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药箱

2024-05-10

家庭小药箱(精选6篇)

家庭小药箱 篇1

随着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肥胖人群的增多等因素存在, 糖尿病已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1]。在糖尿病药物治疗中, 胰岛素笔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 但临床上病人在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如注射前不洗手、不会更换笔芯、不充分摇匀药液、不排气、不规范消毒等, 影响胰岛素治疗的准确性, 从而影响血糖的控制和治疗效果, 同时不规范的注射也可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 如感染、脂肪萎缩、硬结等。因此掌握规范的胰岛素注射技术对糖尿病病人有效的执行治疗方案和执行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2]。为此, 我科自行设计健康教育小药箱, 通过模拟注射教育对81例使用胰岛素笔的病人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 探讨此方法提高病人注射技术的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需注射胰岛素治疗的81例病人。纳入标准: (1)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3]; (2) 使用胰岛素笔>1个月; (3) 认知能力良好; (4) 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排除智力低下、语言沟通障碍、有严重并发症、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研究对象男39例, 女42例, 年龄13岁~80岁 (60.11岁±12.2岁) ;小学及以下教育程度者27例, 初中或高中学历者42例, 大专以上学历者12例。

1.2 方法

在模拟注射教育前, 采用自制的规范操作步骤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 了解研究对象的洗手情况、安装笔芯正确与否、注射前是否摇匀、排气以及部位的选择和轮换、消毒的方式等胰岛素笔注射技术及其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健康教育小药箱

模拟教育后再次进行实际模拟操作考核,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 符合伦理原则, 对比研究对象在接受模拟注射教育前后胰岛素笔注射技术的掌握程度。

1.3 教育方式和步骤

1.3.1 用物准备

我科设计了模拟注射健康教育小药箱, 根据病人所用的胰岛素种类不同, 小药箱内放置各种胰岛素示范笔 (有诺和笔、万邦笔、秀霖笔等) 、注射针头、棉签、乙醇、注射定位卡、注射流程图, 再配一特制的小布熊, 分别在小布熊的腹部、上臂外上侧、大腿外侧、臀部等胰岛素注射部位贴上海绵小块, 并用绿色布标出注射范围。

1.3.2 评估

入院后专业护士口头评估研究对象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1.3.3 问卷

专业护士根据规范操作步骤表上的内容收集资料, 了解病人对胰岛素笔注射技术的掌握程度。

1.3.4 模拟注射

按《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1版》的胰岛素笔规范注射的步骤, 实行“一对一”的教育方式, 首先, 内分泌专业护士携带模拟注射健康教育小药箱对研究对象进行示范, 在小布熊身上进行模拟注射教育, 分解每个操作步骤, 包括洗手、胰岛素剂型的核对、笔芯和针头的安装、正确摇匀和排气方法、注射部位的选择、消毒的方式和范围、停留的时间、针头的处理等;其次, 让病人用胰岛素示范笔练习安装笔芯和针头、药物摇匀和排气的方法, 让病人亲自在小布熊身上动手操作, 在反复训练中专业护士帮助病人发现问题, 及时指出操作中的错误并给予正确指导, 同时肯定和鼓励病人已掌握的操作步骤, 直到病人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 克服恐惧心理。

1.3.5 自我注射

在专业护士的指导下, 让病人实施胰岛素笔的自我注射。

1.4 统计学方法

所用调查表经过专门人员整理后,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采用t检验, 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例 (%)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 病人常常需要长期的胰岛素治疗, 而临床上常有病人因不能掌握胰岛素笔的注射技术而影响治疗效果[4], 甚至有的病人放弃胰岛素注射治疗。本次研究中, 采取自身对照研究, 分别在教育前后进行调查和胰岛素笔注射的技能考核。

3.1 模拟注射训练, 可使操作规范化

在临床工作中有关胰岛素注射技能方面的培训相对缺乏。多数病人在住院期间能接受护理人员为其注射胰岛素, 但在出院后不能有效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 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实际操作中, 由于胰岛素笔的多样, 病人经常反映比较困难的几个环节是:不会安装笔芯及针头、不能正确选择注射部位。我科设计的健康教育小药箱用物准备齐全, 胰岛素示范笔的品种多, 能满足不同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 “一对一”的模拟注射教育能提高病人胰岛素注射技术正确率和掌握率, 尤其是核对剂型正确、安装笔芯及针头的方法、正确摇匀、排气、消毒方式、注射部位选择、每次注射间隔的距离、针头的一次性使用等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表1显示, 病人对胰岛素注射操作的掌握程度和执行率在教育后明显高于教育前, 在本组病例中注射前从不洗手有18例, 不知道要排气有25例, 注射前偶尔不消毒有2例, 消毒方式不正确的有24例, 用完一支笔芯才更换一次针头的有1例, 28例注射前摇匀的病人中有12例用力过猛、方法不对, 通过模拟教育后上述不正确的行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纠正。但是从本研究中, 我们还是发现, 仍有一部分病人未能做到规范操作, 特别是注射前规范洗手和安装笔芯针头、消毒的范围等环节,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入组病人更多来源农村, 文化水平偏低, 老年病人视力下降, 也跟我们平时护理工作中未向病患反复强调“手卫生”相关。本组1例病人未能做到针头的一次性使用, 主要是因为经济原因。

3.2 模拟注射训练, 能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糖尿病病人大部分为中老年人, 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 一两次的模拟教育不能让病人百分百掌握, 这就需要我们的护理人员“以人为本”, 多次有效的沟通, 不厌其烦的指导。本研究中自制的模拟注射健康教育小药箱, 携带方便, 小布熊身上以绿色标注的注射部位与人体解剖部位相似, 直观、形象, 给病人亲自动手的机会, 在模拟训练过程中允许病人出错, 护士分解每个操作步骤, 针对不同的病人各自难以掌握的某个操作步骤进行反复指导和训练。在教与学互动过程中增进护患关系, 病人在小布熊身上训练的过程中也克服了恐惧心理, 明显提高了病人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提高病人对胰岛素注射治疗的依从性[5,6,7,8], 为糖尿病病人出院后胰岛素注射的延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科室自制健康教育小药箱模拟胰岛素注射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自我胰岛素笔注射技术的影响及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规范操作步骤表, 对81例使用胰岛素笔注射的病人进行资料收集和模拟注射教育, 然后进行胰岛素注射操作,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 运用SPSS13.0软件比较病人教育前后对胰岛素注射操作步骤的掌握程度。[结果]进行模拟注射教育后病人的胰岛素笔注射技术掌握程度显著提高, 各项注射操作步骤教育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自制健康教育小药箱模拟注射教育能显著提高糖尿病病人胰岛素笔注射的技术。

关键词:糖尿病,模拟注射,健康教育,注射技术

参考文献

[1]迟家敏.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

[2]华翠杰.浅谈注射胰岛素笔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2 (5) :40-41.

[3]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418.

[4]乔瑞芬, 张志芳, 延建英, 等.示范教育在糖尿病胰岛素自我注射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 2010, 3 (22) :68.

[5]夏东霞, 陈奋, 周红娣.对糖尿病病人正确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护理教育干预[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33) :113。

[6]叶子溦, 袁丽, 杨琴.四川省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 2012, 26 (4C) :1090-1091.

[7]吴宛萍.“温馨提示卡”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2, 26 (1A) :80.

[8]王娟.集体心理治疗对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2, 26 (10B) :2733-2734.

家庭小药箱 篇2

服用前是否看说明:有67.0%的居民会在服用药品时仔细阅读产品说明,有30.8%的居民在服用药品时会大概看一下适应症和服用方法;仅有2.2%的居民在服用药品时,从来不看药品的产品说明。

错误用药原因:居民常见的`错误用药行为中,“根据自己以前经验吃药”是最普遍的,有57.9%的居民有此行为;其次是“随意加大药物服用量,感觉病轻点就停药”,比例 为30.3%,“吃几天药感觉没效果就立刻换药”和“自己将多种药物混合着吃”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用药咨询途径:居民最希望社区医生或药店药师提供的服务是用药咨询,比例为76.5%,其次是疾病和用药知识讲座和血压、血糖等各项检测,比例分别为54.4%和 50.5%。

家庭小药箱怎么装? 篇3

非处方(OTC)药物是经医药学专家遴选的,不良反应较少,已得到充分临床验证的,且说明书上都有明确使用说明的药物。对于这样的药物,老百姓根据说明书或药师的口头指导即可以保证用药安全。当然对于个别处方药物如胰岛素,通过医护人员培训,患者也可以在家中完成治疗。其他处方药物尤其是注射剂是不能在家庭药箱中出现的。另外,新药由于上市时间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的不良反应,也不适于家庭备用。

储备方便使用的剂型

家庭药箱尽量选择单一品种,选择应用方便的药物剂型,储备少量药品。尽量选择口服药、外用药。口服的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溶液剂、喷雾剂以及外用软膏剂、涂剂、洗剂等是家庭药箱的首选剂型,注射剂不宜选用。婴幼儿服药困难,可以选择直肠栓剂,如退热栓等。

根据家庭成员及健康情况储备药品

根据家庭人员的构成和健康状况选择药品。如有老人和小孩,要特别注意准备他们用的药。家中有儿童,可以储备一些退热药和止咳药,还可以备些健胃消食中成药。家中有老年人,特别是有冠心病、心绞痛等患者,要储备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家有高血压患者、结核患者、癫痫患者等,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应常备不断。应特别注意的是,家中若有过敏性体质者,备药及用药应特别谨慎,家庭药箱严禁混入易引起过敏的药物。

药物储备要根据季节变化而更新

春季和冬季是流感高发季节,需要储备一些预防和治疗感冒发热的中成药,如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等。中药一般有其特定的适应证和适应季节,不能一成不变地服用。例如,感冒常备的感冒清热冲剂、银翘解毒片(丸)和藿香正气丸(胶囊、水)等。感冒清热冲剂是针对外感风寒、内有伏热的感冒,这种感冒大多在冬天发生;银翘解毒片(丸)是针对外感风热的感冒,这种感冒大多在春天发生;藿香正气丸(胶囊、水)主要针对夏秋外感寒邪、内伤湿滞的患者。夏季多发生中暑、蚊虫叮咬等情况,需要储备一些相应药物。

家庭小药箱 篇4

页数:1/1 题目数:19

您好!我是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09届毕业生,现因撰写毕业论文的需要对您家中的家庭药箱进行调查,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与配合。您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资料,我们都将严格保密,希望您不要有任何的疑虑。谢谢!主要是客观题

单选大部分为单选,少数题目多选(已注明)最后的主观题希望大家也能填下 谢谢大家

1.您的家中是否设置有一个家庭药箱?*

A 是

B 否

2.您家中成员是否有从事医药相关行业的人员?*

A 是

B 否

3.请问您家中设置家庭药箱的主要原因是:*

A 便于应付一些小病小痛

B 看病难,医疗费用昂贵

C 用于医疗保健

D 其他

4.您家中家庭药箱所配备的药品种类有:(可多选)*

A 常见病用药

B 慢性病用药 C 外用药(铁打损伤药等)

D 常发病用药

E 其他(如抗过敏药、晕车药等)

5.您家中常见病用药种类有:(可多选)*

A 感冒药

B 消炎药

C 解热镇痛药

D 肠胃药

6.请问您家庭药箱中的药品主要来源是:*

A 自购药品

B 出院带药

C 其他

7.您选购家庭药箱中药品的依据是:(可多选)*

A 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购买

B 亲戚朋友介绍购买

C 看广告,认名牌

D 随意购买

E 其他

8.您家中的家庭药箱的材料是:*

A 抽屉 B 铁盒

C 纸盒

D 塑料箱

9.您家中药箱的储存条件是:*

A 避光

B 低温

C 凉爽干燥

D 随意摆放

10.您家中的药品是如何存放的?*

A 内服药、外用药分开储存

B 内服药、外用药混合储存

11.您家中所存放的药品是否清楚标明使用注意事项、有效期、用法用量?*

A 完全清楚标明

B 一部分标明

C 基本不标明

D 从不关心

12.您定期清理家庭药箱吗?*

A 一个月一次

B 三个月一次

C 半年一次 D 半年以上一次

E 从来没有

13.您可以清楚辨别药品已经变质吗?*

A 完全可以

B 一部分药可以

C 极少数可以

14.您在使用家庭药箱药品时,是否有过不良反应?*

A 经常出现

B 曾经有过

C 从来没有

15.您会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效相近的药品治疗一种疾病吗?*

A 会

B 不会

C 看病情而定

16.您在使用家庭药箱中药品时是否清楚药品的有效期限?*

A 完全清楚

B 有印象

C 没留意

17.您是否服用过过期的药品?*

A 从来没有 B 有,只要过期不久就行

C 不清楚

18.您如何处理家中的过期药品:*

A 继续存放

B 直接扔掉

C 送到过期药回收处

家庭小药箱,这个必须有! 篇5

一个储备丰富的小药箱意味着,不必带着生病的宝宝急急忙忙地奔赴医院或者药房,不需要放下老板布置的重要工作往返于家和公司之间,不用担心万一路上堵车或者宝宝哭闹不止搞得自己脑袋都要爆炸了。只要服下一剂药便可以让病痛迅速得到缓解。不过,这小药箱里到底该放哪些药,除了药品之外还需要准备哪些东西,这可是一门大学问。

常备药品小清单

抗感冒药

感冒初起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最好准备一些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颗粒、氨酚磺那敏粒、小儿伪麻美芬剂(艾畅)等。对于1岁以内的小宝宝,在使用上要看清说明书上的剂量是按照年龄划分还是根据体重计算。如果服药两三天后,症状仍没有消除或改善,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相关中成药推荐:健儿清解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珠珀猴枣散、双黄连口服液等。

退烧药

发热是宝宝常见症状,建议2个月以内的小宝宝尽量不使用药物退热,而是尽可能通过物理方法降温。如果宝宝已经超过6个月,则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退热药以缓解宝宝不适。宝宝常见退热药有:醋氨酚、布洛芬(儿童处方,包括美林、恬倩)、对乙酰氨基酚(包括泰诺、百服宁等)。

相关中成药推荐: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小柴胡颗粒等。

调理胃肠

宝宝拉肚子了,如果症状较轻,可让他吃一剂妈咪爱来控制病情。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可服用蒙脱石散(包括思密达、必奇等),同时也要根据情况适当补充一些口服补液盐。值得注意的是,生态活菌制剂在冲服时,水温不能高过40℃,以免杀灭活菌而影响疗效。如果宝宝出现积食,则可以服用小儿化食丸或小儿胃宝丸以缓解不适症状。

相关中成药推荐:启脾丸、健胃消食口服液等。

祛痰止咳药

有些家长见到宝宝咳嗽两声,就立即让宝宝吃消炎药,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在消炎药的使用上,要经过医生诊断后方能使用。如果宝宝咳嗽痰多可以选择沐舒坦口服液。

相关中成药推荐:急支糖浆、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等。

清热降火药

宝宝常常因上火而出现口舌生疮、咳嗽痰黄、大便干燥等各种不适,如果症状较轻建议喝一些七星茶或用菊花、罗汉果、雪梨煮成凉茶来喝。情况严重者可适当服用导赤丸。服药后仍然高热不退,咽部红赤明显,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皮肤病常用药

如果宝宝患有尿布疹或者红屁股时,推荐使用锌氧油、鞣酸软膏。艾罗松可以治疗皮疹以及其他皮肤疼痛发炎症状,因为它温和、无刺激。不过,在初次使用之前最好听一下医生的建议。家长最好不要乱用激素,有些激素类的药对宝宝副作用大。

相关中成药推荐:紫草油药膏

外用药

酒精、碘酒、消毒水、创可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出现小范围的烫伤,表皮轻微发红,可以用紫花烧伤膏;如果出现脱皮、红肿,则需要到医院处理。

其他药物

眼药水:经产道娩出的新生儿,易患结膜炎,眼分泌物增多、应根据情况适量滴些眼药水。

抗生素软药膏:如百多邦:以帮助防止切伤或擦伤的伤口受到感染。

抗过敏药:可减轻发痒、荨麻疹、蚊虫叮咬和过敏反应症状。在初次使用之前,最好得到医生的认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吐根制剂:在紧急中毒情况下使用,达到促进呕吐的作用。不过在一般情况下,不建议个人使用,因为有些物质,吐出来可能比咽下去更易引发危险。

宝宝药箱,谨慎管理

准备宝宝专属小药箱

不能因为宝宝的药品看上去比较少就将它与成人药品混放在一起,哪怕是在家庭药箱中留出一部分空位给宝宝装药也不行。因为有些药品名称虽然相同,但在使用剂型、规格、剂量上却有着严格的区分,家长一不留心就容易让宝宝吃“错”了药。

分类保管,使用方便

最好按功效不同分类放置,比如外用药和内用药分开,特殊用药和常规用药分开,避免急用时拿错、误服而引发危险。细心的妈妈也可以在药品外包装上贴上标签,上面清楚注明药品名称、主要功效、服用方法以及服用剂量,方便其他人,尤其是家中老人给宝宝找药时,不至于一头雾水。另外,对于消毒用品,如棉球、纱布等,最好在开袋一周内使用,最多不超过两周,并注明开始使用的时间。

定期整理小药箱

建议每3个月就要整理一下宝宝小药箱,检查一下里面的药品是否过期。对于已经过期的药品,哪怕还没有开封,也要毫不犹豫地扔掉,以免良药变毒药。其次再看看药品的包装和外形,对于有些药品,例如糖浆、眼药水等,即使尚未过期,如果包装瓶出现损坏,导致药物变色,也要马上处理掉。一些常用的应急药物,比如双氧水、酒精等,如果发现快用完了,要及时补充,以免下次再用时无药可用。口服类药物,建议一次三至五天的用量即可。

放置药品要小心

宝宝的小药箱最好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且温度较低的地方。需要密闭存放的要装入瓶中密闭,不能用纸袋或纸盒代替,以免长时间后氧化或潮解。糖浆类、液体类制剂或鱼肝油及益生菌活菌制剂等药品最好放入冰箱冷藏贮存。对于易挥发、易失效且刺激性较强的外用消毒溶液,建议装在密闭的容器内保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小药箱最好放在大人容易够到的地方,比如位于肩膀高度或更高的柜子里,以防止宝宝因为好奇和“贪嘴”而偷药吃。

家庭急救包物品清单

(非药物类)

家长可根据宝宝的情况选择性购买储备

1 黏性绷带:对于切割或擦刮的伤口,在清洁之后,可做包扎用。

2 抗菌肥皂:用于清洗脏污的伤口。

3 标准调羹或药液滴管:可以精确地测量药品剂量。

4 棉球:用于蘸取洗液或抗菌溶液。

5 棉签:主要用于清洁鼻孔和外耳道。

6 纱布绷带:包扎切割伤口或更深的创口。

7 冰袋:减轻撞伤或其他损伤后的肿胀,也可用于物理降温。

8 凡士林:为肛门体温计起润滑作用,也可治疗尿疹。

9 含盐的滴鼻药水:清洁堵塞的鼻孔。

10 镊子:取走部分嵌入皮肤中的碎片(一定要先消毒)。

11 体温计:用于测量宝宝体温。

12 止血带:可以迅速将伤口处流出的血止住。

家庭小药箱也要“大扫除” 篇6

一、保存不当,药品变“毒药”

我们都知道,家庭小药箱里的药品应分类储存,尤其是内服药与外用药要分开存放,大人药与小孩药分开存放,以免混用。

若家庭小药箱储存条件不当,里面的药品容易发霉变质。有些药品非常容易分解,尤其是受到光线、温度、湿度、微生物的影响与破坏。因此,家庭小药箱最好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不要放在阳光能照到的地方,禁止放在潮湿场所,如浴室、厨房。药品开封后尽量短时间用完,若需要长期存放,要在包装上注明开封时间,以便下次使用时判断是否过期。下面几类药品,存放时更应该格外注意。

1.易燃易爆药品

如果保存不当,药箱里的易燃易爆药品就变为隐身的“危险分子”,可能带来火灾、中毒等危险情况。医用酒精以及气雾剂,如治疗外伤的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哮喘的沙丁胺醇气雾剂,需要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药物喷出,抛射剂中可能含有丙烷、正丁烷等易燃、易爆的化学成分。这类药品平时要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一定要远离香烟、打火机等火源和电熨斗等热源,否则容易引起火灾,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易变质的药品

有些药品虽然已经变质,但是从外观上看变化不明显,如果不慎服用可能会引起中毒。如鱼肝油胶丸、维生素E胶丸等很难从颜色来判断其是否变质,但如果闻起来有油败味(俗称“哈喇味”)时,最好就不要再用了;红霉素眼药膏如果出现异臭、酸败味,挤出来油水分离,就不能再用了。

3.冰箱储存的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一般需要在冰箱冷藏室储存,此时一定要注意看药品说明书中注明的适宜保存温度。一般来说,家庭冰箱的冷藏室温度在4℃左右。有些患者担心冷藏室温度不稳定,将生物制品放入冷冻室保存,这样是不可取的。因为冷冻会破坏药物的活性成分,一旦药物发生冻结,即使化冻后外观没有变化,也不能再用了。

二、眼鼻手并用,判断药品是否过期

储存条件改变、光照和高温都可能让开封后的药品有效期缩短。为了保障用药安全,除了在用药前检查药盒上的有效期,平时还应养成定期检查家庭小药箱的习惯,要眼、鼻、手并用,通过以下几个小方法就能初步判断药品是否过期。

1.看一看。主要看药品有无变色。白色的药片变黄、变黑、变红或出现霉点或斑点,均表示药品已变质失效,不可再服。例如维生素C氧化后易由白色变成黄色。糖衣片失效时外层糖衣常会破裂,出现斑块或斑点,还会发生自溶、变黑或发霉。眼药膏及其他药膏出现明显变干、变稀、变色、水油分离等,就不能再使用了。

2.闻一闻。主要闻药品的气味。栓剂、药片、胶丸等,闻一闻有无臭味或异味。阿司匹林等片剂受潮后会产生浓烈酸味,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大大增加,不宜再服用。颗粒剂、冲剂和糖浆剂失效时往往会出现异味,比如发酵味、臭味。胶丸往往很难从颜色判断其是否变质,但如果有油味,就最好不要服用了。

3.捏一捏。主要判断药品的软硬与黏度。胶囊极易受潮,用手捏时如果感觉有明显软化、破裂、漏油等,就不宜服用了;如果糖衣片和胶囊剂摸上去相互粘连,则不宜服用。

4.摇一摇。主要判断药品溶液是否改变。悬浊液、口服液、糖浆、眼药水、滴鼻剂等液体制剂很难从外观上判断是否变质,摇一摇后看是否有沉淀,如药液中有结晶、絮状物或见浑浊,则不可再使用。

三、如何清理家庭小药箱

清理家庭小药箱的方法很简单,可以按照以下3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挑出过期药品

这第一步是最关键的一步。应该经常检查家庭小药箱,首先看药品的失效日期,把已经过期的药品挑出来。即将过期的药品要做个标记,或者把失效日期记录在卡片上。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过期药品随便扔掉或卖给药贩子,否则会污染环境或危害他人。很多正规的零售药店都有回收过期药品的服务,应交给他们统一销毁处置。

第二步:整理散装药品

在小药箱里难免会有打开包装却没吃完的药片或胶囊,如果说明书丢失、有效期不明确,或通过观察药物的性状,例如颜色、气味、硬度和完整度等,发现已经变质,就要当成过期药处理。需要强调的是,已经开封的药品不能单纯看包装上的保质期。比如,一般来说眼药水的保质期是1~2年,如果不开封可以一直存放,但开封后,使用期限最好不要超过1个月。对于看似外观完好、但是不知道名称的药品,最好也当作失效药品处理。

第三步:及时添置新药

劳动节、国庆节、春节等长假期间,就医看病不如平时方便,家里有慢性病患者的要尽早去医院复诊,请医生开处方,把平时用药和急救用药都准备好。一些常用的抗感冒药、助消化药,以及医用酒精、创可贴等小外伤用品,也要及时补充到药箱里,以备不时之需。

【小链接】药瓶里的干燥剂要取出来

上一篇:转子一点接地保护下一篇:老年人急性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