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诗意课堂(共12篇)
构建诗意课堂 篇1
语文教学的极境,当是“诗意人生”的教育。构建诗意课堂,让语文教学多追求一点“诗意”,追求教学中那份个性、灵性、生命的跳动。
一、诗意课堂的基础——审美情境的构建
诗意课堂的构建,应从审美情境的创设开始。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让情境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加深感受,在移情和想象的作用下将语文课文中的“此情此景”化为“我情我景”,使学生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审美情感也随之受到良好的陶冶。
(一)图文入境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课文用语言描写的情趣,教学中通过图画再现出来,一下子就变得具体形象了。因而利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这样做,符合小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形象化事物的审美认知特点。在教学《要下雨了》一课时,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审美需求,结合课文语言,采用边讲边画的方法,将课文所描述的鱼出水面、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情景用图画展示出来,使形象的语言文字和直观的画面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了解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二)音乐入境
“音乐,是一门心灵的艺术,语文教学,是一门塑造心灵的学科。它们共同打动人心灵的东西便是‘情’”。因此,音乐入境会在教学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英英学古诗》时,为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可先播放配乐朗诵《静夜思》的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随着音乐的变化,气氛发生了急剧变化,同学们被深深吸引住了,心驰神往,仿佛都回到了远古时代,见到了诗人李白。这样的气氛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增强了学生的美感体验。
(三)想象入境
如一位教师教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植树造林给小动物带来了好处”而创设了一个想象说话情境——春天已来到你身边,假如你就是动物家族的一员,你会怎样生活呀?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似乎来到了茂密的丛林,与小动物们为伴,去体验绿树带给他们的快乐!
(四)表演入境
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表演中入情入境,理解美。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表演非常感兴趣。学生在排练、表演的过程中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表演的学生努力演得准确、传神,观看的学生看得津津有味,若有所悟。文本是语言的载体,是学生情感体验的途径,在动手、动口、动脑,演绎文本的过程中,学生能真切地体会人物思想,感受文本所要表达的内涵,审美能力得到了发展。
审美情境的构建,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有效方法。借助于丰富形象的感染、真情实感的体验和审美智慧的启迪,使学生的审美需求得以满足,审美情感得以发展。
二、构建诗意课堂
构建诗意课堂,除了努力使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充满诗意外,更重要的是和学生形成情感的交融和碰撞,在此过程中放飞诗一般的情感、创设诗一般意境、形成诗一般的多元解读、激发诗一般的自由创造。也就是说,充满诗意的文学课堂应是具备下述基本条件的课堂。
(一)课堂情浓——充满诗情画意
语文课是灵动的诗篇,它的突出特点就是诗意。因此,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心感悟文本,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
首先,教学内容应该疏密相间。语文课并不是如一些教师所认为的那样讲得越多,孩子就学得越好;讲得越细,孩子就理解得越深。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讲究“疏密相间”,“对于重点难点,要组织教学高潮,引导学生搏浪前进;对于非重点难点的地方,可引导学生舒缓泛舟。”力求做到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其次,教学形态应动静结合。如果语文课上“动”多“静”少,就会使语文美育趋于表面化、形式化;如果“静”多“动”少,学生就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因此,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相宜。第三,教学方法应如山水写意。对突出课文主旨的内容应浓墨重彩,认真描画,此为细线条,是写实部分。那些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和讨论可以懂得的内容,教师则放手让学生自学,或者以读代讲,此为课堂教学中的粗线条,是写意部分。这样便能在教学中达到开合自如,山水写意,浑然一体的效果了。
(二)不拘于形——尊重个性解读
诗意课堂,是一种极具个性色彩的语文教学。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坐井观天》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句子“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学生果然读出了不同的语气。有的学生在朗读时加上了动作,读出了青蛙的自以为是;有的学生读出了青蛙对小鸟的怀疑态度;而有一个学生却自己修改了句子,读成“朋-朋友,别-别说-说-说大话-话了!……”面对第三位学生的朗读,这位教师不是简单地认定这个学生是在故意出洋相,批评他不遵守纪律。而要耐下心来,引导他说说自己的理解。而该学生果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青蛙长期生活在井中,没有机会说话,所以说话会不连贯。全班同学听后先是一愣,随之便报以热烈的掌声。“语文课堂应是诗意的课堂,审美的课堂。诗意,使课堂飘洒美丽音符;审美,使课堂流淌浓浓的诗意。语文课,让师生一起栖居在美丽的、诗意的课堂上,应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教学理想。课堂,因诗意而美丽,也因美丽而充满诗意。”
构建诗意课堂 篇2
连州市西城小学 何和欢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仍然诗意地,栖居在这块土地上。”诗意的生活,那是一个于琐碎烦杂生活中创造出的充满诗意的绿色情境,是一个放飞心灵的自由空间。在我看来,“诗意地栖居”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诗意的课堂是我们语文的栖息地,诗意的课堂是“天人合一”的幸福课堂。这里的“诗”,并不是指那些在书上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而是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的绽放、闪光,或者激荡„„,一切成功的语文课堂都应当有诗的特质:以生命活动为本质,以情感意志为动力,在一种灵净、祥和、光明博大的氛围中,人人敞开悠闲的心扉,释放沉睡的潜能;心与心彼此接纳,思与思相互启迪,焕发诗一般的创造智慧和优美意境,积淀美好的人文素养,共同达到由赞美生活到热爱生活到创造生活的至高境界。诗意的语文课堂,需要凭借诗意地引入、朗读、感悟、体验、创造等一系列的语文活动呈现出来。
一、诗意地引入激发。
采用激情导入、音乐感染、绘画释情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的共鸣,为构建诗意的课堂提供良好的契入口。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的导入:“1976年1月8日,为人民劳累一生的周总理去世了,他静静地躺在鲜花翠柏中,五星红旗覆盖着他的身躯。1月11日,周总理的遗体要送到八宝山火化。披着黑纱的灵车,缓缓地开过来了,那年冬天特别冷,寒风猛烈地吹着,但是首都 几十万人涌上了街头,默默地站在人行道两旁,等待着,等待着灵车开来,他们要向敬爱的周总理告别。因为从今以后,我们再也看不到周总理慈祥的面容,再也听不到总理那亲切的声音了。十里长街到处是白花,就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在低低地哭泣„„同学们,这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我们没有经历那让人心碎的时刻,但是《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会让我们了解当年的情景„„”这段感人至深的导语,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又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课一开始,我联系汶川地震,配上录相,满怀激情设计了以下导语:“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顷刻之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灾难降临。最惨烈的是正在学校上课的中小学生,他们中成千上万人被瞬间坍塌的教学楼夺走了花一样的生命。面对灾难,生命如此脆弱。但是,‘保护孩子,营救孩子!’,‘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这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声音响在汶川,也响在15年前美国洛杉矶地震后一位年轻父亲的心里,他和他儿子在一片教学楼的废墟上演绎了一个神奇感人的生命故事。让我们大声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地震中的父与子。”这样诗一般地导入,让学生沐浴在诗意的氛围里,有效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快就把学生带到15年前美国地震中父子俩的特定情境中去。
俗话说: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先要动情。教师要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草原》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第一段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 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白鸟齐飞翔。”借助优美的音乐来渲染情境,使其韵味十足,诗趣横生。接着用抒发感情的格调描述了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美丽的景象:“那儿的草原一碧千里,空气清新,天空明朗,牧草茂盛,牛肥马壮,繁花似锦,白鸟歌唱„„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老舍爷爷一起去风景如画的内蒙古大草原浏览一番„„”这样的导入,使学生神往于内蒙古大草原的景物,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散发着文化馨香的意境。
二、诗意地朗读吟诵。
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精美之处,通过反复朗读吟诵,理解语句深刻含义,进而感悟作者思想,升华情感。教学《三月桃花水》时,我反复让学生随着那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韵律,走进那美妙绝伦、如诗如画的意境,使他们得到心灵的愉悦,情绪的激动,产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在不断的朗读练习中,我发现学生体会到了三月桃花水令人沉醉的美,诵读时做到快慢和谐,高低有致,真可谓恰到好处,倾注了满腔的喜爱。在朗读“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时,读出了温馨、宁静与安闲的感觉。而在品味“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一段时,脸上则充满了惬意与微笑。他们读得那么投入,那么深刻,那么满足,读出了诗意,读出了灵气,也读出了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世界。学生的情感已和作品的韵味、作者的感情融为了一体。又如教学《少年闰土》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放着一段舒缓的音乐,伴以自己抒情的朗诵:“在寂静的夏夜,乘着阵阵微风来到无垠的海边,海浪轻轻地拍打着海岸,一轮明月缓缓升起,海浪,月色,清风,令人心旷神怡。近处,是一望无际的西瓜地,一片丰收的田园景象。”然后深情朗诵课文的第一段:“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学生在乐曲和我的诵读中,好像真的看到了大海,看到了碧波粼粼的海面,看到了金黄的圆月,看到了那神奇画面中有一个戴项圈的英俊少年在那里看瓜刺猹,还看到了机灵狡猾的猹怎样敏捷地从少年胯下逃走。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在如画的情境中欣赏到一首令人魂牵梦绕的诗。
三、诗意地体验感悟。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传授,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当学生沉浸在美的情境中时,就会在内心深处萌发表达美好事物的愿望,就会调动起全部的智慧,选取最美的语言来描述情趣,感悟生活,尽情地展示自己。在《三月桃花水》的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情感被充分激发起来了,情绪非常活跃,他们滔滔不绝,有声有色,言之有理,抢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气氛十分热烈。有学生说三月桃花水“这块明镜还倒映出风筝飞舞,点缀蓝天”,有学生说“镜子里还有大雁南飞,矫健的身影掠过白云„„”课堂上思维的火花正在碰撞,师生的情感得到交流,学生学起课文来特别带劲,收获也自然颇丰。这样的感悟,既能增强自信心,提高兴趣,又能学得生动、轻松、实在。
又如,在作文课上,我会精心挑选一只玲珑剔透的白瓷蓝花水杯,调配一杯芳香的菊花茶,让学生通过目视、手触、鼻嗅、口尝,再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出《一杯花茶》的作文。我会在一个暴雨将至的早晨,和学生一起透过窗口,观察忙着把晒在校园外马路上的玉米收起来的农民,看他们的紧紧张张,想他们的辛辛苦苦,写一篇《玉米的故事》。于是,学生写出了充满诗意的句子:“菊香溢满了温馨的课堂,花茶滋润了干涸的心田。”、“土地是农民的希望,粒粒玉米是颗颗汗珠的果实。”„„
四、诗意地联想创造。
语文教学需要诗意的滋润,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无形之中给学生美的影响。“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我们教师就是荡水,就是击石,去努力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诗情,去奏响他们心中诗的琴弦。
语文教学要抓住“诗意”核心,鼓励学生尽情地去联想、创造。教学《三峡之秋》时,我让学生以“我的家乡已经是秋天了。家乡的秋天是从„„ 开始的„„”为开头,仿写文中的第一自然段,用具体的景物描写再现时令迁移变化的特点。有一个长在乡村,平时不善表述的学生描述了这样优美的文段:“家乡的秋天是从河堤上的芦苇开始的。那一支一支成熟了的芦苇,就像一只一只的灰鼠,风吹得它们企图四处逃窜,可是,它的尾巴总是被僵硬的泥土牢牢粘住。”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一片掌声。
诗意的语文课堂引发学生对相关人、事的联想,升华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潜力。如教完《秋天到》一首短诗后,我让学生学着创作 儿童诗,没想到学生的潜力是那么大,课上涌现出了不少“小诗人”:“秋天到,秋天到,秋天景色真正好。桂花阵阵香,菊花朵朵俏。枫叶红似火,大雁飞得高。”;“秋天到,秋天到,秋天味道真奇妙。苹果脆,柿子甜,甜里带涩是菱角。梨儿香,桔子酸,酸中带甜是葡萄。”„„
再如,我用诗歌“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请学生尽情想像,自由仿写,学生表现出的创造力真的令人大吃一惊:“我原想博取一声谅解,你却给了我无私的关怀。”;“我原想获得一丝安慰,你却给了我一生的幸福。”;“我原想采撷一枚绿叶,你却给了我一座森林。”;“我原想驱走夜晚的黑暗,你却给了我一个清新的黎明。”„„
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 篇3
一、做一名诗意的教师
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最关键的是自己应该做一名诗意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严谨的语言导入课堂,应该用规范的语言提问学生,应该用精致的语言品词析句,应该用文雅的语言点拨小结,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才能使学生具有坚实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学习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时,我常常采用一些歌词、名言或经典名句等让学生享受风趣幽默的语言,例如,在学习《可爱的中国》时,我用这样的语言: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的名山、大川犹如一颗颗宝石把我们的祖国装扮的异常美丽,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歌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正是这引人入胜、妙语连珠的语言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了诗意。
二、创设诗一般的导入语
诗意犹如一股习习扑面的春风,犹如一场丝丝蒙蒙的细雨,让我们顿感无限温暖,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能够眉开眼笑,那我们的学生定会载歌载舞;如果我们教师能够柔情似水,那我们的学生就会温情脉脉;如果我们教师采用诗一般的导入语,那我们的学生定会情感迸发。一旦有了情感碰撞,我们的课堂就会成为学生放飞灵性的舞台,因此在学习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时,我常常创设诗一般的导入语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学习《小石潭记》时,我这样导入新课:大自然是我们改变心境最好的地方,如果你们觉得疲倦了,如果你们感觉烦闷了,我们就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永州的小石潭,去看一看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后摆脱抑郁之情的地方。再如,在学习《海燕》时,我这样创设导入语:我不仅爱蓝天下的雄鹰,还爱草原上的骏马,但我更爱搏击海浪的海燕。正是这诗一般的导入语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了诗意的课堂。
诗意的课堂让人依依不舍,让人流连忘返,诗意的课堂不但神奇,而且智慧,它能够给学生以力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构建诗意的课堂,让学生尽情享受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焕国.浅谈如何在中学古诗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学周刊,2011(11).
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 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诗意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构建充满诗意的课堂。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 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法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生活, 是一种对人间、对世界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的生活, 是一种在到处都能感触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 是远离粗俗、鄙陋、愚钝, 走向精致、高雅、聪慧的生活。在诗意的课堂中教师激情洋溢春风化雨, 学生个性飞扬如沐春风。这个“诗意”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是诗人, 而是要求师生能把“丰厚的生活与精妙的阅读结合为基础, 创造诗意”。构建诗意的课堂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 是由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决定的, 也是实施新大纲的要求。新大纲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 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发展健康个性, 形成健全人格。”因此, 构建诗意的课堂不是寻找避世桃源, 而是在构建中学生的精神家园。语文课堂由三要素组成:教师、学生、文本, 要想课堂充满诗意, 必须教师充满诗意, 学生充满诗意, 文本充满诗意。
一、诗意地栖居———教师的诗意
语文教师必须充满诗意。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 在构建诗意的课堂中起关键作用。但是应试教育的功利性, 收入的微薄, 生存的艰辛, 使一些教师把精力过多地集中到“名次”“待遇”上, 丢掉了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真正的关爱。教师应该是教育家, 要有一种守望精神, 精神重心要守在使教育成为教育的东西上, 甘守寂寞, 不受外界的影响, 尽自己的天职, 有职业的尊严。
语文教师如何使自己具有诗意?首先, 要做一个喜欢读诗的语文老师。多读唐诗宋词, 多涉猎中外经典诗篇, 熟读能诵, 在课堂上能挥洒地旁引博征, 甚至自己能写一些诗。诗意地生活着, 当然爱诗、爱文学、爱书。宁愿没有像样的服装, 也不愿舍弃喜爱的书籍。案头上、饭桌上、床头上, 到处都是书。看到好书, 会手不释卷, 甚至通宵达旦, 直到读出诗文背后那些鲜活生动的形象, 读出字里行间流动着的诗人们青春的活力与人生的热情。诗文读得多了, 教师也变得有些深情蕴藉, 温文尔雅。其次, 要做一个有思想的语文老师。“有思想”, 应该突出地表现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爱思考、会思考, 有自己独到的创见。在教学中, 面对一个文本, 是用心去钻研, 建设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 还是人云亦云, 只会照搬教参, 做一个输送标准答案的贩卖者, 是判别语文教师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再次, 要做一个可爱的语文老师。要可爱, 就要有人格魅力, 吸引学生与你民主合作。语文教师是语文的代言人, 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很多人回想对自己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就是语文教师。用诗意联系师生, 从而让学生和语文“恋爱”, 使他们打下良好的文学修养的底子。最后, 语文老师还应该是一个杂家。优秀的语文老师, 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喜欢读书, 而且书读得比较杂, 什么都读, 也不一定太深。因为语文老师不是一个学者, 不是专门研究文学的人, 不需要太深, 但要什么都读一点、懂一点。书读得要杂, 读杂之后, 知识储备就丰富。一个文本要读懂, 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准备, 书读得杂的话, 知识就会融会贯通。总的来说, 就是要多读书。
二、放飞青春的梦想———学生的诗意
学生应该充满诗意。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充满诗意地学习, 才能进一步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愉悦趣味中学习。中学阶段正是人生的起始, 是个体生命的“童年”。而中学生活与人际关系的相对单纯、无邪、明亮, 充满理想、充满诗意, 就使得中学时代更成为人生中的怀梦期, 它不可重复, 留下的是永恒的神圣记忆, 一个人有没有这样的神圣记忆, 是大不一样的。中学阶段, 学生当然需要学习知识, 但更要通过知识的学习, 构建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即使带有梦幻色彩, 也要为终生精神发展奠基, 使之成为照耀人生旅途的精神之光。
学生诗意地生活和学习着, 会感觉到每一个早晨和夜晚, 每一次日出和日落, 每一片树叶, 每一朵鲜花;会感觉到过去不曾感觉到的那竹外桃花, 春江中的鹅鸭, 嫩嫩的芦芽, 荷尖上的蜻蜒, 沾衣欲湿的杏花雨, 吹面不寒的杨柳风, 可以遥看而近却无的草色, 在黑暗中啜泣呻吟在阳光下欢笑奔跑的种种生灵, 所有的那些不知名的事物, 以及他人的存在、他人的欢乐和痛苦、悲伤和喜悦……这实际也就拓展了他们生命的疆界, 充实了他们生命的内涵, 提高了他们生命的质量, 消除了生命与生俱来的鄙吝、黑暗、逼仄和隔阂, 以及由此带来的忧愁和恐惧, 和他人一道, 肩并肩地站在升起的朝阳之中, 去放飞青春的梦想。这样的生活, 是坚实、宽厚有力量的生活, 是摆脱物欲、脱离低级趣味的生活, 是散发着人性光芒的生活, 是有目的的、纯洁的、朴素的、生机勃勃的生活。
实行教学民主化有利于学生充满诗意地学习。正如海阔天高是鱼跃鸟飞的前提一样, 创设宽松、和谐、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 是学生充满诗意地学习的保障。教师要改变阻滞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观念, 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 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最重要的是改变当前语文教学中的“轰炸式”“训斥式”“压迫式”的不良教学现象, 实行教学民主化。教学民主化是现代民主意识在教师身上的美丽折射, 是在课堂教与学过程中灿然的闪耀, 它体现为:老师始终以平等亲和的态度去对待正在成长的学生, 不仅尊重他们含苞怒放的智慧、情感和志趣, 而且尊重其各不重复的个性、可爱的单纯和烂漫的天真;不仅尊重他们趋以和谐的集中性思维, 而且尊重其新锐有余、成熟不足的发散型思维。
三、寻找精神家园———文本的诗意
作为知识的载体, 文本同样要充满诗意。教师是教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文本是知识的主体, 毕竟学生获取知识还是不能离开文本的, 学生要与文本相互对话, 进行心灵上的交谈、沟通。语文学科有更多的文学、艺术, 有时其本身就是鲜亮的诗;语文里有更多的幻想和想象, 有时其本身就是活着的童话;语文里有那么多的情和爱, 有时其本身就是表达情和爱的滴着露水的花朵。请看学生是如何看待语文的:
“潜过了落满雪梨花的大自然, 让我们乘着‘刚朵拉’到生活中去寻找它的答案。语文给予我们聆听音乐美的耳朵、欣赏绘画美的头脑与眼睛。当你听到一首美妙的歌时, 你觉得这词真好, 你想记住它, 别忘了, 这就是语文;当你看到一幅画时, 即刻被其中的景象吸引, 于是你搜肠刮肚地想尽华美词藻来形容它, 别忘了, 这也是语文;当你参加班干部竞选演讲, 组织广播稿件, 主持会议时, 别忘了, 这也是语文。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琴弦上回荡。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 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慨,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的忧愁,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的无奈,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 (出自高考满分作文《冷香飞上语文》)
语文如此精彩, 如此充满诗意。窃以为, 语文教学的失败在于它有时太像诵读《道德经》或研读科学论文;语文教师的失败在于它有时太像道德说教者或科学研究者。“儿童思想的本性要求有诗的创作”, “儿童的思维是艺术的、形象的, 饱含着情感的思维”, “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教育应该是充满诗意的教育。充满诗意的语文教育有着丰富的价值旨趣和精微的义理, 它能更直接、更深邃地涵蕴着语文教育的真义, 因而也更能凸显出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应具有的独特的风格、识见、创意和襟怀。
构建充满诗意的课堂应如何解读文本呢?首先, 语文课堂教学应立足文本, 解读文本, 将语言运用的训练提升到一个人文的高度, 即不能停留在一种表面形式的模仿上, 而应在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中渗透思想与情感的熏陶。其次, 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在文学文本中, 由于作者的个性修养、生活环境各不相同, 很多文章都存在着空白和未定点等待读者去填补, 因此教师应着力引导和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完成文本解读,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最后, 在多元解读中, 既要尊重文本, 反对对文本的蔑视, 又要重视对文本的生成教学, 反对非科学化的预设。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思考问题, 而是在备课中预设问题与答案, 然后千方百计将学生向预设答案上牵扯, 结果既浪费了时间, 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必然削弱文本的诗意, 束缚学生的诗意。
要想让文本充满诗意, 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同时, 走向课外。新课改后的教材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观, 但有限的内容无法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恰当引入相关课外内容, 增加语文课的厚度和广度, 让学生的思想在文学的天空自由地飞翔。比如在学习苏轼悼念亡妻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 我把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贺铸的《半死桐》引入课堂,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比较阅读, 学会鉴赏古典诗词的一般方法。学生对古典诗词更加热爱了, 学习热情更高了。学生在课外要大量阅读经典名著, 走近名人。名著代表一个时代的最高语言典范, 是人类不朽的精神财富, 是文学巨匠毕生心血的结晶。解读名著就是和文学大师交谈, 学生在阅读名著中构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面对诗意的学生, 老师也应该是诗意的, 面对美丽而诗意的文学, 语文老师要把她介绍给学生, 使之成为朋友, 通过这种诗意来改变语文不受喜欢的现状。现实生活中教师工作的清苦, 高考升学率的评比, 各种各样的检查验收、生活的烦恼……作为学生, 升学的压力、学习生活的单调、题海战术的重负……这些大家都知道。我并非想构建语文教学脱离现实的浪漫的乌托邦, 并非“躲进小楼成一统”空吟语文教改的咏叹调。人不仅靠吃米活着, 而且要有所追求, “红尘热闹白云冷”, 语文教师应该走出生活的琐碎和无奈, 超越平庸平凡, 用慧眼去寻找语文的诗意, 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学生带来诗意, 在诗意的课堂中为学生构建精神家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学坤.语文教师:诗意地生活着[J].中学语文教学, 2001, (6) .
[2]孙绍振, 钱理群.对话语文[M].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6.
让语文课堂焕发诗意光彩 篇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们的心田。近几年,我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我校的校本教研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经过实践,校本教研给我们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一是唤醒了教师的教研主体意识,我校开展的专题式校本教研活动要求教师以研究的眼光审视教学过程,彻底摆脱指令性课程范式下的消极情绪和被动心态,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二是培养了教师的教研对话精神,校本教研的三个要素是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促进了教师个体教育智慧的生成。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激活了教师群体的教育智慧。专业引领,是教师把实践与理论进行对话,与优秀教师对话,与专家对话,促进了教师教育智慧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初步形成了学校教研文化,我们看到教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人人想说,人人敢说,人人会说,这种教师群体之间互相合作、切磋交流的对话氛围最令人感动,在共存和谐的教研氛围中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使不同个体的知识与能力在探讨、冲撞、分享等行为之中得到提升。
一、过程描述
(一)发现问题,确立主题 研究始于问题。校本教研的问题如何发现,主题如何确定?我们认为,来自对课标的理解,来自教学中的困惑和优秀教师的启发。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就是这样产生的。
1、课标要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有文学的感觉、艺术的感觉、美的感觉,要通过语文教育,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所以我们认为语文阅读是最富个性最具魅力的精神创造,也是最自由、最愉悦、最美好的心灵之旅。
2、教学困惑
新课程来临的时候,我们在理论上对教师进行了多轮的培训,也采取多种形式研讨与交流。可是我们的多数课堂涛声依旧,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分。现在,教师牢骚满腹,把矛头指向改革。而我们认为,改革没有错误,问题出现在倡导改革的同时,忽视了教师基本素养的提升。语文教学怎么教,怎么才能把赏心悦目的课堂教学奉献给学生?这个问题一直让我们教研组成员颇感困惑。
3、名师启发
感谢网络,让我们走近了王菘舟老师,一堂诗情洋溢的《长相思》,感觉荡气回肠,余音袅袅„„他仿佛是一位随心所欲、任意挥洒的魔术师,让我们感受到了名师名课的魅力,他的每一句话都那样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令我们陶醉其中,钦佩之至,无以言表。然而,沉醉之后是反思,反思我们的理念,反思我们的课堂„„于是,“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成为我们的追求!
(二)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为了让老师们从语文教学的源头去寻找语文诗意的栖息地,形成新的理论高地。同时,让老师们有意识地边学边实践,使实际经验和教学理念相互摩擦、相互碰撞出创新的思想火花。我们组织语文教师带着问题,围绕主题,重新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走进新课程》,并围绕专题印发《王崧舟与诗意语文教学学习资料汇编》供教师学习。
两个星期后,我们召开了“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研讨会。针对“怎样营造语文教学的诗意氛围?”大家各抒己见,意见不一,争执不断。经过讨论,我们得出了几个关键所在:
1、诗情—— 珍视每一节课课前的情境计划。
2、诗意—— 时刻注意语言表达的雅致与风雅。
3、诗心——点亮门生伶俐的双眼,叫醒门生善感的心灵。
4、诗韵—— 增强古典诗词的诵读和今世新诗的欣赏。
5、诗语—— 化仿写、补写等语言本事训练。
(三)以课例为载体,研究实践
课程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以课例为载体有利于聚焦课堂、改进教学,所以根据教研组讨论出来的几条营造诗意语文的策略,用课堂教学的实践来印证,于是选定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荷花》一课,由卢老师执教。选定课例后通过集体备课,反复说课、论课,让卢老师在研讨会上公开教学,展示过程,为教研组研讨活动提供了靶子,让大家有的放矢。
(四)集体评议,反思教学
反思教学是教研活动的关键环节,反思的形式有执教者的反思、同伴的反思与专家的反思,通过参加教研活动不同层次人员的反思、讨论,形成集体智慧。
1、教者反思 卢老师先阐述了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再结合教材解析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策略:以人为本,设计教学时以“情”为导线,直奔重点,通过赏荷—品荷—醉荷—赞荷,一步步点燃、传递、深化,让学生的情感随文波动起伏,与文共鸣,与景相融,物我两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效果。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注重借助多媒体进行合理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并充分利用教材留有余地的空白处,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展开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让他们自主学习,大胆质疑,并将课文充分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欣赏荷花的课件,使学生入情入境,培养审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学生的自主读书,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同伴评议
接着,教研组的老师们就卢老师的这堂研讨课,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老师们对卢老师成功营造了诗意氛围进行了热情的赞扬,如:
(1)刘老师从“课前情境创设”的角度评价了“诗情的营造策略”:“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伊始,老师放飞一群“蜻蜓”,送过一阵“微风”,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把教室这个学习的场地布置成一个贴近生活的荷花池,头戴美丽可爱的荷花、莲蓬头饰,使学生对荷花产生无限向往之情。随之播放乐曲《采莲》,观看生活中摇曳多姿的荷花课件,学生因景入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在感性的生活世界里,学生的情感丰满起来,想象飞起来了,思维飞起来了,言语也活起来了。
(2)龚老师从“语言表达的雅致与风雅”角度评价了“诗意的营造策略”:她认为卢老师作为引领者,仿佛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知己和知音,时而惊叹于学生的独特感受,时而陶醉于学生的精辟读法,时而点化着学生的稚嫩见解,时而又提升着学生的审美情怀。正因为教师给予了学生最真诚的人文关怀,所以,才能在一片片心灵的原野上松土、开掘、点化、撒播阳光„„
(3)邹老师从“点亮门生伶俐的双眼,叫醒门生善感的心灵”角度评价了“诗心的营造策略”: 课堂上举起的小手是钻出泥土的小草的脑袋,是雨后的幼林,是春日拔节的嫩笋„„“孤独”一说的孩子,不期待着钻出土层,不等待着雨丝轻扬和阳光普照吗?他们的生命更需要满足。“孤独”的背后,也许是一个破碎的家庭,也许是一段寂寞的时光,也许是一种悒郁的烦恼,也许是„„卢老师有了这份敏感,才能献给学生真诚的人文关怀,所以,才能在一片片心灵的原野上松土、开掘、点化、撒播阳光„„
(4)张老师从“化仿写、补写等语言本事训练”角度评价了“诗语的营造策略”: 当学生醉为荷花的时候,让他说说“此时我最想……”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一言一语饱蘸着深情,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词汇的积累和内化,使学生的受到美的洗礼,全身心溢满了美的因子,从而达到了全面发展。
„„
3、教研员点评: 语文课要以读为本,自不待言。从这节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潜心会文,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形式的读、不同层次的读、不同角度的读,教师引得巧妙,学生读得陶醉。教师力求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读,做到以读悟情,以议悟情,以情激情,努力把读与思考,读与理解,读与想象有机结合,紧扣“冒”等词语,联系生活实际,采用“换词品味法”,让学生欣赏、品味、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加深理解和体验,培养了良好的语感。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树立“大语文观”的全新教学观念,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的突破和创新,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实现知识与能力、智育与美育的巧妙融合。学生徜徉在荷花般美丽的境界里,净心,长智,冶情,无限精彩!
二、活动反思
1、抓住细节,聚焦重点
教研活动中的讨论,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的,而是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现象,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细节,从而聚焦重点,引发教师的深度思考。如在多媒体运用上,有的教师认为荷花是学生常见的,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而部分教师则认为借助媒体创设情境,再现具体形象,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让荷花池通过这种灵活、开放化的方式走到学生身边,激起学生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沉醉其中,越学越爱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到底哪一种观点对呢?我们可能无法从一次教研活动中得到结论,但教师对细节的深度思考给了我们所有参加研讨的老师一次有益的启发:那就是一切辅助工具都应为教学服务。
2、观点碰撞,智慧共享
这次“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 的主题校本教研活动我们自我感觉是比较成功的,当时的研讨不光是我校语文教研组的老师积极主动参与,更吸引了别的学校的教师情不自禁地参与。发挥引领作用的不单是专家,还有在讨论中发表真知灼见的老师。会场内人人洋溢着激情,碰撞出灵动的思维火花,我们看到了教师的群体智慧被激活了,教师的生命活力在涌动着。
3、以写促思,提升认识
校本教研研究的效度表达除了改善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还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反思也不应流于形式,不是表面走过场,而应是能够抓住与问题本质有关的重要细节和因素,“言他人所不能言”,深入地探究平时这些困惑背后的真实原因。因此我们不仅仅满足于教师在口头上的即兴反思,还要求教师能写案例,在写案例的过程中提高反思能力。
4、民主平等,文化支撑
在研讨会场上,我们看到说者意气风发,不但敢说而且会说;听者心潮澎湃,不仅善于赞赏更敢于质疑,相互间洋溢着的是一份民主平等、信任融洽的教研氛围,这是我们学校一直营造新型教研文化的结果。因为校本教研需要一种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的共赢的教研文化来支撑,我校一直提倡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专业自信心,为教师创造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环境,加强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和对话。
浅谈初中语文“诗意课堂”的构建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诗意课堂 构建策略
初中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诗意的教育,应该是在相对比较诗意的课堂气氛下来进行的一种诗意的教学活动。“诗意课堂”的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文将针对如何构建初中语文“诗意课堂”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关探讨和研究,以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语文功底的教学目的。
一、“诗意课堂”的内涵
1.智慧与幽默并存的文学天堂
诗意本身就是一种理解,一种体会,如果必须要给“诗意课堂”下一个定义的话,那么,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理解与概括:“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去体会那浪漫的情怀,去聆听那绚烂的语言,去感受那浓浓的文学气息,去收获那满满的智慧与幽默。”可见诗意的语文教学课堂,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让学生变得更加高尚与睿智。
2.生活与社会真谛的精华缩写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生活在“温室”中,很少参与社会实践,离生活实践越来越远,越来越陌生,对社会生活的常识往往模糊不清,这就使学生的思想难免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缚,对其日后的成长与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然而,诗意的课堂可以带给学生对生活的初步认识与了解,让学生对社会百态以及生活的真谛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体会。
二、构建“诗意课堂”的重要性
1.改善学生的学习情绪,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诗意的教学课堂,毕竟是充满快乐与幸福的,快乐的时光让人们总是感觉很短暂。因此,学生在诗意的教学课堂中学习,往往变得兴趣浓浓,不仅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学习情绪的高涨也有利于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进而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构建诗意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诗意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一个快乐的气氛中去感受语文的奥妙,让学生在一个放松的环境下,去学习语文知识,改变学生对语文的不正确的认识观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语文并不是刻板守旧的,而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在诗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审美能力,进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诗意课堂”的构建途径
教师在构建诗意课堂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点问题:一是需要注重诗意课堂的文字语言;二是需要构建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三是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接下来,笔者将针对上述提到的几点,展开较为详细的论述:
1.诗意的课堂需要诗意的文字语言
文字本身就是一种诗意的语言,语文又是由许许多多的文字构成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文字语言的表达应该是充满浓浓的诗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文字的理解与运用,注意语言的组织与阐述。语文教师应该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经典的引用及诗词的运用,可以使授课内容变得更加饱满。比如,在学习现代诗《乡愁》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乡愁的思想情感,可以在学习乡愁之前,为学生播放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雷佳演唱的歌曲《乡愁》,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与美妙的歌声中更加深刻的体会乡愁,从而加深对现代诗《乡愁》的理解与学习。
2.诗意的课堂需要创造性的教学过程
诗意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力,把语文知识的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学习的一个载体或者一个起点。在这个载体上,带领学生去想象、去思考、去领悟。语文的奥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渗透的,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探险、去摸索。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山穷水复无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与诗意。比如,教师在讲授《大自然的语言》这首知识性小诗时,可以播放一些大自然的录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来自大自然的魅力与震撼,使学生认识到不只是人才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
3.诗意的课堂需要诗意的教学方法
语文就像是空气一样,时时刻刻地萦绕在我们身边,也是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营造一个诗意的课堂,是传承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语文是知识的桥梁,是引导学生去学习和理解其他科目的重要前提。教师在教授学生语文的重要性的时候,可以举一些生动的例子,让学生自己体会和领悟。比如,在学习《龟虽寿》这首诗时,可以通过这样一种讲故事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带有故事情节的诗意课堂:曹操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把曹操跌宕起伏的一生整理成一则故事,讲述给学生听。
总之,课堂是学生熏陶自己与展示自己的美好天地,也是学生思想培养与形成的关键之地,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自由、快乐的氛围中去学习,去提高自我。只有诗意的课堂教学,才能使教师与学生更加心有灵犀,像朋友一样交流与沟通,教师也更容易走进学生的世界,去了解和认识学生的思想情感。
【参考文献】
[1] 洪长春. 初中语文诗意课堂的构建[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8).
[2] 刘丽. 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 中学语文,2014(7).
[3] 朱建良. 浅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 中国教师,2014(2).
构建诗意课堂 享受语文教学 篇7
一、用诗意的情怀营造语文课堂的诗意氛围
诗意课堂, 指的是教师和学生用审美的情怀与文本、与生活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对话的课堂。简而言之, 即课堂的审美化、生活化。
如在河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中, 王登涛老师在讲析《林黛玉进贾府》时, 先用电视连续剧《曹雪芹》的主题歌来让学生知人论世, 进入诗意的情境。
我也曾金马玉堂, 我也曾瓦灶绳床,
你笑我名门落拓, 一腔惆怅,
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间世态炎凉!
褴裳藏傲骨, 愤世写群芳,
字字皆血泪, 十年不寻常!
身前身后漫评量, 今世看,
真真切切, 虚虚幻幻, 悲悲啼啼的千古文章。
就这样, 用诗意的氛围对学生潜移默化, 让学生生活在典雅的、富有生活情趣的诗意氛围里, 从而进入角色, 同作者和作品里的人物同呼吸, 共悲喜。“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久而久之, 孩子们自然就热爱语文, 热爱生活。
二、用文本与生活的诗意美构筑诗意场
有人说:“学生天生是诗人。”教师应充分利用民主平等、和谐诗意的语文课堂氛围, 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从以往的侧重认知目标和侧重结果改为体现三个维度, 其中之一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并强调过程, 真正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善于挖掘文本中的诗意美, 并运用自己诗意的饱含着情感色彩的语言与姿态作某种提示与引导, 从而构成语文课堂的诗意场。学生浸润其中, 自然不乏精彩表现。
高考临近了, 为了缓解学生压力, 增强其信心, 我布置了一个特殊的课外作业, 即围绕高考写一首诗。没想到, 作业布置还没有一天, 已经有几个同学把诗歌交上来了。其中最突出的是341班的才子童亮昭仿照《见与不见》写的一首诗:
淡定
童亮昭
你快乐或者不快乐
笑声就在那里
不躲不避
你寂寞或者不寂寞
朋友就在那里
不舍不弃
你紧张或者不紧张
高考就在那里
即来即去
你考上或者考不上
水平就在那里
不高不低
狠狠地收拾高考
或者
让高考狠狠地收拾你
冷静 坚持 淡定 自信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 语文就是流动的诗意的生命。诗中满溢着张弛有度的节奏, 坚持并冷静地面对高考的心态跃然纸上, 给人以鼓舞和信心。
三、用诗意的眼光审视孩子的进步
作为语文教师, 要立足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重视贴近学生生活, 充分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 不断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 有效地引导学生从小成功走向大成功。这样一来, 教师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赏读, 以点带面, 让诗意在语文课堂上生根发芽并开出绚烂的花。
检查周记的时候, 惊喜地看到学生的一首诗, 诗歌中用含蓄的语言, 表现了成长的疑惑、精神的纠结和对美好未来的热切盼望。
远了近了
杨倩
近了
莺啼梨花白
虫唱蔷薇开
芙蓉水上采
花落影犹在
诗 融化了悲哀
花 凋零了挫败
我 期望未来
天天年年, 年年天天
叶黄了纸鸢
风吹了誓言
梦里
找到一片暖暖的海
菊花平铺, 喝彩澎湃
不想说
孤单的花受到伤害
沉默的树依然盛开
隐隐的一盏灯
照亮了天际
过去 远了
未来 近了
该诗意象丰富, 文辞优美, 伤感中不乏坚强。树在盛开的意象别开生面, 跌宕多姿。“一盏灯”与上文的“月亮”相呼应, 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诗意语文, 是尊重学生的精神诉求、千方百计地满足学生精神诉求的语文。就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言, 本质上也是一种精神诉求。文本作为一种召唤结构, 在让学生分享作者有关人生、自然、社会、内心的种种经验的同时, 又在不断地勾起学生原有的关于人生、自然、社会、内心的种种经验和审美再创造。这正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精神诉求。
诗意语文,诗意课堂 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诗歌,诗意
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 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育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 这和诗歌的陶冶功能是一致的。文饭诗酒。酒, 能深入人心的肌体和血液。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诗中的真、诗中的善、诗中的美。
一、诗意地积累———为学生奠定诗意人生。
早在春秋时期, 诗歌是正统文学的代表, 孔子说:“不学诗, 无以言。”的确,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能吟”。“厚积薄发”, 积累是创作的基础。不背诵则谈不上积累, 背诵的方法有很多。
1. 分类背诵法:
教会学生进行古诗词分类整理的方法。例如按季节分类, 整理出写春、夏、秋、冬的诗句;按情感分类, 整理出写表达思乡、爱国、欢喜、悲伤之情等的诗句;按自然景物分类, 整理出写花鸟鱼虫等的诗句, 等等。接着, 可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性活动帮助学生进行积累。不断拓宽学生积累的途径, 让学生学以致用, 融会贯通。可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地引用或化用古诗词, 既复习了古诗词, 又使文章增色不少。
2. 拓展背诵法: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如学了《黄山奇松》后背诵描写黄山的诗句, 描写其他山的诗句;学了《夕阳真美》背诵描写日出、日落的诗句;学了《台湾的蝴蝶谷》, 背诵描写昆虫、动物的诗句……这样的拓展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化, 而且是丰富学生古诗积累的良好途径。
3. 每周一诗:
教师每周推荐一首名诗, 让学生背诵。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可经常开展一些活动, 如“赛诗会”、“古诗知识积累大赛”、“古诗名句接龙”、“演绎诗歌, 再现经典”等, 使学生积累古诗的热情持续升温。
二、诗意的语言———让学生感受语文之美。
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专家于漪曾说:“语文本身有它独特的魅力, 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的确, 语文姹紫嫣红, 春色无限。多彩的语言, 丰厚的人文, 绵绵的情思, 深邃的哲理, 对学生而言, 能启心智、长见识、陶冶性情, 诱发无尽的遐想, 更重要的是, 独具魅力、富有诗意的语言在使学生获得美感的同时, 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积累, 营造了浓浓的文学氛围。
三、诗意地拓展———让学生感受意境之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注意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的确, 语文教育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
例如, 在学习《美丽的丹顶鹤》一文时, 在感受“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从北方飞来”后我们吟诵“远集长江静, 高翔众鸟稀”、“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在感受丹顶鹤的洁白的羽毛及众鹤各种姿态后我们吟诵“羽毛似雪无瑕点, 顾影秋池舞白云”、“惊身蓬集, 矫翅雪飞”, 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学习《英英学古诗》那段描写李白思乡之情的文字时, 我们吟诵:“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不仅复习了旧知, 学到了新知, 更重要的是常常在这样诗意的课堂中徜徉激发了更大的创造欲望, 为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基础。
四、诗意的创生———让学生感受文本之美。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应是情趣的梦幻栖息地, 是学习的快乐大本营。但我们的课堂过于严肃、过于模式化, 忽视了儿童的情感需要,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 忽视了孩子喜欢新奇多变的心理特点。我们是否可以卸下“应试”的枷锁, 大胆地“玩语文”、“玩教学”, 追求那一份我心飞翔、乐趣无限的境界?
富有情趣的教学设计, 让学习活动成了富有诱惑力的行为, 灵动着语文课堂的气息, 成为智慧的生命符号。情趣盎然的教学过程, 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 不知不觉地提高语文素养。情趣来自灵活多样、独具匠心的教学形式, 这就要求老师不拘一格, 大胆创新, 重组文本。
五、诗意地创作———让学生感受智慧之美。
对文本的重组只是诗歌创作的第一步, 有了这一基础, 教师便可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创作。教师可利用平时练笔的机会, 让学生也尝试着创作一些简单的诗歌, 至于押韵、平仄等技巧可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慢慢地提高, 对于学生的创作应以鼓励为主, 只要创作的诗歌有自己的想法就行,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要求放低了, 学生的创作欲望自然被激发, 如学生在学了诗歌《乡下孩子》后学着写道:
捉几条小虫, 乐坏了馋嘴的小鸡;
割一篮青草, 撑圆了小羊的肚皮;
采一束野花, 装扮了妈妈的房间;
折几枝柳条, 编织了美丽的柳帽。
写诗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让他们敢于创作, 让他们知道, 古诗词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 并不是阳春白雪, 遥不可及, 它们已经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无处不在, 有了这样平和、放松的心态, 才会写出创造性的作品。
诗以简练、含蓄著称。短短的三五行, 开始到结束, 处处给读者留下空白, 让读者用联想、经验填补, 但它在逻辑上是极为严密的。通过对诗歌的阅读、欣赏、积累、运用和创作, 学生对眼前的、心中的事物有了更为细致的探察。稍有心弦的触动, 如诗般的文字便“顺理成章”地出现在读者面前。因此, 语文课堂的诗意带来的是学生富有诗意的情感, 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上, 进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这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现代教育生活的理想, 其中诗意丰富多彩且韵味独特。
参考文献
[1]王崧舟.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 2008, 9.11.1.
[2]语文教学呼唤“诗教”回归 (一) ——“诗歌与诗歌教学”网谈录.语文学习, 2002, 3.
构建诗意课堂 篇9
1 诗意效果的构建
《呼唤声》是哈代在其前妻1912年身故之后写的一首悼亡诗。该诗结构严谨, 韵律齐整, 情感真挚。体现了哈代诗歌创作的高超技艺和水平。
1.1 诗意的构建——韵律特点分析
整体来看, 该诗是扬抑抑格的四音步, 作者采用了四行诗常见的韵律abab cdcd efef ghgh, 其中每节诗的偶数句都伴有音步的缺失。前三节诗的奇数诗句采用了齐整的扬抑抑格四音步, 并以长音call/all to me及鼻音view/knew you then为韵脚, 悠长的节奏和重复的韵律暗示着作者对亡妻无尽的思念和深深自责。偶数句不连贯的音步则暗示着作者思绪在想象和现实中切换的起伏和不确定性。哈代曾称自己的音步为“狡黠的不规则”[3], 在相对整齐的音步中突然改变其节奏, 打破单调的重复, 增加读者的兴趣。第三节诗以listlessness和作者自创的词wistlessness为韵, 形象的描绘出作者在想象和现实的对比下—即听到妻子呼唤声的想象, 和伊人已逝的这种现实—产生的混乱矛盾而不敢相信的心理活动。第四节诗的韵律突然出现变化, 作者由扬抑抑格的四音步转变为扬抑格三音步。第四节诗中被破坏的节奏象征着作者想象的破灭, 同时, 这种突然加快的节奏突出了作者刹那间意识到妻子已亡故的现实之后而悲痛心碎的强烈感情。第三句诗节奏一缓, 扬抑抑格又回到以前的悲伤的调子, 最后一句and the woman calling呼应前文, 将作者无穷无尽的忧伤和悔恨表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四行诗的整体韵律, 该诗中的韵脚和暗含的头韵也颇值得玩味。第一节, 第二节和第三节诗中作者分别使用了me, then和ing三个韵脚。众所周知, m, n和[ŋ]都属于辅音中的鼻音, 读来有无语凝噎之感。同时, 诗中的头韵包含有much missed, would/wait, wan/wistlessness, faltering/forward, thin/through/thorn。其中, m属于鼻音, f和th[θ]属于摩擦音, 读来有停滞呜咽的感觉, me, then和ing三个鼻音韵脚和m, f, th[θ]三个头韵分别出现在诗的第一节, 第二节和第四节, 与作者悲哀的调子对应。而w属于半元音, 发音相对响亮轻快, would wait的头韵出现在诗的第二节, 该节中诗人回忆两人以前约会的甜蜜时光, 因此韵律上也与此段时光出现短暂的照应。
1.2 诗意的构建——句法特点分析
《呼唤声》中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 感情逼真自然。诗中的第一节作者使用长句how you call to me, call to me, saying that now you are not as you were when you had changed from the one who was all to me描写自己听到的呼唤声。长句子的特点是婉转悠扬, 情思深远。这里长长的诉说表面是说艾玛的对作者的抗拒, 而言下却饱含着作者对自己当初对两人感情听之任之没有及时采取行动的深深悔恨和自责。第二节和第三节诗则从时态和词汇两个方面对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首先是时态上的对比:第二节诗中使用一般过去时态, 描写作者回忆中的艾玛, 而第三节诗则使用一般现在时态, 对作者身处的现实进行描写。其次是词汇风格的对比:第二节中的air-blue明亮的色泽表明了过去的美好;而第三节中listlessness, wan, dissolved, wistlessness等一系列含有消极否定情绪的词则暗示了作者当前的心理。这种明亮的积极的词汇构建的美好回忆和消极否定的词汇所构建的凄凉现实的对比, 大大加强了该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诗中的两个一般疑问句则是全诗情感的枢纽。第二节和第三节开头的作者分别使用了两个一般疑问句Can it be you that I hear及Or is it only the breeze, 瞬间奠定了全诗情感色彩, 惟妙惟肖地传递出作者那种渴望期待又怀疑的不确定性心理。第四节诗作者连续使用了四个独立主格结构, 前三个独立主格结构构建了三幅凄凉萧瑟的画面—I faltering;leaves falling, wind oozing;给读者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最后一个独立主格结构woman calling则是环绕着三幅画的背景音, 在给读者一种绕绕袅袅如诉如泣的听觉美的同时, 和视觉景象完美结合为一体。最后一节的描写, 表面以写景, 实则为抒情, 动静结合, 声景相溶, 颇有中国诗词的特点。
1.3 诗意的构建——修辞特点分析
《呼唤声》一诗中最醒目的修辞当属该诗的标题the voice。The voice直译成汉语是指声音。这里作者使用了双关的手法, the voice既指作者听到的现实中任何具体的声音, 在该诗里特指风声;同时又指作者深爱的女人艾玛的呼唤声。风声和呼唤声交织在一起, 让人难以辨别彼此。The voice的双关修辞用法贯穿全诗首尾, 这种双关不但从时空上实现了作者在回忆想象和现实思绪的不断跳跃和切换, 同时营造出一种由这种时空的跳跃切换而产生的如梦如幻的诗意美。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是又一大特色。这点我们在句法分析时已经有过详细的解读, 在此不做累述。除此以外, 哈代在诗中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第一节中的Call to me, call to me的反复及第二节中的view you then和know you then的反复。Call to me的反复强调作者听到的不断呼唤, 声音似真非真, 绵延不绝;而view you then和know you then的重复则通过强调往昔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而烘托作者深深的悔恨和自责之情。反复修辞并不是哈代的独创, 但在同其他音乐性特征一起使用的时候, 诗歌的整体音乐性得到了加强[4]。诗中各种修辞手法的熟练运用, 加之诗歌形式的音乐美和建筑美, 使自然质朴的语言立马形象生动起来, 增强了语言的可感性。
2 结束语
《呼唤声》写于哈代于1912到1913年之间写的艾玛组诗中的一首。该诗格律优美, 语言自然质朴, 感情细腻逼真。该文只是笔者以新批评的方法, 从文本细读的角度所尝试的粗浅分析, 试图从韵律, 句法和修辞等三个层面解析《呼唤声》诗意美的构建。有不到之处, 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王佐良, 等.英国文学名著选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1067.
[2]Davie, Donald.Thomas Hardy and British Poetry[M].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 Ltd, 1973.
[3]Tylor, Dennis.Hardy as a nineteenth-century poet[M].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omas Hardy.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201.
用心打造诗意课堂 篇10
一、诗意设计导语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本身就是自由精神的载体,语文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学生感悟并舒展自由精神的过程。入选小学语文的多数文章,文质兼美,字字是真善美的音符,它们的内在美是让人咀嚼不尽的。教师设计导语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气氛,还能创设“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展。
如学习《游园不值》一课,我这样导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天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季节,许多文人墨客都写下了赞美的诗篇,现在让我们去宋朝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再次领略诱人的春景。”
再如,教学郭沫若的散文名篇《白鹭》时,我这样导入:“‘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世界,那一草一木,一虫一鸟,会在诗人眼里充满诗情画意,让许多文人为之动容。于是,寄情山水、感悟生命成了许多文人墨客的钟爱。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录像,看完以后,试着用一句话抒发自己心中的感受。”
二、有效解读文本
语文课堂上师生的关注重点应是解读文本。“诗意的课堂应当浮动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有效的启发能“把人们的心灵点亮”。这灵气表现在哪里?我觉得主要表现在对文本的解读上,不是抽象的条条框框,而是以文本为基础,借助教师独到的眼光、思想的引领,带领学生进入诗意的世界,领悟诗意的美妙,探求人生的真谛。在执教《爱如茉莉》时,我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我”的父母互相体贴、关爱的细节,让他们读课文,边读边批注。在我的引领下,学生领悟到病中的妈妈一心牵挂的是让爸爸吃上一碗热饺子,爸爸一听到妈妈住院的消息就直奔医院陪伴妈妈,在医院里爸爸一直紧握妈妈的手,妈妈怕惊动他总也不敢动……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细数父母相濡以沫的情感,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深厚的亲情散发出的生命的芬芳,从而理解了“真爱就像茉莉”。
语文的诗意是通过独特的生机、鲜活的张力和创造的激情所体现出来的整体意蕴,是师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想象、体验、思考、理解、内化后所体现出来的整体情味。强调语文的诗意,旨在强调一种诗意的人生,引导学生善于从寻常生活中感知美、发现美。
语文学习,强调解读的共性,更强调理解的个性,充满了科学的精神,同时兼有平等和民主的意识。它的最高境界,是师生共同对优秀文化及其文本进行深刻解读和讨论,引发出师生间情感的绽放。
三、催化升华情感
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的情感熏陶,得到的精神滋养。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形成丰富的情感世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积极营造课堂的情感氛围,用诗意的语言引领学生升华情感。《游子吟》是一首歌颂母爱的古诗,母子情谊贯穿始终,在学生理解了诗意后,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母亲对孩子的爱,我问学生:“从哪些词句看出母亲对孟郊深深的爱?”“‘临行密密缝’,你觉得母亲缝进去了什么……”学生通过交流,真切地感受到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含义。
四、灵动展现智慧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于漪老师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语文课堂既要超越知识和技能的藩篱,又要突破以“人文”代替语文的重围,走向智慧,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充分发展,彰显智慧的力量,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使语文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
在教学《最大的麦穗》时,我让学生潜心读文,与苏格拉底对话,边读边写出读书的感悟。学生深入探究、自由感悟后,交流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读书的快乐。有的学生说:“苏格拉底要求其弟子去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表面上是提出一种要求,实际上是告诉弟子们时间不能倒流,生命不能重复!”有的说:“苏格拉底是一位好老师,他教导弟子,不是在教室,而是在麦地;不是用课本,而是用麦穗;不是直接告诉他们一个道理,而是让他们亲自实践,自己悟出一个道理。”有的说:“我认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很笨,他们太听老师的话了,只知道去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结果两手空空。他们为什么不知道留下一穗呢?要知道一大于零呀!”还有的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我懂得了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但也应该注重现实。”……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他们都读出了文字背后的声音。摘“最大的麦穗”,给课堂、给学生带来了无尽的生命活力,这个过程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生命形态的多彩绽放,是绽放智慧火花的学习过程。
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各抒己见中,学生产生思想的碰撞。这样的语文课,才能催发学生交流思想,展现智慧,才能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五、精心提升素养
语文的诗意首先离不开教师自身具有诗意的精神内涵。教师的诗意精神内涵来自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他长期积淀下来的人文情怀。“养气”是产生课堂诗意的关键,“养气”才能养出感觉的充沛与灵敏。现在的语文课堂之所以缺少诗意,缺少“悟读”,主要是“气虚”。我们应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重“养气”,坚持阅读,深入思考,学会想象,学会感动,教师只有拥有诗意的情怀,才能散发生命的芬芳。
打造诗意的课堂 寻求课堂的诗意 篇11
建始一中语文组是一个团结严谨、勤于工作、勇于创新的教研组。语文组共有教师36人,其中研究生二名,中学高级教师12人。60后、70后、80后三个年龄段的教师组成一个结构合理的梯队,使本组成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年轻化、有活力、高素质的群体。语文组的全体教师,秉承“以责立身,兼济天下”的校训,谨守“精勤乐业,为人师表”的教风,立足课堂教学,不断进行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探索,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在每年的高考中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打造诗意的课堂,寻求课堂的诗意”是我们的向往,“点亮心灵的明灯,照亮脚下的道路”是我们的心愿,“正心以至善,化育以德馨”是他们的追求。为了每个学生能够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熠熠生光,我们在三尺讲台上孜孜以求,不倦不悔,用一种浪漫的情怀、一种宽广的胸怀、一种人文的关怀,以一种高尚的师德、一身广博的学问,去感化、教育、引导和鞭策学生。
作为源远流长的母语教育,我们建始一中语文组秉承“以责立身,兼济天下”的优良校训,为全校学生打造“诗意的课堂”,让每个学生能够栖居在诗意的大地上,既可以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同样也可以达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人生处世准则,使其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能够熠熠生光,这就是我们所有语文老师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执着追寻的目标。因为我们深知,语文是一种浪漫的情怀,一种宽广的胸怀,一种人文的关怀,我们要用自己高尚的师德去感化教育学生,用千古名著去引导和鞭策学生。
我们语文组,有“结对子”的好传统,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从而达到共同进步与成长的目的。全体成员在尹明华主任的带领下,团结一致,精诚合作,资源共享,探讨研究,追求精益求精。我们是一个严肃而认真的团队,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重难点,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命题”,每星期都会集体备课,由中心发言人牵头,对周示范课进行集中的评点,获取教学经验。集体探讨本周的教学任务,重点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环节设置,引导学生更快进入教学情境,更加透彻理解教材,同时也不忘解决年轻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和疑难。正是这样一种严谨的氛围和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让我们语文组在全校独占鳌头,成为各个学科备课组学习的楷模和标榜。我们又是一个活泼而温情的大家庭,虽然我们来自四面八方,但是我们亲如兄弟姊妹,恰似父母子女,不仅在教学上相互进步,同时也在生活等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还是一个踏实而勤思的队伍,我们严抓学生的基础知识,实行基础知识周周练,素材与基础相结合的方法,让我们在学习书本的同时,也不忘对各方面积累的考查,夯实基础使学生受益匪浅。但我们老师并未因此固步自封,作为老中青结合的团体,我们积极学习和践行各种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此适应新课改下对老师和学生提出的双重要求。但我们从不邯郸学步,在实行的过程中我们会根据相关情况,诸如学情、课时、教师风格等,进行适当而有效的改变,能切实地让学生既可以学习到文化知识,又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语文的魅力所在,真心喜欢上语文课堂。因此,“团结、求精、和谐、温情”,成了我们语文组的标识。
在教学上,我们严肃认真,精益求精。作为一个的团队,我们做到“四个统一”,即各个备课组“统一重难点,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命题”。这样不仅使每位老师更加透彻理解教材,提高备课的效率;而且通过集中讨论教学中的困惑和疑难,促使老师们共同进步。同时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实行基础知识周周练,素材与基础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的同时,也不忘对各方面积累的考查,打牢基础使学生受益匪浅。这种没有个人的猜忌,没有年级的偏见的团结严谨的氛围和老师们孜孜不倦的付出精神,我们的课堂备受学生喜爱,也使每一位教师都得到了学生的拥戴。
自全面实施新课程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全组教师一如既往,继承和发扬本组“团结、和谐、严谨、奉献”的优良传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群策群力,努力探索,以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为重要依托,把新课程教育理念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刻苦钻研,开拓创新,勇于进取,致力于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
在教研方面,我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每一年都有教师指导学生在各种作文比赛中获奖,申旸同学的《背景》和刘雁同学的《我的微博选》分别在2008和2012年的“新世纪杯”作文大赛中入围特等奖,荣获一等奖。每一年都有老师在各种教学竞赛中获胜。特别是由吴清华等老师主持的国家级课题“创新写作探索与实践”被评为国家级A等成果,由金鹏飞老师主持的课题“经典阅读与写作”得到了学校语文教师的广泛参与;由语文教研组合作编写的校本教材《作文专题训练与指导》已应用到了教学之中;在“课内比教学”的活动中,许多老师获得各级各类奖励,刘文敏老师还获得了省级表彰。教研起于教学,终于教学。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大胆改变,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适合山区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立足实际,关注学生发展,切实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的实践之中,摸索出一套“自学——互学——教学——固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我们是一个活泼而温情的大家庭,亲如兄弟姊妹,恰似父母子女。老教师如江涛、吴清华、邱晓平、张建华、黄光泽,龙克州传帮带,不遗余力。年轻老师如刘环、贺标、郑智浩、王第平、王一红,承进学,好学不怠。作为老中青结合的团体,他们不仅在教学上相互进步,同时在生活上也互相关怀。我们语文组一直被人称为赞为“和谐大家庭”。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建始一中语文组的老师始终以古人的箴言教导鞭策自己,不断努力,不断进取,因为我们深知,在这个时代里,只有真才实学,才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只有教好书,育好人,才能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后人。鉴于此,我们语文组老师将孜孜不息地奋斗,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让课堂诗意地栖居 篇12
一、通过吟诵, 感受文本的意境美
叶澜教授曾说:“我们的语文教学, 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文文字, 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而激活语言文字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入情入境, 在情境中动情, 这也是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精髓所在。而诗, 本身就是一种情境。诗以它特有的格式、韵味、灵气吸引着学生, 教师无需讲读的技巧、读的节奏, 学生自然能心领神会, 读来抑扬顿挫,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根据宗璞的《西湖漫笔》改编的《绿》, 是一篇以景抒情, 展开联想, 恰当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的散文, 课文在描写杭州西湖的春景时, 抓住一个“绿”字, 立意新而深, 语言形象、生动, 适宜朗读、背诵、积累。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 将散文以诗的形式呈现, 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师:听着大家的朗读, 感受着语言的韵律, 老师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首小诗, 让我们随着音乐, 轻轻诵读:
道路两旁
古木参天
苍翠欲滴
似乎
飘着的雨丝儿
也是绿的
飞来峰上
层层叠叠的树木
有的绿得发黑
有的绿得发蓝
峰下蜿蜒的小路
布满了青苔
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
虽然改变的是形式, 但这一形式呈现的是节奏美、音韵美, 学生的视觉感触一下被调动了, 读出了趣味, 读出了韵味, 读出了神采, 读出了散文中的诗意, 读出了诗意中的情韵, 使人情不自禁地融入到这一片绿意盎然的情境之中了。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片段都可采用这一方式, 如《桂林山水甲天下》《搭石》《触摸春天》《生命生命》等, 通过吟诵, 在感受文本意境美的同时, 领略文本语言的清新、流畅, 从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二、巧妙练笔, 品悟文本的语言美
在不少学生的眼里, 写诗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但是, 如果教师能以文本为基础, 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 寻求“诗”与“思”之间的教学机智, 学生就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创作。
人教版第八册《麦哨》一文, 语言生动优美, 比喻、拟人手法运用得形象传神, 细细读来既有画的意境美, 又有音乐的韵律美。学完全文, 学生意犹未尽, 依然沉醉于语言文字的欣赏品味中, 于是, 我提议把这篇散文的语言进行重组再加工, 改编成诗歌。我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合作, 任选一节内容进行改编, 可以从文本中撷取关键的字词串联, 也可以自己适当提炼归纳, 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学生兴趣盎然, 斟酌字词, 筛选比较, 几分钟后, 一句句清新简洁的诗句从孩子们的笔下写出来。把它们重组后, 一篇诗意盎然的《麦哨》就诞生了:
呜卟, 呜卟……
哨声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
欢快, 柔美。
湖畔,
白衬衣, 绣花兜, 彩头巾,
红扑扑的脸蛋,
是沾满露珠的花儿。
田野里,
起初, 鹅黄嫩绿,
转眼, 一片浓阴,
而今, 浅黄色的新装晃了我的眼。
麦秆擎起丰满的穗儿,
一个麦穗儿,
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土坡上,
翻跟斗, 竖蜻蜓, 摔摔跤,
柔软的草地,
是天然的运动场!
……
从创编的小诗中, 我们惊喜地发现, 学生不仅抓住了文本前后呼应的特点, 而且能抓住散文中的关键意象, 寥寥数笔将乡村欢快柔美的生活场景勾勒得栩栩如生, 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这才是真正的阅读!
又如人教版第九册《小桥流水人家》一文, 一看题目, 就让人联想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课文开篇用如诗的语言, 描绘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画, 清新明快, 美丽缠绵。接着话题一转, 写出了小桥流水人家恬淡闲适的生活,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守望相助, 无“闹市”之乱耳, 无“疲惫”之劳形, 犹如世外桃源。结尾直抒胸臆, 表达了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想和思念。整篇课文如流水般娓娓道来, 清新别致。教学这篇课文, 我抓住题目的特点, 在品读时引导学生提炼关键词语, 以诗的形式概括各段主要内容, 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组织如下:
1. 课始, 结合《天净沙·秋思》, 让学生感受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而后在《梦里水乡》的音乐声中通读全文。
2. 品读第一、二节, 提炼出“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和唱孩童溪中寻虾忙”的画面。
3. 品读三、四节, 提炼出“过木桥漂野花石桥通茶山茶女采茶欢”的画面。
4. 品读五、六节, 提炼出“倚东窗小桥流水人家何时入梦乡”的思乡情结。
整堂课, 题目是一首诗, 内容是一首诗, 课堂亦是一首诗。
在《绿》一文中, 这样的创编可谓俯拾皆是, 如: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婷婷立在水中或婉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生命的颜色。又如:初春的杨柳嫩枝那么鲜那么亮蹬着脚告诉你蓬勃的生命力眼前的新荷也如此焕发着生机……这些充满灵性的语言像朵朵闪亮的浪花不断跃起, 这是对文本的一个内化过程, 是对文本的一种升华, 一种再创造。
三、拓展延伸, 触摸文本的情感美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课文上所选的文章, 大多都倾注了作者的感情,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要挖掘文章中极富感情的部分, 触动学生的心灵, 陶冶学生的情操。而诗是敲开情感之门的钥匙。如教学人教版第九册《桂花雨》, 笔者在结课时进行了如下的情境创设:
师:这个一生都在漂泊的琦君, 除了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还会想起什么?
生:故乡的村民、小伙伴、妈妈。
生:故乡的糕饼。
生:胡家老爷爷、毛家阿婆。
生:一草一木。
……
师:是啊, 琦君曾说:“来到台湾, 此心如无根的浮萍, 没有了着落, 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让我们在席慕蓉的《乡愁》中去感受游子对故土的那份眷恋吧。
在悠远的音乐声中, 师生轻声诵读——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这段清新缭绕的乡音对蕴含乡愁的《桂花雨》作了很好的诠释, 学生沉浸其间, 感受着作者对往昔的珍惜和留恋, 岁月逝去, 乡愁渐浓, 难怪桂花是故乡的香, 月亮是故乡的明, 溪水是故乡的甜, 人儿是故乡的亲!这一朵朵小巧的桂花, 这一场沁人心脾的桂花雨, 让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芬芳, 是香甜, 是快乐, 是温馨, 更是一种心灵的润泽, 一种长长的相思, 一段暖暖的牵挂。此时的课堂已是此地无声胜有声了……
又如人教版第七册《鸟的天堂》的拓展体验片段:
师:如果你是文中那只小画眉, 你想唱些什么呢?可以用写小诗、写歌词的方式来表达。
(学生自主合作, 积极参与, 准备借小画眉倾吐心声。约10分钟后, 学生纷纷上台展示)
一女生:朗诵小诗《画眉之歌》
阳光透过枝叶洒到身上
我的心情如同阳光般明朗
翠绿的颜色正在颤动
闪耀着光芒
树与鸟共存
我歌唱无限的生命力
绿色的歌声
升上云际
男生小组:诗配画《小鸟之歌》
小鸟小鸟真可爱, 活泼伶俐人人爱。
小鸟小鸟真可爱, 歌声动人惹人爱。
小鸟小鸟真可爱, 还有榕树把你爱!
……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 创造力真强。我想用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一句名言来结束这堂课——
“人, 诗意地栖居大地上!”
这一拓展环节, 通过创设“以小画眉的身份写诗、写歌”的情境, 学生与文本对话进入了物我同一的新境界, 我即是树, 你即是鸟, 树和鸟相互依存, 相互欣赏, 形成整体, 大自然的融洽和谐无处不在。透过诗意的语言, 我们看到的是文本情、学生情, 听到的是情情交融的欢跳声。
【构建诗意课堂】推荐阅读:
走进诗意课堂11-24
诗意的语文课堂07-14
诗意课堂的打造07-18
小学语文诗意课堂08-15
诗意地栖居课堂上07-15
打造诗意的语文课堂01-13
诗意,语文课堂情感源泉06-14
诗意化的语文课堂教学01-07
诗意山水中的山水诗意11-06
课堂构建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