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特色

2024-07-06

山水特色(精选10篇)

山水特色 篇1

王维 (701—761) 字摩诘, 出身官僚地主家庭。早年即有才名, 不仅能诗, 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他一生中写有大量诗作。在今存的40多首诗歌中, 大部分是山水田园诗, 因此他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上, 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 与孟浩然齐名, 并称“王孟”。

首先, 王维山水田园诗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诗情画意。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这主要也是就他的山水田园诗而言的。

王维不仅是诗人, 而且兼为画家, 因此以画理作诗, 创造出与水墨丹青具有相同意韵的诗歌是王维山水田园诗创作的一种独特形式。王维的诗笔犹如画笔, 既能够挥毫泼墨出雄奇山水, 又能够工笔彩描出清丽田园风光, 不但能尽出山川林泉之貌, 而且能尽传山川林泉之神。譬如:“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终南山》) 、“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青山横苍林, 赤日团平陆” (《冬日游览》)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都如泼墨山水, 为我们展现出气势恢宏, 意境高远的山水画卷。同时, 诗人将自己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赞美溶入笔墨之中。这样情景交融, 怎能不富有诗情画意呢?王维的工笔彩绘也尤为见长。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精巧的构图、和谐的色调来表现秀美闲适的山水田园风光。“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谢, 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瞑》) 描绘了清新幽丽的山中秋夜的景色:空旷的山谷, 人迹罕至, 又刚刚下过雨, 青山经过山雨的洗礼, 愈显得苍翠秀美, 纯净清新, 犹如世外桃源一般。傍晚, 空气愈显得清新怡人。到了夜晚, 一轮明月高悬碧空, 把它那皎洁的月光透过青松的间隙洒落在地面上。一条清清的山泉从光洁的山石上潺潺流过, 映着月光, 闪闪发亮。一切都是这样的清静幽美。突然, 从竹林间传来一阵喧闹声, 一群身着五颜六色服装的洗衣女子端着洗衣盆, 拎着竹篮, 有说有笑地走过来了。山脚下, 荷塘里的荷叶此刻也开始不停地摇晃起来, 发出沙沙的声响, 几个渔夫划着小船从莲叶中探出头来。这“明月松间照”的宁静, 这“竹喧”、“莲动”的喧闹, 这“翠竹”、“青莲”的悦目色彩, 还有淙淙流泉的悦耳声响, 和谐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犹如一支恬静优美的小夜曲, 又像一幅浓淡相宜, 清新雅致的山水画。诗中, 王维还淡淡地勾点出“浣女”、“渔舟”, 更使得满幅山水增添了情趣, 这样声色并茂, 和谐自然, 不愧是“诗中有画”。特别是诗人将自己厌倦官场生活, 洁身自好的孤高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寄寓眼前的山水田园之中, 更是情景交融, 意境优美, 充满了诗情画意。吟唱这首诗, 若你闭上眼睛, 脑海中就不禁会展现出一幅清新幽丽的图画。

此外,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还善于简洁地勾勒出一个画面, 表现出一种清幽的意境。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诗人用二十字为我们简洁地勾勒出一幅月上春山, 花落鸟鸣的幽静的画面。又如《竹里馆》, 诗人同样简笔勾画出了一个清幽的画面:幽深的竹林里静悄悄的, 只有诗人在其间静静地弹琴吟唱, 月光透过竹林照在他的身上。诗人归隐田园的闲情逸致和这清幽的景物融合在一起, 同样也充满了诗情画意。

其次,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描写景物上也很有特色。

表现在:

第一, 王维描写景物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精雕细刻。譬如《新晴野望》中, 诗人用“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刻画新晴;又如“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刻画春山夜静;还有用“日落江湖白, 潮来天地青”来刻画江湖, 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第二,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描写景物时善于处理动静的辩证关系。在《山居秋暝》中, 诗人选取了明月、松林、清泉、山石、竹林、青莲等景物, 明月、松林是静止的, 清泉是流动的, 淙淙流水, 更衬托出空山秋夜的宁静。但这份宁静不是死一般的寂静。“竹喧”、“莲动”、“归浣女”、“下渔舟”, 使得整个山林显示出盎然生机。这“喧”、“动”、“归”、“下”不仅没有破坏山林幽静的气氛, 反而相映成趣, 将山林衬托得更加幽静了。这样, 以动衬静, 收到了艺术上相反相成的效果。再如《鹿柴》中, “空山不见人”写出了山之空寂, “但闻人语响”, 一个“响”字, 更衬托出了空山之幽静, 给空山也增添了一点生机和活力, 不至于产生静得怕人的感觉。还有《鸟鸣涧》, 写月上春山, 花落鸟鸣的幽静也是通过动静结合来表现的。

第三, 王维山水田园诗在描写景物时, 还注意做到声色兼具。王维是诗人兼画家, 而且还精通音乐, 表现在诗歌上声色兼具。如《山居秋暝》, “明月”、“清泉”着重描绘色调, “竹喧”、“莲动”着重描画声态, 特别是“清泉石上流”一句, 声色俱全, 使诗歌在诗情画意中流动着音乐的旋律。这样声色相映, 艺术效果大大增强。

第四,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描写景物时, 善于把握主客观的契合点。《渭川田家》句句突出一个“归”字, 这既是渭川田家日暮时分宁静怡然景色的真实写照, 又是诗人盼望归田主观心情的客观外化。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牛羊归圈、牧童归家、田夫归村、雉鸡归巢、春蚕归眠的景象, 这样情景交融, 主客统一, 有力地传达出诗人“万物皆归我亦归”的意愿, 很有艺术感染力。

再次, 语言清新凝练、朴素自然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又一艺术特色。

无论王维的山水诗, 还是田园诗, 大都为我们创造了清秀怡然的意境。这与诗歌语言的清新自然, 平淡朴素是密不可分的。如《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语言朴素自然, 没有华丽的词藻, 没有刻意雕凿之笔, 就是常见的景物, 通俗的写法。给人以清秀之感。还有《渭川田家》语言多么朴素自然, 像平时的闲谈一样。同时语言凝练, 很有表现力。一个“秀”字把麦苗扬花, 麦浪滚滚的景象都表现了出来, 一个“稀”字又把春蚕入眠后桑树叶被采摘得稀稀落落的情形描绘了出来。还有《鹿柴》、《竹里馆》等五言绝句, 诗人仅用二十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秀美的图画, 创造出一个幽丽的意境, 表达出自己闲适宁静的心情, 这足见诗人语言之功力。难怪唐人殷蟠说王维山水田园诗:“词秀调雅, 意新理惬, 在泉成珠, 著壁成绘。”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清而秀”, “丰缛而不华靡”, 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在文艺“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繁荣的今天, 他诗中抓住事物的特征, 以动衬静, 声色兼具, 主客观统一等描写景物的方法, 对我们的写作也有很好的学习和借鉴作用。

山水特色 篇2

汤昊霖

长沙市雷锋中学,湖南 长沙 410217 摘要:在柳宗元的文学作品中,其山水游记具备了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文学价值,并体现出了他本身的高洁志趣,本文结合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写作背景,从其独特的艺术性、景色描写、丰富的情感等方面,分析了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希望能为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参考帮助。关键词:柳宗元;山水游记;艺术特色

柳宗元的文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其散文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广为人知,其中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它们在柳宗元笔下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柳宗元也因而被称为“游记之祖”。这些作品不仅景物描写细腻精工,视角独特,而且柳宗元把山水之美和自己的主观之情融为一体,情景交融。1 写作背景

柳宗元是唐朝散文家,字子厚,虽然出生名门却日渐没落,他从学会讲话后便开始学习诗词歌赋,不仅天资聪颖而且勤奋好学。但其在少年时代便经历了很多国家动荡的事情,如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等混乱现象,让他充分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局势问题,从而不断加强自己的知识和阅历,逐渐成为一个胸襟广阔的人。他父亲也是一个有才能、有抱负的人,母亲也是一个大家族中有才学的女子,受家庭的影响,从小就给自己定好了未来的人生方向,那就是通过自己努力读书走向仕途,将来能够一展宏图。虽然在走向仕途的过程中受到一番波折,但毕竟最后凭借自己的才华受到了重视。但因后面的“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便成为了永州司马,此次被贬对他的打击非常大,也是他平时创作上的一个转折点,远离政治的纷争,从此便将情感寄托于山水之中,因此涌现了大批山水游记类散文。2 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

2.1揭示社会历史

山水游记主要是表现描写大自然的山水景象,但是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不但是写山水的景象,还蕴含了一定的人生哲理。把对山水景象的描写还带入社会生活中,揭示一定的社会历史。比如《钴鉧潭记》中“其上有居者„不胜官租、私劵之委积”,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不仅描写了景色,还写出了当地人们在生活上受到了国家赋税的压迫,反映了农民的窘迫。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类散文所表达的内容,多是一些抒发他自己内心的情感,并且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对人生的思考。从《与李翰林建书》一文中,可以看到“处处奇峰俊秀„潭中游鱼”,与当时人们对于永州的印象不一样,根据实际情况永州是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可在柳宗元的眼中,永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由此可见,柳宗元在被贬到永州把内心的酸涩都寄托于山水之间,摆脱现实的痛苦,同时又把官场的黑暗与现实的自然景色相结合得出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他旷达的胸襟。

2.2独特的艺术性

以前的人在写一些山水游记类的散文时,多是用比较有张力的、粗重的线条来勾画山水的景象,但是在描写上还略显不够细腻,不能把山川之间的区别描写的更细致。而柳宗元却不同,他在山水游记类散文的描写上,继承了前人写法的同时又发展了山水游记类散文,把山水的美丽与自己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相结合,丰富了山水景色的描写。

2.3对景色的描写

柳宗元由于政治原因,一直被流放在偏远地方。而在偏远地区景色确实格外的迷人,他能够根据这些景物进行一些细致的描写。柳宗元在描绘景色的时候,一般多是用简洁的语言来描写全部的景色,对于局部又善于细致的描绘。比如《小石潭记》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还没走到小石潭就听见了潭水的声音,走到小石潭后“水尤清冽”展现了小石潭整体的水的特点。接着,他又继续描写小石潭的潭底和潭边的景色都是什么样子的,再写潭水里的景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写出了生活在这的鱼儿自由自在的姿态。《小石潭记》总体上是采用了由远到近、动静结合、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把小石潭的景象描绘的非常生动,体现出了柳宗元对自然景物描绘的高超技艺。

2.4丰富的情感

柳宗元对于山水游记散文的描写都是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的,这些景物不但是大自然所赋予的,还是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对于景物的一些情感表达。比如《小石潭记》中,“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通过对小石潭的描写,作者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小石潭给人的感受很是凄冷,带有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由此可见,柳宗元在对山水景色的描写,都是带有自己的一些感受,突出景色的自然美与人文美。

柳宗元在写山水游记的时候,更加的注重主观情感的宣泄。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人世间的一些愤恨不满,使得山水游记类散文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从文章中可以看到柳宗元的主体思想,能够体现出他的一些高尚情操和民族情怀、审美风格等。

2.5优美的语言

柳宗元在描写山水游记主张要直白,不要含糊不清。对于语言的描写多是简练,优美而不华靡。比如《小石潭记》中“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种音韵美,在押韵的同时又体现出了文章的起伏变化,使文章很是简洁文雅。3 总结

总之,柳宗元在山水游记类散文的描写上虽然整个文章的篇幅比较短小,但是在描写景物上的手法却很独特、细腻,并且在文章中表现自己的一些主观情感。其山水游记在一定程度上,给后人带来了一些借鉴价值,能够使人们更好地去欣赏山水游记散文。参考文献:

浅析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篇3

[关键词]谢灵运;山水诗;艺术特色

在谢灵运短短的一生中,一直用极富生机的笔墨去赞美山水景色,同时也表现出大自然无穷的生命力。因此在欣赏谢灵运山水诗的过程中,不难看出其笔下野性的自然以及细腻的心境,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在山水诗创作中包含了美学的色彩。谢灵运生平热爱山水,在仕途上不如意后便隐退与山水之间,用自己的经历创作出大量以供后人学习和欣赏的上乘佳作。

一、“自然”与“雕琢”的相互辉映

在后人对谢灵运山水诗的文化解读当中,常常就其作品中的“自然”与“雕琢”争论不休。在支持谢灵运山水诗出于“自然”的理论中,在刘宋时期中广为流传。在同时山水诗创作大师鲍照的心中,谢灵运的诗如同出水芙蓉一般,风格清新自然,是人工雕琢所无法达到的。而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当中也认同了鲍照的观点,认为谢灵运的山水诗是出于自然的。

在讨论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中,应该坚持客观的观点,其确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雕琢的范畴,这也是由于其所处的时代特点所决定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主要以研究佛教哲理为主,无论描写哪一类诗歌,都需要体现出“理”的内涵。因此,谢灵运的山水诗,其实是对自然景色的一种细致描摹,还要在客观描述的同时,加入主观的一些想法,以此来使得景色有一种来源于现实,有高于现实的情怀。在谢灵运的山水诗当中,既能够看到对于景色的一种细腻描写,又能感受到在多种意象的组合中,共同营造出的山水不断变幻的姿态。比如在《登永嘉绿嶂山》中:“澹潋结寒姿,団栾润霜质”,两句诗描写了霜露、湖水、竹子等非常寻常的景物,但通过多种意象的结合,便显示出景色特别的风貌。通过这首诗,也能明显看出诗人雕琢的功力。

与此同时,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中,也能看出其“自然”的一面,比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鸡禽”这一句中,就能看出其中自然的笔墨,而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也很自然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因此可以说,谢灵运山水诗的文化解读,是“自然”与“雕琢”的交相辉映而形成的,在描绘各种景物时,都是出于现实当中的;而在遣词造句方面,则运用不同的手法,创造出或唯美、或忧伤的意境,这也是谢灵运山水诗的魅力。

二、“寡情”与“多情”的对比

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是否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这也是历年中对其诗歌成就的争论点。针对谢灵运山水诗“寡情”的说法中,以萧子显为主要代表人物。在《南齐书·文学传论》当中,就记录了萧子显对谢灵运的评价,认为其虽然语句华丽、风格清新,但却没有感情的融入。甚至当时文坛当中十分流行的“酷不入情”的文风,也是由谢灵运所引起的。喻文鏊也曾评价过谢灵运的作品,认为和陶渊明的田园诗相比,谢灵运并不具备打动人心的感染力。

但针对“寡情”这种理论,白居易却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谢灵运的山水诗并不是无情,反而是将仕途上的不得志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怀全部倾注在其作品当中,不仅不“寡情”,反而是一种“多情”的体现。

认为谢灵运的山水诗是“寡情”的,是基于其创作的思想所决定的。由于谢灵运在创作的过程中,是想通过文字的宣泄,使得让自己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之情得到些许的慰藉,因此会在作品当中进行大量的引经据典,这种做法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但用典过多会让读者形成理解的难度。与此同时,将大量的笔墨用来描述山水,会在一定程度上隐藏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当时文坛上盛行玄言诗,谢灵运受到影响,也会在其作品当中体现出一种“理”的文化内涵,在“理”的映衬下,“情”就不那么容易把握。

但是作品是对作者人格的真实反映,史书上记载,谢灵运是极重感情的人,因此在其山水诗当中,更加不会缺少浓烈的情感。比如在上几个章节当中所引用的几首山水诗,从中既能够看到对于山水美景的热爱之情,也有对仕途不如意的抑郁之情,还有对于年华易逝的怅惘之情……种种作品看来,谢灵运的山水诗并不是“寡情”,反而是在“寡情”的背后体现出一种“多情”的内涵。

三、空间、时间和意境的韵味

谢灵运的山水诗开创了文学领域当中的新纪元,在其写景的过程中,又极具创新性地加入了大量的艺术表现手法,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幅如梦似幻的山水画作。与此同时,秉承着“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念,谢灵运将景色作为抒发感情的一种载体,在寄情于山水的同时,也充分蕴含了自己的饱满感情,也正因如此,形成了谢灵运独特的诗歌韵味。针对谢灵运山水诗的文化解读,也应从空间、时间和意境这三方面来看。

从宏观的层面上分析,谢灵运的每一首山水诗中,都描写了不用的景物,用这种一个个景物的片段拼凑成不同的空间感;而游览景物则需要以时间为单位,这又赋予了山水诗时间上的流动感;在时间和空间的结合之下,其意境便呼之欲出了。

而在微观的层面上分析,在谢灵运的山水诗当中,作者运用多种写作方法,立体清晰地显现出山水景物中的空间感,与此同时也注意到时间对于景物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人在欣赏这种景物时心境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时间、空间的手段显示意境。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的分析,更加深入的了解谢灵运在诗歌创作方面的造诣,为今后研究诗歌提供了宝贵经验。分析谢灵运的山水诗,对于文学鉴赏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阮忠.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与谢氏家族风习[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111-116.

[2]时国强.谢灵运山水诗中的以理灭情[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82-85.

[3]王琳,李存霞,杜瑞平.谢灵运山水诗新探[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18-20.

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特色 篇4

一、充满了幽静谐和境界, 是诗、画、乐的结合。

王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不仅能诗, 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 因此他的山水田园诗常是诗、画、乐的结合, 苏轼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东坡志林》) 确实如此, 王维以他诗人的独特的审美气质, 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 来感受大自然, 观察大自然, 潜心默会大自然, 再加上诗人静为至美、至乐的追求, 使得诗人笔下的幽静之美千姿百态。如在写到“空山”这个词语, 在不同的诗中虽然都体现了一种静之美感, 但意境却有不同。“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山居秋瞑》) 表现的是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 色调明朗;“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鸟鸣涧》) 表现了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 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鹿柴》) 则表达了山的空寂冷清, 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作者正是以一般人不易觉察的敏感, 用有声的寂静、有光的幽暗, 把握住了自然界中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他们生存的时代最显著的力量——政治———之间, 历来有一种紧张状态, 遂造成了古代自屈、陶、李、杜以来无数诗人现实生命的缺陷与心理人格的焦虑。”王维同样也陷入了这种焦虑, 但诗人并没有把个人的不幸与国家忧思融会一体, 从诗发愤抒情, 而是远离尘嚣, 寄情山水隐逸林下, 是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心迹的自然流露。《终南别业》中“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就流露出诗人的闲情逸致, 现实中与诗人同调的不多, 兴致来时, 惟有独游。景怡情, 能自得其乐。“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更是心情悠闲到极致的表示。作者随意而行, 走到哪里算哪里, 然而不知不觉来到流水的尽头, 看是无路可走了, 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天上悠闲的云, 把作者那种追求自由豁达的胸襟表露无遗。因此其诗“静象之静, 其静非为死寂, 乃意中之静, 故静中有动。空象之空, 乃实象之有, 故空中有心”。

王维山水田园诗虽充满了幽静谐和的境界, 但他山水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是“诗中有画”。他善于在山水景物的描绘中, 把声、光、色、态, 形象有机和谐地融为一体。如《终南山》一诗, 运用“散点”透视, 顺序写景:先仰视山巅, 后攀登至山际, 回望白云, 直至巅峰再俯瞰群山, 最后回至原处, 询问一水之隔的樵夫。形式上看, 从起点到终点, 可略一揣摩, 却从不同角度勾勒出终南山的全貌:“近天都”, 从接近天帝之都言其高峻;到“海隅”, 连接至海以言其绵亘辽阔。“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不难想见, 一老一少, 指指点点;哗哗溪水, 在石块上摔成千百片碎银, 奔腾而去。天渐渐暗淡下来, 游兴未尽的诗人, 只有等待明日再来。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遐思空间。《终南山》通过总体性布局, 把整个山势展现在读者面前。

当然“诗中有画”这一艺术形象, 在我国历代诗作中广泛存在。“大凡山水田园诗, 多少都有点‘画意’, 但是, 能从摄取物象的典型瞬间画面, 具体细腻的质感描绘、绘画结构的运用和色彩描绘上都自觉不自觉地始终如一地在诗歌创作中运用绘画技能, 唯王维最典型、最突出、最成就。”

同时,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也充满乐感, 因为王维他本人为太乐丞, 对音乐有一定的造诣。在他的诗歌中体现出这种特色———从乐入诗, 如“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这两句中“日潺湲”就是日日潺, 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 用一“日”字, 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 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境界。

由于王维身兼诗、画、乐之长, 他的诗、画、乐的修养与气质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使其诗中所描绘的事物, 比其他诗人更典型, 更生动, 更具有画意、乐意及立体感, 铸就了“诗中有画”的鲜明特色。

二、从禅入诗的空幽美

“禅”即“禅定”, 意为“静虑”, 即息虑凝神, 排除杂念, 达到佛我合一的最高境界。禅僧居士多隐于山水之间去领悟那宁静、幽远、甜美, 心灵与自然宇宙合二为一的禅境。佛教在阐述佛理时常以山水自然现象作为比喻, 僧尼们多在隔绝世俗喧闹的自然环境中坐禅念经, 习静长修, 以期入涅磐之境。而修禅者正是从人生与自然的陶冶参悟中去体味超然世外的禅境, 这些人往往习惯于自然清静, 淡泊高雅的生活, 习惯在山水间领略“物我合一”的禅机。王维虔心修禅, 他“已悟寂为乐, 此生闲有余” (《饭覆釜山僧》) 。他的隐居之所终南和辋川别墅风景优美, 加之他心寂去尘、超然脱俗的禅学修养, 潜移默化在他对山水自然的审美观之中, 使他的山水诗表现出诗人空灵清幽的禅意心境和自然的契合无间。

像《辛麦坞》、《鸟鸣涧》、《山中》、《鹿柴》、《竹里馆》这类小诗, 显现的意境是空鸣静寂的, 给人一种空幽之美感。寂寂山谷之中, 或花儿自开自落, 或斜阳映照青苔, 或清风明月相伴等等。一切是那么的平凡、自然、任远自在。空境之中, 仿佛一切都回到了生命的本原。在这静寂之中却又洋溢着生命的律动:花儿绽放的春机, 花香鸟鸣的恬静, 初冬山林的滋润和美, 空山之中的人语传响, 竹林明月下的悠悠琴声......不禁使人在虚融清静之中感到一种淡淡的喜悦。诗中作者的“意”和山水自然之“境”圆合和谐, 诗人追求空无静寂的精神世界的艺术化也再现于诗中, 充分体现了主客无间、物我相总的空幽禅意。

三、清新, 富有生气。

王维的诗虽充满了禅意, 但也渗透出清新而富有生气的特点。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 诗人怎下笔说有“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 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 正所谓“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 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 万物为之一新, 又是初秋的傍晚, 空气之清新, 景物之美妙, 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 却有皓月当空, 照耀松林, 洒下斑驳的清辉;雨后山泉潺潺流泻于山石之上, 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 在月光下闪闪发光, 多么幽清明净的山村景色啊!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 不正是他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写画, 随意挥洒, 毫不着力, 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 是写景的千古名句。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阵阵的歌声笑语, 那是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衣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摆动, 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月下荷塘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夜, 在这翠竹青莲中, 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 诗中焕发出勃勃生气。

这首五言律诗, 只有四联八句四十个字, 在这短短的诗篇中, 诗人选择了最富于表现力的自然景色和山村风光, 这秋景, 洗去了前人诗文中常见的悲凉伤感的情调和灰暗低沉的色彩, 写得清新而富有生气。“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理想中的社会之美。千百年来, 此诗令人百读不厌, 传颂不绝, 实在是山水诗中的精品。”

从以上的阐述中, 我们领略到了诗人以他独特的眼光入诗而创造的不暇雕琢、浑然天成、自然适意的境界, 体悟到那种说不清的平淡悠远的闲适之情, 可以听到到诗人心灵和自然宇宙之间展开的对话而感到空灵、清幽的禅意。在其山水田园诗中, 真可谓达到了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的超然境界。

与开创田园派的陶渊明不同, 陶诗写出了躬耕生活的感受和劳动中与农民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 诗中充满了真诚、淳朴, 表现了田园生活的浓浓情意。由于个人生活经历所致, 陶渊明的这种体会是王维所不能达到的。同时, 王维的诗歌与他同时代的以山水田园诗出名的诗歌特色也不尽相同, 原因何在?这和他的个人才华、生活道路、家庭背景以及所处的时代有密切关系。

王维精通绘画, 他在绘画史上的地位与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相仿, 这可从当时著名的鉴赏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和后梁画家荆洁在《笔法记》中对王维绘画的描述得到证实。正因为他身兼诗人、画家、宫廷大乐丞三重身份, 具备画家的慧眼、诗人的妙笔、音乐家对乐感的造诣, 使其能从多角度进行观察、烘托、渲染, 使得他的诗好比淡墨传神的山水画, 因而“诗中有画”这一特色突出地体现在他的山水诗中。

除了其个人的才华, 当时的思想传统、社会风气和王维的家庭背景也给他的诗歌特色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王维山水田园诗歌创作时期, 正是盛唐从开明走向衰落之时, 社会政治渐趋黑暗, 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官宦专权、朋党交替、藩镇跋扈, 各种危机日益滋生蕴蓄。正是随着时局的这种变化和个人仕途的沉浮, 中年后的王维淡薄仕宦, 开始了山水田园的“晚年惟好静, 万事不关心” (《酬张少府》) 的亦官亦隐的生活, 并先后隐居于风景秀丽的终南别业和蓝田辋川。此外, 盛唐时代, 文人信仰自由, 佛教沐盛, 其母虔诚信佛, 家中充满浓郁的佛教气氛, 因而作为禅宗的虔诚信徒, 他以禅的眼光观照空灵境界, 使得他的山水诗禅境极致。而由于佛教思想主张清静无为, “养高忘机”, 超尘出世使唐代社会隐逸之风大盛。士人们在仕途上、个人境遇上不得意时, 往往选择归隐之路, 徜徉于山水之间, 寄情于大自然, 追求更广阔、更超脱的人生理想和精神境界。因此, 王维的思想兼容儒、道、佛, 尤笃信佛教, 是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思想根源的。

王维的个人人生经历为其思想与诗歌特色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王维出身名门望族, 少年得意, 早入仕途, 其社会地位之高、声誉之大, 在唐代诗人中并不多见。然诗人的人生经历却颇为不幸, 正如诗人晚年在《叹白发》一诗中所说的那样:“一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空门何处销!”, 实在是道出了诗人的心声。诗人领悟到了世事多变, 人生异常, 亲眷难以永聚, 转瞬便成隔世, 人生际遇兴衰又漂浮无定, 经历种种, 不得不思考摆脱痛苦、以期精神解脱之道。在这种情况下, 诗人寄情于山水田园诗歌的创作, 从而其诗歌呈现出淡薄名利、钟情山水田园题材的择取和表现;恰好佛教里贯穿了离苦得乐、究竟解脱的思想, 诗人在参悟中找到了归宿, 创造出空灵清逸、宁静淡远的意境, 抒发出对山水田园风光及隐居生活的陶醉和感悟, 流露出别样的人生乐趣。

山水特色 篇5

王维能诗善画,在他的田园诗里,农村的景物是那么清澈明净,田园的生活是那样的悠闲,安详。在这些以静穆为基调的田园景物中,野老,牧童活动的姿影,也像水光山色一样被诗人安排得和谐而又闲适。他的山水诗也如一幅幅清新美丽的画幅,使人读了有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王维对绘画也很有造诣,他以画理作诗,创造出一种与水墨丹青具有相同意韵的诗歌。他的诗善于通过细致的描写,精巧的构图,和谐的色调写出富有诗情画意的风光,善于用几句话就简洁地勾勒出一个画面,表现出一种清幽的意境。王维诗歌的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有诗情画意。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非常中肯的。

的确,王维的山水诗往往不求词藻华美,而力求勾勒一幅画面,表现一种意境,给人以浑然一体的印象,并且在诗中表现自己的性格。如《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幅很美的秋山黄昏图,雨后秋山,空气是那样明净,湿润和清新,静谧而皎洁的月光洒满了松林,清清的泉水从溪石上淙淙流过,竹林深处传出一群少女的欢笑声,一支小小的渔船顺着溪流而下,掀起一阵涟漪,使溪里的绿荷随波荡漾。这一切令人历历在目,清晰可见,宛如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更如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王维多才多艺,不仅善于写诗,也长于绘画。他开创的水墨渲染画法,笔致简约而风格淡雅,深为后世推崇。明末的董其昌将他尊为水墨山水画的南宗鼻祖。《山居秋暝》的景物描写也明显地受到他的绘画风格的影响。此诗描写景物,不捕异猎奇,不用重彩繁笔作工细刻画,也不用瑰丽的词藻进行涂饰,而只是以简约疏淡的笔触进行粗线条的勾勒,以形写意。如有绘饰,如以“空”饰“山”,以“明”饰“与月”,以“清”饰“泉”等,也仅是略加点染,意到即止。整首诗的景物描写,如同是一幅极其简单朴素的白描,轻描淡写,虽未穷形极相,然而着笔成绘,画意盎然,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优美而恬静的图景。这幅秋景,一扫前人诗文中常见的感伤情调和灰暗色彩,显得清新而富有生气,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诗的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陶醉于山间秋色,希冀隐居其中的意愿,同时也有着洁身自好、不同流俗的积极因素。又如《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于山翁。

全诗都是白描的写法,其中间四句描写眼前流入长江的汉水,是实写;而汉水在天地外的奔流,看上去似有若无,是亦虚亦实。‘郡邑’二句,不仅道出了远近关系,而且更進一步作了无限的想象。这种虚实相间的粗线条勾勒的手法,写出了水波山光的气势,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悠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给人以美的享受。

王维诗中还往往采用多种色彩,生动地表现大自然的形形式式,又以统一的情调组合起完整的画面。如“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浓红。”(《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两句,在这里,诗人不只是没实写海上景象,而是虚构了两种怪异的景物:能把天空映黑的巨鳌,眼里红光迸射的大鱼,同时展现出四种颜色“黑、红、蓝(天)、碧(波),构成了一幅光怪陆离、恢宏阔大的动的图画。我们看,波涛在不停的奔涌,巨鳌与大鱼在不停的出没,四种色彩在不断地交织和变幻。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神秘、奇诡、恐怖的感觉。诗人借怪异的景物形象和交织变幻的色彩刺激读者的感官,唤起读者的感情体验,把海上航行的艰险和对友人安危的忧虑直接传达给了读者。王维确是着色的高手,他笔下的色彩往往不是客观对象的一种消极的附属物,而是创造环境氛围,表现主观情感的积极手段。这两句诗利用色彩本身的审美特性来表情达意,很富创造性。又如《田园乐》(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眠。

王维此诗不但有大的构图,而且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的描写,使我们先见画,后会意。他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了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就给人以直观印象。在勾勒景物的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我们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加上“杨柳依依”,景物宜人。着色之后还有进一层渲染: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新的画图。

王维常在诗中运用作画技法。“经营位置”是我国传统的画学六法之一,画家把许多个别景象通过“经营位置”来组成一个整体,王维在诗中运用了这种方法。如《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稚雊麦苗秀,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诗人在前八句分别叙述农家的各种景象:夕阳斜照村落,牛羊徐徐归村,老人迎候牧童,野鸡鸣叫,蚕儿吐丝,农夫絮语——这种种景象,乍看起来显得比较散漫,但第九句“即此羡闲逸”一句中,“闲逸”二字便是点睛的一笔,将所有的景象贯穿起来,。这样看来,这些景象就以“闲逸”为主题,构成了一幅和谐生动的画面。

还有著名的《辋川集》二十首,总体构思是通过对山水风光的描绘,来反映作者的隐居生活和情感;在具体的作品中,各有着不同的安排,每首诗都是一幅独立的画面,合起来又是幅和谐的全景,与国画中的“通景画”有相似之处。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主要以山水田园景物作为审美对象,作为创作题材。但在诗人对山水物象的描绘中,那静谧的氛围,诗人幽独孤寂的身影,又时隐时现。《辋川集》二十首,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业时写的一组小诗,将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在明秀的诗境中,让人感受到一片完全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似乎一切情绪波动和思虑都被净化掉了,只有寂以通感的直觉印象,难以言说的自然之美。

山水特色 篇6

1 不可移动资源是小城镇独特的发展优势

汤峪镇毗邻的太白山海拔3771.2米, 是青藏高原以东中国内陆的最高峰。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首批4a级景区, 景色“秀、奇、险、峻”, 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最高可达25000个/cm3, 素有“亚洲动物园”“地质博物馆”“生物基因库”“天然氧吧”的美誉。近年来, 我们充分利用景观资源和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养老产业, 建成了星级温泉酒店、逸景营地、温泉欢乐谷等项目。高山冰雪年均可提供水资源1.16亿立方米, 被誉为关中的“水龙头”, 水温、水质、水量为陕西之冠。利用优良的水资源, 引进农夫山泉公司投资10.3亿元建成了天然饮用水生产基地, 年产值达35亿元;依托独特的气候发展特色农业, 建成了千亩猕猴桃采摘园等乡村旅游项目, 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农家乐380户。通过深度开发特色资源, 培育优势产业, 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有效克服了工业资源贫乏、没有1户工业企业的“短板”和“守着金山要饭吃”的困顿局面。

2 城市居民生活追求的变化是小城镇转型发展的重大契机

汤峪镇东距西安90公里, 西距宝鸡70公里, 北距法门寺30公里, 有西宝高速、法汤公路、关中旅游环线等多条公路与周边城市紧密相连, 处于西安、宝鸡1小时经济圈内。近年来, 随着西安、宝鸡城市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乡村旅游成为他们的消费热点, 亲近自然、休闲养生越来越成为他们的时尚追求。我们抓住这一机遇, 充分利用优美的风景、便捷的交通, 将小城镇建设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 先后实施一河两岸商业街、太白山生态酒店、滑雪场等三产服务项目30多个, 带动了旅游业迅速发展。2015年全镇接待游客306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20.6亿元, 旅游从业人员超过120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 是全县的1.5倍。

3 对接养老养生新兴产业为小城镇带来新的动力

据统计, 2015年陕西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410万人, 占比达到10.9%, 如何养老、怎样更好的养老已成为新时期的重大课题。我们主动顺应老龄化的新形势, 确立了以周边大中城市为目标市场, 大力发展旅游与养老、养生相结合的新兴产业, 规划建设以温泉疗养、景区养老、季节旅居为主的养生养老服务项目12个, 接待床位达到2300张。鼓励社会资本开发建设旅游地产和养老地产, 打造融居住功能、服务功能、养老保障功能为一体的高端地产项目, 建成了太白山水公寓式酒店、太白印象等一批集休闲养生、疗养保健为一体的服务综合体。2015年, 汤峪镇接待的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68万人, 占当年接待总数的22.2%, 其中定期居住1个月以上的达到8000人次。外地人在汤峪镇购房的比例占到销售总量的48%。

4 政策支持是小城镇发展的启动力和助推力

“缺钱、缺地、缺人才”是制约小城镇建设的最大瓶颈, 仅靠镇域自身力量难以有效解决。为此, 陕西省委、省政府围绕重点示范镇建设, 出台了专项资金引导、土地指标支持、专业人才帮扶、目标责任考核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给予每个重点示范镇1000亩建设用地指标、每年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市、县政府也采取整合项目资金、调剂建设用地指标、以奖代补、“一事一议”等多种措施, 全力推动小城镇建设。我们利用上级各项支持政策的引导和扩大效应, 打好组合拳, 成立了太白山投资集团公司,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投融资工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改善政府服务, 通过县财政担保、PPP等多种途径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5年累计完成投资达到86亿元。采取招拍、转租、流转、入股和引导沿山群众集中搬迁、土地复垦整理等措施, 落实镇区建设用地指标5500亩。利用省上选派干部挂任重点示范镇副镇长、配备规划建设管理人才、遴选专家一对一指导等机遇, 创新用人机制,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 选调聘用城建规划、投融资、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70多人, 确保了示范镇建设的标准和质量。

5 高水平规划、高品质建设是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保障

从一开始我们就牢固树立高品质建设的理念, 将镇区开发和太白山国际化景区建设融为一体, 按照“适度超前”“规划建设一体”的总要求和5a级景区标准, 聘请上海、北京等地知名机构同步编制了镇区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 实现多规融合。以打造西部特色小镇为目标, 突出山水田园、生态舒适、民俗文化, 科学编制各类专项规划, 并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加强风貌设计, 强调街区尺度宜人, 建筑低容积率, 住房宽敞通透, 沿路植绿造景, 门店统一提升, 形成了见山望水、大美大绿的生态格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全镇建成1座垃圾填埋场, 建立镇域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系统, 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建了垃圾分拣站和沤肥场。建成2座污水处理厂并实现达标排放。建成了文化体育广场3个, 标准化学校、医院、自来水厂、一级客运站和加气站等公共服务设施, 开通了县城至汤峪镇公交专线, 形成了天蓝、地绿、水清的人居环境。

6 公共服务是小城镇安居乐业的重要因素

坚持把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作为提升小城镇建设质量的重要方面, 持续推进城镇建设治理上水平。成立综合执法大队, 加强对私搭乱建、出店经营、镇容镇貌等规范化和常态化管理, 严厉打击欺客、宰客行为, 确保守法诚信经营, 净化市场环境。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 每1 0户配备1个垃圾桶, 每个村落实4~5名卫生保洁员, 镇村全部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和全天候保洁。坚持不断改善公共服务水平, 镇上所有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 实行“一站式服务”。坚持每年有针对性培训技能型劳动力3 0 0 0人以上, 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8亿元, 全面落实创业基金、职业培训补贴、税费减免等扶持措施, 积极推行被征地农民子女上学、就医、养老等五项社保政策, 为群众安居乐业打下了稳固的基础。据年度民意调查, 群众对城镇管理、社区服务、镇区环境等评价的综合满意度达9 5%以上。

7 机制创新是激活小城镇内生动力的有效途径

小城镇建设既是一个完善基础设施的过程, 也是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我们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分别兼任党委书记和主任的正县级建制管委会, 设立了镇级财政。下放县级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投资等1 7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理顺了条块关系, 建立了以块为主的新型县镇管理体系。同时, 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农村产权、投融资等六项制度改革, 充分激发和释放了小城镇发展活力。

山水特色 篇7

闽派画家的作品都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厚的传统, 杨夏林先生自然也不例外, 因长期生活在景色壮丽的鼓浪屿, 榕树、海浪、岩石是鼓浪屿闻名遐迩的风景, 他曾细致的观察、摸索过鼓浪屿的榕树、岩石、海水, 并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进行艺术转换创作。因此, 杨夏林先生对鼓浪屿的榕树、岩石和海浪的独创性, 堪称其“鼓浪屿三绝”, 而且也塑造了艺术生涯中的“三个第一”。

杨夏林先生擅长于画榕树, 他是第一个突破古人没有画榕树的传统画家, 笔下描绘出神入化、淋漓尽致的榕树, 被人们誉为“中国榕树王”。他的笔下的榕树总是枝繁叶茂、树干粗壮。因为鼓浪屿的岩石经历了海浪的长期的拍打, 使得岩石变得浑圆光溜、坚硬无比。在岩石上面生长的榕树, 它的根须只能在岩石的缝隙中生存, 它们的根不仅突在地面上, 也有悬挂在空中, 盘旋紧贴在树身上, 使这些错综纠缠的树根形成了榕树奇特的外观, 虽历经风吹浪打、日晒雨淋却仍能顽强生存。杨夏林先生把盘虬卧龙的榕树表现的栩栩如生, 他用写意笔法来画榕树粗壮的树干, 而用工笔细致的手法来描绘虬枝和根部, 繁密的树叶用墨色表现, 赋予了鼓浪屿榕树新的象征意义和内容寓意, 描绘的榕树别具一格, 他的树兼工带写, 工写兼备, 描绘细致却又磅礴大气, 耐人寻味。他的构图也具有自己的特色, 借用西方的构图来画中国画, 最使人惊奇的是当人们观看作品时, 并不会感觉构图上运用了西方的元素, 中国画技法在其手上已活灵活现, 这说明他的山水画精神已经深入骨髓, 融入血液, 成为其身体的一部分。在近现代画家中杨夏林先生榕树画的最多、精神表现得最为传神、淋漓尽致, 也成为其作品中最为经典的题材, 因此被尊为“中华榕树第一人”或“中国榕树王”。

在杨夏林先生的画中, 除了榕树是其地方特色的标志外, 同样海浪与岩石也是。他是第一个以波涛汹涌、惊天骇浪的大海为创作主题的画家, 而且他完善和发展了山水画中海水的表现技法, 尤其创造的皴水法, 前无古人, 堪称“中国一绝”。他笔下的大海独树一帜, 大多数的山水画家画海时, 是用泼墨来表现, 而他是用花青来表现海浪, 用干湿浓淡的皴法来表现浪花飞沫, 使人感觉满纸的巨浪、满纸的激情、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气势恢宏、时而海涛飞动, 给你无尽幻想和体会, 也表现了画家本人的性情和这六十年的经历。画家马远的《水图》, 整体为线条主, 刻画细致, 在《水图》中有描绘海水的磅礴大气之势, 但也是依靠平面的波浪, 并没有体现出杨夏林先生海水的波涛汹涌、浪花飞溅的气势。所以在描绘海浪激越澎湃的动势与神采上来说, 杨夏林先生画笔下波浪更加具有冲击性。他将海浪的势头拉到观众面前, 用浪花作为整幅画面的主要描绘对象, 用简短的线条来拉动势头, 动势、动感加强, 气势上涨。

杨夏林先生是第一个以福建山水为绘画题材的画家.因福建省是以山地丘陵为主, 地面高低不平, 怪石嶙峋, 福建的丹霞山体顶平、身陡、麓缓以及花岗岩石形状、颜色差异不大, 所以很难从传统山水画的技法中找到相对应的用笔方法。在福建的中国画历史中, 从宋元开始, 不少的是人物画家或者花鸟画家, 而山水方面却很少有建树, 有的也只是通过对传统绘画的摹写, 不注重福建自身的特色, 对于丹霞山体和花岗岩难有描绘之实。因此, 福建的山水画在建国之期, 在全国的画坛基本没有自己的位置。自杨夏林先生所自创的“杨家样”的甜美、恬静的绘画风格一出, 福建山水画坛的面貌自此改变。

因为福建本身的丹霞山体和花岗岩石的特点, 想要使画面有精神和气势, 就必须要突破其表现的难题而有所创新。因此必须要进行的大量的观察和写生, 分析闽山石本身的地质特点。他发现想要突破难题只运用传统的表现技法是行不通的, 所以他大胆的尝试运用西方画的体面表现方法与中国传统表现山石的皴法 (斧劈皴、拖泥带水皴) 相结合。同时, 在材料方面, 杨夏林先生有意识的选择可以表现闽山水特点的宣纸, 而且对宣纸进行一定的处理, 在相应的空间中晕染适当的石青石绿, 以此来表现丹霞山体和花岗岩石的草丛灌木, 使整个画面富有清新、安静的感受。

杨夏林先生笔下的山水画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时代气息。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 创作了《鹭江渔火》来参加全国美展, 这幅作品从特殊的角度来把鼓浪屿、鹭江、榕树、船只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画中描绘的渔船、码头和人们的穿着都是五六十年代所特有的。杨夏林先生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和著名的艺术教育家, 也是福建第一个专业性的山水画家, 他的绘画既保留了中国画的传统技法, 又借鉴、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技巧, 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绘画风格。他和李其铮等人在厦门建立了新中国成立之后, 福建第一个美术学院——鹭潮美术学校, 从而培养了众多的优秀画家和绘画理论家。直至今天, 杨夏林先生的学徒在不断的扩大, 对福建乃至中国的绘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厦门市张晓寒美术研究会编.中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杨夏林[M].2008:14.

[2]杨夏林.杨夏林作品集[M].厦门:鹭江出版社, 2000.

[3]王荣, 曾克峰, 陈植华, 张宏超, 张晶.福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特征及成因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 (01) .

[4]梁桂元.闽画史稿[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

浅谈赵孟頫及其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篇8

一、赵孟頫的生平思想

赵孟頫 (1254—1322) 字子昂, 号松雪道人。因别号还有:在家道人、太上弟子、三宝第子等。与其自身经历密切联系的别号还有赵吴兴、赵承旨、赵欧波等;他生于甲寅年, 故又自号甲寅人;因其家居吴兴太湖, 东西苕溪汇集之所, 境内湖泊、河流纵横交织, 故而自号水晶宫道人;其赵集贤、赵荣禄、赵王孙、赵文敏、赵学士、魏国公等别称。这些诸多的别号无不反映了他的身世生平的丰富多彩。赵孟頫出身宋朝, 是太祖子秦王赵德芳十世孙。由于其父过世早, 其母丘氏担起了对儿子抚养和教育的责任。宋亡后, 曾流泪告诫儿子说:“圣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之, 汝非多读书, 何以异于常人?”为了“异于常人”赵孟頫常与寓居于湖州的老儒颜继公质问疑义、经名修养。并常往来与湖州和杭州之间, 写字、作画、吟诗结交了一大批文人学士和书画家, 如钱选、萧子中、陈元逸等人结交。“放乎山水之间, 而乐乎名教之中”, 赵孟頫与钱选称为书画上的两市益友, 赵孟頫向钱选问学过程中所讨教的“戾家画”成为中国美术史上有名的“士夫画”、“士气”说, 对后世影响深远。由于“声闻涌溢, 达于朝廷”。元至元二十三年 (1286) , 程文海奉元世祖忽必烈命到江南搜访遗逸, 赵孟頫、张伯淳、曾冲子等20余人, 赵居首选, 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重用, 由此开始了他仕元的生涯。仕元是赵孟頫的一个必然选择, 是其母望子成龙、也是赵孟頫在《送吴幼清南还序》中说的“学之于家, 用之于国”这一带有浓重儒家经世致用出仕思想的归宿。他给留不炎的诗云“往事已非那可说, 且将忠赤报皇元。”是对元世祖忽必烈感恩情怀的真实写照。赵孟頫借至元二十七年 (1290) 元大都发生地震, 民不聊生、死伤惨重的天灾事件, 又利用上层统治者内部的种种矛盾, 巧妙地为忽必烈除去了心腹大患。其出色的政治才华受到忽必烈赏识和器重, 颁旨让他“参决庶政, 以分朕忧。”为朝廷举荐二十余位善于书法的“才人”;为民昭雪, 平反冤案, 挽救无辜者的性命, 达到了忽必烈让他“参决庶政, 以分朕忧”的要求。接连受皇帝恩宠赐官, 被授奉训大夫, 兵部郎中, 拜集贤学士、奉议大夫等职位。乙未年 (1295年) 忽必烈死后, 元成宗铁穆耳继位, 赵孟頫感到汉族官员饱受非议、排挤之苦, 遂以病辞官, 归故里后与诗人、书画收藏家周密交往甚密, 拿出自己累年收藏的唐宋名画给周密观赏, 并为周密画了其故乡齐州的著名景色《鹊华秋色图》卷相赠。己亥至延祐年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士, 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 拜翰林侍读学士等职位。元皇庆元年, 赵孟頫又被陛升为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 官衔从二品, 其夫人管道升被封为吴兴郡夫人;元仁宗对赵孟頫更是恩宠至极, 赐官至一品封, 其妻管仲姬也被封为魏国夫人。尽管元仁宗常以“今朕有赵子昂, 与古人何异”为自豪, 但赵孟頫作为宋宗室而“仕元”这一沉重的精神负担, 一直挥之不去, 从其诗《罪出》:“在山为远志, 出山为小草。”中可以窥见赵孟頫的自责、自惭之心。又有“误落尘网中, 四度京华春。”“宦游今五年……掩卷一淋然”等悲苦诗句。尽管历朝皇帝都器重他, 不断加官进爵, 但其诗“多病相如已倦游, 思归张翰况逢秋……闲身却羡沙头鹭, 飞去飞来百自由。”表明了其向往自由、追求隐逸的情怀。赵孟頫出仕后“被遇五朝, 官居一品, 名满天下”但身不由己, 只能靠寄情于书画, 来倾诉隐逸情怀。他画有陶渊明像, 有《归去来辞》。在《五柳先生传论》中有言“仲尼有言曰:‘隐居以求其志, 行义以达其道, 吾闻其语, 未见其人。’嗟呼, 如先生近之矣!”可见其对陶渊明的追慕, 也折射出了赵孟頫追求隐逸的情怀。

赵孟頫的绘画精深渊博, 人物、山水、鞍马、竹石均冠绝于时。赵孟頫最擅长画马, 人物次之。但就影响而论, 则是山水画。赵孟頫的山水画具有独特的风格面貌, 注重师传统, 也即他提出的作“画贵有古意”, 也是对后影响较大风气的“托古改制”, 又注重师造化, 又注意以书援

二、赵孟頫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赵孟頫山水画的面貌风格多样。但综而概之其风格面貌可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师法董源、居然为主, 多采用平远构图的水墨山水;二是水墨淡着色的浅绛山水, 此类是宋李、郭和五代董、巨的综合面貌;三是青绿山水。

以师法董源、居然为主, 多采用平远构图的水墨山水。《水村图》、《重江叠嶂图》、《双松平远图》、《吴兴清远图》等是水墨山水的主要代表作品。赵孟頫的水墨山水多采用辽阔的平远构图, 画面意境悠远是历代文人向往的理想佳境。《水村图》长卷平远构图, 画面描绘了江南山村水乡的幽远景色。是典型的文人画, 画面天高云淡、沙丘低峦、野水茫茫、疏林杂木散落其上, 竹篱草庐隐没于林间, 小舟悠游, 全卷呈现出一派“远山近山云漠漠, 前村后村水重重”的江南寂静野逸的幽美景色。是文人逸士无限向往的理想之境。开元代文人山水画以水环境隐逸为母体的创作之风气。“四野漫漫水接天, 孤村林木似凝烟, 莫言此地无车马, 自是高人远世尘”是对此画卷意境的真实写照。用淡墨干笔挥写, 笔法灵动, 含烟带水, 笔墨沧润, 尽显江南水乡的清秀无尘特质。《重江叠嶂图》现藏我国宝岛台湾, 图画面简率, 水面平静无波, 江水辽阔旷远, 群山重重叠叠, 延绵逶迤, 又远蒸如黛, 飘渺空灵。近岸置低临江岸的双松, 松树勾皴尖颖, 小树用李、郭的蟹爪笔法, 山石用墨渲淡, 画面意境冲淡间远, 意在笔外。《双松平远图》此轴是两岸夹水的构图, 也即“一河两岸”, 开元代“阔远”章法文人山水画之先河。画面采用平远构图表现出冲淡幽远、清空辽阔的意境。《吴兴清远图》同样是长卷平远构图, 画意最为高古。画面上没有崇山峻岭和深涧大壑, 山峦孤丘连绵不断, 似沉浸于一片茫茫湖光水色之中。构图似晋宋时代的山水画, 山头成排, 而是有左右前后的空间关系。设色似晋宋时期的山水画, 但艺术上不是表现的晋宋时期真正的幼稚。整个画面色调柔和, 接染自然, 质朴古雅的气息弥漫者整个画面。

水墨淡着色的浅绛山水, 此类是宋李、郭和五代董、巨的综合面貌。水墨浅绛山水画以《鹊华秋色图》、《洞庭东山图》等为著。《鹊华秋色图》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是赵孟頫42岁那年辞官南归, 为其好友周密精心描绘弥溢故乡之情的经典之作。画卷以山东济南华不住山和鹊山遥向相对为背景, 描绘了济南郊外秋高气爽的迷人景色和野趣。全卷采用平远构图, 画中一片辽阔的泽地和河水, 一派浩荡旷远无涯的洲渚洼地景色。其间垂柳抚岸, 芦草浪漫, 杂木丛林疏密相间且表现的自然而然, 红树绿叶, 茅屋鱼罾, 洲渚遥接云天, 尖而峭的华不住山描绘成了金字塔的形状, 平而长的鹊山像元宝似的被绘在画面的左边。整个画面显得旷远明净, 一尘不染, 充满野趣的意境益发显得淡泊清幽深邃。此图从发展而言又是一种从“作家”的“习气”转为“士气”的过度作风, 明董其昌赞此图曰“吴兴此图, 兼右丞、北苑二家画法, 有唐人之致, 去其纤, 有北宋之雄、去其犷”可谓精确。说明此图无论构图、用笔、设色, 还是画意、画境、画风已是画入逸品。《洞庭东山图》 (藏上海博物馆) 绢本, 是赵孟頫浅绛山水画的又一代表性作品。“画洞庭不当繁于树木, 乃以老木缘岸, 楂卉数株居然摇落湖天廖阔之势, 此画出, 从是子昂章法迥绝宋元处, 足构凌云台手。”是董其昌题识的赞语。此卷画家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山石采用柔和流畅的披麻皴, 点苔疏密有致, 画法保留较多董源的面貌, 而山石向背处的层层渲染, 又带有居然的笔意。“一河两岸”式的构图已开元代山水画的先河。之后的黄子久、倪云林、梅道人等多采用这种两岸夹一水的“阔远”章法。特别是倪云林将这种构图发挥到了高逸之端。

赵孟頫的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有《谢幼舆丘壑图》、《百尺梧桐轩图》。《谢幼舆丘壑图》 (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描绘的是谢鲲 (280—322) 淡于仕进、漫迹于丘壑之间, 表现谢鲲超脱放达自由的精神境界。赵松雪作绘此图的目的, 很显然是想借历史人物故事, 表达自己思古之幽情和向往归隐野游的情怀。为了更好展现谢幼舆寄迹丘壑情形, 构图上将谢鲲别具匠心地安置在茫茫崇山峻岭和松林成片之间临流独坐, 观望潺潺的泉水, 倾听阵阵的涛声, 安详沉醉的意态, 悠闲超脱的神情, 从而把谢鲲“一丘一壑, 自谓过之”表现得淋漓尽致。明王琦题跋赞曰“今松雪翁后数百载心领神会, 作为此图, 最是位置有方, 笔意奇妙。”此图除“位置有方”外, 笔意亦奇妙, 山全用线勾, 石用皴擦点染, 后添青绿重色将山水风光表现的挥洒淋漓, 画法古朴, 意境深远。此卷是赵孟頫追求“古意”和写意, 表现文人士大夫寄迹丘壑和归隐之心的情状, 以及超脱自由放达的精神境界, 是将青绿山水画文人化的一个创举, 脱去了南宋青绿山水浓丽纤细的院体积习。

赵孟頫的山水画多采用平远构图。赵孟頫的多卷山水画大多是辽阔的平远构图章法, 如画面幽远冲淡、水墨渲淡的《水村图》, 有辽阔的泽地和河水、一望无垠的《鹊华秋山图》, 在一片旷远江水上, 似浸浮着连绵不断土丘山峦的《吴兴清远图》, 意境雅静而清远。宋郭熙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 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 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 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 深远之色重晦, 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 深远之意重叠, 平远之意冲融而飘飘渺渺。其人物之在三远也, 高远者明了, 深远者细碎, 平远者冲澹”。在此郭熙讲述了平远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冲融”、“冲淡”是郭熙作为山水画家实践, 和作为画论家的体认总结, 这是人的精神得到自由解脱时的状态。郭若虚评李成山水画是“气象萧疏、烟林清旷”而李成的代表作《读碑窠石图》也是典型的辽阔的平远构图, 由此可见, 作为法乳李、郭的赵孟頫是作画既有“古意”的师传统, 而又深知“到处云山是我师”师造化, 才有了开启对后世影响的冲淡简远的“幽远”的构图章法。徐复观说“‘高’与‘深’的形象, 都带有刚性的、积极而进取的意味。因此, 平远较之高远与深远, 更能表现山水画得以成立的精神性格。所以到了郭熙时代, 山水画便无形中转向平远这一方面去发展。……平远较之高远与深远, 更适合于艺术家的心灵要求”, 从中可以发现赵孟頫与山水观照的心迹。虞集曾说险危易平远难, 作为以平远山水画描绘出了令隐逸之士和文人雅士无限神往的野逸之境。

赵孟頫的山水画的含有清远意境和隐逸情怀。今人郑午昌评价赵孟頫的山水画说“重江叠嶂图、冲淡简远, 意在笔外;双松平远图、布景简略, 有淡远之致;洞庭图、布景设色得淡远秀润之妙”。郑午昌对赵孟頫每幅作品的都提到了“淡远”, 而“淡”既是“浅”、是“素”, 这又与孔子提出的“绘事后素”, 庄子的“能提纯素, 谓之真人”, 是不谋而合的。而素在画面意境中又体现出了画家心灵的“清”。“远”是玄学所达到的精神境界, 也是超脱世俗的精神。赵孟頫追慕庄周和陶渊明, 他画有高逸之士陶渊明的像, 有《题归去来辞》, 这些都体现出了赵孟頫身居高官, 但其内心深处渴望隐逸的情怀。

赵孟頫是一个时代绘画风格的形成者和发展者, 是元代开启一代画风的领袖人物。他在中国绘画艺术史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地位, “承前”即师法传统却不落俗套, 而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绘画自出新意, 踏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路。“启后”是指他的艺术思想与绘画风格不仅影响着同时代的人, 并且对后来人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元代人对赵孟頫的绘画艺术极为推崇, 他对明、清时代的文人画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 这一切都说明赵孟頫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杰出的画家。

参考文献

[1]郑午昌.中国绘画全史[M].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5:357.

[2]郭熙.林泉高致.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

[3][元]杨载.大元故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公行状.赵孟頫.赵孟頫集[M].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6.

[4]郭熙.林泉高致.中国古代画论类编 (上) [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64.

山水特色 篇9

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 我国的小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城市建设在城市结构、景观风貌正趋向雷同, 千城一面。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街道、城市建筑正被程序化的开发吞噬, 城市文脉、肌理、自然生态特征正在城市更新改造中消失。吴良镛先生把这种现象评价为“史无前例的建设高潮与建筑创作的贫困”。随着新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阶段主要内容是合理规划城市用地, 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强调城市用地功能布局的合理性, 从宏观层面确定城市的规模性质和发展方向,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等所做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 侧重城市用地的二维平面组织。欠缺从空间上规划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另外, 制度上, 关注城市空间形态设计成了我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中的真空地带, 而且高高在上的法定地位以及冗长的修编程序这两道门锁, 使得总规在空间塑造上所犯的错误往往成为下位规划的“依据” (张敏, 吴敏, 2008年) 。

城市设计是一项对城市空间形态和环境景观质量进行研究的工作, 是城市空间环境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手段, 他体现在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 尤其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研究, 对塑造城市整体空间形象特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城市设计的引导有利于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构筑一个良好的城市空间形象框架, 其丰富的理论内容、综合的学科体系, 将给城市总体规划的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使其进一步得到完善和提升。所以,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中需要引入城市设计的理念, 以城市总体规划原则为指导, 从城市全局层面为城市发展制定战略与框架。

2 案例现状解读

独特的自然禀赋、历史文脉、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空间特色形成的基本条件, 是挖掘和提炼城市空间特色的基本要素。

2.1 自然资源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地处河北省西部, 太行山中段东麓。地处北纬38°09′~38°45′, 东经113°31′~114°15′。平山县东临灵寿县, 南同鹿泉市、井陉县接壤, 西与山西省五台县、盂县毗邻, 北与阜平县相连, 距省会石家庄40公里, 县境东西宽65.9公里, 南北长67.2公里, 总面积2643.65平方公里。

平山境内有驼梁、天桂山等16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光禄山距平山县城3公里, 风景优美, 山青林秀, 植被丰盈, 清代平山县县令汤聘曾赋诗, 把光禄山誉为“平山八景”之首。平山县城内有滹沱河的分支冶河纵贯南北, 紧邻县城东北角有黄壁庄水库。平山县城拥有抬头见山, 出门遇水的丰富的自然资源, 并以冶河做骨架分为东西两区。

2.2 历史文脉

平山县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是石家庄第一旅游大县。境内有国家、省、县三级重点文物单位70多处, 有奇峰、溶洞、河湖、瀑布、森林、温泉等自然景点300多处, 拥有8处国家4A级旅游区 (西柏坡、天桂山、驼梁、东方巨龟苑、沕沕水、藤龙山、白鹿温泉、西苑享水湾) , 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中山国遗址、万寿寺塔林) 。其中文庙、西门外遗址和华北人民政府旧址均位于平山县城内。

2.3 空间形态

自1984年有城建记载以来, 在县城总体规划的指导下, 城市形态逐渐完善, 城市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 特别是1998年以后, 城市发展迅猛, 大中型建设项目相继落户县城。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拓展方向为向北、向西, 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平山县城由冶河一分为二, 东部为老城区, 西部为新区。随着城市快速的发展, 城市用地紧张问题开始凸显, 城市面临新建设空间选择是跨过朔黄铁路向西发展还是利用西区原有的土地在冶河周边发展, 跨不跨铁路发展成为了本次规划的核心问题。现状老城区城中村较多, 居住用地占主导, 土地利用率低, 公共服务设施沿街布置, 未能形成公共中心和良好的公共空间, 亟待旧城改造升级。西区现状建设用地已经不能满足县城未来的发展, 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3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平山县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 在河北省的小城镇之中并不多见, 如何使其自然禀赋在打造城市特色中发挥作用, 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 成为了本次总体规划的重点。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提出城市设计的理念。重点在塑造城市特色方面做文章。本次规划按照“山—水—城”三者和谐发展模式即:“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壮”、“城得水而灵”。吴良镛先生认为, 应用城市设计的理念主要从以下两个宏观层面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指导:一是城市的形态与结构:山水格局、生态环境、城市慢行交通。二是城市形象与特色:城市的发展历程、城市山水环境、各片区形象特色。

在城市设计策略上笔者主张自然优先, 保护并彰显城市优美的山水环境。加强对山体、河流等自然环境保护, 加大自然山水空间向城市开敞度, 提高其可达性, 通过山水感知路线组织、空间视廊与视域设计、景观轴线安排, 景观节点的保护, 达到“显山”、“露水”、“增绿”, 建造山、水、城有机共融的特色空间环境。在城市整体景观空间系统, 对建筑高度、色彩、视觉廊道、节点培育等城市特色空间塑造上给予指导。

4 设计对策

4.1 特色结构——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空间骨架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主要是城市动态变化的过程中适当安排新的结构元素的能力。城市发展、结构为先, 完善的城市空间形态包括城市发展的诸多因素, 对城市未来长远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城市空间特色结构是展示城市空间特色的主要形式, 是提高城市特色的重要载体。本次规划用地强调适度紧凑、以节能节地为先。平山县城的特色结构框架概括为:“一带、两轴、两核、四区”。

“一带”是指联系两岸的冶河滨水风光带。是平山最重要的城市生态廊道、代表未来平山城市形象、满足人们来平山休闲游憩等综合功能。结合滨水蓝色廊道以及滨河绿色生态廊道, 将城市南面光禄山山色引入城区, 共同组成滨水绿色通道。与城市绿地系统相融合, 提供大众的行为活动空间, 体现鲜明视觉形象。

“两轴”是指跨越东西两岸的冶河商业发展轴和建设大街行政文化发展轴。这两条轴线是城市形象的展示轴线。沿路景观由老城区风貌景观逐步过渡到新区风貌景观, 体现历史与未来的和谐、城市与自然的和谐。

“两核”是指东区的商业中心和西区的行政文化中心。商业中心是片区内最有活力和人口集聚的区域, 集休闲购物、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 在整体空间构成上宜打造丰富多彩和异常活跃的景象, 建筑风格应体现现代感, 力求形成繁华的商业地带。行政文化中心构成应尽量大方得体、庄重安静, 建筑造型富有亲和力, 在近人尺度上注重细节刻画。行政文化空间主要位于进城高速引线建设大街两侧, 是城市对外连接快捷的通道, 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主要轴线, 建筑风貌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现代化气息为目标, 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风貌。

“四区”是指规划范围内的东区、中区、西区、南区。四大片区通过水系和铁路来隔离划分, 形成相互交融和渗透的花园城市格局。其中, 东区是指冶河以东的平山县城, 是平山县城发展的起源, 该片区以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为主;中区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区, 该区的主题风貌为现代风貌, 体现城市发展进程的动力;西区是城市未来的发展空间, 该区的风貌主要体现城市积极向上的繁荣景象, 展示城市的发展前景和美好未来;南区是县城的工业园区, 本区宜发展循环经济, 规划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 厂房建设以节能省地型为主, 以避免污染黄壁庄水库的水源 (见图1、图2) 。

4.2 特色系统——营造城市整体景观风貌

4.2.1 亲近“水”——蓄水托城, 展示城之秀美

激发冶河的滨水活力, 充分发挥冶河对县城环境的效益, 以及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对整个城区的功能进行优化整合, 从而使滨水地区产生巨大的聚合力, 通过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促进县城经济发展并激发社会活力。结合现有良好的生态景观资源, 提供多种形式的功能, 如林荫步道、娱乐休憩场地、儿童娱乐场、游艇码头、观景台、赏鱼区等, 结合人们的各种活动组织室内外空间。采用点线面线结合的方式。线——连续不断得以林荫道为主体的贯通脉络;点——在这条线上的重点观景场所或被观景对象, 如重点建筑、重点环境小品、古树;面——在这条主线的周围扩展开的较大的活动绿化空间, 如滨河公园、文昌公园的建设。这些室外空间与文化商务建筑相配合。采用细节的设计手法, 着重提升城市的步行环境。道路设计上在路面和河岸之间保留一段距离, 在居民社区和冶河之间形成新型生活化社区, 提供比车行道更简便的步行通道, 方便人们进入冶河的滨河带。

4.2.2 引入“绿”——依山建城, 彰显城之神韵

在城市规划中以水系为结构骨架、通过滨水步行绿化带联系各公共空间节点, 形成城市的开放空间系统。主要包括沿河绿化带的拓宽改造和重要节点空间的城市设计, 建设城市绿廊和绿肺。

城市绿廊:以冶河和马冢河绿化景观带为核, 通过打造建设大街, 将县城南面的光禄山风光引入城市, 显山露水, 建设景观林荫大道, 以主要道路绿化为脉, 形成贯穿县城的生态廊道。在城区外环营造环城防护林带, 给城区造就生态安全格局。

城市绿肺:冶河河岸及河道凸凹处, 设置多个滨水广场和公园, 结合滨河公园两侧场地和功能布局, 使冶河滨水的湖光秀色向城市敞开和渗入。结合城市的大型生态廊道建设公园绿地, 利用生态廊道将其串联。

4.2.3 挖掘“文”——人文兴城, 修养城之性情

挖掘文化, 凸显城市文化品质。城市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本次规划中主要从三个节点挖掘城市的内涵。将平山县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山水有机的结合起来。

主题广场:平山有悠久的历史, 是古代中山国。革命圣地西柏坡坐落在平山境内,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重视城市人文特色的更新与重塑。充分挖掘平山的文化资源, 结合滨河公园建设具有革命意义的主题广场, 集民族性、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为一体的主题人文纪念景观公园。

文庙广场:平山旧城作为平山的历史遗存, 应尽可能保留其历史本真性。规划延续旧城历史街道和胡同的肌理, 恢复和修缮现状较为完好的文庙片区;改造周边衰败的区域, 将旧城建设成为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积淀的街区。

西直门外遗址:保留现状遗址, 充分利用滨水环境规划西直门外遗址公园, 结合冶河桥东商业轴线良好的地理环境位置规划商业服务街区, 提升滨水地带的活力, 形成环境与效益的良性循环。商业建筑由北向南逐次递减, 形成优美的滨水建筑界面 (见图3、图4) 。

5 结语

在小城镇建设中, 由于规划区界、分区层次、信息量等工作范围相对较小, 根据对城市空间特色的构成要素体系分析可知。更宜提倡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一体化的设计 (吴松涛、贾梦宇等) 。对城市空间特色的引导和控制必须贯穿从城市总体到建筑单体的所有空间层次。总体城市设计与各层城市规划的衔接, 其法定地位的确立有待于在未来进一步研究确定, 但其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阶段对城市形象的指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摘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给城市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许多城市建设了大广场、宽马路、高楼, 却缺乏独特的个性和特色;在城镇建设中, 如何避免千城一面, 打造自己独有魅力、塑造城市特色?本文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特色危机, 提出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引入城市设计的理念, 并以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结合平山县具体实践, 利用平山县周边有山、城中有水、山水绕城的独特优势, 利用他的自然禀赋、历史文脉对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特色的塑造进行初步探讨。打造“河为脉、山为骨、绿为体、文为魂”的城市特色。

关键词: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山水城市

参考文献

[1]汪坚强, 程晖.自然优先、构建山水特色城镇[J].华中建筑, 2009 (9) :106-110.

[2]鲁赛, 夏南凯.理想空间 (37) :总体城市设计[J].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70-75.

[3]李全宇, 钟舸.试论江浙中小城市特色重塑[J].城市规划, 2007 (4) :23.

[4]陈必树.具有优秀山水资源的小城市规划探讨[J].福建建筑, 2010 (8) :14-16.

[5]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平山县城总体规划 (2012-2030) .2013.

[6]张洪宇, 周波, 王波.基于山水格局的城市特色研究——以绵阳市为例[J].规划师, 2007 (4) :31-33.

[7]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平山县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2020) .2009.

山水特色 篇10

从2004年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游学期间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面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复杂性科学的关注;到后来博士研究期间聚焦创新2.0与智慧城市,参加北京大学复杂性科学研讨班对钱学森大成智慧、山水城市的学习和思考;再加上这次智慧园林高峰论坛就创新2.0、智慧城市与智慧园林进行交流的邀请,促成了这个初步想法,在智慧园林论坛上给园林界的朋友介绍一下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及山水城市思想,并结合当前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分享一些粗浅的学习体会,以期引发更多关于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智慧生态城市、山水城市的思考。如能对推动以山水城市营造推动创新2.0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略有裨益,那就更好了。

一、创新2.0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城市

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与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组织方式、社会形态与创新模式的改变,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下一代创新形态也即创新2.0正在逐步显现。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不仅仅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面向知识社会的、以人为本的创新2.0生态构建,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创新。“互联网+”作为对创新2.0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高度概括,也被认为是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形成创新涌现的智慧城市生态。更多可参阅《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5年第6期文章《“互联网+”=新一代ICT+创新2.0》。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正在成为这个时代城市发展的主题。

二、理解智慧:钱学森大成智慧学与复杂性科学中国学派的发展

智慧城市很火,“智慧”成了许多技术公司兜售自身产品和IT解决方案的万能包装。我们谈智慧城市,谈以人为本的新型智慧城市,必须回到智慧的本源,回到钱学森先生的大成智慧理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智慧不仅仅是“智”能,还有“慧”的灵性。“集大成,成智慧”。其中,“智”是技术,是信息技术与数据体系;“慧”是人,是专家体系、知识体系。理解中国语境下的智慧城市,需要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传承中,从复杂性科学中国学派的发展中去寻求“智慧”的本源。

钱学森先生很早就意识到系统科学、信息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复杂性带来的机遇,在1990年就提炼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创立了复杂性科学的中国学派,并提出了大成智慧学理论。大成智慧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的新阶段,哲学与科学技术的统一结合是其核心,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是其科学基础和知识源泉,前科学知识库是其重要的发展源泉。大成智慧学要求打通界限、总揽全局、相互促进,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大成智慧学的实践方法是大成智慧工程(Metasynthetic Engineering),主要是针对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综合集成法应用。钱学森在综合集成法中前瞻性的将数据体系从计算机技术体系中专门提出来,并与专家体系共同集成起来,构成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体系。面向创新2.0的大成智慧工程强调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以人为本。

钱学森先生把“大成智慧学”英译为“Science of wisdom in cyberspace”,把“大成智慧”英译为“Wisdom in cyberspace”,强调“大成智慧”的特点是沉浸在广阔的信息空间里所形成的网络智慧。首任国务院信息化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互联网的筹建人陆首群先生也指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在现实世界物理空间之外营造一个影射“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虚拟现实的“世界(场景)”,即构建虚拟化网络空间,并强调,创新2.0正是借虚空之力以人为本重构实空业态。也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清华大学孟庆国教授强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是智慧城市的两大基因,缺一不可。

三、智慧城市的两大主题:城市生态建设与历史文脉传承

钱学森先生指出:“大成智慧学”将是科技-经济-社会-环境日益协调发展的科学技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准,不仅体现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水平上,而且还体现在社会、环境、教育、文化的协调发展上。人们将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社会公平、教育文化医疗共享,以及消除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对社会和心理的危害上。人们将会努力使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得到平行发展。大成智慧强调针对城市这类复杂系统综合集成中人的作用,强调虚拟、现实两个城市空间的融合,这对当前智慧城市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随着创新2.0时代的到来,再重新审视大成智慧学理论,更能充分理解其对认识和解决城市这类开放复杂巨系统问题,推动创新2.0时代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现代城市及其管理是一类典型的开放复杂巨系统。随着设施和环境的传统狭义的城市管理与面向社会和人的社会服务管理越来越呈现出融合的趋势,在钱学森及其复杂性科学中国学派团队的帮助下,我们对基于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三个维度对城市管理复杂性进行了分析。从知识维看现代城市及其管理,园林绿化、城市景观、历史文脉正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钱学敏教授在2007年的北京大学复杂性科学研讨班就《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城市管理三维结构》一文讨论中特别强调,城市生态建设、历史文脉传承是城市管理知识维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智慧城市的发展融合线上线下两个空间更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而且作为创新2.0时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更加聚焦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城市生态建设与历史文脉传承自然成为以人为本智慧城市建设的两大主题。

四、山水城市:科学与艺术、传统与未来的结合寻找中国城市治理出路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基因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体现在钱学森先生大成智慧学理论的研究发展中,也一直贯穿了钱学森对城市科学发展的思考和研究。1990年,钱学森先生提出山水城市的设想:从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上建设未来城市。

自远古时期,人类即逐水而迁、傍水而居,依山傍水成就了一座座生机勃勃的城市。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孔子“君子比德”一说以热爱与向往自然为出发点,从自然山水那里领悟到与“智者”、“仁者”相似的品性与性情,从而生发美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成为影响后世自然美学思想的重要观念,它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高度概括了古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主要精神,也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园林及城市的发展。

钱学森先生在给吴良镛教授的一封信中写到: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溶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而这个“山水”不是真正的山与水,而是强调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之魂的一个城市,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生活环境,它要求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和谐,强调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钱学森还强调山水城市的人民性,指出山水城市“是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园林,让现代中国的居民百姓也享受到。18世纪封建统治阶级能够建造并享受的生活环境,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理应能够实现,广大市民应能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其中。”正如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强调整个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创新空间,是一个城域开放众创空间,一个创新生态系统。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也强调不是城市间的园林,而是城市即园林、即山水。

信息通信技术(ICT)的融合和发展,催生了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创新形态的演化和知识社会的形成,进一步催生了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即创新2.0。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2.0模式正在给山水城市的营造带来新的机遇,助力融合城市现实和虚拟空间,对接历史文脉和现实生态,推进社会各方参与城市生态环境、园林景观建设,重新绘制山水城市的人文与天际。创新2.0时代的山水城市营造将进一步丰富创新2.0以人为本的生态经济社会人文内涵,走出中国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之路。

五、以人为本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必然是智慧生态城市,山水城市是智慧生态城市的中国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以及复杂性科学中国学派及其大成智慧、山水城市、智慧城市研究中汲取智慧养分对于重新认识和推进创新2.0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至关重要,也将有助于对当前智慧城市建设舍本求末诸多乱象的正本清源。

钱学森对城市建设如何建立在中国历史悠久的文脉传承基础之上又开拓创造出21世纪的中国城市建设文化忧心忡忡又充满期待,并前瞻性的预言,“中国建筑文化新的辉煌时代恐怕要等到21世纪20年代才会到来。”山水城市、人民城市,正是钱学森对充满生态人文内涵的中国城市发展的美好愿景。十八大以来,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系列战略部署,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文化自信的提出,以及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部署,正在迎接这个美好时代的到来。

当代城市发展问题的应对,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探索重塑城市公共价值的中国道路,考虑城市里的天人合一的历史文脉传承和生态营造,倡导未来创新性思维。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中国城市园林文化的伟大复兴中,信息技术将为山水城市的营造提供基础支撑作用。而山水城市的营造也将更好体现创新2.0的经济社会、人文与生态内涵,赋予智慧城市更丰富的人文和生态内涵。山水城市建设将为创新2.0时代中国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提供新视野,为中国园林文化的复兴和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提供新路径,为全球智慧城市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的飞速城市化进程缔造了一系列发展奇迹,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系统性问题,并前所未有地面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对城市地理、人居环境、公共服务进行重写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在以山水城市营造推动创新2.0时代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征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和园林艺术将在其中焕发耀眼的光彩,中国的园林工作者将在创新2.0时代的中国特色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在题为“创新2.0,与我理想有关的一切”的演讲中说,我理想中的智慧城市就是技术、自然、人和社会和谐共生。今天,我也同样借用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来描述创新2.0时代的山水城市、中国特色的智慧生态城市: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的栖息在这大地上。

报告人简介:宋刚,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所理学博士、移动政务实验室主任,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现任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科技信息中心主任、北京城市管理科技协会副理事长、北京物联网研究会副理事长。

(根据宋刚博士在2016北京智慧园林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更多关于大成智慧与智慧城市的研究可参考本刊2014年第17期文章《钱学森大成智慧理论视角下的创新2.0和智慧城市》)

上一篇:小学英语老师教学下一篇:情景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