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石

2024-09-28

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石(共5篇)

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石 篇1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精读指导前, 得先令学生预习。”著名专家杨再隋教授也曾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 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 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实践证明, 有效预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牢固的基石。经过有效的预习, 学生会对新知识有所了解, 发现一些疑点、难点。这将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 更容易深入文本, 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教学案例:

师: (板书课题) (“姑娘”) 这两个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1:预习时自己学会的。我还查了字典, 发现“娘”和“姑”放在一起, 就是轻声, 单读时是二声, 而且“娘”和“姑”都是“女”字旁, 因为“姑娘”是女的。

生2:“女”字旁加古代的古就是姑, 加良好的良就是娘。

……

师:大家可真会动脑筋, 那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1:棉花姑娘生病了, 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

生2:老师, 我知道蚜虫, 它是害虫, 上次咱们班的那盆花就是因为蚜虫吃叶子死了, 好可惜!

生3:棉花姑娘让燕子、啄木鸟、喜鹊帮忙, 可他们都没帮, 因为他们治不了蚜虫。

师:那么是谁帮棉花姑娘治好了病?

生4:七星瓢虫。上次讲动物时, 我们看图片了, 都知道它长什么样。

……

教学体会:

通过上述案例, 我们可以触摸到“有效预习”的魅力, “识字学词”大部分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 课文内容学生也已基本掌握, 所以教师的教学重点应体现在如何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如何积累“高级词语”。对于有效预习, 我认为首先要教给学生方法。

1. 自学生字。

学生预习时, 可以圈画出自己还不认识的生字, 寻求方法记住字音、字形, 并请家人考考自己。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以写字、识字为主, 课本中安排了大量让学生写、认的生字, 课文篇幅也比较长, 文中有很多的生字学生不认识、不熟悉。如果只用课堂上的四十分钟解决生字, 熟练朗读课文, 再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积累语言, 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长此以往, 就会打击那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 要进行课前预习, 扫清阅读障碍, 使课堂高效起来。

2. 读通课文。

叶圣陶先生说:“预习的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应取什么方法, 认定哪一些着眼点, 教师自当测知他们所不及, 给他们指点, 只是实际下手得让他们自己动脑筋。因为他们将来读书必须自己动脑筋。”由此可见, 预习决非一般意义上的通读和浏览, 而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 它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 去感知新的课文, 通过观察、识记、联想、想象、辨析、比较等一系列智力活动, 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 预习时为了熟悉课文, 学生就得多读几遍课文;遇上生字新词, 他们就要想办法去识记;对课文中涉及到的文史典故就要尝试着去查阅有关书籍或通过网络获取新知。可见, 预习是学生自我求知的过程。

3. 提出问题。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问难, 对难解之处进行圈圈点点。上课前, 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综合他们不懂的问题。上课时,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一起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尊重了学生的元认知, 了解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所以教学更有针对性。这样做的好处还体现在:学生带着自己发现的问题听课, 思想高度集中,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逻辑, 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便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情况和学生的心理变化, 有利于师生感情的交流。

最后,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差异, 有区别地布置预习作业, 并进行预习后的指导和检查, 给予有效的帮助, 促使学生很快地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最终达到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

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石 篇2

【关键词】有效训练;语文教学;训练重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有效训练就是将教师的指点、讲解和学生的练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充分的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而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只“训”不“练”的现象。比如我们一位老师在执教《小草和大树》,让学生读罗伯特·骚塞给夏洛蒂的回信时,学生读得很平淡,没有读出骚塞那傲慢的冷冰冰的语气。老师说:“你读得太平淡了,应用傲慢的语气读。这样不好,听我读读。”接着老师范读了一遍,读完之后老师不管了,接着下一环节的教学。这可是典型的只管“训”,不管“练”的教学。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教师没有较强的训练意识,以为“训”了就等于“练”了,以“训”代“练”。这样的教学,教师是教了,而学生没有“习”到,其教学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如果教师在示范后,再经过“自由练习——抽生朗读——评价鼓励——再次练习——抽生示范——全体齐读”几个环节的朗读指导,改正学生朗读的毛病一定能落到实处。如何让训练扎实有效呢?

一、训练重点要突出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一篇课文包含的知识点、训练点很多,要在一堂课内把握住所有的知识点、训练点,这恐怕是不可能的。而语文教学也要求注意整体感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兵法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与其面面俱到不落实,不如抓住一点求扎实。事实上,只要我们在一堂课上真正做到扎实有效地解决一个问题,长期下来,学生必定有所收获。我在教学《牛郎织女》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就嚷着“这一课很容易懂。”这也是实话,由于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再加上这个故事,孩子们大多已经从书报电视上有了解。于是教学这一课,我把重点放在课文的复述上,先不加辅导,直接指名学生复述,然后针对学生复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如学生讲牛郎对老牛照料得很周到这方面,局限于课文吃鲜嫩的草和喝干净的水两方面。我启发学生,牛郎还会在哪些方面把老牛照顾得很周到呢?学生通过讨论,认为还可以把牛棚打扫得很干净,帮老牛赶走苍蝇蚊子,把老牛照顾周到。在讲王母娘娘发誓要抓住织女时,启发学生王母娘娘发誓时会说什么。大多学生只说王母娘娘抓住织女怎么怎么惩罚她,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启发学生读一读“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暴跳如雷。”学生立刻抓住“下嫁”一词展开想象:说织女下嫁人间,丢尽了她的脸,扫了她的面子。这样既让学生增强了讲故事的感染力,又让学生明白了封建制度的危害。

二、训练方法要科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启迪我们,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怎样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教法和学法必须同步,相互协调,使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小学语文课中有许多课文,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再通过几个结构方式一样的段落分别叙述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出课文中有代表性的段落让学生思考体会,概括类比,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地学习课文其它段落。

例如《烟台的海》一文,全文按时间顺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描写时都是按照“先写景再写人”的结构来写的。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渗透学法指导的好机会。在引导学生体会冬日烟台海的特点后总结出学法:“读、划、思、议”,然后放手让学生按照学法自学春、夏、秋三个季节烟台海的特点。教师只作点拨指导即可。小学语文课中有许多课文,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再通过几个结构方式一样的段落分别叙述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出课文中有代表性的段落让学生思考体会,概括类比,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地学习课文其它段落。这样教师的教法直接转化为学生的学法,从而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掌握了阅读的技能技巧,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迁移。

科学的训练,还应找准训练的切入点。找准训练的切入点,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我在教《轮椅上的霍金》一文时,打破了依次一节一节往下教的常规教法,在课的开始就以女记者采访时“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吗?’”导入,抓住“悲悯”一词,把住了学生情感的脉搏, “命运让霍金失去了什么?”这一问题,看似平常,却能够统领全文,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阅读文章,感悟文本内涵,为全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训练过程要扎实

训练过程是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有些比较简单,可以一步到位,但不少的训练设计有一些难度,训练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个过程,从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前后联系,步步深入,逐步到位。

《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中用了四个贬义词“刁难”、“ 挑剔”、“耍赖”、“调皮蛋”来写“我”,对于这四个词语的理解,光理解词语是浮于浅表的,我并没有停住,而是深入地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的效果”。课文是“姥姥的剪紙“,作者着力描写的主要对象自然是姥姥。可作者为什么要花上较多的笔墨,用上“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等词语,来表现“我”的顽皮、淘气甚至于近乎无赖呢?我切入时机,引导学生理解这里运用的是反衬手法,目的还是表现出姥姥的剪纸技艺,“我”的“刁难”、“挑剔”、“耍赖”,有力地证明我是个“调皮蛋”,而“我”越是调皮捣蛋,越是能够显示出姥姥的心灵手巧。其高超的剪纸技艺,非同寻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令人由衷赞叹。另外,“我”的“调皮蛋”形象地表现了姥姥的温顺、敦厚和慈祥。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渗透了学法指导。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时代呼唤效率,出路在于改革,加强训练的科学性、有效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给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至高境界,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效、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

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石 篇3

262自主课堂模式明确提出课堂时间的合理分配:教师只能占用20%的课堂时间用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释疑;另外20%的时间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剩下的60%的时间用于学生的合作互动, 即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有意义深层的互动。无效互动是目前众多课堂共同的弊端, 要使262课堂模式真实落到实处, 有效的课堂互动是其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和基石。要促成有效互动必须注意以下环节。

一恰当、合理的分组

教师必须对班级学生的基本状况和学习情况了然于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的。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逻辑推理能力、视觉判断能力、体态语的表达能力、音乐诗歌的节奏感能力、互动能力、自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口笔头表达能力都是学生习得语言知识、提高交际能力所必备的。由此可见, 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兼顾组内成员各种能力的全面性、互补性。巧妙的分组是学生得以有效互动的有力保障。如果教师面对一群新的学生,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了解学生的喜好特长, 再进行恰当的分组。

二有效互动在词汇教学方面的运用

传统课堂上的词汇教学往往局限于翻译法或机械操练法。即使教师经过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情境呈现词汇, 仍然很难调动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有效地互动不是教师控制下学生的跟读或机械对话活动, 而是基于一定意义目的基础上, 让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以模块九第三单元为例, 本单元Reading部分内容涉及三个不同国家的国旗介绍。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小组学习不同国家的国旗知识。每个小组通过合作完成本组任务的学习。让学生将本组学习的生词归类、细化。通过合作、查字典, 解决与词汇相关的以下内容:发音、近义词、反义词、与之相关的常用词组以及字典上列出的典型例句。在各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时, 教师来回于各小组之间负责给学生释疑,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活动过程中,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提出各自识记、理解词汇的方法并进行比较汇总。每组口语较为地道标准的学生负责确定单词的正确发音;笔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整理记录与生词相关的关键短语和典型例句;逻辑推理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通过猜谜、游戏等多种方式来引入生词的学习;视觉判断能力出色的学生可以通过图表、绘画、动画等形式提出高效有趣的记忆、理解词汇的方法;交际能力强、有责任感的学生负责各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有了有意义、有目的活动的驱动, 小组内的各个成员都会努力积极思考,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共同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所有成员在共同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能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 他们对自我的认识、自信程度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自觉调整学习策略, 懂得如何真正高效地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互动。在各小组相继完成各自负责词汇的学习任务后, 教师对学生进行第二次分组, 各小组留三位成员在本小组, 其他三位移至其他小组。重新分组后每组成员总数仍是六人, 但新的组合却是学习了不同词汇任务的新组合。在每个新的小组内, 原有的成员通过与新成员的互动介绍自己小组习得词汇的成果。相应地, 新的成员也将自己组内习得词汇的相关成果与原组员分享。在新的合作互动结束后, 每个学生都已经掌握了与两个国家相关的国旗知识内容出现的生词。整个课堂在高效轻松的气氛中延续。课堂上呈现出的不再是形式主义的所谓竞争、独立思考, 而是基于有意义活动基础上的有效互动。介于本课文讲述的是三个国家国旗的知识, 在第二轮小组合作结束后, 再进行最后一个环节的重新分组。如前所述, 至第三轮小组合作互动结束学生便掌握了所有三个国家国旗知识介绍中出现的生词。最后, 所有学生回归到各自原来的小组, 进行最后的合作互动, 这个环节是学生互相检查知识掌握情况的过程。所有成员互相查漏补缺, 在互相汇报、检查习得知识情况的过程中更是体现了学生的参与合作精神。实践检验证明, 这种生动、高效的互动使学生习得的知识易于理解和接受, 遗忘率也偏低。学生的各种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随之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课堂上合理的竞争和合作是并存的。在三轮分组合作学习结束后, 学生各自回到自己原来的小组,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关于生词的各种知识检测试题发给学生, 让学生独立答题。最后根据学生的得分情况判断全班学生整体合作互动的效果。如果组内成员得分都在90分以上, 就不需要再次接受测试。若组内有成员低于90分, 那下节课所有成员都得进行额外的测试。如此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生就不会孤立地以“我”如何如何的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相反, 他们会懂得用“我们”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能够更好地融到组内活动中去。“捆绑式”的评价手段让学生有更强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会促使学生提出更高的自我要求。有意义的互动使整节课不再是教师展示自己精心准备课堂设计的呈现过程, 而是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和有意义语言交流的过程。课后教师将学生通过自己的合作学习有效互动获得的成果展示于教室四周墙壁上的版块栏, 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 这也有利于学生持久记忆所学的内容。

三有效互动在课文教学中的妙用

传统的课文呈现讲授模式是fast reading, detailed reading以及consolidation.无论教师怎样努力给予学生更多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时间, 都很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表层看, 学生活动的时间、空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但因为学生所有的活动都是按照教师既定的程序模式进行的, 因此学生无法得到真正地发挥自身潜力探索合作的机会, 所谓的互动也完全流于形式, 互动层次太浅, 互动形式单一, 有的活动甚至根本没有互动的必要性。鉴于教师的指令, 学生不得已进行的敷衍了事的所谓互动不能真正为学生的交流和实践创造有效的学习机会, 不能营造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及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的情境。有效互动必须具备如下特性:目的性、必要性、全面性。仍以模块九Reading内容为例, 整体的合作互动环节如前所述。为了让学生的互动更有目的性, 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较为灵活的学案, 提出学生在合作互动过程中必须专注解决的问题。对于本节课, 我给学生设计了各个小组必须达成的合作目标。内容如下: (1) What is the summary of this part? (2) Raise and answer as many questions as you can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3) Analysize complex sentences with proper grammatical rules. (4) Retell this part so as to show others the meaning of this part. (5) List key phrases and key sentences.

以上所给的任务并非具体的特定的习题, 而是给定的可以自由发挥的范畴。至于学生互动合作的方式完全取决于学生, 教师只是起指导、释疑作用。在进行了第一轮小组合作互动后以法国国旗为主要学习任务的学生形成了如下学习成果: (1) What is the summary of this part?This part mainly tells us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French flag, with the colors red, blue and white used, which reminds us of the motto of the Revolutionliberty, equality and fraternity. (2) Questions and Answers.When was the flag used?Why was there great unrest before the liberation?What’s the result of the revolution?What kind of colors are used on the flag?What do the colors stand for?What will you think of when seeing the French flag? (3) Key phrases:at the start of, suffer from, lead to, remind sb.of sth, in solute to, stand for.

原定各组成员在完成本组的学习任务时都会有着极强的责任感, 都希望本组的学习成果可以得到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的肯定, 能够为其他小组成员带来收获。“现学现卖”的做法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动机, 更好地诠释了“任务”的真实含义。重新分组后新的组员之间的有效互动总是让学生振奋不已。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合作, 如何给予同伴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同心同力, 带着共同的目标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步步深入, 最终达到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提高自身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 有效的互动改变了传统的流于形式的由教师控制学生服从指令的机械操练模式, 将师生互动的本质进行了全新的定义, 那就是师生互动的本质是学生自身的活动以及生生互动。有效互动在任何课型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262自主课堂得以实施的基本保障。只有有效地互动才能真正给学生创造出可以表达自己观点喜好和意愿的机会,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去积极探索新知, 体验进步与成功。

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石 篇4

一、训练重点要突出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 一篇课文包含的知识点、训练点很多, 要在一堂课内把握住所有的知识点、训练点, 这恐怕是不可能的。而语文教学也要求注意整体感悟, 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兵法云“伤其十指, 不如断其一指”, 与其面面俱到不落实, 不如抓住一点求扎实。事实上, 只要我们在一堂课上真正做到扎实有效地解决一个问题, 长期下来, 学生必定有所收获。我在教学《牛郎织女》一课时, 学生初读课文, 就嚷着“这一课很容易懂。”这也是实话, 由于这篇课文浅显易懂, 再加上这个故事, 孩子们大多已经从书报电视上有了解。于是教学这一课, 我把重点放在课文的复述上, 先不加辅导, 直接指名学生复述, 然后针对学生复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如学生讲牛郎对老牛照料得很周到这方面, 局限于课文吃鲜嫩的草和喝干净的水两方面。我启发学生, 牛郎还会在哪些方面把老牛照顾得很周到呢?学生通过讨论, 认为还可以把牛棚打扫得很干净, 帮老牛赶走苍蝇蚊子, 把老牛照顾周到。在讲王母娘娘发誓要抓住织女时, 启发学生王母娘娘发誓时会说什么。大多学生只说王母娘娘抓住织女怎么怎么惩罚她, 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启发学生读一读“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 暴跳如雷。”学生立刻抓住“下嫁”一词展开想象:说织女下嫁人间, 丢尽了她的脸, 扫了她的面子。这样既让学生增强了讲故事的感染力, 又让学生明白了封建制度的危害。

二、训练方法要科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启迪我们, 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怎样学”, 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 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教法和学法必须同步, 相互协调, 使学生不仅“学会”, 更要“会学”,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素质。小学语文课中有许多课文, 都是围绕一个中心, 再通过几个结构方式一样的段落分别叙述几个方面的内容, 这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选出课文中有代表性的段落让学生思考体会, 概括类比, 举一反三, 循序渐进地学习课文其它段落。

例如《烟台的海》一文, 全文按时间顺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 描写时都是按照“先写景再写人”的结构来写的。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渗透学法指导的好机会。在引导学生体会冬日烟台海的特点后总结出学法:“读、划、思、议”, 然后放手让学生按照学法自学春、夏、秋三个季节烟台海的特点。教师只作点拨指导即可。小学语文课中有许多课文, 都是围绕一个中心, 再通过几个结构方式一样的段落分别叙述几个方面的内容, 这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选出课文中有代表性的段落让学生思考体会, 概括类比, 举一反三, 循序渐进地学习课文其它段落。这样教师的教法直接转化为学生的学法, 从而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掌握了阅读的技能技巧, 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迁移。

科学的训练, 还应找准训练的切入点。找准训练的切入点, 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我在教《轮椅上的霍金》一文时, 打破了依次一节一节往下教的常规教法, 在课的开始就以女记者采访时“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 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 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吗?’”导入, 抓住“悲悯”一词, 把住了学生情感的脉搏, “命运让霍金失去了什么?”这一问题, 看似平常, 却能够统领全文, 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阅读文章, 感悟文本内涵, 为全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训练过程要扎实

训练过程是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 由不懂到懂, 由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 有些比较简单, 可以一步到位, 但不少的训练设计有一些难度, 训练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个过程, 从易到难, 由具体到抽象, 循序渐进, 前后联系, 步步深入, 逐步到位。

《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中用了四个贬义词“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来写“我”, 对于这四个词语的理解, 光理解词语是浮于浅表的, 我并没有停住, 而是深入地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的效果”。课文是“姥姥的剪纸“, 作者着力描写的主要对象自然是姥姥。可作者为什么要花上较多的笔墨, 用上“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等词语, 来表现“我”的顽皮、淘气甚至于近乎无赖呢?我切入时机, 引导学生理解这里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目的还是表现出姥姥的剪纸技艺, “我”的“刁难”、“挑剔”、“耍赖”, 有力地证明我是个“调皮蛋”, 而“我”越是调皮捣蛋, 越是能够显示出姥姥的心灵手巧。其高超的剪纸技艺, 非同寻常, 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令人由衷赞叹。另外, “我”的“调皮蛋”形象地表现了姥姥的温顺、敦厚和慈祥。这样的教学设计, 既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又渗透了学法指导。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时代呼唤效率, 出路在于改革, 加强训练的科学性、有效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只有给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至高境界, 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效、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时代呼唤效率, 出路在于改革, 加强训练的科学性、有效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石 篇5

一、分层布置任务,明确预习目的

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是否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学生的有效学习可以从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如何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有效学习的氛围中呢?笔者认为,可从预习环节入手,以预习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使学生树立明确的预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打开学生“想学”“要学”和“自己主动去学”的心扉,在没有进入教学课堂的学习前,自己去探索,为进入课堂学习架设兴趣的桥梁,因为,学习任何事物都是从兴趣开始的。学生草草预习没有任何目的,即使进行了所谓的预习,也是无效的预习,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预习任务。学生一旦明确了学习任务,做到了心中有数地去预习,对将要学习的课文知识就能事半功倍。而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预习要体现因人而异和因文而异的原则。在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时,既要制订统一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处理。学生智力、知识水平发展不同,预习要求的难易度也该有所不同。

将班上学生分为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学生情况是家里没有电脑,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比较困难;第二个层次的学生情况是能主动预习课文和生字词,但依赖于《课课通》;第三个层次的学生情况是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基本预习任务,并能查阅课外资料。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制订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对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只提出这样的要求:认真读课文,画出生字,查字典认生字,画自然段,画出不懂的词句;对中等生,增加给课文分段,按照课后思考练习,在课文中寻找答案的要求;对学习较好的学生再增加思考课后问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看看能读懂哪些内容的要求。这样布置预习,要求使一类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满足,保证了第二个层次学生的基本训练,也照顾了第一个层次学生能力低的弱点,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各层次学生的智力都得到了发展。笔者还要求学生把预习所获也写在课本上,以便在课堂上交流。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明确预习的目的,通过预习,对即将要学习的新课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了哪些内容自己能够弄懂,哪些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去弄懂。这样,学生在上课时,便可集中精力去听,去思考解决自己难以弄懂的内容,和同学交流自己在预习时的收获,这样,听课就变得更有针对性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而预习的每个要求都是自己能做到的,提高了学生的预习效果,也促进了课堂的有效教学。

二、考虑差异性,合理地安排预习时间

中年级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课内容有了明确预习目标后,那如何安排预习时间呢?这也需要合理地调配,让学生带着愉悦的、自觉的心理去预习,使学生能在较少的时间里投入对新课内容的预习中,获得尽可能好的学习收益。

学生对于当天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常常需要经过晚上一至两个小时这样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理解、消化、吸收,而学生要达到吸收的过程,不外乎是通过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等这几种途径来实施。而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晚上的语数外三门功课的作业加在一起,还是挺多的,如果在此基础上布置去预习将要学习的新课文,学生会产生厌烦心理,预习往往走马观花,敷衍了事,这样的预习是无效的。所以,合理安排预习时间,也是提高有效预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此,笔者采取了分时段的预习时间,从每天的早读课时间里挤出十分钟,让学生初读、深读,整体感知将要学习的新课文。短短的十分钟难以收到预习成效,所以下午再让出十分钟,让学生整理他们对新课的疑问、困惑和收获。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晚上再利用十五至二十分钟的时间,根据自己不同的预习要求,完成预习任务,第一个层次的学生主要要识记生字的字音、字形;第二个层次的学生主要要翻阅工具书,查阅词语的意思;第三个层次的学生借用参考资料、工具书来自行解决问题。这样的时间安排看似支离破碎,但却较好地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厌学情绪,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了主动愉悦的心理,从而主动地去预习,提高了预习的效率。

三、重视预习中出现的个体差异,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预习要体现因人而异和因文而异的原则。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语文预习作业中常有“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这一类要求。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所谓“不理解”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在预习时,帮助学生找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培养质疑的能力,是个很重要的工作。开始指导这类预习时,工作要细致。如“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让学生知道先从生字新词中想想有无不理解、不明白的,如果认为明白了,就要说说词语意思,如果认为不明白就要将不明白的画出来;其次可读课后练习中要求掌握的词语,从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还可以听听同学提出什么不理解的词语,想想自己是否明白,用这样的方法去找到不理解的词语。对于句子和课文,也要边读边用课后思考练习题来考考自己,逐步提高自己质疑的能力。

中年级学生面对不同的新课内容,所采用的预习方法也理应随教材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以下三种方法正在尝试中:

1. 提示式预习

这种预习是在老师作必要的提示指点后,让学生通过预习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实际上是在预习题中设置坡度,降低难度。比如,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主要的练习中有一项:要求学生先读课文,然后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这个单元我就带着孩子们在课堂上预习,教会孩子如何分段以及概括段意。这样学生读课文时就有一个基本的思路,这样的提示较明确,有助于促进学生增加完成任务的信心,从而较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2. 解疑式预习

这种预习方法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并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试着解决。在这里,设计问题要注意到学生学习课文“尝试了解”的特点,最好是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后即可回答。比如,教学《维生素C的故事》《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路花香》《九色鹿》这些故事型的课文时,学生仅局限了解故事内容,对人物特点、故事中所折射出来的道理或知识很难理解,于是可布置这样的预习题:

(1)课文中写了哪些人,写了有关他的什么事呢?找出有关的语句。

(2)从作者描述的事情中你看出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这样的预习照顾到了不同程度的学生,对他们的能力提高是切实可行的。

3. 思考练习题式预习

学生情况不同,预习关注的内容不同,预习达到的目标也不同。苏教版小语教材的课后练习设置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体现了字、词、句、篇螺旋上升的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基础差的学生可以把课后字词作为预习重点,认真预习课后练习第一题“用钢笔描红”即可。基础尚可的学生,则按照课后练习进行思考,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而学习较好的学生,就可以根据课后练习深入思考,并联系学过的知识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意见。

不管是用什么方法,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说,应是简易实用的、爱用的;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思维,提高学习的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更应顺应小学生爱动的天性,让小学生的眼动起来,嘴动起来,手动起来……在“动”中求知,在“动”中求新……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其创新意识,收到预习实效,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

四、利用预习检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中年级学生对新课内容进行预习后,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如果教师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并给予一定的肯定评价,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就会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情感的喜悦,无形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课前预习任务得以较好完成,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五、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1. 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诱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检查预习情况时,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特别是后进生的进步时,应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肯定他们的成绩,使他们感受到进步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2. 把竞争意识引入预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小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中年级学生也不例外。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在预习中适当地运用竞赛的形式,激发他们的预习兴趣。

预习是一个寻疑的过程,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做好课前预习,兼顾学生的差异性,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认知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1).

上一篇:民族语言文字下一篇:新疆哈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