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山水中的山水诗意(共4篇)
诗意山水中的山水诗意 篇1
彼特柯律指出:教育的意义在于使人能够诗意地栖居。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优秀的文化、深邃的思想;语文教学也有责任去引导学生创造理想的生活境界, 培养诗意栖居着的国民。
一、让学生领略各地美妙的自然风光
诵读山水诗能培养学生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多挑一些语言清新、意境优美的山水诗歌给学生欣赏, 让他们去品味、感受自然的美丽, 进而热爱自然的美景。刘禹锡的《望洞庭湖》“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如银盘、君山似青螺, 诗人的描写极尽洞庭湖光山色的风情;白居易写道:“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可以想象, 那些从未到过江南的学生们读了这样的情景并茂的诗句会有何等的心醉与神往。
情态各异的山水能开阔学生的胸襟。中华大地无山不秀, 无水不美。“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读杜甫的《望岳》, 我们见证了巍峨泰山的高峻;“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读他的《登高》《秋兴》我们感慨于浩渺长江的辽阔;“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轮台九月风乱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多读山水诗歌, 我们的胸襟和气度也会如同群山般的壮阔、秋水般的深沉。
二、让优雅的田园丰润学生的心灵
田园诗歌带给人浓郁的生活气息。读一些田园诗感受浓浓的乡土风情, 能给他们带来诗意的生活情趣, 能给他们明快的生活积淀。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青山隐隐、绿树环合的乡村情调, 谈农事、叙故情, 还相约共赏秋菊的生活乐趣, 令人愉悦。杜甫的《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读到这样的诗句, 品味这样的风土人情, 学生的生活体验怎能不增加, 他们的心灵怎能不丰润?
田园生活能带给人诗意的享受。诗人笔下的田园多是理想生活的描写, 虽然和真实的生活存在距离, 但更能带给人美的享受, 能唤起人们对纯朴、恬淡的乡村生活的渴望。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大片的水田、悠闲自得的白鹭, 多么令人神往, 让人俗虑尽消。刘禹锡的《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 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 长刀短笠去烧畲。”桃李烂漫、炊烟袅袅, 繁忙的农作生活中带给人更多的却是劳动的幸福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三、让学生感受山水田园诗人脱俗的情怀
“草木含情, 万物有态”, 山水也有真性情。“孤峰不与众山俦, 直入青天势未休。会得乾坤融结意, 擎天一柱在南州。”张固的《独秀峰》, 让人慨叹青山也有孤标凌云的傲态。在诗人的笔下, 人和山水之间没有了界限, 都具有生命的性情, 因而可以相亲相游、相娱相乐。
诗人们归隐田园、沉浸山水的原因可能很多, 但他们投身于自然, 会心于山林泉石, 优游于湖海风烟时, 他们会超脱功利的羁绊, 获得心灵的慰藉。 (下转第69页) (上接第68页) 他们的诗文都是空灵的, 整个情怀都是超脱的。李白的《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作者率真开朗、逍遥自由、脱俗无羁的个性跃然纸上。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学生现在也许并不能完全理解诗人的情怀, 但在他们今后的人生历程中, 当挫折、失意、痛苦降临到他们身上时, 这样恬淡的自然山水, 这样浓郁的田园生活, 这样潇洒超脱的情怀, 必然会成为他们心中冉冉升起的一轮明月, 让他们的人生不会太消沉。因为“美就是生活的最高准则”。
学习山水田园诗, 感悟纯美的意境, 在美好的生活理想的引导下让学生们充分展示生命自然的色彩和盎然的生机。在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深处营造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生活境界, 并让这种完美的艺术的生活境界成为每一位学生的追求和向往, 并陪伴他们一生。
诗意山水中的山水诗意 篇2
柳宗元山水诗意象是怎样的呢?要如何了解呢?
传统诗学中,人们对古典诗歌的研究多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认知诗学的发展则为古诗的欣赏开辟了新的视角[1]。
认知语言学是“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兴语言学科”[2]。20世纪末,英国诺丁汉大学的Stockwell成功地将认知语言学应用于文学评论当中,认知诗学迅速兴起。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作品解读工具,认知诗学有助于我们从诗歌意象认知功能的角度,进一步把握诗歌意境的认知美,从而深入领略诗歌的主旨和内涵。
一
古诗中存在大量意象。意象可以理解为“客观物体和它们所表达的情感体验的总和”[3],要求做到“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王昌龄《诗格》)。意象图式则是一种认知结构,是与人类经验相关联的具体意象的组织形态,“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从而对感知经验的凝缩的再描述”[4]。1980年,Langacker&Lakoff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将“意象”和“图式”这两个概念结合成为“意象图式”。图式既与感知有关,也与想象有关,这与古诗中所蕴含的丰富意象有着某种天然的契合,因而被认知诗学恰到好处地用于文学作品的解读。
以柳宗元的诗句为例。“崩云下漓水,劈箭上浔江”(《答刘连州邦字》)以 “上”、“下”两个动词,点明了由湘江而漓水而浔江的行船过程,路线清晰,位移明确;再饰以“崩云”、“劈箭”之喻,这个具体的空间结构便负载着水翻浪崩的艰难之慨与急切之情,客观之“象”和主观之“意”结合在一起,是为意象。其空间组合的结构如下:
湘江――漓水――浔江
(源点) → (路径)→(目标)
这样的意象图式,我们称之为路径图式。Johnson(1987)在他的《The Body in TheMind》一书中列举了20多个重要的意象图式类型。据此考察柳宗元的山水诗,我们认为,柳宗元永州时期山水诗的意象组合多为路径图式与容器图式,柳州山水诗则偏于容器图式。如永州所写《构法华寺西亭》: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
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
菡萏溢嘉色,遗清斑。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孱。
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
北望间亲爱,南瞻杂夷蛮。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
诗歌首先表明身处窜谪,“窜身楚南极”,由长安而永州。山顶俯瞰、幽谷仰视、断崖建亭,作者的活动线路非常清晰。远眺之后,作者乡愁顿起,思绪抛向北方亲友,又因身困南蛮而作无奈之叹。诗歌中的意象群皆按此线性流向进行组合,大致呈现出 “遭贬而心情压抑―出游以求解脱―陶醉美景而暂悦―勾起乡愁―强自宽解而其实未能”的文本结构特点,其中贯穿着时间的流逝、空间的移动,鲜明地体现着源点-路径-目标的位置变化。这样的意象认知结构,就是柳宗元永州山水诗常用的路径图式。
在这个路径图式中,还镶嵌着容器图式。
据人类经验的完形结构, 可以将视野看成是容器,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经验都可以通过少量的意象图式结构隐喻性地表现出来[5]。本诗中,作者山顶远眺所见,都可以看成是容器图式。澄江环抱、夕照临轩、归鸟栖林、荷花艳色、斑竹清泪等等,各色景物进入眼帘,勾画出一幅清丽宁静的黄昏美景,与前后文的贬谪愁思形成对比,说明作者的贬谪之苦,任是山水佳景也无法消遣。
由此,柳宗元永州山水诗中路径图式与容器图式的结合,实际是作对比之用,主要还是为了突出哀婉悲愤的贬谪情怀。其中以路径图式为主,容器图式为辅。柳宗元初贬永州,效法屈原,常“投迹山水地,放声咏离骚”(《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以寻山觅水寄托不被见于世的放逐之痛。柳宗元所访美景,多在荒凉偏僻之地,以常人难见的幽深寂静之景,婉转表白自己的立世高洁,以做重返朝市之想。因此永州山水诗多写访幽探奇的艰难过程、异地乡客的惆怅思绪,都与赏心悦目的自然美景形成对比,以衬托出作者贬永的骚怨之情。到得柳州,柳宗元归去无望,不再抱有幻想。此时诗中已无登山临水的过程之写,而是直接进入容器图式,以视线所及的岭南风物倾泻自己无以承担的现实之痛。诗中各个意象的出现与组合,已经没有了永州诗中清晰的位移路径,而是以群山众水的整体印象,集中抒发复贬之苦,直接强烈。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诗中不再有永州诗常见的行路过程与感受,起笔便是登楼之感慨,茫茫愁思铺天盖地而来,惊风密雨狂狷乱舞,岭树江流密不透缝,无不应和着这般猛烈直接的悲情苦绪。柳州山水诗的容器图式与其心态完全吻合。
二
不同时期意象图式的差异,也使得柳宗元山水诗中,意象的图形-背景分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如前,柳宗元山水诗不同时期的意象图式是不一样的,其图形和背景的关系也存在差异:柳州山水诗中,图形与背景的情感基调一致,而且直接强烈;永州山水诗则与此相反。
如《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从意象的排布看,“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为全诗第一级大背景,虽没有具体景物的详尽描绘,却也写出了柳州山水的迷离之感;“山城过雨百花尽”为第二级背景,当是远景;眼前的“榕叶满庭”则是第三级小背景,“莺乱啼”凸显于众多背景之上(如图)。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柳宗元柳州山水诗意象组合的结构特点:层级明显,图形简淡,背景浓重,情思弥漫。
首句就说直接言情,“宦情羁思”的`“凄凄”之感不容置疑地压卷而来;“春半如秋”带来的迷离茫沌之象与此同。“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所写雨后之景也是萧索的,和第一第二句大背景的情感基调相同。末句的“莺乱啼”看似已经划破了背景画面的凄冷败落,但闹得慌也惆怅得慌。莺啼无所谓乱,只是听莺之人心烦意乱[6]。作为全诗的“图形”,“莺乱啼”实际上是回应着作者原来蕴含于第一级大背景中的漫天情思,与“宦情羁思”同是“凄凄”,意象的背景与图形的情感基调完全一致。从意象的描绘上看,柳州诗不重外观,仅通过动词或者形容词进行情感的强调,情重于景。如以“百花尽”来写“过雨”的情况,用“如秋”来表达常人鲜见的柳州“春半”的特殊景致,简单的概述中不见物象的具体性状,其中的愁绪迷情,却能够让人心领神会,情感的表达可谓浓重鲜明。
永州所作的《江雪》则不然。《江雪》开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独钓”的大背景,非常写实,并未直接抒情。其孤绝、寂寞之情,是暗含在“鸟飞绝”、“人踪灭”之中的,以景语代情语。而作为图形的“蓑笠翁”,其“独钓”的画面,显示了在决绝、死静、毫无生机的背景之中,那份顽强的生命力。图形之勃勃,背景之绝寂,二者果真是判然有别,正如胡应麟的评价:“‘千山鸟飞绝’二十字,骨力豪上,句格天成,然律与辋川诸作,便觉太闹。”这个“闹”字,其实也正揭示出柳宗元内心的不平静,这一份不平静,柳宗元没有直接揭示,只是暗结于死寂的景物外象之下,以景语出;并通过图形和背景的基调的悖逆,由二者的落差反弹出内心的躁动。
不难看出,柳州山水诗抒情,往往直言“凄凄”或者“意转迷”,而永州诗的情感书写却颇为节制。这与前者意象的图形背景基调一致而后者有异,大概不无关系。
诗意山水 画境栗乡 篇3
5月17日,由中共迁西县委、迁西县人民政府、唐山市旅游局联合主办的“栗乡之约·迁西旅游推介会”在京隆重举行,迁西县委书记亲自带队向与会的中国康辉旅行社集团、北京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北京市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等71家旅行社代表推介迁西山水风光。《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旅游报》、人民网·旅游频道等29家媒体受邀参加。
此次会议由迁西县副县长李健侠主持,县委白春明书记、唐山市旅游局王虎局长、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邹伟南先生、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周久才先生分别致辞。
白春明书记在讲话中表示,近年来,迁西县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工作基础,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把旅游业作为第二大支撑产业来打造,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同时出台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工作实践中,又深刻认识到,旅游要实现大突破、大跨越、大发展,就必须借助外力、靠大联强,与主要客源地、旅游业界重点企业和各新闻媒体,开展真诚务实的合作。希望此次推介会能够成为让大家了解、熟悉、走进、感受迁西的有效平台,为深化旅游开发奠定良好的合作基础。也希望各位领导及各界朋友们关心支持迁西旅游发展,出谋划策,共同开创迁西旅游发展的美好未来。
“迁西旅游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唐山旅游产业中一道亮丽风景……”唐山市旅游局王虎局长在致辞中肯定了近几年迁西旅游业的发展。中共迁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少春介绍了迁西县旅游奖励优惠政策。随后,迁西县旅游局与北京易游假期旅行社、北京世纪车旅旅行社成功签订了组团协议。
此次会议,迁西县旅游局重点推介了宗教朝圣游、长城寻梦游、滨水休闲游、魅力乡村游等主题旅游线路,介绍了景忠山、青山关等重点景区及凤凰山民俗文化节、景忠山传统文化庙会、垂钓大赛等特色旅游活动。
“灵山秀色”景忠山
宗教胜地景忠山位于迁西县西北部,距县城14公里,清康熙皇帝曾御题“天下名山”,目前为国家4A级景区。景忠山旅游区有三大特色:自然景观秀美旖旎景忠山自然风光十分秀丽,山上野生植物资源多达80余种,森林覆盖率为98%,树种以松树为最,200年以上的古松就有3000多株。初春山花烂漫,盛夏绿林成荫,深秋层林尽染,寒冬银装素裹,一年四季皆是景。条条峡谷,险峻幽深;块块峰石,似人似物逼真入化:株株古松立于悬岩峭壁之上,造型独特。清代大诗人张太复有诗赞曰“万松穿石立,一径与天争。”沿着1872级台阶拾级而上,万壑松风,步移景异。人文古建蔚为壮观早在宋代,山上就有古建庙宇,明末清初达到鼎盛,形成了山脚、山中、峰顶三个完整的宗教建筑群。“庙宇七十二,金面百六尊”形象地概括了景忠山当时的盛景。从1 992年开始,当地人民和政府对景忠山山门、四帅殿、登山盘道、三道茶棚、朝仙门、望海楼、碧霞元君殿、东佛殿、南天门等主要古建筑进行了大规模修复。宗教文化博大精深景忠山集儒、释、道三教于一山,清初,顺治、康熙两位皇帝曾六次登临,顺治帝诏请一代高僧别山慧善普应禅师到皇宫大内,讲禅礼佛,开创了清代高僧进宫之先河。数百年来,景忠山一直香火绵延,特别是一年中的“四月十八”、“十月十五”两大庙会,各路商贾云集,朝山进香者达数十万众,更是热闹非凡。
青山关长城古堡旅游区位于迁西县东北部,距县城45公里,是国家4A级景区,河北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在迁西87公里的古长城中,青山关长城保存最完好、最能体现长城文化精华。这里不仅有原汁原味的古长城,还有72券楼、月亮城、监狱楼等独具特色的长城敌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堡水门,它是万里长城中保存最完好的提吊式水门。
青山关长城古堡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官衙、兵营、庙宇、茶馆、酒肆、民居等民俗古建。经过不断的开发建设,青山关已经成为一处以长城文化为大背景的休闲度假地。在这里,游人可以零距离地观赏长城,接触长城,感受长城。游客这样评说:“躺在床上看长城,端起酒杯品长城,休闲娱乐伴长城。”专家这样评说:“这是万里长城中最精致的长城古堡”。旅游业内人士这样评说:“在众多长城旅游产品中,青山关景区独具特色,它从传统的‘观光长城’跨跃到‘休闲长城’。”目前景区已建成青山古堡、藐姑山庄、青山会所、青山居4个不同风格的度假村,可同时接待200人。
责任编辑杨丹
论山水画的诗意美 篇4
一、诗意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
诗与画原本是两个不同的学术语言:“造型技法艺术是指画, 文学语言艺术是指诗, 这两个看似没有关联, 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 然而诗歌却是指引整个画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主要的区别在于, 中国山水画讲求诗意美。诗意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 文人介入绘画使得中国画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画面有了诗意美, 诗、书、画、印有机地结为一体, 诗歌是画家抒发情感的一种载体, 绘画是画家“心像”的体现, 诗歌可以升华画面的意境, 而意境正是绘画的灵魂所在。
隋唐时期是中国画的成熟期, 此时山水画已经成为正式的画派, 出现了王维、展子虔、张璪等专门研究山水画的巨匠。而宋代的苏轼, 不管是文学, 还是书法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同时他对画竹子很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苏轼主张绘画要有内容, 要有自己的情感在里面, “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这样一句高度的评价也适用于他。
二、中国山水画诗意美的提出
(一) 王维的“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山水画的意境和诗意是画的灵魂所在, 王昌龄说过“诗有三境”, 这“三境”大致可以分为意境、物境、情境[3]。王世贞主张“神与境会”, 司空图则提出“思与境偕”, 而“境与意会”这一点则是由苏轼主张的。只要将“意境”二字牢记心中, 加上手上的功夫, 你的画就可以达到很高的境界了。“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2]是苏东坡对王维画的高度评价, 把意境作为考量诗歌艺术以及绘画的唯一标准, 同时也是画的灵魂所在。
(二) 浅析山水画的诗意美
1. 诗意美讲究借景抒情
中国画家借山川以咏情, 借绘画以修身养性, 创作出的作品笔笔传情, 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 天人合一”的境界。画家以画为诗, 托物言志, 借用画画作品传达个人情感和志趣追求。
宋代是中国山水画的繁荣兴盛期,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画家基本上是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想法的。中国画讲究因心造境, 在我看来, 不管是山水画的发展还是山水画的形式美, 还是山水画的意境, 都需要我们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基础。传统山水画不管是在构图上还是笔墨方面, 都在营造意境。两宋时期的绘画风格多以自然美为主, 画家的情感和诗意隐藏于其中, 画面大多都不题诗, 但是画的内容却是对诗歌最好的诠释。
2. 诗意美是山水意境的体现
元代画家多是隐居的文人高士, 他们将诗词融入山水画创作之中, 摆脱了自然的约束, 更加强调通过绘画抒发自我情怀。元代山水画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 元代画家大多都是士人, 士人生活清闲, 常年游离于山水之间, 寄情于书画, 所以在元代, 士人画能形成自己的学派, 与诗人有着密切的联系。画家黄公望一生致力于山水画的研究, 他热爱大自然, 又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功底, 强调意境、诗歌、绘画的有机结合 [3]。所以, 画上题诗、题文之风, 是前人绘画中所没有的。第二个特点便是元代绘画脱尽了俗气。这一时期的文人高士大多隐居山林, 崇尚道家无为思想, 追求庄子逍遥游的生活方式, 没有受到政治的影响, 山水画笔墨随意性强, 畅怀抒情, 脱尽俗气。黄公望与王蒙这些人交往密切, 时常结伴游玩于山水之间, “相互赠送诗画, 常年共同创造山水画, 注重意境、诗歌、绘画三者的有机结合”[4]。
3. 诗意美讲究“笔简意多”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就是文人画的发展史, 由繁到简, 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是清代的八大山人, 他的山水画笔墨精炼, 意境高古, 是中国文人画的典范。近代画家黄宾虹、齐白石、陈子庄更是文人画的大家, 他们笔法简洁生动, 墨法丰富自然, 画面充满诗意美, 意境更加清新。
三、山水画诗意美的继承与发展
(一) 山水画诗意美的继承
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 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力, 一些革新画家致力于中西文化的研究, 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上面进行了一些革新, 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有林凤眠、吴冠中、张大千等。尽管对中国画的形式、笔墨和色彩方面做了开拓性的研究, 但绘画的诗意美却还需强化, 没有诗意化的作品是空壳躯体, 毫无艺术感染力。林风眠曾先后去巴黎和法国等一些大型的美术学校学习, 他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 又思考了中国绘画与外国绘画的不同之处, 在学习传统画的精华的同时, 又学习了西方的构图、色彩的调和以及画面的构成等, 他将这些引入到我们的传统绘画中, 实现了理性与意境的结合。林风眠最大的理想是通过在西方的绘画学习和研究, 创造出新的绘画, 实现中西方的结合, 他努力地打破着中西方绘画之间的界限, 创造出了二者之间的共同语言。林风眠是中西方绘画结合开拓的先驱, 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大师。由于受到西方绘画的冲击, 画家更是从自身的作品出发, 吸收西方绘画的精华, 从经验中找寻灵感, 从而创作了民族文化的灵魂。
(二) 山水画诗意美的发展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非常独特的画种, 发展到今天, 其所表达出来的诗意美已深深吸引了众多的山水画爱好者。国人对山水画的爱好由来已久, 从柳宗元的《溪居》《江雪》, 到马致远的《秋思》等, 均能感受到作者心灵回归自然的惬意及诗意美, 这无疑与中国历来的哲学思维密切相关。如道家的“道法自然”,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以及佛教主张的“超脱自我, 置身于尘世外”等思想, 均可使画家以宇宙精神为载体达到无为而为、物我两忘的境界。而无论是儒家的“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的豁达明朗的处世态度, 还是道家人与自然的和谐观, 以及佛教的抛弃尘世杂念的超脱思想, 都将人与自然视作一个整体, 强调“天人合一”的诗意美[5]。自古以来, 历代文人都习惯将自身与天地山水联系在一起, 这极大地丰富了山水画的内涵与意境, 由此形成了“以诗入画、以画寄诗”的艺术思想, 以及诗、书、画、印多位一体的品质结构。通过山水画这一载体, 作者的内心感悟和意境表达得到了最深刻的体现, 从而形成了意蕴丰厚、回味无穷的诗意美。
四、结语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互联网发达、科技进步、外来文化如同潮水般涌入的时代,
在这样的文化冲击下, 我们要头脑清醒, 对民族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一定要倍加珍惜, 潜心研究, 特别是民族精神领域的文化艺术我们一定要继承。无论社会如何进化发展, 我们的骨子里始终流淌的是炎黄子孙的血, 思想是以华夏文明为主体的。对中国画来讲, 追求画面诗意美和意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也是和西方绘画的一个重要区别。归根结底, 中国画在意的是意境美, 在意的是诗意美, 这也是中国画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查水玲.元代山水画的时代精神[J].东方博物, 2006 (2) .
[2]戴永课.朱自清散文语言的诗意美[J].长沙大学学报, 2001, (1) :15.
[3]黄建.水墨人物写生中的笔墨处理[D].长春:吉林大学, 2008.
[4]单雅文.花卉也有灵魂[N].中国文化报, 2011-1.
【诗意山水中的山水诗意】推荐阅读:
桑茶坑道中的诗意05-27
中国画中的诗意美09-03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意10-07
生活中的诗意作文记叙文09-06
诗意语言06-06
生命诗意08-26
诗意行走09-08
诗意校园09-12
诗意启迪08-28
诗意民乐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