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发情率

2024-10-27

奶牛发情率(精选7篇)

奶牛发情率 篇1

摘要:对隐性发情和乏情母奶牛应用绒促性素、三合激素 (丙酸睾丸素、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 进行人工诱导发情, 促进母牛排卵, 有利于发情的观察判定, 增加人工授精的成功率, 提高隐性发情、乏情奶牛的受胎率。用以上药物分别对不同年龄段的隐性发情、乏情母牛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用药后, 可使隐性发情奶牛明显表现发情征状, 对发情判定和人工授精非常有利, 能提高隐性发情、乏情奶牛的受胎率。

关键词:激素,隐性发情,奶牛,受胎率

在奶牛场内, 奶牛饲养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如何使母牛怀孕, 只有怀孕才有分娩、泌乳, 才能再生产、再高产, 否则就不会出现再生产、再高产的过程[1,2]。而使母牛怀孕的关健环节之一是母牛要发情配种。在目前奶牛饲养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 人工授精已是奶牛配种的主要技术, 而人工配种不同于自然交配, 母牛在整个人工授精过程中处于绝对被动的地位, 要靠技术人员对母牛的发情征状的观察判定母牛是否发情, 确定配种的适当时机才能给予配种;而有部分母牛的发情征状不是很明显, 处于隐性发情状态, 这给发情的观察判定带来一定的难度, 往往会造成误判而错过配种的机会,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奶牛的经济效益[3,4]。因此, 如何提高隐性发情的奶牛的受胎率在奶牛饲养中非常重要, 利用绒促性素和三合激素 (丙酸睾丸素、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的灭菌油溶液) 共同作用, 能促进隐性发情奶牛发情征状的表现, 有利于发情的观察判定。笔者于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在广西百色农校教学奶牛场应用以上药物在隐性发情母牛中进行试验, 取得很好的效果, 受胎率达8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绒促性素注射液 (兽用) :杭州动物药品厂生产, 批号为兽药字 (2007) 110201282, 有效期2年, 规格为1 000 U/支;三合激素注射液:宁波第二激素厂生产, 批号为兽药字 (2007) 110256223, 有效期2年, 规格为2 mL/支;公牛冷冻精液:上海光明奶牛繁殖中心提供, 公牛号31103420#;31103421#。

1.2 试验方法

1.2.1 乏情母牛的判定。

适龄后备母牛 (15月龄) 不见明显的发情现象;产后2个月发情不显或不发情的母牛或其他原因导致发情不明显的母牛。

1.2.2 试验分组。

根据牛的年龄和胎数分为3个试验组, 具体分组情况如表1所示。

1.2.3 激素注射。

分别对以上每头母牛肌注促绒毛膜性素2 mL, 12 min后再肌注三合激素 (1支) , 注意要保证注射量完全。分别记录各组试验牛对激素反应情况。

1.2.4 人工授精。

一是确定输精时机:在母牛发情后约8 h进行。二是精液解冻与检查:从液氮罐中迅速取出冷冻精管, 放入 (39±1) ℃水中解冻2 s, 后进行精液质量检查, 精子活力达到0.3以上者, 可使用。三是输精方法:输精人员将一只手臂插入母牛的直肠, 掏出积粪, 隔着直肠壁把握并固定好子宫颈, 另一只手将装有冷冻精管的输精器插入母牛阴道后, 双手配合将输精枪从子宫颈口插入到子宫体腔内, 缓缓注入精液, 以保证精液全部输送到子宫内[5,6]。

1.3 试验结果及记录

分别对各组试验牛在配后第1个情期 (配后18~22 d内) 、第2个情期 (配后第40~42 d) 进行观察并记录是否有发情表现, 如阴门有清亮黏液流出, 表现不安, 爬跨其他牛或接受爬跨等发情现象。具体如下:一是发情表现明显。阴户肿胀明显, 有清亮黏液流出, 兴奋不安, 频繁鸣叫, 有明显的发情征状;始时爬跨其他牛只, 最终接受其他牛只爬跨。二是发情表现中等。阴户稍肿胀, 但无清亮黏液流出;爬跨其他牛只, 但不接受其他牛只爬跨。三是无发情表现。阴户无变化, 无清亮黏液流出, 不爬跨其他牛只, 也不接受其他牛只爬跨。并按照日常饲养管理状况进行饲养管理。在配后第90天通过直肠检查定胎。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组试验牛对激素反应情况

如表2所示, A组20头试验牛中, 13头发情明显, 7头发情中等;B组30头试验牛中, 10头发情明显, 10头发情中等, 10头无发情表现;C组20头试验牛中, 8头发情明显, 6头发情中等, 6头无发情表现。由此表明:激素处理后可使隐性发情奶牛表现发情征状。

(头)

2.2 各组试验牛输精后的表现

如表3所示, A组20头试验牛中, 有15头初步鉴定怀孕, 其余5头在输精后18~25 d发情;B组30头试验牛中, 有25头初步鉴定怀孕, 其余5头在输精后18~25 d发情;C组20头试验牛中, 有18头初步鉴定怀孕, 其余2头在输精后18~25 d发情。由此表明, 激素处理后进行人工授精, 受胎率较高。

(头)

2.3 各组试验牛妊娠情况

如表4所示, 各组试验牛定胎后全部成功生产, A、B、C组实生仔牛头数分别为15、25、18头。

(头)

3 结论与讨论

卵巢的激素调节主要受下丘脑—垂体—性腺系统的调节, 下丘脑—垂体—性腺系统, 即下丘脑、垂体和性腺与它们所产生的6种激素 (GnRH、OXT、FSH、LH、雌激素、孕激素) 组成一个相互联系和制约的调控母牛生殖机能的有机体系[2]。动物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以通过下丘脑—腺垂体—性腺 (卵巢) 轴及靶激素的反馈作用来调节卵巢的活动, 血液中FSH、LH、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浓度是主要的内环境;光照、温度、营养以及牛群体行为等是主要的外环境。在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下, 下丘脑释放促性GnRH释放, 作用于脑垂体使其释放FSH和LH, 其作用于卵巢, FSH可促进卵泡生长发育和成熟并使其分泌雌激素, 同时能使颗粒细胞产生芳香化酶, 将内膜细胞产生的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5], 有资料证明, 雌激素对中枢和腺垂体有正与负反馈作用[1], 低浓度时为负反馈, 这对维持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高浓底时为正反馈, 这对排卵前夕FSH-LH高峰的形成和排卵起着重要作用, 也就是说正反馈对于牛只有发情阶段血液中高浓度的雌激素才对GnRH、FSH和LH起正反馈调节作用, 以加强这3种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是母牛排卵前LH-FSH逍度形成峰值引起排卵的主要原因[2]。而它的正反馈作用主要是增加卵泡对LH和FSH的敏感性[1], 因而在FSH的分泌减少的情况下, 继续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 在大剂量雌激素时可增加发育卵泡的数量, 刺激母牛的发情并引起超数排卵。卵巢受激素调节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 动物发情表现由雌激素决定, 发情程度跟血液中雌激素浓度有关, 且雌激素与发情表现成正相关系, 而动物的排卵与FSH/LH激素及卵巢机能有关, 生长中的卵泡如果由于FSH分泌量不足或是由于其本身对FSH不敏感均会导致卵泡的闭锁[6], 从而不妊娠。同时雌激素还可以通过正反馈作用调节LH分泌, 从而促进卵泡的生长及成熟。

FSH/LH浓度高水平时形成LH-FSH逍度峰值促进排卵, 因而导致奶牛发情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奶牛不排卵。在该试验中, 通过运用定量的促绒毛膜性腺激素注射, 具有FSH及LH生理特性, 调节卵巢生理机能, 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及成熟, 然后用三合激素注射, 从而提高血液中雌激素浓度水平, 加强卵泡发育排卵, 三合激中的丙酸睾丸素在LH作用下也会转化为雌激素, 从而导致雌激素处于高浓度状态, 同时也使LH处于高浓度水平, 最终母牛发情并排卵;三合激素中的少量黄体酮具有降低子宫兴奋性作用, 增大妊娠的可能性, 实践证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即采用2种激素共同作用, 促进奶牛发情排卵, 提高奶牛的妊娠率。但生产实践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注射性激素虽可增强母牛发情, 促进排卵, 但要提高受精率, 还必须做到适时输精, 而要做到适时输精, 发情与排卵的判断是关键。母牛从上一次发情开始至下一次发情开始称为一个发情周期。母牛的正常发情包括4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发情预兆期。这是牛出现发情以前的一个时期, 这一时期母牛阴户微红肿, 排尿次数增多, 乳量减少, 爬跨其他牛只, 异性牛紧跟不舍, 但并不接受爬跨。此时期维持3~8 h, 不宜进行人工授精。二是发情期。这一时期是牛集中表现发情征状的阶段, 其特点是:食欲减退, 精神不安, 在栏舍内不停走动, 昼夜鸣叫, 阴户红肿, 流出透明黏液呈滴线状, 频频举尾, 主动接近异性牛, 接受公牛爬跨, 交配欲强烈。此时期维持8~12 h, 尚不宜进行人工授精。三是发情后期。此时牛的生殖系统受新生黄体所分泌的孕酮影响, 子宫为接受胚泡和它的营养作准备, 子宫内膜的子宫腺增殖, 可进行人工授精。四是间情期。发情结束, 牛子宫和生殖道的其他部分向着近似发情前期以前的状态变化。一般黄牛在发情结束后6~12 h、水牛在发情结束后18~20 h为最佳配种时机。这是因为一般母牛都在这段时间内排卵, 此时配种受胎率最高。但有些母牛排卵不易掌握, 最好采用重复配种的方法, 即在发情症状明显时配1次, 10 h后再重复配1次。

母牛发生生殖系统疾病时, 如慢性子宫内膜炎、卵巢炎、卵巢萎缩等使用性激素催情收效很小, 必须先进行治疗后才能实施药物催情。人工授精操作技术水平的高低, 也直接影响受胎率。因此, 尽管利用激素可解决隐性发情问题, 但若人工授精技术水平跟不上, 也不能提高受胎率。

参考文献

[1]张玉生, 傅伟龙.动物生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2]张忠诚, 朱士恩.正确使用生殖激素提高奶牛繁殖效率[J].中国奶牛, 1997 (3) :28-30.

[3]钱云, 刘红林.卵泡生长发育的动态模式及其调控[J].中国畜牧杂志, 2000, 36 (1) :38-40.

[4]范必勤.哺乳动物卵子发生、激活与发育[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1, 9 (1) :7-11.

[5]YOSHIMURA Y.The ovarian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in reproductive pHysiology[J].Front Neuroendocrin, 1997 (18) :247-291.

[6]李峰, 黄永宏.卵泡闭锁的研究新进展[J].国外畜牧科技, 2001, 28 (6) :35-37.

奶牛发情行为的检测研究 篇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需乳量也逐渐加大,集约化、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得到了迅速发展[1],奶牛发情的及时检测更显得日益困难。奶牛的发情检测在牛群繁殖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及时发现奶牛发情有利于奶牛的及时受孕、产犊并提高泌乳期[2]。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养牛场还采用人工观察,再依靠经验判断的方法进行奶牛发情识别[3]。这种判断方法仅能用于小规模的奶牛养殖,已经不适合较大规模、集约化的奶牛场。据统计,2009年我国奶牛存栏1410万头,其中超过1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达到了20%。人工观察法无法实现快速精确的发情检测,且这种方法具有诸多不利因素[4]: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增加了劳动力资金投入;由于专业管理人员数量少、技术差、素质低,单纯依靠人工观察及时发现奶牛发情是件比较困难的事;靠人工观察更难以观察奶牛的安静发情,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发情检测率。

1 奶牛发情行为检测方法

奶牛发情的主要表现为[1]:接受其它奶牛爬跨,站立不动,同时也爬跨其它奶牛;精神不安,不停走动,不时哞叫[5],食欲减退,体温上升,产奶量下降[6](但目前尚无定论)。奶牛发情后最适宜的配种时间应在性欲结束时再第1次输精,间隔8-12h进行第2次输精[4]。奶牛的发情表现虽有一定规律性,但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有时表现不大明显或欠规律性,因此在确定输精适期时,必须善于综合判断,具体分析。

1.1 影响奶牛发情的因素

1.1.1 环境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奶牛初情期和发情时间也会不同。由于季节造成的气候环境差异甚至饲草料差异、管理不当和卫生条件等使酷暑和严寒下的冷热应激变得更为严重,对奶牛的发情都有抑制作用[7]。

1.1.2 营养水平

营养水平是影响奶牛发情表现和初情期的重要因素[8]。良好的饲养可以促进生长,提早初情期,增加发情表现,而长期饲料供应不足,营养不良,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均会影响发情,甚至停止发情,即使发情,往往也不正常,发情持续期缩短。

1.1.3 奶牛品种

不同品种的奶牛,初情及发情表现和时间不同[9],大型奶牛的初情期一般比小型牛的晚,水牛和牦牛的初情期比黄牛的晚。

1.1.4 内分泌因素

有时一些器官,尤其是性腺的病患(如黄体囊肿等)会通过激素的变化而影响发情[10]。

1.2 奶牛发情行为检测

发情检测是养好奶牛的重要环节。这项工作做得不好,就会使牛群漏配牛只增加,从而延长产犊间隔,增加饲养成本,降低繁殖率,减少经济效益。Firk[9]和Wangler[11]等人在Brandenburg对奶牛总数在290头以上的16个奶牛场进行研究发现,75%的奶牛场没有进行准确的发情检测致使每头牛损失达199~672欧元之多。准确的发情鉴定更是成功地进行人工授精和超数排卵及胚胎移植的关键。传统的奶牛发情行为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2.1 外部观察法

主要根据奶牛的外部表现和精神状态来观察判断奶牛的发情状况。奶牛发情周期平均为21d,据杨玉芹[12]观察,发情在18-25 d的奶牛占80%以上。外部观察法精度较高,检测率可达到90%以上,可检测效率只有50%~70%[13]。At-Taras[14]等在牛总数为120头(其中70头为奶牛,50头为不发情的肉牛)的农场,其对奶牛发情进行了检测试验,通过试验发现利用观察法的检测效率在54.4%~54.7%之间。

1.2.2 试情法

采用试情牛,根据奶牛的性欲表现来判断发情的状况,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此法尤其适用于群牧的繁殖奶牛群,可以节省人力,提高发情鉴定效果。但该方法不易于规模使用,且要专门饲养试情牛。通常将结扎输精管的试情公牛按1∶(20~30)比例放入牛群中,以此来发现发情奶牛[15]。

1.2.3 直肠检查法

将手伸入奶牛直肠内,隔着直肠壁触摸卵泡的发育程度,以判断奶牛发情的情况。奶牛发情时,卵泡由小到大,由硬变软,由无波动到有波动。

以上各种方法都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实际操作,并且会影响到奶牛的正常活动,且要求管理人员技术娴熟,工作量较大,部分检测工作劳动强度大。Geers[16]认为外部观察法需要占用整个农场30%的劳动力。这就给奶牛养殖业增加了较大的负担,且准确度较低[17],尤其在夜间更是无法观察奶牛的发情行为,因而时常错过奶牛的发情期而不能及时配种,从而导致牛奶和小牛生产的潜力得不到有效利用,极大地降低了奶农的经济效益。

2 奶牛发情行为数字化检测技术

所谓数字化奶牛养殖就是用数字化技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奶牛养殖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的技术[18]。为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需要把现代数字化技术引入奶牛养殖,用科技产品检测奶牛的发情,准确判断奶牛发情时间,充分发挥良种奶牛的繁殖潜力,促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促进现代化奶牛养殖业的发展。Patterson[19]在20世纪90年代首次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奶牛发情检测上。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少数奶牛场进行了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尝试,一些管理水平较高的奶牛场,其奶牛发情数字化检测技术仍处在初级阶段[20]。

2.1 奶牛个体特征检测

要想利用数字化技术高效地检测奶牛发情,首先要从检测奶牛的发情体征做起,利用电子测控技术,采集和记录现场奶牛个体的身体物理参量(体温、活动量、呼吸参数、内分泌、采食量以及产奶量等),为奶牛发情监测系统的研究做前期准备性工作。目前对于检测奶牛主要的个体特征的传感器技术包括角度传感器[21]、计步器[15]、加速度传感器[22]、自动图像处理技术[23]、激光技术[24]、位置控制技术以及磁场感应技术[25]等。

2.1.1 活动量规律特征检测

2.1.1.1 计步器检测方法

在以色列的奶牛场每头牛都有记步器,通过记录奶牛运动的强度和运动量来了解牛只的发情及健康状况,一并进入计算机进行系统分析[26]。Redden[15]和Ulrich[6]采用计步器传感器为主要的检测单元,设计了可检测奶牛发情的ALT(Activity,Lying,Temperature)发情检测仪,利用该仪器可检测奶牛的行走步数、静躺时间以及体温等参数,通过分析确定奶牛是否发情。国内张颖超[27]和柳平增[28]等在奶牛发情期运动量偏差的基础上,利用计步器开发了奶牛发情期检测器硬件电路。

Ulrich Brehme[6]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利用计步器方法检测奶牛发情的检测效率在75%~90%之间。利用计步器仅可以检测奶牛的行走步数,但对于准确检测和区分奶牛的行为特征(如静止、慢走、快走以及跨栏等)方面是十分困难的。

2.1.1.2 加速度传感器检测

加速度传感器通过测量加载于弹簧上的检测质量块的位移量来计算加速度。根据检测位移的方法不同,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分为MEMS、磁电式、应变式和压电式几类。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和区分奶牛行为特征。

Patterson[29]通过研究发现,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技术不仅可以检测奶牛的活动量,还可以检测出奶牛的活动的剧烈程度。Roger[19]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了奶牛的行为特征,研制了奶牛行为检测仪系统AMS(Activity Monitoring System)。该仪器可佩戴在奶牛后腿上连续工作45d。Maeve[30],Nielsen[31],Poursaberia[32]和Mattachini[33]等人分别利用加速度传感器研究了奶牛的行为规律,进行了发情行为分析。

国内利用加速度传感器首先应用到了医学领域,研究了人体手势检测、人体模拟以及平衡状态的检测,如天津大学[34]、华中科技大学[35]等高校进行了该类项目的研究。

尹令[36]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奶牛的运动规律,利用热电偶传感器和压电薄膜获取奶牛的体温、呼吸频率以及脉搏频率等参数,通过无线传感器节点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以此建立的动物行为检测系统能准确区分奶牛静止、慢走和爬跨等行为特征,可分析出奶牛的发情情况。但该检测系统的佩戴、功耗、软件设计以及安全措施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2.1.1.3 全球定位与图像处理技术

Rutter[37]首次将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到绵羊的数字化管理中,检测绵羊日常的活动规律。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分析出奶牛发情时的行为特征。Tillett[38]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奶牛的活动规律,进一步分析出奶牛的发情特点。目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需要人工进行主观分析,还不能自动化分析奶牛的发情状态。

2.1.2 内分泌特征检测

可以利用生物传感器检测进行奶牛的内分泌特征。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物活性物质分子识别的功能,将感受的被测量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检测奶牛孕酮的含量变化是进行奶牛发情识别技术手段[39]。孕酮是奶牛排卵后卵巢中形成的黄体和妊娠期胎盘产生的一种激素,极微量的孕酮即能发挥强大的生物效应。在奶牛的繁殖周期中,牛奶孕酮含量的周期性变化直接标示着奶牛卵巢的活动状态,连续监测奶牛孕酮的含量,依据其变化可以做出发情鉴定,早期奸娠诊断。

Delwiche[40]利用生物传感器检测奶牛孕酮的含量,来判断奶牛是否处于发情状态。国内邵谱[8]利用该方法研究出了奶牛孕酮检测的试剂盒进行奶牛发情、妊娠诊断、人工授精效果监测和繁殖障碍诊断等初步应用。

目前,生物传感器的稳定性还没有达到像机械传感器的稳定水平。其稳定性试验应在实时、实温条件下进行,并且利用该类传感器有一定的安全要求。

2.1.3 其它特征检测

2.1.3.1 温度检测

奶牛发情的温度检测有两种方式:奶牛的体温特征和牛奶的温度特征。

Eradus[17]指出奶牛在发情的前几天,体温(耳朵附近)要比平时要低。Geers[16]通过观察发现,奶牛发情过程中的体温(耳朵附近)要比平常高0.5 ℃左右。国内李晋阳[41]研究了奶牛乳腺炎对牛奶温度变化的影响,但没有研究奶牛的发情检测。

2.1.3.2 采食量检测

奶牛在发情过程中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通过检测奶牛的采食量可以辅助的判断奶牛的发情规律。田富洋和李法德等人研制了奶牛采食量检测仪,取得不错的效果,可以应用到奶牛发情检测中。

2.2 专家分析平台

专家分析平台是对下位机传感器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得到诊断的上位机分析软件。因此数据分析技术越来越重要。目前应用于奶牛发情检测的数据分析可分为两类:单变量时间序列分析算法和多变量时间序列分析算法。Phillips[42]首先发明了应用于奶牛发情检测的平滑变量数据分析算法。单变量时间序列分析算法在精度上比较低,目前常用的为多变量时间序列分析算法。多变量分析算法应用于奶牛发情检测主要有基于模糊逻辑分析、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分析以及多参数整合算法分析[1]。

De Mol[43]和Eradus[17]利用模糊逻辑分析对奶牛发情行为检测数据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得出利用该算法的检测率为79%左右,出错率在16%左右。De Mol[43]和Maatje[44]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了数据处理,得出该算法的检测率为90%左右,但他们都没有提出利用该算法的出错率。

在美国大多数农场基本上都采用了高科技设备对奶牛进行数字化和规模化的管理,完成奶牛的检测、检查和诊断等日常工作[43]。通过传感器检测奶牛的行为特性,然后与计算机相连,利用专业软件对奶牛进行管理。以色列的AfiMilk系统,是一整套完整的奶牛场管理系统,而其中的子系统AfiAct是乳牛的发情检测系统[28]则是专门用来检测奶牛的发情,能够有效地提高奶牛的配妊率。德国使用传感器等电子元件检测奶牛生理参数,应用VB语言建立数据分析系统,对奶牛哺乳和发情期的生理参数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将奶牛发情计算机监测系统安装于数据设备连接的计算机中,对奶牛发情进行实时监测,并做出及时准确的发情预报[18]。上述软件平台由于语言和管理模式的不同、软件应用技术即时改进困难以及售后技术支持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这些软件难以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需要设计国产化的专家软件分析平台。

姜万军[46]等人利用VB的串口通信控件和数据库访问技术,构建了奶牛个体识别及发情监测系统,可以实时地得到奶牛的相关资料。杨勇[47]也应用VB语言建立数据分析系统,对奶牛哺乳期和发情期的生理参数变化进行数据分析。但他们没有对检测数据的处理算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尹令[36]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提取的各种参数进行行为特征多级分类识别,经过样本集的反复训练和学习,能够得到较为稳定的聚类中心,进而得到奶牛的行为类别。但此算法的精度以及出错率问题笔者没有进一步验证。

3 存在的问题

1)检测方法。

仅靠检测奶牛一种或者两种奶牛的行为特征判断奶牛的发情行为在精度上是不够的。

2)检测系统设计。

综合检测奶牛的行为特征,会大幅地提高检测系统的功耗,并且在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等方面都是工程人员面临的问题。

3)分析算法。

奶牛发情行为鉴定分析软件还不成熟,需要研究更加成熟的数据统计算法判定奶牛的发情行为。

4)实时监控。

关于奶牛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处理和奶牛的实时监控,尚未实现自动化。

4 结语

数字化检测仪器不仅大大减少了劳动负担,对奶牛的生产性能测定比传统方法更精确,有助于管理人员改进提高管理养殖水平,大大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为此应该开发适于我国国情的奶牛发情检测系统,能够综合、快速检测奶牛发情时的各种行为特征,且研制的检测仪应具备体积小、功能强、低功耗和应用广以及容易佩戴的特点,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打好基础。肯定地说,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来促进奶牛养殖业发展,是准确和高效地检测奶牛发情的必然趋势和重要保证。

摘要:在奶牛养殖中,为增加牛奶产量,使奶牛及时受孕、产犊并提高泌乳期是非常重要的,而要达到上述目的,正确、高效地预测以及检测奶牛的发情期,并适时配种尤为关键。因此,奶牛发情的及时和准确识别则变得举足轻重,在牛群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传统的奶牛发情检测方法愈加不能满足现代化奶牛养殖场的需求,基于微机系统的自动化电子检测技术迫切需要应用到奶牛发情检测中。对奶牛的发情行为的影响因素、传统检测方法以及数字化的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其数字化检测趋势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

高产母奶牛发情鉴定的方法 篇3

1 外部观察法

高产母奶牛发情后, 表现精神不安, 食欲减退, 行为惊恐, 频繁越栏, 不断鸣叫, 频作排粪尿姿势, 互相爬跨。外阴部肿胀, 阴道黏膜充血, 有少量黏液从阴道流出 (吊线) 。发情初期从阴道排出的黏液为清水样, 中期黏性变强、变浓, 可拉成长丝, 后期黏性减退, 色浑浊。

2 试情法

高产母奶牛只有在发情旺盛的中期让公畜试情, 才有愿意接受交配试情的表现, 发情刚开始和发情末期, 母奶牛不愿接受公畜试情。

3 阴道检查法

检查前应将母奶牛保定在安全架内, 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母畜的阴门及周围进行反复清洗消毒, 开膣器用70%-75%的酒精消毒, 并涂抹凡士林或石蜡油。打开阴道, 可见阴道黏膜充血、潮红、湿润, 子宫颈口开张松弛, 周围并有多量黏液。

4 直肠检查法

该法是通过手伸入母奶牛直肠内直接触摸卵巢表面卵泡发育的情况来判断是否发情。此方法也可用于马和驴。检查前将母奶牛保定于安全架内, 肛门及肛门周围先用温水洗净擦干, 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检查人员应将手指甲剪平磨光, 反复消毒手臂后, 涂抹润滑剂, 待母奶牛安静后, 检查者五指并拢成锥形轻轻插入母奶牛肛门, 缓缓向前推进。如有积粪, 先把肠内积粪掏净后再进行检查。遇到母奶牛努责不安时应立即停止操作, 等母奶牛安静后, 肠道松弛后再继续进行检查。在左右侧的腰角附近可触摸到卵巢, 呈椭圆形, 樱桃大。

第一期 (休情期) :卵巢呈现不规则的圆形, 表面平滑, 触压有手感, 由于母奶牛的体格大小不一, 卵巢的大小也有差别, 卵巢的体积大小一般为4×3×2cm。

第二期 (卵泡出现期) :卵巢体积增大, 卵泡略呈圆形, 柔软, 手感有少量液体, 柔软而富有弹性, 波动不明显。卵巢的体积大小一般为5×4×3cm。

第三期 (卵泡发育期) :卵巢体积增大, 卵泡呈圆形, 泡内液体增加明显, 有水样波动感, 但卵泡壁厚, 有韧性并柔软度明显, 此期一般维持1-3天, 卵巢体积的大小为6×5×4cm。

第四期 (卵泡成熟期) :卵巢体积增大为7×6×6 cm, 卵泡内液体大量增加, 手感泡壁极薄, 水样波动极为明显。此时是卵泡即将排卵的最佳时期, 此期维持1-3天, 也是适时配种的最佳时期。

第五期 (排卵期) :此期可维持2-5小时, 卵泡破裂后, 泡内液体排出, 卵泡变凹, 卵巢并逐渐恢复原来的大小, 卵巢壁变厚, 卵泡腔形成凹陷, 触摸无内容物感。

第六期 (黄体形成期) :卵泡排卵后10-20小时形成黄体, 触摸呈面团状, 无水样波动感, 表面光滑有手感。

奶牛的发情鉴定与适时配种 篇4

为提高奶牛的一次配种成功率和减少空怀, 就要求奶农具有相应的知识和技术, 而且青年牛的第一次配种妊娠的时间对今后生产性能的发挥, 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奶牛发展情期的生理变化

奶牛发情期表现为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首先是精神兴奋, 敏感眸叫, 烦躁不安, 尾巴摆动高举;其次是生理机能发生周期性变化 (见表1) ;第三是外阴出现肿胀流粘液, 这时有性欲表现, 接受爬跨。

2 发情鉴定

根据奶牛发情的上述表现可确定为发情。但奶牛的发情还有初期、盛期、末期和异常发情之分见表2。正常发情与异常发情可通过直肠检查进行鉴别。

奶牛的异常发情有这几种情况:

(1) 阴性发情:发情症状不明显, 雌激素不足, 黄体萎缩;

(2) 孕后发情:黄体分泌孕酮激素不足;

(3) 持续发情:卵巢囊肿; (4) 不发情:主要是哺乳及疾病期间;

(5) 多卵泡发情、卵巢静止:促卵泡生长激素分泌过量或不足。

3 适时配种

3.1 初情期

奶牛在8~12月龄时性成熟, 而奶牛的最佳初配条件为: (1) 初配时体重占成年体重70%左右 (约350~420kg) ; (2) 初配适龄14~18月龄。

3.2 奶牛的发情期

奶牛的发情持续期平均为18h (6~36h) , 个别可达到60h。

3.3 排卵

奶牛在性欲结束后起之7~18h排卵, 而且在深夜12点至次日凌晨3点之间排卵较多, 右侧较左侧多。

4 适时辅精

养牛小区奶牛同期发情效果观察 篇5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牛的选择

试验于2008年7月开始在北京市密云县密云镇里各庄村的奶牛养殖小区进行, 该奶牛养殖小区有118余户, 共饲养中国荷斯坦奶牛近4000头, 平均每户饲养奶牛34头, 除犊牛外, 产奶牛、干奶牛、青年牛同群饲养管理。试验随机选择5个养殖户的15头青年牛, 青年牛年龄在14~19月龄之间, 第一次配种, 有些牛发现有1~2个发情周期, 有些牛未发现发情, 试验牛只做同期发情处理, 饲养管理按正常进行。

1.2同期发情使用药物

牛用CIDR (螺旋型) , 新西兰生产, 规格为每个CIDR含1.56g孕酮;氯前列烯醇, 上海计划生育科研所生产, 规格为0.2mg (2ml) /支;维生素ADE, 规格为5ml/支。

1.3 同期发情处理方法

2008年7月18日将CIDR放入试验牛的阴道内, 同时肌肉注射VADE10ml/头, 第10天注射氯前列烯醇0.6mg/头, 第13天取出CIDR, 对牛跟踪观察, 看是否有发情征状。

1.4 发情牛的确定标准

取栓后一定时间, 母牛外阴部有黏液, 开始爬跨别的牛或接受别的牛爬跨, 再过几小时, 当别的牛爬跨该牛时, 该牛静止不动 (称稳栏) , 这时记载时间, 这样的牛即确定为发情牛。

2 结果分析

试验共处理中国荷斯坦奶牛青年牛15头, 取栓后同期发情13头, 同期发情率达到86.67%。其中取栓后24~36h之间发情母牛10头, 占试验处理牛数的66.67%, 占同期发情牛的76.92%;36~48h之间发情母牛2头, 占试验处理牛数的13.33%, 占同期发情牛的15.38%;48h以上发情母牛1头, 占试验处理牛数的6.67%, 占同期发情牛的7.69%;取栓后24h以内无发情牛 (见表1) 。

从表1可以看出, 试验母牛在24~48h之间发情较集中, 发情12头, 占总发情头数的92.31%, 占试验处理牛数的80.00%。中国荷斯坦奶牛青年牛用CIDR+PG同期发情处理后, 发情集中时间主要在取栓后代第2天。

3 结论

浅议如何提高后备母猪的发情率 篇6

关键词:后备母猪,发情率,繁殖能力,母猪发情

后备母猪的发情是后备母猪受胎能力和筛选的重要标记, 及时确认具有繁殖能力的后备母猪, 提高后备母猪的筛选效率, 对不发情的后备母猪进行有效处理, 可以大大提高后备母猪的种用率, 减少后备母猪的饲养量和饲养费用, 提高猪场的总体效益。结合本场多年的实践经验, 现将提高后备母猪发情率的措施介绍如下。

1 预防后备母猪不发情措施

1.1 合理的营养

后备母猪30~80kg阶段日喂3次或自由采食, 不进行限料。80kg以后更换哺乳母猪料, 适当地限饲, 保证其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 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发育, 同时防止过肥。后备母猪配种前的理想P2点背膘为18~20mm, 过肥或过瘦均有可能出现繁殖障碍。有条件的场, 6月龄以后每天投喂一定量的青绿饲料, 如胡萝卜。

1.2 饲养方式

对后备母猪而言, 大栏饲养 (4~6头) 优于定位栏饲养。母猪间适当地追赶、爬跨能促进发情, 但大栏饲养密度不宜过大, 否则造成拥挤且打斗频繁, 不利于发情。确保每头猪有效的使用面积在1.5~1.8m2, 若用定位栏饲养, 应加强运动。

1.3 环境温度

有研究发现, 对150~230日龄的后备母猪进行持续的热刺激 (33.3℃) 会引起80%的后备母猪不发情, 但对发情母猪的排卵数影响不明显。泰国有学者对发情期的后备母猪进行热应激处理 (35℃, 10小时) 造成42.9%的母猪第二情期异常。因此, 在后备母猪的饲养过程中应该十分重视防止热应激。

1.4 利用公猪早期诱情

后备母猪160日龄以后开始与试情公猪直接或隔栏接触, 诱导早期发情。每天1~2次, 每次15~20分钟, 使用不同公猪诱情比使用一头公猪效果更好, 同时应注意公猪与母猪的数量比, 后备母猪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诱情效果, 公母比例1:5~1:15之间最好。

1.5 建立完善的发情档案

后备母猪在160日龄以后, 在诱导发情的同时, 应及时鉴定发情的后备母猪, 对发情的后备母猪要建立完善的发情记录, 为以后配种做好准备, 并根据发情情况建立发情区与非发情区, 对不发情的后备母猪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1.6 做好卫生及疾病防治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后备母猪的卫生情况, 尤其是后备母猪发情期的卫生。减少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针对猪群的具体情况定期拟定详细的保健方案, 及时治疗, 严格防止PRRS、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等导致母猪不发情的疾病发生。

2 后备母猪不发情处理

2.1 公猪刺激

(1) 让成年公猪在后备母猪栏内每天追逐10~20分钟, 刺激发情。但追逐的时间不宜过长, 否则对母猪易造成伤害, 反而不利于发情;

(2) 将母猪赶到公猪舍内, 利用公猪舍内公猪气味进行刺激发情;

(3) 后备母猪日常应与试情公猪相隔离饲养, 确保母猪看不到公猪, 并不在公猪下风口饲养后备母猪。这样有利于公猪刺激的有效强度。

2.2 外源刺激

向后备母猪鼻腔内每日喷入少量成年公猪精液, 刺激其发情。

2.3 日光浴

每天后备母猪最少晒4~5小时太阳, 或将后备母猪赶出舍外运动, 进行日光照射1~2小时。

2.4 转运效应

通过混群、换圈、转运及这些方法的联用改变小环境, 即所谓非公猪处理“应激源”的刺激。这些方法单用或合用的效果差异很大。转运效应和公猪诱情结合使用比仅靠公猪诱情效果好。此外, 将不发情的母猪调换到有正在发情的母猪场内, 让发情母猪追逐、爬跨, 一般在4~5天即可出现明显的发情行为。

2.5 乳房按摩

乳房的神经分布较广, 神经末梢数量多, 与其他性器官关系十分密切, 按摩乳房及相关部位能刺激母猪乳腺发育, 兴奋性活动, 促进后备母猪发情、排卵。

2.6 激素处理

对于在临床上出现长期乏情的后备母猪 (日龄大于230天, 体重大于140kg) , 可利用激素处理1~2次, 仍不发情的则考虑淘汰处理。激素处理方法: (1) 用氯前列烯醇做皮下或阴门旁侧注射, 隔一周再用PG600 (1头份) 处理; (2) 肌注800IU~1000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PMSG) +600IU~800I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

奶牛发情率 篇7

近年来, 随着宁夏奶牛数量的增长, 单产逐年增加, 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普遍凸显的问题是奶牛产后60~80d不发情和产后120d以上牛屡配不孕增多, 导致绝大多数牛场产犊间隔难以达到理想标准, 多数牛场产犊间隔平均超过400d, 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据统计2008年末, 宁夏奶牛存栏32万头, 奶牛年均单产达到6500kg, 奶牛产后60~80d不发情的占35%以上, 产后120d以上的牛屡配不孕率占8%, 尤其是集约化牛场高产牛出现产后不发情更为严重。我们以宁夏某奶牛场产犊3个月后的208头奶牛为例进行观察和研究。该场208头奶牛一直不发情的占70%以上。截止1月份仍有69头母牛没有发情。我们对久不发情的母牛进行了详细检查, 对牛产后不发情原因进行深入探析, 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奶牛产后不发情机理

产后10~20d丘脑下部和垂体功能低下, 神经调节系统各个部分的功能尚未恢复, 这期间由于受卵巢-子宫的抑制及低频GnRH脉冲释放的制约, 只有当GnRH脉冲释放频率达到1次/h才引起垂体的内分泌反应, 垂体对E2或Gn RH刺激反应的敏感性低, LH释放量较少, 同时LH生物活性也较低, 因而不能进入发情周期。这种抑制可以保护产后母牛在子宫尚未完全复旧前过早发情, 有利于保持最低限度的产犊间隔。只有在子宫复旧完成之后, 发情周期才开始恢复。研究认为, LH生物活性低是早期母牛不发情的主要原因。正常内分泌调节过程受到扰乱, 奶牛产后发情就会推迟。

2 原因及分析

不发情由多种因素如哺乳、营养、季节、品种、胎次、难产、与公牛接触程度、子宫触摸、上次妊娠的遗留作用及产奶量、卵泡生长发育不良等疾病造成。这些因素通过内分泌系统的传导来抑制生殖系统, 最终造成母牛最适激素紊乱, 而引起奶牛产后不发情。通过对上述69头产后不发情奶牛的检查结果分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 营养不足

经多次调查分析, 营养能量平衡与否与产后不发情期的长短密切相关。奶牛分娩后, 采食高峰落后于泌乳高峰, 产后6~7周, 卵巢开始重新恢复周期性活动, 该养殖场为降低饲养成本, 奶牛日粮供给量少只喂天然草场干草, 奶牛摄入的蛋白质、能量水平降低, 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供应不足, 不能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 造成奶牛消瘦、体况变差, 在泌乳盛期发生能量负平衡, 卵巢的机能受到影响, 繁殖力下降。

2.2 气候条件的影响

气候寒冷, 对母牛的繁殖机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泌乳影响。由于泌乳行为对乳头的刺激使乳头的感受器兴奋, 然后发出冲动神经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 传入神经元末梢分泌神经递质, 使下丘脑神经元对雌激素的负反馈作用的敏感性增加, 从而降低脉冲发生器的功能, GnRH的分泌受到抑制, 使FSH、LH处于低水平, 卵泡发育受阻, 因而造成了奶牛不发情。

2.3 卵巢静止或卵巢萎缩

经直肠检查卵巢无卵泡, 卵巢大小和质地正常, 伴有黄体痕迹, 10d后仍无变化。经直肠检查, 卵巢缩小, 仅似大豆粒, 卵巢上无卵泡。年龄和胎次。在营养良好、管理正常的情况下, 奶牛达到8~13月龄就进入初情期, 此后仍不出现发情, 则为异常现象。初产奶牛产后首次排卵时间比经产牛要迟, 其原因可能是初产奶牛尚未达到体成熟, 不能满足泌乳或生长的需要, 产后LH脉冲释放的频率也低。

3 防治措施

奶牛不发情, 牛群繁殖率降低, 意味着奶牛产犊间隔延长, 增加了母牛的饲养管理及配种费用, 也减少了牛场产犊数, 影响牛场经济效益。因此, 做好奶牛产后不发情的预防工作对我市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加强饲养管理

奶牛因营养不良造成的卵巢机能衰退往往是可逆的。应加强饲养管理, 在气候寒冷时, 改为暖棚饲养的前提下, 提高日粮营养水平, 杜绝空槽现象, 达到科学饲喂。具体应从精料来源调整, 科学搭配日粮, 提高混合精料质量, 充分满足奶牛产前、产后泌乳盛期的营养需要, 保证产后奶牛正常发情。

3.2 激素疗法

年龄达到初情期, 生殖器官正常, 长久不发情的青年奶牛, 如果体重合乎标准, 可以采用激素诱导发情。对卵巢静止或萎缩的治疗。肌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200μg, 1次/d, 连用4d;先肌注维生素AD3注射液10mL (维生素AD3规格:每毫升含维生素A 50000U、维生素D35000U) 和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10mL (含亚硒酸钠10g/L、维生素E 50g/L) , 3d后再肌注苯甲酸雌二醇10mL。

3.3消除黄体疗法

通过手术摘除黄体是最早采用的治疗黄体不消退而阻碍发情的方法。此法效能良好, 病牛摘除黄体以后多在2~8d之内出现发情。但操作不慎, 可能引起卵巢损伤, 导致出血和粘连。治疗奶牛不发情的目标是使病牛的发情周期循环尽快恢复, 出现明显的发情症状, 并能配种受孕。为此可以根据奶牛不发情的具体原因, 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参考文献

[1]毕丁人, 等.奶牛产后生殖机能监控[J].中国奶牛, 2008, 5.

[2]周庆民, 等.冬季奶牛产后久不发情的原因和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5, 5.

上一篇:传统的采购管理模式下一篇:公司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