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与缺憾(精选3篇)
优势与缺憾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导入环节 (Leadin) 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调整学习动机、引领学生主动快乐地进入学习兴奋状态, 而且对整体教学过程及各个阶段有着较大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广大教师也逐渐增强了导入环节的意识, 用心设计、精心实施, 希望自己的课堂能有一个精彩的开端和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对校本教研活动中所听的70余节课的导入环节进行了针对性的回顾、总结和分析, 发现在大量的教学案例中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时还有诸多的缺憾。集中表现为:导入功能杂乱, 缺乏刺激的强度;导入切入点狭隘, 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导入形式错位, 缺乏新颖性和情感性;导入微技能粗糙, 缺乏应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等。
二、缺憾的现象描述与反思
1. 导入功能杂乱, 缺乏集中刺激的强度
【案例一】
这是一节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1 Grammar (第一课时) 的导入环节。教师首先请全体学生朗读词汇表中的“性格形容词” (Read the words about characteristics) , 约3分钟;然后提请学生分别各给出一个例句 (Make sentences with the words) , 约5分钟;之后请事先准备好的男同学表演一个短剧 (Do a play) , 尽可能使用这些性格形容词, 约7分钟;最后教师从表演活动中的句子里挑出一些请学生集体口头翻译 (Listen and say) , 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约3分钟。
【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 教学的导入环节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含意, 其功能更加体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学习新内容的准备, 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渗透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以明确学习任务, 使学生重温相关知识, 使学生了解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 使学生认知新单词和句型等。但在不同的课型和内容上, 导入环节最根本的作用还是要为本节课的中心内容服务, 不可喧宾夺主, 以防造成功能不明、教学重心前移、学生兴奋点过早出现等问题。否则到了教学中心, 学生就会提前出现对学习材料的心理疲劳。具体的来讲, 案例一中的导入环节主要体现为:占用时间长, 活动情境转换快, 给人一种导入环节臃肿的感觉, 学生思维在众多的情境转换中疲于奔波、方向不明、难以定位。这种导入设计使导入环节的功能和效果都大大降低了, 缺乏了信息刺激的强度和广度。笔者以为, 执教教师若能删减第一 (Read the words about characteristics) 和第二步骤 (Make sentences with the words) , 直接从第三步骤 (Do a play) 开始, 功能会更加明确和集中, 刺激强度和引领作用会更加强烈, 学生学习的目标会更加突出, 效果自然也会更加突出。
针对这一问题, 教师首先应在心理认识上明确导入的功能, “充分认识导入环节的教学功能是设计有效导入的前提”;其次, 教师应在明确课型和教学内容, 及学生状况的基础上进行导入, 讲究导入的时效性;最后, 教师还应在调动学生兴趣上讲究心理的兴奋点, “在合适的时候将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调整到最佳”。
2. 导入切入点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 难以形成有效的学习链接
【案例二】
这是一节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4 Reading (第一课时) 导入环节。教师在上课铃响后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红色A4纸, 并提问:
Look!I can make a plane with it. (折纸飞机并试飞) Now, what about you?Let me give you three minutes to prepare.Do it, please!
(三分钟后再问) Ready?Now show me your inventions.此时, 令人尴尬的场面出现:大部分学生手中的纸几乎没变形状, 只有少数学生折成了飞机模样, 两个学生折了小船。学生的回报也是清一色的两个单词:plane与ship, 课堂气氛单调、沉闷。
【反思】
导入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 对其的选择得当与否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 导入内容与形式的选择主要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准确分析、学生整体情况的分析、对教学目标的综合分析等。这其中, 对学生整体情况的分析至关重要。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有关话题的背景知识和学生的语言知识与能力水平, 从而确定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的差距, 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案例二中的导入环节的设计的主要问题在于, 过高估计作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动手制作折纸和英语语言学习及二者的结合上所具备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水平, 造成了学生一开始就处于高度的心理紧张和戒备状态, 从而出现了心理认知、知识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封闭, 难以形成有效的学习链接, 从而导致了课堂的尴尬、单调和沉闷。
针对这种导入的切入点的缺憾, 教师应该首先充分了解学生, 通过小型访谈、口笔头测试及游戏等分析和调查了解的方法和手段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 然后再进行选择适当的切入点;其次,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时常有意识地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技能或技巧等有所了解, 必要时可以加强多学科间的交流和合作, 寻求其他学科教师的协助;再次, 教师还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技巧和能力, 在了解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多方面的能力, 也为以后日常教学中能够使导入环节的设计更加精彩, 效果更好做好准备。
3. 导入设计的情感功能缺失, 不利于学生积极情感的建立
【案例三】
这是一节校级对外公开课, 内容为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6 Fashion Reading (第一课时) 。执教者从课间开始就向学生播放一段成年人的时装表演秀视频。上课开始后, 教师直接就从中截取的几个自认为精彩的图片来导入课堂。
T:What’s the film about?
S: (学生似懂非懂, 相互看看, 并无人回答。)
T:Is it a fashion show? (见学生反应冷淡, 教师自己回答) Yes.Is it beautiful?
S: (部分学生小声说) Yes.
T:Do you like it?
S: (学生相互看了看, 有的学生早就害羞地不敢做声了, 特别是很多女孩子早就满脸通红地低下了头。)
T:It’s so beautiful that I like it very much.And there’s another fashion show.Who are the performers?Let’s enjoy it.
【反思】
通过观看和欣赏优美的图片、视频、录像或电影的形式来导入新授课程, 无疑在提高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课堂角色等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教师在使用这一导入形式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发展阶段的学生的情感认识水平和审美水平, 让美的东西真正发挥美的作用, 达到影响人、陶冶人、教育人、发展人、提升人的教育教学效果。案例三中执教教师所选择的导入设计本身无可厚非, 但对于刚刚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的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 尤其对于农村的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 其对成人时装表演的认识及其评价水平可能尚有一段差距。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 采用这种导入可以说是对学生情感发展认识不足的一个表现, 造成学生在导入中的“反应冷淡”“小声说”“害羞地低下了头”等状况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学生是有着丰富情感的、可塑性很强的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不可一味只注意导入的兴趣, 而忽视了导入在培养学生积极情感、高尚情操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和影响。笔者在网络上进行了搜索, 发现体现现代中学生的服装秀、礼仪秀等方面的视频素材还是不少的。我们完全可以采用这样的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更加符合中学生情感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的素材, 这样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的。
4. 导入微技能粗糙, 缺乏应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案例四】
这是一节“校长点课”的青年教师汇报课。施教内容为8B Unit 6 International charities。教师上课开始即按照常规:T:Anyone to give us a report today?一名学生直接到讲台上进行演讲。学生演讲结束后, T:Thanks.Let’s go on talking about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反思】
课堂的导入微技能是教师重要的基本技能。一个优秀的教师在导入时所使用和体现出的良好的微技能一定会使这节课开始引人入胜、过程形如流水、结果水到渠成、衔接自然得体, 从而使得整个教学既浑然一体, 又层次清晰。不同的导入方法中的微技能不尽相同:如话题讨论导入法中的恰当使用教材中的话题的微技能, 话题讨论中达到多项教学目的的微技能, 话题讨论中随机应变的微技能等。同时微技能的应用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随时随地都在体现着它的精妙。在案例四中, 执教教师的导入过程虽然简明, 但也体现出教师在处理课堂中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微技能的缺憾。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的演讲内容及时地进行自然导入:Thanks for giving us a great report.But I have two questions about charity.Could you help me?……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charity?Let’s try and I’m sure you can learn more about it in this class.通过利用相关主题的讨论来引起学生对主要学习内容的关注, 并以此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同时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部分信息和预测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更加集中精力 (因为渴望讨论中的未知的信息) , 又可以降低阅读和学习中的难度和疏远感。
微技能的掌握、精通和灵活应用需要任教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积累和锻炼, 应用中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组织形式、师生交流意识和习惯、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背景常识及教师的个人习惯和能力等多方面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 从而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总之, 提高英语课堂导入环节水平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增强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需要从宏观到微观, 全方位地审视自己的导入设计水平, 经过不断地学习、反思、研讨, 逐步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王媛.提高导入环节设计实效性的几点思考.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9 (4) .
[2]孙明.英语学习和教学设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优势与缺憾 篇2
完美总是建立在缺憾之中,经过许多事实说明,在人人称赞完美的同时也不禁为其中的缺憾而感到心情凄凉。世上之人无一例外,都在追求自己心中的完美。可是往往人们都死在了那无尽的追求完美的道路上。试问人间有几人能做到这具有千斤重的“完美”二字。
也许是我错了,人世间也确有此人。
海明威是许多人所知道的美国作家,其作品风靡整个世界,他的文章以及奋斗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后来凭着他的文学造诣,得到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许多人认为这便是所谓的完美了。作为海明威他有了爱情、金钱、名声、地位……,人们认为他该是最幸福的了,可是海明威却拿了一把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事后,世人都无法理解他的这种不理智行为。
但仔细想来却又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一个人如果有了所有的一切,并且是最好的,那么他或许达到了完美,可是他却失去了人生奋斗目标。就像一个空壳,生活在真空之中,那么唯一解脱的途径就是草草结束自己的一生。
优势与缺憾 篇3
一、立法范围偏窄的弊端与对策
1. 国有资产的概念。
为说明此次颁布的《企业国有资产法》立法偏窄的问题, 首先应了解什么是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指的是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的财产以及附着于这些财产之上的权利, 根据国有资产的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经营性国有资产, 即投入企业生产经营或者按企业要求经营使用的国有资产, 也就是《企业国有资产法》所指的国有资产。这部分资产约占国有资产总量的80%, 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基础。
二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又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是指不投入生产经营, 而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统称行政事业单位) 用于国家公务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国有资产, 以及尚未启用的国有资产。在我国的国有资产中, 非经营性资产虽然所占比例较小, 但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处于关键地位, 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是资源性国有资产, 即国有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不通过人类劳动而在自然界运动中形成的, 在一定条件下有经济价值的物质和能量。它作为人类生存的根本和人造财产的源泉,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无法取代的地位和作用。
2. 立法范围偏窄产生的弊端。
由于此次颁布的《企业国有资产法》中的企业国有资产所涵盖的国有资产范围仅仅指经营性国有资产, 并不包括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 导致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监管仍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 会导致这些国有资产监管缺失, 管理混乱。
行政事业性资产虽然属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但其普遍也在进行经营活动, 如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性单位, 实质都在进行经营, 尤其在普通公民眼里, 这些单位与民航、铁路、通信行业的经营并无二致, 这些单位同样存在巨大的盈利或巨额亏损。由于此次立法不包括这部分国有资产, 只能根据2006年5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发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进行管理, 难以遏制导致这部分国有资产流失、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而无人问津。这些暂行办法的法律权威性较差。
更为严重的是资源性国有资产, 如土地、矿产、海洋、河流、滩涂、林地等, 特别是林地, 资产总量非常之大, 其他如矿产、土地等自然资源因为是潜在的国有资产, 虽然没有以价值形式直接体现在国有资产总量中, 但这部分资产才是更重要、更庞大、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国有资产。由于没有法律的约束、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只顾眼前的短视行为, 一方面导致大量矿藏、海域等资源性国有资产随意贱卖;另一方面又导致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率极其低下。由于这些国有资产也不在此次立法范围之内, 导致以前直到今后可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监管缺失, 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战略和模式日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的今天, 矿产、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更是受到各国的特别重视。我国作为一个自然资源总量可观但人均拥有量很少的国家, 如果这部分国有资产监管不好, 导致的结果不仅是国有资产的流失, 也不仅是贪污腐败, 更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能否持续发展, 关系到国家的稳定, 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计问题。
3. 解决立法范围偏窄的对策。
正是由于以上企业国有资产法立法范围偏窄容易导致的诸多问题, 我们更迫切需要一部涵盖所有国有资产的法律——《国有资产法》, 或以《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实施为契机, 尽快出台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法》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法》来维护国有资产权益, 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实现依法治国的理念。
二、《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不具体、不完善, 过于原则化导致的弊端与解决对策
1.《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不具体、不完善, 过于原则化导致的弊端。《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七章规定了国有资产监督由人大常委会、政府及政府审计机关、社会公众监督等构成。据统计, 截至2007年, 我国共有国有企业11.5万户, 如此众多的国有企业, 既有大型中央企业、大型上市国有控股公司, 也有无数的中央企业、大型控股公司控制下的子公司、孙公司、曾孙公司, 仅靠人大常委会、政府及政府审计机关去监督管理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根据需要, 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 或者通过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 由国有资本控股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 维护出资人权益。”显而易见, 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是政府审计机关的补充, 且不具有强制性, 也就是政府审计机关未进行审计的国有企业, 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也可不进行审计, 从而造成对部分国有企业的监管空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布国有资产状况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情况, 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此条款仅对政府部门即国有资产委托人所管理的国有资产状况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公开, 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但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是否公开没有涉及, 《企业国有资产法》也未强制要求其公布经济信息, 而且某些国有企业可能多年不经过政府审计机关审计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所披露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 从而导致社会公众事实上根本无从进行监督。
2.《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不具体、不完善, 过于原则化的解决对策。一是完善《企业国有资产法》的有关监管条款或制定相关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细则, 对未经政府审计机关审计的拥有国有资产的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为保证审计质量, 降低审计风险, 对拥有国有资产的企业进行的审计业务纳入政府采购目录范围, 通过政府招标实行集中采购, 拥有国有资产的企业必须通过政府采购渠道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二是充分引入信息披露制度, 众所周知, 有太多的侵吞国有资产的恶性例子, 从过去和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 国有资产产权无论如何分配, 最终总要由某些具体的个人来行使, 国有资产的运营和管理, 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市场上运作的, 必须依靠具体当事人的商业判断。因此, 我们必须设计一个体制, 既让商业判断发挥作用, 又可以保证这种判断不会被当事人滥用。我国上市公司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和证监会、公众的充分监督, 就是非常好的监督体制, 我们可以考虑借鉴一些证券法上的制度, 特别是涉及国有产权的交易及财务会计报告必须实行充分实行公开原则, 通过信息披露才能充分发挥公众和舆论监督作用。也就是说, 我们可以将证券法上的强制性披露机制引入国有资产管理, 要求各国有企业 (尤其是未上市企业) 将涉及国有资产的重大交易的情况和财务状况、经营结果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并对公众进行披露, 只有保证公众的充分知情权并发挥“阳光防腐剂”的作用, 才能有效地予以监督和控制。当然, 公开并非是最终的目的, 但没有公开就谈不上公众、舆论的监督;公众、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交易的公正性和国有企业经营是否良好。仅仅要求公开信息披露, 仅有公众、舆论的监督还远远不够, 还要有强大的事后监督手段, 否则我们最终收到的会是一大批一文不值的虚假材料。在这方面, 保证有关机构的有效监督, 保证司法机构的最后打击是相当重要的。当然, 如果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秘密的特殊企业, 如军工企业可以另行规定监督管理办法。
三、《企业国有资产法》仍未彻底解决多政府部门作为出资人导致“政资不分、政企不分”的问题
1.“政资不分、政企不分”的弊端。
所谓“政”的职能, 即作为政权主体而对社会、经济实施管理的职能, 就其内容可称社会经济管理职能, 就其形式可称行政管理者职能;所谓“资”的职能, 即作为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支配国有资产的职能, 通常称所有者职能;所谓“企”的职能, 即作为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与经营权, 通常称经营者职能。
《企业国有资产法》一方面规定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主要是各级各地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即国资委, 并明确了国资委职能, 为国资委行使职权提供了保障, 明文规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代表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 即“管人、管事、管预算”。同时法律要求国资委等机构除履行出资人职责外, 不得干预企业经营活动, 这就将其监督管理职能剥离出来, 基本实现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有利于国资委集中精力做好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做一个称职的“老板”。另一方面《企业国有资产法》同时规定其他政府部门也可以担任出资人, 导致仍存在“政资不分、政企不分”计划经济遗留问题, 如像铁道部这样的机构, 既是“老板”又当“婆婆”, 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 超越公司法干预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利, 不利于平等竞争, 不利于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 也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 解决“政资不分、政企不分”的对策。
只有彻底改革, 才能实现国有资产管理“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 最简单有效的渠道就是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唯一机构只能是各级各地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即国资委, 其他政府部门只能履行有关监管职责, 不再担任出资人。如果其他政府部门担任出资人, 那么必须将该政府部门的监管与营运权予以剥离,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计划经济遗留下的“政资不分、政企不分”问题, 使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全面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才能使国有企业充分享有有关企业 (公司) 法律中的权利, 促进企业平等竞争, 提高国有资产经济效益与政府机构行政效率, 真正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从而切实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
总而言之, 《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颁布固然存在许多缺憾, 如果能以此为契机, 总结该法实施后的先进经验与教训, 尽快出台完备的、广义国有资产的《国有资产法》, 使我国的所有国有资产全部置于法律保护之下, 以维护国有资产权益, 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真正实现依法管理所有国有资产, 实现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理念, 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2008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李曙光《.企业国有资产法》六大创新与突破.法制日报周末版, 2008.11.2
【优势与缺憾】推荐阅读:
“缺憾”与“满足”的寓言10-19
缺憾之美散文10-26
缺憾的美丽小学三年级作文11-20
纯白记忆生命里没有缺憾经典美文10-05
也许缺憾也是一种美作文10-20
缺憾也是一种完美初中生优秀作文07-01
优势与风险07-25
困境与优势09-08
功能与优势10-02
优势与局限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