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小(通用9篇)
乒乓球小 篇1
乒乓球的比赛是从发球和接发球开始, 每局比赛接发球的机会与发球机会相同大约10~15次, 比赛中如接发球不好, 就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技战术的发挥, 甚至失去全局。
重点词:乒乓球;站位;反拍弹击
方法: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实验法
研究对象:山西省运城市星河乒乓球10个, 8~10岁的小队员;其中对男队两名重点队员进行跟踪研究并整理成文字资料。
研究对象的选择:
1.研究对象:正规练球三年以上的小队员, 能够正确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术, 以及本年度进步比较快的小队员。
2. 研究对象的年龄:8~10岁的小男孩力量和协调性都按要求很好地做出动作, 并能完成研究中的反手弹击的练习, 以及所在练习过程中教练和研究方法提出的要求。
3.调查时间:2013年6月~2013年9月, 三个月, 一直在加强反手弹击的练习, 从中找出问题所在。
从小每个练习乒乓球的运动员, 都会听到教练说发球很关键, 因为发球时乒乓球运动中唯一不受限制的, 它可以决定一名运动员的打法风格和整体技术走向。练好接发球的重要性:接好发球, 打破对方打法风格和整体技术格局, 使对手跟着自己的技战术走, 牵制对方, 从而赢得整场比赛。
乒乓球的反手弹击技术, 主要是针对对方台内不转略高的短球进行的一种具有进攻性和一定威胁性的基本技术, 小队员们练习反手弹击技术可以使比赛中的反手近台这个技术方面更完善。
例:卫二豪、孟令晨 (化名) , 横拍队员, 球龄分别为3年和3年半。两个小队员的身体特点:卫二豪优点手腕力量好身体协调, 不足之处是近台反手比较差, 性格比较着急, 接发球特别时容易失误;孟令晨优点手感好、身体素质好, 不足之处注意力不够集中, 属于慢热性个性。
练习过程:反手弹击练习
第一个月, 教练先让卫二豪、孟令晨练习反手台内中等力量对攻100~500下, 加强培养小队员的注意力, 用20天时间练习手感熟悉球性。
第二个月, 前10天反手发近台左弹区练习反手发台内球, 感知对方发球过去时的位置以及落点。要求质量要高, 动作要领以前臂、手腕为主, 腰部辅助, 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左脚移至右脚。站位:站位左半台, 右脚稍前或半左前方。
第三个月开始, 练习反手弹击球技术:
1.第一周站位与引拍判断来球的旋转以及落点, 调整好击球位置, 以多球左半区台球上手为主。
(重点提一下乒乓球的站位) :乒乓球的基本站位分别为近台、中近台、中远台、远台。
近台30~50厘米, 适宜快攻打法。
中近台50~70厘米, 适宜弧圈打法。
中远台70~100厘米, 适宜削攻打法。
远台100厘米, 适宜放高球。
这里练习的反手弹击球要求站位不超过70厘米。
2.第二周, 两个小队员相互发球、接发球。反手弹击的动作要领以引拍时肘关节前顶、前臂后引至胸腹前、身体略向前倾含胸收腹、球拍向外撇、拇指压球拍, 做完动作后, 注意还原。卫二豪做这个练习非常到位, 孟令晨的腰部力量稍差向外撇时做得不到位。
第三周, 卫二豪、孟令晨都有很大进步, 同时本周中技术动作出现的问题是:击球时球拍向前方挥动时摆臂不够, 以肘关节为肘击球的意识不够强, 也不能通过前臂和力弹击, 撞击球的相对多一点。
结论:一个高水平的运动员, 注意力、协调性、手感、身体素质肯定是超群的, 人只有在高度集中时, 才能有创造性、才能够发挥好自身的技术。乒乓球是一项要求极高的运动, 所谓精力是指一个人的注意力、注意指向及其持久性。通常, 接发球方都会有几种百分比分配:在比赛中, 如果自己的接发球能让对方注意力指向分配越多就会更多影响对方的技战术格局以及发挥, 使自己的技战术得到更好的发挥。接好每一板球要贯彻到日常训练中, 使训练与比赛技术相结合。
摘要:结合案例, 简单阐述了队员如何练习乒乓球横拍反手弹击技术。
关键词:乒乓球,横拍反手弹击技术,站位
参考文献
[1]苏丕仁.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30-35.
[2]张磊.浅析注意力的重要性[J].乒乓世界, 2014 (4) .
乒乓球小 篇2
“哇,好球!”同学们欢呼雀跃,我也开心极了。
轮到他发球了,他发的一定是下旋球,我赶紧做好准备。他看都不看我一眼,自信地发出一个快球。我分明看出这个球拐了一个弯向我袭来。我急忙一个提拉,球高高地飞了过去。“哇哈哈,这个高球看你怎么接!”我心中一阵窃喜。却见他身子急忙向后移动,将球拍高举过头,狠狠地向下一搓,球又飞了回来。我反手一抽,“乒”的一声,球却脱离了我的控制,飞了出去。
“呀……”同学们跟我一样,都懊恼极了。是谁让受过训练的我如此胆战心惊呢?他就是我班的乒乓小旋风姚嘉欣。
大家都知道光板儿不吃旋,于是我们就派出了光板儿沈中昊,希望他能够“以夷制夷”。
姚嘉欣发了一个又快又狠的小旋球,沈中昊用光板儿轻轻一碰,球立刻弹了过去。姚嘉欣显然没有想到光板儿竟然这样厉害,站在那里竟忘了反击。
“耶,成功了!”大家兴奋地跳了起来,沈中昊也面带得意之色。正当我们沉浸在喜悦之中,姚嘉欣却连得4分。只见姚嘉欣越战越勇,一会儿提拉,一会儿搓,一会儿削,一会儿扣……打得沈中昊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了,最终缴械投降。
他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这全在于他平时的练习。在和同学的练习中,他不断地揣摩、推敲、吸收,使他的球技越来越高。真不愧是乒乓小旋风!
乒乓球小 篇3
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于1926年12月举办, 乒乓球运动逐渐得到不断地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 国际乒乓球比赛的规则也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不断变化。刚踏入20世纪, 国际乒联便连续出台了多项乒乓球的新规则, 例如小球改大球、21分改11分制、无遮挡发球的规定、不同材质的底板、海绵、胶皮和乒乓球的规定, 这对乒乓球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2014年年初, 国际乒联又通过了新型塑料乒乓球即40+乒乓球的注册, 从2014年7月1号起, 见证乒乓球运动成长124年的赛璐珞乒乓球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使用40+乒乓球这一新规则的制定必将引导乒乓球技战术进入到一个创新时代。
2 新规则引领新技战术革新
40+乒乓球经过各专业队和国家队二队试打后,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40+乒乓球比起赛璐珞球, 在速度、力量、旋转都有所降低, 球质变差”。
在发球上, 发球后40+乒乓球弹跳略高, 不往前走的球感增加, 上旋球比以前跳得厉害但变轻, 下坠快, 下旋球弧线变得低, 高质量发球很少往下掉;在台内接发球处理上, 接球感觉球飘、晃, 明显感觉球不向前走, 接完球后旋转会继续变弱, 中性球比特别转的上旋、下旋多, 台内拧球比起以前不好把握;在相持上, 40+乒乓球的飞行速度降低, 旋转变弱, 使乒乓球的旋转和飞行弧线会被看得更清楚, 那么相持段增多[1], 但40+乒乓球的借力性低, 这要求运动员在退台时的站位较以前靠前, 手臂挥拍迎前的动作要增加, 要加强中近台的动作衔接和主动发力能力, 想有威胁还需加强自身在中近台的水平;攻防转换上, 很多高水平运动员也普遍反映爆冲的球, 很容易被防回来, 40+乒乓球带来的是更多的回合, 更多的相持, 运动员在攻防转换上必须多加调整与强化。对于使用生胶的选手, 会觉得以前生胶弹击有一定难度, 而现在使用40+乒乓球弹击其命中率略有上升。对于正胶的选手, 会明显感觉到球没有以前沉, 且速度慢, 必须自己发力更具主动性。对于削球选手, 40+乒乓球使得削过去的球旋转明显降低, 用以前的动作削球感觉球不往前走, 所以削球时手臂必须再增加向前向下削的动作, 不过40+乒乓球球速的降低会给一些以前难以防守的大角度的回球腾出了零点几秒的补救时间。使用40+乒乓球这一规则的出台对于常规打法及特殊打法的选手的技战术运用与调整不仅是一种调整, 更多的是一种创新。
2.1 重新构建发抢机制
很大一批运动员在训练初期不适应40+乒乓球的性能, 球速慢、旋转弱、力量小、弹性低是运动员们在初期难以适应40+乒乓球的主要问题。所以, 要适应新球最重要的就是尽快建立新的发球套路, 新的发球套路应以不破坏原有的发球抢攻体系为原则[2]。
这里以张继科的发球套路及发抢套路为例, 其发球主要以近网短球居多, 长球较少, 落点多以其对手中间位置1/3处和正手位置1/3处为主。在比赛中发短球的一个明显优势是可以很好地控制对手高质量的接发球抢攻和反控制为自己的第三板抢攻做好铺垫。众多打法中, 对方大都采用劈长为主, 摆短为辅的方式接发球, 故张继科的发抢便是以抢冲下旋球为主的得分手段。现阶段由于使用40+乒乓球的规定, 张继科的发球质量比原先使用赛璐珞球略有下降, 发球质量的下降必定造成对方进攻几率的增高, 特别是对方接发球直接挑打和抢攻的机会增多。发球落点和发球多变的意识要加强, 两个发球的落点绝不相同, 从落点的变化上可以弥补发球的旋转减低。以张继科一场比赛的发球技术 (见表1) 、接发球后第二板技术 (见表2) 、发球后第三板技术的数据分析为例 (见表3) , 可见张继科的发球主要以短球为主。在乒乓球技战术中, 发球抢攻主要以多抢拉上旋球, 有机会则抢冲底线长球及半出台短球两者相结合的战术配合。抢攻的手段则以侧身抢攻为主, 或反手抢拉后立刻转换至侧身连续进攻为辅。另外综合表格数据, 我们可以看出张继科在使用40+乒乓球后针对以往技战术对自身做出了相应的战术调整。
2.2 新机制致多相持, 提高攻防转换
当今乒乓球技术的发展, 进攻与进攻性防守逐步取代了防守环节, 由此也应运而生出一个新的名词即“攻防转换”一词。竞技体育的开展对运动员各方面素质要求特别高, 技能方面必须有非常扎实的基础、非常强的防守与进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非常好的相持技术和攻防转换的能力。
40+乒乓球的投入使用令发抢或接发球抢攻后的相持回合数增多, 每一分球的争夺比以往长, 花费的体力比以往也大, 伴随而来的“斗实力”、“比硬功”将成为乒乓球赛场上更为普遍的现象之一, 所以运动员仍必须加强攻防转换的能力, 攻防转换必须具备以下的三个条件:第一, 当对方的回球高度低于球网之时, 就是进攻之时。第二, 落点控制比较刁钻, 超出了对方的可进攻范围或打乱了对方的预判, 这就意味着自己可以主动进攻了。第三, 击球速度快, 对方没有充分的时间引拍击球, 这也意味着进攻的机会来了。培养和加强积极主动的进攻性相持能力, 在前三板以及后续的第四、五板技术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
以张继科在一场比赛中的三段指标评估 (见表4) 及相持技战术的统计 (见表5) 的部分技战术分析数据来统计。由表4可推出相持段得分率为良好水平, 使用率较低, 意味着比赛中一分球的争夺主要集中在前四板。由表5可以看出在高水平比赛中防守是较被动的, 必须主动进攻。
2.3 加强主动进攻、强化发力的意识
发球质量下降, 接发球摆短次数减少这是采用40+乒乓球带来的问题, 采用“回摆”的战术手段更少, 大多运动员选择用拧、挑、快撕的方式来处理接发球的环节。
在技术转换上, 从短球的以“手指、手腕为主的微调节”到以“前臂、大臂、整个躯干发力”的转换, 这些都是在适应新球后要求运动员加强的。40+乒乓球的弹性低, 则借力性就会低于赛璐珞乒乓球, 运动员必须有着比以往更强的发力水平才能很好的驾驭新球, 形成自身独有的技战术风格。在此以前世界冠军, 现任上海乒羽中心主任王励勤的发力技术特点为例, 他出色的掌握了扭动爆发鞕冲的发力技术, 这使得其正手爆冲技术与其他超一流运动员爆冲时采用的加速制动摆冲技术完全不同, 他的扭动爆发技术为发力积攒了高度合成的扭转动能, 以髋、臂、腰、躯干带动整个上臂结合扭转产生鞭打的技术形态, 从而产生了高质量、新形态的扭转爆发鞭冲技术。
力量有了但速度更不能少, 学会利用速度将对手逼向中台即灵活度的上升, 这能让自己在中台附近形成主动发力持续相持的能力且有机会对之后更多的回合有足够的预判时间。运动员在主动进攻后的第三、五板的衔接速度是很快的, 台内的正手暴挑与反手翻挑的质量也很高的, 近乎于台内攻球, 所以运动员要把握好“爆冲、正手暴挑、反手快撕、高吊弧圈”等技术的运用与相持中节奏、球路线的控制。培养主动接发球凶狠果断的意识, 杜绝第一板上手不愿发力或不敢发力, 总想稳几板, 后面再打实力球的思想。
3 结束语
进入40+时代后, 必须强调“主动”一词。主动进攻意识要加强, 主动发力水平要提高, 主动创新的思想要深入。尽管使用40+乒乓球在初期有一些不适应, 但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 以往的改革也未曾改变中国乒乓球在世界的影响力, 所以此次乒乓球规则的改革仍必将激发我国乒乓球更快地发展。特别是我国乒乓健儿与默默奉献的幕后工作者们也会积极响应改革的口号, 根据竞赛规则的精神, 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中国国家队及各省市级专业队都在适应40+乒乓球的使用, 能否更快地适应40+乒乓球, 能否更快的在新时期博得先机, 并在国际乒坛的大舞台上再度辉煌, 这都需要所有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的。
参考文献
[1]成波锦, 杨欢.新型无缝塑料乒乓球的特征及对击球速度和旋转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 37 (10) :142-144.
[2]张新.浅析乒乓球新规则对乒乓球技术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4, 18 (6) .
[3]张新.浅析乒乓球技术的创新与竞赛规则的变革[J].辽宁体育科技, 2002, 24 (3) :37.
[4]万美荣, 薛慧儒.无缝球的使用对乒乓球运动影响前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12, 22 (4) :49-50.
[5]郑钟志.乒乓世界[J].中国乒乓球协会/中国体育报业总社.2015, 267 (1) :118-119.
乒乓球小 篇4
一天上课,老师一进教室,我们就发现老师手里拿着个鸡蛋。正当大家疑惑不解的时候,老师开口说道”这是一个握不碎的鸡蛋。“啊?不可能?”;“骗人的吧?”大家都议论纷纷,七嘴八舌地说鸡蛋怎么会握不碎呢?听着同学们的议论,老师也不解释,笑道“不信你们谁上来试试?”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上去尝试下。最终老师邀请了后排座位的一位同学上去。他走上讲台,扎好马步,挽起袖子,从老师手里接过鸡蛋置于掌心,眼神坚定的握起了鸡蛋。只见他皱起了眉头,握紧鸡蛋,使出全身的力气,小脸涨的通红通红的,手也冒汗了,鸡蛋却毫发无损。只好灰心丧气地回到了座位上。
大家疑惑不解地嘀咕着这个鸡蛋是不是假的?当老师说谁还想试一试的时候,我飞快地举了手,老师让我上去。我想前面的用一只手试,可能是力气太小了。于是我采用了新方法,用两只手来试。我也像那位同学一样,扎好马步,挽起袖子。就这一个小小的鸡蛋,怎么会难到我这个”力气大王”呢?我把鸡蛋置于左手掌心,握紧,右手又握紧左手。我两手握紧鸡蛋,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我的手都发斗了。不管我怎么使劲,鸡蛋就好像铁一样安然无恙。像一位得逞的胜利者。
乒乓球教学探析 篇5
一、乒乓球教学的年龄化
所谓年龄化,就是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来选材和制订教学计划,掌握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就很容易了。
1.要控制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因素
学习环境要求安静,教师不要奇装异服,讲话不要怪腔怪调或带口头禅,动作表情不要矫揉造作,教态自然大方,要注意让学生劳逸结合,不要使学生过于疲劳。
2.讲课要有趣味性,方法要多样化
学生某一种活动时间过长而不间断时都会使他们疲劳和厌烦。如果能够使学生各个不同的器官交替地进行活动,他们就会精神焕发。所以在教学中,应适当地运用图片、幻灯、视频等直观教具,增强学生的直观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上。
3.应用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
在教学中,教师语言应该完整、准确精练、通俗形象、富有趣味性,有声有色、生动形象的语言就会使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课。
4.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上的训练经过了一段时间后,要给他们相应的休息,因为休息过后,学生的头脑清醒、体力充沛,这样下节课的训练效果会更好,如果不休息或休息不充分,教学就得不到理想的效果。一般来说,每次练习可以计划给学生2次左右的休息,每次休息可定为10-15分钟,还可以根据练习的量来增减休息时间。在休息中可以让学生听听音乐,学一些乒乓球英语或做一些思维游戏等等,这样有助于放松学生紧张的情绪和缓解身体的疲劳。
二、乒乓球教学的规范化
初学者的训练从零开始,所以无论是无基础的还是已学过的,对学生的教学都要科学规范化,发现学了错误的动作一定要改正,让他们少走弯路,在乒乓球道路上走得更远。所谓规范化就是对学生传授符合科学原理的规范动作,不让学生学习错误性的动作,规范化的动作在比赛实践中,回击来球的成功率高,反之则成功率低。
例如正手攻球的转腰引拍,初学者看到来球时往往会急于引拍,但是等了好久球才过来,这时再出手已经用不上力了。为了打出有力量的球,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转腰拉手的惯力,再根据对方来球的节奏找好接球时间和位置,利用小臂动作的加速度加上腰和腿的用力,从准备击球到击球后的还原做到动作连贯、一气呵成。这样的击球力量就会更大一些。
三、乒乓球教学的全面多样化
1.击打吊球练习
吊球就是用细线把乒乓球吊在空中,还可以根据身高调节球的高度。在徒手动作基本定型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进行击打吊球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正确的徒手动作并且掌握一定的节奏,正手攻打和反手推拨球都可以采取这种方法练习。这个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定型动作和培养球感,同时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多球练习
在徒手动作基本正确和击打吊球练习有一定效 果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多球练习。多球练习就是喂球者用盆装一定数量的球对练习者进行喂球,在这个练习中,练习者不但可以练习单个技术动作,同时还可以练习结合技术。除练习技术之外还能练习技能、步法、控制 能力等专项素质,例如,增强喂球的速度和力度可以提高练习者的速度;丰富的喂球落点和线路可以提高练习者的步法;要求练习者根据来球和虚拟对手控制球的落点及线路可以提高练习者的控球能力。还有采用多球进行发球练习效果更好,总的来说多球练习可以提高运动员综合的专项素质。
3.单球练习
多球练习虽然效果明显但是也不能多练,因为多球练习没有真实的对手,使其击球没有目的,多练反而会使学生形成机械化的击球,不利于其发展。所以多球练到一定的时间,下一步就是单球练习,单球练习可以提高线路变化、落点控制能力,以及将击球、步法、思维 的连续性进行提高,还可以模拟实战比赛的固定球路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例如,要求斜线变直线是提高线路变化、落点控制能力;推侧扑、攻击对方弱点和空挡是提高击球、步法、思维的连续性练习;发球接发球抢攻是模拟实战比赛的固定球路练习。
4.教学比赛
经过了多球和单球的练习,在学生基本掌握正手攻球的基础上可适当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击球技术的作用和锻炼技术运用的能力。例如,计时赛、擂台赛、升降台赛、适应性比赛、让分比赛法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
四、乒乓球教学的综合化
1.心理障碍的克服
学生初上台练球时,会由于担心技术水平差恐怕打不到球,出现紧张、心里发慌的不良情绪,此时应该鼓励他们大胆攻球,并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2.身体素质
指学生的速度、柔韧、灵敏、力量、耐力等素质,在练习中不能忽视对身体素质的练习,应该把它们作为专门的内容进行练习。有的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不能采用器械负荷训练,只需要以 自身的体 重作为负 荷进行练习。
3.战术思想
比赛就像打仗一样,目的就是战胜 对手,那就要靠合理的战术,靠盲目硬打只是徒劳。怎样战胜 对方呢?简单地说,就是要找到对方的弱点,运用合理的技术攻其,这就是战术思想。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对方的弱点呢?那就要先研究对方的球拍,看它是正 胶、反胶还是长胶,横板还是直板,对手是左手还是右 手。你对他不了解,但他对你可能也是一样。双方彼此都陌生的时候,先要以自己为主,把自己的强项打出来,尽早尽快争取主动,这样才能比较清楚地了解对方的弱点,如果在被动的情况下去试探,等你试下来也输得差不多了。再一个是看对 手的打法,每一种打 法都有它 自身的缺点,相应的对付某种打法也有一个基本套路,开始先按这个基本套路去打。左手握拍从专业角度来说,都比较怕调右压左,大部分左手握拍的都怕这个战术。再比如说右手横板,一般来说短球较差,特别是中间偏正手的短球,所以,应先从这 一点开始 突破寻找 对方的弱 点。总之,先把自己的强项打出来,边打边试,然后以己之长攻其之短。其次,就是发球。大家都 不熟悉的 话,第一要发自己最拿 手的、质量最 好的球。比如 侧旋发得 最好,就先发侧旋,如发完侧旋自己占不到很大优势,可以改其他发球,可以来回试,但还是要先以自己为主。
4.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随着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际或国内比赛中强队不断增多,学生之间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的距离日益接近,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学生之间除了技战术的比拼,主要还是意志品质的较量。因此,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
学生应具备的意志品质主要有:果断性、自信心、自主性、自制力、顽强性、自觉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须经过教师和学生长时间的共同努力以及艰苦的训练和比赛实践。国内外教学的方法不一,涉及的因素也较多,但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1重视意志品质的培养。2加强理想和事业心的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目标。3意志品质的培养要与训练和比赛相结合。4加强文化知识学习,提高理论和智力水平。
乒乓球小 篇6
1研究对象与方法
该文以2015年世乒赛女单决赛录像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乒乓球组吴焕群的三段指标评估法对丁宁和刘诗雯在比赛中的发抢段、接发段与相持段的技术使用和得分情况加以统计和分析,比较差异。三段指标法的计算方式如下:三段指标法的计算方式如下:
吴焕群、张晓鹏两位老师对单打比赛三段技战术评估的标准(如表1 ) 。
2结果与分析
2.1丁宁、刘诗雯发球与发抢段效果对比分析
发抢段是乒乓球中的第一板和第三板,其主要技术包括发球、挑打、弹击、扣杀、快拉、快带、暴冲等。发抢段是乒乓球技术中尤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是否能争取到主动、争占先机的关机因素 。
乒乓球技术中,发球时唯一不受对方来球制约的技术,它具有极强的主动性,可以悬着最适合自己的站位,按照自己的意图把球发到对方球台的任何位置。一个高质量的发球,可以起到先发制人的作用。从表2可以看出在发球阶段丁宁以明显优势强于刘诗雯,并且7个发球得分中有5个是下蹲发球。这也是丁宁在关键时刻能力挽狂澜、战胜刘诗雯的关键 。
虽然从发球来看,刘诗雯明显不如丁宁,但从表3发球抢攻技术统计来看,刘诗雯的使用率比丁宁高1.9%,得分率高3.8%,刘诗雯在抢攻段优于丁宁,稍微弥补发球的不足。刘诗雯在第三板抢攻直接得分19分, 而丁宁为9分。
由此可见在发抢阶段,丁宁有发球直接得分的优势,而刘诗雯利用第三板技术弥补自己发球不足。但由于两人都十分熟悉彼此打法,能控制对方,使其打不出高质量的发球抢攻,所以在发抢接段难分伯仲。在发球中刘诗雯人应根据自身特点对发球落点、旋转加强训练,使发球更具变化性。在抢攻段丁宁应更积极主动,训练第三板技术。
2.2丁宁、刘诗雯接发阶段效果对比分析
接发阶段是乒乓球中的第二板和第四板,主要是对对方发球的直接抢攻和接发球后对对方回球的抢攻,要求在最短时间,判断对方来球的旋转、速度、落点进行回击。是比赛中由防转攻、攻防转换的最常用的阶段 。
从表4可以看出,丁宁在接发球阶段的技术较为突出,为自己在接发阶段处于主动地位,使得对方陷入被动的局面接连失利,是赢得比赛的主要技术。而且,丁宁接发球抢攻的稳定性和成功率较高,在比赛中处于主动进攻状态,丁宁还通过接发球的落点变化牵制刘诗雯,使刘诗雯绝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防御状态,为自己创造了更多更好的进攻机会, 从而为自己建立了极大优势,也为自己获得比赛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整场比赛中除第五场接发球抢攻使用率偏低,其他六场使用率还不错,其中第三场得分率达到优秀,第四场达到良好的水平。
而刘诗雯在接发球阶相比丁宁稍有逊色。主要是因为丁宁的下蹲发球是世界级乒乓球运动员中为数不多的一位,其发球优势对刘诗雯来说还是有些威慑。在第二、四板中,丁宁得分12分,刘诗雯得分13分, 无明显差别。而且从表4中也可看出,刘诗雯的接发球阶段相对丁宁来说不稳定,在第二、三、四、七局中接发球的得分率明显低于丁宁。
2.3丁宁、刘诗雯相持阶段效果对比分析
相持阶段是指一方发球抢攻或接发球抢攻后未能结束一分的争夺, 而进入与对手对攻、对冲等相持时的制胜阶段。
从表5可以看出,丁宁和刘诗雯在相持阶段的使用率都是14.3%,得分率稍有差别,在第一、二局两人相差不大,第三、四、五局刘诗雯得分率明显落后于丁宁,但在第六局,刘诗雯上升趋势很大,比丁宁高了55.6%,在相持阶段刘诗雯的来势汹涌,以速度快、但丁宁故意放慢节奏,加转旋转, 造高弧线,若刘诗雯速度加快、力量加大则引起失误,所以丁宁很好地制约了刘诗雯的快。但在第六局,刘诗雯变积极,主动掌握球的控制权,使自己的速度快、力量大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观众认为刘诗雯胜卷在握时,由于丁宁赛中脚踝扭伤,暂停比赛近10分钟后,刘诗雯的连连失误,丁宁不急不慢,以左右开弓代替侧身拉的战术减少脚的移动。但在相持阶段丁宁的线路较单一,拉球力量过大,导致还原速度慢造成自己失误较多。
3结语
乒乓球技术结构的分析是乒乓球技术分析的核心,同之,乒乓球运动员提高乒乓球技术结构是提高乒乓球技术的重中之重。
(1)抢发球阶段,乒乓球运动员要根据自身特点,掌握发挥富有自我风格的高质量发球,建立新的发球套路、发球手段要多变化、增加抢攻的范围,培养前三板快、准、狠,外加增强球的旋转。
(2)接发球阶段,训练对来球旋转、力量、速度的快速判断并快速做出对策反应,根据策略对球的弧线、力量、速度、落点进行合理运用,处理好接发球的控制性和凶狠性的关系,强调快速、凶狠、主动地接发球意识,变中求主。
(3)相持阶段,建立主动相持的意识,加强击球的落点意识,加强训练运动员的持进攻能力和稳定性,培养快速攻防转换的意识和能力。
(4)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应全面、系统,将身体素质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与心理训练相结合。
摘要:中国乒乓球运动多年来长盛不衰,始终在世界保持整体领先的地位,这也引得众多乒乓球研究者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心理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该文采用文献法、录像观察法、数理分析法,利用乒乓球的“三阶段”等研究方法对2015年乒乓球世锦赛女单决赛运动员的发抢球段、接发球段、相持段进行分析,发现在不同阶段各有所别,其效用各有不同,其技术结构优势各有差别。该文以乒乓球技术作为研究基点,意在比较透彻地当今乒乓球技术发展的趋势,为乒乓球运动员进一步的训练提供参考。
乒乓球飞行速度研究 篇7
1 决定乒乓球飞行速度的因素分析
1.1 击球速度
根据公式V=S/t(v是速度,s是距离,t是时间)可知: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乒乓球运行的距离越长,速度就会越快;同样,在距离一定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就会越快。在乒乓球比赛的一个回合中,双方运动员一直在交替击打在飞行的乒乓球。除了球台和网架影响乒乓球飞行的速度以外,直接决定乒乓球飞行速度的因素就是运动员击球速度的快慢。
1.2 击球弧度
击球弧度是指乒乓球被击出后,球在空中飞出的轨迹与台面形成的夹角。根据乒乓球飞行的规律,击球弧度一般分为高弧度、低弧度和向下弧度。假设在击球力量一定的情况下,击球的弧度的高低决定着乒乓球速度的快慢、飞行距离的远近和落点的长短。
不管是哪种击球弧度,从本方击球后到对方击球前,在无外力影响的情况下,乒乓球的速度逐渐降低到零。所以说,乒乓球在空中飞行距离和速度由击球时的初速度所决定,乒乓球获得初速度越大,飞行的距离就越远,飞行的速度也就越快。
2 影响乒乓球飞行速度的因素
乒乓球飞行的速度是由运动员挥动乒乓球拍的速度传递获得,所以,可以用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在速度传递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M1v1+m2v2=m2v+m1v0(m1人体及球拍的质量;v1击球前球拍所获得速度;m2乒乓球的重量;v2乒乓球被击打前飞行速度;v乒乓球被击打瞬间所获得初速度;v0击球后乒乓球拍的速度)。
m1人体及球拍的质量和m2乒乓球的重量为恒定值,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乒乓球被击打瞬间所获得初速度v大小,主要由击球前球拍所获得速度v1、乒乓球被击打前飞行速度v2以及击球后乒乓球拍的速度v0等四个方面所决定的。
3 提高乒乓球飞行速度的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要加快乒乓球的飞行速度,乒乓球运动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增强击球的力量
所谓击球力量的大小,即指球被合法击出后在空中向前飞行的速度快慢,也就是球获得的动量(MV)的大小。乒乓球运动中旋转、落点、节奏等因素都可以通过对比赛的总结和调节来适应,唯独力量是个例外。运动中击球力量的大小直接反映在乒乓球被击打后的飞行速度快慢上。速度力量大者,作用于乒乓球上的力量就大,在弧度一定的情况下,乒乓球的飞行速度就快,迫使还击者必须迅速地做出动作反应,压迫对手还击失误或者是质量不高。力量弱者,乒乓球向前飞行的速度就较慢,给对手施加的压力不够,对方的还击就会很从容,选择攻击线路和方法就会多变。
运动员要使全身各个部位尽可能多的参与到击球的任务中来,手指、手臂、肩、腰、髋、腿、脚等各个关节都要协调的一致地参与发力。因为动量就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如果速度恒定,质量大的物体动量就会越大。
3.2 巧妙运用合力
合力,也可以理解为借力中发力,就是利用对方来球的前进力,合上我方的主动发力,两个力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击球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既然是合力,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击球点,不能一味的合力而去击球。一般来说击球点越早,来球的前冲力就越大,合力的效果就越好。但是这时的来球一般都要低于网高,这时候的击球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不易发力。如果在球的下降期击球,这时的合力太晚。所以在来球的上升晚期或者是最高点,是最理想的合力击球点。在现代乒乓球弧圈球技术运用炉火纯青的时代,只有撞击和速度并不能保证比赛的胜利,在借力的同时一定要有充分的发力,把速度和旋转进行完美的结合。
3.3 提高击球瞬间的速度
按照前面的分析,如果质量恒定,物体的速度越大动量也就会越大。许多人在理解加大击球力量就是增大挥拍的加速度,这是存在一定误区的。比方说,甲、乙两名运动员的挥拍加速度分别是3米/秒2和2米/秒2,但是甲、乙运动员的加速时间分别为1秒和2秒,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击球瞬间甲、乙两名运动员的击球速度分别是3米/秒和4米/秒,很显然是乙运动员的击球瞬间速度快,击球所获得动量也就大。因此,要尽量提高击球瞬间的速度,以提高乒乓球的飞行速度。
3.4 击球点迎前
击球点越靠前,击球的时间就要相对提前,乒乓球则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就越短。假如乒乓球飞行的距离和弧线相同,根据V=S/t可知,当t变小时,v就会相应增大。也就是说,乒乓球被击打前飞行的时间越短,挥拍的速度越快,对方准备的时间就越短,就能给予对手更大的压力。但是不要进入击球点越早越好的误区,找到一个合理的击球点,根据不同的来球把握不同的节奏是乒乓球运动员技巧和能力的体现。
3.5 合理调整击球拍面
理论上来讲,击球时作用力通过乒乓球的重心时作用到球的力量最充分,力量的损失最小,从而使球的运动速度最快。但是这种情况大多数出现在击球点充分高于球网装置的情况下比较有利,一旦击球点低于球网装置,这样的球没有弧线,稳定性就差,容易造成无谓的失误。所以并不是每一次击球的作用力都通过球的重心,要合理调整击球拍面,制造一定的弧线和旋转,保证一定的速度给予对方充分的压迫,弧圈球就是速度和旋转完美结合的结果。
3.6 提高击球技术的合理性和连续性
乒乓球运动的发力必须有一个全局观,它不单单是手臂的发力,或者是身体某个部位的发力,它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发力是从脚下,经过腰髋的传递,再一直到手指作用到球拍。这些环节是一个高效率的过程,关键还是要抓住核心力量的训练,保证击球技术的合理性和连续性,这样才能使发力协调、高效,以提高出球的速度。
3.7 保证肌肉工作时的张弛有度
广义地讲,每一项运动肌肉都不是一直紧张,从生理学的角度讲,这样是不利于传导系统和反应系统的高效工作。一位知名的自行车教练说过:“一松一紧,才能蹬得快。全紧着,一会肯定累了。”乒乓球运动也一样要有张有弛。把乒乓球的击球瞬间为临界点来划分为三个阶段:击球前———放松,为调整合理的击球力量做好充分的准备;击球瞬间———发力,充分发挥肌肉的工作效率,获得相应的爆发力;击球后———再放松,身体再次转入放松,则身体及球拍的速度v0越小,相对来说,给予乒乓球的力量也就越大,击出的球速度也越快。
4 小结
综上所述,提高乒乓球的飞行速度,要从多方面入手,在日常的训练工作中技术、力量、技巧、反应等各方面都要抓,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摘要:在分析了影响乒乓球飞行速度的基础上,运用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影响乒乓球被击打瞬间所获得初速度的大小的因素。从而提出,要提高乒乓球飞行速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增强击球的力量、巧妙运用合力、提高击球瞬间的速度、击球点迎前、合理调整击球拍面;提高击球技术的合理性和连续性、保证肌肉工作时的张弛有度。
关键词:乒乓球,速度,力量
参考文献
[1]苏丕仁.现代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77.
[2]李晓东.力拔山兮气盖世[J].乒乓世界,2005,(12):73.
[3]唐建军.乒乓球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70-221.
[4]张瑛秋.现代乒乓球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270-297.
乒乓球战术训练研究 篇8
关键词:乒乓球,战术,训练
1 乒乓球战术
在乒乓球比赛中, 小球在球台上你来我往, 快速旋转, 看似不经意的落点, 其实就蕴含着战术的变化。乒乓球战术就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 在经过短暂的几个来回以后, 分析对方的优势以及不足, 运用自己的优势技术, 有针对地攻击对方的弱点, 同时压制住对方的优势技术, 给自己创造出得分的机会, 从而取得比赛的胜利的一种方式方法。
2 乒乓球战术训练
2.1 战术意识的培养
乒乓球不是简单的左推右攻, 在一场比赛中, 贯穿着大量的思想活动, 运动员在比赛落后或者领先的情况下, 根据比赛的具体情况决定自己的比赛方法, 这就是战术意识。
2.2 单项战术训练
2.2.1 发球抢攻战术训练
发球抢攻是乒乓球运动员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战术, 发球直接得分是发球抢攻首要的的战术意识;第二是发球使对方的回球质量不高, 为自己创造进攻的机会。
(1) 发侧上、下旋球结合落点变化进行抢攻。
侧上或侧下旋短球至对方右方近网处, 发出的球在对方台面上不出台, 目的是为了使对方没有办法抢攻, 为自己接下来的抢攻创造机会。急速的侧上或侧下旋大角度长球至对方的左方, 逼迫对方使对方的回球质量不高, 为自己抢攻创造条件。
(2) 转与不转结合落点进行抢攻。
主要是以不出台球为主, 转与不转相结合进行抢攻或者连续落点相同的长球或短球变化为短球或长球进行抢攻。
2.2.2 对攻战术训练
进攻型打法选手相对时常采用的一项重要战术就是对攻。快攻型打法的运动员, 以正、反手攻球和反手快速推挡技术依靠快速多变的特点调动对方, 来完成攻击的目的。弧圈型打法的运动员, 以正、反手拉弧圈球技术, 制造出旋转来控制对方, 以达到攻击的目的。
(1) 攻两角战术训练。
先以侧身斜线攻—角, 再以正手斜线攻另一角。假设双方在反手位相持, 当一方找到机会以大力侧身攻对方斜线, 对方为了摆脱这种局面, 只得将球回到攻方的正手位, 这时候攻方应该注意快速地扑到正手位, 同时将球快速地回攻另一条斜线。
(2) 紧压反手, 结合变线, 伺机抢攻。
比赛时压制住对方的反手, 迫使对方把球回到自己的左方来, 将左半台的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以自己的优势压制对方。使用这一战术时, 一般先用反手攻或推挡压制对手的反手, 攻击的角度要大, 假如对手勉强侧身用正手将球拉起, 可连续压制反手或快速地将球变到直线到对手右方空当, 随时准备侧身抢攻;假如对手侧身搏杀, 则要注意变线, 牵制住对方。
2.2.3 搓攻战术训练
进攻型选手必备的一项战术。利用搓球的旋转及落点变化, 来控制对方。为自己创造进攻的机会, 搓球的板数不宜过多, 否则会给对方找到进攻的机会。一般搓一两板就要为自己的进攻寻找机会。
(1) 搓不同落点组织进攻。
搓两角组织进攻, 搓同线长短组织进攻, 搓异线长短组织进攻, 搓追身组织进攻。
(2) 搓转与不转与落点变化结合组织进攻。
搓转与不转球与落点变化结合组织进攻, 快慢搓与节奏和旋转变化结合组织进攻, 下旋搓球与侧旋搓球结合组织进攻。
2.2.4 接发球战术训练
前三板战术的运用, 包括接发球的战术。接发球战术运用得当可以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主动, 占有比赛的主动权。接发球战术必须是积极主动的, 不能单纯地只是把球接回过去, 没有任何的角度和质量。不同打法类型的选手, 在接发球的时候应该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处理来球。
2.3 教学比赛战术训练
进行教学比赛。在教学比赛中, 运动员面对不同的对手, 不同的打法, 在比赛的实际操作中, 应用多种战术, 来取得比赛的胜利。实战比赛的好处在于, 加深运动员战术训练的印象, 使其能够真正在比赛中快速反应, 决定采用某种战术。
2.4 模拟比赛对手进行战术训练
模拟比赛对手的打法, 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制定有目的性的战术。战术的运用目的更加明确。了解对手的特点, 打法, 以及缺点, 制定战术计划, 反复训练, 熟练掌握。
3 结语
乒乓球的战术是复杂多变的, 应该根据不同的对手, 采用不同的战术打法, 这样才能够在比赛中占有主动, 从而取得比赛的胜利。在平时的练习中, 要进行专门的战术训练, 模拟对手, 以及教学比赛都是很好地进行战术训练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岳海鹏.乒乓球打法与战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2]刘欣华, 刘旭华.对乒乓球战术训练和战术运用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2) :47-48.
[3]鲁杰斯.论乒乓球技术与战术意识[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31) :179, 181.
[4]曹立春.浅谈乒乓球战术训练与战术运用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 2015 (18) :49-50.
乒乓球球技战术探究 篇9
一、乒乓球球技、动作和技战术
技术是战术的基石, 独立的技术连结在一起组成了战术系统。在实际比赛中, 如何发球、发球动作是哪种、发球的力度如何掌握, 这些是球员要熟练的“技术”问题, 而球员要将球打在哪个角落, 使用哪种球技, 则是“战术”问题。没有熟练的技术基础, 即便再好的战术, 球员也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只有对球技得心应手了, 球员才能随机变换战术取得胜利。
理论地讲, 球技战术就是为乒乓球的球技技术在“竞技”的意义上再添加一层“制胜”的意义。球员努力掌握和熟练球技, 教练和相关人员则讨论分析得出战术, 两者相结合, 将乒乓球的球技体系转化为了战术体系。如何击球, 球落在哪个落点, 从物理层面来说就是单纯的球员的球技问题, 而这些都是球员能够自我控制的。但为了让球员能够在有把握控制好球的情况下再添一份胜利的保障, 球员必须要有主观意识地进行战术的变换。乒乓球的球技战术要求的就是球员将乒乓球的球技中的“竞技”和“制胜”同时掌握结合。
二、、乒乓球球技战术动作
1. 乒乓球动作及技术
乒乓球的技术系统包含了独立的单个技术, 独立单个的技术组成的小组合技术, 以及由小组合技术组成的技术组合。用生物来形容, 单个的技术就是细胞, 单个技术组成的小组合技术就是体内的器官组织, 而由小组合技术组成的技术组合, 就是整体的系统。而多个系统组合而成的便是完整的“生物系统”, 也就是整个乒乓球的球技系统。一个乒乓球的球技系统往往存在着两个及以上的球技技术组合。
2. 乒乓球战术
和乒乓球的球技系统相似, 乒乓球的战术系统同样是由独立的单一战术、小组合战术和战术组合组成。而且战术系统还讲究战术上的风格形态的区分。在战术系统中, 单一的乒乓球球技战术是基础, 就是将独立单一的球技技术转为战术用。而两个或以上的单一战术结合起来就能组成小组合战术, 相当于将组合球技技术战术化。由组合而成的战术组合决定它的体系走向和风格形态。
三、乒乓球球技战术系统及竞技乒乓球球技战术的基本规律
1. 乒乓球球技战术系统
在球员已经掌握了基础的球技技术基础上, 为了能使球员在正式比赛中有更多的优胜机会, 形成了战术系统及战术结构, 用以辅助球员在正式比赛中提升球技的威力。战术系统在正式比赛上具有极为广泛的适用性。由于战术系统最终都细分为一个个单一的战术, 因此每个单一的战术都能在各种比赛中应对各种对手。但实际上比赛中的对手并非是单纯的个体, 对手作为一个主观意识体随时都会出现变化, 因此单一的战术是不足以应对的。于是便产生了战术系统, 以集结的战术组合来动态适应、应对变化的对手。战术系统的最基本要求是必须能够适用于该技术水平的球员, 并且能够辅助球员应对实际比赛中各种变化的情况。
就握拍技术来讲, 实际比赛中的战术应用能够分为三大类:进攻横排型打法、进攻直拍型打法和结合削攻打法。这三种战术系统要根据球员自身的实力和对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变换和组合使用, 才能将战术系统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值。
2. 乒乓球球技战术的基本规律
(1) 个体规律
在现实的乒乓球竞技赛中, 不管是单打、双打还是团体赛, 最终还是个人之间的对决, 单个人的技术可以关系到整体的比赛胜负。因此, 即便是团体赛, 在日常训练中对于单个球员的技术要求和技术训练都是不容忽视的。技术是战术的应用基础, 无论团体战术如何强大, 球员自身的技术不足, 都无法充分发挥战术的作用。相比其他球类运动, 乒乓球更注重个人的技战术培养。
(2) 水平运动规律
乒乓球和一般的球类运动有所区别。排球、羽毛球、网球等球类运动, 球员的运动和竞争范围不仅仅是水平线上的争夺, 有时还是高空中的竞赛。但乒乓球一场比赛下来, 球员基本上只是在较为狭窄的空间作水平移动, 前后左右的移动, 战场并不会延伸到空中, 因此乒乓球的运动规律较为平面水平, 也因此乒乓球对于球员的跳跃力和身高要求没有其他球类运动高。
(3) 全面性的对抗规律
当今的乒乓球运动, 要求球员不仅仅要有出色的球技, 还必须要能掌握全面的战术应用, 以及良好的经济表现和体育家精神。运动员不仅仅是从技术上进行竞争, 身心素质、智能等同样是竞争的范畴, 因此运动员一般都需要全面发展。乒乓球比赛中不能多人共同进行集体战术, 因此乒乓球有自己的一套攻防战术, 即便不能集体使用也能大大提高制胜几率。乒乓球的全面性对抗规律体现在战术的多种类和高度灵活的转换性上。
(4) 高速度转换规律
乒乓球从物理角度上来讲, 在比赛过程中, 它的运动速度是非常快的, 而实际的比赛项目中, 却无法兼容它的竞赛速度和球员之间的战术切换速度。因此, 要如何在实战中快速切换战术模式以及精准击球, 就要求乒乓球员的技术过硬以及有冷静的比赛心态, 能够冷静的进行战术的转换。这些对于球员的全面能力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5) 球技战术系统的多元规律
无论是哪种比赛, 都不可能只使用单一的一种战术就可以获胜。因此, 乒乓球员想要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获胜几率, 就必须要做到技术上的过硬和战术上的灵活应用。球员要保证自己的球技是多元的, 而且能够随心所欲地进行球技的变换使用, 例如发球的多样性, 从单一的一面上手转为两面上手, 或不断提高接发球的速度等。作为教练, 对于战术的研习也要更为多元, 例如已经被乒乓球界熟知的反拉弧圈球的战术化应用, 能够大大提高球员在实际比赛中的应变实力。
摘要:在符合乒乓球竞赛的标准规则的情况下, 球员要想进一步提升实力, 除了日常的训练, 还要有重要的战术研究。乒乓球的战术在实际应用中, 会随着球员所使用技术的转变而不停变换。本文重点对乒乓球球技战术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乒乓球,球技,战术
参考文献
[1]须晓东.现代乒乓球动作特性[J].辽宁体育科技, 2010 (68) .
[2]吴焕群.中国乒乓运动员训练原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