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所得税法

2024-11-06

新所得税法(共11篇)

新所得税法 篇1

企业所得税就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企业所得税的多少,直接影响税后净利润的形成,它关系着企业的切身利益,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对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进行了统一。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与原税法相比,新税法在很多方面有突出变化。

一、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内外资企业分别适用两套不同的企业所得税制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入W T O后,国内市场对外资进一步开放,内资企业也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继续采取内资、外资企业不同的税收政策,必将使内资企业处于不平等竞争地位,影响统一、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建立。现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在执行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 两税差异使企业之间税负不平、苦乐不均。

旧税法在“税收优惠、税前扣除”等政策上存在对外资企业偏松、内资企业偏紧的问题。根据全国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资料测算。内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为25%左右,外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为1 5%左右。内资企业高出外资企业近10个百分点。

(二) 优惠政策存在较大漏洞。

许多内资企业钻“优惠政策”的空子,国家税款流失较大,因此,扭曲了企业经营行为。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比如,一些内资企业采取将资金转到境外再投资境内的“返程投资”方式,享受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等。

(三) 实施的变化。

内资税法、外资税法实施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要针对新情况及时完善和修订,以部门规范性文件发布的许多重要税收政策,也越要及时补充到法律中,为有效解决《企业所得税》制度存在的上述问题,有必要尽快统一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改革,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调整,有利于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法制环境,是实现“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配套措施,是中国经济制度走向成熟、规范的标志性工作,也是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和呼声。

二、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特点

(一) 层次清晰、内容细致。

1991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全文共30条,文中制定了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1994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全文共20条,比较简洁。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全文共8章60条。与两个旧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相比较,新企业所得税法分层次地规定了各方面的税收要素,而且考虑了国内、国际经营的实际情况。

(二) 税基较宽。

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给予减税或者免税的企业,依照规定执行。”留下了减免税的口子,导致以后减免税的规定越来越多。原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除规定据实扣除成本、费用和损失以外,还规定了区域性税收优惠、普遍适用于生产性企业的税收优惠和特殊的导向性税收优惠。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所得税税基的侵蚀。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确立了“宽税基”的原则,新的企业所得税法首先规定纳税人为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沿用了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纳税人比较普遍。其次在第四章用12条明确规定了税收优惠的方向、内容和权限,较好地控制了税收优惠的规模和范围,避免侵蚀税基现象的发生,确保实现“宽税基”的原则。

(三) 政策导向明确。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在企业所得税的不同环节,采取多种方式体现了国家加大治税思想。

第一,第4条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比旧条例低8个百分点。体现了“低税率”原则,实现了降低企业税负的目标。

第二,第9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体现了国家鼓励企业支持公益事业的作法。

第三,为了避免重复征税,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把国内企业符合条件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列为免税收入,规定企业来源于境外的应税所得在国外已缴纳的税收可以进行抵减。

第四,税收优惠重点扶持和鼓励需要发展的产业项目。包括农、林、牧、渔业,重点公共基础设施,环保节能,小型微利企业,扩大就业、高新技术和风险投资等。所有从事国家鼓励产业的企业都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第五,实行直接优惠与间接优惠相结合的税收优惠政策,新企业所得税法中有12条是关于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其中5条采纳了有条件的间接税收优惠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实现国家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

(四) 加强了反避税。

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确定的“严征管”的原则,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有3章专门规定了有关税收征管的内容。首先明确规定了源泉扣缴的方法,解决非居民企业偷逃税问题;其次是特别纳税调整,解决关联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问题;最后是征收管理,明确了纳税地点、纳税年度、纳税申报等一系列问题。

(五) 做好了法律之间的衔接。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有4处明确规定了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

第一,第21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此规定妥善地处理了税收与会计的关系。

第二,第49条规定:“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除本法规定外,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执行”。此规定明确了有关税收征管的法律依据。

第三,第57条规定了新旧企业所得税法税收优惠政策的过渡期,保证了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四,在第58条规定了新企业所得税法与税收协定的关系,明确了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的原则,当有不同规定时,依照协定的规定办理。

三、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内容

新企业所得税法 (以下简称新税法) 的内容体现了“四个统一”。

(一)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首先,新税法将内资税法和外资税法进行了整合,把两套不同的税法“合二为一”。其次,新税法统一了纳税人的认定标准。新税法以是否具有法人资格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认定标准,改变了现行内资企业所得税以独立核算为纳税人认定标准的作法,使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纳税人认定标准完全统一。再次,在纳税人范围的认定上,按照国际通行作法,将取得经营收入的单位和组织都纳入了征收范围。同时,为增强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的协调,避免重复征税,新税法明确了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作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二) 统一和降低了税率。

旧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33%。同时,对一些特殊区域的外资企业实行24%、15%的优惠税率,对内资微利企业实行27%、18%的二档照顾税率等,税率档次多,使不同类型企业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有较大差距。因此,有必要统一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新税法将新的税率确定为25%。

(三)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标准。

原两税分立下,内、外资企业在成本费用等扣除方面的规定存在着较大差异。如工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公益性捐赠等方面,外资企业可以据实扣除,而内资企业只能在限额内扣除,如工资支出人均每月最高扣除限额为1600元,公益性捐赠的扣除限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的3%。税前费用扣除办法和标准的差异,造成了内外资企业税负出现偏差。新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扣除。新税法作出了统一的规范,主要有:

(1) 统一了工资扣除标准。新税法取消了对内资企业的工资限额扣除政策,实行与外资企业一致的工资支出据实扣除政策。

(2) 统一了捐赠扣除办法。新税法将内资企业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比例由3%提高至12%。实行内外资企业一致的扣除政策。

(3) 统一和提高了研发费用扣除标准。新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

(4) 统一了广告费扣除标准。改变当前各种类型企业在广告费用不同的扣除标准,规定企业的广告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内,可以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可结转到以后年度扣除。

(四)统一了税收优惠政策。

原税制下,虽然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法定税率均为33%,但由于外资企业享受较多的税收优惠,导致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实际税负差异较大。法定税率的一致,却被形形色色不平等的税收优惠政策所掩盖,造成了内资企业实际税负高出外资企业近10个百分点。税负上的差异,导致内、外资企业间不公平竞争,同时由于税收优惠过多过滥,政策目标不明确,区域性优惠和困难照顾优惠过多,未能体现税收优惠的产业性目标。

新税法统一了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其主要内容: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基础设施和农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公益事业和照顾弱势群体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四、新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要求。解决目前内资、外资企业税收待遇的不同、税负差异较大的问题,实现公平税负,是新税法的主要目标。新税法着眼于企业间税负的公平,从税法、税率、税前扣除、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等五方面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实现了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所得税待遇一致,保证了内外资企业在公平的税收制度环境下的平等竞争,促进了统一、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虽然原有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和外资企业所得税都制定了一些鼓励向弱势产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导向作用不明显。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确定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业发展及环境保护与节能,政策导向明确,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新税法在构建平等的税收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同时,亦同时兼顾了税收的宏观调控,调整了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方式和内容,实施以产业导向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改普遍优惠为特定优惠,实行鼓励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创业投资以及发展高新技术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给予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税收优惠。

(三)统一企业所得税,增强内资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对于内资企业而言,新税法实施后,企业法定税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统一和规范了企业税前扣除标准,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了有效整合,内资企业的所得税负担将低于改革前的水平,有利于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

(四)统一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影响不大。

吸收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新形势下,要实现利用外资由“量”向“质”的转变。不仅是“两税合并”,2006年以来,一系列利用外资新政策陆续亮相,如2006年8月六部委发布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2007年开始首次将外资企业纳入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当前,我国正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无疑也要顺应这一要求。这些信号无疑给外资企业以清晰警示:进入中国就得按中国的规矩办事,充当着有国际化背景的新国民,只有这样,外资企业才能立于长久不败之地。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杨元伟说:“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后,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不一定会下降”。中国对于外商投资最主要吸引力:市场潜力、政局稳定情况、劳动力成本、土地附加资源价值、优惠政策等5个方面。国内税收优惠对引进外资的效应正处于加速递减趋势,两税合一将有助于提高外资引入。今后税收优惠将更多地由直接优惠转向间接优惠,由过去的以区域优惠为主,转为以产业优惠为主,使税收政策更多地体现产业政策。这将得使跨国公司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试图以高优惠低成本,将“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夕阳产业转移到中国内地。

综上所述,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 是我国新世纪税制改革的一件大事, 对我国经济的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我们深信, 在不远的将来, 我国还将进行增值税的转型, 在全国推行消费型的增值税, 并实行统一的房地产税制。我国将进一步实现税制的统一和规范。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对内、外资企业实行不同的所得税率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实行二税合一, 有利于内外资企业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 有利于统一、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建立, 促进国民经济更加健康、协调地发展。下面从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的必要性、新税法的特点、内容、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说明新所得税法对企业所产生的利弊及影响。

关键词:新所得税法,企业,影响

参考文献

[1]、黄兰岚.谈新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的影响.现代商业.2007.13.

[2]、王征, 王建新, 彭表秀.统一企业所得税法对经济的影响.中财网.2007.11.

[3]、沈文华.关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解析.商情 (教育经济研究院) .2007.02.

[4]、刘毅彬.新《企业所得税法》主要特点解析.交通财会.2007.05.

新所得税法 篇2

一、职工薪酬的范围

会计准则规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

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为其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也纳入职工范畴,如劳务用工合同人员。职工薪酬,包括企业为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也属于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包括:

(一)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二)职工福利费。

(三)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其中,养老保险费,包括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根据企业年金计划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也属于职工薪酬。

(四)住房公积金。

(五)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六)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

(七)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八)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没有使用职工薪酬的概念,但在《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对工资薪金进行了界定。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是把会计上的职工薪酬,分解为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人身安全保险费、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分别作出规定的。在税务处理上,不能简单地把职工薪酬作为工资薪金支出在税前扣除,应把会计上的职工薪酬分解为税法对应的费用支出,根据税法规定确定能否在税前扣除。

二、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和税前扣除的一般原则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除此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在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企业应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将应确认的职工薪酬(包括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但解除劳动关系补偿(下称“辞退福利”)除外。

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国家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对于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末以后1年以上到期的应付职工薪酬,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应付职工薪酬折现后的金额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应付职工薪酬金额与其折现后金额相差不大的,也可按照未折现金额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第二章

职工薪酬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下)

一、专项费用

在会计处理上,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比如,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等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根据企业年金计划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应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并按照准则的规定处理。

在税务处理上,根据《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第三十六条规定,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企业为全体职工按国家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社保经办部门(一般是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或税务部门)缴纳的社会保险支出,属于国家基本保障性质的保险,且国家有明文规定的,税收上应给予支持,可以据实扣除。

企业除了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缴纳基本社会保险外,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基本社会保险以外的补充保险,如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这些补充保险不仅是一种企业福利、激励制度,也是一种社会制度,对调动企业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完善国家多层次养老、医疗保障体系,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具有重要作用,国家一般给予税收支持。

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企业除了需要支付基本社会保险外,对有些特定工作,特别是高危行业,对职工的生命人身安全危害较大,为有效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求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这些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实质上也是企业为获取职工提供服务的必要支出,允许在税前扣除。而有些其他商业保险,是一种个人费用,不应在企业成本费用中扣除。

《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第四十二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

实施条例对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的税前扣除问题重新作出规范,主要考虑:

一是与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处理保持一致,同时解决实际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职工福利费的处理按照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损益,取消过去对职工福利费预提的办法。

另外,过去职工福利费没有严格的定义,企业的许多支出在此项目中归集,甚至一些企业借职工福利支出私设小金库,导致国家的税收流失。为保持职工福利费税收处理与会计处理保持一致,有效解决实际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条例规定,对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支出准予在税前据实扣除,同时对职工福利支出作出界定,即必须是满足职工共同需要的集体生活、文化、体育等方面的职工福利费支出; 二是与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政策保持一致。《工会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工会经费支出,在职工工资、薪金总额2%(含)内的,准予扣除。

同时,近年来,国家为鼓励技术创新,提高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按照职工工资总额2.5%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实施条例为保持与《工会法》、《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有关规定保持一致,按照《工会法》、《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有关规定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税收扣除作了调整。

第三章政府补助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上)

一、基本概念会计准则规定,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政府包括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国际类似组织也在此范围之内。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政府补助具有两个特征:

第一,政府补助是无偿的、有条件的。政府向企业提供补助具有无偿性的特点。政府并不因此而享有企业的所有权,企业未来也不需要以提供服务、转让资产等方式偿还。政府补助通常附有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1)政策条件。企业只有符合政府补助政策的规定,才有资格申请政府补助。符合政策规定不一定都能够取得政府补助;不符合政策规定、不具备申请政府补助资格的,不能取得政府补助。(2)使用条件。企业已获批准取得政府补助的,应当按照政府规定的用途使用。

第二,政府资本性投入不属于政府补助。政府以投资者身份向企业投入资本,享有企业相应的所有权,企业有义务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政府与企业之间是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关系。政府拨入的投资补助等专项拨款中,国家相关文件规定作为“资本公积”处理的,也属于资本性投入的性质。政府的资本性投入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均不属于政府补助。

《企业所得税法》没有政府补助的概念,但第六条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第七条规定,收入总额中财政拨款为不征税收入。《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收入总额包括补贴收入等。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第(一)项所称财政拨款,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所以,收入总额,包括政府补助,即包括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可见,政府补助,在税法中的对应概念是收入总额中的补贴收入。另外,在执行税法上,政府包括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但国际类似组织一般不在此范围之内。

二、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及其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政府补助表现为政府向企业转移资产,通常为货币性资产,也可能为非货币性资产。政府补助主要有以下形式:

(一)财政拨款在会计处理上,财政拨款是政府无偿拨付给企业的资金,通常在拨款时明确规定了资金用途。比如,财政部门拨付给企业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或进行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安置职工就业而给予的奖励款项,拨付企业的粮食定额补贴,拨付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研发经费等,均属于财政拨款。

在税务处理上,财政拨款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可见,税法上规定的“财政拨款”,只是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不包括企业取得的财政资金,因为企业的资金一般是不会“纳入预算管理”的;对企业无偿取得的财政资金,在税务处理上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应计入收入总额中其他收入的“补贴收入”。

第四章政府补助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下)

一、政府补助的确认与税务处理

在会计处理上,政府补助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企业能够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企业能够收到政府补助。在税务处理上,一般来说,应在实际收到政府补助时再计入收入总额,即应按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的实现,因为企业实际收到款项时才具有纳税能力。在企业能够收到政府补助,但尚未收到政府补助时,在税收上还不应确认收入的实现,因为此时企业尚不具备纳税能力。政府补助区分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进行处理。

(一)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

在会计处理上,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

在税务处理上,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都应在实际取得时计入收入总额。当会计上将收到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在当期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纳税调增处理;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的,在当期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纳税调减处理;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的,在当期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纳税调减处理。

(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在会计处理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在税务处理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都应在实际取得时计入收入总额。当会计上将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在当期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纳税调增处理;当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后,在当期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纳税调减处理。当会计上将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的,在当期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亦应计入收入总额。

(三)返还政府补助。在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在税务处理上,已计入收入总额的补贴收入需要返还的,无论存在相关递延收益,或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在当期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均可按照实际返还额进行纳税调减处理。

二、政府补助的计量与税务处理

在会计处理上,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在税务处理上,《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所称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前款所称公允价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但税法没有名义金额计量的规定。

(一)货币性资产形式的政府补助。

在会计处理上,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取得的各种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如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拨付的补助,通常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存在确凿证据表明该项补助是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拨付的,如按照实际销量或储备量与单位补贴定额计算的补助等,可以按照应收的金额计量。

在税务处理上,根据《实施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所称企业取得收入的货币形式,包括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企业取得货币形式的补贴收入,基本认同会计金额计量。

(二)非货币性资产形式的政府补助。

在会计处理上,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如该资产附带有关文件、协议、发票、报关单等凭证注明的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不大的,应当以有关凭证中注明的价值作为公允价值;如果没有注明价值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但有活跃市场的,应当根据有确凿证据表明的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如果没有注明价值、且没有活跃市场、不能可靠取得公允价值的,应当按照名义金额计量,名义金额为1元。

在税务处理上,根据《实施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所称企业取得收入的非货币形式,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所称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前款所称公允价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企业取得非货币形式的补贴收入,基本认同会计公允价值计量。

第五章 借款费用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

(一)一、基本概念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借款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借款利息,是指企业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资金发生的利息、发行公司债券发生的利息,以及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发生的带息债务所承担的利息等。

折价或者溢价,是指发行债券等所发生的折价或者溢价,发行债券中的折价或者溢价,其实质是对债券票面利息的调整(即将债券票面利率调整为实际利率),属于借款费用的范畴。辅助费用,是指企业在借款过程中发生的诸如手续费、佣金等费用,由于这些费用是因安排借款而发生的,也属于借入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是借款费用的构成部分。

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是指由于汇率变动对外币借款本金及其利息的记账本位币金额所产生的影响金额。由于汇率的变化往往与利率的变化相联动,它是企业外币借款所需承担的风险。因此,因外币借款相关汇率变化所导致的汇兑差额属于借款费用的组成部分。

企业借款分为专门借款与一般借款。专门借款,是指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一般借款,是指除专门借款以外的其他借款。

二、借款费用的资本化确认与税前扣除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借款费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开始资本化: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资产支出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在资本化期间内,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额,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本。

专门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前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本;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后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如果中断是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必要的程序,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应当继续进行。

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可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判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或者生产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与设计要求、合同规定或者生产要求相符或者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与设计、合同或者生产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响其正常使用或者销售;继续发生在所购建或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

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需要试生产或者试运行的,在试生产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生产出合格产品或者试运行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运转或者营业时,应当认为该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

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且每部分在其他部分继续建造过程中可供使用或者可对外销售,且为使该部分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实质上已经完成的,应当停止与该部分资产相关的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购建或者生产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但必须等到整体完工后才可使用或者可对外销售的,应当在该资产整体完工时停止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企业借款购建或者生产的存货中,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应当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

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存货,主要包括企业(房地产开发)开发的用于对外出售的房地产开发产品、企业制造的用于对外出售的大型机械设备等。这类存货通常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建造或者生产过程,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其中“相当长时间”,是指为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所必需的时间,通常为1年以上(含1年)。

在税务处理上,根据《实施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扣除。其他借款费用不予资本化。

另外,购置、建造活动发生非正常中断,但如果中断是使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所必需的程序,则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仍应予资本化。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长期借款费用,除购置固定资产发生的长期借款费用外,计入开办费,按照长期待摊费用进行税务处理。

第六章

借款费用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

(二)三、借款费用的费用化确认与税前扣除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除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外,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专门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后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一般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在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直至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重新开始。

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后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在税务处理上,根据《实施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企业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如果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较长的,其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不予以资本化,直接在发生当期扣除。

借款费用应否资本化与借款期间长短无直接关系,如果某纳税企业发生长期借款,并且没有指定用途,当期也没有发生购置固定资产支出,则其借款费用全部可直接扣除。在为使资产达到其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而进行的必要准备工作中断期间可能发生的借款费用,属于持有部分完工资产发生的费用,可以不资本化直接扣除。在使相关资产达到其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很必要的工作实际完成时,应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如果相关资产的各部分是分别完工的,每部分在其他部分建造过程中可供使用,并且为该部分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准备工作实际上已完成,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应停止。如果资产的任何一部分都必须在所有组成部分全部完工后才能交付使用,应在整个资产全部交付使用时,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

四、借款费用的计量与税前扣除标准

在会计处理上,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包括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资本化金额,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

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资本化率应当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资本化期间,是指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停止资本化时点的期间,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期间不包括在内。

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不应当超过当期相关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

在税务处理上,根据《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七章

外币折算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基本概念

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外币是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外币交易包括: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即期汇率,通常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企业发生的外币兑换业务或涉及外币兑换的交易事项,应当按照交易实际采用的汇率(即银行买入价或卖出价)折算。买入价,是指银行买入其他货币的价格;卖出价,是指银行出售其他货币的价格;中间价,是指银行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价。

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是指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采用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即期汇率是相对于远期汇率而言的,远期汇率是在未来某一日交付时的结算价格。企业在发生外币业务时,进行账面记录时所选用的汇率为记账汇率,往往是业务发生当天的汇率。由于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一般是存在差异的,这就会产生汇兑收益或汇兑损失。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与税款货币计量

在会计处理上,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按照准则规定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第一,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结算;第二,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第三,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企业选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还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第一,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第二,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第三,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第四,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境外经营,是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在境内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采用不同于企业记账本位币的,也视同境外经营。

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在税务处理上,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依照本法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以人民币计算。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基准汇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并缴纳税款。可见,无论企业以何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都以人民币计算并缴纳税款。税法所称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主要是考虑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中国领土,港币、澳元和台币,都不是外币,所以称为人民币以外的货币。

汇率的会计选择与税务选择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对于发生的外币交易,应当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企业发生的外币兑换业务或涉及外币兑换的交易事项,应当按照交易实际采用的汇率(即银行买入价或卖出价)折算。企业通常应当采用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汇率变动不大的,也可以采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进行折算。

在税务处理上,根据《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在货币交易中,以及纳税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除已经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以及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部分外,准予扣除。第一百三十条规定,企业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终了汇算清缴时,对已经按照月度或者季度预缴税款的,不再重新折合计算,只就该纳税内未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部分,按照纳税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经税务机关检查确认,企业少计或者多计前款规定的所得的,应当按照检查确认补税或者退税时的上一个月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将少计或者多计的所得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应补缴或者应退的税款。可见,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只采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不采用买入价、卖出价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外币交易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对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

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货币性项目分为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货币性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货币性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对于外币货币性项目,因结算或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增或调减外币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

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由于已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基金等),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含汇率变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

在税务处理上,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和《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企业的汇兑收益,应计入收入总额中的其他收入,作为应税收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第二,根据《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在货币交易中产生的汇兑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这些交易活动包括:企业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通常情况下指以外币买卖商品,或者以外币结算劳务合同,如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的居民企业向国外出口商品,以美元结算货款;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如企业借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表示的资金、发行以外币计价或结算的债券;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如接受外币现金捐赠等。在这些交易活动中,由于交易发生与确认实现时的汇率变化,将会产生汇率差,可能产生的汇兑损失允许在税前扣除。

第三,根据《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纳税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企业所拥有的货币性资产、负债,可能是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计量的,在纳税终了时,需要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标准,折算为人民币计算纳税,此时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若不同于企业取得货币性资产、负债的汇率时,就可能产生汇兑损失。这属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正常的、必要的支出,准予在税前扣除。但税法只规定货币性资产、负债的汇兑损失允许在税前扣除,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损失没有规定允许在税前扣除,应作纳税调整。

第四,根据《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已经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以及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部分的汇兑损失,不允许在税前扣除。企业发生的汇兑损失,如果已经计入有关资产成本的话,那么这部分汇兑损失可以通过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等方式予以税前扣除,假如直接作为汇兑损失在税前扣除,就违背了税前扣除不得重复扣除的原则;如果发生的汇兑损失,是由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部分所产生的,这部分损失应所有者负担,属于税后利润分配问题,故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第八章

租赁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一)一、基本概念

租赁,是指在约定的期间内,出租人将资产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取租金的协议。承租人和出租人应当在租赁开始日将租赁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

租赁开始日,是指租赁协议日与租赁各方就主要租赁条款作出承诺日中的较早者。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和出租人应当将租赁认定为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租赁期开始日,是指承租人有权行使其使用租赁资产权利的日期,表明租赁行为的开始。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对租入资产、最低租赁付款额和未确认融资费用进行初始确认;出租人应当对应收融资租赁款、未担保余值和未实现融资收益进行初始确认。

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其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符合下列一项或数项标准的,应当认定为融资租赁:第一,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此种情况通常是指在租赁合同中已经约定、或者在租赁开始日根据相关条件作出合理判断,租赁期届满时出租人能够将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第二,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第三,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其中“大部分”,通常掌握在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75%以上(含75%)。第四,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其中“几乎相当于”,通常掌握在90%以上(含90%)。第五,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租赁期,是指租赁合同规定的不可撤销的租赁期间。租赁合同签订后一般不可撤销,但下列情况除外:经出租人同意;承租人与原出租人就同一资产或同类资产签订了新的租赁合同;承租人支付一笔足够大的额外款项;发生某些很少会出现的或有事项。承租人有权选择续租该资产,并且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不论是否再支付租金,续租期也包括在租赁期之内。

最低租赁付款额,是指在租赁期内,承租人应支付或可能被要求支付的款项(不包括或有租金和履约成本),加上由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的,购买价款应当计入最低租赁付款额。最低租赁收款额,是指最低租赁付款额加上独立于承租人和出租人的第三方对出租人担保的资产余值。

或有租金,是指金额不固定、以时间长短以外的其他因素(如销售量、使用量、物价指数等)为依据计算的租金。履约成本,是指租赁期内为租赁资产支付的各种使用费用,如技术咨询和服务费、人员培训费、维修费、保险费等。

经营租赁是指除融资租赁以外的其他租赁。经营租赁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租赁期届满后,承租人有退租或续租的选择权,而不存在优惠购买选择权。

二、融资租赁中承租人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

在会计处理上,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承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租入资产价值。

承租人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能够取得出租人租赁内含利率的,应当采用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否则,应当采用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作为折现率。承租人无法取得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且租赁合同没有规定利率的,应当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租赁内含利率,是指在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之和的折现率。

担保余值,就承租人而言,是指由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就出租人而言,是指就承租人而言的担保余值加上独立于承租人和出租人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资产余值,是指在租赁开始日估计的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未担保余值,是指租赁资产余值中扣除就出租人而言的担保余值以后的资产余值。

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承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当期的融资费用。承租人应当采用与自有固定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计提租赁资产折旧。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资产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或有租金应当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在税务处理上,根据《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第(三)项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可见,税法不考虑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相关资产的计税基础,与该资产的入账价值是有差异的。根据《实施条例》第四十七条第(二)项规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按税法规定执行,与会计准则规定是有差异的。

第九章

租赁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二)三、融资租赁中出租人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

在会计处理上,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出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按照上述规定转出租赁资产,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如有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未实现融资收益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配。出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当期的融资收入。

出租人至少应当于每年终了,对未担保余值进行复核。未担保余值增加的,不作调整。有证据表明未担保余值已经减少的,应当重新计算租赁内含利率,将由此引起的租赁投资净额的减少,计入当期损益;以后各期根据修正后的租赁投资净额和重新计算的租赁内含利率确认融资收入。租赁投资净额是融资租赁中最低租赁收款额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未实现融资收益之间的差额。已确认损失的未担保余值得以恢复的,应当在原已确认的损失金额内转回,并重新计算租赁内含利率,以后各期根据修正后的租赁投资净额和重新计算的租赁内含利率确认融资收入。或有租金应当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在税务处理上,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根据《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六)项所称租金收入,是指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租金收入金额,应当按照有关租赁合同或协议约定的金额全额确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四、经营租赁中承租人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

在会计处理上,对于经营租赁的租金,承租人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其他方法更为系统合理的,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有租金应当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出租人提供免租期的,承租人应将租金总额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个租赁期内,按直线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免租期内应当确认租金费用;出租人承担了承租人某些费用的,承租人应将该费用从租金费用总额中扣除,按扣除后的租金费用余额在租赁期内进行分摊。

在税务处理上,根据《实施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按照以下方法扣除: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不得计算折旧扣除。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二)项规定,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根据《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二)项所称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第(二)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五、经营租赁中出租人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

在会计处理上,出租人应当按资产的性质,将用作经营租赁的资产包括在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关项目内。对于经营租赁的租金,出租人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确认为当期损益;其他方法更为系统合理的,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出租人提供免租期的,出租人应将租金总额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个租赁期内,按直线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进行分配,免租期内出租人应当确认租金收入。出租人承担了承租人某些费用的,出租人应将该费用自租金收入总额中扣除,按扣除后的租金收入余额在租赁期内进行分配。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经营租赁中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是指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金额较大的应当资本化,在整个经营租赁期间内按照与确认租金收入相同的基础分期计入当期损益。对于经营租赁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出租人应当采用类似资产的折旧政策计提折旧;对于其他经营租赁资产,应当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或有租金应当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在税务处理上,根据《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租金收入金额,应当按照有关租赁合同或协议约定的金额全额确定。对于经营租赁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出租人应当采用类似资产的税务处理折旧政策计提折旧;对于其他经营租赁资产,应当类似资产的税务处理方法进行摊销。

六、售后租回交易

在会计处理上,承租人和出租人应当根据准则的规定,将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融资租赁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予以递延,并按照该项租赁资产的折旧进度进行分摊,作为折旧费用的调整。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经营租赁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予以递延,并在租赁期内按照与确认租金费用相一致的方法进行分摊,作为租金费用的调整。但是,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租回交易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在税务处理上,《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没有专门的规定。一般来说,采用售后租回方式销售商品的,收到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售价与资产原计税基础的差额,应当采用合理方式分摊,调整折旧或租金费用。有确凿证明认定属于经营租赁的售后租回交易是按公允价值达成的,销售的商品应按售价确认收入。

第十章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甲公司从2007年开始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初,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型技术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一项专利权。该公司在当年研究开发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成本562万元、直接参与研究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804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的其他费用234万元,共计16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32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58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的支出700万元。2007年底,该项新型技术已经用于产品生产而达到预定用途,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其价值。2007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33%;假定2008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仍为2000万元,但按新企业所得税法,适用税率改为25%,除研发费用外,没有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88号)等相关规定,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发生研发支出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9000000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7000000

贷:原材料5620000

应付职工薪酬8040000

银行存款2340000。

2.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计入当期损益时

借:管理费用90000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9000000。

3.同时满足无形资产的各项条件确认无形资产时

借:无形资产700000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7000000。

4.2007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1)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0000000-(16000000×150%-9000000)=5000000(元)。

应交所得税=5000000×33%=1650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165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650000。

(2)递延所得税2007年资产负债表日,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700万元,计税基础为零,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700万元将于未来期间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产生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义务,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7000000×33%=2310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2310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2310000。

也可以将(1)、(2)合并作如下复合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396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650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2310000。

5.2008摊销无形资产价值

借:制造费用——专利权摊销700000

贷:累计摊销700000。

6.2008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1)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0000000-(0-700000)=20700000(元)。

应交所得税=20700000×25%=5175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517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175000。

(2)递延所得税2008年资产负债表日,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630万元,计税基础为零,因其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所以两者之间的差额630万元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630×25%=157.5(万元),但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年初余额为231万元,当期应转回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73.5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735000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735000。也可以将(1)、(2)合并作如下复合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4440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73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175000。

假设此后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25%保持不变,则从2009年开始每年应转回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均为17.5万元,累计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73.5+17.5×9=231(万元)。表明到10年后,即2017年资产负债表日,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均为零,两者之间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原已确认的与该项无形资产相关的231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已经全额转回。

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存货,是指企业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者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五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该准则第十九条还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虽然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但因此而导致的存货账面价值下降,当期利润减少,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税法并不认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得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进一步明确,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即以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也就是说,按照税法的规定,资产的减值在转化为实质性损失之前,是不允许税前扣除的,即其计税基础不会因减值准备的提取而发生变化,从而造成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该暂时性差异会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额,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确认条件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举例: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采用成本与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2007年生产的一批A产品的账面成本为4000万元,市价持续下跌,并在可预见的将来无回升的希望。根据资产负债表日状况确定的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分别为:2007年末3200万元,2008年末3800万元。2009年1月25日全部对外销售,不含税售价4100万元,全部款项收存银行。假设甲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2007年~2009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均为1000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分别为:2007年33%,2008年开始改为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则相关账务处理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1.2007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00-3200=80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800

贷:存货跌价准备800。

纳税调整:2007年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00万元。

2.2007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1000+800)×33%=594(万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4000-3200)×33%=264(万元);

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594-264=33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330

递延所得税资产264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94。

3.2008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00-3800-800=-600(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600

贷:资产减值损失600。

纳税调整:2008年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600万元。

4.2008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1000-600)×25%=100(万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4000-3800)×25%-264=-214(万元);

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100+214=314(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314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0

递延所得税资产214。

5.2009年1月25日销售产品

借:银行存款4797

贷:主营业务收入4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97

借:主营业务成本3800

存货跌价准备200

贷:库存商品4000。

纳税调整:2009年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

6.2009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1000-200)×25%=200(万元)。

资产负债表日该项存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均为0,两者之间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原已确认的的该项资产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予全额转回。应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64-214=50(万元)。

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200+50=25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2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00

递延所得税资产50。

如果把2007年~2009年三个会计作为一个完整过程来看,通过上述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后,按照会计准则核算和按照税收法规调整的结果,会计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是一致的,所得税费用与应缴所得税额也是相等的。

第十一章

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存货,是指企业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者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五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该准则第十九条还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虽然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但因此而导致的存货账面价值下降,当期利润减少,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税法并不认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得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进一步明确,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即以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也就是说,按照税法的规定,资产的减值在转化为实质性损失之前,是不允许税前扣除的,即其计税基础不会因减值准备的提取而发生变化,从而造成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该暂时性差异会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额,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确认条件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举例: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采用成本与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2007年生产的一批A产品的账面成本为4000万元,市价持续下跌,并在可预见的将来无回升的希望。根据资产负债表日状况确定的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分别为:2007年末3200万元,2008年末3800万元。2009年1月25日全部对外销售,不含税售价4100万元,全部款项收存银行。假设甲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2007年~2009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均为1000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分别为:2007年33%,2008年开始改为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则相关账务处理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1.2007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00-3200=80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800

贷:存货跌价准备800。

纳税调整:2007年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00万元。

2.2007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1000+800)×33%=594(万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4000-3200)×33%=264(万元);

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594-264=33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330

递延所得税资产264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94。

3.2008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00-3800-800=-600(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600

贷:资产减值损失600。

纳税调整:2008年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600万元。

4.2008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1000-600)×25%=100(万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4000-3800)×25%-264=-214(万元);

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100+214=314(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314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0

递延所得税资产214。

5.2009年1月25日销售产品

借:银行存款4797

贷:主营业务收入4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97

借:主营业务成本3800

存货跌价准备200

贷:库存商品4000。

纳税调整:2009年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

6.2009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1000-200)×25%=200(万元)。

资产负债表日该项存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均为0,两者之间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原已确认的的该项资产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予全额转回。应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64-214=50(万元)。

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200+50=25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2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00

递延所得税资产50。

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法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词:個人所得税法;税制模式;国际经验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我国于1980年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1994年实施了个人所得税制改革,随历经9次修改,但其对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不公,平衡税收负担的重要作用依然不足。

一、个人所得税及其社会功能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的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其基本要素有纳税主体、税率、应税所得等。纳税主体是指按照税法规定,依法履行税款缴纳义务的当事人。税率是指课税的尺度,是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例关系,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有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税率形式。从各国的个人所得税税法来看,对“个人所得”的界定包括合法性、连续性、净值性、实际性,所得的范围包括有形收入、投资收益、实物所得折合的市场价值、已实现的资本收益和纳税人拥有的财产价值在一年内的增减额以及由于财产的实际处理引起的损益。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财政收入能够为政府履行职能、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通过调解个人收入分配,实现资源的重组分配功能,起到稳定社会经济的作用。开征个人所得税不仅有着重要的组织财政收入意义,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稳定社会经济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国内现实情况来看,2012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实现收入5820.24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仅为5.8%,工薪阶层个人所占比重超过50%,意味着个税未完全体现出“高收入者多纳税”的原则。

个人所得税的一般课税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公平原则、效率原则以及公平与效率统一原则。税收的社会公平在于其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促进个人及经营者之间的公平竞争;通过课税机制建立、差别征收实施调节,创造大体公平的客观竞争环境。此外,个人所得税必须有效配置资源,有效运行经济机制,从而使社会从可用资源的利用中获得利益最大化。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发展现状

我国采用分类所得税模式,不将个人的总所得合并征税,而是分项、分类计算,优点在于可以广泛采用源泉法,控制税源,防止税款逃漏,课税简便。但是,这种模式不能准确反映居民的实际税负能力,可能使收入来源单一的低收入者适用了较高的税率,而高收入者则通过分散收入来源,合理逃税避税。我国采取主动申报制度,如纳税人纳税意识不太强,不会主动纳税;另外,纳税人取得相同收入,并不意味着支付的成本相同,因此,采取固定费用扣除标准和同样的扣除比例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从税率结构看,我国采用了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税率。累进税率分为工薪收入者和个体工商户,分别采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对其他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这种税率结构会造成三种弊端,其一,3%-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于所有工薪阶层,而对于非勤劳所得采用20%的比例税率,这会造成劳动所得缴纳税收高于非劳动所得的不公平现象。其二,边际税率差异较大,从最低3%到最高45%和35%的边际税率有失公允。其三,尽管从9级减少到7级,但是,级次依然过多;在实际操作中,35%、45%的高边际税率使用较少。

另外,在征收层面,税务机关的征管观念和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特别是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在涉及到个人所得的部门间还没有建立信息和资源共享,税务机关无法与企业、证券、银行、工商、房屋产权登记等部门建立关联,无法了解个人所得的真实情况,导致个人所得税无法发挥调节社会公平的全部作用。

三、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对策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美国,个人所得税占整个联邦政府财政收入的45%;在澳大利亚,个税占到财政收入的66%。从我国的政治、经济环境出发,完善和发展个人所得税目标必须在强化财政收入功能的基础上突出调节经济功能。同时,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应遵循公平原则、经济稳步增长原则、税收管理效率原则和法治原则。

第一,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税制,以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制度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应有作用。由于我国税务征管条件比较薄弱,个人收入水平较低,还不具备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综合所得税制的各项条件。可以选择综合与分类并行的混合所得税制模式,当条件成熟时再选择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综合所得税制。

第二,建立费用扣除的合理制度。我国个人所得税采取了定率扣除和定额扣除两种扣除办法,没有体现对个体差异的特殊照顾,应当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从家庭因素、基本生计因素、经济波动因素等视角建立费用扣除制度,使不同经济条件的公民负担合理的税负。

第三,优化个人所得税税率。近30年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大幅提高,中低收入者的生活压力加重。可通过减少税率档次,降低边际税率、扩大距级等措施。根据我国国情来看,5%-35%税率比较恰当,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级距,加大个人所得税调节力度。同时,适当削减级次,加强个人所得税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把累进税率的级距定在3-5级左右。

第四,建立科学高效的征管体系。根据税务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自行申报的人数在逐年攀升,逐步完成由代扣代缴向自行申报制度的过渡也是综合国力、国民素质高的具体表现。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建立税务申报、税款征收、信息采集等税务征管系统,连接银行、证券、房屋产权登记部门的网络,加强个人收入的全方位监控,防止纳税人的偷税漏税行为。

最后,培养良好的纳税意识。应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加大政府支出公开透明度,我们每个公民都应当强化自身的纳税义务以及纳税权利意识,积极地承担自己应尽的纳税义务,凭借纳税义务维护自己的纳税权利,形成良性循环,培养良好的纳税意识。

参考文献:

新个人所得税法的影响分析 篇4

一、新个人所得税法概述

个人所得税是征税机关和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和管理过程中所有社会关系的法律总称, 只要是在中国的境内有住所, 或者在中国境内居住已经超过一年的个人, 在中国境内和境外所有的取得, 都要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非常广泛, 暴露工资薪金、经营所得等各种个人所得,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 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 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在新的个税实施条例中, 起征点上调为3500元, 所谓的“附加减除费用”是说在扣除3500元后再减除1300元的标准。

现在使用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方法是:员工的总工资减去福利中的五险一金或者三险一金, 再减去免征额, 之后按照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进行计算, 最后减去速算扣除数, 得出的结果就是员工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其中的速算扣除数是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比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多纳的那一部分税额。个人纳税:扣除标准即是起征点3500元/月, 计算标准采用7个等级的超额累进税率, 即纳税金额在1500元以下的, 按照3%的税率进行计算纳税金额在4500元以下的, 按照税率10%、速算扣除数105元进行计算, 纳税金额在9000元以下的, 按照税率20%、速算扣除数555元进行计算, 纳税金额在35000元以下的, 按照税率25%、速算扣除数1005元进行计算, 纳税金额在55000元以下的按照税率30%、速算扣除数2755元进行计算, 纳税金额在80000元以下的, 按照税率35%、速算扣除数5505元进行计算, 纳税金额超过80000元的, 按照税率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进行计算。

关于各类奖金:“对全年一次性奖金意外的其他各中名目的奖金, 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年终加薪、绩效工资等全年一次性奖金, 按收入全额分摊至12个月的数额确定使用税率, 按规定方法计算应纳税额。”关于各类津贴补贴:“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福利费和给予个人的生活补助费不征税;企业以现金形式发放的住房补贴、医疗补助、防暑降温费和职工食堂经费按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关于各类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对于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缴付的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事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规定部分应当计入当期工资薪金的应纳税额。”

二、个税调整对工薪阶层的影响

1、月收入方面

由于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政策采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越大, 对应使用的税率越高。与每月工资薪金能够均衡发放的纳税人相比较而言, 工资薪金所得不够均衡的纳税人需要承担更重的纳税负担。因此, 均衡发放工资薪金可以起到减轻税负的目的。我国规定:“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 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这些行业包括:远洋运输业、采掘业等, 这些从业人员可以享受均衡发放工资薪金所带来的利益, 当然其他每月工资薪金变化起伏较大的行业, 也可以借鉴这一做法降低税负。

某企业每月支付给职工的工资薪金总额为60000元 (不包含一次性年终奖和每月按规定扣除的相关费用) , 下面将以表格的形式展现工资薪金是否均衡发放对个人所得税纳税情况的影响, 如表1所示:

上表已经表现的很明确了, 如果每月的工资能平均发放5000元, 全年的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额为540元, 否则, 要支付681元的个人所得税, 两种情况的差额有141元。从税法的角度来看, 半年奖、季度奖等使得工资薪金不能均衡发放的金额的发放, 必定使员工的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负担增加, 降低了其实际收入。所以, 将各种奖金平均归入每月的工资薪金中, 可以降低对应的税率档次, 从而达到减少税负的目的。

2、年终奖方面

年终奖税负的反向变化多存在于计算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时造成的税率临界点的变化, 简单来讲就是由于奖金的多发使得相应的税率也跟着水涨船高, 甚至出现实际到职工手中的奖金数额还没有多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金额多。因此, 要对年终一次性奖金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规划, 特别是那些距离纳税临界点近的数额, 对可能引起的税率临界点的变化加以充分的考虑, 尽量降低税率级别, 避免发生多发的奖金使职工的税后所得减少的情况。例如职工小吴的月工资为3500元, 年终奖为4501元, 其同事小王年终奖为4500元, 按全年奖金的计算方法, 小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4501×20%-555=345.2元, 而小王只需要纳税4500×10%-105=345元, 小吴仅仅比小王多拿到一块钱就要付出这一块钱的20%的税负, 原因很明显就是小吴多收入的那一元使税率从10%上升到了20%。

由此可见, 合理的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筹划可以尽可能地使年终一次性奖金对应更低的税率标准。当数额仅高出较低档次税率的临界值一点点的时候, 可以适当的调减到临界值上, 降低纳税额, 不要让多收入的一元钱给职工带来大于一元钱的税负。

三、对年终奖、月工资薪金进行合理的分配

奖金是属于工资范畴之内的, 应当按工资所使用的征税办法按国家规定上缴个人所得税。但是, 同样的一笔数额奖金, 在按月份发放, 按季度发放, 还是按半年或者全年发放, 在个人所得税法中的规定是不同的。国家规定, 如果用按月的方式发放, 将其归入当月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是集中数月发放, 则单独做一个月的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也就是这笔收入的纳税金额在不同的发放方式下是不同的。

年终奖就是集中数月发放的奖金类型, 并且其发放数额往往比较庞大。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 年终奖需要归入当月的收入所得中一并计算个人所得税。因此, 与月薪相比数额较庞大的年终奖的加入会给纳税人增加不小的纳税负担。如果将年终奖均衡的归入每月的月收入中或者通过其他的筹划方法, 减少年终奖的纳税基数, 可以有效的减少纳税人的纳税负担。

例如2011年刘先生的月薪是4500元/月, 年奖金预计48000元。如果发放奖金的方式把奖金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按月发放3000元, 剩下的12000元作为年终奖发放。那么应纳的税额为[ (4500+3000-3500) ×10%-105]×12+12000×25%-1005=5535, 由此可见, 对各种奖金, 特别是数额相对庞大的奖金应做合理的分配, 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税负。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发现, 新个人所得税法对工资薪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通过一些相应的筹划方式, 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节税, 本文在分析的过程中选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案例进行分析, 形象的说明了节税的具体措施, , 当今社会的税收制度与理想中的相比较而言, 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改善。无论是立法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受雇者个人都应该充分的了解到工资薪金在不同情况下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差异, 灵活的处理问题, 精确计算出多种不同的结果, 从中挑选对自身最为有利的一种, 使经济水平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吕瑜.解析个人所得税新政策“漏洞”[J].商场现代化.2006 (25)

[2]雷渊斌.关于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思考[J].会计之友 (下旬刊) .2006 (09)

[3]张先进.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筹划[J].职业技术.2008 (02)

[4]刘东辉.现行全年一次性奖金个税计征办法的缺陷及改进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 (12)

新所得税法 篇5

摘要:2011年9月1日,新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正式实施,有效减轻了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如何在当前复杂而严峻的形势下,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有效地堵塞税收漏洞,抑制偷漏税现象,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原因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原个人所得税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采用分类税制模式,税率结构较为复杂,工薪所得税率级次过多,低档税率的级距较短,费用扣除不合理,难以充分体现公平负担的原则等。为调节收入分配,完善税制,改善民生,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的要求,新个税法适时出台,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如何通过进一步深化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机制,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提高调节个人收入能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缓解分配不公的矛盾,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在实施新个所税法的同时,重视其征管和手段,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征收,特别是对高收入人群征收与监控,增加财政收入,增强财政的调节,关注弱势群体,帮助困难群众走出困境,是政府和财政部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一、当前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民缺少自觉纳税申报的意识,很难确保税款应收尽收。

从整个社会的范围来看,依法纳税的意识在人们的心目中仍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对税款的应收应尽是极为不利的。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公民对个人所得税法的详细了解程度不够,当取得各种应税收入时,除被支付单位代扣代缴部分外,对其他收入是否应缴税,该如何申报缴税,应缴纳多少不清楚;二是公民对个人所得税的缴纳存在侥幸心理,由于个人所得税和个人关系密切,纳税人普

遍存在避税和少缴税款的心理,税务部门虽然年年宣传,但仍有部分业户不懂税法,公民普遍存在我自己不说,税务机关就难查出的心理。

(二)个人应税所得来源隐蔽,难以准确核实。

个人收入来源渠道多,收入形式复杂,职工工资、薪金之外的收入有明有暗,有现金有实物,在全部收入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目前市场经济还不发达,信用化程度很低,个人收入分配主要依靠现金支付结算,要完全真实反映一个人的实际收入是很困难的,靠地税部门投入大量精力全面检查,也是不现实的。正是个人收入的这种不透明,导致个人应税所得难以核实,不利于税款及时足额的征收。

(三)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诸多不足。

1、征管手段相对落后,征管力量不足。

个人所得税现金交易多,是税收征管中范围最广、隐蔽最深、难度最大、征收成本最高的一个税种。这在客观上要求税务机关要有健全的管理机制及现代化的征管手段。而地税部门征管的税种多、范围广,人员有限,对个人所得税投入的征管力量不足,征收机关掌握的信息不全面,执法和稽查力度不到位,惩治偷税不严,导致个人所得税征管漏洞较多,极易造成税款的流失。

2、部门配合不力,源泉控管难以全面落实。

我国个人所得税对工薪阶层的具体征收方式是源泉控管、代扣代缴为主,同时辅之以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但实际执行的情况并不尽人意。由于受利益驱使或各种因素干扰,有的部门、单位、企业不愿全面履行代扣代缴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代扣代缴义务,消极应付,致使源泉控制环节脱节,出现断档,导致了大量的漏税和调节乏力。

3、征收范围窄。

虽然《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但从各单位的征管范围上看,目前实际上只有工资、薪金所得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由于征管措施和代扣代缴制度相对完善之外,其他各项所得因缺乏有效的征管办法而部分流失掉了。

二、征收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产生个人所得税征管效率不高的原因很多,具体的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分析:

(一)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偷逃个人所得税的手法是五花八门,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计或少计收入,企业故意将工资表外的各类“补助”不按规定计入工薪收入纳税;企业违反政策将收入化整为零计算纳税,以达到不缴或少缴税的目的;企业发放实物时没有将实物折合成现金计入工薪收入纳税;造假名单,故意张冠李戴,弄虚作假:随意扩大成本;个人消费支出由企业报销而不计入收入纳税;巧立名目,随意扩大扣除费用标准。所有这一切是围绕着“缩小计税依据,扩大扣除范围”而进行的。

(二)从个人偷逃税的手法来分析。我们常常会遇见这样的一些纳税人:例如:把个人现金收入不转入个人所开的公司账上,直接坐收,放进个人腰包就算完事,而个人的生活消费却在公司里开支,把个人的消费与公司的运营成本混淆在了一起。再就是在支付别人现金的时候,往往不愿扣缴税款,税务部门又无从查证。还有就是在多家银行开设多个账户,把自己的收入分散打入这些账户,但在申报纳税时,只向税务局提供一个账户,仅就这个账户里的个人收入申报纳税。上述偷逃税方式中又以现金交易为最多,使用最频繁,交易结束后又不留痕迹,税款偷逃后又最不易查处的手段。这已成为个人所得税流失的主要渠道。

(三)从监管手段来分析。大量偷逃税现象的发生,与我们对个人所得税的监管不到位密切相关。个人所得税监管难究竟难在什么地方。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难”:一是取得的收入的人“难寻找”。经济开放了,经济交流全球化进程日新月异,取得收入人员的流动性不断增加,他们不但在本市跑,在全国跑,甚至在全世界到处跑,税务机关很难对这些人进行全过程的监控。二是取得的收入的方式“难监控”。个人信用制不健全,收入透明度太低,隐蔽性太强,现金交易量太大,税务机关难以搞清楚每个人每笔收入的来源和取得方式。三是取得的收入的数额“难核查”。由于取得的收入的人难找到,取得的收入的方式多元化,税务机关难以弄清楚一个人到底取得了多少收入,也就难以核实这些人应缴多少税款。

(四)从各部门间的配合来分析。部门间的配合不尽如人意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个人信用制度体系不健全、现金交易大量存在的情况下,要全面了解一个人的收入、纳税情况,有赖于诸多部门的配合。比如,了解文化演艺界的收入需要演出地的文化管理部门配合,了解外来人员的收入需要人口管理部门配合,等等。由于有关部门与税务部门无法形成有效的配合,缺乏必要的沟通,构成了外部信息来源不畅,其他行业部门无法准确判断什么是应税收入,什么不是应税收入,从而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严密的组织来征管,就容易出现大量的税收漏洞。

(五)从代扣代缴制度执行情况来分析。代扣代缴制度的施行是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征缴的最好方式。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大都来自这种方式。它简单易行,成本低见效快,非常适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的状况。然而并不是一点问题也不存在,代扣代缴制度执行的好坏主要的取决于代扣代缴义务人自身素质水平的高低。税务机关在征管上对代扣代办缴义务人能够做到的仅限于发放一纸代扣代缴证书,往往是证书发完就“一劳永逸”,对代扣代缴义务人的教育、培训、总结、表彰就显得不那么关心,致使代扣代缴难以落到实处。

三、进一步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几点思考

(一)加大新个人所得税法的宣传教育力度。

针对目前我国纳税人纳税意识仍相对薄弱的状况,首先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向全社会进行广泛、深入的税法宣传,在各大报刊、电台、电视等新闻媒体设臵固定栏目进行经常性的税法宣传,使税法深入千家万户,人人皆知。其次,要在加强税收征管手段现代化的同时,加强纳税服务,在服务理念上要强化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做到主动服务、优质服务;在服务手段上要不断创新,运用科技手段进一步完善网上申报、纳税,方便纳税人,切实减轻纳税人申报纳税申报的难度和压力。

(二)发挥数据大集中优势,建立严密的个人收支监控体系。

充分发挥《税友龙版》、数据大集中的优势,拓展横向部门数据共享,建立统一的应用平台,健全完善信息互通机制,初步实现应税收入、申报、开票、入库、税源管理、税务稽查、监督等环节一条龙作业。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办理税款征收业务,监控个人收入变化情况,分析个人所得税税源变化,以及对税收整个业务过程实行全方位监控,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降低税收成本。建立健全支付情况报送制度,实现税务、工商、银行、保险等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料交换和共享,以有效监控个人收入;实行财产登记制度,以便税务机关及时掌握个人各项财产状况,使个人的应税所得得到准确核实,防止偷逃税行为的发生。

(三)规范征管手段,加强征管力量。

针对目前个人所得税征管中征管手段不够完善,征管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各级地方税务局要适时充实个人所得税征管人员,增强征管力量;同时,要采取各种形式,尽快开展税收业务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操作能力,保证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个人所得税要有大的起色,必须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和处罚拒不履行扣缴义务的单位,要依法查处,严格进行补税、罚款和惩治,不允许姑息迁就和搞下不为例。要严格依法治税,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和处罚拒不履行扣缴义务的单位,要依法查处,严格进行补税、罚款和惩治,不允许姑息迁就和搞下不为例。

(四)切实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

一是要不断完善高收入者主要所得项目的个人所得税征管。

1、加强财产转让所得征管。完善自然人股东股权(份)转让所得征管,积极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合作,加强对个人转让非上市公司股权所得征管,重点做好平价或低价转让股权的核定工作,建立电子台账,记录股权转让的交易价格和税费情况,强化财产原值管理。加强房屋转让所得和拍卖所得征管,搞好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加强房屋转让所得征管,加强与本地区拍卖单位的联系,掌握拍卖所得税源信息,督促拍卖单位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深化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管。加强企业分配股息、红利的扣缴税款管理,重点关注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资产评估增值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的征管,堵塞征管漏洞。对投资者本人及其家庭成员从法人企业列支消费支出和借款的,应认真开展日常税源管理和检查,对其相关所得依法征税。涉及金额较大的,应核实其费用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对企业及其他组织向个人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应通过核查相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凭证等方式,督导企业或有关组织依法扣缴个人所得税。

3、完善生产经营所得征管。重点加强规模较大的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查账征收管理;难以实行查账征收的,依法严格实行核定征收。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资金用于投资者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消费性支出和财产性支出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二是要继续加强高收入行业和人群的个人所得税征管。

1、加强以非劳动所得为主要收入来源人群的征管。密切关注持有公司大量

股权、取得大额投资收益以及从事房地产、矿产资源投资、私募基金、信托投资等活动的高收入人群,实行重点税源管理。

2、做好高收入行业工薪所得征管工作。深化高收入行业工薪所得扣缴税款管理。重点关注高收入行业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各项工资、薪金所得,尤其是各类奖金、补贴、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等激励所得。加强高收入行业企业扣缴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总额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工资费用支出总额的比对,强化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联动管理。

3、加强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管理。对纳税人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通过明细申报数据等信息汇总比对。

4、完善数额较大的劳务报酬所得征管。督促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扣缴义务,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及时获取相关劳务报酬支付信息,重点加强数额较大劳务报酬所得的征管。加强对个人从事影视表演、广告拍摄及形象代言等获取所得的源泉控管,重点做好相关人员通过设立艺人工作室、劳务公司及其他形式的企业或组织取得演出收入的所得税征管工作。

三是要建立健全高收入者应税收入监控体系。

1、强化税源管理基础。推进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常态化管理,不断提高申报数据质量,加强申报补缴税款管理。逐步建立健全自行纳税申报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信息交叉稽核机制,完善高收入者税源管理措施。

2、建立协税护税机制。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加强税务机关与公安、工商、银行、证券、房管、外汇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与机构的协作,共享涉税信息,完善配套措施。

结论

新所得税法 篇6

【关键词】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法;差异性;协调性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会计和税法的改革也不断加深。自从2007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和200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开始实施以来,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发生了一些根本上的改变,这也为研究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和协调性提供了一些新的角度和方向。

一、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之间的关系

会计准则是处理会计业务所必须遵守的规则、方法以及程序,其对于会计工作而言是规范和标准,其主要是对会计实务提供技术性的规范,因此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符合规范和指导两方面的要求;而所得税法是国家在特定的管理制度下对于税种设置以及税款征收和管理相关税收法规的总称。

随着会计准则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健全,税收要求会计准则有原则性地对于税法进行遵从,只要税法要求的部分则必须遵守,对于税法所不包含的部分,则会计准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灵活使用。税收制度制定需要依靠会计信息,而会计准则在制定的过程中则要受到税法的影响,税法的制定和改革是为了建立起一套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相结合的体系,实现公平税负的目标,有效的规范国家和企业的分配方式和分配关系,最终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作用,从这个层面上而言,税法的核心问题是保证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而会计准则主要是以满足各方面对于企业财务信息需求为目标,其中包括国家的税务机关,因此会计准则需要为国家税收服务。

二、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差异性

1.产生差异的原因

首先,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在制定目的不同的。企业会计准则的作用是为企业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相关的会计信息制订标准,这些信息都能够帮助企业经营者作出正确的决策。而所得税法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实现税收公平,并且国家还可以利用税收来调节市场经济。基于二者目标的差异性,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有时便会对相同的经济活动作出不同的要求。

其次,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的使用主体也各不相同。会计准则的使用主体主要是企业单位,他们依据会计准则,记录核算企业的经营情况,他们的责任是将企业经营活动和所有者的其他活动区分开来,主要承担经济主体的责任。而所得税的主体,指的是要依法承担纳税义务的企业或者单位。

最后,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遵循着不同的原则。会计准则注重会计信息的质量,遵循着谨慎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以及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所得税法则比较侧重企业社会价值的体现,因此它主要遵循确定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相结合的原则。

2.差异的具体表现

首先,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存在着永久性的差异,这主要是指的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和标准不同,会使得税前利润和应税所得存在差别。而永久性的差异也不会影响企业未来的会计信息,它并不在将来产生应税金额或可扣除金额。因此,不会涉及跨期分摊的问题,对未来的应税利润不会产生影响。

第二,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之前还存在着暂时性的差异。这一差异主要体现在计税基础存在差额。暂时性的差异对未来的应税金额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应税暂时性差异;二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这些暂时性差异企业都会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并且在以后的年度转回时会核算负债。

三、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协调性

1.理论基础一致

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两者都是建立在会计发展和理论的基础之上。如果缺少了会计实践发展和会计理论基础,没有全面完善的会计体系,那么所得税法也就无从建立和实行。并且,所得税的核算也需要成熟的会计理论作为基础,因此这二者是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的。

2.服务对象本质统一性

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的服务对象从本质看是一致的,企业是会计准则服务的对象,更好地保证企业的权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税法的服务对象是国家,其以保证国家税收和税源作为前提条件,从这个层面而言,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所面对的对象不同,但是二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是内在统一的,因为国家的税收和国库,都是为了社会服务,每个纳税人都是享受服务的对象,因此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3.部分的协调与承接已实现

目前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已实现了部分的协调和接轨,实行上都注重遵守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如在确定企业固定资产时,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都会要求企业具有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的能力;并且因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要求超过一年。由此可以看出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在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标准这一方面已经达成共识,取得协调了。

四、推进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协调的措施

首先,为了推动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的协调,我国的财政部门和税务总局应该加强合作。在制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时,两个部门应该积极沟通,争取在某些方面取得配合,这样不仅可以推进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协调,还可以促进企业积极遵守国家法规。

其次,会计准则还应当增强会计信息对税收的支持。根据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纳税调整的依据只有会计利润,如果会计准则加强对于税收信息的披露,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可以得到提高。

最后,企业还要注意改进会计处理方法,完善会计和税收的差异调整。目前大部分企业对于差异的会计处理都集中在账外调整,无法直接和日常的会计信息接轨,这样税务机关也无法及时获得准确的会计信息。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该改进会计账目,添加明细账和备查账,并将会计的差异调整也应该在会计报告中得到体现。

五、结语

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应该从我国财政部门和税务总局应该加强合作,会计准则应增强会计信息对税收的支持,企业要注意改进会计处理方法,完善会计和税收的差异调整等方面推进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协调,从而实现二者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杨挺. 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差异研究[J]. 会计师,2013,01:14-16.

浅析新个人所得税法的变化要点 篇7

一、提高了工资薪金所得税的免征额

免征额是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下特有的一个概念, 指的是每月或每次收入超过规定金额 (如3500元) 以上部分按适用的税率被累进征税, 这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制中设置的标准扣除额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 设置的基本考虑是使低收入人口免于交税, 使得纳税申报数量减少, 减轻税务部门的负担。当居民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费用发生较大变化时, 免征额也应相应调整。个人所得税法自1980年施行以来, 已按照法律修改程序先后于2006年1月1月及2008年3月1日两次调整了工资薪金所得的免征额, 免征额已由最初的每月800元调整为2000元。此次个税修改, 最引人注目的依然是免征额的调整。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 2010年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每月1123元, 按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1.93人计算, 就业者人均负担的消费性支出为每月2167元。再综合考虑其他各方面的因素, 新个税将免征额由原来的每月2000元再次提高到3500元。大大降低了工资薪金所得纳税人所占的比重及税收负担。

二、调整了工资薪金所得税率级次级距及最低边际税率

原个人所得税法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新税法将工资薪金所得由9级超额累进税率 修 改 为 3%-45%的 7 级 超 额 累 进 率 ,把 第 一 档 税 率 由 5%调 低 为 3%,并 扩 大了 3% 及 10% 两 个 低 档 税 率 的 适 用 范围,取消了 15%档次的税率。 同时,新税法把原税法中 40%和 45%两档税率合并为 45%, 扩大了最高边际税率 45%的适用 范 围 , 加 大 了 对 高 收 入 者 的 调 节 力度 ,简 化 了 税 制 。 原 个 人 所 得 税 税 率 表(工资 、薪金所得适用 ), 如表 1 所示 。 新个 人 所 得 税 税 率 表 (工 资 、薪 金 所 得 适用),如表 2 所示。 新旧税表纳税比较,如表 3 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 对于大多数中低收入而言, 这次个人所得税调整都可以享受到减税好处, 只是减税的幅度依收入高低有些差别: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不超过3500元的纳税人可以不交纳个人所得税, 减税幅度可达1255元;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不大于5000元的纳税人按3%税率计税, 减税幅度可达28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不大于12500元的纳税人减税幅度可达480元

注: 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原税法规定, 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二千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注: 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 3500 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注:表中的月收入为每月所得扣除三险一金后的收入

少数高收入群体则需要多承担一些个税, 但程度有限: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达到38600元的纳税人, 调整后税负的影响为0;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超过38600元的纳税人, 执行新税法后需要多纳税, 但幅度不大, 如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达到和超过102000的纳税人, 每个月仅需多纳税1195元, 这个数字对他们而言只是小菜一碟。

三、调整了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

工资薪金所得税率级次和级距调整后, 为平衡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纳税人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纳税人与工薪所得纳税人的税负水平, 新税法维持了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现行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级次不变, 但对税率表中的级距做了相应调整, 将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表第一级级距由年应纳税所得额5000元调整为15000元, 其他各档的级距也相应做了调整。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 如表4所示。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 如表5所示。

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的规定,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 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的规定,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 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四、延长了申报缴纳税款的时间

原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 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 都应当在次月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 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由于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其他税种的纳税申报时间不一致, 造成了有些扣缴义务人、自行申报纳税人在一个月内要办理两次申报缴纳税款手续, 增加了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的纳税成本。为方便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办税, 新税法将扣缴义务人、自行申报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时限由原来的次月7日内延长至15日内, 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税种申报缴纳税款的时间一致。由上可见, 新个人所得税税法充分体现了“高收入者多纳税, 中等收入者少纳税, 低收入者不纳税”的税收原则, 新税法的施行, 必将在调节收入分配, 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等方面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为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付伯颖, 苑新丽.外国税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DB/OL].中国经济网, 2011-07-25.

[3].赵迎春.中国税制[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11.

[4].邓益坚.关于如何进行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考[J].特区经济, 2005 (1) .

新所得税法 篇8

一、企业组织形式的税务筹划

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是任何经济主体从事经营活动所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 也是企业运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的难题之一。按经营形式分类, 企业可以分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三种形式, 公司又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种最为普遍的组织形式。我国对公司和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 不同经营形式享受的税收优惠及其实际承担的税负水平是不同的, 这在客观上为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提供了具体的筹划空间。因此, 投资者应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和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 从税收、管理、风险、收益等方面考虑, 选择适合自己经营特点和发展要求的组织形式。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在我国境内设立的, 由一个自然人投资, 财产为投资人所有, 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按照税法规定, 我国对个人独资企业从2000年1月1日起, 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只征收个人所得税, 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合伙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 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 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 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并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 因此, 我国对合伙企业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而是分别对各合伙人从合伙企业分得的利润比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在我国境内设立的由两人以上集资, 有自己公司章程的企业组织形式, 主要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作为企业法人, 我国税法对于公司企业的纳税义务作了统一的规定。公司企业在做了相应的扣除和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 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税收利润作为股息或红利分配给投资者的, 还要代扣代缴投资者的个人所得税 (投资者个人分回的股息或红利, 税法规定适用20%的比例税率) 。也就是说, 公司企业要分别负担企业所得税和投资个人的个人所得税, 由此产生了对公司利润的双重征税。

从不同组织形式的税收特点可以看出, 如果单纯从税收角度考虑, 公司企业的名义税收负担要重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但实际上, 由于税法对公司企业规定了很多税收优惠政策, 如税前加计扣除、低税率等优惠形式, 因此企业在组织形式选择时应关注其实际税收负担的差异。企业在不同组织形式之间进行筹划和选择时不能单纯考虑不同组织形式名义税负的大小, 税收只是影响企业组织形式选择的一个因素, 并不是全部因素, 因此企业应结合税收因素, 从经营管理、长远发展等不同层面综合衡量, 理性选择既能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又能很好地减轻税负的组织形式。

二、企业投资方向的税务筹划

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体现着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税收政策导向。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 通常会根据本国国情和特殊时期的发展需要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为了优化产业结构, 国家往往会对某些行业实行税收倾斜政策, 企业所处行业的不同直接导致税收负担的不同, 因此企业对投资方向的税务筹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 由于企业投资方向一旦确定, 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很难改变, 因此投资方向选择的正确性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需要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2007年3月16日闭会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请审议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提出, 自2008年1月1日起, 我国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 统一税收优惠政策, 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税收优惠体系。对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15%的优惠税率, 同时对于企业符合条件的环保、节水节能、安全生产等项目也提出了减免优惠。这在客观上为企业指明了国家税收政策的产业导向,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力和未来发展规划, 从包括税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于企业中长期发展的产业方向, 在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基础上实现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目的, 从而实现“税企双赢”。但需要注意的是, 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应充分考虑所选择行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限制, 如时间限制、地域限制等;理性分析税收政策导向支持行业与抑制行业的差别, 以及行业内的税收差别待遇问题;树立正确的企业发展理念, 行业投资不能仅仅以企业税负最轻为目标, 不能单纯为节税而节税。也就是说, 投资方向的选择应该根据企业发展的目标和定位来确定, 税收只是人们科学定位投资方向的一个影响因素, 而不是决定性因素。

三、企业投资地点的税务筹划

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 其经济发展都是不同步的, 因此, 反映并调控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也体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别。正是由于税收待遇的地区性差异, 企业在选择投资地点时不仅要考虑投资地点的硬环境, 如基础设施、原材料供应、金融环境、劳动力供应等因素, 还要考虑投资地的软环境, 特别是税收待遇问题。从一国范围来讲, 企业可以选择到相对税率较低的地区进行投资。对于一些国家支持发展的地区, 政府往往制定一些比较优惠的税收政策以扶持原有企业, 吸引新的企业投资。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些税收优惠政策, 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当的情况下, 尽可能在这些地区投资, 实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如我国为了实现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地推进的战略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生产力布局, 加快西部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以及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 制定了不同地区税负差别的税收优惠政策, 这也为投资者投资地区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税务筹划空间。实务中, 企业在进行投资地区的具体选择时, 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投资地区诸要素的综合作用和效果进行评价, 充分考虑企业投资方向、税收政策、地区投资的环境、基础设施等因素, 理性选择税收负担相对较低、发展前景较好的地区进行投资, 以取得良好的长远经济效益。

四、分支机构设置的税务筹划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为了保证稳定的供货渠道和销售份额, 企业往往需要增设分支机构, 具体分为子公司与分公司两种形式。一般来说, 企业在选择分支机构的形式时, 需要综合考虑分支机构的经营情况及其所享受的税收优惠差异等各项因素, 争取在降低企业整体税负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按照新企业所得税法确立的法人所得税的基本精神, 具有法人地位的母子公司需要独立纳税, 而对企业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公司则实行汇总纳税。如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 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 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 企业之间不得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新企业所得税法采用反列举法的方式, 实质上肯定了我国法人之间的合并纳税制度, 但适用这一制度需要符合国务院规定的条件。

一般而言, 作为独立法人的子公司具有如下税收特点:可以享有东道国给其居民公司同等的优惠待遇, 单独享有税收的减免、退税等优惠权利;子公司向母公司支付的诸如特许权、利息、其他间接费等, 比较容易得到税务当局的认可;子公司利润汇回母公司要比分公司汇回总公司灵活的多, 母公司的投资所得、资本利得可以选择保留方式或汇回时间, 从而获取额外的税收收益;境外分公司资本转让给子公司有时要征税, 而子公司之间的转让则不征税;许多国家对子公司向母公司支付的股息, 规定减征或免征预提税;除特殊情况可合并纳税外, 一般情况下子公司的亏损是不能冲抵母公司的利润的, 这一点是设立子公司的不利之处。而对于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分公司来说, 则具有如下税收特点:设立手续相对比较简单, 一般不要求在其从事业务活动前缴纳注册登记资金;分公司交付给总公司的利润通常不必缴纳预提税;分公司的亏损可以冲抵总公司的利润, 从而减轻企业的整体税收负担;但相比较子公司而言, 分公司不能单独享有税收的减免、退税等优惠权利。

因此, 企业需要结合不同分支机构的税收特点及其发展需要, 理性选择分公司或子公司形式。一般来说, 当外地的经营活动处于初始阶段时, 母公司可在外地设立一个分支机构 (分公司) , 使外地的开业亏损额能在汇总纳税时减少母公司应纳的税额;当外地的营业活动开始盈利时, 为保证享受外地利润可缴纳低于母公司所在地的税款, 就有必要在外地建立一个子公司。

参考文献

[1]北京税收与市场调查研究中心:《纳税筹划方法集萃》,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2]盖地:《企业税务筹划理论与实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李传双:《论企业投资决策中的纳税筹划》, 《经济纵横》 (创新版) 2007年第3期。

新个人所得税法下职工纳税筹划 篇9

关键词:纳税筹划,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

一、纳税筹划概述

(一) 纳税筹划的涵义

有很多人不理解什么叫做纳税筹划, 简单的讲纳税筹划就是在不违反国家法律的情况下, 通过投资、理财等活动, 尽可能减少纳税金额。获得税收利益。纳税筹划要保证期合法性、预期性、目的性。我国现在规定人民的工资所得, 包括工资、奖金和年终分红以及各种补贴形式, 而这些收入都在缴纳税金的范围之内, 而科学研究方面的奖金、国家债券、国家规定的一些津贴是不用缴纳税金的。每项收入的获得, 所缴纳的税金标准不同, 税率和计税方法也不同。纳税人就可以在这个空间范围内进行纳税筹划。

(二) 纳税筹划的意义

在税收方面, 纳税人总是会选择避免税金的缴纳。我国的经济建设初期, 由于法律制度上的不严谨出现了许多偷税漏税的情况, 现在通过加大征管税收的力度, 法律的严格制裁, 较好的解决了这种现象, 引导人民进行纳税筹划。对税法了解不全面的人们会认为, 纳税筹划就是一种变相的投机取巧, 其实不然, 首先在宏观方面来讲纳税筹划是一种合法行为, 纳税筹划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国家税收的增加, 并且促进了纳税人的成长和发展。近年来人民的收入增加, 但是消费水平也增加, 而且两者的增加不成正比关系, 收入增加远远低于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 所以政府有义务引导纳税人在合法的情况下进行避税, 也就是纳税筹划。纳税者要想合理的减少纳税金额就必须全面了解税法的相关规定制度, 这样做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纳税意识, 减少偷漏税情况。

二、我国纳税筹划的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 我国国民的收入增加, 纳税人的数量和纳税金额也越来越多, 因而有更多人需要合理的减少纳税金额, 但是对纳税筹划的理论知识了解较少, 不能合理使用。在许多国有企业中, 往往不赞成纳税筹划, 他们片面的认为纳税筹划可能会减少国家的税收收入, 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自己的升迁发展。在私营企业中, 由于负责人的知识水平较低, 对税法了解不深入, 只注重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的纳税筹划还在进一步发展中, 因此许多理论实践并不完备, 使其难以掌握运用, 导致我国缺少这种纳税筹划的应用人才。所以纳税筹划这一方法在我国的使用率低。

三、纳税筹划的措施

我们在做纳税统筹的时候必须明白影响纳税额因素是:需要纳税的收入额和税率。如果想要降低纳税金额, 就要运用合法的手段来降低适用的收入额和税率。需要纳税的收入额是在个人收入中去掉成本, 费用之后的金额。由于现在的税率条件为超额累计, 所以说成本和费用越多, 适用的税率就越低。国家在每一时期阶段都会有税收优惠政策, 所以纳税人要善于利用这些优惠政策。

面对事业单位的职工, 在纳税筹划我们要尽可能的减少应税收入、增加非应税收入。仔细阅读我国的收入免征税规定, 就会发现事业单位按照税法规定的范围为职工加纳的养老、医疗等基本保险费用和住房公积金是非应税收入。这就给我们纳税筹划提供了发展空间, 单位可以在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多的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这样就减免了职工的应税收入。有人会发问, 等到我们领取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时候不一样需要纳税吗?但实际上由于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 这一部分的收入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

在一些单位由于不同的工作任务, 可能会大量的需要电话通讯联系。如果该单位每月发给职工3000元, 并且事先说明这3000元里包括通讯费用, 那么职工的应税收入就是3000元, 但是如果该单位每月发给职工2500元, 电话通讯产生的费用让职工拿着发票来报销。这样职工的应税收入就是2500元, 而有发票的通讯费用是不需要纳税的。

各个时期收入不平衡的时候, 比如上半年任务多, 下半年任务少, 就会产生上半年收入6000元, 下半年收入1000元的情况。由于职工的月收入既不平均, 就会造成上半年的应税收入增加造成税收负担过重。单位可以针对这一问题, 平均职工的月工资, 无论任务多还是少, 在保证年工资一致的情况下, 平均到月工资的收入中,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应税收入, 增加职工实际得到的工资。

在单位工作中, 一般都会给予职工年终奖金, 但是有时候职工会觉得虽然所发金额增加了, 但是纳税之后比平时的工资多不了多少, 更有甚者甚至比平时的工资少, 这是因为年终奖金跟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是结算在一起的, 从而加大了应税收入, 使职工的纳税金额增加, 实际收入减少。单位可以把年薪工资和年终奖金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统筹, 科学的分配月薪金额和年终奖金, 这样就可以把一次性的奖金平均分配到12个月中, 使得税率降低, 降低纳税金额。

四、结语

在合法纳税的基础上, 职工科学合理的对工资收入进行纳税筹划, 以减少应税收入, 降低纳税金额, 达到税收利益最大化。纳税筹划不仅可以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避免偷漏税行为, 还可以增加国家的税收总收入。所以要进一步推广纳税筹划。

参考文献

[1]刘佐.新年明晰你的新税额 (一) [J].大众理财顾问, 2011, (1) .

新所得税法 篇10

关键词: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核算

一、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与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

税收从产生之日起, 就与会计关系密切, 税收以会计为基础, 在税收的会计处理中, 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直接影响当期的损益乃至税收意义上的所得。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主要在于确认收入的实现和成本费用抵减。原有会计准则将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 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 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时间性差异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新会计准则中引入“计税基础”概念, 使用“暂时性差异”代替“时间性差异”。资产的“计税基础”, 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用公式表示, 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取得时的计税成本-资产持有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已经税前扣除的金额, 该余额代表的是按照税法规定该项资产在未来期间准予税前扣除的金额。资产取得时的计税成本一般为资产取得时支付的成本, 和会计上的初始确认价值一般情况下相同;资产持有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已经税前扣除的金额, 系在资产持有期间, 企业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就该项资产已经税前扣除累积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 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用公式表示, 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如短期借款等负债项目, 其确认与偿还不影响企业的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 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为零;某些负债项目, 如计提的职工福利费超过税法准予扣除限额等, 系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永久性差异, 计提当期税法不予扣除, 未来期间支付时仍不予扣除, 即其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但某些负债项目, 从费用中预提确认时税法并不允许扣除, 而在实际发生时准予扣除, 即其账面价值等于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故其计税基础为零。暂时性差异, 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 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 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如企业开办费, 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其发生当期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视同期末账面价值为零, 税法规定应按不短于5年的期限平均摊销, 期末的计税摊余金额为暂时性差异。

二、新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的协调

企业所得税制度与会计准则虽然存在着种种差异, 但是也存在着可协调性。近年来,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差异的协调己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7年, 我国颁布了同国际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并在非货币性交易和债务重组准则中得到了应用。公允价值的应用, 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原来会计与税法在非货币性交易和债务重组业务中存在多年的差异。2008年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后, 颁布实施了内外资统一的新“企业所得税法”。新企业所得税法一改过去对工资规定扣除限额的做法, 允许企业发生的合理工资薪金支出全部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以及允许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以及固定资产残值率, 这些规定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一致, 实现了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在相关业务上的协调一致。

3、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旧会计准则在核算所得税时, 允许企业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法二者之中任选一种方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递延和债务法, 而债务法主要是指利润表债务法。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采用债务法中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会计处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 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其程序是首先确定会计期末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 其次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 然后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 最后倒计当期所得税费用。相关公式如下:

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项目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适用税率 (资产项目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或 (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适用税率 (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项目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适用税率 (资产项目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或 (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适用税率 (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参考文献

[1]、张冰俏.我国会计制度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差异协调策略.特区经济, 2009 (9)

[2]、李芳, 盖黎.新旧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会计之友, 2009 (6)

[3]、李樱, 苏毓敏.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影响分析.财会通讯, 2009 (9)

新所得税法下的税务筹划空间探析 篇11

一、营业收入的税收筹划

营业收入的税收筹划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合理确定收入确认的时点。一般而言, 内销业务以发货时为确认标准;外销业务以海关放行并开立发票为确认标准。企业为减少当年收入, 可将销售时点合理推延;二是选择适当的计价方法。主要是指转移价格的适当运用。转移价格是指关联企业间转让产品、半成品、原材料或互为提供劳务、专有权利和技术、固定资产、资金信贷等活动所确定的企业集团内部价格。作为集团管理的一种手段, 关联企业间的定价具有机密性, 往往掩盖了价格、成本、利润之间的正常关系, 表现为一种扭曲的价格信号。这种关系经常有利于企业投资人,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纳税义务。转移价格的前提条件是, 关联企业所处地区实行不同税种和税率。例如, 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是母子公司关系, 甲公司处于高税区, 乙公司处于低税区。运用转移定价策略, 甲公司可以较高价格从乙公司购买商品或劳务, 便可以起到减少甲公司利润和增加乙公司利润的作用, 从而减轻了公司集团总体上的税负。转移价格的基本特征是, 受企业投资总部的利益支配, 脱离市场供求关系和现价的约束, 通过关联企业之间的非正常货币交易, 达到收入与费用的跨地区的非正常分配。

利用转移价格税收筹划的途径主要有:关联企业间商品交易采取低定价策略或高定价的策略, 转移收入和利润;关联企业间采取无、低息借款或预付款的方式, 转移利息负担;关联企业间通过劳务和其他财产的非正常定价, 转移利润。当然, 税法对关联企业业务有比较明确的限制性规定。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税务机关可以调整其应纳税额: (一) 购销业务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作价; (二) 融通资金所支付或者收取的利息超过或者低于没有关联关系的企业之间所能同意的数额, 或者利率超过或者低于同类业务的正常利率; (三) 提供劳务, 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劳务费用; (四) 转让财产、提供财产使用权等业务往来, 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作价或者收取、支付费用; (五) 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作价的其他情形。因此。在运用转移价格方法进行所得税筹划时, 应准确地理解税法的相关规定, 做到合法、合理。

二、成本费用确认的税收筹划

企业费用分为销售成本、期间费用和财产损失。费用的具体项目很多, 发生的方式和渠道亦不尽一样, 税收筹划的方法自然应有所不同。

(一) 销售成本的税收筹划。

销售成本税收筹划的重点, 是在符合税法规定的范围内, 使其成本极大化。因为已销商品、产品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所得额的大小, 欲达此目的, 主要在于存货计价方法的优选。现行税法规定, 存货计价方法有五种, 分别是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企业可以任选其一采用, 但采用一种计价方法后不得随意变动, 若需变动, 必须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然而, 当物价上涨期间采用后进先出法, 可使销货成本高, 而当期收益低, 达到延缓纳税的效果;当物价下降期间, 采用先进先出法, 可使期末存货成本较低, 当期销货成本较高, 同样可起到将当期收益降低并达到延缓纳税的效果。

(二) 工资费用的税收筹划。

实务中, 在工资费用上求取纳税利益的企业多采用虚报人数的手段。这种逃税方式经常被税收机关识破并处以罚款, 于税收筹划的原则所不容。工资费用的正当税收筹划应当注意以下环节, 以使费用增加, 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一是足额提列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及各项保险金;二是企业股东、董事或合伙人兼任管理人员或职工, 以使其个人收入由分红转为工资。

(三) 利息支出的税收筹划。

利息支出系企业向外融通资金所支付的代价。税法上对利息支出按性质不同, 规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准予列支费用的, 有应予资本化的, 也有虽列为费用但不准扣抵收入的。不同处理有不同的结果, 凡此均影响纳税所得额。税收筹划途径可以考虑以下方面:一是当企业处于免税期或亏损年度, 或有前五年亏损可资扣抵时, 利息支出应尽早予以资本化, 以使以后年度费用最大化;二是当企业处于盈利年度时, 利息支出尽量予以费用化, 以期达到费用极大化目的。

三、存货的税收筹划

存货是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 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 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存货发出有多种计价方法, 不同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会得出不同的期末成本, 影响销货成本的大小, 进而影响企业利润的大小。

2006年2月15日,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及提供劳务的成本, 通常应当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国税发[2000]84号) 第十一条规定:纳税人各项存货的发出或领用的成本计价方法, 可以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或零售价法等。如果纳税人正在使用的存货实物流程与后进先出法相一致, 也可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或领用存货的成本。纳税人采用计划成本法或零售价法确定存货成本或销售成本, 必须在年终申报纳税时及时结转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会计政策的选择还需考虑税收优惠的因素。若企业处于享受税收优惠的期间且利润为正, 企业应比较提高当期应税所得额带来的税收优惠收益与递延纳税收益, 确定恰当会计政策。若税收优惠收益较高, 纳税人应尽量提高企业在当期的应税所得额, 具体到存货, 就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及市场价格变动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在预测购进货物价格下降的情况下, 应采用先进先出法;在预测价格较稳定或者难以预测的情况下, 应当采用加权平均法;在价格变化不定且单位价格较大的情况下, 应当采用个别计价法。若企业未处于税收优惠期或在税收优惠期利润为负, 则纳税人应采取与上述相反的措施, 尽量降低当期的应税所得额, 享受递延纳税的税收收益。

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应注意报税务机关批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国税发[2000]84号) 第十二条规定:纳税人的成本计算方法、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存货计价方法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改变, 如确需改变的, 应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否则, 对应纳税所得额造成影响的, 税务机关有权调整。企业采用何种方法及计量方法变更等, 都应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 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从而实现合法的税收筹划。

四、固定资产的税收筹划

固定资产折旧是影响企业所得税的重要因素之一, 利用固定资产折旧进行税务筹划是企业税务筹划的重要内容。影响固定资产折旧大小的因素有固定资产原始价值、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及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等。

(一) 利用折旧年限进行税务筹划。

缩短折旧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 可以使后期成本费用前移, 从而使前期会计利润发生后移, 在税率稳定的情况下, 企业可以递延缴纳所得税, 相当于向国家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而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本身是一个预计值, 财务制度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也只规定了一个范围, 使折旧年限的确定存在人为因素的影响, 为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能性。税法对于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规定包含一定弹性, 在税率不变的前提下, 企业可以尽量选择较短的折旧年限, 达到延期纳税的目的。其中, 对于净残值的估算也会影响到所得税交付。税法规定, 固定资产在计算折旧前, 应估算残值, 从固定资产原值中减除;由于情况特殊, 需调整残值比例的, 应报税务机关备案。因此, 在税率不变的前提下, 尽量低估残值可使企业的折旧总额增加, 各期折旧额随之增加, 降低企业折旧期内所得税交付额。

(二) 利用折旧方法进行税务筹划。

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工时法、产量法和加速折旧法等。税法规定,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按财政部的分行业财务制度的规定执行, 在此范围内, 企业具有部分选择权。在各种方法中, 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时, 应纳税额的现值最少, 年数总和法次之, 而运用直线法 (即直线法、产量法) 计算折旧时, 应纳税额的现值最多。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的折旧额在量上不一致, 分摊到各期生产成本中去的固定资产成本也存在差异。企业当期需要利润时, 可采用平均年限法, 企业当期不需要利润时, 可采用加速折旧法。虽然折旧总量不变, 但年度之间的差别就是可以利用的空间, 为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能。总的来说, 运用加速折旧法 (即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 开始的年份可以少纳税, 把较多的税额延迟到以后的年份缴纳, 相当于企业在初始的年份内从政府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摘要: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为维护自己的权益,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股东权益最大化, 在法律法规允许并鼓励的范围内, 通过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 对多种纳税方案进行最优化选择的一系列行为, 其实质是节约税收支出, 提高企业利润。本文就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加以探讨。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损益,筹划,会计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盖地.企业税筹划理论与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开采监测论文下一篇:诗意山水中的山水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