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困难的研究

2024-09-30

初中生学习困难的研究(通用8篇)

初中生学习困难的研究 篇1

2007年我曾在二中贴吧,贴出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题目,今天再贴出一批题目,以供同学们在选题时参考。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

1.克瑞斯丁•施科宾怎样发现了臭氧,它在大气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氟里昂对它有何影响? 2.臭氧空洞与那些化学物质有关,其破坏机理是什么?调查目前制冷剂的种类。3.化学对“人类基因组”破译工作的贡献。4.回顾粘结剂的发展过程。5.约翰•丁达尔是怎样应用他对于光在溶液中散射的研究解释天空为什么是蓝色? 6.了解纳米技术的发展及我国纳米技术及应用领域。7.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设计一种有中国特色的节能环保型奥运火炬。8.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9.怎样进行家用自来水的净化工作? 10.什么是第三级废水,它的处理工作有何重要性? 11.你所在地区关于水污染的法规有那些。12.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13.说出海水的主要化学成分,设计一种提取某单质或化合物的方法。14.绘制一张简图,说明地下水是怎样被污染的。你所在地区的地下水的纯净度怎样?为了保持水的洁净,制定了那些措施? 15.你认为喝什么水好(如,纯净水,自来水,矿泉水,纯水及天然水等)? 16.我国是严重的缺水国家之一,如何缓解淡水危机? 17.你怎样看海水淡化的前景?我国在这方面作了那工作? 18.测定当地雨水的PH了解二氧化硫的污染状况,并向当地有关部门提供建设性意见。19.研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20.从一个实验室反应到一个工业生产过程,称量中应包含那些问题?

21.你所在地区的主要空气污染是什么?它是怎样被控制的?空气污染带来了那些明确的或不明确的花费?有哪些相关法律法规。22.离子交换器是怎样减少汽车排放的污染? 23.回顾1970年以来“洁净空气标准”所带来的影响。24.调查你所在地区的家庭生活垃圾的日产量及主要污染及处理方式。25.氢氧化钠是怎样制造的?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26.讨论离子交换膜法电解制烧碱的基本原理,试设计一种更先进的制碱流程。27.氢氧化钠是怎样用于生产纸浆的? 28.描述血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的缓冲作用对维持血液PH恒定的意义。29.什么样的技术常用于工业运输气体、油料和水的管道的腐蚀? 30.什么样的材料常用于防腐涂层,如汽车车身的防腐等? 31.什么是“变脆氢气”? 32.描述在水果腐烂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33.研究氧化-还原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有何意义。34.回顾火箭的发展历史,为什么燃料从固态发展到液态具有重大的意义? 35.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沉没有没有化学因素? 36.为什么一些干电池比其他干电池的使用寿命更长?测试几种普通电池,看一看在不同条件下哪种使用寿命更长。37.怎样使用燃料电池广泛使用燃料电池的前景如何? 38.热的卤水有什么商业用途? 39.铝元素是怎样被循环使用的?当今循环使用铝是利用它的哪个性质? 40.制作一个简图,表明汞是怎样进入食物链的? 41.什么是“氮的固定”,叙述一种自然固氮和一种工业方法的固氮。42.“氮的固定”的人工方法的潜在的商业价值何在?其发展的瓶颈在何处? 43.查阅资料了解N2在生产生活及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如何提高自然氮库的利用率。44.居里是怎样发现并获得大量镭的?这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何启示? 45.元素周期律是怎样发现的?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贡献。试设计一张未来元素周期表。46.四大发明与我国古代化学。47.谈谈我国古代化学的发展史及对世界化学发展的影响。48.试讨论由海湾战争和北约轰炸南联盟看战争带来的生态灾难。49.说说水泥、汽油的标号的具体含义,你知道我国对水泥的新标号吗? 50.说出几种常见的耐火材料及组成。51.什么是形状记忆合金?它在现代科研、生活等领域的价值。52.说说酸奶的准备及其营养价值。53.你会除去水垢吗?用什么方法即省事又经济? 54.了解水垢的形成原理,调查本地区水成分并提出快速除去水垢的方法。55.如何鉴别有毒和无毒塑料? 56.调查常用塑料的品种,主要的化学组成,性能,价格。57.牙膏加氟对牙齿有何作用,为什么有些地区的人有褐牙现象? 58.加氟牙膏防治龋齿病的作用机理怎样? 59.探讨肥皂的最佳洗涤条件,磷在洗衣粉中的作用是什么?无磷洗衣粉的代用品是什么?为何无磷洗衣粉难以推广,其瓶颈在何处? 60.你认为我国能出现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吗? 61.你认为“相对论”对科学研究及学习生活的影响。

2009-3-18 20:37 回复

天空如同

2楼

62.新能源的前景如何?新能源的应用普及还有多远? 63.什么是蓝色能源、绿色能源和地热能? 64.提出一项生活节能方案节约家庭支出。65.焚烧垃圾的利与弊。66.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的铺设需考虑那些化学问题/ 67.怎样防止海底光缆的腐蚀? 68.轮船外壳上的锌板有何作用? 69.设计一个简单的伏特电池。70.海上渔船如何利用海水所蕴藏的能源? 71.说说燃料电池的前景。72.玻璃对环境的污染? 73.世界煤炭储藏量有多少?其主要用途?你认为“人造煤炭”会出现吗? 74.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化学材料是什么?太阳能电池是真正的环保型能源吗? 75.使用气体燃料是否利大于弊? 76.对不同地区,用电烧饭和用燃料烧饭哪种更经济,对环境的影响更小,更符合中国人的烹调习惯? 77.怎样理解铜是电气化的支柱? 78.离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的结构有什么不同?比较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并叙述它们晶体结构的不同之处。79.谁揭开了燃烧之谜? 80.你认为凯库勒确定苯分子的环状结构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吗? 81.如何防止或克服潜水员的职业病? 82.食盐加碘的作用及其在整个过程中的变化怎样;加碘食盐的日常保存。83.说说过氧化氢的商业价值及生活用途。84.比较二氧化硫与次氯酸的漂白机理。85.硅及其化合物在现代科技及工业中的王牌地位还能维持多久? 86.了解我国硅蕴藏量及开发应用状况。87.了解普通陶瓷及新型陶瓷种类及其用途。88.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依据并设计一张未来的新元素周期表。89.利用生活废弃物制作熟悉的分子模型,如Cl2 H2 HCl、H2O、CH4等。90.说说温室效应。调查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化学物质。91.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危害,能否用此知识理解溃疡病的化学过程。92.你对能源危机有何认识。你及周围的同学是否有这样的意识。93.侯德榜对我国民族制碱工业发展的贡献。94.戴维对化学研究的贡献。95.常见含银废物中银的回收情况,调查本地区照相馆的废物处理情况。96.了解大气的二次污染—光化学烟雾。97.酒精可燃与不可燃临界浓度的研究 98.叙述一些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熔点与这些化合物的极性强弱的关系。99.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对粘合剂的研制的意义。100.调查胶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01.试讨论“逆反心理”与“平衡移动原理”在了解上是否有共同点。102.调查医院中化学知识的应用。(如,PH试纸,糖尿病的粗检查等)103.调查衣料所用纤维制品的性能,价格和市场占有率,如何识别它们。104.调查常用粘结剂的品种,主要化学组成,性能及价格。105.调查建筑和装修材料中的化学品的名称,主要化学成分和用途高一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环境保护 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 对(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 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 绿岛的保护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某某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其治理 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如何降低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 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塑料及其回收利用 摘掉城市的毒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酸雨与人体健康 环保与产业的结合光污染与光能节约 汽车与环境无污染汽车 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 降解塑料的发展关于口香糖的报告 水体的富营养化土地沙漠化的防治 富营养水质的生物治理 城市的供水、净水及水再利用 创造绿色电能粉煤灰性能研究及综合利用 城市生活垃圾的绿色处理无污染

能源在家庭中的利用 绿色消费杀虫剂使用的反思 氟利昂问题核聚变、核裂变及环境污染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二恶英污染 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日韩发生重大核事故 臭氧层破坏太湖零点行动 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黄河断流 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绿色文明 淮河治污零点行动苏州河综合整治 电磁辐射污染环境与健康 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 工业废水污染情况农药污染的影响 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居室污染 食品污染研究影响空气污染指数的因素及对策 常见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研究和对策洗涤剂、工厂废弃物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磷对水质的污染小区环境对住宅和人的影响 北方沙尘暴又起的原因分析沿海生态环境调查 手帕和餐巾纸的利弊研究

(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农用生物肥 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生命之源——营养 家庭包装 以氢气(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 正确提取热量及饮食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 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油烟革命 装潢材料的应用及改进金属防锈的研究 关于低自由基、无毒香烟有关饮料中非食用色素的调查 化学与农村经济纯净水是否“纯净” 环保型防震材料的开发维生素王国探秘 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洗涤用品的发展与前景新型墙对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研究特别环境下使用的救生衣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 食用油中过氧化值的分析研究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 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农村生活用水调查 生活中的化学厨房里的化学 化妆用品的副作用科技与生活——关于纳米技术 奶制品工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于健康饮水方法的研究

(三)资源利用 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太阳能发展前景及利用创造绿色电能 未来能源

2009-3-18 20:37 回复

天空如同

3楼

技术石油的开发与利用 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食品对大脑的营养供应研究 常见荤菜对大脑智力发展的影响研究中学附近不洁食品状况调查 浅谈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对未来的积极影响 潮汐资源的调查研究

(四)化学实验(改进)探索与研究 亚硝酸盐在不同土壤中累积的研究 眼睛防水的实验关于铵盐冷却性能的实验与探讨 利用废物制取活性炭回收、利用旧电池中的有用物质 再生橡胶废水的胶色研究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最大化 干电池的实验探究及环境污染控制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 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 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 有机消毒剂应用的初探简析植物提取香水的可行性 对蛋白质性质的论证高二研究性学习课题环境保护

1、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

2、对(某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3、(某某地区)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

4、(某某地区)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

5、(某某地区)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6、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

7、(某某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8、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其治理

9、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

10、如何降低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

11、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

12、塑料及其回收利用

13、绿岛的保护

14、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15、摘掉城市的毒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

16、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

17、酸雨与人体健康

18、环保与产业的结合

19、光污染与光能节约 20、汽车与环境

21、无污染汽车

22、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

23、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

24、降解塑料的发展

25、关于口香糖的报告

26、水体的富营养化

27、土地沙漠化的防治

28、富营养水质的生物治理

29、城市的供水、净水及水再利用 30、创造绿色电能

31、粉煤灰性能研究及综合利用

32、城市生活垃圾的绿色处理

33、无污染能源在家庭中的利用

34、绿色消费

35、杀虫剂使用的反思

36、氟利昂问题

37、核聚变、核裂变及环境污染

38、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39、二恶英污染 40、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

41、日韩发生重大核事故

42、臭氧层破坏

43、太湖零点行动

44、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45、黄河断流

46、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

47、绿色文明

48、淮河治污零点行动

49、苏州河综合整治 50、电磁辐射污染

51、环境与健康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1、农用生物肥

2、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3、生命之源——营养

4、家庭包装

5、以氢气(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

6、正确提取热量及饮食

7、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

8、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

9、油烟革命

10、装潢材料的应用及改进

11、金属防锈的研究

12、关于低自由基、无毒香烟

13、有关饮料中非食用色素的调查

14、化学与农村经济

15、纯净水是否“纯净”

16、环保型防震材料的开发

17、维生素王国探秘

18、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

19、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20、洗涤用品的发展与前景

21、新型墙对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22、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

23、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24、研究特别环境下使用的救生衣

25、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

26、食用油中过氧化值的分析

27、研究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资源利用

1、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太阳能发展前景及利用

3、创造绿色电能

4、未来能源技术

5、石油的开发与利用化学实验(改进)探索与研究

1、亚硝酸盐在不同土壤中累积的研究

2、眼睛防水的实验

3、关于铵盐冷却性能的实验与探讨

4、利用废物制取活性炭

5、回收、利用旧电池中的有用物质

6、再生橡胶废水的胶色研究

7、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最大化

8、干电池的实验探究及环境污染控制高一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环境保护 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 对(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 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 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 绿岛的保护 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某某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其治理 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 如何降低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 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 塑料及其回收利用 摘掉城市的毒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 酸雨与人体健康 环保与产业的结合 光污染与光能节约 汽车与环境 无污染汽车 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 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 降解塑料的发展 关于口香糖的报告 水体的富营养化 土地沙漠化的防治 富营养水质的生物治理 城市的供水、净水及水再利用 创造绿色电能 粉煤灰性能研究及综合利用 城市生活垃圾的绿色处理 无污染能源在家庭中的利用 绿色消费 杀虫剂使用的反思 氟利昂问题 核聚变、核裂变及环境污染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二恶英污染 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 日韩发生重大核事故 臭氧层破坏 太湖零点行动 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黄河断流 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 绿色文明 淮河治污零点行动 苏州河综合整治 电磁辐射污染 环境与健康 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 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 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农药污染的影响 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 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居室污染 食品污染 研究影响空气污染指数的因素及对策 常见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研究和对策 洗涤剂、工厂废弃物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2009-3-18 20:37 回复

天空如同

4楼

;磷对水质的污染 小区环境对住宅和人的影响 北方沙尘暴又起的原因分析 沿海生态环境调查 手帕和餐巾纸的利弊研究

(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农用生物肥 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生命之源——营养 家庭包装 以氢气(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 正确提取热量及饮食 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 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 油烟革命 装潢材料的应用及改进 金属防锈的研究 关于低自由基、无毒香烟 有关饮料中非食用色素的调查 化学与农村经济 纯净水是否“纯净” 环保型防震材料的开发 维生素王国探秘 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 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洗涤用品的发展与前景 新型墙对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 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研究特别环境下使用的救生衣 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 食用油中过氧化值的分析 研究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 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 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 农村生活用水调查 生活中的化学 厨房里的化学 化妆用品的副作用 科技与生活——关于纳米技术 奶制品工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关于健康饮水方法的研究

(三)资源利用 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太阳能发展前景及利用 创造绿色电能 未来能源技术 石油的开发与利用 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 食品对大脑的营养供应研究 常见荤菜对大脑智力发展的影响研究 中学附近不洁食品状况调查 浅谈可再生能源 利用太阳能对未来的积极影响 潮汐资源的调查研究

(四)化学实验(改进)探索与研究 亚硝酸盐在不同土壤中累积的研究 眼睛防水的实验 关于铵盐冷却性能的实验与探讨 利用废物制取活性炭 回收、利用旧电池中的有用物质 再生橡胶废水的胶色研究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最大化 干电池的实验探究及环境污染控制 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 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 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 有机消毒剂应用的初探 简析植物提取香水的可行性 对蛋白质性质的论证 高二研究性学习课题 环境保护

1、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

2、对(某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3、(某某地区)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

4、(某某地区)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

5、(某某地区)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6、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

7、(某某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8、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其治理

9、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

10、如何降低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

11、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

12、塑料及其回收利用

13、绿岛的保护

14、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15、摘掉城市的毒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

16、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

17、酸雨与人体健康

18、环保与产业的结合

19、光污染与光能节约 20、汽车与环境

21、无污染汽车

22、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

23、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

24、降解塑料的发展

25、关于口香糖的报告

26、水体的富营养化

27、土地沙漠化的防治

28、富营养水质的生物治理

29、城市的供水、净水及水再利用 30、创造绿色电能

31、粉煤灰性能研究及综合利用

32、城市生活垃圾的绿色处理

33、无污染能源在家庭中的利用

34、绿色消费

35、杀虫剂使用的反思

36、氟利昂问题

37、核聚变、核裂变及环境污染

38、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39、二恶英污染 40、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

41、日韩发生重大核事故

42、臭氧层破坏

43、太湖零点行动

44、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45、黄河断流

46、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

47、绿色文明

48、淮河治污零点行动

49、苏州河综合整治 50、电磁辐射污染

51、环境与健康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1、农用生物肥

2、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3、生命之源——营养

4、家庭包装

5、以氢气(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

6、正确提取热量及饮食

7、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

8、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

9、油烟革命

10、装潢材料的应用及改进

11、金属防锈的研究

12、关于低自由基、无毒香烟

13、有关饮料中非食用色素的调查

14、化学与农村经济

15、纯净水是否“纯净”

16、环保型防震材料的开发

17、维生素王国探秘

18、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

19、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20、洗涤用品的发展与前景

21、新型墙对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22、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

23、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24、研究特别环境下使用的救生衣

25、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

26、食用油中过氧化值的分析

27、研究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资源利用

1、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太阳能发展前景及利用

3、创造绿色电能

4、未来能源技术

5、石油的开发与利用化学实验(改进)探索与研究

1、亚硝酸盐在不同土壤中累积的研究

2、眼睛防水的实验

3、关于铵盐冷却性能的实验与探讨

4、利用废物制取活性炭

5、回收、利用旧电池中的有用物质

6、再生橡胶废水的胶色研究

7、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最大化

8、干电池的实验探究及环境污染

控制

初中生学习困难的研究 篇2

一、“基于问题的学习”的内涵

20世纪60年代,国外的教育理论研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即鼓励学习者自主探究,通过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其目的是改变传统意义上学习者被动学习的方式,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个人素质。这种学习方式被称为“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

但是,学术界对“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PBL的创始人巴罗斯(Barrows)教授认为:PBL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课程形态,包括在课程中选择和设计问题,旨在要求学习者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作为学习方式,教师不直接把知识的结果传授给学生,而是在其指导下,培养学生运用系统的方法自主发现问题,获得知识的能力。杜赫(Duch)认为:PBL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以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问题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达到获得知识的目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芬克(Finkle)和托普(Torp)认为:PBL是一种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策略。[1]

综合以上定义我们认为:PBL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以问题为基础,把学习过程设置在某一个特定领域或情境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PBL亦可以看做是一种教育理念,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应该遵循这种理念,即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2]

二、“基于问题的学习”的实践运用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表现,PBL以建构主义为心理学基础,以杜威的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它将学科内容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将个人经验和集体经验结合起来,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体系。[3]杜威提出的“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体现了PBL的实践取向。[4] 1969年,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医学院率先构建了PBL的课程模式,包括课程内容、过程、因素以及评价等方面,促进了课程理论的完善,[5]并在欧洲和北美的大学医学院迅速传播,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焦点。20世纪70年代,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大学(Maastricht University)作为基地率先开始实践,在此影响下,我国学者也开始构建适合本国的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模式。[3]

1.学习目标

学术界对PBL的学习目标存在不同的看法。根据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实施的课程模式的经验,巴罗斯较早提出了PBL的学习目标:(1)建构研究性课程领域的知识基础;(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3)培养学生成为有效的合作者。[6]在巴罗斯提出的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很多学者对其作了有益而必要的补充(如Savery和Hmelo)。综合起来可以认为PBL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2)建构合理的和实践相联系的知识基础;(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5)培养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2.组织形式

PBL的组织形式通常分为三种类型:(1)个人独立研究;(2)小组合作研究;(3)个人研究结合全班集体讨论。具体选择何种类型可以由初中的班级和学生决定。[7]由于PBL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强调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因此PBL一般采用的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研究。[8]

小组合作研究一般由初中班级内的3~6名学生组成,由本校教师或者聘请的专家作为指导教师。小组成员在研究的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首先,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围绕一个课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学生可以开展实践活动,搜集资料,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获得课题的初步结论和观点;最后,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讨论所获得的初步结论和观点,并试图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这种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全员参与和合作的机会,达到共同建构知识的效果。[9]

3.实施步骤

PBL的实施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2)实践体验阶段;(3)表达交流阶段。[8] PBL主要是把学习的过程与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在实践体验和表达交流过程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意味着建构知识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巴罗斯提出的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认为PBL的实施过程可以包括几个环节:[10]

(1)组织课题小组。

巴萨德(Basadur)认为,在比较复杂的环境下,个人的力量有时很难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组织一个团队共同协作解决问题,获得共识。[11]首先,按照小组合作研究的模式把学生分组,建立合作研究的规则;然后,让教师和学生彼此熟悉,建立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课题组成员在准备阶段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2)确定问题。

以问题作为学习的动力是PBL所强调的重点,但并不能为了问题而设置问题,在确定问题时,尽量与之前学生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够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贴切,用较少的信息量确定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具体内容包括:确定问题现有的信息、解决问题的假设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等。在这一阶段,课题组成员要对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达成共识。通常指导教师会向学生询问他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想要学习到的内容,看看学生对这个问题是否感兴趣,是否需要重新修正或者调整目标。学生如果向指导教师询问问题的基本信息,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信息后,可能会由于知识的匮乏无法解决已经确定的问题,课题组成员可以分工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信息,最后达到小组合作研究的目的。

(3)自主探究。

包括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首先,在确定问题之后,学生了解解决问题应该掌握的相关理论与知识。其次,学生可以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假设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预先评估哪种假设方案最恰当最合理。最后,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检验自己所预先设定的方案,把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形成初步的结论。[12]

(4)小组汇报。

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跟小组的其他成员分析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总结自己的成果,也可以评价他人的成果,包括成果的来源、可靠性以及对解决问题的有效性等。小组交流的结果可以补充或者修正最初的假设,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小组确定解决方案之后,向全班汇报该小组的研究结论和解决方案,通过小组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给出结论,为今后的研究性学习积累经验。

(5)总结反思。

汇报之后,学生应该反思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与之前的问题有何联系和区别。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对其他成员的评价反思独立研究和小组合作研究的有效性,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最后,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4.学习评价

评价是PBL模式的重要部分。评价的原则和方式需要与学习过程紧密结合,强调自主探究,重视交流和合作。具体包括几个方面:(1)评价主体。由于PBL模式所获得的学生学业成果,不仅反映出学生对所学过知识的运用,还要反映出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也要求评价标准不能具体化和指标化。评价的主体可以包括指导教师、小组成员或者与研究课题相关的企业和公众部门等。(2)评价方式。PBL模式的评价可以采用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也通过学生汇报过程中的书面材料、口头报告、成果展示的质量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但由于PBL模式的性质,主要采用定性评价为主。[13]

三、反思与评价

近年来,PBL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其涉及的教育层次不仅限于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也逐渐扩展到基础教育的中学阶段。欧美国家的很多中学传统的教学目标都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为主。[14]在我国教育政策的指引下,各省市学校也都纷纷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很多省市的中小学校增设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并且逐渐开始关注农村中小学校。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模式的优势在于:

第一,教学理念不同。

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植于洛克的白板说,把教学看成是知识的传递,学习看成是知识的获得。教学过程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信息传递中所谓的内容(即问题)是单一的,[15]考核和评价主要来自对学生所传授知识的记忆检验,通过评价确定学生的等级。而PBL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强调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学习活动都是围绕问题开展的。一方面问题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并始终贯穿在学习过程之中;另一方面学习的过程可以被看做是发现问题、确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16]

第二,教师角色不同。

在PBL中,教师是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作为促进者,最重要的不是直接将问题结果告知学生,而是在解决问题中将知识和策略展现出来。作为指导者,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知识的指导者,担负起为学生提供各领域知识的责任。作为合作者,教师承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任务,范围涉及经济、文化等很多领域,很难独立完成课题任务,师生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学生角色不同。

在PBL中,学生是学习者、合作者、研究者。作为学习者,PBL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生需要自我设定学习目标,独立探究,将现有知识应用到复杂的问题情境之中,并且需要反思。作为合作者,学生在确定问题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共享知识,共同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合作意识。作为研究者,问题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多视角看待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适宜方法。

第四,学习环境不同。

传统的学习环境,学生总是被剥夺决定权,这对于积累良好的学习经验是十分不利的。PBL的核心价值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创设的环境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因此他们会更愿意承担责任。PBL鼓励培养学习者的开放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加强小组合作意识。这与传统教学中教育者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存在很大区别。

初中生学习困难的研究 篇3

关键词:初中生、学习主动性、学习成绩

一、问题的提出

主动性是主体性的基本特征之一。学生的主动性包括社会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而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其整个主动性的核心,学习主动性是指对学习活动起着启动、增强、维持和调节作用的主体动力系统及其功能。目前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学习主动性是影响知识、技能掌握和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如此,与学习主动性有关的内部心理品质,如需要、自信心、意志、情绪情感等本身就是个性中最活跃、最核心的因素,是影响主体性发展的关键性素质,因而学习主动性也是教学的一个最直接、最終极的目标而不仅仅是教学与知识掌握的中介。虽然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问题正日益引起重视,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教学改革的迫切任务,但迄今为止,对学习主动性的研究仍较薄弱,特别是在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欠深入。对于中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陈平、朱敏对“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的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学习主动性的结构由学习需要、自信心、情绪情感三个要素组成,由此他们还建立了学习主动性的测评工具,他们的这一研究还揭示:小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学习成绩之间有显著相关。那么,初中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否也与学习成绩有显著相关?学习主动性是怎样影响学生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是否受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影响?在教学中我们应如何调动初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研究即是在陈平等研究的基础上,以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求上述问题的正确答案。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选取桂林市三所中学初中学生,共395人,基本情况见表1:

(二)研究工具

所采取的研究工具为:学习主动性量表,采用陈平&朱敏建立的学习主动性测评量表,该量表包括5个指标体系,共25个项目。

(三)施测

采用集体施测方式,以班为集体,在给学生发问卷之前,先按学生的座位号在问卷背面编好号,然后按学生座位号对问卷号发放问卷,实行不记名问卷测查,测查时间为15分钟,被试在答题过程中如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随时向主试个别询问。

(四)数据分析与统计

本研究数据分析处理采用SPSS9.0软件进行。收集被试前个学期政治、语文、数学、英语期末统考成绩,在各年级内部分别将原始分数转化为标准Z分数,计算每一被试的总标准分。主要的统计方法有相关、方差分析、T检验。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习主动性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表2的相关结果表明:直接学习需要、间接学习需要、学习目标、自信心、情绪情感、学习主动性与学生的各主要学科学习成绩及其总成绩之间都有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学习主动性及其五个指标体系对学生的学业成绩都有重要的影响。学习主动性高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成绩。

(二)学业成绩优、中、差的学生在学习主动性上的差异性分析

研究中,把学生以学业成绩分为优、中、差三个水平。在总标准分降序排名中,取排在前面25%的成绩为优,中间50%的成绩为中,后面25%的为差。对学业成绩优、中、差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3的结果表明:学习成绩优、中、差学生在直接学习需要、间接学习需要、学习目标、自信心、情绪情感、学习主动性上的平均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发现:在学习主动性及其各指标体系上,学业成绩优的学生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学业成绩中者和差。这进一步充分说明,不同的学业成绩水平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主动性;学业成绩水平越高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越高。

(三)男女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比较分析

表4的结果表明:一方面,男女学生除了间接学习需要与学习目标外,他们在直接学习需要、自信心、情绪情感及学习主动性上的平均得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另一方面,从整体上看,女生的学习主动性均高于男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初中各年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比较分析

表5的结果表明:初中各年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水平,呈上升的趋势;但总的来说,除了直接学习需要和情绪情感两个方面外,各年级学生在学习主动性、间接学习需要、学习目标、自信心上的平均得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进一步的比较分析发现,初三年级学生在直接学习需要和情绪情感上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初一年级学生,达到了显著性差异。

四、讨论

(一)初中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存在性别和年级的差异

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不同性别学生在总的学习主动性上,女生高于男生,尤其是在间接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上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女生比较注重老师和周围同学的评价,学习的外部动机强于男生,因此,往往表现出较高的学习主动性。除此之外,男女学生在学习主动性及直接学习需要、自信心、情绪情感上的平均得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2)初中各年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水平总的趋势是在上升,而且初一和初三学生在直接学习需要、情绪情感上的平均得分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p<0.05);但另一方面,各年级学生在间接学习需要、学习目标、自信心、学习主动性上的平均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初一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面对的学习压力不是很大,外部学习动机往往成为主导性学习动机,而初三学生由于升学与就业的压力以及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内部学习动机逐渐成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因此,往往会表现出更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具有较高的学习主动性。总的来说,初中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存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由于本研究的样本比较小,以上的结论是否具有代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二)学习主动性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

研究结果发现,学习主动性与学生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相关;学业成绩水平高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的高于学业成绩水平低者与中者。这表明,学习主动性与学生的学业成绩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学习主动性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学业成绩反过来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那么,学习主动性是怎样作用于学习的学习呢?

一般来说,学习主动性的形成过程是动力内化过程和外化过程相统一的过程。外化过程是指从原有需要、自信心、情绪情感到现实学习活动的过程;内化过程是指从外部要求和活动到新的需要、自信心、情绪情感的过程。在外化过程中,如果外部要求或活动有满足学生需要的价值,并且学生达到要求的信心,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激起和推动学习行为,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在内化过程中,如果学习活动及结果带来成功的体验,需要的满足,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促进外部要求与原有需要相结合,使原有需要得到扩展和深化,实现动力的内化。具体来讲:

首先,学习主动性是作为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影响学习的。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去学习以满足其学习需要的心理倾向。学习主动性是这种心理傾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动机使学生具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知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朝哪个方向努力,从而激发起适当的学习行为,使这一行为指向所定的学习目标,并为达到这一学习目标而维持学习行为;正是由于学习动机的作用,学生才会表现出渴望求知的迫切愿望,主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高涨的学习积极性,会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学生学习动机可分为外部学习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被外部条件(如父母的奖励、老师的表扬、优异的成绩等)激发而来的学习动机称为外部学习动机;由内部心理因素(如求知欲、理想、信念等)转化而来的学习动机称为内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比较稳定和持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学生从初一到初三,随着学习知识的不断丰富,对学习重要性的深入认识,他们的学习动机逐步地由外部学习动机转向内部学习动机,因此,初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往往高于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

其次,学习主动性是通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而影响学习的。

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关于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某项学习活动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学习任务的选择以及学习目标的确定;决定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和持续时间;影响学生对学习成败的归因方式;影响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情绪情感体验。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在确定学习目标时常常选取适合于自己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和要求,在实际学习中常常精神饱满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敢于正视它们,并通过自己努力,克服不适当的行为,采取各种方法以保证学习的成功;在对学习成败的归因方式上,把学习成功看作是自己努力行为的结果,把学习失败看作是自己努力不充分的结果。同时,自我有效感高的学生往往具有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能够更加调动自己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加强努力的程度,取得更好的学习成就。可见,学习主动性是通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来影响其学习活动的。

总之,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作用机制是学习需要、自信心、情绪情感相互作用与统一的结果,它们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学习。

五、建议

根据本研究结论,学习主动性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后天习得的,它既是影响现行学习的条件,又是先前学习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根据初中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主动性的结果要素及形成和发生作用机制,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建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活动、保证成功体验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使学生自主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教学要求转化为学习行为和内部需要的中介,只有帮助学生在自愿、自主的基础上建立学习的具体适当目标,知道自己在某段时间内该做什么,自己应该从哪方面努力,才能产生积极、持久的动力。为此在教学当中向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进行自我检查这些目标计划的实行情况及其效果。这样学生明确了学习要求,知道要掌握的内容,学起来就有方向、有劲头、有效率。让学生自主建立学习目标时,应强调自主的原则,教师不要强求,只是对其目标做出评价,这样就可以使好学生和程度差的学生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从中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成功的体验,学习就更有动力和信心,积极主动性也就会被激发和提高。

(2)建立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建立教师精讲,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生个人竞争为主为小组竞争为主,消除对差生的自尊与自信心的损害,培养学生对集体负责的学习动力和合作意识;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互动的多元的教学机制。

(3)建立尊重、关心、理解的合作型人际关系,使人际关系成为动力,促进学习主动性的发展。良好人际关系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只有消除敌对、冷漠等不良人际关系,建立师生间、生生间和谐感情,学生才能把精力放进学习上,愉快学习,接受教育,促进学习主动性的发展。对于中、差生给予特别关注,多提问、多鼓励、多询问,抓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和每个特长进行感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保证学生的成功体验和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减少评价对学生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避免评价对学生自尊的损害;实行充分奖励,多给学生一些肯定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反馈功能,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与自己比较,以体会自己的进步,消除差生的沮丧情绪,增强自信。通过评价发展学生的反省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和积极情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总之,通过以上各种措施来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六、小结

(1)初中学生学业成绩与学习主动性有显著的正相关;

(2)学业成绩优、中、差的学生在学习主动性及其五个指标体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业成绩水平优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显著高于学业成绩水平中者和差者;

(3)初中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存在性别和年级的差异;

(4)在教学当中,可以通过建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积极性、保证成功体验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陈平、朱敏: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的实验研究,教育研究,95(10)44-50

(2)丁志强: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分析,教育研究

(3)张庆林主编:《中学生主体教育》第三章“发展主动精神”,重庆大学出版社98.12.

(4)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动机”,人民教育出版社,97.7.

(5)周俊: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科学,98(3)

(6)王德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述评,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92(5)98-101

(7)周勇、董奇: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94(3)30-33

初中生学习困难的研究 篇4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学习英语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在英语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相当惊人的。然而 ,英语学习是个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活动过程,由于对这个过程不甚了解和不适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学 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无效地耗费了他们宝贵的时间。因此,根据英语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在英语学习中正确 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课题。

过去心理学的研究一直倾向于解答心理现象是什么方面,而对解答心理机能应该如何提高,却显得十分不 够。心理科学发展的根本路线应该是改造和提高自己的心理机能,这也是心理学为社会服务的根本方向。心理 教育的兴起打破了以往重理论轻应用的局面,体现了心理学能动的改造人类心理的强大的生命力。

目前,心理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能力的训练教育;

(2)智力 与创造力教育;

(3)人格方面的教育;

(4)促进学生心理全面发展的教育。无论是国内的心理学界和教育 学界还是国外的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在这几个方面都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设计出了多种多样的心理教育 训练方案,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大量可喜的成果。

在深入研究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问题及初中生英语学习心理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纵观国内外有关的研究 成果,笔者认为,我国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制订适合我国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切实可行的心理训 练方案;通过该方案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记忆力,消除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挖掘学习的潜力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根据现代心理学理论,针对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实践,制订出心理训练方案,并经过实验检 查其有效性,以利推广应用。

二、心理训练方案的制订

(一)制订心理训练方案的基本理论依据

1.“人的心理只有经过教育才能得到发展提高”的心理教育的观点。这是心理教育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 观点。这一观点表明,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心理训练是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必要手段。在 人类一切实践活动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人类从有自我意识开始,就一直有认识自己的心理, 提高自己心理机能的强烈愿望和需要,可以说心理学正是适应这一愿望和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通过持之 以恒地开展心理训练,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自发性行为加以限制和调控,主动热情地去开展有意义和有益 的行为活动,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意义和有害的行为,长此以往就使自己的心理素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起来 。经常进行心理训练也是有效地自我开发潜能的重要手段。

2.“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一向偏重外在的因素, 常把问题重点放在课程计划上,或是教学大纲上,或是教材内容上,有时则强调教学法或师资条件。但是从心 理学的观点看,我们对影响教学效果的内因即学生的心理活动注意不够。忘记了“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不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以满足英语学习的需要是阻碍 英语学习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

就英语学习来说,所谓内因主要包括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英语学习的动机以及与英语学习密切相关的心理 机能等。这些心理条件的改善有赖于持之以恒的心理训练。通过训练可以使学生消除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建立起创造性的英语学习心态,从而开发其英语学习的潜能,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3.系统论的基本出发点“整体性”原则。系统论认为,整体性是事物所普通具有的属性,世界上的任何 事物都是由诸要素的一定方式构成的整体,它们自成系统又互成系统。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把研究对象视为一 个有机整体,它的性质和规律存在于各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而不是其各个构成要素的孤立特 征及其迭加所能反映的。

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在人脑中始终是交织进行的两种活动,这两种活动处于 最和谐的整体状态时,是人的活动最顺遂而又最有效益的时刻。通常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原因之一便是他们往往 把自己的活动分成几个互不相关的部分,通过心理训练的手段把这些割裂开来的部分重新组合到一起,使心理 活动协调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人的活动更加有效。这体现了事物的整体性原则。

4.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辩证统一:有意后注意形态的理论。过去心理学只描述了两种注意形态:有意 注意和无意注意。近几年来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逐渐发现有意后注意对于识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处于有 意后注意时第一种注意形态与第二种注意形态是辩证统一的。处于这种状态时,虽然有行为目的、动机的存在 ,但此时比处于有意注意时能在更大程度上适应学习者的需要。行为的目的和动机有更大的意义,因为它们与 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和热情相符合。所以有意后注意是建立在学习者热衷于并盼望的后续事实上。有意后注意 由于内部动机的自动化、自然化,从而使有意注意过程转变成了无意识行为。这样可以使学习者长久地学习, 不疲劳,高效率地掌握材料。学生此时也并不觉得紧张,情感处于高兴状态,有时甚至兴高采烈,就好比处于 某一需要完全得到满足、意志动作解决后产生出平衡的那一刻。

所以处于有意后注意时期识记的效果是最佳的,因为此刻产生的目的与个人的兴趣息息相关。这种有意后 注意产生的场合和许多因素有关。通过心理训练学会控制这些因素便可以学会控制产生出来的有意后松驰,而 处于最佳识记状态。

(二)心理训练方案的基本内容

心理机能的多层次性决定了针对具体活动的心理训练必须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上综合进行,才能确实提高 其心理机能,从而提高该项活动的效率。与不同活动密切相关的心理机能是不同的,针对英语学习活动的特殊 性,笔者提出初中英语学习心理训练方案的训练目标是通过各种英语学习心理训练的手段,消除各种英语学习心理障碍,建立起创造性的英语学习心态,开发英语学习的潜力。具体的内容有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1.从自我分析开始。本世纪初,美国牧师拉赛尔・康维尔以“宝石的土地”为题在美国举行了多达6, 000次巡回演讲。他的演讲使整个美国卷入了激情的漩涡。其内容如下:从前印度有个叫阿里・哈费德的富 裕农民,为了寻找埋藏宝石的土地,变卖了家产,出外旅行,终于穷困而死。可是,此后就从他卖出的土地里 发现了世界最珍贵的宝石。康维尔用这个真实的故事,并用大量的实例说明,人们向他处所寻求的珍宝,恰恰 是自己手中的东西。

所以,英语学习心理训练的第一部分内容就是从自我分析开始,围绕英语学习让学生试着就以下几个方面 对自己进行一下分析:

(1)你对英语学习持什么样的态度?(提供A.B.C三种态度选择)

(2)你学习英语的原因是什么?

(3)你在英语学习方面的长处是什么?不足是什么?

(4)你在英语学习中的最大困难 是什么?

(5)你近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2.进入最佳学习记忆状态训练。

(1)形象放松训练;

(2)生理放松训练;

(3)调整呼吸的练习。

3.消除畏惧与厌恶心理的训练。

(1)教师从多方面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首先教师要相信学生,多鼓 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要视学生为学习主体,经常鼓励他们,给他们以表现的机会;其次,教师还要创造学习环境,激发兴趣;最后教师还要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2)学生自己进行一些心理自我训练,包括:a.回 忆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b.开始学习时许诺自己学习后可以干自己喜欢干的事;c.不断给自己一些有益 的自我言语暗示。

4.增强记忆力的`心理训练:

(1)联想训练:a.比较联想;b.近邻联想;c.情景联想;d.趣味 联想;e.语言联想。

(2)循环记忆训练:a.简单循环法;b.复合联想法。

5.养成英语思维习惯的心理训练:

(1)“One by one”和“One Another”训练法;(2)信息简缩练习。

三、训练方案的实施

1.被试:呼市七中初中二年级学生,以二年级六班为实验班(61人),二年级五班为对照班(59人 ),两个班当时是以随机的方法分班的,而且由同一位教师任教,在实验前,对这两个班的英语水平进行了测 验,并进行比较,统计检验后无显著差异(见表1、2、3)

表1 实验前学生英语测验成绩比较 班别 人数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秀人数 优秀率 实验班 61 53 0.87 21 0.34 对照班 59 43 0.73 16 0.27

优秀率比较:X[2]=0.75 P>.05 无显著性差异

及格率比较:X[2]=3.67 P>.05 无显著性差异

表2 实验前学生英语测验成绩比较 班别 人数平均成绩 标准差 实验班 61 74 21.23 对照班 59 67 23.81

平均成绩比较:E=1.70 P>.05 无显著性差异

表3 实验前学生强记成绩比较(1小时记50个生词) 班别 人数 1小时内50个单词全部记住的 通过率 实验班 61 6 9.8% 对照班 59 4 7%

通过率比较:X[2]=0.37 P>.05 无显著性差异

另外,还对实验班同学的英语学习态度、英语学习的原因及困难等作了调查,其结果是:(1)在对待英 语学习的态度上54%的同学属于B类,36%的同学属于A类,只有10%的同学能将英语学习视为一种乐 趣,即属于C类;(2)关于为什么学习英语的普遍原因有:Ⅰ因为考试要考;Ⅱ因为学不好,家长教师会批 评我;Ⅲ因为这是升学考试中使学生分数拉开距离的一门课程;Ⅳ因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会需要它;Ⅴ因为别 人会由于我懂一门外语而尊敬我;(3)英语学习中的困难主要是记单词,其次还有完成对话较困难。有的同 学还反映他们学习时往往是记得快,忘得快,这是怎么回事?(4)关于对学好英语是否有信心的调查表明: 49%的同学感到没信心,41%的同学处于动摇状态,只有10%同学认为通过努力可以学好。

以上是实验前对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所做的调查总结。

2.实验材料:初中英语学习心理训练方案(内容如前述)

3.实验过程:(1)实验班:实验前,对任实验班课程的教师提出如下要求:a.尽量不批评或少批评 学生;要视学生为主体,多给他们以表现的机会;学生稍有进步,就要给予表扬;b.教学中可以利用挂图、 简笔画、音乐等,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激发其英语学习的兴趣;c.在教学过程中逐步传授给学生各种正确 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

对实验班学生提出要求:a.随时对这种训练方案提出意见;b.应对此实验采取积极的态度,要相信方 案的引入会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成绩;c.睡前、醒后作为复习英语的黄金时间,复习时间不必很长。实验时间 是7周,安排如下:

第一周,每天一个课时给学生和任课教师上英语学习心理训练课。讲授有关的方法和技术,使学生和任课 教师能掌握这些方法和技术,配合教学实验。内容分配是:a.帮助大家进行自我分析,学会通过体会学习乐 趣,自我暗示,自我奖励来消除畏惧心理,树立起学好英语的自信心;b.如何进入最佳学习记忆状态。教会 大家在自学前或上课前做心理放松、心理放松和呼吸练习。c.记忆力训练法,教会大家用各种联想的方法、 简单循环记忆法、复合循环记忆法记单词。d.养成用英语思维习惯的训练。包括教会任课教师以“One by o ne”和“One Another”训练法来授课,教会学生以信息简缩练习记忆对话和课文。e.综合练习。复习所有的 方法和技术,解决疑问。

第二周,试着在实际的教学中实行心理训练方案,融各种心理训练的技术于学习中,首先要求上课之后, 教师使用2~3分钟的时间让大家集体做放松练习,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增强学习动机,然后正式讲课。在 教学过程中通过“One by one”和“One Another”法来组织教学。最后每节课空5分钟时间做联想练习,复习单词,形式可以多样。其次,在英语自习课时,也要求大家做各种放松练习;以简单循环法记忆每课的生词, 以信息简缩法完成课文背诵。最后,要求大家在学习后第二天,第四天及一周复习所学内容。然后以四单元为 一阶段进行阶段复习。经过一周的准备,基本保证学生能使用各种英语心理训练技术,教师也能按规定配合实 验。

第3~7周为进行实验观察期。

(2)对照班:按以前正常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计划进行,不引入该方案的方法。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一)实验结果

1.实验结束后就有关的一些问题对实验班的同学又做了调查,结果:在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上,实验班 的同学有了明显的变化,只有20%的同学仍然属于A类,10%的同学属于B类,20%的同学属于C类, 50%的同学认为自己有时属于B类,有时属C类。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同学将英语学习视为一种乐趣,相 信自己能够学好英语。

在关于英语学习的原因里除了过去工具性原因外,多了结合性原因,如:学习英语对我很重要,因为:( 1)在与美国人说话时我感到自在;(2)因为英语使我能理解和欣赏英语文学艺术;(3)因为我能够更自 由地参加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活动。

关于英语学习中最主要的困难是什么?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说过去他们不了解记忆的特点规律,认为记东西 很神秘,最困难。现在他们说在掌握了循环记忆法和联想训练后,他们感到记单词很自信而且非常有趣。大多 数同学反映经过这段时间的心理训练,他们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能够学好英语。

2.有两位同学主动找到笔者,他们告诉笔者:老师,你教给我们的方法真好。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心理 训练,我们不再感到学习英语是一件苦事。一想起英语学习时顺畅的感觉,心里就很激动。以前我们对记单词 感到很头痛,记起来很费劲不说,记完很快就忘了,可现在我们不仅记得特别快,而且不容易忘。上英语课时 我们也不再垂头丧气了,敢积极大胆地发言。这两位同学还说以前一考试就是刚及格,现在他们每次测验都能 得80~90分。

3.实验后英语水平测验成绩比较(见表)

表4 实验后学生英语测验比较 班别 人数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秀人数 优秀率 实验班 61 53 86.9% 26 42.6% 对照班 59 45 76.3% 15 25.4%

优秀率比较:X[2]=3.94 P<0.05 差异显著

及格率比较:X[2]=2.26 P>.05 无显著性差异

表5 实验后学生英语成绩测验比较 班别 人数平均成绩 标准差S 实验班 61 78 22.23 对照班 59 68 22.7

平均成绩比较:Z=2.43 0.01

表6 实验后学生强记成绩比较(1小时记50个生词) 班别 人数 1小时内50个单词全部记住的 通过率 实验班 61 20 33% 对照班 59 6 10%

通过率比较:X[2]=9.04 P>0.05 差异显著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初中英语学习中恰当地引入心理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开发了其英语学习的潜力。

尽管我们这项研究是在初中的英语学习中进行的,但是只要我们细心一点儿就会发现这一方案稍加改造可 以适用于许多学科。它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也必然能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这一研究的尝试向我们展示 了心理教育的广阔前景:学生的学习潜力是巨大的,通过心理训练可得到开发和促进发展。

这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促进心理教育学的完善与发展。其次,由于它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 研究,可以推进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发展,如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育心理学、社会学及语言心理学等的发展 ,促进这些学科重大学术问题的解决。最后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上讲它为人能主动干预促进心理的发展提供了 理论依据。纵观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人们都是本着认识自己、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目的进行研究和探索的。但时 至今日,心理学还基本停留在描述、认识研究对象的阶段上,对于改造世界来说还不是一门能动性很强的学科 ,这与自然科学相比是大大落后的。所以,由描述性、被动性学科向主动性、能动性学科的发展是心理科学自 身发展的必然趋势。这项研究是对人类心理机能的发展施以人为性干预的研究,体现了心理科学发展的必然趋 势。

这项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心理训练在学科教育中的广泛推广,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将会产生巨大的 社会效益。这可能表现在:(1)较大地提高学科教育效率,提高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健康成长;( 2)提高全民族以至于全人类的心理素质,从而间接产生巨大的物质效益;(3)开发人类的潜能,充分展示 人类的巨大潜力,从而使人类更幸福;(4)推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

总而言之,心理教育及心理训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是,自我训练、自我完善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 ,并非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沿着才能的阶梯攀登,达到尽善尽美,掌握真正技巧。所以本研究还只是一个初步尝 试,旨在引起和鼓励更多的人对这一问题深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陈中永:《心理教育学论》,《内蒙古师大学报》,1989年第3期。

2.王初明:《应用语言心理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桂诗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Blair R.W: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Language Teaching,NewburyHouse Publisher,In C.,Rowleg ,Massachuseffs,1982.

5.Richard Palmer and chris Pope:Brain Train.

6.邓传钰:《链式快速记忆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7.黄晓红:《不当的教学方式对中国学生外语学习心理的影响》,《外语界》,1993年第4期。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 篇5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综合性学习是该阶段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方式,其内容涉及到了语文教学的很多方面,这种教学方式的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的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并对教材中的主题和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延伸和发展,在课堂上积极的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本文主要结合作者这几年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对策,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开展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综合性下学习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10-0233-01

初中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综合性学习进行了这样的定义:“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全面提高语文的职业素养,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主动研究、团队合作以及勇于创新精神的一种学习方法。”一个成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扩大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巧妙的课堂导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育学家曾经指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或者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那么这种教学手法就能获取有效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创造一个优良的教学环境,从而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快的融入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情境中,比如在进行《这就是我》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音乐作用进行引导,可以采用《我是一只小小鸟》进行课堂前的教学,通过歌词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歌词中所要表达出的内容。将比喻的内容解释给学生,在理想和现实之中我们需要适当的进行取舍。这样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了情况基础。

二、灵活拓展丰富活动的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是一门新兴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取材范围十分的广阔,学习的主体到处都是,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主体只是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综合性学习的主体线索,因此,在进行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依据教材设定的内容合理的组织安排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主题的内容进行不断的丰富。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有《这就是我》文章,这次课程是学生升入到初中阶段进行的第一次综合性学习,教材在编订过程中目的在于让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己身边的环境正确的对自己进行评价自我。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教师除了按照教材中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积介绍自己,还对主题进行了适当的延伸。首先,建立的班级集体相册,让每一位学生在属于自己的页面上对自己的特点进行概括,这种综合性学习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全体的同学当中。保证了学生对自我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其次,组织跨年级对话,组织高年级的学生与本年级的学生开展各种联谊活动,使学生在与高年级学生交流过程中对自身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评价。最后,建立家庭方案,要求学生定期对家庭成员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要求对家长对这个建议进行改正,将改正后的效果详细的记录下来,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方式既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同时又扩大了学生活动的空间,从而保证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能够切实的发挥相应的作用。

三、同类合作扩大主题的空间

在进行综合性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教材中某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比较单一。很多主题的内容存在较大的重复性,由于在很多地区的初中生受到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校外频繁的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教材中两个类似的主体合并为一个主体,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而且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八年级的综合性学习中《背起行囊走四方》和《到民间采风去》存在一定的联系性,根据其中存在的关联性,我们可以将这两个主体进行有效的融合,合并成为一个主体,并将主体命名为《我家乡的山和水》,活动主题确定之后,将全班的学生分若干个小组,一个小组对当地农作物种植情况以及畜牧家禽的饲养情况进行调查,另一个小组对当地的自然风景和名俗民风进行调查,最后一个小组负责对辖区内的河流以及受污染的河流进行调查,活动完毕之后,要求各个小组对调查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然后由调查小组撰写调查报告,最后将本次活动的内容张贴出来,举办一个专题调查成果展览会。展览中既有学生的个人成果,同时又有集体智慧的付出,从而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自主、团队合作以及探究对自己的家乡进行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增加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这种活动方式还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独立自主的思考意识。

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综合性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还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教师对于这种教学方法还不是很理解,还存在较多的误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教材的意图进行综合的整理,从而真正实现综合性学习。

参考文献

[1]蒋仙.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的开发与利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

[2]何淑霞.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形式的思考[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3]陈继华.综合性学习不能“纸上谈兵”[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0(02)

[4]刘从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及其整合功能[J].中学课程资源.2010(06)

[5]霍素君,许建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与指导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0(06)

初中生学习困难的研究 篇6

《初中生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研究》是江阴市长寿中学于2011年10月被江苏省教育学会批准立项为“十二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2012年4月9日通过教育学会专家论证。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课题按计划开展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课题提出背景

江苏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明确提出“五严”规范,利剑出鞘,直指当前教育两大积弊:一是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二是学校办学行为不规范。“五严”规范重典治乱,针对教育的环境污染集中整治,减负增效,学生得到了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各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自主能力得到提高,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毫无疑问,这对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是大有裨益。

但是,毋庸置疑,由于受种种条件的制约,农村初中学生校外自主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摆在面前的问题其实相当严峻。据对本施教区家庭调查,课外时间尤其是双休日、节假日,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推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占我们家访的49%,而这些老人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学生学习基本处于放流状态、无人监护的,占家访的35%,这类学生父母或者上班、打工,忙于事业无暇顾及,或者沉迷于娱乐休闲,甩手不管。真正能够关心孩子学习、成长的,少之又少,令人担忧。

如何布好课外自主学习局?怎样盘活家校联系棋?我们认为,建设和发展初中生社区学习共同体,将同一社区或相邻社区的学生有序组织起来,让他们在校外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有其积极的意义。

基于以上考虑和认识,学校于2011年5月向江苏省教育学会申报《初中生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二、立足实践,完善调整,推进课题研究的有效发展

自课题立项以来,长寿中学积极谋划学生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积极开展学生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取得以下成果:

(一)创建了“学校为主,依托社区,家庭为辅”闲暇日三结合活动模式

1.积极整合校园教育资源,拓展延伸,才艺双修。首先,学校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日活动观,具体细致地向学生讲述闲暇教育的知识,帮助、指导学生学会娱乐、休闲。其次,学校积极介入社区中心,与社区密切联系,广泛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社区文体活动基地,为学生提供闲暇日活动的平台;积极开放图书馆、阅览室,尽可能给学生提供闲暇活动的场地、器材,使社区设备、场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另外,学校千方百计组织各类活动,为学生创设参与学习展示的平台,对闲暇日社区艺术培养、才艺展示、文学社读书社等活动成果进行展示、竞赛,激发学生社区活动、学习的积极性,拓展技能,发展能力。

2.充分依托社会活动资源,资源共享,活动联办。江阴市各乡镇社会资源丰富,既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又有发达的工商经济资源,更有浓厚的文化资源。学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和文体活动基地,让学生走向社会,依托活动基地,当一天农家书屋管理员、小区卫生巡视员,过一把社区小管家的瘾,参加读书分享、趣味科学实验、创意手工制作,开展调查研究、社会公益活动,利用社区设施开展文体活动等。社区成立“青少年校外活动站”,组织学生读书、看报、观影,写读书体会、观后感,并评奖,还可开展棋类和球类比赛。这样不但丰富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双休日生活,还可以丰富村民的生活。

3.不断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家校互动,同育英才。把闲暇日教育活动延续到家庭中,建立完善的家长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与家长达成共识,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创建学习型家庭;采取不同形式对学生的活动情况向家长反馈,使家庭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如召开“家校联谊会”,定期邀请家长到学校进行讨论交流,对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学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素质教育开放周”活动,让学生家长走进学生活动场所实地察看学生学习、养成及各方面发展情况,营造“家校互动、同育英才”的育人环境;开展“亲子共行动”、“亲子共成长”活动,让有条件的家长到学校和孩子一起活动或在家庭中开展各类活动,如让孩子学会一项技能,亲子共同参加体育竞赛活动、才艺展示等。

(二)创立了“活动中心-教师志愿者-活动小组” 闲暇日三级有效指导体系

1.成立完善的社区活动指导机构。社区活动中心组建了由学校、政府(社区)、家长委员会组成的社区活动指导机构,负责制定闲暇日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活动计划,具体组织和安排活动内容、时间、地点、成员、任务,对学生闲暇日学习生活活动情况、家长反馈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给予指导性意见。每月召开一次研讨会,总结研究情况,分析解决发现的问题,确保共同体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组建有志、有识、有智者组成的教师志愿者团队。社区活动的正常、有效开展,有赖于教师志愿者团队的无私奉献,所以,志愿参加社区义教的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志于社区辅导的热心人。其次,他(她)应该是一个有识之士,必须对所指导的学习共同体活动安排进行全程指导,负责设计活动快餐、确定活动时间、统计活动情况、评价反馈活动情况、必要时要亲自参加到小组的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进行亲情化、个性化指导,使指导工作做得深入、充分、全面,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他(她)还是一个智者,在他(她)的指导和引领下,孩子们的闲暇生活才是快乐的,充实的,有意义的,社区学习共同体才是富有魅力、卓有成效的。

3.以班级和社区两结合建立活动小组。作为学生活动的基本组织,活动小组以自愿、互助、人员固定但活动形式相对灵活的原则组建。小组一般由8-10名学生组成,施行共同体成员轮值管理制度。每月末或每学期末各小组通过协商讨论制定出闲暇日学习共同体的活动计划,具体安排活动内容、时间、地点、成员、任务等。小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不但有共同的文化学习、实践探究,也有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还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自修特长。轮值组长每周一次就本小组的活动情况向教师志愿者汇报或提出修改意见。

(三)创设了“自主型、实践创新型、开放型”闲暇日“三型”活动内容

设计高效、丰富多彩的闲暇日学习生活内容,既能强化学生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巩固,又能激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延伸实践,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搭建平台。闲暇日社区学习共同体有以下类型:

1.自主型活动内容。教师提供学生闲暇日在家复习或者社区中心学习选用的练习题库,即学习快餐(练习题形式多样,富有层次性,数量比较充足,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学生自主选择使用。回校后要进行交流、评价。这样,把学校监督变成家长或学习共同体成员监督,把老师布置作业,变为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在较长的节假日中,教师设计预习或复习提纲,引导孩子自主进行预习或复习。

2.实践创新型活动内容。社区学习共同体要将学生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这样的社区学习共同体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科技制作、分组调研、亲身体验等;同时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和公益活动,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责任感。如适当安排一些参观旅游活动,要求学生建立实践活动记录本,写出活动感受、收获等。家长对活动写出反馈意见,教师对活动作出总结性评价。

3.开放型活动内容。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或通过调查生活事例为下周学习知识做准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上网查询、到图书馆、新华书店等查询、询问家长朋友、走向社会搞调查研究等方式完成。如利用走亲访友等机会,通过游记方式,结合各地特点,征集有关材料(如图片、影像等),写出感受、收获,开展征文、演讲等活动;调查研究每个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并加入新的元素:对其进行诠释,对比中外传统节日的优缺点,以符合现代人民生活和思想意识为目的,提出合理化建议;在较长假期,教师可推荐几本中外名著,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适当的古诗文诵读任务,以帮助完成初中阶段背诵600首古诗的任务和弟子规、三字经等古诗文背诵任务。

(四)创新“学生、教师、班级”闲暇日三元评价、反馈机制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顺利、有效开展,有赖于闲暇日学生学习生活指导评价、反馈机制的建立。

1.对学生的评价。一是社区教师志愿者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为学生设计闲暇日社区学习生活自我评价表,从学习、实践探究活动、课外阅读、习惯养成、兴趣爱好等方面,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进行总体评价,每周教师进行一次抽查,了解学生闲暇日社区学习生活情况,作为制定下一周指导方案的依据;二是设计闲暇日社区学习生活情况奖惩制度,定时对学生闲暇日社区学习生活情况开展评比活动,通过评比,选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根据奖惩制度进行奖励。同时通过组织评比,学习共同体间观摩交流,以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效果;三是定期开展成果展示活动,对学生的闲暇日社区学习生活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对开展活动好的共同体和学生个体评出星级小组和星级少年,根据奖惩制度进行奖励,并把表彰情况通报学生家长。

2.对教师的评价。学校制定对教师志愿者的奖惩制度。学校对参与社区义教的教师实行特殊的评价政策,如学校为每名承担闲暇日学习、生活、活动指导的教师按规定多加工作量,优先安排教师志愿者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学习、业务理论培训、教学研讨、进修考察等;对指导的学生在某个方面取得了成绩的,给予该教师相应的奖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社区学习共同体专题优质课、优秀教育论文、优秀教案、反思专题、金点子等评选活动,并根据奖惩制度对学校和个人进行奖励。

3.对班级的评价。学校制定实验班奖励制度。对社区学习共同体开展得好的班级给予奖励。如通过评选“活动优胜班级”、“成果展示获胜团体”等活动对获胜班级进行奖励,累积总分作为班级评优的依据,对班级进行有效评价。

学校要对学生闲暇日社区学习生活活动情况和取得的成果采取不同形式反馈给家长和社区,如通过定期举行家长会、家校联谊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素质教育开放周或通过学生表现反馈卡、家校联系卡、校信通、小组互助反馈卡、给家长或给社区一封信、通过报纸电视新闻媒体做专题节目等形式,加大反馈宣传力度,加强与家庭、社会沟通。

三、正视问题,总结反思,争取课题研究最大成效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总结前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同时,课题组成员深刻地认识到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所以对本课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1.理论素养不够丰富。课题组成员在专家的指导下,阅读了一些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丰富了自身的理论素养,但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感觉到理论知识的缺乏。部分课题组成员缺少将实践中的某些现象、想法、感受提炼并上升到理论层面的能力,对个案的理解不全面,实践中存在应付思想,缺少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科研精神。

2.课题组研究人员比较少,单纯依靠这些老师来开展课题研究力量太小,而非实验的老师又认为课题研究是课题组的事情与己无关。那么,学校应以何种方式来调动更多老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对积极参与研究的非课题组老师,又该如何进行评价,尚待进一步探索。

3.家校联动的乏力和无奈。学生的家庭形形色色,学生的家长各不相同。特别是少数一些长期在外而无暇顾及孩子闲暇生活的家庭,寻求联动就变得苍白和疲软,如何对这些家庭的学生施加特定的变量,也是需要继续思考和研究的内容之一。

初中生学习困难的研究 篇7

同桌安排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用来促进班级管理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合理安排同桌, 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 进而促进学习态度的改善。根据“接近吸引”原则[1], 同桌之间因地理位置接近比较容易建立人际关系并逐步深化, 因而容易互相影响。学习态度是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 因此教师安排同桌的根本出发点应是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改进。经过初步访谈发现, 大部分班主任在安排同桌时会考虑身高、性别、成绩、性格、学生意愿等因素。但是, 每种安排方式对学习态度的影响有多大?能否真正能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这些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究。本调查的目的在于探寻不同的同桌安排方式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探讨怎样安排同桌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良性转变。这一调查研究将为教师科学合理地安排同桌, 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提供借鉴。

二、研究方式

(一)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笔者主持的一次关于“同桌对初中生学习态度的影响”调查研究, 该调查以武汉市C初级中学为调查点, 从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每个年级中选取5个班, 每班随机抽取30名学生作为样本, 共发放问卷450份, 回收问卷433份, 有效问卷为414份, 回收率达96.2%, 有效率为95.6%。样本基本情况:七年级, 135人;八年级, 142人;九年级, 137人。其中男生213人, 女生201人。

(二) 研究工具

本文研究工具是“同桌对学习态度的影响量表”。该量表根据武汉市2011年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中的学习态度检测量表改编而成, 测量同桌安排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共15个项目。量表采用里克特式五点计分, 选项“非常不符合”“不符合”“不确定”“多数符合”“非常符合”分别计1~5分。问卷回收后使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 同桌安排的基本情况

同桌安排状况从两个方面来了解, 从横向上考察同桌安排方式, 从纵向上考察同桌安排周期。

1. 同桌安排方式

笔者依据文献分析和访谈结果, 对当前初中生同桌安排方式共提供了六种。经调查发现, 选择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学生意愿、成绩、性格、异性别、身高、同性别 (见表1) 。即初中年级依据学生意愿来分配同桌的班级最多 (21.5%) , 其次是依据成绩来分配同桌 (20.2%) 。

经卡方检验, 发现同桌安排方式出现显著的年级差异 (p<0.01) 。为了进一步探讨各年级同桌安排方式的具体差异, 我们对各安排方式在三个年级上的分布分别进行卡方检验, 发现在学生意愿、身高、异性别、成绩四个项目上年级差异显著, 在同性别和性格两个项目上年级差异不显著。具体而言, 九年级依据学生意愿安排同桌的班级显著多于七年级和八年级;七年级按照学生身高安排同桌的班级显著多于八年级和九年级;七、八、九年级安排同桌采取异性搭配方式的班级数量呈递减趋势, 差异显著;八年级和九年级根据学生成绩安排同桌的班级显著多于七年级;对于按照同性别搭配和根据性格两种方式, 三个年级无显著差异。

2. 同桌安排周期

经统计分析发现, 同桌调换各周期的班级比例从高至低分别为一个月、半学期、至今从未调换、一学期、一周、一年, 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

结果表明, 大部分班级调换同桌周期为一个月 (30.1%) 和半学期 (20.8%) , 时间长短比较适中。经卡方检验发现, 初中生同桌调换周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具体表现为八年级调换同桌的平均周期显著长于七年级和九年级, 七年级长于九年级。八年级同桌调换周期为半学期的班级最多 (25.5%) , 同桌调换体现出明显的稳定性。九年级大部分班级 (45.6%) 同桌调换周期为一个月, 同桌调换表现出高度的同质性和规律性。

(二) 同桌安排方式对初中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1. 同桌安排方式对初中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整体状况

我们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比较在不同的同桌安排方式下初中生学习态度受同桌影响的得分差异。可以看出, 六种同桌安排方式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经LSD多重比较发现, 依据学生意愿、同性搭配、异性搭配和性格差异, 安排同桌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均显著高于依据身高安排同桌所产生的影响。即在六种同桌安排方式中, 采用同性搭配的方式安排同桌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根据性格安排同桌, 根据身高安排同桌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最小。

2. 同桌安排方式对学习态度的影响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我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同桌安排方式对初中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在性别上的差异, 结果显示, 依据学生意愿、身高、同性别和成绩安排同桌对初中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都是男生大于女生。而依据异性别原则和性格原则安排同桌对初中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都是女生大于男生。

对于男生而言, 采用同性别原则安排同桌对其学习态度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性格原则, 依据身高安排同桌的影响最小;对于女生而言, 根据性格安排同桌对其学习态度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异性别原则, 与男生一致, 依据身高安排同桌的影响最小。

3. 同桌安排方式对初中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我们采用方差检验比较同桌安排方式对初中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在年级上的差异, 结果显示, 在六种同桌安排方式中, 只有依据身高安排同桌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p<0.01) , 其他安排方式的年级差异不显著。经LSD多重比较发现, 依据身高安排同桌, 对八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显著大于七年级学生和九年级学生;依据成绩安排同桌, 对七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显著大于八年级学生和九年级学生;依据学生意愿安排同桌对七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大于其他年级;采用同性别搭配原则安排同桌对八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大于其他年级;采用异性别搭配原则安排同桌对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明显大于九年级学生;依据性格安排同桌对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明显大于七年级。

4. 同桌安排方式对学习态度的影响在学业成就上的差异比较

我们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比较同桌安排方式对初中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在不同学业成就上的差异, 结果显示, 采用同性别搭配和性格搭配的方式安排同桌对不同学业成就的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p<0.05) , 其他安排方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经过LSD多重检验, 发现采取同性别搭配的方式安排同桌对良好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显著大于中等生和较差生。依据性格因素安排同桌对优等生、良好生和中等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均显著大于较差生 (M=36.88, SD=9.19) 。即, 较差生学习态度受同桌性格因素的影响显著低于学业成就比其优秀的学生。对于其他原则, 依据学生意愿安排同桌对优等生和良好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最大, 依据身高安排同桌对良好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最大, 采用异性别搭配的方式安排同桌对中等生和良好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最大, 按照成绩安排同桌对优等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最大。

(三) 同桌安排周期对初中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不同的同桌安排周期对初中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p>0.05) , 但均值分析发现, 从整体趋势而言, 同桌对学习态度的影响随同桌调换周期的延长而下降 (见图4) , 同桌调换越频繁, 同桌对学习态度的影响越大。一周调换一次同桌对初中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最大, 而从未调换过的同桌对初中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最小。

四、结论与分析

(一) 性别和性格是影响同桌学习态度的首要因素

Ellen Ryhell Attematt等 (2003) 年研究发现, 朋友之间在学习行为方式、有关能力信念、动机信念上具有相似性, 而且在这几个方面相互影响。[2]同桌是在空间上相邻的朋友, 本研究证实了同桌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 采用同性别搭配的方式安排同桌对初中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最显著。一些教师为抓教学质量, 防止男女生交往过多, 分散精力, 影响学习, 把男生女生分而治之, 这一做法常常受到批判。但本文结论却印证了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心理学认为, 榜样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在能力、兴趣、背景等各方面比较接近, 因为同性别同学之间由于学习能力和态度观念的相似性, 更容易相互参照学习, 相互交流合作。因此, 初中生学习态度最易受同性别同桌的影响。

性格是影响同桌学习态度的第二个重要因素。社会心理学认为, 态度是情景和他人倾向以及个人性格特征相互作用的结果。[3]胆汁质的学生会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 带动同桌主动学习;而粘液质的学生有助于营造和谐安静的氛围, 对同桌学习注意力和自制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 采取性格搭配的方式安排同桌对初中生学习态度的影响也比较大。

此外, 同桌身高对初中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则最小。但经访谈发现, 对于七年级学生, 班主任由于对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学习状况缺乏了解, 出于公平公正的原则, 普遍是按照身高大小随机安排同桌, 但是该方法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变而言并无实质意义。

(二) 同桌安排方式对学习态度的影响随年级增长而发生显著变化

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 依据成绩安排同桌对其学习态度的影响最显著。七年级学生升入新的学习阶段, 对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会产生一定的不适应心理, 因而对学习会比较谨慎认真, 所以很看重同桌的学习成绩情况。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 依据身高安排同桌对其学习态度的影响最显著, 八年级学生身体发展极其迅速, 自我意识增强, 很关注外表形象。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 依据性格安排同桌对其学习态度的影响最显著。九年级学生因为与同学经过了长期的交往, 对同学的性格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并且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他们能更加理性客观看待事物, 所以会更加关注同桌内在的性格因素, 理性地选择榜样。但是由于九年级面临升学压力, 为了激励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 部分班主任是根据成绩安排同桌。可见, 教师并未充分发挥同桌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积极效应。

(三) 同桌安排方式对不同学业成就的学生学习态度具有不同影响

研究发现, 对于优等生, 根据性格和成绩安排同桌对其学习态度的影响最大。这部分学生学业成就优秀, 家长和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比较高, 他们心理压力较大, 情绪敏感多变, 所以很看重学习成绩, 容易受同桌性格和成绩等内在因素的影响, 不希望同桌影响自己的学习。我们一般认为成绩优异的学生自制力强, 对环境的抗干扰能力也应该比较强, 但是忽视了他们心理脆弱的一面。该研究结论启发我们需要关注优等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为优等生安排性格相宜、成绩相当的同桌, 注意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与优等生相比, 良好生的心理状态比较平稳, 竞争的压力感比尖子生小, 对学习成绩的态度不会像优等生那么敏感, 所以受同桌学习成绩的影响非常小。

较差生学习态度受六种同桌安排方式的影响均比较小, 这类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无助感强, 很难有意愿改变自己。所以, 想通过调换同桌来改善较差生的学习态度不是根本之道, 教师应从内因着手, 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 调整教学方式,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从而改善他们的学习态度。与较差生相比, 差生可塑性很强, 容易受同桌性格的影响而改变自己。这部分学生是受教育群体中最默默无闻的一群, 经常被教师忽略。教师应把关爱投向每一位差生, 深入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 依据他们的个性特征安排同桌, 发挥同伴关系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积极作用。

(四) 同桌对学习态度的影响与调换周期成负相关

同桌对学习态度的影响与同桌调换周期成负相关, 周期越长, 同桌对学习态度的影响越小, 说明缩短同桌调换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同桌对学习态度的影响。从心理上看, 固定的周边环境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健康的人格总离不开交往”[4], 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变离不开周围同伴的示范榜样作用。频繁调换同桌可以扩大学生交往的广度和深度, 增加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机会, 这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桌长期固定, 会限制学生相互交流、榜样学习的范围, 使班级易形成小团体、小圈子, 不利于班集体学习氛围的营造。因此, 班主任应缩短同桌调换周期, 拓宽学生的交往空间, 摒弃一分定型的做法。

五、相关建议

基于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所得出的结论, 为了发挥同桌对初中生学习态度的积极作用, 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 同桌安排应重点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

依据性格安排同桌对初中生学习态度的影响仅次于同性别同桌, 性格是人内在的稳定性特点, 是决定与人交往互动方式的核心因素, 对他人的影响是深入持久的。初中生更容易模仿学习自己了解的具有某些特殊内在特征的同桌, 因此班主任如果要发挥同伴关系的积极效应, 同桌安排时应主要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 尤其是针对学习压力大、心理承受力低的优等生和九年级学生, 以及情绪不稳定、心理敏感性强的女生,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安排同桌。

(二) 同桌安排应对男女生进行灵活搭配

初中生处于身心成熟发展的关键期, 性别特征逐渐显现, 男女生学习方式和思维观念的差异拉大, 而同性同学之间更容易相互模仿、相互影响, 因此对于大多数初中生应采取同性别搭配的方式安排同桌, 尤其是男生以及学业成就良好的学生。但是对于学业成就较差生应考虑安排异性同桌。

(三) 七年级同桌安排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入学基础

由于教师对七年级新生的个性特点不了解, 多数情况是按照身高大小安排同桌。但是七年级学生由于对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不适应, 非常关注同桌的学习状况。因此教师应通过诊断性测验摸清新生的入学基础, 参考测验结果安排同桌, 之后随着对学生了解的加深, 逐渐减少对身高因素的考虑, 多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 及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同桌。机械地按照高矮顺序安排, 达不到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进步的效果。

(四) 同桌安排需加强关注优等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同桌安排往往成为教师管理问题学生的重要手段, 而把资优生当成不考虑的对象。但是资优生因为学习压力大, 心理脆弱敏感, 其学习态度更容易受同桌的影响, 因此这部分学生是教师在安排同桌时应重点关注的对象。一方面要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需要, 根据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分配同桌,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助与共同进步;另一方面要加强沟通辅导,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对于学业成就表现不良的学生, 单纯依靠同桌的作用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效果并不明显。教师应从内因着手, 实行激励教育, 创造机会展现学生的优点, 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孔德利.班级学生座位人本编排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 2006, (5) .

[2]杨光艳, 陈青萍.同伴关系的功能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J].衡水学院学报, 2006, (3) .

[3]张宪尧.中学生学习态度调查研究[J].台州师专学报, 1995, 2 (1) .

初中生学习困难的研究 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习动机 培养 实践

一、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及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途径

1.物理教师角色和工作方式及学生物理学习方法的改变。在物理新课程的实施中,物理教师角色和工作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要从物理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但教师传授知识的角色不能被废除,只是它不再是唯一的角色。过去物理教师工作的特点是单兵作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靠一个人的能力解决课堂里面的大量问题。而新课程的知识结构特征需要教师之间加强合作,用与学生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换句话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会引发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其次,学生物理学习方法的改变。改变原有单一、片面的学习方式,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的机械的物理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已成为这场课程改革的中心任务。

2.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仅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而成功的学习经验又会使他们的期望在随后的学习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这种满足是由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得提供的。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原本对物理都有兴趣,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递减状态,大多数学生认为物理越学越难学,花功夫多而效果差,成绩不好。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断成功,以不断增强其学习动力。

二、设置学习目标,增强自我效能感

1.设置物理学习目标。明确且适当的学习目标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标物理教学中,笔者与学生共同拟定了一个明确、适当的、循序渐进的物理学习目标,使之能够真正增强自我效能感,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作用。

物理学习的目标如下:第一,上课专心听讲,积极配合课堂学习活动,克制自己不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做好课堂笔记;第二,课后及时复习,认真阅读教材,并补充课堂笔记。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和配套练习,将配套练习中的“学习导航”添加到学习笔记;第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联系实际,联系社会;相互讨论、合作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包括课堂上所发现不懂的问题、做课后练习时不懂的问题和日常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包括不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观察到的现象,解决的方式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还包括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等;第四,勇于实验、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积极制作课外小制作、小实验,积极配合课堂探究实验,养成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的习惯;第五,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善于写物理小论文、学习总结,勤于记录探究学习过程,总结学习经验、学习方法。

2.通过学习信息的反馈来提高自我效能感。“学习目标”中老师的评语作为外在诱因,起到强化的作用。反馈可用来提高具有动机价值的将来的行为,让学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会有相当大的激励作用,教师要适时地用信息方式对学生表达反馈以增强学生的内控感,进而激发其学习的内部动机。

当学生实现了某一学习目标并获得了满意感,便会接受新的挑战,即为自己设置更高的目标以获取更高的满意感。但随着目标任务难度的增加,认知策略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在其转变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及时地发现策略。目标设置理论认为一个提高困难目标绩效的重要因素是中心目标的使用,因为中心目标能增强自我效能感,进而促进目标实现。中心目标与边缘目标结合使用对困难目标实现和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总体目标是学生平时学习的方向、学习的要求和学习的结果,笔者要求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通过完成每一章节学完之后做的学习总结、写小论文和小实验与小制作等来达到以上学习目标的。

三、通过做小实验与小制作和写小论文来培养自我效能感

1.课外小实验和小制作

鼓勵学生完成小实验及小制作,对学习兴趣及动机的培养,起着导航的作用。从小实验着手由浅入深创设入胜的环境,致以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之手脑并用学物理,从而得到比单一传授和课堂演示更佳的效果,做好课堂内容的延伸与补充。而有些课堂演示实验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又不可能都做分组实验。然而采用小实验导入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中发现其本质的东西,从而诱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探索。如观察盐水中鸡蛋的浮沉、观察光的色散现象、自动温度计模型、自制验电器、自制显微镜模型、自制水果电池、自制弹簧测力计、纸盒烧水、自制开关和灯座并组成电路等。

2.写物理方面的小论文

(1)学后感、读后感、体会等的小论文。理解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重要的是能够用自己的话、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种类科学的研究过程,通过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而且还可以不断受到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思路,并进一步学会科学的假设从而使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深化。如学了摩擦力概念后,写一篇《假如地球上没有摩擦力》的科幻短文;学了重力概念以后写一篇《假如没有重力》的科幻短文;学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以后写一篇《假如光不是沿直线》的科幻小论文等等。上面这样的练习不仅巩固了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而且进一步拓展了知识,使他们把物理知识学活了。又如:写读完物理故事后的感想,如学了牛顿运动定律后,学生可以写《由牛顿被苹果砸到头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给我的启示》、《欧姆定律的建立对我学习物理的启示》、《“伏打”对我学习物理的启示》等。学生通过写作不仅学会了科学的研究方法,还领略了科学家严谨、顽强、肯吃苦的工作作风。

(2)小制作的小论文。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制作小制作并写出制作后的小论文,论文内容可以是自己的制作过程介绍,也可以是自己制作完后的体会和感想。例如:写以《自制弹簧测力计》、《水果电池的制作方法》、《如何制作土电话》、《制作验电器》等为题目的小论文。

由于笔者的理论水平有限,在新课改实施中的质性评价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还不足,有待于继续学习和进一步探索。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提出终身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人类不断地学习新的信息判断标准,以掌握新出现的知识,跟上社会和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陈志英.从自我效能感的视域看学习动机的激发[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5)

上一篇:2019年党员思想总结下一篇:游广州白云山桃花涧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