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

2024-06-08

蜡烛(共12篇)

蜡烛 篇1

在许多人的眼中, 蜡烛是那么平凡, 可又有几个人能看见他默默无私的伟大呢?

回想起以前的日子里, 那段与蜡烛形影不离的生活, 回想起蜡烛的无私与无闻, 经不住鼻头一酸。

蜡烛是我们照明的工具, 在以前, 人们如果没有了蜡烛, 就无法度过黑暗的夜晚。

有一天晚上, 许多村子都停了电。为了方便我和弟弟学习, 妈妈点燃了几支蜡烛。一开始, 蜡烛直直的立在我的书桌上, 就好比那保卫祖国的战士, 这是我对它产生了一种敬佩之心。但是没过多久, 这种敬佩之心就消失了:燃烧了大半个小时的蜡烛, 明显短了许多, 蜡身上还沾满了蜡油。那滚烫的蜡油不断地流下来, 就像是蜡烛伤心的热泪。蜡烛的生命十分短暂, 可它却活的充实而有意义, 它燃尽一生, 只为了他人, 为人们照明!因此, 它活得无私, 它活得伟大!

人的生命也不长, 而我们应该像蜡烛一样, 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无限的价值!

蜡烛 篇2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授课时间:

一、明示目标,创景激趣

1.通过课前预习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谁来汇报一下你掌握的资料。

2.师小结。

3.在法国,人民忘记不了这样一件事,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半截蜡烛》。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这课文有哪些特别的地方?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故事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1、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这是一种新的文体──剧本。电影、电视剧等,都是根据剧本拍出来的。

3、(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同学们想不想根据剧本来演演一家人巧妙与德军周旋这一幕呢?可是要想把它演好,先得认真地研究一下剧中人物的形象,怎么来研究呢?

2.引导学生可以抓住剧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揣测心理等来研究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细读剧本,选择文中的一个人物,进行深入研究。

五、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一)伯诺德夫人:

(1)语言: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要说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关键读好哪个词?为什么?

(学生各自试读后指名朗读,评价)

(2)动作:(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吹熄了蜡烛)。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思考:你认为是急速吹灭还是轻轻吹灭?为什么要轻轻吹?

(3)神态:(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

怎样才是“不动声色”?为什么要“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

(4)揣测心理:在敌人面前,伯诺德夫人如此镇静,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5)尝试表演,评价。

(二)杰克:

(若无其事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火来生个火吧。(杰克无奈地去柴房,下)

(1)引导思考:杰克的言行巧妙地哪里?

(“若无其事”才能避开敌人的怀疑,“天真冷”是“去柴房抱柴生火”的理由,这样才有可能拿走蜡烛。)

(2)揣测心理:杰克为什么能这样勇敢呢?

(3)尝试表演,评价。

(三)杰奎琳

(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去楼上睡觉吗?(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1)引导思考:她的说话、动作、神态有什么巧妙之处?

(2)揣测心理:杰奎琳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3)尝试表演,评价。

(四)小组组合表演

五、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六、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拓展想像(任选一题):

1.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想说什么?(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2.想像:当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故事还会怎样发展呢?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蜡烛》中的黑点 篇3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四十五年的两只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上。让我们穿越时空,目睹了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到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拧成的情谊……

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一经发表,就成了那个时代的经典之作。如今又被选入中学教材,它就象一首赞歌,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情感,无论从艺术上还是思想上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就是这样的名篇,我在教学的时候却感觉有些地方不符合我们的逻辑和思维,让人们感觉不能接受。

最明显的一点是,五名红军战士刚一出现,就遭到了敌人迫击炮火的猛烈打击,致一死两伤,而文章的主人公老育乞西——一位行动不便的老妇人,竟能在将近一天一夜的时间里在敌人的炮火打击下几乎安然无恙。老育乞西和红军战士所处的是同一片方场,都经历了白天炮火的打击,难道她更善于隐蔽自己,而红军战士却不善于隐蔽?而实际因为那是一片毫无遮掩的方场,他们都无法隐蔽而不让别人发现,否则也不会有红军战士一出现就一死两伤的结果。难道是她的身体灵活、敏捷,能躲开敌人的炮弹?这看看下面就知道是不可能的。一段还没炸断的铁栏杆她都跨不过去,搬动尸体翻身都要她费很多的气力,甚至用手舀几下弹坑里的水就得休息一会,更有甚者她由蹲着到站起来的动作都很困难,还要身边的红军战士小心地把她扶起来……这样的老人能躲的过敌人的炮弹吗?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羸弱的老妇人,在经历了七次(文中老育乞西出场后,共写了七次炮火在她周围爆炸)炮火的打击而有惊无险,真是值得思索。不仅如此,几次炮火还注明炮弹都落在离她很远的地方,这是巧合吗?还是敌人没有发现她?那为什么红军战士一出场敌人就能发现他们,而把他们打死打伤?以上这些都说明她在炮火中的这段经历于情于理都似乎不符合实际,都耐人寻味。

还有,夜晚,老育乞西在红军战士的坟头上点上蜡烛,难道敌人也发现不了她吗?根据文中的内容可以看出,她和敌人的距离应该不是很远,在深夜里的一点烛光应该很容易让敌人发现。这是一篇战地通讯,所以材料一定是真实的,既然是真实的,就要符合现实,那以上的诸多疑问当作何解释?

第三点,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看呀!”那红军说,

大家都朝他指点的方向看。

在已经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只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

站在坟堆旁边的红军士兵立刻脱下帽子。他们围着坟堆,静静的站着……

那耸立在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的小土堆怎么就确定是坟堆呢?怎么就确定那里面就埋着他们的战友契柯拉耶夫而立刻脱帽默哀,致敬?这也是文中值得思考的地方,如果真如文中所说,那这些寻找尸体的战士也太不负责任了。

还有一点,文中说“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战士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大围巾下取出一只蜡烛来。这只和坟上快点完的那只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这里是以作者的口吻在叙述。而先前的那只快点完的蜡烛作者没有看见(在场的战士也没有看到完整的蜡烛,不能向作者证明),怎么能说这只新的和那只快点完的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呢?这也值得思考。

第五点,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关于这位死者,我们在连部的花名册上知道他叫契柯拉耶夫,19日早上死于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实际情况是在连部的花名册上查到的只是烈士的名字,而文中传达的信息是花名册上既有他的名字,也记录着他死亡的时间和地点。这应该是语法上有点问题。

以上是我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的一点发现,如果真是不足,那不能不说,名著当中也有瑕疵,明亮的蜡烛当中也有黑点。

蜡烛怎么变少了? 篇4

前几天,我买了几支装在漂亮玻璃杯中的蜡烛。我点着了其中一支,过了5分钟后我把它吹灭,突然发现蜡烛上蜡油好像少了许多。少的油哪去了?一个个问号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蜡烛外有容器,熔化的蜡油应该不会流走的,难道容器下方有孔洞?我把装蜡烛的玻璃杯翻过来仔仔细细地看个遍,也没有发现任何缝隙。

我转念又想,是不是固体蜡烛中有气泡等空间呢?说不定是生产厂商生产蜡烛时偷工减料了呢。为此,我想办法把蜡烛从玻璃杯中拿出,并拦腰切开,可我并没有在蜡烛中发现气泡、空洞等。看来,我的猜想又落空了。难道少了的蜡油是被传说中的外星人“吸”走了?

我正在遐想时,爸爸走了过来,看我一脸的迷惑,便问道:“怎么了?又遇到什么难题了?”于是,我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爸爸认真地听我讲完,笑着说:“小傻瓜,蜡烛之所以会燃烧,是因为蜡烛是由石蜡做成的。它的化学成分是可燃的。你将来上化学课时,老师会具体教你。现在简单告诉你,蜡油与酒精一样,燃烧后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减少的那部分蜡,就是被燃烧掉了。那些只熔化了但还没来得及燃烧的蜡油,在遇到冷的情况下,才会凝固成蜡。”

爸爸还告诉我,因为蜡在常温下呈固态,稍微加热即可熔化,而且蜡还有不溶于水的特点,所以,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好助手呢。例如,某些中药丸,就是用蜡油密封,避免药丸与空气接触,防止它变质。

后来,我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燃烧的时间越长,蜡油少得越多。蜡油的温度还很高,如果将燃着的蜡烛上的蜡油滴到手上,还会被烫伤。如果用手去碰触蜡油,片刻工夫后,蜡就会在手中结一层“皮”。

瞧,生活中的科学多有趣啊!

征稿启事

注意啦!注意啦!《科学大众·小诺贝尔》向全国的小学生们征稿啦。

征稿对象:小学3~6年级学生

征稿形式:观察日记、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以及其他和科学有关的作品。作品一经录用,即有样刊和荣誉证书寄出。别忘了附上一张你的照片哦,也许不久你就能在杂志上看到自己的靓影!

来稿请寄:南京中山东路三条巷4-1号科学大众杂志社“能力展示”栏目收(210002)

E-mail:xiefei00001@sina.com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 篇5

课文《半截蜡烛》,生动地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相当细腻。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课件辅助呈现,先由教师引读,让学生感受到这半截蜡烛继续燃烧下去的危险,带领学生走进此情此境;然后通过学生的感悟,结合背景,在头脑中叠现出紧张的一幕;再通过反复朗读,结合上下文,通过品读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体会到他们的镇定和机智,再以个别读和齐读的方式加深理解,表达情感,欣赏到人物的人格魅力。

一、以读为主,贯穿始终

整堂课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用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如:上课伊始,让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意,明确了半截蜡烛的重要性,再通过引读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使心灵受到激荡,深入地理解情况之危急,心于是随之跳动,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其次在读对、读顺、读好的基础上,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读,使其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如课上将伯诺德夫人与德军周旋的一句话作为“抓手”,切实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读出个人感受,读后有所想,有所为,体会到她的镇定和机智。

二、多元解读,引导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在文本、教师、学生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悟、所疑、所惑。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读文,告诉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还学生自主权。如读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让学生自己考虑应该强调什么字眼。这样的问题意味着学生个体理解的丰富的非预期性与创造性,这正展示了他们各具风格的思维特征与阅读视野。在学生交流各自的理解后,我分别作了这样的引导:“尽管你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这种有意之为,旨在通过一种价值的引领使学生真正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和人物的个性特征。

三、读写结合,依托文本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写放进来,不一定当堂写,可以课内说,课外写。但是写必须依据文本,加强指导。如教学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此时读者那悬到嗓子眼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峰回路转,化险为夷,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侥幸躲过一劫。这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他们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如释重负,然后请学生想象一下此时伯诺德夫人、杰克和杰奎琳会想些什么,并想象一下人物的神态和动作,进行说话练习,并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当时的场合进行合理的想象。因为有了前面环节的细细品味和教师的及时提示,学生说得不错,课后再请学生写下来,这样一个过程,不仅仅是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和培养孩子想象能力,也是孩子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孩子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本堂课就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引导孩子以本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引子,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照亮美国的蜡烛 篇6

埃利斯.塔克跟着母亲生活。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死在了矿井下。母亲只能依靠卖饭来养活塔克和自己。

塔克高中毕业后,背着母亲独自去了矿山。他需要一份工作。矿主看了看他,用拳头捶了几下他的胸膛,然后大笑着点头,让他签了合同。

回家的路上,兴奋的塔克想着自己以后能够替母亲承担生活的重担,显得相当快乐。他哼着歌,却忽视了矿山上那接得乱七八糟的高压电线。

一道绚丽的电弧,高温让塔克惨叫一声昏倒在地,所幸的是,他被高压电线弹开,而不是被吸在上面。直到夜幕降临,矿工们才发现了这个可怜的孩子。他的两条腿已经被高温烧得焦煳。

大家急忙把塔克送到了距离镇子最近的医院。经过抢救,虽然塔克保住了生命,但失去了双腿,他一辈子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了。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埃利斯夫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祈祷着这一切都是一场噩梦,让自己早些醒来,可她等来的,却是塔克的委靡不振。

出院之后,他多次企图自杀。这让埃利斯夫人无法继续出去卖饭来维持生计。母子俩人过得很惨淡。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埃利斯夫人仍旧坚持每天在花瓶里换上一束野花,想以此来打动儿子,让他坚强地活下去。

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让塔克终身难忘。因为飓风的肆虐,小镇上的电缆被风吹断了,整个小镇都陷入了黑暗之中。埃利斯夫人一边喊着塔克的名字,一边寻找着火柴和蜡烛。

找遍了整个家里,埃利斯夫人只找到了一个约有一厘米高的蜡头,她把蜡头放在桌子上,然后划亮了火柴。

“哈,看看,我们只剩下这个了,继续活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塔克阴阳怪气地说。

埃利斯夫人颤抖着,把那根蜡烛点亮,大步朝儿子走过去,然后,狠狠地给了他一个耳光。

蜡烛柔和的光芒在房间里跳动着,屋子里顿时明亮了不少。埃利斯夫人严厉地说:“塔克,你这个不争气的家伙,你给我看着!就算是再短的蜡烛,也比你有用。它们一样可以发出不逊色于整根蜡烛的光亮。”

捂着火辣辣的脸,塔克安静得像一尊雕像。

塔克很快离开了轮椅,他请求母亲给他做了两个棉垫,绑在了残缺的大腿下面。他挣扎著,用手撑着地慢慢地向前挪动着——他要去矿山,走过那坎坷的满是石头的路。

埃利斯夫人跟在儿子的后面,看他努力地挪动着,碎石把他的双手磨烂,血流在地上。许多人大喊着埃利斯夫人,问她是不是疯了,怎么可以这样对待自己的儿子,埃利斯夫人却微笑着默不作声,眼里噙满泪水。

塔克从家挪动到矿山上,整整用了8个小时。疼痛让他的汗水湿透了衣服,又被风吹干了,然后再次湿透。如果不是他失去双腿,矿主几乎认不出眼前这个泥人是谁。

在塔克的要求下,矿主终于答应给他一份检查旧矿洞和新打的矿洞的机会。那需要人具备灵敏的鼻子和经验。

没有人相信塔克会干好这份工作,可塔克坚持了下来。

迄今,塔克已经坚持做了23年,并且仍然准备做下去。他不但用自己的努力养活了母亲,还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如今,埃利斯夫人已经去世。头发花白的矿主,也想给塔克一个安稳的没有危险的工作。可是,被塔克坚决地拒绝了。

塔克说,他永远记得那个停电的夜晚,母亲的一个耳光和那句话——就算是最短的蜡烛,也一样能够发光!

蜡烛引发火灾的调查报告 篇7

(1) 超过1/3的蜡烛火灾起火于卧室。16%起火于客厅, 14%起火于浴室、11%起火于厨房或烹饪区。

(2) 蜡烛火灾通常起火于各种可燃物。11%的蜡烛火灾起火于床垫或被褥, 造成17%人员死亡。9%起火于窗帘或百叶窗。6%的蜡烛火灾起火于软体家具, 在有人员死亡的住宅火灾中占25%。

(3) 12%蜡烛引起的住宅火灾发生在12月, 多数由冬季可燃性装饰品引起。

(4) 蜡烛火灾发生最多的时间为圣诞节、新年与圣诞节前夜。

(5) 超过一半 (56%) 的蜡烛火灾的发生是由于可燃材料太靠近蜡烛。蜡烛应置于远离可燃物至少3.6m之外的位置。

当最后一滴蜡烛燃尽 篇8

感谢您, 老师!是您的无微不至呵护了我们易挫的心灵, 是您用无数的事实向我们表明, 学习并不是负担, 而是快乐。是您指引着我们前进, 您那暖如和风的声音伴随着我们成长。

感谢您, 老师!是您教会我们勇往直前。不要因为成功就扬扬得意, 不要因为失败就沮丧不已。要在失败中汲取教训, 在困难中积聚力量,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不管我们做什么, 你总是倾己所有帮助我们。

感谢您, 老师!您从不向我们大呼小叫, 您总是殷切地希望我们如您所愿, 可是不争气的我们却总是做不到。您没有放弃我们, 继续承受一切压力, 即使得到的回报微不足道。您让我们懂得做人、做事, 让我们懂得如何去生活。您带领着我们这些对社会如白纸一样的孩子, 去一步步接触, 一点点渗透, 教会我们怎样在这弱肉强食的社会中, 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而不被同化。

也许某一天, 当我们这些曾经的孩子都长大了, 忽地发现, 原来当年在黑板前握着粉笔挥舞的老师, 已白发苍苍, 我们又该如何去回报我们的老师?是他们用青春塑造了祖国的未来, 是他们用一寸寸的粉笔书写出了台下学生们的宏伟蓝图。

老师是辛劳的, 可塑造灵魂的工作是伟大的;红烛的燃烧是短暂的, 可她燃烧自己, 照亮别人的心却是永恒的。老师, 这一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职业, 一直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一直延续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蜡烛燃烧背后隐藏的化学原理 篇9

原理一:蜡烛燃烧的现象。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白色的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吹熄蜡烛时,可看到一缕白烟(石蜡蒸气遇冷凝华产生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试题设计一:

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股白烟,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这股白烟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

A.白烟中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并针对这些假设设计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填序号)。这样做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

【解析】本题素材来源于教科书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实验,设问比较巧妙,有新意。只要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实验的每个细节都比较清楚理解,同时明白“白烟是固体小颗粒”,再将两者综合起来考虑,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题目就迎刃而解。

原理二: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

物质燃烧时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与氧气充分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若这三个条件缺少其一,燃烧就不能正常进行,因此常见灭火的原理有:(1)隔离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蜡烛是常见的可燃物,经常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或灭火的原理。

试题设计二:

1.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C.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2.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B.成站立姿势跑出

C.伏低身子逃出D.淋湿衣服爬出

【解析】以上两题将燃烧与灭火的知识寓于实验或生活情境之中,使化学、物理学及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在题1中由于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将蜡烛燃烧产生的热很快地散失在大气中,从而使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使蜡烛很快熄灭,故选C;在题2中由于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随热气流上升至高处,热二氧化碳的密度小于空气,因此上方CO2浓度大,引起高处蜡烛先熄灭,且不完全燃烧产生炭黑,故选B。

原理三: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前后,由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发生改变,因此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试题设计三:早在300多年前,化学家们就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研究。下面图1是波义耳、拉瓦锡分别在1673年、1777年所做的定量研究实验,他们的研究推动了化学理论的发展。下图中两个实验是为研究_____定律而设计的。小华同学阅读了波义耳、拉瓦锡的故事后很受感动,决定用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两位科学家的科学结论。

实验时,小华将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上添加砝码至天平平衡。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小华发现天平_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小华百思不得其解,聪明的小强提醒小华:你要吸取波义耳实验与发现真理失之交臂的经验。小华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_________。小强、小华决定改进实验装置重新进行实验,他们改进的方案是_________。通过上述实验,小强、小华感触很深,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这条科学结论对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有什么重要意义?

【解析】本题通过科学家探究真理的足迹,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科学严谨的思想品德。选材很熟悉,立意较新。波义耳在敞口的容器中加热金属,金属的质量增加了,错失了发现真理的机会;拉瓦锡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金属后得出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从而发现了质量定恒定律。因此,在科学研究中要有系统的方法、细致的科学态度。蜡烛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逸散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用蜡烛燃烧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设计在密闭的装置中进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原理四: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守恒。

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的分析研究化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试题设计四: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II、装置III的质量。按图示连接好仪器装置,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口抽气。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II、装置III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_________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g。

(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

(3)装置II和装置III的顺序能否颠倒?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4)理论上,装置II和装置III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_________。

(5)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

【解析】本题通过蜡烛燃烧实验将实验结果的定量分析与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考查实验能力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由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守恒,蜡烛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该实验装置中的浓硫酸是吸收生成的水蒸气;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因此,装置II、III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碱石灰也能吸收水。根据装置II、III变化前后质量差可分别求得H2O、CO2的质量,再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即可正确答题。

原理五:利用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由于蜡烛燃烧消耗装置内空气中氧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若使产物二氧化碳被吸收,装置内的压强会明显减少,可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试题设计五:小明和小芳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通过图l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_________,并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注: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体是水)

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它原因吗?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1)取黄豆粒大小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水份,放入捆在电烙铁下面铁片的凹槽内;

(2)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人钟罩内,并立即塞紧橡皮塞;

(3)待蜡烛熄灭后(蜡烛有剩余),接通电烙铁电源,发现白磷先熔成液体,接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明通电前钟罩内含有_________,产生白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

[得出结论]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的另一原因是_________。

[交流与反思]小明和小芳分析了上述实验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_________。

【解析】本题通过蜡烛燃烧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素材来源于原人教版教材,由于可燃物的燃烧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但不一定是纯净的氧气;灭火时需隔绝氧气,但装置中并不一定不含氧气。故燃烧时所需氧气的浓度、灭火时所含氧气的浓度均有一个临界值,当氧气的浓度大于此临界值时,可燃物能正常燃烧;小于此临界值时,可燃物不能正常燃烧,因而火焰熄灭。因此,实验室中只有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小小的蜡烛燃烧蕴藏着许多化学道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善于应用,就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蜡烛是人们生活中的日常用品, 也是学生实验中常见的化学用品, 蜡烛燃烧是常见的化学变化。一支小小蜡烛的燃烧深藏着许多化学道理, 闪烁着化学原理, 越来越被中考化学命题者所关注。本文从蜡烛燃烧隐藏着的化学道理入手, 结合中考化学试题, 分析蜡烛燃烧背后隐藏的化学原理。

从教师角色“蜡烛”解蔽教师生命 篇10

1 蜡烛来源:废品再利用

长期以来, 我们以“蜡烛”比喻教师这一职业。人们对这说法似乎也已深信不疑。然而当我们关注和察觉到蜡烛的原材料时, 便发现这一说法有待商榷。蜡烛的很大一部分原材料源自于石蜡产品的边角料, 又被称作下脚料。这表明蜡烛源自于废品的再利用, 而将废品的再利用与教师相比拟, 无疑是对教师生命意义的忽视和贬抑。早在原始社会, 部落的氏族首领和具有经验的长者、能人, 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 有意识、有步骤地把生产知识技能、生活经验、风俗习惯和行为准则等传授给年轻的一代, 于是人类社会最初的、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教育便出现了, 而那些承担教育之责的部落首领、长者和能人自然成为最初的“教师”。在古时, “教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 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 而荀卿最为老师。而后教师被认为是教授知识、解答问题、不苟言笑的人, 如《师说》中:“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无论是何种起源, 教师都是作为有个体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类人, 而与蜡烛的来源废品差之千里。鉴此, 作为灵动的生命体的教师, 首先, 他们绝不会是废品的再利用, 相反, 在教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他们, 涵养着教学智慧。其次, 他们处于不断地成长和可持续地发展当中, 这与废品的简单利用不可相提并论。因此, 从蜡烛的来源来看, 我们发现教师的生命在很大程度上遭遇了严重的误解和忽视。

2 蜡烛工作原理:不点不亮

蜡烛, 作为一种照明工具, 其工作原理极其简单:不点不亮。其中内隐的信息:蜡烛是一种工具;蜡烛的工作是被动的。从蜡烛这个视角来审视教师生命:教师是教的工具;教师的工作是被动的, 也使教师的生命陷入了贬抑和异化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 在从事教师职业的过程中, 工具理性的教师观使教师职业“降低为机械的习惯, 降低为虚伪的、半心半意的例行公事”; (鲁道夫·奥伊肯, 1997) 使教师“感受不到因从事这一职业带来的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满足”。 (叶澜, 2001) 将教师比喻成蜡烛, 排除了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主体的生命体验、情感和态度, 只剩下了无生趣的“教学骷髅”。 (袁丹、田慧生, 2013) 遮蔽了教师内在的生命发展, 使教师沦为工具。生命工具化掩盖了教师作为生命本体的特征和需求, 导致教师的教育生活丧失了乐趣, 教师失去了幸福。

“不点不亮”的蜡烛原理亦是将教师的主体性异化在客体性当中。教师本该是自己的主人, 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着清醒地认识。他们有着自我教育, 自我批判, 自我发展, 自我完善的能力。 (何齐宗、沈辉香, 2006) 然而, 蜡烛原理湮没了教师的主体性, 主体性的迷失令人担忧。马克思在论及职业选择时, 突出的强调过主体的创造性, 曾经指出:“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些职业时, 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 而是在在自己的领域内进行独立的创造。” (马克思, 1982) 教师在具体教学当中, 他们积极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形成和发展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与蜡烛不点不亮的被动原理相差甚远。首先,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 将教师比喻成蜡烛, 强化了其工具理性, 简单化了教学过程和教师的生命意义;其次, 教师专业的本质规定在于自主、主动和创造。 (张培, 2011) 将教师比喻成蜡烛, 使得教师机械地承担蜡烛角色, 脱离了创造的冲动和自由的意志成为被动的客体。导致教学过程的无聊乏味, 教师生命的压抑和教师主体性的放逐。因此, 从蜡烛的工作原理来看, 我们发现教师的生命丢失了其本身应有的丰富性和主动性。

3 蜡烛精神:牺牲我自己, 点亮大家

蜡烛以其伟大的奉献精神:牺牲我自己, 点亮大家, 而广为人们称赞。因此, 站在利他性和社会价值的立场上, 把蜡烛比喻成教师似乎毋庸置疑。然而, 教师蜡烛般的奉献精神同时也折射出教师“异化”的生存状态。所谓“异化”, 是指劳动对劳动者来说变成了“外在的东西”, 变成了“异化劳动”, 即“自我活动表现为为别人活动, ……生命过程表现为生命牺牲, ”“劳动者把自己的生命贯注到对象里去, 但因此这个生命已不再属于他, 而是属于对象了”。 (马克思, 1844) “异化”的生存状态将教师的生命置于可悲的境地, 教师教书育人变成了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在过分鼓吹教师奉献精神的同时, 也在悄然声息地吞噬教师作为“人”的存在这一事实, 从而湮没了对教师生命成长和生命意义的关注。

现实中, 教师的生命被挤压在神圣化的职业角色、强制化的制度规范和过高化的社会期待之中, 教师被形象地描述为“在夹缝中的生存的尴尬人”。 (王枬, 2002) 长期以来, 在各种社会观念的支配下, 已不把教师当“人”看待, 但是, 作为普通、具体、鲜活的个体, 教师也有马斯诺所谈及的各种需求。在蜡烛的奉献精神里, 教师的生命成长和生命意义找不到其生存的空间。首先, 蜡烛的牺牲精神消解了其生命成长意义, 即教师的生命如蜡烛般只有牺牲而丢失成长;其次, 作为完整生命个体的教师不复存在, 单一的追求社会价值, 而割裂了与自我价值的联系。因此, 从蜡烛精神来看, 我们发现教师的生命的发展性和完整性成为了被悬置的异域, 游离于教师的生命之外。

4 人文关怀与教师生命

综上分析, 把传统教师角色定位为蜡烛, 忽略了教师的生命存在, 导致教师生命中美感与幸福维度的丢失。为更好地解蔽教师的生命, 笔者提出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首先, 关怀教师人性化的生命, 也就是尊重教师不同的天赋、兴趣、性格、情感、体验等, 还教师一个最真实的自我。其次, 关怀教师整体性的生命, 也就是关注教师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及统一, 关注教师身体和灵魂的统一与舒展。最后, 关怀教师发展中的生命, 教师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周期性的过程。关怀教师回归生命体验的过程品性, 让教师在实践和反思当中自觉自在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何齐宗, 沈辉香.论人文关怀与教师的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 2006 (48) .

[2][德]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M].万以,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69.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56-45.

[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6.

[5]袁丹, 田慧生.有效教学的生命向度[J].中国教育学刊, 2013 (41) .

[6]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10.

[7]王枬.美丽教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0.

[8]张培.让教师诗意地栖居在教育中[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34) .

制作彩色蜡烛等 篇11

材料:彩色蜡笔,蜡。

制作方法:

1、找一个废弃的罐装饮料桶(如1.25升的可乐瓶子),整齐地剪去盖子的部分,把蜡和蜡笔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热水(最好用开水)中,并搅拌里面的蜡和蜡笔,使之全部熔化。注意:小心一点不要烫伤了。

3、把熔化的液体倒入一个形状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块巧克力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哟(至于原因嘛,往下看)。当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人作蜡烛芯的线。

4、待蜡冷却后,再倒入别的颜色的蜡,这样把不同颜色的蜡一层层加上去,好看的彩色蜡烛就做成了。

太阳能滴管装置

盆花在烈日下,特别是在夏天需水量很大,相对在弱光下需水量就少。平时家里盆花浇水的任务大都由我们包干,但每当暑期我们外出旅游时,家里的盆花浇水就成了大问题。为了让盆花在无人浇灌的情况下也能健康地生长,我俩设计了一种太阳能滴灌装置,解决了这个难题。

制作材料:

44×66(mm)太陽能电池板2块,与之适配的电动机1只,盛水桶1只(可用大号饮料瓶代替),直径30×150(mm)左右的塑料管1根,5×30×30(mm)塑料板1块(可用木板代替),铁皮易拉罐1只,细圆珠笔芯管1根,平头螺丝、螺帽1副,细铁丝,锦纶线,木板,木条等。

制作方法:

1、用一块10×280×200(mm)木板做底板,底板上按图固定一根300(mm)长的木档做立柱,立柱顶端固定一块装有两片太阳能电池板的薄木板。

2、用细圆珠笔芯管接长电动机转轴,转轴顶端固定一只直径为30mm的圆轮,偏离中心处固定一只螺丝,在螺丝上固定一根可活动的铁丝连杆。将电动机按图用薄铁片固定在支架上。

3、将一根直径30mm的塑料管一端用火加热,然后趁热用尖嘴钳将管口做出一个倒水口,底端粘上三根细塑料棒做撑脚。

4、将易拉罐剖开,反碾、压平,然后将它剪出10只直径略比塑料管内径小的圆,分别钻出直径2mm的中心孔,再沿半径剪开。将这些圆按半径位置首尾相接,做成螺旋杆。

5、将螺旋杆的轴用锦纶线与转轮偏心螺丝上的铁丝连杆相连,做成涡轮抽水泵。

6、将水泵固定在一稍大的水缸中,盛上水。在水缸沿上固定一只塑料水盆,水盆中放一根稍粗的多股棉线。

7、用导线接通电源,将该装置放在太阳光下,水泵就开始工作了,水被抽到水盆中,然后被水盆中的棉线滴灌到花盆中去了。

专家诊断:

1、从这个装置的设计图来看,电动机与水泵的连接是直驱式的,由于电动机的转速很快,带动水泵,水泵抽水的速度也很快,水缸边上的小水盆很快就会装满水溢出来。

2、棉纱线可以直接从水缸里引水,这个装置似乎多此一举。但作为一种新能源应用的创新设计,它的前半部分“太阳能抽水机”,确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处方:

1、如果仅就这个装置而言,为了减小水的流量,就要改变电动机转速。一个最简易可行的办法是装一组皮带传动轮来改变转速。

蜡烛 篇12

不久前这样一条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烈追捧:饭桌前, 爸爸一边用ipad阅读报纸, 一边等早餐上桌。一只不知趣的苍蝇在周围飞来飞去, 当苍蝇落定, 爸爸习惯性地抄起手里的ipad拍去, 惊起碎玻璃一片片……

这则广告意在阐述报纸不能被替代的原因, 却也着实让一批报人心寒——难道我们的报纸只能发挥它的物理属性, 只剩下打虫子的作用了吗?

随着电视媒体的发展, 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和日益壮大, 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开始受到威胁, 报纸远不如之前那样叫好叫卖了。最直观的认识就是周围看报纸的人越来越少了, 看电视、上网的人越来越多了。

2005年开始, 我国报业的下滑也极为惨烈。2005年初冬, 吴海民先生撰文, 报业的冬天来了。

2007年9月, 美国《正在消失的报纸》一书问世, 似乎给报纸判了死刑, 敲响了报业的丧钟。该书封面赫然写着:2043年春季的一天, 美国一位读者把最后一张报纸扔进垃圾桶——从此, 报纸消失了。

该书通过统计美国报业的家庭渗透率等数据来论证报业的结局。这个成熟的产业在20世纪二十年代早期发展到顶峰, 家庭渗透率达到130%, 到2001年, 下滑到54%。而统计的日报读者数, 从1967至2002年, 日报读者数以每年0.95个百分点下降, 按照此趋势, 到2043年, 日报将没有读者。[1]

一时间, 所有报纸从业人员都自嘲他们是在送葬的队伍中。报业真的成了好景不长的夕阳产业吗?报业的末日真的要降临了吗?

二、报纸的救市措施

面对报业的颓败和新媒体的强大, 各地报业集团也是各显神通, 想尽办法扩大发行量, 增加广告, 以期获得更大的利润, 仿佛这样就是挽救报业的命运。

(一) 降价促销

报纸越来越厚, 有奖征订越来越多, 促销幅度越来越大。不可否认, 在商场常见的有酸奶、牛奶类的促销活动, 的确效果显著, 但是报纸却并不适合这样的策略, 其原因在于酸奶等属于低介入度的生活必需品。当消费者徘徊于购买哪种品牌时, 促销有可能成为影响天平的那一根“羽毛”。而现阶段的报纸则不同, 报业需要做的是重新唤起人们对整个报纸行业的认同, 这绝不是简单的低价促销就能挽回的, 甚至低价促销反而适得其反, 让受众觉得报业在自爆其短。为什么《南方周末》提价50%, 依然保持着一百四十多万份发行量?可见报纸的优势绝不在于它的廉价。

(二) 与新媒体叫板

之前沸沸扬扬的《安徽商报》3D广告, 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 甚至有人说这是报纸未来的出路, 是报纸的一声春雷, 这样的说法显然是无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这种扬短避长的做法无疑是极其愚蠢的。从技术层面上比较, 报纸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 报纸上的3D广告如何尽善尽美、精益求精, 也根本无法与互联网相抗衡, 妄图在这方面取胜显然是以卵击石。技术的优势永远是偏向互联网而不会垂青于报纸。

(三) 在电子版、手机报上寻找出路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 很多报纸急于寻找出路, 转战网络, 纷纷开通电子版。其实, Ipad也好, 平板电脑、阅读器也罢, 充其量只是一个载体, 放眼当前国内的大多数纸媒应用, 大多难逃“阅览室”、“网站新闻”的模式, 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新终端的特性, 那这种搬运工一样的工作又有多大意义呢?[2]

三、报纸价值的重构

以上这些措施其实不过是在赔钱赚吆喝, 很难有持久的收益, 其核心问题是未能建构起合理的盈利模式, 未能寻求到合理的生存形态。在这里, 或许“蜡烛效应”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蜡烛, 最初是用作照明的工具, 可随着其它照明工具的产生与应用, 蜡烛产业不得不重新为自己的功能、市场重新定位, 最终从照明的工具发展成为情调的工具, 实现了功能的突破和转变。今天, 当一手端咖啡, 一手拿报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标志, 报纸该如何重新建构自己的价值呢?

传统报纸是以售卖信息为主, 在此基础上通过二次销售获得利润。如今, 在这一点上报纸显然无法与新媒体抗衡。笔者认为, 报纸未来必须告别简单传播信息的时代, 放弃名人, 选择权威, 放弃庸常, 走向精品, 从“新闻纸”走向“意见纸”。报纸实现这一的价值重构,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内容重构:以深度为宗旨, 以公信力制胜, 以“质”对抗新媒体的“量”, 实现意见主导的回归, 这是报纸永恒的优势

喻国明曾剖析, 传媒经济本质上是影响力经济, 传媒的市场价值并不仅仅由于它所凝聚的人群数量所简单决定的, 传媒作为一项产业的市场价值在于, 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它的受众, 并且这种对于受众的影响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一步影响社会进程, 影响社会决策, 影响市场消费和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报纸通过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所取得的社会影响, 是其在经济上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商业目标的实现, 要通过获得公众信任和社会影响, 进而创造出一种良性循环。 (如图所示)

信息生产的发展导致现在的局面, 缺少的不是信息量, 而是质。就如同我们现在缺少的不是生产的粮食, 而是营养、口味、营养成分, 甚至是包装。新闻亦是如此, 人们更多的关注的是对新闻的加工制作。互联网、电视在覆盖面和暴露率上确实优于报纸, 但是影响力上却并不存在明显的优势, 甚至远不及报纸。信任是一种很稀缺的东西, 因此有可能形成自然垄断。[3]媒介公信力调查显示, 公信力最高的还是报纸。因此报纸要发挥公信力这一优势。然而据调查, 1970年至2010年, 报纸的信任度以每年0.6个百分点的平均速度下降, 按照这个速度, 将于2015年达到零。[4]因此, 整个报业必须联合起来, 致力于挽救整个行业的公信力。

(二) 发行策略重构:重视培植下一代读者

利奥·基维耶拉夫认为:随着今天对报纸不屑一顾的年轻人年龄不断增长, 他们将成为报纸的读者。这样的乐观是毫无依据的。[5]现代的老人之所以习惯于阅读报纸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并非是由于报纸本身的优势所致, 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习惯于以往的生活方式, 而对于已经习惯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我们, 有什么迹象表明我们将在年老时改变现在的阅读方式, 开始订阅报纸呢?

美国常用的做法就是向小学生免费赠阅某种报纸, 唯利是图的资本家显然不只是在做慈善, 他们的目的就是在培育潜在读者, 与潜在读者建立关系, 等到这一批批孩子长大成人, 他们选择报纸时, 儿时的记忆会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作出判断和决策。

《英语周报》在这方面可以算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从小学到大学, 一直伴随着学生的成长, 这不仅是一种市场的占有, 更是对读者心理的占据, 《英语周报》承载着莘莘学子学习、成长的记忆。这种营销模式产生的效果是当这些学生进入大学, 面对四六级考试而产生订阅英语学习报纸的需求, 《英语周报》成为首选。

(三) 经营策略重构:改变单一生财模式

据调查, 现在报纸80%靠广告, 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在我国很少见。这种单一的生财模式必然让报业面临岌岌可危的局面。一旦广告主将资金投注覆盖面更广、经济效益更大、见效更快、回报率更高的电视、互联网等媒体, 对报纸而言, 无异于釜底抽薪, 因此必须打破这种单一的生财模式。

报纸要多方生财, 最常见、最有效的是发挥品牌效应, 延长产业链。在这一点上, 报纸应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 也就是品牌的作用, 常见的是问鼎与文化相关的产业, 也可以涉足其他产业。

2011年4月28日, 《申江服务导报》线下实体店“申活馆”在思南公馆闪亮登场, 颇具创意地走出了一条品牌报纸与实体“店”的互动之路, 将《申》报一贯提倡的生活方式概念立体化通过展示和现场定制订购服务, 为读者们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体验空间, 以及与读者的开放、互动活动, 同赏创意之美, 分享人间至爱, 共同品鉴《申》报品牌精髓之所在:“让眼光比生活高一点”。通过这样的平台, 《申》报拉近了设计与普通大众的距离, 让设计走入生活, 让生活更具设计感, 也是《申》报品牌转型为城市时尚生活服务运营商的关键步骤。[6]这一大胆尝试值得我国报业学习借鉴。

(四) 性质重构:公益化与商业化并驾齐驱

市场经济的今天, 也许提出报纸走公益化的道路会显得不合时宜, 与时代背道而驰。商业化和公益化毕竟是两个不同的驱动力量。但是, 我们不能将报纸的形态局限在当下的形式。走公益化的道路对于未来的报纸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未来报纸极有可能回归最初的形态, 即由公益性机构或者中立的社会赞助、主办, 这也有利于报纸回归其中立、客观、公正的本质。

美国慈善基金会已经在采取行动, 例如开办自助新闻报道、记者培训等等, 以填补因谋利动机所造成的短视行为而留下的空白, 让报纸在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独领风骚。

四、结语

媒介叠加性发展轨迹告诉我们, 报纸的彻底消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的报纸究竟面临怎样的局面, 是否会退出历史的长河, 何时退出, 或者又将以怎样的姿态华丽转身, 也许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作为传媒人, 我们显然不能坐以待毙, 而要以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 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菲利普.迈耶.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M].张卫平,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7:3-4, 14.

[2]刘晛.ipad, 纸媒的救星?[J].现代广告, 2010 (9) .

[3][4]菲利普.迈耶.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M].张卫平,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7.

[5]利奥.基维耶拉夫.消除报纸衰落的传言[J].媒体生活杂志, 2003 (6) .

上一篇:情景体验教学下一篇:主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