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提出

2024-08-29

思考提出(共12篇)

思考提出 篇1

1 问题提出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 是一流人才与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 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 的能力, 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况如何呢?笔者就高中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情况做过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29%的学生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熏陶, 学生已习惯于等着教师告诉答案, 缺乏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35%的学生不知如何提出问题;18%的学生害怕老师批评或担心同学笑话不敢提出;6%对数学不感兴趣;12%学生就是有问题也不肯提出来, 特别是好同学.

可见, 在数学教学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能力, 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数学教学应该是围绕着学生的主动学习而展开的, 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探究活动始于合适的问题情境, 随着问题的呈现, 引发认知冲突、密切新旧联系、逐步感悟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本质关系、提炼数学定理、从而实现优化认知结构的目的.如果问题还没有解决, 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在课后拓展延伸中去解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不是一个方式问题, 而是一种教育观念问题.

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尝试进行正面引导, 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科学家敢于提出问题, 攀登科学高峰事例, 这样从历史的角度说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提出问题对人发展的重要性, 从要我问到我要问, 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得到内在推动.

2.1 从学生的心理入手, 营造宽松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敢问愿问

指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 让质疑成为学生的习惯, 教育学生对各种权威不盲从, 大胆质疑, 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 养成爱问“为什么”的习惯.

案例1 在2006年发射的“神舟六号”, 据科学计算, 运载“神六”的“长征”二号系列火箭, 在点火第1秒钟通过的路程为2 km, 以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增加2 km, 在到达离地面240 km的高度时, 火箭与飞船分离.则从点火到火箭与飞船分离这一过程大约需要 ( ) .

(A) 20秒钟 (B) 15秒钟

(C) 12秒钟 (D) 10秒钟

答案:B.

大多数学生都较为轻松地解出这道题, 答案正如标准答案.看起来, 事情就此结束.但笔者引导学生关注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科学的联系, 学生联想到本题中第15秒时的速度约为30千米/秒.而第一宇宙速度是7.8千米/秒 (航天器可以绕轨道飞行) , 第二宇宙速度是11.2千米/秒 (航天器可以冲出地球) , 第三宇宙速度是16.7千米/秒 (航天器可以飞出太阳系) , 本题数据存在严重失实.之后, 学生在网上查阅得知:2006年10月12日上午9时0分0秒, 发射神六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火箭在点火4秒钟后升空, 这是长征火箭第88次发射.点火第120秒, 火箭抛掉逃逸塔, 这是火箭第一个分离动作.点火第159秒, 火箭一二级分离成功, 一级坠落.此时, 火箭已经飞过了平流层和中间层, 正在接近大气层边缘.点火第200秒, 整流罩分离成功.飞行中, 整流罩能保护飞船免受热和气流的作用.此时, 第二级火箭已飞出稠密大气层, 飞船不再需要整流罩的保护了.点火583秒时, 飞船与火箭在高度约200公里处成功分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航天员向地面报告“船箭分离”声音.数学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但不能背离生活.这件事情对学生的质疑意识的提高,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营造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 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 大胆地怀疑, 敢于挑战权威, 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 提出自己的问题.

案例2 国家为了加强对烟酒生产的宏观管理, 实行征收附加税政策.已知某种酒每瓶70元, 不加收附加税时, 每年大约销售100万瓶;若政府征收附加税, 每销售100元要征收R元 (叫做税率R%) , 则每年的销售量将减少10R万瓶.要使每年在此项经营中所收取的附加税不少于112R万元, R应怎样确定? (苏教版必修5第71页习题)

解 解不等式70× (100-10R) ×R100112, 得2≤R≤8 (教参提供的解题过程) .

一学生在解完此题后提出:“既然酒的销售单价还是每瓶70元, 为什么销售量下降如此之多?这不符合生活逻辑.附加税应加入到酒的销售单价中.”学生的这个提问无疑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笔者对学生的这个质疑给予表扬和鼓励.这进一步激起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评价, 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 一旦提出问题, 首先应称赞其勇气, 然后再帮助其分析, 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调动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 不嘲笑、讽刺, 而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 应鼓励其进一步的探索, 大胆创新, 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 激发提问的热情.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青少年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 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 水到渠成, 绝不能压抑学生.

案例3 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已知a1=1, 2Sn= (n+1) an (n∈N*) .

(Ⅰ) 求a2, a3, a4的值;

(Ⅱ)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一学生问老师下面的解答有没有问题?由条件可求得a2=2, a3=3, a4=4, 考虑到a1=1, 猜想an=n.将an=n代入条件“2Sn= (n+1) an (n∈N*) ”验证, 发现an=n满足2Sn= (n+1) an (n∈N*) , 因此an=n.

“将结果代入条件验证”, 此解法显然存在问题 (如对满足条件a1=1, an+12-an2=an+1+an的数列{an}来说, 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有无数个, 其中an=nan= (-1) n+1均满足题设条件, 因此验证an=n符合条件, 只能说明an=n是题设条件下可能结果中的一种, 并不能说由条件一定能得到这一结果) , 但其最终的结论却是正确的, 因此将结果代入条件验证在本题是否有其合理的一面?

师生共同探讨:通过查看这个数列是否还存在其它的通项公式, 如果没有, 那么猜想的结果一定是题目条件所能推出的惟一结果。经过研究发现由条件可推出:an+1=n+1nan, 表明满足a1=1, 2Sn= (n+1) an (n∈N*) 的数列{an}是惟一的, 又因为an=n满足2Sn= (n+1) an (n∈N*) .因此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

一个原本被否定了的看起来存在低级错误的方法, 在此获得新生.由此, 还总结出求数列通项的一个新方法:先由前几项猜想通项公式, 由条件确定数列通项是惟一的, 再将猜想结果代入条件, 符合条件即可.笔者深有感触:若该学生的问题被简单的否定, 或许对其后续学习带来消极影响.对学生的新奇想法的评价不应非对即错,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尽可能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这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将大有裨益.

2.2 指导质疑方法, 使学生学会问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教师应该教人发现真理的方法, 而不是简单地奉送真理.学生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才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 从普遍中发现特殊, 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

笔者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实践探索途径主要有两个, 一是将发现和提出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中, 二是组建提出和发现问题学习小组.

数学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积极进行反思性数学学习, 就内容来说, 启发和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提出问题, 对“数学公式”提出问题, 对“问题的解法”提出问题, 对问题解决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提出问题.就范围来说, 鼓励学生间相互提问题, 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肯在全班同学面前提问题, 但跟他同桌就不同了, 从同桌间相互提出问题开始, 发展到在小组内提出问题, 逐步扩展到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出来.

定期开展提出和发现问题学习小组活动, 从指导学生自编习题开始, 循序渐进, 定期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汇总、展出并解析, 小组成员交流并分享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和探究经历中所获得的成功和喜悦.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得到一定的激发, 提出问题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下面摘取其中几例.

2.2.1 指导学生在模仿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案例4 在学习了二项式定理后, 一学生兴冲冲来到办公室, 给出了下面他逆用公式 (a+b) 3=a3+3a2b+3ab2+b3, 参照二次函数f (x) =ax2+bx+c (a≠0) 的变形f (x) =a (x+b2a) 2+4ac-b24a;对三次函数f (x) =ax3+bx2+cx+d (a≠0) 所作的“模仿”:三次函数

f (x) =ax3+bx2+cx+d (a0) =a[x3+3b3ax2+3 (b3a) 2x+ (b3a) 3]+ (c-b23a) (x+b3a) +2b3-9abc+27a2d27a2=a (x+b3a) 3+ (c-b23a) (x+b3a) +2b3-9abc+27a2d27a2.

将函数y=f (x) 的图像按向量 (b3a-2b3-9abc+27a2b27a2) 平移即得函数y=g (x) =ax3+ (c-b23a) x的图像, 而g (x) =ax3+ (c-b23a) x是奇函数, 其图像关于原点O (0, 0) 对称.可知三次函数f (x) =ax3+bx2+cx+d (a≠0) 的图像关于点 (-b3a2b3-9abc+27a2d27a2) 对称.

数学学习中的模仿, 就是大脑中的相似块的自动汇合、接通、激活的过程, 从中产生的同中异变就是推陈出新的思维结果.数学学习中的模仿对学生掌握知识,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化知识为能力, 能起到“桥梁”的作用.

指导学生在“否定”中发现和创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笔者尝试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开启对数学知识与数学问题的“否定意识”, 从而增强了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

案例5 研究|x+1x|2的解集.

一个基本事实是x≠0, x∈R时, |x+1x|2, 学习小组提出:有没有数满足关系式|x+1x|2 显然, x∉R, x应该是虚数, 所有的虚数x都满足上述关系吗?

一个反例:x=3i时, |x+1x|=832.

学习小组提出:哪些虚数x满足关系式|x+1x|2对此, 师生共同进行了探究:

x=a+bi, a, b∈R, b≠0, 代入

|x+1x|2,

|a+bi+1a+bi|2,

|a+bi+a-bia2+b2|2,

(a+aa2+b2) 2+ (b-ba2+b2) 24,

整理得

在复平面aOb内, 满足关系式|x+1x|2的虚数x的集合可用图1阴影表示 (不含边界) , 其中上下两个圆的方程分别为:a2+ (b-1) 2=2和a2+ (b+1) 2=2.

如何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的否定意识.从广义的范围来讲, 做到勇于否定权威是需要勇气和非凡创造力的.如果缺乏否定意识, 爱因斯坦就不会在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后进而又建立了意义更大的广义相对论;如果缺乏否定意识, 就不会有非欧几何的产生.美国学者布朗和沃尔特在对美国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研究时发现, 通过对原有问题的条件和限定进行思考而自由改变来产生新问题 (what if not) 是提出问题的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否定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数学思维能力, 有助于学生发现与解决新的数学问题.

案例6 圆锥体的重心位置在哪里?

学生W说明了该问题提出的原因及进展:圆锥体可以看作是等腰三角形绕其对称轴旋转形成的, 但这个圆锥体的重心是否还是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重心?通过百度搜索查到两个答案, 圆锥体的重心都不是原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重心, 一个答案是圆锥体的重心在距顶点34高处, 但没有过程;而第二个答案有解题过程, 结论是重心在距离圆锥顶点123高的位置.

师生共同进行了探究:这个圆锥体的重心仍然在轴上, 这一点无容置疑.先研究一个特殊的圆锥体, 受祖■原理的启发, 我们可以把研究与正四面体同底等高的圆锥体的重心作为入口, 开展研究讨论.为此, 先研究正四面体的重心.

由对称性可知, 正四面体的重心在高上, 距顶点34高处.由此可想, 与之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重心也应该在距顶点34高处, 猜想:圆锥体的重心也应该在距顶点34高处.

学生W:第二个解答的依据是“通过重心的平面将等分物体的质量”.

师:这个解题的依据有问题.我们不妨从三维几何体回到二维平面图形, 通过对三角形的重心考察.

学生W:三角形的重心在中线上, 三角形的中线平分三角形的面积.但是过重心与一边平行的直线将三角形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的比为45.由此看来, 过重心的直线不一定将平面图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同样, 过重心的平面也未必将几何体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受由公式12+22+32++n2=n (n+1) (2n+1) 6证明阿基米德的方法的启发, 学生W借用力矩给出了关于求圆锥体重心的解法:

假设圆锥的底面半径是r, 高是h, 重心在圆锥的中轴上距顶点m处, 并且假设密度均匀分布, 密度为单位1.

让圆锥的中轴线与x轴重合, 且使得顶点在x=0处, 分别研究圆锥体及其重心关于顶点的力矩.

圆锥体关于顶点的力矩为:

0hπ (rxh) 2xdx=14πr2h2.

圆锥体重心关于顶点的力矩为:

m13πr2h.

14πr2h2=m13πr2h, 得m=34h.

至此, 关于圆锥体的重心的猜想得以确定;圆锥体的重心也应该在距顶点34高处.一般地, 椎体的重心在顶点与底面重心的连线上, 在距顶点34处.

从上述关于圆锥体重心位置的解决过程中, 可以发现从问题的提出, 问题结论的肯定与否定, 到有关结论的推理与证明, 在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类比的结论的同时, 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类比推理在人们认识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我们越来越体会到现行的课标教材所蕴涵的拓展资源的丰富, 这为创造性地学与教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这就要求教师更自觉进行初等数学的研究和数学史资料的搜集, 积累丰富的数学探究资源, 以便能以更高、更广的数学视角,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

教师要努力构建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 要时刻记住“是学生在学习”, 把发现、概括的机会让给学生, 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使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

2.2.2 指导学生尝试将问题予以推广

案例7 问题:动点P到两定点M (a, 0) , N (-a, 0) (a>0) 连线斜率之积为-1, 动点P的轨迹为___.

学生将之推广为:动点P到两定点M (a, 0) , N (-a, 0) (a>0) 连线斜率之积为常数-k (k≠0) , 动点P的轨迹为___.

结论为:0<k<1时, 轨迹为焦点在x轴的椭圆x2a2+y2ka2=1;k>1时, 轨迹为焦点在y轴的椭圆x2a2+y2ka2=1;k=1时, 轨迹为圆x2+y2=a2;k<0时, 轨迹为焦点在x轴的双曲线x2a2+y2ka2=1.

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有一个探索的过程, 把问题特殊化或推广是常用的提出问题的方法.每一次成功的推广, 无疑会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与创新的积极性.

提出问题要经过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不是教师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办得到的, 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应该逐渐培养, 切忌急功近利。面对学生启而不发时, 教师更多的是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应该在提供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感性材料上多下功夫;在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上多下功夫;在如何回答学生提问, 才能促进学生思维方面多下功夫.只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经常给学生锻炼的机会, 学生问的多了, 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培养学生会提问题的能力, 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要时刻牢记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兴趣, 最好的向导是脑中的问号, 最大的动力是自信.

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中国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出色, 特别在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 但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撼, 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 缺乏创新精神.”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精神, 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考提出 篇2

对我校班主任队伍适应性素质的提出与支撑途径的思考

现以我校班主任资源现状分析为基础,提出班主任职业适应性素质的概念,即在群体职业资源可持续性基础上的.个体职业素养的适应性,并对再建班主任职业资源的支撑途径进行讨论.

作 者:付百红 梅唯奇 冯静茹 Fu Baihong Mei Weiqi Feng Jingru  作者单位: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珠海,519020 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 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年,卷(期): 28(6) 分类号:G451.2 关键词:班主任队伍建设   职业适应性   资源管理  

思考提出 篇3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目前在国内与公益组织相关的网站内,点击率最高的词是“环保”;而在民间环保组织有关的网站内,点击率最高的词是“筹款”“注册”“生态文明”等。

由于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局限,从真正意义的中国民间组织诞生至今,民间环保组织始终走在前列。随着十七大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写入“生态文明”这一前所未有的创举性提法,以及政府“要把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措施和主要任务”这一根本性的调整,实际上给了民间环保组织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作为中国的本土民间环保组织,在当前社会需求迅速增大、民间组织间竞争日趋激烈的总体形势下,如何把握机遇、走出初创,更上一个台阶,为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是我们现阶段首先应思考的问题。

近些年,中国本土民间环保组织在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促进公众参与、推动国家环保法规、政策出台等方面的实践卓有成效。根据政府相关部门的资料和一些民间调查机构的数据以及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看,虽然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但目前国内

生态文明与未来发展关 注

本土民间环保组织总体上还未走出初创阶段。主要的问题是:治理结构比较初级、管理模式较为原始、比较欠缺调研和数据支撑的倡导声音、较少战略眼光的合作和良性的竞争、组织内部的内耗等等,虽然这些都在不断地改善和克服,但这一现状与国际、国内大的环境对国内本土民间环保组织的要求和期望还有一段距离。

笔者的看法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和着力点,应当从解决自身问题、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入手,建立“可持续的公信力”。国内民间

作为中国的本土民间环保组织,组织,特别是民间环保组织,不是筹资和钱的

住宅商用法律问题的提出与思考 篇4

一、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平衡

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属于不动产相邻关系特殊种类的观点可推论出, 在为住宅用途商业化改变行为过程中, 当受不动产相邻关系之相邻防险 (防免) 原则的规制。我国《物权法》第88条、第91条和第92条规定了对于相邻不动产损害的防免义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9条规定了涉及建筑主体或者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应有设计方案, 造成损失的,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原建设部规章《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第5条至第8条规定, 在住宅室内进行装饰装修活动时, 禁止有未经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和未经批准不得搭建建筑物、构筑物等行为;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 第11.0.4条至第11.0.6条规定, 住宅用户严禁未经设计确认和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改动承重结构、主要使用功能或建筑外观、不得拆改住宅的共用部位、不得擅自改变按照规划建设的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的用途等。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 应作为合法进行住宅进行商业化改变利用时履行的房屋防损、防险义务, 以保护其他业主的物业权利, 保证区分所有权建筑物的安全。

住宅用途商业化问题的本质是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与其他所有权人在行使各自的所有权权能方面存在着权利义务冲突, 尤其是在居住区区分所有情形下, 这种冲突后果更为严重。在将住宅用途商业化使用的情况下, 上述相邻关系和共有关系的内容将可能发生变化, 如影响相邻业主或共有人的住宅私密性、大气及噪音等环境污染、房屋主体结构安全以及物业管理的统一等。对此, 我国物权法第71条规定了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 为避免出现上述不当行为的出现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存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住宅区内, 我国物权法第77条还特别规定, 如业主欲将其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 除应遵守法律除、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 还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 以此作为对住宅建筑用途商业化行为的限制性措施。

物权法对住宅商用的明确态度是允许业主住宅商用, 但必须得到有利害关系的全体业主同意。更多地从尊重业主协商方面出发, 为住宅商用留有合法的空间。

住宅商用的核心问题是是否允许改变住宅的用途, 实质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行使。在住宅商用中涉及所有权行使方式的限制包括基于相邻关系和不得滥用权利。在目前的城市房屋现状来看, 住宅商用涉及的住宅大多数都位于一个建筑物中不是孤立存在的, 基于建筑物的专有部分和共有部分具有不可分割性, 专有所有权人对其专有部分独立的所有权也具有相对性。虽然其中更多的是私法的范围, 但其处分权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 主要是要尊重其他业主的合法权利。对商用部分的使用超出正常限度, 严重影响了业主的日常生活, 使住宅从根本上丧失居住条件的, 业主仍可主张其相邻权。

住宅商用由于住宅本身用途的改变, 必然带来与普通住宅不同的影响。其中积极的影响如改建成便利店, 方便周边住户的日常消费;而消极方面必然带来如噪音, 人流等影响。如何平衡两方面的利弊, 一直是“住改商”的争议焦点。

二、《物权法》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如何认定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形成了一种众多人之间的“相邻关系”。居住于同一区分所有建筑物之上之区分所有权人, 其各自之专有部分, 如火柴盒一样, 紧密地堆砌在同一栋建筑物上, 各区分所有权人彼此之间因而形成立体的相邻关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因居住于同一大楼中, 不仅产生每一对相邻房屋的相邻关系, 而且因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 使其全体成为一个共同体。这里不仅包含一对相邻区分所有权人的权利义务, 而且也有作为全体的一员应尽的权利义务。而且二者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在住宅商用中涉及的相邻关系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较为特殊的新型相邻关系。这是一种建立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基础之上的相邻关系———各所有人或占有人因专有部分之间或专有部分与共有部分之间彼此邻近而形成的相邻关系, 是一种混合的、新型的相邻关系, 彼此之间借助共有关系为媒介, 包含的权利和义务更为复杂丰富。

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有利害关系的全体业主”, 司法解释明确是指“本栋建筑物内的其他业主”。这样的规定显得过于简单, 在现实认定中其实对住宅商用的操作是极其不利的。而本栋建筑之外的主张利益者, 其具体人数, 以及其主张产生的法律效果, 司法解释仍未有明确规定。

三、《物权法》司法解释“一票否决”的争议

住宅商用改变了住宅的法定用途, 破坏了既有秩序, 如果利害关系业主认定标准缺失将会造成法律适用的困难, 司法解释将“有利害关系业主的范围原则上确定为在本栋建筑物之内”, 此规定在审判实务中易于掌握和操作, 至于如果出现建筑区划内本栋建筑物之外的业主也与住宅商用行为存在利害关系的情况, 司法解释另外规定, 其应证明利害关系的存在。这样的规定是为了防止“利害关系业主”范围的无限制泛化。从司法解释的态度可以知道, 这样的规定, 实质上是尊重业主住宅商用的权利, 防止由于利害关系人的无限泛化而使得住宅商用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

然而, 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利害关系人的最小范围为整栋楼的业主。这反过来又使得住改商难度加大, 因为只要有任何一位利害关系人向法院主张不同意, 就可以“一票否决”该住宅商用的方案。此规定的合理性仍有待商榷。

四、是否依法经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许可

在征得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之后, 住宅商用是否要经过土地、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在物权法颁布之前, 我国各地方政府颁布了不同的法律文件, 作法存在很大差异:一是要求行政审批。例如《广州市城市规划条例》 (1996年1月12日通过) 第38条规定:“竣工投入使用的建 (构) 筑物, 未报经城市规划部门批准, 不得改变使用性质和擅自开 (堵) 外墙门窗、封闭阳台、搭建栩盖或在天台上建设建 (构) 筑物。”《河南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鞍山市住宅用房改变用途暂行规定》、《厦门市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土地用途变更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等也作了类似规定。二是不要求行政审批的。例如, 《江苏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贯彻实施 (公司法) 大力支持全民创业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意见》等。只有在一个统一的法律环境中, 人们才能对其行为产生合理预期, 反之, 不同省市的截然相反作法将严重影响《物权法》中住宅商用制度的统一。

关于住宅商用是否需要经过行政审批的问题, 有观点认为, 如果不要求审批, 将带来如下问题:一是违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 变相减少了国家土地出让费用。二是影响城市建设规划, 挑战规划权威。三是经营主体之间形成不公平竞争。前述理由较为牵强, 要求所有经营者经过规划、土管至房管部门审批过于严格。其原因在于:第一, 就整个区分所有建筑而言, 用于从事经营性活动的住宅占整个建筑住宅的比例极小, 尚不构成对建筑物使用性质的整体改变, 因此, 其不会对城市规划、土地管理产生重要影响;第二, 从鼓励开办中小企业的角度出发, 如果要求拟住宅商用的业主先后经过城市规划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和房屋管理部门的审批, 则在时间上和成本上都不利于经营性活动的开展;第三, 就众多要求审批的法律文件和实际情况来看, 其规范的主要对象在于那些改变整栋建筑物用途的情形。而我们所探讨的住宅商用的对象主要是还存在大量利害关系业主的建筑物。第四, 如果法律不要求对住宅商用进行前述审批, 那么对所有市场主体都是同等对待, 无所谓有损公平竞争问题。当然, 我们所谈的住宅商用也可能对城市规划产生一定的影响。出于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需要, 要求拟住宅商用的业主到城市规划部门备案是合理的。

还需要讨论的一个问题是, 业主将住宅改为商用之后, 是否需要到房屋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我国现有房屋登记有两项主要功能:一是公示权属状况。如果登记机关尽可能全面提供每一宗不动产的权属信息, 对于不动产的交易安全大有裨益。虽然我国《房屋登记办法》、《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 (已被前者废止) 均未将“房屋的用途”作为强制性登记事项, 但实践中, 房屋管理部门的登记簿上有关于房屋用途的记载事项。二是满足国家管理的需要。掌握国家建筑物的使用情况, 有利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准确制定, 也有利于实施有效的房屋管理措施。从这两个角度出发, 笔者认为, 住宅改为商用之后, 到房屋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孙宪忠:论物权法, 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1版[1]孙宪忠:论物权法, 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1版

[2]陈华彬: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第1版[2]陈华彬: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第1版

[3]李延荣:房地产法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1版[3]李延荣:房地产法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1版

[4]师安宁:不动产相邻关系中的隐形规则及业主的诉权制度研究, 北大论文网, 2008年[4]师安宁:不动产相邻关系中的隐形规则及业主的诉权制度研究, 北大论文网, 2008年

课题的提出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于拘泥于教材,局限在课内,仍然是书本中心,课堂中心,只要求学生读课文做题目,其余一概不予重视自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正确而科学的导向使小学生阅读实践成为“大语文观”的坚实基础,各级各类小学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逐渐引起了重视,然而由于小学生阅读风气的淡薄,加之年龄特征又决定他们更容易冲击市场的动画快餐所诱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障碍也成为儿童阅读兴趣的隐形杀手,学生静下心来进行课外阅读仅仅成为教师的一种良好愿望而已,基于此,小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进行课外阅读势在必行。

国外很重视儿童课外阅读教育和研究。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8年10月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超过50万孩子从1999年会计处调度中拨给的2亿6千万美元中受惠,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小时在课外阅读作业室学习。早在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长就宣布了一个“促进学生课外阅读计划”。台湾从2000年8月到2003年8月在全岛设施儿童课外阅读计划。从大陆的情况看,建国以来,很多学校和老师也在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等方面,践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总的来说,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一直没有能够在小学阶段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课外阅读体系。《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但在实际教学中,因缺乏躯体的可以操作的课程标准,因此很难将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为此我们特提出《新课程下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与研究》研究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一)、准备阶段:(2009年1月——2009年2月)

1、学习文献资料,确立成果题目与成果内容。

2、论证成果研究的意义和成果实施的可行性。

3、制定研究成果的总体方案。

4、确定研究的预期目标、具体内容、操作方法。

(二)、研究阶段(2009年3月——2010年10月)1、2009年3月起改善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付诸设施。在本阶段我们首先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靠教授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课下要进行课外阅读。但小学生自行进行课外阅读的所占比例不大,大多数学生不进行课外阅读,阅读量仅限于课本知识。特别是低年级,阅读量更小。《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规定:“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无法达到这一要求。基于此,我们一边调查一边整理资料和数据,初步掌握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大体趋势。对小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分类整理。在改善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活动激趣法,榜样激趣法。2、2009年9月起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付诸设施。受某些条件的限制,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确实举步维艰。但我们在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付诸实施过程中,却摸索出了促使课外阅读活动扎实开展起来的路子:(1)培养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乐于进行课外阅读,乐于接受自己想要的语文知识。

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学生都爱听故事,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精彩的故事情节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令人感动、或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教师戛然收声:后面的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这样的效果,恐怕要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欲望。同时有目的地收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或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2)授之以法,指导阅读。

兴趣虽然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学生光有兴趣没有方法也不行。有的学生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好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学会读书,读得有成效。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

选读法:这种方法一般是根据学生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为了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这样就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最多的信息。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形式。因此要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而采用速读法。

摘录批注法法:这种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及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格言警句、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累进自己设立的“语料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将报刊杂志中的好文章剪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3)、鼓励先进,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半途而废。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可以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可以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获得成功后,会坚持大量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可效仿的榜样,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阅读范围广泛了,语文的素养就会从整体上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努力带领学生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可以通过行政推动,营造书香氛围,整合资源,解决书源;可以通过科学领头,课内带动,加强指导,提高课外阅读效益;可以运用评价激励,形成制度,促进习惯养成。读书方法很多:精读法、略读法、浏览、批注、做读书笔记等。小学生在阅读中会遇到不少困难,需要我们老师帮扶指导,使他们能保持阅读兴趣。于是,我们在低年级侧重兴趣培养,指导阅读低幼童话及在注音童谣等读物,学习字词或简单的句子;中年级阅读水平提高,学习积累优美句段及简单的点滴感悟;高年级则可以在指导下提高到阅读一些经典名著了。在此阶段,主要采用了赏析片段法、展示成果法。3、2010年2月起建构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和品质的研究付诸实施。2010年2月起建构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和品质的研究以语文课堂教学为核心,以一篇带多篇的方法带动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性阅读。语课堂教学前需要搜集资料,如果集中起来,就是很好的阅读材料,课后,推荐阅读书目或文章,可以带动阅读兴趣,为了保证书籍的数量,可以在学期结束前就推荐下学期拓展的书目和资料,鼓励学生在假期里利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2-3本教师推荐的书,用上网看书、询问等方式收集资料集中起来做成简报,而不只是买作文书或练习册。事实上很多同学做得到,书买来后以此为荣。新学期,大家集中起来互相借阅,建立班级图书角,我们需要同学们阅读的书就有了。

(三)、总结阶段(2010年11月——2010年12月)

在本阶段,我们主要对研究获得的材料进行了分析、反馈、总结,写论文报告,编辑有关成果,撰写了论文《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做好总结工作。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课外阅读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靠教授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课下要进行课外阅读,研究当前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和途径,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最佳模式,构建优越的课外阅读空间。

第一步:进行课外阅读序列研究,针对低、中、高各段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社会化心理水平提供程度合适的书籍或文段供学生选择,解决“读什么书”的问题。

第二步:建构学校、家庭、书店多方互动的书籍来源渠道,解决“去哪里找合适的书读”的问题。第三步:探究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策略,解决“什么时间读”“怎样读才有效益”的问题,研究读书与养成(包括读书笔记与语文素养的提高、读书笔记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读书笔记与学习生活的养成)等系列问题。

第四步:探索课外阅读评价策略,通过有效的激励反馈,通过“爱读书”的问题。

四、效果与反思 成果效果:

(一)、该成果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目前课外阅读指导的途径和策略为内容,改变了当前语文教学拘泥于教材、局限在课内、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构建了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外阅读指导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该成果符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式,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较强的操作性。

(二)、整个研究过程组织严密,措施得力,资料齐全,研究规范,研究方法科学,材料丰富,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效果。

(三)、研究成果较为显著。一是研究出了榜样激励法、赏析片段法、活动激趣法、展示成果法等多种课外阅读指导方法;二是总结出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推荐优秀读物等课外阅读指导的指导策略;三是构建形成了以“激情引趣”模式为统领的符合课外阅读指导的指导模式。这些模式的建构,有效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阅读质量。同时通过研究,教师的教研水平、课外阅读指导的经验和专业化水平都得到了发展。成果反思:

我们的成果来源于教学实践,又服务于教学活动,它选择了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十分重要但开展起来又十分困难的课外阅读问题进行研究,主要采用了实验研究法,遵循“问题——计划——行动——反思——调节”五个环节进行,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研究。由于研究问题来源于教学实践的需要,因此,研究过程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我们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不仅要体会新课标精神,还把握了各年级段教材特点和语文内容的情况,收集信息,对获得的资源加以选择和利用,使教育教学的认识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们也在这个活动中广泛阅读,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既增长了见识,又得到了锻炼。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一边实践一边总结反思,对研究计划进行再调整。因此,形成的资源和成果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

不断提出问题 篇6

此次展览分为装置、绘画、理论和建筑四个部分。在以“笔墨与人格精神”为题的绘画部分中,曾在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的作品《融》无疑是引起观众讨论最多的作品。在并不宽敞的房间里,镜子和屏幕的利用大大延展了空间。在中国画的荷花背景下,电子媒体将英文文章分解成白色的碎片散落下来,远看过去就像漫天大雪飘入寂静的荷塘中,未激起一点涟漪,却又融为一体。这似乎是对“弥散与生成”这一展览名字的回应,也暗含了传统与当代艺术结合的新可能。中国传统的笔墨在与汉语言的融合运用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太过民族化就意味极强的排他性,造成了水墨艺术在国际上始终得不到应有的关注。新媒介的使用使得西方的、当代的文化通过瓦解与再生,成为融入荷塘中的雪水,化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养分,使其在新的语境下获得新的生命力,也使水墨这一传统文化的符号在新的空间和介质中得到解放。

绘画部分的另一作品《写西湖中所见》将25米的水墨长卷与等长的屏幕上下并置,屏幕上的影像则播放着潘公凯先生创作这一作品的全过程。这种形式似乎有意消除艺术品与艺术家这一创作主体的距离,也给予观众全方位了解艺术创作过程的视窗。有意思的是在与此作品相邻的展厅里,有一组同样结合了影像与图片的作品,是由多媒体艺术家克里夫德·罗斯以潘公凯先生的水墨作品为基本元素进行创作的。展厅中央的展台上就是潘公凯先生一尺见方的墨荷。展台正前方播放的荧幕上,墨荷被不断放大、分解、扭转。展厅两侧悬挂的则是由纸本转为高分辨率的图片后分解出来的16幅枫木底板上的摄影作品。一纸墨荷在暖色灯光的烘托下更显萧瑟,也在影像的骚动中更显寂寥。在这组作品中,静态的绘画与动态的影像所产生的韵律感与空间感使得同一内容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二者既相互区别又互相呼应,使得富有东方韵味的水墨线条在现代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下焕然一新。《寻找真实》这一标题似乎也在提示观众,在多重立场、多重评判标准与多重价值取向的今天,只有尝试站在不同角度去看待同一事物,才可能接近所谓的真实。与这一作品相比,潘公凯先生的《写西湖中所见》似乎只在形式上运用了电子媒介,在当代艺术所着重的本质—“观念”上则稍显单薄。另外,影像的使用似乎也大大转移了观众对其传统绘画技能的关注,造成了“两头轻”的局面。因此,尽管尝试新的可能性本身已是向前迈进一大步,但如何在东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还是一大难题。

展览的史论部分则展出了潘公凯先生带领十几位博士、博士后自1999年起、历经十余年的课题研究成果《自觉与四大主义——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图鉴》。这一课题企图对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美术现代化历程及其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梳理,对20世纪中国美术做出明确的现代性定位。在这一成果的展示中,从庞大的工作量到浓厚的说教性意味中都不难看见潘院长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的用心。同时,在信息在全球范围内流通的当代,西方基于信息不对称而获得的话语权也相对式微。这使得中国有机会在艺术、文化上获得与西方争夺话语权的机会。《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图鉴》似乎正是潘先生“在其位、谋其事”的表现。他作为现今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握有话语权的人物,对手中所拥有的材料和资源进行整合,力图实现为中国现代美术正名的学术目标。这一实现中国艺术“崛起”的决心本身值得敬佩。然而也正是出于这一动机,使得整个课题的进行完全依附于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将艺术当作二者的产物。这一叙史的方法未能挣脱旧有述史方法的窠臼,也没有解决“以时代作为艺术发展分期的依据而忽略了艺术创作者个人的选择”这一问题,在强调中国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同时减弱了其独立性,在回答“21世纪中国美术向何处去?”这一问题时也略显苍白无力。至于他所提出的“传统主义、融合主义、西方主义、大众主义”这四个概念的难以定位也已在各大研讨会上遭到热烈的讨论与抨击。他企图融合东西方话语方式来书写中国艺术内容的“融合主义”也往往造成读者在理解语意上的困惑。例如当许多问题可以运用中国的语言方式或大众已熟悉的舶来语来阐释说明时,对西方理论中专有词汇的刻意使用就使读者与他的文章产生了距离。这似乎无利于他所建立的中国美术史论在本土大众中的植入。

不得不承认,潘公凯先生的实践是有其意义的。他在艺术及语言方面极强的逻辑性和对科学、技术的热情也使他的作品常常出人意料。正如他自己所说,这只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的展览,想要解决问题还任重道远。

思考提出 篇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 能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为此, 新教材中创设了大量的问题情境, 为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实验、提出问题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这也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情境, 让学生观察思考, 促使他们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案例1:问题情境:东印度学者森德拉姆的“筛子”:

师:请大家观察这个数阵, 从它的特点和排列方式, 你能提出几个数学问题让我们共同思考吗?

生1:每一行的数都有什么特点?

师:你提出了一个让大家思考这组数共同规律的问题, 大家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每一行的数都能构成等差数列。

师:好, 你们观察到了这个数阵的基本排列规律。请大家结合自己看出的规律, 积极提出问题, 让其他同学来解决!

生2:每行或者每列的公差有什么特点?

生3:每行或者每列数相邻的公差的差按照原来的顺序又构成等差数列, 应该能求出公差的通项公式, 该怎样求呢?

生4:既然数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那么我们能否求出数阵中某一个位置上的数?

师:对, 大家思考!本题还能深挖吗?

生5:根据这样的规律, 怎么求出每行每列的数的通项公式呢?………

本题我没有直接给出问题, 而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自己提出问题, 他们有的从数字本身入手, 有的从数阵结构特征考虑, 还有的把数字和排列方式结合在一起提出了问题。在这道题的引申中, 我发现学生的思维还是很开阔的:有的把第一行的数排成三角形的数阵, 有的把数字改成等比数列中的数等多种变式, 并提出了很多新颖的习题。这样, 在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探究, 使学生有悟而言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改变过去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探究规律与方法, 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直线与圆是高考热点, 自然也是教学重点, 如何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呢?

如求直线被圆x2+y2=4截得的弦, 在师生共同完成之后:

师:本题可以演变成什么的试题?现在我们共同交流一下。

生1:如果知道圆的方程和被截得的弦长, 可以求直线的方程吗?

生2:应该可以, 不过直线应该知道一定的条件才可以!

生3:已知直线和被截得的弦长, 求圆的问题可以吗? (学生小声地议论着)

师:本题可以这样改编吗?如果能, 本题该如何解答呢? (学生讨论、改编)

生4:方法和前面一样, 利用半径、弦心距、半弦之间关系, 只是所求量变了。

师:很好, 你抓住了本题的解题关键!大家还能从什么角度来改变本题的形式, 能得到什么样的试题呢?

生5:能把弦的问题与圆外一点, 引出切线或者圆的割线相关的计算问题吗?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学生思维顿时又开阔了许多………

经过本题的探究, 学生体会了多题一解, 掌握了这一类习题的解题方法, 锻炼了学生发现及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例子教材中有很多, 教师应充分利用。

三、引导质疑, 使学生因惑而思

学生的数学学习往往建立在知识与方法的原有经验上, 教学中巧设疑, 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产生思维碰撞, 提出问题, 进而思考与解决问题。

如在学习必修2立体几何时的侧面展开求最短距离以及面积等问题的时候, 我发现有个别学生对割补法把握不到位, 用的时候想当然。为此, 我设计以下一个问题:你的判断对吗?

如图1是一张8㎝×8㎝的正方形纸片, 把它剪成4块, 按图2所示重新拼合。这4块纸片恰好能拼成一个长为13, 宽为5的长方形吗?

不少同学拼后都说可以拼成。这时让学生计算图1、图2两个图形的面积, 发现长方形面积比正方形面积多1, 学生议论纷纷。学生根据比例关系, 得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直角梯形的腰不在一条直线上。原来, 拼成的图形比图2多了一个微小的空隙, 导致增加了1个单位面积。

对学生认为好像是正确的问题进行质疑, 学生自然会感兴趣, 肯定会想:怎么会不行呢?问题出在哪里呢?久而久之, 学生会养成反思的习惯, 把学习变为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 这有助于提高他们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实践, 培养学生善思多问

积极组织数学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锻炼实践能力, 再从数学的角度发现与提出问题。

如函数应用的调查活动方案:

(1) 从函数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模型的数学角度出发, 观察与收集日常生活、社会实践中的一些数量关系。

(2) 到商店、银行、工厂、社区等了解有关的数量关系, 收集所需的有关数据。

(3) 用收集到的材料, 构造用函数解决的几个问题。各小组组内要有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过程的交流与合作。

这样, 学生经历了数据的收集、选择, 问题的构造、解决等过程, 再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能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锤炼。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仍在耳边振聋发聩。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而且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思考提出 篇8

1与美国相比现阶段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高等教育, 研究生招生数量也大幅度地增加, 数量剧增的同时, 也必然会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1 学生来源

硕士研究生所招收的学生大多数为全日制本科应届生直接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 少数为同等学历研究生。美国本科生教育比较重视基础课的教育, 其主要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知识视野, 挖掘学生的独创能力, 专业课程的学习所占比例较少, 而且很多都是专业基础课程。美国高等学校主张自由教学, 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才能, 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 普遍采用选课制和学分制[2]。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时间本来就比较短, 而且一方面由于最近几年国家连续扩招导致了本科生教育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 是因为学生在入学前能力较差, 这主要归结于我国的教育理念, 中国本科生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对考试的应付, 因此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能力较强, 但是缺乏创新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1.2 录取标准

美国研究生院的录取条件通常包括:本科学业成绩单、入学标准考试成绩、教授推荐信、申报材料和面试成绩等[3]。其中教授推介信和面试成绩对于录取起决定性作用, 招生可由招生学校自行决定录取标准, 考试方式多样化, 旨在吸取优质学生, 不在乎形式及成绩, 各院校单位可以根据自己所需人才的类型招收学生, 有利于培养更加具有实践性能力的人才。中国招生采取统考制度, 政治和英语所占比重较大, 大部分考生只是为了提高初试成绩而依据考试大纲复习, 知识面狭窄, 回到了高考阶段。各院校主要是通过初试成绩决定是否录取该学生, 复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无多大意义。虽然统考制度在某些层面上来说可以体现公平的原则, 但是也有可能会导致一些真正有才能的人流失。

1.3 培养过程

美国硕士生入学的头半年或1年内暂不选导师, 研究方向也不确定, 只上基础课[1]。 基础课的设置注重跨学科, 交叉学科, 前沿学科的学习, 目的是打好基础, 拓宽范围, 为下一步科研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美国研究生院设置有各种跨学科, 跨院校的机构, 为学生学习基础课程创造条件。美国的授课方式具有多样性, 课堂上教室与学生采取互动方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美国研究生院把研究生对科研的参与性放在很显著的地位, 主要锻炼其学生的独创能力, 导师只是辅助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毕业后学生对于社会实践工作的参与也会相应比较独立, 也有利于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我国的研究生一般在入学后的半年或1年内进行基础课学习, 基础课程设置比较专一, 特点为分科细, 交叉学科较少, 主要有必修和选修两类, 必修包括英语, 统计学, 政治类课程等, 选修有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及科研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课程, 英语课的学习占有很大比例。我国也实行学分制, 因为没有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很多学生就是为了修满学分而选课, 不在乎课程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我国授课方式较单一, 教师的主导地位较强, 还沿用本科填鸭式教育。一些学生对于研究课题没有任何想法, 只是按照导师的想法进行实验, 缺乏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然对于以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就会缺乏独立解决能力。目前国内有些学生只是一味地投身于实验室, 只想着怎么做好实验, 怎么发表文章, 怎么写好毕业论文, 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实践临床, 导致毕业后没有办法独立完成复杂, 综合的临床病例。

1.4 学制

美国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1~2年, 实行完全弹性学制与学分制, 其中理论课学习一般在入学后1年内,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修学分, 其余时间进行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美国实行弹性学制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早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我国的硕士学制一般都在2.5~ 3年, 学制相对比较单一, 有些3年制的学生一般在第1年内就修满了学分, 而且课程设置较松;第2年内进行实验研究, 第3年就开始撰写论文与找工作, 时间一般比较充裕。然而长学制显然不利于我国与外国先进国家的人才交流, 阻碍了我国学生出国深造与一些院校接受外国留学生。

1.5 导师队伍

美国研究生入学后就建立了一个以导师为主、另外至少3名教师组成的指导小组 (有时还有1名外系教师) [1]。这种教育方式突出了导师指导的地位, 导师与这几名教师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集体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可以集中各种不同的意见与想法, 避免了科研中单一的思考模式。在中国一般是1名导师带好几个学生, 尤其是近来扩招后, 甚至有1名导师带十几个学生的壮观景象, 这种教育方式有着明显的弊端, 导师分身乏术, 既要忙于临床和科研, 还要指导这十几名学生进行科研与自身的发展, 怎么能够充分地突出导师“导”的作用。一些学生长期处于无人管辖的状态, 形成懒散, 投机取巧的学术态度, 这大大有害于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1.6 学位论文授予

美国在学位论文授予方面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 它们将学生平时的成绩与表现也作为能否毕业的重要考核, 学位论文只是其中的标准之一。而且大部分美国的研究生院对于学生学位论文的要求较高, 不仅对研究课题的背景需要做深入地研究, 还要求课题的独创性与临床使用性, 最重要是需要其个人对于课题的长期想法。这种严格的教育要求对于提高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不可取代的地位。中国硕士研究生能否毕业主要是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修学分, 在最后1年答辩前完成毕业论文的答辩即可授予学位证书, 对于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 这会导致有些学生只是为了混时间, 以拿到学位证书为目的, 不能潜心钻研课题, 3年中碌碌无为, 毕业后自然就不可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求, 长此以往, 中国的高等教育势必会处于较美国落后更多的状态。

2关于现阶段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

2.1 优化学生来源

虽然教育是利国之本, 但是不能为了教育数量就降低教育质量, 应该严格本科生招生标准, 不能因扩招导致硕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一味下降。其次, 从本科阶段就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基础教育, 开展各种使学生视野开阔, 兴趣广泛的教学活动, 可以尝试采用选课制与学分制,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潜力。再次, 本科阶段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维, 为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做好准备。

2.2 提高与改变录取标准

我国采取的统考制度选拔是导致生源下降的重要问题, 一分定终身已经变得不可取了, 而且肯定会影响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如果选用自由灵活的录取标准各研究生院校可以吸收到更加具有创造性的学生, 为国家输送实践能力更强的人才。我们可以模仿美国的录取标准, 适当提高教授推介信和面试成绩在录取中所占比重, 降低初试成绩的决定性作用。

2.3 培养过程应该多样化

基础课的设置应更加注重跨学科, 交叉学科, 前沿学科的学习, 基础课学习过程中导师应该起到辅助学生选课的作用, 监督学生优质完成所选课程。授课应该采取多样化, 自由化的方式, 使学生在课堂上占有主导作用。科研阶段应更加重视学生自身的独创能力, 让学生发挥选题的自由性, 使其独立设计课题的思路与方法, 导师从旁指导。再次, 学生应该空余出一定的时间在临床实践, 后2年要一直贯穿临床, 至少应该可以处理常见病, 独立分析稍复杂病与疑难病, 避免高分低能的状况。最后, 我国部分高校实行中期筛选制度, 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但淘汰率相当低, 没有达到引入淘汰机制的目的, 从而导致研究生在一个相对缺乏竞争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工作, 没有危机感, 缺乏创新意识[4]。应加大淘汰力度, 增强硕士研究生自身的竞争与激励, 突出学生在学术、临床、科研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2.4 适当实行弹性学制

弹性学制是指学校为了满足不同类别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能完成同一目标的学业要求而采取的一种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 对学生的学习年限实行弹性管理, 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而形成的一系列管理政策[5]。俗话说有压力就会有动力。在有些专业, 适当实行弹性学制可以使我国与国际接轨, 不致阻碍国内外人才交流, 有利于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我国应该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实行弹性学制,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充分利用在校时间, 不至于形成懒散的学习态度。实行弹性学制还可以使更多的人才早日进入社会, 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2.5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近几年来本科、硕士研究生的扩招导致导师队伍在数量上的不足, 势必会影响导师带学生的质量, 目前中国存在的一师多徒现象是很普遍的, 国家应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培养更多具有资格的导师, 缓解导师队伍数量不足的状况。其次, 有些院校因为招生人数增多, 就放宽导师选拔制度, 这极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最后,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集体模式的培养方式, 这不仅能对学生起到更加强化的监督作用, 还能使更多的年轻教师及早参与科研与带教学生的活动中来, 为日后培养更多合格的导师奠定了基础。

2.6 严格学位论文授予

第一, 虽然宽进严出的政策可以更加保证教育的质量, 但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据调查我国医生的数量远远不足以为我国总人口提供充分的医疗保障, 口腔医学尤为严重, 所以只能适当地提高学位论文授予标准, 在严格中稍微放松以保证国家所需的医学人才。第二, 应当鼓励各导师、学生选题过程中偏向临床, 使科研发挥为临床服务的作用, 最终能推动临床发展, 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总之, 美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我们就应该去学习和借鉴, 吸取精华, 并且使其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逐步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

摘要: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属于高等教育,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 应该重视硕士研究生的教育, 使高等教育真正发挥其促进社会繁荣发展, 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作用。本文从学生来源、录取标准、培养过程、学制、导师队伍、学位论文授予等方面借鉴了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优势, 并阐述了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同时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思考,中国,美国

参考文献

[1]闵正威, 李泽锋.创新语境下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之比较与思考 (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8, 29 (3) :102.

[2]吴杰, 仵春.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及启示 (J) .教改与教学, 2007, (17) :58.

[3]谭欢.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07, (1) :60.

[4]高立.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因素研究 (二) 环境因素对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0, (1) :64-65.

广州:提出“138行动计划” 篇9

为加快实施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广州市提出加快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的“138行动计划”。这里的“1”是指“实现一个目标”;“3”是指“推进三个领域的融合”,"8”是指“推进八大重点工程”

其中,“实现一个目标”是指有效转变资源扩张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产业高端化、集聚化、集约化的现代产业体系,率先走出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成功之路,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全面提升广州市科学发展实力。

“推进三个领域融合”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改造提升重点优势制造业,做强“广州制造”。

以汽车、船舶、钢铁、石化、机械装备 、造纸、服装及医药等优势传统产业为重点,提高信息技术改造的深度和广度,推进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做大做强产业。

二是融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活“广州创造”。

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实施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和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等重大专项。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着力推进三网融合,发展新兴增值服务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产业。

三是融合创新服务业,做大“广州服务”。

推动构建与制造业各环节集成的现代物流体系,推进物流自动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大力发展网上银行、电子货币、银行卡等在线支付工具,推动在线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加快推进专业市场信息化建设,发展电子交易中心和网上交易市场。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变,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服务、行业咨询信息服务等衍生产业。

文书提出命令比较研究 篇10

一、文书提出命令的涵义及其意义

“文书提出命令是指一方当事人就证明案件事实的书证,由负有提出义务的对方当事人或者第三人持有时,向法院申请要求命令该持有人递交文书的一种方法。”[2]对当事人来说,文书提出命令制度既是当事人通过法院向持有文书的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收集书证的一种手段,也是以此来证明所要证明事实的一种举证行为。[3]它对于推进整个民事诉讼程序的前进和实现民事诉讼的程序价值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贯彻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在民事诉讼中,诉讼当事人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他们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对等性。当一方当事人的书证为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所持有,而对方或第三人拒绝交出书证时,当事人在证据的出示和收集方面便会处于劣势。如果此时法院依职权进行调查收集,就意味着法院可以代替当事人行使举证责任,这将有违辩论主义守则。而通过法院发出文书提出命令的形式促使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履行展示相关证据的义务,再由当事人自行收集相关书证,既不违反辩论主义的法理,又可以达到重新平衡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即法院通过文书提出命令来扩充和完善受害人向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收集证据的制度,使诉讼双方当事人处于真正平等的地位。

第二,使审理集中化,提高司法效率。文书提出命令的施行,一方面有利于发现案件的证据事实,使法官能尽早地整理案件的争议焦点,保障案件审理的集中化;另一方面,文书提出命令可以通过公权力的运行来缩短当事人收集证据的时间,预防对方当事人的证据突袭,甚至可以通过证据的发现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文书提出命令又有降低诉讼成本,提高司法效率的功能。

第三,提高判决与事实的接近度和正确度。文书提出命令促使双方当事人尽可能地收集证据,通过证据的展示充实整个案件的审理和尽可能地呈现案件的事实,在不损害当事人程序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增强法官的认知能力。法官通过证据呈现的事实来形成自由心证,从而缩小判决认定事实与客观事实间的差距。

二、文书提出命令内容比较

(一)文书提出命令的范围

在英美法系国家,由于实行判例法制度,它们对文书提出的范围并未作明文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对此通常作扩大解释,即凡是涉及一切与诉争有关的信息来源而不仅限于关联性证据本身,都属于证据开示的范围。[4]而在大陆法系国家,一般以民事诉讼成文法的形式直接规定文书提出命令的范围。如德国民事诉讼法就规定对方当事人在诉讼中曾经引用了他自己手中的文书时,负有文书提出义务。同时该法422条还规定了民法里的提出义务,即当事人可依《民法典》、《商法典》、《票据法》等实体法规定的资讯请求权,要求对方当事人提出其所持有的书证。由此可看出德国把文书提出命令的范围分为实体法上的事项和程序法上的事项。与德国相比,日本和台湾地区对对方当事人文书提出命令的范围要宽广和具体一些。

(二)文书提出命令申请要件及审查程序

1. 申请要件。

英美法系国家的法院原则上不介入当事人的证据收集活动,只在特殊的情况下才给予必要的干预与救济。[4]德国、日本和台湾地区的民事诉讼法均规定了文书提出命令的具体申请要件,只有在符合这些条件情况下法院才会受理当事人的申请:(1)文书的形式(说明是公文书或私文书、文书制作的日期和地点等);(2)文书所要证明的事实;(3)文书的主要内容;(4)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持有文书的事由;(5)文书持有人有提出文书义务的原因。法律规定文书提出命令申请要件主要源于他们认为国家对私人财产权、自由权的干涉必须通过正当的程序才得以实施的法律传统。此外,法律规定严格的申请要件可以排除当事人的摸索证明,提高司法效率。

2. 审查程序。

当事人提交文书提出命令申请后,法院需要对申请进行形式要件上和实质要件的审查,只有同时符合形式和实质要件的申请,法院才会签发文书提出命令。法官将从其提交的申请材料中判断该书证对审判的重要性、证据的合法性、现实可行性等因素综合判断,以决定是否批准该申请。对于不符合申请要求的,法院将通知当事人补正,当事人不及时补正的法院将按照中间裁判或终局裁判驳回其申请,继续审查原案件。

(三)对违反文书提出命令的制裁

当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不履行文书提出命令时则会被视为违反诉讼法上的诚信义务和当事人平等原则,构成证明妨碍。为使双方当事人掌握的证据公平和促使文书持有人履行法院的法命,保障司法权威,很多国家和地区对违反文书提出命令的证明妨碍都规定了相应的制裁措施。

在英国,当事人不得依赖于未经开示或不允许他人查阅的书证。另外,当事人在特定期间不开示特定书证的,法院可以撤销其案情陈述。对不遵守书证开示的当事人或诉讼外第三人,法院还可以裁决藐视法庭罪,处以罚金或拘留。[5]而在大陆法系,对方当事人不提出书证时,法院可以申请人所主张的关于该文书的记载或申请人所主张的事实为真实。对于第三人不服从文书提出命令的,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225条规定法院可以裁定处以20万日元以下的罚款。

(四)秘密资讯的保护及对义务人的救济

1. 秘密资讯的保护。

在强调法院文书提出命令范围的同时,并非所有的文书持有人都负有文书提出的义务,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对方当事人和第三人受保密特权的保护可以免除其文书的提出义务,其实质是对法官运用文书提出命令自由裁量权的限制。保密特权一般因个人身份、职业关系和因公务、商业关系以及公共利益而产生。在英国,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和享有保密特权的人可以免除其文书提出义务。在美国则仅限于享有保密特权的人。为了保护文书持有人的秘密资讯,德国民事诉讼法第434条规定:“由于重大障碍不能在言词辩论时提出文书,或者因为证书极为重要,为防其散失或损坏而不能提出之虑时,受诉的法院可以命令把证书提交给法院成员之一或提交给另一法院。”[6]

2. 对义务人的救济。

如前所述文书提出命令涉及到国家公权力对私人权利的干涉,因此许多国家的法律都为文书提出义务人提供了救济的程序。在德国,当事人否认其持有文书时,法院必须经过询问程序才能作出文书记载内容或申请人主张的事实为真实。此外,强制第三人提出书证时,必须通过诉讼的途径实现。其民事诉讼法第431条则规定:“如果对第三人的诉讼已经终结,或者举证人拖延起诉、拖延诉讼的进行,拖延强制执行时,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不得期间届满就续行诉讼。”[6]

三、对我国文书提出命令制度的启示

(一)目前我国文书提出命令的不足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书证提出的规定比较简单,只规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则。对于书证落在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手里时,当事人如何获得书证,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的规定。最高法院在《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若干规定》第30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5条均规定了“有证据证明持有证据的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这从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据规定的不足,但对于当事人如何申请文书提出命令、文书提出命令的审查程序、第三人拒不交出文书如何解决等问题仍缺乏相应的规定。由此造成了在实践中对方当事人只提出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对自己不利的证据则不予交换。第三人持有文书时,出于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不想得罪任何人”的想法,往往是不予以提供或是声称文书不在其手里,甚至以此向当事人敲诈勒索。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存在影响了诉讼当事人证据的收集和诉讼的顺利进行,为此建构文书提出命令制度就成为了我国的一种现实需要。

(二)我国文书提出命令制度的建构

1. 文书提出命令的范围。

从德国、日本和台湾地区最近一次的民事诉讼法修改来看,其文书提出命令的范围均有扩大之趋势。如台湾地区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只规定当事人只有在诉状或辩论中引用过其所持有的文书时,才负有文书提出的义务。而2000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则把该项规定扩大到当事人只要在诉讼中曾引用了该文书,都负有文书提出的义务。1998年修改后的日本新民事诉讼法则把文书提出义务规定为一般性义务。即把文书持有人提出文书的义务扩大到如同任何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一样,凡是文书持有人所持有的文书与案件有关联,当法院发出文书提出命令后就负有向法院提出文书的义务。[7]为了适应整个民事诉讼从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变的趋势,我国民事诉讼法应把文书提出义务规定为一般性义务,以确保当事人收集证据的权利得到更为有力的保障。而文书提出命令的事项范围可以借鉴德国的模式,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中均可以规定对方当事人和第三人负有文书提出的义务。

2. 文书提出命令的申请条件和审查方式。

文书提出命令的申请条件是法院审查文书提出命令申请的基础,其构成应包括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对于实质要件的规定则至少需要包括文书的下落和下落他人手中的原因以及文书所证的事实。法院依据文书提出命令的申请要件,判断当事人所申请的文书对案件审理是否有重要性、合法性和可能性。对于不符合申请要件的,可以责令申请人补正,不能及时补正或补正后仍不符合申请要件的则应驳回其申请。

3. 对违反文书提出命令的制裁。

对于违反文书提出命令的制裁按主体可以分为对对方当事人的制裁和对第三人的制裁。按制裁的形式可分为自动制裁、强制制裁和法院制裁三种。结合我国的实际,直接认定事实的真实性,禁止不服从命令的当事人提出证据;驳回诉讼、停止诉讼和缺席判决;裁决支付不作为费用;强制出示等措施都可以纳入我国立法考虑的视野。

4. 对秘密资讯的保护和义务人的救济。

文书提出命令制度一个突出的特点表现为国家公权力的运行。然而任何权力的行使都有可能偏离原来的轨道,致使权力异化。因此,在文书提出命令制度中除了需要规定严密的程序外,还应特别注意对个人秘密资讯的保护以及文书提出义务人的救济。对于秘密资讯的保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界定秘密资讯的范围。秘密资讯的范围取决于通过保密特权所要保护的利益与真实发现间的价值衡量,应从证据的重要性、必要性、其他证据的替代的可能性以及审理对象、秘密种类等综合因素来确定其范围。[8]对于秘密资讯的具体界定目前尚需学术界的讨论和实体法相关规定的完善。其次是对秘密资讯的保护方法。秘密资讯的保护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免除秘密资讯持有人的提出义务。二是对于一些像商业账簿等商业保密资讯法院认为确有必要提出的,法院应遵循相关的商业惯例,可以令文书持有人以不公开的方式直接向法院出示,除此以外的任何人不得要求开示该文书。在权利救济方面,则需赋予义务人言词辩论的机会,不服时可提出申诉。对于第三人来说,其与诉讼无直接的利害关系,因此对其文书的强制提出必须通过诉讼的方式为必要。

摘要:文书提出命令对贯彻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提高司法效率,分配当事人举证责任以及提高判决与事实的接近度和正确度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英美法系证据开示和大陆法系一些国家及地区文书提出命令范围、申请要件、审查程序、违反命令的制裁以及秘密资讯保护和对义务人的救济等内容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关于文书提出制度的不足,应从文书提出命令的范围、申请条件和审查方式、制裁及对秘密资讯的保护和义务人的救济等方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文书提出命令,文书提出义务,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江伟.民事诉讼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9.

[2]宋英辉。金玄耿.日本证据法简介[BE/OL]http://www.jorb.com/zyw/n120/ca65639.htm.

[3]日本新民事诉讼法[M].白绿铉,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14.

[4]黎蜀宁,张芸.论书证收集的程序保障[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5]·徐昕.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313.

[6]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M].谢怀拭,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105.

[7]廖中洪.论中国民事证据发现制度的构建——一个比较法视角的思考[J].金陵法律评论,2004(2).

“请求许可”与“提出建议” 篇11

1.may可用来表示提出建议或征求对方意见。在回答may引导的疑问句时,肯定回答用Yes, you may. 否定用No, you can’t.或No, you’d better not.如:

—May I take this book home to read?我可以把这本书带回家看吗?

—No, you can’t.不可以。

2.可以用“let’s …”来提出建议或征求对方意见。如:

Let’s make it a little earlier, OK?我们就早一点吧,好吗?

Let’s go and say hello to Mr Smith, shall we?我们去向史密斯先生打声招呼好吧?

3.可以用“What about / How about…?”来提出建议,about是介词,后面要接名词或动名词。如:

What about / How about a drink? 喝一杯怎么样?

What about writing back to him about it ?要不就这件事给他回一封信?

What about / How about 还可以用来询问与上文相关的情况。如:

I’m going there. What about you?我打算去那儿,你呢?

4.可以用“Why not …?”来提出建议,表示“何不……”,not 后面接动词原形。“Why not …?”实际上是“Why don’t we / you…?”的省略形式。如:

Why not meet at the school gate at eight?何不八点在校门口集合?

Why not wear your new coat?为何不穿你那件新外套呢?

Why don’t we stay here another day?我们为什么不在这儿再呆一天呢?

5.had better为情态动词,意为“最好……”,后跟动词原形,其否定形式是在had better后加not。如:

You’d better stay at home today.今天你最好是呆在家里。

You’d better not go out.你最好别出去。

6.可以用“Would/Could you please…?”表示建议或请求,这里would/could并非是动词过去式,而是表示说话者语气较为委婉。如: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post office?请你告诉我怎么到邮局好吗?

Would you please go hiking with me?和我一起去远足好吗?

7.可以用“Will you…?”表示委婉地建议或请求。如:

Will you go to Jinan with us?你和我们一起去济南好吗?

Will you tell me wherethe nearest bookshop is?你告诉我最近的书店在哪里好吗?

8.shall用于第一、第三人称疑问句,表示征求对方意见。如:

Shall we go swimming this afternoon?今天下午我们去游泳好吗?

Shall I open the window and close the door?我把窗户打开,把门关上,好吗?

Shall he come in and see you?让他进来见你好吗?

9. “Don’t +动词原形…”属于命令式祈使句,表示较强烈的请求,含有禁止的意味。

Don’t be late next time, please.下次请不要再迟到了。

Please don’t call me Tom. My name is Tim.请不要叫我汤姆,我叫蒂姆。

10. 可以用“Would you like…?”来提出建议,意思是“你想要……吗?”Would you like 后可接名词或不定式。如:

Would you like a cup of tea? 你想要杯茶吗?

Would you like to go and see her?你想要去见她吗?

如果我们要说:“去散散步好吗?”英语中可有这样几种表达法:

(1)Shall we go for a walk?

(2)What about / How about going for a walk?

(3)Why not go for a walk?

(4)Would you like to go for a walk?

(5)Let’s go for a walk.

注意两点:

1.这几种表达可能在语气上稍有差异,但都表示了同一个提议,因此在意思上几乎是一样的。

2.对于上述句子的肯定回答一般可以说:Yes, please. /OK./All right./Good idea./Sure./Certainly./Yes, I’d like/love to.

中考再现:

1. —May I borrow your ruler?

—Certainly. ___________ .(2005年北京市)

A. Hold on, pleaseB. It doesn’t matterC. Here you areD. Not at all

2. —Hello! Could I speak to Mr Smith?

—__________ . Please call back later.(2005年山西省)

A. Wait a minute B. Hold on for a moment

C. Speaking D. Sorry, he isn’t in

3. —Can you come and play football with me?

—__________ . I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2003年甘肅省)

A. Excuse me B. I hope soC. I’m afraid not D. It’s a pleasure

4. —Would you like to go out for a walk with us?

—__________ , but I must finish my homework first.(2004年北京市)

A. Of course not B. That’s all right C. I’d love toD. Yes, I do

5. —Tickets, please! May I see your ticket, madam?

—__________ (2005年甘肃省)

A. I have no ticket. B. What did you say?

C. Sure. Here it is.__________ D. No, you mustn’t.

6. —May I take this magazine out of the reading room?

—__________ . Please read it here.(2005年深圳市)

A. Certainly B. No, you needn’t

C. No, you can’t D. No, you may not

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效问题 篇12

一.课例引路

学生不会提问或提问“无效”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教”他们“怎样提问”、“提出怎样的问题”一类知识与技巧。例如, 有位教师教《海底世界》这篇课文, 他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后提出问题, 学生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阳光能射到海底吗?海底有多少种动物?海底的植物有哪些色彩?海底为什么有山、峡谷、森林和草地?海底为什么很平静?

面对这些问题, 这位教师说:大家所提的问题不是语文问题, 而是科学问题。我们必须从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及写作技巧的理解等方面切入, 提问语文问题。然后示范性地提出并解决了下面问题:你是怎样识记课文后面列出的生字的?你能用“依然”、“窃窃私语”、“蕴藏”、“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些词语造句吗?你能描述“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吗?

这三个问题, 是交流识字方法、怎样用词造句、怎样复述课文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就是语文问题。

这位老师的“教”, 让我们认识到:“教”是典型的示范、必要的讲解、巧妙的训练。教师通过“课例引路”的方式, 让学生知道, 有效的问题应该是“语文”问题,

所谓“语文”问题, 是体现语文性质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的基本特征。”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字、词、句的积累和运用上, 体现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写作技巧的掌握上;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在作者与读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学语文, 就要在掌握“工具”的过程中体验语文的“人文”, 或在正确的“人文”关照中掌握“工具”。

二.设置问题情境

阅读仅仅是读者与作者的双向交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即阅读教学实际上是在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后进行的“多维”的、“有深度”的对话。学生认真阅读文本, 主动质疑、释疑才是问题教学法的最高层次。西方教育家布鲁巴克也说:“让学生自己提问, 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所以, 教师应该让学生先开口发表自己在阅读中生成的问题, 显示课堂的动态开放, 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以自己的智慧随时监听课堂中的异动, 使教学内容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中随教学情境的发展而不断生成。因此, 在“教学”文本前, 让学生先开口, 就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水平, 获得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再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程度生成新的教学起点和因材施教的切入点。

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情境,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萌发提供可能。问题情境, 既可以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灵而预设的, 也可以是学生阅读文本后产生困惑而提出的;既可以就作品的局部认知来设定, 也可以是针对作品风格、内涵、主旨等进行构想时而出现的问题。

三.注重问题生成

上一篇:心身干预下一篇:数学思想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