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文化

2024-07-25

山水文化(精选12篇)

山水文化 篇1

在今天处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 我们把“山水”视为一种生命意识的复归, 一种身处繁华都市而超越于现实、对自由精神的追求的理想, 如此看来张大千山水画中“山水文化”的表现, 对当今的人们会有一定的启示:走近山水, 亲近山水, 贴近山水, 在山水中完善自我。

一、中国“山水文化”与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反映出的不只是绘画的问题, 它是一种“山水文化”。从哲学意义上说, 山水文化就是人化的山水,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结晶, 其中包括实用的、认知的、宗教的、审美的层面,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 彼此制约, 或使山水改变面貌, 或使山水人情化, 孕育出多种多样的山水文化现象。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力量, 他的感知的能力和掌握对象的能力, 制约着他的需求和目的。他只能按照自己现实的需求和目的, 选择对象不同的局部、方面、层次作为开展对象活动的客体。由于主体本身的需求、目的和对象化能力不同, 指向同一客体的对象性活动就有不同的意义, 建构起不同性质的对象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文明的不断推进, 人们掌握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 人与山水的关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因此山水文化总是处于继往开来发展之中。中国山水文化, 就是我们的先人在长期实践中与山水形成各种对象性关系的产物, 凝聚着一代代炎黄子孙的意向、智慧、力量和情感, 展示出对于真、善、美的不断追求, 这宝贵的财富是自然和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厚赐。

山水绘画, 是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又一重要审美创造领域。在世界上, 中国是山水画出现最早的国家。魏晋南北朝时期, 顾恺之、宗炳、王微等都从事山水画创作。到了唐代, 山水画更走向繁荣, 出现了青绿山水、水墨山水等多种流派。历代山水画的大师们, 既重视“外师造化”, 又强调“中得心源”, 主张采山川之灵, 向大自然探求画理和画法, 留下了灿烂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山水画遗产。近代以来, 吴昌硕、黄宾虹、张大千、刘海粟等, 又把山水画推向了新高峰, 使之具有新的时代特色。中国山水画, 是绚丽的山水孕育出来的, 而又使山水得到审美表现。

中国山水画体现的已不单单是绘画的问题, 它是一种“山水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范围中“山水”指的是由自然形成的生态环境, 既有一定的文化积淀, 又有相应的观赏价值和美学价值。

中国山水文化是指我国人民在与自然生态漫长而又密切的接触过程中, 从最初的敬畏和崇拜自然, 逐渐到人类不断地适应和征服自然, 其中人类热爱和保护自然生态的例子屡见不鲜, 更应该歌颂的是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 (在盘古神话中形象而又生动地揭示了这一思想:“天人合一”) , 在一系列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人类的物质财富不断获得丰富, 同时也收获了种种与自然山水息息相关的精神财富, 山水文化的丰富内涵也就表现在这些精神财富之中。简而言之, 山水文化是以自然生态的山水为依托产生的精神财富。中国山水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这片沃土之中, 积淀着中华民族千年之精华, 成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水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 是具有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 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和陶冶。作为具有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 通常有雄、秀、奇、险、幽、旷六种审美形态。中国山水文化正如诗中所描绘的那样, 五岳之首的东岳泰山:“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红日喷薄碧海间, 苍穹浪涌波涛翻”。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西岳华山“奇峰峻岭西山险, 斧砍刀削指碧天”。有独秀美称的南岳衡山:“恒山如行, 岱山如坐, 华山如立, 嵩山如卧, 惟有南岳独如飞。”素以奇而著称的北岳衡山:“盘经百转势难跻, 一线凌空尚有梯, 缓步直缘青壁上, 置身真与白云齐, 乾坤自有灵境在, 地位岂合他山尊”。峻极于天的中岳嵩山:“余雨少室观晴雪, 瀑布崖前墨浪流。”

人类与大自然朝夕相处, 自然使精神世界和思维方式上受到启发和影响, 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的山水观。

二、张大千山水画中的“山水文化”

张大千的山水画和山水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山水文化源源不断的滋养着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生命, 张大千的青绿山水画和泼彩山水画所独具的集民族和现代美感于一身的视觉语言, 是中国传统“山水文化”观念的具体体现。

从古至今, 人们对自然山水无限的向往和深深的眷恋之情, 压抑不住的创作激情, 导致艺术家用不同方式表达各自的情愫, 内容不同所以载体也不尽相同, 有山水文学、山水画、建筑园林等。张大千的山水画和山水文化之间就存在着这样的关系。

在大千山水画中“山水文化”的显现是较为明显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出结论:

首先, 张大千个性豪迈洒脱、风流倜傥, 乃博古通今的奇才。他可以运用老子的“道”去解释变化莫测的自然山水, 万物皆是“道”孕育变化而生, 看山听水, 描绘景物时均可用“道”来衡量。他注重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并解释道:“因为见闻广博, 要从实际观察得来, 不只单靠书本, 两者要相辅而行的。名山大川, 熟于胸中, 胸中有了丘壑, 下笔自然有所依据, 要经历的多才有所获。山川如此, 其他花卉、人物、禽兽都是一样的。”众人皆知, 大千乃摹古高手, 仿真作品使当时不少大画家也信以为真, 但是他并不满足, 更没有泯灭创作才情, 一次次地走进山林溪径, 回归自然的怀抱, 感受崇山峻岭、九曲清溪, 坐看风起云涌, 聆听鸟蝉脆鸣, 悠然恬淡之情溢于言表, 身心的回归, 思想的解脱, 和《齐物论》中庄周的“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正好吻合, 自然和生命有机的成为统一体, 大千没有盲目膜拜自然、夸大自然, 而是正视自然, 公平合理地看待不同和差异, 理解和接受现实生活, 超越俗世, 摒弃烦恼, 使得万事万物与之为一。张大千说:“黄山风景, 移步换形, 变化很多。别的名山都只有四五景可取, 黄山前后数百里方圆, 无一不佳。”山川赋予了他深入探究自然的体验契机, 给了他取势造景的参照, 更给了他以景绘情的特殊关照。正如郭熙的《林泉高致》中讲的:“世之笃论, 谓山水有可行者, 有可望者, 有可游者, 有可居者, 画凡至此, 皆入妙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 正谓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 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 此之谓不失其本意。”他还神悟宗炳的“山水质有而趣灵”, 山水既是客体的自然存在物, 又有内在的品格。挥毫泼墨之间并非单单书写胸中逸气, 山水也是有自己性情的。可再现, 也可表现。石涛在《画语录》中也有明确表述:“得乾坤之理者, 山川之质也。”张大千融古今诗书画印为一体, 聚传统精髓文化于一身, 造就了“五百年来一大千”的美誉。

其次, 在山水文化的陶冶下, 大千的山水构图和技法也自成一家。作品中, 边角构图突出黄山的险峻, 蔼蔼云雾中的群山似断又似连, 崖边的小桥和缓缓行走着的老者, 恰是虚实相生。虚虚实实, 笔不周而意周, 正是老庄思想“有”与“无”的再现, 是中国画追求写实追求的精神基础。山水之美在于生命和谐, 文化之脉在于精神传承。已是70岁的张大千旅居国外, 越发的思念祖国和家乡, 创作了近20米的长卷《千里江山图》。画面以四川省为始, 起笔都江堰的铁索桥, 而后是长江奔流而下, 越三峡, 过江陵, 纳百川, 最后涌入大海。大千胸怀祖国的山川河流, 才使画面浑然天构, 一气呵成, 气脉贯通与千岩耸峙, 万流奔腾, 气势雄浑。这种意在笔先、胸有成竹、跌宕起伏的艺术表现, 不落俗套, 自出新意的构成方式, 充分证明了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那为何《千里江山图》成为张大千晚年的代表呢?究其原因:艺术美源于自然美, 由于画者真性情的流露, 自然与现实已锻造成密不可分的有机体。此画在风格上“泼写兼施、色墨交融”。彰显瑰丽雄奇、苍深渊穆之境。“自然”是中国画审美的标准, 也占道家哲学主导地位, 这一审美要求一直在各个时期有所延续, 《千里江山图》是选材上的自然 (祖国的山川河流) , 是格调上的自然 (平淡天真) , 是情感上的自然 (对祖国母亲的思念) , 是个性上的自然 (独创的泼彩艺术) , 是气韵神采浑然天成的自然之延续。

当今西方文化强烈充斥在传统文化之中, 一时间让我们迷失、彷徨、自弃、懊恼, 找不到艺术的方向, 看不清未来的明灯, 似乎进入了瓶颈。这时我们需淡定、平和, 中西文化的交融, 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借鉴, 关键是切勿在交流中丢了自己。文化需要弘扬, 更需要开拓, 激流勇进更能大展宏图。豪迈不羁的张大千给笔者做了很好的典范, 在中国文化中摄取营养, 在山水文化中寻觅契机, 在“文”与“质”上完善自己, 在“情”与“景”中制造意境, 在“度”与“法”中构造险峻, 在“墨”与“彩”中寻找融合。中国山水文化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艺术的生命, 我们需传承并发扬光大。

张大千最具个性的山水画还是泼彩山水, “大千先生试以泼墨法作山水画后, 又在泼墨的基础上泼以大青大绿, 获得更为新奇清丽的效果, 并以其天纵之才, 在几年的时间里使惊世骇俗的‘泼彩’迅速成熟”。 (1) 张大千在唐代王洽泼墨画法理念的基础上, 借鉴米氏、青藤、梁楷等大写意泼墨法, 糅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 结合大青绿的浓丽、小青绿的明快, 形成独具个性的“泼彩山水”。当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苦心建构中国画的笔墨之美时, 张大千却以青绿之美为主, 赋予了青绿艺术以新的生命力。张大千给青绿山水画注入了新的艺术语言, 用“泼彩”的方法发展了青绿山水, 他不仅改变了宋代以后青绿绘画的传统模式, 从生态系统的观念来看, 开发了青绿艺术新天地, 也证明了中国山水画创新求变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一直影响到当代的山水画创作, 也将对未来中国山水画有所启示。青绿山水画所独具的集民族和现代美感于一身的视觉语言, 是中国传统“山水文化”观念的具体体现。

张大千泼彩山水画的形成正符合“天人关系”的中国文化核心, 对于人与环境关系的高度重视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生态学特征和生态学传统, 中国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主张“师法自然”、“巧夺天工”的中华艺术就成为一种生态艺术。张大千的泼彩山水画, 自然天成, 挥洒自如, 充分发挥了宣纸的“偶然性”效果, 光色的碰撞, 笔墨的融合, 形成了独特的“泼彩”效果, 意境悠远。山水画的意境来源于对自然的体悟, 其画理的严明可与“四时并用”, 在张大千泼彩山水画中能感受到“春夏秋冬”、“阴晴雨雪”、“云腾霞蔚”等自然生态的情景。张大千画树, 八面出枝, 山石简直有夕阳照着的样子, 完全是符合自然山水的真相。他坚持画山水一定要实际, 多看名山大川, 奇峰峭壁, 危峦平坡, 烟岚云霭, 飞瀑奔流, 宇宙大观, 千变万化, 不是亲眼看过, 凭着臆想是画不好山水画的。眼中看过, 胸中自然会有, 胸中有了, 笔下才会有, 故而张大千先生走遍祖国的名山大川, 并多有写生, 最终形成了泼彩山水画。

由上述我们不难感受到张大千山水画中的生态观念, 而这种观念也是中国山水文化的重要观念。山水文化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和文化意识里, 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且人文意蕴十分丰富、深远。中国山水画成为画家精神世界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情之所依, 在山水。灵之所寄, 在山水。生命皈依, 在山水。故而中国山水画成为中国绘画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在山水画中表现了“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的自然美, 表现了“大江东去……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的崇高美, 表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情怀。崇敬大自然, 热爱大自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重要, 很突出的表现就是“自然”成为人们审美的最基本的准则。 (2) 由于对自然的崇敬和欣赏, 山水画甚至成了普通的中国人居室中的主要装饰品, 以示对自然生活的亲和力。

注释

1陈洙龙, 《张大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第187页

2汪爱芝,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意识, 长江论坛, 2004年版, 第4期56

山水文化 篇2

柳宗元贬谪永州之前,乃永贞革新主将,在王叔文的领导下,积极参与社会政治革新运动,其儒家“兼济天下”思想甚为突出。由于革新运动失败,柳宗元政治上遭受重大打击,贬谪永州后,经过深入了解民情、反复思考,其儒家“民本”思想更为成熟,写出了如《捕蛇者说》《童区寄传》等关注民生、针砭时弊的.精妙之文。与前辈作家元结相似,他也在永州奇山异水的幽僻秀美中消解贬谪的孤独苦闷,寻找情感宣泄处,同时也在山水之美中熏陶情操。这样,其山水游记融情于景,渗透了人文关怀和民本思想。

如《钴 潭记》曰:“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 然。”⑤既有对百姓“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的感慨和关心,又有乐而助之的仁厚情怀。

《钴 潭西小丘记》中“小丘”之景“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 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可谓奇特怪异,引人入胜。然而其境遇却是“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作家对其遭遇深表同情,“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 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小丘”如此美景,却因地处偏僻而连年不售,成为弃地,正是作家身世遭际的寄寓,感慨小丘也是自伤自怜,他在哀叹自己空有治世才能却遭贬谪的不幸。

其他游记中也有类似情怀。如《袁家渴记》写道:“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焉,出而传于世。”《石渠记》称:“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小石城山记》说:“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

柳宗元游记中呈现佛教思想较多,尤其是禅宗哲理与境界冷寂。柳宗元自称“自幼好佛”,其母亲乃虔诚佛教信徒,他可谓从小耳濡目染。在长安生活期间,他和僧侣交往甚密,他尤其信奉以中道学为基本教义的天台宗。(天台之中道学说,亦即所谓“三谛圆融”,其学说旨在说明一切事物乃是因缘之假和合。因其是因缘和合而成,本无自性,故是空的。但空并非一无所有,而是虚幻不实,故是假有。明了一切事物既是空的,又是假的,是空与假的统一,这就把握了佛之中道了。)被贬永州之后,其情绪极为悲观,更是与佛门弟子朝夕相处,谈佛论禅。他曾在寺庙居住,给和尚写赠序,为寺院和圆寂僧人写碑铭,因此,他逐渐萌生“志乎物外”, “不爱官,不争能,乐山水而嗜闲安”的思想,表现在山水游记中主要为空寂与幽冷的情怀。

《始得西山宴游记》充满了与万物合为一体,形神俱化之思想,文曰:“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文中弥漫了寂寥、凄寒之情;《袁家渴记》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 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飘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石渠记》写道:“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山水——文化的禅床 篇3

【关键词】山水;文化;生命;宗教;禅床

中国文化与山水千丝万缕的宗族式的血缘关系,使山水成了生命的图腾、文化的图腾,成了生命的禅床、文化的禅床。

文人在山水中进行人格修养,他们信仰山水,崇敬山水。宁静的自然山水总能使人产生归宿感,这是一种宗教性的归宿,山水的人化是人向自然的真正迈进,是人对自然的皈依。无论是生命的南山,还是灵魂的草庐;无论是游者的小桥流水人家,还是漂泊人的听雨亭。山水在中国文化中已经变成了一种象征,被文化抽象后的象征,浸透着某种归结性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都躲避不开它。山水,成了文化人漫长人生的精神皈依点。宗教化了的山水和理念化了的风物,最能使有悟性的文人畅意适怀,于是,生命深处的那种野朴的欲求便自然放纵。所以,找几丛花树,觅几竿修竹,辟一处荒林,寻一座南山……用这种自慰和自卫掩埋身前的孤傲和身后的空名,幻化知识分子的智慧,让不能实现的志向躲进这样一个逼仄的天地自乐耗散。这种安贫乐道的修身养性,成了文化人格结构中一个宽大的地窖,尽管单调平淡,也安全宁静。

隐居西湖的林和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远离官场和市嚣,吟出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惬意,还有刘禹锡“陋室”的闲然,陶渊明“南山”的悠然,柳宗元“孤舟”的恬然,王维“山居”的怡然……

这些纯粹的文化人在社会人格上大多缺少旋转力,无法与世俗力量周旋抗衡,无法与尘世中最普遍也最现实的观念相处而居,逃避与远离是最好的办法。这一方面保全了自己免遭排挤打击,另一方面又不违背内心灵魂并可以以清高自许。所以不管是身居逼仄的客舟,还是卜居狭窄的山水,都是疏淡了官场名利而又深明大义的。无论是草庐下听雨的老汉,还是孤舟上垂钓的渔父;无论是登山远啸的仁者,还是临水长叹的智人,他们对人生与社会具有洞幽悉微的评判能力,即使屈居荒野之中、偏僻之里,也不会使自己的生命枯竭。

这样一来,山水就成了他们生命修炼的禅床,就成了文化徜徉的禅床。我们整个民族残断零落的精神史,终于在这些山山水水中找到了一个安闲舒适的落脚处。这些落脚处都是文人们用一生的阅历提炼出来的情景。

作为文化智者,他们可以安适书斋吸附灵魂,让飘荡在都市喧嚣间的惆怅痛苦,也让游离于尘世凡俗里的孤独寂寞收伏在无数清静的山山水水。只有在这样的山山水水中,中国文化才能在人格方位上实现独立。这样文化山水所浸透的雅韵可以是古筝独奏的清丽淡雅,可以是洞箫呜咽时的深沉,也可以是横笛高远的超脱。

让生命流连山水,让湖光山色消磨他们的世俗的志气,让兰菊的清香洗濯他们原有的俗浊,生命文化需要芬芳;让修竹之叶拂去尘世的庸姿俗粉,生命文化需要气节;让小桥流水荡涤凡世的尘埃,生命文化需要圣洁……此后,文人们就可以呼啸山林,纵情山水,甚至可以“羽化登仙”了。

山水文化 篇4

景情互映、平等对话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吸纳陶渊明清新自然之风, 又兼得二谢 (谢灵运、谢朓) 之长。谢灵运山水诗打破了东晋玄言诗的统治, 但尚未脱离玄言诗风的影响, 且重在对山水景物作繁复的描述;谢朓的山水诗则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意趣, 玄理成分已消除殆尽, 语言精美、音韵和谐, 体现了永明体诗歌的特点。而王维的一些山水诗, 抓住自然的色彩、形状、声音和动态, 或素描, 或刻画, 挥洒自如, 细致入微地描绘自然山水本身的美, 清秀之中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山水景情互映、平等对话的精神。

这类诗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辋川集》绝句, 包括《斤竹岭》、《竹里馆》、《鹿柴》、《木兰柴》、《白石滩》、《北垞》、《临湖亭》、《栾家濑》、《辛夷坞》等。此处以《栾家濑》和《辛夷坞》为例: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 白鹭惊复下。” (《栾家濑》) [1]

这是一首歌颂自然风光的佳作。飒飒秋雨、清流见底, 跳波相溅却又惹得白鹭惊飞。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勾勒出栾家濑安宁祥和的自然之美。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 [2]

这首诗通过涧户无人, 芙蓉花的自开自落写出山中的幽寂, 呈现出自然景物的自由生命。总之, 王维的这些诗作, 通过形象、鲜明、生动的描绘, 赋予自然风光一种与人和谐相处、景情互映、平等对话的文化风格。

元气淋漓, 澄怀观道

在王维亦官亦隐时期, 曾有过一段学道求仙的经历, “气”的学说对他影响很大。以《终南别业》为例: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3]

这首诗描绘了他隐居终南山的闲适怡乐、随遇而安之情。尤其第三联写心境闲适, 随意而行, 自由自在。那元气淋漓之感跃然而出, 足见庄子关于“气”的学说以及“心斋”“坐忘”等思想对王维诗歌创作的影响, 给人一种复归生命之本的释然感、无限感。这样, 使得自然山水的文化蕴涵由第一部分所述的表现自然山水自身之美、形式之美转向由自然山水引发的对生命内在的体悟, 进而上升到对宇宙人生的终极关怀。

王维山水诗, 重视人与宇宙精神的深刻契合, 在“虚静”之中展示一种宇宙情怀。《老子》云:“致虚极, 守静笃。”《庄子·人间世》云:“唯道集虚。虚者, 心斋也。”“心斋”就是空虚的心境。王维的诗歌创作, 凭借的正是这样一种虚静恬淡的胸怀, 追求一种直彻于“道”的本源式生命感悟。且看如下几组诗:

秋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4]酬张少府》

倚杖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5]《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6]《终南别业》

诗人不役于世俗喜怒哀乐、利害得失, 始终保持一种超然达观的胸怀, 通过自然的虚静, 达到对宇宙人生的形而上的体验。

空灵寂然, 了无挂碍

所谓空灵, 空即空阔感, 灵即灵动感。宗白华先生认为, 艺术心灵诞生在忘我的一瞬间, 这就是美学上所说的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放下世间的一切, 和世事暂时绝缘, 心无挂碍。这时, 作者用自己的一点觉心来静观万象, 万象犹如在镜中, 光明莹洁, 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 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7]。叶朗先生认为, 空灵的文化内涵就是禅宗中的“悟”。“悟”是一种瞬间的永恒的形而上的体验, 就是要从当下的感性世界, 去领悟那永恒的空寂的本体。“空灵”作为一种美感体验, 其最大特色是静, 即在对生活世界的当下体验中, 静观花开花落, 得到一种自由感和解脱感以及一种平静和恬淡[8]。诵读王维晚年的诗歌, 不难发现, 在诗人笔下, 经常会出现“空潭”“空林”“空山”“空翠”“空房”“空云”等形象。可见佛教的“空”对王维影响很大。

总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自然山水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人也好, 哲学家也罢, 往往赋予自然山水一种深厚的文化意蕴, 一种抚慰、陶冶心灵的特殊功能, 一种平等对话的生态观念;一种元气淋漓、追求宇宙本体之道的哲学境界;一种空灵释然、物我两忘的佛理禅趣等。王维这个杰出的山水诗人, 由于他的思想受到了儒、道、释三家思想的交融影响, 因而从他身上、从他的山水诗作中, 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自然山水无尽的文化精神及哲学蕴涵, 而这些正是中国山水文化的说不尽、道不完的独特魅力!

摘要:本文从文化角度出发, 着重论述王维山水田园诗体现的中国山水文化特征。他的山水诗, 体现了儒、道、释三家思想在山水文化方面的独特内涵, 借此我们可以洞悉中国山水文化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6]杨旭辉.唐诗鉴赏大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 2011.

[7]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56.

山水园博园展巴渝特色文化 篇5

“听巴山夜雨,品天下园林”。

钱钟书先生曾这样评价过重庆——山、水。区区二字足以展示这座山城独特的地理特点,然而首次在西部地区承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重庆园博园开放以来展现给世人的不仅仅是重庆这座山水都市的地理特点,让世人感受更多的是独特的巴渝特色文化以及山城人民展现出来的喜迎八方来客的好客之情。

在园博园正大门可以醒目的看到本届园博会的吉祥物——山娃,这个可爱的小精灵不仅体现着环保生态理念,更寓意重庆这座现代都市充满发展生机和活力,其创意风格清新自然,引来不少游客驻足欣赏并留影纪念。来到中央园区迎接四方游客的是独具巴渝特色文化的重庆园,走进重庆园就能让人感受到其主题——两江山城,人人重庆,重庆园里所陈列由重庆的园林绿化图、重庆古老而又独具山城人文特色景点的展示以及“五个重庆”建设的城市都市生活图片等来展示重庆这座新兴都市的蓬勃发展,不仅展现了重庆独特的巴渝特色文化,也让游客深刻的感受到重庆作为东道主能举办好一届特别的园博会的决心和信心,让“人人重庆,处处园林”更加深入人心。

顺着人群信步于铺陈一新的观光便道上,环顾整个园区绿树成荫,花香扑鼻,纵情于园林花海之中,让人净化心灵;暂时超脱于现实竞争激烈的社会,忘却心中烦恼,使人心情舒畅。园博园里所展示的各种园林不仅仅有巴渝特色的重庆园,还有国内其他特色的园林如江南园林、北方园林等,能感受各个园林特有的人文风情;甚至于世界各国园林的参展,使游客置身于重庆园博园即可体验到异国风情。“探奇长江三峡,探美世界园林”将得到更深层次的体现。

园博园里除了导游在给观光游客引导讲解外,更有一批‘无声导游’在免费地为游客‘服务’,其信息导向功能丝毫不亚于人为导游,其整体风格大气,分布在各道路节点、景区景点入口处、山间小路旁,在方便游客的同时也不禁让人大为观止。此时远处传来热情欢快的音响声,顺着导向坐标跟随声源一路寻来,俯瞰不远处发现舞台展示,走近一看,原来是黔江区少数民族文化周活动展示,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少数民族特色表演中,让人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歌舞的精彩,乐器表演技艺的精湛,更重要的是重庆少数民族古老的生活文化被作为舞台表演形式生动地对游客特别是外地游客展示出来,体现的不仅有其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其中更包涵着重庆巴渝文化跟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巴渝特色文化。

借此园博盛会重庆这座现代都市展现了其独特的巴渝特色文化,将吸引更多游客来渝观光旅游,其蓬勃发展的经济也将使重庆能举办更多的类似园博会这样的世界大型盛会,热情好客的重庆人欢迎您的再次到来。让我们——重庆,再见!

中国山水文化的摇篮——长白山 篇6

在此之后,魏晋时期所著的《后汉书东夷列传》中有记载曰:“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徙居勾丽,自单单大岭以东,沃沮貊悉属乐浪。”这句话是说,在汉武帝出征朝鲜之后,汉武帝之子汉昭帝于始元五年(公元前82)便将玄菟人迁居于高勾丽之地,自单单大岭(即长白山)以东的沃沮族、秽貊族皆归属于乐浪。这里的“单单”二字,与满语中的珊延相近。珊延,即白色的意思;珊延大岭,即白色的大山。

以后,在《北史列传-勿吉》篇中又有记载:“漠河了南有纵太山者,华言太皇,俗甚敬畏之,人不得山上溲污,行经者以物盛云。上有熊罴豹狼皆不害人,人不敢杀。”与肃慎、女真、满族,是同一民族,不过居地更稍北一些。这段话里是讲,漠河国南境有座大山,指的就是长白山。在南北朝的其他书籍里(例如《魏书》《齐书》等),也常有“纵太山”、“纵白山”之称出现。后来,又可在《唐书-东夷列传》看到有关的记载:“漠河居肃慎地,栗末部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徙太山,与高丽接。”可见,当时对长白山的称呼极不统一,有的叫纵太山,有的叫徙太山、纵白山、太皇山不等。

直到东北的契丹族和女真族定鼎中原,建立起辽王朝和金王朝之后,对于东北的第一座高山,才算出现了规范化的称呼——长白山。在《契丹国志》中有记载曰:“长白山在冷山东南千余里……禽兽皆白。”后来在《金史·本纪三十五》中记载曰:“女真地有长白山。”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中原建立起金朝的女真族,一直把长白山作为他们的发祥地,经常要对长白山顶礼膜拜,以求保佑其国运昌隆,帝祚永延。金世宗完颜雍刚刚登基不久,就于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册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并命当时著名文人。翰林院修撰党怀英修撰《封长白山为灵应王册文》,文中极力把长白山神化起来说:“自两仪剖析,山岳神秀各钟于其分野。国将兴者,天实作之。对越神休,必以祀事。故肇基王迹,有若歧阳,望秩山川,于稽虞典。厥惟长白,载我金德,仰止其高,实惟我旧邦之镇……”

文中把长白山称之为神山秀岳,用“载我金德”“仰止其高”等最高的赞语来形容它,可见对这座塞外名山的崇仰恭敬。因此皇帝又于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在长白山北建立灵应王神庙,命大臣持节备礼并带着这份《册文》前去祭奠。

到了清代,对于长白山的崇仰更是登封造极,满洲本有仙女佛库伦吞神鸟所遗朱果而生布库里雍顺的传说,清朝统治者更是将布库里雍顺神化为爱新觉罗氏之先祖,以此向人们昭示皇权天授的神圣性。而且树立柳条边将长白山区立为皇家圣地加以封禁地,除皇家外严禁任何人进山伐木、狩猎或采参,以免惊动神灵损坏龙脉。清代的几位有作为的皇帝康熙、乾隆、嘉庆都亲自来东北祭礼其祖先的发祥地——长白山。他们虽然没有登到长白山天池之畔,瞻仰其祖先的诞生之地,但有的已经到了周边地区(吉林市的大、小船厂、开原县的威山堡等地)。而且,还写了大量的咏赞和祭告长白山的诗文。康熙有《望祀长白山》的诗和《祭千长白文》(两篇),乾隆有《祭告长白山文》五篇,嘉庆有《长白山告祭祝文》二篇,写得都是有声有色,叹为观止的。

康熙的《祭告长白山文》说:“惟神杰峙东,维协扶景运。疏江汇海,荐瑞凝祥。著灵异于万年,溥蕃滋于庶类”。“朕惟国家受命凝庥,则山川百神罔不协瑞。矧溯兴亡之迹,推翊运之祥,尢宜肇与明,诞加显号。盖自天作高山,形于歌颂,其来旧矣。惟神秀结东陲,泽均厚载,浚发三江之脉,广延千里之区,极敷云泄雨之奇,宏济物利民之用,神山异迹莫有与京。”乾隆所写的祭告文章:“奥我清初,肇长白山。扶虞所锤,不显不灵。周八十里,潭曰闼门。鸭绿、混同、爱滹三水出焉。帝用女天妹,朱电磁波是吞。爰生圣子,帝用锡以姓曰觉罗,而徽其称曰爱新。是翦是除,匪安匪康,乃有叶赫、辉发、界藩……

直到清末,安图县刘建封还向朝廷上折奏请曰:长白山为我朝发祥之地,天生圣人,削平区域于万斯年,因此他建议上山重修神庙,以供俸长白山之神。经朝迁批准,这位知县组织人马四次登山察视,并摄下长白山名胜之地的照片40余张,归后编成《长白山灵迹全影》影集呈奏于朝廷。

历代文人从金元到明清,以长白山为题材写的诗歌、散文甚多,不胜枚举,许多佳作,脍炙人口,现仅将各朝各代的代表作列举出一二,以飨读者。金代中期最大的文人赵秉文(1159~1233,字周臣),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晚年归隐故乡河北磁县,因家有堂名闲闲堂,因而自号闲闲老人,曾著有称绝于一时的长诗《长白山行》:“长白山雄天北极,白衣仙人常出没。王龙垂爪落苍崖,四江飞下天绅白。匹马渡江龙飞天,云起侯王化千百。至今甲第多属籍,时清球马争驰突。锦鞯貂帽猎春风,五陵豪气何飘忽。前年北骑瞰中原,准拟长城如削铁。群家兄弟真连璧,胸中十万森戈戟。向曾论事天子前,汉庭诸人动颜色。心知不易一囚命,顾肯贪功事无益。西南方面应时须,帝日来前无汝易。从来十益不补损,三辅肖条半荆棘。瘦妻晓曳耙女扶犁,惟恐官军缺粮给呜呼疮痍尚未复,且愿休兵养民力。老夫谬忝春官伯,白首书生不经国。伫公功成归庙堂,再献中兴二三策。

元代诗人王结(字仪伯,河北定兴人,元武宗时中进士,顺帝时累官至翰林院学士、中书左丞),在其所著长诗《辽东高节妇》中,也着力地描述了长白山:“天东长白近蓬瀛,缥缈仙人玉雪清。凤去紫箫声己绝,青鸾独跨上瑶京。”诗中把长白山比作海上的仙山蓬莱与瀛州,说有玉洁冰清的白衣仙人常在山上出没,这与历代有关长白山的神话传说是一致的。

中文网络上盛传“中共以中华故土结列国欢心”的言论,其中一条就是关于长白山的,大意如下:历史上,长白山天池一直在中国境内,元、明、清史料中均有佐证。中共建国后的中朝蜜月期间,中国政府将天池的约53%送给北朝鲜。

如今的长白山已经成了旅游休闲的胜地,各地游客云集于此、流连忘返。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和长白山比,桂林山水太秀气。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和长白山比,五岳还不够大气。百闻不如一见,您还是来亲自目睹一下长白山的迷人风采吧!

长白山,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和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境内,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是中朝两国的界山,有“关东第一山”之称。历史上的长白山一直是关东人民生息劳作的场所,也是满族的发祥地,所以在清代有“圣地”之誉。长白山以旅游胜地、满族发祥地、朝鲜族圣山而闻名于世。

论桂林山水间的城市文化 篇7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的更美好而聚留于城市。”城市需要经营,经营就要有特色。很多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摆脱旧有残破的城市面貌,向西方“取经”,虚假的、没有地方文化的“国际化”“现代化”使这些城市面目全非,由于太“不在乎”自己,失去文化底蕴的它们仅是徒有一副皮囊而已。

在桂林城发展的过程中,市政府很重视古文化遗迹的保护与弘扬,并把它们很好的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最值得骄傲的是“两江四湖”景观工程,它是山、水、文化共生的典范。建设初期,为了显山露水,市政府顶住各方压力,搬迁工程创下在广西单项城建工程中多项之最,终于造就了集生态、文化于一体的这一适应性景观予以世人。这条水路,几乎囊括了桂林的历史文化经典,她的每一个弯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每一处景观都有她娓娓道来的历史,每一座桥都凝聚着现代人的智慧结晶,她把中国“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把桂林城历史的繁华与美丽又一次再现。就我个人而言,最喜欢的是榕湖、杉湖——古南门这一段景区,虽然位于市中心,却有着那份无法形容的恬静,一旁静静屹立在绿树丛中的古城门,不时向过往的人们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在两江四湖的其他地方,还有着许多连老桂林人都很少看得见的古文化遗迹。像木龙湖景区现在的位置,在宋代是一排排的兵营,北侧依托的宋代东镇门、宋城墙遗址等历史人文景观与后期建设的宋街、半边街、古宋城、木龙塔等具有宋代建筑气息的古建筑群落的景点交相辉映,并与叠彩山之间建立起以观赏林地、草地、溪流、瀑布为主的生态景观带,突出了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相融合的特点,既有建设,又有保留,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依存,这真是一处妙不可言的“世外仙源”。所以,城市建设,显山露水的好处就是要让后来人清楚的认识资源是不可复制的,懂得弘扬和保护历史,一个城市才能在发展中有它的精神维系。

还有正阳街的改造,中国其他很多城市都有步行街,可是桂林的正阳街我却觉得最别致,因为它与不远的王城相映成趣,脚底的青石板,让人在感受都市繁华的同时又想到远古的过去,丰富的历史积淀在这里得到演绎,即使被改造,仍旧展示出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改造过程中出土的曲水流觞就时时见证着正阳街从古到今的繁华兴盛。

有人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书中的主人翁各自表现自己的故事,用不同的手法讲述着自己的过去、荣耀着现在的自己、展现着美好的未来;阅读的人却在品味其中,书中有个性鲜明的人物,读过的人才不会忘记。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桂林没有过多的高层建筑,这是为了更好的展现城景交融的美景,背负历史文化名城、山水文化名城的光环,上天赋予桂林很多美丽的“神话”,就是带着这些恩赐,桂林城在发展的道路上一直走着自己的路,宜居、宜游,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城市文化。

康德说:“缺乏文化的城市生活是盲目的”,在美好的另一面我们也看到,开发商“霸权式”规划设计,使如今各类小区充斥着各种“洋概念”,什么“巴黎风情”“地中海风情”“XXX普罗旺斯”等等,正使得城市失去一种安全感和认同感,千城一面的“国际化”使我们的市民逐渐分不清“回家的路”。

城市的发展应当建立在良好的文化底蕴上,但是文化的多元化又是不可抗拒的事实存在。因此我们就应当讲究主次,不能让那些毫无内涵的洋概念过多的盖过我们的主流文化。过去一讲到故宫就会想到北京,讲到“山水甲天下”就会想到桂林,这都是因为浓厚的文化底蕴是不容易被轻易取代和模仿的。现在很多人愿意来桂林这座小城居住,就是因为桂林特有的文化气息加上天然的山水,还有不矢遗漏的现代潮流,繁华却没有喧嚣,真的是应验了那句老话:“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

目前,“城市文化”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我认为我们不能只从经济角度、旅游角度去强调城市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城市的另一面———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是公共交流的介质和文明社会的结晶。地方文化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标志,桂林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丰饶的文化、多姿的风情、璀璨的古迹,值得智者去珍爱,不能为了发展而洋化了自身的特色,应该继续结合自然、美丽的山水,融合历史文化,建设具有桂林特色的山水文化城市,在城市建设的红潮中走自己的路。始终坚持,完美终有一天会呈现。

参考文献

山水文化 篇8

“天下山水之冠在蜀”,四川山川秀丽,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5·12”特大地震周年之后,为全面展现四川灾后重建,四川山水依然美丽。在国家文化部、四川省委和省政府的指导下,文化部艺术司,中国国家画院与四川省文化厅紧密合作,把四川的自然山水与中国的人文山水画精神作为一个可持续的文化项目进行开发,共同组织此项活动。

大展由四部分组成:1、组委会在全国范围内提名著名画家50位创作100幅作品,举办学术邀请展;2、组织提名画家深入四川采风写生,作品100幅参加写生展;3、面向全国公开征稿,评选出入选作品100幅参加入选作品展。整个展览共展出作品300幅;4、邀请全国著名理论家举行“中国山水文化高峰论坛”。活动拟定于2009年10月28日在成都举办。现将有关征稿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中国国家画院四川省文化厅

二、承办单位:四川博物院

三、协办单位:成都文殊坊成都浓园国际艺术村

媒体支持单位:《美术》、《美术观察》、《中国书画》、《美术报》

四、展览、论坛组委会:

名誉主任:国家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文章

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新初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彦蓉

主任:国家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

原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

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

副主任:程大利王鲁湘卢禹舜胡继先钱来忠戴卫范扬

秘书长:曾来德范远泰

副秘书长:陈风新刘传曾祥庸管苠棡

组委会委员:赵川荣盛建武魏学峰唐明邓涛温世民 薛磊刘海波

艺术委员会:龙瑞郑晓幸周韶华尚辉王鲁湘程大利黄格胜卢禹舜吕品田钱来忠戴卫宋雨桂彭先诚薛豫川赵卫范扬曾来德梅墨生刘朴魏学峰(排名不分先后)

五、评审委员会:由艺术委员会专家组成

六、展出日期:2009年10月28日

七、展出地点:四川博物院

八、奖励:

1、本展览将从应征作品中评选出优秀作品奖。获奖作品由四川博物院永久收藏,四川博物院将给予适当收藏费并颁发收藏荣誉证书。(本展获奖名额由组委会视评选情况待定)

2、大展组委会向参展作者颁发提名、获奖、入选证书。

3、画展将出版精美画册和山水文化高峰论坛文献集,每位参展作者均可获赠一套。

九、作品征集:

1、面向全国征稿(含港、澳、台地区)。

2、作品必须是未发表的最新创作的山水画作品,内容健康向上、艺术性、学术性强。

3、应征作品于8月26日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向组委会提交8寸高清彩色照片参加初评,入围初评作品接组委会入围通知后寄送原作参加正式评选,作品尺寸高宽均不超过八尺整纸,统一格式为竖幅,不收超大超宽尺寸作品。送件照片、作品背面右下角请用正楷写清作者姓名(笔名无效)、标题(和画面相同)、尺寸(高×宽),以及详细联系地址、邮编、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

4、特邀作品由大展组委会统一装裱,应征作品自行装裱成绫片,不收挂轴和画框。

5、本展览不收取作品参评费、退件费。

6、作品请妥善包装,包装损坏概不受理,并用快递邮寄,以免遗失。

7、入选作品于9月内,由组委会办公室另行通知。

8、展出时间:2009年10月28日-11月18日

9、组委会办公室:四川博物院

10、联系人:谢丹张帆刘韵

联系电话:86 28 65521515

传真:86 28 65521509

11、收件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浣花南路251号四川博物院

邮编:610071

收件人:张帆刘韵

12、邮箱地址:zgssh2009@yahoo.com.cn

13、网址:www.SSHCHINA2009.com

十、主办权:主办单位对参展作品有展览、研究、摄影、录像、出版及宣传权。

十一、本展览结束两个月内将应征、入选作品退还作者。

十二、凡送作品参加展览的作者,应视为已确认本通知,并遵守征稿启事的各项规定。

(未尽事宜在本展网站上另行通知)

山水文化 篇9

出版时间:年月2015 1

装帧:平装

定价:元49

【内容简介】

语文教学中的山水文化与审美 篇10

所谓山水文化,是人类在认识、利用、开发和保护自然山水过程中,以自然山水为载体或对象,藉此生发各种文化形态与文化现象。其中核心有二,一是物质形态的山水文化,如名山大川等,它们是物质性的,但也被赋予人类文化的印记和属性;二是纯精神形态的山水文化——人类山水意识的结晶,如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哲学等。当然,这里的“山水”二字还不可坐实,有时候它是以局部代替整体的修辞手法,例如《左思》中的“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此“山水”非彼“山水”,它只是大自然的代名词。

作为山水的审美,“形象的直觉”是其重要手段,但观念和理性也时时参与其中。在山水审美中起作用的,不光是山水本身的形状和现象,还要受欣赏者趣味、性格、涵养等等的影响,这也就造成了山水欣赏的不同“视界”:科学主义者侧重于山的地质构造、海拔高度,水的软硬、成分、纯净度等;实用主义者强调山水可派什么用场,如何为人造福;唯美主义者关注山水呈现出来的“美的形式”,关注它带给人们愉悦的社会功能。与前三者相比,较高级的是一种哲学层面的山水审美—一在这里,山水已经不在人的对面,不仅仅是被人感知的存在物、消费的客体,甚至不是被“我”欣赏的对象,而是人格化了的山水,可以与人有一种深刻的默契与和谐:山水和人类无所谓主客体,山水也是生命体,是与人类生存繁衍息息相关的意义世界的一分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用的就不是科学的、实用的甚至是唯美主义的态度,而是一种哲学的审美观照。“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也是——气氛清冷,喧嚣争斗荡尽,人世烦恼消散,山水、船、人、鱼都是生命的精灵,相与为伴,互相安慰与保护……

这样的山水诗文,主旨不在描写外在的景物——没有欣赏者和被欣赏者的对立和区别,在诗人体验中,人与山水世界共成一个生命的宇宙。西方文艺理论家罗杰·格波(Roger goepper)曾说:“和西方不同,中国人不把自然作为敌视的对立物,去研究和占有它。相反,他将自己列入自然之中,视己为自然的有机成分,从中汲取生命力,在创作中将它净化并提升到精神的高度。中国艺术家也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的微观世界,对它并不加以解析,就将自己置入其中。他不像观察家那样站在风景的对面,不借助透视法,把他的视点放进自然,使自然符合他的观点,从内部观察体验,因此在中国山水画中,对空间的表述是流动的。”[1]

山水文化与审美和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释、道“三合一”,山水文化和审美也与此三家有染,但归旨大相径庭。于儒家,山水是用来“比德”的。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处事圆融,目标坚定,虽曲亦达,故爱水;仁者安于义理,原则面前岿然不动,故爱山。“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高山巍巍培植人的胸怀,借此印证人之伟大;“君子见大水必观焉”——江河荡荡洗涤人的灵魂,孕育人的智慧。“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由水读出时间感、生命感,用来励志总合时宜。自孔子以降,类似从道德层面欣赏山水,借山水达到劝喻教化之目的,都是儒者的不二法门。

山水于道家,是用来“悟道”的。山水的一静一动、一阳一阴、一刚一柔,乃道家思想的典型外显和形象化。森林、风雨、溪涧及山水之上的氤氲之气和由此产生的千变万化的幻象,引发历代道家们几多迷思、几多诗情。道家鉴赏山水,看重的是山水自然运行的法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其中的“道”即为自然规律、法则、宇宙本原性的运行轨迹。面壁而坐,道家也强调“修道之谓教”,其中的一些思想与现代教育如出一辙:教育要遵循天性,要重视梯度发展,让孩子自然成长,“阿里山的小伙壮如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如果孩子美丽,就让她美丽得像个孩子;如果孩子聪明,就让她聪明得像个孩子,不要失去原来的样子……”这样的句子中,我们简直难以分清哪些是现代人的教育理念,哪些是抱朴子式的道家思想。

山水于释家,则是用来“参禅”的。“禅”为梵语“禅那”的省称,意译为“思维修”,水不拘泥一形一态、不固守一时一地,循势而走,充满机变,与佛教的核心主张不谋而合。释家对众生说法,都是针对不同的根机,随着对象、环境的不同而设教。对于有慧根的人,佛就以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方法帮助他当下开悟;对于未臻圆熟的人,佛就告诉他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去修行。山水保持本真与自由,不受秩序约束,远离世俗,遵循着形式善变、目标一致的秩序,也符合释家的心理需求,抑或说符合人的天性。本真的人,例如孩子,都是无拘无束、无欲无求的,变得功利和拘谨甚至奴性,都是因为世俗文化及所谓现代教育所致。

我们在进行山水诗文的教学时,常常会感觉到其中的“静”,“床前明月光”“云深不知处”“清泉石上流”等等皆是。即使有写“动”的,也多为反面的衬托,起“蝉噪林逾静”的作用。你可以说因为释家、道家的修行都讲究“静”,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有释、道思想的诗人在“静观”中发现了自然中的“我”,获得了物与我的心灵交感。但实际上这也是释家、道家美学思想的典型表现。在美学家看来,审美主体内在的“静”是产生审美共鸣的重要因素,宗白华曾说:“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2]西方美学家温克尔曼以为,美的止境是“单纯”和“壮美”的统一,山水审美最应该关注的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山水或雄伟壮阔或秀丽蜿蜒,蕴涵着无穷的生命之源和美感,但它们的表现形式却多是单纯的、静穆的,在这样“有意味的形式”之上,人类看到的是无可比拟的力量和不可动摇的伟大,于是人类就有了关于单纯与静穆的艺术品——例如山水诗文、山水绘画和摄影,这些作品的价值不在一时的兴奋而在情感的凝练,不在火山式的爆发而在海底般的静谧,人类情感的风浪、欲望的波涛、外部世界的灾难统统摄进宁静和优雅的境界,于是我们有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有了“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有了“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美学家、特别是西方的美学家未必修过佛道,但两者在审美上的殊途同归令人吃惊!

山水艺术的欣赏是有难度的,因为要有儒、释、道三家的文化和审美功底。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和古人已经有了本质的差别——就如美国诗人叶维廉所说:“我们的先民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浑然一体的。他们能接近自然而不扭曲其原貌,物自可为物,完整纯朴,与人并存相融,产生一种现代人无法洞识、无法拥有的亲切感。”[3]但我们已经与真的山水疏离得久了,我们喜欢的山水都是有人工印记的、甚至是经过改造的“假山水”,对于原始力量的山水我们已经有了恐惧感,所以,我们对于山水的关注和欣赏,大部分也是浅浅的“感官主义”:爱微风因其凉爽,爱花卉因其色香,爱鸟鸣泉声、蓝天碧水因其于听觉、视觉的愉悦,和动物几无差别。高一级的是情趣层面的品尝摄取,也就是余秋雨式的文化人之自然欣赏,那已经算难得。至于哲学的、宗教情结的,以敬畏的心情看待山水,看待大自然的奇妙和超人的力量,与现代人已基本绝迹,所谓“得其三味”者,也是附庸风雅的凑泊而已。

参考文献

[1]参阅《马克斯·魏勒——大自然的另一幅图画》,(奥)维兰特·施密斯著。

[2]参见《美学散步》,宗白华著。

山水文化 篇11

北京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

北京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延庆县东北部千家店镇域内,生态优良,气候宜人,是延庆生态涵养区的核心区,是首都重要的水源保护地,总面积226平方公里。2001年12月10日,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成为全国第一家以硅化木为主体景观的古生物化石类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9月揭碑开园以来,公园建设得到中央和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乡村民俗旅游蓬勃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和首都文明景区。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石头会“唱歌”,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会“说话”的石头却并不罕见。日前在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奇特的硅化木化石群就向记者“述说”了它们亿年来的历史变迁。

公园管理处副主任尤宝军告诉记者,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以形成于距今1.4~1.8亿年间的侏罗纪硅化木为特征。园内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8.4℃;内含木化石群、滴水壶、乌龙峡谷等众多地质、人文及自然景观,是华北地区唯一以典型稀有、珍贵的硅化木群为主体景观的国家地质公园。

硅化木化石群景区是公园的中心区和重要组成部分,距县城约60公里,面积20.5平方公里,分为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三部分。硅化木是公园的重点保护对象,产于距今1.4亿年左右的侏罗纪火山盆地中,主要分布在千家店镇下德龙湾村附近的白河两岸,保存完整,年轮尚清晰可辨。目前实验区已发现裸露出地面的有57株,其中最大直径2.5米,最长15米,多呈黄褐色和灰白色,以松柏树质为主,保存完整、年轮清晰可辨,是目前华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原地埋藏、原地产出、原地展示的硅化木地质遗迹,具有很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对研究北京乃至华北地区中生代地质历史的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延庆硅化木群具有数量多,保存完整等特点,特别是该木化石群全部产于原生层位,是东部交通便利地区成片保存硅化木唯一的产地。除此以外,地质公园还有动植物化石类、地貌景观、构造形迹、矿产遗迹、水文景观、自然生态旅游地、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等。

滴水壶景区凌虚飞瀑,珠帘倒卷,盛夏水声轰鸣,恰似流金泻玉;冬日冰漂飞挂,犹如玉树银花,水帘遮掩的洞中,洁白的石笋、倒悬的石钟乳、天幕般的石帘、晶莹剔透的石带,令人目不暇接,形成了京北地区一处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

乌龙峡谷自然风景区是一处“群山幽谷峡碧水,深涧跌水轰鸣响,神龟卧润龙伏潭,彩虹桥下飞栈桥”的奇特去处。婉转幽深的乌龙峡谷,两侧悬崖陡壁,谷内潭涧相连,丰水季节,奔涌的山泉涧水的轰鸣声,山的回应声,回旋激荡在群山峻岭之中,犹如群狮怒吼。沿着悬崖栈桥行游在陡崖峭壁上,脚下碧水飞跌潭涧,水花翻飞如涌雪堆玉,峡谷到处飞瀑洒泻,似陡壁飞濂,如银链悬空,为您提供了一方远离城市喧嚣,寻幽觅静的最佳山水境地。

燕山天池是一座建在白河干流上的人工水库,海拔601米,是北京地区最高的水体,有“高峡平湖”之美誉。它坐落在白河堡火山沉积盆地之上,四周山势起伏,水面浩淼,林带环绕,环境静谧,总库容1亿立方米,面积500万平方米,担负着为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十三陵水库补水和调节的作用,其中为密云水库补水过程中蜿蜒曲折流经地质公园30公里,造就了公园“片片桑田如画,两岸丹青难绘”的壮丽景观。

浅析传统山水画中的文化内核 篇12

一、山水自然美——欣赏

中国地大物博, 高山秀水比比皆是、岳中独秀无一雷同。未开化时代, 山水繁衍万物, 供给人类衣食物资又时刻给人类威胁, 人们爱它也恨它怕它, 对山水持有敬畏之情;到了先秦时代, 道家极为推崇“自然山水”的审美享受, 从人与自然的同一、人在自然中获得慰藉与解脱去看待自然山水美, 《庄子·知北游》云:“山林欤, 皋壤欤, 使我欣然而乐欤!”由此建构了中国人在山水审美上的重要取向。中国得天独厚的山水美景吸引着各朝各代的画家竞相赞颂, 对祖国山水瑰丽秀美、英状雄健的风貌的表现逐代达到了象具神茂、淋漓尽致的高度。

二、皇权的象征——敬畏

中国古代皇帝以天子自居, 代天行使统治大地万物的权力。皇帝登山“封禅”之举, 意在借助高耸入云的山峰与上天对话, 以期向世人展示其天子权威。以泰山为例, 《博物志》有云:“泰山, 一曰天孙, 言为天地孙也。主召魂, 东方万物始成。”在五岳中, 根据日出东方以及阴阳五行学, 祥瑞之地集中到东岳泰山, 加之泰山高耸入云, 山上云雾缭绕、云海弥漫, 天、山、人浑然一体, 极具神秘感。据史书载, 从大禹开始至宋代, 几乎历代开国皇帝和想借助封禅缓和阶级矛盾的皇帝, 都要举行大规模的封禅泰山的活动。

据《后汉书·礼制·封禅》记载, 祭天仪式时千军万马拥聚山头, 文武百官列队四周, 坛旁焚柴、青烟升腾、鼓乐齐鸣、声震群山, 而当皇帝身穿祭服, 口念祷词时, 又万籁俱静、鸦雀无声。其时山云雾绕与火光烟气掩蔽山形, “遥望不见山岭, 山岭、人在气中, 不知也”, 只有帝王的身影回想于耳畔。此种神秘感会给在场的人们强烈的精神震撼, 因而产生对于山川、皇权、神灵相混淆的山水敬畏感。

这种由皇室至民间口口相传、不断神话的山水神秘感, 不仅使中国民众建立起对山川水木的崇高敬畏感, 对山水画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唐代李曾的《山川出云赋》以山川出云比喻君臣之道:“天地之大, 不能独生, 山川通气, 然后化成。故云者气也, 感时而先出, 雨者施也, 凭云而后行。亦由将有邦家, 神必生其贤智, 获其辅佐”;北宋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用类似的思想比附山水画:“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其象若大君赫然当阳, 而百辟奔走朝会, 无偃蹇 (音简, 行走困难) 被却之势。长松亭亭, 为众木之表, 其势若君子轩然得时, 而众小人为之役使, 无凭陵愁挫之态也。”书画山水始终被作为画家们本身高尚格调的代表。这种以君臣上下比附山水揖让关系的创作思想, 直至元代才发生根本变化, 山水自身的性格才得以充分表露, 神秘色彩才逐渐淡化。

三、寻仙问道——希冀

自秦汉以来, 君王们寻仙问道、谋求长生不老的行为屡见不鲜, 在他们遍访仙山、仙岛寻找仙人丹药的过程中, 众多名山大川、自然美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家, 从秦皇汉武的荒唐举动中吸取教训, 变遍访群山为住进青山;变求仙为服药炼身以自成仙。类似于“竹林七贤”的道家隐遁山林, 他们的目的主要在于养神、求仙, 名家名仕也提高了山林的价值, 客观上有利于对自然山水美的发掘;其中不乏有人带着养身和躲避尘世烦恼的双重目的如山, 希冀通过大自然净化心灵, 陶冶情操, 这就与后来问人山水画所追求的意境越来越接近了。

四、以玄对山水——悟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家多强调山水之乐, 强调个人自由、精神超脱, 对于自然山水, 玄学家们忽视其具体形貌, 而把握内涵, 只以玩赏的目光对待自然, 注重其逸神养性的妙用, 追求一番天人合一、天人无际的境界。东晋文人孙绰在《游天台山赋》中有言:“忽出有而入无, 于是游览即周, 体静心闲。害马已去, 世事都捐。凝思幽岩, 郎咏山川。挹以玄玉之膏, 漱以华池之泉。泯色空以合迹, 忽即有而得玄。浑万象以冥观, 兀同体与自然”。玄学在魏晋南北朝风行时间不长, 但却对中国哲学、文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玄学对自然山水美的认识, 直接刺激了山水诗画的发展。

五、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教化

儒家习惯于用人伦关系比附自然现象, 对于自然山水, 也是视其为道德精神的比拟、象征而加以欣赏的, 强调的是自然山水通理辅性的教化作用。孔子云:“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智者动, 仁者静。”何以智者乐山、仁者乐水?《韩诗外诗》曰:“夫水者, 缘理而行, 不遗小间, 似有智者;动而下之, 似有礼者;蹈深不疑, 似有勇者;障防而清, 似有命者;历险致远, 卒成不毁, 似有德者。”“夫山者, 万民所瞻仰也, 草木生焉, 万物植焉, 飞鸟集焉, 四方盖取与焉。出云导风, 耸乎天地之间。天地以成, 国家以宁, 此所以乐于山也。”在这里, 山水无疑成为了得到智任礼勇等众多美德的天然导师。

对山水自然美的欣赏、山水皇权的敬畏、山水仙境的追寻、山水哲理的体悟以及对于山水教化的尊崇, 共同构建了中国人“乐山·乐水”的山水观。这些形而上的体悟, 经过了先秦两汉、魏晋隋唐, 发展到宋代已然具有“山水信仰”之势, 极大的推动了山水画的发展, 加之山水画水墨晕染、皴法点染技法的开拓, 山水情怀的表达已臻潇洒自如、出神入化的全胜境地。古人在丘壑挥洒中浓厚的文化积淀和内涵无疑是当代国画家们重要的参考与启示。

参考文献

[1]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李福顺.《中国美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精读》.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上一篇:阴式子宫次全切术下一篇:标准化构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