前穹窿翻出;子宫较大时, 可采用子宫粉碎、子宫切割等方法进行细化处理, 等待子宫缩小后再翻出。 (7) 缝合前后腹膜以及阴道前后壁后放置引流管。对照组按传统开腹子宫全切除步骤进行。

1.3 疼痛评分标准

0级:无疼痛, 仅稍感不适。1级:可忍受的腰腹部酸痛, 伴随有出汗。2级:明显疼痛, 呼吸急促。3级:无法忍受的剧烈疼痛, 躁动不安[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均值之间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或两个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组间率之间的比较采用字2检验, 组间疼痛程度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 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发热率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发热率分别为18.7% (14/75) 、50.9% (27/53) , 观察组术后发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分级比较

观察组术后疼痛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例 (%)

2.4 两组患者术后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3。

3 讨论

既往认为阴式子宫全切术的手术难度较大, 手术野暴露不佳, 易合并术后阴道流血等, 因此, 仅将该术式应用于子宫脱垂以及子宫体积较小的患者。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 阴式子宫全切术得到不断改进, 如取消腹壁切口、减少对肠道干扰等, 目前阴式子宫全切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非脱垂子宫患者, 子宫体积较大的患者, 有腹部及剖宫产手术史的患者[3]。但是当患者的子宫存在严重粘连、活动度不佳时, 仍然需要采用开腹子宫全切术。

在本研究中, 笔者将128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接受阴式子宫全切术, 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子宫全切术。结果可见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发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阴式子宫全切术具有创伤较小, 对患者腹腔内脏器干扰较少等特点;而开腹子宫全切术具有创伤较大, 对患者腹腔内脏器干扰较大, 手术创口易感染等特点所致。

综上所述, 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相比, 阴式子宫全切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 因此, 当患者符合阴式子宫全切术的手术指征时尽量使用该术式治疗。

参考文献

[1]Van Evert J S, Smeenk J M, Dijkhuizen F P, et al.Laparoscopic subtotal hysterectomy versus 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a decade of experience[J].Gynecol Surg, 2010, 7 (1) :9-12.

[2]Espino-Strebel E E, Luna J T, Domingo E J.A comparison of the 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 with the conventional radical hysterectomy[J].Int J Gynecol Cancer, 2010, 20 (7) :1274-1283.

阴式子宫全切术麻醉配合的体会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86例患者, 均因子宫肌瘤行择期阴式子宫全切术, 年龄29~53岁, 平均43.7岁, 体重48~74 kg, ASA Ⅰ~Ⅱ级, 均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肾、肝脏严重疾患。手术均由一组相同妇产科医生和麻醉师操作;所有患者无手术和腰麻、硬麻绝对禁忌证。两组患者平均年龄、病情程度等一般情况相似, 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随机将患者分成硬膜外麻醉组 (EA, 对照组) 42例, 腰硬联合麻醉组 (CSEA, 治疗组) 44例。所有患者常规术前用药, 入室后常规监测ECG、BP、HR、SPO2等并建立静脉通道, 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0.5 mg, 苯巴比妥钠0.1 g。对照组于L2~3间隙行硬膜外麻醉, 头侧置管3.5 cm, 硬麻用药根据患者体质选用1%~1.5%利多卡因与0.375%盐酸左布比卡因混合液13~20 ml.治疗组采用一点穿刺法经L2~3间隙穿制, 应用特制的联合穿刺针。当硬膜外穿刺成功后, 用25 g脊麻针经硬膜外穿刺针管腔行蛛网膜下隙穿刺, 当脑脊液流出后, 注入所需“2∶1” (0.75%布比卡因2 ml+10%葡萄糖注射液1 ml) 药液2~2.5 ml于蛛网膜下隙, 然后退出蛛网膜下隙穿刺针, 再经硬膜外穿刺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 cm, 置管后将硬膜外穿刺针退出, 并将硬膜外导管妥为固定。仰卧位。若术中阻滞平面偏低不能满足手术需要, 则经硬膜外导管追加2 %利多卡因5 ml。术中根据麻醉平面和手术时间酌情硬膜外用药, 术后使用麻醉镇痛泵[1,2]。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观察麻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低血压、恶心呕吐及头痛) , 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 调节好输液速度, 根据患者情况做出具体对症处理。

1.3 麻醉效果

优:患者安静, 术中无痛, 无任何不适感, 腹肌及宫颈肌肉松驰, 无内脏牵拉反应, 手术完成顺利;良:患者术中无痛, 诉有轻度不适感, 腹肌及宫颈松弛, 有轻度的内脏牵拉反应, 须给予一定的静脉麻醉药辅助完成手术;差:患者有明显疼痛感, 肌肉紧张, 腹肌及宫颈松弛不够, 内脏牵拉反应重, 改全麻完成手术。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 (x¯±s) 表示, 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 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麻醉效果, 对照组优22例, 良12例, 差8例, 优良率为80.95 %;治疗组:优38例, 良6例, 差0例, 优良率为100 %;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 SpO2、ECG没有明显改变。对照组部分患者术中有内脏牵拉反应;治疗组患者术中未见腹肌紧张, 恶心呕吐及疼痛反应, 达到了良好的麻醉效果。

3讨论

为患者提供无痛、安全、创伤小的麻醉和手术, 是麻醉师和临床医生共同的目标与心愿。子宫全切术的特点为盆腔深部和阴道操作, 阴式子宫全切术是子宫全切时的常用术式, 由于此手术的特殊性, 对麻醉的要求较高, 要求麻醉有充分的镇痛效果, 还需要与子宫相关的韧带、肌肉松弛, 需要保证从阴道牵拉子宫时感到肌肉松弛且无内脏牵拉反应。单纯硬膜外麻醉需较大剂量的局麻药才能达到一定的麻醉平面, 但仍有部分患者阻滞不全, 局麻药中毒的发生率较高。单纯腰麻不能满足有时长时间手术的需要, 无法完成术后镇痛。随着腰硬联合穿刺针的出现, 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在腹部手术也越来越多。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阻滞两者之优点, 既保留了脊麻起效快, 镇痛与肌松完善的优点, 也便于调节麻醉平面, 防止麻醉平面过高。经硬膜外导管追加局麻药可弥补单纯脊麻胸段阻滞平面不够或阻滞时间不够的情况。本次研究中, 治疗组腰硬联合麻醉优良率达100%,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对照组单纯硬膜外麻醉部分患者出现内脏牵拉反应。我们采用的一点穿刺法所用的脊麻穿刺针较细, 注药时间需45~60 s, 但脊麻与硬膜外用药量均较两点穿刺法为少。一点穿刺法对患者的损伤小, 由于采用25 G脊麻穿刺针, 术后头疼发生率也明显减低。具有减少局麻药血药浓度, 提高术后镇痛效果的优点, 在手术中易于随时追加药物, 管理方便。

摘要:目的 评价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86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患者, 年龄29~53岁, 体重48~74kg,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单纯硬膜外麻醉) 42例, 治疗组 (腰硬联合麻醉) 44例, 术中均常规监测生命体征、ECG、SpO2以及术中患者牵拉反应情况, 观察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平稳, HR、SpO2、EC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效果方面, 对照组优22例, 良12例, 差8例, 优良率为80.95%;治疗组:优38例, 良6例, 差0例, 优良率为100%;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部分患者术中有内脏牵拉反应;治疗组患者术中未见腹肌紧张、恶心呕吐及疼痛反应, 麻醉效果良好。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阴式子宫全切术, 麻醉操作简单, 易于开展, 麻醉效果确切可靠。

关键词:腰硬联合,阴式子宫全切术,麻醉

参考文献

[1]周康.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妇科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应用.海南医学, 2007, 18 (7) :71-72.

阴式子宫次全切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9—07—01~2010—06—30对我院收住院的功能性子宫出血,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 宫颈病变, 符合上述适应证无上述禁忌证共84例:子宫肌瘤59例, 子宫腺肌症14例, 功能性子宫出血10例, 宫颈CINIII级1例。年龄38~55岁。术前常规全身检查, 无手术禁忌证。适应证: (1) 子宫小于16周妊娠大小, 无黏连; (2) 异常子宫出血, 经保守治疗无效, 影响健康; (3) 排除子宫恶性病变; (4) 子宫腺肌症; (5) 宫颈病变。禁忌证: (1) 生殖道恶性病变, 需探查和淋巴清扫者; (2) 盆腔手术史致广泛黏连者; (3) 全身出血疾病者; (4) 阴道有急性炎症; (5) 阴道狭窄。

1.2 手术方法

采用经阴道前穹隆切开后, 翻转子宫, 缩小子宫, 使子宫“前滚翻”, 然后与经腹切除子宫的顺序相同的方式切除子宫。故称之为“顺行式阴式子宫切除”。具体的手术步骤如下: (1) 缝吊小阴唇于两侧外阴部皮肤上, 肛门前缝吊无菌巾, 导尿。 (2) 钳夹宫颈前唇, 电刀切开阴道前穹隆部9点~3点, 半环形切开, 而非环形切开。 (3) 钝锐分离膀胱宫颈间隙, 直达反折腹膜部, 有落空感。 (4) 阴道拉钩拉开膀胱, 露出反折腹膜, 该处有滑动感, 有时有少量腹腔液积聚, 剪开反折腹膜, 暴露子宫前壁。 (5) 翻转子宫:应用大巾钳钳夹可见的子宫前壁, 牵拉子宫钳入第二巾钳, 依次循环上移并外拉子宫, 钳夹至宫底后缓慢拉出子宫, 一般小于80d妊娠子宫大小可直接翻转, 实行“前滚翻”。 (6) 缩小子宫:对于较大子宫直接翻转困难时, 要施行子宫缩小, 缩小子宫的方法有:肌瘤剥除, 肌瘤分碎, 子宫分碎, 去核术, 子宫对半切开 (此手术要求切开子宫前壁, 剥除后壁较大肌瘤时应用) 。 (7) 顺行式子宫切除:子宫翻转后与开腹所见子宫相似, 与开腹顺序相似的方法切除子宫。 (8) 当子宫主韧带、骶韧带切除后, 即剩下后穹隆部的阴道壁, 直视下顺利切除子宫, 鼠齿钳钳夹阴道前后壁, 检查各残端有无出血。 (9) 缝合阴道前后壁:不缝合膀胱反折腹膜, 实行阴道前壁、后腹膜及阴道后壁一层缝合, 放置盆腔引流管一根。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84例患者手术经阴道顺行式切除全子宫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 (132.23±32.54) mL。手术时间 (48±16) 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18.5±4.2) h。术后起床活动时间 (17.5±7.3) h。术后住院时间 (4.5±0.5) d。无术后病死率。无术后并发症。

2.2 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子宫大小的关系

子宫>80d妊娠大小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子宫<80d妊娠大小手术时间, 且有统计学差异, 术中出血量子宫>80d妊娠大小略多于子宫<80d妊娠大小, 但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2.3 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术者的手术技巧的关系

我们还发现, 术者的手术技巧对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有直接的影响。有3例手术达到甚至超过70min, 均为开展此手术初期由于对此手术相对不熟, 打开膀胱反折腹膜前费时较长, 致手术时间较长。在开展此手术初期, 由于分离膀胱宫颈间隙深浅欠满意及缩小子宫时未注意向外牵拉子宫压迫创面致术中出血量超过170mL。

3 讨论

阴式子宫切除是具有微创特点的手术之一, 阴式子宫切除是通过自然生理腔道施术, 具有损伤小、住院时间短、腹壁无瘢痕、住院费用低等诸多优点。因此, 在同等条件下, 若能实施阴式手术, 应尽量以实施阴式手术为宜[2]。虽然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微创领域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但尚未得到广泛开展, 在我国, 阴式子宫切除大多数医院不足10%[3]。这是因为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操作技术限制了它的适应证范围。传统的阴式子宫切除手术因子宫下降难、暴露差, 故适应证受到限制, 多限于脱垂子宫。近1年我们采用顺行式阴式子宫切除, 直视下操作, 适应证扩大至非脱垂子宫, 且因在直视下操作, 肌瘤剥除, 肌瘤分碎, 子宫分碎等缩小子宫更安全, 达16孕周大小依然可顺利完成。由于经阴道操作受空间及技术熟练程度的影响, 手术技巧是成功的关键。我们体会到顺行式阴式子宫切除术关键在于: (1) 病例的选择。术前选择很重要, 子宫过大 (>16孕周) 、严重盆腔黏连的患者应慎重选择。子宫大于孕3月大小一般需行子宫缩小, 缩小子宫需要一定时间, 缩小过程中因增加创面, 所以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增加。严重盆腔黏连手术时解剖层次辨认困难, 黏连松解过程中损伤膀胱、直肠机会增加, 分离创面出血, 所以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增加。甚至可能中转开腹。因此我院将盆腔广泛黏连者列为禁忌, 我院手术的84例患者无术后并发症与选择合适病例是分不开的。 (2) 娴熟的手术技巧。分离膀胱宫颈间隙及打开膀胱反折腹膜技巧非常重要, 熟练时1~2就能完成, 否则, 10余分钟甚至半小时也有可能, 我院开展此手术的初期费时较长即主要缘于此。当然, 如果未掌握分离膀胱宫颈间隙及辨认膀胱反折腹膜技巧, 还可能导致膀胱、输尿管损伤及出血增多。我们体会分离膀胱宫颈间隙, 要大胆地使用剪刀分离间隙, 向两侧充分分离, 盲目地用手指钝性分离及向两侧分离不充分, 反而会增加膀胱输尿管损伤的机会。分离膀胱宫颈间隙后达反折腹膜部时, 有落空感, 该处有滑动感, 有时有少量腹腔液积聚, 即为膀胱反折腹膜, 紧贴宫颈处剪开膀胱反折腹膜可减少甚至避免损伤膀胱风险。我们手术的84例患者无1例膀胱、输尿管损伤与掌握此技巧有关。实行阴道前壁、后腹膜及阴道后壁一层缝合, 不缝合膀胱反折腹膜, 放置盆腔引流管一根。不仅能及时发现出血, 也能降低术后的感染。阴式子宫手术是相对有菌手术, 即使是发生感染, 盆腔引流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治疗。我们通过1年的实践, 不断总结经验和提高阴式手术技术和技巧, 认为开展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目前我院阴式子宫切除占子宫切除术的60%, 无一例膀胱、直肠、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由于损伤小、住院时间短、腹壁无瘢痕、住院费用低等诸多优点, 受到患者的青睐。在微创手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选择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 是患者的强烈渴望, 也是我们医生的终身追求。顺行式阴式子宫切除术可以不用任何特殊器械, 而且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 值得在基层医院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谢庆煌, 柳晓春, 郑玉华, 等.非脱垂子宫经阴道手术术式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 2005, 85 (18) :1281-1283

[2]工藤隆一.阴式手术基础及操作[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9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护理 篇6

1 临床资料

本组270例患者均为良性病变, 年龄39岁~56岁, 平均年龄47.5岁。均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 其中子宫肌瘤97例, 子宫腺肌症30例, 子宫内膜增生143例, 患者多因月经不规则、经期延长、月经过多、腹部肿块、压迫症状等来院就诊。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访视

术前1 d由巡回护士到病房查阅病历, 了解病情, 并主动与患者交谈, 了解她们担心的问题。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病情用恰当的语言向其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手术的麻醉方式及腹腔镜的优点, 以解除患者的顾虑, 稳定其情绪, 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手术治疗[2]。

2.1.2 心理护理

本组27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 情绪低落, 抑郁, 精神痛苦, 担心手术是否成功, 术中是否有危险, 麻醉意外等。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 不仅是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可以增进护患间的沟通与信任感。有些患者认为女性没有子宫会很快衰老, 针对上述情况, 我们要向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讲清手术的安全性、可靠性、优越性, 并对手术过程、时间和麻醉方式向患者详细说明, 解释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对应措施、有关女性性器官的功能, 让其明白卵巢是维持女性性征的器官, 切除子宫并不影响女性性征的保持和性生活的质量。消除患者的顾虑, 使患者充满信心, 力争在术前达到最佳心理状态, 取得合作。

2.1.3 常规护理

积极做好术前各项常规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全项、心电图、胸部X线片、艾滋病抗体等检查。

2.1.4 皮肤准备

腹腔镜手术备皮范围上至剑突, 下至两大腿上1/3, 两侧至腋中线, 包括会阴部, 备皮时绷紧皮肤以免损伤皮肤, 备皮完毕用温水洗净擦干。要特别注意清除脐部污垢, 该部位凹陷于体表, 皮肤娇嫩, 不易清洗, 利于细菌生长[3], 所以先用清水浸泡, 碘伏溶液棉球擦拭, 以祛除污垢, 注意动作轻柔, 力度掌握适中, 避免损伤脐部皮肤黏膜, 以免增加手术的感染率。

2.1.5 阴道准备

避开月经期, 术前做阴道分泌物检查, 一般进行阴道灌洗, 每日2次, 连续3 d, 常规用2%碘伏溶液灌洗, 有阴道炎症者应治疗痊愈后再进行手术。

2.1.6 肠道准备

术前1 d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术前禁食12 h、禁饮8 h, 以减少麻醉引起呕吐而导致的误吸。术前1 d禁食豆类、牛奶等, 以防止胃肠胀气而影响术野的暴露。术前晚予灌肠1~2次, 术晨予清洁灌肠, 清除肠道内容物, 防止术后腹胀或麻醉后肛门松弛排便在手术台上引起感染。

2.1.7 术前指导

术前嘱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 以防术中血压升高及出血增多。为促进患者适应术后护理和康复, 指导患者掌握预防并发症的方法, 如:去枕平卧的重要性, 饮食与营养, 练习深呼吸, 学会有效咳嗽和咳嗽时如何保护伤口, 使患者更好地适应术后不适, 并鼓励患者术后要尽早下床活动。

2.2 术后护理

2.2.1 加强呼吸道的护理, 预防肺部感染

全麻手术是引起肺部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腹腔镜手术均采用全麻, 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 气管插管容易损伤气管, 喉头分泌物较多。床边备急救的药物及器械以备急用, 给予去枕平卧6 h, 麻醉未清醒时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术后前3 d常规予超声雾化吸入, 每日1~2次, 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预防肺部感染。

2.2.2 生命体征的观察

术后严密观察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腹部症状。测血压、脉搏、呼吸, 30 min 1次并记录, 6 h平稳后改为60 min 1次并记录。给予心电监护, 吸氧6 h, 并随时观察腹膜刺激征, 以便早期发现内出血、休克等病情变化, 对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面色苍白及腹部疼痛者应立即报告医生, 并做好开放静脉、吸氧及开腹止血的准备, 得到及时处理。

2.2.3 恶心、呕吐

腹腔镜手术因人工气腹及麻醉反应, 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 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清除呕吐物, 防止呕吐物反流入气管, 引起窒息或坠积性肺炎。

2.2.4 导尿管的护理

留置导尿期间妥善固定导尿管, 保持尿管通畅, 防止扭曲、受压、堵塞, 并注意观察尿量及性状。导尿管一般术后24 h~48 h拔除, 拔除后评价排尿情况。留置尿管是尿路感染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导尿管留置期间要保持会阴部清洁, 用碘伏棉球轻擦尿道口1 d 2次, 以进行消毒。

2.2.5 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尤其是腹腔引流管和留置导尿管的有效引流。妥善固定引流管, 避免受压、扭曲, 堵塞[4], 每隔1 h~2 h挤压引流管1次。观察引流液的色、量并记录, 麻醉清醒后改为半卧位, 以利于引流。

2.2.6 会阴护理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因阴道顶部在切除子宫后会做断端的缝合, 因而术后有少量褐色出血属正常。每日会阴护理2次, 温水清洗外阴2次, 以保持外阴的清洁。

2.2.7 伤口护理

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伤口完全愈合后方可淋浴, 观察有无红、肿、热、痛现象, 以防感染发生。

2.2.8 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6 h, 可进少量流质饮食, 逐步改为半流质或普食, 加强营养, 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刺激肠蠕动, 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发生。

2.2.9 体位

去枕平卧6 h改为半卧位, 术后要按时给予患者按摩腰部及腿部, 1 h为患者翻身1次, 以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压疮及血栓的发生。术后1 d开始下床活动, 可减少肠粘连的发生。

3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出院后要休息1个月~2个月复诊, 2个月内禁洗盆浴和性生活。注意保持外阴清洁, 保持大便通畅。康复期加强营养,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清淡饮食, 术后如有阴道出血、腹痛等情况及时来院就诊。

4 结果

本组270例患者通过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全部痊愈出院, 平均住院6 d, 均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

5 讨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瘢痕小、痛苦轻等优点, 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但是手术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护理质量。术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的生命体征监测、腹部切口的护理、细致的出院健康指导等, 都是提高手术疗效的有力保障, 己得到子宫切除患者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李卫民, 朱静洁, 等.妇科腹腔镜技术培训规范的研究与建立[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1, 16 (2) :146-148.

[2]张秀群, 陈雪燕, 等.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07, 22 (10) :4-5.

[3]高炎, 樊平, 毛仑, 等.腹腔镜手术脐孔皮肤清洁准备方法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1) :8-9.

阴式子宫次全切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4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年龄33~59岁, 平均45.1岁;其中子宫肌瘤35例, 子宫腺肌瘤17例, 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功能性子宫出血各1例;有下腹部手术史4例, 其中剖宫产2例, 附件手术和外科手术各1例;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8例, 增大如妊娠6~8周6例, 8~12周37例, 12~16周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B超、宫颈细胞学涂片和常规妇科等检查, 排除恶性疾病。

1.2 方法

采用德国WISAP公司生产的电视腹腔镜及手术器械。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前置导尿管,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术中进行心电监护、血氧、气道内压监测, 放举宫器、导尿。脐轮下缘10 mm切口, 进气腹针, 气腹压力维持在13 mm Hg, 完成气腹后, 于脐部插入10 mm套管, 置入腹腔镜, 于左右下腹部插入10 mm或5 mm套管。使用超声刀切割及双极电凝止血, 镜下处理圆韧带、附件, 打开阔韧带前后叶及膀胱反折腹膜。盆腔如有粘连先分离粘连, 双极电凝凝切双侧子宫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输卵管峡部及系膜, 剪开膀胱腹膜返折, 如有卵巢囊肿则凝断该侧漏斗韧带, 剪开阔韧带后叶、分离宫旁组织, 暴露双侧子宫血管、用双极电凝凝固子宫血管呈白色, 转阴道手术。子宫动脉及以下操作均经阴道完成。阴道操作完成后重建气腹, 腹腔镜下检查、冲洗盆腔各残端, 盆腔留置灭滴灵50 ml, 经套管穿刺孔置腹腔引流管。术后给予抗生素1~3 d, 术后第1天拔尿管, 第2天恢复正常饮食, 同时取出阴道纱布卷并拔腹腔引流管, 术后5 d拆线。

2 结果

本组54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 无中转开腹。所有患者术后体温最高均未超过37.5℃, 无周围器官损伤及手术并发症。手术平均时间110 min, 镜下手术平均时间66 min, 阴道手术平均时间44 min。术中平均出血160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6~46 h, 平均24 h。术后至出院时间5~9 d, 平均7 d。所有患者腹部穿刺切口均甲期愈合。术后1个月复查, 体温正常, 均无阴道残端出血及愈合不良, 恢复好。

3 讨论

LAVH以腹腔镜手术开始, 阴道手术结束, 至少在腹腔镜下要处理附件后转为阴式手术。手术成功和降低中转开腹率的关键是合理选择手术对象。对合并较严重心肺疾患不能耐受全麻和腹腔镜气腹、有腹部手术史, 术前检查考虑腹腔粘连严重及子宫超过孕20周的患者不宜行LAVH。本组患者均符合LAVH手术指征。

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术野小, 且须在盆腔无粘连, 附件无异常情况下进行, 易损伤邻近器官, 因此其应用受到限制。腹腔镜辅助手术可在腹腔镜直视下检查腹盆腔脏器, 排除恶性病变, 完成粘连分离、附件肿瘤的处理, 克服了传统阴式手术不能同时处理腹腔内病变, 术野小, 易损伤邻近器官等缺点, 使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指征放宽, 手术难度减小[1]。本组54例LAVH手术, 电视腹腔镜可根据盆腔情况, 对子宫大小、形态、病变性质进行评估, 决定手术方式, 使阴式手术的难度大大降低, 扩大了阴式手术指征, 弥补了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不足。本组54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 无中转开腹。

腹腔镜下止血是LAVH手术成功的关键, 子宫动脉是常见的出血部位, 该血管较粗, 又毗邻膀胱输尿管, 操作困难, 应用超声刀止血效果较好[2]。超声刀集凝固、切割、分离、止血等功能于一体, 避免了术中频繁更换器械及电能所产生的烟雾而影响视野, 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3]。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术后体温最高均未超过37.5℃, 无周围器官损伤及手术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 体温正常, 均无阴道残端出血及愈合不良, 恢复较好。

综上所述, LAVH手术安全性高, 时间短, 创伤小, 恢复快, 并发症少, 弥补了阴式全子宫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不足, 既可探查腹盆腔情况, 排除恶性病变, 处理腹腔内合并病变, 松解盆腔粘连, 又可于阴道手术后检查手术质量, 排除腹腔出血, 清洗腹腔, 减少术后病发率[4,5,6], 适用于各种良性病变的全子宫切除术,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玉玲, 解梅林, 邹君.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3, 38 (9) :571-572.

[2]WANG CP, LIAO S, DU M, et al.Gynceoloigcal laparoscopic surgery of317cases[J].China Jounral of Endoscopy, 2002, 8 (3) :87-88.

[3]徐丽娟.超声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2, 7 (2) :10.

[4]Olsson JH, Ellstrom M, Hahlin M.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trial com-paring laparocopic and abdominal hysterectomy[J].Briitsh Journal of Obstetirc and Gynaecology, 1996, (103) :345-350.

[5]肖红新, 汪洁萍, 任冉.腹腔镜下四种子宫切除术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5, 5 (3) :184-186.

阴式子宫次全切术 篇8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52例均经门诊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 其中子宫肌瘤199例, 子宫腺肌病30例, 难治性功能失调子宫出血23例。均以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辅助子宫肌瘤全切除微创术患者, 年龄36~53岁之间, 平均为 (42±0.5) 岁, 手术时间30 min~95 min, 平均 (48±0.6) min。

2护理方法[2]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向患者家属讲述子宫肌瘤的病因、症状、危险性、讲解术手术的必然性,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是新开展的先进微创手术, 介绍手术的方法、优点, 使患者了解熟悉并主动配合治疗。

2.1.2 术前准备

做胸透、心电图及查血肝肾功能, 三大常规, 白带常规, 彻底了解泌尿生殖系有无感染, 有感染则先治愈后再手术。术前3 d用0.05%碘伏棉球擦洗阴道, 2次/d。每d白带常规检查, 二次检查正常后方可行手术。按照腹部手术要求进行腹部皮肤、脐部的清洁护理, 尤其注意脐部凹凸部位的清洁、预防其凹凸位细菌引发切口的感染。

术前8 h禁食、3 h清洁灌肠;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 鲁米那钠0.1 g, 并置尿管排尿。

2.1.3 手术器械的准备

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术器配备精良, 且复杂, 术前必须精心准备, 消毒灭菌, 反复核对调试配套。按手术程序排列, 以便使用。

2.2 术中护理

2.2.1 硬膜外麻醉护理

麻醉时, 责任护士协助麻醉师安置患者体位, 针对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的患者, 从心理学的观点讲解情绪与疾病之间的关系。麻醉师执行穿刺操作时, 护士可轻握患者的手, 使其有依赖感, 与其谈论其感兴趣的话题, 分散其注意力。指导患者正确进行深呼吸, 慢节凑呼吸和放松运动。麻醉成功后协助患者安置好体位, 手臂外展放于托手板上并固定。下肢用约束带固定 (防止患者燥动而污染手术台) 。仰卧位时, 手术台向左倾斜15~20度, 以减少子宫后压的力量。

术中妥善固定硬膜外注药管, 翻身时避免牵拉脱出, 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出、血肿、当镇痛无效时, 应检查镇痛泵工作状态, 若有异常即报告麻醉师, 以保证镇痛效果。

2.2.2 手术监控护理

调节电视监控系统使之保持清晰, 大小远近视野适中;器械护士应充分熟悉手术程序, 术程与医师配合默契;巡回护士应认真核对所用气体是否CO2医用气体, 充气时, CO2充入腹腔速度应控制在3 L~3.5 L/min, 压力应在1.6 Kpa~1.9 Kpa之间, 压力过高, 速度过快可能引起总肝血回流量, 回心血量增加而发生超负危险。若出现患者呼吸急促、胸闷、口唇青紫等现象, 可能是空气栓塞所致应立即停止操作, 停止手术, 使患者取左侧卧位, 即吸氧, 注射地塞米松, 一般均可迅速缓解, 恢复正常后再继续行手术。

2.3 术后护理

2.3.1 生命体征护理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脉搏、体温、有无血压下降、呼吸困难, 每1 h测血压1次直至平稳, 改为常规测试, 因腹腔刀口出血不易发现, 要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的变化, 以防止出血过多。当患者出现口唇苍白, 大出汗等异常症状, 应预防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

2.3.2 平卧, 保证呼吸道畅通

患者回房应去枕取平卧位, 防止硬膜外麻醉后脑脊液自穿漏出引发头痛:应吸氧3 h, 头位勿过低, 因过分头低仰卧位、气腹压力过高, 使隔膜活动受限, 换气不良, 有可能引发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应观察有无酸碱平衡紊乱。

2.3.3 尿管与阴道护理

保持尿管畅通、观察尿量、性质、颜色、防止尿管扭曲阻塞, 嘱患者12 h后多饮水达到冲洗膀胱内沉淀物的目的。同时防止尿潴留发生。保持外阴清洁、衣裤被巾应消毒灭菌后方可使用, 每日用0.05%碘伏棉球擦洗外阴2次, 拔尿管前2 d间断夹管以训练膀胱排尿功能, 尿管拔后应督促患者排尿, 同时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 如出血量多者, 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阴道填塞纱布者, 应防止脱出, 通常12 h取换。

2.3.4 人工气腹的护理

注意观察有无皮下气肿和肩背酸痛, 因为腹腔镜建立人工气腹、术中气腹压力较高, CO2可能向皮下扩散导致皮下充气而气肿。肩背酸痛是由于残留的CO2气体达横膈膜下刺激神经的终末端所致[1]。护士应耐心作心理护理并嘱咐患者经常改变体位, 使其有舒服感, 一般24 h左右气肿消失, 3~5 d肩痛自然消失。

2.4 出院护理与指导

鼓励患者在拔管后尽早下床活动, 第3 d下床活动次数可增加到5~6次, 促进肠蠕动、减少肠粘连的发生。鼓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 合理营养、休息、睡眠和活动。注意个人卫生, 术后3周内禁止性生活。

3结果

252例子宫肌瘤全切除微创术患者、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无院内感染, 住院4~6 d, 平均4.5 d均痊愈出院。

4讨论

子宫肌瘤全切除微创术围手术期护理是妇产科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2]。我院把心理护理[3]与其他护理工作结合成一体, 首先解除子宫肌瘤患者对微创术的担忧、顾虑和缺乏手术配合知识, 使其在术中术后护理均能积极主动耐心配合, 减少流血、疼痛、预防院内感染, 平稳渡过围手术期[2], 依期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乐杰, 妇产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422.

[2]随玉慧, 龙桔芳, 王南芳.腹腔镜下子宫切除的护理,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29) :7240-7241.

上一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论文下一篇:山水文化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