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流动性(共9篇)
公司流动性 篇1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一类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战略的重要载体,对于实现集团实体产业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背景下,市场资金面普遍偏紧,有效的流动性管理工作对于财务公司的日常运营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就财务公司如何有效地开展流动性管理工作进行初步探讨,在借鉴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财务公司流动性管理工作框架概括为流动性监测、流动性评估以及流动性测试三个阶段,并建议做到“按月测试、按季评估、按年测试”。
一、流动性监测
为了及时了解财务公司当前的流动性状况,财务公司应按月开展流动性监测工作。一个完整的流动性监测体系包括指标监测和事件监测两部分,前者是对反映流动性风险水平的相关指标进行定期监测(比如本部分将要讨论的流动性监测指标);后者是对影响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的重大事件进行随时监测,包括重大不利的宏观经济事件(比如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可能导致集团某产业板块的利润空间明显压缩),以及集团主要成员单位发生的相关重大事件(比如某个已申请财务公司贷款的建设项目因审批流程原因而无法如期投产等)。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指标监测。
流动性监测指标是在财务公司历史数据的基础上计算而来,目的是反映财务公司当前实际的流动性状况。在综合《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以及《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考核暂行办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本文将“存贷比”以及“流动性比例”纳入到流动性监测指标体系。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考核暂行办法》规定财务公司向监管机构上报的流动性监测指标还包括人民币超额备付率,但是由于存款准备金制度在理论上并不适用于财务公司,并且考虑到财务公司流动性管理的特殊性,将其作为风险监测指标可能会带来误导作用,因此本文未将其纳入流动性监测指标体系。
1. 存贷比。存贷比是指财务公司各项贷款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间的比率,反映的是财务公司贷款与存款在总量上的匹配关系。该指标值越高,表明财务公司的效益性越高,但流动性和安全性越低;反之,财务公司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越高,但效益性却越低。
根据相关监管规定,商业银行存贷比的上限值为75%。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占各项存款余额的比重不得超过75%,但监管机构对财务公司的存贷比则没有设定明确的临界值限制。
存贷比是商业银行的一个传统监管指标,目的是在总体上控制银行信贷资产规模的扩张速度。但是,受金融脱媒趋势影响,商业银行拥有更多的批发性融资工具(如发行债券或理财产品),存款对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增长的支撑作用有所下降,继续实施存贷比考核可能会限制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因此,近年来业界一直呼吁取消或放松存贷比考核,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今年两会期间也公开表示存贷比的监管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与商业银行不同,财务公司受金融脱媒趋势的影响较小,成员单位的存款仍然构成财务公司扩张信贷资产规模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因此,存贷比对于财务公司的流动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运用该指标开展流动性监测的过程中,财务公司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其一,应注重利用该指标开展序时的动态分析,以观察财务公司贷款规模的扩张趋势,以便财务公司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其二,由于财务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杠杆率)远低于商业银行,在指标临界值的分析中,可考虑让财务公司存贷比突破75%的限制,甚至可以达到100%。至于适合某一特定财务公司实际情况的存贷比临界值,则只能在该指标长期的动态分析中根据该财务公司流动性状况的实际变化而逐渐确定。
2.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比例为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之比,反映的是来源于流动性负债的资金在多大程度上被运用于流动性资产。该指标值越高,表明财务公司的效益性越低,流动性和安全性越高;反之,效益性越高,流动性和安全性越低。
根据相关监管规定,财务公司的流动性比例应该不低于25%。也就是说,在流动性负债所带来的资金中,财务公司至少将其中的25%配置在流动性资产上。
金融业的流动性比例与一般企业所计算的流动比率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二者对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负债的不同定义上。对于金融业而言,无论是流动性资产还是流动性负债,都是以在一个月(而不是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能否变现或到期为标准。由于几乎所有贷款的原始期限均在一个月以上,因此,除了剩余期限在一个月内的贷款余额,流动性资产中几乎不包含任何其他信贷资产。
我们可以从信贷资产形成的角度来解释流动性比例的含义:除了流动性负债中25%部分必须以流动性资产(包括一个月内到期的贷款)的形式保持,财务公司其他所有资金来源在扣除非信贷类资产都可以用来形成新增的信贷资产。由此可见,与存贷比一样,流动性比例的功能实质上仍然是限制贷款规模的过度扩张,只不过这一限制功能是通过强制要求财务公司必须保持一定规模的流动性资产来实现的。不过,由于这两个指标约束信贷规模扩张的方式有所不同,因此二者并不重复,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二、流动性评估
为了及时了解财务公司流动性状况的发展趋势,财务公司应该在流动性监测的基础上按季开展流动性评估工作。当然,如果流动性监测结果表明当前流动性状况不容乐观,财务公司也可以随时开展流动性评估工作。与流动性监测基于历史数据不同,流动性评估着眼未来,在对财务公司未来现金流进行预计的基础上计算而来。因此,流动性监测指标具有滞后性,流动性评估指标则具有前瞻性。在借鉴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将流动性评估指标明确为以下两个:流动性缺口(率)以及流动性覆盖率。下面对这两个指标分别做出介绍。
1. 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是指以合同到期日为基础,按特定方法测算财务公司资产负债表内外有关项目未来一定期限的现金流量,并将现金流入与流出相减获得的差额。流动性缺口率则是未来一定期限内的流动性缺口在同期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流动性缺口属于传统的流动性评估指标,度量的是当前资产与负债期限的错配程度给未来带来的资金缺口规模。流动性缺口越大,财务公司暴露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就越小。因此,当流动性缺口超过一定限度时,财务公司必须及时调整信贷政策。
与流动性监测指标一样,流动性缺口首先被用作动态分析,通过观察一段时间内流动性缺口的变化情况,财务公司管理者可以了解公司流动性风险的发展趋势。此外,给流动性缺口确定一个符合财务公司实际情况的临界值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流动性缺口属于绝对指标,不同商业银行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因此,监管机构并未针对流动性缺口规定一个统一的临界值。就财务公司而言,如何确定恰当的临界值,主要参考以下两个因素:其一是财务公司对于流动性风险的容忍度,这涉及财务公司既定的风险战略;其二是财务公司的应急筹资能力。
2. 流动性覆盖率。作为对2007 年以来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反应,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发布了《流动性风险的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以下简称《国际框架》),流动性覆盖率便是该框架引入的一个重要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鉴于流动性覆盖率在流动性评估方面的有效性,我国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最迟应于2013 年底前达到流动性覆盖率监管标准,即不低于100%。
流动性覆盖率的计算公式是用优质流动资产储备除以财务公司未来三十日的现金净流出量,反映的是财务公司持有的优质流动资产覆盖公司未来三十日现金净流出量的程度。与流动性缺口的计算基于正常环境不同,流动性覆盖率是在设定一定压力情景的前提下计算的。在计算流动性覆盖率时设定一定的压力情景,目的是试图做到未雨绸缪。当这些压力情景实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或很大时,则不仅要评估财务公司的流动性覆盖率,同时还必须开展压力测试工作,甚至启动应急计划。考虑到一定的压力情景,流动性覆盖率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国际框架》以及我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中有详细介绍,本文不再赘述。
由于相关监管政策并未要求财务公司计算并上报流动性覆盖率,因此,本文完全是基于评估财务公司流动性的目的而引入该指标,这就意味着该指标100%的监管值对于财务公司而言仅具有参考意义。鉴于财务公司的流动性对于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影响甚微,可考虑将流动性覆盖率的临界值调到100%以下。此外,财务公司在计算该指标时还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其计算方法做出适当调整,以使所计算的指标值更具合理性。出于系统性风险的考虑,《国际框架》规定商业银行的同业存款不能列入优质流动资产的范畴,但由于财务公司的流动性与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之间不存在直接的互动关系,财务公司同业存款完全应该列作优质流动资产,这是在计算流动性覆盖率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流动性覆盖率与流动性比例表面上看起来具有一定的联系,但实际上有所不同:其一,由于流动性覆盖率是在设定一定的压力情景下计算的,因此本指标计算公式运用的是优质流动资产,而不是流动性资产,二者的计算口径有所不同。其二,流动性比例关心的是流动性负债所带来的资金中有多大部分运用于流动性资产,基于历史数据计算;流动性覆盖率关心的是在设定的压力情景下财务公司持有的优质流动资产能否覆盖未来一定期限的现金净流出,基于预期数据计算。
三、流动性压力测试
为了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流动性风险,在按季开展流动性评估的基础上,财务公司应该按年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工作。当然,如果流动性评估工作表明流动性风险明显上升时,财务公司也可以随时开展压力测试工作。流动性压力测试的目的是让财务公司有足够的准备应对流动性风险的暴露,因此,财务公司应该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决定是否启动流动性应急计划。
在开展压力测试的过程中,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压力情景的设定。压力情景的设定必须符合财务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应至少包括以下几项:存款客户大量取款、授信客户集中提款、财务公司被迫向成员单位履行担保责任以及集团无担保融资(比如发债)能力下降。其中,集团无担保融资能力下降,既可能是因为集团整体信用或者债项信用等级被下调,也可能是因为整体融资环境的变化,还可能是因为国家调整非金融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的相关政策。在开展压力测试之前,财务公司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压力测试情景。
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公司应及时对流动性应急计划进行评估和修订,以确保各项计划措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得以顺利实施。公司按照正常市场条件和压力条件分别制定流动性应急计划,涵盖公司流动性发生临时性和长期性危机的情况,并预设触发条件及实施程序。公司应急计划包括资产方流动性管理策略和负债方流动性管理策略。其中,资产方流动性管理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变现货币市场资产、出售原定持有到期的有价证券、在相关贷款合同中加入专门条款以便提前收回或出售转让流动性较低的资产、出售长期资产和固定资产等。负债方流动性管理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将公司与集团融资能力和策略合并考虑、制定存款客户提前支取和解约政策、对存款人大额或集中取款制定临时干预政策、使用中央银行信贷便利政策、利用同业拆借市场获取短期资金以及利用非传统的融资渠道等。
摘要:在借鉴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本文将财务公司流动性管理工作框架概括为流动性监测、流动性评估和流动性压力测试三个阶段,并做到“按月监测、按季评估和按年测试”。其中,流动性监测的目的是了解财务公司当前实际的流动性状况;流动性评估的目的是了解财务公司流动性状况的未来发展趋势;流动性压力测试则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
关键词:财务公司,流动性管理,流动性监测,流动性评估,压力测试
公司流动性 篇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动苏州市保险业的诚信建设,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之间的人员流动,切实保障保险人、被保险人、投保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省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及《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特制订《苏州市人身保险公司人员同业流动自律公约》(下称《公约》)。
第二条 本《公约》作为行业共同签署的自律文件,对在苏州辖区内人身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下称公司)具有同等约束力。尚未加入苏州市保险行业协会(下称市协会)的公司、新进入苏州筹建和设立中支(分)公司及分支机构的保险公司也应遵守本公约;保险中介机构参照执行。各县(市)分会加强对辖区人身保险公司监督指导。
第三条 各公司应认真组织全体员工和保险营销员学习和遵守《公约》。倡导各签约公司加强对全体员工和保险营销员的流动管理,以保持相对稳定为己任,通过建立各签约公司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赢得人才、客户和市场。
第二章 保险公司员工的流动管理
第四条 各公司应充分尊重个人的合法择业权。各公司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劳动用工制度,与公司员工、各关键岗位人员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包含保密协议、竞业禁止等条款在内)。各公司之间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促进保险人才的合法、正当交流。对于高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流动,市级公司总经理或县市级公司总经理应本着友好协商的态度进行沟通,实事求是地评价和推荐。
第五条 公司与有劳动关系的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公司相关规章制度,以及公司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保密协议》等,严格履行离司手续,认真做好交接工作。
第六条 与原来所在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而与另一家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以下简称转司人员)不得有下列违反公约行为:
一、诋毁原从业公司;
二、诱导客户转保或其他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
三、泄露原公司客户的相关资料,侵犯客户的隐私权;泄露公司商业机密影响公司正常经营;泄露行业风险信息资料并造成一定社会影响;
四、唆使、暗示、游说原公司人员违约转司;
五、造成原公司职能部门多名员工同时离司到另同一公司就职,影响转出公司正常经营;
六、将原公司分支机构或销售部门直接转为其他公司的所属机构;
七、其他违约行为。
如转司人员发生上述第四、五、六款行为的,接受公司将被视同亦具有与转司员工同等的违约行为,应按《公约》约定承担相应的违约金。
第七条 各公司应严格人员招聘的管理,在招聘过程中不得发生通过传单、宣传页、海报、手机短信等形式夸大招聘条件或以任何借口捏造事实、散布谣言、诋毁同业、损害竞争同行的商业信誉。
第八条 一家公司在全市范围内向另一家公司引进高级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在六个月内累计不得超过五人。公司若录用因合同到期解除合同的人员,不受此条款限制。经双方公司协商同意的人员也不受此条款限制。
一家公司向另一家公司同一分支机构引进银邮代理业务专管员,在三个月内累计不得超过三人。公司若录用被其他公司因考核或合同到期解除合同的人员,不受此条款限制。
第三章 保险营销员的流动管理
第九条 倡导广大保险营销员诚实勤勉开展保险业务的良好风气,遏制少数保险营销员频繁流动的不良行为和有组织的集体转司行为。
第十条 各公司应教育、监督和要求保险营销员严格遵守持证上岗、亮证(挂牌)展业的规定,公司不得允许无展业证的营销员展业。
第十一条 对保险营销员的正常流动,各公司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或拖延办理。保险营销员正式申请离司时即应同时上缴展业证,公司自接到保险营销员正式申请起,应在一个月内办完必要的离司手续,如无未结清项目,在五个工作日内到行业协会办理展业证销号。保险营销员离司流程:个人申请-公司受理 – 进行业务交接、公司回访客户、财物交接、注销工号等相关离司手续 – 到协会注销展业证。
保险营销员入司流程:到新公司报到 – 申办展业证 –上工号(才能领取佣金)。第十二条 新进入公司尚未取得资格证书的营销人员,在接受培训前应与公司签订培训协议,并在协议中注明:由各公司培训参加代理人资格考试并且通过资格考试的人员,自考试通过之日起六个月内归属培训考证的公司。其他公司不得在六个月内与其建立代理关系。由公司提出解除代理合同的人员,在正常办理离司手续后,不受此条款限制。
第十三条 为遏制频繁流动的不良行为,公司在与由其他公司转入的保险营销员建立代理关系时,应关注营销人员的保险从业经历,是否首次(指首次进入保险业的新人,离开寿险业一年以上的营销人员亦视同新人)与公司建立代理关系间隔达到六个月或以上,第二次及以后与公司建立代理关系的,每次时间间隔达到二十四个月或以上。如未满足上述条件,公司不应与其建立代理关系。因考核解除代理合同的人员可不受此条款限制。
第十四条 保险营销员在入司和离司时,各公司应在保险营销信息平台中录入保险营销员在本公司的从业经历,并在相应栏内写明离司原因是“考核离司”或“自愿离司”。第十五条 一家公司向另一家公司同一营销服务部引进保险营销员,在六个月内累计不得超过七人。各公司若录用被其他公司因考核或合同期满解除合同人员不受此款限制。第十六条 保险营销员自入司起即应严格遵守保险营销员业内流动十项禁令:
一、不得同时为两家人身险公司代理业务;
二、不得在未与原公司办妥离司手续前,参与转入公司的任何业务活动;
三、应向新、老客户告知自己的新身份,不得用原身份招揽新契约;
四、不得向客户提供隐瞒个人重要情况的虚假资料;
五、不得因转司诱导保户转保,损害保户利益;
六、不得泄露原公司涉及客户隐私的相关资料;
七、不得以任何借口到转出公司或其他公司游说鼓动其他保险营销员转司;
八、不得发生到转出公司或其他公司争吵、斗殴或无理取闹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九、不得向公司隐瞒在原公司的不良行为;
十、其他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
第十七条 各公司不得采取以下恶性增员行为:
一、录用未办清离司手续的保险营销员(展业证收回并销号),让其参加转入公司的培训或各种业务活动,发工号、印名片、领取佣金等;
二、唆使、暗示、诱导转司保险营销员回原公司游说鼓动其它保险营销员转司;
三、在考场周围或其它公司职场内外,进行以鼓动“跳槽”为目的的各种游说、宣传等活动;
四、在招聘过程中发生通过传单、宣传页、海报、手机短信等形式夸大招聘条件或以任何借口捏造事实、散布谣言、诋毁同业、损害竞争同行的商业信誉;
五、聘用进入协会“违规保险营销员通报名单”及被禁止在保险市场从事保险代理业务的人员为保险营销员;
六、指使、唆使或诱导他人在其他公司职场进行争吵、斗殴、打砸等违法、违纪行为的;
七、采取威胁、胁迫等不正当手段恶意增员行为;
八、其他经自律公约执行小组认定的恶性增员行为。
第十八条 如发生上述条款未涉及的其它情况,但已影响到相关公司正常经营的,公司可以将情况搜集整理,报送到协会,由自律执行小组讨论后递交领导小组研究处理。第十九条 员工制保险营销员参照本章执行。
第四章 违约处理
第二十条 为了保证《公约》的执行,成立“苏州市人身保险公司人员流动自律公约领导小组”组长由寿险分会会长担任,副组长由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担任,成员由各签约公司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监督、检查《公约》执行情况,决定对《公约》的修改和对违规单位的处罚。会议决定事项有小组半数以上成员同意,方为有效。
第二十一条 《公约》领导小组下设执行小组,成员由各人身保险公司个险部负责人和协会秘书处等有关人员组成,协会秘书长任组长。执行小组对各公司执行《公约》情况进行具体监督、检查,核实违规情况,提出对违规公司处罚的初步意见。
第二十二条 违约行为经执行小组查实后,提出“违约处罚及整改意见书”报领导小组批准后,向违约公司或违约个人发出“违约处罚及整改通知书”。违约公司或违约个人在一周内提交整改报告。并交纳违约金,违约金直接划入协会指定帐户。
第二十三条 公司或有关人员违反《公约》,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以下处理:
一、违规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作书面检查,并立即改正,凡未按限期改正的公司,应承担违约金3000-10000元;
二、行业协会对违规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作业内通报;
三、情节严重者、涉嫌违法违规者、或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者,报江苏保监局处理。具体处理界定如下:
1、对违反第六条
(一)~
(四)款、第七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四条、第十七条者,作书面检查,并立即改正。
2、对违反第八条、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五条者,业内通报批评,责成相关公司达成谅解备忘录报协会,处以承担违约金3000-10000元,并立即改正;
3、对违反第六条
(五)~
(六)款,违反上述1、2条未改正者,业内通报批评,处以承担违约金5000-30000元处理,情节严重者上报江苏保监局。
4、对违反《公约》的保险营销员进行行业通报,情节严重者按《违规保险营销员通报制度》处理。
第二十四条 设立人身保险公司人员流动自律公约违约金专户进行管理,违约金部分的使用规定如下:
一、用于保险教育再教育,为苏州保险业培养保险人才;
二、用于保险业宣传,树立保险业诚信形象;
三、用于对违规行为举报并属实的有功人员的奖励;
四、用于自律执行小组必需的检查费用,费用审批权为自律执行小组组长;
五、如未产生违约金而造成的费用由各签约单位进行分摊。
第二十五条 凡在苏州经营人身保险业务新开业的公司,在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开业之日起十日内应补签本《公约》。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公约》自2007年10月24日起正式实施。2006年制订的《苏州市寿险公司人员流动自律公约》同时终止。
我国证券公司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 篇3
2013年6月20日已经被载入金融发展史史册, 当天上海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30%, 7天回购利率达到28%, 创下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纪录, 一场由于金融机构资源错配引发的“钱荒”由此爆发。
流动性管理问题对金融机构治理, 尤其是对于证券公司的内部管理举足轻重, 流动性风险是每个证券公司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二、流动性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 关于流动性的含义
流动性的概念本身非常广泛, 在不同的领域流动性有着不同的含义。
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是指资产或者负债按照其价值转变为现金的难易程度, 是机构能在任何时候保证履行其承诺的能力。就本文的研究对象而言, 探讨的是金融机构中证券公司的流动性。
2005年我国修订的《证券法》授权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证券公司的净资本、净资本与负债的比例、净资本与净资产的比例、净资本与自营和承销资产管理等业务规模的比例、负债与净资产的比例以及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例等八项风险控制指标做出规定。我国衡量证券公司流动性状况的指标, 主要使用净资本指标和其他一些辅助性衡量指标。
2014年2月25日发布的《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将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定义为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 以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的风险。
(二) 关于金融机构流动性的研究情况
关于金融机构流动性的研究, 基本分为金融市场流动性和金融机构流动性两部分研究。
对于金融机构流动性的研究, 研究角度不尽同;国外学者从道德风险的角度分析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影响机制, 在流动性管理上做理论与实证研究, 提出了各种流动性管理的模型;国内专家在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 运用已有模型测定流动性风险。
在金融机构流动性讨论中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问题较多, 但有代表性的文献不多, 交通银行课题组 (2009) 的研究报告是国内较少的相关文献之一, 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商业银行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而曾刚、李广子在《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因素研究》中运用随机效应模型也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与证券相关的流动性研究大都集中在对证券市场的流动性研究, 如关于证券市场流动性的度量, Black (1998) 定义市场深度是价格对交易量的一阶偏导数;关于证券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因素, Goldsteint和Kaxajecz (2000) 研究了纽约证券交易所最小价格波动变动单位与市场流动性的关系。
国内对证券市场流动性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 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有刘海龙 (2001) 、纪路和陈伟中 (2000) 的研究;文献[12]给出了度量证券市场流动性的新方法;文献对中国证券市场流动性进行了研究。然而对证券公司流动性的研究并不多, 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金融机构中证券公司作为一种特殊机构的流动性问题。
事实上, 证券公司流动性问题不仅会受到内部经营管理状况的影响, 更多时候是受外部宏观经济以及金融市场因素作用, 不重视这些因素, 就很难做到对证券公司流动性的准确认识和有效管理。
三、证券公司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一) 衡量我国证券公司流动性的指标
巴塞尔委员会在2008年即发布了《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原则》, 为管理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我国衡量证券公司流动性状况的指标, 原先主要使用净资本指标和一些辅助性衡量指标。
2014年2月25日, 我国证券业协会结合国内证券行业的特点, 发布了《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 明确将流动性覆盖率 (LCR) 和净稳定资金比率 (NSFR) 作为监管标准。由于《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颁布不到半年, 新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数据上报只有几个月, 故本文选择使用净资本作为证券公司流动性指标, 这不影响本文对我国证券公司流动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二) 我国证券公司流动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影响证券公司流动性的因素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与证券公司自身特征相关的因素, 如资产规模、偿债能力、运营质量等方面, 本文称之为内部因素, 另一类是宏观经济环境因素, 如货币政策、资本市场状况、宏观经济形势等方面, 本文称之为外部因素。
1. 证券公司流动性影响内部因素分析
影响证券公司流动性的内部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 资产规模
我国证券公司的资产主要表现为流动资产, 在流动资产中拆出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等部分构成了证券公司的主要资产, 保持这些资产的可变现性是证券公司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方面。
本文选取了样本证券公司的年末总资产作为反映证券公司资产规模的指标。
(2) 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是公司运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公司用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 是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运营能力的重要指标。偿债能力是证券公司流动性的具体体现。
本文选取了样本证券公司的负债权益比率作为反映证券公司偿债能力的指标。
(3) 运营质量
运营质量是证券公司在外部市场环境条件下, 经过内部人力资源等组合而实现财务目标的结果。在证券公司的财务目标中, 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目标往往存在不一致。
本文选取了样本证券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 (ROE) 作为反映证券公司运营质量的指标。
2. 证券公司流动性影响外部因素分析
证券公司流动性的外部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对证券公司的流动性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利率变化、存款准备金等手段, 货币政策影响整个社会资金的宽与松, 进而对证券公司流动性产生影响。本文选取了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作为反映货币政策因素的指标。
(2) 资本市场状况
流动性是指融资以及资产变现的能力, 资本市场发育得越完善, 证券公司就越能够以合理的价格变现资产或融资, 减少交易的成本及损失, 流动性就越好;反之, 流动性就越差。
本文选取上证综指同比增幅作为反映资本市场因素的指标。
(3) 宏观经济形势
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证券公司的流动性状况也会产生影响。本文选取物价指数 (CPI) 同比增幅作为反映宏观经济形势的指标。
3. 实证研究
(1) 基础数据及模型
由于证券公司数据的不易获得性, 本文以Wind数据库为基础, 随机选取八家公司 (其中七家上市) 数据, 选取2007年至2013年作为研究的时间区间, 采用相关数据对影响证券公司流动性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各公司选取数据见附件) 。
以净资本作为反映我国八家证券公司流动性水平的测量指标, 并以千亿总资产为界将样本公司分为两组进行回归分析;以总资产取对数后的值作为反映资产规模因素的指标, 负债权益比作为反映偿债能力因素的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 (ROE) 作为反映运营质量因素的指标;以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作为反映货币政策的指标, 上证综指同比增幅作为反映资本市场状况的指标, 物价指数 (CPI) 同比增幅作为反映宏观经济形势的指标。
运用EViews6.0对影响因素进行单位根检验, 运用Spss19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2) 证券公司流动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建立如下式的回归模型对证券公司流动性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检验:
先运用Eviews6.0进行单位根检验。
单位根检验是指检验序列中是否存在单位根, 序列中存在单位根过程就不平稳, 会使回归分析中存在伪回归。
依照如果T值 (t-Statistic) 大于某显著水平值 (10%Test critical values) , 则不通过检验, 即存在单位根 (不平稳) 的规则。针对整体公司情况, 模型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 资产总计和净资产收益率 (ROE) 的检验结果显示平稳。
从T值与10%显著水平指的比较可以看出, 针对中小公司的情况, 模型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 资产总计、资本收益率 (ROE) 、负债权益比率和上证综指的检验结果显示平稳。
再运用Spss19进行回归检验。
表4、表5中回归估计结果显示, 资产总计、负债权益比率、物价指数 (CPI) 和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显示内部因素如总资产和偿债能力对流动性影响更为显著, 外部因素如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也是证券公司流动性应该关注的因素。
货币政策 (M2) 和宏观经济形势 (CPI) 与证券公司流动性成正相关关系容易理解, 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良好的经济形势反映在资本市场表现为资金富余和股价稳定上行, 证券公司的流动性趋好;公司的资产规模与流动性成正相关关系, 反映出资产规模增加有利于流动性的改善, 而负债权益比率与证券公司流动性成负相关关系说明真正属于证券公司自己的权益增加或负债减少会对流动性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结合单位根检验情况, 在影响证券公司的因素中, 资产规模对不同规模证券公司的流动性影响是一致的, 资产规模增加有助于改善公司的流动性;负债权益比率通过了八家中小证券公司样本的单位根检验, 且在回归分析中影响显著。
本文利用回归分析模型对影响证券公司流动性因素进行了检验, 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不同规模证券公司的回归估计表明, 影响我国证券公司流动性的内外部因素是相同的, 如外部因素有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形势和内部因素有总资产和偿债能力;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良好的经济形势反映在资本市场表现为资金面的富余和股价的稳定上行, 证券公司的流动性富余;证券公司资产规模的增加和偿债能力的改善有助于证券公司流动性的管理, 负债来源的改善和盈利的提升对中小公司却又显得更加重要。
四、我国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结合以上研究, 针对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 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2014年2月2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 要求证券公司应建立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董事会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应是风险相关事务最高决策主体, 承担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 具体控制公司风险偏好、重要政策和程序, 审批流动性相关风险限额及管理流程以及审批公司的资金配置方案。
经理层应执行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事项, 定期评估流动性。风险首席风险官应充分了解流动性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 并及时向董事会及经理层报告。
风险管理部应组织拟订主要风险限额, 监控、评价市场、信用、操作等风险状况。计划财务部应统筹公司资金来源与融资管理, 开展现金流管理, 并组织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
各风险管理单元应对本部门流动性风险承担第一责任, 并对本部门流动性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测与报告。
此外, 公司还应建立覆盖所有业务的流动性管理信息系统。
(二) 建立健全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
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有优质流动性资产管理、现金流管理、日间流动性管理、融资管理、限额管理、监测与报告制度以及压力测试计划的安排。
优质的流动性资产能为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提供充分的保障, 券商应按照审慎原则确定优质流动性资产的规模和构成, 确保在压力情形下能够及时满足流动性需求。
现金流量管理中证券公司因建立现金流量测算和分析框架, 有效计量、监测和控制正常和压力情形下未来不同时间段的现金流缺口。券商的现金流测算和分析需涵盖资产和负债的未来现金流以及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潜在现金流, 并充分考虑支付结算等因素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目前监管层面的监测指标有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率指标, 公司还可以设立一些指标如流动性比率、资产变现能力和日内保底资金额等辅助指标进行监测;对于不同指标超限情况能及时预警, 确保具有充足的日间流动性头寸和相关融资安排, 及时满足正常支付需求。并每年至少对流动性风险限额进行一次评估, 必要时调整限额。
压力测试是流动性监管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 公司通过压力测试, 评估压力情景下净资本等各项风险指标和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 评估风险承受能力, 以便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三) 探索和完善证券公司流动性应急措施
由于内外部因素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厚尾特征 (低频高损) , 而且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 建议流动性应急措施建设从两方面考虑:
一方面, 证券公司应储备足够的优质流动性资产, 作为应对流动性风险冲击的防火墙, 抵御流动性风险的最后堡垒。目前, 欧美投行普遍建有由现金和高流动性资产组成的流动性储备, 并在次贷危机后大幅提升了储备水平。公司的流动性储备池, 应主要由现金和高流动性债券资产 (如国债) 构成;公司应通过不同期限融资工具的搭配, 特别是加大中长期债务融资, 调整公司债务期限, 增强流动性的稳健度。
另一方面, 积极探索建立行业流动性救助体系。目前, 证券业缺乏应对流动性风险的救助机制, 在防范个别公司流动性风险向系统风险转移方面能力不足, 证券业需要完善现有应急交收机制, 建立行业流动性救助体系, 并在商业救助体系方面进行更多的创新和探索。
在行业流动性救助体系建设上, 利用现有结算体系, 通过拓宽多市场交收路径、交收账户统一管理、公司之间的融资机制建立、成立结算互保基金等手段来丰富和完善多层次的应急交收机制。
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证券公司流动性和主要因素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将证券公司流动性与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和宏观外部因素联系起来, 为证券公司流动性管理提供借鉴。
流动人口宣传标语(广告公司) 篇4
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全面普查,开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天地。全面准确登记,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
开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天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城乡统筹综合实验区建设。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新华阳。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努力维护一方平安。
谁出租、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关爱流动人口,促进和谐社会。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主动申请居住证是流动人口应尽的义务。留守家庭安心,外出务工放心,流管工作贴心。流动的是人口,不变的是服务。流动人口走四方,流管工作暖心房。
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关怀关爱流动人口。关爱流动人口,情暖千家万户。
公司流动性 篇5
2008年金融危机后, 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监管者和市场参与者发现, 公司债券市场目前最大的忧虑不是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 而是流动性风险。相比发达国家,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更加突出, 流动性对我国公司债券市场效率、资产价格和公司投融资影响更加显著。然而, 流动性虽然在理论上容易定义, 但却难于进行准确实证衡量 (Mahanti等, 2008) [1]。难于进行实证衡量的重要原因是流动性具有规模、速度和成本等多维度内涵。
公司债券市场流动性衡量从反映单维度信息向反映多维度信息发展。早期研究构建反映单维度内涵的流动性衡量。Schultz (2001) [2]估计了公司债券交易成本。Bessembinder等 (2006) [3]和Edwards等 (2007) [4]使用公司债券交易成本衡量流动性。Goldstein等 (2007) [5]虽然使用交易成本衡量公司债券流动性, 但发现交易成本随着交易规模增大而增大。流动性多维度内涵逐步在流动性衡量中体现。Houweling等 (2005) [6]使用多个流动性直接衡量和间接衡量来研究公司债券流动性溢价。Chen等 (2007) [7]使用反映速度和成本维度内涵的流动性衡量对流动性溢价进行实证研究。Manhanti等 (2008) [1]构建了反映多维度内涵的隐含流动性衡量。Jankowitsch等 (2011) [8]提出采用价格离散度来衡量公司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并证实价格离散度比常用价格冲击和交易成本能更有效地衡量市场流动性。Bao等 (2011) [9]提出并证实反映价格反转特征的价格变化自相关能衡量公司债券的非流动性。为了反映流动性多维度内涵, Lin等 (2011) , Dick-Nielsen等 (2012) , Friewald等 (2012) 和朱如飞 (2013) 同时使用多个流动性衡量来研究公司债券流动性问题[10,11,12,13]。闵晓平等 (2011) [14]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公司债券市场流动性综合度量。何志刚等 (2012) [15]在已有指标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公司债券流动性综合测度指标。
国内外已有研究使用多个流动性衡量来反映不同的流动性内涵。然而, 已有研究并未对因为流动性多维度内涵而导致的流动性衡量的维度效应进行分析。在现有研究基础上, 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 对因流动性多维度内涵而导致的流动性衡量的维度效应进行分析, 即分析反映不同流动性维度内涵的流动性衡量之间的关系。 (2) 除使用传统的横截面和时间序列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流动性衡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外, 还使用相关系数差异检验方法对流动性衡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3) 为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在进行公司债券流动性实证衡量时, 对可以获得流动性衡量的公司债券的最低交易频率分几种情况进行限定。论文第2部分提供考虑维度效应的流动性实证衡量;第3部分进行实证设计;第4部分是实证结果;第5部分进行总结。
2 考虑维度效应的流动性实证衡量
2.1 规模维度
成交规模衡量提供流动性规模维度信息 (1) 。使用日行情数据, 成交规模是某时间区间内单个交易日债券成交数量的期望值。实际衡量时, 使用该时间区间内所有交易日成交数量的算术平均值 (下文用Vol表示) 。
2.2 速度维度
交易完成时间衡量流动性的速度内涵。交易完成时间的直接衡量对市场透明度要求极高, 几乎没有金融市场能够达到该方法所要求的市场透明度。实践中常常使用间接衡量:成交时间间隔和零交易天数比例。成交时间间隔衡量给定时间区间内交易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本文基于日行情数据的成交时间间隔是指给定时间区间内有交易发生的交易日之间的间隔日的算术平均值 (下文用TS表示) (2) 。零交易天数比例指给定时间区间内债券没有交易的天数占所有交易天数的比例 (下文用Zero表示) 。
2.3 成本维度
在市场效率比较高的成熟公司债券市场, 常常使用买卖价差来衡量流动性的成本维度。然而, 在新兴市场, 做市商的做市能力非常有限, 往往无法向市场提供有效的买卖价差。这种情形下, 需借助市场交易数据, 使用模型来近似估计买卖价差。
假定某个交易日中最高价对应的是买方方向, 最低价格对应的是卖方方向, 以及买卖价差在单个交易日是常数, Corwin和Schultz (2012) [18]使用美国股票日行情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估计买卖价差 (3) :
获得Hlp的日衡量值后, 计算某时间区间内所有交易日日衡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作为该时间区间内买卖价差的衡量。
Roll (1984) [19]基于买卖价差而产生的价格弹跳现象, 提出使用相邻交易价格变化的自协方差来估计买卖价差:
式中, △pt=lnpt-lnpt-1, 表示相邻成交价格自然对数的差 (4) ;Cov表示协方差。使用某个时间区间内至少能形成NR个价格对 (Δpt, Δpt+1) 的债券的成交数据, 计算该债券基于日行情数据的Roll的衡量 (5) 。
在市场微观结构框架下, 考虑交易商的库存风险, 投资者的搜寻成本及交易成本, 基于价格离散效应 (Price Dispersion Effects) , Jankowitsch, Nashikkar和Subrahmanyam (2011) [8]构建了一个不能完全被买卖价差反映的成本维度衡量指标 (6) :
式中, pi表示一个交易日中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N为4;m表示该债券在该交易日的市场公允价格;由于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市场缺乏公认一致的公允价格, 本文采用4个价格的算术平均值代理公允价格, 获得相对价格离散度的日衡量值, 然后计算时间区间内所有日衡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作为基于日行情数据价格离散度的衡量。
2.4 多维度
上述指标衡量流动性的单一维度, 或单一维度的基础上考虑了速度维度 (7) 。基于一定规模的交易在既定时间内完成而导致价格暂时波动的现象, Amihud (2002) [20]使用一个价格冲击指标来比较全面地衡量了流动性的多个维度内涵:
式中, rt=Δpt, 表示债券在时间t完成交易所对应的连续复利回报率 (8) , vt表示债券在时间t的成交数量, T表示计算指标的样本数量。使用给定时间区间内T≥NA的债券成交数据, 计算该债券基于日行情数据的Amih衡量 (9) 。
3 实证设计
流动性衡量的维度效应是由于流动性多维度内涵所产生的特定科学现象, 其具体表现为反映不同维度内涵的各个流动性衡量之间的关系。在金融市场上, 由于到达市场信息的随机性, 流动性衡量本质是一个随机变量。分析随机变量关系的经典方法是相关分析。为了全面考虑各衡量之间的关系, 同时进行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相关性分析。
在时间序列相关性分析中, 首先, 由给定时间区间内发生交易的所有债券形成一个等权重债券组合, 取各债券流动性衡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债券组合的流动性衡量;然后对债券组合各个流动性衡量进行时间序列相关性分析。根据统计学经典理论, 使用修正的t检验统计量来检验时间序列相关系数ρ是否显著不等于0:
其中, n为样本量。在不相关原假设下, 统计量t服从自由度为n-2的t分布。另外, 使用Steiger (1980) [21]提出的Z检验统计量来分析相关关系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1)[22]。
横截面相关性分析采用Fama和MacBeth (1973) [23]方法。另外, 对相关关系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检验:参照Goyenko, Holden和Trzcinka (2009) [24], 计算给定时间区间内两个流动性衡量横截面相关系数的成对差值;假设成对相关系数差在样本区间内是独立同分布, 检验成对相关系数差是否显著不等于0。显著性检验使用对标准误进行4阶滞后Newey-West修正的t检验统计量进行。
给定流动性衡量使用的数据频率, 流动性衡量的维度效应外在表现很可能受流动性衡量使用的时间区间的影响。考虑到周度和年度流动性衡量获得的数据有限, 使用月度和季度流动性衡量进行稳健性分析。在分析过程中, 上述分析结果还受流动性衡量计算的稳健性的影响。因为Roll衡量对使用数据的要求最高, 能获得Roll衡量的债券一般能够获得其它流动性衡量。为了保证流动性衡量计算的稳健性, 本文使用NR来控制进入分析的债券。在给定时间区间内, 能够获得Roll衡量的债券才被计算其它流动性衡量。
此外, 横截面相关性分析中, 对每个时间区间截面上能获得流动性衡量的最低债券数量有最低要求。在时间序列相关性分析中, 要形成债券组合。考虑到在初始阶段, 我国市场交易的债券数量很少, 但增速很大, 市场上不同时间阶段交易债券的数量差异很大的情况, 为保证时间序列分析结果的稳健性, 设定形成债券组合的最低债券数量。不同的最低债券数量对应了不同的样本区间的起始时间。因此, 综合考虑市场现状, 统计分析稳健性, 债券组合稳健性和子样本区间分析的要求, 选用不同的最低债券数量NB进行分析。
4 实证结果
4.1 数据说明
使用数据包括公司债券信息和公司债券日行情数据。公司债券信息来自Wind资讯金融终端, 样本期间为2007年10月12日至2013年12月31日。从公司债券信息中提取公司债券代码, 剔除私募债后, 共有448只债券。公司债券日行情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448只债券中, 其中25只没有日行情交易信息;其中5只为单边挂牌, 只在深交所综合协议交易平台挂牌交易。去除这30只债券, 样本期间, 两个市场总共有418只债券发生交易, 共有75827行数据。
4.2 月度时间区间
先以月度为基准进行分析, 然后用季度进行稳健性检验。首先计算各个流动性衡量。指标计算涉及NR和NB选择。理论上, 为获得Roll指标, 月度时间区间内NR至少等于2。增大NR, 对应债券的流动性更高, 计算获得的Roll指标的稳健性也更强。如果每周能够计算一次Roll指标, 要求每周至少形成2个价格对, 一个月平均按4个周计算, 那么一个月至少要求形成8个价格对。图1给出了NR分别取2和8时各个月份能够获得Roll衡量的债券数量时间序列图。依据图中显示信息, 为了满足横截面相关计算样本数量最低要求和时间序列相关计算债券组合的稳健性要求, 确定NB最低取7, 并用28进行稳健性检验。
表1提供了各个流动性衡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中左下三角为横截面分析结果, 右上三角为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中结果显示, 不同维度流动性衡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较弱, 多维度流动性衡量与单维度流动衡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同维度的流动性衡量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 (1) 。
注:括号内为t值;*表示在10%水平显著, **表示在5%水平显著, ***表示在1%水平显著。
首先, 分析不同维度流动性衡量之间的关系, 包括规模维度衡量与速度维度衡量之间, 规模维度衡量与成本维度衡量之间以及速度维度衡量与成本维度衡量之间的关系等三个方面。表1数据显示三个方面的关系存在以下实证特征:第一, 规模维度衡量与速度维度衡量之间不存在显著一致的关系。在横截面上, 两个维度衡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在时间序列上, 当NR=8和NB=28时, 两个维度衡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 除了NR和NB两种极端取值情形外, 规模维度衡量与成本维度衡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Vol越大, Hlp、Roll及PD越小。第三, 成本维度衡量隐含了一定的流动性速度维度内涵。除了NR和NB两种极端取值情形外, 成本维度衡量与速度维度衡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金融实践中常用交易规模衡量流动性, 实证结果一方面证实了其合理性:交易规模大的债券的交易成本低, 对应的交易速度快;另一方面也说明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交易规模不能直接反映交易速度信息, 反映的交易成本信息也有限。
然后, 分析多维度衡量与其它单维度衡量之间的关系。当NR=2时, Amih与规模维度衡量之间显著负相关, 与理论预期一致。当NR=8时, 无论是横截面还是时间序列相关性, 都不显著。说明Amih反映了一定的流动性规模维度内涵。Amih与速度维度衡量之间, 除当NR=2时时间序列上不显著外, 在横截面和时间序列上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Amih反映了流动性速度维度内涵。Amih与三个成本维度衡量之间, 除当NR=8时时间序列上不显著外, 在横截面和时间序列上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Amih反映了流动性成本维度内涵。实证结果证实了Amih内含了流动性多维度内涵, 是流动性综合衡量指标, 为理论和实务界广泛使用Amih提供了实证支持。
虽然不同的流动性衡量常常反映流动性不同维度的内涵, 但是同一维度内涵也可用不同衡量来反映。那么, 相同维度的流动性衡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 是否存在较优的衡量?表1数据显示, 速度维度的两个流动性衡量之间存在很强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 TS和Zero分别与各个流动性衡量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大小和显著性水平都很相似。同时, 表1数据表明, 成本维度三个流动性衡量之间存在极强的显著正相关关系。表2提供了横截面上相关系数成对差值的t检验统计量, 及时间序列上相关系数差异Steiger (1980) [21]提出的Z检验统计量信息。表中数据显示, 当NR取8时, PD与Hlp, Roll在横截面上和在时间序列上相关系数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Roll与Hlp、PD在时间序列上相关系数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其它情形下, 三个成本维度衡量的相关系数之间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再结合表2中统计量的符号可推知, Hlp与PD之间的关系强于Roll与PD之间的关系, Roll与PD之间的关系又强于Hlp与Roll之间的关系。
此外, 表1中三个成本维度衡量与Amih之间相关系数的数据表明, Roll与Amih之间的信息重叠最大。表2的统计量符号和显著性的信息也表明, Amih与Roll之间的关系显著强于Amih分别与Hlp, PD之间的关系。而Amih与Hlp, PD之间相关关系的差异性不显著。Roll与Hlp, Amih之间以及Roll与PD, Amih之间相关关系差异性分析的统计量信息显示, 大多数情形下相关性不存在显著差异。只有当NR=2时, Roll与Hlp之间的关系在横截面上显著弱于Roll与Amih之间的关系;当NR=8时, Roll与PD之间的关系在横截面上显著强于Roll与Amih之间的关系。这些证据说明Hlp与PD反映的信息比较接近, Roll反映了不同的成本维度信息, PD是代表成本维度衡量的较优衡量, 而Roll是成本维度衡量中提供最多流动性维度内涵的衡量。在衡量市场运用中, PD衡量相对容易获得, 衡量流动性成本准确度较高。Roll衡量对数据要求高, 衡量流动性成本准确度受数据影响较大, 但提取了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信息, 反映了市场主体对交易规模和交易速度需求的信息。
表2中Amih与TS, Hlp, Amih与TS, Roll以及Amih与TS, PD相关系数差异检验统计量符号和显著性水平的信息表明, Amih与TS, Hlp的相关性不存在显著差异;在NR取2时, Amih与Roll, PD这2个成本维度衡量之间的关系不弱于Amih与速度维度TS之间的关系。说明Amih反映的成本维度内涵多于速度维度内涵。Amih与Zero及三个成本维度衡量的关系和Amih与TS及三个成本维度衡量的关系极其相似, 说明TS和Zero这两个指标很接近。在市场中, 交易速度的达成往往通过交易成本的牺牲来实现, 市场参与者对交易成本的关注高于对交易速度的关注。上述现象反映到流动性实证衡量中就是多维度衡量反映的成本维度信息量多于速度维度信息量, 反映速度维度衡量之间的差异较小。
4.3 稳健性检验 (1)
使用季度时间区间, 检验上述实证结果是否会随时间区间的改变而有所改变。由于时间区间长度不同, NR取值应该有所不同, 季度是月度的3倍。NR除取最小值2外, 另外一个取24, 即是8的3倍。债券数量随时间区间改变而变化不大, NB使用月度分析的取值。季度区间实证结果表明, 月度区间的实证结果不会发生显著改变。
另外, 我国公司债券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那么不同交易场所的流动性衡量维度效应是否有所不同呢?分别采用上交所和深交所的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在分析中, 假定两个交易场所流动性相当, 规模相同, NR取值与总市场分析时相同, NB取值为总市场分析时的一半。实证结果表明, 上述研究结论在两个市场均成立, 两个市场不存在显著差异。
5 结论
使用我国公司债券市场日行情数据, 采用相关系数分析和相关关系差异性统计检验方法, 对我国公司债券市场流动性衡量的维度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公司债券市场流动性衡量存在显著维度效应:不同维度流动性衡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较弱, 多维度流动性衡量与单维度流动衡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同维度的流动性衡量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
不同维度衡量的关系方面, 规模维度衡量与速度维度衡量之间不存在显著一致相关关系;规模维度衡量与成本维度衡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成本维度衡量隐含了一定的速度维度内涵。虽然Amihud (2002) 衡量确实比单维度衡量更有效地反映了多维度内涵, 但其反映的成本维度内涵信息量显著多于速度维度内涵的信息量。对于反映相同维度内涵的不同衡量, 其反映的信息量也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在速度维度内涵反映方面, 交易时间间隔和零交易天数比例提供的信息比较接近。在成本维度内涵上, Hlp与价格离散度提供的信息比较接近, Roll (1984) 衡量反映了不同的成本维度内涵, 价格离散度是代表成本维度衡量的较优衡量, 而Roll (1984) 衡量是成本维度衡量中提供最多流动性维度内涵的衡量。上述实证规律对流动性衡量计算过程中数据的使用方式, 对月和季度时间区间的选取, 以及不同的交易市场具有很强的稳健性。
摘要:使用日行情数据, 采用相关分析和相关系数差异性检验方法, 对我国公司债券市场流动性衡量的维度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反映同维度内涵的衡量之间的关系很强, 反映不同维度内涵的衡量之间的关系较弱, 反映多维度内涵的衡量与反映单维度内涵的衡量之间存在较强的关系, 流动性内涵多维度性导致我国公司债券市场流动性衡量存在维度效应。
公司流动性 篇6
流动性具有多重含义, 本文所涉及的流动性是指公司具有支付各种债权人经常性现金需求的能力。相关研究表明, 大部分破产企业在破产之前是盈利的, 导致其破产的根本原因是流动性管理失败。由此可见, 流动性对于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自2008年以来, 我国政府为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增长, 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房地产业的相关政策, 房地产公司的资金链随之绷紧, 流动性受到严重威胁。为了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房地产企业必须正确评价当前的流动性状况, 这样才能提出与自身条件相匹配的流动性管理策略。
期限匹配理论认为, 企业的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应当具有相互匹配的关系。当债务期限短于资产的期限时, 存在资产不能够产生充足的现金流来满足债务偿还需求的可能性。债务期限如果比资产期限长, 则当企业资产不产生收益时, 企业可能仍要偿还债务引起的相关利息费用。因此, 如果企业能够做到使自身的资产和债务的期限结构相匹配, 则由于企业流动性不足而引起的风险将会大大减少, 闲置资金的数额也会降到最低水平。
二、数据及研究设计
(一) 影响因素分析
1.营运管理效率
企业的营运管理效率会通过影响营运资本需求量的大小来影响企业的流动性状况, 营运管理效率越高, 企业营运资本需求量越小, 流动性状况越好。
结合房地产行业的特征分析, 可知这类企业的预收账款数额通常较大。本文以研究的63家上市公司为例, 预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的三年均值为0.7110, 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之比的三年均值为0.0387。并且预收账款可以认为是负的应收账款额, 因此, 在计算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时, 考虑预收账款的影响能更好的反映房地产企业的周转效率情况。
2. 资本结构
当债务到期时, 企业需要用流动性资产进行偿付, 因此债务对于企业流动性具有重大影响。短期债务是企业一年内需要支付的债务, 其对流动性的影响最为直接。长期债务虽然短期内不构成企业面临的现金支付压力, 但企业仍然需要在未来的某一时间偿付, 而且数额往往比较大, 因此不能忽视长期债务对于企业的流动性的影响。
3. 盈利能力
利润水平的提高最终会使得现金流入量增加, 这有利于企业开展各项财务活动。随着企业盈利能力的不断提高, 筹资能力和资产的变现能力也相应增强, 最终使得企业的流动性水平提高。
4. 成长性
公司扩张规模需要对资产进行投资, 这些投资会占用企业的资金, 挤占维持企业流动性的相关资源。此外,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企业的短期现金支付需求也在提高, 影响企业的流动性水平。
5. 现金回收能力
现金是企业用于满足短期现金支付需求的最直接手段, 企业用资产创造的现金流入越多, 则支付短期现金需求的现金越充沛, 因此流动性水平越高。
考虑到以上影响流动性的各个因素, 本文最终选择了11个指标作为研究用原始变量, 即存货周转率、 (调整后的) 应收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净利润率、总资产增长率以及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二) 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实证研究用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CRMAR数据库, 以A股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公布的2011~2013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数据为基础, 利用EXCEL选取三年间房地产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50%以上的公司为研究对象, 剔除进行S、ST特殊处理以及数值不全的公司数据, 最终得到63家房地产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为避免房地产公司在运营中的波动性对研究产生影响, 相关研究用指标均采用2011~2013年数据的平均值。本文因子分析选取的操作软件为EXCEL和SPSS 18.0。
(三) 实证分析
利用SPSS对样本数据进行正向化和标准化处理,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 必须对原始变量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本文样本数据的KMO检验值为0.547, 该值大于理论临界值0.5, 通过KMO检验。Bartlett球度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 小于0.05, 通过Bartlett球度检验。
表1列出了11个变量的共同度情况,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除了应付账款周转率共同度小于0.6外, 其他变量的共同度均大于0.6。
本文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法提取因子, 保留方差贡献率大于1的因子, 共获得4个因子, 累计贡献率达80.135%。各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情况如表2所示。
旋转后, 因子的荷载如表3所示, 根据各个因子在不同指标上的荷载值高低为因子命名, 因子一 (F1) 为营运能力因子, 因子二 (F2) 为债务保障因子, 因子三 (F3) 为现金回收因子, 因子四 (F4) 为盈利因子。
流动性评价综合得分函数F=0.3758*F1+0.2212*F2+0.2031*F3+0.1999*F4。
企业流动性评价综合得分值F越高, 说明从流动性相关的多方面考虑, 企业的流动性水平越高。F值大于零的企业, 其流动性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反之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研究的63家企业中, 综合得分值大于零的企业共有23家, 占比36.51%, 说明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流动性水平普遍不高, 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之下。流动性评价综合因子得分前十名与后十名及得分如表4所示。
(四) 结果分析
由综合得分排名可以看出, 前十名企业的综合得分F均大与零, 后十名企业的综合得分F均小于零。从各因子的得分来看, 在营运能力因子上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之上的企业仅占样本总数的38.10%, 这一比例说明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营运能力普遍不佳, 相关资产周转状况不理想。在债务保障因子上得分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之上的企业数量占样本总数的42.86%。资产负债率达50%以上的企业数量占样本总数的80.95%, 突破警戒线70%的企业数量占样本总数的39.68%。在资产负债率超50%的企业中, 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平均为72.17%, 有些企业该比例甚至达到了96%。由此可知, 我国房地产企业短贷长用现象严重, 负债状况令人十分担忧。现金回收因子得分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之上的企业约占46.03%。盈利因子得分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之上的企业约占47.62%。
(五) 建议
对于以上分析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流动性水平。
1. 提高资产周转速度
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营运管理效率来促使自身流动性水平上升。存货项目占用的房地产企业资金数额往往较大, 提高存货周转率能够提高存货的变现能力, 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流动性, 所以房地产企业应积极完善和落实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避免建造完成的房屋积压。除此之外, 企业还应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资产使用效率的提高会促进企业现金流入量的增加, 进而提高企业的流动性水平。
2. 拓宽融资渠道
随着政策对房地产企业再融资及重组松绑, 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状况有了很大的好转, 但拓宽融资渠道, 打破银行短期信贷占资金来源主导地位的局面依然是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艰巨任务之一。“新国九条”从政策层面上规范私募市场秩序, 鼓励私募发展, 放宽私募门槛,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房地产企业利用信托方式获得外部资金。此外, 我国房地产企业也可以参考如夹层融资、房地产辛迪加融资等西方房地产企业使用的融资方式, 并结合我国市场现状和相关法律法规, 探求符合我国房地产企业运营环境的新融资平台和渠道。
3. 促进销售
利润是房地产企业内生融资来源的主要内容, 利润的增加能够减少企业的外部融资压力, 提高流动性水平。为了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 房地产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房屋的销量, 如提供购房优惠等。同时, 销量的增加也减少了存货积压的可能性, 加快了存货周转速度, 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三、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状况非常不容乐观, 绝大多数企业流动性处于行业平均值以下, 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营运能力差和短期融资比例较高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因此, 为提高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 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营运管理效益, 扩宽融资渠道, 尤其是提高长期资本所占的比重。
摘要:文章以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2011~2013年披露的年度财务数据为研究基础, 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现阶段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流动性状况。综合因子得分结果表明,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流动性状况不佳, 绝大部分企业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之下。结合各个因子得分结果分析, 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企业营运管理效率不高, 相关资产周转速度低下;二是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 短期债务资金比重过高。
关键词:房地产,上市公司,流动性,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1]喻喜.浅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J].经营管理者, 2013 (27) .
[2]唐钰尧, 唐国琼.房地产上市公司流动性跟踪分析[J].财会月刊, 2012 (08) .
公司流动性 篇7
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定调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但面对欧美经济体债务危机, 更为灵活的“适时预调微调”使得2012年的货币政策更加难以捉摸, 尽管预计2012年货币政策可能比2011年略有放松, 信货规模将稳中有升, 但总体而言难有很大程度的放松。且近2年, 笔者注意到在多方位的调控手段下, 资金市场持续出现较为特殊的情况, 主要有以下表现: (1) 金融市场流动性趋紧, 货币市场利率在央行回收市场流动性情况下高位运行, 并在某些时点大幅波动。 (2) 货币增速下降, 货币投放节奏控制偏紧银行吸收存款的压力很大, 放款能力不足。 (3) 由于银信合作的信贷类理财产品扩张过于迅速, 银监会为控制风险, 推动信托公司实现主动管理、内涵式增长, 叫停了银信合作进一步压缩商业银行信贷能力。
笔者认为, 作为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 是为了顺应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 作为国家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的配套措施而成立并发展起来的, 其成长与壮大离不开产业集团的战略扩张与经营治理, 是利用集团资金规模效益、范围经济优势、互补作用的一个金融中心, 但与此同时, 成立了财务公司的企业集团, 大部分成员单位的资金结算、调度、存取都由财务公司承担, 从而使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如果其资金链出现风险, 严重时将极易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使大部分成员单位不能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从而引发企业集团全系统的金融风险。有鉴于此, 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不可以仅利用传统银行业所采用的风险管理指标, 如存贷款比例、拆入资金比例比及贷款承诺与资产比率等, 更应该注重结合采用实体经济常用的财务管理工具, 以财务风险管控的视角建立财务公司资金监控的不同层级。
2 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
在建立财务公司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资金监控系统层级之前, 必须先对影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流动性的因素进行辨识及分析。笔者根据对所在财务公司运营情况的观察, 列举出五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集团公司运营态势, 宏观经济, 资本市场发展程度、央行存款准备金率和财务公司自身受监管的风险指标。
首先, 集团公司运营态势是影响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因素。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公司的内部资本市场, 为集团内部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但正因如此, 财务公司的服务对象狭小, 被限制在集团内部, 集团风险直接影响到财务公司, 集团及下属企业的管理体制, 经营策略, 治理环境是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源头, 对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会产生重大影响。一旦集团经营中出现风险, 将不可避免波及到财务公司。当集团所在的行业发展状况好或处于上升期, 则财务公司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小;而当集团所在的行业发展状况不好或处于下降期时, 流动性风险较大。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与集团自身流动性风险相互放大。在企业集团的日常正常经营过程中, 集团总部及下属的成员单位的投融资战略计划、生产经营计划、薪酬福利计划、分红配股计划等均直接影响到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
第二, 宏观经济是影响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的根本因素。当财务公司出现流动性需求, 需要出售资产以获取资金时, 宏观经济的好坏、货币政策的松紧、信贷投放的进度直接影响到财务公司资产变现能力。当宏观经济处于低迷阶段, 出售资产的损失通常比平时大得多, 当市场大规模回收流动性, 出售资产的难度通常比平时难得多, 进而加大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
第三, 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是影响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的重大因素。资本市场中股票, 债券, 中长期借贷的发展对财务公司发行债券, 获取贷款的难易程度也有重大影响。财务公司金融债从2007年推出至今, 已有华能、中核等11家大型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成功发行并融资375亿元, 但2010年前9个月无发行纪录, 直接影响了财务公司获取市场资金。
第四, 央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也直接影响财务公司上缴央行的存款准备金金额及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的难易程度。特别是当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 财务公司不但需要向央行上缴增量存款准备金, 而且客观上商业银行放贷能力下降, 也会对财务公司的流动性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 各项风险监管指标也是影响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因素。财务公司向外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时, 2006年银监会发布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考核暂行办法》中规定的各项风险监管、监测指标是重大的限制条件。在《财务公司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管理规定》中“财务公司拆入、拆出资金余额均不得超过实收资本金的100%”也制约了财务公司应对突发流动性风险的空间。
在上述五项因素中, 除集团公司运营态势一项可采取管理手段进行分析、预测、判断及调控外, 其余四项因素对个体财务公司来说, 均是外部不可控因素, 是被动接受的经营环境和监管环境, 从而在进行流动性管理的时候, 最具有自主性, 可控性, 可操作性的方法便是从集团整体资金运营态势入手, 既注重存量资金的数额, 也注重资金的流动情况, 更注重对资金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 对资金收支的预算控制。
3 资金监控系统层级的构建
从应用角度出发, 笔者提出集团企业财务公司应建立并完善基于账户资金观测、资金收支预测、整体安全头寸测算的三级监控体系, 该体系囊括了对集团内可归集、可利用、可调拨的资金量的汇总, 包含了对未来一定期限内集团资金收付的规划测算, 也涵盖对资金数据信息利用统计分析技术所得出的流量、极值、波动程度的计量。
监控存量资金数额方面, 由于绝大多数财务公司在数据库技术日趋成熟的环境下已建立自身的资金业务管理系统并推广了银行资金网络划转等银企直连产品, 利用业务平台进行存量资金监控是非常便捷的事情, 对集团企业存款实时保持密切关注也是资金监控系统的最基本职能, 对处于资金紧缺阶段的企业集团而言, 财务公司的“资金池”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此, 此举一在巩固“资金池”的基本存量, 确保稳定地上收集团内所有收入, 二在严格防范了资金收入异地存放, 避免大额资金远离视野, 脱离监控, 有效提升了集团资金的受控性, 避免资金监控盲区的形成。对于归集集团资金而形成的财务公司同业存款总额来说, 存量资金的变动对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的出现或减弱都是一个实时信号的作用。当然, 监控存量资金数额不仅为了判断财务公司是否面临即时的流动性风险, 也必须注意对不同银行的存量资金进行合理调配, 因为统一结算所涉及的结算行在结算资金占比上不同, 资金紧缺情况下应急能力亦不同, 确定不同结算银行的基本头寸要求, 满足日常结算需求是财务公司履行资金集中管理职能的重要保障。另外, 监控存量资金数额也为了在满足不同结算行基本头寸后, 对冗余资金进行趋利性调拨, 利用不同银行给出的同业存款协议利率的利差, 实现冗余资金的最大收益。
资金收支预测在资金监控系统中发挥前馈控制的作用, 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缓冲器和控制阀, 这种控制作用发生在资金流转行动作用之前, 其特点是将监控注意力放在行动的输入端上, 使得一开始便防止超计划的支付行为发生, 防止资金运转偏离正常计划轨道, 这项控制设计是传统财务预算管理在财务公司资金监控中的实践运用, 且实现了预算的自动化控制, 准确度统计, 差异度反馈的功能, 不仅能够通过业务平台中的资金计划模块提供现金流量测算的通用性模板, 强制加强成员单位的资金预算管理, 还使资金的预算监控有切实的落脚点, 通过上报的资金计划知悉成员单位的外部融资及偿还的日期、投资项目整体概算与进展, 进而对集团内的大额经营性流出, 投资性流出, 筹资性支出增强预见性, 一方面为资金备付留足缓冲期, 另一方面为监控资金流向、用途的合理性提供判断与核查的时间。
整体安全头寸测算是统计计量与财务管理应用模型在资金监控中分析性应用, 主要包含对资金流入量、流出量的均值计算, 极大值、极小值的确定和最优现金持有量的厘定。由于资金信息本质上而言就是一串带有意义的数字, 对这些数据按管理目的及计量模型要求进行加工及分析, 得出的结论往往对财务公司的流动性管理可提供经验数据的判断依据、统计计量的参考信息。
以上三个层级的监控是相辅相成, 互相渗透的理念设计, 主要遵循了风险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全面性、可比性和灵活性, 虽未对资金监控设定具体定量指标控制, 但上述内容已基本建立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制度, 且对集团财务公司而言具有极强的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欧阳昌朋.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分析及2011年走势预测[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3) .
公司流动性 篇8
近年来,业务流程及工作流程管理已经广泛地用于表达和评价生产流程与交易流程的物流和信息流。这些业务流程涵盖在为公司持续的盈利能力服务的价值创造活动中。资金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是公司重要的财务指标。业务流程及活动任务管理的优劣是决定公司资金流动性强弱的关键因素之一。
基于REA本体论的Petri-网可以用来模拟业务流程及其变更情况给公司资金流动性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同时也能推演一定类型的业务流程重组可以增加或者减少公司因为防止债务违约而需要的外部融资金额。公司的债务违约,可能引起公司所在供应链的上下游伙伴商家资金流动性限制条件的扩大。本文提供了一个有用的REA模型工具,用以评估和缓解本公司资金流动性的限制条件在供应链中的扩散状况。
1. REA本体论。
在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公司信息系统设计领域,“区别对待某公司本体核心的共性和实现或实施这种共性的不同方式”的观点催生了各种商务本体论,例如公司本体论、e3-Value理论、REA本体论、BMO理论等。这些本体论都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商务现实中公司及其业务流程的某些共性的结构和原理。对商务现实中结构共性的描述形成了本体的受控词汇表,对商务现实中原理共性的描述则表达了商务规则或者业务处理逻辑。
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人员与非会计人员之间共享经济业务数据的REA模型,历经30余年的发展,得到了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甚至会计分录的精确验证,2008年已经发展成为ISO标准化的OeBTO(开放电子数据交换商务交易本体论)的理论基础——REA本体论。
REA本体论中的核心三要素分别是经济资源(Resource,R)、经济事项(Event,E)和经济参与者(Agent,A)。REA本体论的本质特征是用三大要素之间的包含属性集和关联基数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分别在供应链级别、公司整体价值链级别、业务流程级别以及原子级别(或称活动任务级别)这四个抽象级别上表达公司及其内部各种经营管理的过程和活动。
本文采用REA本体论来为供应链上各伙伴商家之间的经济交易事项(E)建模,同时也为表达公司内部业务流程的价值链进行工作流的建模。公司之间的经济事项,以及公司内部除生产流程之外的其他主要业务流程都可以抽象成资金与其他经济资源之间的交换。为资金与其他经济资源之间的交换建立的REA模型可以用于分析资金的流动。基于资金流动的视角,我们可以依次建立业务流程级别、公司价值链级别直至供应链级别的REA模型。
2.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
Petri-网是对离散并行信息系统的数学表达。为了解决Petri-网在模拟复杂信息系统时产生的节点爆炸问题,人们引入了高层次的概念,如复杂数据结构的令牌、代数表达式的网元素等,用以支持提供优先语法的业务流程建模。工作流模型是计算机化的、对业务流程中共性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工作流模型的逻辑结构有顺序、并发、选择、迭代等。原子级别的工作流模型中的转换条件有资源、消息、时间和人工四种类型。由于Petri-网中的所有元素都具有规范的模型语义,且完全支持工作流管理联盟所定义的工作流原语,因此以Petri-网为表现形式的工作流模型可以提供一个直观的、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语法规范的、业务流程的表达方式。
REA本体论为采用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来构造基本的、通用的REA模式提供了概念基础。这个概念基础可以用来构建业务流程的模拟模型。这种模拟模型不仅降低了语法修正的工作量,而且降低了语义修正的工作量。简单的语法检查和模拟模型可以由WoPeD的制图工具来实现,复杂的模拟模型可以用CPN工具来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REA本体论中的资源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中的工作流,二者在概念上有着重要的区别:Petri-网中工作流的概念既包含REA本体论中的经济资源,也包含REA本体论中的经济参与者(A)。
二、原子级别的REA模型
将REA本体论的三条公理进行Petri-网规范化后,可以形成几种工作流模型形式表达的通用REA模式。遵守这些公理可以确保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公司信息系统设计人员能够在其模型中表达出理性经济人的概念。本文正是要站在理性经济人的立场上来分析公司的资金流动状况。资金流动性既是业务流程产出的一种后果,同时也是业务流程获得包括资金在内的资源投入的必要条件。这些特定业务流程设计的财务后果必须得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信息系统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1. REA事项模式。
图1所示的REA事项模式显示了日常工作流模型中需要体现的价值流动,以及供应链和价值链上资金流动(例如计量某一资源能产生的潜在收益金额)的共同结构。回字形的图案表示那些为价值创造活动而新建的工作流模型,例如需要插入的物流或生产过程等。
图1中,减少盒子(Decrement)表明经济单元在该事项(Event)中需要投入或者失去控制的资源(Resource);增加盒子(Increment)则表明经济单元可以从该业务处理中通过生产或交换获得对某些资源的控制。
无论是增加经济资源的经济单元,还是减少资源的经济单元,在经济事项中都必须涉及不同的交易方或生产方。REA本体论的受控词汇表中除核心要素经济参与者(Employee Agent)的概念之外,还拓展出经济单元(View Econ.Unit)的概念。REA模式或模型中的经济参与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代表经济单元的利益创造活动。只要某个事项模式中增加或减少的资源,在价值上等于后续事项模式中增加或减少的资源价值,REA事项模式就可以用来作为创建整个供应链的REA模拟模型的基本元素。
2. REA关系模式。
与REA事项模式形成对比的是,二重关系(Duality Relationship)的REA模式中的增加或减少语义分别阐述了经济单元在经济事项中如何获得资源或者提供资源。典型的经济事项包括公司的采购事项与付款事项、销售事项与收款事项等。图2和图3所示的二重关系的REA模式分别代表了权利(Claim)和义务(Liability)的创建。图2所示的权利意味着经济单元在失去(Decrement)对其他资源控制时,需要获得(Increment)对新资源的控制。图3所示的义务则表示当经济单元获得新资源的控制时,需要失去对其他资源的控制。这些二重连接关系从侧面指出了资源的流动方向。如果这种资源指的是货币资金,则它们分别表达了公司目前的债权(Claim)和债务(Liability)状况。
三、业务流程级别资金流动性的REA模型
业务流程级别资金流动性的REA模型表达了交易流程的内在结构。交易流程的两大要素就是债权和债务。因为交易一方的债权就是交易另一方的债务,所以交易流程中的债权与债务在建立REA模型时需要相互匹配、成对出现、缺一不可。
图4显示了一种常见的公司之间的经济交易场景:卖方(Seller Econ.Unit)先行交付(Transfer)货物(Product),从而产生一项债权(Claim),如应收账款等。这对买方(Buyer Econ.Unit)来说是一项债务(Liability),如应付账款等。该经济交易场景对公司资金(Money)流动性带来的结果是卖方承担(图4下方的Increment)因买方违约而遭受损失的风险,卖方可能会要求买方利用金融工具(例如权益或长期资产)来为所欠货款担保(图4下方的Decrement)。
该REA模拟模型同时也形成了一个货物与资金交换的逻辑链条,此时的物流处于资金流之前。这种场景下,债权的生命周期取决于交换(Transfer)持续的时间和债务的生命周期。此时买方公司如果缩短付款期限和融资工具的持续时间,则会导致卖方减少需要融资的金额,从而降低卖方公司对额外担保的需求。
四、价值链级别资金流动性的REA模型
公司价值链通常包含采购付款流程、生产转变流程、销售收款流程以及理财流程。公司在采购付款流程中失去资金资源,得到货物资源。在销售收款流程中,公司失去货物资源,得到资金资源。在生产转变流程中,公司消耗货物(如原材料)或者使用其他资源(如设备厂房等)来生产新的货物资源。在理财流程中,公司失去资金资源,得到的是金额不等的资金资源。理财流程中还款事项的实现就是将流入的资金流转换为流出的资金流。这样的资金转换包括将来自贷款和权益筹资的流入资金流转变为采购资源所需的流出资金流。资金转换同样包括将流入的销售收入转变为流出的分期付款、股利支付和采购付款。
无论是采购付款流程,还是销售收款流程,都能用债权和债务来表达。但是在一般的工业企业中,由于在采购付款流程和销售收款流程之间不存在直接对应的经济利益,所以为了与直接的交易结构进行对比,在价值链的内部结构中,这两大业务流程之间的债权和债务不需要直接相互对应。
在经济交易中,作为买方的经济单元追求采购付款流程的利润最大化,而作为卖方的经济单元则追求销售收款流程的利润最大化,由此导致公司整体价值链级别资金流动性的REA模型包含四种内部结构。图5只是其中一种资金流动状况的REA模型结构,这种情形对于本公司而言是最理想的资金流动性状态。
如图5所示,在参与交换事项(图5上方的Conversion)的过程中,虽然经济参与者(Agent)同样也参与了价值链REA模型中的交换事项,但为简明起见,REA模型对生产事项的增加方面和减少方面都进行了抽象,将这些增加或减少事项隐藏在交易双方的交换盒子中。因此,此时的各个交易方都是从公司内部流程增加和减少事项中抽象出来的整体概念,而价值链级别的模拟模型从商务交易中的各个交易方整体的层面上进行了表达。
在图5所示的公司间的经济交易场景中,本公司的采购付款流程和销售收款流程给公司的供应商和客户都带来了债务(Liability)。原因在于:客户为自己的采购事项预付账款(图5上方的Increment),而供应商是先发货、后收款(图5上方的Decrement),于是供应商自己承担融资理财的责任。因此,对于本公司而言,这是价值链级别上最理想的公司资金流动状态。
图5所示的REA模拟模型揭示了物流和资金流的流动性处于最理想的财务状态,物流和资金流的转换是完全平行而又同步的。但现实中的经济业务却表明:尽管工作流的同步过程的持续时间是由转换事项决定的,但债务的生命周期却不是由转换事项直接决定的。
五、供应链级别资金流动性的REA模型
将价值链级别和业务流程级别的经济交易的REA模型结合在一起,用以创建供应链上的某个节点,然后将这些节点相互连接起来,就构成了完整的供应链级别的REA模型。这些供应链在相互连接时,经济单元及其连接界面都采用了一个序列化的、供应链模型的符号化表示。
前已述及,在债权和债务的二重关系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我们没有施加任何限制条件。于是,债权和债务存在的时间长度,究竟应该是现销业务中的24小时之内,还是赊销业务中的几周、几个月,甚至是理财流程中的几年?这种时间长度的区别在常规的供应链级别的REA模型中体现不出。为了表达出这种时间长度上的区别,我们对原子级别的二重关系的REA模式进行扩展,形成了一个二重关系的生命周期模式,由二重关系的生命周期模式来决定债权或者债务的到期时间,如图6所示。
图6所示的业务流程是波特价值链中支持活动的一个实例。该活动支持经济事项的处理过程,而经济事项的处理过程就充当了承载波特价值链中基本活动的容器。根据REA本体论,这些基本活动就是交换事项以及支持交换事项的其他事项。其他事项都是在基本的REA核心模式或者模型的基础上拓展而来,其他事项虽然没有明确地揭示公司对资源所有权的获得或者失去,但已经足够重要,值得我们监管和控制。
图6所示的REA模式展示了一个包含承诺的经济业务处理过程。该承诺决定了公司在该笔经济业务中所负债务的生命周期。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可以由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公司信息系统自动运行,极端情况下也可手工执行。公司经营活动中的合法债务只能由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Receipt)产生,而且承诺也只有在履行完所有相关手续后才能确认(Due)。
例如,采购付款流程中的付款事项(图6中右下方的Decrement)只能发生在买方收到付款通知书(Receipt)并且付款通知书到期时。该采购事项(图6中右上方的Increment)、付款事项的业务处理过程与债务(Liability)的二重关系的表达总是相互匹配、成对出现。图6所示的模式适用于前面的交换事项的REA模式,因此二重关系的生命周期模式也可以从资金流(图6中的下侧)和产品流(图6中的上侧)中抽象而来。
连接后形成的供应链级别的REA模型非常庞大,可能存在多种连接结果,其中一种结果中的一个供应链节点如图7所示。图7代表了本公司(图7中间的Organization Ecom.Unit)对预付账款(图7最右下角Money)的客户(图7右侧的Organization Ecom.Unit)负有债务(Liability)的结构。该节点的REA模型结合了业务流程级别上的两个REA结构模式。该节点的REA模型表明,本公司从收到客户的预付账款之日起,就已经进入了产品销售义务的生命周期[Dummy Start,Dummy Stop]之内。
与预期的买方债权的生命周期紧密相连的是,该供应链节点的REA模型同时也指明了债权可能的最长生命周期时间。当本公司存在符合要求的完工产品时,我们就可得到债务可能的最短生命周期时间,理想状况下这个最短生命周期时间为0。本公司债务的最短生命周期时间使得我们有可能将本公司债务的生命周期时间尽量缩短,甚至缩短到零。
在需要投入生产转换的原材料还未采购时,本公司的债务可能达到最长生命周期时间。图7的最左侧和最右侧都代表通过债权实现的采购付款流程。若干个这种供应链的节点相互连接,就可以模拟出公司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资金流动状况。
我们可以运用二重关系的生命周期模式,结合前述的本公司价值链的REA模型,为原子级别的事项模式的各种不同的债权和债务情形构造出各自更为复杂的供应链上资金流动的REA模拟模型。
六、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Petri-网范式来创建工作流模型的REA结构模式,这些REA结构模式可被用于生成某个特定经济单元及其与供应链上各伙伴商家之间交换处理的模拟模型。
通过配比物流和资金流来监管公司之间以及本公司内部各业务流程的物流及其对应的资金流,可以实现内部控制的部分功能,如发现虚假交易而导致的异常资金流动,还可以通过对产品和资金流的身份验证来跟踪与追溯供应链中产品和资金的流动过程。
本文为评价各种业务流程设计方案的财务效果也提出了一个基于REA本体论的模型框架。该框架尤其适用于分析外部融资需求金额,以及需要外部提供资金的经济业务处理过程的持续时间的影响。这种影响揭示了理性经济人对当前执行的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和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周梅.会计信息系统建模[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公司流动性 篇9
非上市公司的流动性是有价值的, 它已成为公司持续正常经营的保障。任何公司都需要一定的流动性资产来保障公司不错失未来的投资机会和保证未来或有负债等偿债事项, 而非上市公司由于其外部融资的困难性自身拥有充足的流动性储备则更为重要, 即流动性的价值体现在:营运需要、未来投资需要及快速变现偿债需要。因此, 研究非上市公司流动性价值是投资决策领域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它对投资者, 管理者都非常重要, 在企业价值评估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最近二十年, 学者在利用流动性期权定价理论定量研究流动性价值方面仍只是进行了初步探讨, 国外大多数文献只是肯定了流动性的期权特性 (Miller, 1994;Scholes, 2000) , 而对于怎样计算流动性价值却未能构建模型。Cossin and Hricko (2004) 均尝试构建了流动性期权价值公式, 但它们未考虑不确定条件下投资机会和投资成本的变化, 没有考虑投资本身的随机性。国内对于流动性期权研究主要是郑凌云 (2007) , 化以交换期权定价理论为基础, 将流动性投资期权和流动性保险期权联系在一起, 得出流动性组合期权定价模型, 但模型及实证的准确性有待完善。
以上流动性期权价值的定量研究中, 利用期权定价理论研究流动性价值是有意义的新课题。但是流动性期权定价理论及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也有一些局限, 即认为公式中的参数是固定不变的, 而实际上这些参数通常源自现实市场的估计, 由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存在或是信息和现有知识的不完全不能精确的估计这些参数, 而用精确数据代替未知数据的做法也违背了现金灵活性的特征。因此, 本文试图在考虑流动性期权特征的基础上, 将实物期权的相关定价参数用模糊数学的知识进行数学描述, 对流动性复合实物期权定价模型进一步修正, 并将投资者偏好加入评估模型中使其流动性价值的评估更贴合实际。
二、模糊集理论
模糊集理论是由Zadeh教授1965年创建的。它用来描述事件本身的模糊性。有关模糊集理论相关概念如下:
三角模糊数均值:已知三角模糊数 则均值:
定义1:三角模糊数的α截集:已知三角模糊数为 为中心值, l和r分别为a的左右区域值, 其α-截集为:
定义2:λ-正负距离法:已知三角模糊数为 则从 的正负距离为:
此方法用于计算在投资者风险偏好λ下, 置信度α水平下的期权价值。λ<0.5, 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是悲观的;λ>0.5, 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乐观的, λ=0.5, 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中立的。
三、流动性的实物期权性质
上市企业可以借助外部力量解决流动性风险, 融资渠道畅通, 融资较易, 而非上市公司则困难得多。因为大多数非上市企业规模较小, 抗风险能力不强, 融资渠道较少, 而且融资成本较高, 更需要较多的流动性去抵御或有负债的风险, 因此非上市企业应储备较多的流动性, 拥有充足的流动性资产。非上市公司留有足够流动性储备, 以免出现严重的财务困境甚至导致破产清算的选择权就是流动性的保险期权价值。与此同时, 企业留有一定的流动性, 待未来有好的投资机会时, 可以迅速做出投资决策, 而减少由于流动性不足又因为融资成本过高不能及时投资而带来的损失。在投资过程中, 当投资环境较好时, 可以根据自身流动性储备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 而在预估未来市场前景不佳时, 可迅速缩小投资规模或暂停投资或放弃投资获得残值。对于企业而言, 这种等待是有价值的, 企业相当于购买了一项看涨期权, 使企业有权在有利时机执行这项期权。这就是流动性灵活性的特征, 而这种灵活性也是流动性投资期权的选择价值。这两种价值并不是独立的, 而是相互影响的。企业的资金是有限的, 大多数非上市企业是资金约束的, 将有限的资金是用于现有项目还是未来投资还是用于偿还债务, 这取决于企业对未来市场前景准确估计及融资成本与代理成本的权衡。
四、对流动性期权模型的修正
(一) 流动性复合期权模型选择
对于流动性期权价值的探索是用Geske两阶段复合期权定价模型进行评估, 它适用于多阶段的实物投资, 如图1所示。
Geske模型假设项目价值遵循一般的几何布朗运动, 用于计算流动性复合期权的价值。模型为:
M (a, b;ρ) 为第一个变量小于a, 第二个变量小于b, 变量之间相关系数为ρ的标准二维正态分布的累积概率函数;
N (O) 为标准一维正态分布的累积概率函数;
S为在t2时刻进行市场推广后产生的现金流的现值, 即R贴现到t2的值;
S*为第一个看涨期权交割时项目的临界值, 这时第二个期权的价值等于第一个期权行权时项目的价值, 可用B-S模型计算;
σ为描述预期现金流期望值现值的波动率;
r为无风险利率, 通常可用和项目同时期的国债利率估计;
X为市场推广所需投资;X*为初始投资;
K=X*+流动性持有成本;t*=t2-t0整个复合期权到期时间;
t=t1-t0第一个复合期权到期时间;τ=t2-t1第二个复合期权到期时间;
S*可用B-S模型计算 可解出:
(二) 模型修正
上述用Geske模型评估流动性价值的分析中, 决定期权的参数如波动率、执行价格、到期日、无风险利率水平在实物期权定价过程中被认为是固定不变的, 而在参数的估计中, 由于受到未来不确定性及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不能准确估计, 因此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 理由如下:第一, 实物期权的标的资产是不可交易的, 因此标的资产的价值不能从市场中获得, 只能进行估计, 这种特性决定了不能简单的将金融期权定价方法用于流动性实物期权定价。第二, 由于预测预期现金流不仅与公司自身有关, 还受到市场等不确定宏观因素及投资者心理偏好的影响, 而且根据相关行业历史数据确定的波动率也只是估计值, 所以不同评估者得出的预期现金流及波动性可能有较大差异。第三, 期权的执行价格即投资成本也是不固定的, 只能根据投资规模及公司本身计划做出大概估计, 每个评估者对公司的认识不同及自身专业水平的差异, 得出的投资成本可能不同。第四, 公式中的参数都是独立于风险偏好的, 假设是风险中性的, 学者认为如果不是风险中性假设, 则会引起套利的机会。但是在公式参数的估计中, 无法避免投资者偏好。
综上所述, 将参数设定为固定常量的做法是不能正确评估其流动性价值的, 但是我们发现在一段时间里, 参数如无风险利率总围绕某一精确数上下波动, 这些特点用模糊数学理论解释很适宜。现在考虑模糊第一次执行价格K軒, 模糊第二次投资即第二个期权执行价格X軒, 模糊商品化后收益现值S軌, 由 (1) 及模糊理论, 可以得到模糊化的流动性复合期权的价值。
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为一个模糊数, 代表流动性的复合实物期权价值。
的隶属函数
模型中参数的计算如下:
最后结合投资者对企业投资风险的乐观程度, 运用模糊集的λ-正负距离公式, 最后可得 的整体平均值即模糊期权价值:
d (C軒1, 0軌;λ) =0乙1[ (1-λ) (C軒1) αL+λ (C軒1) αU]dα=0乙1[ (1-λ) (E (C軒1) -l C1 (1-α) ) +λ (E (C軒1) +rC1 (1-α) ) ]dα (14)
综上所述, 可用公式 (12) 式得出流动性的模糊期权价值, (14) 式可求出加入流动性偏好的整体平均值。本次修正与已有流动性价值的研究相比:一是首次利用模糊期权评估流动性价值, 二是将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加入到流动性价值的评估中, 并且说明企业流动性价值由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存在处于动态的变化中。
五、数字算例
假设某高新技术企业打算进行某生物药品A的开发, 在开发之前的三个月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以明确此产品的市场前景以及竞争者情况。为了使不错过最佳投资机会, 公司打算留有流动性储备200万元, 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机会成本大约20万元, 三个月后, 公司准备进行初始阶段的开发, 并投入200万元, 初始阶段经过一年开发成功后, 公司可选择进行投产市场开发, 投产大约需要投资400万元, 并于一年后得到大约1000万的收益, 试评估流动性价值是多少?年无风险利率为5%, 预期现金流现值的波动率为25%。
(一) 算例分析
企业由于未来研发新产品的需要, 需要持有一定的流动性储备, 虽然持有流动性需要成本 (即把这200万投入以前产品的生产会产生大约20万的收益) , 但是为了在最佳时机投入开发 (以免因为流动性不足或者融资成本过高而延迟开发) , 公司决定将200万持有三个月, 因此这时公司相当于买入了一个看涨期权, 即在三个月后投资开发A产品的机会, 如果市场调研情况认为公司在研发本产品上可行, 则在三个月后以大约220万元 (包括机会成本) 的执行价格K行权, 这时第一个期权的行权为第二阶段市场开发提供了可能性, 即第二个看涨期权, 期权到期时间为一年一年后, 第二个看涨期权行权, 第二次投资即执行价格X为大约400万元, 一年后, 得到大约1000万的收益, 如图2所示。
(二) 算例计算
具体计算如下:
第一步:将上述参数R、K、X模糊化,
第二步:带入上述 (9) ~ (14) 公式运用MATLAB软件编程得到:
得到流动性模糊期权价值为:C軒1= (348.42, 36.105, 37.527)
最后针对不同风险投资者对待公司未来发展的乐观程度, 利用式 (14) 求出在α置信度下, 该公司在模糊环境下的流动性价值:
(三) 算例结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 λ用来描述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 λ趋近于0, 则评估的流动性期权价值越小, λ趋近于1, 则评估的价值越大。λ越大, 即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越越乐观, 得出的流动性价值越大, 这弥补了Geske模型风险中性的缺点, 但不管λ取何值, 所得的流动性价值相对于在t0时刻持有200万元的成本而言, 都是具有价值的。因此, 说明了公司持有流动性资产以备未来不确定投资及偿债需要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通过期权模型可以定量化。
六、结论
资产的流动性价值在于有选择在未来投资新项目的机会和避免债务危机的机会, 这种机会即可理解为流动性的期权价值。本文在探究流动性期权特性的基础上, 利用模糊复合实物期权方法评估公司流动性价值, 并将投资者偏好的影响加入评估分析中。通过数字算例介绍了评估过程并说明了公司持有流动性是有价值的。本文的贡献在于:一是首次将模糊数学理论与流动性期权理论结合, 修正了非上市公司流动性期权价值模型。模糊复合实物期权不仅考虑了期权价值, 而且考虑了参数无法准确估计对流动性评估值的影响。模糊复合实物期权理论多应用于投资决策中, 但未被用于流动性价值评估中。二是利用λ-正负距离法将投资者偏好加入到流动性期权评估价值的讨论中, 最后得出了在不同投资者偏好程度下的流动性期权价值。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没有将无风险利率r和波动率ρ模糊化, 在实际中, 它们也是不确定的, 所以将它们的不确定性加入流动性价值的评估中, 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二是对于参数模糊化的方法选择上, 三角模糊数是否是最佳选择仍需验证。
参考文献
[1]王春峰、周敏、房振明:《基于流动性偏好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研究》, 《管理学报》2010年第3期。
【公司流动性】推荐阅读:
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流动性管理预案07-02
公司流动资金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08-22
物业公司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月活动计划05-24
稷山500kV变电站争夺流动红旗汇报(山西省电力公司2009概要05-24
流动性07-02
膜流动性05-14
贷款流动性05-23
流动性因子06-16
教师流动性07-03
流动性大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