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构建(共8篇)
有效课堂构建 篇1
构建生物课有效课堂的策略
土城中学
柯 鹏
前言:
真正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学应当是“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要达到如此效果,就要巧妙构建“有效课堂”:首先要从老师抓起,让老师永远行动在学生前面,然后再课堂上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调用其全身器官、使学生形成思维的狂潮。要注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如果说老师是课堂的中心,则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善于运用 “构建积极有效的心理效应场”等构建策略来提高课堂的效率。
要做到构建有效课堂,则首要任务就是要教师先行,让老师永远“行动”在学生前面。
一、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备课
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策划和总设计,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有关内容要求,结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将教科书中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备课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教师备课,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在常年累月的教学活动中坚持不懈,以备好课、教好课为主题,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做到:
(一)、常年备课
常年备课主要是指教师知识的积累与更新,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教学艺术的修养,教学对象的考察与研究。
传统的备课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认为只要吃透教材,设计好教法,至多再预期一下学生在课堂上将会有何反应,教师该如何作出反应,随后的教学基本上就能顺利完成了。但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新的理念,给教师的备课带来了新的挑战。按照新课程的精神,教师需要常年备课。
(二)、学期备课
学期备课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科书的体系和内容容量、学生情况以及教学时数等因素来确定学期的总要求、章节或课题编排、各章节或课题的教学时数、教学形式、课外自习或作业的时数。教师要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可能条件,并结合全校教学工作计划的任务要求,写出学期教学计划。
(三)、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是根据单元备课所明确的教学目的、任务、要求、重点、难点及其相应教学方法,再进一步从每节课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和解决单元备课各项计划的具体落实。例如,对上一节课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实际掌握情况的检
查了解(课堂讲课提问什么,或要求板演解答什么),新的课题如何提出,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板书的安排计划,课内和课外练习题的提出和引导;估计课堂教学实践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怎样组织;等等。
(四)、课前备课
课前备课是指教案写成后,教师在上课前,熟悉教案讲稿,经过深思熟虑,使教学的课时计划得以充分落实的过程。一个优秀的教师,即使他教过许多遍,每次走上讲台前,他还是会研读一下教案的。这是一个习惯,是一种责任。
(五)、课后备课
教师教完一节课后,根据学生的课内表现,课后反映,听课教师的合理建议以及自己的心理体验,记下本节课教案的实施情况,下课后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以及学生课堂活动的情况等。
二、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构建积极有效的心理效应场
中学生具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其思维也易受周围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别人的暗示。所谓暗示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或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是人类拥有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课堂教学暗示常用方法有语言暗示、环境暗示、表情暗示、目光暗示、姿态暗示、手势暗示行为暗示等。人们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方面都经常受到暗示,并不自觉地把潜意识与意识结合起来,以实现既定的目标。认知心理学认为,面对同样的事件,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下,人们会积极地评价和看待事物的多面性和启发性,能够保持弹性的思维方式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并由此提供更多具有积极意义的防范措施与灵活合理的行为选择。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和暗示,可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探究、交流的心理效应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有愿望学、有环境条件诱导学;可以使师生间更加默契,可以使学生间更加和谐,从而使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并因之而构建一种有效的具有无穷生长点的生态课。
三、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构建开放生成的课堂
课堂教学不是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现场,而教学因素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课堂的开放与生成。
教师的教学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助于生命成长的情境,引导他们生命力成长壮大,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只有开放的对话交流才是真实的交流,才是真正的心灵接触,才能做到实话实说,才能拉近师生之间彼此的距离,才能构建开放生成的课堂。而开放生成的课堂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根本途径。其具体方法可以选择下列方式:
(一)、善于利用课堂 ①设计预留时间。
②培养多向思维、求异思维的习惯。③善于利用突发事件。
(二)、突出课堂的互动性
教学应在合作、互动、宽松、开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协商,以及对经验和学习成果的共享,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形成,充分利用教师的不同特长,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少一点讲解、分析、提问,多一点引导、点拨、激励。尽可能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尽可能多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在青春期的学生表现欲是在增长并压抑的时候,他们有表现的欲望但同时会受到自身心理的压抑,所以老师的激励会激发出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现能力得到提升。
2、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
让学生通过动口、动脑、动手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从模仿型向创造型发展。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相互交流,沟通启发和补充,分享彼此的经验,知识,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也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使教师和学生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学生更快的成长。
三、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教学内容要生活化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体验生命,尊重生命,激发学习热情。生物课的教学内容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生活内涵得到丰富。生活视野得到开阔。能够热爱生活,欣赏生活,体验生命,尊重生命。领悟生物和生命的意义,并使生活意志不断改善,生活境界不断提高,懂得人不仅是为活着而生活,更重要的是要活得更有质量,有价值和意义。生物课在课堂中应向学生呈现浓缩的生物、生命和生活世界,引导学生在自然世界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遨游,向学生展示生命的活力,展示生命的色彩。
四、结语
无论教学改革改到哪里,生物教学“有效课堂”的构建是我们生物教师永恒的追求。所谓“有效”,是指教学用最少的时间促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生物教学“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主要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两个方面来进行,合理调控,和谐发展。当然,离开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品质来构建“有效课堂”只能是空中楼阁、不可实现;离开了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质和生物学科特点去构建“有效课堂”只能是盲人摸象,只有局部没有整体。有一天真正实现了“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我们生物教
学“有效课堂”的春天才真正来临,我们广大的生物教师才能真正解放自己!
有效课堂构建 篇2
一、正确理解有效课堂的含义
在新课标下, 有效课堂的含义是什么?如果不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追求的“有效”就不是真正的有效。不要再认为教师讲的知识越多, 学生练的题目越多就越有效。评价一节课是否有效, 关键看学生, 如果学生高度参与课堂活动, 并通过学习活动获得实在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就认为这节课有效。具体就高中物理课而言, 如果学生通过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物理知识, 并在活动中体会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并进一步应用这些知识探索未知世界、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认为这样的物理课才有效。
如何构建有效的物理课堂?笔者认为依据教学内容, 设计有效提问,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可以实现有效教学。
二、构建有效课堂的措施
提问是课堂的灵魂, 提问的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但课堂提问不是随便问问, 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的问题过于简单, 学生一听就懂, 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问题太难, 学生无处下手, 最后由教师解答, 自然也失去了提问的价值。提问的方法不科学会使学生的思维混乱, 迷失方向。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 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设置科学的教学目标, 才能设计出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通过课堂提问,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以问导学, 形成学习主线
我们知道, 清晰的教学流程能使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主线, 而清晰的教学流程正是通过问题设计呈现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问题的设计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和顺序, 问题设计影响学生思维活动。下面以高中物理“平抛运动”为例加以说明。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 学生已学习曲线运动的基本性质。本节课的教学起点就是会利用直角坐标分解曲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 在对“平抛运动”进行教学之前, 教师必须面对全体同学拉平起点。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进行教学提问。
问题1:什么是平抛运动?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运动可近似看做平抛运动?
问题2:如何研究平抛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x轴方向上的分速度如何变化?y轴方向上的分速度如何变化?
问题3:如何求平抛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问题4:如何研究平抛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x轴方向上的分位移如何变化?y轴方向上的分位移如何变化?
问题5:如何求平抛运动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依照这样的提问, 不仅实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平抛运动的规律, 而且还可以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上问题, 有的学生自学就可以解决, 有的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解决, 有的通过教师提示, 班级讨论可以解决。教学中采取何种方式, 可视学生情况灵活处理, 但一定要突出学生的“学”。
2.以问导疑, 激发思维火花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平抛运动的速度和位移方向规律, 学生通过一次学习很难真正掌握。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学生不习惯用角度去表示矢量的方向,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我们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在平抛运动中我们如何表示速度和位移的方向?
问题2:同一时刻, 速度方向和位移方向是否相同? 这两个方向存在何种联系?
以上问题在教材中没有现成答案, 学生通过归纳前面的知识可回答第一个问题, 但对第二个问题会存在疑问:速度方向和位移方向难道不同吗?如何比较同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和位移方向呢?这种疑问会驱动学生开动脑筋寻找答案。通过回答这样的问题,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以问导察, 提高实验观察能力
平抛运动是一种曲线 运动, 按理论分析可以把它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为了进一步证实理论的正确性, 教材安排“做一做”的演示实验。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设计以下问题。
问题1:如何判断两球是否同时落地?
问题2:如果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 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3:改变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和打击力度, 两个小球还能同时落地吗?
改变高度和打击力度相当于改变平抛运动的什么物理量?
问题4: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由什么决定?
囿于视线的限制, 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真正看到小球落地, 但小球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到, 前提是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再做实验,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因为他们想知道:两个小球是不是同时落地?由实验现象到实验结论是要经过思维活动才能实现的, 经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 “高度决定运动时间”的结论就会由自由落体运动迁移到平抛运动, 从而实现物理方法的迁移。由此可见, 通过合理设问能够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4.以问导练, 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为进一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深化学生对平抛运动规律的理解, 设计以下问题。
问题1:在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 不同时刻的速度方向是否相同?
问题2: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 速度方向越接近哪个方向?
完成下列表格的运算, 并回答以上问题。
设计有效提问构建有效课堂 篇3
一、正确理解有效课堂的含义
在新课标下,有效课堂的含义是什么?如果不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追求的“有效”就不是真正的有效。不要再认为教师讲的知识越多,学生练的题目越多就越有效。评价一节课是否有效,关键看学生,如果学生高度参与课堂活动,并通过学习活动获得实在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就认为这节课有效。具体就高中物理课而言,如果学生通过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物理知识,并在活动中体会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并进一步应用这些知识探索未知世界、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认为这样的物理课才有效。
如何构建有效的物理课堂?笔者认为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效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实现有效教学。
二、构建有效课堂的措施
提问是课堂的灵魂,提问的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但课堂提问不是随便问问,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一听就懂,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问题太难,学生无处下手,最后由教师解答,自然也失去了提问的价值。提问的方法不科学会使学生的思维混乱,迷失方向。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情况,设置科学的教学目标,才能设计出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通过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以问导学,形成学习主线
我们知道,清晰的教学流程能使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主线,而清晰的教学流程正是通过问题设计呈现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问题的设计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和顺序,问题设计影响学生思维活动。下面以高中物理“平抛运动”为例加以说明。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曲线运动的基本性质。本节课的教学起点就是会利用直角坐标分解曲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在对“平抛运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必须面对全体同学拉平起点。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进行教学提问。
问题1:什么是平抛运动?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运动可近似看做平抛运动?
问题2:如何研究平抛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x轴方向上的分速度如何变化?y轴方向上的分速度如何变化?
问题3:如何求平抛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问题4:如何研究平抛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x轴方向上的分位移如何变化?y轴方向上的分位移如何变化?
问题5:如何求平抛运动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依照这样的提问,不仅实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平抛运动的规律,而且还可以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上问题,有的学生自学就可以解决,有的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解决,有的通过教师提示,班级讨论可以解决。教学中采取何种方式,可视学生情况灵活处理,但一定要突出学生的“学”。
2.以问导疑,激发思维火花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平抛运动的速度和位移方向规律,学生通过一次学习很难真正掌握。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学生不习惯用角度去表示矢量的方向,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们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在平抛运动中我们如何表示速度和位移的方向?
问题2:同一时刻,速度方向和位移方向是否相同?这两个方向存在何种联系?
以上问题在教材中没有现成答案,学生通过归纳前面的知识可回答第一个问题,但对第二个问题会存在疑问:速度方向和位移方向难道不同吗?如何比较同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和位移方向呢?这种疑问会驱动学生开动脑筋寻找答案。通过回答这样的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以问导察,提高实验观察能力
平抛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按理论分析可以把它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为了进一步证实理论的正确性,教材安排“做一做”的演示实验。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设计以下问题。
问题1:如何判断两球是否同时落地?
问题2:如果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3:改变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和打击力度,两个小球还能同时落地吗?
改变高度和打击力度相当于改变平抛运动的什么物理量?
问题4: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由什么决定?
囿于视线的限制,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真正看到小球落地,但小球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到,前提是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再做实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因为他们想知道:两个小球是不是同时落地?由实验现象到实验结论是要经过思维活动才能实现的,经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高度决定运动时间”的结论就会由自由落体运动迁移到平抛运动,从而实现物理方法的迁移。由此可见,通过合理设问能够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4.以问导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为进一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深化学生对平抛运动规律的理解,设计以下问题。
问题1:在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不同时刻的速度方向是否相同?
问题2: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速度方向越接近哪个方向?
完成下列表格的运算,并回答以上问题。
经过这样的运算和思考,学生对平抛运动的规律认识更深刻了。现代教学理论要求教学过程要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不要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通过这样的设问不仅可以实现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还实现学生对知识构建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易志毅)
为适应当前新课改要求,我校广大教师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进行研讨。为什么要研究课堂的有效性?因为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师生交流对话的场所,是学生心智成长的园地,所以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力求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现在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在我校可谓蔚然成风。有效课堂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下面谈谈自己感受和思考。
一、正确理解有效课堂的含义
在新课标下,有效课堂的含义是什么?如果不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追求的“有效”就不是真正的有效。不要再认为教师讲的知识越多,学生练的题目越多就越有效。评价一节课是否有效,关键看学生,如果学生高度参与课堂活动,并通过学习活动获得实在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就认为这节课有效。具体就高中物理课而言,如果学生通过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物理知识,并在活动中体会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并进一步应用这些知识探索未知世界、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认为这样的物理课才有效。
如何构建有效的物理课堂?笔者认为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效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实现有效教学。
二、构建有效课堂的措施
提问是课堂的灵魂,提问的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但课堂提问不是随便问问,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一听就懂,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问题太难,学生无处下手,最后由教师解答,自然也失去了提问的价值。提问的方法不科学会使学生的思维混乱,迷失方向。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情况,设置科学的教学目标,才能设计出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通过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以问导学,形成学习主线
我们知道,清晰的教学流程能使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主线,而清晰的教学流程正是通过问题设计呈现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问题的设计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和顺序,问题设计影响学生思维活动。下面以高中物理“平抛运动”为例加以说明。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曲线运动的基本性质。本节课的教学起点就是会利用直角坐标分解曲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在对“平抛运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必须面对全体同学拉平起点。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进行教学提问。
问题1:什么是平抛运动?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运动可近似看做平抛运动?
问题2:如何研究平抛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x轴方向上的分速度如何变化?y轴方向上的分速度如何变化?
问题3:如何求平抛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问题4:如何研究平抛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x轴方向上的分位移如何变化?y轴方向上的分位移如何变化?
问题5:如何求平抛运动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依照这样的提问,不仅实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平抛运动的规律,而且还可以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上问题,有的学生自学就可以解决,有的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解决,有的通过教师提示,班级讨论可以解决。教学中采取何种方式,可视学生情况灵活处理,但一定要突出学生的“学”。
2.以问导疑,激发思维火花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平抛运动的速度和位移方向规律,学生通过一次学习很难真正掌握。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学生不习惯用角度去表示矢量的方向,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们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在平抛运动中我们如何表示速度和位移的方向?
问题2:同一时刻,速度方向和位移方向是否相同?这两个方向存在何种联系?
以上问题在教材中没有现成答案,学生通过归纳前面的知识可回答第一个问题,但对第二个问题会存在疑问:速度方向和位移方向难道不同吗?如何比较同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和位移方向呢?这种疑问会驱动学生开动脑筋寻找答案。通过回答这样的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以问导察,提高实验观察能力
平抛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按理论分析可以把它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为了进一步证实理论的正确性,教材安排“做一做”的演示实验。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设计以下问题。
问题1:如何判断两球是否同时落地?
问题2:如果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3:改变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和打击力度,两个小球还能同时落地吗?
改变高度和打击力度相当于改变平抛运动的什么物理量?
问题4: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由什么决定?
囿于视线的限制,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真正看到小球落地,但小球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到,前提是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再做实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因为他们想知道:两个小球是不是同时落地?由实验现象到实验结论是要经过思维活动才能实现的,经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高度决定运动时间”的结论就会由自由落体运动迁移到平抛运动,从而实现物理方法的迁移。由此可见,通过合理设问能够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4.以问导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为进一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深化学生对平抛运动规律的理解,设计以下问题。
问题1:在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不同时刻的速度方向是否相同?
问题2: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速度方向越接近哪个方向?
完成下列表格的运算,并回答以上问题。
经过这样的运算和思考,学生对平抛运动的规律认识更深刻了。现代教学理论要求教学过程要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不要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通过这样的设问不仅可以实现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还实现学生对知识构建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易志毅)
为适应当前新课改要求,我校广大教师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进行研讨。为什么要研究课堂的有效性?因为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师生交流对话的场所,是学生心智成长的园地,所以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力求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现在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在我校可谓蔚然成风。有效课堂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下面谈谈自己感受和思考。
一、正确理解有效课堂的含义
在新课标下,有效课堂的含义是什么?如果不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追求的“有效”就不是真正的有效。不要再认为教师讲的知识越多,学生练的题目越多就越有效。评价一节课是否有效,关键看学生,如果学生高度参与课堂活动,并通过学习活动获得实在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就认为这节课有效。具体就高中物理课而言,如果学生通过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物理知识,并在活动中体会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并进一步应用这些知识探索未知世界、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认为这样的物理课才有效。
如何构建有效的物理课堂?笔者认为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效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实现有效教学。
二、构建有效课堂的措施
提问是课堂的灵魂,提问的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但课堂提问不是随便问问,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一听就懂,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问题太难,学生无处下手,最后由教师解答,自然也失去了提问的价值。提问的方法不科学会使学生的思维混乱,迷失方向。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情况,设置科学的教学目标,才能设计出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通过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以问导学,形成学习主线
我们知道,清晰的教学流程能使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主线,而清晰的教学流程正是通过问题设计呈现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问题的设计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和顺序,问题设计影响学生思维活动。下面以高中物理“平抛运动”为例加以说明。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曲线运动的基本性质。本节课的教学起点就是会利用直角坐标分解曲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在对“平抛运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必须面对全体同学拉平起点。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进行教学提问。
问题1:什么是平抛运动?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运动可近似看做平抛运动?
问题2:如何研究平抛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x轴方向上的分速度如何变化?y轴方向上的分速度如何变化?
问题3:如何求平抛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问题4:如何研究平抛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x轴方向上的分位移如何变化?y轴方向上的分位移如何变化?
问题5:如何求平抛运动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依照这样的提问,不仅实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平抛运动的规律,而且还可以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上问题,有的学生自学就可以解决,有的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解决,有的通过教师提示,班级讨论可以解决。教学中采取何种方式,可视学生情况灵活处理,但一定要突出学生的“学”。
2.以问导疑,激发思维火花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平抛运动的速度和位移方向规律,学生通过一次学习很难真正掌握。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学生不习惯用角度去表示矢量的方向,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们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在平抛运动中我们如何表示速度和位移的方向?
问题2:同一时刻,速度方向和位移方向是否相同?这两个方向存在何种联系?
以上问题在教材中没有现成答案,学生通过归纳前面的知识可回答第一个问题,但对第二个问题会存在疑问:速度方向和位移方向难道不同吗?如何比较同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和位移方向呢?这种疑问会驱动学生开动脑筋寻找答案。通过回答这样的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以问导察,提高实验观察能力
平抛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按理论分析可以把它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为了进一步证实理论的正确性,教材安排“做一做”的演示实验。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设计以下问题。
问题1:如何判断两球是否同时落地?
问题2:如果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3:改变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和打击力度,两个小球还能同时落地吗?
改变高度和打击力度相当于改变平抛运动的什么物理量?
问题4: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由什么决定?
囿于视线的限制,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真正看到小球落地,但小球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到,前提是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再做实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因为他们想知道:两个小球是不是同时落地?由实验现象到实验结论是要经过思维活动才能实现的,经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高度决定运动时间”的结论就会由自由落体运动迁移到平抛运动,从而实现物理方法的迁移。由此可见,通过合理设问能够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4.以问导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为进一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深化学生对平抛运动规律的理解,设计以下问题。
问题1:在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不同时刻的速度方向是否相同?
问题2: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速度方向越接近哪个方向?
完成下列表格的运算,并回答以上问题。
经过这样的运算和思考,学生对平抛运动的规律认识更深刻了。现代教学理论要求教学过程要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不要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通过这样的设问不仅可以实现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还实现学生对知识构建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
用问题构建有效课堂 篇4
丰县赵庄初级中学
高萍萍
221723 [内容摘要]有效课堂是在一定的时间里,采取恰当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有效课堂的构建涉及多个方面,本文仅从问题入手,从学生提问和教师提问两个方面来探索有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字:
问题
有效
课堂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问,很有用处,很有意义。”他认为问能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问题提出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随着新课程实施,问题成为切入新课程的法宝。在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新课程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也正是有效课堂所要得结果。如何用问题构建有效课堂,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学生提问自然化
问题提出应重点呈现学生问题,还学生呈现问题的权利,让学生自主地,悠然的提出问题。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有两种倾向:一是教师把握着提问的权利,问什么问题,向那位同学提问由教师决定。并且,提问还带有一定的倾向性,提问意味着对学生的“关照”和“照顾”对学习不主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被教师剥夺了回应问题,参与问题,积极思考的权利。二是学生没有提问的权利。因此要实现有效课堂,教师就要打开思路,把提问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课堂上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教学的课堂讨论与研究中来,逐步形成一种学习方式与学习品质。要让学生悠然提出问题,使学生成为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真正主体。这也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
如我在教授:《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时,在讲到文中的父亲指导孩子一步一步走下山崖这一段时,一位学生大胆提问:“老师,他爸爸为什么不直接把他抱下来啊,他爸爸一点都不爱孩子。”有些学生也点头表示认同,我知道为什么,这正是文章中心的所在,体现爸爸的教子有方,我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对他的勇于提问敢于质疑给予了表扬。我让同学们讨论,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同学们七嘴八舌发表观点,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解决了这个问题,成功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再如缪云芳老师在教授《琥珀》这篇文章时在黑板上展示了琥珀图,学生看到图片纷纷质疑。“这两个小动物怎么会同时被包在这块琥珀中呢?”“松脂滴下来的时候,他们俩在干什么,怎么会没有逃掉呢?”“那只苍蝇怎么这么呆,蜘蛛扑过来了还不飞走呢?”缪老师对学生的大胆提问给予肯定,学生的问题引出了教学的重点—琥珀形成之迷。接下来缪老师让学生发挥想象,猜测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学生们兴致勃勃,在一起编故事讲故事,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问题使学生充满好奇,使得他们急切的去探究谜底。本堂课在质疑声、讨论声中实现了有效教学。
二、教师提问艺术化
教师在充分设计和优化的基础上,艺术性、情景化的提出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呈现问题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对声音、语调进行修饰和加工,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呈现的问题比较简单,提问的方式比较枯操,诸如“是不是”,“对不对”,“会不会”等,没有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反应,也就没有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因此有效课堂教师艺术化提问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艺术化提问。
(一)问题设计艺术化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提出适合学生的关键性的问题。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通过交流与探索学习课本知识。如我在教授《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找出这篇文章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并说说理由。教室里静了三分钟,学生门纷纷举手,连平时最不爱答题的学生都把手高高的举过了头顶。这个问题符合学生的智力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因为这篇文章写的十分感人,所以学生都有的说,也都能说。再如教授《狼》这篇文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导入:我们都看过《聊斋》这部电视剧,那位同学来给我们讲讲里面精彩的故事。因为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加上《聊斋》家喻户晓,学生都挣相回答,甚至高喊“老师我知道,老师让我讲”设计这样的问题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问题呈现艺术化
问题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更利于实现有效课堂。问题呈现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图片认读、媒体欣赏、实物观察、活动观察等。通过不同方式,使学生始终对问题感到新鲜和奇特,不断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如我在教授《马》这篇课文时,准备了一张马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问根据你看到的马来说说马的特征。在图片的吸引下,学生观察认真细致,都准确的说出了马的特征。再如我在教授《三峡》这篇文章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三峡优美迷人的风景,随之提问你认为三峡那里的风景最美丽,说说你的看法。学生看着画面踊跃发言,学习热情高涨。在快乐的发言中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都被三峡的优美风光所吸引,纷纷表示要去亲自观赏。
(三)提高问题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对问题产生兴趣学生才能够更积极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设计有趣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有利的。那么如何提高问题的趣味性呢?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问题要贴近生活实际
我在教授《端午的鸭蛋》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吃”鸭蛋有什么好玩的吗?学生七嘴八舌,发言热烈:我喜欢磕开空头用筷头挑着吃;我喜欢拿在手中一边剥壳一边吃,方便又简单;我喜欢白嘴吃鸭蛋;我喜欢切开来吃蛋黄;我喜欢把吃过的蛋壳做成灯笼,晚上照明„„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对此问题兴趣浓厚,在欢乐的气氛中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儿时吃鸭蛋的乐趣,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2、设计问题贴近学生心理
我在教授《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最使你感动的地方在那里?读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由。这类问题深入学生心灵,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接受心灵的洗礼,学生们经过思考发言,都深深感受到了动物们为了生存而做出的伟大牺牲以及人类对待动物的残忍,学生通过这一问题深刻意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3、设计问题新颖别致 我校一位教师在教授《猫》这篇课文时,在解决作者为什么重点写第三只猫这个问题的时候,以问案的形式分析了这个问题,案发现场情况是怎样的?犯罪嫌疑人是谁?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是怎样的?学生个个兴趣浓厚,发言积极,好象自己成了断案的警察,对照课本仔细的分析,认真的讨论,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解决了文章的重点内容。
除以上几点外,我们在课堂上还应积极营造环境,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让学生放松,自主学习,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有效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韩立福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赖德胜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董菊初 《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概说》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4、朱芒芒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阎承利 《教学最优化艺术》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有效课堂构建 篇5
柴沟中学数学教研组 鹿洪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是一个在实践过程中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谈一下对当前农村数学课堂看法和对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一些做法。不足之处欢迎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首先分析一下农村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1)有的教师不能改变观念,坚持“新教材,老教法”,课堂上“涛声依旧”,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练习的机会,严格遵循教学任务。还有的教师虽然改变了观念,但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课堂热闹,但课后学生一无所获,高效变“搞笑”。
(2)有的家长超“钱”意识强,好多家长在外长年打工,根本不监管孩子,从不主动与学校联系,关心学生的学习,有的学困生家长根本不配合,认为学生送进学校,就送进保险箱。
(3)有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及时复习,对作业应付马虎,再加之各类考评均以成绩为主,学生的作业的量在增大,而质却在下降,抄袭现象数见不鲜。
老师与学生的不和谐,家长的不重视,现实就是这样。我们不能改变家长的思想,所以只有从老师与学生这里出发,改变课堂教学 模式,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精心“预设”,是造就高效课堂的基础。
“细节决定成败”,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坚持对每一个细节进行认真的思考: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探究活动怎样进行?该提出哪些问题?面对所提问题,学生会有哪些可能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应该怎样评判?对意想不到的情景,应怎样处理?„„只有在备课中注重了这些细节的思考,在课堂上,面对真实的学生的时候,才能用真切的行动在每天的课堂里创造亮点。
(二)精心编制导学案,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使学生在需求中“生成”,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教学。
导学案不是习题集。导学案是路线图、导航仪。形象的说就像是小孩的学步车。你从三个字上来审视导学案,导学案重在“导”即 指导、引导,从济南到青岛怎么走,我不知道,你给我一张地图,我就知道该如何走。地图就是导学案,高科技的导航仪。其次,导学案的核心是“学”即 学生、学习、学力,是便于学生自学的习题。“案”即方案、设计。所以三个字不可替代。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递进化。课堂达标测评是让老师心中有数,是要解决学生什么不知道,什么知道,还需要了解什么。
1.导学案在使用过程中的大致时间安排(1)导学案课前发放下去(2)课堂讨论时间约10分钟(3)课堂展示时间约为25分钟(4)课堂达标检测时间为8分钟(5)课堂小结时间为2分钟
当然时间的安排也可根据不同的课型适当调整。
2.导学案编制的基本原则:(1)主体性(2)探究性
3.关于导学案编写的基本要求(1)一课一案
(2)编写坚持 “低起点、小台阶”。(3)防止“问答化”“习题化”
一问一答很容易有问答化,问题要有拓展性,要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在里面。问题层次化,有的题目不是全部要做的,问题与问题之间有层次性,题目与题目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性,要能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导学案不是习题集,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更大的收益,避免大量的习题带来许多重复性的劳动,真正地解放学生,做到高效。
4.关于导学案编写主要环节(1)学习目标(2)学习重难点(3)知识链接(4)学法指导(5)问题逻辑学习过程(6)学习反思(7)达标检测(8)归纳小结
(9)课后拓展
5.课堂上预习、展示、反馈三环节落实到位。
(1)预习:让50%的学生通过自学掌握50%的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再让80%的学生掌握80%的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2)展示:“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展示分为:组内组织的“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大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遍性”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我们主张由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当然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行“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的策略,从而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
(3)反馈:检测目标达成的情况,也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反馈即是当堂达标,既是学生的需要,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升华。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造就高效课堂的力量源泉。
“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情感,有助于学生对老师所任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大量事实表明,学生对某一学科感兴趣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老师。任课老师的为人处事、人格魅力、教学方法、敬业精神、师生关系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我们数学老师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改进教法,勇为楷模。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民主平等地交流,努力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激励,催化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除了选择恰当的教法外,还注重考虑怎样激励学生。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们的作法是:多鼓励,少批评。经常用“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我希望你„„”、“经过„„,你一定会„„”等激励性语言,以及名言警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等来催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优生,侧重鼓励其大胆探索。对学困生,及时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在此基础上指出其缺点和努力方向,这样,有助于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信心,催化学习动机。使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
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篇6
一、精心备课,做到心中有数
课前准备,我们不仅要备教材,还得备学生。一堂课下来,教学内容对于全班学生来说,有哪些学生基本不用引导就能掌握;哪些学生需要在教师的点拨中才能领会;哪些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或是重点关注下才能达成目标的,这些我们教师课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1)备教材,领会编写意图,明确教学目标。
(2)备学生,找准教学起点。(3)备教法,设计弹性教案。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谜语等,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中,内容越接近实际生活,学生就越容易接受和理解。比如这节课
三、组织教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针对小学生的语言特点和习惯,教师输出的语言信息,比如口语、提问、板书等一定要准确、清晰、富有感染力。教师要善于运用声音、音量、语速吸引学生。要利用有效的课堂提问,给学生以恰当的认可和鼓励,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积极性。还要注意控制好语言量的度,超过了这个度,学生就会有厌倦情绪。总之,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语言信息,控制好课堂教学秩序和节奏,四、小组合作,做好培优补差
作为教师要做好小组学习任务的分配,要加强巡视指导重视整体评价,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做好配有补差工作,加强小组合作的整体水平,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
这节内容与前面所学的整数大小的比较有内在联系。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尝试,激发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探索中,开展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位数多的小数一定比位数少的小数大”这句话对吗?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五、设计练习,体现不同课型,练习题的数量要适当,能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需要,练习设计要有坡度,有层次,难易适度,适应儿童的特点。要有一定的基本练习题和稍有变化的习题,也要有一些综合题和富有思考性的习题”。
(一)新授课的练习设计:一般的说,在新授课之前要安排一些“铺垫性”的练习;讲解新知识之后要安排巩固练习,即通过提问、板演等形式,及时了解各类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巩固练习中加深理解,消除疑难,力争使新知识当堂消化。
(二)练习课的练习设计:练习课主要是以练习为主,教师要针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以及不同的知识点,通过多种方式设计练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娴熟的技能技巧。
认真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们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们更有效的教学?通过反思切实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
努力构建有效英语课堂 篇7
一、注重角色切换, 激发创新欲望
曾几何时, 教师是知识权威的化身, 课堂上老师是主角, 学生始终处于被支配地位。新课程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思维的快乐, 学生的生命状态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话来说, 就是要求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 课堂应成为师生间交往、对话、沟通和探究学问的互动舞台, 师与生都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 师生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核任务。杜威早就认为, 教师不应该站在学生的后边;教师不是学生的向导, 这就是说, 教师应改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传统角色, 主动地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 同时相应地把学生在课堂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升”上去。这就要求我们同时扮好三种角色。
1.“派工员”的角色。
课前可把一节课的内容设计成不同的问题, 交给不同的学生去解决。例如, 仁爱版七年级下册U-nit 5, 这个单元主要涉及日常行为的词汇及一般现在时的用法。教学时可让每一学生设计一个作息时间表。学生自由组合成3-5人, 相互提问, 把答案记录在表格中。教师将设计优秀的表格贴在教室供学生学习。简而言之, 在课堂上, 凡是学生能做的, 我们尽量少插手, 只须分配好角色, 让学生有时间和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创造和实践运用。
2. 评论员的角色。
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 一旦交给学生具体的任务, 教师就要当好评论员的角色。既要让学生容易看到成就, 体验成功,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又要能让学生感到自身的不足, 激发他们自我完善的欲望, 使其启动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好学生的标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每一个问题都能答对的学生, 而是那些主动参与、善于思考、勤于提问的学生。教师应把好标准, 及时客观地评价。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 尽管一个班有50多个学生, 我相信, 绝大多数学生上英语课时都会敢于开口, 不怕出错。
3. 主持人的角色。
因为教学内容的每一个环节都交给了学生, 相应地要依靠每一个教学活动来完成任务。教师便要当好一个主持人的角色, 既要充分考虑活动的组织形式、时间安排和活动之间的连接, 又要密切关注课堂活动进展情况, 以便适时给予指导和调整, 使课堂内容多而紧凑。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交际活动当中去。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情感交流的提供者, 师生积极互动的组织者, 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二、重视任务驱动, 培养语言能力
长期以来, 在外语教学界, 人们一直在试图寻找一种最佳教学法。《英语新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的“任务型”教学途径。构建以活动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将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追求。因此, 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 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 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 学习和使用英语, 完成学习任务, 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平时英语课堂教学中我曾经设计了多种运用任务的方法:英语竞赛、英语表演、英语情景剧、用英语作调查、用英语制作贺卡等。例如在读完一篇短文后, 我常常要求学生阅读完以后进行情景剧表演。上课开始后, 学生们马上开始自觉地阅读文章, 一边看, 一边读。有的学生遇到不会的马上举手问老师, 积极性很高。我有时并不一一解答, 而是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听录音, 部分学生不会, 我再带读一两遍。然后自由分组, 进行准备练习。到了角色表演的时候, 上台的学生就是演员, 坐在下面的学生就是评委。有的组表演得惟妙惟肖, 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掌声不断, 表演者体会到了成功;有的组表演时声音既小, 又不流利, 观众就觉得无趣, 表演的学生也觉得失败。不管成功还是失败, 每个学生都体会了说英语的感觉。可见, 在充满“变化性互动”的英语课堂上, 从接受任务、准备任务、执行任务、报告任务到分析任务, 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活跃、变化的活动中。活动越多, 学生可理解性的输入越多, 语言习得越多。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争论往往使学生闪现出富有独到见解的、与众不同的思维火花。任务的挑战性刺激着学生的思维, 激励着学生创造性的活动。就是在不断的挑战、刺激和激励中,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步得到训练、培养、加强和巩固并发展成为良好的习惯。
三、挖掘教材资源, 培养跨文化意识
在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后, 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就在于“跨文化”的意视, 在于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对其文化与交流模式的适应性。忽视文化差异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会, 从而使交际失败。因此, 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学会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 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提高文化交际能力。如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如中国学生见到老师往往说:“老师, 早上好。”但如果说“Good morning teacher.”就显得不妥, 因为在西方国家, Teacher是一种职业而不是称呼, 英语可说“Good morning, Sir/Madame.”。所以, 教师只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 就可以适时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让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
如何构建有效课堂 篇8
对于英语的学习,如何构建一节有效高效的课堂,是一个必然的教学研究趋势。如何面对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英语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都是一个考验教师教学实力的标准,而培养这些能力的前提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能够乐于学习,积极的学习,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如何上好一节有效高效的课堂?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适当的教学目标。
适当的教学目标能够支撑整个教学过程,是上课的基础根据和教学内容的整体概括,决定着教学的功效。因此制定出正确的、适合的教学目标才能提高整个教学的教学效率。而为了提高备课的水平,必要地整体备课是必不可少的,最好每周都进行一次集体的备课,并且要整理好备课记录,在备课的过程中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是学生在获得知识上得到不同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爱,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目标。
第二,提高教案的实用性,积累有效知识点。
制定好目标,并且好设计好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这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就要写好教案。在教学过程中,生动的问题情境创建,是学生能够顿时引起兴趣,学生能够自主的找出答案,并能够从问题中找出新的内容,进而丰富了课堂的教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能够在课堂当中运用自如的使用教材和掌握学生情况,教师就必须根据以上两点写好详细的教案。这样就要求教师有着了解洞察学生情况的能力,以及对专业的掌握程度。所以,教师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自己的工作状态,提升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艺术。用自己的良好的师德,严谨的教学态度,专业的知识素养教导学生,以身作则为学生做榜样,真正的做到为人师表。
第三,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对学习有兴趣的关键心理因素。创造学习情境是有效课堂的关键之处,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营造出怎样的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型却,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所以建立一个平等民主,互动协作的师生关系,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良好的学习情境,是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时效性,趣味性的。它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无处不在的,因为学生时刻都处于这个教学氛围中,时刻都被这种氛围感染着。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心情愉悦,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的表现中踊跃积极,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充满兴趣。
第四,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单调而枯燥的听说读写不能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如何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丰富而多彩的课堂活动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学方式必然得发生变化,由传统的师问生答转化成畅所欲言,以教师的一言堂转化成师生共同讨论。在这样的情景下,对教师的要求就变得更高,不能让自己的课堂没有章法,同时要组织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当中,提出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对课堂活动的兴趣和热情,逐渐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组成模式。并且,在活动的参与层面上,不能只是少数人参与,要调动大家每个人都参与到其中来,保证课堂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五,作业练习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作业的联系是对课堂教学总结和检验。作业的设计方面不能只是单调的抄写和翻译等传统形式,而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内容,制定出符合该节课的作业任务。制定多样的灵活的作业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主动征服学习任务的小英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然后通过批改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有利于以后课程的设计。
第六,有效地教学反思。
有效地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升,想要提高教学的能力,就必须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总结不足和缺点,吸取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的教学环节和问题设计,在以后的教学中取长补短。将教学反思形成书面材料方便查找和整理。
第七,学习外国的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当今的世界是相通的,作为教师不能固步自封,做井底之蛙。应该以发展的眼观看世界,并且查找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资源,最佳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化、趣味化和高效化。具体的方式可以是通过internet或者是电视、期刊的方式,不断地充实自己,武装自己,从而让自己的学生能够接受先进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先进的人才。
【有效课堂构建】推荐阅读:
构建语文有效课堂07-14
构建有效课堂策略10-17
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07-23
化学有效课堂的构建08-09
英语有效课堂的构建08-11
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石09-28
聚焦细节构建有效课堂10-12
语文教师构建有效课堂06-30
构建高中化学有效课堂07-31
精心设计教案 构建有效课堂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