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研究

2024-10-19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研究(精选12篇)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研究 篇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这个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型资助体系建设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机会均等”和“成本分担”的原则,采取无偿资助和有偿资助并行的方式,通过完善法律和制度,将国家、社会、个人应当承担的责任进一步明确,规范资助工作,提高资助效益。

一、合理规划和分担教育成本,加大政府投入

(一)科学制定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合理分担教育成本

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学费价格体系。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收费标准已达到城镇家庭承受能力的最高值,并且严重超过农村家庭承受能力。在制定学费标准时,要考虑到国家、地区的历史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的支付能力等综合因素。其次,学校还应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可以根据培养方案自由选课,自主选择、支配在校学习时间;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勤工助学工作增加经济收入;经济特殊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休学,工作一到两年后再复学;鼓励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前毕业,降低资助经费和教育成本。

(二)明确国家主体责任,加大政府投入

首先,国家是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主体,国家责任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救助。政府应当把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看成是其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政府义务,在对其资助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切实保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其次,加大政府投入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实际上,造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投入的严重不足。在高等教育规模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翻倍的情况下,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 (G D P的比例却没有相应增加。

二、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使资助工作科学规范

(一)加强立法工作,使资助工作有法可依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还很不完善。给资助工作立法,在教育事业中充分体现国家意志;为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提供法律保障;为国家助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制度保障;依法设立助学机构,为资助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法律依据;更有效地提高资助工作的管理效率,充分约束资助体系中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有效提高资助工作社会融资,从法律高度给参与资助的社会团体和个人以优惠和激励。

(二)加强制度建设,使资助工作有章可循

作为资助工作操作层面主体的高校,在制度建设上也存在很大的欠缺,尤其是经济困难学生身份认定和资助管理方面,维度单一、体系不全、方法简单、层次不清、效果不明。笔者认为应加强调查,摸清基本情况;细致观察,了解具体情况;运用科技,掌握消费情况;完善制度,科学规范管理。制定多维度、多层面、多方位的配套措施与制度,健全各种量化指标和科学设计工作流程,从宏观上和微观上全面把握和认识经济困难学生。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三、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社保体系

(一)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使其涵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笔者认为,改革社会保障体系时应将暂时不能参与社会工作而获得经济收入,不能在经济上独立的年满18周岁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其中。这无论从“科教兴国”的战略出发还是从社会保障理论上考虑都是合乎逻辑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该具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

(二)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灵活对待,使其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

为保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府应该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操作规程。如允许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失业保险,对于其不能缴纳的单位和个人承担的费用可以由政府垫付,等到其参加工作,有经济收入之后逐年补齐;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将户口暂留原籍,待其付清社保费用后再行迁出等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他们能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

四、完善以助学贷款为核心的资助措施

(一)充分整合到校资金

从目前运行的资助体系来看,各种资助措施的目标不明确,作用不明显,关系重叠不清。特别是社会资助,名目繁多,容易造成重复资助现象。可以根据资金的性质和用途,按照“奖、贷、助”等方式,由学校统一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避免重复资助和资助不足现象发生,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效益。

(二)建立以助学贷款为核心的资助分配体系

作为实施资助工作主体的高校,应该建立以助学贷款为核心,以按各种资金性质、用途不同的分类资助体系。推动以助学贷款为主的、多元化的、各种资助方式相结合的资助体系建设,彻底将无偿保障性资助、有偿保障性资助、奖励性资助、奖励划分清楚。尽量避免单项资助对整个资助体系的冲击,要将整合过的资助资金,通过全面综合考察,根据预先设定的资助项目发放给经济困难学生。

五、拓宽资金渠道,增加社会性资助

(一)资助工作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本

近年来,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以来,资助的资金总量相对于庞大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显得非常不足,还不能满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发展和成长成才的需要,在提高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资助工作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本。

(二)政府加强政策规划,促使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教育领域

政府应该出台更多措施,使企业和高校联合起来,通过产学研结合,达到企业、高校、学生三赢:企业可以得到技术支持而赢得利润,高校得以发展,学生得以解困。还可以将通过各种途径筹得社会资金成立资助基金,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另外,政府还可以尝试发行教育彩票促使社会各界主动参与到高校学生资助行列。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从合理规划和分担教育成本, 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社保体系;完善以助学贷款为核心的资助措施;拓宽资金渠道, 增加社会性资助和加强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支持与心理援助6个方面构建新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研究 篇2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和生活困难群众的关心,近年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切实减轻了经济困难家庭的教育负担,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铺设一条入学的绿色通道。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坚持政府主导、教育主抓、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

一、资助项目与标准

1、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其标准为:中小学按在校日250天计算,贫困寄宿小学生每人每天4元,全年1000元,初中生每人每天5元,全年1250元,申报的时间一般为秋季学期9-10月份。

2、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以前是国家为中职一、二年级全部学生每生每年提供1500元的生活补助,从2012年秋季起,资助对象为中职一、二年在校的涉农专业学生和15%的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资助金额仍然是每生每年1500元。

3、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从2012年秋季开始国家对中职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和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免除学费。其中免学费补助资金全省按每生每年2000元测算标准补助,对学费标准高于2000元形成的资金缺口由地方财政保障到位,多少都不需要学生另外交学费。

4、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设立,主要用于受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开支,平均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我省实行每生每年1000元和2000元两档标准,资助面占在校学生的20%左右,一般在秋季学期的12月份组织实施。

5、大学生资助:

(1)、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主要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解决大学深造的学费,每生每年最高可申请6000元贷款,每年8月在户籍地申请办理,由国家开发银行放贷。

(2)、政府资助。荆门市教育局和财政局每年资助我县10名,我们县资助20名左右应届大学贫困新生,每生一次性资助人民币3000元。

(3)、大学新生入学项目:此项目是中国教育发展基金在我省实施大学新生入学资助项目,一次性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提供一定交通费和生活费补助,资助标准为考入省内高校500元,省外高校1000元

二、认定标准

在资助对象的选定上,以义务教育阶段、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学生为重点,兼顾应届大学新生。重点资助以下七类家庭的子女:

1、已被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确定的城市低保户,农村特困

户,优抚、军属中特困户子女以及烈士子女(佐证

材料:农村、城镇居民低保证,军属证明、烈士证、)

2、父母亲双亡或一方死亡,家庭缺乏劳动力,无收入来源,生活特别困难家庭的子女(户籍证明、村、镇出具的证明材料);

3、父母双方或有一方常年患重大疾病,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县级以上人民医院诊断书、病历等);

4、遭受天灾人祸,造成重大损失,无力负担学费的家庭子女(村、镇出具的证明材料);

5、孤儿、残疾人家庭子女及残疾学生(孤儿证明、残疾证)。

6、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学生(独生子女证、镇计生部门出具的双女户证明);

7、移民家庭的子女。

三、认定程序

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认定:

1、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家长(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上交上述七类认定标准之一的印证材料,学校组织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申请表》。

2、评审。由学校评审小组根据学生提交的《申请表》和困难情况的印证材料,对申请接受资助学生的家庭贫困程度进行审核。

3、公示。学校评审小组通过后,将通过评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在学校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的,评审小组应对有关情况进行重新审核认定。

4、上报。学校根据公示结果确定受助学生名单,由校长签字后报资助管理中心。

5、认定。教育、财政主管领导对各地校上报的受助学生进行审核审定,并将有关信息在相关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6、资助。义务教育阶段由财政直接划拨学校,由学校组织发放,其他的资助由财政、国开行等部门将资助资金直接打入学生个人账号,学校组织学生签字确认。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研究 篇3

资助;创新;教育;体系

1.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现状

全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基本情况。目前,全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约占在校大学生的25%左右,西部高校由于生源等原因,这个比例还要高些,基本情况可以概括为基数大,数量多。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不能够仅仅局限于经济资助,要从受助学生实际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在经济帮扶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他们思想素质、理想信念、竞争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援助。

2007年,国家新资助政策实施后,全国建立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资助体系。特别是2008年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地方财政拨专款,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经费力度加大。另外,各高校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还建立了很多资助基金,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元混合的资助体系。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中的不足。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不足:资助总额度和资助面还不够。由于全国大学生基数大,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数量多,这方面的矛盾始终存在;资助工作与人才培养结合不够。资助工作不能就资助而资助,要不断创新资助工作理念,要围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来拓展资助工作;资助资源效能发挥不够。应该充分挥资助资源功能,丰富资助工作内涵,不断创新资助工作机制,进一步梳理各项奖励、资助政策,确保政府、学校和社会设立的各类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和其他资助政策及措施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形成合力,确保各项资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2.创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树立资助体系的创新理念。从当前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高校资助工作现状和经济困难学生的真正需求来看,他们需要的帮助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援助,要彻底解决经济困难问题,在做好经济资助的同时,必须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就业力、竞争力和创造力。这就需要不断创新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的理念。

把好资助入口关。究竟怎样的学生才能认定为贫困生?现行的大多数高校的依据都是由生源地的乡镇、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但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很多负责资助工作老师都发现,这样的“贫困证明”,有一些是存在“水分”。当地乡镇、民政部门碍于人情等因素,有些会开具与事实情况不符的证明,这样就使一部分实际不贫困的学生,也别列入到贫困生的范围之中。首先,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才是杜绝“伪贫困生”最效的方式。其次,高校应该规范审核贫困生的程序和内容,通过查阅家庭经济调查表、经济困难证明、班级民主评议等,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每个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他们的就餐消费、穿衣打扮、购买奢侈消费品、娱乐消费等方面的情况。确保每学期或每学年定期进行贫困生资格进行复核,以确定困难学生数量和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动态变化,公开、公平、公正地使用好各项资助。再次,高校可建立贫困大学生个人信息库,实时记录困难学生的奖惩情况、家庭变故、资助情况等,并对学生毕业后的信息进行追踪调查。这也为这些大学生毕业后制定合理的个人偿还助学贷款方案提供相应的信息平台,同时,明确的数据信息也有利于银行和社会各种企业实体和机构选拔资助贫困大学生,以及跟踪反馈学生情况。

落实教育激励。经济资助过度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使少数学生滋生“等、靠、要”的消极思想,甚至认为得到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一旦没有得到资助就抱怨社会、抱怨学校。因此,勤工助学是培养学生的劳动理念、自立意识、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弱化“补、减、免”,尽量用“奖、贷、勤”等方式解决问题。促进大学生自强自立。国家助学金是非常有益于贫困生的资助方式,但不是贫困生最支持的方式。通过强化与弱化相结合的方式既避免了“养懒汉”的现象,又使需要资助的学生得到了帮助,充分体现了大学生教育目的。

同时,树立贫困典型,弘扬“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宣传阵地,挖掘在校贫困大学生积极进取、拼搏奋进的事迹,在社会、学校营造关心支持他们自立自强,对展示和塑造当代大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勇于面对困难的良好形象,引导更多的困难学生诚信做人,感恩进取有积极正面的作用。

3.创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

多轨资助。多轨资助就是要求建立以国家、社会、高校、家庭、学生自身为渠道的多轨资助体系。其中高校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争取各种社会资助,减轻学校的压力。

首先,高校应该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在学校设立各种助困奖学金。学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科技转化合作单位及毕业校友的联系,争取让他们在学校设立助学金和奖学金。其次,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建立校外勤工助学基地,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社会的资助。把人才培养、就业服务与助困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多赢。

多项资助。针对学生个体经济资助,没有涉及能力支持、信念支持和信息资源支持等,鉴于以上不足,可尝试试行对学生团体的资助模式,以奖励来淡化经济资助、强化其他各项支持。

首先,建立班级整体资助制度。可以对经济困难学生占多数的班级实施整体社会资金救助,鼓励整个班级奋发进取,整体进步。这样既有效地使用了社会资助,也扩大了社会资助的社会影响,同时也避免了社会救助过于分散。其次,建立创业团队制度。很多经济困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工,他们打工比较零散,不成规模,收益也很少。学校应该在资助体系中为他们搭建打工平台,鼓励他们以打工为基础积极创业,形成创业团队,这样可使经济困难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融入集体,感受团队力量,缓解自卑心理。

落实资助回馈。当评议小组按照程序将本年度贫困资助同学确定后,受资助的同学需要在本年度学校设立的助学岗位中工作一定学时,身体力行完成资助回馈。经过大家监督,培养其助人为乐的精神,最终发挥资助功能和育人功能。同时,要进一步发展具有竞争性的奖学金、具有自主性的勤工俭学等积极资助方式;探索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途径和方法,扩宽学生贷款的种类和形式;积极拓展参与多元化的资助形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就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从重视改善民生,促进教育公平,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为我们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为高校资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创新资助体系和资助机制是高校资助工作中最高的目标。

[1]张耀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探析[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2]甘剑锋.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M].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

[3]窦锦伟.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现状及模式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

[4]林 娜.高校贫困生资助新模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研究 篇4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资助体系现状

据统计, 目前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达460多万人, 占学生总数的20%[1]。为了帮助他们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高校逐步建立了新资助体系。 (见图1)

(一) 助学奖学金制度。

新资助体系较之过去相比, 第一, 加大了投入力度, 仅2008年中央财政就拿出了308亿元, 随后每年投入经费将达到500亿元[2]。第二, 增大了奖励标准, 国家奖学金提升到每年8000元, 国家助学金最高补助也由每年1500元提升到了3000元。第三, 提高了获助受益面, 以后每年全国大约400万大学生都能获得各种形式的补助。第四, 扩大了奖学金的覆盖范围,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了———“国家励志奖学金”, 改变了旧体系中奖学金的狭隘面。

(二) 助学贷款制度。

国家在新资助体系中, 大力提倡实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这是一种近几年探索出的比较符合金融属性、具有商业可持续发展、在身份认定和信用约束等方面有突出优势的助学贷款, 它有利于降低助学贷款的风险和回收成本, 有效保障了学生欠款和及时还款问题。

(三) 勤工助学制度。

新出台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对勤工助学的原则、岗位设置、组织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规范管理了高校学生勤工助学工作, 促进了其健康、有序地开展, 有效保障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四) 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制度。

新资助体系中,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 直接指明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定义, 明确了认定程序等, 这是我国首次将学生家庭经济认定工作摆上前台。

(五) 其他补助及减免制度。

新资助体系中还包括特殊困难补贴, 临时困难补贴, 校内助学奖学金, 校内无息借款, 学费减、免, “绿色通道”等制度, 成为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

在新资助体系中,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存在困难,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缺乏合理的认定标准。目前高校没有收入申报和监控机制, 学生人数众多, 无法掌握学生的实际生活支出, 更无法掌握家庭实际经济状况, 主要凭借学生填写的一些表格及生源地所在地的证明作为依据来进行认定, 但实际情况是部分地方基层容易出具困难证明, 对认定工作的真实性和公平性产生了冲击[3]。第二,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愿意或羞于说明自身家庭情况, 对自我实行封闭, 从而不愿或没收到资助, 在新资助体系中, 被认定直接关系到可以享受几千元助学金的问题, 这直接影响了学校认定工作的开展难度, 同时学生之间也有争议, 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教育。

(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制单一。

当前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制仍然是一种单一的国家财政强力支持下的扶贫济困政策, 资助主体主要限于政府和高校, 没有形成企业、集团、社区及个人等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资助模式, 这种单一的资助体制主要依赖于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政府对资助政策的稳定支持, 这将很难适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三) 国家助学贷款操作存在困难。

国家助学贷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操作仍存在困难。首先, 银行贷款积极性不高, 存在高校一头热、银行一头冷的现象, 银行普遍认为助学贷款成本高、风险大, 是作为政治性任务来完成的。其次, 国家助学贷款操作程序极其复杂, 从学生提出申请到贷款发放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学生需提供各种申请、证明等, 手续极为繁琐。再次, 由于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 不能按期归还贷款, 甚至出现毕业后不还贷款的现象, 直接影响到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推进和长远发展。

(四) 勤工助学岗位难满足需求。

一是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普遍存在岗位少, 报酬低;二是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受到各种因素制约, 数量比较少, 并且由于学生缺乏专业劳动技能, 社会对其勤工助学的认可度不高;三是勤工助学岗位与专业关联性不强, 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五) 对经济困难学生缺乏人文关怀。

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都来自经济和教育欠发达的地区, 很多学生都不愿意接受或面对贫困的现实, 加之学校对经济困难学生人文关怀的缺乏, 直接导致这些学生在生活中缺乏自信, 产生心理焦虑, 形成自卑和自我封闭等心理障碍, 在人际交往、沟通交流等方面尤为突出。

三、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资助体系对策思考

(一) 建立科学合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有助于加强资助工作的准确到位和规范操作, 将资助落到实处。因此, 从高校角度出发, 要建立年级、学院、学校三级认定, 结合学生家庭环境、家庭经济、日常消费水平、生活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表现情况综合考虑, 核实学生申报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证明材料, 确保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能够获得资助。从地方角度出发, 规范地方基层组织家庭经济调查工作, 特别是应提高证明材料可信度, 应建立信息资料库, 同时实施责任追究制度。

(二) 挖掘社会资源, 拓宽勤工助学渠道。

开展勤工助学是学生用劳动获得自我解困、自我资助的重要方式, 是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有效措施, 也是学生社会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 校园内勤工助学, 高校应统筹安排, 设立专项经费, 安排一定量的用工岗位, 为学生提供劳务服务机会。其次, 校园外勤工助学, 高校应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广泛联系, 争取支持, 寻找一些适合大学生特点的知识型、智能型勤工助学岗位, 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了解社会。最后, 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这一点可以从提供学生勤工助学的岗位上进行区分, 低年级的学生以劳务型、服务型的岗位为主要安排对象, 注重吃苦耐劳和自立自强的意识培养;高年级的学生以专业型号、技术型的岗位为主要安排对象, 注重专业知识运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从而有效开展勤工助学活动。

(三) 进一步加强学生诚信教育。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摆脱经济困难,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助学贷款的实质是一种信用贷款, 这种特性决定了其内在风险和预期收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诚信意识的高低。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某市法院从2007年底至今已经收到100多名大学毕业生因不还助学贷款被起诉的案例, 多数学生是缺乏诚信意识或还款态度消极, 由此引发了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展开的热烈讨论。因此, 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诚信教育, 帮助学生认识诚信的传统美德, 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同时, 建立学生诚信档案, 督促学生如期还款, 对弄虚作假的学生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

(四) 引导学生成为公益活动的倡导者。

奖助学金的意义在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解决生活困难问题、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 激励他们奋发学习、努力成才。但在新资助体系中,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容易获得上千元的资助, 这使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得到资助是一种权利, 是理所当然的事, 没有想过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生活状况, 没有树立应该努力学习将来回报社会的心态[4]。因此, 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在他人的关爱下成长, 有责任和义务将关爱传递, 要引导其发展成公益活动的倡导者, 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五) 开展经济困难生心理健康教育, 使“精神资助”与“物质资助”并举。

家庭经济困难生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 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紧张、封闭, 并长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我们在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资助的同时, 应加强精神资助, 只有将两者结合, 才能最大地减轻经济困难生的压力, 提高经济困难生求助工作的效率。主要通过以下途径:首先, 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贫困。帮助他们意识到困难只是暂时的, 贫困的环境可以历练一个人的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鼓励他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畏缩、不自卑, 积极进取。其次, 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找准社会位置, 增强自我调整能力, 加强学生的自尊、自立、自强的信念教育, 培养他们养成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的信心和决心。最后, 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采取点面结合, 组织心理咨询专家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发展进行具体指导, 通过团体咨询、集体辅导、专题讲座、典型案例教育、网上咨询等途径,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 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六) 大力推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经济困难生资助体系建设。

在新资助体系中, 国家、政府和高校的资金投入几乎占据了全部, 社会资助比例很小。从社会学角度出发, 投资教育, 最大的受益者是社会, 因此, 国家应积极探索以政府为主, 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资助经费的运行机制。高校要主动发挥校友会的作用, 争取多渠道筹集资助基金, 积极联系企事业单位设立奖助学金, 充分运用媒体的宣传作用, 积极报道资助先进事迹, 将捐资助学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在全社会范围内激起捐资助学的潮流, 大力推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中[5]。

摘要:党和国家十分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 2007年积极采取措施, 加大资助力度, 实施新资助体系, 改进经济困难学生状况。本文针对新资助体系, 客观地分析其不足之处, 提出建立科学认定体系、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加强诚信教育、公益行动引导、精神鼓励与物质资助并举等对策。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资助体系,现状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沈百福.从“两会”代表关注学费谈起[N].学习时报, 2007, (03) .

[2]郭扶庚, 王庆环.贫困生新资助政策体系确立, 500亿助学前所未有[OL].2007.7.3.http://edu.qq.com/a/20070703/000044.htm

[3]鞠庭英.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惜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与改革, 2006, (04) :113-115.

[4]吴科启, 白青.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 2008, (03) .

九江学院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办法 篇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基本条件

1、具备九江学院学籍且按学校规定注册的全日制本科、专科学生;

2、道德品质良好,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未受过纪律处分;

3、学习努力,有自强自立的精神;

4、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其经济来源难以维持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5、生活节俭、艰苦奋斗,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劳动,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第三条 特困生的基本条件(具备其中之一的)

1、孤儿、收入低、烈士子女等优抚家庭子女;

2、父母双方残疾或父母年老多病,家庭经济来源很少;

3、来自贫困地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

4、家庭经济基础差且又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人身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的学生:

5、其他情况,有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证明,且经学校学生资助中心核查认可。

第四条 贫困生的基本条件(具备其中之一的)

l、父母年老体衰,劳动力弱,在校读书子女多,家庭经济来源少;

2、父母双方下岗且再就业能力差,父母一方下岗或父母双方收入很低,无其它经济来源;

3、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

4、国家级贫困县、乡的农村家庭子女,且劳动收入低;

5、其他情况,有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证明,且经学校学生资助中心核查认可。

第五条 贫困学生档案建立的程序

1、每年11月贫困学生向所在班级提出建档、调整或补充建档的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

2、班主任辅导员通过调查、访谈及班级民主评议等办法确定本班建档、调整对象;

3、所在学院核实、确定贫困等级;

4、学生资助中心审核,建立、调整贫困学生档案。

第六条 贫困学生资助途径可分为学费减免、学费缓交、临时困难补助、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社会团体及个人资助、政府拨款等。按国家规定学校每年从学费收入中拨出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第二章学费减免、缓交

第七条 学费减免额度

一类3000元/人·年

二类2000元/人·年

三类1000元/人·年

第八条 属特困生、贫困生且需减免学费的学生,向所在班级提出减免的书面申请。班主任通过调查、访谈及班级民主评议等办法确定本班初步减免对象,由所在学院核实,确定减免金额,并填写《九江学院学生学费减免申请表》,报学生资助中心审核批准。学生资助中心在全校范围内公示后到校财务处统一办理减免手续。

第九条 学生由于特殊原因导致暂时无法按时正常缴纳学费的,可向所在学院申请缓交部分或全部学费,并注明缴费最后期限(最长期限为一年)。学院审批后报校学生资助中心审核备案。经批准学费缓交的学生逾期不交纳学费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缓交人数不超过班级人数的2%。

第三章 临时困难补助

第十条申请临时困难补助的条件

学生遭遇突发性事件而导致生活困难,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第十一条 需申请临时困难补助的学生,由本人向所在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学院审核后,报学生资助中心审批、备案,一般每生每学期不得超过1000元。

第四章 国家助学贷款

第十二条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第十三条 国家助学贷款在我校适用于经济困难的全日制统招本

科、专科学生。详细内容参见《九江学院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办法(试行)》。

第五章 勤工助学

第十四条 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使学生通过参加劳动取得相应的报酬,是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资助办法.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第十五条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参加有组织的劳动和社会服务获得一定报酬的资助方式。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应依照《九江学院勤工助学管理办法》进行。

第六章 社会团体、个人资助

第十六条 社会团体、个人的无偿资助是对生活困难学生资助方式的有益补充,具体资助办法专门行文。此项资助一般由二级学院从生活困难学生中推荐,学生资助中心会同资助方审核确定人选。二级学院须做好受资助学生的情况反馈工作,受资助学生须做好与资助方的交流工作。

第七章 政府拨款的其他形式资助

第十七条 政府拨款的其他形式资助,例如国家助学奖学金等,其评定办法、评定指标、发放金额等,学校严格按照政府下发文件办理。

第八章 附则

第十八条 对经济困难学生给予资助时应综合考虑该生在校期间从事勤工助学工作的表现。

第十九条 困难学生每学年享受的各种资助总额最多不得超过该生每学年应交纳的学杂费总额。

第二十条 学生在校期间,受到司法部门、公安机关处罚者;受党、团组织、学校警告以上纪律处分者;学习不努力者;生活不节俭,以及有吸烟、酗酒、高消费等情况者,视情节取消或降低相关资助。第二十一条 学校对享受资助学生的经济情况进行抽查或消费跟踪调查,对弄虚作假者,除须归还所享受的资助外,还将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九江学院学生资助中心负责解释。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研究 篇6

关键词:经济困难;资助机制;困难补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27-02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在我们国家,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均衡,尤其是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设施落后,学龄期的儿童由于无力支付学费而退学逃学的现象比较严重。为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国家十分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1]。在国家帮困资助政策的指导下,高校设立“绿色通道”确保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贫困而放弃入学;发放国家奖助学金,奖励资助家庭经济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学生。高校帮困资助工作的开展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使得贫困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不再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丧失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大力度的资助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了与高校“育人”职能事与愿违的一面。因此,国家和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为此,研究人员分析了诸多面临的情况及解决方法,如工学交替的资助机制[2]、资助模式的分析等[3],这些途径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高校资助的困境。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高校资助工作机制,本文首先分析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得出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高校资助工作的解决方法。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不完善

为了资助高校贫困学生,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这些文件对贫困生的定义主要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出发,从定性角度来看,贫困生是指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生活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从定量角度来讲往往是采用通用的贫困线法,界定标准是一定时期一个地区的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和大学维持基本生活和正常学习的最低费用[4]。从资助政策实施结果来看,效果最明显的是助学贷款,不过在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据此项政策,贷款的依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入学时携带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以及生源地民政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所出具的困难证明。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如实填写该表后,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者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以证明家庭经济情况。虽然这些证明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查,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证明材料很难体现其真实准确性。高校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弄虚作假现象,有些家长利用特定的关系获得贫困证明,这样使不是贫困的学生轻松获得相关的各种证明,而真正贫困的学生却获不到贫困证明,从而无法获得他们所急需的助学贷款。

2.贫困生获得奖学金的概率较小

奖学金是学校对在读大学生经济资助的主要形式之一,不过对于贫困生来说,要获得奖学金的难度比较大。从当前全国各个院校所颁发的奖学金制度来看,奖学金主要是用来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由于贫困生在入校之前受经济条件限制,所受教育平均较差,整体学习成绩相应受到影响,仅仅通过学习成绩来判断是否获得奖学金对他们来说略显不公平;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贫困生在校会感觉到很多无形的压力,如心理上的受歧视感,自卑感等。另外,有些贫困生需依靠做兼职来挣取生活费,这些兼职或多或少占据了原本用于学习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从而降低了贫困生获得奖学金的几率。

3.勤工俭学效果不理想

对于勤工俭学这个问题,很多贫困大学生认为勤工俭学是向大家变相公开说明自己家庭条件差,在现在经济社会中会让自己很没面子,影响他们在同学中的美好形象。另外高校对勤工俭学岗位的设置也不是很合理,相对来说范围比较窄,一般都是依靠简单的时间重复或体力劳动来获得工资,且工资报酬很低,这些岗位也无法真正帮助学生把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上。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的创新探索

为保障贫困大学生能够获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并促进他们成长与成才,相关部门和领导应加强和改进工作方法,确保经济资助合理并及时到位,为他们成才提供坚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首先,高校应尽最大努力为有需求的贫困生提供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从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课程设置来看,大学生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在本科阶段,主要时间均用于基础知识的训练和专业知识的提高。在大一和大二期间,学生主要进行基础课程学习,他们必须掌握其专业范围内的相关基础课程的知识,内容多,课时量大,可供自由支配时间非常有限。在大三和大四阶段主要是专业相关课程学习,虽然课堂集中学习的时间比大一大二要减少许多,但专业老师布置的作业答案需学生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通过广泛阅读和深入思考获得;对于硕士生来说,第一年的时间主要用于课堂理论课程的学习,第二、第三年的时间主要用于本人或导师的科研工作,这些科研所需耗费的时间因人而异,但对大部分研究生来说,平均每天至少要占据他们三分之二的时间;对于博士生来说,更是如此,目前全脱产博士生学制为三年,虽然他们的理论课程只有政治、英语以及2门左右的专业课程并主要集中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但他们的科研任务更重,为了完成这些科研任务,大部分的博士研究生除了吃饭睡眠,其余时间均用于阅读和实验,即使这样,很多博士生还是无法在剩下的两年半完成科研任务而导致延期毕业,四年或五年才能毕业的博士在很多高校并不少见。

从对高校大学生课余时间量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的学习体制下,大学生虽然拥有一定量的可自由支配时间,这些时间用于供他们学习之余放松和休息的量上还是比较充足,但对于那些需要勤工俭学的贫困生来说远远不够的。为了增加学生的课外时间,学校可以改革班级教学管理体制,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以此来保证和保障贫困生具有一定量的勤工助学时间。弹性学制是指学生在按质保量完成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可以向校方申请提前毕业。学分制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只要取得该专业所规定的学分,在剩余的在校时间里就可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这些教学管理体制允许学生在规定的期限内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和安排学习生活,从而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勤工俭学,这样可以为部分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可以鼓励那些有潜力的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提前完成学业,进而提早毕业并就业。

第二,高校应借助各种平台为贫困大学生挖掘更多利于他们成长的勤工俭学岗位并采用工学交替的资助机制。目前大部分高校所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主要是在高校食堂工作或各种层次的家教辅导,在这个基础上,学校还可以构建共享平台,各院、系、行政、后勤等部门加强协作,适度挖掘,争取提供一些高质量、高层次的助学岗位。不断探索深化资助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并健全校企合作平台,努力实现助学与社会实践、顶岗实习以及就业的无缝对接。对于专业对口的企业,可在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内为其提供锻炼岗位,同时在该岗位上实行竞争机制和工学交替的资助机制,这种资助具体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学院所联系好的专业对口且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例如,在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后,贫困大学生在这些企业做一些费时较短的兼职,除基本的兼职工资外,企业还需每月固定为这些兼职的贫困生发放一定量的生活费用,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校安心投入学习,企业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态度、能力以及工作绩效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作为后面继续在本企业的实习时待遇发放的依据。在第二阶段,企业根据第一阶段对在本企业兼职的贫困大学生的综合评价,让能力较强的学生进入项目和研发等主要部门实习,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真正锻炼能力,在这段时间内可适当增加学生的待遇,这样就可以完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也可以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第三阶段,根据前两个阶段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实习单位可以给他们一些毕业就业机会,例如,签订协议,毕业后留在本单位工作,对于签订这样协议的学生,自签订就业协议日起增加工资福利等待遇。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培养,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既可以解决贫困生学习期间的经济费用问题,又能使他们从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的自卑心理。对于企业来说,通过这种工学交替的资助机制,可以用最少的成本和时间挖掘到真正适合本单位的人才,为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三、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得出了高校资助工作并不能真正的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高校资助工作的解决方法,该方法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实施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切实解决贫困生的困难,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基础,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沙爱红.育人为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3):92-94.

[2]陆小英,陈艳艳.“工学交替”视野下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创新的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28-29.

[3]高洁,付静.创新高校贫困生教育方式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4:110-111.

[4]冉育彭.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探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28(4):110-113.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研究 篇7

伴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 在校学生的数目逐年增长, 从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数量也相应地增多, 因此所需资助金额也越来越大。当前, 我国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已逐步进行完善, 但在整个资助过程中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些政策性问题。

1、政府对各个高校的资助分配缺乏针对性

国家投入已经基本满足困难生的需求, 但在对各高校进行分配资助金的时候, 因高校数量庞大而无法进行充分调研, 所以无法了解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出现吃大锅饭的情形, 这就导致这些资助金不能完全充分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认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方式有待改善

资助原则、资助对象、资助项目等都涉及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中资金的分配。我国资助金的资助原则还是比较完善清晰的, 但对于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形式却还是有所保留。据数据分析, 我国各大高校大多采取生源地认定及观察学生生活状况这两种方式。生源地认定是由生源地的民政部门进行盖章证明。不过有些基层单位要求不严谨, 一切都照盖不误。观察学生生活状况的方式偶尔也存在错误判断。因为有些贫困生碍于自卑、自尊的心理, 从而故意隐瞒本身真正的经济情况。

3、现今我国缺乏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

国家的助学贷款是高校学生用其个人信用进行申请的, 需要出台具体的信用制度进行管理和制约。况且在我国, 信用制度处在初级阶段, 短期内很难成为管理的规模。高校学生毕业后, 因为具有强流动性不容易追踪, 银行往往没办法解决还贷问题。除此之外, 信用制度仅仅是以个人信用及感念来维持, 如学生毕业后不想偿还贷款, 其可以不使用融资消费, 银行就很难追讨。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

1、政府要继续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 完善资助分配制度和认定困难生的方式, 确保资助政策正常运行

高校在确保教育经费的前提下, 才会有充足的资金能力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所以, 中央与地方政府必须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 至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教育部门可主动吸收社会的力量, 组织人力加强调查, 务必清楚了解高校经济困难生的真实情况, 尽可能做到按需分配, 采用多种方式认定困难生, 把这些资金用回教育领域。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已形成其特有的主导地位。不过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不能全靠助学贷款来解决, 必要时仍要完善资助体系, 这也离不开政府的经费投入。

2、学习国外优秀成果, 完善我国国家贷款的相关制度

在国外助学贷款都是连带担保责任, 甚至政府提供最终的担保。我国助学贷款却是信用贷款, 不出现任何的担保, 导致了助学贷款偿还困难的情况出现。目前我国的信用系统还没有得到完善, 贸贸然取消担保这是行不通的, 因此我国的助学贷款可考虑担保贷款的方法, 从而降低贷款者故意拖欠的情况出现, 也加强了贷款者的社会责任, 起到了未雨绸缪的积极作用。

3、集合社会的力量, 让更多资金雄厚的企业、个人参与到资助高校困难学生的行列中

社会身为高等教育受益者的一份子, 同时也要肩负起投资高等教育的责任。高等学校要积极和社会各界联系, 争取与社会各界合作, 尤其校企合作以及发动校友等对于这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企业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吸纳贤才, 提高企业形象。这样不仅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难的问题, 也解决了企业人才忠诚度的问题。

4、在资助政策中提升对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环节的地位, 进一步明确其重要意义

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 除了经济资助之外, 还需要在资助的过程中加强其感恩教育, 让他们学会感恩, 并将来回馈社会。在资助政策中, 要进一步明确对受助困难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并不断完善其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突出其作用。有效的感恩教育, 能够增强资助实效, 能够是受助者最终转变为新的资助者, 形成良性循环。

三、总结

我国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政策无论从资助途径或方法等都是较为全面的, 但在某些环节上也会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我国对经济体制及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 高校不仅要对困难学生无偿资助, 还可以拓展资助渠道, 如尽可能在校内或联系校外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 让学生能够靠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 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除此之外, 高校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尽力完善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马文华.加拿大、美国学生资助考察报告[J].教育财会研究, 2008 (02) .

[2]王会.新形势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与资助模式的探讨[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2) .

[3]庞艳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有效方法分析——基于资助政策体系及大学生受助意愿的视角[J].理论月刊, 2010 (07) .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研究 篇8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现状

2007年5月13日,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该文件指出, 中央继续设立国家奖学金, 用于奖励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 每年奖励5万名, 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 000元, 所需资金由中央负担。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 用于奖励资助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面平均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3%, 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适当向国家最需要的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的学生倾斜。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平均约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20%。财政部、教育部根据生源情况、平均生活费用、院校类别等因素综合确定各省资助面。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 000元, 具体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每生每年1 000~3 000元范围内确定, 可以分为2~3档。意见同时指出学校应力所能及地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勤工助学岗位, 优先安排特困生。高校有自己的市场、后勤集团公司、实验室、图书馆等, 这些都需要一定的临时工作人员, 可适当地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此外, 学校还可以利用与校外的广泛联系, 设立勤工助学中介机构, 让学校解决不了的经济困难学生到校外勤工助学, 同时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在工作中学会自助、自立、自强。

二、资助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立并实施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作用,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严重影响着其功能的发挥。

(一) 奖学金

奖学金是由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为鼓励优秀学生而设立, 但这种资助方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 奖学金受益面狭窄, 机会不均等, 在评定过程中缺乏科学性。第二, 奖学金的功能属于“奖优不奖贫”, 困难学生往往存在着各种客观不利因素, 学习优秀的并不占多数, 获奖机率明显偏小, 只有小部分困难学生能够获得, 而且不能保证每学期都获得, 获得的也多数是低额奖学金。第三, 奖学金额度差异较大, 虽然一些高校提高了奖学金的额度, 也存在着奖学金超过学费的情况, 但大多数奖学金资助额度与在校学生的基本需要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仍然难以满足困难学生尤其是特困生的需要。

(二) 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银行向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 用于帮助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 并由教育部设立“助学贷款专项资金”给予财政贴息的贷款。但是, 在其实际操作中, 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 国家助学贷款在办理过程中, 手续极为复杂, 而且有些地方出台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不能挂科、补考”等很多限制条件,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如达不到相应的要求, 也申请不到国家助学贷款。第二, 银行贷款给学生是充分相信学生会如期还款的, 对于学生只有道德约束, 没有法律约束。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办法对于银行如何收回贷款并没有明确规定, 只是在助学贷款管理办法中这样写道:高等学校在读学生申请助学贷款要按照规定填写借款合同, 承诺离开学校后向贷款人提供工作单位和通讯方式, 承诺贷款逾期一年不还, 又未提出延期的, 可由贷款人在就读的高等学校或相关媒体上公布其姓名、身份证号码, 予以查询。第三, 学生毕业后流动性较大, 造成追踪难度加大, 银行收回成本几率变小, 虽然是国家贴息、负担坏帐, 也同样需要占用银行大量的资金。

(三) 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在校大学生在学校及社会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协调下, 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劳动, 获取报酬, 帮助完成学业的活动。勤工助学虽然简便通行, 容易操作, 但同时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第一, 勤工助学岗位投入的资金力度较小、岗位偏少, 多为照顾性质的福利岗位, 不能真正达到帮助学生的目的。第二, 勤工助学的岗位性质多为劳动型, 与大学生智力学习水平不匹配。第三, 许多学校目前并没有实行弹性学分制, 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 当学习和勤工助学时间发生冲突时, 学生只能以学习为主, 放弃勤工助学的机会。第四, 大学是人生发展中的重要阶段, 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积累各种技能和素质, 但困难学生由于受到经济的干扰, 不得不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基本生活费用, 对于各种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考试等拓展型学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无法获取, 呈现出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四) 助学金

助学金是赠与在校大学生, 用于解决其学习和生活困难的资助资金,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第一, 容易助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依赖心理和懒惰情绪, 不利于自立自强精神的树立。往往导致部分困难学生面对经济困难, 不是积极主动的去想办法, 通过争取奖学金或者勤工助学来解决问题, 而是消极被动地等待各种资助。第二, 如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能够以正确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资助, 很容易造成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第三, 助学金的受助面和受助力度非常有限, 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区各不相同, 发放困难补助在解决个别困难学生问题上效果显著, 但并不是每一个困难学生都有机会获得。

(五) 学费减免

学费减免是对家庭经济困难、难以缴纳学费的学生实行的减收或免收部分学费的资助政策。由于学费在整个大学期间所占的金额比例较高, 减免学费政策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措施。第一, 学费减免只是一个个别行为, 高校减免学费的学生比例较低, 资助额度有限, 因此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没有机会获取, 难以从整体上解决问题。第二, 学费减免制度没有通过立法形式形成规范制度, 也没有有效的实施办法, 又由于在操作过程中涉及金额较小, 难保资金用得其所。第三, 容易导致平均主义, 造成学生的懒惰心理。第四, 给学校造成很大的财政压力, 减少学校收入。

三、构建合理的资助政策体系

建立合理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不论是对社会的稳定、社会的发展, 还是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到举足重轻的作用。本文根据我国现有资助政策体系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别从政府政策体系和精神帮助体系两方面入手, 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 政府政策体系

1. 增加资助类别和标准的弹性。

经济困难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是相对的、是动态的, 而造成困难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多方面的。因此, 在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 政府应该制定一个动态的、弹性的分类和标准, 因定量而定性。对于特殊困难的学生, 政策应该予以倾斜, 针对具体情况, 给予特殊照顾。如单亲家庭、三孤人员、伤残人员家庭的学生, 学校要及时调查反馈, 对情况属实的学生实行弹性政策, 给予特别的经济资助。并为这些学生设立专门的档案, 在申请勤工助学岗位时给予优先考虑。对于家庭由于突发事件而突然致贫的学生, 也需要采取灵活的政策, 在短时间内调查清楚, 认定困难性质、确定资助标准、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 积极协助解决其他困难。

2. 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机构。

只有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专项管理机构, 才能够逐步实现学生资助工作的高效化、科学化、合理化。各高校应该在校一级设立专门管理部门的基础上, 设立各二级学院的专门科级机构, 要有专人负责、有专门制度、有专项经费、有专人管理, 指导本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资助方式来完成学业, 解决现有经济困难。同时, 还要特别加强资助后的反馈工作和管理工作, 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 规范学生资助工作制度。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 除了国家项目按照国家相应部门的规定执行外, 还应该建立各项规范制度, 如奖、助学金发放制度、激励性资助制度、用人单位资助制度等。还应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评议制度, 主要采取学生个人情况说明、辅导员、班主任的调查、班级同学、寝室同学的民义评议, 建立起一套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资助方案, 保证学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性。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 还应确立相关的监督机制, 在为每一位受助学生设计资助计划的同时, 监督该生在校期间的整个受助过程, 严密的监督体系将有利于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 保证资助给困难学生的资金不被挪作它用。

4. 建立多渠道的社会资助网络。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 既帮助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又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还折射出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与公民的道德修养水平。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力度鼓励各种形式的捐资助学, 大力开展社会互助、扶贫济困活动, 引领社会和企业资金, 利用校友资源, 设立各种助学基金和奖学金。各高校也应积极服务社会, 与社会各届广泛沟通协调, 争取多渠道的资助。各部门、各地区也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广泛宣传社会上捐资助学的先进典型, 营造全社会关注、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良好氛围。

(二) 精神帮助体系

1. 实施心理援助。

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 需要通过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档案、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加强心理咨询等方式对其实施心理援助,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 解决思想上的种种迷茫和困惑, 培养健康的心态。同时还应帮助学生树立自我调适, 把握自我, 争做生活强者的意识, 真正把困难当成磨练自己意志和毅力的宝贵财富, 力争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所导致的恶性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 实现精神脱贫。

2. 开展诚信教育。

在助学贷款工作中, 学校要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诚信教育, 培养学生诚实做事、诚信做人的处事原则, 并告诉申请贷款的学生要做出还款与使用承诺。在办理助学贷款时, 实行诚实申请、合理使用、按期还款的全过程目标管理, 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助学贷款政策, 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会理财, 合理支配贷款和其它收入。

3. 增强自立意识。

在勤工助学中, 要通过开展岗前培训、推行岗位责任制和岗位考查等措施, 对受助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责任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以劳动为光荣、以自食其力为骄傲的荣辱观, 使学生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 将贫困作为第二大学, 努力拼搏, 奋发成才, 力争获得更多的奖学金来改变现状。

4. 深化感恩教育。

“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代代相承的道德精华, 学校每学期都应组织受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义务劳动, 教育广大受助学生常怀感激、传递关爱、知恩图报,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教师、国家和社会。学校还应组织受助学生走进孤儿院、养老院、残疾人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等社会组织和教育机构, 让学生们了解到社会上还有很多人更需要国家的资助, 从而增强他们的感恩之心, 增强节俭意识和责任、义务意识。

总之,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还有利于高教事业的稳定发展, 更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公正、公平和全社会的稳定, 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只有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 探究、创新, 才能够构建一整套完备的资助政策体系, 方可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做好、做实。

摘要:为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问题, 我国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奖、贷、困、补、减、免”等一系列资助政策, 取的一定成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为更好解决学生的困难, 应该建立新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关键词:高校,困难学生,政策

参考文献

[1]钟央文, 钱晓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效认定机制的再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2) .

[2]张蕊.高校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 2008 (15) .

[3]周杨, 赵永吉, 高云, 王仲德, 郭明友.新资助政策体系对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问题的政策效果[J].高等农业教育, 2008 (6) .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研究 篇9

在新时期, 我国艺术院校发展越来越快, 与此同时, 艺术院校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特别是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面, 经常会遇到经济困难学生认证不准确, 资助不到位等现象, 对此, 必须对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行详细探究, 从而保证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科学、规范。

1. 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中,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所有在校生中的比例为20% , 而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在所有在校生中的比例为5% - 10% , 从当前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情况看,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读问题是一个比较突出, 并且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对于艺术院校, 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报考艺术院校的学生有很多, 但是由于艺术院校的学费要比其他普通高校的学费高, 因此,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难以支付其学习费用, 对此, 国家、社会、艺术院校都制定了一些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 并且在实际中获得不错的效果。

2. 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 各个高校都相继建立了各种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 如奖学金、学生贷款、助学金、免学费、勤工助学等, 但是从当前的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看, 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首先是经济困难学生的申请随意性比较强, 一般情况下, 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程序是 “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校认定—批准资助”, 学校在审核学生的申请时, 并没有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 只是简单的根据学生提供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来判断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等级, 然后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等级发放资助, 这就导致很多学生都能申请家庭经济困难, 由于申请的随意性比较强, 导致很多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受名额的限制, 无法申请。其次, 在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中, 大多是以物质资助为主, 并且是以通过金钱进行发放, 并没有对学生提供精神类的资助, 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受金钱利益的影响, 随意申请家庭经济困难。最后, 当前艺术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 社会资助来源很少, 由于艺术院校家庭经济资助来源比较单一, 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名额比较少, 使得有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难以申请到资助名额。

3. 完善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措施

(1) 构建完善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为确保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规范、完善, 首先要构建完善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艺术院校学生资助效益与效率, 影响到艺术院校教育的公平性, 因此, 确保艺术院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的科学性是十分重要的。自从国家推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后,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就一直受到人们的争议, 认证体系的不完善使得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得不到资助, 而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却能得到资助, 这就丧失了国家资助政策的意义。鉴于此, 在实际中, 必须根据艺术院校的具体情况, 制定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对申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严格的审核, 确保申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名副其实, 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国家助学政策的作用。

( 2) 转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观念及资助模式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资助,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学校只注重为学生提供经济上的资助, 认为只要学生在经济上得到帮助, 就能更好的进行学习, 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资助。在新时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不仅要在经济上为学生提供资助, 还要在心理上为学生提供资助,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例如在每年的开学时期, 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讲座, 通过疏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不健康心理。此外, 在资助模式上, 学校应该以助学金为主, 以勤工俭学为辅, 利用奖学金和助学金来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从而全面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

( 3) 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在新时期, 艺术院校还应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注重物质资助和精神资助的有效结合, 以此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首先, 学校应该加大助学贷款的发展力度, 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大的鼓励; 其次, 学校要拓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来源, 加强与社会组织、企业的合作, 通过社会的力量,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额。最后,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体系, 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 确保学生能树立健康的心理。

4. 总结

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对艺术院校、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 艺术院校要构建完善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转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观念及资助模式, 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从而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摘要:近年来, 随着艺术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报考艺术院校, 在这些学生中,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属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为确保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顺利的完成学业, 国家、社会、艺术院校都制定了相应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下面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参考文献

[1]屈炳昊.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2 (03) :96-97.

[2]黄道宏, 陆汉梓.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13 (02) :86-88.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研究 篇10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内容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管理研究”总体思路

自2007年国家助学贷款以及整个新资助政策体系出台后,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基本进入了正规化的管理过程, 各高等学校在具体实施中, 根据各地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 在资助形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 取得了显著成效, 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 由于多种原因, 资助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根据多年的工作实际, 课题组认为新政策框架下的资助过程管理科学化问题尤为重要, 因为资助过程管理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新政策体系目标能否真正实现。为此, 该课题研究的总体思路如下。

第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把“爱”融入资助过程中, 坚持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相统一、经济资助与精神抚慰相统一;把资助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 激发被资助对象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二, 构建一个政策实施的科学化管理过程。即如何科学认定贫困生;如何开发资助资源;如何科学有效地配置有限的资助资源——引导学生各得其助;如何做好助后管理, 引导学生花好钱、学好习、成好才;如何加强诚信教育配合银行做好还贷工作;如何帮助政府和银行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性化的贷款偿还政策与机制;如何做好资助的成效评价等。

第三, 范例分析。课题组成员长期从事高校贫困生资助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 积极探索解决贫困生资助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 推动本校与中国银行合作建立了信用助学贷款机制, 为国家信用助学贷款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范例, 受到国家高度重视。范例的突出特色是“盲助” (即隐形资助) 和“1+2+2+1”资助过程管理模式。

2.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新资助政策执行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管理中存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主要概括为六个方面: (1) 无偿的资助和有偿的资助充满了矛盾; (2) 银行的还贷无论在时间上还是机制上都缺乏资助的本意, 体现不了人性化; (3) 社会企业资助缺乏应有的责任; (4) 家庭负担过重; (5) 学校承担了无限的责任; (6) 学生对资助的认识模糊。

这一系列问题, 使得课题组对过程管理的研究延伸到了资助各参与主体及其客体 (学生) 的责任与义务上来, 开始追究资助各主体到底在资助中是否有利可图, 各方的投入是否得到了客观的回报, 受益者应当如何承担他们的义务与责任。

3.“盲助”的主要思想

盲助, 又称隐形资助, 就是表面上看不见的资助。它是与传统“可视性”资助相区别的一种新型资助方式:一方面, 不能为了公平采用公开“比贫”确定受助人和资助额度;另一方面, 资助人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公开受助人信息。盲助具有隐匿性、科学性和制度性三大特质, 体现人本、科学、文化三重价值维度。它是一种基于构建和谐教育, 渗透尊重、爱护、帮助、鞭策, 追求“以爱铸爱”的资助模式, 既是一种资助理念 (发展性理念) , 也就是要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心理发展、能力发展、道德发展, 也是一种资助方式, 体现资助以人为本的本质价值, 它关注的是不仅仅是贫困生的物质需求, 更关注其心理的健康、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以期把贫困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之人。

为了构建这样一种盲助资助模式, 国家必须要通过建立一个可靠的、不公开的信息库来认定贫困生及其贫困程度, 必须通过一种隐蔽的方法来将资助资源分配给受助学生, 必须通过一种动态信息档案及时掌握贫困生状态的变化, 以便及时调整资助力度, 必须通过一种不公开的途径来评判受助学生的情感、心理、能力和品德。这种资助模式, 充分考虑贫困生的心理需求, 以隐匿资助方式将人文关怀悄然融入到资助管理过程中, 理解、尊重贫困生, 了解他们的物质与心理需求, 培养他们创新创业的能力, 资助价值导向上引领发展, 资助过程中融入关爱, 资助目的归结育人, 彰显盲助人文关怀价值理性, 促进贫困生和谐发展。

4.“1+2+2+1”资助过程管理模式

所谓“1+2+2+1”管理, 即建立一个档案、开展两类教育、落实两个联系、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课题组在“1+2+2+1”资助过程管理模式提出:建立一个档案, 即搭建贫困生信息系统平台, 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开展两类教育, 即对贫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经过思想政治教育, 帮助贫困生树立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信心, 已达到促进贫困生和谐发展之目的, 经过心理辅导,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其承受挫折、适应社会能力, 引导其成为健康人格和高尚情操之人;落实两个联系, 即经常关注贫困生的发展, 把其在校情况及时反馈家长;强化一个能力, 即创新创业能力教育。

课题组在2008年提出的“1+2+2+1”资助过程管理模式, 先在长安大学试行, 后作为我国高校资助贫困生过程管理的一种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 是国家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一项创新之举。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该课题搜集了大量关于贫困生资助的研究文献, 并对文献进行分类、筛选、鉴别, 分析整理出了与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为课题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2. 比较研究法

该课题充分利用比较法, 研究国内外不同社会体制、价值理念及经济基础下的资助参与者的职能定位、管理模式等, 进而分析我国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管理体系及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为促进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科学管理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3. 案例与实证研究法

近年来, 教育部所属的一些学校与中国银行合作建立信用助学贷款机制, 为国家信用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总结了很好的经验, 课题选取其中一些经验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同时, 课题采用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局部试点、信息反馈等实证研究方法, 在实践中总结理论, 理论又用于指导资助贫困生的实践。

二、研究结论和对策

(一) 资助的终极目标是育人

无论是寻找科学化的过程管理还是对资助体系中各主体责任的追问, 要么是在追求资助的公平, 要么就是探讨投入与回报的关系, 其本质都是把人作为一个受助体或一个特殊的产品来对待的。在实际工作和教学过程中,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交往, 同时参阅已有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越来越认识到:要把将未来交付于他们的当代大学生, 当做产品研究时需要介入情感与精神, 当作受助对象时, 要更多的体会他们的心理, 他们的自尊, 他们受助后产生的情感与动力。所以解决经济问题是资助的低级目标, 追求教育机会的公平, 也只是资助的显性价值, 资助的意义更在于让受助者与其他同学有相同的心态, 激发起他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所以资助的终极目标是育人, 隐性价值是构造和谐的教育。那些理性的、凉冰冰的公开、公平的过程管理应当加以改造, 让资助显现她春风雨露般的灵魂, 为此, 课题组提出的“盲助”的育人资助理念。

(二) 完善多元资助的政策体系

1. 建立多层次复合资助体系。

正确区分无偿与有偿的概念, 科学界定资助对象的资助额度, 优化组合现行的资助项目, 通过合理的配置, 使我国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最大限度地体现科学化、规范化, 使贫困程度不同的学生各得其助, 从而使得资助效益达到最大化。

2. 资助政策应走向法制化道路。

贫困生资助工作走向法制化道路, 是解决资助问题的根本途径, 不仅仅用制度, 更要用法律去规范政府、高校和贫困生的行为, 明确三者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从而深层次推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开展。

3. 完善资助育人政策机制

“资助育人”是高校资助政策价值的最高体现。贫困生资助不仅仅是物质上资助, 更体现在心理上的帮扶, 能力上的提升, 通过经济—心理—能力的系统资助, 使贫困生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之人。因此, 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不应是冰冷的政策文本和面无表情的经济资助, 更要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教育他们自强自立自爱,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荣辱观, 培养他们创新创业能力, 引导他们彻底走出人生的困境, 做成为于国于社会有用之人。

4. 建立高校贫困生政策的保障机制

建立国家贫困生动态信息库、信用制度、思想和能力教育政策机制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可靠保障。

(三) 盲助是构建和谐教育、“以爱铸爱”的资助形式

盲助, 又称隐形资助, 是与传统“可视性”资助相背的一种新型资助方式, 既是对“范式资助”的理论纠偏, 又是高校贫困生资助路径的实践探索。它通过搜集有效的信息, 进行整理分析, 确定贫困生, 然后采取一种隐匿方式将补助直接打入贫困生个人账户。

1. 盲助的特征与价值

盲助具有隐匿性、科学性和制度性三大特质, 体现人本、科学、文化三重价值维度。

(1) 人本价值。人本价值是盲助的首要价值维度。盲助的人本价值是指通过隐形资助方式, 彰显资助人文关怀的基本维度, 使贫困生在受资助过程中接受诚信与励志教育, 完善自身人格, 培养其追求卓越的精神, 发挥资助工作的德育教育功能, 真正起到“经济上解困、心理上解惑、品格上扶志”的独特作用。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助方式的人性化。盲助具有隐匿性, 体现对贫困生的关爱, 人文关怀的彰显。把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第一, 变“强权关心”为“人文关怀”, 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二是资助目的的去功利化。盲助通过有效信息认定贫困生, 以隐匿的方式直接对贫困生予以资助, 体现了高校资助工作去功利化、以人为本价值理念。

(2) 科学价值。盲助的科学价值, 在于把定量与定性方法分析相结合, 克服了以往简单的定性带来的工作失误。通过对学生家庭所在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家庭劳动供养关系、家庭突发状况等学生信息的搜集整理, 建立贫困生资助信息库, 进行科学分析, 随时监控贫困生资助信息的变化, 根据不断变动的资助信息随时更新资助名单, 把有限的资金用到需要帮助的贫困生身上。

(3) 文化价值。任何事物归根结底都是文化在不同层面的表现, 盲助的文化价值具体表现为与大学文化一脉相承性。盲助追求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 关注贫困生的和谐发展, 所形成的人本文化, 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盲助的四重原则

(1) 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相统一。它是现行资助方式的扬弃, 坚持贫困生资助的制度化、规范化, 融入人性化, 坚持资助目标和教育规律的统一。

(2) 社会效应和个体效应相结合。国家实行贫困生资助政策, 显性目的就是实现教育公平, 隐性目的是资助育人。从目前资助工作实践来看, 资助工作缺乏对贫困生个体的情感需求的关注, 忽视个体效应, 造成资助效应的短板。因此, 必须构建以爱心为基础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资助教育全过程, 满足贫困生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 激发其热爱国家和回馈社会的内在热情, 把社会效应和个体效应完美结合起来, 开创资助工作的新局面。

(3) 经济资助与精神抚慰相结合。贫困生的“贫”, 不仅具有经济内涵, 还包含精神外延, 因经济困顿而造成心理的高度自尊或自卑, 皆为贫困生的资助教育范畴。资助工作必须改善原有的资助方式, 不能借公平、公正之名, 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资助工作要高度重视贫困生的情感需求, 加强经济资助和精神抚慰的结合, 使贫困生摆脱经济和心理的双重贫困, 彰显资助工作人性光芒, 体现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

(4) 共性统一与个性区别相结合。贫困生的共性在于“贫”, 而共性却蕴于不同的个体中, 因而又是千差万别的, 资助方式应因人而异, 资助手段人性化, 坚持资助目的无功利化, 包容贫困生的不足, 限制其负性情感的伸延, 激发其积极向上的热情, 培养其创新创业的时代精神。

3. 盲助的实现路径

(1) 树立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盲助作为全新的资助方式, 它尊重贫困生的个人隐私, 强化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 注重物质资助和精神抚慰的有机结合, 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盲助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 使资助工作更加人性化, 彰显了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的本质特性。

(2) 构建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明暗两条主线。盲助体系的两条主线包括明线物质和暗线精神的资助。通过物质资助这个明线对贫困生进行经济层面的资助, 确保其完成学业;通过精神资助这条暗线, 把资助工作与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有机结合, 激发贫困生中自强不息的精神, 达到资助育人之目的。

(3) 构建立体三重保障机制。首先, 建立高校贫困生数据库, 对贫困生的相关信息进行集成处理, 随时把握贫困生信息的动态变化, 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其次, 构建贫困生资助制度体系, 保障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 建构资助工作德育教育体系。通过树心, 树立贫困生自信自强的信念;通过励志, 坚定贫困生的理想信念, 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加强教育, 培养贫困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四) 贫困生资助过程的科学管理方案

1. 资助体系过程管理的运行思路

贫困生资助体系过程管理的关键环节就是贫困生资助体系运行 (执行) 环节。这一环节涉及到贫困生资助体系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源的配置、经费的筹措等方面内容。

(1) “一体两翼五化”:贫困生认定科学化。“一体两翼五化"的认定构想主要是建立以国家为主体, 高校和政府分属两翼, 以学生信息的网络化、认定标准的科学化、认定人员的专业化、认定制度的规范化和政策宣传的广泛化为基本内容的“五化”贫困生认定体系。它在传统的政府和高校二元组合认定的基础上, 融入新的元素, 加强国家的指导职能, 强化政府的主导功能、细化高校的实施功能, 发挥社会的监督功能, 利用多个支点, 组成新的锥体, 由点组面, 点面结合, 相互补充, 力图构建一个国家、政府和高校三维的科学认定模式。

(2) 多方参与:贫困生资助资金筹措多元化。目前国家拨款和银行贷款是高校贫困生资助经费的主要来源, 高校自筹和社会捐助及其他方面资助的比例较低, 相对于需要资助的经费来讲, 数额较少, 远远达不到需要, 因此要建立国家、银行、高校和社会多渠道筹措机制。

课题组以长安大学为试点进行研究, 取得了良好的效应。学校利用学科专业优势, 积极与相关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争取企业的资金投入, 设立各类社会奖学金 (如法士特奖学金等) , 为学生提供创业的机会。长安大学2008—2013年社会奖学金总额约为1, 618.35万元, 资助人数为4, 205人次;社会资助总额为308.96万元, 资助人数为816人次 (图2-1) 。

长安大学募捐和社会资本在资助资金比例逐年增大,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贫困生的需求。因此, 贫困生资助资金的来源渠道, 在以政府为主体的前提条件下, 应积极拓展资金的来源渠道, 特别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拓展社会捐赠的资金来源渠道, 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

(3) 二元组合:资助资源配置的合理化。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果关键在于其产出的情况, 贫困生资助的产出体现在贫困生个人的发展及贫困生对社会的回馈等方面, 这就要求科学合理的调配贫困生资助的资源, 在国家的指导下, 高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 综合分析学校贫困生现实状况, 在不同贫困生群体之间的进行调配, 协调学院与专业之间的配置情况, 落实国家关于贫困生资源配置的政策法规, 达到资源配置合理化。

2. 资助过程监测反馈的管理设计

(1) 健全贫困生资助资金的监管机制。健全贫困生资助资金的监管机制, 确保贫困生资助资金下拨过程中无挪用、克扣等现象发生, 必须实行高校、资助单位及中介机构的三重监管机制,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助资金的社会效益。

(2) 构建立体多维贫困生资助的监督体系。贫困生资助监督体系的构建有助于进一步规范贫困生资助工作, 确保资助资金、政策等落实到位, 发挥出贫困生资助的最大效益。因此, 必须构建立体多维贫困生资助交流监督机制。一是建立监督机关与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横向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 明确对教育部门及高校监督的内容、方式及其原则, 定期向教育部门及高校反馈监督所得信息。二是贫困生资助的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院系之间纵向的监督。三是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及资助主体的自我监督机制。引入社会监督机制, 把贫困生资助工作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保证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公开性, 使资助主体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工作。

(3) 搭建贫困生资助立体交叉式信息反馈系统。贫困生资助政策的执行情况需要实时反馈, 确保资助主体能根据反馈信息确定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实际实施情况, 以便纠正资助过程中存在的失误问题。建立由政府、高校、家庭、贫困生等组成贫困生资助立体交叉式信息反馈系统, 及时反映贫困生资助的最新动态, 监控实施效果, 适时调整不合时宜的政策, 保障贫困生资助政策时效性。

3. 资助过程反馈改进环节的科学管理

(1) 助学贷款的跟踪管理机制。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种重要的资助项目, 在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但是助学贷款是有偿的资助项目, 是以国家和高校信誉作担保, 存在着一定风险。近年来, 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情况不是十分理想, 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国家助学贷款缺乏科学化的管理, 特别是贷后跟踪管理。因此, 要进一步提升助学贷款的管理水平。加强诚信教育, 建立贫困生信用管理系统, 形成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约束和惩罚机制, 大大提高违约人的失信成本, 迫使信用行为当事人不敢失信违约, 设立由政府、学校、银行共同出资的贫困生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把高校纳入助学贷款的还款管理工作中来, 实现风险共担的机制, 解决极个别学生不还助学贷款的风险问题。

(2) 构建四位一体的贫困生就业实践模式。要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单靠高校或贫困生个人是不行, 需要政府、社会、高校、贫困生等共同发挥作用, 形成政府主导、高校主动、社会帮扶、学生能动四位一体的就业实践模式, 更好地解决贫困生就业难问题。

(五) 构建贫困生资助过程的管理模式

根据过程管理理论, 结合PDCA循环四阶段过程管理模型, 把贫困生资助的管理过程分解为政策、执行、检查、改进四个子过程。并分别就贫困生资助的各子过程 (各资助项目) 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课题组初步构建了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模式 (图2-2) 。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研究 篇11

目前,陕西高校家庭经济特困学生约84000人,如何让家庭经济特困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是摆在各级政府和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陕西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制定特困学生资助管理制度,按照“坚持特困学生认定标准,全程全部资助”的原则,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具体包括:

设立特困学生资助专项经费。各高校从提取的6%的资助资金中,按照本校特困学生人数提取一定数量的经费,专门用作家庭经济特困学生全程全部资助的经费。各高校要将特困学生资助专项经费列入年度预算,确保此项资助资金足额到位。

做好特困学生奖助学金的评选发放工作。各高校评选国家奖助学金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向家庭经济特困学生倾斜,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进一步加强勤工助学工作。各高校在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时,优先考虑特困学生,让他们通过勤工俭学,获取一定的报酬,弥补学习、生活上的经费不足。

对特困学生畅开“绿色通道”。各高校在新生入学开通“绿色通道”时,对未办理助学贷款的家庭经济特困学生,优先办理入学手续,坚决杜绝因交不起学杂费而拒学生于校门之外的现象。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助资金。各高校要主动与社会各界联系,鼓励社会有识之士建立各种用于家庭经济特困学生的基金,提倡社会和学校积极配合,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献爱心形式,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

做好家庭经济特困学生的资助育人工作。高校各级党团组织、学生组织在家庭经济特困学生资助工作中,要坚持资助与育人紧密结合,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感恩励志教育,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解除自卑感,形成良好的个人心理素质。

陕西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在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库工作的基础上,认真、细致、全面地对本校家庭经济特困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掌握全部特困学生基本情况,建立家庭经济特困学生档案专柜,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研究 篇12

关键词:民族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创新

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指向标之一。民族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高等教育公平的有力促进。但是, 高等教育公平并不在于仅仅是高考上的侧重和在校生困难补助的金额, 而在于学生本人, 乃至所有社会成员所主观感受到的公平感。本文旨在基于民族院校现有学生资助体系, 结合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倡导注重过程管理, 以更契合民族院校办学特色, 提升民族院校现有学生资助体系效能。

一、建立贫困生认定的系统规范

部分学生贫困认定存在虚假问题, 导致国家相关补助资金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需要帮助的学生不能真正得到帮助。不需要帮助的学生通过虚假上报个人家庭情况, 得到贫困补助, 谋取个人私利, 在学生之间造成不良影响。建立贫困生档案系统, 详细落实贫困家庭成员经济情况, 并根据此情况详细分类。学生需向学校申报家庭经济困难, 由学校根据有关部门设置的标准和规定的程序、以民主评议方式认定。学生在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时, 必须提交家庭所在地的乡 (镇) 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予以确认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证明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将申请学生的信息进行统一整合, 建立贫困补助生家庭信息情况档案。

二、贫困生认定及受资助情况纳入国家诚信管理体系

建立调查小组对贫困资助对象进行详细了解 (可以进行访谈及侧面了解, 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家访) 。对于落实认定问题, 认定前详细检索学生家庭档案, 以此为基础进行筛选。认定中, 采取多种形式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走访, 以确定其认定资格。在其获得贫困资助的同时, 应建立相关的诚信记录文件, 并予以实时更新, 在毕业后将其受资助情况记录档案之中, 纳入国家诚信管理体系。作为学生在受教育阶段受到的帮扶, 建立相应对的补偿机制, 当学生步入社会拥有正常工作时, 在审核其工资达到一定标准后, 应由其所在的相关单位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扣除, 作为社会对于贫困资助学生基金的一部分, 由政府和社会进行管理利用。

三、通过资助培养青年大学生主体性

学生由于直接获得金钱助而导致自身产生惰性, 同时这种资助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贫困生“等、要、靠”思想严重, 认为“贫困有理”, “受资助天经地义”, 从而缺乏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精神。对此, 学校应加强对于勤工助学信息管理与通告制度的完善, 建立勤工助学办公室, 统一管理勤工助学生的信息档案。以勤工助学办公室为桥梁连接学生和社会进行信息的双向流通。学校也应提供相应的勤工助学职位, 如图书馆的书籍管理与摆放, 学校卫生的清理等工作, 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勤工助学制度。相对于国家政府部门提供职位, 呼吁社会各界提供积极承担社会公益责任依靠市场经济的调节性, 使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不是单纯的依靠国家政府的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完成学业。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大学生在领取“奖、助、补”的过程中产生依赖心理。勤工助学制度可以作为一种示范性制度, 在学校形成“自力更生, 自立自强, 自强不息”的精神风尚,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

四、加强贫困资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往往侧重于经济帮扶, 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少有关注。实际上, 精神帮助如果使用恰当, 往往能够比物质帮助起到更大的作用。第一, 对贫困资助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增强社会责任感, 使贫困资助学生感受到国家的温暖, 社会的帮助, 并化为实际行动奋发图强, 回报社会。第二, 建立心理健康互助小组, 通过贫困学生与普通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使贫困学生拥有良好心态, 树立正确人生观。第三,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树立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鼓励贫困资助学生, 自信融入校园生活, 积极参与学校文化活动。

高校有关于贫困补助资金的认证、分发、监督机制仍有其不完善性, 这与高校中受贫困补助学生情况的特殊性有直接的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分析高校贫困补助资金的具体分配过程, 建立完善的分配制度, 在兼顾公平的同时, 也能应对一些突发和特殊情况。针对有特殊困难的贫困生政府及学校应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帮扶措施。及时了解贫困补助学生的家庭情况, 依靠政府、学校、社会的力量积极解决困难, 这样使贫困学生在收到助学金的同时也可以解后顾之“忧”, 更好的投身于学习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张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与展望——以上海高校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 2014 (2) :108-111.

[2]王红, 陈纯槿, 童宏保.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9) :74-78.

上一篇:江苏养老下一篇:个性化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