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理论

2024-10-01

预防理论(通用10篇)

预防理论 篇1

煤矿事故的频繁发生多年来已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由于工作环境的不理想、对于人员的管理教育以及煤矿公司的技术培训没有落到实处、不可忽略的自然灾害等因素使得煤炭矿业公司在中国一直处于风险之中, 毫无疑问煤矿企业的发展并不理想。从突变理论这个突破口笔者分析了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

1 引起煤矿事故的原因

1.1 系统问题

法维尔日曾经说过:你总是把事故视为在生产过程中任何不可预见的停止, 以此作为根据机或信息, 形成了对人或者机器对工人造成的创伤来研究, 每个人都力求防止出现事故从而把提高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任何问题发作前一段时间, 当系统的布局是不适当时, 又或者当系统布局不能适应系统功能, 在这个时期, 一些系统将发生故障, 不能够运行自己原有的功能。事故问题在这一刻很容易产生。煤矿市场是拥有一个很大的需求量, 如果煤矿事故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时候, 也就是不能完成计划任, 煤炭企业往往为了达到计划目标, 提高生产进度, 忽视管理, 增加了生产强度, 使系统超出负荷运行, 这是额外的风险系数, 使煤矿事故频繁发生。

1.2 安全设备是不完美的

煤矿工人每天都要操作煤矿设施, 这就证明设备是煤矿工人安全的保障。因为煤炭市场在几年前, 使煤炭企业效益低, 不充足的资金对于安全设施的建立被忽视, 许多煤炭企业只注重生产效益, 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对于安全设备只是口头上说说, 充耳不闻, 让其投资设备简直是痴人说梦, 完全不考虑工人的生命, 视之儿戏。

1.3 反馈不及时

反馈是指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把周围环境的影响系统作为一个信息回馈系统。这让我们知道系统链接出问题, 然后做出调整, 使系统正常运行。人机系统是由每个单元组成, 如果单位不及时把信息反馈到系统, 又或者这些信息可能是错误的反馈信息, 这个就很容易发生事故。如果它是一个系统问题, 会影响系统运行的效率。有必要修改系统, 但因为没有及时回应, 断层系统不能纠正, 还在连续操作, 会形成更多的系统问题。

1.4 低技术水平的煤矿工人

煤矿事故一旦发生, 那么煤矿工人必然首先受到伤害, 他们是事故的主要受害者。煤矿作业不是仅仅的随意开采, 它是一项需要技术含量工作, 不仅需要人们会最基础的开挖煤矿, 还需要煤矿工人熟悉机器的操作流程, 对于底下的工作环境更要明明白白, 清楚地知道煤层厚度, 对于地质构造, 地层是否稳定, 以及煤层的深度等等。由于煤矿的供不应求, 这就导致开发商对煤矿工人的需求量相对而言比较大, 但是煤矿工人大部分有闲散人员组成, 他们对于煤矿的了解少之又少, 严重缺乏安全意识。低水平的煤矿工人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反而会增加操作机器错误的概率。

1.5 工作环境艰苦

如果是说, 人的因素是主观元素引起事故发生, 那么工作环境是触发重要的客观因素之一。工作环境是好是坏对每个人都有重要的影响, 主要是工作效率。向我们所想的, 再好的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活力, 精神力, 这样工作效率不言而喻, 肯定是比较高的。但是在环境相对而言比较差的地方工作, 人容易产生厌烦感, 工作漫不经心。煤矿工作者在大多数的时间花费在地下, 黑暗, 狭窄, 缺乏氧气, 粉尘是煤矿的工作环境。劳动人民一年四季都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具有较强的作业, 影响工人的工作质量。再加上工作地址变更或加作业, 这对于每个人的心灵和身体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大大地增加事故的发生概率。

2 突变理论的运用

突变是指在事物变化过程中发生间断或者突然的变换, 它出现的存在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活动中, 有人在疑问, 突变理论有什么用, 它可以告诉我们煤矿事故发生的具体的原因, 我们可以根据原因想出处理解决办法。同时他也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系统有没有发生变化, 我们可以根据原因来看看系统是否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如果系统变化的强度太大了, 将会发生突变, 系统将进入一个新的相对比较稳定的系统, 不能回到原始安全情况。

煤炭事故的发生可以理解为参数的变化引起的系统的改变。系统从安全形势进一个故障形式下是一种突变。冲击理论用于煤矿事故预防管理方面, 以防止有重要影响的问题上面, 总结了引起事故发生的原因, 突然的变化理论可以帮助来解决这些问题。

3 防治煤矿事故发生的措施

3.1 发展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人为因素是一个重要的煤矿影响因素。提高人为因素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能够有效地防止事情的爆发, 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教育和技术培训。这样子煤矿工人就能知道发生事故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运用掌握好的知识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提高运行功率。

3.2 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

为有效解决煤矿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安全水平。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那就是改变管理方法, 否则一些都是徒然。对于煤矿工人的安全教育要加强, 领导者要根据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进行安全管理, 这样才能把安全水平提高, 确保煤矿事故的减少。

3.3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环境可以改善工人的工作效率。良好的的环境不仅包含了操作环境, 还可能生活环境, 例如改善工人的住房条件, 提高地下水分和通风条件。给每个工人提高良好的风粉尘装备。这些都可以提高工人的生活工作环境。让员工认真工作, 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

4 结语

煤矿开采事故是有原因的, 所谓存在即是合理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善和预防这些影响因素。我们要更多的去关注煤矿安全问题, 确保煤矿采挖在稳定的条件下进行。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煤炭市场需求正逐渐增加, 煤炭不仅仅由市场供应资源, 并带来经济效益, 但是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些年来使得煤矿公司陷入困境, 国家和企业尽管有一些预防措施, 但鲜有成功。煤炭开采仍然是一个严重的事故, 在中国事故案件中是一个重要的部分。防止煤炭开采事故的发生, 是国家和企业需要处理查询的。本文先从理论的角度讨论, 分析事故频发原因, 并提出防止煤炭开采事故的发生措施。

关键词:突变理论,原因分析,预防管理

参考文献

[1]慕庆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构想[J].企业经济, 2003 (4) .

[2]门洪云.突变理论在煤矿事故预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煤矿安全, 2008 (34) .

[3]郭鹰.基于突变理论的公司治理文化评价[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3) .

[4]史志富.基于突变理论与模糊集的复杂系统多准则决策[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6 (28) .

预防理论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了解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

2、培养学生团结协助和积极上进的精神。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避免运动损伤及处理。课的类型:理论分析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分析法、观察对比法、总结法。教学步骤:

一、课的导入部分

1、师生问好。

2、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进行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为了锻炼意志,提高体能,增进健康。如果在体育运动中不能注意选择安全的运动环境,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就可能导致运动损伤。同学们!下面我们进行分组讨论:造成运动损伤的因素有那些。

3、学生活动: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由小组长对本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记录。

(教师巡视,并诱导学生打开思路。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4、过5—8分钟后,教师让学生停止讨论,请小组长总结好记录。

二、展开部分

1、教师播放录像,提醒学生认真观看。

(放录像: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 4分钟时间)

2、看了录像之后,对各小组进行核对,并给予评价。答对一个原因给这小组奖一棵红星★。

给答对最多的小组再奖一棵红星★。

3、教师对各小组的原因进行归纳。

a、思想认识不足。b、准备活动不充分。c、做高难度动作。d、疲劳过度。e、自然条件恶烈。

4、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找出原因了,那么该怎么预防呢?请认真观看录像。

(放录像: 运动损伤的预防 4分钟)

5、录像观看后,布置学生分小组归纳总结。小组长把本组讨论结果记录。(5分钟)

6、学生自我闪光。抽二个小组上台,把本组讨论的结果,由小组长向全班展示。老师暗示全体学生给予鼓掌。并给予上台的小组两颗红星(★★)其它小组答对一个给一颗红星。

三、课的深入部分

1、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运动损伤的原因和运动损伤的预防,如果万一发生了怎么办呢?请认真观看录像。[看录像: 创伤出血的处理

软组织损伤处理

伤口处理 外伤性骨折分类 伤口处理(外)](12分钟)

2、录像看完了,给二分钟的时间分小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学生上台对对运动损伤的处理进行小结,时间一分钟。

3、分别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四名,给红星五颗、四颗、三颗。

四、结束部分

1、评价

请各小组数红星,排出名次,给各小组鼓励。

2、想一想:

(1)怎样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

(2)如何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3、健康快车: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能否大量饮水?

(放幻灯片:

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能否大量饮水)板书设计: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1、运动损伤的原因; 红星: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1)、_________ ★★★ ★★★ ★★★ ★★

(2)、_________

(3)、___________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第八组

(4)、____________

★★★★ ★★ ★★★ ★★

2、运动损伤的预防:

4、想一想:

(1)、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

3、运动损伤的处理:

(1)、_______

(2)、_______

预防理论 篇3

一、疾控工作绩效考核概念

绩效(performance)是“结果”“过程”以及“未来目标”的总体策略,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组织目标或承担的职能;二是实现目标或完成职能的过程和行为;三是实现目标或完成职能的结果、工作成绩和工作效果;四是提供的条件,尤其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工作结果,即胜任能力。绩效评估是将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内容,通过可以度量的指标量化出来的过程,以客观表达组织职能完成状况。疾控工作绩效是在现有的条件下,从事疾控工作的机构和组织落实疾病预防控制7项职能(卫生部第40号令《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第二章第十一条)的过程、工作的成绩和效果。疾控绩效评估是建立并运用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将这些条件、职能落实过程、工作成绩和效果量化表达。

二、疾控工作绩效考核理论体系

1.疾控工作绩效考核内容疾控绩效

评估的对象主要包括5个层次:区域、机构、科室、项目和岗位。前2者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后3者是疾控机构内部管理的重点。区域指标评估反映某一特定区域内疾控工作的总体水平,代表了“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卫生主体、社会参与”这一机制下疾控工作的整体效果,以及为达成相关目标必须具备的能力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保障条件。考核机构指标反映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公共职能的条件、能力、过程、结果等。

2.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指标

区域指标体系区域指标按其职能归属分为6个类别17项指标,分别为①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能力;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④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评价与干预能力;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能力;⑥运行保障能力等。17个指标涵盖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的不同方面,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基础、工作过程、工作的直接结果(系统结果)和最终结果(健康结果)。体现了结构-过程-结果的系统论观念:“在特定工作条件下(结构),通过管理和工作过程(过程),产出了相应的结果(结果)”。考核重点放在了工作过程(6个指标)和工作结果(6个指标),而社会环境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基础,分别只有1个和4个指标表达,体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公共产品,其基础是政府的重视以及需要良好的工作条件,两者结合形成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运行保障能力。

3.考核流程分准备阶段(制定方案,落实组织,全员培训,指标分解)、考核阶段(收集资料,验证核实,综合分析,录入数据)、报告阶段(综合评判,报告反馈,后续指导)。

三、讨论

疾控工作绩效考核是卫生部课题组经过长期摸索和反复论证逐渐建立起来的,从2011年起,各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将纳入常态管理。按照卫生部工作部署2010年底前要完成第一轮绩效考核工作。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组织工作

应形成绩效考核氛围 公共卫生服务既要追求效率,又要兼顾公平。同时,民众要求政府行政公开透明的呼声日益强烈。这些都迫使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必须从既往较大的随意性、“暗箱操作”向着循证实践的模式转变,以便改善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等,这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然。现阶段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正处于“开端”和“试行”状态。因此,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要充分认识国家实施“疾控工作绩效考核”的现实意义,积极调动各级人员的参与意识。

2.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工作机制制定

《实施方案》,并组建与《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相对应的《绩效考核技术骨干小组》(协作小组),成员可以包括传染病控制,规划免疫,信息管理,财会,质量管理,人事管理等科室的业务骨干。《绩效考核技术骨干小组》(协作小组)成员根据“领导小组”指示,长期从事培训、指导、考核等工作。在绩效考核准备阶段还应建立协调会议制度和督办机制,把信息报告、材料核实、问题反馈等工作分阶段实施,并通过督办机制来监控每个阶段工作完成情况。在指标分解阶段应建立责任制和奖惩机制。分解指标时应把各项指标任务落实到科室和人,实现“人跟着业务走、业务跟着指标走”,并强调“平时工作留痕迹”。

3.技术工作

考核标准的制定要实际疾控工作绩效考核指标是具有前瞻性和引导性的,很多指标是短时期内无法达到或开展不了的。因此,“考核主体”在确定考核标准时应注意考虑下级疾控机构现有实际工作情况,避免忽略和削弱现有工作业绩。

预防理论 篇4

1 引发煤矿企业事故的原因分析

1.1 系统问题

法维尔日曾说过, 人们总把事故视为生产过程中任何未预见到的中断, 以此为根据对机器或材料像对造成工人创伤的不幸事件来研究, 人们力求避免事故的发生而改进整个系统。任何事故在发生之前都有一个相期, 当系统的结构不适当, 或者系统结构不能适应系统功能时, 在相期内系统中的某些成分就会出现故障, 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或者成分在执行任务时执行的不是自己固有的功能, 这时就容易发生事故。市场对煤矿的需求量很大, 当正常的系统运行不能完成煤矿的生产计划时, 煤矿企业往往为了完成计划, 提高产量, 忽视了事故的预防管理, 加大了生产力度, 使系统超负荷运行, 从而就增加了危险系数, 使得煤矿事故频发。

1.2 安全设施不完善

安全设施是煤矿工人人身安全的保障。由于前几年煤矿市场发展的不景气, 使得煤矿企业效益低下, 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投入到安全设施建设上去。很多煤矿企业只注重生产效益, 追求经济利益, 不愿在安全设施上投入资金, 置工人的生命于不顾。资金投入不足或者没有投入, 使安全设施不足或破旧不堪, 我国的煤矿企业安全设施和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无论是在资金投入上还是在技术水平上。

1.3 反馈不及时

反馈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把周围环境对系统的影响作为信息返回到系统中去, 让系统知道那个环节出了问题, 进而做出调整, 使系统正常运行。人机系统是由各个单位组成的, 如果组成单位没有及时把信息反馈到系统中去, 或者做出了错误的反馈信息, 那么这个系统就很容易发生危险。如果一个系统发生故障, 就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 必须要对这个系统进行修复, 但由于反馈不及时, 故障系统没有得到应有的修复, 还在继续运行, 这样就会造成更多的系统出现问题, 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使系统瘫痪, 事故频发。

1.4 煤矿工人技术水平低

煤矿工人是煤矿事故的直接受害者, 也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主体。煤矿工作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不仅要求工人们会基本的挖煤采矿, 还要求工人们懂得常用机器的操作、确定煤层厚度、深度, 了解地质构造、地层稳定性、地下瓦斯浓度等。由于煤矿工作需要工人的数量多, 工作强度大等特点, 协议工、临时工就在煤矿工人中占有很大比例。这些工人一般都是社会闲散人员, 文化水平低, 严重缺乏对煤矿知识的了解。煤矿工人的技术水平低不仅会增加机器操作的错误概率, 还会导致工人本身的安全意识不强, 增加的事故发生的概率。

1.5 工作环境艰苦

如果说人为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观因素, 那么工作环境就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客观因素。工作环境的好坏对人们的工作效率有重要的影响, 好的工作环境能让人身心愉快, 提高工作效率, 不好的工作环境就使人容易劳累, 注意力分散。煤矿工作者的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是在矿井下度过的, 黑暗、狭窄、缺氧、粉尘是煤矿的环境, 工人们常年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强体力的工作, 很容易影响工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分散工人的注意力。再加上工作地点的变换或独头作业的进行, 对工人们的身心都是一个挑战, 大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2 突变理论的运用

突变是指事物在变化过程中的间断或突然转换, 突变现象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的社会活动中。突变理论能够帮助煤矿企业正确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 并针对上述原因提出解决办法。突变理论能够帮助煤矿工作者理解系统变化原因, 如果系统没有发生变化, 它就会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如果系统发生变化的强力过大的话, 就会发生突变, 系统就会进入一种新的稳定状态, 并且不能再回到原来的稳定状态。

煤矿事故的发生可以理解为系统内部的参数连续变化引起系统的质变, 系统从安全状态转变成事故状态就是一种突变现象, 把突变理论运用到煤矿事故的预防管理中, 对事故的预防有重要作用。上文总结了事故发生的原因, 突变理论能帮助解决上述问题, 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与量化可以根据各项指标在归一公式中的作用决定, 并且计算方法简便易懂。我们假设系统函数为V=f (Ф, ψ) , Ф为系统的状态参数ti的集合, Ф={t1, t2, …, tn};ψ为系统的控制参数ui的集合, ψ={u1, u2, …, un}。只要使ψ的控制变量不多于4个, V函数就只会有7种基本突变形式, 我们通过图1来分析煤矿事故发生的过程。

如图1所示, M代表物的因素, H代表人为因素, F代表系统功能, A、B、C、D、I、J都属于控制变量。当B→A或B→C变化时, 说明只有一个控制变量发生恶化, 可能是因素M或因素H中的一个发生恶化, 另一个控制变量处在极佳的状态, F不会产生突跳, 指煤矿事故不会发生, 但系统功能已经开始降低。当A→G→E变化时, 说明有两个控制变量同时发生恶化, 即因素M和因素H同时恶化, 这时F就一定会产生突跳, 即一定会发生事故。当C→B变化时, 说明一个控制变量的状态良好时, 能够提高另一个控制变量的状态, 运用到煤矿事故中, 就是指在机器设备良好时, 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素质和技术水平, 就能够提高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当D→I→J变化时, 说明在机器设备及环境条件极差的情况下, 过于强调人的主观行为, 也会使F发生突跳, 导致事故的发生。当D→C→B变化时, 说明两个因素H、M状态都很差, 要想提高系统安全性应该首先提高M的安全水平, 再提高H的安全水平, 这样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 加强煤矿事故预防管理的措施

3.1 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人为因素是影响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提高人为因素的安全素质和技术水平能够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应该加强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使工人们通过学习能提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 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利用所学知识更好地掌握先进技术, 掌握预防事故发生的技术和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

3.2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预防事故的发生需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如果安全管理方法不改变, 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还会存在, 事故的发生仍不可避免。应该在加强全体人员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加强领导者的安全管理水平, 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和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来进行安全管理, 这样才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保证煤矿工作的安全进行。

3.3 提高煤矿技术设备的科学性

引发煤矿事故的另一大因素就是物的因素, 这里的物就指设备。先进的设备不但能增加生产产量, 提高工作效率, 还有利于保证安全。设备的精准和安全能监督事故的发生, 把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扼杀在摇篮之中。

3.4 创造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能对工人的日常工作有促进作用, 良好的环境不仅包括工作环境良好, 还应该包括生活环境良好。改善工人的住房条件, 提高井下的潮湿度和通风状况, 给工人们做好风粉尘的保护措施, 这些都能改善工人的工作生活环境, 让工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 减少事故的发生。

煤矿事故的发生是有原因的, 这些影响因素也是可以改善和避免的, 我们应该重视起煤矿安全问题, 保证煤矿企业在稳步发展的情况下安全、顺利的进行生产活动, 做好事故预防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慕庆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构想[J].企业经济, 2003 (4) .

[2]门洪云.突变理论在煤矿事故预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煤矿安全, 2008 (34) .

[3]郭鹰.基于突变理论的公司治理文化评价[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3) .

[4]史志富.基于突变理论与模糊集的复杂系统多准则决策[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6 (28) .

[5]王毓文.试论大力培养煤炭专业技术人才和提高煤矿全员文化素质的重要性[J].煤矿安全, 2005, 36 (7) .

预防理论 篇5

关键词:青少年情绪 激情犯罪 情绪管理 整合 法制教育

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 0 % 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激情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 0 % 以上。与此同时,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和受社会的消极影响,目前全国有3000万心理有问题的青少年,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而几乎全部青少年有情绪困扰的问题。笔者长期从事青少年的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现单纯的法制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大,只有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帮他们找到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才能从根本上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找到青少年心理特点与法律规范的结合点打破常规开展教育工作才有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以下我从三个方面阐述情绪管理理论与法制教育如何整合发力:

一、青少年期的心理情绪特点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典型的烦恼增值期,在情绪体验与情绪表现上带有明显的年龄特征,表现在:1、情绪反应强烈:富有激情和热情,会为目标和理想不惜一切代价,也会因为小矛盾而冲动伤人、杀人。2、情绪比较脆弱,容易波动,受到挫折就会沮丧、紧张和焦虑。容易出现两极性,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成功时沾沾自喜,失败后垂头丧气。3、内心体验更加深刻,会陶醉于幻想中,如沉溺于消极情绪中不能自拔,则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4、情绪闭锁性,随着对情绪控制能力的增强,青少年会掩饰自己的情绪感受,尤其在青春晚期,不愿意向别人暴露自己内心感受,因此有时消极情绪不能被及时发现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青少年的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他们的情绪极不稳定,容易激动却又缺乏自制、自控能力。这样就使得部分惟我独尊的青少年,因缺乏起碼的法律意识,随意伤人、杀人,导致激情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青少年激情犯罪的行为特点

日本学者中田修指出,激情犯罪是“一个人受到外在诱因的刺激,使其正常的性格呈现出麻痹状态,未经思索,即将冲动的感情瞬间化为沸腾的情绪表现出来而犯者。”激情犯罪在某种程度上是长期受压抑的情感或者需要爆发的结果,激情犯罪是个人反社会性格的一种非常极端的表现方式,因此,激情犯罪对行为客体的破坏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其通常表现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等暴力性犯罪行为。从我国目前青少年激情犯罪的现状来看,青少年激情犯罪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多数青少年激情犯罪人的人格存在缺陷。这种人格缺陷是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所造成的,主要是青少年自身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这其中包括心理矛盾以及自身成长过程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和现实的种种客观不能之间的矛盾。

第二、动机形成时间短暂。从犯罪动机上看,其形成的时间极短,都是在瞬间突然发生的,有的甚至几乎说不出犯罪动机。调查显示,青少年激情犯罪者事先并没有特定的目标及作案动机,常常因为一种单纯的欲望顿生犯罪动机,并即刻实施,内心情绪情感极其脆弱。和那些有预谋、有计划的犯罪行为相比,激情犯罪的犯罪人往往是一时起意“一念之差引起犯罪”“小事不忍酿成大祸”。

第三、青少年实施激情犯罪的动机非常简单,但是手段比较残忍,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

第四、主体存在“缺失”。这里的“主体缺失”不是说没有主体,而是说主体在不同方面存在着不足或缺陷。从犯罪主体看,青少年激情犯罪者往往是情绪的自控能力极差而情绪反应却又极强烈,兼有过分压抑,容易冲动等特点。青少年身上的缺陷,使其对一些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理智的判断和选择,一件小事极容易使他们产生激情而导致犯罪。

第五、激情犯罪大多由客体行为过错引起,犯罪者不能或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采取了犯罪行为。比如行为人因为受到被害人的言语、某种行为的刺激而实施了杀人、伤害等行为。

三、情绪管理整合法制教育预防激情犯罪行为

众所周知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对我们人身、财产权益的最低限度地保障;而合理的情绪管理则是一种善于掌握自我,善于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应能适可而止的排解,能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趣及时地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最大限度地满足自我发展、身心愉悦的方式。综合青少年的情绪特点和激情犯罪的特征,达到预防青少年激情犯罪的目标,笔者认为:

(一)突破专业界限,整合两种教育资源开展对青少年的教育。过去,我们很少听说因小事而杀人的命案。但现在,一句口角、一个眼神都成了杀人的借口。刚满14周岁的中学生罗某,因一句玩笑话,残忍的将同班同学用绳子勒死并弃尸于废井内,这就是激情犯罪。所谓“激情违法犯罪”是指没有预谋、事出有因和一时起意的违法犯罪行为。激情是一种强烈情感的表现形态,当事人在外界强烈的刺激下,由于认识范围缩小,内控能力减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从而产生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和难以抑制性的特点的行为。这是法制讲座的一个片段,通常法制教育讲座到这里就结束了。然而对于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但自控能力还差的青少年来讲,到这里就等于是剔除了问题但没有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容易使之陷入误区。这时明确指出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及情绪因素就极为重要。这样法律与心理两种专业知识就会出现交集,在效果上更容易触动青少年的身心,起到真正地教育意义。所以突破专业界限,整合两种知识资源形成新的理论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突破设限,转变教育理论重点。以往法制教育讲座,我们是以各种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不做细致地分门别类。但对于如激情犯罪这一类案件,法律上干瘪的条文根本无法解决青少年内心的困扰。所以在此处,将情绪管理作为主要内容进行讲解是非常必要的。在课程设置上,以分析情绪的各种状态开始,引导青少年认识情绪、区分情绪,结合案例本身了解消极情绪的危害性、找出处理消极情绪的方法,这样整个讲座不但会生动有趣、而且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也会给授课对象留下深刻印象,更有利于预防这类犯罪的发生。

(三)以案例为模板,应用情绪管理方法剖析案件。激情犯罪案件本身都是以强烈的情感刺激开始的,将案件本身的刺激源经过处理后,呈现在课堂上。运用ABC理论(合理情绪疗法)对这个情绪进行深度剖析。以学生为主导,对比不同的人受到这一情感刺激后的不同反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觉察。讨论事件A与行为C之间的联系,同一事件作用于不同人结果为什么不同?推导出造成这一结果的信念B的存在。找出这个连接点,至此这个案件的关键部分也就得到了呈现。学生就可以清楚、明确地领会授课者的意图所在。

预防理论 篇6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在国内相关法律文件中, 对“青少年”的概念相对模糊, 未予以明确的界定, 但针对其词义来看, “青少年”是指青年与少年的统称, “青年”一般是指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人群, “少年”一般是指从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人群。“青少年”这个概念在犯罪学中一般是指十四周岁 ( 含) 到二十五周岁 ( 不含) 的人群。

青少年犯罪实际是以生理年龄作依据进行划分的犯罪类别, 理论界给予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概念是从刑事法学观点出发下的定义, 指十四到二十五岁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广义概念是从犯罪学的角度出发下的定义, 有学者认为, 青少年犯罪是指六到二十五岁年龄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触犯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和违反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

青少年再犯罪, 一般是指二十五周岁以下的行为人因犯罪受到刑事制裁者再次犯罪, 因轻微犯罪和一般违法被劳动教养或已解除劳动教养的人员再次犯罪, 以及虽未被揭露和受到刑事制裁, 但却多次犯罪的犯罪人的犯罪。

( 二) 青少年再犯罪的特征

一是青少年再犯罪主体以青年为主。刑满解教中的青年是青少年再犯罪的主要构成部分, 因为再犯罪中的青年群体一般思维都较成熟, 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经历且精力充沛, 相较而言会更容易走上重新犯罪的老路。

二是青少年再犯罪主体大多未接受过高等教育。很多再犯罪青少年, 在初犯时是初中或高中在读, 由于案发后被开除学籍, 无法继续坚持学业, 导致再犯时学历程度与初犯时相同, 而且大部分再犯罪青少年正是由于很小就受到非正常社会化进程的处罚, 缺少较完整的素质教育, 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未受到主流文化教育的指导, 其行为方式也未得到及时的矫正与约束, 因此, 会容易出现重复犯罪的情况。

三是青少年再犯罪类型多属于侵财犯罪。侵犯财产权或以财产为主要犯罪目标的行为占较大比例, 抢劫、盗劫也是青少年再犯罪的主要犯罪类型, 这从侧面可以反映出经济原因是青少年重新犯罪的主要诱因, 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由于缺乏经济来源, 青少年会迫于生计而再次误入歧途实施犯罪。

( 三) 青少年再犯罪预防的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对青少年再犯罪预防工作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形成自上而下、一一以贯之的工作模式和格局, 形成由政府统筹规划, 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推动青少年再犯罪预防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教育矫治、就业安排、关爱帮扶等一系列工作。

二是法制建设与政策保障相结合原则。通过完善法制建设, 制定相应的政策性文件, 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权益保护。同时, 以政策、制度作为依托, 为开展青少年再犯罪预防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是思想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原则。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进学校教育全过程, 在法制宣传教育方面, 面向社会广泛开展青少年的法制宣传。

二、相关理论

( 一) 新公共服务理论

罗伯特·B·丹哈特夫妇提出公共行政人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政策时应着重强调他们服务于公民和授权于公民的职责, 由此, 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理念。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概念基础主要包括: 民主公民权、社区与公民社会的理论 ( 或模型) 、组织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以及后现代公共行政等四个方面理论内容。结合新公共服务理论内容, 在青少年再犯罪政府预防过程中, 政府可以逐步建立并加强集体和共同的公共利益观念及意识, 加大力度关注法制建设、社区价值观以及公民利益, 在开展预防工作中, 积极利用好基于共同价值的各方组织来满足公民的利益需求。

( 二) 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 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 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互动理论主要包括: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符号互动论、常人方法论、社会交换理论、人际交往等五个方面内容。结合社会互动理论内容, 在对青少年再犯罪政府预防问题上, 政府与社会各组织、团体之间积极互动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可以作为顺利推动青少年再犯罪政府预防工作的重要保障, 同时在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以及社会各机构组织之间互相作用时应寻找出适合的方式和规律, 以政府为主导, 社会各方积极参与, 达到最佳协作状态, 从而维持社会的有序状态, 改善各种社会关系, 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 三) 犯罪社会学理论

犯罪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因素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又称社会犯罪学或刑事社会学。犯罪社会学理论主要包括: 现实犯罪状况、类型、地区分布、造成犯罪的主客观因素、犯罪的社会预测、防范、控制以及各种惩治对策等内容。犯罪社会学的研究对各国刑法和刑事政策的制定、对监狱和狱政管理的改良有直接影响, 对于防止和减少犯罪给社会造成的危害起着积极的作用。结合犯罪社会学理论, 在对青少年再犯罪政府预防问题上, 可以根据犯罪情况, 通过对犯罪类型、犯罪地区分布等方面进行调研, 帮助政府从社会、经济、教育等犯罪因素更加透彻的分析出造成青少年再犯罪的主客观因素, 有针对性的研究预防对策。

( 四) 罪后预防理论

犯罪预防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都普遍关心的问题, 也是犯罪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更是解决犯罪的治本之策。无论是对犯罪现象还是对犯罪原因的分析研究, 最终都是为了寻求预防犯罪的措施与对策, 防止犯罪发生, 而罪后预防则是犯罪预防在广义上延伸扩展后所涵盖的其中一个概念, 即国家和社会为消除或者减少犯罪产生的一切原因和条件, 防止、阻遏犯罪行为发生, 减少乃至根治犯罪现象, 在犯罪发生后所采取一系列的惩罚与改造方法。结合罪后预防理论内容, 政府在面对预防青少年再犯罪问题上, 可以通过对青少年再犯罪现象及原因的研究, 进而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或减少青少年再犯罪产生的条件, 从而稳定社会秩序, 增强公民的安全感。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 青少年犯罪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这当中再犯罪青少年所占比例突出。由于青少年再犯罪现象呈现出的复杂多样性特征, 不仅引起了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高度关注, 也影响着社会稳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发展, 因此, 从公共服务的视角出发, 以公共服务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犯罪社会学理论、罪后预防理论为理论基础, 提出了青少年再犯罪政府预防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服务,青少年再犯罪,政府预防

参考文献

[1]丛梅.初犯与重犯犯罪特征比较研究[J].犯罪研究, 2014, 3:9-16.

[2]缪伟君.重新犯罪成因实证调查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 2012, 3:141.

[3]赵文婧.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12, 34:289.

[4]项振升.再犯罪问题研究[J].法制时空, 2010, 4:171-172.

[5]郑祥.防治重新犯罪与构建和谐社会——重新犯罪现状与对策的实证研究[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6:76-81.

[6]段峰.重新犯罪归因分析与预防[J].湖北社会科学, 2004, 2 (1) :20.

[7]邓明辉.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13, 9:21-24.

预防理论 篇7

关键词:前科消灭制度,标签,社区改造

一、国家方面

(一) 确立前科消灭制度。

贝卡利亚说过:“刑罚的目的既不是要摧残折磨一个感知者, 也不是要消除业已犯下的罪行”而是通过教育和改造达到“清本正源的作用”。我国设立刑罚, 它的目的是要教育和改造已经犯过错的人, 对于一个未成年人来说, 犯罪的时候往往是自己心理生理还都不成熟的时候, 在其受到惩罚, 并且下决心改造成功后却还要带着“犯罪人”的标签, 这对于未成年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将产生消极的影响, 更有可能促使累犯的产生;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再者说, 古语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对青少年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立法上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同时, 确立前科消灭制度, 让青少年回归社会寻找工作的过程中, 免受歧视与白眼, 这也是对人权尊重的一种体现。当然, 还要确定好前科消灭制度的范围、对象和实行机关, 对于所犯罪名的危害程度我认为没有必要做限定, 但是要加强改造完好的审核制度, 即确定此犯罪人没有社会危害性;并且要设置一个年限, 可以在犯罪人出狱后给其三年的考察期, 三年内, 如果青少年犯罪人表现良好就可以将其犯罪前科秘密消除;但是要留一份备案, 对于累犯的犯罪人则不适用前科消灭制度, 这也是与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相互匹配的。

(二) 确立未成年人案件秘密审判原则, 可以设立未成年人法庭等等, 现在经济快速发展, 科技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新媒体网络技术迅速发展, 这在方便了我们生活的同时, 对未成年犯罪人也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 本来很小的一件事, 在网络的作用下, 会被传到世界的各个地方, 确立秘密审判原则, 审判结果不上网, 为未成年人日后的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 对非法监禁等刑罚较轻的可以实行社区矫正。

根据文化传递理论知识,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非法监禁等刑罚较轻的未成年人犯罪, 就算是在监狱里改造, 也有可能被交叉感染, 不但起不到教育改造的目的, 反而加大了未成年再犯罪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对这些未成年犯罪人实行社区矫正, 建立专门学校, 督促监护人加强管理, 这在节约了司法资源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叉感染并且还消除了“贴标签”的影响。

二、其他方面

(一) 社区加强主流文化,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定期开办宣传正确文化的讲座;加强对社区闲散人员和流动分子的管制, 积极提供就业机会, 加强思想教育感化;加强管理人员的设置, 并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知识水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打造一个健康和谐文明的环境。

(二) 学校尽量不贴标签, 加强未成年学生的法制教育, 让未成年人首先做到知法;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聘请专职的心理专业老师, 及时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对品行不端、心理有缺陷的学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该耐心疏导教育, 时刻以宽容、博爱之心教育他们。

(三) 父母要提高对孩子的关注度: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了解孩子的心事;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 只要教育方法得当就没有不听话的孩子,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随时注意孩子的交友情况, 注重他们的交友质量, 严厉把关。

(四) 媒体也应该增加自律意识, 对于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发展的东西不大肆宣传, 大力宣扬对贴标签未成年人的宽容与接纳, 严格审查上网文章与图片, 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发展方面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 青少年自身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和道德品质, 做一位守法的好公民, 懂得抵制诱惑, 克制私欲, 做到知法、守法、懂法, 并敢于运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结语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全世界都重视的一个重大课题, 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很多, “贴标签”也是推动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 宋庆龄曾经说过:“什么都可以等待, 但是青少年的教育不可以等待。”我们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在这个制度化的社会中, 必不可免的会出现违反规范的越轨行为, 我们要做的是预防轻微不良行为扩大化, 对“贴标签”的青少年采取容忍宽容的态度, 积极帮助青少年进行矫正教育, 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岳光辉, 刘力皲.中外艾滋病人犯罪管控比较研究[J].新疆警察学院学报, 2016 (01) .

预防理论 篇8

防卫空间是重构城市居住环境的一种方式, 旨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旧城改造、社区氛围的营造等各个环节消除便于犯罪的条件。它由四要素构成:

(一) 区域性

所谓空间, 必然有一定的区域, 如果某一区域的居民能够区分合法使用者和陌生人, 就能产生一种自治的气氛, 在自己所属的区域内实行控制, 防卫陌生人接近, 减少本区域的被害可能, 这就是防卫空间理论的实践。

(二) 可监视性

在空间的设计环节中相对于一般的空间增添了监视的工具使得在该区域内的合法使用者能够方便地观察到这一区域的日常活动。形成私用空间一半私用空间一半公共空间一公共空间的层进式城市空间防范模式。

(三) 外观要求

区域的设计与一般的空间并无区别, 同时设计的各种细节都要消除便于犯罪的条件使得区域的外观既不吸引犯罪人, 也不与周围的社区隔离。

(四) 环境要求

既然是预防犯罪的空间必然以减少犯罪率为目标, 因此应将房屋建在低犯罪率的地方。

二、城市环境与犯罪行为的联系

(一) 易受盗窃侵害的城市社区空间结构

1. 靠近交通枢纽要地

这类区域包括:车站, 快速交通交叉口等交通繁忙地区, 主要表现为人群密集, 流动快速。由于这些区域交通负载量大或人流繁杂密集, 一方面在大流动空间下难以监视, 另一方面由于人员缺乏自我监管能力, 容易形成窃盗的环境。

2. 处于高楼建筑附近的城市中心区域

处于高楼建筑附近的城市中心区域通常被繁杂的建筑所包围, 在这些建筑对于城市居住人员来说可谓是冷建筑, 不会有成群人长期居住, 因此人们会缺乏安全感与压抑感, 容易形成不佳的陋习。尤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会不断改造与整修中心区域, 在新旧的交替中难免会出现时间段的旧建筑空余与新建筑的基础设施未完成状态, 由此较易在新旧建筑的过渡区域形成无人监视的“空间死角”, 在这段期间, 死角便是盗窃者愿意频频光顾的场所。

3. 城乡结合部

城郊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区域, 在这一区域中较易产生不安全的因素。一方面, 随着城市引力的增强, 原本一辈子扎土在乡村的人员会期望在城市中生存, 而他们首选的安置点必然是城乡结合部的出租房内。因而在这一区域, 人员的多样化与素养的层次化非常严重, 根据犯罪学心理, 进城务工人员在频频碰壁与打击下, 缺乏有效的疏导与保障, 易会增加犯罪率。同时, 由于该区域为城乡过渡区域, 管辖部门职能分配的缺失, 导致区域管辖存在不确定性, 多为区域的自我管辖。然而, 自我管辖会在能力、设备等各方面都存在局限性, 往往会疏忽高投资的电子设备监控与保安等劳动个体的投入, 这些都让偷盗者有机可乘。再次, 由于城乡结合部与城中村类似, 都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机械作业流水线上的产品, 容积率较高, 邻里之间缺乏沟通, 人情味缺失, 凝聚力不强, 特别容易受到盗窃的侵害。

4. 高层住宅区域

住宅建筑设计中将十层和十层以上的住宅定义为高层住宅, 在经济发达地区容易看到。为实现土地的集约化标准以及防止过度开发, 会有一系列的规范制约城市的住宅区开发, 要求存在一定的间距等。而开放商为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建造区域常常会间距过窄, 局部阴影范围过大, 住户较多, 单层平面布局复杂, 而疏于掌控, 使盗窃便于藏匿和逃避而不至发觉。

(二) 联系

1. 在空间结构上, 城市化中娱乐场所及商业贸易区的扩建, 各种高档产品的进驻, 金钱交易的频繁, 在城市中大量存在着诱发犯罪的物质财富;人群的拥挤、杂乱, 空间的流动快速, 为犯罪人的作案、撤退和逃避侦查创造了客观条件;建筑物的高层和地下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居民的视野受阻, 居民易忽视对财物的监管, 为犯罪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与空间。

2. 在空间利用方法上, 因商业原因兴建的高层密集住宅的增多以及电梯类隔离空间的增多使得广大市民对犯罪活动的监视作用丧失殆尽。

3. 在空间管理方法上, 为降低城市空间的管理、维护的成本而推行的空间管理过于简单片面, 管理设备的简陋, 管理主体的不明确, 使得在预防犯罪方面出现了漏洞。

4. 城市的大规模扩建吸引了大量务工者出没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由于建设进度的需求, 对那些进出城市的身份不明的分子往往疏于检查。

三、从“防卫空间”出发的防盗理论构想

(一) 城市交通密集区域的规划

1. 加大交通的分流, 降低交通枢纽的压力;2.增大空间的利用率, 减缓人群的聚集。

(二) 高楼附近的城市中心区域的构建

1. 合理控制住宅区的规模, 尽可能细分和优化半公共和半私密空间尺度;2.运用景观绿化柔性分割;3.适当扩大底层门厅, 楼梯间和走廊的通透化;4.点缀物布局的合理设计等, 以此消除视觉的隐蔽区域。

(三) 城乡结合部规划

1. 增强基础设施的建筑与绿化环境;2.贯通邻里之间交往的道路, 增大公共面积;3.增强区域的电子监控与流动人员的巡查。

(四) 高层住宅区域规划

1. 控制高层建筑的无序发展, 增大建筑之间的公共空间, 减少阴影;2.简单化平面布局;3.减少死角区域。

参考文献

[1][美]奥斯卡.纽曼.可防御的空间:通过城市设计预防犯罪[M].Quercus, 2009.

[2]李明琪.城市犯罪预防与“防卫空间”理念[J].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03) .

预防理论 篇9

1 预防性检修理论的基础分析

预防性检修理论是通过对设备使用寿命、使用环境、使用情况的掌握为基础, 在其特定工作环境与强度下的寿命期内进行养护与更换, 以此实现避免故障发生的目的。这一理论在多个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针对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对系统安全的重要性, 预防性检修理论的运用能够有效减少继电保护装置故障的发生, 避免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进而实现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现综合运营成本的降低。针对预防性检修理论在继电保护检修工作中的意义, 现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检修中应加快预防性检修理论的运用, 以继电保护预防性检修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供电目标。

2 预防性检修理论在继电保护检修中的应用

2.1 认识预防性检修理论重要性, 促进预防性检修理论在继电保护检修中的应用

针对继电保护装置的重要性, 预防性检修理论运用是保障继电保护装置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现代电力企业应针对继电保护装置安全稳定运行的目标, 提高对预防性检修理论与方法的认识。了解预防性检修理论对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目标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 提高检修工作人员对预防性检修理论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检修人员预防性检修理论知识的学习, 以此为基础促进预防性检修理论在继电保护检修中的应用、促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目标的实现。

2.2 加强相关人员预防性检修理论学习, 促进预防性检修理论在继电保护检修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预防性检修理论在继电保护检修中的科学应用, 现代电力系统应对相关人员进行预防性检修理论的培训。从预防性检修理论的学习入手, 使设备检修养护人员了解预防性检修理论基础、了解预防性检修工作开展中的重点。通过人员专业技能以及预防性养护理论水平的提高, 促进预防性检修理论在继电保护检修中的应用。同时, 针对继电保护装置应用方向以及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检修工作重点介绍, 通过多方面的培训以及检修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为预防性检修理论在继电保护检修中的科学运用奠定基础。

2.3 注重继电保护基础情况调研, 为预防性检修理论在继电保护检修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预防性检修理论在继电保护检修中的应用需要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实际应用情况。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应用环境、强度、易损零件使用寿命等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归纳总结, 却决定预防性检修过程中的工作重点。并根据使用环境与强化下的零件使用寿命确定预防性检修周期。以此减少预防性检修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在基础情况调研中, 必须对继电保护装置四季运行环境、各种情况的运行强度以及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进行严格的调研。通过四季运行环境、各种情况下的运行强度调研了解不同使用环境、强化下零部件的实际使用寿命, 避免调研工作不足对预防性检修工作的影响。在做好基础调研工作后, 还需要对其不同环境、季节、使用情况下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分析, 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的检修计划, 促进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的有效开展。

2.4 以继电保护检修计划的科学中制定, 保障继电保护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科学的继电保护检修计划是预防性检修理论应用中的关键, 是实现继电保护装置预防性检修目的的关键。在做好继电保护运行基础调研情况下, 应以预防性检修理论为基础进行检修计划的制定。根据不同环境、使用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中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以及易损部件的更换周期, 确定预防性检修工作重点与检修周期。通过科学的继电保护检修计划实现预防性检修理论应用目标。同时, 严格要求检修人员执行检修计划, 根据检修计划规定确定检修工作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检修工作对供电的需求、避免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对供电的影响。

2.5 注重继电保护运行记录分析, 实现动态化预防性检修目的

继电保护装置的实际运行中, 各种不可预测因素对继电保护装置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预防性检修理论中也明确指出了动态化预防性检修计划的重要性。动态化预防性检修是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数据的监测、分析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 及时发现继电保护装置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数实现动态监测与检修工作目的。并根据实时监测情况对原有继电保护检修计划进行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检修计划的调整, 以此使预防性检修计划更加科学与完善, 促进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的有效开展。

3 以预防性继电保护检修评测体系的建立, 促进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的有效开展

预防性继电保护检修评测体系是对预防性检修工作开展情况、管理现状以及计划制定、实施等工作进行评测活动。通过对预防性继电保护检修各方面工作的评测, 了解预防性继电保护检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同时, 科学制定具有指导性的改进措施, 为预防性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的科学开展奠定基础、为完善预防性继电保护检修管理体系奠定基础。针对继电保护检修工作中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内容以及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目标进行检修管理工作的评测评价, 为提高预防性检修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为保障继电保护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4 结论

综上所述, 现代继电保护检修工作对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继电保护检修工作对继电保护装置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 现代电力系统应加快预防性检修理论在继电保护检修中的应用。以预防性检修理论指导继电保护检修工作, 为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继电保护安全性奠定基础。通过预防性检修理论在继电保护检修中的运用, 促进我国继电保护检修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继电保护技术的有效运用。

摘要: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对故障及异常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故障部分隔离、切断的技术措施。通过继电保护系统的有效工作减少电力系统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减少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是检修维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继电保护系统重要性, 现代电力系统检修工作应以预防性检修理论指导继电保护的检修工作, 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就预防性检修理论在继电保护检修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预防性检修理论,继电保护,检修,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的科学管理[J].电力科技资讯, 2011, 9.

预防理论 篇10

1工伤保险基金收支现状分析

我国工伤保险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是工伤保险基金, 基金采用“以收定支, 收支平衡”的原则, 但这一原则在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并未完全得到体现, 从而导致工伤保险基金长年“收大于支”, 加之我国工伤保险基金赔付渠道的不完善等问题, 我国现阶段工伤保险基金存在大量结余, 截止2011年底, 我国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达742. 6亿元[8]。表1为1993—2011年我国工伤保险基金收支及累计结余情况。

注: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1中不难看出, 自1993年以来, 我国工伤保险基金的收入与支出均呈增长的趋势, 尤其是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开始实施以来, 其增长的趋势尤为明显, 基金收入和支出分别达到了466. 4和286. 4亿元。同时, 我国工伤保险基金的收入与支出的差额也呈逐年扩大的趋势, 这种趋势严重背离了我国工伤保险基金“以收定支, 收支平衡”的原则, 同时也是导致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数额之庞大的最直接原因。

然而,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在工伤保险存在大量基金结余的同时, 工伤事故发生率仍然居高不下,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工伤事故频发, 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不断地面临着工伤事故的威胁, 安全生产已然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工伤预防作为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的关键契合点, 预防功能的体现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工伤保险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9]。因此, 工伤保险制度要转变“重补偿, 轻预防”的落后观念, 从制度和工作重心上对工伤预防工作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重视, 以求在实际劳动生产中达到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降低工伤风险、控制事故的发生、减少工伤事故对劳动者生命和健康造成危害的目的。

2享乐主义工资理论

享乐主义工资理论是指运用图形的方式表述补偿性工资差别 ( 即同质的员工, 在从事工作条件和环境不同的劳动时, 要对某些职业支付较高的工资, 以弥补不同职业的非金钱的差异) 的一种描述性理论。享乐主义工资理论认为, 员工不喜欢在工作中受伤, 如果其在一家企业中工作的工资率和企业的工伤风险 ( 即企业在某一时间段中遭受工伤的员工数与总员工数的比值) 是一定的, 当企业的工伤风险增加时, 则员工的工资率也要相应地提高。企业要想减少员工所面临的工伤风险, 必须支付一笔高额费用, 且由于竞争的压力, 企业不得不在零利润状态 ( 即在扣除成本后资本收益率与类似的其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率是相同的) 下经营[10]。

如图1所示, 横轴表示企业的工伤风险R, 纵轴表示员工的工资率W0线, A1是企业的一条等利润曲线, 在该曲线上企业所获得的利润水平是均等的, 一般来说, A1越靠近横轴, 企业的利润则越高。曲线B1是员工的一条无差异曲线, 员工在该条曲线上的任意点上进行生产活动所得到的效用是均等的, B1越靠近纵轴, 则员工的效用越高; 斜率越小, 则员工风险偏好程度越大, 即越不在乎工作风险对他的影响。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曲线A1与曲线B1相切于点E1 ( R1, W1) , 该点为生产均衡点, 即在工伤风险为R1的工作条件情况下, W1是企业和员工均能接受的工资率水平。

图1享乐主义工资理论中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匹配情况

3 3种结合方式的效率分析

自《工伤保险条例》于2004年开始实施以来, 我国在工伤预防方面的普遍做法是: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提取出一定比例的基金, 或者成立工伤预防的专项基金用于工伤预防工作。一般来说, 工伤预防基金支出适用对象的主体有两类: 企业和员工。那么, 工伤保险相关部门在使用这部分基金时, 如何使这类基金用得更为合理、更能达到工伤预防的目的? 本文运用享乐主义工资理论对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结合方式的效率进行比较分析, 以便为工伤保险管理部门在使用这类基金时做出更为合理的选择提供依据。

为了促进工伤预防功能的顺利实现, 工伤保险管理部门应从企业和员工两方面分别进行干预。干预手段主要有: 1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宣传与教育培训; 2敦促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水平。所以, 在工伤保险管理部门的干预下, 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出现了3种结合方式: 1政府单独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与生产技能的培训; 2政府单独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研发的投入; 3政府同时对企业和员工进行工伤预防的投入。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工伤风险与工资率的匹配图将根据方式选择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下面就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结合3种方式的效率问题展开分析。

3. 1政府单独对员工进行工伤预防干预的效率分析

政府对员工的工伤预防干预是指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与培训, 其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 从而减少员工长期处于高风险环境下进行生产工作的机会, 从而减少工伤事故发生。

如图2所示, 由于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的提高, 员工的无差异曲线B1的斜率将增大, 变为B2, 企业的零利润曲线A1保持不变。此时, 企业曲线与员工曲线间将不存在均衡点。假设员工工资率维持在W1不变, 由于风险意识的提高, 其只愿意在工伤风险为R2的条件下工作, 而在工伤风险为R2的条件下, 企业愿意为员工提供的工资率为W2。由于员工找不到在工伤风险为R2, 工资率W1的工作, 他将不得不面临失业的风险。为了避免失业, 他不得不面临2种选择: 一是追求高工资W1, 继续在工伤风险为R1的条件下工作; 二是放弃高工资, 选择在低工资率、低工伤风险的条件下工作。在这种工伤预防干预方式下, 大量处于高风险行业的员工将会涌入风险较低的行业, 导致低风险行业劳动力过剩而高风险行业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这时由于劳动力市场本身具有调节作用, 劳动力过剩行业的员工将转入劳动力短缺的行业, 并最终使得劳动力市场达到新的均衡, 而在新的劳动力市场均衡中, 从事高风险行业工作的员工并未减少。虽然新的从事高风险行业的员工具有高的安全生产意识及技能, 对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但工伤事故的发生并不由劳动者的主观意识所决定, 总体而言, 社会的工伤事故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控制。

图2政府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后的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匹配况

3. 2政府单独对企业进行工伤预防干预的效率分析

政府对企业的工伤预防干预是指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研发进行投入, 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控制企业的工伤风险、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 从而实现工伤预防。

如图3所示, 由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生产技术和抗风险能力的提高, 企业的零利润曲线A1向右下方移动, 变为A2, 员工的无差异曲线B1保持不变。此时, 企业曲线与员工曲线之间不存在均衡点。假设企业由于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技术的提高, 企业的工伤风险降低为R3, 根据工伤风险系数与工资率呈正比例的关系, 企业将降低员工的工资率水平至W3, 而在工伤风险系数为的R3情况下, 员工要求的工资率水平为W4。在这种工伤预防干预方式下, 仅仅从工伤预防效果的角度上看, 由于企业工伤风险的降低, 员工发生工伤的机会也会减少, 社会的整体工伤事故发生率将得到很好的控制, 工伤预防的效果较为明显。然而这种工伤预防方式将会给社会带来大量的摩擦性失业, 这种摩擦性失业是很难在短时间之内通过劳动力市场的自身调节功能解决的。造成摩擦性失业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由于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进步, 企业需要其员工的知识技能水平与之相匹配, 企业原有的部分员工将因其自身技能水平的不足而面临失业; 二是企业工伤风险降低后, 由于工资是具有刚性的, 部分员工为了追求高的工资率而选择其他高风险企业。

图3政府单独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研发的投入后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匹配情况

3. 3政府同时对企业和员工进行工伤预防的干预

即政府一方面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和生产技能的培训, 一方面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研发的投入。

如图4所示, 由于政府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研发以及对员工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进行投入, 企业的零利润曲线由原来的A1变为A2, 员工的无差异曲线由原来的B1变为B2。此时, 企业曲线与员工曲线之间不存在均衡点。假设保持员工工资率W1不变, 由于员工风险意识提高, 其只愿意在工伤风险为R3的条件下工作。由于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企业的工伤风险由R1降低至R3, 而企业在工伤风险为R3的情况下为员工提供的工资率为W3, 低于W1。为了解决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薪资矛盾, 员工需要借助工会的力量对企业进行施压, 企业迫于工会的压力与工会进行薪资协商, 将员工工资进行适当的调整, 使之达到企业和员工共同能够接受的水平, 新的工资率介于W1和W3之间。在这种工伤预防干预方式下, 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企业自身的工伤风险, 减少了工伤事故发生的机会; 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增强, 提升了其主动预防工伤的能力, 员工生产技能水平的提高满足了企业因技术进步所产生的用人需求, 避免了摩擦性失业的发生。总体而言, 政府同时对企业和员工进行工伤预防干预取得的工伤预防效果极为明显, 社会的整体工伤事故发生率将得到很好地控制。

图4政府同时对企业和员工进行工伤预防投入后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匹配情况

3结论与讨论

我们以享乐主义工资理论为基础, 对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3种结合方式的效率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政府单独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及教育所达到的工伤预防成效甚微, 因为工伤事故的发生是由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主观因素和其所处工作条件的客观因素共同决定的, 并且大多数工伤事故的发生是不是劳动者本人所能控制的。所以, 工伤事故发生率的控制还需要企业对员工的工作条件进行改善。2政府单独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研发的投入能够较好地控制工伤事故率, 但是安全生产管理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员工的知识技能水平必须与之相匹配, 而企业原有的员工将因为技术原因将面临着失业的风险。同时, 部分高风险偏好的员工因为企业工伤风险的降低而选择其他高风险的企业, 从而引起社会出现大量的摩擦性失业。所以, 为了解决劳动者摩擦性失业的问题, 政府必须对劳动者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和生产技术的培训。3政府同时对企业和员工进行工伤预防是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结合的最佳方式。一方面,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企业的工伤风险, 是工伤预防工作最重要的环节; 另一方面, 员工安全生产知识的提升和生产技能的提高, 避免了由于员工的知识更新与企业的生产技术进步之间的不同步所导致的摩擦性失业, 是企业进行生产运作的保障因素。

由于研究水平和条件的局限, 本文还有一些值得讨论的地方: 一是本文仅就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结合方式的效率做理论上的研究, 政府在工伤预防的投入涉及到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投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投入等方面, 这些费用的数额是巨大的, 至于政府在工伤预防投入的实践中如何操作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二是由于我国行业种类的繁多, 且各行业间的工伤风险不一, 政府在对企业和员工进行工伤预防投入时应当根据企业的工伤风险等级进行投入, 但涉及到如何根据工伤风险等级分配工伤预防投入的问题还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胜, 刘铁民.对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相结合的探讨[J].劳动保护, 2003 (6) :20-22.

[2]武晓蓉, 高晓苗.工伤预防:工伤保险走向成熟的标志[J].中国社会保障, 2007 (5) :29-30.

[3]杨波.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相结合初探[J].当代经理人, 2006 (13) :137-138.

[4]李征宇.浅谈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相结合[J].中国社会保险, 1998 (3) :23-24.

[5]李志明, 章洁, 康玉梅.中国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理论界, 2004 (5) :211-212.

[6]刘功智, 刘铁民, 欧阳梅, 等.工伤保险事故预防机制发展战略目标设想[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重庆, 2004:339-341.

[7]陈刚.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与挑战[J].劳动保护, 2006 (9) :67-68.

[8]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9]周华中.建立预防机制是工伤保险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J].现代职业安全, 2004 (6) :15-17.

【预防理论】推荐阅读:

系统预防07-15

预防模式07-18

预防体系07-20

灾害预防07-21

预防欺诈05-08

三预防05-10

复杂预防05-12

预防进展05-14

政府预防05-17

共同预防05-22

上一篇:物理隔离下一篇:诱思探究下的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