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者

2024-10-10

女权主义者(精选12篇)

女权主义者 篇1

引言

在人类发展史中, 每个阶段都有战争和革命, 每个时期人类的思想都有着一些差别, 但是人类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自身权利争取的斗争和革命, 追求的社会的自由平等是每个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十三世纪末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近代史开端的标志, 也是划分欧洲封建主义时期和资本主义时期的重要标志, 文艺复兴运动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思想和信仰, 通过复兴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 并且加以创新, 创立并且宣传人文主义精神, 受到了大多数人民的支持, 在此期间主要的宣传形式是文艺创作, 通过文艺复兴不难看出文化思想和宗教信仰对人类的影响是广泛的、久远的[1]。

数千年的人类发展史, 决定男女之间地位和权利不同的是社会分工的不同, 在农业社会中, 男人在体制上强于女人, 是家庭和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男人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贡献比女人大, 所以逐步提升了男人的家庭和社会地位, 男性也就逐渐成为了家庭和社会的主宰, 并且这种观念和思想一直流传到近代。但是近代社会中工业发展较为迅速, 而且女性的思想也随之解放, 在社会劳动中, 女性的表现欲望愈来愈强, 而且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男权社会遭到质疑, 女性也逐渐开始追求自身的权利和价值, 渴望着自由、平等的人权和尊严, 特别是在十八世纪初启蒙运动兴起之后, 这种追求社会中男女平等的趋势更加强烈。

一、启蒙思想及女权主义

启蒙思想运动起源于十八世纪初的英国, 但是之后的中心是在法国, 具体的时间范围是在十八世纪初到法国大革命期间, 启蒙运动期间涌现了许多新的思想和理性观点, 在这期间涉及了众多的领域, 包括伦理学、自然科学、经济、历史、文学和传统政治观点、社会观点等。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有着间接的影响, 并且为两者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启蒙运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 启蒙运动中影响较为突出的人物有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和狄德罗等, 他们的一些观点对世人影响深远[2]。

女权运动以解放思想和人人平等的理论为基础, 受到启蒙思想运动的影响较大, 逐渐有一些女权主义者开始揭露和批判社会中女性的种种不平等地位和待遇, 并开始对解放女性思想, 追求和推动妇女在社会中权利等话题进行讨论。总体来说女权主义者的观点是建立在父权社会中男性权利或者给予多于女性的基础之上的, 虽然女权主义分为几种流派, 但是她们的共同出发点都是提倡社会中男女平等, 维护女性应有的人身权利和自由权利, 启蒙思想运动中影响较大的女权主义者有, 伊丽莎白·凯迪·斯坦顿、范妮·伊姆利、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等。

二、启蒙思想对18世纪女权主义者的影响

1. 启蒙思想给女权主义者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和伦理基础

首先, 启蒙思想有着强烈的反对封建的意识和行动, 在此期间资产阶级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进一步提出要求获得政权, 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对于自由、平等和人权的追求, 符合女权主义者的观念。其次, 启蒙思想运动反对当时的教会统治, 不仅仅揭露一些罪恶和腐败的现象, 还将唯物主义论和自然科学等进行宣传和论证。再有, 启蒙运动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其提倡的人文主义精神, 这也是对当时女权主义者影响最大的意义之一, 人文主义思想的重点由此转移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原则方面来。由于启蒙运动具有政治思想革命运动的性质, 因此启蒙运动的参加者决不限于文学家, 除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四大启蒙作家外, 英国的哲学家洛克, 科学家牛顿, 德国的美学家莱辛和海德格尔, 荷兰的哲学家斯宾诺莎, 德意志的康德等等, 均属启蒙思想家的行列[3]。

2. 启蒙思想促进女权主义的发展

启蒙思想运动在某些角度上来说很大程度地促进了女权主义者思维的扩散与发展, 在欧洲和美洲范围内促进了女权主义的发展。启蒙思想家宣传“天赋人权”的理论, 讲究社会中男女的平等性和人权性, 在启蒙运动兴起期间, 在英国、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 女权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时一些女权主义者认为女性得到解放的一个衡量标准是, 政治上获得参政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及管理国家的权利;法律上享有与男子完全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经济上有充分就业的机会和广阔的就业途径, 对个人和家庭生活资料有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继承权, 普遍享有义务教育的机会, 接受符合自身发展能力的教育, 使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作用被社会完全承认, 婚姻以爱情为基础, 家庭内部夫妻平等, 实现家务劳动现代化、社会化, 意识形态中完全消除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 建立尊重妇女的良好社会风尚, 这说明女权运动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促进。

三、结束语

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将是崇尚自由和平等的, 在社会大分工越来越明确的今天, 女性也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拥有不可取代的社会地位, 而且现在许多女性的思维观念得到了空前解放, 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越了许多男性。社会中只有人与人之间有着平等的权利, 才能够更加融洽地进行各项建设, 女权主义者的观念出发点是社会中的一些现状和问题, 可能有偏激的因素存在, 但更多的是一种思想解放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龚鹏, 邹韬奋启蒙思想研究[I],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12.01.

[2]彭平一, 思想启蒙与文化转型[I], 岳麓出版社, 2012.06.01.

[3] (英) 沃特斯著, 朱刚, 麻晓蓉译, 女权主义简史[I],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06.01.

女权主义者 篇2

叶澜,1941年12月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位以深厚的思想和广泛的实验影响了当代教育界的著名教育学家、教育家。

1994年,在教育学术领域已功成名就的叶澜,怀抱着对教育的理想、对生命的敬畏,带着她的实验团队,毅然走出象牙塔,直面基础教育学校、课堂教学变革实践,以激情、睿智和勤勉,开创和引领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和‚新基础教育‛实验。

经过近20年的不懈探索,‚新基础教育‛实验从上海推广到全国十几个省市、几百所中小学校,获得了巨大的成果。‚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蓬勃生机。而这一切力除传统旧习的变革,都为了孕育完整美丽的生命。‛ 这是叶澜对‚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概括。

在躬身实践的同时,叶澜还笔耕不辍,出版专著《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

‚新基础教育‛研究发展性阶段结题报告获得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时,叶澜发表了一段‚获奖感言‛,也许正好是她几十年学术事业的总结:‚在我的教育学研究生涯中,最能打动我的两个字是‘生命’,最让我感到力量的词是‘实践’。教育学说是研究造就人生命自觉的教育实践的学问,是一个充满希望、为了希望、创生希望的学问。我愿为研究如何让人间每一朵生命之花绽放出自己独特灿烂的学问而努力终生,并与所有的同行者共享生命成长的尊严与欢乐,共享教育学研究特有的丰富与魅力。‛

已过古稀之年的叶澜,依然活跃在学校、课堂一线听课、评课、研讨,正是用她的生命〃实践,架起了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人物印象·——

教育就是生命的成全

——感受叶澜老师的思想人格魅力

文·刘德华

我成为叶老师的博士生带有运气的成份,感谢命运的恩赐,更感激叶老师引领我走向学术之路。三年博士生的生活以及毕业后师生之间的交往,让我有机会全方位感受叶老师思想的魅力和人格的光辉。

叶老师一直倡导教育对生命的关怀和重视,主张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在我看来,教育就是一个生命对其他生命的激活。叶老师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实践影响着、激励着身边的人。

激情与理性交融的学术魅力

每次上叶老师的课,或者跟她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考察活动,总能看到她精力充沛的身影,听到激情洋溢的话语。叶老师身上所展现出来的追求学术的激情深深感染着我们。叶老师给我们上教育研究方法课,人数比较多,我记得她从来没有坐着。在学术会议上,叶老师的话语总是铿锵有力,眼神熠熠闪光,有时伴随着手势,很快就能把在座人员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进入思考的状态。这让听众根本感觉不到叶老师的真实年龄。

记得一次在叶老师家里,谈到中央发布的文件,叶老师讲到“民族复兴”时声调特别激昂。还有一次谈及一个电视画面,大人批评小孩子不懂,而小孩子反驳大人说:“你才不懂呢!”说这话时,叶老师的话很像小孩子的声音,学得惟妙惟肖,在座的研究生都感到十分惊奇和兴奋。

叶老师的学术激情有时也表现在对学术界某些不良现象的愤慨上。有次谈到教育学界有的学者自己都不承认教育学科的独立地位,对教育学是否是一门学科表示质疑。叶老师表示极端的愤怒。在她看来,这是对教育学学科表示轻慢的言论,是自我作贱,外界不理解教育学科的地位情有可原,而教育学界内部自己作贱则不可原谅。

叶老师针对现实中的教育问题与现象,能够加以合理评析,对自己的观点能够加以周密的论证。最难能可贵的是她的语言表达深入浅出,以情感与理性的双重力量影响着读者,所以她的文章不仅教育理论工作者喜欢看,而且一线教师也非常喜爱看。叶老师发表在《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通俗易懂,但是思想内涵十分深刻。这篇文章敏锐地发现了素质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即课堂教学改革如何深化的问题,认为课堂教学的综合改革是一场攻坚战,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思考如何改革的问题。文章提出,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叶老师的学术魅力也反映在她与别人的对话特点之中。认可与超越是叶老师对话的特点。她善于理解对方话语里暗含的思想,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分析其内在的局限性和不足,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诠释和论证。

有次学术研讨会,一位著名的学者提到思想交流与物质交流的差别,叶老师极为认同。那位学者说,贸易就是物质交换,但是物质交换不会增加物质,如果两人各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然而如果每个人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叶老师在认可这个观点的同时,还强调,如果两种思想在交流时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可能会生成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思想,那么交流之后,每个人就不止两种思想了,可能有三种思想或者更多的思想。

行走在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与教育政策的三维空间 教育研究需要理解和处理好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与教育政策这一复杂动态的三角关系,叶老师在这个方面的思考和努力很值得关注和效仿。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践,但是不能把理论衍变为操作说明书。教育实践要贯彻执行教育政策,但是不能机械地照搬条文。

曾经有个时期,教育学变成了对政策的注解,导致有的学者对此产生反感,不关心政策,或对政策产生误解,或对政策简单地加以指责。叶老师认为,用教育研究去注解教育政策是错误的,但是忽视或者否认教育政策的作用也是错误的,教育研究者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叶老师就经常关注党和国家重要的教育政策,及时学习,深度理解。

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叶老师的观点超越了用理论指导实践或者实践也要联系理论的层面。她认为,实践研究中出现的诸多新问题和创造本身就具有产生和滋养新理论的作用,新基础教育实验使理论与实践在变革性研究过程中共生共荣。通过创建“研究—实践共同体”,打破理论与实践僵硬的外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融合。

打开国际视野,不仅从中国看世界,而且从世界看中国

叶老师有一种始终不渝的梦想,就是为世界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发出我们中国的声音。叶老师早在1982年就到南斯拉夫访学,很早就意识到,“我们的教育学思维刻板、结论简单,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学中没有真实的‘人’,或者说只有‘片面’的人而没有‘完整’的人,只研究如何教人认识外部世界,而忘记了最重要的另一半,就是如何使人学会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叶老师受当代哲学的启示,认为教育学研究要回到原点——生命去思考。对学生鲜活生命的尊重,对教育活动中人的重视,既体现在她的生命·实践教育理论中,也体现在新基础教育的实验与研究里。新基础教育实验的课堂教学没有美国课堂教学的自由和散漫,课堂上的师生生活充满智慧和激情,鲜活的生命在涌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潜力得到开发。

她的很多文章、专著和发言都显示出她的国际视野。正是由于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叶老师很支持学生出国。2003年我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叶老师于百忙之中为我写了推荐信。我的申请后来非常幸运地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批准,没有叶老师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理解世俗同时超越世俗,理解名利同时淡泊名利

叶老师经常教导学生,关键是要认真做事,把事情做好,作为一名学者,不要看重名利,要脚踏实地把学术研究工作做好,到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中去研究真实的教育问题,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发展。教育研究如果对师生、对教育、对社会有良好的影响和效果,那有何必在乎名利呢,何必刻意去追求名利呢?

叶老师说:“对于一个立志于学术的人而言,学问的深浅厚薄只是其成才的一个方面,如何成就一种学者的人格,则可能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我希望所有立志于以教育学研究为业的后来者,都能在对学术的追求过程中,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具有阳光心态和内在力量的人。学问不应成为一种满足个人功名利禄的工具,做学问的目的在于成事成人,同时以学问来滋润人生。”叶老师与对学生的要求还在于一个“真”字,要用真心做事,以真心待人,一句话,要有真情投入,用心的体悟去言说、思考,更要去行动。“做教育学的学问,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而且要起而行道, ‘论’是为了更好地‘行’, ‘行’会产生更好的‘论’。学术既要有智慧,又要下苦工夫,学者不要靠虚张声势来抬高自己,而要平调、实调,始终保持一份清醒。为此要立大志,不是立小志。” 叶老师很反感对研究工作采取虎头蛇尾的做法,提倡扎扎实实地研究教育场景中蕴含的真实问题,鼓励研究者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近师生的生活世界。在没有产生良好的效果之前,对自己的研究不要虚张声势,不要让媒体报道。

叶老师的新基础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教育界内外的认可,时常有媒体人士希望采访。但是叶老师对媒体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也许她担心媒体报道的视角、思路和话语与学术研究不一样,也许担心媒体人士误解了自己的思想,也许不愿意让媒体宣传造势。不管出于什么样的担心,叶老师这种淡泊名利、超越世俗的心态受到学生和学界的认可。

叶老师对自己的学术事业有着强烈的感情和执着的坚定,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努力,她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她的思想理论也随着学术文章的发表和学术专著的出版传播得越来越广,越来越远,得到了教育学界内外的认同和赞赏,但是她从不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和耀眼的光芒之中。她常说:“教育就是使别人和自己都变得更美好的事业。”她总是不断地以超乎寻常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与生命赛跑,成全他人,也成全自己。(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他救还是自救

——谈教育改革中的两种思维

文·赵福楼

一位调任的校长说起他的梦想。他说:“我是一个爱做梦的人。”他娓娓道来,给予我的就如一道梦幻般的彩虹。他读过金融的博士,对于经济不外道;又是资深校长,于是他梦里的学校可以用经济润滑,延揽最优秀的老师,实践梦想的事业。

他设计的未来学校,注定与现实不同。但他说:“一个梦想罢了。没有支持的条件,这个梦在心里,在嘴里,是不会演变为现实的。”

都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可是我们想不到,未必好校长都有条件让梦想圆满。

事情也是巧合。同一天下午,去一地。同车与人谈及孩子上学的事。有人说,自己的孩子读天津本地一所顶尖中学。孩子的数学老师学术素养差一点,学生有问题不能解答,就把问题挂在黑板上,向学生征询答案。但是就这么一位老师,他的教学成绩始终是本校最好的。

我颇感疑惑,按照目前我们接受的逻辑,只有好教师才能教出好学生,一个不被学生认可的教师反而把学生教出他人不及的成绩,这是为什么?答曰,学生都知道这个老师不行,不能依靠,学好本学科只能依靠自己。他的学生成绩好,恰恰是破除了教师迷信。

而我与这所学校的一位校长很熟,他过去与我说,本校教学有特殊性。因为学生是择优而来,学习能力很强,教师都觉得这里的讲台不好站。若学科素养有欠缺,经不起学生质疑,则会被学生赶下台来。正因为有这份压力,本校老师不太讲究怎么教,而专注于教什么的研究,努力在教学内容的宽广和深刻程度上不断树立个人权威性。所以,他说,本校课堂教师善讲,一言堂比较多。这是由本校特殊需要造成的。我接受校长的解释。

显然,上述这所学校另外的例子,颠覆了校长的解释。由此,我想,也许,我、校长和本校老师对于学生学习需求做了误读,我们的基本判断可能并不准确。一个优质生源的学校或许更加具备条件,教师少教一些,让学生多学一点。

同理,在薄弱学校,也有人解释道,本校学生学风差,学生自主意识差,自主学习不可能做得到,非要老师去讲,也许可以塞给他一些知识。这个认识也未必是正确的。因为,在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起步阶段,学生整体素质也是偏于薄弱,似乎也是非讲不学的,而他们的教学实践则表明,若他们少教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度起来,其学习效益则是具有超越特点的。

在教育管理上,本于延续习惯,或者叫框架思维,总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模式或经验,要别人服从,于是一切就顺畅了,问题即全部解决了。这种救世主认识其实把管理摆在一个无比尴尬的地位。你约束了所有的个性思考,缺乏创造性的思维,每一个人都甘于等待发号施令,在被动中以服从为追求,自然限制了个体能量的释放。

由此,一个有梦想的校长陷入无奈的境地,最终破灭了心里圆满教育的思想。而那些带有梦想的学生,岂不也是被善意的老师剥夺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而成为甘于被命运左右的人。自然也包括,在如此生态环境里的教师,每一天都等着谁来给你一个教学统一模式,只要按照规定进行教学,教学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

学生少了创造力,教师少了积极思维,而校长破灭了梦想,这一切的源头在哪里?难道不值得思考吗?

在教育危机到来的时候,我们普遍接受这个认识,即非要改革才有出路。是自救还是他救,这个判断将会决定教育的未来。

包办一切,未必是出路。

(作者系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奥运与教育的断想

文·王旭明

中国体育理应与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更加飞跃地发展

2009年,中国小将张琳在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8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得金牌,并打破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令人振奋。如同刘翔110米跨栏破世界纪录、姚明跻身美国篮坛一样,人们沉浸在激动、喜悦与兴奋之中,却少有人沉下心来,做一番静静的思索。

就在此前,全国运动会男足赛场上,人们清晰地看到这样一组镜头:一名替补队员辱骂裁判被红牌罚下,一名场上球员背后踢人被红牌罚下,又一名场上队员恶意踢倒对手被红牌罚下。赛后,一群球员对裁判围追堵截,最后一个穿8号球衣者突出重围,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躲之不及的裁判,将其掀翻在地。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却真实地在发生在全运会赛场上。7月31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对该代表团的处罚决定和通报批评。当然是官方语言,当然是准确用语。然而,它在我静静的思索中又加上了一层沉甸甸的内容。

想一想好笑又可气,对对方球员连踢带打,甚至将裁判掀翻,似乎是孩子般的举动,却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没什么道理可讲,也讲不出什么道理,该说些什么呢?再想一想,我们国家几乎所有获奖运动员,我最担心的是他们获奖后的感言和面对镜头的尴尬。几乎除了感谢以外,没有其他表达。还有运动员们的举止、风度和面对公众的一言一行都好像缺点什么似的。缺什么呢? 退一步说,单论体育成绩。不错,我国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50多块金牌,但把这50多块平摊到13亿人身上,其培养成本、培养方法和付出的代价也值得深思。我们的举国体制打造了一批优秀运动员,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独特作用,扬了国威,聚了人气,但这种培养模式是不是要永远继续下去?为什么我们的运动员,尤其是尖子运动员普遍运动寿命短?为什么我们的运动员退役后很多人找不到位置?

摆脱这些困境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坚定不移地、实实在在地走教育和体育相结合的道路。之所以说坚定不移,是因为还普遍存在着选拔运动员只重视比赛成绩不重视其他,是因为教体结合虽然已提多年,但在实际工作当中,总是摇摆着,甚至根本不到位。之所以说实实在在,是因为还缺少或者说很缺少教体结合的扎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更少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典型。再不要将几岁的孩子单纯地放到体校中进行强化训练了,再不要对运动员的培养只注重比赛成绩而不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再不要对冠军们无节制的拔高和充满夸张的渲染了!在一定程度上说,一个国家的体育状况是这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反映;反之,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的体育水平。寓体育于教育中,寓竞赛于教学中,寓健康于成长中,寓快乐于学习中,这应当是教体结合之深邃而完美的内涵。中国的经济已经飞速发展,中国的体育理应与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更加飞跃地发展。如是,我们将走出千百万个刘翔和姚明,我们将告别体育场上的粗野、低级和野蛮!

我坚信,教体结合之树必将结出丰硕、健康而美好的运动之果。用欣赏艺术的态度看奥运

我主持过的电视节目《问教》有一期讨论的是高雅艺术进校园这一国家政策。场上嘉宾讨论十分热闹,你争我论,我这当主持人的几次插话都没机会。争论焦点之一是有没有高雅艺术这个词。有嘉宾说这是一个最令人尴尬的词汇,应当从汉语中剔除,我马上激烈反对。“高雅”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汇,一个多么让人神往的境界,怎可就此消除?讨论后,大家形成共识:有高雅艺术和庸俗艺术之别,如同做人有高雅与庸俗之别。真正理解高雅艺术的人,当然应当是高雅的人。高雅不仅是艺术称谓,也是人生的一种态度,人生的一层境界。

由此我想到了即将到来的伦敦奥运会。

奥运体育比赛,当然看的是谁赢谁输,看的是你争我夺,评的是为什么赢、为什么输。然而,高雅的人看你争我夺,分析为什么输赢,心态与结论截然不同,甚而提升了美好人性。

2008年奥运会,我们看到四年前倒霉的美国射击运动员埃蒙斯又一次“霉”开二度,意外失手,这是多么不幸与糟糕!但我们看到的是埃蒙斯没有走到已经飞奔来的妻子身边,而是首先带着笑容拥抱了冠军邱健。当值裁判感言:如果奥运会有并列冠军,应该属于埃蒙斯,他是人格与气质的胜利者。比赛中我们常常看到运动员获奖后表现出来的真切而自然的亲情流露,有的拥吻丈夫或妻子,有的把第一束鲜花献给父母。最令人感动的是2008年奥运会110米栏预赛刘翔因伤退场后,教练孙海平泪洒发布会现场,以及无数网民知道事情内幕后,对刘翔的寄语:“刘翔挺住,国人不哭”“刘翔,好好养伤”“刘翔依然是英雄”!这些都是难忘而深刻的高雅!就如同人们欣赏贝多芬的“命运”“英雄”与“田园”,欣赏莫扎特的小步舞曲与四十一交响曲,欣赏德沃夏克的“新大陆”或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等等。总之,高雅艺术与竞技体育是如此完美结合!

当然,高雅绝不单单是对失利者的廉价的同情与包容。

说到底,奥运就是一场又一场体育比赛的大聚会,从中每个参赛者展现的,每个观赏者提升的精神感受才是最主要的,最值得的,也是最高尚的。今年奥运会,刘翔将代表中国出现在伦敦的田径赛场,我们期待他通过比赛完成对自我的超越,弥补四年前北京奥运会上的遗憾。

“坏孩子”奥运冠军需要唤醒

2010年初,在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上,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王濛夺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对金牌背后蕴涵的教育哲理尤其觉得需要深思。

王濛是当之无愧的奥运英雄,无数光环已经在她身上闪现,这一点和许多英雄成长的境遇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我们知道了王濛在她的成长中有着并不完美的经历。想想四年前,王濛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走出,曾经“劣迹斑斑”:在都灵冬奥会,她称夺冠是为某队友“报仇”;她甚至在赛场上口出狂言指责教练:“这是什么战术啊,什么都没有,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再在国家队了,还是回到省队比较好!”;她还在全运会上因不满裁判而怒摔冰鞋等等。这些“劣迹”与英雄的称号似乎那么不合,却真真切切发生在王濛身上。王濛这个英雄恰恰因此而可爱,因此而真实。

多年来,我们树立了不少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但始终摆脱不掉“高大全”式的影子,在这些英雄人物和先进典型身上几乎看不到喜怒哀乐、痛苦忧愁,就更甭说缺点毛病了。但这些“无缺点”的英雄因此失去了灵动,失去了血肉,也失去了令千万人信服的理由。王濛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英雄也是凡人,她的成长一定是经历了由低到高、由不完美到完美的过程。把这一过程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示给人们,远比只说英雄在高处的说服力要强得多。

王濛的成就还充分说明了正确的教育方法是成就成功人生的重要保证。王濛个性突出,泼辣直率,如果用几年前她的表现概括的话,可以用“坏孩子”形容。这样的“坏孩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鲜见,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更是无法回避。面对这样的“坏孩子”是一棒子打死,还是按照教育规律循循善诱、步步引导,是教育思想有无和高低的重要标志。从某个方面讲,我们的创新人才之所以贫乏,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把这样或那样的“坏孩子”挤兑出了成才的行列,而恰恰是在这些“坏孩子”身上,隐藏着创新与突破的萌芽,闪现着与众不同的夺目光彩,王濛就是这样。在这里,教师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我们应该特别感谢王濛的教练李琰,她在王濛赛后口出狂言甚至都不与她击掌的情况下,不计前嫌。既坚持自己的执教思路,把慈母般的关爱和严格的训练结合起来,以宽严相济的“两手”不断造就王濛,最后促其成功。这正是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品格的巨大魅力,也是因材施教思想具体而生动的体现。这从赛后王濛与李琰相拥、王濛跪在冰面向教练磕头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

令人遗憾的是,去年王濛因为打架事件被开除出了国家队。然而,我想说的是,任何成功人士身上都有缺点甚至错误,教育就是要在这扶正祛邪中发挥出它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包括老师和家长、领导和教练都有着自己一份沉甸甸的教育之责。我期待着发生在“坏孩子”身上的唤醒。

让陈一冰似的怒吼少一些

2011年3月,体操选手陈一冰获得了体操世界杯法国站的冠军,夺冠后小伙子喜中带怨、怨中带怒的在微博中说:“告诉你们这些嫉妒和害怕中国强大起来、不怀好意的人们,今天就让我这个中国小子来让你们看看,什么是中国体操,什么是五星红旗,什么是义勇军进行曲,什么是中华儿女!”多可爱的孩子啊!天真、稚气又不乏直率,可赞、可敬!

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感到似乎缺了点什么。缺了点什么呢?考虑到当下中国体操“年龄门”“裁判门”的背景,我以为缺少了点智慧、理性和觉悟,具体地说,比如体育不是政治,比如这方面的优点顶替不了那方面的缺点,比如面对体育竞赛竞争心态的平和。

体育是什么?我非体育专家,不能一言以蔽之。但,我至少知道体育不是什么,至少体育不是政治,不能拿爱国、爱党、爱人民等这些政治术语去简单套用。体育竞赛有胜负,本质其实就是一个字——玩。高度再提高一点就是——强身健体,充沛精神。到此也就打住了,万不可再往高处升华,让体育承受不能承受的重量。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国家的特殊背景,体育和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甚至有些扭曲。让运动员、教练背负着为党、为国家争光的重任,在特殊时期,这样的做法是有一定意义的。如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女排五连冠对振奋刚刚迎来改革开放的中国人的士气有着很大作用,但在当下,作为一种常态发展的社会,体育就是体育,体育应当回归体育自身。

陈一冰是可爱的。这些80后的孩子,耳濡目染许多老一代政治和体育关系的理念,因此不能责怪他们,应该责怪的倒是大人们、教练们、搞体育研究和搞教育工作的人们。在今天,在和谐社会、法治社会和全球化的当下应该给孩子们灌输什么样的思想,让他们树立什么样的体育观,是不是把我们在特殊时期采用的理念和办法在非特殊时期一以贯之地使用呢?有一位网友告诉我,体育是人与人交流的表达方式,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促进人的健康发展。说得多好啊!问题是,这样的理念是不是已在所有执教者和为官者脑中,能不能渗透到孩子们的心坎上。其实,陈一冰的怒吼对教育的启迪还远不止于此。比如他对赛后进行的尿检很反感,“预赛就查我?找茬!我们中国体操队干干净净,从来没有出过问题!不要嫉妒中国的强大!”我们理智地想一想,在中国足球黑球黑哨黑足协主席之后、在中国篮球打架不断、在中国尿检不少运动员呈阳性被禁赛不止,包括不久前发生在体操队身上的“年龄门”和“体操门”的情况下,国际上对我国运动员包括我国体育多多少少存在的不信任不是很正常吗?我们当然应该教育自己的运动员要摆出的姿态绝对不是赌气、发脾气和嘟嘟囔囔,而是让运动员以轻松的心态让事实说话。可是,我们的教练员做到了吗?

再比如,我们绝大部分运动员是优秀的,绝大部分体育项目是健康的,但绝对不能说因为这些优秀和健康就能取代那些不优秀和不健康,这是逻辑常识。一个优秀运动员应该具备这样的理性思考和符合逻辑的判断能力,显然我们不少优秀运动员在这方面也相当缺乏。这一切看似是运动员的问题,看似是体育的问题,折射出来的却是教育的问题。

说到教育,有人一定会说就是学校没教育好。此话对但是不全对。说对是因为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包括老师和教练对运动员都应该有教育之责。说不全对,是因为仅仅靠学校的教育是很难完成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的。教育除学校教育之外,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终身教育和社会教育等等。

在日本大地震中,人们感受最强烈的,是日本人在地震中显露出来的国民教育水平。比如在危机时的国民秩序,一切都有条不紊:灾民在撤离的时候,保持着车距,没有一辆车强占逆行车道;在商店买东西的时候没有出现哄抢的局面,每个人只卖几瓶水,把食物留给更多人;在楼梯休息的时候,把中间的过道留出来;还有大家在广场避难时,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无一片垃圾等等,这一切都显示了全民灾难教育的有效成果。还比如,我们看到的地震报道,没有日本记者虚张声势的采访和有意放大灾情,也没有在受害者家属痛苦万分时对他们的强行采访,这种记者的操守,不也是国民教育的结果吗?很显然,所有这一切有赖于学校教育,又非学校教育能独自承担。这个例子说明,我们的体育,特别是体育人才培养要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切不可再一味地搞金牌战略,更不能干那些为了金牌丢人现眼的事儿了。

陈一冰怒吼对教育启迪是多方面的,是一个值得广泛讨论的非常有意义的话题。我要明确表达的是,陈一冰和我国许多优秀选手一样可敬可赞,但对于全社会来说,对于体育工作者和教育者来说,绝对不能停留在“赞”和“敬”的层面上,只有科学引导孩子们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才能使我们的运动员在成绩之外得到更多提升,也因此才能缩短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距离。

今年的伦敦奥运赛场,我依旧期待着为陈一冰叫好,也期待他能够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作者系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义亭镇中 周康(2014-04-23 15:42:07)转载▼ 标签: 分类: 工作室之成员读书笔记

人生

不应该

义亭镇

周康

心来

教育

好久没有静静地坐下来认真地看过一本书了„„平时上班时没认真看过一本专著也许是因为现在的教学工作忙;好不容易放暑假了,也找不到充足的时间来坐下来好好地看一本书,因为总想着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脑力高压与思想高负担,好不容易有个时间能够补充睡眠,放松心情。因此总是习惯着把很多东西都放一边,好好“休息”。

想一想,要不是规定要看《教育常识》这本书,今年的暑假可能又在“休息”与“娱乐”中度过了„„

为了进步,为了“完成任务”,这个暑假,我特地安排出十天,专门用于研读《教育常识》一书。

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是以“任务逼迫”式要求自己的(因为相对与枯燥的教育专著来说,本人还是喜欢读小说)。

不过说来也怪!当翻开书本(代序)的第一页,书中提到:

——‘ 在人类生活中,教育无所不在,教育者也随处可见。凡是试图促进他人的生长和发展、改编和提升的人,都是教育者 ’。

——‘ 有资格称为“教师“的人,不知识学校中以教书育人为业的人,也包括家长、各行各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培训者,他们虽无教师之名,行的却是教师之实 ‘

看到这几行话语,我瞬间觉得太有同感了,顿时我的“任务式“的读书减轻了很多,也许这本书不同与其它的那些枯燥乏味的教育专著,也许这本书对准了我的胃口,顿时感觉对此书产生了些许兴趣。

而事实亦如此,读着读着,自己越发地喜欢上了这本书,有的时候我会一边在电脑上播放着“高山流水”的古筝曲,一边伏在床边阅读这本著作,竟有种“参禅悟道”的感觉„„自己也会时不时地对书本里的一些片段或故事产生共鸣并引发些许感悟。

如书中提到的“对人的理解和认识,是教育常识得以产生的根源”,“就爱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不懂得人,就不懂教育”„„自我觉得这些话很有道理,看来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不单单要研读教材,更要研读学生!书本P4-P6提到的关于“人的独特性”更要求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因材施教”。

书本P8-P9提到的“事可以成,人永远未成”“谁未成的可能性越多,谁的未来世界就越广阔越丰富,前途就越远大”要求我们更应“活到老,学到老”,永远做一个“未成”的人。

书本P12提到的“教育,不是替代学生选择、替代学生思考,而是赋予学生选择和思考的能力”要求我们在平时应教会学生剧本对活着本身进行反思的遗失与能力,做到真正的“活着”。

书本P14-18提到的“儿童的生长需要自由节律”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工作中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切忌“拔苗助长”!书本P22提到“未经自己口中表达过的知识,是不容易被记住的知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让一个人记住某种知识或理论的最佳方式,不是别人在他耳边不停地讲,而是让他自己当众去讲。”突出了我们英语教学中“记住、背牢的都不是你的,只有讲出来,写出来才真正是你的。”平时上课中,我们文科教师更应该把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讲”,让他们“演”。

书本P26-P28提到的“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提醒了我不应该纯纯粹粹“把知识交给学生”,而应该“唤醒他们对知识的热爱”!

书本P37-P40关于“教育立场即学生立场”要求我们教育方式不应该一成不变,课堂教学不应按事先备好的“教案”照搬照抄,而一切应以“学生”为出发点,适时应变!

书本P41-P48告诉了我,做为一名教师更需要有悲悯与耐心,切忌浮躁,要有孜孜不倦的教诲思想和等待部分学生的“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耐心!

书本P49-P53中讲到的“教育是衡量好社会的尺度”,特别是看了关于“核事故后的日本人民的从容”,再想想当时我们的“盐荒子孙”,我顿时觉得我们国人素质还应大幅度提高,我们教师的任务还很繁重。

书本P61-P66所提的“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一块是我印象最深的,它要求我们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

书本P67-P71中讲到的“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让我因为“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工作难找”而引发的对教育的疑惑与偏见悄然散去。

书本P72-P75中“为每个孩子创造适合的教育”提到的关于“替孩子选择道路,还是让孩子自己去选择道路”让我对自己以后培养孩子的方法有了全新的认识。书本P76-P79中让我明白作为老师应具有一颗“宽大、审慎和温暖的心”,有的时候一味地批评学生的错误,还不如用宽容和温暖的心来感化。书本P88-P90提出了对教师的“转化”能力的要求。

书本P99中提到的关于“能够留存于生命中的知识和学问,大抵是两类:我有兴趣和我正在运用的。”这点我甚是同感。想想以前学过的那些知识,很多因为自己生活中不应用而忘记了。

书本P116中提到的“挖掘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让我懂得老师教授的不应只是知识,更应教会学生如何“为人”。

P122中的“读透学生”,P131中的“把儿童当儿童”让我明白教育应遵循“万物生长规律”。P140中的内容则应征了我当初的想法“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作”,那些所谓的“学习快乐”是很少存在的。但是,如何让学生在以后的艰苦学习中“体会快乐”却可以成为我的课题。

P148关于“师德”的一段话则道出了我们当代老师的心酸与苦楚,如何品味这些“心酸”与享受这些“苦楚”书中也给了我们一些建议。

P162“教师一句话,影响人一生”以及中间举的美国纽约州的州长故事,让我明白虽然班级中也有些“品质”恶劣的学生,但其实我们都可以换种方式让他们成才!

P189中提到的“泰坦尼克号”上所展现的“绅士风度”让我觉得有愧,不知道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中国,我们的国人会怎么做?我,会怎么做?会牺牲自己拯救他人吗?

P193中提到的韩国学生和越南学生,让我明白启示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或提问,或阅读,或思考,或练习。而不是一味地记与背。P202中关于“什么是好课”提出了一针见血的见解,感悟颇多。

而后的书中则提到了很多关于当前如火如荼进行的“小组合作”的见解,让我明白了原来“小组合作”还可以这么搞!

最后,书本提到了“教,是为了不教!”解读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进入“生命自觉”的境界。

经过整整十天的“闭关参禅”之后,确实学习了很多,也颇有“悟到”。相信通过此书的阅读,能让我更好地掌握“教育常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人生发展中起到推波助澜之效!

我不是个女权主义者 篇3

她在国内出版的《逃离》,写了母女两代人对小镇女性命运的逃离。其实在我创作的作品中,有很多相似的主题。

比如舞蹈《九宫格》中,我用高跟鞋做道具,表现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顾此失彼进退失据的窘态。我的话剧作品《暧昧》与《尴尬》也是试图表达女性在外部现实和内心规范的双重桎梏下,无法正视自己真实内心的困窘。她们想逃离自己的现状,又无处可去。作为女性,我也常有一种想离开生活让自己完全放空的冲动。比如这几天,我什么都不想想、什么都不想做,把老公和孩子丢在家里,自己出去度几天假。

这是个男人设计游戏规则的世界,女性免不了要感到压抑。

性爱哪有上下之分,男权也压制男性

记得2006年在耶路撒冷的时候,我参观“哭墙”,忽然就笑了起来:那一面墙的70%供男人在这里哭,还有30%用铁栏拦着,剩给了女人哭。原来连宗教也是男人设计出来的游戏规则,太不平等了。

可不平等就是这真实世界的一部分。从远古开始远征世界的任务就是由男人负责完成。世界将主导的权力交付于征服它的人,男权社会变成了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

虽然是男权社会,男人被架上高位,最下不来的就是男人的自尊心,最难上去的却是自信。因为不自信,他们那些可怜的自尊就格外容易风吹草动,更容忍不了在女人那里受到挫折。如果女人之前跟别人发生了性关系,自己就好像拿到了二手货,特别吃虧、没面子,这种想法简直无耻极了。还有更滑稽的事:很多男人在和妻子或恋人发生性关系时,体位必须是男在上女在下,换过来就会有种被女人强奸的感觉。

我听了心里直呼可悲,性爱哪有上下之分,在享受性爱的时候都要讲究这点可怜的自尊。更滑稽的在后头:和妻子或情人做爱时,必须我在上,我得驾驭她,但如果是花了钱去享受性服务,那就躺在下面什么都不干让她来服侍我。龌龊至极!

男权社会在给予男人更多所得时,也把更多的外在压力和符号束缚给了他们,男人的人性、人格就在这种捆绑中渐渐被磨损。自信无法在虚荣的欲望和社会化的符号里建立,男权社会不仅是对女人的挑战,更是男人的课题。如果男人从不反思自己的骄傲从何而来,那他永远要靠一种虚幻的自我想象来满足自己,永远找不到自信。

女人怎么改变世界?如何比男人强大?

无论是在性行为中,还是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生理结构和与生俱来的性格特点都决定了女性是在扮演包容男人的角色。

我不是个女权主义者,但我在女性角度上要把话说清楚。我可以相夫教子,可以忍让和退让,但起码你得知道,谁在承载着你,谁在包容你。

当你暂时不能站在一个完全平等的位置上与男人们对话时,先学会理解他们。在你理解的同时,你也会知道面对他们时你该怎么做。长此以往,你的心理会变得比男人强大。有很多人会觉得我比男人活得更精彩,是因为我“潜伏”在男人世界二十八年,他们让我知道女人该做什么事,能把什么事做好。

这个社会是男性在主导,但也绝对缺少不了女性角色。女人就是要突出自己的“必不可少”。

2007年的时候我曾经在世界妇女大会论坛上说过,女人怎么改变世界?老天爷给你两次公平的机会,一是影响你身边的那个男人,男朋友或老公;二是教育你的孩子。女人的韧性和张力,都是改变世界的基础。每个女人都有这种能力。

女权主义者 篇4

女权主义追求在生活空间和文化空间的男女平权和平等,这在19世纪第一波女权主义运动之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当时社会仍在男权思想的严格控制下,女性受到严重的性别歧视。受同时代法国前卫女诗人乔治·桑的影响,E.B. 勃朗宁在诗歌创作中深刻关注女性的命运,热情呼唤男女自由平等时代的来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在E.B. 勃朗宁看来,男女最高级别的平等就是忽略性别的存在,达到看男非男、看女非女的境界。虽然本意是好的,可是无视男女与生俱来的生理差异和性别心理真的就能带来真正的社会公平和个体愉悦吗?

《阿萝拉·利》是勃朗宁夫人自认为最成熟的的一部作品,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最高信念。这首长诗描写了自幼失去双亲的阿萝拉被姑母收养,姑母严格管教希望将其培养为“家中的天使”一样的女人;阿萝拉自己通过广泛的阅读增长了知识开始诗歌写作,20岁时拒绝青梅竹马的表兄罗姆尼的求婚,远赴外地从事诗歌创作养活自己并获得成功。诗歌结尾罗姆尼因灾祸失明,阿萝拉承认对表兄的爱意并主动要求两人的结合。年轻时对表兄不是没有爱意,却认为罗姆尼之所爱“并非女子,而是事业”,罗姆尼之所需“并非主妇,而是助手”,阿萝拉不愿抛却自己的理想去以扶助丈夫为生活中心的主妇,因而远走他乡。“将真正的爱情花在任何事情上,都太女人气”,所以阿萝拉渴望把自己变成像男人一样的女人来实现自己的独立。

勃朗宁夫人为她的女主人公设定的理想中的身份就像她所敬仰的乔治·桑一样,是以男人为标准的,以女子之身份要达到男子之标准何其容易?为了实现当诗人的理想首先要能够生存,为了生存阿萝拉像男人似的夜以继日、小心翼翼地努力,她成功之时也深刻意识到表兄之前之所言无虚,自己确实在“游戏艺术”;虽然小有功名,她却感到悲哀,因为她的作品因描写爱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在她自己的生活中却没有爱情:“又有谁来爱我?我最亲爱的父亲,美丽的母亲 ......”。她开始懊悔年少时的轻狂与冲动:“我是这样失误,这样高傲,这样软弱,这样无助,仅仅是个女子!”阿萝拉曾经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和学识向世人证明女子也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也有谋生的能力,女人不是天生就要做男人的奴隶,女人更不是弱者。然而,她此刻的悔恨与迷茫昭示出女人的敏感与脆弱是渗透到骨子里的,坚强的信念只可以将其掩盖一时。最后当阿萝拉得知罗姆尼事业受挫爱情也极为不顺利时深深自责:“如果我曾经是个女人,像上帝造就的那种女人,用爱去拯救男人,用我的爱可以拯救这个人,给诗人、世人留下一首更高尚的诗篇,胜似我所有失败之作,可我在这一点也失败了。现在他迷失了自己!只因为我一人的缘故。”她的自责,无疑是以男人的守护天使自居。此刻阿萝拉抛却了自己曾经追求的男女完全独立平等的信念,为了爱情,她彻底否定了之前的所有壮志豪言和孜孜努力,“艺术象征着天,但爱情是上帝”。这才是阿萝拉心灵深处所追求的,就像她父亲曾经教导她的那样:“爱吧,我的孩子,爱,爱!”。姑妈曾经教导她女人对于任何事的才能都在于放弃她们的权利,罗姆尼曾经告诉她女人的任务在于生活和职责,阿萝拉曾经奋力的反抗强加于身上的道德枷锁,千般努力执着于握紧手中的权利,到最后她证明了自己是生活的强者,却也暴露了强者的内心是何其脆弱。

E.B. 勃朗宁在她这部“最成熟”的作品中,从反抗传统社会强调的女性对感情的需要和依赖出发,否认女人生来为家庭而生,拒绝男主外女主内的生存模式,到最后柔弱的女人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饱尝工作的艰辛获得成功之时收获地居然是一腔懊悔,是无边的孤独。长诗的最后,阿萝拉确实赢得了罗姆尼对她的尊重,并斩获了向往已久的爱情,但是请注意,面对身体残缺的爱人阿萝拉才觉得他们之间是完全平等的两个人,才愿意坦诚自己对他的爱情。与其说这是女权主义者的圆满归宿,不如说是大男子主义似的大女子主义的悲哀,从男对女的不平等走向了女对男的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而获得这种优越感是以抛弃健康的爱人和舒适的生活为代价的。所以说,无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根源,仅以性别不平等为出发点的女权主义只能夸大妇女的优越性,陷入本质主义的悖论。

摘要:勃朗宁夫人的诗歌无疑具有鲜明的女权意识,但是她从性别的不平等出发来思考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责,片面追求女人男人化,违背女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只能是将女权意识引入歧途。

爱国主义者感言 篇5

2、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3、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4、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5、工人阶级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6、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7、爱国主义是超越于原则之上的对于不动产的一种专横的崇拜。

8、爱国主义在美国是很容易理解的;它意味着用警惕你的国家的方式警惕自己。

9、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

10、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么呢?

11、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

12、爱国心再和对敌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来,只有这样的爱国心才能导向胜利。

13、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14、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15、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16、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

17、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勃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18、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19、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我是如何变成一个女权主义者的 篇6

如果有人问,我是如何成为一个女权主义者的,我总是会从刚刚记事起的那次农村老家“吃桌”说起。从小生长在城市,那年夏天被送回农村姥爷姥姥家暂住;作为城里来的小孩儿,大人对我比较客气,表兄弟们也对我很友善,所以“吃桌”不让我上桌的事情,就格外记忆深刻。

记得当时,姥爷和舅舅们都围坐在桌旁,姨妈抱着小表弟可以上桌,而我不能上桌,当时心里很是不平,多半是因为受惯了优待,忽然成了“次等”的人,不大舒服。我姥爷家是那种并没有太多显性传统习俗延续下来的中国北方农村,性别和宗法秩序,在这里是以一种松散的、不严格的形式体现的。但它所流露出的等级差异,还是足以让独生女、没有跟大家庭相处过的我,感到不适,于是至今念念不忘。试想,如果我从小生活在这个环境里,而不是习惯了无差别对待,可能我根本不会觉得这件事有什么不妥。

学生阶段,我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体制生产的一种典型: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听话,有人缘,爱表现,对自己有很高期望,渴望成就,在意自己是否被别人肯定、喜欢。这种性格让我一直过得很顺,没有受到过打击。到了高一,开学第一天,欢天喜地走进课堂,班主任是一名男物理老师,他说:“看了一下名单,你们班女生多;女生天生学不好物理,你们再努力也白搭,所以差不多出个八分力就行了。别不服气,科学证明了,物理需要良好的空间感,而空间感是X染色体隐形基因,所以女生里面,只有大概四分之一左右空间感好;当然也不是没有天才,像居里夫人,她两个X染色体上都是这个隐性基因,比一般男人还好。”

当时,我大概有点儿被他的“科学证明”给唬住了,但更多的是抗拒。首先,也许我就是那种基因好的也说不定;其次,就算先天不足,我也可以通过刻苦学习来补救,为什么—上来就要我们放弃?

这个老师还说,他分析过我们班同学的“家庭成分”,很多是知识分子家庭和国家干部,他说,这不错,这样你们班虽然没什么聪明的学生,但班风会比较正,所以你们班也不会有太糟糕的学生;不像隔壁某班,聪明人很多,但家长很多不是知识分子或干部,成分复杂,班风很差。

那是1999年。3年以后,我在大学普通心理学的课堂上,第一次听说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早在我上中学前的30多年的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和雅科布森在加州的一所小学做了一次智商测试,然后随机抽选了1-6年级两组学生,告诉校长和教师,其中甲组的学生经测试,智商超群;而另一组乙组的学生智商平平。事实上这是一个假的命题,他们并没有按智商高低分组,而是保证两组在平均智商方面没有差别。几个月后,心理学家再次来到学校测试两组学生的智商,他们发现,甲组中1、2年级学生的平均智商显著高于乙组中同为1、2年级的学生。这个测验说明, 资质相同的条件下,学生受到的期待不同,其发展趋势、学术表现会不同。越年幼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期许对他们的发展影响越大。

在心理学里,还有一个相关概念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同等条件下,一个人认为自己能够做好一件事情的程度越高,他做好这件事的可能性越大。

那堂大学普通心理学概论课和我高一的第一堂物理课同样震撼人心。我当时非常想跑回我的高中,告诉那个培养过很多奥赛选手的物理特级教师:也许在业务方面您很棒,但在教育哲学上,您错了,您不应该那样跟同学们说,也许因为您,一些本来能学好物理的女生,也没学好。您本来可以鼓励我们更加努力,可您为什么要做相反的事情?

又过了三年,我在北美腹地一所四周都是玉米田的大学做交换生。又是心理学课堂,B教授给我们讲著名的《钟形曲线:智商与美国人生活的阶层结构》引起的争议。这本1994年出的书声称美国人中,不同的种族间,平均智商存在差异,比如黑人智商低于白人;而智商又是决定一个人生涯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由于此书没有经过同侪审查即出版,且争议巨大,美国心理学会不得不对这个问题进行重新调查,调查报告声称,作者的结论不是测量偏差导致的,即种族间的确存在智商差异,但这可能是文化和种族隔离制度的结果;而且,不能找到证据说明智商与基因之间有任何联系。

B教授继续讲,现代统计知识为心理学提供了很多好的测量工具;但我们应该如何解读统计报告呢?比如,我们说,黑人的平均智商比白人低10分,这是什么意思?

一、这只是一个样本平均值,它不能反映任何一个体的特殊性;黑人里的天才显然比白人里的平庸之辈的智商高很多,如果因为平均值差异得到黑人智商低的印象,从而对自己所见到的黑人进行预测,觉得他可能不聪明,是很不恰当的;

二、同一种族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大过不同种族间整体差异。如果仔细观察智商分布曲线,我们发现不同种族中的绝大多数人,是在一个重叠的区域里分布的,也就是说,无论什么种族,大多数人的智商,都在75到125分这个范围内,而一个75分的白人与一个125分的白人间的差异,要远远超过平均差10分的范围;

三、无论哪个种族,极高分(大于140)与极低分(小于60)都是少见的,属于需要提供特殊教育的范畴,而很多普通人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异,也不是智商能解释的。

当时,我又想起了我的高中物理老师。我想,如果当年给我们班同学进行一个“空间感”测试或“高中物理潜能测试”的话,可能男女间平均分数会有差异。我们说标准分是100分,假定我们班女生平均110分,男生平均115分,居里夫人的空间感144分,爱因斯坦空间感160分,世界人民的平均分95分,同届所有考上北大物理系的人平均分125分(我假定这个分高于我们班平均分,因为我们班最后仅1人考上北大物理系)。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班,无论男生女生间的平均差异仅5分,而我们班女生和男生都跟考上北大物理系的人平均分有差距,更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够不着边儿,却也足够应付高中物理那些知识—在这个情况下,作为物理老师,在对学生态度上,是应该一视同仁,还是有所区分呢?

nlc202309012333

最近,学者发现,人类的智商在近几十年来普遍得到提高,今天一个智商普通的18岁大学生去答50年前的针对十八岁的智商测试题,要比当年人的平均分高出很多。根据教育社会学的看法,智商测试所测量的,与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多少有直接关系;我们的社会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工业现代化发展中,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教育普及,社会机会更加均等,使得社会整体接受的教育水平变高了,自然也就反应为智商的提高。

更让人欣喜的是,研究者还发现,一百年前,女性的平均智商稍低于男性;而近些年女性智商与男性差距缩小,甚至有些社会女性的平均智商还超越了男性,这一变化,恰好与女性从被高等教育排斥、男女学科隔离到女性和男性享有相同受高等教育权利、学科招生不分男女的过程同步—智商与性别变化的历史,很好地说明了,那些看来是天生的差异,其实是后天社会制度带来的结果,且是可以由社会改良来改变的。

对照历史的进步,我们更能看出我高中物理老师教育理念的问题。反思中国的整个教育体系里,从小学开始,老师们就是因为学生之间一个被放大的平均值偏差,而“因材施教”,对“尖子生”开小灶,对“差生”直接放弃的。这样的故事,我经常听同龄人讲起,再常见不过。累积到高等教育,已经真的对现实发生了作用,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机制,影响了学生的能力。

我是那个女生多、物理差的班里不安分的一个。我因为一路享特权,受不得委屈,不想“丢人”,所以比较重视物理,没放弃。我只是想证明我自己“并不笨”。后来高考一定要选理科,分数够把我送进重点大学理科系。但那时候,我只是凭着私心、虚荣心而已。不懂得从“歧视”的角度,对老师的言论进行反思。而我那些女同学们,每个人性格不同,有些人心胸宽些、平和些,也许就顺了老师的意,不再尝试自己可能有潜能的领域。

从接触心理学开始,又过了5年,认识了另外一位美国朋友,他是人类学博士。有一次,我们聊天,我无意中说:“啊呀,我不能吃这么多肉,我要减肥,而且我这个人头太大,不好看。”他问:“你头大?谁说的?”我说:“啊呀,我朋友都这么说啊。不好看,不好看。”他说:“他们对你的外表品头论足,是对你的物化;你是人,不是被买来买去的东西。既然你不能换头,那你应该换朋友。”我说:“会有人不嫌我头大?”他说:“当然,世界那么大,人口那么多,你应该跟进步的人交朋友,他们不多,但足够多到跟你交朋友。”“还有人嫌我不够小鸟依人,不会撒娇……”“我就不喜欢爱撒娇的女性。”

这位印度和爱尔兰混血的美国男生,并没有如你们猜测的那样跟我发展出什么恋情。他就是一个关心我的好朋友而已。但天知道他那番话对我来讲多么改天换地:从小我一直在自己的小环境里斗争、斗争,只是为了一次次证明自己作为个体比别人强,不服输;但我仍然在意自己从外表到内心都能被周围认可,尤其是男人。我头大是我的错;我腿不够直是我的错;我皮肤不够白嫩是我的错。我不够温柔是我的错。你不喜欢我,是我的错。

而那个已经不记得季节但难忘细节的芝加哥南郊的2007年某天,之所以让我难忘,便是因为,人生头一次,有一个人,跟我说:这不是我的错。我可以换朋友。生活,是可以改变的,但你要停止责怪自己。

很久很久以前,有人问为什么要读书做研究,我的答案是—为了让自己更自由。今天,我还是这样认为,放弃休闲、消费的时间,点灯熬油地读书写字,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高明,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更合理的存在;我们都被囚禁在现代知识生产、传播所建造的一个个井里,看着有人给定义好的太阳、月亮、星星而打破沙锅地追问、质疑、反抗,是要用荆棘编成的梯子爬到井外去,那可能是很扎脚的路,可能爬几次又摔下来,但我还是想通过不断编织这个梯子,努力离井口近一些,看到不被“他们”定义的天空,看到“知识”从哪里来,为谁服务,如何互相关联。我想有免于被说头大的自由,不温柔的自由,“是”女人但又不“做”女人的自由。

新理想主义者的奔跑 篇7

10年前的壮举为王石赢得“英雄”称号,这种影响力一直持续到现在。登山纪录片拍摄者洪海说:“他是一位英雄,让人敬仰,他做的事情很多都是遥不可及,像传奇一样。”

2012年,一家越野车企业请王石代言一款产品。在解释为何选择王石作为代言人时,这家车企的负责人说:他作为当今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之一,一直忠实于内心的召唤,不断挑战自我,引领整个行业发展,这与企业的品牌内涵不谋而合。

这家车企的品牌内涵是什么?王石的回答是,“用信仰决定自己的人生,用胆魄做回真正的自己,用经历创造独一无二的我,和独一无二的你”。这就是王石,这样的句子,他说出来自然而然,换做别人,就有些矫情。

“要做这样基调的广告,还真得找王石。”一位观察者指出,郁亮的身段放得很低,虽然他也像王石一样登山、上杂志封面、代言产品,但他却以“菜鸟”自居,就算成为运动达人,也与“英雄”不搭界。

用登山的方式挑战自我,这早已成为王石的标签。郁亮对此并不否认,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万科具有不断挑战自我的基因,王石先生两次登顶珠峰,我有责任传承万科这一基因,并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同为登顶珠峰的英雄,王石像一个独行侠,他似乎喜欢“独乐乐”,而郁亮更像一个邻家兄弟,喜欢“与人同乐”。过去3年中,郁亮在多个场合表示:“王石主席身体力行在中国民间推广登山运动,我的定位是身体力行在中国民间推广马拉松运动。”

郁亮承认自己确实是一个比较平静的人,对他来说不会有特别让他高兴的事情,也不会有让他特别感到压力的事情。有人拿武侠小说中“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这句话,来形容郁亮在管理企业和自我管理中的内涵和外延。不过事实上,郁亮不但继承了王石——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激情和活力,他还用不断的努力、创新和坚持,告诉外界自己同样有能力“用自己的经历定义自己”。

“与王石不同的是,郁亮会给你很多案例,很多机会,很多方法,让你觉得好像我们也可以做成一个事情,也可以学习一个事情,去达到一些目标。”洪海说,在郁亮的带领下,只要你一步一步地做好规划,去坚持,就真的可以“菜鸟变达人”。

教师应该做理想主义者 篇8

这个故事并没有什么惊人之处, 然而却改变了这位年轻人的一生, 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宗教改革家。从表面上看, 这三个人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 但他们给出的解读却是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种人的态度, 可以称为悲观主义的。他把自己所做的事情, 看作是生活强加给他的一份苦役, 他关注的是当下的辛苦, 当然这也是确实存在的。

第二种人的态度, 可以称为职业主义的。他知道自己在砌墙, 这个墙是一个局部成品, 他知道要对得起今天的岗位, 对得起一份薪水、一个职务和职称, 所以他的态度保持在职业化的底线。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器”的境界, 作为一个容器的存在他合格了, 但他没有更高的追求。

第三种人的态度, 可以称为理想主义的。也就是说, 他看到眼前的每一块砖, 每一滴汗, 他都知道是在通往一座圣殿和教堂。他知道, 他的每一步路都是有价值的, 他的付出一定会得到最终的成全。此时, 他所做的事情绝不仅仅作为一个器皿, 而是关系到他的梦想——最终能否建起一座教堂。而同时, 因为有了这个“梦想”的笼罩, 也成就了这样一个超出平凡的个体。

教育作为一项“价值引导”的工作, 存在于立足现实与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用美好去影响学生”这一特质, 要求教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教育就是为了点化生命, 涤荡思想, 丰富人生, 使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充实起来, 生命丰盈起来, 人生的价值光彩起来。假如一个教师过于讲求实际, 而缺乏理想主义的光辉, 他就不可能有足够的心灵感召力和人格魅力。而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 盈盈眸光深处, 会皈依单纯;灯火阑珊背后, 会选择平实。

理想主义者的心中是有神的。他们崇尚伟大、神圣、辉煌、高贵、典雅的事物, 他们相信宇宙的内部隐含着某种深刻的秩序。他们有坚定的信念和道义的承担。理想主义者的心中是有梦想的。没有梦想的人, 他的世界是黑暗的, 正如没有泪水的人, 他的眼睛是干涸的一样。有梦才有追求, 有追求世界才会精彩, 是梦想照亮了世界。理想主义者的心中是有追求的。在思想观念上会对人们有所引领, 会发自内心地关注弱势群体, 会不遗余力地推行教育公平, 并把教育提炼成一种感人肺腑的艺术和精神, 他们有先进的思想, 有坚韧的行动, 有非凡的创造力。

教师应该做理想主义者。这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要求, 它需要有一种虔诚的情怀和追求完美人格的精神, 需要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 追求卓越的品质, 天人合一的情怀, 自强不息的意志, 敢为人先的魄力, 诚信公正的操守, 浪漫时尚的气质, 白璧无瑕的品格。所以有人说, 教育需要梦想家和诗人来经营, 需要信徒和殉道者来朝圣, 需要肉体的投入、灵魂的参与和精神生命的支撑。

教师应该做理想主义者。我们可以埋怨教书育人的辛劳, 可以为生活的不幸而悲叹, 甚至可以为命运的不公而一时消沉, 但我们绝不能在学生面前失去理想和追求, 更不能在学生心中播下失望的种子, 让他们在生活面前失去信心。因为教育是一项美丽的事业, 它把阳光种进学生心田, 并且让它开出鲜艳的花朵;因为教育是一项浪漫的事业, 它能让懵懂无知的孩子变成勇敢而执著的生活强者。我们应该留守住心中那盏信念的灯, 成为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理想主义者。只要有“飞”的冲动, 就不甘于在地上爬行;“山不过来, 我过去”, 有了这种自我成长和发展的意识, 对现实教育问题才会有一种忧患意识, 一种切肤之痛, 也就有了一种自我成长的动力。

《钢琴课》之女权主义解读 篇9

女权主义浪潮第一次出现在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期, 女性意识开始觉醒。20世纪60年代后, 出现了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 父权制社会收到威胁, 男女对立, 性解放等诸多问题出现, 之后在哲学界产生了一些关于后现代女权主义的思考, 包括一些大师福柯、拉康、弗洛伊德的哲学观点。

简·坎平的《钢琴课》中, 女性不再是作为被观看的对象而存在, 艾达自出场变以一袭色素衣呈现在观众面前, 没有任何浮躁修饰, 而她的存在仿佛并不是依托在谁身上, 而是一直有一种强烈追求自我和自由的信念, 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意图实现自己的价值, 并不受任何一个男人所控制。

艾达面对两个价值观完全不同的男人, 也向观众表现出了她不受任何势力的左右, 不受男性主权的控制, 丈夫斯图加特妄图走进她的世界, 但却总没有机会, 当他想要去爱她的时候, 发现艾达已经爱上了那个看起来有点粗野的土著人贝恩斯。影片仿佛也在探讨文明与粗俗之间的关系, 导演选择了一个可以沟通的桥梁——钢琴, 让这看似文明却不解风情与蛮荒粗野发生直接碰撞, 从而讲述了一个追求自我幸福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而艾达之所以会爱上贝恩斯, 也正因为他与她老公关注的角度不同, 对女性自身的价值认同也不同。丈夫斯图加特是西方功利性的表现, 而贝恩斯不同。从贝恩斯第一次带艾达去到海边弹琴时, 便被她的那种强烈的情感震撼了, 在之后的教琴的过程中, 坐在一旁观看的贝恩斯也把每一次听艾达弹琴和去仔细看这个从来未见过的艺术化的美丽女性当作是一种美的享受。所以贝恩斯是单纯的爱她, 而最终当丈夫发现他们之间的不正当关系, 软禁艾达后, 艾达也才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粗鄙的土著人。

二、《钢琴课》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

在简·坎平的作品中, 不仅一些纯粹的“女人问题”成为影片观众的中心点, 更重要的是, 女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角”, 女性的反抗成为影片焦点所在。电影《钢琴课》表现了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个普通女性的家庭生活, 因无法违背父权的意愿被他远嫁他乡。丈夫斯图加特并不在意她不能言语, 也不需要她言语, 因为这也许会使自己话语权受影响。所以艾达是可怜的, 或许她将永远被动下去, 成为男人的工具。如果这样的话, 那么这部影片也就没有它存在的意义了。相反, 导演给观众塑造的就是一个女性为中心题材的片子。影片自始至终围绕着艾达, 老公和爱人贝恩斯只起客体的陪衬所用。即便霍利·亨特所饰演的艾达在片中几乎没有一句台词, 却丝毫不影响演员的精湛演出, 把这样一个独立的女性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由、挚爱的本能追求。她也因此片获得第66届奥斯卡影后封号。

艾达第一段的内心独白以第一人称自我叙述, 也正体现了女权主义中的女性中心和女性视角。片中艾达是一个内向的哑女小妇人形象, 只有在音乐响起时她才能真正感觉到生命的快乐。从脸上也能见到微笑。她害怕说话, 仿佛生怕一旦言语就会堕落到男性的话语圈中, 沦为别人的工具, 而自己纯粹而圣洁的追求也将会瞬间灰飞烟灭。

片中艾达是满怀希望去新西兰的, 但丈夫的功利和毛利人的蛮荒让她感觉更为孤独。因此寄托便只有钢琴。片中天使翅膀是传统电影当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体现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一次一次的“课”的交易, 使艾达的爱被这个名叫贝恩斯的毛利人唤醒了。看似孱弱的她, 在爱情被唤醒时表现的热情勇敢。

最后不得不说影片的音乐。音乐不似语言繁杂, 规定具体含义, 它是开放的、无国界的。在这样一个不用言语表达思想感情的片子里, 音乐承载了巨大的作用。影片的配乐是一个高龄人士所作, 仿佛也是看尽人间一切、了悟一生的一种感悟, 那流淌的美妙音符, 自然而亲近。而配乐的名称仿佛也是片子的一种印证和专为片子所设计的:“心灵渴望欢乐”。这也正印证了女权主义所表达的和这部影片要向我们阐述的, 真正的是“心需要被爱”。而艾达追求爱的过程也是一个美丽的爱情过程。

法国浪漫主义者的现代目光 篇10

提起浪漫主义者, 对法国文学史略知一二的人首先会想到:他们是古典主义的反对者。的确, 法国浪漫主义者是以权威和标准的叛逆者的姿态出现的。曾经风光无限的法国古典主义在统治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等领域长达两百年后, 逐渐成为法国思想和文化发展的枷锁, 在传统思想的捆绑下, 人们普遍感到压抑和窒息。

从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初的数十年间, 法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震荡, 古典主义存在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已经受到猛烈冲击, 岌岌可危, 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如同两剂强心针, 把“自由”精神注入人心。作家和艺术家为自由摇旗呐喊, 迫切希望挣脱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的束缚, 要求掀起一场思想和文化领域的解放运动, 浪漫主义应运而生。

古典主义者推崇模仿, 浪漫主义者则坚决拒绝模仿。前者强调表现普遍的人性和情感, 后者则注重抒写个人独特的内心与情怀。浪漫主义者“不会去寻找任何超越于他 (们) 正常的、自发的自我之上的模式并模仿它, 相反他 (们) 获得的是一种他人因害怕习俗而放弃了的自我表达” (欧文·白璧德, 2003:29) 。

法国浪漫主义者不仅表现出对传统和权威的叛逆, 而且拒绝制定任何新的标准和规则。“被人们冠以浪漫主义者雅号的巴黎青年作家和青年艺术家们, 没有任何艺术创作的纲领, 也没有任何共同的目标:他们不用新规来取代旧章” (休·霍勒:1992:3) 。而且, 那些所谓的“浪漫主义者”否认自己浪漫主义者的身份, 因为他们清楚, 将自己纳入某个流派或团体就预示着自己的独特个性要被湮没。

美国著名评论家白璧德认为, 这种拒绝依赖权威对事物进行取舍的叛逆精神正是现代精神的体现。奥克达维沃·帕兹也把叛逆精神作为现代时期的主要标志。事实上, 从超现实主义到荒诞派, 现代文化的各个流派或思潮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拒绝权威和反叛传统这一特点。面对权威和标准, 法国浪漫主义者的目光中闪烁着现代性的特征, 而这种现代目光无疑对以后的文化思潮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法国浪漫主义者的现代目光还体现在他们对“现时”的感受层面。在浪漫主义出现以前, 从未有人对“现时”如此敏感、如此关注。缪塞在《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中描写的那种挥之不去的彷徨不定与不知所措的感觉, 是他同时代青年的共同感受:“当时青年人的生活包括三个要素:在他们的身后, 是一个永远被摧毁了的过去, 但是, 几个世纪以来专制政体的所有陈腐僵化的东西仍在它的废墟上蠢蠢欲动;在他们的前面, 是一个广阔地平线呈现的黎明, 是未来的初昏的光明;而在这两个世界之间……有着某种类似海洋的东西, 把旧大陆和年轻的美洲分隔开来, 我不知道是什么模糊不清、飘浮不定的东西, 是一个波涛汹涌、海难不断的大海, 不时地在远方有点点白帆或喷吐出浓浓蒸汽的船只穿过其间;总之, 眼前的世纪, 把往昔与今朝分离开来, 既非往昔, 也非今朝, 但它同时又既像是彼又像是此, 而在这个世纪中, 人们并不知晓自己每走的一步, 是踏在一粒种子上, 还是踩在一份残羹上” (缪塞, 2002:17) 。19世纪20至40年代, 法国青年集体表现出美其名曰“世纪病”的心理病症。他们普遍感觉自己正在经历的现时是“模糊”、“空洞”、“不确定的”。他们生活在一个定位不明的时期, “介于一个享有盛名但却已经消失的过去和一个人们只能幻想的未来之间” (伊夫·瓦岱, 2001:54) 。对于贵族来说, 大革命使他们失去了天堂, 他们被悲观颓唐的情绪包裹着, 感到人生虚幻, 命运多舛;其他人则对启蒙运动提出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 他们对资产阶级革命中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幻想逐渐破灭, 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也日益不满。

法国浪漫主义者大多对现实极度失望。一方面, 他们对传统的生活方式念念不忘, 另一方面, 当代的社会价值又让他们无所适从。他们对这种介于过去和未来之间的“现时”感到困惑。伊夫·瓦岱认为, 这种不安和一个即将诞生的“时代到来之前的徘徊”很可能就是构成现代性本身的要素 (伊夫·瓦岱, 2001) 。

浪漫主义运动以后, 作家对“现时”表现出日益浓厚的兴趣, “现时”成为现代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现代派鼻祖波德莱尔要求艺术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 不要看不起反映当代生活的主题, 相反, 应该重视时尚, 重视转瞬即逝的现时和那些我们看到一次以后就再也看不到的事物” (伊夫·瓦岱, 2001:39) 。波德莱尔理解的这种现代性很大程度上承袭了浪漫主义对“现时”所表现出的敏感性。所不同的是, 波德莱尔“将浪漫主义者眼中的失望现时转变成了一种英雄现时” (伊夫·瓦岱, 2001:41) , 因为在他看来, 现代人所面临的悲惨现时恰恰是现代人的伟大标志, 其中隐藏着“神秘的美”。伊夫·瓦岱说:“这种逆反关系使得波德莱尔的现代性区别于浪漫主义的现代性, 并获得了它的独立地位” (伊夫·瓦岱, 2001:41) 。现代文学大师乔伊斯更是把对“现时”的观察挖掘到了他人无法企及的深度。他采用意识流的叙述方式, 借助他那柄伟大的显微镜, 拍摄下人物未经理性控制或逻辑编排, 如行云流水般的意识活动, 抓住了看似触手可及实则捉摸不定的转瞬即逝的“现时”。伊夫·瓦岱说“现代性首先是一种新的时间意识, 一种新的感受和思考时间价值的方式” (伊夫·瓦岱, 2001:43) 。尽管法国浪漫主义者感受“现时”的方式与后来的现代作家不尽相同, 但他们最早带着现代目光, 用一种崭新的时间意识去关注“现时”, 而且, 他们独特的“现时”意识深深影响着现代文化。

如果说对权威和标准的叛逆和对“现时”的感受分别构成了法国浪漫主义者的现代目光的灵与肉, 那么他们对美的独特体验则是包裹着灵与肉的华丽外衣。法国浪漫主义者都是崇美主义者, 然而, 他们对美有着不同于传统的体验和思考。波德莱尔在《1846年的沙龙》中写道:“在我看来, 浪漫主义是美的最新近、最现时的表现” (波德莱尔, 2002:192) 。

法国古典主义以明晰、逼真、克制、崇高、典雅为美的标准, 法国浪漫主义者则用一种全新的目光去发掘“新近的”、“现时的”美。他们惯用对比和夸张, 推崇想象力的无穷, 尤其重视“丑”的事物美学价值。雨果在浪漫主义宣言《〈克伦威尔〉序》中提出:“近代的诗艺也会如同基督教一样以高瞻远瞩的目光来看事物。它会感觉到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 感觉到丑就在美的旁边, 畸形靠近着优美, 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 恶与善并存, 黑暗与光明相共” (《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二) , 1981:124) ;“古代庄严地散布在一切之上的普遍的美, 不无单调之感;同样的印象老是重复, 时间一久也会使人厌倦。崇高与崇高很难产生对照, 于是人们就需要对一切都休息一下, 甚至对美也是如此。相反, 滑稽丑怪却似乎是一段稍息的时间, 一种比较的对象, 一个出发点, 从这里我们带着一种更新鲜更敏锐的感觉朝着美而上升” (《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二) , 1981:127) 。

法国浪漫主义者独特而富有现代性的美学观尤其体现在法国的浪漫主义绘画上。法国古典主义画家醉心于崇高的主题和题材, 他们冷静、理智、沉稳, 竭力控制激情, 表现敬穆和谐之美;浪漫主义画家则把目光转移到普通人身上, 他们放弃典雅, 特意选取具有感情张力的题材, 用色鲜艳强烈, 尤其善于表现在特定环境中特殊的外界刺激与内心感情发生的冲突, 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比如, 席里柯创作的《梅杜萨之筏》第一次用表现崇高主题的手段描绘普通人面对生死考验时复杂而强烈的感情。

此外, 风景画在传统的法国古典主义绘画中是一种不登大雅之堂的绘画形式, 风景往往作为人物的陪衬出现。法国浪漫主义者用他们的画笔赋予风景画前所未有的重视, 并把自己对自然的特殊感情倾注其间。传统上难以入画的荒村古津、丑石枯树在他们眼中也充满了无限韵味和深刻寓意。波德莱尔后来提出“以丑为美、化丑为美”的诗歌理论必然深受浪漫主义美学观的影响, 而波德莱尔的这种美学观是现代文学, 尤其是现代派遵循的原则之一。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说, 在统治宇宙万物, 为一切提供判断标准的上帝离开他的位置后, 唯一的、神圣的真理就被成百上千个相对真理所取代, 于是, 现代世界诞生了 (米兰·昆德拉, 2004) 。从某种意义上说, 法国浪漫主义者就是推翻“上帝”统治的人, 是拒绝“唯一的、神圣的真理”的人。他们不羁于陈规旧律, 勇敢地向权威挑战, 力求取消一切阻碍人自由发展的羁绊。虽然法国浪漫主义者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表现并非尽善尽美, 虽然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经历数十年的辉煌后迅速衰亡, 虽然在它之后的巴纳斯派、自然主义者群起而攻之, 但是法国浪漫主义者对传统和权威的叛逆精神永远激励和影响着后人, 他们对“现时”的感受以及对美的体现中闪现出的现代目光不断孕育和滋养着现代文化。

摘要:从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初的数十年间, 法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震荡, 古典主义存在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受到猛烈冲击, 作家和艺术家迫切希望挣脱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的束缚, 要求掀起一场思想和文化领域的解放运动, 法国浪漫主义应运而生。本文试图从法国浪漫主义者和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入手, 通过对权威和标准的态度、对现时的感受以及对美的体验这三方面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从而揭示法国浪漫主义者目光中的现代性特征。

关键词:法国,浪漫主义者,现代性,现代目光

参考文献

[1].欧文-白璧德, 卢梭与浪漫主义[M].孙宜学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2].休-霍勒, 浪漫主义艺术[M].钱坤强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2.

[3].缪塞,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M].陈筱卿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2.

[4].伊夫-瓦岱, 文学与现代性[M].田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5].波德莱尔, 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C].郭宏安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二) [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7].米兰-昆德拉, 小说的艺术[M].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女权主义者 篇11

——怀斯

4 月14 日,北京元? 空间、佳士得和安德森画廊携手举办的美国写实派画家安德鲁? 怀斯(Andrew Wyeth) 的作品展将在元? 空间公开展出,并于今年5 月24 日移师香港会议展览中心,9 月初巡回至纽约佳士得。

被认为是写实主义者的抽象主义者

怀斯的艺术在上世纪80 年代被介绍到中国,在当时的中国艺术界刮起了一阵“怀斯风”。当时的中国艺术家正试图打破原有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尝试现代主义—在他们看来这几乎是唯一的方法,

但是怀斯的艺术让他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画面中既不呈现故事情节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同时也不抛弃具象化的创作技巧。

怀斯的画风影响了“文革”后的一批艺术家,艾轩、何多苓、高小华等许多画家在上世纪80 年代的创作无不受其影响,何多苓的毕业创作《春风已经苏醒》就是借鉴了怀斯的画风,第一次看到怀斯的作品时何多苓几乎傻掉,“原来可以这么画啊!”

怀斯的作品大多数表现的是乡土景色,他一生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宾夕法尼亚州的小村查兹佛德和缅因州是他主要生活的地方,他一生从未离开过美国,这两个地方也成了他绘画的主题。他认为一个人的艺术深刻与否与他对事物的爱恋程度有着很大的关系,他画查兹佛德的山丘并非因为它比别的山丘美丽,而是因为他生长在这片土地;他对缅因州风景的偏爱不会因景色的改变而消失,“事实上,无论缅因州的风景怎样我都喜欢它”。就连肖像画都透着家乡给予他的感受。

怀斯的技法备受推崇,他被誉为美国怀乡写实主义大师级的人物,但是怀斯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写实主义者,“我衷心地认为自己是一个抽象主义者”,并且在他的画面中常常融入了强烈的罗曼蒂克的想象,只不过是通过写实手法来完成的。由于画面都是生活中的乡土场景,常常有朋友建议怀斯走出家乡,看看其他地方的景色,推荐一些他们认为怀斯会喜欢的地方让他作画,但是怀斯并不这么认为,“天啊!这和我想要作的有什么关系呢?”哪

怕被批评太过偏狭,被指需要拓展领域、扩展视野、重新看事物,怀斯依然坚定。唯一鼓舞他不断前进的是建立美国的艺术家能创造属于自己艺术风格的信心。

我的作品不能说是“忧郁”,而是“有思索性的”

怀斯生在一个艺术之家,父亲是位著名的童话故事插画家,三个姐姐中有两个是画家,父亲的两个学生后来成了自己的姐夫,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怀斯从小就生长在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里。由于身体不好,怀斯一生只上过两周学,所受的教育均来自家庭,父亲对其艺术发展的影响非常大。

老怀斯一直反对向学生灌输绘画规则及公式,一贯主张“绘画必须反映出画家的内心—这就是绘画的方法”,画家必须以自己了解最深切的事物为对象作画,与其共处,深入其内,心领神会,这也是怀斯在创作中所秉承的。怀斯在创作《爱国者》的时候曾经和模特拉斐? 克兰共处了一个半月,贝茜(怀斯的妻子)觉得那个时候的怀斯几乎成了拉斐。在怀斯的创作自述中,他这样写道,“你瞧,我并非只坐在那儿画画;我将自己的思想融入画中,

而拉斐正是那种我幻想中的典型,所以在我真正落笔之前实际上有部分已经画好了,那个人物的一部分是我自己的写照!”

1945 年父亲的去世对怀斯影响很大,这也影响到了他的创作,从那以后感情对于怀斯而言变得真正重要了,感觉有股力量在驱使着自己,他开始想要努力做点什么去证明父亲对自己的教导并没有白费,认真地去做些严肃的事情而非游戏般随意地描绘周遭的自然景色。此后,怀斯的风景画中总是融入了一种极其沉痛的情绪。

《1946 年的冬天》是怀斯在父亲去世后画的第一张画,画面中一名男孩在冬日的阳光下由山坡上跑下来,身后拖着长长的影子,画中的男孩就是伤心、彷徨的怀斯,伸向空中摇动的手是他自由的灵魂,山的另一边是父亲出事的地方,由于过度悲伤无法画下父亲的身影,最终由山坡代替。

人们总能从怀斯的画面中读到忧郁的气氛,怀斯也并不否认这种感觉的存在,这种悲伤感对于他而言只不过是一些他所怀念的事情,但他并不愿意将其称之为忧郁,他认为那是带有思索性的某种特质。

如果某幅画即将卖出去,我是第一个出来提高价格的人

1937 年,年仅20 岁的怀斯就在纽约马格贝斯画廊举办了首次个展,展览开幕第一天所有作品均被订购,其创作也受到了批评家们的赞赏。次年,怀斯又在波士顿的德尔?安德? 理查兹画廊举办了个展。对于展览的成功怀斯不以为然,他对自己的绘画尚不满意,他也没有像其他画家那样在获得成功之后便移居大城市,他所关心的只是绘画本身。

“说来奇妙,我对一幅作品抱着全部关心是当我正在绘画的时候;有时候我的确有些介意得失,设想以怎样的面目去寻求成功?不过到头来作品有无出售对我没有什么区别。”对于怀斯而言,他并不了解,甚至也没兴趣知道银行里究竟有多少存款,他能够凭借绘画维持生活已经觉得很是幸运。怀斯并不是一个完全排斥市场的画家,他虽不喜欢公开标价,但是价格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它可以让人们觉得艺术是重要的,“如果我手边还有《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并告诉人们这幅蛋彩画价值不菲,那么他们才会真正地去看,甚至从中获得一些什么。事实上,当我最初画这幅画时,人们从旁边走过却不曾留意。”

老怀斯曾因为他所处的艺术界整体氛围以至于自己所坚持的写实作风不受重视而觉得沮丧,并告诉怀斯一定要在自己有信心的工作下谋生。不过怀斯却觉得自己正逢其时,“在今天,抽象画家反而变成最保守的,而我则是属于最前卫的。”怀斯自认为是一个天赋较高并善于把握时机的画家,并一直鞭策自己在向理想迈进的道路上前进,狂热地画了几十年。也正因此,怀斯在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画卖得也不便宜。“我从不会厌倦卖画,只有傻瓜才愿意完全限定自己的身价。”并笑言,“如果某幅画即将卖出去,我是第一个出来提高价格的人。”

张大宪: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理想 篇12

2002年, 张大宪成了北京新天第小区的一名普通的业主, 过着北京普通老百姓的日子。

一年后的一天, 筹备组建业主大会的工作人员突然敲响了张大宪的家门。“让我填个自荐表, 选业委会成员, 我以为业委会就跟居委会一样的, 开开会, 送点米面油, 我当场给拒绝了。”张大宪回忆。

原来, 2002年以前, 张大宪最感兴趣的是房地产投资, 用他的话说:“我只会买房子, 物业公司怎么样我可不关注。”生长在建筑设计师家庭的张大宪, 从小的梦想是当一名建筑设计师。他常常幻想, 如果人民大会堂是我设计的, 那我该多有成就感啊!但由于历史原因, 从小的梦想也只能是一个梦想。张大宪怀揣着这一梦想游历了世界各国, 日本的榻榻米不受性格粗犷的张大宪喜欢;美国、韩国都市里的塔楼也让他觉得很憋闷;甚至觉得郊外的小别墅也有些小里小气。张大宪的目光最终还是聚焦到了欧洲, 简练、现代、充满活力, 色彩大胆而时尚的德式风格、罗马立柱式的建筑让张大宪驻足观看, 久久不会离去。他现在闭着眼睛都能浮现那些建筑的样子:清晰的转角、简洁的造型、精确的比例、功能的强调以及良好的施工品质能给人光洁而严谨的整体感觉;不对称的平面、粗重的花岗岩、高坡度的楼顶、厚实的砖石墙、窄小的窗口、半圆形的拱卷、轻盈剔透的飞扶壁、彩色玻璃镶嵌的修长花窗, 也常会触动他体内最柔弱的神经。

他最欣赏的是德式建筑的空间营造。德式建筑简洁大气, 非常注重人的活动空间, 无论内部外部都通过有层次的空间营造 (走廊、中庭、院落等) 来满足人的需要。而这恰恰是北京现代建筑中所缺乏的。尽管投资过多套房产, 但张大宪没觉得有特别满意的房屋, 尤其是北京的住宅小区。“小区、大楼、电梯、家……一道道的门把人心都隔开了。如果我是一个设计师, 我会设计楼宇式的四合院, 打开户主的心门。”

自称“只会买房子“的张大宪, 新天第小区的这套房子只是他投资业务的其中之一, 组建新天第小区业委会更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事儿, 甚至他都不知道业委会是什么, 难道跟居委会一样?

由于张大宪的社会地位, 业主大会的工作人员三番五次地找上门来, 当第三次叩响张大宪的家门的时候, 张大宪的老婆忍不住说了一句:“张大宪你充什么牛, 填个表有什么?”于是, 张大宪只好把表填了。

自从当选业委会成员后, 张大宪才了解成立业委会的原因。原来新天第小区的物业费收缴率仅44%, 前期物业萌生退意, 居民感到生活乱了套。业委会成立以后要从中选出主任, 张大宪环视屋内的委员们, 有一个是打过交道的, 便把他的名字写在了选票上。没想到后来除了自己的这一票, 别人都投了张大宪。

突然成了“张主任”的他有些压力, 于是便把有关物权和物业的资料都复印过来, 关着门在家研习了一周, 又和业委员成员们一起探讨, 渐渐悟出些门道来。

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官上任三把火, 张大宪的第一把火就放在了物业公司上。张大宪拿着文件找到开发商和物业, 指着一块最不起眼的公共用地温和地说, “看文件上, 这个地儿, 这收入应该给我们吧。”各方一抬眼, 闹了半天就要这点东西啊, 给你给你。

“咱找了一最容易攻破的小事儿, 但你只要做了, 业委会的威信就起来了。”

张大宪拿到手的就是公摊面积收益, “一年二十多万。有了这二十多万, 能为业主们做多少事!”果然, 业委会为这笔收益设立专业账户专款专用。用这笔钱, 老张做了几件事:改造社区监控系统, 业主免费收看卫星电视, 建立各种娱乐设施, “六一”给孩子们买礼物, 定期组织大家一起出游、聚会、球赛等各种社区活动, 业主每年在社区内享受一次医疗体检服务……

之后, 张大宪又把目光对准了商家。和其他许多社区一样, 居民住宅商用问题一直是矛盾焦点。商家进入会带来公共设施过度磨损、普通居民生活受影响、社区不安全因素增多等问题。但民宅商用也确实是现实需要, 况且业主们也需要社区诊所、洗衣店、咨询公司等商业机构。

面对这团搅不开的浊水, 张大宪提出了一个“一元方案”:所有在社区开办公司的, 按每平方米每月多交纳一元。一元钱的55%用于电梯及公区设备设施的维修基金;25%用于招聘更高档次保安队伍;10%用于提高保洁员待遇, 增加保洁人员;10%作为机动。这个方法得到了业主大会的认同, 同意票占收回票的88.09%。

第三把火, 张大宪对准了物业费。“业主们对社区、对物业的满意度, 真正的硬指标是物业费缴纳率!”张大宪一语点出了本质当时, 由于部分业主不满意开发商的遗留问题, 拒绝缴纳物业费, 导致小区的物业费收缴率只有44%。而物业公司因为无力追缴, 不得已计划把欠费业主告上法庭。张大宪得知后, 找到物业公司, 提出由业委会帮助追缴。“我们业委会委员每人‘承包’几个欠费业主, 带开发商代表和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上门, 帮助业主解决问题, 当场明确责任, 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在业委会的协助下, 小区物业费收缴率已经达到92%。

为什么业委会要帮着物业公司向欠费业主追缴物业费?因为张大宪对物业费有着独到见解:“物业费不仅仅是消费, 而且还是投资。如果大家不缴纳物业费, 物业公司服务跟不上, 小区品质只能下降;相反, 如果进入良性循环, 小区物业搞得好, 大家的房子也就得到保值增值。”

早在2006年6月, 新天第业委会就已经将700万元的公共维修基金, 从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和活期结合的存款方式。仅此一项, 700多万元5年后的增值就高达100多万元, 而且每年还有递增的备用“活钱”。小区更换水箱使用的48.5万元, 用的正是这部分增值收益。

我只是一颗铺路石

至今已经当了8年业委会主任的张大宪, 因带领大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今年换届的时候又被大家选为主任, 继续连任6年, 张大宪无怨无悔。“我要为大家办好事, 否则对不起大家的信任。”

张大宪常用“欲罢不能”这四个字形容自己的感受。“中国尚处于基层民主化建设的阶段, 业主其实是中产阶级的代名词, 他们要维的权是使自己的物权不受到损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张大宪把它作为毕生的事业来经营, 或许在有生之年, 张大宪并不能看到中国实现全面的民主化, 但是他希望能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一个推动者, 即使只挪动了一小步。基于此, 张大宪总结出了具体实施的目标:

第一, 要做党的政策领导下, 宣传、推广、培训广大业主成熟起来, 认识到业主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等的, 若想获得权利, 义务首先要尽到。

第二, 业主的专业化知识、主人翁意识要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推动基层民主化建设, 业主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 按时交纳物业费是消费的同时也是投资行为, 是一个保值增值的过程。

第三, 要让个别不交物业费的业主认识到, 在损害自己权益的同时, 也损害交纳物业费业主的权益。同等的付出, 才能有同等的回报, 与物业公司是服务的关系。

第四, 业委会不是单独的维权单位, 他需要宣传、普及专业化的知识, 站在和谐多赢的平台上处理事情。本着这个大局再沟通, 让业主住上一个宜居的小区。

张大宪常说, 领头人的素质决定了这个小区的文化。因此他也时刻要求自己在坚持奉献精神和公益精神的同时要保持冷静, 有政治头脑也要有法制观念, 关键时刻能跳到圈外去客观看待整个事情。看起来不是什么难事, 难的是把它作为毕生的坚守。

上一篇:热电材料下一篇:自主型教学法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