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教学(通用12篇)
经济法学教学 篇1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 运用挑选出来的案例材料, 使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事件、情境之中, 通过组织学生对事件的构成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 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来源于国外, 一般认为, 哈佛商学院是管理学方面推行案例教学的先驱。1910年, 学校开始实行案例教学法。到1923年, 学校已有三分之二的课程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讲授。案例教学法在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进入我国的法学教育课堂。我国法学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 在教育理论与具体实践上均不成熟, 本文拟结合《国际经济法学》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实践, 对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作一探讨。
一、《国际经济法学》案例教学的价值分析
第一, 激发学生对《国际经济法学》的学习兴趣。作为研究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法律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国际经济法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特点的新兴学科, 其发展变化快、体系庞大、内容繁多, 学生常望而生畏。另外, 与传统学科相比, 《国际经济法学》离学生的生活相对要远一些, 学生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对学生而言, 这门课程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仅注重《国际经济法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灌输, 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而开展案例教学则能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来源于丰富多彩的国际实务的教学案例, 不仅能使学生意识到《国际经济法学》的应用价值, 而且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案例教学民主和谐的讨论氛围也有利于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状态下进行探讨, 变被动为主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 将知识传授转化为能力培养。与课堂教学中选用的案例相比, 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所面临的案例更加复杂, 因此, 法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已经成熟的知识和技能, 而且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让学生独立分析案例, 提出自己的解决意见, 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辨和综合分析能力对法律专业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而案例教学无疑可以增强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尽管课堂上使用的案例与现实的案例相比法律关系比较简单明了, 结论也相对明确, 但与其他课程相比, 《国际经济法学》的案例还是显得比较复杂, 案情描述需要占用较大篇幅。因此, 掌握如何有效地阅读和分析案例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第三, 司法考试的考核目标决定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自2002年以来, 在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后, 无论法学院 (系) 是否情愿, 其教学质量都必须接受司法考试的统一检验, 成为法学院 (系) 学生就业的一道高门槛,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 法学教育不能不关注司法考试的题型、内容和考核目标。司法考试从法律职业素质着眼, 全面考查学生的法律知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法律事务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并不是传统法学教育方式所能达到的。案例教学法强调对案例的分析、提问、讨论、辩论,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契合司法考试的要求, 促进法学教学模式与司法考试的接轨。
二、《国际经济法学》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1. 精选案例
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案例教学质量和效果。作为教学使用的案例, 必须根据教学目的进行选择。在选择过程中, 应主要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第一, 典型性原则。所谓案例的典型性是指案件事实与所探讨的法律规则具有较强的对应性, 案例能够较好地说明或解释一个或几个法律规则。由于受课时数的限制, 国际商法的教学案例在于精而不在于多, 关键在于所选案例能更好地适应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的需要。选用案例时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围绕所要传授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理论选编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供学生分析, 以达到通过案例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法学基本理论且能够举一反三的目的。
第二, 新颖性原则。也就是案例的选择应尽量反映现代生活中所出现的国际经济法新问题。因此, 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内容。国际经济法随着国际经济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选取一些新近发生的案例则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学习世界贸易组织法之后, 笔者组织学生讨论新近发生的中美两国贸易摩擦案例,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的理解。通过这种训练, 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可以培养学生关心世界和中国经济的良好习惯。
第三, 启发性原则。一个好的国际经济法案例还必须蕴涵一定的问题, 问题要能启发人们的思考, 问题越诱人, 就越能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 教学效果就越好。因此, 对案例的选择应注重启发性。众多的国际经济法案例源于社会生活, 教师应以有利于启发学生理解国际经济法的规范、原则、制度、精神为标准来选取, 通过选择具有一定启发性和疑难性的教学案例, 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考角度和深度, 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
第四, 针对性原则。案例的选择应服务于教学需要, 切忌脱离当前的教学实际。选择的案例在内容上要与课堂讲授内容相契合,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加深对课堂中某些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 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 能利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 从而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国际经济法学》体系庞杂、内容繁多, 而课时数又非常有限, 这在客观上决定了课堂上案例的选取和讲授要紧紧围绕课程内容来展开, 剔除那些无用的信息, 使案情介绍言简意赅, 力求知识点的集中, 不必面面俱到。
2. 运用案例
《国际经济法学》教学案例的运用, 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步骤,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 呈现案例。一个成功的案例讨论, 必须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这就要求教师应事先将案例呈现给学生, 以使学生在课前充分地收集和阅读相关资料, 进行深入思考。关于案例的呈现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在课堂上口述或者通过板书、多媒体等载体展示;二是教师在课前事先给学生指定案例, 让学生自己阅读案例、梳理案情并整理概括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我国目前的案例教学实践中, 基本上都是采取第一种由教师展示案例的方法。对于第二种由学生展示案例的方法, 笔者认为, 可以使学生在梳理案情的过程中锻炼法律思维, 培养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剥离出法律关系并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将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上, 而不必在介绍案情及背景资料上花费更多的时间, 因此在实践中值得推广。
第二步, 分析讨论。分析讨论阶段是对课堂效果的检验, 讨论越深入、辩论越精彩, 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就越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在整个分析讨论阶段, 应该注意教师只是引导者, 学生才是讨论的主体。教师要充分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 不必给学生过多提示,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深入的思考, 注重课堂内容的开放性。当学生无从下手时适当予以提示, 当学生思维陷入误区时适当予以引导。在学生发言不踊跃或观点碰撞不激烈时, 教师可以适时进行提示, 以促使学生积极发言, 让观点激烈碰撞。法学理论在思想交锋中可以渐渐明晰, 实务操作能力在唇枪舌剑中得到全面提高。
第三步, 总结评述。案例讨论是全班同学发散思维的过程, 学生各抒己见, 再加上有时对知识理解得不够, 错误观点的表述难以避免, 必然会出现观点分散的局面。因此, 在讨论结束前, 教师需要对案例讨论进行客观的总结点评, 好的归纳总结是认识升华的必要保证。在总结评述时, 教师应侧重于对学生分析思路和结论的评价, 指出学生在辩论中的可取之处或不足之处, 引导学生把握知识间的联系, 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总结时, 教师不要轻易指出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 更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针对所讨论的案例还可以启发学生在课后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3. 撰写总结
案例教学课后的总结撰写是案例教学的后续环节, 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要求每个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 撰写一篇案例总结报告, 以此使学生将讨论中迸发的思想火花用文字的形式进一步深化, 一些尚不成熟的想法通过写作进一步论证成熟, 对课堂上言犹未尽的问题进一步思考、拓宽思维空间, 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可对学生撰写的小论文中所反映的问题, 从写作技巧、写作规范、理论研究上进行指导和评价。撰写案例分析总结也有助于将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使学生熟悉判决书、公诉书、辩护词等法律文书的写作。
三、《国际经济法学》案例教学应处理好的两个关系
笔者认为, 根据我国法学教育的实际, 在《国际经济法学》案例教学中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即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不处理好这两个关系, 案例教学法就难以有效开展, 难以发挥作用。
一是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教学方法的确定并非是非此即彼的简单选择, 而是一种多元化的结果。在《国际经济法学》教学过程中, 确实要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但也不可提倡了案例教学而丢弃了理论教学。法律理论特别是基础理论是整个法学学科的基石, 是众多法律现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是法律的最一般的原则, 它对部门法的学习和法律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没有必要的理论基础作铺垫, 案例讨论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没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培养能力也就成为一句空话。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 其目的都是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课程的知识点, 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原理理解不透彻, 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是不可能解决复杂的案例的。因此, 只有将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是教与学的关系。案例教学法能够克服“填鸭式”教学的缺陷, 但同时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有学生的积极思维相配合, 否则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缺少了学生的积极配合, 案例教学就会流于形式, 变成“教师自己推举案例, 对案例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的模式。由于案例分析要比一般原理、法律条文的简单记忆难得多, 教学实践中, 一些学生有畏难情绪, 对案例不注意思考, 在讨论过程中习惯于当听众, 满足于教师给出的所谓“标准答案”, 这些都影响了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讨论空间, 使学生处在情绪饱满、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之中, 自觉参与讨论并各抒己见, 以期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卫国.案例教学模式在教育学课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 (增刊) , 2002.
[2]杨桢.英美契约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焦小英, 黄彬.课堂讨论教学中的控制艺术[J].教育科学论坛, 2008, (5) .
经济法学教学 篇2
[摘 要]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模式比较注重向学生传授法学原理和基于现行规范的法律知识,相对轻视对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现行的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模式必须进行实质性的、全方位的改革,要推行“实践性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模式”,强化法学实践教学。
[关键词]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模式的确定应与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当今世界各国的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只有美国是纯职业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并设在研究生阶段,其培养目标是职业律师。多数国家的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则是设在本科阶段,实施的`是“通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我国也是如此。我国高校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品质,而职业品质内在地表现为一种共同的职业信仰和思维方式,外在地表现为处理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一个合格的法学本科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笔者认为起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素质,即追求真理、维护正义的崇高理想,崇尚法律、法律至上的坚定信念和认同职业伦理、恪守职业道德的自律精神;(2)法律素质,即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3)人文素质,即广泛的知识背景、工具性技能和人际沟通能力,其中外语和计算机是最重要、最普遍的技能。人际沟通是法律工作者经常遇到的问题,每一个法律工作者都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从某种意义说,不能有效地进行人际沟通的人不可能成为好的法律职业者,甚至无法从事这种职业。
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模式比较注重向学生传授法学原理和基于现行规范的法律知识,相对轻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不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因为现在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培养目标较以前宽了许多,法学本科毕业的学生不一定都从事专门的法律工作,有许多会充实到各行各业中去。与此同时,建设法治国家,要求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大众化、普及化,并将普及与提高紧密结合起来。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大众化、普及化是现代法治的基础工程,没有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便没有现代法治的根基。因此,对现行的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我国现行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模式存在的缺陷与革新的基本思路
综观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模式,其缺陷与不足主要是:其一,法学课程的开设主要以部门法学科的划分或国家颁布的主要法律为标准,而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开设的很少。也就是说,这种课程设置主要是以传授知识
经济法学教学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195—02
当前我国高校的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西学,轻马学”的倾向,这引发了理论界旷日持久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关系的大论战,这种混战的局面困绕了高校的经济学教学工作,而两大理论体系也往往造成学生无所适从。
那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到底怎样?我国高校又应该如何优化经济学教学以便更好地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文从两类经济学的方法论分歧入手,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比较科学的回答,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高校经济学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分歧
观察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在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合理内核,尤其是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循着李嘉图(Ricardo)创下的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足迹而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分支。而现代西方经济学则是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抛弃了生产关系,单纯研究市场一般规律而发展起来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只是在继承和发展经济学的道路上产生了分歧,而这种分歧的根源在于不同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冲突也正在于此,意识形态差异导致它们对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理论解释。但任何经济学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经济规律描述地仅是一些具体情况下起作用的规律,我们很有必要追问这些经济规律的方法论基础是否合理,而这一点往往决定了这些理论的优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分歧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1.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争。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借助局部供求分析、主观心理分析、边际增量分析等工具,研究者用一整套严密、全新的经济概念体系与方法论建立了新古典理论命题和基本分析框架。在这个分析框架里,利润最大化和均衡成为其理论体系的两个重要支柱,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逻辑被解释成某种意义上的数学公理化,在自由放任条件下,自利行为的交互作用总能使得瓦尔拉斯竞争机制达到均衡,并且这个均衡也是帕累托有效的配置。一个高效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意味着确定性。
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来不承认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完全的确定性,恰恰相反,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分析就建立在它的不确定性之上。首先,马克思观察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生产,并注意到商品生产与消费的不协调,他的结论类似于后来凯恩斯(Keynes)所谓的“有效需求不足”,从而证明资本主义经济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只是与凯恩斯不同,马克思希望通过改变剩余价值生产的动机来消除这种不确定性,而凯恩斯则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可以通过扩大财政支出的乘数和加速数效应加以改善。其次,马克思观察了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分配,并提出了基于资本利得心理的“资本游离和束缚”理论,从而证明:存在资本利得心理的理性预期者会使用跨期替代来重新分割剩余价值,并动态地生成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不确定性,这与奈特(Knight)所谓的利润源于偏离预期的不确定性是完全一致的。所不同的是,马克思希望使用计划经济的方式来遏制跨期替代中的资本利得心理,从而消除经济中的不确定性,而奈特则强调企业家的成功取决于他们利用不确定性增加利润的能力。
由此可见,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许多流派也意识到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静态地、片面地看待了资本主义经济,它所使用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有其局限性,有必要在经济分析中引入不确定性的概念,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总是表现出反复的不确定性,即资本主义经济的危机。但是它们的理论都不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那样完全筑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不确定性的分析之上,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那样强烈的批判性。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不确定性问题,我们有必要在经济学教学中认真强调,以便学生认识到西方经济学课程中一般均衡理论所表明的确定性可能是静态的、有条件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理解西方经济学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新古典理论中方法论的局限性及由此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也体现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对高校经济学教学的客观要求。
2.理性与非理性之争。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存在于边沁—斯密的“利己主义”哲学体系中,人的本性被归结成整齐划一的“理性”与“自利”,利益驱动的动机成为客体与主体的主要互动方式,“经济人”概念一直是经济学理论的出发点。因为瓦尔拉斯竞争机制的均衡正取决于自利行为的个人在分散的竞争市场中对市价作出决策,从而使得自利决策的交互作用体现出价格对价值的反映。但是在马克思经济学中,这种自利行为的估值体系却是一种异化,是斯科特(Scott)所谓的“作为估价之估价的贬值”,即个体或社会偏离了他应有之价值本义。
通过社会选择理论,福利经济学希望解决资本主义世界中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和冲突,建立起一种社会偏好和社会选择标准,为人们的社会决策和行为选择提供依据,从而保证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完善能大大降低个人决策中的不确定性。而制度经济学则细致观察了意识形态如何维系并强化了组织,并经由组织内的学习推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从而证明了组织内部大量存在的有悖于“理性经济人”的“非理性选择”现象,并希望通过提高非正式组织的学习与适用能力增强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理性与合理性。然而与这些西方经济学流派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与市场机制扭曲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对社会存在的扭曲和蒙蔽,需要通过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与共产主义制度来完成“真正理性”回归,即建立经济生产的理性以消除不确定性,完善组织内意识形态的理性以便彻底消除自利的经济人心理,推动计划经济的机制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的和谐。
可以看到,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流派也试图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样,不是从现实中总结出所谓“经济人理性”的心理主义命题,而是从一种更合理的理性人性出发,在经济学意义上构建一种维护制度与人性的结果,从而将人性中非理性主义、反理性主义的诉求融入理性主义的范畴之中。所不同的是,西方经济学采取了从主观到主观的分析过程,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则采用了从主观到客观的约束模式,从而得出了不同的制度解放与人性发展模式。这种区别是两类经济学方法论差异必然导致的结果,但同时也说明如何推动人性与制度的发展是经济学永远的命题,这一观点有必要在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中认真加以对待。
二、对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的建议
鉴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在方法论与研究对象上的差异,有必要在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扬长补短、相互引证,使学生能辨证地看待我国市场经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自觉地结合两种理论对问题加以分析与解决。为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要在教学中强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优势。经济学不仅是研究市场一般规律的工具,更是发现并实践经济进化规律的手段。脱离了生产关系静态地、片面地观察市场经济,会使我们培养的经济学人才迷惑于复杂的经济现象而无法洞悉经济进化的本质。从这一点上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较之现代西方经济学具有明显的方法论优势,它使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客观规律,将资本主义心理融入到剩余价值的分析中,从不确定性的角度探讨了理性在经济生产中的重要性与实现方式,代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和谐与理性的诉求。
2.实现两种经济学理论在经济学教学中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它的许多观点也影响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诸多流派,例如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奈特与凯恩斯学派对不确定性的定义、制度经济学对意识形态的分析等无不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同时,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许多观点也可以使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加以更合理的解释,例如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认为,资本富足的国家在开放经济状态下,其资本密集型产品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会下降,这显然匪夷所思,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尝试用工资刚性下的失业增加来修正这一观点,而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早就强调了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主义不变的规律,而劳动力过剩理论则是这一规律得以实现的基础。所以,使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比较并修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可以使得经济学教学过程更富于理论启发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升。
3.实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中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任何一种经济学都不能缺乏了对经济现实的解释力,否则这种理论就没有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者也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生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价值论的心理学分析、马克思现代性思想、马克思的理性与人性思想等研究都强化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现代经济的解释能力。因此,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中,应该及时汲取这些最新的理论成果,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与理论趣味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刘国光.谈经济学教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经济研究,2005,(10).
[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4]蔡增正.西方经济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谷永芬.西方经济学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篇4
一、经济法主要教学方法梳理
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二分的情况下,如何在教学上取长补短、因地制宜,以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学生,法学教育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当前我国经济法教学的不同方法,基本上都是来源于两大法系的制度特点,方法梳理如下:
第一,讲授式教学。讲授式教学以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并附之以课堂讨论、指导阅读、论文作业、试卷考试和实习等手段。该种方法在衡量学生学业状况方面,是以学生接受老师课堂所教的知识为依据。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1],讲授法作为传统大陆法系的教学法,是具有自身的优势的。该方法符合法学知识系统性的特点,教师通过系统的讲授,从部门法的体系框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基本概念、具体规定等方面,有层次、有重点、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授部门法知识。首先,此讲课方法传授知识速度较快,可在短期内安排多种课程。其次,讲授法重视理论学习,老师主要是在法律价值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通过法律理论和精神的探讨,使学生能够从根本上明白立法和司法准则。尤其在中国,法学教育是从本科开始的,学生不具备基本的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没有一定的法学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的情况下,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就成为主要的方法。一个没有基本学术素养和一直待在学校里的高中毕业生,是让人很难想象突然之间就能够以自己为主体,独立开展法学学习的,毕竟法学是一门关于社会关系处理的学问。法律规制既是理性化的,同时又是人性化的,找出二者的平衡点,是一个没有踏入社会的十八九岁的青年还没法独自把握的。所以,教师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再次,我国法律属于大陆法系,而该法系的法律渊源是典型的成文法,又被称为法学家立法,法学家主要由集中在大学的罗马法学家构成。一部大陆法系法律制度的创立,是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从概念到制度,再到具体规定这样一种逻辑展开的。法律具有严格的部门划分,各部门法中的概念、制度具有严格的区分和含义。大陆法学中很多基本概念与日常用语的使用方法完全不同,已经形成了一套专业的“法言法语”。这些反映到具体法律中,一般人很难理解。譬如,《物权法》的条文内容,就算是有一定法律基础的人,也不见得能理解透。法律来源于生活,但是法律的表达却具有很强的学术性,非经过系统学习是不可能理解的。大陆法系立法是由学者完成的,讲授法律的教师是由学者垄断的,他们的讲授也是偏重理论的。这种以理论为主的学习方式讲究的是以不变应万变,于此,和大陆法系的法学家立法传统遥相呼应。另外,讲授法教学经济成本很低,可以同时对多人进行大班授课,特别是对学生人数多的院校,可以节省师资。
第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在讲授法的基础上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师生围绕着具体的案例展开讨论,教师要不断地启发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深入分析案件背后所隐藏的法律问题。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避免了教师上课时的满堂灌现象,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体角色。从形式上看,案例教学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和热烈,避免了教师在讲台上卖力讲解,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的尴尬场面。实际上,案例教学是一种参与式教学,学生必须自己主动地查找线索,理清知识脉络,找出问题的焦点,寻找答案,所以在学习中,当学生有了法学知识学习的方法,并且,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就会印象深刻。[2]但是,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对老师、学生的要求都较高。首先,老师在教学中要以案例分析为主,这就要求在备课中精选案例,设计好对学生的引导思路,并且所选案例要与教材讲授的知识点相吻合,不破坏该门课程讲授知识的系统性,不能漫无边际。[3]其次,学生要在课前对老师布置的案例进行仔细地阅读、学习,找出问题的节点,找出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找出法院判决的理由及争议点。另外,最关键的是学生要对案件做出自己的判断,发表自己独立见解,不能简单进行情况描述。要达到这个目的,学生必须从案例审判的整个过程到相关的法学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并将该节课所要学习的理论结合到该节课所讨论的案例中。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的学习所下的功夫应放在课前准备阶段。如果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案例教学在课堂上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很容易变得冷场,故此,案例教学必须和课程的考试改革结合起来。我们平时所习惯的期末一张卷子定成绩的考试方法,在案例教学法中就不能用,而应以平时成绩为主,按学生的课堂表现来打分。若不如此,就无法调动学生课前预习、准备的积极性。
第三,审判教学法。审判教学法指的是通过观看审判实际过程和模拟审判的方法来学习法律,它分为观摩审判和模拟审判两种方式。观摩审判是通过让学生直接观看法院现场审判过程,以切身体会来感受法律的具体运用。观摩审判时,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法官是如何判案的,争议双方是如何展开诉求的,辩护律师以及刑事公诉人如何进行辩论的。如此,学生可以将所看到的和自己所学知识对照,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更容易将生活和法律联系起来,将法律学活。俗话说: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眼看一次,比多少次说教都有效。当然,观摩教学法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法律基础,一般要在掌握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基本知识之后方能进行。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还不能马上使用,在大三时进行观摩的效果较好。模拟审判是通过学生扮演角色的方法来学习法律,学生分别扮演审判员、当事人双方、代理人、辩护人、公诉人和证人,在各自的角色中感受各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权利和义务,以及案件审理过程中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的转换。学生通过法律文书的制作,通过亲自进行法庭陈述、反驳,使法律事务操作能力得到提升。模拟审判可以将实体法与程序法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法律的切身体会,同时,学生在模拟审判中真切感受法律的庄严。
二、三种主要教学方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经济法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教学内容及体系上具有其特有的属性,故此,在运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审判教学法三种基本教学方法时具有特殊的要求。
首先,讲授法在经济法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理论知识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它与生活实践有一定的距离。理论体系的复杂性使学习者在短期内搞清它们显得很困难,尤其当学生在一学期学习很多门课程,并且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更难。经济法教材编排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理论性偏强,因此学生在学习时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和概括能力。经济法编排理论性强的原因,第一是因为它是一门新兴学科。经济法的发展从19世纪末期开始,历史很短。经济法在中国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法长期以来受到其他部门法学者的质疑,不被认为是一门独立的部门法,顶多是行政法的一个分支。所以,在编写经济法教材时需花大气力在理论上说清经济法和其他部门法的区别,在教学安排上使经济法理论部分占有三分之一的分量。二是由于经济法分则所包含的子部门法数量较多,受教材所限,不可能给每一子部门法较多的章节和字数,对各分支法的编写也主要是宏观概括,概括出它们的理论和制度框架,不可能对具体条文进行细述。为了让学生认清经济法存在的客观性,认清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区别,并对经济法的体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就必须在有限的课时里,从理论上进行讲授,才能达到经济法的教学目的。故此,理论性所占比重较大,因此经济法教学必然要把讲授法放在首位。
其次,案例分析法在经济法教学中也具有重要地位。案例分析可以以事说法,将法律规定与现实结合起来,直观生动。经济法教学中的很多内容是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的。比如,在反垄断法一章中,如果只是用讲解的方式来教学,可能就变成对条文的简单注释,效果不好。反垄断法的案例很多,比如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司法部诉微软”案。笔者在教学时就下载了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研读。学生在阅读这些案例的过程中,将我国的反垄断法律和这些典型案例的审判过程进行了对比,从法律适用到反垄断的诉讼进行了消化吸收。不仅是反垄断法,其他分则部分的部门法都可以用案例教学法来丰富教学内容。网络时代也使案例教学法成为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很多的案例都可以在网上收集到。不过,教师在课前要对使用的案例要进行筛选,使其能够与教学内容相契合。还有,很多案例只有审判的结果和大致依据,没有审判法理的分析,所以还需要教师从理论上对案件审判的法理进行分析。如果问题设计得好,案例教学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精神; 如果问题设计得不好,那么学生就不能将案例的分析上升到理论高度,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讲,唱主角。
再次,审判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也有较好的效果。带学生到法院旁听,可以使他们能够切身感受经济案件的审判,将法律与经济活动联系起来。比如,笔者曾带领学生到法院旁听了一场美容消费者权利被侵害诉讼案件的审判过程。在该案中,消费者在一家美容公司办理了“贵宾卡”,享受终身免费美容服务,后来,该美容公司转让给了他人。收购人,对终身美容服务做出了不同的理解,要求消费者另外对美容化妆用品缴费。这个案例虽然很小,但是却具有代表性,因为它涉及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知情权等权利。通过观摩审判过程,学生受到了一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教育,不再认为该部法律是简单的,从而培养了学生对经济法学习的兴趣。除了外出旁听,模拟法庭也可用于日常教学中。经济法的模拟法庭不同于民法的模拟审判,经济法的案件审判结果牵涉的因素较多。比如,外商投资的案例,它不仅要依据外商投资法律规范,考察是不是属于国家允许投资的领域,还要考虑市场并购、国家安全、产业政策和市场融资等问题。这种案例就无法采取庭审的方式,而必须采取问题辩论的方式,让大家从各个角度来考虑政府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经济法教学中的很多内容,由于体现的是政府对市场监管和调控的内容,由此相关的法律决定是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做出的,而不是法院,所以这种模拟审判就变成模拟政府决策,必须通过问题辩论的方式进行。这是经济法审判教学的独有特点。此种模拟决策要求学生不仅要懂得相关的现行经济法律规定,还必须联系国家的现行经济政策,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案例最终的结论。这些都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能仅仅只懂得法律的条文规定,还必须了解并掌握国家当前的经济政策。
三、经济法教学方法的完善
通过分析我们看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经济法教学中具有不同的作用,讲授法虽然传统,但它适合理论教学,案例分析法和模拟审判法比较适合法律制度方面的教学内容,可谓各有千秋。在当前很多高校法律专业的教学改革中,从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已经形成以三大教学法为表象的不同课程。比如开设的新课程有: 合同法案例、民法案例、商法案例等,这些都是以案例为名目的课程。还有以诉讼法、民法、商法、刑法模拟审判为名目的实践课程等。而原来的刑法、民法、商法等课程不变,只不过削减了课时,将减去的课时分配给以上以新名字出现的课程。从这种分类看,这种改革明显以教学手段的区分作为课改的核心,与教学内容的实质变迁无关。改革者认为原来以讲授法为主的经济法、商法等课程不变,严守了大陆法系的教学传统,新设立的案例课和模拟审判课又引进了英美法系的讲课风格,一举两得。但通过前文对三大教学法利弊得失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们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只存在是否与教学内容适合与否的问题。在法学课程的教学中针对不同内容,要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可能需要同时用到讲授、案例、模拟三种教学法,而没有必要将这些教学方法割裂开来,硬搬到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去。一个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综合性的,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说讲授法教学就是不好,案例法教学就代表了与英美的接轨。我们要的是“实”,而不是“形”。我们作为大陆法系国家,教学上以讲授法为主是符合大陆法系学者立法传统的,英美法系的教学以案例分析为主是符合其不成文法和判例法传统的。
从辩证的角度看,无论对经济法教学还是其他部门法的教学来说,方法的运用应该是因地制宜。能教好学生就是好方法,而不存在新旧之分。从历史来看,讲授、案例、模拟审判这些方法没有一个是新出现的,都是老方法,只不过是在不同课程教学中用得多还是少的问题。如果只从方法论的角度,确实可以将教学手段划分为不同的方法,可是,又有哪些课程是单纯使用讲授法、案例法,或者是模拟审判法。中医治病讲究“望”“闻”“问”“切”,能治好病就是好办法,且不可墨守成规。我们的法律教学方法为何还要搞什么先进和落后之分呢? 正确的经济法教学方法应该是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具体到每一个老师身上,每人所擅长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老师擅长讲解,有的擅长案例,实在无法给出一个统一的教学模式。
一种教学方法的形成和运用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那种包罗万象、适用一切、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是不存在的。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法学理论素养和法律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是法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法律职业的特定技巧、道德和思维的二重性。对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既需要具备法学理论探索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在工作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同时,还应当具有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和素养。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有效帮助,需要案例和模拟审判教学法的帮助,而法律工作者的职业思维方式,也无法通过学徒式的教育来获得。法无定法,法随社会在不断发展。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的法律知识应随着法律的修改而不断补充,与时俱进。只有具备对法律制度的综合分析和法律推理能力,学生才能一生受用不尽,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故此,法律教育在培养学生依法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把培养法律思维能力作为核心。可谓学无定法,教无常法。
经济法学教学 篇5
《经济常识》前言
——“我们的经济生活”教学设计 莘庄中学
潘建林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1、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单元是作为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第一节课,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对学习整个《经济常识》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是整个教材的主线。
2、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高中思想政治高一《经济常识》的前言部分。本单元分为三框。第一框《我们日常的经济生活》,主要是从日常的经济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切入,引导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并进一步了解与此相关的经济科学的基本知识。这一部分对全课乃至全册教材具有“引入”的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知识铺垫的作用。第二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主要是阐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科学发展观点”为指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两部分内容都属于宏观经济方面的问题,正确了解了这两方面的内容,对于认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学习经济基础知识,具有指导作用。第三框《经济知识和‘经济眼光’》,主要强调为什么学习经济基础知识和怎样学习经济基础知识的问题,是从怎样看待经济知识和怎样分析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角度,回答了“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学习运用“经济眼光”既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培养一种经济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又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对象的分析
(1)从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看,他们大多正处于十六七岁的年龄,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接受能力比较强,但兴奋点仍主要集中在直观感觉上。
(2)从思维特征看,高一年级学生仍未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自我探究能力还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3)从认知结构看,高一年级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由于刚刚接触经济常识,而经济常识又不同于以往的思想政治课内容,因此,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未免有些粗浅、偏颇和模糊。
三、教材重组的建议
1、划分为三个主题:(1)“经济生活”就在我们周围吗?(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变了中国吗?(3)你有“经济头脑”吗?每个主题一教时,围绕主题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突出三个重点(1)把经济拉到学生周围,引起学生对经济的兴趣。(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意义。(3)让学生体验“经济头脑”。
2、“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框内容建议略讲或放在第一课中讲。理由:(1)与第一课有关内容重复。(2)与前言的主题不很切合。对学生主要说明经济建设是中心,但不是唯一的,经济和社会必须协调发展。
四、教学目标的设计
第一课时:“经济生活”就在我们周围吗?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说明经济生活就在我们周围,而且与我们息息相关。
2、知道经济生活需要各种生活资料。
3、知道经济生活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简要概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填写问卷了解日常经济生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对经济生活和经济知识产生兴趣,体会父母的辛苦,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第二课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变了中国吗?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知道我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3、知道科学发展观的含义,知道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学会阅读经济材料,能借助与网络来查找有关的数据。完成教材中“阅读与思考”、“操作平台”、“想一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并拥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观”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第三课时:你有“经济头脑”吗?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经济常识并不是枯燥的、无用的、难懂的。
2、知道什么是经济眼光(学会看经济背景、学会算经济账、懂得经济法规)。【过程与方法目标】
尝试查询有关经济数据,能尝试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完成教材中“操作平台”、“学习训练园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学好经济常识、关注社会经济生活、培养经济头脑既是青少年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今后为国家尽责任的必备条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基本程序如下:
教
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启发提示——指导归纳、拓展思路
主程序:展示情景——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归纳延伸、实际运用
学
生:感知情境——思考问题——讨论质疑——整理观点、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
“经济生活”就在我们周围吗?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变了中国吗?
你有“经济头脑”吗?展示情景
播放电视新闻片断
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假如你拥有20万人民币提出问题
1、收看的新闻中与经济生活有关的有哪几条?
2、为什么说这几条新闻与经济生活有关?
3、新闻中的这些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4、衣、食、住、行、用,这些物质生活资料是怎么到了你的手中?
5、你能简要分析四环节间的关系吗?
1、北京奥运会为什么能取得如此的成功?
2、30年前我国举办奥运会有这样的实力和信心吗? 3、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取得伟大成就而喜庆的时候,是否还有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呢?
4、这个“乘除法”说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5、请你仔细分辨一下,能从这张照片上发现什么吗?从你的发现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怎样使你的20万人民币不断的增值?
(1、“经济知识枯燥吗?” 2、“经济知识有用吗?”3、“经济知识难懂吗?”)探讨问题
引导学生看书思考,讨论质疑:
1、请学生共同列举家庭日常生活开支的具体内容,讨论交流后进行归类。
2、买卖活动在经济学上是一种交换行为;继续问“用什么买?”,“当然用钱了”,问“钱是从哪来的?”“爸爸妈妈挣的”、或“工资”等,引出分配的概念;最后,问“从哪里买的”,学生可能回答从市场、商场买的,这里,需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买卖活动去掉,产品最终是从哪里来的,得出生产的概念;而实际生活中是先有生产,最后才进入到消费领域,从而把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联系到一起。
引导学生看书思考,讨论质疑:
1、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同学们结合课外查询的相关数据,介绍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取得的成果。3、温家宝总理的“乘除法”: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只要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
4、中国的环境问题、地球资源的开采问题等。
1、全部投资股票 2、全部投资黄金 3、全部存入银行
4、5万买股票、5万存银行、10万买国债等
5、教材中“操作平台”、“学习训练园地”归纳延伸
总结归纳出正确的答案:
1、经济生活需要各种生活资料,经济生活与我们密切相关,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社会经济生活。2、生产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交换是经济活动的流通过程,分配是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
总结归纳出正确的答案:1、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基本的物质资料,而无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对外开放,都离不开雄厚的物质基础,而要构筑坚实的物质基础,主要靠经济建设。
2、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上去,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还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3、我国30年来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也在不断的显现出来,但要进一步发展,还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科学发展观。
总结归纳出正确的答案: 1、学会看经济背景。2、学会算经济帐。
3、懂得经济法规。设计意图
着重列举了近期新闻和同学身边的相关事件,引导同学寻找这些事件与经济学的联系,对本学科的研究对象有大概的了解,熟悉常见的经济图表类型,引发学生兴趣,为今后的学习作好准备。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应具备国家观念和爱国的情感,确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的责任感和维护祖国利益的信念。
经济法学教学 篇6
关键词:经济学 实践教学 市场经济观念
高等职业院校《经济学基础》课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高职生学习经济类课程的入门课程。该课程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理解基本经济理论知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系统掌握经济学的总体内容和应用条件,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掌握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能力,为学习其它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经济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
一、《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经济学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对经济问题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分析与理解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1、加强《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技能型实用性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应该是高职教育的教学重点,只有在课程标准中强化实践教学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
2、加强《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徑
近些年来各高职院校的《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尽管有了一定的改进,但由于课时和经费等原因,实践教学环节仍然是制约该课程教学效果提高的一个重要瓶颈。在《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增加感性认识,拓宽视野,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经济思维、深化学生对经济社会的认识。
3、加强《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实现校企对接的必然要求
为适应高职教育需求,增强教育实效,实现校企对接的要求,通过将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改为实施“课堂理论学习+课内实践+课外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建立适合高职学生特点和需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框架,形成比较规范和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规范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既把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经济实践,并在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提高学生适应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二、《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法
《经济学基础》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开展实践课有很多困难。经济学实践方案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其内容和特点。一方面锻炼学生观察社会经济现象、寻找经济规律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利用经济理论分析和理解现实经济社会问题的能力。
1、案例式情景教学法
将情景涉及到案例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把抽象枯燥的理论主动应用到一个逼真的具体场景中,思考分析和讨论案例中的情节,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处理方案,不仅能促使学生关注现实经济问题,激起其将经济理论运用于经济实践的尝试热情,而且能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案例是一个完整的事件、故事,例如对“第三个面包的效用”、“谷贱伤农”、最低工资标准政策、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等的讨论等。这些问题有很强的现实基础,学生在生活中会有相应体验,锻炼学生分析经济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理性对待经济现象的能力。
2、问题式角色模拟法
角色模拟就是给出要解决的经济问题,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设身处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表演者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观众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双方都通过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自主分析并做出决策,以提高学生处理实际的能力。如: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6人),每个小组给相应的资金,每个小组按照资金情况分别选择商品,小组中的成员职责分开,最后在校园里成立市场,让学生分别模拟商贩和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过程,体会买卖对“消费者剩余”的获取过程。
3、社会调查法
社会调查就是给出一定的目标,由学生到市场、学院食堂中搜集相关信息资料交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加强对学生资料收集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如数据资料收集、案例收集、利用网络收集、实地考察收集等。资料收集后应分析材料,并得出相应结论。资料收集与分析能力的提高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性更强,是实践教学中的高级形式。例如在均衡价格一章课后布置调查项目:对学校食堂中某个菜档口菜品的需求状况、影响需求的因素进行调查等。
三、《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的条件保障
1、制度的保障
建立健全实施《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保障机制,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物质保障。实践教学制度涉及人员、设备、安全等诸多因素,建设完备科学的实践教学制度是提高实践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
2、经费的保障
要按照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有关要求,确保《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建设经费落实到位。所需经费应单独列入学院课改专项经费的年度预算,要按照专业实训课的标准,按学时、生数划拨实践教学经费,核定教师工作量和发放课时津贴,以保证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工作的必要开支和正常进行。
3、师资力量的保障
配备与培训《经济学基础》实践课教师,把《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同学校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聘请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做指导教师,以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4、实践场所的保障
加强《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场所建设,保障实践教学。结合课程社会实践需要,校内建立实训室,校外建设一批《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基地,以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总之,实践教学是《经济学基础》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中心环节之一。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出发点就是要以实际经济问题的研究为中心,培养学生用市场经济的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增强《经济学基础》课的实效性,更好地发挥《经济学基础》课在大学生职业生涯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经济法学教学 篇7
(一) 教学方法陈旧, 束缚学生创新力与主动性。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大多数高校的经济法学一直采用填鸭式教学, 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 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被动地成为了知识的“聆听者”, 忽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 严重影响了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也不利于教学互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与改进。
(二) 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传统的经济法的教学方法产生冲击。
经济法理论与实践的变革要求教师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方法, 同时, 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 运用新型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素质、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二、经济法学教学方法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经济法学教学方法应结合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课程内容的特点进行具体应用, 与时俱进, 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法体系, 故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 经济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符合经济法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目标与方法是统一的, 目标是方法的灵魂。经济法学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以经济法学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为基础。还要结合社会背景以及学生的兴趣等等。
(二) 经济法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要与经济法的课程内容相适应。
教学方法与课程内容是内在统一的, 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得偏离课程的基础理论。
(三) 教学方法要形成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体系结构。
选择了教学方法之后, 应根据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的要求, 课程内容的特点以及具体的教育情境的需要进行优化组合, 形成一个可以产生合力的有机结构,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三、完善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
(一) 与校园文化结合, 弥补经济法学课堂教学缺失。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熏陶, 表现在它不仅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而且可以更直接地使学生参与到一些法律实践活动中来。一是组织、成立各种类型的经济法学社团或经济法学兴趣小组, 举办各种经济法学学术活动。二是在学校和学院的宣传栏中开展经济法学专题板报活动。三是利用各种文体设施, 广泛开展经济法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法律辩论赛等趣味性较强的法律实践活动。
(二) 注重经济法理论知识和经济类课程以及实践相结合。
经济法法学博大精深, 实用性很强。在具体应用之前, 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因此应根据教学大纲和计划, 进行合理的讲述, 重点章节加多课时, 够突出重点, 做到详略得当。
(三) 打破传统, 尝试参与式教学的新教法。
经济法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是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理论讲授和法条灌输变得生动活泼, 使教学内容具有启发性, 有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学原理和具体的法律规定, 并能灵活运用, 举一反三,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采用学生参与式教学法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认为, 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不是直接教学生, 而是扮演促进角色, 促进学生学习, 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自操作掌握教学内容的方法。在经济法学的实践环节中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融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于一体, 有助于促进学生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资料整合能力、法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完善当前人才培养的机制, 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如市场经济热点问题讨论、案例分析、观看影视、角色扮演、辩论、实务讲座及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的游戏、练习等方式来实现。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新闻热点事件来导入经济法学教学内容, 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也有助于扩充学生知识点、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经济法学知识的实用性, 增强学生通过专业知识解读社会现象的能力。
(四) 重视实务教学。
法律实务教学在经济法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 所有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最终都将用于法律实务。鉴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较好地将实务环节融入理论知识的教学中, 经济法学课堂教学应尽量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融合,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各自为政的状态, 将教学融入实践, 将实践延伸到课堂。因此在经济法学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培养专业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 将专业知识的讲解融入到活生生的现实案例中, 在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中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模拟法庭、安排学生到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实习, 邀请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来课堂上进行专题实务讲座也是一种有效的实务教学方式。
(五) 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
当今社会是传媒、网络普及化、快捷化、科技化的社会, 利用网络、多媒体使教学丰富多样, 课堂气氛活泼, 案例生动有趣, 又可以随时找到最新的政策信息影视文件, 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 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网络教学与教学改革应用研究》,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院级科研项目课题组, 咸宁学院学报, 2010年7月。
[2].《精品课建设中经济法教学方法的探讨》, 高志杰, 范亚东,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12期。
[3].《加强经济法精品课建设》, 王丽萍, 《管理观察》, 2010年第11期。
经济法学教学 篇8
虽然, “双语教学”在我国各高校目前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但是, “双语教学”的科学含义是什么?包括法学教育界在内的学界对此却一直存在不同观点。例如, 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学”可以成为提供我国新时代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 其本身也不是单纯的教学方法问题。[1]有学者将“双语教学”定义为:它是在学校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不只使用母语, 同时广泛使用外语的一种教学活动。还有学者根据外国字典中的定义将双语教学理解为:“双语教学提出的最初目的主要是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实现多元文化的共存。”[2]客观地讲, 这些观点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都忽视了“双语教学”一词在我国的演进历史和法理基础, 因而缺乏建立一个准确解释“双语教学”含义的根基。
国家教育部[2001]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第8项题目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 该项全文如下“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 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 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 更要先行一步, 力争三年内, 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英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 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 分步到位”。这是我国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法理基础, 脱离此基础分析我国“双语教学”的含义是错误的。按照以上规定, 目前在我国高校进行的“双语教学”, 是指除外语课程外, 采用外文教材, 并用外语授课的课时占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 (含50%) 的课程。由于英语是我国所有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必修外语, 所以, 教育部所称的“双语教学”实际就是使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而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就是指在高校国际经济法学专业课程的本科教学中使用英语授课的课时占该课程总课时的50%以上 (含50%) 。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之必要性
第一, 我国对外经贸活动中急需大量既熟悉国际经贸法律和国际惯例、又能熟练运用外语的涉外法律人才, 这是实行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现实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外语 (主要是英语) 作为工具, 在经济全球化和法律全球化时代愈加重要, 法律职业者要熟练地运用外语处理法律文书、用外语直接交流, 而不能再借助于翻译。这样, 法律实务要求法学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 其双语教学势在必行。[3]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我国的对外经贸活动日益频繁, 特别是在2001年12月正式加入WTO后,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现在每年的进出口贸易额一直在2万亿美元以上。与此同时, 我国和其他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和争端也急剧上升。国际经济法学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 其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货物买卖、国际投资、国际金融、WTO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等方面的国际法律制度, 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联系的学科。
第二, 国际经济法的法律渊源包括许多国际经济条约和国际商事惯例, 它们几乎贯穿了国际经济法的始终, 除此以外, 各国的涉外立法也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渊源。这些法律的原始文本通常都采用国际通用语言————英语, 然而, 由于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符号性、民族性和文化性等特征, 使我们在将这些法律文本翻译成中文时, 译文总是难以完全表达原意, 甚至难以理解或曲解原文的含义。最直接的办法是使用英文原版法律规定, 按照英文原版词义和语境去理解。用英文传授该部分知识比中文教授更为准确。
第三, 实践中的国际经贸纠纷往往发生在英语环境中, 案情异常复杂。国际经济法学实施双语教学能使学生在双语环境的培养和熏陶下, 了解到原汁原味的外国法律以及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运用相关法律解决国际经贸纠纷的能力, 为将来从事涉外法律实务工作打好基础。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实施之困
目前, 我国开设法学本科专业的400多所大学大多开设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但从各高校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困难:
第一, 选择何种双语教学模式之困。实践中, 各高校采取的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模式大致有三种:1.全外型模式, 亦称浸润型模式, 即所开设课程采用英语原版教材,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课程考核等环节完全用英语进行;2.混合型模式, 采用英语原版教材,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环节用英语与中文相结合进行;3.半外型模式, 即采用英语教材, 中文讲授的方法。后两种模式统称为过渡型模式。目前, 多数学校采用过渡型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模式, 用英语学习专业名词和进行简单解释和表达, 重点的描述和解释用中文, 导致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效果反而不如中文教学的尴尬局面。[4]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学生们的英语水平整体教差, 学生英语水平差是制约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开展和发展的瓶颈之一;二是各高校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师资力量普遍较薄弱。目前各高校承担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主要是本国教师, 其中许多教师原本是外语专业人才, 他们仍然照搬外语教学方法用于国际经济法学教学中, [5]使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成了外语翻译课。
第二,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材选用之困。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的高质量教材直接关系到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的质量。目前国内出版的能全面涵盖国际经济法领域基本知识的双语教材较少, 其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和中式英语表述过多, 法律描述的内容和角度也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6]而且, 这些教材存在着涵盖内容出入较大、重理论轻实务、一般性介绍内容多而具体法律规则少等问题。
第三, 实践教学环节和考核的方式之困。我国各高校的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仍以传授系统的和科学的法律知识为主, 注重理论教学。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一般每周仅有2-4节, 这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和学生深入地用外文讨论或沟通, 大大影响了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之外, 实践环节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涉外法律纠纷的能力。实践中, 不少法学院校也开展了包括模拟法庭、专题辩论、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然而这些实践教学的内容多关注国内民商法、经济法以及刑法领域, 鲜有涉及国际经济法领域, 即使涉及到国际经贸案件, 也多是采用中式法律思维模式分析、讨论案件, 学生难以全面、正确地理解主要源于英美法系的、已判例法为主的国际经贸法律规则。
完善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1.我国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应采取全外型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的开设应宁缺毋滥, 不要使其成为应付检查和评估的摆设。如果要开设, 必须采取前述的全外型教学模式。当然, 考虑到学生的英语能力问题,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应安排在高年级的大学生中讲授。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作为选修课, 仅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或其他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学生选修。毕竟国际经济法培养的是专门人才, 而非是通才教育。在全外型教学模式下, 教师用英语讲授、提问, 学生也完全使用英语回答和讨论, 使学生沉浸在国际经济法律的英语语言环境中。涉及少数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 课后教师可以用中文作为辅助语言进行个别解释。
2.加大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
由通晓外国法律的外籍教师实施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是最理想的, 但由于外籍教师数量有限, 费用昂贵, 所以,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任务主要还是由一些专业扎实、精通英语的本国教师来承担。因此, 各高校要加大对国际经济法双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是将英语水平强、国际经济法学基础扎实的专业教师培养成双语教师。具体可以采取为这类教师提供出国深造机会或与国内知名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等方式。二是在外语类高校、高等师范院校中开设以培养双语教学师资为目标的专业, 将专业外语及有关双语教材纳入必修课程。三是引进双语教师。引进对象应为法律专业的归国留学人员, 他们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又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3.重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教材建设
原则上, 国际经济法学的双语教学应使用原版英文教材, 但原版英文教材存在着购买费用过高、教材内容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国情以及较少涉及中国有关涉外经济立法等问题。所以, 引进原版英文教材只能是权宜之计, 最终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仍应选择我们的自编教材。可以考虑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既能满足我国对外经贸活动需要又适合我国学生学习的高质量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材。
4.强化国际经济法双语课程的实践环节训练, 积极探索有效的双语教学考核模式
在国际经济法学的双语教学中应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 创造多种形式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尽可能地适应国际经贸法律实务环境。例如, 在校内可以开展有关国际经贸案件的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国际经济法专题辩论和疑案辨析等活动;在校外, 学校可以与外资或涉外律师事务所、外资企业、政府外经贸部门等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的考核应在坚持结构化考核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细化平时成绩, 主要以学生在课上参与双语教学互动的表现、课下完成双语教学平时作业的质量来衡量, 考核点包括英语表达能力、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能力、法律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法律思维、实践能力等。期末考试试题均采用英语表述, 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考试时间确定用中文、中英文结合或者全英文答题。对于完全用英文准确答题的, 可以给予一定的加分。
摘要: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是指在高校国际经济法学专业课程的本科教学中使用英语授课的课时占总课时的50%以上 (含50%) 。应通过采取全外型教学模式、加大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重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教材建设和强化国际经济法双语课程的实践环节训练等措施来提高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探析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双语教学不是单纯教学方法问题, http://www.xzschool.
[2]查晓雯.立足实际开展国际贸易法双语教学[J].南方论坛, 2006 (2) :57-59.
[3]张文显.入世与法学教育改革, http://www.edu.cn/20011221/3014828_1.html.
[4]任英欣.双语教学在国际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3) :114.
[5]王刚, 李岩.关于国际法学科开设英汉双语教学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 2006 (3) :111.
经济法学教学 篇9
一、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 经济法学科在高等学校中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方式, 学生埋头记笔记, 囫囵吞枣的记忆学科内容。近年来, 随着各个高校硬件配套措施的完善, 新兴的多媒体教学取代了原有的板书教学, 在讲课效率上有一定的提高, 学生也从繁忙的记笔记中解脱出来, 可以抬头听老师讲课。但是, 这种授课方式的转变依然存在着问题。教师和学生更加依赖课件, 教师主要以课件为主, 较少指导学生学习和回顾教材中的知识点;没有了记笔记的压力, 学生听课专注程度有所下降, 效果大打折扣。
21世纪以来, 中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 有关市场规制的经济法律不断推陈出新。培养新型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律的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针对经济法学内容庞杂, 知识点分散的特点, 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从而培养具有良好法律素养的学生, 这是所有经济法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拟对这一意义重大的问题作出初步的探讨。本文认为, 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应该从教材编撰、课堂教学、课外实习、教学考核等四个方面, 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以适应经济法的发展。
二、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
1.健全的硬件设施为改革提供了物质条件
随着国家、学校对教育、教学资源投入的增加, 学校的各种教学硬件设施不断健全, 添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 建立了信息量巨大的图书资源库, 修建了模拟法庭等, 为法学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老师们开始熟练掌握、运用这些资源, 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方式能够动态地展示课程知识点, 图书馆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信息, 模拟法庭实现了与实践对接的可能性。
2.教师素质的提高为改革提供了前提
目前, 法学专业教师大多具有社会兼职资质, 不少老师从事兼职律师工作, 在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公务机构挂职锻炼等, 具备了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些老师们愿意参与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 为改革出谋划策, 提供各种帮助, 一方面, 为学生们提供法学实践基地;另一方面, 为他们提供实习指导。
3.学生们对教学模式改革的热情为改革提供了动力
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极大地激起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全新的改革思路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 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学生们来说是个新事物, 非常值得尝试。学生们既可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又能够接触实务,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因此他们对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抱有很大的希望, 也愿意为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基本思路
1.教材编撰
教材是本科生学习经济法课程的必需资料。但是, 目前中国的现状却是教科书乱相百出, 版本众多, 良莠不齐, 资料陈旧;几乎每一个学校都要编一本自己的本科生教材。这些教科书体例庞杂, 内容体例相差很多, 甚至观点截然不同。经济法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存在学术争鸣原本是正常的现象, 但是教科书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 却需要主流的观点。在西方, 教科书的编撰是一件非常严肃的科研活动, 一本教科书的编撰往往需要作者多年的积累, 不断地更新, 并附有与本部门法相关的所有立法材料、案例资料和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这样的教科书往往能体现本门法学最主流的观点、最新的发展, 从而成为学生学习法律的必要资料。当然, 中国教材如此混乱的现状与中国的学术评价机制具有某种因果关系。但是, 为了经济法学科的发展, 经济法学者应该秉持出编好书、出精品的理念, 集中力量编撰出高质量的本科生教材。将本门学科的理论问题、法律法规材料、有关的典型案例和学者在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汇集起来, 编撰一本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价值的经济法学教材, 并不断根据经济法理论和实践的变化, 作出相应的更改, 使之成为具有更强生命力的经典教材, 作为学生学习法律的最主要的渠道。在编撰过程中, 我们可以集思广益, 探讨编撰思路、体例结构、内容安排等, 集合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一线教学、科研人员共同完成。拿出初稿后, 书稿必须由多方鉴定, 经过实践教学检验, 多次修改之后才能定稿。
2.课堂教学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济法更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案例教学早已成为经济法教师的常用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比起枯燥的理论讲解和法律条文解读, 对学生更有吸引力, 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经济法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同时, 案例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法学知识, 有助于学生理解法律原理和法律条文。
坚持案例教学方法对于实践性很强的经济法而言, 无疑是正确的改革方向。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如何进行案例教学?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多种多样。有的教师从历届司法考试题目中抽取典型案例, 在课堂上细细剖析。这种案例教学方法, 一方面, “以案说法”讲解了法律条文;另一方面, 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应对国家司法考试。并且, 司法考试题目中的案例设计短小, 对知识点的考查准确, 因此采用司法考试题目进行案例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尝试。有的教师从教学参考资料中选取典型案例, 在课堂上详细讲解。这种案例教学方法对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亦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教学参考资料的案例大多比较陈旧, 且案情复杂, 无法真正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还有教师从“今日说法”或者法制频道等电视节目中选取典型案例, 放到课堂上讲解。由于这些案例经过电视节目的加工, 往往生动活泼, 引人入胜, 并且这样的案例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因此, 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在进行案例教学法的时候, 首先, 我们应当对收集的案例进行分门别类地编排, 一种案例反映一项或多项重要理论;其次, 我们向学生们展示这些案例, 提出一些问题, 或者要求学生们从案例中发现和总结问题;最后, 我们针对典型案例加以剖析, 培养学生们的学习思路和研究方法。这种案例教学方法, 也是一种有效果的教学方法。
仅仅将教学方法由单纯的知识点讲授扩展为结合案例讲解法条和法学理论, 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本文认为, 针对个别单行法律, 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责任法等, 此类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并且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法律纠纷的法律, 经济法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讲解的教学方法。主动讲与被动听, 有着本质的不同。一旦要求学生能够讲解某部法律, 他或她必须在课前查阅大量资料, 消化吸收这些材料, 并将之变成自己的语言讲解出来。这样的经历对于学生而言, 既能够牢固的掌握法律知识, 也能够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的能力, 锻炼他们公开表达自己观点的自信。
此外, 针对某些在学界仍然存在巨大争议的理论问题,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在教学中, 我们应当引入课堂辩论法, 鼓励学生们就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按照现在通行的辩论赛规则, 公开进行辩论。辩论既是达到真理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条件, 也是学生的思辩能力充分发育的前提。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在于:首先, 辩论将学生直接置于极具挑战性和对抗性的竞争氛围之中, 类似于激烈的职场竞争, 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危机意识;其次, 为了取得辩论的胜利, 学生们必将大量查阅和分析材料, 有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后, 面对面的对抗式的辩论锻炼了学生们的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有助于提高学生们让学生自主阅读材料, 提出自己的观点, 并充分的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方式, 锻炼学生思辨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
3.课外实习
进行课外实习是现代大学教育对每一个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引导学生走出校园, 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提高对自我的认识有很大好处。“书到用时方恨少”, 是每一个曾经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学生最真实的感受。参加校外实践活动的学生, 会更加珍惜校内的学习机会, 尤其对于经济法这样的内容比较庞杂、枯燥的法律, 校外的实践互动更能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针对经济法的特殊性, 本文认为, 可以安排学生去公司、律所、消费者协会以及法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或者组织学生举办各类法制咨询活动。在公司的实习, 能够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公司运作的情况, 加深对公司架构、公司经营、公司管理、公司治理等重大问题的理解。在律所和消费者协会的实习, 可以让学生实际体验诉讼的魅力。由于产品质量问题, 尤其近几年, 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争端越来越多, 此类的诉讼案件也是此起彼伏。学生亲自参与某一个案件的诉讼过程, 可以让学生接触到课堂上无法学到的诉讼技巧, 深刻体会诉讼中的法律知识。在法院的实习, 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各种类型的法律争端, 尤其是平等主体间有关合同的争议, 可以给予学生从法官角度观察法律, 认识社会的机会。
此外, 本文认为, 可以采取模拟法庭的形式, 给予学生实际运用法律解决案件的体验。模拟教学法是指通过观摩和模拟过程, 使学生通过情景学习, 进行主动探索、主动发现问题, 将知识有效地内化的教学方法。实施“模拟法庭法”的目的, 在着重锻炼学生行为能力的同时, 培育独立分析解决问题、书面和口头语言表达、辩论等综合性素质。就其本质而言, 模拟法庭其实就是学生模拟法官、案件当事人的一种学习活动。在模拟法庭中, 学生可以亲身体会法律的魅力。但是, 笔者在观摩了几个模拟法庭以后, 得到如下印象:模拟的场景主要是离我们生活非常遥远的英美法系的庭审现场。学生们穿着法官袍, 带着假发, 进行着背诵式的辩论。笔者认为, 这样的模拟法庭华丽有余, 实用不足。因为背诵式的表演, 没有给学生一个思辨的过程, 英美法的诉讼与我国大陆法系传统的司法实践差别过于显著。因此, 本文建议, 经济法教学过程中的模拟法庭可以选择中国司法中实际存在的争议, 完全由学生依据程序法主导案件审理进程, 并依据中国现行的法律, 对争议进行辩论、审理, 并由学生最终根据自己的所学作出最终的裁决。这样的模拟法庭, 笔者认为会对学生学习的态度产生深远的影响, 也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和牢固。
4.教学考核
教学考核是经济法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以往的教学考核方式却对经济法的教学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课堂教学结束后, 课程重点内容, 也就是俗称的考试范围成为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无论前面的课程是否真正掌握, 也无论教科书是否通读一遍, 背诵老师划定的考试范围中的题目, 成为学生谋取高分、了结课程的最好选择。通过强化记忆掌握的知识是最不稳固的知识。往往考试结束, 学生强化记忆的知识也随之结束。因此,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成为经济法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认为, 与灵活的教学方式相配合的考核方式, 能够与教学相互配合, 达到最佳的效果。具体而言, 对于经济法基础理论而言, 由于争议巨大, 可以采取学生辩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与此相对应, 可以采取学生评委加教师评委共同的打分的方式, 给参与辩论的学生作出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更为客观, 也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准备辩论资料, 在辩论的时候, 更好的发挥应有的水平。对于模拟法庭而言, 同样可以采取学生和教师共同打分的方式。由学生评审团对参与模拟法庭审理的学生的辩论技巧给出分数, 由教师对学生在法律方面的分析和运用给出评价。对于课外实习, 则由实习老师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至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包括教师对基础理论、法律条文、司法案例的讲解, 亦不排除传统的闭卷考试的方式, 毕竟法律是一门需要记忆的学科。通过闭卷考试, 督促学生记忆必要的法律条文, 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考核方式之一。此外, 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自由, 由学生自我评价, 提交自评分数, 详细地说明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自我评价给予一定的分值。
摘要:经济法学的传统教学方法不适用于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 必须对此加以改革。经济法学教学方式改革旨在培养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在新的经济条件下, 应该从教材编撰、课堂教学、课外实习、教学考核等四个方面, 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以适应经济法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
参考文献
[1]马永梅.法律诊所教育与法学教学实践评价模式的改革研究.民主与法制, 2007, (2) .
[2]陈建民.从法学教育的目标审视诊所法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环球法律评论, 2005, (3) .
[3]黄延廷.经济法的发展及前景分析——经济法教学改革研讨.中国经贸导刊, 2010, (3) .
经济法学教学 篇10
为应对这严峻的经济犯罪形势, 从公安部到各级公安机关都成立了专门经侦队伍, 公安院校也成立了专门的研究队伍, 设立了经济犯罪侦查专业, 为经济犯罪侦查培养专门人才。经济学也相应地成为经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 因此, 如何在经侦专业中开展经济学教学, 是经济犯罪侦查专业教学应当研究和探讨的内容。
1 经济学教学在经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经济犯罪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 涉及多个学科, 包括经济学、犯罪学、法学、侦查学等内容, 因此经济学教学是经侦专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同时经侦专业培养专业人才, 即为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工作输送人才, 经侦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经济犯罪侦查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能从事经济犯罪侦查工作, 具备掌握侦破经济犯罪案件的程序、措施、手段和方法的能力。经济学教学在经侦人才培养中有以下作用
1.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理论知识。
经济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 其主体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和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有:国民收入的主要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的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等等。
经侦专业学生学习经济学目的是了解和掌握基础的经济学理论知识, 掌握市场经济运行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 学会运用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 研究经济现象, 找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发现经济犯罪行为, 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及工作应用打下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1.2 让学生学会应用经济学理论。
经侦专业的学生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 是一种特殊的公安类人才, 即从事经济犯罪侦查工作。学生掌握基础的经济理论, 经济犯罪侦查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后;关键是能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因此, 经济学教学在教授学生从事经侦工作所必须的经济理论的同时, 更要培养应用经济知识的能力, 让学生运用经济理论知识, 分析、解决经济犯罪侦查实践中的问题。
具体的教学中, 要紧跟实践发展的形势。教学设计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过程要克服“死记硬背”, 放弃“填鸭式”“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 采取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等灵活的教学方法, 争取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 获得能力, 提高素质。
1.3 让学生具备创新性能力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源泉, 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经侦专业人才具特殊性, 毕业后面对未来的经济犯罪。犯罪的方式及手段有可能是现在未知的内容, 尤其是加入WTO后, 新的经济犯罪类型会不断涌现。时代进步, 经济发展, 科技日新月异, 给犯罪份子都在不断创新之中, 寻找新的犯罪领域, 学习新的犯罪方法, 掌握新的犯罪手段, 如金融犯罪领域, 很多犯罪现象是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而产生。“魔高一尺”, 就需经侦干警“道高一丈”。因此, 经济学教学可以通过经济的发展变化, 培养学生的前瞻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应变能力。这些对经侦专业显得尤为重要。
经济学教学, 要以知识应用为基础, 创新能力为目标。经侦专业人才, 既要有“知识”, 又要有“能力”, 更要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素质”。只有这样才符合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
2 当前经侦专业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犯罪侦查专业是一个新设立的专业, 其中的经济学教学研究仍然停留在初期阶段, 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难以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2.1 内容多, 课时少。
经济学作为经济犯罪侦查专业的基础课程, 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由于各方原因安排的课时非常至少, 但经济学的内容非常庞大, 从体系而言就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限的课时, 难以让学生充分地学习和掌握这一课程。现实中公安院校的经侦专业开设的经济学课时非常之少, 根本难以完成正常的经济学教学, 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只能有选择的教学, 而这种选择也同样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在具体的章节中也难以展开教学。因此, 学生通常都是囫囵吞枣, 难以真正理解经济学的精髓, 更难了解经济学和经侦专业的关联, 影响了经侦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经济知识, 也阻碍了学生进一步深入经侦专业学习。
2.2 经济学理论的抽象化加深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经济学其实主要是西方经济学内容, 从内容体系和具体的案例, 大多数是“舶来品”, 加大了学习的难度。经侦专业学生是处于一个公安院校的大群体中, 与经济学相关的外围学习空间并不具备, 经侦专业学生在自学及与其他学生的交流难以满足经济学的进一步拓展。同时, 经济学理论本身比较抽象, 需要相关经济知识相辅相成才能理解。在微观经济学领域存在太多的数学知识, 还有一些图形的推导, 数理的计算, 经侦专业学生由于有的没有开始高等数学, 或者高等数学开设的课时偏少, 并不具备充足的数学基础, 而且教师还没有找到适合经侦专业的经济学教学方法, 这些都严重阻碍学生学习经济学的能力。
2.3 教学过程存在理论知识居多, 现实案例稀少的困境。
经济学是基于一定理论基础上的应用型课程, 经侦专业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本来, 课程的理念符合人才培养要求, 但由于案例来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 目前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理论教学偏多, 过多注重经济理论的逻辑推理, 而案例引用相对过少。同时, 在具体的案例教学中, 都是些国外的实例, 或者只是经济界的实例。基本没有对经济学理论用于经侦办案实践的案例开发。于是, 经济学的教学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案例教学, 都难以有效地和经侦公安实践有效结合, 导致经济学和经济犯罪侦查联系松散, 影响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 也阻止了学生用经济学来研究、分析、应用于经侦办案实践的能力。
2.4 教学手段严重不足。
经侦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但现实中经侦专业的经济学教学, 并没有突出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同其他课程一样, 经侦专业的经济学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基本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方法, 教师在三尺讲台上通过看似新颖的PPT课件演示经济学的理论, 演绎着看似完美的经济理论的逻辑推理。学生机械地接受上课内容, 不问“为什么”, 甚至没有办法问“为什么”, 短暂的教学时间过去, 学生难以学习到经济学的精髓, 更难以具备经济学的思维, 经济学和经济犯罪侦查学的联系也愈加迷惑。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 枯燥无味的内容让学生感觉有些无奈, 难以主动地去学习经济学知识, 更谈不上运用经济学的理念对经济现象和规律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
3 经侦专业经济学教学的改革方案
经济学教学方法探索在其他经济类专业已有一定发展, 但相对经侦专业, 仍然非常落后。以下, 根据本人经侦专业的经济学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3.1 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
经济学, 教学体系和内容来非常庞大, 具体章节也涉及非常复杂的内容。尽管有些教材将经济学内容浓缩, 简化成一本看似简单的教材, 但仍难掩盖其内容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复杂性, 教学时间的非常有限性, 当务之急就是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将经济学体系有针对性的取舍, 以符合经侦专业的教学需要。根据经侦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 经济学教学应倾向应用能力的培养, 即通过经济学理论教授, 让学生了解经济现实, 学习经济规律, 并学会从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中发现经济犯罪;知道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 以便在侦查过程中更好地发现证据;学会如何发现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和异动, 以便更好地对经济犯罪进行控制和预防。
所以, 教学内容要有所取舍, 鉴于学生高等数学等知识不足, 应减少或者不讲经济学中的数学推理部分以节约教学时间。在微观经济学内容方面, 侧重于经济学原理的讲授, 忽略其中的数学模型和推理。宏观经济学方面, 应该注重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 并从中发掘经济运行中的规律, 学会掌握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
3.2 将抽象经济理论演绎为具体经济现实
经济学, 尤其是西方经济学, 教材中充斥着抽象的概念和定义, 多数理念是通过数学模型和数理推理来进行演绎。如: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知识。数理和模型的确能使经济学更精确化, 但也带来了副作用--加大了普通人对经济学理解的难度, 对经侦专业学生就存在这一问题。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放弃使用繁杂的数学推理和模型演绎, 尽力做到将经济学的理解回归本原, 即从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中发掘经济理论内容, 多与现实经济现象和经济生活联系, 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利用直观性讲授, 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了解所讲授的经济知识, 学习经济规律。
将看似复杂的经济生活演绎得更为简单些, 让学生虽不具备高深数学知识, 同样能深入领悟经济学理念, 并在以后工作中能充分运用到怎样发现经济犯罪、打击经济犯罪的现实实践中去。
3.3 调动课外时间, 着重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堂讲授时间有限, 但课外时间无穷。因此,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有兴趣地去学习经济理论, 理解经济现象, 有效建立起经济犯罪和经济理论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冲动。
在课堂上, 要经常性地布置探索性问题, 如最近的经济运行的情况是怎样, 会引致哪些经济犯罪行为的发生;经济犯罪在行为表现上与正常经济行为有何不同;如何通过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发现经济犯罪等等。通过这些思索性的问题建立经济犯罪和经济理论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利用更多课外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 研究相关问题, 进一步促进经济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堂上最关键的也是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3.4 更多地采用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的基本要求, 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以现实发生中的案例为教材内容, 让学生通过阅读案例、进行充分理解和分析案件事实, 之后集体共同讨论, 完全模拟案件实践, 身临其境地解决问题,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首先, 案例教材要贴近实践, 在公安经侦实战案例中选用与经济理论有密切关联的案件;其次, 案例一定要符合教学要求。因此, 要将实战中获取的案件进行分析总结, 通过一定的深加工和设计, 使之适应于经侦专业的经济学教学;第三, 案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要改变“满堂贯”的教学作风, 让学生主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第四, 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 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到案件 (案例) 真实;第五, 通过案例教学, 激发学生创造力, 案例要具备一定的过程和条件, 给学生预留足够空间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以锻造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Geoffrey A.Jehle Philip J.Reny.Advanced Microeconomic Theory (第二版)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2]戴维.罗默『美』.高级宏观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3]陈祥民, 徐洪江, 丁金城.经济犯罪案件侦查.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8.
法学实践教学问题研究 篇11
关键词: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国情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1—0091—02
我国是成文法国家,继承的大陆法的传统,理论基础深厚,法律规范体系化。注重思维的逻辑性,追求概念准确、结构严谨,表现为偏爱推出统一、明确的结论的思维方式[1]。这种法学传统下,法学者偏愛理论的研究,法条的研究,尤其是过去几十年我国的立法一直是在继受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这要求我们的法学者要重点研究外国法的各种理论,要求比较法的研究,及法律本土化的研究。这同样要求我国的法学教育偏向了理论的传授、概念的介绍,通过法学教育培养出更多的法学研究者,当时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都进入了立法、司法及学校等法律研究机构。可以说当时的法学教育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而今天,我国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法学教育在大部分学校都得到建立,法学院或法学系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进入立法、司法机构和学校工作,而更多的是进入公司、金融、保险、律师事务所等要求有法律实践能力的地方①。这就要求我们的法学教育要从注重理论灌输转移到法律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上来。
一、法学实践教学的方法
传统的法学教学方法使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对法学人多方面的需求,毕业生不能迅速适应法律职业岗位的需求,因此要建立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法学教学模式,有人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实践性教学方法整合的模式,即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模仿法、假期社会实践法、诊所式教学法和专业实习法的整合模式[2]。
1.案例教学法。教师不是直接讲授法律的教义,而是不断推出案例、提出问题,改变每一个问题的假设条件,启发学生思考,针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再推出相关或相反的案例,将思想推向更深或更广的层面。通过个案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掌握司法实践需要的技巧——雄辩的口才,娴熟的辩论能力,高超的写作技巧。
2.模拟法庭模仿法。模拟法庭模仿法是按照法律程序模仿法庭审理。它是由教师预先选择出相应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事先有个了解,并根据需要做出分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和做特定角色的准备,模仿一定的情景,按照法庭审理的程式完成一个案例的审理过程。模拟法庭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结合,全面完整地再现和重复法律程序,模拟对案例的裁判,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角度对法律的不同理解和体会,在模仿中体验和思考,在法律程式的再现中培养运用法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项行之有效地实践训练方法。
3.假期社会实践法。假期社会实践法则是学生自主型的自我实践活动。非常有利于学生增长社会知识与实践技能。学校的职责就是动员和组织、提示和引导,要求学生深入现实生活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判断社会问题,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实践化,将具体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抽象、归纳,从而做出相应的判断和认识。假期社会实践法是一项有效地学生自我教育法,学生利用假期的时间和广阔的社会空间,自由地选择思考对象,自由地参与社会活动,自主地发挥主体意识,能动地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功能。[2]
4.诊所式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法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移植医学院诊所教育模式于法学教育中,学生通过真实的事例接触真实的当事人处理真实的案例过程,学习和运用法律,其目标是训练学生如何应对法律事务和处理法律纠纷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诊所式教学法的核心观念是:缩小学院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的距离,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意识观念[3]。
5.专业实习法。专业实习是法学教育的传统做法,一般在学生毕业前安排相应的时间组织学生到政法部门专业实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述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主要是通过专业实习来完成,因此,专业实习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实践性教育的主要方式。
二、适合我国的法学实践教学方法
当前,在我国各方面都处于改革的时期,教育作为国民成长的重要产业,教育水平和教育结构都有待完善。这个时期,并非所有的法学实践教学方法都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些方法只能作为过渡或是暂时作为研讨的对象,等时机成熟再运用;有些方法则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运用。
首先,对于案例教学法来说,在教学中穿插案例教学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法律运用能力。而且,案例教学与我国当前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能够合理的融合,不会产生任何不适应。因此案例教学法是适合我国法学教学的。但是,由于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我国只有案例,没有判例,也没有建立判例体系。因此,案例教学法在我国大陆法学教学中,应以讲授法为主(讲授法学的基本原理、概念、法律条文),以案例教学法作为辅助方法。案例的设计应注意:1、在设计案例时首先要知道了解通过案例,准备让学生学习、掌握哪些基本理论和法律条文;2、案例尽量是开放的真实的无争议的已决案例,应尽量包含两三个小案例;3、案例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鼓励他们去探索学习;4、案例的选择要考虑到教学的具体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生掌握的知识层面、技能水平的高低、动机和态度等多个因素。[4]
其次,对于模拟法庭模仿法和诊所式教学法来说。这两种实践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的教学结构或教学模式②。一是因为这两种教学方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法学四年的教学时间本来就很短,很难使法学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两种教学中。二是我国的大学生在大学前都是接受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也已经习惯了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模拟法庭和诊所式教学根本无法适应这种教学,他们只会觉得好玩,从实践中总结知识的技能,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大学四年是大学生改变学习方法的四年,甚至四年也没有得到改变。三是组织模拟法庭或诊所式教学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我国当前还不能满足这个需求。组织模拟法庭本身不需要太多的人,参加的人又多是高年级的,有一定法律基础的,而且从准备到完成时间很长,虽然大学四年每年都会有,但能够参加的人并不多。四是能够参加模拟法庭或诊所式教学的只能是大三或大四的,有一定法律基础的,而这时对于他们来说又不能完全投入,因为他们除了其他的学习外,还要面临找工作或考研等。
基于这些原因,笔者建议延长法学的教学时间,延长至五年或六年,并允许法学学生在大四就可以报考国家司法考试,一是通过考试可以增加学生的法律知识和对法条的认识;二是如果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参加诊所式教学时也会减少一些麻烦,比如说调档、阅卷等。只有法学教育做出这种改革后,这两种教学方法才能获到适合我国的法学教学条件。
再次,对于假期社会实践法和专业实习法,这是我国法学生获得实践锻炼的两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他们没有上面模拟法庭和诊所式教学法所有的弊端,又能够锻炼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增长知识。
三、总结
因此,基于以上各种原因,笔者建议我国在法学实践教育中采用案例教学、假期社会实践法和专业实习法这三种方法,而对于模拟法庭模仿法和诊所式教学法只能作一些尝试,而不能作为我国法学教育的一个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
注释:
①笔者注:我这里并不是说司法机构不需要法律实践能力,而是在当时的法学研究成为法学者学习的主体内容或主要目标时,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被忽视了。而像公司、金融、保险等单位更看中法律实践能力而将法律研究能力放在第二位。
②我不赞成将模拟法庭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但可以作为我们法学生组织的一个课外生活。
参考文献:
[1]宋忠廉.法学教育与案例教学刍议[J].经济经纬,1998,(03):94.
[2]陈铁水.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重构[J].云南大学学报,2006,(04).
[3]甄贞.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03).
[4]宾雪花,蒋学雷.对法学案例教学法的探讨[J].2006,(02).
[5]杨秀英,张云.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1).
[6]刘泽军.加强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
[7]邹玉政,金伟.“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本土化反思[J].教育与职业,2006,(18).
[8]浦纯钰.“法律诊所”教育若干问题探讨[J].社会科学家,2005,(06).
[9]王海霞.“实践性”法学教学模式的设计与选择[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05).
经济思想在经济学教学中的渗透 篇12
在全球化趋势的带动下,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有效开展经济学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在教学中适时渗透经济思想也非常必要,这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1适应市场需求的必然途径
教学的实质是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因而加强教学的实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前提。电子商务及国际贸易不断发展,极大地增加了各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在这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要及时融入新思想,以更好地帮助企业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传统的经济学教学理念无法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加强经济思想的渗透可改善教学现状,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
1.2经济学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方法
经济学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培养专业性人才,帮助人们客观分析当前的经济环境,为下阶段的经济活动做准备。虽然当前的高校教学中现代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实际教学质量仍然存在较大不足,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弊端,导致经济学教学的优势无法有效发挥出来。经济思想的渗透可以很好地改善经济学的教学现状, 突破传统的经济学教学。
2经济学教学中的不足
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配合才能实现,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教学设备及教材等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1教师自身不足
这种不足不仅表现在专业能力上,同时也表现在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上。教师自身的专业经验对教学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高效的经济学教学需要教师依据自身经验,全面理解并合理安排教材内容。这就对专业教师提出较高要求。
2.2学生个人意识的影响
经济学在高校中比较普遍,其作为一门基础性较强的学科往往无法得到学生的重视,学生仅出于对学分的需求,侧重于对考试技巧的掌握,而在系统性知识与思维的培养中存在较大。
2.3经济学自身教学特点的影响
经济学对师生的要求比较高,且涉及的知识面也非常广,在实际教学中,部分理论知识过于抽象,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受教师个人教学习惯的影响,无法充分发挥当前先进教学设备的优势,在营造课堂氛围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不利于学生个人兴趣的培养。
3经济学教学中经济思想渗透的措施
3.1加强重视,改进教学理念
经济学是一门较为实用的学科,在具体的教学中可结合实例具体分析,从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经济学的作用,转变意识。经济思想的渗透可帮助学生了更好地实现角色转变,主动承担相应责任,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2教师的自我完善
由于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因而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定期扩充专业知识,更新教学理念,发挥先进教学设备的优势,重视新思维的学习与分析,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着手,有针对性的进行经济思想的渗透,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3教学重点转移到经济思想和原理方面
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中,应将教学重点转移到经济思想和原理方面。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讲授经济学课程时应把教学重点放在经济学经济思想和原理方面。在经济学课堂上多穿插一些经济思想方面的内容,包括近来的经济学思想与早期理论的联系。
3.4采取融合的教学思维模式
教师在讲授原理之前要为学生提供各种背景材料,在解释过去文献的基础上介绍最新的理论,并依据不同背景点评经济学家的处境和思想,从而引出东西方经济思想的差异性。结合原理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据此讲解经济学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定义和实质,总结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和模型,利用简单的方法和模型解读经济学原理,理解其内在规律。
4结语
经济思想在我国的发展比较久远,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提升经济学教学质量非常必要。在经济发展的需求下,要逐步将经济思想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正确认知经济学,使其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科学掌握经济学原理及技巧,成为新时期的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胥秀文.经济学教学理念与实践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