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与当代婚姻

2024-07-15

女权主义与当代婚姻(共10篇)

女权主义与当代婚姻 篇1

摘要:《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一部广为流传的重要代表作, 也是她本人所喜爱的一部作品。她的小说像一潭平静的湖水, 偶尔风起, 吹起几个涟漪, 反而为平静之美平添了几分乐趣, 让人回味无穷。小说把青年男女的婚恋作为主要题材, 通过五对婚姻关系为大家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中产阶级爱情与婚姻的本质。在物质利益肆恣横流的当今社会, 这部作品也帮助我们了解了二百多年前的英国人在面对婚姻时, 是怎样权衡爱情与面包的。在这里, 本文将把我们当今社会的主流婚姻观与18、19世纪英国社会的婚姻观进行对比, 看不同时代的东西方社会在婚姻观方面有着什么异同之处, 并探讨简.奥斯丁的这种婚姻观对我们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关键词:婚姻观,当代社会

简·奥斯丁作为18世纪末的女性作家, 在作品《傲慢与偏见》中为读者再现了当时英国社会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阶级关系、婚姻嫁娶等社会现象, 通过这些巧妙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揭露了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现实, 并借作品提出了自己对婚姻的看法。她所强调的爱情与金钱并重的婚姻观, 在当时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进步意义。那么, 我们当今社会有着怎样的婚姻观呢?这两种婚姻观又有着怎样的异同之处?

一、两种婚姻观的对比

在我国,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择偶观念, 这与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传统思想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20世纪50-70年代, 政治条件、家庭背景、社会地位成了人们择偶时比较注重的考虑因素, 当然, 这受当时的政治环境影响很大;在20世纪80年代, 学历、身高、感情经历等问题成了考虑婚姻大事的焦点所在, 特点就是更加注重对方的自身硬件素质;90年代以后, 人们在考虑婚姻问题时, 更加看重对方的年龄、人品、修养、脾气、爱情、健康状况、经济条件等, 而轻视学历、身高、家庭背景以及婚史等问题, 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择偶观念多元化、综合性的特点。

进入21世纪以后,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 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全面、高速、稳定、多元化的状态当中, 对人们影响最深的一个方面之一恐怕就是婚姻观的改变了。一方面, 在对待婚姻问题上人们更加注重人品与个人体验, 而另一方面则不自觉地表现出忽视传统道德、片面追求个人享乐主义等不好的倾向。现在的婚姻越来越捆绑在拜金的基础之上, 婚姻里的男女都越发的不相信对方, 互相猜忌, 互相提防, 而爱情大多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使婚姻呈现出一种可悲状态。现在的女人找老公, 都会说结了婚过日子就是需要钱的, 没钱哪有房, 没钱哪有车, 没房没车难道得去喝西北风?男人找老婆呢, 既要求魔鬼身材、天使面庞, 又要求下的了厨房、伺候的了公婆……现在的婚姻市场完全呈现出一种畸形化的发展状态, 大家都高调地宣称, 恋爱与婚姻根本就是两码事, 爱情可不能当饭吃!目前的婚恋形式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婚前同居、试婚、闪婚、周末婚姻, 还出现丁克家庭和丁狗家庭 (把狗当做孩子养) , 种种现象让“传统”瞠目结舌。当代社会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只有少数, 婚姻关系中更多的是出自阶级、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的权衡, 而婚姻的维系更多的是道德和责任的束缚而已。

由此我们发现, 简·奥斯丁那种没有爱情可万万不能结婚的婚姻观在当今社会里已不再通行, 然而她对金钱的重视却与当下人们的观念不谋而合。看来无论是在二百多年前的英国社会, 还是在21世纪的中国社会, 金钱在婚姻关系中的比重真是不容小觑, 而爱情却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值得人们反思:在思想观念如此进步的新时代, 人们为何会失去人性中的本真, 而去疯狂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婚姻本是神圣的, 如今却落入世俗化、利益化的泥沼, 我们是否该重拾起婚姻中的美好?

二、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简·奥斯丁的爱情婚姻观给当时的英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进步意义, 一定程度上让当时地位低下的妇女们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 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为女性意识的崛起铺垫了道路, 也让整个社会开始重新看待爱情、看待婚姻。当然, 她的作品和她的婚姻观也给我们当今社会带来了思想上的新启示。虽然这是一个物质化的时代, 可婚姻依然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 金钱固然重要, 要清楚的是, 人们在择偶的时候亦是在选择自己下半生的生活。生活可以清贫, 也可以富庶, 可是与相爱的人一起度过余生的快乐、和睦、幸福却是无法用物质的多寡来衡量的。

奥斯丁的爱情婚姻观对我们现代女性也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当时英国社会的女性之所以依赖于男性, 是因为她们经济地位上的不独立, 倘若夏洛特是个拥有几亿身价的富家女, 那么她还会和柯林斯结婚吗?恐怕连正眼都不会瞧他一眼。这就很明白的告诉我们, 无论在哪个社会, 要想在婚姻中获得平等权利和把握主动权, 女性不仅需要提高自身价值和自我魅力, 更需要培养独立的人格, 这里的“独立”就包括经济上的独立和内心上的独立。既然在婚姻中不可避免的要考虑经济因素, 那么如果女性拥有独立的经济基础, 完全可以通过自身价值的实现来养活自己, 如此一来她们在婚姻关系中就会把握更多的主动权, 不必靠男人而活, 不必低声下气, 也不必担心被随意抛弃。或者说, 自己完全有经济能力让自己过上舒适的生活, 那么择偶时是不是就可以忽略男人的经济条件, 从而增多寻求到一个拥有爱情基础、相知相随的人生伴侣的机遇呢?

《傲慢与偏见》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 不仅具有文学上的审美价值, 还有认知价值。它让人看到生活中的美好与崇高, 让人看到人性和爱情的美, 而这所有一切对于摒弃人性中的自私和贪婪, 矫正现实生活中的畸形和丑态都大有好处。

女权主义与当代婚姻 篇2

本文首先介绍了人本主义的兴起及普遍观点,然后介绍了马斯洛和罗杰斯两位杰出代表人物的主张。马斯洛主张“似本能”,他认为人的存在价值和自我实现应该成为教育的起点,教育的功能和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罗杰斯尤为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主张意义学习和自发的经验学习。最后本文从人本主义出发,来思考我国当代数学教学的实施,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等五个角度来讲解了教师应做到的一些基本点。

关键词:人本主义;数学教学;意义学习;学生中心.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及国内外一系列危机的多重打击下,美国人的精神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产生了焦虑、失望、空虚和孤独感,觉得人生没有价值,而这靠以往的精神分析的性本能理论无法解释。于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依据他们对人的内在潜能,内在价值以及人与环境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他们对人性回归、完善理想人格的思想主张。

人本主义从人本身出发研究人的本质及其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自我的关系,强调人的潜能和价值的自我实现,主张通过个体需要的满足,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开发,使人依靠自我的内部动力发展成“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能进行“自由选择”的独特个体,最终达到人格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目的。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与卡尔·罗杰斯(1902—1987)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

马斯洛认为人的本质依赖于生物和文化两个方面,如果没有人的身体的物质存在,就不可能有人的精神本质的存在。但是他又反对简单地运用生物学的观点来解释人的本质,从而提出“似本能”的概念来说明人的本质。何谓“似本能”?它是指人的内在能力、天赋和特质在人的内部所具有的生物基础。它潜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期待个体去主动发现并显现出来。马斯洛认为,这一潜能的实现过程有心理和文化两个维度:一方面人的潜能形成于家庭、教育、环境和文化,另一方面取决于个体自身的选择和意志。外部环境和文化固然能创造出一定的条件使人的似本能的本质得以实现,但更重要的是

个体必须通过主动的选择来达到自我实现。换句话说,一个人固然需要满足自己的基本生理需要,但是,人作为主体的存在,他还必须为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和自身的存在方式负责任。否则,即使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要,若不能继续满足人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仍然会使人感到人生无意义、无价值,他仍然会得心理疾病。因此,马斯洛相信人的价值深嵌于人的本质的结构之中。正确的价值导向可以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错误的价值导向则可能压抑人的潜能,或者使人的人格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

罗杰斯将他对人的本质的看法建立在更广阔的进化论背景中。在他看来,人类有机体的“形成趋向”是在人类进化的某一点上获得了意识,使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也给人带来了一种能够帮助人理解其内在自我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使人具有了特有的尊严和价值。罗杰斯说:“我看重人的价值。在我看来,在世间所有那些令人惊叹的生命和非生命形式之中,人的个体是最富潜能、最有发展的可能性、有最丰富的自我意识的存在。虽然我不能证明个体是最有价值的,但我能说,我的经验引致我赋予人以最高的价值。”他的观点处处闪烁着对人本身的极度重视,启迪人们去开发和挖掘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将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用之于教学领域就产生了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它对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教育上,马斯洛认为:人的存在价值和自我实现,应该成为教育的起点。因此他说,教育的功能和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只有这样,教育才使人真正成为他自己,使人的潜能得到实现,人才更接近他的存在的核心,成为更完善的人。罗杰斯依据人本主义提出的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学习模式,主张意义学习及自发的经验学习。有意义学习是指学习的对象或课题对学习者来说是一个有个人意义或个人价值的问题,是与学生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它强调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地在真实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操作、行动和感受,通过把智力活动和情感活动交织在一起而获得知识。有意义学习是全身心投入的学习,强调把逻辑的、理性的学习和直觉的、情感性的学习结合在一起,左右脑并用,全身心投入学习;它是自我发动的学习,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即使激发或刺激来自外部,那种发现的感觉、达成的感觉、掌握和理解的感觉,却是发自个人内心;它是自我评价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决定评价的标准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自己给自己评分,衡量自己进步的程度,变自我发动为自我负责。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不能照抄照搬到我国,但是在启迪思考、大方向上借鉴还是可以的。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

实践中,人们普遍提倡“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主张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为中心,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么体现人本主义?新一代的教师应该如何去进行教学?2008年我国开始实行新课程标准,之后也有很多人对其进行了研究,理论上讲新课标很多方面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如课程目标、课程编排),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老教师们习惯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做出改变不是很容易;新教师们虽然在学校学习了理论知识,但是首先要度过关注生存阶段,他们在教学上所花的时间可能和预想的有点出入,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个出色的教师要能将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实施到课程中,以下几点势必是最基础的:

第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育要以人为本,更严格地说是以学生为本,改变以往的满堂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是引路人,大局上做策划,而细节上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老师是总结者,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给他们进行完善补充。

第二: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由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不同,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达到的知识积累程度可能不一样。教师要学着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和学生相符的教学方法。当然这对于大班的教学颇有难度,所以有些地方采取小班化、分班化教学模式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第三:注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社会要的是适应性强的人,不是只会做奥数题却毫无创造性的人;也不是只会学习不会生活不会交流的人;更不是高智商的野蛮人。曾有报道说:中国历年千余位高考状元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高分≠高能力,不要过分地被分数束缚了手脚,教师最先要能接受“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一观念,开发学生的潜能。

第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现在的学生接触网络较早,心智成熟也相对早一点,他们喜欢民主的老师,鲁迅笔下拿着戒尺的老师形象已不复可见,更不会赢得学生的爱戴。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发展友好的师生关系,在融洽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继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使学习成为快乐的事。

第五:选材贴近学生生活

教师要多观察,多思考,打破以往的旧观念:教得时间长了,书都不用看了,十年二十年用着同样的例子。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抛弃陈旧的事例,构造学生新鲜并熟悉的问题情境,创造一种包含思维和情感的体验,才更有可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真正感受知识的价值。

当代婚姻与性问题实录(十六) 篇3

案例实录

温老师:您好!

给您写信,我很矛盾,也很纠结。因为在亲人朋友眼里我是个幸福的人,丈夫在外事业成功,在家也是,不让我干活,他把洗衣服做饭扫地收拾家一切家务都包揽。

每次我们的朋友或者是亲戚来访,老公都让我去陪她们聊天,他却自己一个人在厨房忙活着做饭。可是,我真的受不了他的那张嘴。你别看他在外面是个领导,外人都觉得他人特别的好,也特别的有绅士风度,转而很羡慕我们,可是其实他一进了家就骂骂咧咧的,看电视也骂,睡觉也骂,骂的特别难听,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骂。

我就给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每天早晨一起床他都要扫地,如果在他扫地的时候,发现地上有一根长头发,他就会开始骂:“MLGBD真JB烦,天天掉头发,MD天天扫天天掉,哪天掉成光头就TMD好了……”老师,我宁愿他坐着什么活都别干,全都我干,我扫地、我拖地、我做饭、我洗衣服,只要他别骂,可是他不听呀!他就是非要干活,但是也必须得骂,边干边骂,我都快要被折磨疯了!

有一次我实在受不了了,就说你再骂下去,我们就离婚。他一听骂得更凶了:“我在外面压力那么大,回家来发泄一下怎么了!整天供你吃喝,供你花钱,骂几句都不行”

听了这些话,我觉得我活得好悲哀。以前我还觉得可能是我的不对,可是现在我才明白我原来就是他的发泄工具!看样子我们的婚姻是没法继续了。

可当我真的提出离婚的时候,他就装作没这回事,根本不跟我谈关于离婚的任何事情,继续做他的饭,洗他的衣服,还给我买名牌包,那几天倒是骂得少了。

我还以为他因为我提出了离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此他就改了,可是没想到这种现象没有维持几天就又恢复了原样。而且,他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太斯文了,连我自己的父母都不相信我说的话。

女权主义与当代婚姻 篇4

现实生活中, 绝大多数人们对待婚姻大事态度认真、处事冷静, 爱情之花结出了幸福之果。但也有少数婚姻中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结起来,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离婚问题

a、择偶标准定位不准。要找什么样的对象, 或者以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择配偶, 是一个人的自由, 无可厚非。然而, 有些人在选择恋爱对象时, 脱离实际, 标准错位, 陷入了认识误区。因此, 不同婚恋观的人把什么样的标准放首位, 就有了不同的选择。但是归结起来, 主要有两种:一是以貌取人。不管什么, 只要长得漂亮, 什么品德、为人都不在乎, 苦求“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二是以财取人。把目光一味盯在对方的地位待遇、父母身份和家庭的经济条件上, 要求什么“车子、房子、票子, 一样不能少”, 至于道德品质、能力素质统统“仅供参考”。双方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只是一味履行婚姻的责任与义务, 最终只会形同陌路。

b、恋爱婚姻随意轻率。古人把“洞房花烛夜”看做是人生的一大喜事, 寓意婚姻生活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 切不可鲁莽草率。不可否认, 恋爱生活是浪漫的, 但它关系到两个人的人生, 关系到新的生命, 因此又必须是严肃的, 不仅要对个人负责, 也要对社会负责;不仅要看眼前, 更要看长远。个别人对待婚姻大事盲目草率, 极不认真。

c、婚姻中不讲道德。爱情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 贵在忠贞, 重在专一。当今社会, 少数人由于受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在处理恋爱婚姻问题上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重婚纳妾, 看做是理所应当, 既有爱人, 又有情人, 还得意地认为是新潮。这些婚恋中不讲道德的做法, 最终会使他们一无所有。

d、婚姻中缺乏信任。信任是感情的基础, 男女双方在生活中因为异性的电话或是聊天而心生猜忌, 跟踪、偷看手机, 查看上网聊天记录等等, 处处问东问西, 长此以往, 夫妻间的生活必定索然寡味, 问题重重。

2、家庭暴力问题

男女结婚成为夫妻, 就意味着建立家庭。婚后生儿育女, 增添家庭成员, 由此构成了社会的细胞。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家庭琐事、感情纠纷, 大部分家庭能够冷静理智地处理, 爱情之花经过风雨的洗礼, 显得更加绚丽多彩。也有少数家庭人们把婚姻生活想得太简单、太浪漫, 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认识不足, 缺乏思想准备, 结婚以后, 对生活中的矛盾挫折处理不当, 不仅影响感情, 还给家庭生活投下阴影, 甚至引发家庭暴力。一是恶语相加, 讽刺挖苦, 甚至把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一股脑翻出来, 根本不考虑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二是对配偶的性格脾气、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不能适应, 对一些小缺点不能容忍, 无限“上纲上线”;三是平时与爱人感情交流沟通不够, 双方在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社会交往等方面产生分歧, 争吵打闹不断;四是大男子思想严重, 稍有不顺心就施以暴力, 给对方精神和肉体造成伤害, 导致矛盾激化、家庭解体,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处理婚姻问题失当的严重后果

从表面看, 婚姻缘问题是夫妻个人的事, 如果一旦处理不当, 其危害就是多方面的。

a、干扰学习工作。一个成功的婚姻, 美满和谐的家庭气氛, 能够使人长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工作。反之, 婚姻问题处理不好, 经常生活在烦躁、苦恼的环境中, 就难以集中精力抓工作、干事业, 最终会一事无成。

b、影响身心健康。男女双方建立婚姻关系, 需要真情付出。如果婚姻问题处理不好, 不仅耽误美好青春, 而且伤害对方感情, 会给双方心灵造成无法抹去的创伤, 甚至可能导致有的男女想不开, 自残、自绝。

c、破坏家庭幸福。婚姻问题处理不好, 除了给当事人带来伤害, 还会对双方家庭产生影响。一是使家人名誉受损;二是草率结婚, 家庭就容易不和睦;三是搞婚外恋, 给爱人、子女带来伤害。单亲家庭的孩子出现的问题比双亲家庭孩子要多得多, 特别是他们心理上的问题很难平复, 而且如果由婚恋问题引发违法犯罪行为, 就会给家人带来更大的痛苦和伤害。

三、影响家庭婚姻问题主要原因

a、传统婚姻观念发生嬗变。当今社会, 人们对两性关系越来越宽容, 传统的婚姻观受到一定的冲击。过去婚姻的社会意义大于个人意义, 婚姻稳定是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 个人感情从属于社会的需要;而现代, 个体在婚姻的自主权增大, 婚姻越来越被认为是个人的私事, 人们对待婚姻的普遍态度是“合则聚, 不合则离”, 好合好散。“白头偕老”已经不是婚姻的终极价值观念。

b、社会流动增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动了整个社会流动, 而这种社会流动所形成的大面积的社会交往, 势必会冲击社会家庭。过去离家不易, 与他人老死不相往来, 而现在科技的发展, 便利的交通, 通讯网络, 使得家庭活动面大大地扩展, 人们的交往频率, 交往范围都增大, 面对诱惑的因素也越来越大, 婚姻就不那么牢固了

c、理想婚姻与现实婚姻的差距。物质水平提高以后, 人们会把眼界放在较高的精神层面, 人们开始对婚姻寻求更多的是心理精神上的满足, 因而对婚姻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当人们发现彼此优点也是缺点的时候, 理想与现实的婚姻就成了反比。

d、社会竞争的压力。社会的工作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职位竞争激烈, 人际关系的处理, 使越来越多的人期望从高额的婚姻成本、哺育后代等重压中解脱出来, 同居, 丁克家庭屡见不鲜。

四、解决婚姻问题主要对策

恋爱婚姻, 既是一个人展现自身道德品性和基本素养的过程, 又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要确立以志向、品德为重的择偶标准, 树立高尚的婚恋道德, 保持严肃的婚恋态度, 以成功的恋爱婚姻和美满幸福家庭作为自己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a、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婚恋观是指男女双方在相爱过程中对待爱情、婚姻的认识和态度并由此引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它包括恋爱对象标准的选择、婚姻家庭的维持等诸多方面。婚恋行为受婚恋观支配, 正确的婚恋观是处理好婚恋家庭问题的基础。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一是要坚持志同道合的标准。爱情不仅仅是异性的相互吸引, 更重要的是理想、目标和志趣的一致。倘若志不同、道不合, 是很难长久结合在一起的。即使勉强结合, 也多是同床异梦、貌合神离, 很难有真正的幸福。二是要恪守忠贞专一的准则。邓颖超同志曾说过:“我们认为男女的友情, 应该讲忠实坚贞。爱情不应是占有的, 而应是双方互信互守的专一。只有专一的爱情, 才能巩固婚姻, 获得幸福和愉快的生活。”这一段话, 为正确的婚恋态度作了最好的注脚。强调忠贞专一, 就是要认认真真谈恋爱、一心一意过日子, 经得起时间延续、空间隔离的考验, 经得起苦难波折的考验, 经得起地位变化的考验。三是要崇尚互敬互信的美德。列宁和夫人结婚时定了一个公约:“互不盘问, 决不隐瞒。”这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爱情。周恩来总理倡导的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帮、互让、互谅、互慰, 也为我们处理夫妻问题提供了行为准则。要看到, 爱人是自己最忠诚、最亲密的朋友, 夫妻双方只有互敬互信, 在事业上互相支持、互相鼓励, 在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才能患难与共、白头偕老。

b、加强道德修养。婚姻道德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综合反映。要提高婚姻的成功率和家庭生活的幸福度, 在道德修养方面必须做到:一是诚实守信。就是要对人诚恳, 实事求是,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有据实相告。二是冷静理智。就是要善于控制感情的闸门, 遇事冷静处理, 据理分析。三是豁达开阔。就是面对婚姻挫折, 多一分理解, 多一分宽容, 虚怀若谷, 心存高远, 做到失恋不失态, 失恋不失德, 失恋不失志。“天涯何处无芳草, 何愁不能遇相知”。四是自重负责。就是对自己要自珍自爱, 遵守道德操守, 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对家庭要有责任感, 尊敬善待老人, 关心体贴爱人, 承担起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 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实践者或捍卫者。

c、自觉按法规纪律规范婚恋行为。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只有把自己的行为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内, 才能获得最大的自由和幸福, 婚姻亦是如此。200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为公民婚姻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增加了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 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等规定。

d、对青少年进行婚前的婚姻家庭辅导。主要帮助青少年和即将结婚的男女对婚姻家庭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容与行为结合起来, 把坚持一夫一妻与反对重婚结合起来, 把做文明人与建立文明家庭结合起来, 树立科学的文明的婚姻观念。

e、建立专门的妇女援助机构。在社会工作者指导下建立由社区、妇联等部门共同组成的援助机构。及时了解离婚、家庭暴力的情况, 为妇女提供法律和经济帮助, 另外要提高家庭妇女的素质教育, 提高法律意识, 增强其反对家庭暴力、家庭离异的能力。

总之, 现在婚姻家庭问题越来越多, 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孔子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即在家庭问题处理上不要主观臆断, 不要自以为是, 不固步自封, 不以自我为中心, 求大同存小异, 双方以和谐为出发点, 不必在性格, 兴趣等方面强求一致, 以保持“琴瑟和谐”,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达到内和外顺, 家和万事兴。

参考文献

[1]、卢淑华.婚姻观的统计分析与变迁研究.社会学研究, 1997

[2]、安云凤.中国传统婚姻与性道德论析.道德与文明, 2005

雷锋精神与当代社会主义建设 篇5

1. 实现雷锋精神时代化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鲜明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雷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怀着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刻苦学习,忘我工作,服务人民,报效祖国,出色地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完美地践行着党的先进性。雷锋精神彰显了我们党的先进本色,内涵十分丰富、意蕴十分深刻。实现雷锋精神时代化,对于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保持和不断发展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 实现雷锋精神时代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雷锋精神的形成虽然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但雷锋精神内在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雷锋日记》中,“党”、“祖国”、“社会主义”是用得最多的词语,这些词是雷锋人生航程的价值理想、不懈奋斗的方向所在,体现了他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和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一心一意跟党走的执著追求。因此,实现雷锋精神时代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 实现雷锋精神时代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雷锋有句名言:“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雷锋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以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关心他人,帮助一切有困难的人,他一生做了数不清的好事。雷锋这种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精神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亲和剂”。实现雷锋精神时代化,用雷锋精神调节人际关系,能够使人获得友谊、支持、理解,得到内心的慰藉,提高自信和自尊;有助于弥合人们心理之间的差距,减少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与对立,淡化社会攀比意识,建立真诚待人、平等待人、宽容待人的和谐人际关系。

4. 实现雷锋精神时代化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雷锋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对待工作和劳动,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他总是把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他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处处关心同志、帮助同志;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的火热”,组织上分配干什么,他都不讲条件,不讲报酬,一心一意地去做。在他一生经历的农、工、兵三条战线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雷锋精神时代化,对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5. 实现雷锋精神时代化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雷锋精神并不矛盾。一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个人越来越离不开群体,整个社会形成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强化人们的群体意识、整体意识和服务意识,也越来越呼唤集体主义精神。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追求的是商品的价值,而商品的价值能否在市场交换中实现主要取决于商品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商品生产经营者必须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千方百计地为社会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优质高效的服务。三是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型经济,商品生产经营者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遵守诚实守信、平等互利、合法经营等原则。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同样需要而且完全可以形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社会风气,形成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四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其实质是为人民谋利益,这与雷锋精神的实质是一致的。雷锋精神还能够制约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例如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潮。当出现急功近利思潮时,更加崇敬雷锋的远大理想;出现享乐主义倾向时,更加认识到雷锋艰苦朴素的宝贵;出现假货和欺诈现象时,更加渴望真诚;出现个人主义思潮时,更加体会到集体主义精神的正确;出现人情冷漠的风气时,更加渴望雷锋那“春天般温暖”的情谊。

6. 实现雷锋精神时代化对于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当代婚姻与性问题实录(二十二) 篇6

鑫安老师:

您好!我现在整天心神不宁,对我失而复得的爱情充满了各种疑问。

六年前,我和她恋爱了,大学时期,经历了三年异地恋后分手了。分手的理由有很多,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点:一点就是我经常玩游戏,没有各种关心到位,还有就是我抽烟喝酒,花钱比较大手大脚,没有很多的钱给她买东西,有时候还需要她救济,还经常吵架(大多数怪我,我就是一根筋的那种人,比较倔)。

我还记得,我们分手的地方是长沙火车站的麦当劳,很奇葩……我们一起去湖南旅游,(当时有点钱,想对她好点,带她出去玩),路途中看不到她内心的开心,床上也看不到她以往的热情。旅游完毕后就在长沙送她上火车。在麦当劳吃东西的时候,她说:“我们分手吧。”,我们当时都不开心,我就说:“好吧”。然后就是分手后的几个月,相互之间联系很少,但是我自己就不时的反省自己,看到了很多我们在一起的时候看不到的自己的缺点还有她的好。突然我醒悟了,我要找她复合。前段时问我过生日她给我打电话(我们这几年,一年能联系不到十次吧),我很开心。后面也没多想……八月十五后面,我无意问看到她发消息给我,我就回复了。然后就聊了起来,后来,她问我:“还爱不爱我?”。我深思了一下,回答:“爱,我还爱着你,我这几年从来没忘记你”。从此我们经常聊天。我也比较风趣地各种逗她,十一我放假回家,她接我。一起吃饭看电影,我们玩得蛮开心的。也就确立了我们的复合。

但是,和她在一起,我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她特别成熟,好像经历了很多的样子。和我在床上都感觉没有以前热情,感觉好像很陌生……还说我怎么一天就知道做爱,我就说:“我这不是好多年没做过了嘛”。

突然,我就想知道她这几年是怎么过的。于是便详细问了一下这几年她自己的生活,她说,她谈过两个(这个我知道),第一个是混混类的男的(我听人说,是有点钱的那种小混混,经常请她吃喝玩乐)。后来被家人和同学骂。她后来也发现自己傻,和那个混混谈了不到一个月。第二个,是一个以前同学追她,好了两个月后发现人家有女朋友。

我很爱她,她是我到现在为止唯一有过感情,爱着的女孩子。现在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扰我。

一:她在和我分手后的这几年生活是什么样的?有过几个男人?我要介意嘛?

二:我感觉她对我不是爱,是一种结婚对象的感觉。完全让我感受不到爱意。

这两点,我向她提到过,她说:“我说话你信吗,我没有和别的男人上过床”。还有就是她说:“我是爱你的”,我说:“我回来后你就常说生活习惯不好,说话措辞不当,不知道和某些同学聚聚。我感觉你在培养未来老公吧,您也至少让我感受一下爱情吧”。她就说:“好吧,以后对你好点。”

女权主义与当代婚姻 篇7

一、语言使用与女性主义发展的关联

本文讨论的婚姻用词与女性主义的关系问题, 实际上是建立在一个重要基础上的, 即语言的使用对于女性主义的意义几何?对于语言对社会的影响, 目前存在两种主流论点。一种以萨丕尔·沃夫假设 (Sapir·Whorf hypothesis) 为代表, 其认为:“人类生活强烈的受到特定语言的支配, 这种语言已经成为人们社会表达的媒介……事实的真相是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群体的语言习惯而无意识地建构出来的。”这种论点从实质上看, 是一种“语言决定世界观”的体现。世界的不同性是由语言的不同性决定的, 人的生活、判断、思维都是由语言环境塑造的。如汉语中存在“女司机”称谓, 而没有“男司机”称谓, 这体现的就是对于女性开车水平差的性别刻板印象。按上述论点, 即语言不仅反映了社会上的男女分工, 还造就和积极延续了这种刻板印象背后的不平等。另一种论点以南·范登堡 (Nan van den Bergh) 为代表, 他认为“改变语言也许不是直接参与急剧的社会变革, 但这的确涉及提高觉悟, 即唤醒警觉……提高觉悟这一活动的基本假设是, 在改变行为以前, 必须有这种意识”。这种论点实际是一种“语言薄弱影响论”。语言存在的意义在于反映社会现实, 唤醒警觉、提高觉悟, 让人们产生问题意识和变革的动力。本文无意于评说两种观点的孰是孰非, 但考虑到两种观点提出的各类因素, 将采取一个折中的方向看待语言与女性主义的相互关系。

女性主义作为重要的社会议题, 其致力于发现并解决社会上的男女不平等现象, 语言对于女性主义的意义是双重的。一是发现问题。一系列的性别偏向性的语言现象反映了当前社会女性主义的必要性。女性主义对于语言现象产生的特别关注正是建立在以上两种论点论证的语言对社会存在复杂的作用, 语言与其他的社会实践和制度一起反映的、警示的社会性别分工的状态之上的。二是问题扩大化。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了“语言与符号暴力”的理论, 阐述了语言中的权力关系。他认为:“语言关系总是符号权力关系。通过这种关系, 言说者各自所属的集团间的力量关系以变相方式体现出来。因为任何语言总是涉及被授予特定社会权威的言说者与在不同程度上认可这一权威的听众之间结构复杂、枝节蔓生的历史性权力关系网。”因此, 语言的生产关系结构取决于言说者之间的符号权力关系。对女性主义而言, 当语言展现出了性别偏向的特征, 其意味着不仅是一种社会现实的反映, 还是男权彰显自己地位的手段。随着语言的扩散、传播, 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运用, 语言又会成为扩大这一权力系统的关系网, 加重性别分工的不平等。

二、婚姻用词性别偏向的普遍性

婚姻用词存在明确的性别偏向是一种普遍现象。从纵向上说, 除去汉语“嫁给”“娶到”这样偏向男性的词汇外, 日语中, 男性结婚会用“めとる”, 用汉字书写为“娶る”, 而这词源则是め (女、女性) +とる (汉字写为取る) , 也有着“领一个老婆来”的暗示;而女性结婚会使用“とつぐ”, 用汉字表达为“嫁ぐ”, 配以方向助词に, 如“女が他家にとつぐ”。日本虽然属于东亚文化圈, 有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可能性。但在此处, 无论是“娶る”还是“嫁ぐ”, 都是训读而非音读, 这些概念属于原生类别的猜测就有了一定的可能性, 只是借用了传来的对应的汉字而已。而在使用英语的国家, 一般以marry涵盖两种性别, 但也存在搭配介词表达主导方的情况。在俄语区, 除了区分男性和女性的婚姻用词以外, 在语法结构上也有所区别。当男性作为主语, 女性就会以方位格形式出现, 而以女性为主语时, 男性以宾格出现。由此至少可以证明, 在汉语中出现的类似“嫁给”“娶到”这样的性别偏向婚姻词汇并非个案, 何者影响何者未可知, 但这些有关婚姻的用词, 在性别和方向上的区分, 是普遍存在现象, 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从横向来看, 除开本文重点论述的“嫁给”“娶到”这样的存在性别偏向的词语外, 汉语中还存在许多类似情况。从词源上看, 由婚姻产生的“媳妇”一词原意为生育后代, 这意味着妇女的角色和作用就是服从丈夫, 操持家务, 生儿育女。而在婚姻开始之前, 女孩子出生后没有名字, 统称为“氏”, 她们像是暂时被寄养在娘家的人, 她们的身份和地位取决于夫家的身份和地位, 女性是依靠男性生存的。以《三国演义》为例, 书中共出现人物259名, 其中女性人物出现25名, 而有名有姓的仅有两名, 蔡文姬与貂蝉, 其余均已××妻、××母代替, 或有夫姓无名。以上都显示出婚姻相关词汇显示出的将女性作为男性附属品的倾向。

婚姻用词的性别偏向现象无论是置之于世界语言的纵向比较上, 还是在单一汉语语境的横向考察下, 都存在且有普遍性。

三、以“嫁给”为例分析婚姻语言中性别歧视倾向

本文将从两个角度分析“嫁给”这一婚姻词汇中性别偏向明显的词汇与歧视女性的关联。

一是回归到该词汇产生的时代语境, 研究这一词汇原本出现时的意义。根据在CCL语料库的检索, “嫁给”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宋代的《三国志·潘浚陆凯传》。“岁岁相承, 此为无益。愿陛下料出赋嫁, 给予无妻者。”“嫁给”二字分开, 可明显看出“给”是给予、赏赐之意。而“嫁给”这个用法在明清时代开始大量出现, 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四回中, “言夫人道:‘甚么浪蹄子, 肯替人家嫁!肯嫁给兔崽子, 有甚么好东西!”这并不是说在明清之前就没有“嫁给”的用法, 而是由于明清之前实际使用“嫁与”一词更多见。如“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在日后的运用中, “嫁与”的说法随之延续到了明清时期, 如《搜神记·卷十五》中, “此女意在于君, 被父母凌逼, 嫁与刘祥, 今已死矣”等。针对这样一类婚姻用词, 无论是“嫁给”还是“嫁与”, 多少都有着“物品交换”的意味, 女性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消费品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交换, 以此承担一些家庭责任。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家庭一直都被视为社会的最小组成单位, 家国同构是儒家文化在政治上的核心观点, 家庭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核心部分, 男性家长权力是最高统治权力。无论是历代帝王的和亲制度, 还是平民家庭的换亲制 (为了节省钱财, 把自己的女儿和对方的儿子硬凑姻缘) , 女性的存在形式就是父家与夫家的私有财产。女性的嫁娶选择, 从历史角度来看, 也的确包含了“传递财产”的含义。因此, 在这一词汇产生的原初时代语境内, 出现“嫁与”一词的语境, 可得出“女性是作为一种私有财产存在”的结论。

二是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下看这一词汇的性别歧视倾向。在目前的语境中, “嫁给”一词正处在泛化的边缘, 逐渐成为社会惯用语。这个词语逐渐演化成了女方为主语和男方结婚, 如“请你嫁给我”, 其中女性作为一种私有财产的含义被不断弱化, 当“给”逐渐由“给予”的意义转变为方向性含义时, “嫁给”以此被不断日常化, 以致一些人对此不以为意并逐渐陷入与物化女性“藕断丝连”的暧昧境地。事实上, “嫁给”的物化倾向逐渐被社会惯用语消解之时, 其中的性别歧视倾向被不断转化到其他婚姻用词上。一系列如婚姻誓言中男方“我赚钱养她, 她全心照顾我”的表白, 依旧包含着男权社会下, “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刻板印象, 并且这样的语言本质还是以爱护女性的形式隐形体现。其中更值得警觉的是, 消费社会的大背景下, 许多女性甘愿被物化, 或者说, 以“女利主义”包装自我。所谓女利主义, 即通过将自我“嫁给”男性社会, 通过自我装饰, 或对男性资本的计算, 以获得男权社会下的认可为第一目的。这类女性反而成了刻意弱化语言对社会议题的影响的主力军。又如商品社会下, 女性在语言环境中总被冠以“买买买”的主要力量, 商业化的图景下不断将女性描摹为消费者和被观看的对象说服女性的理想生活意味着充足的物质占有能力, 并通过一系列广告价值倡导, 如“爱她就帮她清空购物车”等, 倡导女性物化自我获得物质上的交换。买的欲念被限定为性别的欲望, 这种性别化的欲望又被转化为婚姻关系中的自愿依赖和向男权社会妥协, 这也是新时期的“嫁给”一词的演化。

当女性在有物化自身的婚姻语言环境中毫不自知, 甚至甘愿成为将这类语言效果弱化的生力军, 谈论这一语言现象就显得更为重要。正如前文所述, 语言具有唤醒警觉、提高觉悟的功能。面对一类存在性别偏向的婚姻词语适用泛化的现状, 应敏锐地发现其中的问题, 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呼唤社会的关注和支援。即便语言上的改变只触及形式上的变化, 但至少唤醒了现代社会平等互助的婚姻关系, 男女平等的社会分工的关注, 有效遏制了性别偏向问题借语言的途径一再扩大化的趋势。这对于当代女性主义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美]玛丽·坦嫩, 著.艾晓明, 译.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孙汝建.语言与性别[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

[3]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4]赵擘德.汉语性别差异研究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 2008 (6) .

女权主义与当代婚姻 篇8

关键词:简,斯佳丽,求婚,平等独立,婚姻自由

一、引言

关于婚姻, 关于女性主义, 有很多话题。有很多分析《简·爱》, 也有很多人比较分析《简·爱》与《飘》, 都是以爱情为线索的小说。本文从女主人公主动求婚的角度来看《简·爱》与《飘》的女性主义思想。两部作品虽然不是出自同一时代, 同一国度, 但其中不乏相同之处。

二、冲破世俗, 主动示爱求婚

浏览一下古今中外小说中的爱情主题, 我们会有一个印象:凡是女主人公, 似乎没有例外, 个个都是花容月貌、百里挑一的大美人。男女主人公的美满结合, 在文学作品中构成了一个“黄金模式”:可爱的女主人公以她的妩媚不断发生强烈的爱的磁场, 那落入情网、成了俘虏的好小伙子则担任起献爱、求婚的角色。谁先开第一声口?绝不会是脉脉含情的她。她只能让人崇拜、追求, 甚至被人猎取。这是说, 在爱情的市场上, 她的规定角色是充当被挑选的对象, 如果女性倒过来做一个主动的求婚者, “女家赶着男家”, 那就有悖世俗, 难免惹人笑话, 甚至生疑了。而《简·爱》里面的主人公简和《飘》里面的主人公斯佳丽就是能主动求婚的英雄女性。

《简·爱》中的简是一个受尽欺侮的丑小鸭, 长大了并没有变为美丽的白天鹅, 仍然是个相貌平凡、身材矮小、不起眼的穷姑娘, 加上终年穿一身黑袍子, 又不爱打扮, 这付寒碜的模样和舞会上珠光宝气、千娇百媚的美人儿布兰奇小姐比起来, 真是黯然无光。她只是一个家庭教师, 没有地位没有金钱, 连女主人公经常有的美貌也没有。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家庭教师爱上了她的男主人, 还主动向他表露了心迹:“你以为, 因为我贫穷、低微、相貌平平、矮小, 我就没有灵魂, 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 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美貌和财富, 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 就像现在我难以离开你一样。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 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在英国小说史上, 也许她是第一位女主人公, 为强烈的感情所驱使, 不由自主地首先向值得她爱慕的男主人公吐露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爱情。罗切斯特是这么说的:“昨天晚上, 在寒冷的月光下, 你反抗你的命运, 提出你有权和我处在平等地位的时候, 你发了火。顺便说一下, 简, 是你向我求婚的。”简坦然地承认道:“当然, 是我。”

与简不同的是斯佳丽十六岁就出落得娇媚动人, 颇具淑女风范, 但“她只学会了外表上的优美仪态, 至于这种仪态理应迸发出的内心美, 她从来没有学会过, 也不明白有什么理由要学”。在十二棵橡树庄园的艾希礼订婚野宴上, 斯佳丽不顾一切地向艾希礼倾吐爱情, 大胆地袒露自己的心迹, 甚至提出和艾希礼私奔的想法。这一点甚至可以与现代女性相媲美。斯佳丽不仅没有等待艾希礼的爱情, 反而主动出击。她有主动追求爱情的权利, 即便在艾希礼结婚之后, 她仍三番四次、不屈不挠地向艾希礼表达她浓浓的爱意。艾希礼断然拒绝了她的爱情, 气急败坏的她挥手就给了艾希礼一个耳光, 并拿起花瓶就往墙上砸。斯佳丽全然忘了“淑女”的风范, 按照当时人们对淑女的要求, 她该感到羞耻、无地自容, 或者假装大声哭泣, 以引起男人的爱, 但斯佳丽的自尊心不允许她向男人屈服, 她相信还有其他办法可以得到艾希礼。

这两位女性勇敢地冲破了世俗, 向心仪的男士吐露心声。简是了不起的, 她开始从男权主义社会向来要求于女性的那种天使般温柔、女奴般顺从的性格中摆脱出来。她凭着自己对于人生的信念, 敢于向世俗观念挑战。她值得我们钦佩、赞美, 在简的形象中看到了开始觉醒的女性意识。而斯佳丽则更是不得了, 为了得到艾希礼的爱情, 她可以不择手段, 三番五次地向他表达爱意。如果说《简·爱》表现了女性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那么《飘》就是女权主义旗帜肆意地飘摇。

三、挑战父权, 追求平等独立

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女性只是附属品, 女人在经济上只能依靠男人。在大多数父权制文本里, 男人习惯于把女人幻化为“家庭天使”, 这些“家庭天使”都反映了男人的神话:“她们天真无知、任人摆布、委曲求全、牺牲自我、美丽可爱、富有修养, 但都没有独立的人格, 只不过是男人的玩物, 是他们生活中的点缀品。”经济上的不独立也就导致了女人在人格上、精神上都比男人低一等。而在十九世纪的简和美国南北战争时代的斯佳丽却敢于向父权挑战, 追求经济、人格上的平等独立。

简在艰苦的岁月中形成了自己独立不羁的性格。她执着地追求人格的平等, 时时维护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尊严。初到桑菲尔德庄园, 简在罗切斯特面前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在交谈中主人问她:“你认为我漂亮吗?”简回答:“不, 先生。”主人又问:“就凭这种雇佣关系, 你同意让我粗暴一点吗?”否定的回答同样干脆。简在主人面前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志。她对主人说:“先生光凭你年龄比我大或者见的世面比我多, 你是没有权利来命令我的;你是否有权自称优越那要看你怎样利用你的岁月和经历了。”罗彻斯特要她马上放弃家庭教师的工作, 可她仍继续履行家庭教师的职责, 她要以自食其力的劳动来保持个人的人格尊严。后来简继承了舅舅的遗产, 有了两万英镑, 实现了经济上的独立。当罗切斯特残疾后, 简对他的现状更满意, 觉得自己在外貌上也和他平等了。

由于身处战乱时代, 斯佳丽比简更要独立, 她和男人一样平等。她为了赚钱, 丢开妇女足不出户的规矩, 抛头露面地经营木材。这自然遭到丈夫弗兰克及其家人的强烈反对, 女人出门干事业既没有传统, 更有辱没门风之嫌。斯佳丽就这样走出了家庭, 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她首先向人借钱以很低的价格买下锯木厂自己经营, 为了发展壮大它, 她不惜腆着有孕的大肚子, 顶着流言蜚语, 赶着马车穿梭于北佬提包客之间。在生意场上, 她变得精明老练而又冷酷无情, 为了卖出更多的木材, 挤跨竞争对手, 她在北佬提包客面前装得楚楚可怜、妩媚动人, 之后又以“折了本”的价格卖出木材, 甚至还挺而走险雇佣犯人劳动。她做生意的种种手段和无畏的胆识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个男人。弗兰克死后, 出于对金钱的考虑, 斯佳丽嫁给了富商瑞德, 瑞德的钱多得足以让她衣食无忧地呆在家里, 做个快乐的家庭主妇。但是斯佳丽明白, 瑞德的钱再多也是瑞德的, 若自己没有钱就得依附于他, 听任他的摆布, 一个女人惟有在经济上独立了, 方会有独立的人格, 可靠的保障。所以, 有了瑞德的斯佳丽仍未停下前进的脚步, 她继续经营着她的锯木厂, 同时还开起了酒楼。在她精心的打理下, 锯木厂和酒楼的生意越来越好, 她的成就越来越大。

这两位伟大的女性用实际行动捍卫了自己的人格尊严, 向传统的父权社会挑战, 实现了经济独立和人格平等。借此,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两部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四、不顾传统, 争取婚姻自由

在传统观念中, 婚姻需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婚姻没有感情可言, 离婚是不会发生的事情, 即使丈夫死了, 也必须守寡。在一个女性只是附属品的社会, 是没有婚姻自由的。简和斯佳丽却大胆地打破了传统, 积极争取自己的婚姻自由。

简不漂亮, 不富有, 可以说是丑小鸭, 却打败了有钱又美丽的布兰奇小姐。当她渴望已久的爱情就要变成美满的婚姻时, 突然发生变故, 原来罗彻斯特有妻子。简不顾罗彻斯特的苦苦哀求, 毅然出走。她不愿意接受不平等的婚姻。她的出走结束了传统观念中的灰姑娘式高嫁的婚姻。而简也遇到了一个求婚者, 这个人是她的表哥, 做牧师的圣约翰。相貌堂堂的圣约翰追求简, 是看中了简做事有头脑、有原则、能吃苦耐劳。圣约翰为人冷酷无情, 人生的温暖和情趣对他没有吸引力, 恬静的生活享受对他也没有魅力, 在他身上, 理智战胜了情感, 为主工作的精神压制了人类的正常感情。当时, 一个无依无靠的女子若能嫁与牧师为妻, 是很体面的婚姻, 简的好友谭波尔小姐不就与一位牧师结婚了吗?然而简追求的是有爱情、充满现实生活乐趣的婚姻, 因而她拒绝了圣约翰, 听到了发自罗切斯特心灵的召唤:“简!简!简!”一声声正呼应了简的心声, 于是一对恋人重新团聚。作者还有意安排疯女人一把火烧了桑菲尔德庄园, 罗切斯特还为此失去了光明, 简仍然不离不弃, 与罗切斯特结婚, 最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斯佳丽有三次婚姻。第一次是在十二棵橡树庄园遭到艾希礼的拒绝后, 与玫兰妮的弟弟查尔斯闪电结婚。不管是出于报复还是出于虚荣, 斯佳丽自己做主了自己的婚姻。查尔斯在战争中牺牲, 斯佳丽虽然不得不守寡, 但是很高兴。当她守寡后, 对那种“寡妇得披一辈子黑纱, 一辈子不能享受正当娱乐”的“上流社会”的清规戒律怀着一肚子的愤怒之情:“唉, 人生多么不公平!明明心没有死, 却要摆出一副心如死灰的样子, 真难啊!”然而自怨自艾绝不是斯佳丽的性格, 在义卖会上, 尚处于服丧期的她终于勇敢地冲破一切束缚, 做出了使“上等人”震惊哗然的事———当众领跳苏格兰舞, 面对种种责难的眼光, 她的心却在欢呼:“我不在乎!我不在乎人家说什么!我要跳舞!”第二次婚姻是与妹妹苏伦的未婚夫弗兰克结婚。斯佳丽为了陶乐庄园, 勾引了妹妹的未婚夫, 她结婚的目的很明确———实用主义。弗兰克尸骨未寒, 斯佳丽又嫁给了瑞德。在那样一个传统年代, 一个女人不守寡, 结三次婚是为世人所不能容忍的。

五、结语

男尊女卑的思想在西方源远流长。正如法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第二性》里分析道, 女人受男人的压迫是全方位的, 无论政治、经济、伦理风尚、意识形态、心理机制乃至身体, 都渗透着男人将女人贬抑为“他者”的权力痕迹。这就暗示着作为“第二性”的女人要反抗强大的父权制社会是何等艰难, 即使这个父权制社会建立的时间不长, 也不稳固, 例如美国, 但它毕竟脱离于有着悠久父权制文化的老牌英国, “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在人们的心中仍根深蒂固。

女权主义与当代婚姻 篇9

传统知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领域。近代以来,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分别从经验与理性角度为科学知识的合理性进行辩护,试图将科学建立在感觉经验或人类理性的可靠基础之上。但广义而言,他们都属于近代理性主义的哲学范围,是唯理智主义思维方式下的一种理性知识论。在20世纪分析哲学兴起后,逻辑实证主义随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科学哲学”。它们对科学知识地考察仍停留在理智哲学范围内,无论是科学知识的检验、证明还是知识的标准或意义问题,都坚持在经验和逻辑范围内的检验和证实原则。这种知识论蕴涵了一个基本的规范主义假设:科学家的科学认识是理性的活动,科学知识是人类理性的产物;而科学哲学,就是探究科学活动的理性规则,以便更好地指导科学家们的科学认识活动。总之,这种规范主义在理论的选择和评价标准上表现为理论与经验的关系:主要是看科学理论是否能够经受住经验和事实的验证以及理论自身逻辑是否内在一致,这也就是逻辑经验主义的所谓经验标准和逻辑标准。

具体而言,这种规范主义认识论是以客观主义和基础主义为前提的。西方近代哲学在笛卡儿和培根那里就已开始确立的认识论,正是以绝对的客观性为知识之理想的,他们强调科学是一项客观性的事业,由此我们必须尽量排除各种人为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所有科学的教育和研究基础的前提,就是科学家所持有的关于事物之普遍本性的信念”[1],科学方法论的重点就是要强调科学的“非个体性”特征。人类认识、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所有个体性的成份都被视为有悖于客观主义知识理想的否定性因素,即使难以彻底根绝这些因素,也应该尽量克服、减少它,科学研究应当是一个冷静客观、排除情感纠缠的过程。波普的证伪主义就是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他主张,科学家不仅应该对科学猜想的结果持中立的态度,而且应当设法来反驳它,科学家对于自己所提出的猜想应该不偏不倚、公正处之。

而且,传统知识论表现出浓厚的基础主义色彩。它强调科学知识必须建立在某种客观基础之上,这样知识大厦才可以搭建得足够坚实。施泰格缪勒说过,西方哲学一直都在试图为人类知识寻找一个最根本的、绝对的不容置疑的阿基米德点,因为世界必然有一个终极的本质,而只要哲学家将这一本质和意义揭示出来,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科学哲学肩负着为科学认识寻找基础并说明科学知识本质的重任,只有为知识提供一个稳固的基础才能更好地说明科学知识的合法性。

在客观主义和基础主义基础上,形成了理性主义、规范主义的科学认识论。理性是自然科学的最大特点,所以传统知识论也被赋予“理性主义”的立场,理解科学就是要理解一种由个体科学家们运用理性方法的过程。所以,近代知识论把科学哲学的核心工作看作是寻求统一方法论的过程,并且这种方法在科学家决定、选择数据资料过程中已被验证了。从理性主义的立场来看,对科学核心部分的研究是逻辑和传统认识论的领域,并且与任何类型的社会分析都是无关的。[2]总的来说,在规范主义看来,人类科学认识过程中存在着某种理性的活动规范,它是科学合理性的基础,哲学家的任务就是揭示这种规范,无论这种规范本身是理性的还是先天的,以便认识论者能够获得关于人类认知本质的知识,而认识的合理性就在于对规范的遵循。普特南对这种规范主义的总结是最有代表性的(他称之为“方法崇拜”),“许多哲学家一直相信,科学活动是通过遵循一个独特的方法进行的。如果事实上真有这样一种方法,借助于它,一个人可保证发现真理;如果其他方法都没有发现真理的真正机会,并且,如果正是科学且唯有科学对这种方法始终如一的运用,才能说明科学的非凡成功和非科学领域的无休止争论,那么合理性(如果有这样一种东西)也许应该等同于这种方法的拥有和运用。”[3]

二 “方法论崇拜”的理论难题

但20世纪后期以来,规范主义的“科学方法论(scientific methodology)看起来是已陷入了困境。方法论曾经为自己在科学哲学中的拥有的地位感到骄傲,但现在许多人对它的前景感到怀疑。”[4]194劳丹点出了规范主义认识论当前发展的基本状况,“方法论崇拜”面对着诸多理论难题。

“方法论崇拜”面对的第一个难题是经验决定的不充分性问题(the thesis of underdetermination),即理论与经验关系的复杂性问题。所谓经验决定的不充分性就是说,科学理论是在观察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得到的,但有限的观察经验却不足以决定哪个科学理论为真,由此我们可以从同一组观察事实之中发展出不同的相互竞争的理论。[5]正因如此,经验决定理论具有不充分性的特点,因为我们有关自然世界的理论总是从有限数量的经验现象中总结出来的,而理论则超越了我们对现象观察的有限性,换句话说,我们的理论是被我们所有可能的观察所不充分决定的,我们注定有在经验上等价但逻辑上不相容的理论存在。其实奎因(W.V.Quine)早就指出,“边界条件即经验对整个场的决定是如此不充分,以致于在根据任何单一的相反经验要给哪些陈述以再评价的问题上是有很大选择自由的。除了因为影响整个场平衡所发生的间接联系,任何特别的经验和场中的特别陈述都没有什么联系。”[6]奎因认为经验对理论判断的决定是不充分的,即经验决定具有不充分性和不确定性,理论与经验的矛盾问题是科学方法论面对的一个主要难题。

经验决定的不充分性问题认为,在有限的经验基础上,人们可以建立许多个在经验上等价的理论或假说。但劳丹和利普林(J.leplin)却认为,没有理由去假设所有理论都有在经验上真正等值的假说,即使两个理论在经验上是等值的,这也并不意味着它们同样都能得到很好的证实。人们没有理性的根据选择“经验等值”理论中的一个,理论、观察实验结果和方法论原则之间并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科学原理、假说、观察陈述、背景知识等并不是整齐划一的逻辑对象,所以,经验证据决定理论选择在逻辑上存在着难题。

其次,“悲观归纳”(the pessimistic induction)对传统科学方法论也带来了巨大冲击(“悲观归纳”,我们在这里借用了劳丹和希洛斯(S.Psillos)等人的提法,它最初是指对科学实在论的一个重要批评,但我们认为这种思路也适用于对科学哲学方法论的批评)。这种思想主要来自历史主义,“近年反对方法论的最有影响的论证大概根源于所谓‘历史主义的转折’”[4]195,以及之后发展起来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库恩、费耶阿本德等人力图从“历史史料本身展现出来的科学观”来揭示“真实的科学状况”,以反驳传统哲学的科学观。他们论证说,我们关于科学合理性的种种“哲学概念(体现在各种熟悉的科学方法论中)完全没能把握科学中伟大历史成就的合理性”,这些“历史主义者”声称规范主义的科学哲学违背了科学的历史事实。例如,“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与哲学家所提出的理论评价的方法论规范相悖。历史主义者主张,伟大的科学家没有按照任何科学方法论的建议做出选择,这彻底表明那些方法论是错误的。他们说,现有的方法论不允许把上述那些科学家的行动重建为合理行动,这是表明那些方法论之不恰当的决定性根据。”[4]195所以,科学哲学的规范主义合理性的重建性既不应该也无必要。

科学知识社会学又广泛汲取了当代科学哲学尤其是库恩的思想,进一步通过经验方法来解构科学方法的合理性,试图将它纳入社会解释之中,从而彻底取消科学方法论的特殊地位。他们借鉴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指出正如不存在私人规则一样,也不存在私人的发现,“要使发现成为一项‘发现’,就必须建立起新的公共规则”[7],而公共规则的建立,则是科学共同体集体协商的结果。而理性的科学方法如理性推理、科学实验事实上起不到判决性作用,实验作为检验的标准和进行实际检验是两回事,只有当人们发现某一科学解释存在疑问时,实验的可重复性才成为科学检验的标准。

第三,库恩、费耶阿本德等人借用了“不可通约”概念,指出传统理性方法论的独断性。库恩认为,经验和逻辑不足以构成理论选择的实际标准,这只是哲学家的理想而已,它与历史事实不符。历史上科学革命时,科学家持有根本不同世界观,对于理论选择,他们不可避免地会以不同的角度看待观察或实验证据。这样一来,决定选择结果的决不能仅仅靠逻辑和经验,“新理论替代旧理论的革命性过程,在替代过程中旧理论应对不了逻辑、实验、观察所提出问题是尤为重要的”[8]。齐曼评价说,“在相互竞争的模型或类比之间的选择不可能在逻辑上自动的实现:它最终取决于人类的评价。这种选择常常通过某种‘约定’或社会性理解(即只有某个特定的系统应该被传授和使用)来解决。这样,约定主义就为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打开了大门。知识社会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就是,不同的社会群体在他们描述生活事实时,相当自然、相对合适地采用不同的概念约定”。[9]理论范式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决定了科学方法的无效。

费耶阿本德则直截了当地否定了经验事实在理论选择中的重要作用。他明确指出,“新思想的效忠必须靠论证以外的方法来达到”,科学理论正是靠着各种非理性因素支持与实验结果相矛盾的假说的产生和发展,必须靠宣传、鼓动、特设假设和诉诸各种成见这样的非理性方法达到。在他们看来,科学知识、方法的标准也都是相对的、都是随着范式的不同而改变的,[4]194当范式改变时,决定各种问题和提出的各种解答的合法性准则等方面通常都是有重要变化的,科学家获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摆脱了所谓“理性的规律、合理性的标准或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则”束缚的结果。

事实上,库恩对传统科学观的批判隐含了另一条理论思路,即自然主义进路。因为在库恩看来,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类似于生物进化的过程,众多的科学理论只有通过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过程而进化和发展的。这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所以应将科学像自然现象一样对待。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发表后,科学哲学有了一个明显的转向,就是向自然主义的转折,越来越多的科学哲学家开始提倡自然化的认识论,普特南所谓的“科学方法论崇拜”也被“自然化”了。

三自然主义认识论的兴起

为解决规范主义问题,许多哲学家对科学知识的考察由哲学方法论转向了对自然科学的描述分析,试图用自然科学的方式解决规范主义难题。例如古德曼提出:“因为很多理由,哲学和认知科学应该联手,或者至少在其发现和理论方面应该语调一致”。[10]而以哥尼克为代表的认知主义科学哲学更强调了一种新的自然主义认识论倾向,他把认识论与心理学结合在一起,把科学家的活动与儿童的认知活动加以比较,从而真正实现了心理学与认识论的结合。在这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奎因,他主张认识论与自然科学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应该将认识论同心理学、神经科学等自然科学联系在一起,使认识论附属于自然科学,他为认识论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进路。在《自然化认识论》一文中,他提出了自然化认识论的基本纲领:“认识论,或某种与类似的东西,都将成为心理学的一章,进而成为自然科学的一章”。[11]研究自然的现象,也就是认识的本质,科学认识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这样一来,历史主义的“悲观归纳”指责也就不复存在了。

由此一种被普特南称之为肤浅的、科学家式的、非哲学观点的自然主义逐渐成为当代认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方向。可以说,自然主义认识论是在传统知识论遭遇到巨大困境之后的一次新的理论努力,在西方认识论、分析哲学方面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以奎因、古德曼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认识论,是在对基础主义批判的前提下提出的。在感觉刺激与信念输出、经验证据与理论、观察与科学问题上,归纳主义强调从观察材料概括出一般理论,即关注观察与科学的关系。但休谟问题的存在,使得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向科学理论的证明问题,例如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理论的可证实性,经验证据与科学理论的关系等问题而科学发现更多的是心理学问题,这就是有名的“发现语境和辩护语境的区分”。自然主义认为,对科学知识的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对科学认识进行逻辑的研究,还必须包括对科学认识进行经验的研究。这是把心理学、自然科学成果直接引入到科学认识论之中的结果。

自然主义认识论指出,我们为什么不研究科学知识实际上究竟是如何创造出来的,用经验科学方法来研究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呢?针对语言哲学的分析性、规范性特点,自然化认识论更强调经验性和描述性,科学哲学研究从语言学转向心理学。相对于分析哲学传统中发现语境和辩护语境的二分,自然主义认识论强调二者的结合,反对在科学之外研究科学,为科学活动提供先验的规范标准。要用一种描述性的、经验的方法客观对待科学认识,在科学内部研究科学问题,以科学本身作为评价标准。事实上,自然主义认识论改变了传统哲学的基本立场,它不是在给科学提供前提,而是使哲学认识论附属于自然科学。这样一来,前面我们提到的经验决定的不充分性和不可通约问题也就自然而然消失了。

人类认知模式是一种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的过程。这是反对规范性的认识论的根本原因,奎因的自然化的认识论超越了“第一哲学”的困境,取消了哲学原有的优越感,强调在哲学中贯穿自然科学的方法。正是由于把哲学与认识论科学化、自然化,抛弃了传统经验论对世界的逻辑构造的先验作法,因而开辟了认识论研究的新方向,最终确立了认识论研究的自然化方向,奠定了心理学在认识论中的地位。有趣的是,自然主义从此又走上了反弗雷格分析哲学的道路。根据科学研究成果,打破弗雷格禁止心理学进入认识论的警告,强调认识论不是先验的,我们的心理、生理能力与我们的知识密切关联。只通过个人心理过程解释认知问题,科学家具体的心理机制说明科学理论的产生,成功的科学理论通过认知因素解释,而失败的科学则借助社会外部因素给以说明。自然主义的进路确实基本消除了规范主义面对的指责,但这种“消除”是一种消极的消解。

四科学认识论的前景:规范化还是自然化?

当代科学哲学的研究,从规范主义发展到了自然主义,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科学认识论研究实际上还是徘徊在规范化与自然主义之间。

首先,自然主义并没有彻底解决传统认识论难题。它在将认识论研究从规范性转向描述性的同时,却导致了科学哲学的“取消主义”,在把认识论自然化的过程中,也就取消了认识论的自主性。例如奎因把“认识论看作是心理学的一章”,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事实上他在强调哲学与科学之间密切关系的同时,却在不知不觉中取消了哲学认识论研究的自主性。而在吉尔看来,自然化的科学哲学就是要取消哲学认识论的自主性,因为传统的哲学认识论是一种“自主的认识论”,在理论主张上它要避免无穷倒退或循环论证,“科学理论必须能够按照独立于任何科学主张之外的原理要求进行证明,否则,这种证明只能是循环论证。”但是,吉尔认为,“认识论原理不存在任何自主的领域。”[12]但这样一来,自然化的认识论还怎样独立发展呢?

所以,普特南等人认为如果自然主义排除了科学认识的规范性与合理性,那么其行为无异于自杀的判断是有道理的。普特南对奎因等人的消除主义进行了批判,指出“科学理性不应当也无法被自然化”正是切中要害,这样的自然化认识论其实并没有进行任何认识论的研究,它至多可以算作是从经验层次上对科学知识认知的研究。但我们认为,知识论研究的自然化不是要像自然主义认识论那样要消解知识论,而是要确立其边界,使之成为一种经验研究纲领,“认识论学家提出的发现与辩护(语境)的区分其目的就在于防止社会学家不恰当的限制知识主张的有效性范围:牛顿定律在牛顿发现它以前和以后都是同样有效的,并且事实是,我们距离牛顿有三个世纪,但无论如何不能减少我们相信他定律的确证性。”[13]进一步讲,一个没有规范的认识论最终会走向怀疑论,规范性还是认识论的必要条件。

其次,自然主义认识论同传统规范主义一样,主要体现为一种个体主义的认识论,并且,“大部分科学哲学的自然化进路都不重视科学实践的社会性”。[14]452唐斯认为,自然化科学哲学由于不关心科学实践的社会本质,它所注重的只是用认知科学的成果(采用认知个体主义)来解释科学,这种认知个体主义立场,完全根据个体的心理过程来解释科学认知现象,强调对科学家个人的心理机制的说明就能充分地说明科学中哪些因素具有认知特点。但事实上,这是一种事后评价形式的认知解释,只解释了科学理论成功的认知原因,而忽视了存在大量科学失败的事实,或者暗示了失败科学的解释只能是一些非认知因素的原因。为此,堂斯强调说,科学家们应努力超越经验对每一个人的限制和制约,以便于对认识论研究进行分工。如果忽视这一事实,认识论家也就忽视了科学知识生产事实上所拥有的社会要素这个重要要素的作用。

综合以上两方面,我们认为,当代科学哲学的认识论研究,应该实现规范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协调和融合。

事实上,面对规范与自然化理路的争论,许多当代科学哲学家也开始主张摆脱方法论的这种二元对立。例如劳丹针对这个问题,明确提出了规范自然主义以融合这两种方法论的极端应用,他认为科学哲学方法论的非规范化并不是由其自然化来表征的,恰恰相反,人们可以表明一个完全“科学的”和彻底“描述的”方法论将具有一个规范的结果。普特南也认为,人类知识和规范的性质虽然还无法明确地给出解释,但肯定存在着一种正确的规范化的认识论原则。自然主义认识论者用来解释真理和证据的术语,都是依赖于那些能够预设合理性的认识论基础概念,因而合理性既不能被取消也不能被自然化。如果取消了合理性,那么我们的陈述将仅仅是“噪音的制造”,思维也将仅仅是“不出声的说话”,理性不应当也无法被自然化。而劳丹也希望在自然化认识论和相对主义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规范自然主义,其主旨就是在强调认识论的经验性同时又要保持它的规范性功能。劳丹认为自然化的认识论以适当的方式保持规范性是可能的,如价值论对合理性理论和元方法论具有相对先验性,价值论的辩护是一种从价值论内部进行的概念性的辩护。所以劳丹指出,“方法论的非规范化并不是由其自然化来表征的。恰恰相反,人们可以表明一个完全‘科学的’和彻底‘描述的’方法论将具有一个规范的结果。”[4]194

当代婚姻现状分析 篇10

一、初婚年龄大龄化

我国的法定婚龄为男22周岁, 女20周岁。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的实际平均结婚年龄为男性29.2岁、女性27.1岁。

近年来, “剩男”、“剩女”等词频频出现在大众、媒体、甚至学者口中, 当代青年陷入婚姻困境, 中国迎来了“新剩女时代”。正如网友戏言:“剩男是被迫的, 剩女是选择的。”在“男孩偏好”的影响下, 我国的出生性别比例失衡, 婚姻市场中长期存在着男性过剩的现象, 并日趋严重。有学者推测, 中国在2013年之后每年的男性过剩人口在10%以上, 2015~2045年间达到15%以上, 平均每年大约有120万男性在婚姻市场上找不到初婚对象 (李树茁, 等, 2006) 。

正因为“剩男”现象的持续存在, 所以使得这些年来日益严峻的“剩女”现象显得更加突出, 不同于男性婚姻挤压的固有性, “剩女”现象因其所体现出的社会性使其更具有研究价值, 更富有现实意义。所谓“剩女”, 西方称其为“3S女性”——Seventies, Single, Stuck, 是指已经过了社会一般所认为的适婚年龄, 但是仍然未结婚的女性, 广义上是指27岁或以上的单身女性, 很多拥有高学历、高收入和出众的长相, 但也有的自身条件较差。

究其原因, 社会性别角色分工变化、事业心重、交际圈过窄、“高不成, 低不就”的错位心理等, 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现代青年的婚姻困境, 除此之外, 笔者还有些自己的看法:

(一) 从经济学角度看现代婚姻

首先, 婚姻市场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经济学研究市场与制度的重要视角,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婚姻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个市场, 可以从信息不对称这一视角去分析。举个例子, 花花公子总是有很多女朋友, 而真正的好男人却成了“剩男”, 有美貌无智慧的花瓶女会有很多男人追, 而真正的好女人却成了“剩女”。这就是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问题。古代的“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就是解决婚姻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途径, 父母阅历丰富, 能看出对方未暴露出的信息, 预测这段婚姻的长久性, 媒人信息资源丰富, 能大大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现代社会的“非诚勿扰”等相亲节目也存在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 如果说婚姻本质是一种经济, 那么是否结婚是在取决于婚姻总收益和总成本的比较。无论是身体、物质、还是精神上的, 总有一方面或者多方面的收益大过结婚所需要的成本, 于是才会选择结婚。比如身体上的收益, 拥有一个合法的固定的性伴侣;比如物质上的规模效应, 结婚后的生活成本减少近一半;比如精神上的收益, 体贴的伴侣、可爱的儿女, 爱情、亲情……“剩女”大多具有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 这样的人大多很忙, 同样的时间消耗在择偶、恋爱上面, 她们比一般人消耗的成本更大, 同时, 这些看言情小说长大的70后、80后往往对婚姻有更大的期望, 当婚姻不能实现她们的期望时, 即收益不能符合她们的要求, 她们宁愿选择单身。

(二)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消极影响

新出台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十条规定的财产分割标准, 鲜明地体现了“爱情归爱情、财产归财产”的现代契约婚姻, 以“个别财产制”逐步取代“家庭财产制”。笔者认为, 这样的规定不仅对婚姻关系的稳定造成冲击, 还在现代男女通往婚姻之路上放了块拦路石, 打击了他们结婚的积极性, 尤其是女性。在中国, 作为在婚姻关系中事实上较为弱势的一方, 女性实际上需要更多的财产保障来获得安全感。因为这条规定, 男女双方在考虑结婚问题之前, 都会先考虑不动产问题, 希望在婚前能拥有登记在自己名下的不动产, 以尽量减少一旦离婚造成的损失。于是男女双方都会产生先赚够钱买套房子再结婚以避免婚后财产纠纷的想法, 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择偶梯度模式的限制。在结婚对象的选择上, 中国人遵循着“男高女低”的婚姻梯度模式, 男性希望另一半年龄比自己小, 文化程度比自己低, 职业声望和收入也比自己差一点, 女性则希望另一半年龄比自己大, 学历比自己高, 职业声望和收入都要比自己优秀。在已经赚够一套房后, 相同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和年龄的男女双方, 女性的择偶面显然要小于男性, 女性成为了“白骨精”, 而男性成为了“钻石王老五”。

二、择偶价值观变迁

市场经济的最大弊端就是滋生了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 “傍大款”、“嫁老外”的“追款族”日益壮大, 择偶价值观扭曲。“宁在宝马车里哭, 不在自行车上笑”, 翻译过来就是, 当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不可兼得时宁愿选择物质财富, 即“宝马”。这已经不仅仅是爱情与面包的矛盾了, 传统的爱情与面包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都市女性, 她们追求的是宝马, 是LV, 是香奈儿, 这是所拥有的物质财富不能满足更高的超出自己能力的物质需求的矛盾。

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冲击人们传统观念的“同性恋”现象, 近年来支持同性恋结婚的观念甚嚣尘上, 不像以前对于同性之恋的压抑和隐藏, 越来越多的人公开表明自己的性取向, 高调宣布“出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了婚姻自由观念的完善与深化, 旨在为传宗接代续香火而缔结的婚姻在很大程度上消失了, 人们更多地开始关注自己的精神需求, 以爱情作为婚姻的基础, 注重心灵上的交流而非仅仅是身体上的满足或者生育的需要。

三、婚姻忠贞观失陷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所存在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包二奶、卖淫、嫖娼等现象时有发生, 在沿海发达地区甚至更加严重。十八大后12名官员被查, “二奶”、“情妇”功不可没。如重庆市雷政富的不雅视频、黑龙江孙德江和女记者不得不说的二三事还有山东省单增德给情妇的承诺书等等。

据说, 中国落马官员九成以上有情妇, 连受党纪党规严格约束的官员都无法对婚姻做到忠贞, 无怪乎“情妇”“二奶”这类不良风气愈演愈烈。

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人们追求更多的社会交往的同时, 使得家庭尤其是夫妻间的交往渐渐减少。这种状况, 一方面使家庭成员 (尤其是夫妻) 间愈加冷淡疏远;另一方面, 愈加频繁的社会交往也使得接触到异性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说过:“见一个不见异思迁, 见千万个就不能不保证不思迁。”接触的异性一多, 诱惑越多, 具有开放思想的现代人就越难保证不出错。

四、离婚率不断上升

2011年前三季度, 全国有146.6万对夫妻登记离婚, 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9%。民政部的数据显示, 我国离婚人数已经连续8年呈现递增趋势。 (如图表1) “中国式离婚”成为一个令世人关注的现象。

除了我们熟知的七年之痒、婚外恋曝光、陈世美、婆媳问题等可能导致离婚的婚姻现象

外, 还有一个富有时代特征的婚姻现象——闪婚闪离。近年来热播的婚姻题材的电视剧, 里面的80后小夫妻都离不开闪婚闪离, 可能再复婚的特点, 典型的如《奋斗》、《AA制婚姻》、《裸婚时代》。七年之痒蜕变成一年之痒, 甚至更短, “闪离”几乎成了80后的个性标签。究其原因:

(一) 婚姻生活所带来的收益不如预期

有人说,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婚姻是恋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从恋爱到婚姻, 一下子从风花雪月花前月下转变成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期间的落差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女方会觉得男方没有以前那么关心她了, 会觉得爱情在死去, 男方觉得身上责任重大, 觉得女方不够体贴。双方都觉得婚后的生活远远不如所预期的那样温馨, 取而代之的是压力和心灵的疏远。如果不能尽快调整这种落差, 时间一久, 争吵和冷战必不可免, 彼此都开始怀疑这段婚姻的正确性。

(二) 离婚成本减小

很多时候, 婚姻生活所带来的收益不如预期并不能完全使一个人下定决心去离婚, 因为离婚也是需要成本的。比如有孩子的话, 需要争孩子的抚养权, 可能会失去孩子;夫妻共有财产需要分割, 尤其是不动产;离婚官司的诉讼费;再寻找下一个伴侣所需要的成本等等。然而现在对“80后”来说, 离婚去并不如上述所说麻烦, 也就是成本不用这么高。晚婚晚育政策的倡导、高利率房贷、社会竞争激烈等等使得他们大多数并不想过早的要孩子, 于是“闪离”的时候就不需要考虑孩子这个重要问题, 很多中老年夫妻明明日子过得很糟糕却都不离婚大部分都是因为有了孩子这一纽带, 孩子带来的快乐和给孩子一个健全的家庭的想法使他们愿意维系岌岌可危的婚姻。

另外,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出台也一定程度预防了婚后财产纠纷, 降低了离婚的成本。

(三) 社会舆论

这是一项很大的成本门槛以至于在特定的社会环境里甚至可以起到绝对的阻碍作用, 并且处于中止婚姻契约的主动地位的一方会承担起成本的大部分。但是, 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提高, 婚姻自由包括离婚自由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尤其是对男性来说, 离过一次甚至几次婚根本不算什么, 可能还能增加几分男性魅力。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变化迅速的社会。在传统的婚姻观念和外来婚姻文化的双重影响下, 我们要学会思辨, 去粕留精, 有选择性地吸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 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现在婚姻家庭领域中所暴露出来的弊端最终都将会被消灭。

参考文献

[1]唐美玲“.剩男”与“剩女”: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婚姻挤压[J].青年探索, 2010 (6) :5-10

[2]刘一丁.18大后12名官员被查:多因恋情色与不明巨额财产[EB/OL].

[3]陈荞.全国离婚人数连续8年递增[N].京华时报, 2011-11-30 (3)

上一篇:有效进行古诗教学论文下一篇:职业素质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