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权主义看The story of an hour

2024-09-22

从女权主义看The story of an hour(精选8篇)

从女权主义看The story of an hour 篇1

从女权主义看“花木兰”

女作家与女读者从来是在“与潮流对抗”中工作的,如亚里士多德宣称说,“女性之所以是女性,在于其根本上就缺少某些品质”,这类的言词还有很多很多文学家和哲学家都曾说过。女权主义批评的意图,便是改写文学史、文学批评史,重新发现在男性社会及父权中心下被埋没的女性作家和作品,建构支撑“女性写作”和“女性论述”的“女性话语”。它要求女人以“女性”的角色来解读作品,也就是带着“性别觉悟去解读”。

那么,身为一个女性,请让我用“性别觉悟”了的视野,来剖析女权主义下的花木兰。在对女性境遇的考察中,女权主义发现,女性在社会地下的地位和悲惨境遇,不是男性统治者所说的那样,不是天经地义的。无论是女性的性别,或是女性的社会地位、身份和角色等,都是社会不平的的现实给与的。女性是被构造的,没有选择的权力和能力。此种境遇,无论实在电影《花木兰》或是诗词中,都是有所体现的。战争是属于男性的地方,女人的社会职能是为男人而服务。在电影《花木兰》中,开场便是要将花木兰打扮成一个大家闺秀;而在《木兰辞》中,花木兰的身影是从勤劳的“唧唧复唧唧”声中开始的。

那个社会不平的现实,是根深蒂固的。是女性存在的缺失。在研究中,人们发现,女性遍布存在于这个社会里,她们是非存在的,是男性的附属者和屈从者;女性非存在的状态是社会男性强权统治和不合理的历史造成的,表现为人类整体的存在的缺失。

花木兰从这种不合理的统治中跳出来,以挑战男性的身份被雀跃于历史舞台上,她本身就是一个女性觉悟的体现。电影《花木兰》将其故事膨大,塑造出一位从一开始就不同于其时代普通女性的性格和形象,女性必须自觉确立自我意识和主体性。我们从花木兰身上看到,女性的解放与自由发展,不仅是社会的问题,更是女性自身的问题,需要自我觉醒和自觉发展。女性作为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主体,往往是不被承认的,只有依靠女性自己自强不息地自我奋斗和社会运动相结合,才可能有成功的可能。

回归之前的女权主义理论,而作为一个女性读者,“性别解读”的概念涉及三种性别的比较和转换,一个女人的阅读同时涉及了作为女人的胜利经验、对女性角色的认同和女性的社会角色。一方面,女权主义捍卫妇女属性,为妇女争取权利并且宣传女作家的作品,认为它们反映了妇女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女权主义进行异性策源的理论批评,异性策源以男女之间对立的方式组织属性和文化。爱莱纳·苏瓦尔特把针对男性的假设和传统做法的“女权主义批评”与“女性批评主义”区别开来,女性批评主义关心女作家和妇女生活经验的再现。“女权主义理论包括两个支系,一是拒绝对它的性别功能的绝对正确性进行心理分析;一是像杰奎琳·罗斯、玛莉·雅各布斯和卡加·希尔弗曼这样的女权主义者关于心理分析的杰出阐述。她们认为,只有通过心理分析,掌握了它对内在规范的错错综性的认识,你才有

①可能去理解并且再构思妇女的处境。”女权主义在它众多的项目中通过拓宽文学的标准和引进一系列新的议题,已经给美国和英国的文学教育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

我们重点来看美国女权主义,美国女权主义批评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妇女形象批评”、“妇女中心批评”和“身份批评”。

关于“妇女形象批评”,主要是剖析传统男性作家作品对女性形象的失真刻画,以及男评论家对女性作品的批评方式。妇女形象在男作家那里往往表现出两级分化的倾向,要么是天真、美丽、可爱、善良的“仙女”,要么是恶毒、刁钻、淫荡、自私、蛮横的“恶魔”。《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段是对木兰形象的一个侧面描写,木兰一边贤惠的织布,一边为年迈的父亲出征而担忧。一个温柔、善良、勤劳、勇敢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而把女性形象描写的犹如恶魔主要是在《水浒传》和《西游记》当中,比如《水浒传》中孙二娘是黑店老板娘、外号“母大虫”的顾大嫂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对他人动粗,《西游记》里的白骨精、蜘蛛精等等妖精都是蛇蝎美人、心肠歹毒。① 维基百科 “妇女中心批评”着重挑战父权传统下的景点文学书目标准。女权主义者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将女性作品与男性作品分离开来加以系统的评说,旨在创建“她们自己的文学”夺回重建经典文学书目的权力并付诸实践。在这点上,“花木兰”只能作为一个女性精神的领袖。

在“身份批评”阶段,许多女性主义者对以往不证自明的“女性身份”展开反思。在她们看来,任何读者、作者和批评家无不带着特定的社会身份标记,他们都是从特定的文化、种族、社会性别、阶级、时代以及各种个人因素所铸成的立场出发,从事各式各样的文学活动。花木兰所处的中国封建社会,社会默认的规则就是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妇女社会地位低下自然不用说了。木兰虽然处于孝道勇敢的替年迈的父亲去出征,可是最终她还是脱下戎装回归家乡,回归了当时绝大部分女性生活的道路,结束了她抛头露面的“非正常生活”。在动画片中,如果说没有木兰的话,李翔会死、皇帝也会被杀,国破家亡随之而来。可即使木兰拯救了一个国家,最终也还是回到了普通女性的生活轨迹。花木兰是成功的,只是活在一个不成功的时代中。

然而,尽管花木兰最后回归到了原来的生活轨迹,我依然相信她不会被任何困难所打倒。反观女权主义者多丽丝·莱辛笔下,《野草在歌唱》的女主人公玛丽,玛丽自身性格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引用弗洛伊德关于女性自虐症的观点,这种观点长期以来被女权主义者们批评,不过在莱辛的小说里有所体现。玛丽与迪克结婚后,她强迫着自己爱这个和她没有共同语言的丈夫,因为她觉得她需要一个“比自己坚强的男人”,“如果他的意志力确实比她强,并因此真的占了她的上风,那她一定会爱他”。因为迪克始终不是她所想的男人,使得玛丽对迪克性生活和精神上的冷淡,但是仍然在无意识地屈服于这个“比自己强壮的男人”。而后来与黑人摩西发生关系,即使她深受种族意识的教化,却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最终走向毁灭。玛丽在整部小说中,都处在一个被动的位置,承受婚姻的痛苦,强迫自己与不爱的人在一起,又与黑人奴隶无果的越轨关系,她在一种危险的、预示着毁灭的道路上寻求快乐。她在最后死去的时候,认识到:“她一步一步地走到现在这个地步,变成了一个没有意志力的女人,坐在一张又破又脏的旧沙发上,等待着黑夜来毁掉她。那是她应得的,她自己完全知道这一点。但是为什么呢?她又犯了什么错呢?”玛丽是在自我毁灭,而花木兰能够从困境中挣脱出来并且得到自我的觉醒和成功,是一种女性自强意识的存在。

在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亚》中,雅典娜把胜利判给了代表男人论点的阿波罗,其原因是母亲不是孩子的起源。男子理性原则的胜利结束了婆婆妈妈的复仇女神们的统治,肯定了父权制对于母权制的优越地位。在漫长的历史中,女性主义一直在追求打破这种男权文化沾沾自喜的确定性,确立两性平等的信念,根除社会改造中的性别歧视。时至今日,两性平等的观念在渐渐建立,但距离根除社会中性别歧视的现象还是有段距离的。我们仍旧需要积极向上的女性主义,优化社会男女结构。

从女权主义看The story of an hour 篇2

第一波女权主义, 它注重提倡女性享有平等的条约和财产所有权, 反对奴隶婚姻即丈夫在法律上所有妻子及他们共同的孩子。十九世纪, 女权主义者主要注重争取女性在政治上的权力, 尤其是在女性选举权上。第一波女权主义, 虽不及第二波女权主义影响的深远, 但由于每个阶段女权主义的相互依赖性, 第一波女权主义在女权主义运动的整个历史中也有着历史性的重要意义。

第二波女权主义,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 这一阶段是女权主义在西方最重要的阶段, 主要追求男女间的平等。女权主义者发现, 尽管女性在政治经济领域争取平等的努力取得明显的成果, 但是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地位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这种矛盾的情况促使女权主义者向纵深思考, 形成了独特的女权主义理论, 主要有三派: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激进主义女权主义。

第三波女权主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后现代女权主义, 由于之前的女权主义运动带来一些负面的社会影响, 保守主义对妇女解放运动的有力质疑, 离婚率明显上升, 爱滋病泛滥等等, 女权主义者开始反思。特别是在消除男女二元对立方面, 形成了“温柔的女权主义”“绿色女权主义”。他们一方面肯定了女权运动保护女性社会权益的成果, 另一方面对女权主义者试图颠覆传统家庭模式提出了质疑。后现代女权主义还在成长阶段, 分为唯本论与构成论两个主要派别。

伊丽莎白一世 (Elizabeth I, 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 , 本名伊丽莎白·都铎, 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 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 也被称作“童贞女王”。

伊丽莎白诞生于伦敦的格林尼治普雷森希宫, 她是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个王后安娜·博林 (Anne Boleyn) 唯一幸存的孩子。享利八世第一个妻子是西班牙的公主凯瑟琳·霍华德 (Catherine Howard) , 而于1527年, 享利八世以没有男嗣为由将凯瑟琳王后抛弃。并变革了当时的宗教信仰以迎娶了宫女安娜·博林, 当时安娜已有身孕在身。不过让亨利八世失望的是, 他的新妻子安娜也为他生了个女儿, 这便是后来的伊丽莎白一世。不久, 享利八世发现安娜与人私通, 于1536年5月将安娜处死。由于她父母是按新教教规结婚的, 天主教认为她是一个私生女。在之后的八年里, 伊丽莎白经历了相继而来的多位继母。亨利的第三任妻子简·西摩尔在生下一个男性继承人, 即爱德华后不久就死去了;亨利的第四任妻子, 安妮公主 (Anneof Cleves) , 也很快离婚;亨利的第六任妻子, 是安妮公主的宫女, 也是他的最后一位妻子, 凯瑟琳·帕拉。一连几代的历史学者都这样辩解过, 其父亲频繁地更换妻子这一行为让伊丽莎白表面上拒绝婚姻。当然, 这也不是女王一直拒绝结婚的全部原因。在那个男权主义的时代。这其实是她的谋略之一, 她不甘愿放弃她任何的权力, 只有她终身不嫁, 才能让属下保持对她的忠诚和更强烈和持久的吸引力。以维护国家的统一, 民族的和谐。女王的成长经历让她形成了敏锐、坚毅、独立的性格, 是她的女权思想形成的必然条件。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都铎王朝最后一位杰出的女王, 在她当政的45年期间, 英国的经济繁荣昌盛, 文学璀璨辉煌, 军事上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军强国。在英国历史上在位时被称为“伊丽莎白时期”, 亦称为“黄金时代”。

首先, 在宗教上通过了一项宗教法案:将英国的天主教和新教融合在一起, 彻底解决国内宗教纷争, 新教和狂热的天主教可以共存。其次, 在经济上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保护和发展本国毛纺织业和其他新兴工场手工业。她特别鼓励造船和航海业, 鼓励建立各类海外贸易公司, 扩大英国呢绒等商品的海外市场。再次, 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经历过实战演练的海军兵源。最后, 在外交上实行灵活多变的政策, 巧妙地利用自己的性别优势, 周旋于各国王孙贵族和大臣之间。伊丽莎白的“婚姻游戏”屡试有效。如此为英国创造了三十年的和平环境, 和平为发展创造了条件, 经济发展也为和平奠定了物质基础。

那么, 下面, 我们从女权主义来分析伊丽莎白一世。

一.政治权力

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为女性建立了一个机构。起初这个机构规模并不大, 但之后慢慢演变成了一个基金组织, 这个基金组织是专门培养女性的才能才干来效力于她的政权。她们出色的能力对女王的统治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些被挑选出的女性都是女王身边的随从, 因为她们能近距离地与女王接触, 女王时常对她们外形, 穿着或能力给予鼓励和欣赏。女王认为她们也是国家的形象和权力的象征。自从女王特许这些女性为她的代理人后, 在需要时她们可以在宫外行使女王的权威。这让这些宫廷中的侍婢提升了社会地位和拥有了更多的特权。如果没有这些, 在那个时代, 她们永远只能为婚姻或生子而活。不过, 这些特殊的地位和特权也加剧了女王和臣子之间的紧张关系。虽然如此, 女王依然坚持, 只要女人能释放出更多目标并得到与男人一样的权力去实现目标, 她们一定有潜力去打破过去那种单一的男性主导的臣子关系, 且能更有效地为自己效力。

直到现在, 一些学者仍然质疑当时这些婢女是不是在政治上地位和特权, 这些质疑声纯粹只是一种性别上的歧视。但, 事实证明“性别”并不能将女性除名于政治权力之外, 反而可以形成“女性式”的道路让女性享有政治权力和行使她们的权力。从历史分析上看, “性别”能扩充“政治权力”的含义, 还能确定一些新的政治领域。伊丽莎白一世就明白女性在政治的重要性, 并在她的统治中运用到。不仅因为女性在平等权力中应该享有政治权力, 还因为女性能在政治领域能展现出男人没有的能力。

二.教育

在都铎王朝时期, 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她们的任务是结婚、生子。而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继位给当时的妇女带来的不只是政治权力上的解放, 同时还有针对社会生活方面的积极举措。当时, 妇女不允许去普通院校或大学接受教育, 但是可以在家请家庭教师来学习。这一点, 在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 被极力地鼓励和推广。因此, 那个时代出现了许多受过高等教育且有独特思想和非凡才干的女性, 例如, 米尔德里德·威廉 (勋爵威廉·塞西尔的妻子) 、玛丽·哈伯特、女伯爵彭布罗克和女王本身。在这样的环境下, 妇女可以有成熟的条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来享有更多的权力。这也促使了她们女权思想的萌发。而我们也可以看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当时表现出来的女权主义思想, 她不满当时男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极力从教育这个方面来对现状进行一定的改善。

三.婚姻关系

在女权主义第二阶段的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中代表人物为19世纪英国的米尔、当代美国的傅瑞丹。米尔是英国十九世纪自由主义健将, 他在他的代表作———《女性的屈服》中, 集中地阐述了他的女性权益的观点。米尔指出法律的不平等使得婚姻制度里的婚姻关系犹如主人与奴隶的关系。而, 傅瑞丹在其名著《女性迷思》中, 首先对女性的家庭角色展开锐利的解析与批评。傅瑞丹指出父权社会的文化机制竭尽所能地塑造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形象, 使得女性把自己的一生寄托于家庭与婚姻关系。然而这个理想形象, 只是个迷思。为了发挥自我潜能, 妇女必须和男性一样从事公共领域的活动。故此, 傅瑞丹鼓励女性放弃以家庭主妇的形象作为自我认同, 不过, 她并未提倡女性在实质上放弃家庭生活, 而是在事业与家庭间取得平衡。

伊丽莎白一世的睿智让她不依附于男人, 而是利用自己的性别优势来获取她的政治目的。就如女权主义中提倡的:女性不管是在身体还是精神上都应独立。

伊丽莎白一世的女权思想对后世女性的影响深远, 具体如下:

(一) 积极影响。在16世纪后期, 伊丽莎白一世是万众瞩目的中心人物, 是那个时代的开明代表和象征。她在感情上的理智和在事业上的独立, 激励着那个时代的女性冲破旧时代桎梏的枷锁。与此同时, 伊丽莎白一世所表现出来的女权思想, 即, 追求平等的政治权力、推广女性教育和对于婚姻生活的理智, 这对后世女性形成独立的个性方面也无不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从女权主义看The story of an hour 篇3

关键词: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熊彼特 创新 资本家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有着许多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创新的理性化,过分现性化都是它必然毁灭的两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但我们仅仅从创新这个角度来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因为创新对于今天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社会,每一个部门,甚至每一个人都需要创新,创新是进步发展的原因与保证。

一、创新能力的减弱加快资本主义的灭亡

这里的“创新”指的是企业家创新,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对企业家是这样说的:“典型的企业家,比起其他类型的人来,是更加以自我为中心了,因为他比起其它类型的人来,不那么依靠传统和社会关系;因为他的独特任务——从理论上讲以及从历史上讲——恰恰在于打破旧传统,创造新传统。”显然企业家是最富有创新能力的人,但创新是从何而来的呢?静止着的东西不会发展,只有敢于去摸索、敢去冒险的人才能出现创新的灵感。但是正如熊彼特所说的“人类的经济欲望可能在某个时候会得到充分满足,以致推动生活继续前进的动力将所剩无多……生活方法已经达到了无可改进的完善状态。”企业家再也无需去冒险,一切都达到饱和状态以至于一切事物都近乎于静止了。于是企业家就如同处于和平时期的将军们的处境一样,已经无事可做了,即使是属于企业家职能创新,也是由于旧产品与新产品的交接,周而复始而成为一种特定的经济职能,由于人们在做“熟悉的例行事务以外的事情,在现在比过去容易得多了----革新本身已降为例行事务。”于是,熊彼特无不可惜地指出:“早期商业冒险的浪漫气息正在急剧地磨灭”。因而创新似乎已不再是创新,而只是同义重复了。

除了企业家的冒险意识磨灭外,还有一些非人为的因素决定了资本主义不能长久,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一书中指出:周围环境已经变得习惯于经济变革--最好的例子是,新的消费者货物和生产者货物滚滚而来--它不但不抵抗这种经济变化,而且还把它看作当然之事;在这种环境中,人格和意志力量必然不那么重要了。于是经济的进步日趋于非人身化和自动化,企业家作为一个职能已失去了原先的战争期间将军的角色,失去了其固有的社会地位,至于资产阶级是否会吸收他们进入自己的角色已不是我们所关心的事情。熊彼特在另一本书中也指出:“只有企业家在实现新组合时是一个企业家,一旦当他建立起企业,开始经营他的企业时,他已不再是企业家。”究竟变成了什么角色,我们将在下一个问题中讨论。在结束这一问题之前,我有必要对创新的内容做一介绍,熊彼特说,“发展即是新的组合,它包括五种情况:(1)开发新产品,或者改良原有产品;(2)使用新的生产方法,比如改手工生产方式为机械生产方式;(3)发现新的市场,比如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4)发现新的原料或半成品,比如使用钛金属做眼镜的镜框;(5)创建新的产业组织,比如新兴的培训公司 ”。前面我们已经论述了这五种情况的一些情况,如生活方法的充足完善状态,对市场环境的很快适应性以及新组合等。都已经决定了所谓创新已经无法再在经济事务中实行的,加上创新的主体地位丧失,已经注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必将在进步的静止中日趋灭亡。

二、“长驱直入社会主义”的实质

资本主义最终是要灭亡的,但由谁来继承它如此庞大的经济文化的社会。 熊彼特认为,社会主义作为继承者是最好不过的了。但熊彼特头脑中又是如何绘制社会主义这副蓝图的呢?他真的甘心情愿把资本主义社会拱手让给社会主义社会吗?其“社会主义”的实质又是如何?

(一)从主体看实质

熊彼特对社会主义的性质是什么和社会主义的道路趋势均一无所知,但是却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它们(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显然主要是合作的关系,任何相反的理论多半只能拉扯一些病态的事例来作为证明”。资产阶级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既然主要是合作关系的话,那么在社会主义下,无论是谁作为经济主体便都无所谓了。而在另一本书中,熊彼特又谈到当代社会是需用信用制度的,又因为企业家在经营这一企业的时候已不能称为企业家,而信用的主体又只能是资本家,所以,我们不难猜测上面的问题所遗留的疑点,即企业家在新组合后摇身变为了资本家,成为了企业的主体。而信用在任何社会的任何一项活动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因而信用也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也就是说在我国企业中信用的主体也是资本家,那么社会主义性质不就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吗?熊彼特进而分析说,“问题(指官僚主义的管理问题)的成功,首先,要允许原来的资产阶级分子去做事,按照他的才能和传统有资格作事的工作。”为什么呢?因为社会主义要实行民主政治,而“官僚主义不是民主政治的障碍,而是它的不可避免的补充部分”,而“在资本家阶级的集体头脑中多数是和这个官僚机构或民事机构相联结在一起”,所以,让资本家当管理者这个角色是无可厚非的。熊彼特不认为资本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让资本家从事于社会主义这项职业,只要把习惯改改就可以了,可见熊彼特对社会主义性质有何等的不了解。

(二)从过渡看实质

资本主义社会最终是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但我们希望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肉体而不是灵魂,因为灵魂是最本质的东西,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熊彼特说:“资本主义过程为社会主义塑造了事物和灵魂”“在资本主义体制范围内的逐步社会化,不仅是可能的,甚至是最明显可以指望的事情。”由于熊彼特根本不清楚将来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的,但在书中不停的夸耀资本主义灵魂--文化。他说“不仅现代机械化的厂和由此倾吐出来了大量产品,不仅现代技术和现代经济组织,而且现代文化的一切特色和成就,也直接或间接地是资本主义过程的事物。”既然一切都是资本主义过程的事物,那么过渡与不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即仍旧是资本主义文化从头至尾发挥着作用。熊彼特当然不同意我们的意见,他总在为自己作辩护,甚至他否定他对资本主义文化的赞成只是为保持资本主义文化,他说,“事实上,我现在准备作截然相反的结论。”但他又是如何做截然相反的结论的?我们知道俄国是资本主义社会次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按道理来讲,他应是拍手称赞的,但他却斩钉截铁地说,“资本主义政体在在俄国是没有发挥作用的机会的,更不必说社会主义政体了。” 不能实行资产阶级政体也不能实行社会主义政体,那么俄国光环是没有生存的余地了,但在另一面,熊彼特却对美国大力赞扬,他说,“只有在美国这个国家内,才无须在现代社会改良计划背后,潜伏着经济进步和群众实际收入的立即增加之间根本性的矛盾,这种根本性的矛盾,在任何其他地方都是会使负责人的意志瘫痪下来的。”美国是实行资本主义的,运行的这么好,是不能抹杀资本主义作用的,熊彼特心目中的社会主义却没有一个模型,叫人怎么不怀疑其社会主义仍旧是“换汤不换药”的资本主义。

话已至此了,不管是从社会主义的主体上来看,还是从资本主义的过渡上来看,熊彼特蓝图中的社会主义仍旧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他之所以让其毁灭过渡到社会主义,无非同时在宣传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优秀的文化与经济成果,仍旧在为资产阶级在说明,说明了他的资产阶级的本质。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 何畏等译. 《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出版社.1991.

[2]约瑟夫·熊彼特.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M]. 商务印书馆. 1979.

[3]约瑟夫·熊彼特.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M]. 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65

从女权主义看The story of an hour 篇4

摘要:《九三年》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煞尾之作,是雨果创作生涯中举足轻重的一部作品。这是一部具有哲理性的历史小说,它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斗争最激烈的年代风云变幻的风貌,写出了革命与反革命之间斗争的残酷性。作者在小说中对思索一生的人道主义做出一个总结:“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关键词:《九三年》;革命;人道主义

《九三年》(1872年)是雨果的最后一部小说,他以法国大革命中1793年的革命史实为题材,描写了一场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生死大搏斗。小说中,一方面,作者正确评价了雅各宾党专政时期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另一方面作者要表现堪称人道主义范例的事迹。作者批判了只讲暴力,不讲人道,只知盲目执行,不会灵活处置的革命者。

从《九三年》的作品分析与历史、现实的思考可知,作者小说中的对于“革命”与“人道主义”关系的认识或结论实际是一个深刻的、科学的、正确的、彻底的结论,但是,在当时社会环境:革命尚未取得最终胜利的紧要关头,不可能也不应该实施宽大无边的绝对的人道主义。在当今这个追究自由平等、讲究人性的社会,“人道主义”是更顺应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符合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这句话实质是《九三年》的点睛之笔,它理所当然地为所有的评说者注意,但有意思的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世纪末,所有的论者的结论都是否定的,如有不同,也只是在表达上有尖锐、含蓄或委婉之分。小说中作者的确是以“人道主义”高于“革命”这一认识为基本尺度来设计或处理他小说的人物、情节、情境以及相应的“深思”与“议论”的。

在《九三年》中,雨果塑造了三个主要人物:旺代叛乱的反革命首领朗德纳克、共和军的领袖郭文以及受国民公会委任去监督郭文的救国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登。这三个人物在雨果的笔下血肉丰满、形象鲜明,从第一次出场开始,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每一个人都在作者设置的特殊环境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一切都似乎是顺理成章的。然而,小说结尾的两次转变却大大出乎人的意料:叛军首领朗德纳克在逃生时,冒着生命危险回来营救三个快要葬身火海的小孩,自己却被革命军俘获;革命军领袖郭文被朗德纳克舍身救孩子的举动感化,擅自放走了朗德纳克,而自己被判处死刑。但实际上,如果把这两个人物放到现实生活中,他们还会经历这样的转变吗?这种转变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革命和人道主义,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它们放到一个平面上去进行直接的比较,给它们扣上“绝对”的帽子。实际上,革命和人道主义是相对的,哪一种情况下革命是正确的,哪一种情况下人道主义是正确的,这都要在具体的环境中去认定、去考察。这“奇迹”无疑是作者的人道主义美好理想。

《九三年》寄寓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理想,被认为是雨果毕生追寻人道主义的自我总结。西方现代社会对于人道主义的思考,起自卢梭,但真正将之发扬光大的,当推雨果。人道主义思想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我们并不能因其中的理想化而否定它。在“真”、“善”、“美”思想的烛照下,我们才不至于对丑恶的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才会在“圣人”之类形象的感动下为实现美好人性和人生去进行奋斗,才会同心协力去构建和谐平等的社会。

参考文献:

从女权主义看The story of an hour 篇5

长沙市芙蓉区八一路小学 曾姣

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展望新世纪,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领域之一。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将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无容置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呈现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特征的教育技术因之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强调运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规模。实践证明,在某种程度上,它确实实现了其初衷,因而广大教育者对之大唱赞歌,极加美化,教育技术的田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我们是否应该避开这一切,对现代教育技术作一辩证的思考?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那么现代教育技术其弊何在?略举几例:

1、易造成学生能力的抑制和缺损。

集中代表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类现代化设备,在替代人承担了大量工作,延伸了人体功能的同时,也一步步剥夺了人锻炼自己的机会,削弱了人自身的潜能,人变得越来越懒惰,人的依赖性日益增强,离了机器,人将感到无所适从;先进的电脑使许多繁琐的数学运算变得不再必要,多媒体展示可使知识变得形象易懂,因而使青少年的逻辑推导能力训练和积极的想象力受到冷落,长此以往形成的惰性可能导致这方面能力的抑制和缺损,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易弱化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奥苏伯尔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原因表现为三种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②而现代教育技术生动活泼的信息呈现方式等新兴功能是学生前所未见的,它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使学生正常地产生好奇,学生所注意的只是动听的声音、美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而这些现象后面所隐含的内涵价值与本质精神往往被忽略。这样的激发兴趣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多大帮助,还可能对学习造成干扰和破坏。对事物的真正兴趣的培养,需要学生对事物本质的了解,要有对事物价值的判断、目的意义的正确把握,要有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课业问题的认知内驱力。

3、易使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世界观和生死观。

学生面对越来越多的没有生命力的多媒体机器,离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对生命及世界的认识变得虚无空洞。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一种虚拟的环境,给人一种“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虚拟现实能使人造事物像真实事物一样逼真,甚至比真实事物还要逼真。” ③然而这些信息毕竟是虚拟的,是以多媒体超自然、超现实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往往使学生“只知其表,不知其里”。所以威廉·吉布森说:“虚拟的真实只能扩展我们的真实,而决不能取代它。” ④另外,多媒体虚拟现实的超自然的功能,会影响到学生对真实世界的正确认识,学生如果长期面对这种超自然的东西,可能会模糊生与死的界限,认为人死后也可以“复生”,从而易使学生形成错误的世界观、生死观。

4、易导致交往上的网络孤独症。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⑤而社会关系首先表现为劳动关系和交往关系。人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人际交往就成为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必要的和普遍性的条件。不容否认的是,通过网络,学生的交往范围更大,关系更加平等,自主性更强,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淡漠和疏远。媒体所传输的只是简单的信息,因学生与他人之间直接面对面互动关系活动的减少,人的态度、情绪、感情在传输中所剩无几,生活的情趣开始淡化,内心烦躁而空茫。这样,紧张、孤僻、冷漠等心理造成的新的“精神真空”就不可避免在出现了。

教育技术对于学生素质的影响多种多样,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并存。对于这一问题,英国思想家阿伦·布洛克早就指出:“俄国和中国同西方一样,它们全部二十世纪历史都在警告我们,仅仅为技术问题寻找技术性的解决办法,不论多么具有吸引力,到头来都是幻想。人的维度是不能弃之不顾的。”⑥现在,我们同样要问,现代教育依然想对人的维度置之不顾吗?所以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应形成一个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以人本位的教育思想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赋予现代教育技术以人性化的特性,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同步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人本主义的教育要求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教育技术与教育管理的关系。

教育者要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进行综合研究,明确网络技术与教育管理的密切关系。教育离开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将无法实现管理的科学化、量化和数据化工程,只能陷入盲目的经验管理。因此只有不断增强管理者学习网络技术的自觉性,提高网络技术的运用程度才能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教学管理中,学校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不仅要对专业课程非常熟悉,而且要有较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会同计算机软件专业制作人员,制作出高质实用的教学课件。这本身就是一个利用网络学习和学习网络的过程。

2、人机对话与师生对话的关系。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信息交流、反馈,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实现教与学的目标。在师生交流中,教师的一句赞扬的话,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而现代教育技术则难以做到。所以,如果盲目地依赖现代信息技术,只注重人机的对话,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那就会使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单向的信息系统,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3、模拟操作与实际操作的关系。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模拟现实,甚至模拟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实验。但如果热衷于模拟操作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就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另外,模拟实验的可信度不高,如果长期让学生接受他们所怀疑的信息,那么必然会使学生丧失质疑、创新的欲望和能力,重新回到机械接受和机械记忆的老路上。

4、严格管理与理性疏导的关系。

“网络社会有自己的组织形式、价值标准和规则。完全脱离政府而捅有自己的权力,从而否定国家对网络社会的管理和控制。”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加大校园网建设的力度,提高

学校管理水平,严格控制色情、暴力软件。同时要组织文化沙龙与辩论赛等活动,进行开放性的导向管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情操教育,使学生既能吸取高科技以及对生产力发展有重要作用的知识信息,也促进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判断优劣,唾弃精神文化糟粕。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

1、自由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⑦中明确认定: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类特性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而人类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主观能动性。从人类存在来看,无论是人类个体还是整体,其活动追求的终极目的,都是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使人类自身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而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正是现代教育技术所要求的最高原则。“外在目的失掉了单纯外在必然性的外观,被看作是个人自己自我提出的目的,因而被看作自我实现、主体的物化,也就是实在的自由”。因此,不等于说有活动就有自由,人的自由是人的活动中的自主性状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开放性。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课本知识的外延和内涵,使各种信息资源、不同主题的信息公告牌、新闻组和电子论坛向任何感兴趣的人开放,无论任何观点、任何思想、任何文化都可以在这儿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体现教师和学生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和信条。学生能够从开放的知识海洋中通过筛选获得所需的信息,通过整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并开放性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3、平等性。众所周知,传统的人与人的交流最大的障碍在于人的差异性。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避免现实社会无法回避的矛盾,进行一些相对单纯的,非功利性质的精神交流,也就可以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交流双方不会产生心理上的负担。同时教师根据不同学的学习层次采用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平等地得到发展,学生能够更加心平气和、心安理得地与他人交流。

4、不确定性。德国哲学、人类学家米切尔·兰德曼说“人的大特定化是一种不完善,可以说,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没有参考人作出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它留出了未确定性。”而着眼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是着力于学生的未确定性,以促进其不断完善和发展。因而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而不是规定学生发展的道路,给出某一发展的模式,教师只能发挥其主导作用,教育学生做人、求知、做事和生存,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也并非要求所有学生个体都按同一标准达到同一发展水平,而是使受教育者在其原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不是为了消除个性差别,泯灭个性,相反,承认差别的存在,鼓励个性发展。

从女权主义看The story of an hour 篇6

资本主义体系是一种竞争、控制与变化的体系

20以来,围绕国际金融危机的大量讨论大致显示出了两类不同的视角。一类主要是从具体政策的角度,强调危机是过去几十年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尤其是缺乏金融监管所致。这类观点持有者更多强调的是政策性的或者说“技术性”问题,其中有些人虽然也谈论“体系”或“制度”的问题,但所指的只是具体的金融体系问题,而非资本主义的体系或制度问题。另一类则是从整体的角度强调它所暴露出的资本主义体系或制度的问题,但所指也并不一致。许多人所强调的实质上是过去几十年占主导的新自由主义模式问题,或模糊地将其指称为美国模式问题。而一些西方激进左翼,尤其是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则强调危机所反映的不只是经济危机,而是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的危机。但即便是他们,其分析也并不一致。有的指称资本主义面临崩溃,而有的实质上更多也只是在声讨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而非资本主义本身。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分析是停留在技术和政策层面上,或是停留在新自由主义的模式层面上,过去几年各国及国际层次出现的各种“救市”行为更多是这种观念意识的反映。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试图用马克思的危机理论解释资本主义体系的问题时,虽然不乏真知灼见,但由于在概念和方法上的拘泥,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往往流于简单化,如放大所谓的“资本主义崩溃论”。

最近,随着欧美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升级,以及大众所表现出的对欧美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信心缺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把此次危机看作是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的危机,进而要求从整体上审视此次经济危机(而不仅仅是金融危机)与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的关系,包括西方的民主制度。但在理解资本主义体系的问题上,我们需要把握好两个关系,一是不能简单把资本主义等同于新自由主义,似乎改变新自由主义方式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过去几十年新自由主义方式的兴盛恰恰是基于传统资本主义自身的一些发展问题。二是不要把资本主义体系简化为一种既定不变的体制,而更应该从历史的视角,从变化的角度来理解资本主义体系。

基于这种理解,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资本主义体系。首先,资本主义是一个竞争的体系,其核心要素是资本主义的竞争和积累机制。竞争和积累的需要是推动资本主义生产不断发展的动力,同样,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首先也是其竞争和积累机制问题的反映。其次,资本主义是一个控制的体系,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要素。这种关系既体现在企业的组织过程中,也体现在国家(乃至国际)和社会层面上的各种关系中。尤其是在国家层面上,国家如何选择其控制经济和社会进程的方式和手段直接影响到了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和发展空间。第三,资本主义是一个变化的体系,竞争和积累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不断变革和创新,这既包括技术的创新,也包括了社会的创新,后者往往是通过不同政治力量的博弈,以及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竞争来表达和推动的。经济的危机和停滞现象往往是技术和社会创新能力下降的一种反应。但危机往往也成为促动资本主义社会创新的契机和动力。对危机的不同应对方式的选择决定了资本主义变化的方向和空间。总之,作为一种制度,资本主义发展方向及其变化空间取决于其竞争体制、控制体制和创新体制的运行状况和空间。

金融危机是传统体系

漏损的一种自然结果

此次危机可以看作是传统体系漏损,以及各种矛盾积累的一种自然结果。

这里所谓的传统体系是指20世纪40年代以后发展和成型的战后资本主义体系。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伴随着社会繁荣的“黄金时代”。这一时代的出现是基于它作为一个体系在三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在竞争和积累机制方面,它从此前着重于保护作为个体的自由和竞争环境向强调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竞争环境方向发展,为此它强调社会需求与投资的平衡,高增长是与投资和需求的增长同步的。而充分就业政策、政府开支的扩大,以及社会福利网络的建立和保护水平的提高都成为维持这种投资、需求与增长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和构成因素。因此人们把这样一种积累模式称之为“社会积累结构”。与这一需要相应,国家强化了它对经济和社会进程平衡发展的调节职能,包括对经济进程的干预和社会福利国家的建设。

其次,在国际方面,以布雷顿森林体系表示的国际经济控制体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战前的那种无序状态。这些都使得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控制体系在一个时期里更加有效。与此同时,一系列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保证并推动了这种积累模式。这其中,强调利用国家促进社会的更大公平的进步主义观念和政策得到了普遍认同,并由此成为一系列社会创新的重要源泉。

但这一体系的有效运转有赖于一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作为一种积累体制,它是基于战后的高投入、高增长和高需求的良性循环,而后者又基于一些特定的历史条件,包括技术革命的创新效应、战后的重建、冷战过程中政府扩张及充分就业的实现等;作为一种控制体系,在国家层面它是建立在国家职能和作用的扩大基础上的,在国际层面它依赖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所提供的一种稳定经济秩序,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累计效应以及作为一种观念的战后共识都强化了该体系的创新能力。

不过这一体系本身存在明显的漏损,并随着上述条件的变化日益显露。投资与需求的平衡是该积累体系运转的核心,但增长的放慢会打破这种平衡,由需求扩张政策(包括扩大政府开支,高工资等)引发的通货膨胀问题因此而凸显,这些转而导致投资动力的不足,进而陷入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的恶性循环。20世纪70年代的滞涨实际上是这种内在矛盾积累的结果。同样,一度有效的国家控制体系由于福利国家的膨胀和经济全球化,尤其是资本的全球化而日渐受到人们的质疑,而国际层面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就内含了无法克服的矛盾[1],其解体也是必然的。从根本上看,战后的资本主义体系是基于国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秩序中作用位置的重构,而经济的全球化改变了这一切。事实上,新自由主义政治和政策方式的兴起本身是对这一传统体制漏损所暴露出的问题的一种反应。

新自由主义的政策方式使得资本主义国家能够以更为灵活的方式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可这种是以改变传统体系得以成功的一些要素特征为代价的,它削弱了战后积累体系中的社会积累结构,表现为在经济、劳动关系和社会政策方面强调经济竞争的需要和弱化传统的社会团结政策,由此社会大众无法分享经济的增长,进而导致投资与需求间的新的失衡。资本更多地流向带有更大投机性和短期性的金融市场而不是实体经济,这可以看成是资本市场对这种失衡的一种反应,而这恰恰是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之一。与此同时,它强化了经济控制权力从公共部门向私有部门的转移,弱化了传统的国家控制能力,而在国际范围内,新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无法遏制资本的投机性流动趋势,更无法防止和校正市场的剧烈波动。另外,新自由主义在思想观念和政治政策方面的强势也抑制了资本主义的变革能力。新自由主义在逻辑上是对传统古典自由主义的回归,是对20世纪资本主义进程中占主导的进步主义观念意识的一种反动。

第三,在现实政策方面,面对新自由主义的这种强势,各种进步主义力量虽然也在不断地寻求新的应对,包括20世纪90年代社会民主党提出的“第三条道路”,但社会民主党的政策方式更多体现的是对市场的一种妥协,而不是一种新的建设性的替代,而更为激进的左翼力量的反全球化立场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本身就是不现实的。迄今为止,进步主义力量未能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替代性纲领。资本主义由此缺少了一种变革的思想源泉和政治动力。可以认为,新自由主义政策虽然是造成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但根本的问题在于传统的资本主义体系漏损在新的全球化时代没有得到有效的校正。目前危机的蔓延也说明了这一点。

危机可能成为资本主义体系变革的催化剂,但前景不容乐观

综上所述,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资本主义要真正走出危机阴影,需要重构其竞争积累模式、控制体系和创新体系。从逻辑上讲,这一重构不应该只是基于传统的国家概念,而应该基于全球、国家和社会的一种平衡。而目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或许会成为资本主义体系变革的催化剂,但前景不容乐观。

在目前的危机中,人们所关注的一方面是各个国家如何制止危机的蔓延和复苏经济,另一方面则是希望看到会借此修复旧的漏损的体系或建立一种新的体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两者之中更艰难的或许并不是前者而是后者,因为经济的恢复或许是漫长的,但却是可期的,而修复上述资本主义体系的漏损无疑更为艰难。

首先从积累机制来看,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和规范是目前人们最大的呼声,也是实际改革的方向所在。这样的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校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状态,但未必就能重建已经失衡的社会积累结构,因为导致这种结构失衡的最根本原因,即全球化的发展和欧美国家传统福利制度中的问题并不会因此消失。也就是说,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积累结构有赖于两个关联的条件,即在全球投资、生产和消费体系的平衡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生产积累结构,以及发达国家传统福利国家问题的实质性改变。而这种前景显然不是短期内所能见到的。

其次从控制体系来看,虽然金融危机以来要求加强国家控制市场和社会进程的要求强烈,也有人认为凯恩斯主义的方式应该再次成为克服危机的有效手段,但事实上在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已经充分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基于国家建构的控制体系应该与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积累需要和结构相一致。理论上,超国家的控制体系应该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案,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进步主义力量提出的全球治理实际上也是出于这一考虑。但从现实条件来看,单纯追求一种超国家的控制体系既是不现实的,也未必会是理想的。现实的方案应该是一种灵活的、多层次的控制体系,包括了全球或地区性的协调、国家新的控制方式及地方的有效治理,其中的关键是对国家职能或作用方式的重构。从这一意义上说,无论此次欧盟处理欧洲债务危机的进程如何,都会成为研究资本主义控制体系变化的一个范本,因为这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真正从这样一种多层次意义上寻求应对体系危机的尝试。但欧盟的案例毕竟还只是一种地区性的,从全球意义上看,目前的关键则在于建立一种认真对待国际经济体系的平等参与和对话机制。从创新和变革的意义上说,技术和社会的创新都是资本主义体系变革所需要的,其中尤其需要的是社会的创新。如历史的经验所表明的,社会创新的关键在于进步主义力量与保守主义力量的博弈结果,具体来说就是进步主义力量能否提供一种促进社会变革的替代性方案,以及它是否能为社会大众所认可。由此来看,目前欧美国家的形势并不容乐观。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鼓吹放松控制的新自由主义成为众矢之的,人们不断宣称其正在失去合法性,但事实上,导致过去几十年新自由主义“兴盛”的土壤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这主要是指全球化的竞争环境和欧美发达国家传统福利制度的问题。目前,各种进步主义力量,包括欧洲社会民主党和其他一些激进政治力量虽然也在不断提出一些主张,但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形势所不同的是,进步主义力量未能提供一个被人们普遍认可的,可行的全面替代性方案。正因为如此,危机使得西方国家目前陷入了一种新的两极分化之中,一方面是人们希望有新的具有替代性意义的变革方案和力量出现,而另一方面,如美国的茶叶党运动所表明的,一些传统的保守主义力量反向而行,诉诸更为传统、甚至更为极端的保守主义理念和主张。社会的创新急需一种新的共识,而进步主义理应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总之,对金融危机更深层的思考要求我们从资本主义体系变革的意义上考虑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资本主义,而不简单只是停留在对新自由主义的指责上。从变化的角度来看,危机是传统体系漏损的结果,但也可能成为促进对该体系校正的一个起点,尽管其前景并不那么乐观。

从后现代主义看《荒凉天使》 篇7

“垮掉的一代”是二战之后活跃在美国的一群年轻的作家和诗人松散的团体,杰克• 凯鲁亚克作为这一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荒凉天使》再现并记录了这一派艺术家之间的交往生活和思想碰撞。延续了《在路上》的传统,这部小说仍旧以一种流动的、 旅行的方式贯穿始终,而杰克那种自发性、随意性的写作方式则带有浓重的后现代主义色彩。

后现代主义文学中,那些零散、片段式的回忆和素材就是全部,它永远不会给予事物一种特定的意义和阐释,“它只能在永久的,现在的阅读经验中给人一种移动组合的感觉”。小说取材自凯鲁亚克曾在荒凉山上当过63天的山火瞭望员的旅行日记,一段一段经过作家对日记的拆分、变形、再造而成。小说的开篇是杰克•杜劳斯(也就是凯鲁亚克本人)站在荒凉峰顶思考苦难和生命的意义,以一种富于禅意的入定般的思考享受孤独,笔调流畅而随意性很强,读起来仿若读者也置身荒凉山峰伴随着目之所及的大片孤独寂寥而心旷神怡。此时的小说呈现出来的是少有的静止状态,是作家本人真实生活和内心写照的意识流动。

这样一种看似静止然而属于自发性的意识流动,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漫无目的的视觉欣赏出发,进而转向对虚空和生命意义的佛学思考,它是理性与非理性这种后现代主义写作手法的结合。杰克•凯鲁亚克重视真实生活对艺术灵感的激发作用,将情感的作用视为文学创作的源泉。所以,小说从这样的角度上来说是理性的思想内核加之情感的肆意释放产生的,这就显示出来后现代主义小说很强的随意性特点,然而这种随意性又是建立在一个完整的思考之上。所以,在后现代主义者眼中“这个世界的秩序是人为设定的。那么人也可以还给世界一个非秩序,一切事物都四散了,但又互相密切相关”。 也如杰克在小说中自己叙述的那样:“虚空不被任何起伏所搅扰,而我将是虚空,不动而永动。”

《荒凉天使》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也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完全是一个人同另外一群人的狂欢与离合。小说自杰克结束了山火瞭望员的工作之后进入到了主人公穿越美国,穿越墨西哥的旅行模式当中。小说通篇都从主人公自己的感触和视角出发, 自然使小说带有了强烈的主观色彩。小说中涉及到了很多关于性跟毒品的话题,无论是性还是毒品,它们带来的都是迷醉和幻觉。在强烈的刺激之下,杰克•杜劳斯,或者说是凯鲁亚克本人都对这种断断续续的、任凭主观情绪任意释放然而又自成一体的写作手法产生依赖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真实地叙述回忆和现实的联系,自由而不受约束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凯鲁亚克自己也认为这种断裂的思绪,乃至可以称之为呓语的自发性写作手法是一种“立体的散文”,像一发炮弹那样 “创造了一种真正的,纯粹和感人的艺术手法”。

二、主体地位的消亡与躲避

20世纪的人类社会处于一个大的动荡和大的发展当中,在科技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机械化广泛推动之下, 无数商品和广告信息充斥在人类的生活当中。经济领域完全奉行“利益最大化”原则,以获取最大的利益为主要目标。人类在其中仅仅只是扮演一个社会分工的角色,甚至只是一个单维度的、平面化的社会利益从属, 没有办法施展出自己丰满的个性。然而在文化领域,人们永远不可能离开传统和寻求自我存在价值和自身存在意义这些根基。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当中,追寻自我的价值,开发自身的潜力,寻求生命的意义这些从来都是文化领域最为深刻最无法避免的问题。于是,在经济和政治领域被单向度了的人,同文化领域中寻求丰满个性和自身发展的人,形成了互相冲撞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现代主义的语境下,个人生存空间日益变得狭小,个体生活的悲哀和不幸,无法摆脱的孤独和异化成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主题。纵观整个现代主义文学,无不都是面对这些问题阐发的一系列对生存现状和存在意义的思考,整个文化语境都是要求增强人的主体地位, 让人的价值焕发出新的意义。然而到了后现代主义这里,面对着的是“上帝已死”和“人已死”这一精神状况,“主体丧失了中心地位,已经‘零散化’而没有一个自我的存在了,‘我’这一概念,也仅仅成为语言所构成的影像而已。”

主体的不断消解和去中心化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原则,在这样的语境之下,生存和死亡,意义和价值,还有为克服异化所做的努力全部化为空花泡影。为躲避这些意义的探寻所做的努力就是冷漠以对,乃至逃避和游戏化。

在《荒凉天使》这部书里,生存的虚无主义和精神的异化问题被凯鲁亚克以游戏化的方式消解掉了。在荒凉峰上的时候,他枯坐冥思,他认为“我觉得我自己就是疯癫的流浪汉和疯癫的天使……我意识到,无论在哪儿,都不可能逃出世界的无边恐惧”。然而在不断看似宁静的禅思当中经常会有一些跟尘世生活始终脱离不开的念头乱入:比如性,比如冰激凌苏打,比如一只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的洋葱和一个爱尔兰姑娘……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破碎不堪的思绪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凯鲁亚克正在以一种游戏的形式缓解主体消亡之后,生存的虚无主义所带来的压力。

在思维进入死角时,用旅行来代替思考成为凯鲁亚克独特的逃避方式。结束了荒凉峰上的打坐之后,杰克融入了他的朋友们当中。他们整日混迹于妓女、毒品、赌博和犯罪团伙当中,在毒品和性快感创造的短暂幻觉中寻找生命的终极奥义。以身体和精神上的透支于不断行走中感受生活,不愿接受“人已死”这一哲学命题带给自身的痛苦,追求精神的自由和超脱。凯鲁亚克对主体地位不断消解的逃避态度恰到好处地证明了后现代主义语境下人们看似冷漠实则无奈的挣扎。

三、主体意识的反抗

现代主义时期,主体发现自身存在的荒诞性之后,不断地寻求生命的意义,承受生活的重负,所以它的主体地位是鲜明确立的,它的反抗是向整个社会求证自身存在的意义。在后现代主义这里,由于主体地位的崩塌和自身存在感的丧失,加诸于生命之上的重负消失了。由此,导致了虚无主义蔓延。

“垮掉的一代”用旅行、性、毒品、赌博、参与犯罪来摆脱虚无主义,用看似极端而且不可理喻的手段将自己边缘化。凯鲁亚克支持性的解放和自由,他认为性是人类的本能,是实现人的价值,体现人的存在感的必不可少的途径,性可以达到精神和肉体上的绝对放松,能够更容易地摆脱束缚挣脱枷锁。而毒品的迷幻作用能让人暂时抛却生存的虚无轻飘感带来的迷惘无力。 因此在一段时间内,这一观点曾招致了少数批评家的抨击,凯鲁亚克本人被指责为“真正的精神错乱,综合病症的牺牲者,鼓吹欺骗、犯罪,作品毫无意义,犹如垃圾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不能简单地将他们归结为堕落和颓废的人。正是因为这种大胆的反世俗、反传统的行为让人们看到了这一群人用行动证明了与社会大环境的格格不入和他们安静漠然的反抗被异化的意识。

小说中不时会出现“天使”这一概念:“我仰望天空,看到了星斗,一如既往,如此的孤独,而在它们之下的天使甚至不知道自己就是天使。” 这一概念的本身就是在肯定人的价值,就是对虚无主义的反抗和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在现行体制之下,人们并不是丧失了主体地位的个体,而是暂时还没有发现自己已经重新建构了自身而已。

结语

从女性主义角度看《茉莉花开》 篇8

[关键词]《茉莉花开》女性主义女性意识

一、引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女性作为男性的奴隶、附属品始终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然而压迫愈深,反抗愈强。从18世纪女性就开始了谋求自身独立解放和争取男女平等的抗争之路,女性主义由此起步。《茉莉花开》这部影片表现了中国20世纪女性的爱情和人生,很好的诠释了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渐形成及成熟过程,是一部女性主义的典范之作。

二、女性主义概念

女性主义(femlnism)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因其对于女性地位以及整个社会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而一直备受关注。它主张妇女应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地位,最终目标是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

“feminism”一词大约是在1910年进入英语词汇的,含义是妇女角色的“彻底的社会革命”。早期的“feminism”主要是指一种政治运动的范畴,故译作“女权主义”更为贴切。而作为社会文化思潮的feminism主要形成于20世纪中期以后,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的女性主义的第二波达到高潮,女性虽然有了选举权、工作权和受教育权,但是表面的性别平等掩盖了实际的不平等,新的不满情绪逐渐累积。到70年代后期,西方保守主义回潮,左翼激进势力衰退,feminism作为一种激进运动随之进入退潮和反思时期。开始转向比较冷静中肯的理论建构,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女性主义学术流派。Feminism实现了从政治运动到文化思潮的转向,因而译为“女性主义”能够更多地体现文化和学术性质。

女性主义电影创作抛开“由男人写成的、也是为了男人的”的模式,它以女性的目光来引导影像,以对女性的关怀来书写文本。

三、对《茉莉花开》的女性主义解读

《茉莉花开》是一部典型的女性题材的影片,它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妇女生活》。影片通过讲述一家三代女性的人生。展现了分属于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女性的爱情观、婚姻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并且揭示出中国二十世纪女性在女性意识上的逐渐成熟和褪变。

(一)茉:尚无女性的自我意识

影片一开始就把镜头打到故事发生的地点——汇隆照相馆,这个纪录茉、莉和花三代女性的地方。紧接着特写了年轻美丽的茉,她酷爱电影甚至一个人跑去电影院看电影。象几乎所有的少女一样她也想成为一位受人瞩目的大明星,然而她并不认为成名要靠自己去打拼去努力,在她的意识里只有依靠一个男人,自己才能成名,才能幸福。所以在孟老板跨进照相馆的那一瞬间,她便预感到那就是能给他幸福使她成名的那个人。这一瞬间也注定了茉的一生始终都将无法摆脱女人依附男人的宿命。然而这梦幻般的爱情和浮华却有如昙花一谢,在那曲没有唱完的“好一朵茉莉花”声中停顿。在轰隆隆的炮声中戛然而止。当被抛弃的茉挺着怀有身孕的肚子走出饭店,回头仰望她曾住过的那个房间时,依稀有一个“我”正与她挥手作别。

回到母亲家中。仍然不能忘却那个欺骗她的男人,还不断的写信到香港,结果自然是信件被如数退回。每天站在二楼的窗口边,茉也许还在等待那个欺骗过她的男人,又或许是想吸引别的男人的目光。依赖男人的女性虚荣占据了她的整个心灵。明知道那个娘舅也是个欺骗女人的坏男人,但她并未抗拒娘舅对她的侵犯,一方面说明她怨恨男人,另一方面她还是无法拒绝对男人的依赖。

茉将一本载有她当年照片的杂志保存了几十年,每每有客人来,她总是要无限眷恋地说起自己的当年。她把自己永远的禁锢在了那个无限风光,无限美好的时代。只有在那里才有她的辉煌和风光,才有她的爱情和偶像,才有她所熟悉的一切。她管每一个男人叫高占非,即使是到了中年老年亦是如此。那个上世纪四十年代红遍上海的英俊小生是她永远的偶像。

总的来说,茉的一生都是在对男人的依附中度过,从委身于男人到被男人抛弃,甚至到最后孤身一人,都逃不开男人的左右。茉的悲剧都是源于她的思想和观念——女人必须要依靠男人,否则就一无是处。在她这一代的女性基本没有自我意识,活着完全是依附男人并且为了男人。

(二)莉:畸形的心理导致女性意识被扼杀

十八年后,莉长大了,不同于她母亲的思想“只有依附一个男人才能成名,才能幸福”,她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要把幸福掌握在自己手里。看到她穿着大红的嫁衣,观众会觉得莉一定会幸福的,因为她所追求的对象邹杰不仅出生于工人家庭,而且为人很好,对莉疼爱有加。莉勇敢而坚决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并且毅然走出小资产阶级家庭,说明她已经萌生了女性的自我意识。不再完全听任于男性。然而莉的人生并不是一个喜剧,而是一个更大的悲剧。莉不能生育,这是一个多么强烈的讽刺,要知道茉和花是在母亲与外婆极力阻止下、在不应该生的时候生了孩子,而相反莉是多么的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却偏偏没有。尽管她走出了男性对于女性的束缚,却仍然逃不脱传统世俗给予的重压。没有孩子家庭就没了重心,这个家庭会随时破裂。

莉开始变得疑心重重,怀疑自己的母亲偷窥她们。不许母亲和邹杰接触,这完全是源于童年时母亲和娘舅偷情的阴影。更可怕的是她怀疑丈夫玷污了他们的养女。她歇斯底里的举着一块雪白的床单怒斥丈夫,还说要告他,因为她幻觉地看到了床单上殷红的鲜血。影片到这里其实已经宣告了莉的美好爱情和婚姻即将结束。再好的人也无法忍受她这么神经质的无理取闹了。果然,邹杰选择了卧轨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以逃避对莉的无可奈何。同时也就意味着莉其实是重蹈她母亲的路——被男人抛弃。

与茉相比,莉显然已经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她不像母亲那样依附于男人,而是主动追求幸福生活,说明她的女性意识已经崛起。然而童年的心结、生理的问题以及她自身心理上的不成熟导致了她的心理畸形,最终将她的女性意识完全扼杀了。她终究无法冲破传统封建思想和男权统治社会的束缚,她的努力只是微风拂过树枝,根本无法撼动整棵挺拔的大树。

(三)花:女性意识逐渐形成并趋于成熟

花的童年其实也是不幸的,很小就承受丧父失母之痛,只能跟外婆相依为命,但是她并未象她母亲那样,而是非常乐观非常开朗,这是她坚强自立的一面,为后面被抛弃却独自承担生子之痛并且一个人抚养孩子做了铺垫。

象所有陷入爱情中的人一样,花对小杜的爱是那么的专注。那么的认真和执著。送走小杜之后,她努力的工作。她一心为她们的将来考虑,没日没夜的织毛衣赚钱,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因为她的心是甜的,因为她有期待。当外婆给她介绍对象时,她直接下楼把那人说走了甚至那人都没有在镜头中出现,可见花是痴情的。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花,一个善良痴情的传统女性。

然而也许是造化弄人,小杜终是抛弃了她。一开始她想报复小杜,煤气都已经搬出来了,但她终究没有打开。是母性的力量战胜了报复心,后来她也说“没有孩子就说不定了。”虽然命运依旧抛弃了她,但花却并没有抛弃自己——从此阳光的生活,善待自己就是善待两个生命。为未出生的孩子准备衣服、做锻炼,提前去妇产医院计算时间,特别是在“雨中分娩”那场戏可以说是绝笔,很有震撼力。瓢泼大雨中花是那么的孤立无援,可是她却又是非常坚强的。没有向命运屈服,孩子终于在她筋疲力尽之后降生了。

花独自抚养女儿并且搬离了老宅,她们同样阳光的生活着。没有男人不依靠男人,女人同样可以幸福。这就是女性主义的生动写照,女人可以独立生活,并且可以和男人一样担负起抚养子女的重任,一样可以做的很好。

四、结语

上一篇:数的产生教学反思下一篇:团组织推优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