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法学教学(共12篇)
经济法法学教学 篇1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 运用挑选出来的案例材料, 使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事件、情境之中, 通过组织学生对事件的构成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 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来源于国外, 一般认为, 哈佛商学院是管理学方面推行案例教学的先驱。1910年, 学校开始实行案例教学法。到1923年, 学校已有三分之二的课程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讲授。案例教学法在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进入我国的法学教育课堂。我国法学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 在教育理论与具体实践上均不成熟, 本文拟结合《国际经济法学》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实践, 对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作一探讨。
一、《国际经济法学》案例教学的价值分析
第一, 激发学生对《国际经济法学》的学习兴趣。作为研究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法律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国际经济法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特点的新兴学科, 其发展变化快、体系庞大、内容繁多, 学生常望而生畏。另外, 与传统学科相比, 《国际经济法学》离学生的生活相对要远一些, 学生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对学生而言, 这门课程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仅注重《国际经济法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灌输, 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而开展案例教学则能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来源于丰富多彩的国际实务的教学案例, 不仅能使学生意识到《国际经济法学》的应用价值, 而且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案例教学民主和谐的讨论氛围也有利于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状态下进行探讨, 变被动为主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 将知识传授转化为能力培养。与课堂教学中选用的案例相比, 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所面临的案例更加复杂, 因此, 法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已经成熟的知识和技能, 而且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让学生独立分析案例, 提出自己的解决意见, 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辨和综合分析能力对法律专业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而案例教学无疑可以增强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尽管课堂上使用的案例与现实的案例相比法律关系比较简单明了, 结论也相对明确, 但与其他课程相比, 《国际经济法学》的案例还是显得比较复杂, 案情描述需要占用较大篇幅。因此, 掌握如何有效地阅读和分析案例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第三, 司法考试的考核目标决定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自2002年以来, 在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后, 无论法学院 (系) 是否情愿, 其教学质量都必须接受司法考试的统一检验, 成为法学院 (系) 学生就业的一道高门槛,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 法学教育不能不关注司法考试的题型、内容和考核目标。司法考试从法律职业素质着眼, 全面考查学生的法律知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法律事务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并不是传统法学教育方式所能达到的。案例教学法强调对案例的分析、提问、讨论、辩论,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契合司法考试的要求, 促进法学教学模式与司法考试的接轨。
二、《国际经济法学》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1. 精选案例
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案例教学质量和效果。作为教学使用的案例, 必须根据教学目的进行选择。在选择过程中, 应主要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第一, 典型性原则。所谓案例的典型性是指案件事实与所探讨的法律规则具有较强的对应性, 案例能够较好地说明或解释一个或几个法律规则。由于受课时数的限制, 国际商法的教学案例在于精而不在于多, 关键在于所选案例能更好地适应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的需要。选用案例时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围绕所要传授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理论选编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供学生分析, 以达到通过案例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法学基本理论且能够举一反三的目的。
第二, 新颖性原则。也就是案例的选择应尽量反映现代生活中所出现的国际经济法新问题。因此, 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内容。国际经济法随着国际经济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选取一些新近发生的案例则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学习世界贸易组织法之后, 笔者组织学生讨论新近发生的中美两国贸易摩擦案例,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的理解。通过这种训练, 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可以培养学生关心世界和中国经济的良好习惯。
第三, 启发性原则。一个好的国际经济法案例还必须蕴涵一定的问题, 问题要能启发人们的思考, 问题越诱人, 就越能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 教学效果就越好。因此, 对案例的选择应注重启发性。众多的国际经济法案例源于社会生活, 教师应以有利于启发学生理解国际经济法的规范、原则、制度、精神为标准来选取, 通过选择具有一定启发性和疑难性的教学案例, 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考角度和深度, 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
第四, 针对性原则。案例的选择应服务于教学需要, 切忌脱离当前的教学实际。选择的案例在内容上要与课堂讲授内容相契合,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加深对课堂中某些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 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 能利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 从而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国际经济法学》体系庞杂、内容繁多, 而课时数又非常有限, 这在客观上决定了课堂上案例的选取和讲授要紧紧围绕课程内容来展开, 剔除那些无用的信息, 使案情介绍言简意赅, 力求知识点的集中, 不必面面俱到。
2. 运用案例
《国际经济法学》教学案例的运用, 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步骤,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 呈现案例。一个成功的案例讨论, 必须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这就要求教师应事先将案例呈现给学生, 以使学生在课前充分地收集和阅读相关资料, 进行深入思考。关于案例的呈现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在课堂上口述或者通过板书、多媒体等载体展示;二是教师在课前事先给学生指定案例, 让学生自己阅读案例、梳理案情并整理概括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我国目前的案例教学实践中, 基本上都是采取第一种由教师展示案例的方法。对于第二种由学生展示案例的方法, 笔者认为, 可以使学生在梳理案情的过程中锻炼法律思维, 培养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剥离出法律关系并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将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上, 而不必在介绍案情及背景资料上花费更多的时间, 因此在实践中值得推广。
第二步, 分析讨论。分析讨论阶段是对课堂效果的检验, 讨论越深入、辩论越精彩, 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就越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在整个分析讨论阶段, 应该注意教师只是引导者, 学生才是讨论的主体。教师要充分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 不必给学生过多提示,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深入的思考, 注重课堂内容的开放性。当学生无从下手时适当予以提示, 当学生思维陷入误区时适当予以引导。在学生发言不踊跃或观点碰撞不激烈时, 教师可以适时进行提示, 以促使学生积极发言, 让观点激烈碰撞。法学理论在思想交锋中可以渐渐明晰, 实务操作能力在唇枪舌剑中得到全面提高。
第三步, 总结评述。案例讨论是全班同学发散思维的过程, 学生各抒己见, 再加上有时对知识理解得不够, 错误观点的表述难以避免, 必然会出现观点分散的局面。因此, 在讨论结束前, 教师需要对案例讨论进行客观的总结点评, 好的归纳总结是认识升华的必要保证。在总结评述时, 教师应侧重于对学生分析思路和结论的评价, 指出学生在辩论中的可取之处或不足之处, 引导学生把握知识间的联系, 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总结时, 教师不要轻易指出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 更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针对所讨论的案例还可以启发学生在课后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3. 撰写总结
案例教学课后的总结撰写是案例教学的后续环节, 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要求每个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 撰写一篇案例总结报告, 以此使学生将讨论中迸发的思想火花用文字的形式进一步深化, 一些尚不成熟的想法通过写作进一步论证成熟, 对课堂上言犹未尽的问题进一步思考、拓宽思维空间, 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可对学生撰写的小论文中所反映的问题, 从写作技巧、写作规范、理论研究上进行指导和评价。撰写案例分析总结也有助于将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使学生熟悉判决书、公诉书、辩护词等法律文书的写作。
三、《国际经济法学》案例教学应处理好的两个关系
笔者认为, 根据我国法学教育的实际, 在《国际经济法学》案例教学中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即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不处理好这两个关系, 案例教学法就难以有效开展, 难以发挥作用。
一是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教学方法的确定并非是非此即彼的简单选择, 而是一种多元化的结果。在《国际经济法学》教学过程中, 确实要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但也不可提倡了案例教学而丢弃了理论教学。法律理论特别是基础理论是整个法学学科的基石, 是众多法律现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是法律的最一般的原则, 它对部门法的学习和法律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没有必要的理论基础作铺垫, 案例讨论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没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培养能力也就成为一句空话。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 其目的都是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课程的知识点, 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原理理解不透彻, 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是不可能解决复杂的案例的。因此, 只有将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是教与学的关系。案例教学法能够克服“填鸭式”教学的缺陷, 但同时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有学生的积极思维相配合, 否则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缺少了学生的积极配合, 案例教学就会流于形式, 变成“教师自己推举案例, 对案例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的模式。由于案例分析要比一般原理、法律条文的简单记忆难得多, 教学实践中, 一些学生有畏难情绪, 对案例不注意思考, 在讨论过程中习惯于当听众, 满足于教师给出的所谓“标准答案”, 这些都影响了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讨论空间, 使学生处在情绪饱满、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之中, 自觉参与讨论并各抒己见, 以期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卫国.案例教学模式在教育学课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 (增刊) , 2002.
[2]杨桢.英美契约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焦小英, 黄彬.课堂讨论教学中的控制艺术[J].教育科学论坛, 2008, (5) .
经济法法学教学 篇2
(教学大纲)
编写:单飞跃教授
第一讲 经济法的基本认识论
一、作为法律现象的经济法
(一)以经济法形式表达的经济法法律现象。从现有史料分析,主要分布在三个国家:
1、德国:1919年《煤炭经济法》、《钾素经济法》。
2、捷克斯洛伐克:1964年《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经济法典》,这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部经济法典,但其背景是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实际借鉴意义不大。
3、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认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七大部门(包括国家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中的经济法。
目前,只有中国承认经济法是一个独立法律部门。但经济法独立性较差: 表现一:内部结构非常松散,没有龙头法,没有整合标准。全国人大常委会文件(官方分类):(1)总类、经济体制,(2)财政,(3)税务,(4)金融,(5)地质矿产,(6)能源,(7)交通,(8)铁路,(9)民航,(10)邮电通信,(11)土地,(12)水利海洋,(13)农林牧渔,(14)商业,(15)对外贸易经济合作,(16)审计,(17)统计,(18)价格,(19)技术监督,(20)工商管理。
表现二:经济法法律实施机制不专门、不独立,有待建立完善。
(二)不以经济法形式表达的经济法法律现象。
1、日本:《禁止私人垄断和确保公正交易的法律》
2、美国:《反托拉斯法》
3、我国台湾地区:《公平交易法》
4、德国:《经济稳定增长法》
5、加拿大:《禁止限制性贸易合并法》
随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日益紧密与复杂,经济法性质的法律在各国普遍存在,只不过不冠“经济法”之名而已,但可以通过其经济法属性进行识别。
二、作为文化现象的经济法
法律和文化并不必然关联,有经济法现象不一定有经济法文化。世界上有经济法文化的国家:
(一)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法文化
前苏联拉普捷夫的纵横统一说,认为存在计划因素和财产因素高度结合的经济关系。既有纵向经济关系也有横向经济关系,还有在经济组织内部的纵横结合的经济关系。主要的表现形式有联合公司(国营企业)和经济合同。
(二)德国的经济法文化
德国没有经济法部门,但有经济法文化,有直接称为经济法的理论学说,但大部分以经济宪法和经济行政法体现出来。
(三)法国的经济法文化
法国不承认经济法是一个独立部门,但存在经济法的理论学说。
(四)日本的经济法文化
日本经济法学分为两大学派:以禁止垄断法为中心的经济法学派(丹宗昭信、原谷襄儿为代表)和不以禁止垄断法为中心的经济法学派(金泽良雄为代表)。
(五)中国的经济法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法学研究最繁荣的国家。中国30年的经济成就为经济法的研究提供了支持,其内容是中国化的。从经济法文化发展为经济法学科现已做到,但要发展到经济法科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作为知识现象的经济法
(一)经济法知识现象是指经济法作为一种知识被传播,被接受,甚至被考核。
(二)知识现象与文化现象是不统一的。
(三)经济法的知识载体之一——经济法教科书
1、法学专业用的经济法教科书
2、财经类专业用的经济法教科书
3、经济法律通论
(四)经济法知识现象本身就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专门进行研究。
1、经济法知识是否具有基本的确定性与稳定性
2、经济法知识传播中如何处理与相关知识的关系
3、经济法知识的考核标准
4、经济法知识对经济法理论研究的影响
5、经济法知识与经济法立法相互间的影响
6、经济法知识与经济法司法相互间的影响
7、经济法知识与政府经济行为相互间的影响
8、经济法的社会理解与专业理解如何达至融合
第二讲 经济法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经济法理论的已有研究范式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范式
1、国家协调说。国家——协调——经济运行。
2、需要国家干预说。经济法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3、国家调制说。经济法是调整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规范的总称。
4、国家调节说。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促进社会经济出现国家意志预期目标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历史阶段论研究范式
1、将经济法的产生于发展置于一定的历史阶段中。
2、认为经济法是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3、认为现代经济法概念是法律分工的产物。
4、经济法与公法、私法相互作用且有关联。
(三)法律功能主义研究范式
基本分析手法主要强调法律具体承载的功能和社会效果,并转变为经济法的部门地位独立化的主张。
(四)经济法哲学研究范式
1、整体主义经济法主张
2、形式理性经济法主张
3、实质理性经济法主张
4、分析实证主义经济法主张
5、利益理论的经济法主张
二、经济法的基本哲学关系
(一)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公共经济决策寄生在政治机体之中,并以政治方式做出,政治属性是经济法的根本性。
1、政治首先意味着看法不同,社会主张的多元性
2、政治是对“社会有利”地位的尊重
3、政治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共识
4、社会强制的合法性
5、政治是一个人工性体系
(二)国家与市场的关系
1、体现为两两相对的关系:“国家之手”和“市场之手”;“国家失灵”和“市场失灵”。
2、市场是第一性的,国家是第二性的,市场化这一宪法主旨必须得到尊重和服从。要打破对“超市场”力量的寄托和幻想。
(三)政府与私人的关系
1、这是个主体层面的问题,政府和私人均为主体,并始终是一对矛盾,二者的实力之比是不对称的,并不是纯粹的经济力量对比,而是体现在政府利用政治手段、政策方式约束私人,但私人可以通过转化为公民身份约束政府,但是这种约束是间接和滞后的。
2、如何保证经济生活中的公民权利和身份是经济法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
(四)公共与个体的关系
1、公共是一种产权,是财产权利的复合形式,但公共并不是优先于个体的,任何个体都可以分享公共所产生的权益。
2、公共、个体是一种利益的状态,公共是个体利益的溢出效应,或者是个人利益通过公共手段进行储存的一种方式。
(五)自由与干预的关系
1、需要坚持自由主义干预观,通过干预使得私人和市场更自由。
2、干预不能演变为“管制主义”。
3、干预者一定超越被干预者的利益状态,要避免“最危险的干预”,即干预者的利益观和价值观强加于被干预者的干预。
(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国家的结构形式;
2、中央与地方分税制;
3、区域经济政策;
4、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5、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6、地方对口支援;
7、地方公债与中央承保等。
(七)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1、经济民主的含义:经济机会的更多竞争权,经济福利的更多享有权,经济利益的更多自主权,经济决策的更多参与权,经济生活的更多自在权,经济空间的更多开放权。
2、集中的含义:公共经济生活中居民经济意志的集散机制,公共经济生活中公共表意与公共表决机制。
(八)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公民经济权利是随着公民身份而产生的权利,和依据私产而产生的私人权利是不同的。
(九)分化与整合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进取型的机制,财富分化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市场经济机制同时又必须是一种整合机制,要用公平性消融进取性,市场分化不应发展为社会分裂。
(十)公法与私法的关系
经济法与公法、私法之间的关系。
三、经济法的范畴体系框架
(一)经济法的起源
1、经济法的起源是指经济法的历史问题,或者说是根源问题,即经济法从何而来,为何而来。
2、历史论包括思想史论和制度史论。
(二)经济法的对象
1、调整谁;
2、研究谁。
(三)经济法的主体
1、立法主体、执法主体、司法主体、守法主体是一种研究路径。
2、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也是一种研究路径。
3、经济法的主体在性质上是公共体或政治体。
(四)经济法的权利(权力)
1、经济法的权利(权力)研究的是主体的能力,也就是实现它的法律意愿所使用的工具。
2、经济法的权利(权力)为公共经济权利(权力)。
(五)经济法的形式
1、经济法的形式讲的是经济法的表现论问题,即经济法用什么表现出来。
2、提炼经济法的形式,要注意它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又要注意它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3、从结晶意义上看,经济法的形式表现为基本经济法律加上单行经济法规。
4、经济法的大量规范通过宪法记载,或者通过宪法性规范记载。
(六)经济法的方法
1、经济法的方法实际上是经济法的手段论、工具论、实现论,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经济的目标、初衷。
2、经济法的方法是经济政策。
(七)经济法的性格
1、经济法的性格是指经济法的文化品质。
2、经济法的民族性。
(八)经济法的价值 经济法的功用与功能问题。
(九)经济法的体系
1、经济法的体系讲的是经济法内在的架构,或者是经济法的结构问题。体系不是组合而成的,应当是生成的,是法律内生的。
2、经济宪法和经济行政法构成经济法的体系。
(十)经济法的地位
1、经济法的可识别性问题。
2、经济法的位阶。
3、经济法与相关法的关系。
(十一)经济法的程序
1、授权程序。
2、干预程序。
3、公众分享权利(力)的公共程序。
4、司法程序。
(十二)经济法的责任
1、经济法的责任即违反经济法的代价和成本。
2、经济法的责任是宪法责任和行政责任,责任性质是政治责任性质,主要责任形式是问责制,经济法的责任是不能抵消损失的责任。
第三讲 发展语境与中国经济法的创新使命
一、国外经济法的四种语境:
(一)集权语境: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为代表的经济法所依托的计划经济语境。
(二)战争语境:以德国为代表的战时经济法所依托的极端经济语境。
(三)危机语境:以美国为代表的危机对策经济法所依托的危机语境。
(四)垄断语境: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反垄断法和反托拉斯法依托的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语境。
二、中国经济法的发展语境
(一)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1、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二)中国发展语境的基本界定
1、发展使命的紧迫性
2、发展矛盾的特殊性
3、发展要求的科学性
4、发展模式的独立性
5、发展道路的长期性
三、中国经济法须回应中国的特殊发展使命
(一)中国社会仍然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阶段,工业化程度仍然很低,与全面工业化、信息化要求的差距仍然很大。
(二)中国社会仍然主要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市场化程度仍然很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仍需很长时日。
市场化是一种理念、一种观念、一种信仰。中国目前的市场仍是一个残缺的市场。
1、按市场需求生产,按市场价格获利,价格机制和交换环节实现了市场化; 9 但生产仍以国有垄断为主体,政府牢牢地控制着资源供给的总闸门。形成了典型的生产垄断化,交换市场化。
2、市场化的产权准备不足。
3、市场化的机制准备不足。
4、市场化的保障准备不足。
(三)中国社会仍然主要处于城乡二元结构阶段,城市化的规模与水平仍然很低,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的建立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中国的城乡结构不仅是经济板块和法律板块,还是文化板块和社会板块。文化和社会板块上的差异很难磨合,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任重道远。
(四)中国经济仍主要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资源消耗大,劳动力成本低,技术和资本含量低,环境成本高,与现代经济增长模式之间的距离还很大。
(五)中国社会仍主要依托个人自我保障、家庭保障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单位保障,安全的、系统的、社会保障达到一定社会权利基准的新型社会体系尚未形成。
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自然社会、身份社会,不是由契约和制度链接的。动员能力很强,但社会的自我组织能力很差。
(六)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命令型和模仿型的社会,不是创新型、自主型的社会。
只有创新才能领先,模仿永远是追赶。
四、中国经济法须调适中国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矛盾 中国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总的特点就是发展不平衡。
(一)人口多与资源少的矛盾。资源与人口之间供求紧张关系矛盾。
1、中国人口基数大,资源需求绝对量多,使本已恶化的资源人口关系更趋紧张。
2、中国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加剧了了资源消耗与环境消耗。
3、中国消费文化的奢侈化倾向,进一步加剧了供求矛盾。
从传统来看,中国的消费分为宫廷消费和民间消费,宫廷消费从来都是奢侈 10 和铺张浪费的,占有欲强,消耗的资源量大,公务成本高。
4、市场调节型与进取型的资源配置机制会进一步放大资源稀缺效应。
(二)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反向配置的矛盾
市场配置资源机制比较完善的东部地区,地幅狭窄、资源有限、人口压力大;地域宽广的中西部地区,市场机制不完善,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条件差。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反向配置的矛盾,导致中国经济的空间反差大,社会流动性大,发展不平衡矛盾突出。中西部既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矛盾,也是最大的市场。
(三)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
1、从乡土中国到现代中国的转型还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原因是:(1)农村区域面积大;(2)农村人口基数大;(3)农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水平的制约非常强。
2、农村目前仍然呈现出落后特征,落后分为绝对落后和相对落后。绝对落后是指能力、素质、财富、收入在量上的低位性;相对落后是指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步伐越快,农民与市民之间的差距就越大。
3、农村总体而言仍然处在失落状态。(1)劳动力失落,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被城市吸附。(2)土地失落。(3)比较优势失落,主要体现为农民政治优势失落,农民在政治上基本处于失语状态。(4)社会心理失落,社会参与的机会减少、资格减退、能力减弱,社会位阶出现边缘化,信仰失落,期待失落。(5)文化失落。
(四)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1、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不同步,两者虽然都在发展,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
中国的传统社会是靠文化和秩序来支持的社会,契约、公共、制度等现代社会元素缺失。
中国社会的制度是等级化的,而现代社会的文化流动和秩序流动是平等性的和平衡性的,靠市场和契约起到关联作用。
2、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规模不协调,经济发展从体制到机制,从数量到规模都在全面推进,但社会发展仍然处于体制和机制的尝试和探索之中。
3、经济发展撬动了原来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并加剧了结构内的不平衡性,11 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
社会的主流化和边缘化趋势非常明显。主流化是指主体秩序利益中的主体;边缘化是指主体秩序利益外的主体,边缘化的主体在社会中是作为客体存在的。主流主体支配政治权利和支配社会财富。
社会情感对立。不是特定群体之间的对立,而是不特定群体之间的不特定对立。
社会冲突的常态化与极端化。
4、社会发展机制不能有效消融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后果和矛盾。不仅是人发展社会,还须让社会发展人。第一,社会要给参与市场经济者平等的起跑线。第二,社会要收容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失意者和淘汰者。第三,社会要给予没有能力参与社会竞争者以保护。
社会的建立需要一个公共的支持体系,这个体系的个体是不区分身份的,依靠基准、权利,公共服务为所有的社会个体提供支持。
社会也是一个公共保障体系,其特点是不绝对按个体对公共的投入来分配权利,而是充分尊重人的社会权利属性和人的社会存在资格。
5、社会预期不稳定。社会预期包括产权、未来生活的保障、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内容,但当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体制不明确的时候,社会预期是不存在的。
社会建设的内容:
第一,社会能力建设。(1)社会整体能力和社会个体能力建设。(2)社会基本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建设。(3)社会物质能力和社会思想能力建设。
第二,社会权利建设。这里的社会权利指的是社会个体凭借某种法律资格可以获得的利益。社会权利包括:(1)抽象权利与具体权利;(2)个体权利与群体权利;(3)宪法权利和其他法律权利。
第三,社会主体建设。其核心是要淡化等级与身份伦理,强化契约与交互伦理。社会组织建设要区别于政治组织和其他的公共组织,致力于企业、社区、社会中介组织、行业自律组织、工会等的建设。
第四,社会协调建设。这里指的是社会沟通机制的建立。(1)个体间的沟通。(2)个体与群体沟通。(3)社会与政府沟通。(4)社会裁判机制的建设,这是社会协调中的重要部分。消解社会冲突需要裁判机制,这里讲的是社会裁判的非 12 正式性,同时还有效率性和便捷性,使社会纠纷可以得到及时排解。
第五,社会服务建设。包括公共服务水准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能够满足基本要求。
第六,社会保障建设。(1)社会保险。(2)社会救助。(3)社会福利。
(五)经济的泛政治化与政治的泛经济化同时并存
经济的泛政治化是指经济的运行主要通过政治设计和政治推动,并且借用政治轨道实施经济行为。但政治是不能对经济负责的机制。
政治的泛经济化是指,政治运行的目标用经济指标来衡量,政治业绩用经济数据来判断。
(六)国有垄断与市场竞争的矛盾
国有垄断和私人竞争并存的结构,是一个交换市场化、生产垄断化的二元结构。
(七)财富个别化与社会分裂化的矛盾
市场和权力造成财富个别化,市场所产生的不公平可以通过制度被消解,但权力造成的不公平只能靠政治变革来解决。
(八)过冷与过热经常交替的经济反复现象
经济的投机性强,主要是因政府反复地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所造成,使市场的预期降低。其次是中国经济的经济开放度不够,经济机会不多,容易形成市场的密集型交易。
(九)不断增长的开放需要与仍不成熟的开放能力之间的矛盾。
1、双向开放的要求:中国向世界开放、世界向中国开放。
2、开放是需要成本的,开放的成本与效益之间的拿捏较难。
第四讲 经济宪法与经济宪政专题
一、经济宪法的语源
(一)经济宪法一词为德国的秩序自由主义学派(弗莱堡学派)提出,该学派的创始人为欧肯和伯姆,他们创立了一个著名的经济学专业杂志《秩序年鉴》,力图构建一种经济的秩序,又称“奥尔多秩序”。
(二)作为市场竞争秩序。秩序自由主义的核心是自由。隐含着经济宪法的判断。欧肯明确提出了“经济宪法”概念,“应当将经济宪法理解为国民经济生活秩序的整体抉择”,要将“法律秩序作为经济宪法来塑造”。
(三)弗莱堡学派的经济理论区别了两个词,一个是“经济秩序”,一个是“经济过程”。经济秩序指的是经济生活在法律上和体制上的框架。经济过程是指经济行为者的日常交易过程。
(四)在自由放任制度下,国家既不确立经济秩序也不干预经济过程。在计划经济中,国家既左右经济秩序又左右经济过程。
(五)在弗莱堡学派建立的竞争性制度模式中,政府避免直接干预经济过程,但是应当建立经济秩序。政府的功能是建立经济秩序,但不能干预经济过程。
(六)经济秩序的基本构成原则
1、货币稳定;
2、开放的市场,包括进入和退出的自由;
3、私人产权;
4、立约自由;
5、承担义务,指个人对其承诺和行动负责;
6、经济政策前后一致和稳定;
7、从根本上维持竞争。
(七)弗莱堡学派还将经济政策区分为秩序政策和过程政策。过程政策指的是影响经济变化的所有国家干预经济调节的综合,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等。过程政策是最低程度的政府干预,其目的就纠正竞争扭曲,重新为竞争打通道路。
(八)过程政策必须遵守三条原则
1、国家必须限制利益集团的权力;
2、所有的国家干预必须面向维护经济秩序,而不是面向市场过程;
3、经济与社会方面的干预政策必须是系统性的,而不能是特定性的和选择性的。
秩序政策和过程政策的关系方面,秩序政策的地位要高于过程政策,过程政策是为秩序政策服务的,要奉行与市场一致的原则。
二、经济宪法与经济宪政的中国意义
(一)中国经济繁荣中的政府促进机理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主要奉行政府主导型与政府推进型的经济增长机制,这可以从中国经济的增长机理中得出结论。
1、长期积弱的中华民族渴望民族复兴的精神气质,再辅之以中华文化的中心偏好,使得政府在最恰当的时机以民族英雄式的形象主宰社会经济生活,推动经济增长。
2、以GDP的数值比率作为政府官员的绩效考核标准,使经济增长目标与政府官员的政治利益直接挂钩,官阶晋升的政治动力驱使着政府官员十分关注经济增长比例,客观上推动了经济增长。
3、长期积贫的中国社会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这种需求所释放的能量使生产具有了目的性与效益性,经济也因此取得了较快增长。
4、政府同时发挥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两个作用,掌控着经济政策资源与主要经济力资源,政府成为经济资源与经济利益的主要集散地,运用政治影响力使政府所能控制的财富总量激速攀升。
(二)政治与经济一体化决策体系的宪政哲学困境
时至今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动力在逐渐消退,非理性动力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小。政府主导型与政府推动型经济体制模式的实质是政治与经济的一体化决策体系,而这在宪政哲学上是得不到合理解释的。
1、政治决策的合法性与经济决策的正当性的验证标准不同。政治决策的合法性主要通过在先设计的程序进行验证,程序合法性意味着政治合法性。经济决策的正当性则主要通过经济后果上的效益与效果进行验证,只有程序上的合法性 15 对一项经济决策来说是不够的,其必须具有效益性。
2、政治决策者关注的效益与经济决策应关注的效益是存在本质距离的,政治决策者关注的决策效益主要是:(1)完成任期目标或履行对选民的承诺。(2)进一步获得政治优势地位。(3)获得荣誉性的政治身份。
政治决策者不会从根本上关注其所作出的经济决策的效果,这是因为:(1)政治决策者并非最终受益人,决策者受到任期制的约束,往往不是最终受益人。(2)政治决策者并非直接受益人,一项政治决策的受益要通过公共机制进行过滤。(3)政治决策中的利益调和机制,往往容易使决策者与所期待的利益渐行渐远,利益不相关性使决策者容易出现决策冷漠或决策随意。
3、政治是不能对经济负责的机制。政治决策机制是决策者无需承担经济代价与经济后果的机制,政治决策如果失败,决策者所需付出的是政治代价,即丧失政治生活中的有利地位、接受政治身份上的惩罚。即使决策者要负一定的经济责任,但这种经济代价对一项以政治方式作出的经济决策的失败后果的修复,从总体上来说是于事无补的。
(三)中国经济增长亟需宪政支持
政府既可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可以是人为经济衰退的原因。政府过多干预经济容易产生制度性依赖,形成政府迷信,不利于市场化信仰的形成。
1、中国式的二元结构缺陷。
中国经济结构是一种版块型、主次型的结构,需求市场化,但是生产组织、资源配置没有市场化。国有垄断和私人竞争两大板块之间脱节,国有垄断的生产和再生产在一个封闭和不开放的体系中进行,生产、交换、分配在一个秘密状态下进行,只有消费是公开的,并因消费依赖性而产生“受迫性消费”和垄断利润。
2、利益集团对于政治权力的觊觎和对政治秩序的肢解。
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相结合,利用政治权力换取经济资源,权力分配资源的体制已经固化。
3、短期化的政府决策模式与周期性的经济冷热交替。
没有一个彻底的经济排毒渠道,冷热交替使得经济发展没有稳定和成熟的发展体系。
4、宏观调控的迷信与耗尽
反复运用宏观调控造成了对宏观调控的迷恋和迷信,也降低了民众对于市场的预期。
5、经济暴力的泛滥
经济暴力常以征收、征税、国有化和强制性定价等方式出现,对公民经济权利及产权造成直接威胁,也对市场自由与平等构成威胁。经济暴力有硬暴力与软暴力之分。
三、经济宪法与经济宪政的基本观点。
(一)经济需要立宪
1、任何人的状态都具有不确定性,人们才会作出立宪选择。
2、在立宪选择的状态中,每个人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是同等的。也就是说,如果立宪,没有人可以例外。如果说一部分人具有确定性,而另一部分人不具有确定性,则立宪是无法达成的。
3、所有人都面临不确定性时,立宪才可能达成。
4、立宪选择中,每个人都有同等预期,每个人的状态是公开的、平等的,没有人在立宪中被特定化、特殊化,不会因为特殊的理由而为特殊的主体安排特殊的确定性以规避不确定性。
5、中国经济生活中,具有太多的先在确定性,这种状态必须通过经济立宪予以改进。
(二)经济宪法不是一个偶然拾得的法律名词,而是一种宪法情结与宪法寄托。
1、经济宪法是平面性的法律秩序无法阻却已经存在的或若隐若现的经济领域的政治力量时,所力图建构的一种宪法性的更高秩序。
2、宪法性是指不被作为一般制度对待,不被轻易怀疑、质疑和动摇的属性,是宪法所特有的稳定性和对抗性,并且为专门的护宪机构所看护。
(三)经济宪法的产生有赖于公共经济契约的形成。
1、社会契约的序列与层次:(1)产权契约;(2)政治权利契约;(3)公共经济契约;(4)社会福利契约。
2、公共经济契约是在政治权利契约与产权契约可能崩溃的基础上产生的,17 它在于对产权契约的不公平性和政治权利契约的扩张性与绝对平等性进行相互间的调试。
3、公共经济契约要对产权契约的社会公平性不足给予社会契约的补偿,即设立一定的社会产权共有机制,对产权者利益进行一定的分配,使社会成员间相互侵犯产权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4、公共经济契约通过建构社会成员共享的公共经济权力机制,为产权者和无产权者共同参与和决策社会经济事务提供平等和公开的法律权利平台,使政治权利契约中的权利平等性从政治领域向经济领域伸展。
5、公共经济契约的内涵:第一,保护产权;第二,统一基本经济符号,便于计算与交易;第三,设定一定的公共财产规模满足社会对公共品的需要;第四,同意政府采取一定的经济行动,用以维护市场机制和保护经济安全;第五,通过公共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四)经济宪法就是用宪法约束的条件与框架来讨论经济制度的安排问题。包括价值宪法条件和文本宪法条件,经济制度应该受到怎样的宪法条件约束,这里的宪法条件是有价值判断的。文本宪法的条件是讨论经济制度的安排受到什么样的制度条件的约束,这里的宪法条件是先在的,实在的,对经济制度的安排是具有管束意义的。
(五)经济暴力的规制应当作为重大的经济宪法问题来对待。
(六)明确经济宪法的基本假设,对政府经济行为进行动态的宪法监测、经济宪法审查、经济宪法司法等。
(七)依赖政治规则进行的经济决策应当尽可能地控制到最低点,这并非基于效率的考虑,而是基于责任的度量。即使需要存在最小范围的此类决策,也必须要有一整套经济领域中的民主政治规则,即经济宪政规则。
第五讲 竞争法专题
一、竞争法原理
(一)竞争法的概念
1、广义的竞争法是指有关维护促进公平竞争、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的法律;
2、中义的竞争法指有关制止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法律;
3、狭义的竞争法则仅仅指有关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
(二)竞争法的基本原则
1、自由竞争原则
2、公平竞争原则
3、公共利益原则
(三)竞争法的作用
1、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
3、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和规制垄断。
4、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竞争法与相关法的关系
1、竞争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关系。
2、竞争法与价格法的关系。
3、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不正当竞争行为,指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1、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违法性。
2、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
3、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民事侵权性。
4、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对社会经济秩序的破坏性。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1、市场混淆行为
2、商业贿赂行为
3、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4、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5、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6、不商业诋毁行为
(三)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
1、监督检查的种类
2、监督检查的主体
3、行政监督检查主体的职权
(四)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三、反垄断法律制度
(一)垄断的界定
1、垄断的概念
2、垄断的构成要件
(二)垄断的基本类型
1、协议限制竞争
2、滥用优势支配地位
3、企业合并
(三)我国《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垄断行为
1、垄断协议
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经营者集中
4、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四)反垄断执法机关
1、准司法机关,是指具有司法权限的行政机关,美国的联邦贸易委员会与日本的公平交易委员会即属于此种类型。
2、纯粹的行政机关,在反垄断法执法中不具有司法权。这种类型的执法机关在欧洲比较普遍,德国的联邦卡特尔局、法国的竞争审议委员会即属于此。
(五)违反反垄断法的法律责任
1、违反反垄断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三种形式。
2、我国法律规定的违反反垄断法的法律责任主要是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
第六讲 财税法律制度
一、财政法原理(一)财政的概念与特征(二)财政的职能
1、分配收入职能
2、资源配置职能
3、宏观调控职能
(三)财政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1、财政收入关系。
2、财政支出关系。
3、财政管理关系。
(四)财政法的特征
1、国家主体性。
2、法域特定性。
3、财政法有很强的技术性
二、预算法律制度
(一)预算和预算法的概念
(二)预算体系
(三)预算管理职权
1、权力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
2、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
(四)预算收支
1、我国预算法规定,各级预算应当做到收支平衡。
2、收支平衡是我国预算收支的基本原则,预算收支范围确定应遵循收支平衡原则。
三、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
(一)财政转移支付的概念
(二)财政转移支付形式
1、税收返还
2、原体制上交和补助
3、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
4、中央对地方的专项财政转移支付
(三)财政转移支付额的确定
四、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一)政府采购的概念
(二)政府采购原则
1、公开透明原则
2、公平竞争原则
3、公正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三)政府采购法律关系的当事人
1、采购人
2、供应商
3、采购代理机构
(四)政府采购方式和程序(五)政府采购监管体制(六)政府采购救济机制
五、税收法律制度
(一)税收的概念与特征
1、强制性
2、无偿性
3、固定性
(二)税收的种类
1、按征税对象,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和行为税、资源税等,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税收分类方式。
2、按税负能否转嫁,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3、按管理权限分,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4、按计税依据,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三)税收的职能
1、财政职能。
2、经济职能
3、监督管理职能
(四)税法的原则
1、税收法定原则
2、税收公平原则
3、税收效率原则
4、税收社会政策原则
(五)税法的构成要素
1、纳税人
2、征税对象
3、税率
4、纳税环节
5、纳税期限
6、纳税地点
7、税收优惠
8、税务争议
9、税收法律责任
(六)流转税法律制度
1、增值税法律制度
2、流转税法律制度
3、消费税法律制度
4、营业税法律制度
5、所得税法律制度
6、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法律制度
(七)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1、税收征收管理的概念
2、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主要制度
第七讲 金融法专题
一、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一)中央银行的概念
(二)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
(三)中央银行的职能
1、中央银行的传统职能
2、中央银行的现代职能
(四)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与结构
1、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2、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
3、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五)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
3、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六)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1、赋予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职能
2、不赋予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职能
二、中国人民银行法律制度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1、金融宏观调控职能
2、金融服务职能
3、一般金融监管职能
(四)中国人民银行的资本结构
(五)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结构
1、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机构
2、货币政策委员会
3、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
(六)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
三、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一)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
1、银行业监管法原理
2、银监会的组织机构
3、银监会的监管职责
4、银监会的监督管理措施
5、违反银行监督管理法的法律责任
(二)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1、证券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2、证券监管体制
(三)保险监管法律制度
1、保险监管的概念
2、保险监管的原则
3、保险监督管理机构
4、保险经营的监管
第八讲 国有企业法律问题研究
一、国有企业果真“强”与“大”吗
(一)国有企业“强”与“大”的数据表象
(二)身份关系与国有企业的做“强”做“大”
(三)国有企业独立人格与产权预期的缺失
(四)国有企业的干预与失控
(五)企业家与国有企业的事实控制
二、国有垄断企业的合法性考量
(一)国有垄断企业为谁而存在
1、公共积累
2、消费者福利
3、国有企业利润
4、国家需要
(二)国有垄断企业扭曲的市场结构
1、对消费者定价不公平
2、对社会不公平
3、竞争不公平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关键在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彻底廓清
(一)局限于企业的改革是存在局限的改革
1、经营体制改革的企业变革思路,在经营体系上使政府与企业分离,但在企业控制上使经营者获得了对企业的事实控制权,形成了“政府——国有企业——消费者——社会”之间的新对立。
2、只改企业不改环境、只改机制不改体制的变革,事实上进一步使企业客体化,而不是企业主体化,政府与利益集团成为国有企业的最终操盘手。
把庞大的国有资产与国家积累按照政府意图分配到一定的载体之上,这个载体就是国有企业。
28(1)资本是政府给的,不是自己创造与积累的,也不是私人投资者认股的。(2)人格是政府创设的,可以随意设立与归并。(3)意图是政府的,企业意图只是政府意图的加强版。
(二)企业只能在市场化的条件下成长,政府培育的企业并不是真正的企业,只是企业的另类。
企业的成长要素:
1、人格独立(企业稳定性)
2、产权预期(产权干预的排斥与产权变动的法治约束)
3、企业家
4、市场责任
5、竞争平等
6、市场开放
7、劳动就业
8、创新
(三)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善决定了中国企业的前途命运
1、资源闸门——公开、开放
2、准入政策——开放、平等
3、平等调控——宏观调控政策的平等
4、培育竞争
5、社会保障——市场收容机制
6、必要干预
第九讲 三农法律问题专题 一、三农问题的特点
(一)经济性与社会性交织
(二)自然性与制度性兼具
(三)绝对性与相对性并存
(四)自然灾害的频发性与破坏性增强 二、三农的未来走向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从物质气质到精神气质的整体转换。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1、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是适合中国人口特点和自然条件的,具有较高的农业生产力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2、中国的自然地理状况决定了中国农业的区域性和层次性,对中国农业发展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1)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应该是农场式的农业。这个应该强调要素集合型的农业。土地应该流转起来,大规模发展农庄、农场,实施大规模的农场式的生产。(2)地理区位偏远但是自然条件特殊的地区,适合发展加工型的农业、副业型农业,除传统种植业以外的其它发展,实施经济型农业。这些地方某些要素是可以流动的,比如林权、林地。(3)地理区位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应该是一种自我保障型的家庭型农业。
(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1、抹平社会间距
2、公共体系向农村延伸和覆盖
三、农民问题。
(一)农民作为公民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资格和生活状态
1、公民的平等性
2、公共身份
平等性是讲政治资格、社会资格彼此之间的无差异。公共身份是农民对所处社会的支配力和控制力。
四、农民工问题。
(一)农民工的问题,从身份属性识别,是作为自然生命、物质生命、法律生命的特殊社会群体,这个群体对城乡一体并合起到决定成败的作用。
(二)现在社会还没有一个张力和制度将农民这个群体有机串联起来,并用正式制度加以保护和支持。
(三)农民工的走向,不仅是向城市居民转变,更重要的是向城市公民转变。市民更多的是文化意义,不能用作法律概念来界定,其核心还是在城市公民,农村公民和城市农民,在法律上是有差异的。
五、农业干预法律问题
三农整个正经历一个转型期,这个转型期对农业是有极大的挑战。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农业、农村空壳化,造成农民既离土又离乡,离土后的这批农民不再作为农村劳动力使用。
(二)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之后,降低了农民对农业的依赖,通过保障解决了后顾之忧,农民种粮种田的积极性少了。
(三)农民绝对收入的低水平状态和农业收入对农民收入贡献的极限性,决定了农业是不可能使农民致富。
(四)中国区位条件对农业的客观制约始终存在。
经济法学研究路径的综述 篇3
摘 要:关于学术研究中有效方法和途径的运用,一直是促进和发展科学研究的重要话题。而在经济法学的研究中,有效方法的探索和正确使用,有利于帮助人们在当代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快速的找到学术问题的突破口。同时也是将传统经济法学研究向以方法论研究的新型转折。本文通过对研究经济法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探索重要性的介绍,结合先进学科知识和多种科学理论方法。分析了当下的复杂、多元社会中如何运用好有效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学科操作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多种途径更好的实现研究目标[1]。
关键词:经济法学;科学方法论;研究路径
经济法学在中国起步的时间比较晚,但由于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它的理论研究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和发展。但在实践和应用中,发展时间短、经济形势变化快、研究中急于求成等等的因素逐渐暴露了它在系统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法律的漏洞和缺陷最终影响到的,是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及构建。所以在经济形势挑战日益严峻的今天,做好经济法学方法路径的研究探索,建立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是社会环境对研究者提出的新要求。
一、如何认识研究中方法论的运用
在经济法学的研究过程当中,首先应该明确的就是经济法学的本质和其学科研究的最终目标。只有搞清楚了这门学科它是做什么的,它的研究意义是什么,才能找到正确的学习和研究方向,发挥它真正的作用。经济法学的本质不只是研究经济法及其社会作用,同时还在工作实践中提炼归纳研究方法,探索它整个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将这些规律反作用于实践研究中,以推动和促进学科发展,完善知识理论体系。所以找到各种经济法之间存在的内部联系,区分它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指导理论研究,是加快经济法学知识理论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经济法学研究路径的探索
(一)路径探索的基本原则
在经济法学研究路径的探索中,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沿着它整个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找到每个发展阶段共同的特性和促进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样就可以理清整个发展脉络,把握住整体的研究方向和客观规律,不至于在研究过程中走歪路。同时经济法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一门法律的研究,它是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交叉性的学科研究,所以它的方法论研究也要遵循一些原则。首先它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其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其次,法律本身是为约束和管理人类社会而存在的,所以经济法学随着社会经济不同阶段的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实际需求变化。也就是说它的方法论不是一成不变,它是活的,是在随时代发展,为适应人类需求而不断变化的。
(二)研究路径的基本原理
之所以要探究经济法学中的研究路径问题,是因为它是不依附于任何学科而存在,它的发展是完全独立的。主要表现在它自身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以自身独有的一套方法论。结合在科研中普遍运用的方法原理,共同组构在经济法学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科学理论体系[2]。它不仅要具有整体的应用性,还要能够应付经济制度不同文法中的具体问题和具体情况,这就要求方法论要具有阶段性、包容性和普遍性。使经济法的研究既是包容整体的,又是精准定位细分的,充分满足了各个阶段和层次的需求。从多种角度切入,针对不同的情况下主客体身份的转换来改变研究策略。从研究者的角度出发考虑的是最终的实践效果和实用性,从法律被动约束者出发考虑的是实际应用中的需求。
(三)探索研究的方法论
在经济法学研究中要将各种各样的方法理论有机结合、综合运用,首先要做到遵循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其大前提就是,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的指导方针,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探索其研究问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以普遍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分析经济情况,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和处理经济法问题”[3]。分清研究的层次,从经济法的本质和属性,到它的实际操作范畴和理论支撑。最后是其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职能。其中常用的一些方法有整体划分法、博弈分析法、对比推演法、调查分析法等。
三、经济法学方法探索的误区
经济中的法律的问题和表现情况是错综交杂的,没有合乎客观逻辑的规律方法,就无法深入了解它存在的本质问题。所以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就是研究者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随着社会环境及政治导向变化的经济法问题;循法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综合整个法学研究所作用的方法和手段,剥离出其中适用于经济方便法学研究的实践和理论方法,同时借鉴其他学科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多种角度看问题。避免因经验主义和个人主观想法导致的研究方向发生偏离甚至走入学术误区。同时在研究中注重将个案的分析和实际社会经济环境现象的深入剖析相联系,从“个性”中看到学科问题的“共性”。从普遍的现象中找到本质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法。从这些“共性”中总结归纳经济法应用于社会的适应性和发展性。研究学者应当发挥自我检验与批判的精神,不被旧有的知识理论所局限,跟上经济发展的时代步伐,保证思想“不掉队”。
四、结语
时代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所有的学科都不可能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所有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经济法学是帮助经济法起航的風帆,是其扎根市场经济的基石。要维持一个良好的市场氛围和环境,经济法所起到的约束作用显而易见。所以推进经济法学研究事业迫在眉睫,我们结合中国经济市场的实际需求,建设科学发展的研究路径。
参考文献:
[1]刘佳佳. 我国经济法基础理论与经济法制度探究——评《经济法原理》[J]. 中国教育学刊,2015,09:205-207.
[2]李昌庚. 中国经济法学的困境与出路——兼对社会法等部门法划分的反思[J]. 北方法学,2014, 08:81-89.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篇4
一、经济法主要教学方法梳理
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二分的情况下,如何在教学上取长补短、因地制宜,以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学生,法学教育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当前我国经济法教学的不同方法,基本上都是来源于两大法系的制度特点,方法梳理如下:
第一,讲授式教学。讲授式教学以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并附之以课堂讨论、指导阅读、论文作业、试卷考试和实习等手段。该种方法在衡量学生学业状况方面,是以学生接受老师课堂所教的知识为依据。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1],讲授法作为传统大陆法系的教学法,是具有自身的优势的。该方法符合法学知识系统性的特点,教师通过系统的讲授,从部门法的体系框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基本概念、具体规定等方面,有层次、有重点、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授部门法知识。首先,此讲课方法传授知识速度较快,可在短期内安排多种课程。其次,讲授法重视理论学习,老师主要是在法律价值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通过法律理论和精神的探讨,使学生能够从根本上明白立法和司法准则。尤其在中国,法学教育是从本科开始的,学生不具备基本的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没有一定的法学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的情况下,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就成为主要的方法。一个没有基本学术素养和一直待在学校里的高中毕业生,是让人很难想象突然之间就能够以自己为主体,独立开展法学学习的,毕竟法学是一门关于社会关系处理的学问。法律规制既是理性化的,同时又是人性化的,找出二者的平衡点,是一个没有踏入社会的十八九岁的青年还没法独自把握的。所以,教师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再次,我国法律属于大陆法系,而该法系的法律渊源是典型的成文法,又被称为法学家立法,法学家主要由集中在大学的罗马法学家构成。一部大陆法系法律制度的创立,是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从概念到制度,再到具体规定这样一种逻辑展开的。法律具有严格的部门划分,各部门法中的概念、制度具有严格的区分和含义。大陆法学中很多基本概念与日常用语的使用方法完全不同,已经形成了一套专业的“法言法语”。这些反映到具体法律中,一般人很难理解。譬如,《物权法》的条文内容,就算是有一定法律基础的人,也不见得能理解透。法律来源于生活,但是法律的表达却具有很强的学术性,非经过系统学习是不可能理解的。大陆法系立法是由学者完成的,讲授法律的教师是由学者垄断的,他们的讲授也是偏重理论的。这种以理论为主的学习方式讲究的是以不变应万变,于此,和大陆法系的法学家立法传统遥相呼应。另外,讲授法教学经济成本很低,可以同时对多人进行大班授课,特别是对学生人数多的院校,可以节省师资。
第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在讲授法的基础上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师生围绕着具体的案例展开讨论,教师要不断地启发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深入分析案件背后所隐藏的法律问题。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避免了教师上课时的满堂灌现象,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体角色。从形式上看,案例教学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和热烈,避免了教师在讲台上卖力讲解,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的尴尬场面。实际上,案例教学是一种参与式教学,学生必须自己主动地查找线索,理清知识脉络,找出问题的焦点,寻找答案,所以在学习中,当学生有了法学知识学习的方法,并且,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就会印象深刻。[2]但是,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对老师、学生的要求都较高。首先,老师在教学中要以案例分析为主,这就要求在备课中精选案例,设计好对学生的引导思路,并且所选案例要与教材讲授的知识点相吻合,不破坏该门课程讲授知识的系统性,不能漫无边际。[3]其次,学生要在课前对老师布置的案例进行仔细地阅读、学习,找出问题的节点,找出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找出法院判决的理由及争议点。另外,最关键的是学生要对案件做出自己的判断,发表自己独立见解,不能简单进行情况描述。要达到这个目的,学生必须从案例审判的整个过程到相关的法学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并将该节课所要学习的理论结合到该节课所讨论的案例中。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的学习所下的功夫应放在课前准备阶段。如果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案例教学在课堂上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很容易变得冷场,故此,案例教学必须和课程的考试改革结合起来。我们平时所习惯的期末一张卷子定成绩的考试方法,在案例教学法中就不能用,而应以平时成绩为主,按学生的课堂表现来打分。若不如此,就无法调动学生课前预习、准备的积极性。
第三,审判教学法。审判教学法指的是通过观看审判实际过程和模拟审判的方法来学习法律,它分为观摩审判和模拟审判两种方式。观摩审判是通过让学生直接观看法院现场审判过程,以切身体会来感受法律的具体运用。观摩审判时,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法官是如何判案的,争议双方是如何展开诉求的,辩护律师以及刑事公诉人如何进行辩论的。如此,学生可以将所看到的和自己所学知识对照,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更容易将生活和法律联系起来,将法律学活。俗话说: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眼看一次,比多少次说教都有效。当然,观摩教学法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法律基础,一般要在掌握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基本知识之后方能进行。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还不能马上使用,在大三时进行观摩的效果较好。模拟审判是通过学生扮演角色的方法来学习法律,学生分别扮演审判员、当事人双方、代理人、辩护人、公诉人和证人,在各自的角色中感受各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权利和义务,以及案件审理过程中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的转换。学生通过法律文书的制作,通过亲自进行法庭陈述、反驳,使法律事务操作能力得到提升。模拟审判可以将实体法与程序法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法律的切身体会,同时,学生在模拟审判中真切感受法律的庄严。
二、三种主要教学方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经济法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教学内容及体系上具有其特有的属性,故此,在运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审判教学法三种基本教学方法时具有特殊的要求。
首先,讲授法在经济法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理论知识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它与生活实践有一定的距离。理论体系的复杂性使学习者在短期内搞清它们显得很困难,尤其当学生在一学期学习很多门课程,并且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更难。经济法教材编排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理论性偏强,因此学生在学习时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和概括能力。经济法编排理论性强的原因,第一是因为它是一门新兴学科。经济法的发展从19世纪末期开始,历史很短。经济法在中国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法长期以来受到其他部门法学者的质疑,不被认为是一门独立的部门法,顶多是行政法的一个分支。所以,在编写经济法教材时需花大气力在理论上说清经济法和其他部门法的区别,在教学安排上使经济法理论部分占有三分之一的分量。二是由于经济法分则所包含的子部门法数量较多,受教材所限,不可能给每一子部门法较多的章节和字数,对各分支法的编写也主要是宏观概括,概括出它们的理论和制度框架,不可能对具体条文进行细述。为了让学生认清经济法存在的客观性,认清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区别,并对经济法的体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就必须在有限的课时里,从理论上进行讲授,才能达到经济法的教学目的。故此,理论性所占比重较大,因此经济法教学必然要把讲授法放在首位。
其次,案例分析法在经济法教学中也具有重要地位。案例分析可以以事说法,将法律规定与现实结合起来,直观生动。经济法教学中的很多内容是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的。比如,在反垄断法一章中,如果只是用讲解的方式来教学,可能就变成对条文的简单注释,效果不好。反垄断法的案例很多,比如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司法部诉微软”案。笔者在教学时就下载了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研读。学生在阅读这些案例的过程中,将我国的反垄断法律和这些典型案例的审判过程进行了对比,从法律适用到反垄断的诉讼进行了消化吸收。不仅是反垄断法,其他分则部分的部门法都可以用案例教学法来丰富教学内容。网络时代也使案例教学法成为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很多的案例都可以在网上收集到。不过,教师在课前要对使用的案例要进行筛选,使其能够与教学内容相契合。还有,很多案例只有审判的结果和大致依据,没有审判法理的分析,所以还需要教师从理论上对案件审判的法理进行分析。如果问题设计得好,案例教学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精神; 如果问题设计得不好,那么学生就不能将案例的分析上升到理论高度,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讲,唱主角。
再次,审判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也有较好的效果。带学生到法院旁听,可以使他们能够切身感受经济案件的审判,将法律与经济活动联系起来。比如,笔者曾带领学生到法院旁听了一场美容消费者权利被侵害诉讼案件的审判过程。在该案中,消费者在一家美容公司办理了“贵宾卡”,享受终身免费美容服务,后来,该美容公司转让给了他人。收购人,对终身美容服务做出了不同的理解,要求消费者另外对美容化妆用品缴费。这个案例虽然很小,但是却具有代表性,因为它涉及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知情权等权利。通过观摩审判过程,学生受到了一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教育,不再认为该部法律是简单的,从而培养了学生对经济法学习的兴趣。除了外出旁听,模拟法庭也可用于日常教学中。经济法的模拟法庭不同于民法的模拟审判,经济法的案件审判结果牵涉的因素较多。比如,外商投资的案例,它不仅要依据外商投资法律规范,考察是不是属于国家允许投资的领域,还要考虑市场并购、国家安全、产业政策和市场融资等问题。这种案例就无法采取庭审的方式,而必须采取问题辩论的方式,让大家从各个角度来考虑政府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经济法教学中的很多内容,由于体现的是政府对市场监管和调控的内容,由此相关的法律决定是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做出的,而不是法院,所以这种模拟审判就变成模拟政府决策,必须通过问题辩论的方式进行。这是经济法审判教学的独有特点。此种模拟决策要求学生不仅要懂得相关的现行经济法律规定,还必须联系国家的现行经济政策,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案例最终的结论。这些都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能仅仅只懂得法律的条文规定,还必须了解并掌握国家当前的经济政策。
三、经济法教学方法的完善
通过分析我们看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经济法教学中具有不同的作用,讲授法虽然传统,但它适合理论教学,案例分析法和模拟审判法比较适合法律制度方面的教学内容,可谓各有千秋。在当前很多高校法律专业的教学改革中,从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已经形成以三大教学法为表象的不同课程。比如开设的新课程有: 合同法案例、民法案例、商法案例等,这些都是以案例为名目的课程。还有以诉讼法、民法、商法、刑法模拟审判为名目的实践课程等。而原来的刑法、民法、商法等课程不变,只不过削减了课时,将减去的课时分配给以上以新名字出现的课程。从这种分类看,这种改革明显以教学手段的区分作为课改的核心,与教学内容的实质变迁无关。改革者认为原来以讲授法为主的经济法、商法等课程不变,严守了大陆法系的教学传统,新设立的案例课和模拟审判课又引进了英美法系的讲课风格,一举两得。但通过前文对三大教学法利弊得失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们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只存在是否与教学内容适合与否的问题。在法学课程的教学中针对不同内容,要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可能需要同时用到讲授、案例、模拟三种教学法,而没有必要将这些教学方法割裂开来,硬搬到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去。一个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综合性的,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说讲授法教学就是不好,案例法教学就代表了与英美的接轨。我们要的是“实”,而不是“形”。我们作为大陆法系国家,教学上以讲授法为主是符合大陆法系学者立法传统的,英美法系的教学以案例分析为主是符合其不成文法和判例法传统的。
从辩证的角度看,无论对经济法教学还是其他部门法的教学来说,方法的运用应该是因地制宜。能教好学生就是好方法,而不存在新旧之分。从历史来看,讲授、案例、模拟审判这些方法没有一个是新出现的,都是老方法,只不过是在不同课程教学中用得多还是少的问题。如果只从方法论的角度,确实可以将教学手段划分为不同的方法,可是,又有哪些课程是单纯使用讲授法、案例法,或者是模拟审判法。中医治病讲究“望”“闻”“问”“切”,能治好病就是好办法,且不可墨守成规。我们的法律教学方法为何还要搞什么先进和落后之分呢? 正确的经济法教学方法应该是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具体到每一个老师身上,每人所擅长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老师擅长讲解,有的擅长案例,实在无法给出一个统一的教学模式。
一种教学方法的形成和运用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那种包罗万象、适用一切、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是不存在的。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法学理论素养和法律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是法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法律职业的特定技巧、道德和思维的二重性。对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既需要具备法学理论探索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在工作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同时,还应当具有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和素养。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有效帮助,需要案例和模拟审判教学法的帮助,而法律工作者的职业思维方式,也无法通过学徒式的教育来获得。法无定法,法随社会在不断发展。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的法律知识应随着法律的修改而不断补充,与时俱进。只有具备对法律制度的综合分析和法律推理能力,学生才能一生受用不尽,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故此,法律教育在培养学生依法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把培养法律思维能力作为核心。可谓学无定法,教无常法。
《经济法学》案例: 篇5
1、外方A企业与中方B企业签订协议成立合资经营公司C。各出资15万元,以30元为注册资本。当年1月29日通过当地人民政府审批。3月9日C公司召开首次董事会形成关于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决议:承包单位为B公司,约定承包期是九年,平均每年上交两万美元给外资方,承包结束之后C公司的外资方的全部股本资产归中方投资者。合同经当地公证处公证。后来A企业要求B企业履行合同并请当地政府协调未果,于是提起诉讼要求C公司返还合资资产,要求B企业支付承包费,并承担违约责任。在承包期期间,B企业和C公司因在法定期限内未年检已经分别于01年和02年被吊销营业执照,C公司在A企业起诉时尚未进行清算。问:(1)本案中合营企业的发包合同是否有效?
(2)法院是否应该支持A企业的诉讼请求,为什么? 答:(1)合营企业发包合同无效。
按照法律规定,C公司成立后,应该在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的经营范围内并按合营合同的约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从C司关于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及与B企业签订的承包经营合同的内容可以认定,该承包经营合同实质上
4、某国有酒厂2003年全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销售成本400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40万元。此外,还有其他收入200万元,其中国库券利息收入20万元,企业债券利息收入20万元。该厂发生的其他费用如下:(1)发生业务招待费30万元;
(2)直接向某革命老区捐赠50万元,帮助老区建设;(3)支付增值税滞纳金20万元;
(4)向有意进行联营的单位赞助20万元。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并计算该酒厂2003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答:(1)该酒厂的收入总额:6000+200:6200万元(2)现在分别计算准予扣除的项目:①销售成本4000万元,可以完全扣除;
②销售税金及附加40万元,可以完全扣除;
③国库券利息收入20万元可以扣除,但企业债券利息收入20万元不可扣除;
④业务招待费30万元不能全部扣除,应计算出扣除限额;
根据规定:全年收入在1500万元以下的,限额为0.5%;
6、刘某从百货商店购买了一台电扇,回家后高高兴兴地装好电扇,刚一打开电扇,不料电扇漏电,将刘某击倒在地,不省人事。家人立即将刘某送往医院,经过三个多月治疗,刘某才出院。为此,刘某要求商店和电扇生产厂家赔偿经济损失。但商店认为自己只负责卖货,不负责质量;电扇厂家则认为电扇出厂时有合格证明,出厂后的质量问题应由商店负责。刘某的损害赔偿问题,像个皮球被生产者和销售者踢来踢去,一拖就是一年。无奈之下,刘某诉诸法院。问:(1)本案中,生产者或销售者应承担什么责任?(2)刘某可以向谁提出损害赔偿请求?
(3)本案中,谁应当对该电扇的质量负责?
(4)生产者或销售者应当赔偿刘某的哪些损失?答:(1)产品缺陷责任。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6条规定:“本法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为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因产品缺陷给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应当承担产品缺陷责任。本案中,电扇明显存在危及人身的不合理是外方投资者A公司以推行承包经营的名义掩盖其在合同存续期间收回投资款的目的,承包经营合同违反了对外经济贸易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承包经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有关规定,因此,该承包经营合同应认定为无效合同,且合同自始无效。
(2)依照法律规定,合资企业C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股东仅可以在对C公司资产清算并清偿债务后,对剩余的财产方可按照合资双方的投资比例进行分配。C公司尚未进行清算,A企业作为合资企业的一方投资者没有要求C公司返还合资资产的权利。
承包合同虽约定B企业需向A企业支付承包费,但合同签订双方是合资公司C和中方投资者B,A企业并非承包经营合同的任何一方。在合同双方当事人C公司和B企业均已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情况下,A企业对承包方B企业并不享有任何实体权利;而且承包合同应认定为无效合同,因此,A企业诉请B企业支付承包费和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无法律依据,法院应不予支持。
2、王某和刘某为某市农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1994年9月7日,王某、刘某又与其所任职公司以外的两个陈某、李某合伙开办一个农机厂,从事小型手扶拖拉机的生产,其产品与某市农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同。1995年1月6日,农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发现两人的这一行为,经股东大会表决,公司决定罢免王某、刘某二人的董事职务。同时公司要求二人将其与他人合伙经营农机厂所得的收入合计28万元人民币交给公司,二人拒绝。农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遂以二人为被告,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问:(1)人民法院是否应当支持农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诉讼请示?
(2)公司的董事、经理应当承提哪些义务? 答:(1)王某、刘某二人应当将获得的28万元收入交给农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我国《公司法》第61条规定:“董事、经理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或者从事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从事上述营业或者活动的,所得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竞业禁止”义务。
本案中,某市农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生产制造各种农用机械为主,包括小型手扶拖拉机的生产。而王某与刘某作为该公司董事,还与他人一起经营手扶拖拉机的生产销售,显然违反了《公司法》关于“竞业禁止”的规定,应当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2)根据我国公司的规定,公司董事和经理的法定义务主要有:①禁止获得非法利益。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②禁止越权运用公司财产。不得挪用公司资金或者借贷给他人;不得将公司资产以个人名义或者以他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不得以公司名义为本公司股东或者其他个人提供担保。③禁止从事与本公司相竞争的活动。④禁止泄漏公司秘密。
3、1994年春夏,湖南省某县19户村民在县农技站买了“威优46杂交稻种”。共插种了71.4亩大田,由于种子内掺有劣质的“威优64”种子,性能不同,成熟时间、分孽多少、栽培技术不同,到8月上旬第一次中耕时,就出现禾苗分孽多少相差悬殊,株茎高矮参差不齐,致使每亩减产150公斤,71.4亩大田共减产10710公斤。受害的19户村民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并联名到县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
问:1.种子质量问题是否可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消费者协会是否可受理此案?
答:1.种子质量问题可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是指:(1)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2)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该法;(3)对于上述具体情况该法未做规定的,应当适用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4)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也应参照该法执行。
2.因为此案中农户所购买的稻种属于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由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处理是正确的。1500万元以上的但不足5000万元的部分,限额为0.3%;5000万元以上但不足1亿元的部分,限额0.2%。所以,该酒厂业务招待费限额为:1500×0.5%+(5000-1500)×0.3%+(6200-5000)×0.2%=20.4万元。
⑤直接向受赠人捐赠的50万元不能扣除;
⑥违反税法规定而支出的滞纳金20万元不能扣除;⑺非广告性质的20万元赞助费支出不能扣除。
(3)综上所述,该酒厂应纳税所得额为:6200—4000—40—20-20.4=2119.6万元
应纳所得税=2119..6×33%=699.47万元。
5、某一实力雄厚的B企业将电话机产品投放A市。在A市电话机市场竞争激烈,有三、四家企业在市场上也推出了与该企业在性能、质量、价格相近似的产品,在市场上形成了电话机销售的鼎立分争局面。B企业为排挤竞争对手,将销售产品的价格一降再降,最后降至低于成本销售。与其竞争的一些中小企业为占领市场的一席领地,也试图降价销售,但因实力不足,低于成本销售意味着亏损,为避免亏损经营,不得不退出市场。该实力雄厚的B企业降价排挤竞争对手的策略成功,在A市市场上形成独霸局面,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绝对有利的竞争地位。随后,该B企业又以改进型号为名,将价格调高。
问:1.B企业的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2.哪些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的行为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3.B企业行为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
答:1.该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在商业竞争中,采用的是降价排挤的不正当竞争手段。所谓降价排挤,是指同业竞争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不当地降低价格至低于成本来销售商品的行为。
2.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的行为有:
(1)销售鲜活商品;
(2)处理有效期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3)季节性降价;
(4)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3.B企业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表面上看来似乎是针对同业竞争对手,并不损害消费者利益,在降价销售中,甚至消费者暂时还获得了实惠,但从长远看,不正当的经营者排挤竞争对手之后,垄断了市场就排斥了消费者自由选择的权利,在这种不正当竞争情况下,消费者的权益同样受到损害。
危险,且实际上已经造成刘某人身伤害,因此,属于产品缺陷责任。
(2)商店或者电扇生产厂家。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3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既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因此,本案中,刘某既可要求商店赔偿,也可要求电扇生产厂家赔偿。
(3)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我国产品质量法对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产品缺陷责任承担条件作了详细规定:只要生产者不能证明免责事由存在,则必须承担责任;销售者只有在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责任。对于生产者的免责事由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了三种:产品未投入流通;产品投入流通时缺陷尚不存在;产品投入流通进科技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存在。具体到案中,商店如果能证明电扇的缺陷不是由自己造成,并指明生产厂家或供货方,则在向受害者赔偿损失后可向生产者或供货方追偿。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本案中的电扇显然已投入流通,且该缺陷能被当时科技水平发现,所以只有在其能证明电扇投入流通时缺陷不存在,才可免除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商店和电扇生产厂家之间的责任追偿问题。无论刘某向谁主张赔偿,谁都不可推诿,应先行赔偿然后再来确定最终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商店和电扇生产厂家之间的责任追偿问题。无论刘某向谁主张赔偿,谁都不可推诿,应先行赔偿再来确定最终责任者。
经济法法学教学 篇6
【关键词】黑龙江省;区域品牌;发展;研究
一、前言
黑龙江省是国家粮食生产大省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国家大力扶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打环境下,黑龙江省工商局深入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将培育和发展商标作为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手段,通过强化商标意识、延伸服务深度、加大保护力度,不断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为保护本省的区域品牌,黑龙江省工商局围绕黑龙江省发展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及突出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加大认定和培育力度。开展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专项行动,对在全省范围内影响较大的涉嫌商标侵权案件进行督办,先后对“倍丰”和“中国黄金”等商标进行专用权保护。制定印发了《省工商局服务支持工业园区(大项目)企业实施商标战略工作方案》,成立服务组主动深入相关企业有针对性地宣传驰名商标法律知识,现场指导认定程序,确定培育重点,建立驰名商标培育梯队。2013年上半年,将“垦丰”、“弘泰”、“北岛”、“沃尔德”等32件具有优势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商标、在全国同行业有较高知名度的商标列入驰名商标培育计划。
二、黑龙江省区域品牌建设存在问题
(一)品牌意识不强,品牌管理水平低,营销手段落后。黑龙江省地处边远,与发达省份相比市场经济发展滞后,重生产轻市场、重数量轻质量、重产品轻品牌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做法仍有残余,龙头企业发展特别是大型、超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建设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市场营销手段落后,市场建设仍停留在广告宣传、展会举办等传统方式上,品牌定位、传播与运作能力不足,无论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是管理者,都存在品牌意识不强问题,没有完全树立品牌思想,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二)品牌多而杂,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和大品牌偏少。企业规模小,品牌杂,名牌少。近年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经过整合、重组,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品牌多而杂,驰名品牌少,同一产品多个品牌的现象,且规模小的企业仍占一定的比重,企业经营不规范、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假冒伪劣行为时有发生,绿色食品公认度较低。在市场监管方面,由于执法不严、宣传不够等原因,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中的诚实信用度还不高,超范围、超期使用、假冒绿色食品标志的现象较为普遍,企业信用环境的建设仍需加强;消费者与生产者信息也不对称,致使消费者一方面要求食品安全,另一方面对绿色食品的公认度也比较低。
三、规范黑龙江省代表性品牌商标措施
为更好的保护本省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的品牌商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
(一)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促进品牌信誉供给。黑龙江省应以现有龙头企业为核心,集中力量在粮食作物及制品、畜禽水产品、乳制品、山特产品、酒及饮料等方面,扶持加工规模大、产品系列化、品牌叫得响、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型龙头企业组建企业集团。
(二)通过政策扶持建设绿色食品企业集团。按照优化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资源,规模发展,提高效益的原则,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备一定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打破行政区域界限,采取联营、兼并等形式,组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增强市场开拓能力。
(三)鼓励企业创建名牌建设树立品牌形象。地方政府的鼓励措施会促使企业争相创立自己的品牌,“发展多个龙头企业”,形成合作竞争机制。通过多个龙头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会形成多个龙头企业为核心的生产者联合体。生产者联合体和区域品牌好坏紧密相联,这大大增强了树立区域品牌形象的动力。
(四)建立区域品牌发展保护机制。政府或行业协会作为区域品牌的注册人,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注册商标。通过注册区域品牌商标,明晰区域品牌产权的归属,解决品牌所有者缺位问题,利用法律手段对共有知识产权进行保护,防止“搭便车”行为,和少数极端机会主义行为,规避“公地悲剧”风险。同时要注意通过产权激励品牌所有者对区域品牌资产进行有效的使用、管理和保护。
(五)加强机构建设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根据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相关部门需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切实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一是深入贯彻《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管理办法》,加强绿色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评估,切实加强绿色食品工作体系建设,积极充实机构人员队伍,改善工作条件,强化职责职能,不断加强绿色食品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监管能力,进一步理顺关系,加强合作,形成权责统一、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
四、总结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大省和老工业基地,区域品牌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现阶段对促进产业发展和“三农”问题解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与国际竞争层面上,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总体水平不强,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偏弱。这需要黑龙江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建设,不断提升竞争力水平,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竞争环境的变化。
参考文献
经济法法学教学 篇7
(一) 教学方法陈旧, 束缚学生创新力与主动性。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大多数高校的经济法学一直采用填鸭式教学, 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 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被动地成为了知识的“聆听者”, 忽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 严重影响了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也不利于教学互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与改进。
(二) 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传统的经济法的教学方法产生冲击。
经济法理论与实践的变革要求教师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方法, 同时, 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 运用新型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素质、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二、经济法学教学方法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经济法学教学方法应结合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课程内容的特点进行具体应用, 与时俱进, 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法体系, 故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 经济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符合经济法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目标与方法是统一的, 目标是方法的灵魂。经济法学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以经济法学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为基础。还要结合社会背景以及学生的兴趣等等。
(二) 经济法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要与经济法的课程内容相适应。
教学方法与课程内容是内在统一的, 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得偏离课程的基础理论。
(三) 教学方法要形成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体系结构。
选择了教学方法之后, 应根据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的要求, 课程内容的特点以及具体的教育情境的需要进行优化组合, 形成一个可以产生合力的有机结构,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三、完善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
(一) 与校园文化结合, 弥补经济法学课堂教学缺失。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熏陶, 表现在它不仅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而且可以更直接地使学生参与到一些法律实践活动中来。一是组织、成立各种类型的经济法学社团或经济法学兴趣小组, 举办各种经济法学学术活动。二是在学校和学院的宣传栏中开展经济法学专题板报活动。三是利用各种文体设施, 广泛开展经济法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法律辩论赛等趣味性较强的法律实践活动。
(二) 注重经济法理论知识和经济类课程以及实践相结合。
经济法法学博大精深, 实用性很强。在具体应用之前, 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因此应根据教学大纲和计划, 进行合理的讲述, 重点章节加多课时, 够突出重点, 做到详略得当。
(三) 打破传统, 尝试参与式教学的新教法。
经济法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是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理论讲授和法条灌输变得生动活泼, 使教学内容具有启发性, 有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学原理和具体的法律规定, 并能灵活运用, 举一反三,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采用学生参与式教学法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认为, 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不是直接教学生, 而是扮演促进角色, 促进学生学习, 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自操作掌握教学内容的方法。在经济法学的实践环节中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融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于一体, 有助于促进学生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资料整合能力、法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完善当前人才培养的机制, 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如市场经济热点问题讨论、案例分析、观看影视、角色扮演、辩论、实务讲座及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的游戏、练习等方式来实现。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新闻热点事件来导入经济法学教学内容, 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也有助于扩充学生知识点、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经济法学知识的实用性, 增强学生通过专业知识解读社会现象的能力。
(四) 重视实务教学。
法律实务教学在经济法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 所有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最终都将用于法律实务。鉴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较好地将实务环节融入理论知识的教学中, 经济法学课堂教学应尽量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融合,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各自为政的状态, 将教学融入实践, 将实践延伸到课堂。因此在经济法学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培养专业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 将专业知识的讲解融入到活生生的现实案例中, 在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中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模拟法庭、安排学生到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实习, 邀请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来课堂上进行专题实务讲座也是一种有效的实务教学方式。
(五) 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
当今社会是传媒、网络普及化、快捷化、科技化的社会, 利用网络、多媒体使教学丰富多样, 课堂气氛活泼, 案例生动有趣, 又可以随时找到最新的政策信息影视文件, 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 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网络教学与教学改革应用研究》,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院级科研项目课题组, 咸宁学院学报, 2010年7月。
[2].《精品课建设中经济法教学方法的探讨》, 高志杰, 范亚东,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12期。
[3].《加强经济法精品课建设》, 王丽萍, 《管理观察》, 2010年第11期。
经济法法学教学 篇8
虽然, “双语教学”在我国各高校目前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但是, “双语教学”的科学含义是什么?包括法学教育界在内的学界对此却一直存在不同观点。例如, 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学”可以成为提供我国新时代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 其本身也不是单纯的教学方法问题。[1]有学者将“双语教学”定义为:它是在学校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不只使用母语, 同时广泛使用外语的一种教学活动。还有学者根据外国字典中的定义将双语教学理解为:“双语教学提出的最初目的主要是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实现多元文化的共存。”[2]客观地讲, 这些观点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都忽视了“双语教学”一词在我国的演进历史和法理基础, 因而缺乏建立一个准确解释“双语教学”含义的根基。
国家教育部[2001]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第8项题目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 该项全文如下“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 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 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 更要先行一步, 力争三年内, 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英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 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 分步到位”。这是我国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法理基础, 脱离此基础分析我国“双语教学”的含义是错误的。按照以上规定, 目前在我国高校进行的“双语教学”, 是指除外语课程外, 采用外文教材, 并用外语授课的课时占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 (含50%) 的课程。由于英语是我国所有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必修外语, 所以, 教育部所称的“双语教学”实际就是使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而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就是指在高校国际经济法学专业课程的本科教学中使用英语授课的课时占该课程总课时的50%以上 (含50%) 。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之必要性
第一, 我国对外经贸活动中急需大量既熟悉国际经贸法律和国际惯例、又能熟练运用外语的涉外法律人才, 这是实行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现实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外语 (主要是英语) 作为工具, 在经济全球化和法律全球化时代愈加重要, 法律职业者要熟练地运用外语处理法律文书、用外语直接交流, 而不能再借助于翻译。这样, 法律实务要求法学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 其双语教学势在必行。[3]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我国的对外经贸活动日益频繁, 特别是在2001年12月正式加入WTO后,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现在每年的进出口贸易额一直在2万亿美元以上。与此同时, 我国和其他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和争端也急剧上升。国际经济法学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 其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货物买卖、国际投资、国际金融、WTO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等方面的国际法律制度, 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联系的学科。
第二, 国际经济法的法律渊源包括许多国际经济条约和国际商事惯例, 它们几乎贯穿了国际经济法的始终, 除此以外, 各国的涉外立法也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渊源。这些法律的原始文本通常都采用国际通用语言————英语, 然而, 由于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符号性、民族性和文化性等特征, 使我们在将这些法律文本翻译成中文时, 译文总是难以完全表达原意, 甚至难以理解或曲解原文的含义。最直接的办法是使用英文原版法律规定, 按照英文原版词义和语境去理解。用英文传授该部分知识比中文教授更为准确。
第三, 实践中的国际经贸纠纷往往发生在英语环境中, 案情异常复杂。国际经济法学实施双语教学能使学生在双语环境的培养和熏陶下, 了解到原汁原味的外国法律以及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运用相关法律解决国际经贸纠纷的能力, 为将来从事涉外法律实务工作打好基础。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实施之困
目前, 我国开设法学本科专业的400多所大学大多开设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但从各高校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困难:
第一, 选择何种双语教学模式之困。实践中, 各高校采取的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模式大致有三种:1.全外型模式, 亦称浸润型模式, 即所开设课程采用英语原版教材,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课程考核等环节完全用英语进行;2.混合型模式, 采用英语原版教材,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环节用英语与中文相结合进行;3.半外型模式, 即采用英语教材, 中文讲授的方法。后两种模式统称为过渡型模式。目前, 多数学校采用过渡型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模式, 用英语学习专业名词和进行简单解释和表达, 重点的描述和解释用中文, 导致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效果反而不如中文教学的尴尬局面。[4]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学生们的英语水平整体教差, 学生英语水平差是制约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开展和发展的瓶颈之一;二是各高校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师资力量普遍较薄弱。目前各高校承担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主要是本国教师, 其中许多教师原本是外语专业人才, 他们仍然照搬外语教学方法用于国际经济法学教学中, [5]使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成了外语翻译课。
第二,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材选用之困。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的高质量教材直接关系到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的质量。目前国内出版的能全面涵盖国际经济法领域基本知识的双语教材较少, 其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和中式英语表述过多, 法律描述的内容和角度也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6]而且, 这些教材存在着涵盖内容出入较大、重理论轻实务、一般性介绍内容多而具体法律规则少等问题。
第三, 实践教学环节和考核的方式之困。我国各高校的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仍以传授系统的和科学的法律知识为主, 注重理论教学。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一般每周仅有2-4节, 这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和学生深入地用外文讨论或沟通, 大大影响了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之外, 实践环节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涉外法律纠纷的能力。实践中, 不少法学院校也开展了包括模拟法庭、专题辩论、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然而这些实践教学的内容多关注国内民商法、经济法以及刑法领域, 鲜有涉及国际经济法领域, 即使涉及到国际经贸案件, 也多是采用中式法律思维模式分析、讨论案件, 学生难以全面、正确地理解主要源于英美法系的、已判例法为主的国际经贸法律规则。
完善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1.我国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应采取全外型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的开设应宁缺毋滥, 不要使其成为应付检查和评估的摆设。如果要开设, 必须采取前述的全外型教学模式。当然, 考虑到学生的英语能力问题,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应安排在高年级的大学生中讲授。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作为选修课, 仅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或其他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学生选修。毕竟国际经济法培养的是专门人才, 而非是通才教育。在全外型教学模式下, 教师用英语讲授、提问, 学生也完全使用英语回答和讨论, 使学生沉浸在国际经济法律的英语语言环境中。涉及少数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 课后教师可以用中文作为辅助语言进行个别解释。
2.加大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
由通晓外国法律的外籍教师实施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是最理想的, 但由于外籍教师数量有限, 费用昂贵, 所以,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任务主要还是由一些专业扎实、精通英语的本国教师来承担。因此, 各高校要加大对国际经济法双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是将英语水平强、国际经济法学基础扎实的专业教师培养成双语教师。具体可以采取为这类教师提供出国深造机会或与国内知名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等方式。二是在外语类高校、高等师范院校中开设以培养双语教学师资为目标的专业, 将专业外语及有关双语教材纳入必修课程。三是引进双语教师。引进对象应为法律专业的归国留学人员, 他们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又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3.重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教材建设
原则上, 国际经济法学的双语教学应使用原版英文教材, 但原版英文教材存在着购买费用过高、教材内容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国情以及较少涉及中国有关涉外经济立法等问题。所以, 引进原版英文教材只能是权宜之计, 最终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仍应选择我们的自编教材。可以考虑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既能满足我国对外经贸活动需要又适合我国学生学习的高质量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材。
4.强化国际经济法双语课程的实践环节训练, 积极探索有效的双语教学考核模式
在国际经济法学的双语教学中应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 创造多种形式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尽可能地适应国际经贸法律实务环境。例如, 在校内可以开展有关国际经贸案件的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国际经济法专题辩论和疑案辨析等活动;在校外, 学校可以与外资或涉外律师事务所、外资企业、政府外经贸部门等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的考核应在坚持结构化考核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细化平时成绩, 主要以学生在课上参与双语教学互动的表现、课下完成双语教学平时作业的质量来衡量, 考核点包括英语表达能力、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能力、法律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法律思维、实践能力等。期末考试试题均采用英语表述, 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考试时间确定用中文、中英文结合或者全英文答题。对于完全用英文准确答题的, 可以给予一定的加分。
摘要: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是指在高校国际经济法学专业课程的本科教学中使用英语授课的课时占总课时的50%以上 (含50%) 。应通过采取全外型教学模式、加大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重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教材建设和强化国际经济法双语课程的实践环节训练等措施来提高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探析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双语教学不是单纯教学方法问题, http://www.xzschool.
[2]查晓雯.立足实际开展国际贸易法双语教学[J].南方论坛, 2006 (2) :57-59.
[3]张文显.入世与法学教育改革, http://www.edu.cn/20011221/3014828_1.html.
[4]任英欣.双语教学在国际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3) :114.
[5]王刚, 李岩.关于国际法学科开设英汉双语教学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 2006 (3) :111.
经济法法学教学 篇9
国际经济法目前已在中国各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开设,但课时设计、教学定位、知识点及学时分配等则依各院校专业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各有不同。以课时设计为例,有的院校仅开设一门“国际经济法”作为学科基础课或专业必修课,课时设计为一学年108学时;有的院校开设“国际经济法导论”作为学科基础课或专业必修课,其后学期分设“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等国际经济法的分支领域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根据《哈尔滨理工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6版)》,“国际经济法”为法学专业学科基础课,课时设计为64学时,在第6学期开设,对国际经济法分支领域不另设课程。此种设计也是远程教育过程中的一般做法。时至今日,中国国际经济法学走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一个囊括国际经济法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法学、国际知识产权法学、国际投资法学、国际金融法学、国际税法学、国际经济组织法学、海商法学、国际经济争议解决法学等分支的庞大体系。要在有限的64学时实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要求学生掌握国际经济法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国际经济各领域基本法律制度,了解当今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国际公约及贸易惯例,并对国际经济法领域近年来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一定认知。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相关法律规章解决国际经济领域的基本法律问题”的教学定位,完成培养方案的既定人才培养目标,授课教师必须针对授课对象的原有知识结构、理论基础,因材施教,根据实际的需要和可能,有选择(取舍)、有重点并富于逻辑地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国际经济法教学总体思路应分为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主要讲授国际经济法的基本范畴,包括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范围、性质、渊源、基本原则、主体。分论部分则依国际经济法各分支领域的法律制度展开,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以及海商海事法,也可以将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方法的内容如国际商事仲裁包括在内。
在国际经济法的各分支学科中,国际贸易法体系最为庞大,内容繁多,国际贸易又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主要方面,而国际货物贸易始终是国际贸易的主要部分,是其他形式国际交易的基础,传统国际货物贸易法律制度的许多规则,现在同样可以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国际交易关系,因此,从实践需要的角度来讲,亦应以国际货物贸易法作为本课程教学的重点。
对国际经济法的其他分支学科,基于课时设计的有限性,社会实践需要的不同程度,经济、技术性的强弱特征,以及与相关法学课程授课的分工配合,国际技术贸易法主要介绍技术贸易方式及TRIPS,国际服务贸易法简要介绍其国际法律规制状况,国际投资法重点介绍资本输入国、资本输出国的国内法规制现状以及Trims、华盛顿公约和汉城公约;国际金融法对其体系构建仅简要介绍,选取其国际贸易的支付结算部分编入国际货物贸易实务流程重点讲授;海商海事法同理,选取其中的海上货物运输与保险部分编入国际货物贸易实务流程重点讲授;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法概括介绍各种争端解决方法,重点讲解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二、关于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的思考
教学目的能否达到,在一定意义上是由采用的教学方法决定的[1]。国际经济法学科特点决定其教学难度较大,该课程不仅学科体系庞大,内容繁多,使学生心存畏惧,而且与相关学科联系紧密,在一定程度上相关学科的基础对本学科学习的影响较大。与此同时,教学案例较其他法学学科相对较少,实务中案例多数较为复杂,往往涉及国际经济法诸多分支学科的法律知识,不适合只掌握了部分分支学科知识的初学者,教师选取其中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部分很难将完整案例讲解通透,增大了案例教学的难度。关于教学方法笔者在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以下四点:
(一)国际经济法教学仍应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提高讲授水平是关键
在近几年改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法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讲授教学法受到诸多批判。其实讲授教学法不受欢迎,有些问题并不是其本身的,其施行效果是教材质量、教学内容、教师的学识认识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事实上,相较其他教学方法而言,讲授教学法更适合我国法制与教育现状,符合我国国际经济法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国际经济法学的教学目标。因为我国法律在外部特征上属于大陆法系。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教育方法是大陆法原理的自然派生物。大陆法国家的法律规则比较抽象,注重法典制度,虽然不轻视判例,但是一切均须依据条文。同时,大陆法国家的法学教育在性质上属于一般的学科教育,教育内容以法律制度等既有观点为起始,注重对较为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进行分析阐释,塑造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法律推理能力。与之相应,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旨在向学生传授知识。
案例分析教学法的发展和运用则与英美国家法律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英美国家普遍以判例法为主,法官的地位、作用突出,案例汇编比大陆法系的法律规则更具体化、系统化。法学教育是职业教育,注重对学生法律实务技巧的培训,与之相应,在教学方法上,案例分析教学法成为主导。尤其美国的法学教育是一种大学后的专业教育,而我国的法学教育主要是在高中起点的生源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尚不具备基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伊始直接运用案例教学法导入教学内容,是无法完成教学进程的,即使在讲授过程中穿插有案例分析,也只能是一种举例法,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法。因为,我们的法律不是来自于判例,我们的教学也不是单纯只针对法律本身的教学,在我们的讲堂上,更多的是对历史沉淀下来的、人类对于法的精神和法律理论的总结、学习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才是对学生进行法律的实际运用的教育[2]。而国际经济法在理论研究方面,我国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学术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存在学科基本理论体系至今尚不成熟,研究方法僵化、单一,研究目的的简单化等问题[3],即使与国内其他成熟学科相比,也存在一定的改进和提升空间。而从我国法学发展和实践需要来看,案例的分析和解决多以理论作为指导,单纯的案例教学更是无法达到国际经济法学科发展的要求。
国际经济法教学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具有专门国际经济法律知识的法律人才,他们既要有参与国际经济法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也要有研究国际经济法律理论的能力,而课堂讲授不仅能传授理论,同时也能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加以素质引导[4]。因此,讲授教学法是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群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讲授教学法还是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而讲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现象也并非讲授教学法本身的问题,提高讲授水平才是国际经济法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
提高讲授水平,教师首先应悉心组织好讲授内容,即备好课。教学内容(教材),教学对象(学生)两方面的准备必不可少。备教材,首先,应通过对教学大纲的了解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对教材的处理应以点带面、以简驭繁,处理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关键点。讲授内容的确定是教学成功的开端。备学生,要求教师全面、透彻地了解讲授对象——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接受能力、学习习惯等个性差异,把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和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有针对性地组织讲授内容,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进而达到预定的目标。其次,教师应掌握讲授过程的基本要领,“讲”既非“照本宣科”也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做到“讲准、讲清、讲精、讲透、讲活”。此外,讲授还应力求研讨与启发,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教师给以正确引导、点拨、诱导,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至于讲授语言、教师情绪等环节自是更不待言[5]。
(二)案例教学法是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注重把握关键环节,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目前的大陆法系不仅从理论上重新定位了法学教育,而且从实践上吸收了英美法系在实际能力培养方面的经验—注重能力培养的法律实践性教学,国际经济法律人才的培养同样如此。在注重法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探讨过程中,基于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司法体制、法律文化背景差异等制约教学方法的诸多因素考虑,案例教学法不能简单移植。在坚持讲授教学法主导的前提下,将案例教学法“本土化”,把握其重要环节,通过示范性案例的运用,启发学生对案例展开思考。
在远程教育中,国际经济法课程展开案例教学应把握的重要环节:
1. 应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像律师或法官或检察官一样思维”。
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注重选取具有启发性和可融性案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对案例进行研究,找出案例中和理论知识点相融合之处,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掌握理论知识的精髓并形成正确观点[4]。
3. 应本着精要原则,依照范例教学理论的要求,对关键原理和关键概念实施案例教学,以点带面、提纲挈领,帮助学生探索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规律性。采用案例教学法面临着教学时数少与教学内容繁杂的矛盾,在远程教育中的“国际经济法”课时设置上尤为突出。事实上,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对案例的学习不能代替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究竟应该在哪一个章节或者哪一章节的哪些内容实施案例教学,需要对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了解,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只有选择案例教学方法的章节和内容确定得十分恰当,才能在较少的学时内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点,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能力[7]。
(三)面、点结合,抓住国际经济法基本范畴,确切把握国际经济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法律的能力
国际经济法体系庞大、内容繁多,如何把握这门课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对此,应“面”“点”结合。所谓“面”是指国际经济法教学必须将国际经济法各分支学科的法律规制状况“面面俱到”,基于课时计划所限,“点到为止”,以实现使学生“熟悉国际经济各领域基本法律制度,了解当今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国际公约及贸易惯例”的教学定位;所谓“点”是指国际经济法教学必须抓住国际经济法体系中的基本范畴如国家经济主权、交易权、管理权[8];分支学科中最基础、最具实务价值的重点内容如“国际货物贸易法”等知识点,讲深讲透,如此方能达成使学生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国际经济法基础理论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正确识别、分析国际经济法律关系,解决国际经济纠纷的能力”的培养目标。
任何一个国际经济领域的法律问题都可用国际经济法特有的横纵坐标来定位,横坐标是国际经济关系发生的领域: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各分支的国内国际法律规制状况已经由“面面俱到”让学生有所了解;纵坐标是社会关系的主体之间:私人与私人、国家与国家还是私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同主体间法律渊源层次、规范适用性均有不同。
(四)与相关课程的协调衔接,有机整合
本门课程是在假定学生几乎没有国际经济法概念,但是已经学习了民法、合同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和国际公法、国际私法,从而对国际经济法的国际性和经济性有了较好认识的基础上开设的。在这个基础上,国际经济法应创新教学方法,本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的原则,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参与过程延伸到整个教学环节,得到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训练,做到“鱼渔皆予”[9]。
具体来讲,国际经济法总论关于国际经济法的基本范畴,其中国际经济法的范围、基本原则、性质、国家及国际组织主体是以国际公法的基本理论为依托,国际经济法争端解决方法以仲裁法、国际私法的知识为基础;私人主体以民法、国际私法相关知识的把握为前提;国际经济法分支学科中的国际货物贸易法部分主要以合同法原理为依托,并涉及商法中的保险法等,国家技术贸易法则有赖于知识产权法的基础,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和国际税法又以经济法的相关内容为先导。因此,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本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课程的相互协调、衔接,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本门课程。
参考文献
[1]张成杰.法学教学方法的利弊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8):80.
[2]邵俊武.法学教学方法论要[J].法学评论(双月刊),2000,(6):144-147.
[3]张辉.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三十年(1978-2008年)[C]//武大国际法评论(第十一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293-295.
[4][6]杜萱.对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的探索[J].知识经济,2009,(10):117-118.
[5]杨叔琼.大学课堂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窦殿毅.中等职业学校法律基础知识课案例教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8]车丕照.国际经济法原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16.
经济法法学教学 篇10
一、现代市场经济的法治建设需求
(一) 静态环境的需求———经济立法的逐步完善
亚里士多德说:“法治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2]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法治经济, 其多元化主体的平等地位、普遍的契约关系、自由公平的竞争秩序、微观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运作等等, 都必须纳入法律的轨道, 得到法律的保障并接受法律的制约[3]。因而, 法治的市场经济首先需要完善的立法作为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一个市场系统必定渗透着国家的规章条例和干预”[4]。近年来我国有关市场经济的立法发展较为迅速, 《反垄断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的出台, 《公司法》、《破产法》、《合伙企业法》等法律的修改, 以及相当一批法规以及规章的制定, 都使市场经济的发展获得了更为全面的法律保障。但是, 这当然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经济立法已经可以完全满足市场经济的法治化建设需要了, 许多方面的立法, 比如中小企业保护方面的立法、宏观调控方面的立法等就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二) 动态环境的需求———经济法律的运行效率
有了较为完善的经济立法, 只是市场经济法治化建设的第一步, 更为重要的是, 相关经济立法的有效实施。这里所谓的经济立法的有效实施, 除了包括市场经济竞争主体自觉遵守法律, 还包括经济领域的行政执法和对经济权利的司法救济。
首先, 是经济领域的行政执法。众所周知, 现代市场经济对国家的适度宏观调控并非排斥, 而是需要, 即市场经济的建设也离不开政府的调控行为, 关键在于政府的调控行为是以什么为依据。法治的基本原则、要素之一就是法律至上[5], 因此, 市场经济的法治化必然要求政府的调控行为以法律为准则, 即经济领域的依法行政。无论是市场经济经营主体的市场资格准入, 还是对经营主体经营行为的监督以及对违法经营行为的处罚, 都要求相应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人员的严格依法行事, 因而执法人员法治观念的强弱, 以及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都与市场经济法治化建设息息相关。这就对法学教育提出了要求, 正如李岚清同志所说:“法学教育不仅是培养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 还应该培养‘官’, 即从事政府管理的公务员。”
其次, 是对经济权利的司法救济。完善的经济立法和高素质的行政执法人员, 并不能必然保证市场经济秩序的高效运转, 大量经济纠纷的解决, 以及经济权利救济, 还是要依靠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律师的有效介入。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繁荣, 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著, 越来越多的新型经济纠纷开始出现, 这就给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律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不仅要求其知识结构的更新和调整, 更需要其司法实践能力的增强, 只有这样, 才能在千头万绪的经济纠纷中找到症结所在。
因而, 无论是市场经济的立法、执法, 还是司法救济, 都需要相关从业人员法律职业素质和技能的提高, 归根结底都是对新时期法学教育的新的挑战。
二、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国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为普通高校法学本科教育, 每年都有大量的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走入社会。然而, 这些学生走入社会以后真正能够学以致用的却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造成这种现象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 但学校培养方式的弊端却是诸多原因中最不可否认的一个。我国普通高校法学本科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 这就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很快适应法学专业岗位需求, 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放弃在校期间学习了四年的法学专业, 转而从事其他行业, 使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学专业人才短缺, 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归纳起来, 目前法学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 实践教学方式缺少创新且操作流于形式
各高校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方式不外乎是社会调查、见习、法律咨询、模拟庭审及毕业实习等, 多年以来没有更多的创新 (少数学校采用了诊所式教学法) ,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比如社会调查环节, 学生只需要交一篇调查报告、见习只是到法院去听一次庭审、法律咨询只是到校外发发传单, 就连模拟庭审也往往是用现成的法律文书以“表演”的形式来进行, 所有这些活动事后很少总结, 教师也没有相应的考核手段, 学生的实践技能根本得不到锻炼。
(二) 各实践教学环节彼此孤立, 不能相互促进、有机统一
事实上, 各个实践教学环节, 如社会调查、见习、法律咨询及模拟庭审等, 是可以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 如在法律咨询中遇到的实际案例, 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分组讨论, 然后分别作为不同角色进行模拟庭审, 之后再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相应的社会调查, 最后进行总结。这样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现实, 同时也引发相应的思考, 既加强了法学理论的学习深度, 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但在实际的法学教学过程中, 这些环节却往往是孤立的, 这就使整体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三) 法学职业教育和实践教学环节时间过短, 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各高校法学专业法学职业教育和实践教学环节在时间安排上普遍较短, 比如法律咨询也就是一两天, 专业见习一般也就是一两周, 而社会调查则往往安排在寒假或暑假, 就连相对时间最长的毕业实习也不过十周左右的时间, 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进行专业实践活动, 只能是浅尝辄止, 根本无法深入进去, 从而获得真正的提高。
(四) 学生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法律业务接触面窄, 技能提高有限
由于各实践教学环节时间较短、深度不够, 而且模拟庭审等活动也往往由学生自主选择案例, 囿于个人兴趣以及知识深度等方面的原因, 学生们所选案例多集中在民事、刑事部分, 对经济类案例, 如企业兼并、证券金融、国际贸易等领域的案例很少涉及, 而这类纠纷, 则恰恰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大量存在, 并需要专业法律人员去处理的, 这也就导致学生对本就不熟悉的领域更加生疏, 对市场经济的法治化建设当然是不利的。
三、针对市场经济法治化建设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思索
如前所述, 市场经济的发展, 需要大量业务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法学专业人才去应对和解决经济活动中的矛盾和纠纷, 而现有法学教育对人才的培养, 又恰恰忽视了对市场经济建设而言极为重要的实践技能培养, 因而必须对现有法学教育中的实践教育环节进行必要的改革和探索, 以期培养出不仅法学理论功底厚, 而且动手能力强、能真正服务于市场经济法治化建设的全面法律人才。具体改革方式当然可以见仁见智, 但较为直接且现实可行的做法是对法学职业教育的特色模式加以借鉴。
(一) 法学职业教育的模式特点
法学职业教育模式是侧重于职业技能教育, 培养适用于社会的技能型法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具体来讲, 法学职业教育具有三个特点:首先是能弥补传统的法学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 却轻视应用能力培训的缺陷;其次是紧密联系市场需求, 使人才培养与市场进行对接, 体现了教育社会化的要求;再次是具有职业教育特色[6]。比较普通法学教育而言, 法学职业教育中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 其实践教学环节具有学时分配长、内容丰富, 且岗位针对性强的特点, 而这与法学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特点是高度契合的, 也正是普通法学教育的可借鉴之处。
(二) 结合法学职业教育的特点, 对现有普通法学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三点改革设想
1. 延长毕业实习时间
现在各高校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环节一般是安排在大四的第一或第二学期, 具体时间为一个半月到三个月不等, 由于时间较短学生无法深入学习和掌握相关业务知识, 往往是感觉刚刚入门实习就结束了, 有时候连一个完整的案子也跟不下来, 使毕业实习这一最重要的实践环节也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事实上, 法学理论类课程在三年之内完成是完全可能的, 因而可以考虑将大四全年设为毕业实习, 要求学生在大四一整年完成至少在两个相关单位的毕业实习内容。这样既保证了实习时间, 又使实习内容得以丰富, 使学生毕业以后能够应对和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实际法律问题。
2.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开展“网络化诊所式教学”
诊所式教学法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它移植医学院诊所教育模式于法学教育中, 学生通过真实的事例, 接触真实的当事人, 处理真实的案例过程, 学习和运用法律, 其目标是训练学生如何应对法律事务和处理法律纠纷, 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7]。2000年, 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与支持下, 我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等七所全国重点法学院校首次开始了“诊所式”法律实践教育模式, 以后又有一些学校陆续获准加入。诊所式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用显著, 但毕竟这一实践教学模式所需投入较大, 不是每个学校都具备开展条件。但各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所变通, 开展“网络化诊所式教学”, 具体而言就是依托校园网站开办网上法律服务站, 由学生在网上对市民的法律问题进行解答, 在服务社会的同时, 也锻炼和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
3. 免费担任中小企业法律顾问, 在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为经济活动作出贡献
受财力等因素限制, 目前我国一般只有大型企业才拥有自己的法律顾问, 大量中小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遇到法律问题只是凭感觉办事, 往往陷于被动遭受损失。高校法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可以与众多中小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关系, 指派学生担任其法律顾问, 帮助这些中小企业解决一些法律问题, 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另一方面又可以有效减少并妥善解决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矛盾和纠纷, 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法治化进程。
当然, 普通高校法学教育对于法学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借鉴, 并不是要否定两种法学教育的区别, 混淆二者的界限, 而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适应社会对法学人才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使二者在完成各自人才培养任务的同时, 做到优势互补, 实现教育资源优势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钱颖一.论法治的市场经济[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0, (6) .
[2]亚理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3]马长山, 钱福臣, 唐永春.法理学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4][英]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298.
[5]刘军宁.从法治国家到法治[C].刘军宁, 王炎, 贺卫方.公共论丛.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107.
[6]陈凤贞.论学习者对法学职业教育模式下课程导学的认知与实践[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4) .
法学实践教学问题研究 篇11
关键词: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国情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1—0091—02
我国是成文法国家,继承的大陆法的传统,理论基础深厚,法律规范体系化。注重思维的逻辑性,追求概念准确、结构严谨,表现为偏爱推出统一、明确的结论的思维方式[1]。这种法学传统下,法学者偏愛理论的研究,法条的研究,尤其是过去几十年我国的立法一直是在继受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这要求我们的法学者要重点研究外国法的各种理论,要求比较法的研究,及法律本土化的研究。这同样要求我国的法学教育偏向了理论的传授、概念的介绍,通过法学教育培养出更多的法学研究者,当时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都进入了立法、司法及学校等法律研究机构。可以说当时的法学教育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而今天,我国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法学教育在大部分学校都得到建立,法学院或法学系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进入立法、司法机构和学校工作,而更多的是进入公司、金融、保险、律师事务所等要求有法律实践能力的地方①。这就要求我们的法学教育要从注重理论灌输转移到法律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上来。
一、法学实践教学的方法
传统的法学教学方法使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对法学人多方面的需求,毕业生不能迅速适应法律职业岗位的需求,因此要建立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法学教学模式,有人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实践性教学方法整合的模式,即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模仿法、假期社会实践法、诊所式教学法和专业实习法的整合模式[2]。
1.案例教学法。教师不是直接讲授法律的教义,而是不断推出案例、提出问题,改变每一个问题的假设条件,启发学生思考,针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再推出相关或相反的案例,将思想推向更深或更广的层面。通过个案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掌握司法实践需要的技巧——雄辩的口才,娴熟的辩论能力,高超的写作技巧。
2.模拟法庭模仿法。模拟法庭模仿法是按照法律程序模仿法庭审理。它是由教师预先选择出相应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事先有个了解,并根据需要做出分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和做特定角色的准备,模仿一定的情景,按照法庭审理的程式完成一个案例的审理过程。模拟法庭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结合,全面完整地再现和重复法律程序,模拟对案例的裁判,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角度对法律的不同理解和体会,在模仿中体验和思考,在法律程式的再现中培养运用法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项行之有效地实践训练方法。
3.假期社会实践法。假期社会实践法则是学生自主型的自我实践活动。非常有利于学生增长社会知识与实践技能。学校的职责就是动员和组织、提示和引导,要求学生深入现实生活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判断社会问题,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实践化,将具体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抽象、归纳,从而做出相应的判断和认识。假期社会实践法是一项有效地学生自我教育法,学生利用假期的时间和广阔的社会空间,自由地选择思考对象,自由地参与社会活动,自主地发挥主体意识,能动地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功能。[2]
4.诊所式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法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移植医学院诊所教育模式于法学教育中,学生通过真实的事例接触真实的当事人处理真实的案例过程,学习和运用法律,其目标是训练学生如何应对法律事务和处理法律纠纷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诊所式教学法的核心观念是:缩小学院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的距离,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意识观念[3]。
5.专业实习法。专业实习是法学教育的传统做法,一般在学生毕业前安排相应的时间组织学生到政法部门专业实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述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主要是通过专业实习来完成,因此,专业实习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实践性教育的主要方式。
二、适合我国的法学实践教学方法
当前,在我国各方面都处于改革的时期,教育作为国民成长的重要产业,教育水平和教育结构都有待完善。这个时期,并非所有的法学实践教学方法都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些方法只能作为过渡或是暂时作为研讨的对象,等时机成熟再运用;有些方法则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运用。
首先,对于案例教学法来说,在教学中穿插案例教学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法律运用能力。而且,案例教学与我国当前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能够合理的融合,不会产生任何不适应。因此案例教学法是适合我国法学教学的。但是,由于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我国只有案例,没有判例,也没有建立判例体系。因此,案例教学法在我国大陆法学教学中,应以讲授法为主(讲授法学的基本原理、概念、法律条文),以案例教学法作为辅助方法。案例的设计应注意:1、在设计案例时首先要知道了解通过案例,准备让学生学习、掌握哪些基本理论和法律条文;2、案例尽量是开放的真实的无争议的已决案例,应尽量包含两三个小案例;3、案例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鼓励他们去探索学习;4、案例的选择要考虑到教学的具体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生掌握的知识层面、技能水平的高低、动机和态度等多个因素。[4]
其次,对于模拟法庭模仿法和诊所式教学法来说。这两种实践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的教学结构或教学模式②。一是因为这两种教学方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法学四年的教学时间本来就很短,很难使法学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两种教学中。二是我国的大学生在大学前都是接受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也已经习惯了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模拟法庭和诊所式教学根本无法适应这种教学,他们只会觉得好玩,从实践中总结知识的技能,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大学四年是大学生改变学习方法的四年,甚至四年也没有得到改变。三是组织模拟法庭或诊所式教学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我国当前还不能满足这个需求。组织模拟法庭本身不需要太多的人,参加的人又多是高年级的,有一定法律基础的,而且从准备到完成时间很长,虽然大学四年每年都会有,但能够参加的人并不多。四是能够参加模拟法庭或诊所式教学的只能是大三或大四的,有一定法律基础的,而这时对于他们来说又不能完全投入,因为他们除了其他的学习外,还要面临找工作或考研等。
基于这些原因,笔者建议延长法学的教学时间,延长至五年或六年,并允许法学学生在大四就可以报考国家司法考试,一是通过考试可以增加学生的法律知识和对法条的认识;二是如果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参加诊所式教学时也会减少一些麻烦,比如说调档、阅卷等。只有法学教育做出这种改革后,这两种教学方法才能获到适合我国的法学教学条件。
再次,对于假期社会实践法和专业实习法,这是我国法学生获得实践锻炼的两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他们没有上面模拟法庭和诊所式教学法所有的弊端,又能够锻炼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增长知识。
三、总结
因此,基于以上各种原因,笔者建议我国在法学实践教育中采用案例教学、假期社会实践法和专业实习法这三种方法,而对于模拟法庭模仿法和诊所式教学法只能作一些尝试,而不能作为我国法学教育的一个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
注释:
①笔者注:我这里并不是说司法机构不需要法律实践能力,而是在当时的法学研究成为法学者学习的主体内容或主要目标时,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被忽视了。而像公司、金融、保险等单位更看中法律实践能力而将法律研究能力放在第二位。
②我不赞成将模拟法庭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但可以作为我们法学生组织的一个课外生活。
参考文献:
[1]宋忠廉.法学教育与案例教学刍议[J].经济经纬,1998,(03):94.
[2]陈铁水.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重构[J].云南大学学报,2006,(04).
[3]甄贞.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03).
[4]宾雪花,蒋学雷.对法学案例教学法的探讨[J].2006,(02).
[5]杨秀英,张云.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1).
[6]刘泽军.加强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
[7]邹玉政,金伟.“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本土化反思[J].教育与职业,2006,(18).
[8]浦纯钰.“法律诊所”教育若干问题探讨[J].社会科学家,2005,(06).
[9]王海霞.“实践性”法学教学模式的设计与选择[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05).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学探讨 篇12
一、探究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学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使其经济交易过程愈发呈现全球性特征, 尤其在市场、技术及经济等形式上面, 久而久之便会逐渐减少地方性、民族性等特征[1]。如此看来, 经济全球化可从多个角度进行阐述。第一, 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经济来往, 以及促使各国国内经济规则维持一致, 进一步优化世界经济发展。第二, 不仅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 还使得以往各个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体制在全球化背景下形成一体。第三, 促使各国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渐加强, 并且对世界经济形成强有力地约束和规制。总的来说,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 并形成相互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其生产与发展随着各国经济贸易的增长与各国对贸易活动的干预逐步增强而形成。
二、探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学的联系
最近几年, 由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依存关系日益显著。所以, 这便要求各国之间在进行经济贸易来往时, 既要考虑到自身利益, 还必须考虑到世界经济的利益[2]。鉴于此, 我国《民法通则》中就有明确法律规定, 同时为了更加符合日益发展的国际经济形式, 在此基础上国际经济法也作出了相应的改进, 其中包括: (1)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不仅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还促使各方经济活动及交易更加和谐及稳定。因此, 在没有特殊要求下, 不应随意调整经济活动, 以免制约其他经济活动。 (2) 当前, 国际经济法不再受到其他体制的影响, 且其影响力也在逐渐上升, 从而使得国内及国际法的关系得到明显改变。
三、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际经济法学的变化
(一) 促进国际商法统一进程日益加快
众所周知,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国与国之间商人的经济交易逐渐呈现上升趋势, 并且速度惊人, 因此为了保证交易顺利进行, 不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 使得国际商法的统一化刻不容缓[3]。据目前形式来看, 国际商法的统一有了一定的发展, 其中国际商会逐步确定商人间的习惯法, 并将其制定成全球商人交易行为的相关规定制度, 从而有助于商人们跨国行商的行为更具便捷性。另外, 国际商法的统一, 促使各国国内立法中, 全方位的考虑到与国际相连, 进而制定出诸多得到认可的法律法规。
(二) 弱化各国经济主权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势下, 各国的经济主权逐渐形成相对趋势, 并且一些非国家行为体也逐渐参与进本属主权国家内部管辖的事务当中, 尤其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跨国公司等影响最为显著[4]。然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国际经济组织的制约范围逐步扩大, 并深入至各国国家的经济实体内部, 以及形成相对深远的影响。
四、探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新趋势
国际经济法作为调节国际经济关系的有效手段, 必须跟随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同时, 随着国际组织功能的不断扩大, 国际经济法应当得到逐步完善, 并且不断适应当今新的挑战。总的来说, 国际经济法遇到的外部挑战主要为:新旧两种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趋同性增强后如何确保国家经济独立。因此, 为了迎接新的挑战, 国际经济法必须在新矛盾及挑战中逐渐完善自己, 从而保障经济全球化的稳定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中, 必须重视国际经济法的积极作用。一方面, 需要各国在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时, 应当强化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另一方面, 合理利用国际经济法, 使其充分发挥促进作用,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因此,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 若想得到更好的发展机遇, 则必须强化国际经济法, 并且根据国家国情制定出科学的经济策略, 从而实现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相互融合。
摘要:现如今,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促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 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又伴随着巨大的挑战。而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当中, 国际经济法是受其影响最深的法律部门, 但在当前发展趋势下,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国际经济法出现许多新的变化及新的问题。本文就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学进行相关研究和分析, 并针对两者关系进行探讨, 以期借鉴。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学,探讨
参考文献
[1]杨珊.论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发展[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4) :43-45.
[2]王广辉.浅谈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国际经济法[J].市场研究, 2014 (09) :38.
[3]薛亦飒.简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法[J].法制博览, 2015 (09) :89-90.
【经济法法学教学】推荐阅读:
高职法学教学经济法08-08
经济法学教学07-20
经济法学专业08-31
经济法学教案09-01
经济法学论文范文10-24
经济法学研究框架11-07
经济分析法学论文09-10
经济法学期末复习指导09-29
《经济法学》练习题库及答案详解06-09
经济法学01章在线测试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