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儿乒乓球

2024-10-15

青少儿乒乓球(精选8篇)

青少儿乒乓球 篇1

近些年,我国青少年儿童,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近视率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青少年的视力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学生健康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笔者在多年开展乒乓球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发现,相较于其它的运动项群而言,乒乓球运动在学生的视力影响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长期坚持乒乓球运动的学生的近视率普遍较低。因此,为了验证乒乓球运动在学生的视力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就针对乒乓球运动、篮球运动以及中长跑运动对青少年视力的影响问题进行的跟踪研究和对比分析。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的研究对象为乒乓球运动、篮球运动以及中长跑运动对青少年视力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对比。并且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还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了小学的120名小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开展了教学实验。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为了全面了解乒乓球运动对青少年视力的影响以及相关研究的动态,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本市图书馆、本校资料室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龙源期刊网等网络学术数据库和百度文库、道客巴巴以及豆丁文库等在线的文档共享平台,收集并整理、分析了大量的与乒乓球运动训练、近视的引发机制和治疗以及中长跑教学训练、篮球教学训练等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1.2.2 教学实验法

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为了让研究的结果更加客观、更具有信服力,还采用教学实验的方法来进行了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小学的120名学生,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3组,其中,乒乓球教学组40人、篮球教学组40人、中长跑教学组40人,并开展了2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其中,每周训练4次,每次不低于1.5小时。在实验前后均对2.3组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了测试、对比与分析。

1.2.3 数理统计法

针对研究 中所获得 相关数据 , 该文采用 社会统计 学软件SPSS17.0进行了数理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在经过了为期2个学期的教学实验之后,得到了如下实验结果,具体如表1、表2所示。

表1所显示的是在实验前后,3组被实验学生的视力情况。由表1可以看出,从横向看,在实验开始前,各组学生的视力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是从纵向看三组学生在实验前后,学生的视力情况均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而在这些变化中,乒乓球组学生的视力情况变化最为明显,无论是左眼视力还是右眼视力在实验前后均出现了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中长跑组学生实验前后的视力情况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左眼视力和右眼视力在实验前后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篮球组学生在教学实验结束之后虽然左眼视力和右眼视力相较于实验前也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却并不具备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乒乓球运动在学生的视力改善方面的作用最为明显,中长跑运动次之,而篮球运动在青少儿学生视力改善方面的作用最低。

表2统计的是实验前后,各组学生的近视率情况。由表2可知,经过为期2个学期的教学实验之后,各组学生的近视率均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在这其中,乒乓球组学生的近视率情况降低的最为明显,由实验前45%的近视率降低到了实验后的32.5%,出现了12.5%的差值。其次就是中长跑组的学生,由实验前42.5%的近视率降低到了实验后的35%,出现了7.5%的差值。近视率降低值最低的就是篮球组学生,由实验前47.5%的近视率降低到了42.5%,差值仅为5%。由此可知,乒乓球运动改善青少儿学生的近视率作用最为明显,中长跑运动次之,篮球运动的作用最低,进一步验证了表1的所呈现出来的实验结果,即:在对青少儿视力的影响问题上,乒乓球运动>中长跑运动>篮球运动。

注:**代表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代表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而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的情况,据分析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首先,乒乓球运动之所以在青少儿视力改善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最为明显,主要是由乒乓球运动的运动特点决定的。一般来说,学生的视力下降,主要是因为长久的视近物或者是静物所导致眼睫状肌持续收缩,以至舒展能力下降所造成的。而学生在参与乒乓球运动的过程中,由于乒乓球体积小、运动的速度快、且旋转变化的情况比较多,这就要求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击球的过程中,必须要紧盯着来球,这样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而要实现这一点,学生的眼睛就必须要在看几米和几十厘米远的、运动的物体的状态下不断的进行变化,眼睛的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不断的交替进行,从而使得眼睛的收缩能力和舒张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从而充分发挥了预防近视,改善视力的作用。

其次,中长跑运动在青少儿视力改善方面也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具体来说,其之所以能够在青少儿视力改善和提升上发挥较好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参与中长跑运动的过程中,随着自身不断的移动,眼球也要随之进行不断的运动,而随着眼球的不断转动,眼睛就需要不断的调节晶状体的屈光度,使得眼睛晶状体和睫状肌不断的进行收缩和放松,久而久之,眼睛内的晶状体、睫状肌以及其周围的韧带和肌肉群的收缩能力和弹性也就会相应的得到提升,使得眼睛的调节机能增强。再加上,中长跑运动是在户外进行的,在跑动的过程中,明媚的阳光、绿色的操场等等,不仅能够有效的缓解眼睛的疲劳,而且还会因运动增加眼部的营养供给,从而进一步发挥了改善和提升视力的效果。

最后是篮球运动。篮球运动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和改善青少儿的视力情况是因为,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项目的过程中,眼球需要不断的进行上下、远近的调节和运动,从而使得控制眼球运动的内外直肌、上下直肌以及上下斜肌这三对肌肉得到有效的活动,并因此来促进睫状肌的放松与收缩,从而对学生的立体视觉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效的改善因为长时间的阅读学习等近距离的眼部工作所造成的眼睫状肌的疲劳问题,让眼部的疲劳因此得到相应的恢复。但是篮球运动在改善青少儿视力的问题上具有上述的优势,但是相较于乒乓球运动和中长跑运动来说,其成效相对来说较低。尤其是与乒乓球运动相比较来说,乒乓球运动在改善青少儿视力方面的作用要明显的更具优势,这一点与乒乓球运动能够更全面、更有针对性、更高效的锻炼眼部功能,更好、更快的促进眼部疲劳的恢复是分不开的。

3 结论与建议

由上述的研究和分析可知,乒乓球运动、中长跑运动以及篮球运动对青少儿视力的提升与完善均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反映了体育锻炼对青少儿视力的正面影响。而在这其中,乒乓球运动的作用>中长跑运动的作用>篮球运动的作用,尤其是乒乓球运动,在青少儿视力改善和提升上所发挥的成效尤为显著。

因此,为了改善和提升青少儿的视力,预防近视,任课教师应积极的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多参加乒乓球运动,最大限度的发挥乒乓球运动在青少儿视力改善和提升方面的作用。

青少儿乒乓球 篇2

甲: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今天是我们全世界儿童的盛大节日!在今天这个神圣的日子里,我们要歌唱。歌唱我们的祖国。歌唱我们的幸福。

歌唱我们这一代的幸福成长!中国儿童大胸怀,努力学习创未来。享受成长幸福花,能文能武好风采!下面请欣赏我们艺术团为大家表演的歌舞—— 《阳光下的花朵》。

二、主持人想象力训练

1.说出几种红色的东西(如:红色的太阳、红色的旗帜)2.说出几种甜甜的东西 3.说出几种可爱的东西 4.说出几种好看的东西 5.说出几种快乐的东西 6.说出几种高大的东西 7.说出几种白色的东西 8.说出几种方形的东西 9.说出几种运动的东西 10.说出几种有益的东西

三、游戏 相反话练习

1.想想在家里、马路上、教室里、日常生活中哪些是“反义词”朋友,找到后自由地站起来表述。例如:

在家里:关门——开门

进来——出去

坐下——起来 幼儿园里:上楼——下楼

安静——吵闹

笑——哭 马路上:左——右

前——后

走——停

日常生活中:白天——黑夜

厚——薄

轻——重 2.幼儿合作玩,一问一答。

青少儿乒乓球 篇3

第二届夏季青奥会乒乓球比赛于2014年8月17日至8月23日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举行, 共设男子单打、女子单打、混合团体3个项目, 全部项目由四川广播电视台转播团队在高清转播车上制作完成。

乒乓球是国球。英语官方名称是“Table tennis”, 意即“桌上网球”。乒乓球一名起源于1900年, 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ang”的声音而得名。在中间隔有横网的长274厘米、宽15.25米、高76厘米的球台上进行 (图1) 。

二系统搭建以及测试

1. 关于拾音

为了转播好第二届夏季青奥会乒乓球比赛, 根据OBS (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 提供的赛场话筒分布图 (图2) , 以及OBS对赛事声音及设备要求, 我们共带去了18支单声道指向话筒, 3支立体声指向话筒均配备泡沫防风罩及防风毛衣, 动圈采访话筒2支、有线微型话筒2支、无线微型话筒2套、BNC转换头、音频转换盒 (含4个音频隔离头) 、高低话筒架以及音频相关设备和若干长度话筒线。

彩排期间, 根据OBS对声音技术的要求及直播现场的具体情况, 我们在围绕兵乓桌旁五个摄像机机位上, 利用摄像机CCU音频通道, 在摄像机上架设指向话筒, 对运动声音进行拾取。同时也对桌面话筒以及拾取四周观众效果的话筒进行了架设, 还对体育展示 (现场扩声信号) 中的现场PA和音乐立体声信号进行连接。图2中01处是OBS铺设的光纤线缆位置, 我们把调音台的光纤舞台接口箱 (STAGEBOX) 放到此处, 进行音频信号的连接。

2. TOC (技术运行中心)

TOC (技术运行中心) 是整个比赛转播技术制作的核心, 是用于国际广播电视信号质量的监控、同时提供RHB (持权转播商) 所预订的不同格式的信号。它也是场馆与IBC (国际广播中心) CDT (主控) 之间视音频信号传输的枢纽, 并给场馆大屏幕 (体育展示) 以及评论席提供视音频信号。在这里, 可以通过对信号的整理和调度, 向国际广播中心 (IBC) 传送不同信号格式的国际信号 (International Signal) 、干净信号 (Clean Feed) 以及任意一路摄像机信号 (CAN (N) ) , 并对比赛制作信号向IBC传送前做最后的质量监控。

3. TOC (技术运行中心) 与OBV (高清转播车) 连接

根据OBS (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 对于音频声道的要求, OBS提供了两条线缆用于TOC与OBV连接, 分别是数字线缆和模拟线缆。

数字缆中:高清转播车输出四路数字音频信号给TOC (技术运行中心) , 分别是:1、国际声信号 (1声道/2声道) ;2、纯英文评论和混合的单声道信号 (3声道/4声道) ;3、备份国际声信号 (1声道/2声道) ;4、备份的纯英文评论和混合的单声道信号 (3声道/4声道) , 以及二路数字音频测试信号给转播车便于音频信号测试。

模拟缆中:输出到TOC (技术运行中心) 分别是:1、2分别是传输给评论员席的立体声左右信号;3是传输给评论员席的PA信号;4是传输给评论员席的CUE信号以及通话互通的输出信号。输入TOC分别是:体育展示的PA信号、音乐立体声信号、纯英语评论信号、时间码和通话互通的输入信号。

两条音频线缆OBS都配有线表需要音频人员认真看清线号便于与音频系统连接。

4. TOC (技术运行中心) 与OBV (转播车) 音频测试

因为TOC是对国际广播电视信号质量的监控, 所以对转播车调音台进行的音频测试工作就很重要。TOC利用数字音频缆的二路数字音频测试信号对OBV调音台输出的1、2、3、4声道的电平、相位、延时以及声道顺序进行测试, 音频人员必须按照测试结果来调整调音台音频指标, 当测试指标通过后, TOC才会给CDT (主控) 对接信号, 最终把信号传送到IBC (国际广播中心) 技术区。

三音频信号的制作

1. 国际公共信号的制作要求

(1) 声道要求

1声道:立体声国际声-左声道, 2声道:立体声国际声-右声道, 3声道:英文评论声, 4声道:单声道混合声。

(2) 声音指标要求

·在开场动画中有30秒的千周校对, 数字电平标准达到-18d BFS;

·录制时峰值电平不能超过-9d BFS;

·直播录制时动态范围在-30d BFS到-15d BFS之间;

·第4单声道混合声里, 评论员声音高于国际声6d BFS;

·第4单声道混合声里, 评论员声音的标准电平在-18d BFS, 国际声的标准电平在-24d BFS。

2. 制作

(1) 乒乓球声音分析

任何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 乒乓球运动中乒乓球与球板与球台的相互作用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这也是制作好乒乓球运动声音的重点。

首先我们要了解乒乓球运动的物理过程, 当球板击球时产生了第一次振动, 紧接着球落在球台上产生了第二次振动, 就产生了乒乓球运动中的“嗒嗒”、“咚咚”的声音。

在第一次振动中乒乓球与球板产生的“嗒嗒”声音的主要能量集中在2.5k Hz~3.5k Hz之间, 同时当乒乓球撞击台面时, 台面会受力振动, 产生“咚咚”的声音, 其频率在450Hz~550Hz之间, 我们根据等响曲线可以看出, 人耳对2k Hz~4k Hz的声音比450Hz~550Hz更加敏感, 所以人们整体听到的声音是“嗒嗒”声比较多。把这两种振动产生的声音搞清楚了就会对我们的制作有大帮助。

(2) 乒乓球比赛中的声音元素

乒乓球比赛的现场, 包含众多声音元素, 身处其中可以听到乒乓球的“咚嗒”声, 球员的呼喊声, 观众的加油声, 以及运动员鞋底与地胶之间的磨擦声等, 但对于电视声音制作来讲, 我们就要“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最终的目的是让在家观看比赛的观众们也能感受到激烈比赛的临场感和火爆气氛带来的现场感。毕竟电视声音制作的优势在于通过适当的艺术渲染, 可以为观看电视比赛的观众增加更多的比赛可观赏性。例如:比赛暂停时, 教练员对运动员进行战术布置, 或对运动员进行批评和表扬时, 在场的观众听不到这部分声音, 但电视制作有它的优势, 可以协助技术手段拾取到教练员的声音, 使观众有针对性地观看比赛, 使得比赛与观众互动性更高, 让紧张的比赛显得更加生动有趣。还有现场观众所发出的声音, 让现场感更为强烈。同时通过对运动员动作细节的声音刻画, 可以更加深入地反映出运动员当时的心理状态。例如, 运动员在发球之前, 擦拭桌面“吱吱”声以及运动员的呼吸声, 都能从另外一方面反映当时比赛的紧张气氛。

(3) 信号处理、制作

加强各个话筒的声音特征, 降低话筒之间的相关性, 对其进行相应的频率处理是很有必要的。

就网前话筒来讲, 其主要拾取的兵乓球在台面上的“嗒嗒”声, 通过对球在球台振动模式的分析, 2.5k Hz~3.5k Hz为主要拾取频率, 为了突出其特征频率, 通常会对该频率进行适当的提升, 同时也可兼顾裁判员的语言清晰度, 对其他频率进行相应的衰减来获得想要的声音特征。

乒乓球声音中, 其响度除了与频率和幅度有关之外, 还与其声音的持续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压限器的使用中, 为了提高乒乓球的响度同时确保电平控制在一定幅度之内, 压限器的启动时间会以200ms为参考标准进行调节, 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桌面话筒都是近距离拾音, 使得兵乓球的声音缺乏空间感, 会感觉到自己贴在球台上观看比赛, 为了增加其空间感, 我们在乒乓球桌侧面架设两支指向话筒, 通过飞行箱接入到调音台, 只对其2k Hz~4k Hz进行了适当的提升, 同时对80k Hz以下进行了高通处理以去除不必要的噪声, 这样可以较好地拾取运动员擦拭桌面以及跑动时摩擦地板的“吱吱”声, 增加了现场感。

拾取观众效果的指向话筒, 我们根据掌声的频率特征对其300Hz以及2k Hz频率的提升, 来增加观众掌声和欢呼声的特征, 但由于距离发声体比较远, 从而高频衰减比较大, 所以为了弥补这些缺陷, 我们对4k Hz以上频段提升2db, 以增加声音的空气感和明亮度, 同时为了控制现场的欢呼声动态, 我们对话筒设置了压限, 压缩门限设置在-18d BFS, 压缩比为3:1, 启动时间设置在30ms。

为了加强各个话筒的声音特征, 我们对其进行均衡处理的过程也很谨慎, 适当地提升和衰减其特征频段, 如果过度地提升和衰减频段电平就会导致滤波器过多地谐波失真从而影响音质。

(4) 转播制作具体要求

由于乒乓球项目的特点与转播要求, 需要一场对阵后, 即对明星球员进行采访, 但不是实时进行, 导播不会切换到相应机位, 而是采用采访机位进行制作, 转播车进行音视频录制, 编辑好了赛后转输。这种制作方式对音频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保证比赛现场实时的进程, 而且还要监控单边采访的质量。因为比赛进程和单边采访会有重叠的情况产生, 在采访进行中极可能出现新对阵的球员已经进场, 英文评论已经开始, 所以音频人员不仅需要对比赛现场音频进行制作而且还要控制好单边采访的音频质量。所以根据转播要求, 我们制定出音频录制方案:

·利用采访摄像机的CCU音频通道连接舒尔SM58动圈话筒进行采访使用;

·在其采访摄像机的CCU2声道连接一支指向话筒进行舒尔动圈采访话筒的备份工作;

·转播车调音台上为采访通路单独设置一个输出母线, 这样既可以不和实行转播进程“打架”, 也可以对采访话筒的电平、音质进行控制与监控。

·调音台采访专用输出母线直接和转播车EVS连接, 进行采访的声音录制。

注:在EVS声音通路的设置中, 我们把EVS的1、2声道设为OBS所要求的国际声1、2声道, 3声道就设置成主台采访通路, 4声道设置成备台采访的备份通路。

(5) 实用心得和体会

根据OBS音频转播要求, 我们在乒乓球桌中部球网上放置了两套无线微型话筒。无线设备涉及一些相应的无线数据, 并且青奥会对无线设备所需频率管理特别严格, 所以前期必须把无线设备的名称、功率、带宽等设备参数报送给青奥会管理组, 这种对无线设备的使用常识对转播大型体育赛事非常重要, 可供音频同行参考。

在桌面话筒的选择上, 我们带去了两套无线微型话筒 (SENNHEISER EK100) 和两支有线微型话筒, 在设备选择上我们考虑到彩排和比赛期间时间跨度较长, 无线设备又涉及到开关机和更换电池问题, 使用有线微型话筒更有优势, 但彩排时我们根据实际比赛场地看了下, 比赛的地胶拼接的纹路不利于有线微型话筒的走线, 最终选择使用了两套无线微型话筒, 设备选择经验仅供音频同行借鉴。

在转播制作中, 我们在比赛暂停期间拾取教练员与运动员的谈话声音, 让广大电视观众可以深入了解教练员是怎样对运动员布置战术, 从而提高比赛的可观赏性。值得提醒的是, 由于现场广播声音可能相当大, 所以前期在选择话筒时要选用指向性较强的指向话筒近距离拾音, 从而得到较好的声音效果。

转播大型体育赛事, 调音台与赛场体育展示 (扩声系统) 的音频信号的连接上也有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去除交流电频率干扰, 和平衡与非平衡传输时外界的干扰以及系统接地而产生的交流声, 准备隔离变压器必不可少。所以南京青奥会转播我们共带去了四个音频隔离器, 使用了三个 (PA信号和音乐立体声信号) 备份了一个, 音频同行在转播此类体育赛事时也要考虑这方面情况。

四小结

青奥会的体育赛事转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硕大的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 我们尽情地展示着我们对音频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我们为能参与这样一个大的赛事而兴奋。成功的转播, 让我们感到之前的辛勤付出没有白费, 制作经理竖起的大拇哥, 让我们对这份工作有了更高的期许和展望。直播制作中我们集中精力控制好各路信号之间的平衡关系, 合理地调节均衡器, 确保声音的清晰度, 又尽量弥补声场的缺陷, 并对压缩限幅器参数进行了适当的调节, 保证在遇到突发的大峰值信号时不会造成过载和失真, 确保在整个直播过程中, 声音平滑、圆润, 自然, 通透。

浅谈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训练 篇4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步法训练比手法训练更为重要。在训练中, 尤其是在少儿启蒙及基础训练前期阶段, 运动员由于年龄小, 移动能力差, 教练员的主要精力往往集中在培养正确的手法方面, 而往往忽略了步法的训练。这种“先手法后步法”训练的结果造成了运动员手法好而步法差, 从而阻碍了少儿运动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提高。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8—12岁儿童少年30名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训练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 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2.2.2 逻辑分析法。

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3. 步法在乒乓球运动中的重要性

乒乓球步法是击球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通过脚步移动来调整击球时比赛双方队员身体位置的。乒乓球在台面上的速度、旋转和落点是不断变化的, 比赛中的双方运动员都设法用对方难以还击的球路和落点来发动进攻。为了对付来球和准确还击, 并使球具有一定的威力, 运动员移动脚步到最合适于自己击球的位置去击球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在击球时只伸手不动脚或先动手后动脚, 甚至在球飞落到自己身边也不做灵活的步法移动, 那么在比赛中就会因不会移动步法而导致比赛的失败。因此, 我们在少儿的乒乓球教学训练中, 应以步法和手法的训练紧密的结合起来, 反复体会动作并不断进行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4. 少儿的解剖生理特点

骨骼系统:少儿的骨组织内软骨较多含钙较少, 骨化过程尚未完成, 骨骼富于弹性而坚固不足, 不易完全骨折而易于发生弯曲和变形。因此, 在安排训练时尽可能多样化, 要注意活动密度的合理安排。

呼吸系统:少儿的呼吸道比成人狭小, 呼吸道的上皮较薄而血管较多, 呼吸道粘膜易损伤, 其胸廓发育和胸廓肌肉较成人差, 肺泡比成人小。因而在少儿训练中要有意识的进行呼吸锻炼加大呼吸深度, 以便充分供给身体需要的氧, 促使体力的恢复。

神经系统:少儿对外界刺激反应较强, 适应能力差, , 抵抗力弱, 因而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儿童的神经系统也是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完善的。儿童越小, 大脑皮质越易兴奋, 也越易疲劳, 听课时, 儿童的主动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 并易被外来刺激所分散。年龄越小, 主动抑制越差。

由以上可以看出少儿在学习乒乓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练员和蔼, 耐心, 语言生动, 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儿童心目中树立可亲的形象。二是训练形式, 方法, 手段多种多样, 交替运用, 使儿童产生新鲜感, 避免单调枯燥。三是通过参观训练和比赛, 观看电影电视, 讲优秀运动员的成长故事等活动, 培养少儿对步法训练意义的认识, 逐渐增加间接兴趣的成分。四是注意训练时间的科学合理性。

5. 少儿步法训练的方法与建议

5.1 基本步法的练习。

单步;在球离身体不远的小范围内运用, 以一只脚为轴, 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击球。练习方法:在场地画两个距离适当的圆圈, 以一只脚为轴心站在圆圈, 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移动, 要求每步都要移动到圈内。一个八拍向前、后、左、右各移动一次为一组。

跨步:在来球距身体稍远的范围运用, 以远离来球的一脚蹬地, 靠近来球的脚移动方向跨出一大步, 身体重心随即落到该脚上, 蹬地脚迅速跟上半步。练习方法:由准备姿势连续向来球方向跨步 (削球选手两面跨步) 。每跨一步为一拍, 八拍为一组, 可安排8—10组。

跳步:在来球距身体较远的范围运用, 以远离来球方向的一脚用力蹬地为主, 使两脚同时或几乎同时离地向俩球方向跳动, 用力大的脚先落地, 另一只脚落地站稳。练习方法:由准备姿势来回跳, 每跳一步为一拍, 八拍为一组, 可安排10—12组。

并步:并步与跳步基本相似但不做腾空跳动, 远离来球方向的脚向来球方向蹬地启动, 先并一小步, 同时另一脚向来球方向跨一步。练习方法:由准备姿势开始来回做并步移动, 每并一步为一拍, 两个八拍为一个来回一组, 可安排12—15组。

交叉步:在来球离身体角度大, 距离远的范围内运用, 近来球方向的脚先做以小垫步并用力蹬地起动, 远离来球的脚越过另一脚跨一大步, 形成交叉步, 接着另一脚再向来球方向跨出一步。练习方法:交叉步之间的间距不能太小。每交叉一步为一拍, 八拍为一组, 可安排10—15组。

5.2 提高少儿对步法的意识。

少儿是学习步法的最佳时期, 根据少儿的生理特点, 少儿具有灵活性高, 反应速度快, 节奏感强等特点, 而步法训练的意义就在于发展反应速度, 动作速度及动作频率。接受过训练的要比未接受训练的动作要快, 频率要高, 少儿步法意识的培养应从提前意识, 找点意识和连续意识开始。

5.2.1 提前意识。

提前意识是对来球的位置做出提前的预测, 从而做出相应的步法到达合适的击球位置。培养方法是要不断的向运动员灌输判断来球方向的意识, 让每一位运动员在每击一板球后都准备着下一板球, 以保证注意力不会停顿, 随时做出反应。

5.2.2 找点意识。

找点意识与提前意识有些相似的地方, 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找击球点, 后者是找击球位置。每个球的旋转不同, 弧线高低不同, 落点有长有短, 击球时机有上升前期、上升后期、下降前期、下降后期、高点期, 所以必须根据来球的具体情况找出合理的击球点才能保证命中率。培养找点意识的方法是清楚的认识和了解球的旋转、弧线、落点、击球时间的基本理论知识, 不同的来球应用什么样的击球点去处理才能保证命中率。

5.2.3 连续意识。

连续意识主要是指击球过程中只要球没有失误, 就要不停的做重心交换, 移动步法, 做击球动作。然而在训练中运动员往往会出现等球、不做重心转换等击球动作不连续现象。连续意识的好坏将影响到连续进攻的质量, 培养连续意识是要培养运动员动作的紧凑性和集中精力的能力, 在训练时做到每分、每球必争, 以保证不轻易的失误。

5.3 提高身体素质训练的科学性。

步法不等于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也不等于步法。步法是以身体素质为基础的专项素质的体现。因此, 提高步法就必须抓好身体素质的训练。当今乒乓球运动竞赛特点是高速度, 强旋转, 快移动, 对乒乓球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所以从少年儿童就必须开始系统科学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但是由于儿童 (下转第94页) (上接第191页) 的生理各系统和各器官机能还处于迅速成长的阶段, 具有兴趣广泛的心理特点, 安排训练必须考虑少年儿童的全面生长发育, 要贯彻以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为主, 以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为辅的原则,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和全面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逐步增加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比例。

5.4 适宜的多球练习。

在少儿启蒙训练中多球训练具有独特的效果, 多球训练有助于步法的动力定型, 对提高少儿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及无氧代谢能力, 提高专项速度素质, 以及提高心血管及呼吸系统机能都是有利的。在掌握基本步法后, 为了更熟练的运用各种步法, 可进行多球练习。步法练习能增大活动范围, 提高练习难度, 对提高运动员的判断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的影响非常明显。考虑到少儿的生理解剖特点, 在对少儿进行多球训练时应特别注意度和强度的问题, 在进行多球练习时, 可用1/2台两点攻, 左推右攻、推挡侧身、推侧扑等方法进行练习。

5.5 增加步法训练的趣味性。

当然对一个年龄太小的运动员, 长时间进行多球训练, 不免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甚至感到枯燥。针对他们兴趣易变的特点, 可通过各种游戏进行步法训练, 如:在一张球台上进行多人的正手攻球的循环练习, 看球在谁手中失败, 谁做一个俯卧撑, 这就需要他们击球后快速跑动去还原做准备, 活跃了训练气氛也可通过比赛的形式;再如:升降级比赛, 11分的对抗赛, 来充分体现、检验队员的步法使用能力。为了活跃气氛, 少儿的步法训练中还可增加双打比赛内容, 既提高他们打球的兴趣, 又可练习步法。

6. 结论

青少儿乒乓球 篇5

关键词:太原市,少儿,乒乓球训练,现状

乒乓球运动作为一项能提高智力和工作效率的体育项目运动,具有保健、医疗和康复的功能。一位美国科学家曾这样评价乒乓球运动:它是一项能开动脑筋的运动。日本的一位专家为了加强社区团结以及防止社区里的老人老年痴呆, 在他的社区修建了水泥球台100多处,可见,在国外,乒乓球运动深受重视和好评。在我国,乒乓球运动因其健身、娱乐的特点和锻炼价值成为一种全民性的运动。乒乓球运 动作为一 项能提高 各项身体 素质和智力水平的体育运动项目,对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少儿而言,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乒乓球运 动也是我 国竞技体 育中典型 的传统优势项目之一,加强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培养,是保证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乒乓球运动在山西是传统体育项目,曾为国家输送了管建华、成红霞、白凤田、武阳等优秀体育人才,他们为中国乒乓球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该论文从我省乒乓球后备人才队伍的训练现状入手,以太原市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基本现状为主线, 以影响青 少年乒乓 球运动员训练的主要因素为辅线, 对太原市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出结论,从而促进太原市少儿乒乓球训练的开展和普及, 也为我省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 参考 。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部分乒乓球教练和有关专家进行了访谈,在此基础上,编制 《太原市少儿乒乓球训练现状调查问卷(学员问卷)》和《太原市少儿乒乓球训练现状调查问卷(家长问卷)》。抽取了新建路第一小学、山西省实验小学(新道街)、太原市永辉乒乓球俱乐部、太原市少体校体校(滨河体育中心),发放问卷,问卷遵循问卷调查原理设计,并请有关专家审核。发放问卷300份,学生200份,学生家长100份。其中收回家长问卷1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收回学生问卷189份。回收率为94. 02%,有效问卷178份,有效回收率为95.02%,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1.2研究方法

该论文采用了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遵循社会调查统计和体育统计学原理,使用Excel数理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处理,从而得出结论。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山西省少儿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太原市少儿对乒乓球运动知识的了解不全面, 有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过系统训练,但都是以课外体育活动、 社会经营性俱乐部等形式参与。到小学阶段高年级后,因升学压力和学习紧张就无法再进行训练。训练的时间也大部分都是在社会经营性俱乐部。

2.1.1所调查学员在各培训单位的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太原市少儿乒乓球培训校外俱乐部成为首选。学校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场地设施有限,不能很好地开展乒乓球训练。社会经营俱乐部由于资金充足、器材完善、训练时间安排灵活、师资力量雄厚,深受学员的青睐。

2.1.2少儿乒乓球训练的组织形式和培训时间

从表1看出,社会经营性质的俱乐部受到学生的欢迎,是乒乓球开展的主要形式,其次是私人教练和校乒乓球队。学校体育课所占比例最小。由于社会经营性俱乐部的场地和器材好于学校,并且培训时间也较自由,大多数人愿意去社会经营性俱乐部。雇佣私人教练需要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只有家庭条件较好的才能承担,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太原市每年一次的大、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使得部分学生在学校乒乓球队训练,但所占比例也相对较少。学生学业压力大,学校的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校体育课学习的人数最少,只有十六人。

2.1.3少儿参加乒乓球训练的目的

从表2看出,少儿参加乒乓球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兴趣爱好,有132人选择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占到72%。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是很多学员家长让孩子训练乒乓球的主要原因。参加比赛, 为学校争光占到13%。为了升学和进入专业队对于有碍于少儿身体健康发展和学业,所以只占有9%和7%。

2.1.4少儿参加乒乓球训练的年龄层次

从表3看出,对二百名学生发放问卷的数据统计结果看,6~8岁的接受训练的学生最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参与训练的学生人数减少了。参加训练的学生年龄集中在6~10岁之间。6~10岁少儿的各项身体机能都基本处于直线上升的趋势。在少儿时期,速度力量的发展比绝对力量发展快一些并且早一些,7~13岁是速度力量发展的敏感期。少儿反应速度相对于6~12岁提高幅度较大。少儿与成年人相比关节面角度大,关节面软骨厚、关节内外的韧带较松弛等缘故,一般地说,要在七岁以前进行柔韧性练习。神经系统是人体发育最早和最快的系统,儿童具有较为优越发展神经系统的条件,7~12岁具有良好的反应能力、6~12岁节奏感好、7~11岁具有良好的空间定向能力。这些都为少儿在6~10岁之间训练乒乓球提供优越的条件。

2.1.5少儿参加乒乓球训练的性别比例

从图2可以看出参加乒乓球的训练的学生中男生明显多于女生。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中国长期的性别失衡以及学生和家长对乒乓球项目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女学生的家长多数选择比较温和强度不大的运动项目。

2.2参加乒乓球训练队少儿学习影响的程度

从表4看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103人表示参加乒乓球训练不怎么影响学习成绩,49人表示训练乒乓球不影响学习成绩,28人表示对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影响,只有3人表示非常影响学习成绩。在我国高考的“独木桥”上,文化课学习成绩成为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所以对学习成绩有影响的活动,学生肯定会避儿远之。

2.3家长对孩子练习乒乓球的态度

乒乓球是一项趣味性很强的运动,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喜爱, 既然喜欢,那么主要就是看家长的态度。

表5显示,家长对孩子学习乒乓球大多比较赞成,希望孩子能掌握一种锻炼的身体的好的运动方式。孩子的兴趣爱好最受到家长的重视,66.66%的家长表示训练乒乓球看孩子是不是喜欢这项运动。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刚好迎合了少儿的兴趣爱好,有较多的孩子愿意参加乒乓球训练。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学校乒乓球训练还未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使得少儿乒乓球训练多以私教或社会经营性俱乐部的形式存在。少儿在学校培训收费相对较低,但是场地设施和师资力量的不足成为阻碍少儿在学校训练的一大障碍;校外社会经营性质的俱乐部虽然场地设施充足师资力量雄厚,但是收费标准较高,有部分家长承受不起高昂的学费。

(2)从参加训练的少儿的年龄层次来看,6~10岁的参训少儿占大多数。但到了10~12岁参训少儿明显减少。由于学习压力和升学压力的影响,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参加训练的少儿往往坚持不到最后。从长远来看,乒乓球运动将很难成为参加训练少儿的终生体育运动项目。

(3)从参加训练的少儿的参训目的来看,孩子的兴趣占最大的比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有兴趣参加训练,家长对孩子参加训练的目的也主要看孩子的兴趣。这样在家长和孩子的配合下,乒乓球运动在少儿中开展的比较普及。

(4)少儿各项身体机能正处于快速生长的时期,训练乒乓球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积极思维能力,身体协调能力。这样对孩子的学习形成促进作用。

3.2建议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全民运动,尤其对于正处于身体和脑力双重发育阶段的少儿,更加有利于身体和智力的发育。它全面普及的开展将有利于少儿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培养优秀的运动竞技人才。

(1)学校领导应该重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使学生从乒乓球运动中体验到快乐,并使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社会也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增加资金的投入,完善乒乓球的场地设施。为少儿乒乓球运动的全面普及提供硬件设施。

(2)希望教育和体育主管部门多举办少儿乒乓球比赛,促进乒乓球运动的全面开展,同时也应该定期组织学校老师及社会经营性质俱乐部的乒乓球教练学习乒乓球的技能和理论知识。加强自身的工作水平,也能规范对少儿乒乓球教练及老师的管理。

青少儿乒乓球 篇6

1、少儿乒乓球教学选材标准

研究表明, 适于参加乒乓球运动的青少年最佳身体条件已被研究并确定。据此标准, 笔者试提出一套基于训练对象基础素质的选材标准:

1.1、基本素质

该部分由系列自测题组成, 根据“国际体力测定标准化委员会” (ICPFT) 提出的方案, 设定针对基本素质的测试项目如下:

(1) 身高:反映人体骨骼发育状况, 身体纵向发育水平的指标。

(2) 体重: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器官综合发育状况的横向指标。

(3) 指距:两上肢向左右水平伸展时两侧指尖间的直线距离。

(4) 臂长:手臂自然下垂时肩峰点至中指尖间的直线距。

(5) 腿长:髂嵴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基本素质测试有助于在选材过程中对目标对象的基本身体素质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的掌握。针对乒乓球项目而言, 手臂略长, 肩平臂不垂, 关节灵活, H-因子 (身高cm-体重kg) 大于110等直接相关的素质点可以作为评价的初步依据。

具体执行过程中, 为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测试方通常由少儿家长进行有效协助, 有助于将应试时紧张造成的测试数据失真降低至最小。

1.2、延展素质

该部分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设置为力量测试、反应测试、协调性与模仿能力测试, 球感测试等部分, 主要测试项目如下:

(1) 腿部力量。

(1) 立定跳远 (6-12岁) :站在指定起点向前跳跃, 测量跳远距离。

(2) 跳绳 (6-12岁) :测量一分钟跳绳次数。

(2) 手部力量:握力体重指数 (10-12岁) 。

依据握力器测量握力数值大小, 计算握力体重指数=握力/体重×100。

(3) 腰部力量:仰卧起坐 (8-12岁) 。

两手指交叉抱头, 两脚并拢屈膝, 大小腿呈90°同伴抱压受试者两小腿, 听口令后开始做, 计30秒所做的次数。

(4) 接球反应。

测试者在指定高度释放乒乓球使之做自由落体运动, 被测者接住球, 测量球下落高度。

(5) 转体反应。

测试者发出十次转体口号, 被测者根据口号做出转体动作, 测量正确次数。

(6) 步法测试。

测试者教学交叉步动作, 被测者学习后在十米距离内往返一次, 测量完成时间。

(7) 托球测试。

待测者手握球拍水平放置, 将乒乓球放置于拍面, 待测者通过自身动作调整使球保持在拍面, 掉落后重复之前动作, 统计一分钟内掉落次数。

(8) 容器接球。

两米距离以外, 测试者抛出乒乓球球, 待测者用容器接球。统计一分钟内容器内球的个数。

延展素质测试有助于在选材过程中对目标对象的乒乓球项目潜力素质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的掌握。乒乓球击球需要腰、腿、手的协调发力, 因此选择目标对象时应首先注意这三个指数的均衡性, 而后关注三个指数的绝对数值;乒乓球运动的步法移动速度快, 在短距离内迅速起动/制动对下肢力量要求较高, 因此应选择下肢爆发力较好的目标对象;乒乓球运动中视觉与听觉的反应速度是至关重要的, 短时间内正确判断来球位置, 按指令做出正确的动作, 在各种情况下变向、变速, 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空间位置的能力也是乒乓球运动所必需的。

2、少儿乒乓球教学器材选择

少儿乒乓球教学中学员器材选择问题是重中之重。器材与使用者及训练活动的匹配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少儿乒乓球初学者受身体发育程度、爆发力素质等条件的制约, 在选择器材方面与青年及成年运动员有较大不同。不当的器材选择不仅会增大伤病的风险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训练效果的呈现。乒乓器材的选择对训练早期技术定型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培养“初始”手感与器材选择之间同样关系紧密。

少儿初学者应尽量选择脱版速度较慢、吃球较深、形变较大的乒乓球专业底板。这类底板性能稳定、温和且易于培养动力定型, 初学者使用这类底板能够有效培养良好的手感、降低失误率、增强控制能力和信心。这类底板一般面材较软, 例如由Koto木、Limba木等构成的底板就具有较好的控球效果;此外这类底板芯层形变性能好, 例如由Ayous木或桐木构成的五层纯木底板具有击球稳定, 容错率高等特点。在套胶的选择方面, 少儿初学者应选择利于制造弧线及旋转的套胶以求培养初步的摩擦意识及制造和控制弧线的能力。这类套胶一般要求为海绵支撑力适中、胶面摩擦系数较大 (粘性) 的套胶, 具有较好的制造弧线、增强摩擦效果的特点。从整备质量角度看, 为减少少儿训练中的手腕负担, 使其得以更快学习和掌握近台摆速技术, 避免伤病出现, 少儿乒乓球训练中所使用的球拍整体重量应尽量不超过180g。

3、少儿乒乓球教学训练创新

在乒乓球教育过程中, 身体素质训练、技术训练的内容设计已非常系统、科学。但经典的一对多式教学, 存在一定的弊端:学生多球台少, 人均训练时间不足;低水平学员渐渐失去自信和兴趣, 参与热情缺失。训练过程是漫长、艰苦、枯燥的, 因此要激发青少年对乒乓球的兴趣并“以此为乐”, 凭借天然的好奇心以及自发学习的动力, 让青少年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发现、自我实现及自我超越。在此基础上, 要力求在教学方法 (授课形式) 上求变, 设计群体性趣味游戏, 让更多的学员在同一时间以相同或不同形式参与训练, 既能提高训练效率、充分利用教学器材, 还可使青少年始终保持新鲜感。笔者尝试提出以下几种训练创新模式, 主要内容包括:

3.1、新型多球训练

多球训练中每人击打2-3次后, 以交叉步形式移至队尾:在多球训练中训练基本击球技术, 交叉步移动可训练步伐、协调性, 球员之间的衔接可以锻炼个人移动击球的能力及团体协作能力。

3.2、移球游戏

在球台两端放置两盆, 一盆中装有乒乓球。队员手持乒乓球以滑步移向另一端将球放入另一盆:训练侧向移动步伐及短距离快速启动/制动技术;

3.3、接发球对抗

所有球员分为若干团队 (不少于6人) , 每个团队球员分两组站于球台两侧, 一方发球后移至对方队尾, 对方接球后同样移至球台另一侧队尾。对一个人员轮换周期计时, 取时间短者获胜。训练发球、接发球之后的快速步伐转换及团队协作精神。

3.4、以赛代练

作为竞技体育项目, 比赛既是训练的内容, 也是训练的目的。在训练中频繁穿插个人 (如升降台比赛) 或团体为单位的比赛, 可以使青少年熟悉乒乓球比赛规则, 培养青少年积极竞争的意识。作为教练, 可以及时发现技战术缺陷以及运动员心理特征并加以正确引导。

4、少儿乒乓球教学中的心理考核机制与运动员二次选材

随着社会环境不断更新, 现有调查问卷方式的老旧内容逐渐难以适应当下的青少年心理特征。在相关心理问卷内容更新的同时, 教练在“以赛代练”等实践过程中进行实地考核显得尤为重要。例如:竞技体育过程中场上形势变幻莫测, 具有好胜心强、处乱不惊、应变力强、执行力强、意志顽强、自控能力强等心理特质的运动员会逐渐脱颖而出。对于乒乓球运动而言, 更加需要运动员的神经活动兼具灵活性和兴奋性。思维敏捷、专注度高、自信等素质是尤为重要的。通过在日常不断的比赛中细心观察和总结, 对所有参训青少年进行进一步筛选, 发现其中的“拔尖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对于优秀运动员储备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5、结语

少儿乒乓球教学与训练是素质、技术、心理等诸方面的大工程。结合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特征合理选材、根据少年儿童心理特点制定科学而创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依靠不断的大小赛事逐层筛选。这样, 才能在日常训练过程中事半功倍, 培养技术全面特长突出的运动员, 为体育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庄园, 祖国伟.论“三多”在乒乓球教学中的作用[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 159.

[2]陈珊.浅谈少儿乒乓球教学与训练[J].音体美园地, 2011, 54.

青少儿乒乓球 篇7

刘琨老师在《对西安市少儿业余乒乓球培训现状的调研》中对西安市少儿业余乒乓球培训点、教练员、学员、及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介绍了西安市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情况, 提出了促进西安市少儿乒乓球培训发展的建议, 研究数据详细可靠, 分析深入, 对比详细, 结论准确, 但针对现状, 只是模糊地提出几点建议, 缺乏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吉慧婷在《对中小学业余乒乓球运动员注意力训练的研究》中对通过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进行了研究, 从乒乓球运动技术方面比如运动员要在短时间内, 要对来球的的方向、速度、旋转、落点等方面进行观察, 并迅速作出判断, 从而对运动员进行注意力的心理训练。上述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训练方法, 但缺乏实践证明, 没有可靠的数据。

丁玲玲在《对南京市少儿乒乓球运动员选材的调查与分析》中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 从体育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体育训练学等多个角度对南京市少儿选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结果表明:南京师各级乒乓球教练员在少儿运动员的选材上, 对少儿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技能等指标十分重视, 选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指标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了运动员成才率较低等现象。在少儿选材的不同侧重点上, 教练员对各项指标的把握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该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解决方案, 来不断优化科学选材。但是缺少了在选材过程中要考虑的家族史情况, 这也是在选材过程中要关注的问题。

宋楚欢、沈林在《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启蒙阶段基本功练习的探讨》中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少儿启蒙阶段乒乓球基本功的练习及形成进行分析与讨论, 对该阶段的练习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观察少儿在基本功练习中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 探求有效地训练方法, 为以后的少儿启蒙训练提供依据。

鞠文华在《浅谈少儿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中介绍了少儿的心理特点, 从强化自信心的培养、逐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赛前心理准备及心理适应性训练等方面论述了少儿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但缺少可靠地数据, 可操作性不强, 如果再从实验方面加以陈述, 该研究可能更科学合理。

姜敏在《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启蒙训练和教育》中从自身从事少儿训练十多年的实践中, 对如何搞好少儿乒乓球的启蒙训练和教育, 在理论总结的基础上, 详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林柔伟、王锥鑫、吴庞敏在《对广州市中小学校乒乓球运动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中发现乒乓球运动深受学生的喜爱, 但并不是中小学校体育课的学习内容, 没有该项目的体育课或训练课。因此建设乒乓球运动能够在广州市中小学校广泛开展。通过调查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数据, 并对广州市少儿乒乓球运动开展状况做出了详细的调查, 促进了乒乓球运动在广州市中小学的进一步开展与推广。

陈家鸣、王永森、李玉超在《对沈阳市业余乒乓球培训人员现状的调查研究》中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沈阳市乒乓球培训人员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沈阳市业余乒乓球培训行业虽有一定的发展, 但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且存在许多问题。

综上所述, 通过以上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到, 少儿业余乒乓球运动在不同的地区开展状况不同, 开展少儿乒乓球运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然而乒乓球运动是少儿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 很多人通过调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来推动少儿乒乓球活动的开展。在我国学习乒乓球的少年儿童的数量逐年增长, 为少儿乒乓球培训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再加之国家推行体育市场化改革, 鼓励业余体育培训多样化, 因此, 各种形式的少儿乒乓球培训班在各地纷纷建立起来。在滨州市滨城区少儿乒乓球培训也成为滨州体育培训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对滨州市滨城区中学的少儿业余乒乓球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分别从该校的场地设施、学员教练员、乒乓球活动项目及学员参与乒乓球运动的目的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 为其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 促进少儿业余乒乓球活动的发展。

摘要:乒乓球堪称我国的国球, 几十年来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由于乒乓球运动的特点, 乒乓球运动在大众中逐渐普及, 目前少儿乒乓球运动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研究证明乒乓球运动对少儿的身体发育及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韩国日本等很多国家对乒乓球运动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很多国家已经研究出乒乓球运动对少儿的视力恢复影响很大。因此开展科学合理的少儿乒乓球活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滨州市,少儿,乒乓球

参考文献

[1]刘琨.对西安市少儿业余乒乓球培训现状的调研[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9 (8) .

[2]吉慧婷.对中小学业余乒乓球运动员注意力训练的研究[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 .

[3]鞠文华.浅谈少儿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09 (4) .

青少儿乒乓球 篇8

比赛法是在少儿乒乓球启蒙训练阶段普遍采用的一种训练方法, 它是指在教学的基础上安排一定量的比赛, 达到检查训练效果, 提高技术运用能力和实践水平的一种教学方法[1]。其特点是依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娱乐心理比较强, 合群性强, 具有强烈的参与及好胜的心理等, 诱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紧张状态下精神高度集中, 最大限度地表现出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 促使学生身体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快速发展, 训练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地增加和完善。比赛法作为一种重要的训练方法, 运用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训练效果。少儿乒乓球训练中比赛法的运用是多样的, 不仅可以比赛形式提高学生的球性;也可以实战形式检验和提高学生的竞赛水平;还可以单项技术的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单项技术水平。比赛法的运用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自我体育能力;有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及体育能力[2]。因此, 比赛法是少儿乒乓球启蒙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训练内容。

2 少儿乒乓球启蒙训练的内容

少儿启蒙训练是指对刚入门的6至12岁儿童进行基本技术练习的训练, 该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球性练习、正手快攻、反手推或拨、发球 (平击发球、一般下旋球) 、反手搓球、正手搓球、直拍横打、攻推组合等不转或旋转弱的技术, 以及一些基本的步法练习。少儿时期的启蒙训练, 是运动技术向高水平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的科学训练可为今后的发展与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4]。

2.1 球性练习

由于乒乓球小, 弹性大, 难于控制, 初学者接触乒乓球时, 不是击球不中就是击球落网或出界, 因此, 在学习乒乓球单项技术之前, 一般是先做球性球感练习。首先, 手腕的练习, 球的变化主要来自于手腕的变化, 充分利用手腕的变化便可以产生多变的球, 手感好, 运动员的小球技术也会好, 发球的技术也会随之提高, 这是启蒙训练的重要环节[5]。其练习内容主要有:自抛自接球、抓地面或墙面反弹球、托球走、拍面颠球和对墙颠球等。

2.2 单项技术

正手快攻、反手推或拨、发球 (平击发球、一般下旋球) 、反手搓球、正手搓球、直拍横打, 这些单项技术的要领与要求, 在各种教材中都有清晰地阐述, 本文不再重述。

2.3 攻、推与步法组合

攻、推与步法的组合练习主要针对学习者在运动中连续攻、推或拨所进行的进一步巩固加强的练习, 非常有利于学习者攻、推和拨之间的衔接[7]。常见的有左推右攻、两点攻、反手推 (拨) 侧身攻、直拍反面拨侧身攻等。

3 运动训练中的比赛法

运动训练中的比赛法也称比赛训练法, 它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 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8]。依比赛的性质可将比赛训练法分为4种, 即教学性比赛法、检查性比赛法、模拟性比赛法和适应性比赛法。学龄初期的儿童, 兴趣常成为支配心理互动和行动的主要心理倾向[9]。在乒乓球的教学、训练中, 采用比赛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所学的基本技术在比赛中得到运用和提高。特别是在儿童少年的教学中采用比赛的方法, 具有良好的效果[10]。

3.1 教学性比赛法

教学性比赛方法是指在训练条件下, 根据教学的规律或原理、专项比赛的基本规则或部分规则, 进行专项练习的训练方法。教学性比赛训练法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形式较多。例如, 运动队内部或不同运动队运动员之间的对抗性比赛, 不同训练程度运动员之间的让先性教学比赛部分基本技术、战术的对抗性教学比赛等, 都可视为教学性比赛训练法的应用。其应用特点是:可采用部分比赛规则进行局部配合的训练、有利于集中精力进行训练、运动员心理压力小, 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

3.2 检查性比赛法

检查性比赛方法是指在模拟或真实的比赛条件下, 严格按照比赛规则和规程, 对赛前训练过程的训练质量进行检验的训练方法。其适用的范围很广, 诸如运动技术质量、专项运动成绩、运动负荷能力、主要影响因素、训练水平检查性比赛等, 都可视为检查性比赛训练法的应用。检查性比赛训练法应用的特点是:可采用比赛规则的全部或部分进行训练、比赛环境可开放也可封闭、压力较大, 利于运动员的心理锻炼。

3.3 模拟性比赛法

模拟性比赛方法是指在训练的条件下, 模拟真实比赛的环境、对手, 并严格按照比赛规则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该训练方法在技能主导类对抗性运动项群中被经常采用。例如, 运动战术的模拟比赛、技术动作的模拟比赛、比赛环境的模拟比赛等, 从实战出发, 有针对性地培养运动员的实战能力。其应用特点是:比赛环境类似真实比赛环境、模拟对手类似比赛对手、严格按照比赛规则进行。

3.4 适应性比赛法

适应性比赛方法是指在真实比赛条件下, 力求尽快适应重大比赛环境的训练方法。适应性比赛训练方法与模拟性比赛训练方法的不同在于, 前者在正式比赛环境下进行, 而后者则在人为模拟比赛环境下进行。适应性比赛训练方法的应用形式比较多, 如重大比赛前的系列邀请赛、访问赛、对抗赛以及表演赛等都是适应性比赛训练方法的运用形式。其应用特点是:适用于重大比赛之前、比赛环境真实、比赛对手真实后类似真实, 按照比赛的规则进行、

3.5 适合少儿乒乓球启蒙训练中的比赛法

少儿乒乓球启蒙训练阶段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兴趣, 进行球性、球感练习, 初步学习一些基本技术以及对这些所学技术的巩固和提高。根据4种比赛训练法的定义、应用形式和应用特点可得出适合少儿乒乓球启蒙训练中的比赛方法为教学性比赛法和检查性比赛法。

4 比赛法在少儿启蒙训练中的运用

4.1 球性练习

球性练习主要是针对于之前没有接触过乒乓球的初学儿童。根据少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广泛, 但是不持久, 易改变, 如何让初学儿童保持对乒乓球的兴趣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而通过比赛形式的游戏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困难。该阶段的比赛采用的教学性比赛法, 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1.1 托球比赛

A、记路程赛:以两或三人为一组, 规定从起始位置开始到乒乓球第一次掉下位置之间的路程作为学生的比赛成绩, 负者给以相应的惩罚。

B、记时间赛:以三到四人为一组, 依据在规定的路程里所用的时间作为学生的比赛成绩 (比赛期间若有人掉球, 必须将球捡回并回到掉球位置才能继续比赛, 强调学生必须遵循比赛规则) , 负者给以相应的惩罚。

C、接力赛:将所有参与比赛的学生平均分成两组, 组织他们成相隔一定距离的两列, 在离学生前方一定距离的地方放置两个标志物。以哨声为准, 每组第一个学生开始托球走向标志物并绕过标志物再向回走, 直至将球交到下一个学生手上, 依次循环, 知道最后一个学生绕过标志物回到起始位置 (比赛期间若有人掉球, 必须将球捡回并回到掉球位置才能继续比赛) 。以每组最后一个学生回到起始位置的先后判定胜负, 负者一方应予以相应惩罚 (处罚方式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为主) 。

4.1.2 颠球比赛

A、记数量赛:以三到四人为一组, 在规定时间内, 以学生颠球的数量作为胜负的依据, 处罚同上。

B、记时间赛:以四人为一组, 依据学生从颠球开始到球第一次掉下所坚持的时间来判断胜负。

C、接力赛:形式与托球走接力赛一样, 内容由托球走改为颠球走。

此外, 还可根据其它球性练习组织适当的比赛。

4.2 单项技术比赛

当学生上台学习单项技术后, 前面的比赛方法就不再适用了。该阶段的比赛方法主要是根据学生训练程度来制定, 属于检查性比赛法, 通过比赛检查学生对前一阶段所学技术的掌握情况。

4.2.1 攻球的教学比赛

攻球技术是乒乓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好的基础非常有利于后面的教学, 因此, 在少儿启蒙训练中对攻球的要求非常高。攻球按通常的惯例分为快攻、快点、快带、快拉、扣杀、突击、快拨、杀高球等技术动作[6], 但由于研究对象为初学儿童, 因此, 本文中只介绍正手快攻比赛。

A、检查性比赛:通过带有检查性质的比赛, 能够检查出学生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其主要内容是由教练员作为陪练 (推挡) , 规定学生一次性连续攻球必须达到所要求的数目 (数目根据学生的水平来制定, 且比赛学生之间的水平应该相当) , 以完成任务的先后定胜负。

B、紧张性比赛:在学生练习攻球一段时间, 熟练程度达到一定后, 其对该时期的训练强度已慢慢适应。为了提高学生的水平, 应该加大训练强度及加快训练节奏, 因此该时期开始以紧张性比赛为主。其形式同检查性比赛一样, 内容改为在规定时间内必须达到所制定的数目 (掉球可继续, 比赛学生水平相当) , 以完成任务的先后定胜负。负者接受惩罚, 以素质练习为主。

4.2.2 推、拨球的教学比赛

推、拨球是少儿乒乓球启蒙训练中易学但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技术, 动作的定型好坏和掌握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更高一级技术的学习速度[11], 因此, 在少儿启蒙训练中应加强动作的规范性。其比赛中应增加关于落点的内容。

A、以三人为一组, 教练员侧身连续正手攻球, 学生反手推或拨球, 规定一次性连续击球数必须达到赛前要求的数目或单位时间内必须达到要求的数目, 没完成或最后完成任务的接受惩罚。

B、以三人为一组, 教练员侧身连续正手轻拉弧圈球, 学生反手推或拨上旋球。规定必须连续成功防守所要求的板数 (不能错点, 防守过去的球必须在对方的反手位) , 没有达到要求或最后达到要求的接受惩罚。

C、以两人为一组, 教练员进行左推右攻, 学生连续推或拨球, 要求学生要控制好落点。规定在一轮比赛中 (固定回合数或时间) , 推或拨球出现失误、错点者为败, 败者接受惩罚。

4.2.3 步法练习教学比赛

步法也是乒乓球运动的技术, 大部分教师、教练员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偏重于手法, 对步法的训练较少。而在比赛中, 欲打出高质量的回击球, 就必须要运用灵活的步法。因此, 想要学生在后面能够全面提高技术、实战水平, 就必须在初学阶段加强学生的步法训练, 做到手法、步法并重。以下是几种比较常见的并步比赛方法:

A、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并步数量, 没完成任务或最后完成任务的为负。

B、以5~6人为一组, 教练员喊口令“左”、“中”、“右”, 学生听到教练口令后向相反方向并步移动, “中”为原地不动。期间出现错误的出局, 前三名出局的接受惩罚。

C、以三人为一组, 根据学生能力, 在相距一定距离的两个桌子上放两个小框子, 其中一个里放12~15个乒乓球, 另一个不放。要求学生运用并步将球放到另一个框子里, 且每次只能拿一个, 出现失误必须重拿。根据学生成功放过去10个球所用时间的多少判定胜负。

4.2.4 发球教学比赛

发球是一项不受对方来球制约的技术, 并且有利于自己技术风格和特长的发挥, 限制对方技术特长的发挥。由于本文研究对象为启蒙少儿, 因此教学比赛的内容限定为发正手平击球。

A、刚接触发球时, 将比赛难度降低, 只要将球合法发到另一半台即可。要求在规定的发球数里成功次数必须达到指定数 (如:20板中必须成功14板) , 没达到要求的接受惩罚。

B、当学生一定程度掌握该技术后, 增加比赛难度。在另一半台端线附近放一标志物 (如:一本书) , 要求学生必须将球发到书本上, 根据在规定发球数中成功的次数判定胜负, 负者接受惩罚。

4.2.5 推攻结合教学比赛

在学生一定程度掌握了攻、推或拨球技术后, 应加强学生在移动中击球的训练。该时期的比赛方法主要由以下几种:

A、左推右攻比赛:学生正手攻球, 反手推或拨球, 连续攻推于教练员的一半台。规定一次连续击球数必须达到所要求的回合数或特定时间内必须达到所要求的回合数, 最后完成任务的接受惩罚。

B、两点攻比赛:教练员作为陪练, 以一次连续击球所达到的最多回合板数作为胜负的依据, 负者接受惩罚。

C、反手拨侧身攻比赛:以二人为一组, 该比赛教练员不参与, 由学生自己进行。以时间或击球板数作为目标, 第一局全由某一学生推或拨作为陪练, 另一学生反手拨侧身攻, 直到达到所制定的目标, 第二局交换。依据双方达到目标所用的次数的多少判定胜负, 负者接受惩罚。

D、直拍反面拨侧身攻比赛:方法同反手拨侧身攻比赛。

4.3 实战形比赛

实战是乒乓球教学、训练的最终目的。实战形比赛属于检查性比赛法, 只有通过实战才能检验出以前的学习、训练效果, 而且只有在实战中学生所学的技术才能融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再者通过实战的教学比赛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 增加比赛经验。

4.3.1 擂台赛

该比赛采用摆擂挑战形式, 根据人数的多少进行分组, 每组6~7人, 占一球台, 设一擂主, 由学生自己挑选。规定赢一球的一分, 擂主得三分为胜, 挑战者在擂主胜利之前得四分方胜。胜者留下为擂主, 负者下台, 下一人继续挑战。

4.3.2 升降级比赛

升降级比赛法是乒乓球比赛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目的是使学生和不同的对手进行比赛[2]。其内容是:将所用球台按顺序定为1~n号, 第一轮比赛随意将两学生安排在任意球台进行比赛。在规定时间内 (以哨声为准) , 胜者到上一台进行比赛, 败者到下一台进行比赛, 如:2号球台的胜者进入1号台, 败者进入3号台, 以此类推。

4.3.3 循环赛

循环赛与升降级比赛具有一定的共同性, 但与之相比, 循环赛更能够体现学生的实战水平。比赛机会多是该比赛的最大特点, 有利于学生相互之间的学习。且可以这种竞赛方式, 利用学生的求胜心理,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向上的进取心。

4.4.4 让分比赛

让分比赛是在比赛双方水平不同的情况下所用的比赛方法, 如:在0:4或0:6的前提下进行比赛。采取该比赛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可以训练学生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怎样取胜, 二是以强带弱, 提高弱方的实战水平。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少儿乒乓球训练中比赛法的运用是多样的, 不仅可以在球性练习时应用;也可以单项技术的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单项技术水平;还可以实战形式检验和提高学生的竞赛水平。

2.少儿乒乓球启蒙训练的内容有球性练习、正手快攻、反手推或拨、发球 (平击球) 、直拍横打、攻推组合等不转或旋转弱的技术。

3.少儿乒乓球球性练习主要以教学性比赛法为主。

4.正手快攻、反手推或拨、发球等内容主要以检查性比赛为主。

5.2 建议

1.比赛法可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 在不同学习群体、不同学习阶段中广泛地运用, 特别是在儿童少年的教学中采用比赛的方法, 具有良好的效果。

2.比赛法的运用不能盲目, 要根据学习阶段和比赛目的的不同, 合理的运用不同的比赛方法, 比赛法运用的不恰当可能会导致负面效果的出现。

3.控制好比赛量和现场秩序, 防止学生出现疲劳损伤和意外受伤;

4.比赛目的要明确, 要制定相应的比赛规则;

5.加强学生遵守比赛规则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6.在实践训练的同时也要加强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

摘要:目前, 国内对于比赛法在教学中运用的文献比较多, 且都强调了比赛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 但内容大多比较抽象, 不够具体。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补充, 总结出了针对在启蒙阶段不同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比赛方法的运用。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专家访谈法、观察分析法等方法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启蒙训练内容和启蒙训练中比赛法的运用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该研究能够让指导者在加强少儿乒乓球训练效果方面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乒乓球,少儿,启蒙训练,比赛法

参考文献

[1]朱忠锋, 张生芳, 王建民.“比赛法”在高师体育专业专选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 2012, 28 (25) .

[2]熊浩.乒乓球教学中比赛法运用的研究与实践[J].硅谷, 2008 (13) .

[3]梁超明.浅谈升降级比赛法在中小学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长廊, 2010 (3) .

[4]王淼.浅谈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启蒙训练[J].华章, 2011 (12) .

[5]薛嘉.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启蒙训练和教育路径之选[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2, 11 (4) .

[6]苏丕仁.乒乓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7]刘建和.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8]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出版社, 2006 (7) .

[9]李航.对学龄初期乒乓球运动员启蒙训练的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2011, 25 (3) .

[10]陶澜.殷海涛.王志平.比赛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0 (2) .

上一篇: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下一篇:抗震性能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