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内容构建(通用12篇)
课堂内容构建 篇1
摘要:文章简要叙述了在专科会计课堂讲授中, 老师讲课普遍存在照本宣科、缺乏激情、缺少互动的情景, 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对讲课内容无兴趣等现象严重。依据彼得.法林观点, 提出了构建会计课堂讲授内容组织, 具体提出了会计课堂讲授内容的方法, 讲授内容组织的对策思考, 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会计课堂,讲授内容,对策思考
1 构建会计课堂讲授内容的组织
作为一名会计教师, 如何上好一节课, 构建好课堂讲授内容是十分关键的。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彼得法林的观点:“大学生在一节课中能够接收的新观点不超过两个或三个, 此外他们的注意力随着上课时间的流逝而逐渐下降, 最有效的方法是把课堂讲授分为两个主要观点或话题, 并对观点进行反思或讨论。”
根据这个具体的观点, 我们对会计课堂讲课按如下模式组织, 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面是会计课堂讲授内容的组织。
B老师讲授会计学基础中的“产品生产材料的核算及会计分录处理”, 内容组织如下表1。
初看上表的内容, 可能对新教师来说具有很强地挑战性。如在上表中教师增加了二段视频, 即有讨论, 也有停顿反思。如果坚持这样的方式上课, 几周这后, 你将不假思索地对你的课堂讲授进行有效构建, 在课堂上你的讲授将有效推进, 并且能准确的把握时间, 几乎无须看表, 就能把课讲好。
这样的上课模式, 完全不同于传统上课。一方面有视频、有讨论,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另一方面教师显得轻松, 不用按教学大纲模式平铺直述, 可根据课堂相应灵活应对, 效果自然不错。
2 构建会计课堂讲授内容组织的对策思考
构建会计课堂讲授内容组织形式多样, 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效果, 不同的内容也有不同的效果, 如下几种方式对课堂讲授组织是非常有好处的。
(1) 讲授课堂中加入情景案例。教师应尽可能的使用视频材料, 这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学生如何装订会计凭证, 教师可以播4-5分钟如何装订会计凭证的视频, 播完后老师再示范一遍, 一般学生很快就会掌握这项知识。又如教学生如何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以幻灯片为例, 可在电脑屏幕的左边展示一张记账凭证, 借:银行存款5000、贷:应收账款-华西公司5000, 这时可在屏幕右边上方显示银行存款明细账并讲授登记方法, 在屏幕右边下方显示应收账款-华西公司明细账并讲授登记方法, 学生看幻灯片和老师讲解后一般可以学会登记明细账。
(2) 正确的提出问题。在讲课的开始或中途, 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提问题可引起学生们的思考。如播完老友粉视频后, 问问学生, 构成老友粉的材料有那些, 学生们根据片断自行思考, 学生们东一句、西一句能说出不同的老友粉的材料构成, 如米粉、叉烧、脆皮、黄豆、蒜泥、葱、酸笋、骨头汤, 接着写出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老友粉, 贷:原材料-米粉、叉烧、脆皮、黄豆、蒜泥、葱、酸笋、骨头汤等等。又如教师播放水泥厂生产过程视频后, 可提问学生, 水泥厂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是什么?半成品是如何演变成产成品?半成品又如何转变产成品?结合视频和老师的讲解可知, 水泥厂的半成品是熟料, 熟料加上石膏及混合材, 经过粉磨后形成产成品, 这样的讲授学生是可以掌握的。在成本会计中, 直接材料及半成品、产成品、库存商品的结转在水泥厂成本会计中是必须掌握的。
(3) 适当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一般在校大学生都具有不同学习偏向, 不同的学习偏向导致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力。
有些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材料获取知识 (归纳式) , 表现在从具体事物到一般抽象概念, 他们很容易通过视频学习知识。如, 老友粉生产领料时借方登记成本, 贷方登记原材料支出数;混凝土生产领料时借方登记成本, 贷方登记原材料支出数;从而归纳出生产领料时的分录就是,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有些学生偏向于推理学习, (从一般原理推出具体结果) , 如会计记账规则:“资产类科目借方登记增加数, 贷方登记减少数”这是一般原则。如判断分析如下业务:公司开户银行收到上周华西公司前欠的货款 (应收账款-华西公司) 20000元。学生会根据会计记账规则进行分析, 银行存款和应收账款都是资产类科目, 银行存款增加记借方, 应收账款减少记贷方。从而形成了, 借:银行存款20000, 贷:应收账款-华西公司20000。这样学生从一般会计规则出发获得具体的会计分录知识。
(4) 教学参考书的准备。除了教师买的教科书外, 教师可以找来其他不同风格的会计教材, 花上2-3个小时, 阅读与讲课相关的内容, 把有用的信息吸为己有, 便于在课堂上从不同角度解释某项具体的知识点, 这是新会计教师进入顺利教学的最佳方法。如讲授会计的产生, 有些教材着重讲述西方国家的会计史, 有些教材着重讲述中国的会计史, 若把两者结合, 中西方国家会计发展史会就比较完善了。
(5) 有意对学生进行“停顿-思考-讨论-分享”模式的训练, 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应用“停顿-思考-讨论-分享”的模式, 如对我校09级会计电算化班《成本会计》教学, 10级工信1班《会计学基础》教学,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了教学能力的提高。“停顿-思考-讨论-分享”模式适合于重点讲授的知识点, 其内容如下。
1) 停顿, 教师在上课中有意停顿或沉默, 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回忆。如教师要求学生把刚才讲述的观点1让学生回忆一下, 把学到的内容简短地写到一张纸上, 这样做一是同化了老师已经理解的内容, 意识到自己对那些知识不理解。学生写完纸条后, 再让学生提问, 若无提问, 可以叫一个学生陈述下刚才讲过的内容。
2) 思考, 老师停顿一下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便于讨论。老师提出一个问题, 引导学生独自思考, 如:我们已讲过的内容要点是什么?为什么应付账款减少记在借方?也可以问另一个问题, 如, 根据你的了解, 银行贷款利息都记入财务费用吗?根据你的了解, 资产负债表负债栏的应付账款包括预付账款贷方金额吗?学生会根据自己所学的内容, 回答是或者不是, 是或者不是的理由是什么, 经过这样, 学生学到的知识会比较牢固。
3) 两人讨论, 要求学生和邻近的一个同学讨论这个问题2~5分钟, 教师对两个人回答进行比较, 有何异同。如, 成本费用类科目余额是如何进行本年利润结转的, 分录如何?收入类科目余额是如何进行本年利润结转的, 分录如何?两者比较一下。若甲同学把成本结转分录写成:借:生产成本, 贷:本年利润;乙同学写成借:本年利润, 贷:生产成本。老师可指出甲同学分录是错误的, 乙同学是正确的。因为成本会使本年利润减少, 本年利润科目记借方, 所以乙同学正确。
4) 全班分享:请一个两人小组陈述他们对问题的回答, 询问其他小组是否有不同回答, 在全班简短讨论后, 老师开始讲授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全班学生获得的知识最为牢固。
5) “停顿-思考-讨论-分享”实验验证。
我所上的2个不同班级 (实验班与控制班) 的学生进行实验。实验班在上课中, 教师分别在观点1、2节点上暂停2~3分钟, 在2~3分钟时间里, 二个同学相互讨论一下, 并在最后几分钟让学生把他们所上课的内容写在纸上, 坚持做2个星期。另一个班为控制班, 教师在一节课讲授中没有停顿, 学生从上课一直坐到下课。两周后, 对两个班级学生所学内容进行单项选择题测试。结论是:教师上课停顿的班比没有停顿的班级测试分数要高出一个档次。这是因为, 上课停顿的班级, 学生在课堂上及时进行了复习, 并对观点进行了思考, 没有停顿的班级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 成绩自然差些。
3 小结
一节课的安排, 教师主要是:确定两个主题或观点, 加上一个与主题相关的情景案例, 以及课堂小结;教师讲授时要表现出相当的教学激情;讲授过程中插入一些视频活跃气氛;教师在讲授中适时保持沉默, 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 这是一种比较完美的课堂讲授内容组织。
不管怎样, 教师要经常提醒自己, 讲课讲授的能力与所有吸引人的能力一样, 是不断发展提高的, 坚信这一点, 是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彼得法林.教学的乐趣[M].姚晓明, 陈琼琼, 李梅,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课堂内容构建 篇2
(一)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悠久历史和传统美德的教育相结合。
一方面,?在悠久历史和传统美德的教育中,?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譬如,《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墨子》的“举公义”,以至后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既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无不体现着一种整体的为国家、为民族的爱国主义的美好情感。另一方面,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渗透传统美德的教育。爱国主义精神与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伴相生,相得益彰的。把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高尚的精神境界,对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渗透到爱国主义教育中,方才可能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方才可能教育学生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方才可能培养起学生为国家、民族“舍生取义”、“以身殉道”的献身精神。
(二)爱国主义教育要与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相结合。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与国家政权和执政党相联系的。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爱国主义与爱党是一致的。首先,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祖国的创立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离开了热爱党,爱国主义就无从谈起;其次,党的领导是祖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关键,没有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的建设就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爱国传统的.真正继承者,是最先进、最伟大的爱国政党和爱国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是最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所以,热爱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同时,《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爱国主义往往与“忠君”思想相联。忠君即“报国”。在近代中国的“双半”社会里,爱国则多与“救国”相联系,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无不是为了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而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则必须同爱社会主义相结合。中国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井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强中国、富中国、发展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希望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爱国青少年理应热爱社会主义,这是当代爱国主义的主旋律。爱国主义与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的结合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只有逐步培养和树立起学生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激发起青年学生以天下为己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行动,爱国主义教育也方能收到实效。
(三)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改革开放的教育相结合。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中,四 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同改革开放教育相结合。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爱国主义与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扩大的今天,我们的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不少的困惑与迷惘。譬如,“过去赶走了的,今天又请回来?““过去是武装侵略,今天是不是经济掠夺?是爱国,还是卖国?”“是改革,还是补资本主义的课”等等。因此,就要必须帮助我们的青年一代正确认识爱国主义与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让他们明白:当代爱国主义不应该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因循守旧,已闭关锁国不是真爱国,反而是误国,祸国;今天“请回来”是在主权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和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前提条件下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是“吃羊(洋)肉,长人肉”,与殖民地、半殖民条件下的资本主义掠夺与剥削有根本不同。因此,我们应以中华民族的博大胸襟把握机遇,勇于吸取和接纳世界(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改革开放强国、富国,使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之列。其次,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爱国主义教育。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西方先进的科技、发达的生产力,以及富裕的国民生活等等,在“横向”的比较中,青年学生容易产生“自愧弗如”的自卑心理。因此,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昨天,今天、明天,让学生明白:我们也曾有过辉煌,“中国人……在公元三世纪到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一百多项发明与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中国今天的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掠夺。
用我们曾受的屈辱,曾有的辉煌,去鼓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同时又不去安慰现实的落后,而要同心同德,在党的领导下再创中华民族的灿烂与辉煌。
(四)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国情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
这里讲的国情教育即是讲爱国主义教育中要注意将我国现实的人口、土地、资源、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人、受教育状况、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情况溶人教育中,引导青年学生辩证地认识我国国情,找到爱国主义的始发点。让学生明白,我国绝对资源与人均相对量矛盾突出,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一花一木,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勤俭节约;还要让学生明白我国生产力水平极不平衡,如果仅看我们的东南沿海地区,我们的经济发展情况,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不比发达国家差多少,.但我们并不能因为我们的西部落后就割舍不要啊!只有这样让学生对祖国的国情多了解一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才能增加一分。责任感、使命感才增强一分。让青少年明白,我们的“母亲”很美,但很穷,“穷人的孩子要早当家”・要承认落后,更要不甘落后,要后来居上。因此,应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基本国情教育相结合,不能搞“两张皮”。同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还应注重实践教育。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了解国倩,体验劳动的甘苦、创业的艰辛、幸福的不易,从而沟通与祖国、与人民的感情,帮助青少年学生克服埋怨、偏激、冒进等思想情绪,引导他们勤奋学习,将来更好地投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五)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成才教育相结合。
爱国主义是一种沉甸甸的历史责任。这种责任既需要全民族共同肩负,又对每一社会角色有各自的要求。因而,我们以为爱国主义教育在学校的落实,必须同成才教育相结合。首先,要引导教职工正确认识爱国主义教育与成才教育的辩证关系,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的美好情感,才能激发和调动广大青少年学生为国发奋、立志成才的革命热情;爱国主义教育能对成才教育起着定向、启动、输送强大精神动力的作用。同时,还要让教职工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才能巩固爱国主义的美好情感。如果说爱国主义的美好情感是基矗那么,强国之志则是理念内核,情感需要理智的维系和调节。只有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帮助学生确立起为国发奋、成才报国的强国之志,才能持久维持爱国主义的美好情感。因此,我们要引导教职工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成才教育完整统一在学校的育人实践中。
其次,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国与成才的关系,将爱国与成才完美地结合在人生成长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把爱国、报国作为成才的目的和方向。科学家巴斯德讲过:“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成才是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愿望,但成才的方向和目的却因人而异。我国当代青少年成才的目的和方向的质的要求应该是爱国报国、振兴中华。同时,要教育学生认识到只有立志成才,才能爱国、报国。当代国际竞争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因此,要使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大力发展以科技为第一的社会生产力。因此,青少年学生只有成才,即成长为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有用人才,才能够报效我们的祖国。
搜狐视频:构建品牌内容矩阵 篇3
而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就需要一支有力的自制力量、需要构建合理的自制团队体系。
轻资产策略
在自制团队建设上,搜狐视频实行轻资产策略。目前,其自制力量集中在内容自制部门,搜狐视频内容总编辑尚娜介绍,该部门约有几十位员工,他们的工作基本以项目策划、项目运营为主,创作时,服化道、美术、导演、编剧会跟专业的制作团队合作,不论自制剧还是自制节目均是如此。
以网剧《匆匆那年》为例,搜狐视频内部策划该项目用了一年多时间,之后找了一支80后导演编剧团队来执行制作环节。
对于这些外来团队,搜狐视频的选择标准有二,一是看其之前的创作履历,二是评估其与项目的匹配度。比如,网剧《匆匆那年》的团队就选择了“最适合”的团队。公开资料显示,搜狐视频曾有意邀请青春戏名导赵宝刚的团队制作网剧《匆匆那年》,经过团队反复论证,最终该剧从导演到编剧、演员全部起用了80后新人。尚娜表示,“我们并非传统制作业出身,我们的自制项目既要结合平台和受众人群特点,又要结合互联网从业人员对题材的感知。我们慎选了很多创作者,最后选了姚婷婷团队,让80后制作属于80后的故事。并且從之前的作品来看,他们的创作方式也是稳重、理想的。”
从8月4日上线到播完,《匆匆那年》总点击量突破4亿,单集平均点击量近3000万,推广用户规模1.5亿,证明了搜狐视频选择这支团队作为合作伙伴的眼光。
今年,搜狐视频推出的自制产品数量不算多,除了《屌丝男士》《极品女士》等老牌自制剧,新推的节目和电视剧借助了不少外部力量。其中,真人秀《隐秘而伟大》由搜狐视频与韩国综艺制作人、编剧导演团队共同打造;《刷兵男的搞笑剧场》是搜狐视频跟国内知名原创动漫品牌“有妖气”合作的项目。尚娜表示,搜狐视频未来还会更多地考虑跟一些品牌团队合作。
目前,搜狐视频推出的自制节目全部由搜狐视频自主投资,项目实行制片人制。每一个制作人都把自己视为IP厂商,和市场包括传统电视台的节目组竞争。尚娜表示,这些制片人未来晋级的目标就是成立工作室。在搜狐视频内部,已经出现了一组这样的榜样——大鹏工作室。
工作室品牌
从《大鹏嘚吧嘚》到《屌丝男士》,以大鹏(董成鹏)为主力的搜狐视频自制团队打响了互联网自制综艺节目和自制迷你剧的品牌。及至今年,《大鹏嘚吧嘚》运行了8年,累计推出550多期节目。《屌丝男士》目前上线三季,累计播放超15亿次,并于今年放大IP价值投身大电影制作。
基于此前贡献和成绩,搜狐视频于今年年初《屌丝男士3》的上线发布会现场宣布成立大鹏工作室。该工作室共十几人,这些人在搜狐视频任职很久,都是一直跟大鹏做《大鹏嘚吧嘚》《屌丝男士》等项目的骨灰级员工。在搜狐视频内部,大鹏工作室相对比较独立,享有一定的人事、财务上的特殊待遇,相当于半公司化运作。尚娜表示,在一些项目上,大鹏工作室还会跟搜狐视频有分成协议。
“大鹏工作室就是一个品牌,我们希望他们可以钻研出更多适合他们的内容方向并把握产量,没有想着把它一夜做大,就想保护和珍惜这个品牌,所以给了他一些很重要的政策。”
与大鹏工作室属于搜狐视频内部建制不同,爱奇艺的高晓松工作室、瘦马工作室、吴晓波工作室等则不属于爱奇艺的编制。未来,搜狐视频会否考虑借鉴后者的模式?对此尚娜表示,后者模式其实就是合作关系,成立工作室其实没有必要。“市场上这么多公司,跟谁合作都行,只要项目合适,双方资源对接到位,没必要非给外面的合作人成立工作室。”
搜狐视频正在考虑复制大鹏工作室模式。“我们有可能建立其他工作室。凡是内部有创作和品牌塑造能力的都可以。”尚娜表示,能达到这种标准的第二个工作室会很快出现。
量与质的考量
“2014视频自制元年”的口号率先由搜狐视频喊出,但就目前各家投入的自制资金和自制数量来看,搜狐视频并不突出。在数量上,搜狐视频自制节目除老牌的《大鹏嘚吧嘚》《搜狐视频娱乐播报》等节目,今年主要推出了《隐秘而伟大》《THE KELLY SHOW》两档新节目。自制剧除了《屌丝男士》《极品女士》之外,主打《匆匆那年》《水浒学院》《三国热》《刷兵男的搞笑剧场》等几部新剧。投入上,相比优土、爱奇艺的“3亿元”投资额,搜狐视频没有明码标价,仅宣称“是去年的两到三倍”。
不过,在尚娜看来,以上都不是体现自制实力最重要的指标,因为大家理念不一样,把握也不一样。
“我们今年的预期就是要做‘极有品牌辨识度的代表搜狐视频的内容’,再产生一两个像《屌丝男士》那样的品牌项目。理论上有两种方式可以得到好的作品:一种是从量变到质变,一百部中总有一两部是可以的,但需要花很多人、财、物;另一种是看准项目、精准把握。搜狐从2007年的《大鹏嘚吧嘚》开始做娱乐和自制有七八年了,大家还没做的时候就已开始尝试,圈里人脉广,光是做影视点评、颁奖就很多年,所以我们是比较精准的,不会把摊子铺得特别大去冲‘量’。因为有些东西一看就没戏,为什么要做?再者,视频项目需要工业化操作流程,不是说立项了去拍就可以,什么时间段去生产、什么时间推出都是有讲究的,是个很复杂的体系,绝对不能一哄而上,平台也吃不下。”
据介绍,在投资金额上,搜狐视频今年最重要的自制项目《匆匆那年》是在播互联网自制剧中投入最大的,单集投资已过百万。
课堂内容构建 篇4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经不仅是学到什么,而是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一个人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主动地、自觉地学习。因此,构建高效自主学习的课堂,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的宗旨。自主学习不是单纯性地让学生自己看教材、看书本,交流讨论,做作业,教师完全淡出课堂,这种没有相应教学内容指导和具体要求的课堂无异于是放任学生自流,是不可能有好的学习效果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教师有效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艺术的落脚点是教学内容。”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在关注教学方式变革的同时,必须关注教学内容的有效性。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不仅是编者编写教材时的主要工作,同时也是师生完成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由于教科书只能从一般要求和共性的角度提供基本内容,不可能全面反映所有学生的特殊情况和个性特点。教师要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认识规律等方面出发, 在书本一般内容的基础上,选择、调整和组织针对性较强的辅助内容进行教学,才能适应学生需要,切实提高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选择教学内容,构建高效自主学习课堂呢?
一、以课标为依据,准确选择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选择教学内容的重要前提,而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又是为实现课程标准服务的。因此,我们教师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首先必须分析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不同层次的要求,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制订课堂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大州和大洋》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描述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分布概况,说明陆地和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据此确定本课的教学内容:概括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并能在地图上识别它们。在地图上识别大陆、岛屿、半岛、大洲、洋、海和海峡。举例说明海洋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并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位置,海洋对人类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灵活的教学方法。
二、深入钻研教材,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教材是确定教学内容的首要选择,是课程标准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曾几何时,公开课选手纷纷丢弃教科书,费时费力地寻找课外资源,有时其内容根本不如教材中的内容贴切、合理,与其这样舍近求远,不如好好利用手上现存的教材。因此,合理运用教材内容,深入解读教材中的文本资源,是提高课堂实效之本。当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教师要做到“活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融入进去,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和改编,选取更有效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将教材充分地激活,设计出鲜活生动而又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教学内容和演绎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红松之乡》教学中,我根据课标要求,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认真解读、深入钻研、合理把握,按照小兴安岭成为红松之乡的原因、红松之乡的森林资源丰富、过度采伐以及合理开发(吸取教训)这样一个逻辑顺序进行教学,这样整合使教学内容既有系统性,又合乎学生思维逻辑,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在讲授小兴安岭成为红松之乡的原因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小兴安岭的地形图和气温降水图,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和从材料和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讲授林木的过度采伐时, 我搜集补充了大量教材之外的图片和材料: 林木资源的废弃和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过度采伐的危害,从而正确地认识到我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充分了解学情,有效选择教学内容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程要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面向社会生活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学情出发。部分老师备课也会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这说明我们教师对了解学情的重要性,或多或少是有所认识的。大教育家孔子倡导的“因材施教”,大体强调的也是根据学情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那如何根据学情,有效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呢?(1)以学生已有的兴趣、动机确定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来确定教学内容。(2)以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确定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是学生达到目标的基础, 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能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积极主动、有效地吸收和运用。这样的教学内容确定是在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和能力水平之上的,考虑了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了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难度。(3)以学生已有的认知倾向确定教学内容。(4)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确定教学内容。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以学情确定教学内容,再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流程,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我设置“爸爸去哪儿了之黄土高原”的情境, 先用一系列图片展示了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然后用小主人公们的一系列问题(为什么黄土高原地表会这样呢?哪些行为会导致植被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会带来什么危害?有什么防护措施?)贯穿全课,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非常高, 对问题的探究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课堂充满了轻松、愉悦、 高效的氛围。
当然,有效选择教学内容,构建高效自主学习课堂还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如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学科特性等。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依据课标,又要参照教材,还要关注学生,因此我们要深入研读课标、教材,研究学生,选择有效教学内容,让我们的课堂充实、 高效。
摘要:“适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石,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教师有效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内容构建 篇5
当前,德育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德育目标大而无当、德育体系层次不清、德育内容脱离实际,以致于德育低效甚至无效。我们有必要以新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我们的德育内容体系,个体的生活与成长轨迹为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
一、我国传统德育内容体系存在的问题
1.德育目标大而无当,远离生活实践
一方面,我们向学生灌输的道德规范远离了日常的生活实践,只是一种远、大、空的抽象的行为规范。我们所确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大而无当,不重视小处之大德,因而显得虚无缥缈;我们所确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道德“圣人”和道德“神人”,因而学生会觉得高不可攀,望而生畏。另一方面,现行德育内容几乎涵盖一切社会的道德规范与要求,如包括道德教育、法律教育、职业教育、纪律教育、心理教育等,我们实际上是在以一种“完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2.德育体系层次不清,缺乏清晰脉络
传统的德育体系缺乏清晰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缺乏贯穿始终的脉络。虽然有些学者的研究也注意到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内容区别,但从总体上看,体现层次性、序列性还不够清晰。有的德育内容出现设置混乱,以致于小学讲的是共产主义教育,中学讲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大学讲的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3.德育内容脱离实际,忽视学生需求
传统德育内容常常与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相隔离,而远离实际生活的德育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德育内容要贴近生活,要尽可能关注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引导受教育者从生活中的实事做起,从平常生活中选取那些真实的故事对其进行教育,才能触动心灵,拨动心弦,形成情感共鸣,达到预期效果。而目前德育内容的选择更多地受我国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在照顾了道德体系规范、完整和社会发展所期望的完美人格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脱离了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识的发展水平,偏离了学生的生活与成长轨迹,这使得我们的德育内容很难为学生所认同和接收,更难以激发其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有时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负效应。
二、生活与成长轨迹:重构德育内容体系的新路径
德育目标的确定,不仅要考虑社会的要求,更要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而德育内容的安排不仅要依据社会规范,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道德形成发展规律。
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能力的养成是动态性、生成性的过程。学生不仅是德育的对象,更是德育的主体,确立德育内容应以个人一生道德发展完善的纵向、横向活动空间范围为标准。而个体的生命活动从横向空间来考察就是人的平常生活活动,从纵向时间来考察就是人的成长轨迹。学生生活与成长轨迹为德育内容提供了一个现实而清晰的路径。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德育内容与个体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而个体的生活实践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成长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社会生活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德育只有与受教育者的生活成长过程结合起来,才能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得到具体丰富的道德训练,才能使受教育者在感受生活、融入成长的过程中更好地发展道德和培养品质。因此,德育内容要植根于个体的生活与成长的世界,这样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而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更要遵循个体的生活与成长轨迹,这样的德育体系才具有深厚的人本基础和清晰的脉络路径。
三、依据生活与成长轨迹科学构建现代德育内容体系
本文认为,应以个人一生道德发展的横向活动(生活活动)和纵向活动(成长轨迹)来构建德育内容体系。
沿着个体的生活与成长轨迹,依据人的生活与成长的道德需求可把德育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家庭活动德育内容、社会活动德育内容、学习活动德育内容、职业活动德育内容、生态科技德育内容、自我发展完善德育内容。
1.家庭活动德育内容
家庭是人的德性和德育的历史始点,家庭活动是个体道德发展的基础,也是个体道德生长的摇篮,其中“母爱”是家庭道德的核心要素。家庭活动德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家庭美德,家庭美德在维系和谐家庭关系中具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作用。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家庭伦理”始终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这一伦理的基本内容就是“忠、孝、仁、义、礼、智、信”。在当前,家庭伦理主要涵盖了长幼、夫妻、邻里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
2.社会活动德育内容
“走出”家庭,进入社会,要讲社会公德。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社会活动是人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和谐社会要求正
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层面上,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谦和好礼、群体和谐、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严己宽人、宽容理解、平等竞争等;在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主要体现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等;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层面上,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低碳生活等。
3.学习活动德育内容
进入学习领域,要讲学习道德。学习道德是关于“怎样学习是善”的一个概念。它规定学习者在学习中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规定哪些学习意识是善的,哪些学习意识是恶的。它是学习领域的善恶评价标准,能调节学习者的学习,指导学习者的自我学习实践。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孔子的“学而优则仕”是主要的学习道德,主宰了我国几千年的学习活动,也是应试教育的元祖。在当今社会,这一观点已不被采纳。现在的学习道德主要有:热爱学习、刻苦钻研、严谨求实、精益求精、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尊敬老师、关心同学、遵章守纪、诚实守信等。
4.职业活动德育内容
走出校门,涉足职业领域,就涉及到职业道德,因此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为了调节和约束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而形成和制定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热爱劳动、廉洁奉公、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从领导、团结同事、积极进取、勇于创业、开拓创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
5.生态科技德育内容
关注地球生态,关心人类生存,维护持久发展,涉及到生态科技伦理。20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出现了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科技伦理问题,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身心环境等领域。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然而,它在推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快速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使人类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生态失衡、人口剧增、环境污染、臭氧空洞、能源危机、价值扭曲、道德滑坡、精神滑落等。所以,科技越发展,人类社会就越迫切地需要高瞻远瞩地指导科学技术的应用,并使之合乎人道,合乎理想的思想精神、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我们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我们提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这两者的结合,将孕育出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和富于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
6.自我发展完善德育内容
实现人生价值,完善自我发展,涉及到自我发展完善的德育内容。其主要包括个体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包括道德思维、道德评价、道德判断和道德抉择能力,最高境界是慎独。
有学者指出,从道德意义上说,做人大致有这样几个层次: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个清白的人,不做坏事,不当坏人;其次是做个合格公民,正确地行使权利,自觉地履行义务;再次是做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对国家有所贡献;最高要求是做个先锋战士,能站在时代前列,开拓进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个道德模范。德育就是要使个体内化道德规范,树立崇高道德理想,践行道德行为,争取做一个道德模范。
德育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出现代化的内容要求:诸如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的要求,生态伦理与经济伦理道德的要求,信息伦理道德与心理素质的要求,新时代的民族精神与合作精神的要求等等。上述六部分内容只是作为德育内容体系的一个探讨,它们虽好,并未穷尽德育的内容。要使上述六方面的内容收到好的德育效果,还需变革德育方法。
参考文献
[1] 廖小平.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哲学随想.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
[2] 陈晏君.对当前德育内容体系重构的思考.湖南社会科学,2008(1).
[3] 俞立军.社会转型期高校主体性德育内容体系建构.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4] 刘新芬.大学生德育发展的若干新路径.江苏高教,2008(2).
[5] 张忠华.科学构建德育内容体系的系统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6(10).
[6] 张祖华.德育生活化和大学德育模块化教学.教育探索,2010(4).
[7] 刘铁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教育的生活转向与现代教育的完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2).
构建社会责任会计内容及对策 篇6
关键词:公益性企业社会责任
0 引言
二战后,伴随经济发展的是诸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城市建设、文化教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接踵而至。社会公众强烈要求工商业组织对这些社会问题担负起责任。这为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968年,美国会计学家戴维·林诺维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首创“社会责任会计”一词,并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初步概念,即社会责任会计是指会计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卡罗尔等人在1979 年发表的“企业责任的三维概念模型”中,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愿责任,这四者的权数依次为4-3-2-1,被称为“卡罗尔结构”(Carroll,1985) 。由此将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一般认为,社会责任会计分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社会责任会计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的活动,是“管理、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结果。可以看作是现有会计的总括和扩充,它如同关心经济结果一样关心未曾考虑过的社会结果。”(Mobley,1970)。狭义的社会责任会计仅指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的计量和报告。
社会责任会计和当前通行的会计比较,扩展了会计研究、计量的领域,发展了会计的职能,因而它又和当前所通行的会计有重大差别。一是社会责任会计是从整个社会利益的角度,而不是从某个企业经营者或股东的角度来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从而使会计服务的对象,从传统的为一个企业服务,扩大为整个国民经济管理服务,会计核算的范围不再仅限于企业内部的财务收支和财务成果,而是进一步要求核算企业外部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二是从宏观经济观点,而不是从微观经济的观点出发,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社会影响的计量和报告,其中包括有关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和数据的收集、确定计量程序和计量方法,以及将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提供给企业管理人员、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
由于社会责任会计从出现到今天短短年的历史,目前各国对其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实践和摸索阶段,还没有一个国家拥有一套非常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制度。法国在社会责任会计方面发展较为先进,法国政府颁布法令,要求雇员超过300人的企业必须编制年度“社会资产负债表”,德国目前有100多家公司定期发表社会责任报告。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对社会福利和企业社会责任均比较重视,研究社会责任会计就显得较为重要。只是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还没有受到应有的普遍关注,急需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反映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和报告制度,有助于社会对其正确评价,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和社会总体福利的提高。
1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凝聚了人类对和谐社会的渴望和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期望。基于这样的目的,同时结合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应当反映的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要素,也是所有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企业在发展人力资源应从事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包括招募录用、技术培训、职务轮换和扩展、增进企业职工和管理人员间的相互信任等,促使职工和企业目标的协调一致等等。为了招募、录用、培训、组织和开发人才,现代企业一般需要花费巨额资金,进行有效计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从宏观角度进行有效衡量,是整个社会适应发展所必须的人才战略的重要实务工作。
在目前网络时代,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不仅有义务对自身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也应当通过网络对一般公民提供知识、教育,提高全民知识文化水平。例如,在公司网站上介绍行业、产品知识,组织中小学生到公司参观、学习。既促进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发展,也是企业的注重公益事业的重要表现,对整个社会来说,计量企业在这样的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对所在地区的贡献。任何企业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都要利用所在地区的交通、通讯、水电基础设施,并需要利用其他种种有形或无形的资源。企业不能紧限于对所在地方索取,还需要对所在地区作贡献,促进所在地区的社会和谐。这是社会对企业正常的要求,也是企业减少各种干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企业对所在地区做贡献可以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是提供财力或人力的支持,发展本地区的公交事业、医疗保健服务、市政建设、以及游乐设施等,而适当招聘当地居民,提高当地就业率,也广受欢迎。
在我国大力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慈善事业一时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因而引导、支持慈善事业,减少贫富之间的对立是当前企业的责任和优势,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危机下,更具有现实意义。例如,金融类企业利用自己网络影响广泛、信息传递快速的特点,经常协助宣传、开展慈善活动,促进了全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企业形象改善。计量企业在这样方面的贡献虽然困难,却是衡量企业社会责任必不可少的方面。
1.3 改善生态环境的贡献。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快速,城市生态环境对城市发展日益重要,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关注日益提高,反映企业改善生态环境所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不同企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侧重点补一样,如工业企业有责任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废水、废气和废渣对环境的污染,尽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稀有资源的耗用。而对大量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业来说,改善生态环境更现实的做法是到城市内外义务植树造林,绿化大地、美化环境,而且还要从更具体细微的角度改善生态环境。例如,针对不同城市不同的污染,有意识的栽种治理该种污染的林木,让生态环境的改善极大化,脚踏实地的为环境改善做更多贡献。
1.4 企业收益方面的贡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就是能获得财务上的盈余,所以企业所应履行的社会责任,首先就是获得一定水平的收益。这既是股东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全体员工的要求。企业不仅涉及物质财富的生产,也是国民收入的基本分配单位,企业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获取合理的利润,对企业员工积极性的发挥起到极大作用。如果企业不提倡收益、利润,必然导致企业经营意识差、服务态度差,社会普遍不满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获得一定水平的收益,是企业效率和素质的检验,应该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加以反映。
1.5 企业对消费者的贡献。在牛奶行业爆发重大事件后,整个社会对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关注已经空前提高,社会普遍在反思企业到底应当如何对待消费者。适应这种形势,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除了反映以上四个方面的贡献之外,还应当反映企业对获取利益的对象,即消费者的贡献。一般说来,企业对消费者贡献主要体现在为社会创造品质优良、性能可靠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包括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如产品的使用效能、产品的耐用年限,以及产品的安全性等等;也包括顾客的满意程度和广告的真实程度,都应当在报表中加以反映。虽然履行以上社会责任对扩大企业产品销售额是非常重要的,反映此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却不能是从扩大产品销售角度考虑的。
2 政策建议
如何建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还在构想阶段,总体上既应从中国国情出发,又要适当借鉴国际惯例,当前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工作急需展开。
2.1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日益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事情,如何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加强管理,首先需要对其社会责任进行会计方面的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框架,因而理论研究滞后的状况已经对社会责任会计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考虑到当前整体研究进展困难的情况,除了鼓励大学、社科院等各种科研院所进行研究外,也可以成立半官方、半民间性质的诸如“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专门委员会”来负责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研究,以此带动整个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并推动企业的发展。专门委员会尽可能吸收会计学、审计学、经济学、法学和其他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和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参加,对一些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解决草案供社会讨论,逐步完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
2.2 鉴于目前许多企业自身对社会责任会计相对紧迫的需要,财政部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城市选择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公益性企业试点。根据目前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不完善的情况,试点不宜全面、深入,可以只规定社会责任会计核算的内容,即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的组成项目,并初步规定计量方法。通过实践,使社会责任会计在容纳社会各方面要求,符合企业利益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并培养大量的相关会计及相关方面的人才,同时进行社会舆论准备,从而为将来大规模开展社会责任会计做准备,全面实现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Aupperle,K. E.,A. B. Carroll,and J. D. Hatfield.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ofitabil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5,(28).
篮球课程内容体系的理论构建 篇7
n=3 0
本文试图根据篮球课程的培养目标,结合系统论的部分观点和当前课程的现状,对篮球课程进行内容整合与体系重构,使之更适合当前经济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的需要,同时促进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篮球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1 篮球课程内容体系重构的必要性分析
1.1 篮球课程内容体系重构必要性的理论分析
1.1.1 社会需求使篮球课程内容体系的变革成为必然
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为体育教师。尽管我们的培养目标一直没有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体育教师却发生了变化;从学有所专,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再到体教训结合,并能兼顾体育管理和社会指导的符合型人才。每一次社会需求的变化都对我们的体育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篮球课程是体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体育院校的核心课程之一。为了适应这种需求我们的篮球内容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但我们目前的篮球课程很多沿用了70年代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号称“一本教案打天下”,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束缚了篮球课程的发展,也与体育教育教育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
1.1.2 篮球课程内容的充实和丰富,使课程内容体系的重构很有必要
马克思认为“所有的知识均来源于劳动实践”。因此,篮球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根据教育目对篮球实践知识进行整合、开发和利用。现代篮球运动竞技拼争日趋激烈,要求运动员技术更全面,综合素质更高。如篮球运动的位置技术和动作技术进一步丰富:投篮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了贴身投篮、后仰投篮、超手投篮、勾手投篮等;传球技术在原有的动作上为了适应现在的运动特点,要求动作更小,更隐蔽,用力特点也发生了改变;现代篮球在战术上位置进一步模糊化,因此一个运动员还必须掌握多个位置的技术和战术要求。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篮球课程内容的发展成为了可能。
篮球课程的内容在发展中不断的丰富和充实,一方面是技能和战术的不断更新;另一方面是原有课程内容的充实与创造;这是篮球课程教学内容连续性和创造性的体现。如何在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有限的学习时间之间进行篮球课程内容的取舍,最大程度地合理安排好学生的上课内容,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学到他们需要的知识,是课程研究的重中之重。因此,对篮球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科学化处理变得尤为迫切。
1.2 篮球课程内容体系重构必要性的实践分析
1.2.1 现行的篮球课程内容体系的实施现状分析
为了对当前的篮球课程内容实施现状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本文从内容先进性、知识的系统和结构科学性、内容实施的合理性等方面,对武汉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北京体育大学篮球教研室、上海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的教师(共计30人)和学生(2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1.2.2 教师对篮球课程内容的满意度分析
篮球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完成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为主要依据,除充分体现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外,更应体现教材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特征。由表2可知,教师对篮球课程的内容体系基本满意,认为课程知识结构较为全面合理,但部分内容相对老化,传统教育意识和观念依然顽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和提高。
1.2.3 学生对篮球课程内容的满意度分析
由图1和表2可知,学生对现行篮球课程的内容体系基本满意和教师的调查结果基本相似。学生由于自身的运动和专业理论水平限制,在体育课程内容上,教师对课程内容体系和内容把握上更深刻,应该说在体育课程内容的评价上,教师有更多的发言权。但学生作为篮球课程学习的主体,是篮球课程实施中的主要受动者,学生的体验和反馈是篮球课程实施的最直接检验。进一步的调查表明:篮球课程内容呈现给学生的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技能知识,而不是具体的现实的篮球经验;此外篮球课程过于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知识视野、文化底蕴以及意志品质、道德修养、人生观、方法学等方面素质的培养。
2 篮球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2.1 篮球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的依据
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以“集中统一”为特色:统一招生、统一分配、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这种模式体现为现行篮球课程内容的单一性、强制性和程序化,它正束缚着学生的创造力和活力。为了解决这种大统一,大多数国家倾向于把普通教学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共同的,所有人都必须掌握的内容;另一部分是各种选学内容。这种方式体现了课程内容社会培养目标和个人培养目标的统一。鉴于此,篮球课程的内容体系也可以划分为:基础内容和选学内容两部分;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挥培养目标的差异性,选学内容可以继续分为限选内容和任选内容。这样的设置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利于教学中的因材施教,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统一。
2.2 构建的篮球课程内容体系
为了使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既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兼顾学生的全面性和个性的发展,在参考国内外课程设置的理论和趋势对篮球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结合当前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把课程内容按照本文划分的两大部分和三个方面,进行重新划分(如表2)。
2.3 篮球课程内容体系的模块化设计
篮球课程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学校课余活动,在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下,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篮球运动的技术和理论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全面地发展其身体机能和素质,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的过程。因此,篮球课程至少应包含篮球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心理、智力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包含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的问题。由于篮球课程实践性的特征,篮球课程的这些功能都以篮球技战术教学为载体,并通过篮球技战术教学过程来实现。为了简化篮球课程的内容,方便教学,本文以篮球技、战术的提高为主线,以实战为落脚点,把影响技战术提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门别类,建立如体能、心理、意志、品质等几个模块,在进行技战术教学时兼顾对学生多方面的培养。这种分类整合,将有利于课程内容体系的优化,最终有利于教学的实施和学生的培养(如图2)。
2.4 对篮球课程内容体系重构的解释与分析
篮球课程内容体系的分类方式,体现了篮球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需求由单一向多样的发展趋势。
篮球课程内容体系的必修内容是整个课程的主要部分,通过课程管理,提高篮球课程普遍的适应性,可以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需要。其中以基本的技术教学为主,在注重竞技能力培养的同时,突出其健身方法和手段的功能;同时,在必修课中还加入了篮球运动文化和发展趋势的教学内容、竞赛组织和科研的内容,是为了适应当前教育改革要求,加强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课程的选学内容可以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其目标是培养宽口径、高素质、广适应和重创新的体育复合型人才。选学内容能与篮球必修教学内容有机的衔接、配套和完善,还能与社会体育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内容相衔接,同时吸收现代科技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成就,充分体现学科的前沿知识,做到兼容并蓄,实现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3 结语
构建后的篮球教学内容充分注重了篮球内容的继承性和现代化的衔接,必修内容强化篮球课程的一般内容,限制性选修和任意性选修内容加强学生对篮球某一方向或内容的深入研究。使篮球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发展和优化。篮球课程内容的重构,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提升篮球课程专业教师本身素质,健全篮球课程教师队伍,是重构的篮球课程内容体系成功的关键。
摘要:当前篮球专项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也不能完全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需求,其内容体系需重新整合。通过分析把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课程内容体系划分为两个部分和三个方面,并以篮球技战术的提高为主线,把篮球课程内容进一步模块化。
关键词:篮球课程,内容体系,重构
参考文献
[1]郝永德.课程研制方法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王贺立,周贤江.篮球实用教程[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4]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5]元祥.论“生活世界”的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5.
[6]Short,E.C.(Ed.),Forms of Inquire Curriculum,1991:179-184.
我国宪法宣誓制度内容的构建 篇8
关键词:宪法宣誓制度,借鉴,中国特色,内容
一、宣誓主体
严格意义上来说, 我国并未真正意义上对宪法宣誓的主体做出规定, 但是在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将宪法宣誓的主体规定为经过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因此从该条文中可以看出, 我国宪法宣誓主体应该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的国家工作人员。具体来说就是: (1) 经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的中央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其组成人员 (即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 , 国家主席和副主席,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2) 经过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的地方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包括: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及其组成人员 (即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和委员) 正副省长, 自治区正副主席, 正副市长, 自治州正副州长, 正副县长, 正副镇长, 以及正副乡长;地方人民法院院长, 地方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二、宣誓对象
在参考了国外的一些做法后, 发现各个国家的宣誓对象都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国家元首 (如总统) 向选举他的民众或议会宣誓, ;有的是政府首脑、成员 (如总理) 向国家元首宣誓 (也有向议会宣誓的) ;还有的是向上级或者授权人面前宣誓。从各国的宣誓对象中不难看出, 各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宣誓对象都与选举或者任命他的主体有关, 因此对于我国国家工作人员的宣誓对象也可以是选举或者任命他的机关, 这也与《决定》的内容相符合。结合我国国情, 由于我国的国家机关基本上都是由人大及其常委会经过民主选举而产生的, 所以对于中央国家机关都应该向全国人大其常委会宣誓并且面向国徽。对于地方国家机关同样的都是向选举或者决定任命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宣誓并且面向国徽。
三、宣誓时间地点、以及主持人
纵观各个国家中对宣誓时间的规定, 一般都是在宪法中规定为主要领导人员在就职之前或者已经开始执行职务之前开始宣誓, 比如新加坡就在宪法中规定所有的议员非经过宣誓不得在议会从事任何有关于立法的活动。对于宣誓地点的选择, 一般情况都是在选举的地点或者被任命的地方公开进行。宣誓的主持人各国也不尽相同, 有的由国王作为主持人;有些国家为了保持其司法独立性和公正性, 一般会由法官来担任主持人, 比如美国总统在就职仪式上一般都是由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来担任宣誓仪式的见证人。
从我国现阶段来看, 国家各个部门都在追求简化办事流程, 因此在举行宣誓仪式时也应当简单且方便举行, 需要宣誓的人员可以直接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产生单位来主持。也就是指各级人大代表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宣誓地点的选择可以由宣誓主持机构视情况而决定但是最终都必须是以公开的方式进行。我国新当选的国家主席和副主席, 应当时由全国人大委员长主持, 然后在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开会期间进行宣誓。
四、宣誓程序
宪法宣誓应当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 因此在宣誓时应当有特别的程序以区别于其他的宣誓程序。借鉴美国总统的就职程序, 我国国家工作人员的就职程序也应当手持宪法, 面向国旗, 奏起国歌, 主持人领读宪法宣言等程序。具体的程序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当主持人宣布宣誓仪式开始之后, 所有人起立行注目礼, 奏响国歌、升国旗;等升旗仪式结束后, 此时的宣誓人不仅要左手捧宪法, 还必须将右手作出握拳状大声宣读誓词;宣誓结束后, 由宣誓人签字或盖章, 最后由宣誓机构甲乙保存, 笔者认为为了方便未来管理宣誓誓词文本, 各地也应当将建立宣誓誓词文本档案管理制度列入议程。
五、宣誓的法律效力
所谓“徒法不足以自行”, 为了更好的发挥宣誓制度的作用, 有关部门还应当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措施来保障宪法宣誓制度的发挥, 如果仅仅只停留在口号上, 那么这个制度也只能形同虚设。因此, 必须在相关的法律制度里规定对于违背宣誓义务或誓词的措施, 一旦在就职时违反誓词的内容, 轻微的则给与一定的纪律处分, 要是构成犯罪也应当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陶波.论中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建立[J].南方论刊, 2008 (2) .
[2]韩永周, 朱战芳.浅析宪法宣誓制度[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4 (6) .
[3]郭林茂.试论建立我国的宣誓制度[J].政治与法律, 1995 (3) .
[4]闾小波.建立政治宣誓制度推进政治文明建设[J].政治文明, 2003 (10) .
[5]戴激涛.对我国建立国家元首宣誓制度的思考[J].时代法学, 2003 (2) .
[6]庞清涛, 郭文正.国徽下, 人大代表庄严宣誓[J].人大建设, 2003 (5) .
[7]蒋伟.论建立忠于宪法的宣誓制度[J].法商研究, 2000 (5) .
[8]王禹.建议建立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J].民主与科学, 2004 (1) .
[9]焦洪昌.从六个方面完善宣誓制度[N].检察日报, 2014-12-4.
[10]邓静秋.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与功能[N].法制日报, 2014-11-26.
课堂内容构建 篇9
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 应该设置一门“高级财务管理学”课程, 这是财务管理学界的一个共同共识。但是, 对于何为高级财务管理以及高级财务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为了便于比较, 笔者选取了标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高级财务管理教材, 对其主要内容进行了探讨。有学者以环境为起点, 构建了整个财务管理的内容体系, 认为:“凡是符合财务管理假设的内容, 都放入初、中级财务管理中, 凡是对财务管理假设有突破的内容, 都放入高级财务管理中。因此, 高级财务管理讲授的, 都是突破财务管理假设的内容, 是一些专门性的问题”。有学者在深入阐述基本财务理论的基础上 (如企业理论与财务目标、资本市场理论等) , 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流程与企业的生命周期为线索, 即按照“基本理论→投资管理→融资管理→价值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扩张与重组”安排章节。也有学者将《高级财务管理》分上、下两篇。上篇着重介绍和讨论现代公司财务的核心理论和实务问题, 下篇着重介绍和讨论公司购并和重组中的财务向题。还有学者在设计《高级财务管理》内容时提出, 既考虑到要吸纳世界财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最新进展, 又考虑到要较好地适应我国财务管理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由此可见, 对《高级财务管理》内容体系的认识并不一致。
二、对高级财务管理内涵及外延的界定
(一) 对高级财务管理内涵的界定
国内有学者认为高级财务管理和高级管理会计所体现的“高级”的思想是一致的, 初级、中级和高级的区别应该不是同一个平面上的差别, 而是不同层面的差异。目前一般的财务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就财务论财务, 即忽略组织背景来研究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 其基本变量完全局限于成本、收益和风险。由于不考虑组织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 面对市场的计划和决策后的控制和评价问题也就被淡化, 中级财务管理将管理过程几乎集中到了决策这一环节上。实际上, 管理是一个社会过程, 它包含着为完成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行为, 财务管理作为一项以价值为轴心, 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具有综合性的智能管理, 自然也应体现其社会过程的性质。因此, 高级财务管理理论就是要就管理来论财务, 体现财务管理的社会过程, 立足于企业财务管理环境, 从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目标, 提高其核心竞争能力角度诠释财务管理功能。
(二) 对高级财务管理外延的界定
财务管理假设主要由理财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有效市场假设、资金增值假设和理性理财假设构成。目前初、中级财务管理所讲述的基本理论和通用业务理论都是符合财务管理假设的内容, 但在理财实务中, 很多理财活动是突破了财务管理假设的。比如企业并购的财务管理, 涉及到理财主体的变更和理财主体的消亡;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涉及到理财主体的地位已经部分消失, 许多财权掌握在母公司手中;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涉及到有效市场假设和理性理财假设;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主要是突破资金增值假设;企业破产、重整与清算的财务管理主要是突破理财主体假设。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凡是对财务管理假设有突破的问题, 应该都放入高级财务管理中来讲授。
三、高级财务管理内容体系构建
笔者认为, 高级财务管理内容体系的构建可以从方法和实务两个层面入手。
(一) 以公司财务战略管理流程为线索, 构建方法层面的内容体系
笔者认为, 方法层面内容体系的构建, 可以公司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 以公司财务战略管理目标为方向, 以公司财务战略管理流程为线索, 按“战略分析决策→战略执行→战略评价”安排章节。之所以以环境为起点, 主要是因为财务管理的环境变了, 财务管理的目标就会发生变化;依据财务目标, 确定能够有效实现目标的财务战略, 然后用财务预算将财务战略与日常经营管理连接起来。在预算实施的过程中, 运用财务控制手段对过程进行相应的风险预警和效率控制。最后以预算为主要标准, 对经营业绩和战略的完成情况进行财务评价。即在方法层面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战略管理、预算管理、预警与财务控制管理以及业绩评价四方面内容。
1. 在财务战略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财务战略的定义, 它与公司经营战略的关系, 筹资战略、投资战略和利润分配战略的制定等, 如何在财务决策、控制与分析中注入战略思考等。
2. 在预算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预算管理及其特征;预算管理的模式、优缺点以及使用条件;预算管理所涉及的行为问题以及预算编制和管理的层级制组织基础与如今组织结构流程化趋势的矛盾;预算表达的财务特性与组织战略目标多元化的矛盾以及编制技术相对固定与环境变化加速的矛盾等等。
3. 在预警与财务控制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应该主要立足于财务风险的防范, 着力进行财务风险管理, 设置财务预警分析系统或者手段等。
4. 在业绩评价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业绩评价的基本理论;业绩评价的基本模式以及业绩评价未来的发展方向等。
(二) 以突破财务管理假设为标准, 构建实务层面的内容体系
即凡是对财务管理假设有突破的问题, 都放入高级财务管理的实务层面的内容体系中来讲授。主要包括企业并购财务管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破产重整与清算的财务管理。
1.在企业并购财务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并购的动因及效应;目标公司价值评估的方法;各种并购支付方式的特点及适用条件;并购所需资金量的预测方法及筹资方式;杠杆并购的概念、特点以及管理层收购的概念及在我国的实践;并购防御战略以及并购整合的类型与内容等。
2.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企业集团各层次关系和企业集团的特征;企业集团的组建模式;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特点;企业集团资金运筹以及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等。
3.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及风险投资过程;中小企业投资战略的制定及资本运营方法以及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及相关的政策等。
4.在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非营利组织的筹资方式和筹资管理、非营利组织项目分析的目标与项目的风险分析等。
5.在企业破产、重整与清算财务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破产危机的辨识、应对与管理;重整与和解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破产财产、破产债权的范围与计价方法等。
(三) 高级财务管理内容体系的构建
课堂内容构建 篇10
休闲学研究在中国是一门新学科。近些年已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与尝试,其中不乏上乘之作,但也有“抄袭”的行为,除了学风的浮躁外,与休闲研究在学界、在教育界尚未被广泛地接纳有直接的关系。解决人才匮乏问题更是当务之急。据笔者的观察与分析,前几年将休闲研究作为自己学术方向的人较少,虽然出现了一些文章,也发现了一些好作者,但很快他的成果又出现在其他领域,因为好多院校或者科研院所没有这个方向。另外的问题是,目前的休闲研究大多是限于旅游和体育专业领域,理论方法引进的多,原创的少。一些论题或课题过于实用性和功利性,常常是就事论事,缺少休闲学基本理论素养,缺少休闲研究的系统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尤其缺少人文文化知识。
休闲学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以及核心观点,为休闲实践领域起了指导的作用,休闲学也具备了一个学科应有的特性。但是,休闲学目前属于一门新兴的跨学科,它的学科基础尚未十分牢固,其理论体系也未完善,尚处于初级阶段。从总体上看,休闲学的研究领域大多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而且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这将阻碍休闲学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具体休闲活动的经济作用与价值导向。
2 休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方法论基础
2.1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逻辑思维
在马克思看来,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经历着两条彼此相连而又互相区别的认识道路:第一条道路是从现实中的感性事物出发,经过分析,把直观和表象中的具体变为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得出一些最简单的规定;第二条道路是从那里回过头来,经过综合,使抽象的简单规定按照其内在的固有联系在思维中再现为具体的整体。第一条道路是从具体到抽象,第二条道路是从抽象到具体。马克思说:“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形成中导致具体的再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方法之一,而且是它的根本方法。《资本论》的方法从总体上说,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马克思把第二条道路即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认识道路看成“显然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这说明,一门学科要想建设科学的理论体系,需要借鉴科学的方法来论武装自己,形成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逻辑思维。
2.2 从学科起点开始进行范畴推演是构建休闲学学科体系的基本逻辑方法
经过无数次证明范畴是人类思维成果,是人类思维成果高级形态中具有高度概括性、结构稳定的基本概念。它能够使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逻辑思维对一门学科发挥指导作用,因为“任何一门科学离开了范畴,就无法从事理论思维,甚至难以描述其领域的存在、经验、观念或思想”。
何为范畴?“范畴也是概念,是大概念”这表明了范畴的属性,即它是以概念的形式出现的。但范畴又在概念的基础上有一层规定性,“不是所有的概念都能进入范畴,概念能否进入范畴的主要标志是它们的内涵和外延的关系‘概念的内涵小,外延大,是成反比例关系,而范畴的内涵越丰富,它的外延就越大,是成正比例关系’,范畴比概念更深刻,更具普遍性。”范畴的这层规定性表明,它本身不是认识对象整体中单个的具体“元素”的概念,而是认识对象的“某一方面、侧面的浓缩的规定。”根据这一认识成果,休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关键就在于抓住认识对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范畴,做到这一点便把握住了休闲学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点”或“网上纽结”。
在掌握了范畴之后,我们就需要对休闲学学科体系进行逻辑的推演,而且推演必须得从它的起点范畴 (也称逻辑起点) 开始。借助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逻辑思维,首先我们必须确定休闲学的逻辑起点。
2.3 休闲学学科的逻辑起点
笔者认为,所谓休闲学的逻辑起点,是指休闲学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起始范畴,应包含休闲学研究对象一切矛盾的萌芽的规定性,从其可推演出休闲学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其他范畴、命题,它必须是休闲学历史起点的反映,符合休闲学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某个范畴之所以成为某一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条件的。因此,笔者将“休闲”作为休闲学的逻辑起点,也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其一,与休闲学研究对象的“历史起点”具有同步性。作为逻辑起点的条件之一是,它必须是历史起点的反映,符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即反映客观事物发展的“思想进程”,必须与客观事物本身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一致:“思维的逻辑过程”必须与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相一致。
其二,休闲学的逻辑起点是构成休闲学体系的细胞的、元素的形式。马克思在回答为什么商品是《资本论》逻辑的、细胞的、元素的形式时,曾这样说道: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从分析商品开始。”列宁也指出:“《资本论》从分析‘最简单的现象中 (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 揭示出现代社会一切矛盾 (或矛盾的芽) ’。”基于上述两段文字的理解,笔者认为,担任休闲学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唯一的,是休闲学理论体系的“元概念”:也必须是休闲学学科的范畴,而不能同时担任其他学科的逻辑起点。
3 休闲学学科内容体系的构建
3.1 休闲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是学科性原则。休闲学是一门学科,其内容体系就必定有自身的学科性质。休闲学的学科性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方面它的产生是源于现代人们的生存需要特别的精神需要,因为它能够给承受各种各样的外部压力和有孤独感的人群带来一些缓解;另一方面,休闲学又是以人类中的休闲现象、休闲问题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把休闲最大化,因此,休闲学是通过实践来解决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反过来实践又为休闲学提供经验教训并为休闲理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所以,在内容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体现这一学科性质。
二是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的目标是对于事物要客观实际地反映出本质和内在规律。休闲学作为一门学科,虽然具体的研究及其成果在目标方面可能是单一的,但其内容体系在目标方面应该甚至必须是多样的,必须同时描述、解释、评价和预测休闲的发展。
三是系统性原则。休闲学的形成,在其内容体系的构建上必须有自身独特的相对完整的一个内部系统:有学科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学科知识体系与方法体系等,并通过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建设发展而不断地促进着整个系统的全面建设与发展。因此,休闲学必须要从系统性角度全局思考出发,全面构建休闲学的知识框架与体系。
四是继承性和发展性的原则。社会在发展,休闲学也跟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因此,休闲学内容体系的构建要有继承性和发展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改革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那么也可以说休闲也是某一时期的产物,保持着继承性的特点,因此应该具有继承性;而多样化的兴起和标准化的衰退必将对我们的休闲行为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休闲学也要与时俱进,因此要有发展性。
坚持上述四条原则,休闲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才能有坚定的基础,以便于更好地构建休闲学内容体系,使休闲学内容的设置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3.2 休闲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思路
构建一门学科内容体系需要遵循“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体系”这一模式,休闲学也不例外。因此,在休闲学内容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首先是要查找休闲学自身体系的现状,明确休闲学内容体系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休闲学内容体系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最后,利用找出的解决办法,对休闲学内容体系进行合理的构建。
上述对于构成休闲学一些有关因素进行分析,让我们知道了在构建休闲学内容体系时应注意的问题,这也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于光远, 马惠娣.于光远马惠娣十年对话[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237-238.
[2]马惠娣, 刘耳.西方休闲学研究述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5) .
[3]刘邦凡.关于休闲学和休闲科学[J].理论与实践, 2005, (5) :79.
[4]李仲广, 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6) .
课堂内容构建 篇11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学督导;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2-0061-02
收稿日期:2013-08-07
作者简介:宁业勤(1973—),男,江西九江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评价研究。
200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监督与高校自我约束相结合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保证体系。基于此,许多高校借鉴国家教育督导制度在高校内部建立了教学督导模式,包括后来得到蓬勃发展的高职院校。然而,在政府和社会监督上,更多的是通过年度(或更长时限)评估等形式对高校整个办学情况予以考察,并未能像高校内部那样紧紧围绕教学开展专门的、常规性的监督指导工作,这一缺失严重影响了教学督导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因此,建立以地方高校为对象、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或其他第三方机构为主体的市级教学督导机制,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市级教学督导的意义
建立地方高校市级教学督导机制,对于加强高校管理、推进高校整体发展、确保教学质量等具有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地方高校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地方高校已由原来的一枝独秀发展为当前的百花齐放,而在经济发达的省市地区更是如此。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地方高校的监督与管理,就成为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能。本着“谁投资谁管理”的原则,地方政府及社会也应该对地方高校进行不同形式的监督,以确保纳税人的钱花得其所。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是高校的生命线。因此,围绕教学对高校开展的监督与评价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此外,开展市级教学督导能有效促进高校贯彻各级政府及行政部门有关教学改革政策的文件,确保依法治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推进地方高校整体发展
实践表明,地方高校的蓬勃发展在没有外力的刺激或规约下往往呈现出无序、盲目、无为以及坐等改革的平庸状态。因此,紧紧围绕教学质量开展的监督与评价,可以营造出一种无形的外在壓力,促使高校摆脱平庸状态,不断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而且,在市级教学督导过程中,相关专家围绕高校教学开展的指导,无论在方法、策略上还是具体的改革建设行为上,对高校教学及其管理都有着极大的实用或参考价值,特别是通过督导活动,对市内外个别高校先进经验的传播与推广,有利于地方高校形成相互借鉴与探讨的学习氛围,从而推进高校的整体发展。
(三)有利于形成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
当前高校内部建立的校、院二级教学督导机制已臻于完善,校级督导在确保全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转、推进学校教学工作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院级督导则从微观层面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然而,单纯的校内督导机制仍有其固有的诸多不足,如自行组织的督导是否规范、合理,合法性又如何,督导活动能否起到预期的作用等仍存疑虑。因此,校内教学督导急需建立起与之呼应的校外教学监督机制,以便在更为宏观的层面上对高校教学质量及其工作予以监督、指导和评价。唯有如此,上下连贯、内外呼应、完整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方为建成,并能释放出更大效能。
二、市级教学督导内容体系构建的思路
(一)以教学质量为主线
美国著名管理大师朱兰的“质量三部曲”为本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质量三部曲”即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质量计划是对整个生产环节和过程从质量上预先把握;质量控制是选取影响质量的关键环节予以不定时监测,以便发现问题;质量改进即针对发现的问题或一个阶段后对有问题的质量行为进行改进。据此,市级教学督导宏观上可从教学质量保障、质量监控和质量改进三方面切入,作为教学督导内容体系的重要维度。质量保障,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其所指外延也有差异,可以说,所有的质量行为都属“保障”。此处的质量保障,主要是从环境和条件等方面为产生较高质量提供基本需要。因此,教学质量保障这一维度重点考察高校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和环境等。教学质量监控不仅要关注高校自身质量监控行为,而且,作为本身就是在进行质量监控的市级教学督导,还必须考察高校教学质量产生全程中的关键环节。教学质量改进主要关注高校围绕教学质量的提升所进行的教学建设与改革等相关内容。
(二)以促进机制的形成为重点
任何组织犹如一个生命体,外来再强大的“刺激”都必须经过内在的运行机理发挥作用。因此,市级教学督导在考察个别环节与要素的同时,更应从宏观角度系统把握教学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运行机制。从督导评价的时效性上看,实践中大多评价其发挥作用的时间为评价前的准备至评价结束,评价活动一旦结束,学校的一切行为立马恢复到评价前的状态,这种情况极大地损害了评价的功能。从这一角度上看,侧重于学校教学及其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将在更大程度上延长督导评价的时效,真正发挥监督指导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辐射作用。此外,关注高校教学运行机制,比起仅从个别的静态要素考察更有意义,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按照前述质量理论,对高校教学运行机制重在关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教学质量改进机制三个方面,主要关注这些机制建成及其完整性情况,运转与衔接情况以及运行效果等。
(三)宏观把握,点面结合
作为对整个地方高校开展督导的第三方机构,必须处在一定高度宏观把握市域内高校的整体情况,从当前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看待学校的发展,从学校人才培养特色来观照学校教学,正确评价学校教学工作;宏观把握还体现在对教学全程的系统关注上,应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的每个方面和每个环节;此外,宏观把握也要求教学督导从我国教育发展阶段及教育发展规律来看待地方高校的发展。只有切合教育规律,符合地方和学校发展实际,教学督导才能实现既定目标。当然,由于人力和时间的限制,实际上的教学督导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督导中还必须精心选取教学质量产生过程的关键环节或决定性要素,以此作为“索引”,深入分析学校教学情况实质,由表及里,点面结合。
三、市级教学督导内容体系架构
根据上面论述,本研究构建出了市级教学督导内容体系,详见下表。
论构建多样化德育内容体系 篇12
1.德育内容过分理论化
目前, 高校德育课教师一般都是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 按着比较严格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展德育教学。这种教学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注重“以理服人”, 难以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 没有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已经习惯于将道德推理、道德判断整合成道德内容, 以背诵记忆的方式通过概念、选择、简答和论述等文字表述形式以获取高分为目的完成德育课程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道德思维训练和道德判断能力的提升, 不利于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2.德育内容过分强调政治色彩
任何国家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必须使其教育内容为统治阶级服务, 因此德育成为传授和灌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工具,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德育内容方面过分强调政治要求和理想信念, 强调奉献和牺牲, 这种倾向在德育中突出了理想化的政治导向, 忽略了德育的本质内涵, 忽视了德育工作是包含了心理、道德、法制、政治和思想教育的有机整体, 使德育工作简单化;忽视了学生合理的心理和生理需要, 使德育丧失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和独特的价值内涵。
3.德育课内容过分强调“应然性”
一直以来, 高校德育内容过分强调“应然”性, 似乎展现在学生面前的道德画卷都毋庸置疑的告诉学生书本上的道理都是正确的, 你们应该相信, 而且必须相信。对于书本上所罗列出来的道德原则学生应该责无旁贷的去遵守。这种用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硬性道理, 在“应然”接受的前提下, 要求学生从外部学习进而实现内部转化。对于目前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叛逆心理的大学生来说, 显然很难接受这种纯粹的道德说教。大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 他们有着一定的生活经历和经验, 对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信息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判别力, 因此书本上“应然性”的内容在他们看来往往是抽象和充满书生气的, 无法成为他们形成真知的基础和桥梁。
二、德育内容特点分析
1.德育课内容的特殊性——强调生活化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 把一定的社会意识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 德育培养的受教育者的品德包含反映社会意识的道德品质、政治品质、法制品质和思想品质, 也包含个性心理品质。[1]因此, 德育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2]德育内容的这“五大要素”从个人的精神层面提出了规定性, 对个人思想道德的发展作了要求, 因此德育不同于传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其他的学科, 不是以传授既定的理论知识为主, 它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针对学生的知识层面而言的知与不知、懂与不懂的问题, 而是以促进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为主, 所要解决的是相信与否、践行与否的问题。因此相对于知识教育而言, 德育具有更大的难度, 其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德育内容必须生活化, 即从现实生活中提取与学生的成长实际息息相关的道德案例,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进行教学。
2.德育内容的非灌输性——强调“内化”
德育内容所强调的是让学生产生正确的道德认知, 培养坚定的道德意志, 完善健全的道德人格。它更注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强调德育内容的“内化”。只有学生在自觉学习的前提下, 才能将德育过程顺利进行, 才能够将教师讲述的理论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日常的道德实践中通过行为训练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从而达到净化心灵转化思想的目的。因此德育内容必须“真正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对话的师生关系, 关注受教育主体的现实需求, 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育过程, 培养自我教育、自我选择的能力, 主动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化’”。[3]
三、构建多样化的德育内容体系
1.生命观教育
随着新旧体制的变革, 社会节奏不断加快, 学习、生活、经济压力不断加剧, 不少学生在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理想与现实发生脱节造成挫折时, 便惊慌失措, 陷入长时间不良情绪的困扰而不能自拔, 有的甚至会走入极端, 造成严重后果。目前高校学生自杀事件频繁发生, 这一方面说明他们无法克服“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精神疲软”状态, 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代青年对于生命责任感的漠视。德育教师可以努力创设和利用适度和适量的困难情境对学生们进行生命观教育, 磨练他们的意志增加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也可以针对不同事件引入不同事例增强其论点的说服力。例如, 针对生活压力, 教师可以引入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洪占辉, 他连续十二年自立自强背着妹妹上大学。针对学习压力, 教师可以引入李阳的例子。他曾是一个连续三个学期大面积补考, 英语更是连年不及格的学生, 然而四个月的疯狂口语练习使其独创了疯狂英语学习方法, 成为英语学习者的一代名师。
2.社会责任感教育
大学生一般都具备了正确的道德认知, 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缺点和弱点。部分学生不清楚中国历史, 不知道“五四”、“一二·九”、“七七”等历史事件;不少学生不文明用语, 不尊老爱幼, 不讲究公共卫生习惯;在三观方面, 还有一些学生倡导利己主义、实用主义, 不能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价值取向功利化。几乎从小学开始就已经接触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在十多年受教育的过程中却收效甚微, 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德育的失败。抛开社会环境影响的客观条件, 单从德育课本身来说, 其教学方式、授课内容以及考核方法必须进行改革。教师不应该以规范性的板书、理论性的内容、学术性的语言通过提纲挈领的方式让学生记忆书本, 而是应该从他们的兴趣出发, 通过书本上的内容, 旁征博引各种相关事物, 使之从中汲取营养。
如《变形金刚》与《南京》两部影片相比较, 一部是以变形人为题材的商业片, 一部是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纪实片, 然而在上座率上一边是趋之若鹜一边是索然离场。德育教师可以根据这个事件展开讨论:一面是呼吁勿忘国耻, 一面却是淡漠历史, 对此你怎么看?以此为突破口讨论新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爱国主义形式, 爱国主义精神如何彰显。这种讨论内容很贴近大学生的成长实际, 很容易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 同时也很容易从讨论过程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便于教师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材料, 对症下药展开教学工作。
3.热点教育
高校德育内容必须以实际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为依托, 从学生生活中经历和体验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切入, 选择与学生个人有关的题材, 诸如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热点, 包括信仰、抱负、态度、兴趣、情感等与价值观有关的话题, 既考虑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差异, 又顾及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 尽可能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摘要:高校德育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主要阵地, 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高校德育教育应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生命观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热点教育, 构建多样化的德育内容体系。
关键词:德育内容,多样化,构建
参考文献
[1]储培君, 等.德育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7:39-40.
[2]詹万生.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 2001 (10) :5.
【课堂内容构建】推荐阅读:
丰富课堂内容09-17
课堂内容与手段05-15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11-16
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08-1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内容论文08-21
教学内容构建05-08
构建高效课堂,展现课堂魅力07-22
《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课程内容简介06-14
课堂构建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