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研究框架(精选12篇)
经济法学研究框架 篇1
从世界范围来看, 旅游经济学研究在国外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 和其他比较成熟学科来说, 它还属于一门年轻的学科, 虽然在论文、专著和教材上数量众多, 取得的成果也很显著, 但在旅游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学科体系、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尚未成熟。旅游经济学虽只是旅游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而对于旅游的研究最早却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的。目前我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旅游业定义为国民经济战略支柱性产业和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可见, 为保证我国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对旅游经济学更进一步研究是势在必行。
1 目前我国旅游经济学教材研究现状
我国旅游经济学研究并不是按照“论文—专著—教科书”的传统学科研究路径, 而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 以教材建设为切入点。因此, 从图书馆、清华书店、当当网等几个大型藏书机构中收集了21世纪以后我国旅游经济学近70个不同版本的旅游经济学教材, 总结我国目前旅游经济研究的现状。
1.1 旅游经济学教材体系结构基本形成
早期旅游经济学著作出版之后, 特别是林南枝、陶汉军编制的《旅游经济学》中设计的旅游经济学教材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随后的教材也基本上延续了他们早期教材的框架结构, 虽然后来的教材也注重添加一些新的研究内容, 却在整体上没有重大的突破, “拿来主义”现象很是常见, 只是照搬以前教材的框架体系, 而未能从自己理解的角度来做出概念体系框架。
1.2 旅游经济学基础概念百花齐放
目前我国在“旅游”、“旅游活动”等基础性概念的存在着分歧,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他们认为的旅游经济学问题。内容基本上也都是按照编者自己的观点从不同切入点着手, 使得基础性的知识没能达成一致意见, 对我国旅游经济学研究增加了阻力。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也利于我国旅游经济学研究广泛探索。
1.3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我国在旅游经济学研究之初, 就注重从我国国情角度出发。注重从实际情况来研究探索理论发展后再去指导实践。密切关注我国旅游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提出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模式。整体上看, 国内许多学者也逐渐的将视野扩展到更深层的研究领域。
2 旅游经济学学科建设存在问题探索
2.1 基础概念体系不完善
如果把旅游经济学比作一棵大树, 那基础概念体系就是这棵大树的根系, 是支撑大树健康成长的源泉。正是由于对于基础概念体系没有达成共识, 使得旅游经济学学科内容与基础概念体系出现脱节现象, 所以仍然只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2.2 旅游经济的研究停留在表面, 尚未抓住本质规律
目前大多数旅游经济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旅游经济活动的表面。首先, 旅游经济研究过程中只研究旅游现象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它所带来的非经济效应, 对旅游经济中各种关系的研究比较薄弱, 就造成了研究范畴过于狭隘, 缺乏深层次研究;其次, 在研究方法理论上, 过多引用经济学原理的同时也没能深入分析旅游经济活动, 未形成旅游经济学自身理论体系, 没将旅游经济现象与一般经济现象区别开来;最后,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纵观我国现有的旅游经济学教材当中出现了旅游管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市场学的内容而且还占据大量篇幅, 这又出现旅游经济学研究过于宽泛的矛盾局面。
2.3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创新跟不上旅游发展的步伐
创新是一个学科进步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我国旅游经济学也在不断地创新, 如对旅游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就是一个重大突破。但旅游经济学创新却未能跟上我国旅游业发展步伐, 对于经济学最新的前沿理论成果, 没能运用到对旅游经济现象的分析上来, 未能很好地指导我国旅游经济实践的发展。使得中国旅游业这架航母缺少得力的双翼。
3 旅游经济学研究分析框架构建
3.1 基础概念解读
3.1.1 关于旅游的涵义
世界旅游组织 (WTO) :旅游是人们出自获取报酬以外的任何目的而向其日常环境以外的地方旅行并在该地停留不超过一年所产生的活动。不足在于过于泛化, 没能区分获得报酬的具体方式的差别, 将旅游泛化到除了获得经济报酬为目的一切行为上, 造成旅游统计混乱的局面。
于光远认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
申葆嘉认为:旅游是产业革命以后分化自旅行的非定居者在地域上移动和暂时逗留所引起的关系和现象的总和;他们不会导致长期定居, 并且不利用旅游从事任何赚钱活动。
谢彦君认为: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不足之处在于无法界定旅游者的范围。
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之上给旅游这样一个全面的定义:旅游是人们在闲暇时间内所进行的异地的特殊的消费行为。 (注释:该定义将旅游锁定为活动来确定其外延为“行为”, 以“消费”来确定其内涵, 说“特殊的”是指定地点在景区景点内, 说“异地”是离开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 说“闲暇”是给予时间限制。)
3.1.2 关于旅游活动
借鉴旅游的定义, 从旅游经济学角度出发, 旅游活动不能简单的定义为“以游览为目的的活动”。这样对于旅游经济学研究就不存在价值。这里将旅游过程中没有给当地带来收益的旅游定义为旅行, 对于造成旅游收益的旅游才是旅游经济学所研究的旅游活动。
3.1.3 关于旅游产品
对于旅游产品的定义主流观点是从两个方面理解:从旅游需求方面来看, 旅游产品对于旅游者来说是一次经历;从旅游供给方面来看旅游企业为满足旅游者旅游过程中的各种需要, 借助一定的设施和设备面向旅游市场提供服务要素的总和。这种看法貌似没有问题, 如果我们从经济学微观分析中产出概念出发, 就会发现问题所在。因此我们从旅游经济学微观分析角度出发明确的将旅游产品定义从旅游供给一方提出。对于旅游者旅游过程中购买的纪念品、土特产等定义为旅游商品。
3.1.4 关于旅游供给与供给弹性
对于一般经济学中产品供给量是伴随着产品价格上升而上升的正相关关系, 而旅游产品的供给有其独特性。旅游产品的不可储存性就意味着旅游景区或饭店不会因为价格的变化其供给量发生变化, 因为无论旅游市场需求有多大, 旅游景区的最大客容量或饭店的客房数基本上是恒定的。那么对于旅游产品的供给弹性来说, 弹性指数几乎不存在, 尤其是对垄断性的旅游产品来说。
3.1.5 关于旅游业
对于旅游业定义为一种产业是否合理一直存在着争议, 本文是将旅游业定义为一项产业。首先, 旅游业是服务业, 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 是由多种不同类型企业所组成, 能够给一个地区带来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等积极作用。其次,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重要。最后, 我国政府明确规定将旅游业定义为战略支柱性产业。
3.2 旅游经济学研究内容
3.2.1 前期基础理论
这部分主要是为读者建立一个基础的概念体系, 用来引导读者对于整个学科体系的基础了解。主要内容包括:旅游的产生;旅游活动的形成、发展历程;旅游经济;旅游经济学产生与发展、旅游经济学学科性质、特点、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3.2.2 旅游经济学微观分析
在借鉴微观经济学部分的基础之上, 提出旅游经济学微观分析内容。鉴于旅游资源的稀缺性的特点, 考虑到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旅游资源, 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这一部分主体理论是旅游厂商理论。
3.2.3 旅游经济学宏观分析
为了解决旅游市场失灵问题, 保证社会财富不受损失, 实现公平, 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这部分内容包括:旅游经济运行与调控、旅游收入与分配、旅游投资与决策、旅游经济结构与优化、旅游经济聚集、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区域集聚、政府在旅游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政府对旅游业的宏观调控、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旅游经济政策等。
3.2.4 旅游活动效益分析理论
这部分主要是从旅游活动的经济效益与非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对旅游活动的效益进行分析。一方面是旅游活动的经济效益分析, 主要包括旅游经济核算的概念、重要性、指标体系;旅游经济效益的概念、特点、影响因素、评价标准;旅游活动给一个国家或地区带来的各种经济效益影响。另一方面, 旅游活动带来的非经济效益影响, 如旅游活动给一个国家或地区带来的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等。
4 结语
目前, 我国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对于旅游经济学的研究虽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 但是对于旅游经济学的研究还处于尚不成熟阶段。在借鉴前人理论基础之上, 对于旅游经济学的框架结构进行重新梳理与构建, 对于旅游经济学理论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也为我国旅游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给予理论指导和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1]厉新建, 张辉.旅游经济学理论与发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2]田里.旅游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3]施静如.旅游经济学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 2009, (16) .
[4]戴斌.旅游中的经济现象与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活动[J].旅游学刊, 2001, (4) .
[5]林南枝, 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6]喻湘存.制约我国现代旅游经济学发展的因素[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2, (9) .
经济法学研究框架 篇2
2010-03-05 09:26:26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3月5日报道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温家宝]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出台一系列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采取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支持出口企业,完成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900亿美元,安排421亿美元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鼓励增加进口。
[温家宝]去年下半年开始进出口降幅明显收窄,国际市场份额得到巩固,全年进出口总额2.2万亿美元。扭转利用外资下降局面,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00亿美元。企业“走出去”逆势上扬,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分别达433亿美元和777亿美元。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首次专家工作商谈取得多项共识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
新华网北京1月26日电(记者吴济海 陈键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
框架协议第一次两会专家工作商谈26日在北京举行。大陆方面由海协会
常务副会长郑立中带队,台湾方面由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带队,成员
包括双方相关经济主管部门的人员。双方就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名称、基本结构、建立商谈工作机制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双方经过一天坦诚和善意的协商,取得了多项共识。双方认为,两
岸研究单位关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研究的结论和建议,体
现了两岸经济的现状和特点,反映了两岸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双方一致认为,商签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有利于两岸
展开进一步的经济合作,有利于两岸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
激烈竞争的挑战,有利于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有利于增
进两岸人民的福祉。双方同意,协议的基本内容涵盖两岸间主要的经济
活动,包括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原产地规则、早期收获计
划、贸易救济、争端解决、投资和经济合作等;今后将按业务议题进行
协商。双方还交换了税则及有关经贸管理规定和统计数据等。
双方同意,应本着“先易后难、求同化异、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尽快推动商签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进程。
经济法学研究框架 篇3
〔关键词〕循环经济;信息体系框架;保障策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21;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4-0214-03
Information System Framework for Circular Economy of
Changchu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Zou Detao1 Sun Gang1,2Fang Yan2 Zhao Yan3 Cao Yonghong1 Shang Jincheng1
(1.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2.School of Life Science,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2,China;
3.School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22,China)
〔Abstract〕Using expert consultant method and layer analysis method,an information system framework for circular economy of Changchu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is established,which is composed of aim layer,system layer,and index layer.The security strateties for circular economy are discussed,including developing circular economic technology,building eco-corridor,increasing intensity of soil use,promoting green investment,encouraging green life style.
〔Key words〕circular economy;information system framework;security strategy;Changchu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17次提到循环经济,把它作为调整工业结构、提升工业水平、发展现代农业、加强环境保护的重点之一[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同时也是应对入世挑战、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3]。目前,我国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主要用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若降低一个百分点就能取得数百亿元的效益[4]。
我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4家,2007年实现区内生产总值(GDP)12 695.96亿元、工业增加值9 199.7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3.14%)、工业总产值(现价)38 426.28亿元、税收收入2 036.77亿元、出口1 780.84亿美元、进口1 527.9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73.21亿美元,依次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5.48%、24.10%、27.28%、29.73%、19.32%、14.18%和17.77%,地区生产总值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分别高于全国增幅14.02和4.17个百分点。多年来,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快速发展,一直充当着体制创新和对外开放的先行者角色,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亮点,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本文初步开发了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信息体系框架,探讨了循环经济的保障策略,有助于对开发区内物质代谢、能量流动等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对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副产品交换、能量梯级利用、废物回收再用、生态技术应用、设施共享等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
1 研究区域概况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Changchu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CETDZ)座落在长春市区东部,1993年4月4日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15年的发展已颇具规模,累计批准设立企业4 819户,其中外资企业达572户,世界500强企业29户,占长春市的63%。区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46.6%,占长春市的12.5%;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57.5%,占长春市的21.4%;财政收入年均递增35.1%,占长春市的9.4%;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35.3%,占长春市的11.8%;进出口总额年均递增50.6%,占长春市的20.5%;实际利用外资年均递增31.3%,占长春市的42.0%。2001年被评为“中国十佳优秀开发区”。2002年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国际认可的绿色投资区。2006年在商务部对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排名第15位,在中部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排名第1位。2007年在首届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上,荣获“跨国公司最佳投资的开发区”称号。尽管开发区的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影响不断扩大,但仍存在环境污染、能耗较高、资源利用率低等弊端。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的必由之路。
2 循环经济信息体系框架
随着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不断推进,急需对传统开发区进行生态化改造、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水平,而循环经济是最典型的应用[5]。在充分体现循环经济“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经济运行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循环经济信息体系,采取信息化的手段对开发区进行调控,实现数据管理的集中化和统一化,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为宏观管理及决策提供翔实的依据,具有重要意义[6]。
结合国际化发展趋势,根据我国“十一•五”信息化发展纲要和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具体情况,在保证系统先进性、适用性和可扩展性的前提下,建立了循环经济信息体系框架。主要有3个方面内容:(1)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2)生产过程中主要能源、原材料的使用和废弃物的排放,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收集和处理;(3)重点领域和企业的生产、运行和安全状况。具体包括目标层、系统层和指标层(图1)。在“循环经济模式”的目标层下,设置5大系统,即生态效益、生态工业特征、生态潜力、环境保护和绿色管理,权重分别为0.26、0.20、0.19、0.18和0.17。在指标层中,含有权重不同的23个指标。系统权重和指标权重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
3 循环经济保障策略
3.1 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标准体系建设
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包括减量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优化技术、产业链延长技术、“零”排放技术等,发挥长春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作用和优秀科技人才的优势,提高经开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和创新能力,形成有效的环境绩效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
3.2 建设绿色生态走廊
建设绿色生态走廊,形成环网式的园林绿地系统,主要空间布局包括绕城高速公路绿化带,沿道路、水系、铁路、高压走廊等大量分布的绿化带,以及城市综合公园、专项公园、居住区公园、街头游园等。
3.3 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
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和废弃地,鼓励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注重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使用调整的结合。严格控制项目进区的准入条件和动工、竣工期限,严格制订土地利用结构、开发利用强度、投入产出效率等指标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实行工业用地最低出让价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实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3.4 继续促进“绿色招商”
坚持污染源头控制和环保“一票否决制”。通过建立健全开发建设项目的环保准入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的区域功能和行业特点,适度提高环境保护的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新建项目,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加强项目审批的规范性、科学性,建立专家咨询网络、完善公众参与渠道。
3.5 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和生活模式
广泛开展绿色消费教育,培养绿色消费需求。编写绿色消费行为规则和资源节约公约,规范消费行为,倡导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绿色消费方式。宣传绿色生活模式,鼓励使用再生材料生产或带有能效标识的产品,食用绿色和有机食品,少用一次性物品。建立绿色商业服务中心。
4 结 语
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信息体系的建立尚处于探索阶段,在相关体系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必须对不确定性做出充分评估,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科学、可行的循环经济信息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开始阶段不可能非常完善,需要在生产和实践中不断修改和补充。循环经济信息体系是否全面、层次结构是否清晰合理、可操作性是否达到要求,与实施和评价质量的优劣直接相关。此领域的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阮平南,边元松.经济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7,(9):37-40.
[2]季拥政.信息资源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J].现代情报,2007,27(5):61-63.
[3]孙刚,盛连喜,郭平,等.绿色产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J].生态学杂志,2001,20(1):59-62.
[4]李兆前.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4):51-56.
[5]席俊杰,吴中,马淑萍.从传统生产到绿色制造及循环经济[J].中国科技论坛,2005,(5):95-99.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 篇4
(一) 县域经济及其基本特征
县域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和相对独立运行的综合性经济单元, 是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广大乡村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系统, 它处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特定形式, 是中国经济中特殊的行政区域经济。县域经济除了具有一般区域经济共有的特征以外, 还具有它自身的基本特征, 即县域经济具有综合性经济特征;县域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 以中小工业为支柱的行政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基本利用本地资源的行政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一种中观经济;县域经济是市场开放型经济;县域经济是市场化程度较低, 资本、技术和人才较为稀缺的经济。
(二)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因地制宜地寻求同时实现夯实发展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科技创新、统筹城乡发展这5大目标。
二、县域经济发展宗旨
(一)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走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 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城乡协调发展相比,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 强调的不仅仅是城乡共同发展, 而且是城乡相互融合, 以城带乡, 以乡促城的互动式发展。因此,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真正希望所在。只有工业发展了, 才能真正解决农业问题;只有城市发展了, 才能真正解决乡村问题;只有非农产业发达了, 才能真正解决农民问题。
(二)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是县域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域为中心, 集镇为纽带, 广大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网络。县域处于城乡结合部, 是城乡汇合点, 因而应该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从实际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考虑, 县域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 作为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 在发展规划的制定、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开发重点等一系列发展重大问题上, 县域都具有相对的、更大的自主权。其次, 作为承上启下的行政管理层次, 具有比较完备的管理职能, 能够有效地调整县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关系, 统一各部门的力量, 兼顾县、乡、村3个层次, 履行统筹、协调、组织、服务功能, 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全局。同时,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 而县域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加快县域内的工业化进程和服务业的发展, 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 发展县域经济的着力点是加快城镇化进程
发展县域经济是指在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全面地发展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 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县域经济具有2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农村在县域内占据绝大部分的地域, 造成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据主要的地位。二是农民占县域内居住人口的绝大多数, 使得农民的文明、富裕程度对整个县域经济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由此决定, 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 应把着力点放在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上。当然, 发展县域经济, 解决“三农”问题, 还须跳出“三农”抓“三农”, 即加快城镇化进程。从我国国情出发, 加快城镇化进程与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四) 发展县域经济应该因地制宜体
现特色
所谓因地制宜地发展县域经济, 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要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可将各地的县 (市) 区按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分为先进县 (市) 区, 中间县 (市) 区, 相对落后县 (市) 区3种类型, 然后对这3种类型的县 (市、区) 分别从宏观层面进行指导。二是以资源为导向, 构建县域特色经济, 创造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一个地区只有发展优势、特色经济, 才能在当地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五)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有新的思路
当前, 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背景下, 依然囿于传统观念和思路来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 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环境, 跟上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步伐。因此, 发展县域经济应扩大视野, 充分考虑全球经济和市场格局变化, 确立参与全球分工的定位, 更好地利用县域之外的生产要素, 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来发展自己。同时, 在思考县域经济的发展时, 不仅要重视发展产业和建设基础设施, 更要重视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 尤其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讲, 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三、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
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发展经济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的, 因而对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一) 以科技进步推动“新型工业化”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 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从欠发达走向发达的最重要的手段。对于欠发达经济来说, 应通过建立和扩大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产业部门, 使欠发达经济内部处于隐性失业状态的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来, 进而促使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工业部门占主导地位的一元经济结构, 这对经济增长是最重要的。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强调科技进步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优化和提升, 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 欠发达经济宜采取非均衡发展
战略
推进工业化进程战略, 有平衡增长地大推进发展战略和非均衡发展战略。应该说, 平衡增长的大推进战略是最佳的选择。然而, 对于欠发达经济和地区, 从影响经济增长的除“劳动”和“结构变迁”之外的5个要素来说, 它们都是稀缺的资源或不具备的条件。从主要稀缺资源应得到充分利用的角度出发, 应采取适宜大多数欠发达经济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以达到“联系效应”, 作为欠发达经济, 其主要稀缺资源是资本, 若实行一揽子投资, 则无法突破资本稀缺这一瓶颈。应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投资, 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首先政府应把社会基础设施投资视为己任。其次应把有限的投资投入到具有战略意义和“前向联系”较大的产业部门优先发展, 以牵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增长, 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三) 沿交通线扩散的城镇化
在经济发展的空间中, 一个大中型企业的建立或一个城镇的形成, 往往会成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 这个中心就是发展极。发展极缘于其“支配效应”和“创新”特征, 具有吸引作用和扩散作用。发展极理论的应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动自身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是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区域金融中心, 可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注入资金和活力;生产要素高度集中, 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不过, 发展极也存在“回波效应”, 会导致周边欠发达经济的发展更加滞后, 使周边欠发达区域处于贸易和竞争的不利境地, 使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弱化“回波效应”的对策主要是:对欠发达地区给予特殊政策和采取优惠措施;利用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点轴开发模式是发展极理论的一个创新。所谓点轴开发模式是根据区域经济由点及面发展的空间运行规律、合理选择增长极和各种交通轴线, 并使产业有效地向增长极及轴线两侧集中布局, 从而由点带轴、由轴带面、最终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带是区域经济学中一种典型点轴开发模式, 是一种地带式发展, 它认为:除种植业以外的社会经济活动, 大都集聚于大小不等的城镇, 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向各个方向平均辐射的, 而是沿着交通线扩散的。这就形成了以小城镇为“点”, 交通线为轴的产业带或发展轴线。这一模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 有着特别的意义。
(四) 以产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是用来定义围绕某一特定产业, 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 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即在一定领域内, 以某个主导产业为核心, 有着大量的相关企业与辅助机构, 依靠一定的分工形成的有利于专业化生产的组织协作形式, 使得产业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集群内企业依赖于集群形成一定的强劲的、持续的竞争优势。结构变迁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由于不同的产业结构代表着不同的经济增长优势, 所以, 对于尚处于欠发达经济状态、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的经济来说, 改变产业结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
(五) 解决“三农”问题必需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经营制度是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针对家庭小规模经营和市场之间的矛盾对经营体制的创新。它的实质是合理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 使3者之间的关系由原来单纯的买卖关系变成以利益为联结纽带、以契约为联结方式的新的利益共同体, 形成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目的是通过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业之间合作与联合形成的集体组织力量抵御市场对农业产业的冲击, 并使农户与企业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 进而达到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和维护农民权益的目的。
(六) 制度创新可以促进合作减少成本
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框架 篇5
几百年的会计发展史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会计的变革与社会经济环境及其他相关环境有直接联系,会计变革有它赖以存在的基础,而变革则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大改进与完善。从历史上来看,除了复式簿记形成会计的第一次重大变革以外,至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财务会计模式第二次重大变革。曾经有人预测“三式簿记”替代复式簿记的可能,但这并未成为现实。这说明社会环境的变化还没有达到完全否定复式簿记的时候。许多年来,世界各国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会计规范上作不懈的努力,但还没有对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人们普遍认为,这一框架将支撑财务会计的发展,并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现在人类已进入数字化经济时代,我们应该对这一框架进行重新审视,其意图非常明显:一是探寻框架主体结构变化的可能性;二是框架各部分内涵变化的现实性。
一、概念框架的总体结构
众所周知,会计信息是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向内外利害关系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这一信息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外部的投资人、债权人需要以此作为投资决策与信贷决策的依据;二是企业内部管理层要以会计信息来证实自己履行资产受托经管的责任;三是国家财政、税收等机构作为执行宏观调控与利益分享的依据。这就是会计信息的价值所在,它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核心。它存在的基础正是这三方利益的协调所需。那么,网络经济时代是否仍然存在这三者的利益,将成为讨论这一问题的起点。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周围究竟发生了什么!
1、互联网对经济的冲击。
有经济学家建议现在的经济应称为裸露的经济,因为互联网的出现使它变得更加透明与暴露,它排除了厂商和顾客之间的中间商,减少了交易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减少了进入障碍(主要针对互联网服务商而言),小公司能从外界更便宜地购入服务。
互联网减少了成本,增加了竞争,强化了价格机制的作用。它促使现实的经济更像是教科书中所说的那种完全信息、零交易成本、无进入障碍的完全竞争形式。通过增强信息在买卖双方之间的流动,互联网使得市场更有效率,并且使得资源被配置到最需要它的地方。“新”经济最显著的效果就是使得“旧”经济更有效率。
电子商务减少了公司成本,这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找到更便宜的供货商将变得更加容易降低取得成本;其次,它提供了更好地管理供给链的可能;最后,它使得库存管理更有效率,这样厂商就可以减少库存甚至使库存量为零。依靠提高效率和减少供货商的利润水平,电子商务就会降低厂商的生产成本。
互联网公司的投资者都预计未来利润的增加。但经济更快增长、成本进一步降低并不意味着这一点。成本的确大幅减少了,但是互联网公司的低进入障碍使得它们的利润水平极低。在互联网公司发展初期,它们的利润水平是很高的,受其刺激,许多新的进入者参与了这场竞争。在进入障碍极小的情况下,这个市场将会更加符合完全竞争模型,利润率最终会被拉动到接近零的水平。而最终的获益者将是消费者,他们可以享受到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低价格和高工资。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互联网经济一方面使企业内部管理更加有效,另一方面使外部的投资者能够绕开人为的会计报表限制而直接观察企业的各种经济状况,其结果导致企业内外双方的利益都得到满足。
2、网络经济对税收体系的挑战。
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使全球税收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存在的缺陷也暴露无疑。有人惊呼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征税工作将比以前更难。互联网代表了无国界,有一种“无处不在又无法触摸”的感觉。正是互联网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也是互联网将可能严重影响目前的税收体制,使政府难以获得足够的税收以提供满足居民所需的公共服务。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降临之际,税收部门也面临全球化带来的另一烦恼即“税收竞争”。针对一些国家采取低税率政策吸引国际资本和业务的做法,欧盟最近表示税收竞争已经影响到政府的收入并将在今后几年内反映出来,对此应予“宣战”。而互联网具有增加税收竞争的潜力,轻击鼠标就可以使跨国公司轻而易举地将其业务转向低税收地区。今后许多公司都会像默克的新闻媒体公司那样,自1987年以来在英国获利14亿英镑却不交一便士的公司税。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得出结论:在网络经济时代,国家作为宏观经济监督管理者,企业仍然要依法纳税。而互联网经济不仅未能给政府在税收上带来直接的利益,相反却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企业外部利益集团更加便利地从网上取得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的强制性约束将会逐步下降,而自我约束机制将会进一步增强。会计信息一旦成为公共商品,其质量高低将会直接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利益。
以上事实足以说明在网络经济时代,会计的概念框架没有变,变化的只是内涵。会计理论迫切需要对网络经济时代下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作出回答。例如:谁是会计信息使用人,会计信息究竟应达到什么质量标准,如何规范会计信息等。
二、概念框架的.内涵变化
1、谁是会计信息使用人。
网络经济使商品交易从有形走向无形。企业会计信息将由定期报告式走向随时随地在网上披露,我们已经很难确认谁是真正的会计信息使用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会计信息的真正受益人将是企业本身。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企业财务信息为外界特定使用人服务已成定式。一方面外部利益集团对企业会计信息有一定的质量要求;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层也想通过这一信息渠道来谋求自身利益。例如: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的依据是,要求企业提供债务偿还能力指标;而总经理一旦与董事会签下合同,若干年内的个人收益完全是由会计报表数据来评价决定的。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以后,由于会计信息可以在网上直接发布,各个外部集团都会关注企业的状况,企业已无法确认自己未来的利益集团是谁。唯有以会计信息来证实自己的发展潜力,才能获得众多投资人的认可并参与进来。在这里,企业再也不能象过去那样去“推销”会计信息,而应该以良好的商业形式与经营业绩去“吸引”外界。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证券市场的信息环境、组织结构、运作模式和竞争格局都已经和正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网上交易的快速发展,打破了时空限制,投资者利用互联网不再受制于固定的营业场所,同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证券市场中的广泛运用,开展网上交易大有可为。
以上表明,在网络经济时代,会计信息使用人呈现多元化、不确定的发展趋势,外部利益集团的瞬息万变给未来投资者带来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而唯一不变的正是最终的利益获得者,企业本身。
2、网络经济时代的会计信息质量。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会计信息质量作了准确地描述。它认为,从满足会计信息用户的要求出发,信息质量应具备可理解性和决策有用性。在成本效
益原则的约束前提下,会计对决策的首要质量应该是相关性和可靠性。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为会计信息所设立的这一质量体系可以说是相当完善的,然而执行的效果却不容乐观。国内外会计学界与实务界都几乎一致认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消失,而可靠性始终令人怀疑。人们在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会计人员有什么必要始终提供不真实的信息?而会计报表为何不能令决策者满意?以笔者个人之见,利益主体错位以及信息处理工具的落后是两个主要原因。
前文已经述及,财务会计信息的最终受益者实际上并不是外界,而是企业本身。我们知道市场经济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在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下,买卖双方的公平交易,这一交易是建立在双方以对等的交换来实现各自的价值基础上。会计信息的真实反映实际上是会计信息市场的客观要求。向企业外界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一方面使外界利益集团为实现各自的目的提供了决策依据,另一方面也使企业自身的价值得到满足。以歪曲的会计信息去蒙骗外界,企业的价值可能会暂时得以实现,但最终受害的必然是企业本身,因为我们很难想象这一不平等的交换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存在。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仅使广大投资者失去信心,而且还造就了一批行为扭曲的企业管理层,暴露了管理者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矛盾冲突。
会计信息处理工具的落后更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客观事实。我们一直认同这样一个现实:今天的会计报表是经过我们会计界多年努力、精心设计的,它以大部分会计信息使用人的共同需要为基础,而难以满足个别使用者的特定信息需求。美国哈佛大学卡普兰教授认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正在消失,这一方面是指会计信息不真实的一面,而更重要的是会计信息的披露在时间上、内容上难以满足外界要求的另一面,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我们在定期编制的有限的几张会计报表。
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会计信息从网上披露有可能较好地解决以上两大问题。网上披露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时间与信息含量。从时间上来看,企业可以将会计处理程序以及编报程序在网上连成一体,将整个会计的核算流程,从原始凭证的信息输入到最后的会计报表数字输出在同一时间完成。从信息含量上来看,网上信息不受任何限制,不仅可以披露规范的报表信息,而且可以披露内部管理的信息;不仅可以披露财务信息,还可以披露非财务的信息。如果会计信息能达到这样一个境地,我们不难想象会计信息的质量将会大大提高,外部信息使用人可以在第一时间查询自己所关心并需要的有关信息,从而使整个会计信息市场更加有效,社会资金的流向及资源配置更趋合理,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3、会计规范体系的变化。
从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中我们知道,会计信息质量必须依靠会计规范来加以保障。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会计信息质量在客观上有了提高的技术条件,但若没有一整套规范体系来支持,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我们过去所讲的会计规范体系实际上包括整个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特别是四大假设以及会计原则更是这一体系的核心。那么进入数字化的经济时代,这一体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要了解这一问题,首先有待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与改善。
变化之一,企业上网是发展趋势。最近,在欧洲举行的全球《财富》论坛上传出一条重要信息,不少跨国大公司声称:对没有上网的企业,将不与其建立贸易伙伴关系,不与之进行业务往来。而且,一些跨国企业已付诸实施,如在非洲等一些欠发达国家撤走其商务机构,因为在那里缺乏开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条件。
变化之二,电子商务,前景广阔。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透露,外界关心的《中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指导意见》,或称中国电子商务总体框架,目前正按照高层指标,进行到具有操作性的细化阶段。有关报告将涵盖关税、税收、电子付款、知识产权、隐私、安全、市场准入、贸易后勤及其他问题。
变化之三,网上营销,生产者与消费者互动。在当今网络经济时代,什么是新式品牌的定义?如何明确其管理原则? Procter & Gamble Co.全球网络策略副总裁马克。斯卡(Mark Schar)认为,品牌有四个要素:有益于消费者,具备高诚信度,提供附加价值,富有社团精神。如何将品牌与网络融合起来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当务之急。马克。斯卡简明阐述他的经济模式理论:网络时代的新经济与传统意义上的旧经济有着根本的不同,新经济是以信息为主导的互动式的。网络创造了新式品牌,而新式品牌带来了新式消费者,由于网络的用户主动性特征,使消费者们比以往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者具有更多的控制和选择能力。速度已成为一种商品,在现今时间紧迫感和信息过剩的双重压力下,消费者的速度也将变得越来越快,这就对品牌提出了“无时间性”的要求。
变化之四,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互联网的出现及使用至少使征税机构面临两大主要挑战。第一方面的挑战来自于互联网自身的独特性,即网上无形的商品交易的产生和纳税人向无形化方向发展,将使对网上进行征税的难度远远超过有形的交易和实实在在的纳税对象。互联网给税务机构带来的第二方面挑战是导致各国政府间日趋紧张的税收竞争,要求一国税务部门自愿放弃历来根据纳税人在本国境内发生的经济活动对其实施征税的政策,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会计赖以生存的基础-生产经营活动,从有形的市场转为无形的网上交易,原有的会计规范体系将会发生重大变化。笔者虽尚难描述这一变化全景,但以下几点仍然是笔者所认同的。
第一,会计的四大假设前提将会被突破。网上虚拟公司的出现是对会计实体的否定,同时这些稍纵即逝的网上公司也不存在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的问题,货币计量也会因为计量对象的变化而发生相应改变。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原有四大假设的存在,我们要做的应该是不断补充与完善这四大假设。
第二,会计原则的一体化趋势。毫无疑问,网上信息披露突破了原有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限制,同样也会突破原有会计原则的限制,一家一户式的会计规范,显然是不行的。所谓一体化的会计原则是指制定一个信息交易的规则,让信息的供求双方“自由贸易”,至于如何披露会计信息由它们双方自行谈判解决。会计原则就是这一信息市场的宏观监管体系,它以维护双方的利益为基础前提。这一规则如何制定还需我们花大力量去研究。
第三,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的有偿使用一直是会计界争论不休的问题。现今实施的会计信息无偿提供既不利于信息的充分披露,也违反了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原则。尽管会计信息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者自身的利益,但无偿提供会计信息将会使它们挖掘潜力的积极性受到制约,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会计信息交易市场,许多人提出可建立网络会计服务公司,这倒是一个有趣的设想,相信这一问题完全可以由市场来解决。
经济法学研究框架 篇6
【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经济分析
要新经济时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交易形式与交易项目。由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来往显得更加的频繁紧密,如何对会计领域中小现的一些新情况与新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与解决,如何对各国之间的财务信息进行可比性的分析与统计,都是摆在当今各国会计领域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下面,本文主要对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进行现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制定出适合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问题及对其进行经济分析等。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和我国目前的现状
简单地说,概念框架就是用来阐释整个会计报表的主要导向的基础性说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一系列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它可用来评估现有的会计准则、指导并发展未来的会计准则和解决现有的会计准则未曾涉及到的新会计问题。
在我国的会计实践中,对财务报表的要求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相关的规定中。
二、会计环境的变化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建设的影响
财务会计体系不仅仅是对简单的会计核算工作的总结,它应该是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因素结合作用而形成的产物。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决定了各国的会计环境也有所不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展还不完善,这就导致了我国在制定CF的过程当中,不能盲目标对国外现有的制度与模式进行照搬,而是应该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与经济发展现状,制定出能适应工我国曰前的会计环境又能服务工我国会计事业的CF。
在我国所经历一个漫长的计划经济时代当中,所有的企业都是国家的,为了满足政府对各企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所有的企业中的财务报表都只有政府可以使用。直到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及经济体制的改革后,我国才得以形成多种经济形式,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终工被打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的会计环境在这个时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开放以来,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壮大;政府逐步放松对生产要素的管制,市场调节功能增强;资本市场的崛起使产权证券化、货币化,并大大促进了产权交易的发展和产权的流动。
2.改革开放前同有企业的资金来源工政府拨款,政府是财务报表的唯一使用者;而改革开放以后,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资金主要依靠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等外部融资。而商业银行、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等也成为企业的资金来源,导致财务报表使用者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3.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推动了会计师职业的兴盛,使得当代的注册会计师得到队伍不断壮大。随着会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的知识结构与业务水平得相应得到了有效发展,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
4.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必然会更加剧烈,使得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企业在这样的市场冲击下,其持续经营的能力受到严重威胁,所面临的破产风险也随之增大。
在上述各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CF的制定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虽然我国的资本市场已逐渐形成,也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企业投资者及债权人已经成为或将慢慢成为会计信息的重要使用者,但在实际的财务报表制定过程中,还是要考虑到国家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使片用者这样一个客观事实。
2.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的破产在现代社会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加强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价在我国的市场环境中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由于长期的行政于段十预,我国一些偿债能力差、信用差的本该破产的企业也得以以重债企业的形式勉强维持着。对于这样的企业,如果按照权责发生制度来确认收人,将会产生巨额的虚假利润,在利益的诱使下,会容易造成信息的扭曲。
3.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权衡和资产计量的方法的选择,也必须根据特定的环境条件有所侧重。要求在制定CF时,要从我国会计环境出发,使其适应我国的国情,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当然,国家化和国际化都是客观会计环境的要求,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会计对经济的促进功能。
三、结束语
随着国际贸易来往的日益密切,所进行的交易就更加复杂,增加了财务会计工作的工作范围、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工作管理机制就显得更加重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就是为了有效地完善财务报告体系及公司的治理结构,强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原则性与独立性,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多渠道的改革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袁国红.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具雏形——兼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国际比较[J]会计之友,2006(10)
[2]葛家澍.論美国的会计概念框架与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经济法学研究框架 篇7
一、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决策和咨询提供智力支持
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之一,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大潮中, 地方高等学校的区域性决定了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发展更为紧密, 地方高校逐步成为了地方政府决策咨询的“智囊团”。地方经济的发展规划, 如产业规划、工业布局、农业产业开发等等重大的地方性课题的研究, 还需要地方高校的积极参与, 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切实地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决策和咨询提供智力支持[2]。
2. 直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随着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日益合理化, 地方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资源的开发、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的优化与经济效益的提高, 越来越取决于区域社会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归根结底, 取决于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为地方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培养各行各业人才, 直接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经验证明, 不重视区域社会自身的智力开发, 单靠外部的物质、技术与人才的输入是不可能收到显著效果的。
3. 有力促进区域文化的更新
发展区域文化事业需要提供一定的环境与基础, 而地方高校可以起到重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地方高校一方面为地方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另一方面也承担着传递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任务, 具有促进区域文化繁荣的功能。首先, 地方高校能有力地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 区域文化事业繁荣可以较好地满足区域社会成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区域社会成员丰富的精神生活又可以转化为推动区域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其次, 地方高校能有力促进区域社会文化观念的更新。区域文化观念是区域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 也是整个区域社会变迁的导向与先声。区域文化观念更新, 从根本上讲, 是由区域社会变革引起的, 但地方高校促进区域文化观念的正向变迁, 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4. 有力提升区域科技的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 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出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的推动作用。然而, 科技的作用主要通过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科技成果的转化来实现, 地方高校促进区域科技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区域科技发展主要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具有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 要造就这样一支科技人才队伍, 必须依赖于地方高校的迅速发展与结构的合理调整;第二, 地方高校能直接创造和开发新的科技成果, 为地方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最便捷的通道, 是区域发展新科技成果开发的重要基地, 能有力提升区域科技的水平, 加速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3]。
二、地方高校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 转变陈腐观念, 合理定位
大学定位主要包括办学模式、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办学规模、服务面向等方面。而一直以来, 地方高校在办学定位上普遍存在着追求“大而全, 争一流”和“重攀比、轻特色”的倾向, 模式趋同, 目标不明, 要么是办学目标定得过高, 脱离学校的实际办学水平;要么是盲目模仿, 贪大求全。然而, “当教育的使命是‘替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时, 环境的压力便要求教育工作者们刻苦思考, 并在这种思考中构成一幅未来的蓝图。”[4]许多地方高校并未立足自身性质、层次、功能、任务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 而是热衷于设置重复率很高的热门专业, 造成资源浪费。因此, 对地方高校的定位而言, 最为关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办学类型方面一般应确立为教学型大学。教学是地方高校的绝对工作中心, 教学是其第一任务。地方高校, 办学规模、办学设施、师资条件、办学环境、办学实力等方面都相对有限, 应当也只能把自己定位于教学型大学。 (2) 人才培养方面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面对地方经济社会的需要, 培养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广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的实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重点任务。 (3) 在服务方向上必须坚持地方性, 面向地方、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地方高校的地理区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只有从区域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 融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 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4) 在办学特色上加强特色建设是地方高校树立科学发展观, 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地方高校而言, 培育特色、发展特色、造就新的增长点, 是地方高校发展之战略, 是地方高校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也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举措[5]。
2. 瞄准区域市场, 调整专业
长期以来, 中国地方高校由于受到原有计划经济的影响, 其专业设置的理念及调整的力度都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专业设置贪大求全, 特色不鲜明;专业设置与地方社会需求脱节, 专业调整过于频繁等等。许多地方高校在决定专业设置时, 往往不重视对区域市场人才供需状况的调研, 也缺乏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和预测机制, 没有形成与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又立足于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 使得专业设置具有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要紧贴市场, 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设置新专业, 对于一些陈旧过时的传统专业要及时调整。“由于革新和技术进步, 经济领域将越来越需要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专业人才。”[6]为保证专业设置紧贴区域市场, 适应区域社会需求, 地方高校还必须做好人才需求预测, 使设置的新专业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为此, 一方面要吸收有关政府部门及行业、企业的负责人、专家、技术人员等参加, 加强对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情况的研究, 共同搞好人才需求预测;另一方面要开放办学, 主动走入市场, 同区域社会广泛联系, 加强对市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经济体制、产业结构改革与调整的研究, 深入了解人才需求信息, 考察人才需求动向与数量[7]。在此基础上, 才能使所设专业真正适应区域社会各方面对人才的需求, 为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3. 加强产学研结合, 提高能力
长期以来, 高等教育“过于偏重社会科学导致劳动市场上现有的毕业生类别失衡, 使毕业生和雇主对高等教育机构传授知识的质量感到失望。”[6]尤其是地方高校, 在培养人才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对各行各业人才的要求。因此, 地方高校要培养真正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必须加强产学研相结合, 首先, 建立完善的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开发体系, 使科研导向和科研发展策略紧贴市场, 使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得以及时转化。其次, 强化服务意识, 主动走出去, 加大学校与企业间的互动开放力度, 把解决地方的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 在服务地方上多下工夫;通过开放, 人才和信息在企业和高校之间可以实现共享, 高校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从而使学生学习与就业关系更密切, 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3]。
4. 服务地方经济, 持续发展
“随着区域社会的进步和区域经济、区域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中国区域高校社会服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8]目前, 在中国高等学校中, 地方高校占93%, 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 地方高校必须树立为所在地区的经济服务的理念, 将办学宗旨定位在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上来。这既是时代发展对地方高校提出的要求, 也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强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 更应强调其地方性, 在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加速科技向当地转化、优化当地资源配置、形成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地方高校能否持续发展, 关键在于能否立足本地作出正确的前瞻性分析和把握, 开拓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空间。地方高校要面向区域办学, 区域有多大, “校园”就要有多大[9]。这样, 地方高校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地方输送各行各业人才, 使地方高校与地区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逐步完善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体系, 开创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崭新局面。
摘要: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地方高校不仅仅为地方政府提供智力支持, 而且在区域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使地方高校的改革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地方高校应当在办学定位、学科专业调整、产学研结合和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做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改革, 才能使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确保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地方高校,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96.
[2]李清山.实施“三个战略”办好地方性特色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20) .
[3]周平, 陈俊生.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 2007, (10) .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36.
[5]杨科正.准确定位是地方高校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的前提和关键[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12) .
[6]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22-123.
[7]王成涛, 张健明.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S2) .
[8]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65.
经济法学研究框架 篇8
(一)国外文献
国际上对内部控制比较权威的研究还是COSO委员会,该委员会1992年提出并于1994年修改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对内部控制作了如下的描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指出内部控制由5个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2004年年底,针对国际企业界频繁发生的高层管理人员舞弊现象,COSO又颁布了一个概念全新的COSO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简称ERM)。此报告虽然保留了部分传统内部控制的某些概念,但在框架和要素方面,均有相当大的突破。ERM整体框架中除了经营目标和合法性目标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相似以外,提出了一类新的目标———战略目标,该目标的层次比其他三个目标更高。ERM整体框架包括了四类目标和八项要素,这四项目标是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法目标,八项要素分别为内部环境、目标制定、风险识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人们尽管对COSO研究报告还有很大争议,但COSO报告仍然不失为一份内部控制里程碑式的重要文献,提供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内部控制框架和评价标准。
(二)国内文献
相对国外来说,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自至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术界才开始对这一领域进行探索。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借鉴和吸取欧美发达国家的较为成熟的内部控制思想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涌现出不少具有理论见地或者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纵观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历史进程,我国内部控制领域有四条研究主线:第一条主线集中于内部控制概念辨析和界定方面的研究(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2000;阎达五、杨有红,2001;朱荣恩,2001;谷祺,2003;杨雄胜,2006);第二条主线是关于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方面的研究(刘玉廷,2001;方红星,2002;陈志斌,2004;于增彪,2006);第三条主线围绕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杨有红、胡燕,2004;李连华,2005);第四条主线研究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谢志华,2007;丁友刚、胡兴国,2007)。不难看出,很多学者不同程度地理解和借鉴了COSO报告的相关内容,其中一些更是对研究报告中某些要素的具体细化,这些都加深了人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了解。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内部控制的文献不多,而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内部控制能让人们对内部控制的本质有更深入的认识。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内部控制目前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主要围绕内部控制的内涵、核心内容、制度变迁等。如刘明辉、张宜霞(2002)借鉴系统论和新制度经济学有关理论,对内部控制的内涵、控制权的分配及优化、内部控制的外部效应、内部控制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戴彦、汪艳(2005)通过借助经济学中的“队生产”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对内部控制的本原进行了探讨,指出内部控制的核心问题是信息问题,且内部控制的信息问题不仅存在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而且存在于企业内部千差万别的各项作业(活动)之中;张美霞(2006)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变迁。这些学者的研究对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完善与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发现从经济学角度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还是不够的,而且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以企业委托代理下信息不对称为切入点,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研究内部控制的内涵、产生的根源、制度变迁的原理以及控制的优化,期望能使人们对内部控制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进而解决内部控制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二、内部控制的内涵及其理论变迁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现代企业是由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组成的,从总体来看,现代企业中存在两层的委托代理关系:资本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和经营者与员工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代理人是有机会主义行为,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函数的不一致,并且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又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就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人既需要充分发挥代理人的专业优势,又期望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对代理人实行控制,而代理人私人信息的存在则是有效控制的障碍。为了尽可能多的得到代理人的私人信息,委托人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激励相容契约的安排,诱使代理人的行为与委托人的目标一致;二是委托人主动收集更多关于代理人的私人信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控制包括了上述两种方式,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信息成本。委托人为了有效地对代理人进行激励和监督,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其中一种或同时采取两种方法,但前提是实现代理成本的最小化。为此,委托人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系列信息收集与传播的渠道,并制订相应的规则,保障信息真实、全面、及时的流动。由此可见,内部控制的产生的本源就是委托代理问题,同时可以看出信息不对称是内部控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效的内部控制能使企业内部交易双方(上下级/同级之间)获得使其行为有序化的信息,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抑制个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内部控制由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和非排他性,具有一定的公共品性质。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设计(生产)的内部控制制度,除了能给企业内部带来收益外,还给外部审计人员、外部投资者及监管者等相关各方带来收益,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外部性是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缺失、执行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信息为核心,内部控制控制原理包括监督、制衡和协调。在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所讨论的“团队生产”中,团队中成员分工合作,团队组织结构比较简单,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不是很严重,内部控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团队中成员思想和行为的协调。同时由于团队成员的偷懒行为的存在,内部控制的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监督功能。在现代企业中,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组织层级和人员的增加,组织中成员合作生产的方式也变得愈加复杂,偷懒和投机行为也随之复杂化了,单纯依靠资本所有者的监督和现场观察难以达到控制的效果。企业中出现了这样一些角色,他们处于多个层级的中间层次,同时处于控制与被控制的双重地位。对于上一层级而言,他们是被监督控制的对象;对于下一层级而言,他们又是监督观察者;同时在同一个层级中,也存在着相互制衡。同时企业内部上下层级以及同一层级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调具有中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整个企业形成了一个内部控制的网状结构。从中也可以看出,不管是协调、监督还是制衡都是以信息为载体,内部控制是一个以信息为核心,监督、制衡、协调三维一体的控制体系,如(图1)所示。
(二)内部控制理论变迁: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
制度变迁是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制度变迁也称制度创新,是人类为减低交易成本所作的努力。诺思在其代表作《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集中阐述了制度变迁理论。诺思指出当要素相对价格及谈判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及组织的偏好发生变化时,制度会发生变迁。一项制度安排只有在创新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的成本时才会被做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变迁是由外部环境(法律/技术)、企业目标、控制相对价格的变化引起的,内部控制变迁的过程,是从制度不均衡再到制度均衡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内部控制理论由来已久,先后经过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阶段,下面用制度变迁理论看内部控制变迁的轨迹。(1)内部牵制阶段制度分析。为防止发生舞弊行为或错误事项,将一个组织的各项工作职责进行细分,并认真研究各项职责特性和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找出各项职责之间的制约关系,并将这种关系设计到资产及其纪录的处理流程之中,形成最早的内部牵制。如出纳与会计记账的分离、资产保管与纪录的分离等。在这一个阶段企业内外部环境都比较简单,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也不是很严重,企业生产和管理比较流畅,这时控制的重点集中在资产的安全上,在这个时期的内部控制在供给满足制度需求上实现均衡。(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制度分析。早期的内部控制主要对象物是资产及其纪录的安全性。到20世纪40年代,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内部事务的增加,管理幅度和跨度也在增加,企业信息不对称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不断显现。控制制度的需求随着业务的发展拓展到管理领域,内部控制制度分为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一方面要实行分权管理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需要采取比单纯的内部牵制更为完善的控制措施,以减少单位内部的交易费用,以达到有效经营的目的。因此,以账户核对和职务分工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牵制,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逐步演变为由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人员条件、业务处理程序、检查标准和内部审计等要素构成的较为严密的内部控制系统。(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制度分析。内部控制制度阶段的内部控制适用于组织规模较小、业务相对简单、控制目的单一的情况,而且主要针对执行层面。1988年5月美国AICPA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以“内部控制结构”取代了原有的“内部控制”一词,并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明确了内部控制结构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内部控制结构理论主要是满足大型组织的需要,这阶段的内控关注执行层面外,更重要的是它关注决策层面、战略层面、决策与执行两层面的关系、执行与监督两个层次的关系。因此就需要从组织结构上进行规划,从整体关系上达到控制的要求和目的。内部控制结构阶段侧重于研究组织的决策、执行、监督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据此设计内部控制体系。(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制度分析。进入90年代后,面对日趋激烈的生存竞争环境,一个大型组织在重大问题上决策稍有不慎,便会有灭顶之灾。基于这些变化COSO委员会1992年提出并于1994年修改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对内部控制作了如下的描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指出内部控制由5个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2004年年底,针对国际企业界频繁发生的高层管理人员舞弊现象,COSO又颁布了一个概念全新的COSO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简称ERM)。此报告虽然保留了部分传统内部控制的某些概念,但在框架和要素方面,均有相当大的突破。企业风险管理包括了四类目标和八大要素。这四项目标是战略目标(该目标的层次比其他三个目标更高)、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法目标。八大要素分别为内部环境、目标制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讨论稿的积极意义,是指出内部控制必须积极地应对公司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影响自身生存及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风险应对决策能力,减少经营中的意外和损失,抓住机会,使公司的资源使用合理化、高效化。正因为风险管理相对于日常工作中的资产安全与纪录正确性而言,显的更为重要。因为真正的风险一旦来临,无论资产和纪录的质量如何,都可能都在瞬间荡然无存。从制度变迁理论看,是资产纪录的正确性的价格相对于整体风险来说价格相对降低了,企业风险因素的增加加大了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的,现代企业面临白热化的竞争市场环境,企业由于风险的增加降低了企业替代市场所节省的交易费用,由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引起的交易成本的变化,使得内部控制从一个均衡向另一个均衡发展。从上面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变迁动因是:企业的管理当局为了获得最大潜在利润(制度收益与制度成本的差,这个潜在利润主要是由于内部交易费用引起的),而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内部控制变迁的过程是随着社会的经济环境和形态的变化,原有的内控制度将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潜在的外部收益,从而由均衡状态演变为非均衡状态,这种非均衡的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重新回到均衡状态的强烈动力,客观上要求人们对它进行创新,达到新的均衡。这一变迁过程,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使内部控制从只关注资产安全到关注企业各项业务,从会计领域扩展到管理领域,从控制业务流程到企业全面的风险控制。
三、内部控制优化:监督、制衡、协调的优化与组合
(一)监督的经济学分析
内部控制是解决公司经营管理中不同层次经营者的委托代理问题,内部控制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不丧失控制的授权。内部控制是管理者为了不丧失控制权的前提下层层分解日常经营权,保证企业内部各经营系统有效地运转。授权带来的收益包括工作效率的提高、专业化的收益、员工积极性提高带来的收益等,假设是这样一条S型的曲线如(图2)中的OS,边际收益先递增(N点之前)后递减(N点之后)。随着授权增大,为了保持对员工的控制,监督成本(包括审批成本、制度成本、信息成本等)也成比率增加(如图2中的OP),授权的最优点是授权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授权带来的边际成本,如图中的M点。在内部控制OP下,M点被称之为不丧失控制的最优授权,M点的左边表现为授权不充分,M点的右边表现为授权过大。由于内部控制的完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降低,授权的监督成本曲线由OP下移至OP1,如图所示,在授权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授权带来的边际成本时,内部控制在OP1下,H点被称之为不丧失控制的最优授权,H点的左边表现为授权不充分,H点的右边表现为授权过大。可以看出H>M点,说明在内部控制在完善的情况下,授权的力度比内部控制不完善时要大,所带来的收益也大。
(二)制衡的博弈分析与优化
制衡原则是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运转的制度安排与实现,是以对公司各种权力合理分配、相互制衡为出发点而进行配置的结果,形成权责分明、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控制体制,是内部控制运作的精髓。内部控制的制衡机制在宏观上是公司治理的研究范畴,在微观层次上内部管理中不相容职位的分离。公司治理层次的制衡比较直观,研究的比较多,本文不多讨论。这里主要分析微观层次的内部控制制衡机制及其优化。微观层次的内部制衡机制包括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和部门内岗位之间的相互制衡。财务部门在部门之间的制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财、物两条线相互合作、相互制衡,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在企业中要增加财务部门的权力范围,使他们能对企业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服务的同时起到制衡的作用。岗位之间不同职位的制衡是内部控制研究的核心问题。下面利用经济学中博弈的工具来分析不同岗位之间相互制衡的机理与优化。不相容职位(制衡的具体化)的分离主要是基于两个假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相同错误的几率很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要大大低于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舞弊的可能性。通过博弈分析,展示不相容职位分离的内涵和有效性。第一,假设不相容职位的当事人分别为甲和乙,由于业务流程的关系,假设乙只能被动的与甲串谋,乙只能和它业务流程的下流人员主动串谋,且假设甲乙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其正常收入分别为B1、B2。第二,假设K为外界约束,体现为监管部门对舞弊的查处力度。K1表示甲乙串谋被监管部门发现时对甲的惩罚力度。K2表示甲乙串谋被监管部门发现对乙的惩罚力度,K3表示在乙履职的情况下甲舞弊被发现时的惩罚力度,K4表示在乙履职的情况下未能发现甲的舞弊而监管部门发现甲的舞弊后对乙的惩罚。且假设乙如果不与甲串谋,发现甲舞弊就按规定处理(上报上级/不与办理业务)。第三,假设舞弊对甲带来的利益为F,如果甲和乙串谋,甲给以的贿赂为D。第四,假设P为舞弊被查出的概率。P1表示甲乙串谋而被监管部门查出的概率,P2表示甲单个舞弊而被乙发现的概率,P3表示甲单个舞弊,乙履职而没有发现甲的舞弊,甲的舞弊被监管部门发现的概率。一般情况下P1
(三)协调的重要性与优化
协调对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质量非常重要。协调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协调是在沟通的基础上让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都围绕企业的目标而行动。COSO报告不论是五要素,还是八要素,均把沟通列为内部控制的一个要素,而且是与信息连在一起。这表明内部控制中的沟通是通过信息流动而实现的沟通,通过协调和控制企业内信息的流动从而确保信息流的真实、全面、及时。协调的基础是信息,信息传递不是单方面,而是双方的事情。信息传递者在组织中的地位、信息传递链、团体规模等结构因素对沟通的有效进行都具有重要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地位的高低对沟通的方向和频率有很大的影响。地位悬殊越大,信息趋向于从地位高的流向地位低的,在现实中表现为上级对下级的命令、指示等,协调还应包括下级向上级反应实际情况的渠道,同级之间的有效沟通。信息传递层次越多,它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也越长,信息失真率则越大,越不利于沟通。另外,组织机构庞大,层次太多,由于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和真实性也影响协调的效果。在滞后封闭的传统体制中,信息沟通无论是频率还是强度和广度都是很不够的,从而增加了内部控制以及协调的阻力。进入21世纪,人类利用计算机网络,大大提高了信息沟通能力。就内部控制而言,公司一旦实现了信息实时反映后,借助于计算机庞大的信息集成共享功能,可以有效地做到实时控制,从而信息系统真正起到最广泛的信息共享和协调,使信息在企业内部自由的流动,从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能明确自己的使命,自觉正确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开放式信息沟通模式下,信息将高度共享,组织实现充分协调,员工行为会自我优化,内部控制则成了全体员工及整个组织持续优化行为及绩效的保障性制度。
注:前面假设由于业务流程的前后关系,如果甲履职则乙没有串谋的前提,如果乙怂恿甲舞弊自己表示合作的话,那和前面谈论的甲舞弊乙串谋的策略相同,所以在这里不讨论这种情况
(四)监督、制衡、协调的优化组合
在充分考虑到内部控制各种方式有效性和成本效益的原则下,内部控制个方式之间存在一个优化组合的关系。如假设管理者将一个企业的销售和与销售相关的财务都委托给同一个部门进行运作,那么就这项委托来说,管理者必须加大监督力度,防止销售人员虚假交易侵害公司利益。如果管理者根据制衡的原理,将销售和与销售相关的财务工作交给不同的部门来运作——销售部门、财务部门、信用部门,使它们之间形成相互制衡,这样单个部门之间舞弊的难度就增加了,管理者的监督成本也就减少了,到同时由于部门之间的隔阂,需要增加部门之间的协调,这样就增加了协调方面和制衡方面的成本。所以可以看出,内部控制监督、制衡和协调之间存在一个组合,当管理的事务相对简单、信息不对称的程度相对较低的时候,内部控制可以主要以协调为主,适当对员工进行监督。当企业规模和人员的增加,组织中成员合作生产的方式也变得愈加复杂,信息不对称很突出的情况下制衡机制的作用就突显出来,因此,一个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应是监督、制衡、协调三者的优化组合。
参考文献
[1]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会计研究》2001年第2期。
[2]朱荣恩:《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审计研究》2003年第6期。
[3]刘明辉、张宜霞:《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会计研究》2002年第8期。
[4]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会计研究》2006年第2期。
[5]林钟高:《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理论框架与实施路径》,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6]李连华:《内部控制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罗必良:《新制度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经济法学研究框架 篇9
近十年, 会展业在中国蓬勃发展, 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统计, 我国会展业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东北、环渤海、西北、西南、长三角、中部、珠三角和台湾海峡西等八大会展经济带。八大经济带比较, 无论在办展数量还是展出面积上长三角经济区都位居第一, 分别占比30%和27%。由此可见, 长三角经济区会展业发展迅猛。[1]
无锡作为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 致力于走在全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列。2011年无锡市政府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把无锡建设成为在海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经过近两年的发展, 无锡取得了良好的会展经济效益。2012年, 全年共举办主要会展活动56个, 比上年同期增长18%, 其中超过6000平方米以上展览会43个, 展览总面积共约53.4万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 2012年会展业为无锡市创造了35亿元的收入。但是作为二线城市, 无锡身处长三角地区大城市包围中, 发展会展经济的资源环境和周边城市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会展产业发展容易受到极化效应的干扰。因而, 如何进一步推动无锡会展产业发展, 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扩大无锡会展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评价要素
1、波特钻石模型理论
“钻石模型”理论由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机会和政府等六个要素组成。前四大因素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机会与政府则是辅助要素, 六大因素整合作用, 形成一个双向强化的系统。[2]波特的“钻石”模型是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宏观分析工具, 现已被广泛沿用至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分析。
2、评价要素
会展业是建立在其他产业之上的关联性较强的生产性服务业, 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依据钻石模型中六大要素的互动关系, 综合考虑会展产业特点, 构建城市会展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见表1) 。
(1)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分为高级和低级二种。低级的指一般的硬件条件, 如自然禀赋和一般的生产条件。而高级的要素则指基于硬件上的软件发展水平, 如通讯、信息等。
(2) 需求条件。纵观国内外, 会展业较为发达的城市一般都是一个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中心城市, 会展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 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总量扩大必然对会展业产生强大的需求。所以, 城市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外贸发展水平等经济构成要素都是影响城市会展需求的主要因素。
(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这一因素主要指国内是否存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商和关联辅助行业。会展产业具有联动效应, 整个产业链横跨旅游、酒店、金融、保险、交通、物流、通讯、新闻广告等行业。在这些相关产业中, 旅游业、酒店业、交通运输业同会展业的相关性较强。由于交通运输业这一评价要素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要素, 因而可将其放到生产要素里予以考虑。
(4)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我国会展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会展企业规模、组织竞争状态多存在不足。对会展主体进行划分, 主要有会展场馆、会展公司和行业协会。此外, 会展活动的创意和组织更多地依靠专门人才, 某种程度上, 会展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而将具有双重属性的会展人力资源置于此因素之下予以考虑。
(5) 机会。对于城市会展产业而言, 促进产业发展的机会往往指政府的决策, 重大国际或国内有影响力的事件, 如奥运会、世博会等。
(6) 政府。政府通过影响其他四个关键要素来影响产业竞争力。就会展业而言, 政府直接涉足会展企业无法行动的领域, 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扶持、资源整合等, 通过创造新的机会和压力, 成为扩大钻石体系的力量。
三、无锡会展业竞争力分析
1、生产要素分析
(1) 区位条件与交通设施。无锡地处江苏省南部, 北靠长江, 南濒第三大淡水湖──太湖。21世纪初江苏省政府将沿江发展作为带动江苏发展的重要战略, 无锡拥有沿江的地理位置。太湖流域自古经济富庶, 文化昌盛, 无锡的空间结构、产业布局等都依靠太湖进行整合。良好的区位优势不仅是无锡成为苏南经济发达城市的动因, 也促使其成为华东地区主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可以衡量一个城市客流和货物的运载能力, 是城市发展会展业不可或缺的条件。无锡与沪、宁、杭等40多个大中城市形成2小时经济圈, 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构成立体式交通网, 可进入性强。交通运力是无锡发展会展业的竞争优势之一。
(2) 城市环境。无锡四季分明, 春秋两季, 气候宜人, 适宜举办会展活动。无锡城市环境保护力度大, 生态环境设施良好。无锡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 曾荣获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已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群。
2、需求条件分析
(1) 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从近三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来看, 无锡地区经济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排名十位左右, 长三角地区前五位。较高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助推无锡会展产业发展。
(2) 产业基础。无锡产业结构呈二、三、一格局。工业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特色冶金等五大产业持续发挥支柱作用, 工业水平的高低可以最为直接的反应会展业竞争力水平, 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足进步, 更能促进无锡产业结构调整, 使无锡在结合产业招展、办展中具有地方特色。
(3) 外贸发展水平。会展活动是人们进行文化、物质交流的一种方式, 可以为对外贸易搭建平台。反之, 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也是影响会展业活跃程度的一项因素。无锡外贸发展水平较好。[3]
3、相关支持产业分析
(1) 旅游业。无锡具有江南水乡独特的风貌, 集江、河、湖、山、泉、洞、园之美为一体, 旅游资源丰富, 境内有太湖、梅园、锡山、惠山等自然旅游资源, 还有张闻天纪念馆、大灵山等人文资源。这些旅游资源为会展旅游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3]
(2) 酒店业。无锡市三星级以上 (包括舒适性、高档和豪华型) 宾馆总数近120家[4]近年来, 希尔顿、洲际、华美达、喜来登、万豪、凯宾斯基、日航、千禧等全球著名酒店品牌已纷纷落户无锡。无锡住宿接待能力可满足无锡地区会展商务需求。
4、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分析
(1) 会展场馆。目前, 无锡能够承接展览会的专业场馆主要有四个, 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新体育展览中心、江阴国际会展中心和宜兴环保会展中心, 展馆总面积11.85万平方米。《2012中国会展数据统计分析报告》显示, 在全国102个被调查城市中, 已建场馆数量大于4个的城市有20个, 占比19.6%, 无锡位居此列 (见图2) 。在这些城市中, 展馆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上的有22个, 占比21.57%, 在10-20万平方米的城市有20个, 占比19.61% (见图3) , 可见无锡展馆总面积处于中游水平。
完善的场馆设施是影响会展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之一。尽管在体量上无锡展馆可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但从配套的硬件设施上看, 展馆周边酒店多拥有小型会议室, 能容纳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 尚缺乏能容纳千人以上的会议室, “展中有会, 会中有展”的会展交流模式受到限制。而且无锡最先进的场馆太湖博览中心周边的配套设施不完善, 交通不便利, 餐饮、住宿甚至包括提款刷卡等问题都给办展带来了困难。
图2已建场馆大于4个的城市
图3已建场馆面积在10-20万平方米的城市
(2) 会展企业。无锡现有注册会展企业近20家, 近两年, 经过市场的培育, 真正具备独立办展的综合实力, 为参展各方提供包括展览策划、展台搭建、安排交通餐饮等一条龙服务的专业公司不过5-6家, 余下企业多数从事器材租赁、礼仪服务等会展产业链下游业务。从专业展览公司举办的展会来看, 专业性展会品牌影响力有限, 更多展会则是面向无锡市民的消费展, 无锡会展市场主体实力不强。
(3) 会展行业协会。无锡市政府于2011年6月成立了无锡市会展业发展办公室 (简称会展办) , 该政府性机构兼具了会展行业协会职能, 与贸促会合署办公。会展办主要职责包括会展业规划、行业研究、政策拟定、行业管理、人才交流和培训、行业统计与评估、对外推介、会刊编制等。该组织的成立有利于无锡会展资源的整合, 助推会展经济发展。
(4) 会展人力资源。作为综合性很强的行业, 会展业需要各类人才, 从策划人、设计师、组展人, 到搭建工人、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 会展人力资源支持着整个会展活动的运作。处于会展经济发展期的无锡, 高端人才招聘难, 特别对专业复合型人才不构成吸引力。目前, 无锡两所高职院校开设了会展专业, 但专业规模不大, 虽然校企合作培养适用性人才, 为无锡会展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缓解了企业的用人压力, 但是会展业实践性强, 高端人才需要更多地经验积累, 所以短时间内学校供给的专业人才还不能满足需要。
5、机会分析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 确立会展业为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重要门类, 并提出目标将会展业培育成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性先导产业, 会展业在国家纲要中得以定性。随后商务部印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规划指导会展产业进一步发展。无锡发展会展业具有宏观背景。
2010年5月, 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三角区域规划。在这份规划中, 无锡被确立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服务外包与创意设计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旅游度假中心。无锡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完善, 无疑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6、政府行为分析
无锡市政府重视促进会展经济发展, 筹备打造会展文化产业园, 引进和大力培育会展市场主体。近两年更是通过举办业界活动, 如会展财富论坛、第十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等, 提升无锡会展城市知名度。通过走出去, 如在京召开无锡市会展业合作恳谈会, 宣传无锡会展环境, 加强会展推介力度。在政府引导下, 无锡会展业市场初步兴起。
四、提升无锡会展业竞争力的对策
综上分析, 无锡会展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具有良好的竞争优势, 但是产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则比较薄弱。这说明无锡要提升会展产业竞争力, 就必须更多地注重内在因素的发展, 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动态运作, 进而推动地区会展经济的发展。
1、重点培育内功
根据无锡现有会展场馆的功能和承载力以及太湖广场成熟板块的辐射力, 重点发展中小型专业展会, 打造无锡中小型专业展会集聚区。引导会展企业向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加大对成长性会展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不仅依靠“内培”,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更要依靠“外引”, 将具有项目策划和市场运作经验的复合型会展人才引进纳入无锡高端人才引进计划。
2、实施错位竞争
在无锡建设区域性会展商务之都总目标指引下, 根据无锡自身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特点, 找准定位, 实施错位竞争。积极引进与无锡优势产业需求相配套的会展项目和资源, 借力提高无锡会展业水平。专业展与公众展相结合, 既发挥无锡产业优势举办各类专业会展, 又利用无锡消费能力强的优势, 举办面向市场、面向公众的消费展。同时, 树立大会展发展理念, 会议展览并举, 既依托产业和市场优势举办各种展览会, 又发挥旅游城市的魅力, 吸引各类商务会议来无锡举办, 力争将无锡打造成著名的会议活动目的地。形成“以会带展”、“以展促贸”, 持续拉动会展业的发展。
3、逐步推进市场化
无锡会展业处于起步阶段, 投入较多, 必须依靠政府引导和组织, 但会展经济要保持健康发展, 做大做强, 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市场化进程是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 所以既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更要充分发挥会展企业的积极性, 逐步将目前政府主办的重点会展活动转交给专业会展企业承办, 不断提高会展业的市场化水平, 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化运行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12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分析报告》[EB/OL].2013-05http://www.cces2006.org.
[2]李明轩, 邱如美译, 迈克尔·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3]无锡统计局.2012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02-27http://www.wxtj.gov.cn/tjxx/tjgb/162754.shtml.
经济法学研究框架 篇10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范围与合作领域
1、区域范围
“丝绸之路经济带”贯穿亚欧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及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国内区域主要包括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北五省。
2、合作领域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资本输出计划的战略载体。可梳理出合作发展的五大主题领域:一是“通路通航”主题领域:交通运输业(港口、公路、铁路、物流),铁路建设与相关设备,航空服务、设备、整机生产等。二是“基建产业链”主题领域:建筑业(建筑及基础设施工程),装备制造业(设备及配套类装备制造),基建材料(钢铁、建材、有色等)。三是“能源建设”主题领域:中国油气进口的管道建设相关产业,电站建设、电力设备等。四是“通商”主题领域:商贸与文化产业,涵盖文化、旅游、教育等人文活动。五是“信息产业”主题领域:信息产品和服务。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格局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在陆地共有两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沿途主要国家基本情况如下。
从表1可知:中亚、中东大部分国家出口产品层次较低,主要以矿产资源、农产品以及能源初级产品为主,属于资源型产品的出口;进口产品主要以轻工纺织品、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能源机械装备、厨房小家电等产品为主。欧洲部分城市工业较为发达,体系完整;中亚、西亚和非洲部分地区工业相对落后,重工业基础薄弱,轻工业发展开始起步。总体而言,“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布局总体呈现出“哑铃状”空间结构特征,即东西两头工业基础强大,体系较为完整,而中间区域,大部分工业较为薄弱,工业体系尚不完整。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格局分析
西北区域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通过对比各省发展优势,确定陕西省西安市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发展定位。
从表2对我国西北五省资源和产业进行对比分析可知:陕西、甘肃和新疆有色金属资源比较丰富。从产业类型来看,均偏重化工和高载能,陕西主导产业为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甘肃主导产业为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和制造产业;青海、宁夏和新疆主导产业主要为高载能和能源化工。
四、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体构想
西安市是陕西省省会城市,与西北其它省份和其它国家进行资源相比,具有明显互补性和较强的差异性,在对外合作方面有其独特优势,总体构想如下。
1、战略定位
根据前面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国内比较优势分析,围绕丝路经济带战略“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目标,着力打造“一高地两中心六大核心区”,努力把西安建设成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创新能力、最具辐射带动作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让沿线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一高地: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开放高地。二中心:西北跨国商务与信息服务中心、西北跨国科研与文化交流服务中心。六大核心区:金融商贸物流核心区、高端装备制造业核心区、新型能源储运交易核心区、创意文化旅游核心区、科技研发与交流合作核心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核心区。
2、重点建设六大核心区
(1)打造区域金融与商贸物流核心区。立足西北,辐射丝路带,打造丝路经济带的金融商贸与中心,建设以特色金融市场为主、其它市场功能逐步跟进的金融中心,做强金融市场,掌控区域金融话语权;构建西北地区最大的立体化交通体系,即城市内部交通、高铁、陆海港、航空和信息五位一体的交通网络枢纽。
(2)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核心区。充分发挥军工优势,推进军民产业融合发展。建立渠道,努力为军工企业技术、人才、装备和资金等资源优势与地方经济的融合方面搭建平台,提供服务。
(3)打造新型能源储运交易核心区。加强能源资源合作,在现有与中亚、西亚以及俄罗斯的能源资源合作基础上,加快管道建设、炼化能力的转移。
(注:以上内容摘自各国驻我国大使馆参赞处。)
(注:以上内容摘自2015年西北五省各省年鉴。)
(4)打造创意文化旅游核心区。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集聚优势,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发挥自身历史文化资源集中、丰富的优势,建设国际化文化交流平台,打造出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展现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5)打造科技研发与交流合作核心区。建设功能较强的区域创新体系,大幅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使优势科技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或世界先进水平,主导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6)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核心区。引进一批第三方电子商务经营企业,通过国内知名电商如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的推荐,进一步吸引各类网络商店入驻西安,以跨境电子商务为方向,建成面向国际化的重要电商平台。
五、发展路径与发展建议
1、形成多方向和宽领域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一方面需“筑巢引凤”,引进外资、外来技术、外来思想,融合本土要素,“混血”优质发展;另一方面,需要“走出去”,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走出去建立国际商务渠道,强化与沿海和内地的合作,促使西安本地资源、本地文化、本地企业走向外面的世界。
2、探索内陆地区自由贸易新模式
一是西安独立发展模式,如自贸区模式和打造新型国际商务平台模式;二是西安与韩、日、新、中亚国家合作发展的模式。
3、构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
采取双边多边有机结合、成熟领域优先推进灵活策略,重点深化经贸、人文、科教、生态等领域与沿线各国务实合作,成为友好合作的名片、科教合作的基地、经贸合作的中心。
摘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加快向西发展的重要战略。西安与国外主要国家地区和国内其它地区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并具有独特的合作优势,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际国内资源状况,提出西安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定位、发展重点及路径。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比较,战略定位,发展重点
参考文献
[1]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新华网,2015.
[2]申现杰、肖金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14(11).
[3]田惠敏、田天、曾琬云: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5(21).
[4]桑百川、杨立卓:拓展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关系——基于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经济问题,2015(8).
[5]郑志来:“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5(7).
[6]曾昭宁:陕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定位及对策研究[A].陕西改革与新丝路新城镇建设研究2014年优秀论文集[C].2014.
经济法学研究框架 篇11
在这样的背景下,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突破,其背后,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和以马洪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所展现出来的极大的改革勇气。
江泽民密集召开11场座谈会
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过后,江泽民到中央主持工作。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究竟要确立什么样的目标模式?在这个重大问题的决断上,江泽民做了大量研究和思考。
1991年5月中旬,江泽民访问苏联。此时,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已改旗易帜,苏联也岌岌可危。美国作家库恩在《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一书中写道,当时,对改革是否会把中国“和平演变”为资本主义,中共党内争论得很激烈,“江泽民要寻找苏联崩溃的内在原因。他认为苏联重心过多地放在了政治改革而不是经济改革上,只有经济繁荣了才能保住党的执政地位。”
从苏联回国后,江泽民在两个月里密集策划和部署了11场座谈会,他提出座谈会围绕3个专题召开:第一,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第二,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和教训;第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江泽民还仔细甄选了参会的经济学家。这些人员必须满足3点要求:一是在思想解放、实事求是方面比较突出;二是对改革开放的设计、论证和文件起草等工作参与较多;三是找1到2名海外学成人员。另外,还要有几个能介绍并讨论资本主义经济和苏联、东欧经济的专家。最终,刘国光、张卓元、蒋一苇、陈东琪、吴敬琏、林毅夫、王慧炯、江春泽、周小川、郭树清、李景贤等21名专家获准参加座谈会。其中,林毅夫就是作为海外学成人员与会的。
1991年10月17日上午,第一场座谈会开始。一开会,江泽民就有言在先:这是闭门会议,可以自由、放开、活泼地研讨,允许争论。他自己带头,不作长篇大论的讲话,只在专家的讨论中随时插话、提问。据林毅夫回忆:“江泽民同志仔细听取了我的汇报,并不时插话,要我进一步阐述发言中的一些观点和论述。有几次汇报过程中,秘书拿来重要文件请他批示,或是有重要电话请他接,他特地要我先停下来,等他办完事以后再继续发言。”
11场座谈会开完后,对江泽民提出的3个专题形成了倾向性意见。首先,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从自由市场经济发展成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其次,市场配置资源总体上是有效的,苏联和东欧国家尽管反复不断地试图改进计划体制,但最终没有获得成功,传统计划体制有其内在的、无法克服的根本性障碍;再次,如果市场体制是有效的,运用于我国需要担心的问题有哪些。
应当说,这11次座谈会比较充分地讨论了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改革目标,出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倾向性提法。据周小川回忆,江泽民在座谈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计划体制的不足:“有的领导知道下面要一批项目,但故意不批,那里边的名堂多得很,贪污、受贿,什么乌七八糟的都会有。”
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他列举了当时盛行的关于新经济体制的3种提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江泽民说:“我个人的看法,比较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提法”。在中央党校讲话后,江泽民专程拜访了邓小平、陈云、李先念等老同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得到了他们的赞同。邓小平说:“可以先发内部文件,反映好的话,就可以讲,这样十四大也就有一个主题了。”
1992年10月12日,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在向大会作报告时,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接受中共中央的建议,同意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写进宪法修正案,这标志着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被确定下来。
与撒切尔夫人争论
十四大以后,各方面都希望能够再进一步,抓紧制定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规划。1993年5月31日,以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为组长的25人起草小组悄然进驻北京西北郊的玉泉山,任务就是为十四届三中全会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当天,江泽民主持了起草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作了一个长篇讲话。他强调,起草这个《决定》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十四大报告精神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一份纲领性的文件;这个《决定》一定要有所前进,有所发展;改革既要有长远目标,又要有针对性;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此后,为掌握第一手材料,江泽民到基层调研,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先后召开西北、华北、华东、东北、中南、西南各省区市经济工作座谈会、企业座谈会,一是听取大家对改革的意见,把好的建议吸收到文件中;二是提前向各方面打招呼,为统一思想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在江泽民的指导下,25人起草小组度过了紧张难忘的5个多月。据小组成员、时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的王梦奎回忆:“总的算起来,(最后)提交全会讨论的《决定》草案,是第八稿。当时起草组有同志开玩笑说,七搞(稿)八搞(稿),总算搞出来了。”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十四届三中全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除开头和结束语各一段简短的文字外,分10个部分、50条,因此又被称作“五十条”。这10个部分,构成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蓝图。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的文件,意义重大。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如果中国成功,将会给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提出一个哲学命题。”
nlc202309041152
但这一突破,不仅遇到深受传统观念束缚的中国人的忧惧,还遭到一些西方政治家的质疑。据曾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的陈锦华回忆:“江泽民同志跟我讲过,他和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争论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时,在谈话中说,你们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成功,是搞不下去的,因为市场经济是和私有制结合在一起的,你不搞私有制,市场经济怎么搞下去?江泽民同志不同意她的看法,说我们就要按我们自己这个路子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就和实践证明,中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是正确的。”
马洪最早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追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名词的起源,最早的提出者当中,有著名经济学家马洪,他是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之一。早在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马洪就给中央领导写信,建议把“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提法写进全会决议中。他说:“这个提法太重要了,如果不承认这一点,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和现行的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政策都难以从理论上说清楚。新中国成立后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商品经济和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时,我国的经济发展就顺利,就迅速,经济效益就好,否则,就得到相反的结果。”
1985年,马洪在《加强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的研究》一文中指出:“我们通过改革建立的‘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一种用有宏观管理的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经济,我认为,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叫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88年3月,马洪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为市场经济正名”。他说:“长期以来,‘左’的思想影响给我国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吸收现代经济学的有用成果造成了严重障碍。过去许多同志曾经把商品经济混同于资本主义经济。现在许多同志虽然承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却并不愿意承认它还是一种市场经济。”
1992年12月,就在十四大闭幕之后,在几位青年学者的协助下,马洪的文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公开出版。这部著作明确提出深化改革的策略,包括进一步深化企业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以及改革计划体制、完善宏观调控等,系统地反映了马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些重要思路。其中一些主张和建议,随后被吸收到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当中。
1993年10月,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江泽民指示马洪编写一本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的读物,马洪随即主持撰写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书,江泽民为这本书作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所大学校,大家都要自觉地进入这所大学校学习。不管遇到什么矛盾和问题,我们都要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子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后退是没有出路的。”
这本书深入浅出,好读易懂,即使没学过经济学的人,也能看明白。用马洪自己的话说:“搞政策研究的同志,一定要学会抓主要内容,写短报告。不仅要短,而且思路要清楚,语言要平实。领导同志很忙,一上班桌子上就摆着几十份文件,没有时间看那么长的报告。”所以,凡是经马洪修改过、送中央领导阅览的文件,都具有思路清晰,语言明快的特点。
如果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那么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改革开放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这五个环节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内容。如果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作一座大厦,这五个方面就是大厦的五大支柱;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石。此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这座大厦添砖加瓦。
经济法学研究框架 篇12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同时这对于现时期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场化已经成为农村改革的基本取向, 对于中国农村发展的意义重大:在宏观增收方面, 农村的市场化改革, 可以保证我国商品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 拓展中国的消费市场, 增加国民收入 (邱晓华、杜宇, 1994) ;在微观增收方面, 市场化也成为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 (蒋满霖, 2003;李玉红, 2006) 和农村“货往哪里卖、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走”三大主要问题的重要途径, 并且可以为资本投入农业领域提供市场机会, 形成对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习近平, 2004;周小云, 2006) 。
然而农村的市场经济在推进的过程中却受到了一些阻力。本文将从我国农村最基层的农民自治组织——村委会的视角出发, 探讨阻碍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因素。在市场经济的推进过程中, 由于农村基层村委会组织的职能缺失以及职能的扩大化, 村委会成为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替代品或者起着阻挠作用, 并进而影响了农村各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而且由于村干部自身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发生矛盾, 又缺乏必要的外部监督机制, 所以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进而综合影响了农村的市场化进程。
2 一个简单的理论分析框架:村委会与农村市场化
在将村委会与市场化结合起来分析时, 我们必须注重三个方面的因素:市场客体、市场主体以及交易体制。市场客体作为农村市场上的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 主要受市场主体的供给以及交易体制的影响。而市场的微观主体, 即农村中广大的转业农民, 是农村市场中最重要的部分, 是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主力军。市场化的交易体制是农村市场的内部环境, 它直接影响着市场化进程推进的速度。
以下的理论分析框架就是农村在市场化进程中, 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内部的正常市场交易体制发生了扭曲, 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以及其数量, 阻碍了农村市场化的进程。而在中国一些农村的现实状况中我们发现, 这种内部交易体制的扭曲主要来源于村委会干部的行为选择。他们在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在村委会管理事务以及自身牟利中寻求一种均衡, 当这种体制的外部约束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 这种均衡最终会被打破, 并达到另一种均衡。并且在村集体资源约束的条件下, 村委会干部的牟利往往与对普通农民利益的蚕食是结合在一起的。外部的约束监督的减少可以使其在既定资源下实现自己收益最大化的风险有所降低, 从而蚕食更多普通农民的利益, 使得市场主体数量的较少, 影响了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阻碍了农村的市场化。
由于现时生活中, 村委会与其组织成员村干部的行为选择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因此在以下的理论模型中, 我们对村干部行为选择进行分析, 以使我们的分析能更清晰化。首先我们来分析村干部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个人, 在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同时所面对的行为选择。其次将村干部的行为纳入村委会组织的集体行动中, 进一步分析其行为选择的变化。
2.1 村干部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个人的分析框架
个人选择是相对于集体选择而言的, 只要一个人i的福利Ui只受到他自己所选择的经济活动的影响, 即Ui=Ui (X1i, X2i, X3i, ……, Xni) , 这里X1, X2, X3, ……, Xn为经济人i的经济活动。
2.1.1 几个基本的假设条件
(1) 村干部在特定的时间内只从事两项工作, 一是农业生产, 一是村级管理事务。
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收入 (I1) 、因管理村级事务所得隐性收入 (I2) 及工资收入 (I3) 。
(2) 村干部农业生产有恒定不变的资本、劳动力投入, 且农业生产收益率一定。那么农业生产所取得收入只与其投入时间有关, 也就是与其管理村级事务的多少有关, 投入村级管理的时间越多, 用于农业生产的时间就越少, 则农业收入越低。
(3) 村委会管理村级事务具有一定的机会成本, 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 村干部会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正式资源和非正式资源将管理村级事务与为自己谋利结合在一起, 使其隐性的收益加上工资收益不低于机会成本。
(4) 他们的基本工资不变, 且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2.1.2由以上的假设我们容易得出
(1) 村干部的收入函数:I总=I1+I2+I3
(2) 由于在假设中剔除掉了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对村干部收入的影响, 所以四个收入函数皆为管理村级事务 (m) 的函数。I总 (m) , I1 (m) , I2 (m) , I3 (m)
(3) I1 (m) 是一个随m增加而递减的函数, 即dI1/dm<0 (如图1中I1 (m) 曲线所示) 。
(4) 由假设条件 (3) 可知I2 (m) 是一个递增的函数, 这是因为村干部的机会成本是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外出务工, 他们收入的增加是一个递增的过程, 且其增加速度递减。即dI2/dm>0, d2I2/dm2<0。 (如图1I2 (m) 曲线所示)
(5) I3 (m) 是一个常数, 即dI3/dm=0。 (如图1I3 (m) 曲线所示)
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村干部, 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即收入最大化。其最大化的条件是一阶导等于零。dI总/dm=0。
即dI1/dm+dI2/dm+dI3/dm=0;
则dI1/dm+dI2/dm=0
由于dI1/dm<0且dI2/dm>0只要其绝对值相等即可。
|dI1/dm|=|dI2/dm|
由一阶导的几何特性便可得出, 当曲线I1和I2斜率的绝对值相等时, 所对应总收入达到最大。由图可以看出在m*处达到最大, 最大收入为I (m*) 。
2.2 村干部作为村集体一员的行为分析框架
现在, 我们将村干部的行为纳入村集体组织的体系中, 即Ui=Ui (X1i, X2i, X3i, ……, Xni, Xmk) 。即村干部i的行为选择已不能仅从与自身有关的n个经济活动有关考虑, 还要考虑到村集体k的m目标行为的影响。
假定村集体的整体福利目标为X, 为使X最大化, 最能代表全村农民利益的村委会所实施的行动为Xi, 在此行为选择下, 村干部的净收益YIi;村委会干部的效用目标为Y, 为使Y最大化, 村干部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所实施的行动为Yj, 其净收益为YIj;则有:
(1) X∩Y=ϕ。即村委会干部个人的利益与村集体的利益完全相悖, 二者的行为目标没有共同的部分。但这只是一种理论的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村委会干部也是村集体的一份子, 这种冲突不会存在, 不予以进一步分析。
(2) X=Y。即村委会干部个人利益与村集体利益没有冲突, 二者的行为目标完全一致。从亚当?斯密经济人“利已心”的前提出发, 这也只是一种理论的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 极少存在, 也不作分析。
(3) X∩Y=B。B为X与Y的公共解, 即村委会干部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和村集体利益的代表, 其福利效用目标不是完全一致的, 也不是完全相悖, 但其有公共的部分B。这是村委会在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经济行为的一种常态, 也是村委会存在的一个重要前提。若YIi>YIj, 村委会干部更倾向于实施行动Xi, 则村委会干部在全体村民整体福利水平提高的目标下选择行动, 最终有利于农村市场化的进程。若YIj>YIi, 村委会干部更倾向于实施行动Yj, 则村委会干部会在个人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下选择行为。这样的话, 在村集体总的经济利益一定的条件下, 普通村民的利益可能因此受到蚕食, 最终影响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 阻碍农村市场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尽管现实中村委会作为村民一个自治组织而存在, 但长期所形成的基层管理体制使得村委会具有双重性质, 面临着村民支持和上级机构管理的双重制约成本。这样就会加大其选择实施Yj的成本 (被检举的成本、名声受损的成本及不能连任的成本等) , 且会随着YIj偏离YIi越来越大, 成本也会有所增加。从而使YIj
从而, 村委会干部的行为选择就会由于I2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因为集体村务的过多管理有约束的成本而减少参与, 这在一些外部约束性较大的农村更能充分地体现。在图1和图2中表现在m2*
3 结语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转变村委会职能, 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这一问题上, 目前有两种意见可以借鉴:一是脱离村委会, 在农村重新建立一个班子, 来管理农村的经济事务;另一种是彻底转变村委会职能, 使其成为真正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并给其明确的职责规定以及必要的监督。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这是因为,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当制度变迁的收益大于制度变迁的成本时, 制度供给者会致力于制度的创新。农村新集体经济组织的建立面临的是双倍的成本, 新制度的形成、新组织的建立成本大于收益。而村委会的职能转变可以减少这种变迁成本。在合理的激励机制下, 实现村干部自身收益最大化与全村庄福利最大化的统一, 变村委会的阻力作用为动力作用, 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晓华, 杜宇.中国农村市场的发展潜力及开发思路[J].经济研究, 1994, (8) .
[2]李玉红.农村市场化对乡镇企业产出增长的贡献[J].中国农村观察, 2006, (3) .
[3]周小云.农村市场化与非市场化的发展选择[J].经济论坛, 2006, (18) .
[4]周脉伏, 稽景涛, 左臣明.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J].农业经济问题, 2004, (4) .
[5]蒋满霖.农村市场化与增加农民收入[J].农村经济, 2003, (1) .
【经济法学研究框架】推荐阅读:
经济法学教学07-20
经济法学专业08-31
经济法学教案09-01
经济法学论文范文10-24
经济法法学教学06-26
高职法学教学经济法08-08
经济分析法学论文09-10
经济法学期末复习指导09-29
《经济法学》练习题库及答案详解06-09
经济法学01章在线测试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