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流动性指标管理

2024-09-16

银行流动性指标管理(通用8篇)

银行流动性指标管理 篇1

银行的流动性精细化管理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渐深化,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障制度的推行,《巴塞尔协议Ⅲ》的约束,银行面临的金融市场愈发复杂,面对的监管政策日益苛刻。银行倒闭在金融改革后成为了可能,充分研究国外优秀银行经营管理,借鉴曾经辉煌的英国北岩银行等大型银行轰然倒塌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银行倒闭风险多以流动性枯竭的形式表现出来,金融机构必须增强流动性管理意识,特别是资本金较少、发展地区集中、风险较大的农合机构必须高度关注流动性水平,避免资金业务过度发展导致流动性风险敞口过大甚至失控的不利局面。流动性风险的定义。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要面对最主要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风险。对于中小商业银行,特别对于农合机构而言,在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下,需要高度关注流动性风险的发生,并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和快速的反应机制。

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流动性脆弱是银行的天生缺陷,主要原因是银行的资产来源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吸收客户的存款或者向外筹借获得资金,然后进行一系列的投资和经营多种资产业务,然而这种负债的被动性是商业银行无法准确预计,银行不能保证发放贷款和投资等业务对资金的需要。

目前,纵观我国农合机构,单一业务结构、资金期限结构不匹配、资本充足率低、资产流动性下降以及不良信贷比例过高是流动性风险加大的主要原因。综合起来,影响农合机构流动性风险的因素包还括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监管部门的政策、银行间流动性风险的传导、银行自身经营不善、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受对外开放的冲击等等。

流动性风险的管控。存贷比是流动性风险管控的主要指标。从国内外的实践看,存贷比具有以下作用:一是管控流动性风险,这是存贷比的首要目标;二是在客观上可以起到控制信贷过快增长的作用;三是与银行体系稳定和宏观经济表现具有相关性。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的实证研究来看,存贷比较低的国家,其银行体系更为稳健,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宏观经济的表现也更好。

目前,美国、荷兰、比利时及中国香港等诸多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将存贷比作为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韩国、阿联酋等少数国家将存贷比作为监管指标。美国、加拿大、荷兰、比利时、新加坡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银行还在内部管理中将存贷比作为重要的流动性风险指标之一,并对外公开披露。经过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稳定理事会、欧洲系统性风险理事会,以及英国、比利时等国家已将存贷比作为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重要监测指标。

具体措施

引入精细化管理。农合机构在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中,存贷比作为流动性风险管控的重要指标,虽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指标的滞后性与流动性风险发生的突发性存在着矛盾,因此,在发展传统业务的同时还应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有依赖于更合理的管理-

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指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细分目标,落实责任,充分运用数据定量分析技术进行精准业务营销、客户关系管理、成本核算及风险控制,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现代管理模式。

完善的精细化管理,是银行自身提高经营效益的必备要求。同时,精细化管理是农合机构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精细化管理可以袮补农合机构决策经验性,管理主观性及业务拓展无针对性等粗放式管理的弊端,提升自身经营效益。

借鉴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力量。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异军崛起,虽然从时间上是突然,但从技术上可以说是必然。余额宝是最近最成功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其运营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余额宝每天出现巨大的购买量和赎回量,怎样对流动性风险的识别、反应和控制呢?完善的信息系统。由于在推出余额宝之前,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支付宝已经有充分的数据预测资金的流向趋势,解决流动性管理的矛盾破解了金融行业普遍难题--就是资金期限错配所导致的流动性管理的风险和挑战。据介绍,余额宝资金流出预测系统会每天定时进行业务预测,平均预测命中率达86%,最高达97%,预测准确率非常高。可见,完善的信息系统为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提供了非常准确、科学的参照,流动性风险大大降低,也正因为如此,用户们可以毫无顾虑地使用余额宝,享受理财带来的收益和乐趣。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完善。鉴于互联网金融能破解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监控难题,开发属于银行的大数据信息系统成为了银行流动性风险

精细化管理的一大重要任务。精细化管理在于定量分析银行管理中的各个关节,核心在于数据信息。银行经营中遇到的成本、财务等业务流程都能进行量化,使银行管理者有充分的数据对实践进行分析、控制、改进,确保实际管理水平不断上升的同时提高核心竞争力。

银行流动性风险虽然贯穿于银行经营的各个角落,但是银行管理者能够通过量化数据对流动性风险的分析、反应、控制,能够进可能地降低流动性枯竭的概率性。为此,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深化,能否开发出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作为数据支撑成为银行在竞争中获得先机。

银行流动性指标管理 篇2

一、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特点分析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流动性风险指银行因变现能力不足而导致无法满足客户提取现金要求的可能性, 并且这种可能性一旦转化为现实, 在极端情况下, 会引发银行的挤兑风潮甚至导致银行的破产倒闭。银行的损失和在社会上的恶劣影响在较长的时间内将难以弥补和消除, 因此, 流动性风险被称为商业银行最致命的风险。

村镇银行作为农村新型的金融机构, 除了具有一般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特征外, 还有自己的一些显著的特点:

第一, 村镇银行资产规模小, 抗风险能力差。一方面, 村镇银行地处农村, 吸收资金以农村地区为主, 资金来源地域范围小;储户以农户为主, 单笔业务的存款金额小, 这些情况必然导致存款数量少;另一方面, 贷款对象主要是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 往往信用状况不佳, 抵押物不充分, 呆账坏账发生的可能性比一般商业银行更大。这样, 一旦遇到突发情况, 极有可能引起存款人挤兑, 村镇银行可能因流动性不足而倒闭。

第二, 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大面积同时爆发的危险性高。首先, 村镇银行在我国仍然处于发展初期,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经验不足,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需要一个较长期的摸索阶段。其次, 农户由于信息分辨能力差, 当一家村镇银行出现一点小问题时, 有可能迅速在农户之间以扭曲的方式传播, 最终演变成挤兑, 导致村镇银行倒闭。另外, 农村中小企业, 由于规模小, 资产状况差, 政府支持少等原因, 导致在宏观经济状况变差时, 容易出现成片倒闭的现象。农村中小企业的倒闭直接使村镇银行的资产状况恶化, 如果应对不及时, 甚至可能导致村镇银行成片倒闭。

第三, 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难度大。由于村镇银行数量众多, 有很多地处偏远农村, 监管成本较高。村镇银行银行资产规模小, 网络化建设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 因而一些监管无法通过网络迅速完成, 监管时效性差。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村镇银行有较大的存贷款定价自主权, 容易造成一些村镇银行违规高利率吸储, 有效监管这种违规高利率吸储所需的监管技术难度较大。所有上述因素使得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难度较大。

二、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发生的成因分析

目前, 村镇银行还处在试点探索阶段, 在资产规模、内外部管理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 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成因与普通商业银行之间有类似点, 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归纳起来, 村镇银行利率风险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利率市场化风险。

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是政府放宽对利率定价的计划控制, 将利率定价权交给市场, 由市场去发现均衡利率水平, 利率将随市场对资金的供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目前, 贷款利率控制已基本放开, 存款利率放开正在推行试点, 积累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 村镇银行作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 业务以存贷款为主。其存款成本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直接影响其资金筹集能力, 增大了其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 其贷款发放利率也同样面临不确定性, 在村镇银行资产定价能力不足与风险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 其贷款收回能力将大大削弱, 这也将导致村镇银行流动性头寸不足, 加大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2. 资本杠杆比率风险。

适度的资本杠杆比率是村镇银行以自有资金抵御流动性风险的重要保障, 是村镇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控制资本金与存款保持一个较好的比率同步增长。现实中, 一方面, 由于村镇银行流动性资产变现能力较差, 只好以主动负债的方式满足流动性需求, 即以限制信贷投放、加大存款组织等方式应付流动性需求, 造成存款刚性和快速增长。另一方面, 村镇银行负债过高, 进一步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 增加了村镇银行的机会成本, 减少了村镇银行的赢利能力, 导致村镇银行资本金增长变慢。两方面同时作用, 导致村镇银行的资本杠杆比率进入恶性循环, 不断增大, 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不断积聚。如果内部或外部条件发生巨大变化, 造成人们对村镇银行前途的疑虑, 引发大规模的资金抽离, 将会造成资金的流动性风险迅猛转为现实的支付风险, 对村镇银行乃至整个农村金融系统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3. 信贷资产质量风险。

目前信贷资产质量低已成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 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主要因索, 不良贷款形成的风险成为流动性风险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贷款业务的发展, 村镇银行必然要面对不良贷款的问题, 不良贷款的增加必然会增大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我国是典型的二元制经济, 国有大型企业和地方支柱产业资金需求一般会得到银行的有效供给, 而县域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得不到有效保证, 特别是县域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外延式扩张的发展阶段, 资金需求较大。在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 资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供给, 一旦受到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 中小企业将难以及时偿还到期贷款, 造成村镇银行无法及时收回现金, 只能以换约和延期的形式收回贷款。甚至部分县域中小企业因为周转不灵面临倒闭, 此时为防止形成坏账, 村镇银行会被倒逼继续向中小企业贷款, 进一步加大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可见, 信贷质量控制是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4. 资金分流风险。

近几年, 在基金、股市、房市不断趋热等因素的影响下, 城乡居民保守的理财观念发生了转变, 他们不再满足于存款吃息的单一理财方式, 而是朝着投资分红的多元化理财方式转化。在大牛市期间, 不少商业银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存款搬家的现象。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城乡理财观念的进步, 村镇银行的存款将被分流到资本市场, 由于村镇银行吸收存款是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不能象商业银行一样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进行融资, 这就造成村镇银行对于存款短时间大幅减少的抵抗能力差, 容易引发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5. 期限结构不匹配风险。

目前, 在高息收入的诱导下, 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短借长贷的资产负债结构, 存在较大的到期日缺口, 即一方面存款期限以短期为主, 流动性高, 并且受到股票投资等影响, 存款流动性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另一方面, 贷款期限以中长期为主, 遇到不良的宏观经济环境, 贷款流动性呈现减弱的趋势。村镇银行的储户主要是农户, 存款期限相对于城市居民更短;贷款客户主要是县域中小企业, 相对于城市大中型企业, 贷款回收成本更高, 坏账比率更高, 贷款流动性更弱。因此存贷款之间的流动性缺口更大, 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更高。考虑到村镇银行资金来源上对吸收存款依赖度更高, 在现金流入方面则对贷款本息现金流入依赖度更高, 相对于商业银行缺乏担保业务、外汇业务等现金流入。因此, 一旦发生储户挤兑提现的情况, 存款现金流入被切断, 贷款现金流入不足, 其他现金流入匮乏, 村镇银行更难以化解流动性不足造成的危机, 大量村镇银行的生存将受到威胁。

6. 管理缺位风险。

从经营管理来看, 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新成员, 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对流动性风险的认识刚刚开始, 对流动性风险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儿乎没有, 一切还要借助于其他银行的理论和经验。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往往只注重流动性负债管理, 忽视了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资产负债平衡管理。习惯于被动地进行日常管理, 缺乏积极主动的压力测试, 没有形成村镇银行自己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和危机应对预案。

三、村镇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对策

1. 做好流动性需求预测, 防患于未然。

村镇银行应在日常流动性风险管理中, 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的调查、统计和预测, 做到未雨绸缪, 增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预见性, 不断强化村镇银行科学决策, 统一协调能力。首先, 重视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对村镇银行流动性需求的影响。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 将增加农村中小企业对贷款的需求, 从而增加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同时, 由于存款利率降低, 可能导致存款搬家, 大量存款流向股票市场、基金市场。两个方面同时作用, 将导致村镇银行流动性压力加大, 有效的流动性需求管理十分必要。这就要求村镇银行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分析和研究, 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测, 提前储备头寸, 化解流动性风险。其次, 村镇银行要做好季节性、周期性等常规状态下的预测分析, 如学校开学支取存款、养殖大户收储饲料资金需求增加、粮食加工企业收储粮食资金需求增加, 这些资金需求有一定规律可循, 搞好这些常规管理, 可以以较小的资金成本获取利润。再次, 村镇银行要搞好流动性危机管理。一方面, 村镇银行应加强存款账户管理和借入资金管理, 不但要确保存款规模增长, 更要注重存款结构的变化, 及时发现存款规模和结构的异常变动, 分析其原因并做好应对预案。另一方面, 要有村镇银行系统内的资金调动和危机处理机制, 加强村镇银行的危机上报机制, 一旦出现挤兑, 村镇银行应及时上报监管机构, 防止挤兑蔓延, 将损失降到最低。

2. 加强流动性管理, 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

目前村镇银行资产的大部分被贷款所占据, 贷款以中长期为主, 流动性较差, 资金沉淀现象严重, 属于固态资产, 其在资产结构中的占比过高, 成为影响整个资产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村镇银行应保持合理的贷款增速, 防止贷款的盲目扩张, 确保村镇银行资本充足率, 避免为应付考核放贷稀释不良贷款的行为发生。村镇银行应积极优化贷款结构, 增加贷款种类, 提高贷款的变现能力。在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的基础上, 大力拓展业绩优良、产业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客户。加强对个人贷款的信用调查力度, 开拓完善农户小额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搞好期限结构优化, 切实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降低变现能力较低的中长期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 开展低风险的中、短期投资业务, 保持适当的流动性水平。

村镇银行应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引进, 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在提高村镇银行综合服务能力的同时, 增加村镇银行现金流入, 提高村镇银行流动性。

3. 积极参与货币市场的运作, 增强外部融资的能力。

银行流动性管理要求银行资产和负债保持一种流动性状态, 当流动性需求增加时, 通过出售短期债券或从市场上借入短期资金增加流动性供给;当流动性需求减少、出现多余头寸时, 又可以投资于短期金融工具, 获取赢利。村镇银行应大力拓展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 优化存款结构。积极进入证券市场特别是国债市场, 增加国债经营品种和数量。同时也要努力开拓票据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有效参与上述货币市场对于提高村镇银行外部融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 搞好风险预警, 建立多层次流动性风险防范屏障。

村镇银行应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流动性监测指标体系, 对不同的财务指标在赋予适当权重的情况下, 得到一个简明综合的流动性风险指数。一旦该指数达到警戒线就及时发出预警, 向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流动性警情报告, 便于管理人员作出及时决策, 启动相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预案。目前, 主要的可用于监测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财务指标主要有:贷存比率、贷款和有价证券及投资与总资产比、存贷款期限结构、持续期缺口等, 这些指标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应用较广, 村镇银行应借鉴商业银行的风险参考值, 结合自身实际确定相应的流动性风险警戒值。

村镇银行应建立定期的流动性风险分析制度, 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变动趋势分析、流动性需求分析、流动性财务指标分析、流动性储备设计, 除了要建立现金及超额准备金等流动性常规准备外, 还要建立以应急备付金、同业拆借、系统内资金调拨等应急准备, 并通过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压力测试等加强演练, 提高村镇银行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5. 加强外部监管, 强化内部控制。

银行监管部门应该根据村镇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状况,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流动性监控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以整个村镇银行上报后汇总的数据分析为基础, 既能够从整个村镇银行系统的宏观角度又能够从某个村镇银行的微观角度及时对村镇银行存在的流动性不足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并在必要时给村镇银行发出警报。

银行监管部门应要求村镇银行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如存款来源稳定性、贷款回收状况等内容作为月、季度报告的必备内容, 同时加强这些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审查, 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村镇银行进行沟通。

银行监管部门要督促村镇银行建立其内部的流动性风险日常操作机构和内部控制机构。加强日常的风险监测和账户头寸清算, 建立起系统内资金预测、统计和分析的管理体制, 保障足够的资金及时支付清算, 实现流动性风险的有效防范。

参考文献

[1].郑也夫.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现代经济, 2008 (8)

[2].谢春根.邮储流动性风险不得不防.中国邮政, 2008 (3)

[3].周卫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防范流动性风险的措施.金融纵横, 2008 (9)

[4].谢丽红.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流动性风险.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2007 (4)

浅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篇3

【关键词】 银行 流动性 风险 管理

1. 目前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令人担忧

1.1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着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功能,有强大的国家信用支撑,因此人们总是将银行的命运与政府的支持联系在一起,认为政府会承担银行的一切风险,银行不会倒闭,也不会发生流动性危机。另外,来源于居民家庭的源源不断的储蓄存款是商业银行无流动性危机之忧的第二大原因。由于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认识不足,风险管理还主要集中在信贷风险上,缺乏流动性风险自我控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1.2资产配置失误。众所周知,商业银行、信用社的资产负债表存在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内在平衡关系。一定时期内,所有者权益相对稳定,对流动性的影响变化甚微,只要分析资产与负债即可。

一般而言,商业银行、信用社拥有资产配置的主动权,而负债则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因此,商业银行、信用社的流动性体现在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两个方面,既反映出其存量资产的变现能力,又反映出其及时吸收公众存款和从资金市场融入资金的综合筹资能力。检验流动性充足与否的最好指标,就是商业银行、信用社对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的满足程度,即当流动性不足时,它能否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

1.3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缺位,流动性管理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银行是高负债运作的特殊企业,其负债的不确定性和硬性约束都要求银行资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流动性管理也就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流动性管理具有内生性,流动性管理的主体是商业银行,而非中央银行,它产生于商业银行业务活动的内在要求。我国的流动性管理表现出以中央银行监管为主的外生性特点。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监管与商业银行自身的流动性管理在目的、方式、效果上是完全不同的。目前我国以中央银行为主体的流动性管理体制,以固定不变的流动性比例作为常规的监管方式,过分强调中央银行的监管,忽视了流动性管理的内生性,严格意义上的流动性管理在我国仍然处于缺位状态。

1.4筹资困难。从这一角度看,流动性指的是以合理的代价筹集资金的能力。流动性的代价会因市场上短暂的流动性短缺而上升,而市场流动性对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资金成本均产生影响。市场流动性指标包括交易量、利率水平及波动性、寻找交易对手的难易程度等。筹集资金的难易程度还取决于银行的内部特征,即在一定时期内的资金需求及其稳定性、债务发行的安排、自身财务状况、偿付能力、市场对该银行看法、信用评级等。在这些内部因素中,有的与银行信用等级有关,有的则与其筹资政策有关。若市场对其信用情况的看法恶化,筹资活动将会更为昂贵。若银行的筹资力度突然加大,或次数突然增多,或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那么市场看法就可能转变为负面。因此,银行筹资的能力实际上是市场流动性和银行流动性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2. 改进中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实施策略

2.1切实调整负债策略,努力提高市场化筹集资金能力。一是大力增强资金实力。中小银行应当确立并实施“抓小不放大”的存款扩张战略,走储蓄存款保生存、对公存款求发展的负债经营之路。所谓“抓小”,就是要狠抓单笔额度相对较小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所谓“不放大”,是指不放弃争取单户存款额度较大的企业、事业单位存款。由于以农信社为主体的中小银行营业电子化程度低、联行通汇渠道不畅,如果将精力过多地集中在拓展对公存款市场上,与各大商业银行争相分食总额原本有限的“公存蛋糕”,定然事倍功半。笔者提出存款“不放大”的观点,主要有两层含义:一不刻意追求对公存款,以致与各家商业银行盲目竞争;二不主动放弃能够争取或稳住的对公存款,以致将市场拱手相让,而要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上收的弱点,合法而灵活地打好“贷款牌”,巩固并逐步扩大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对公存款客户群。二是优化营业网点布局,加强电子化建设,迅速提升服務功能与层次,为稳定和扩大存款客户、拓展代收代付等中间业务奠定基础,努力提高单个营业网点的存款余额和经营效益。

2.2严格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完善资金营运机制。当前,应注重抓好以下几点。一要坚持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原则。在当前存款是中小银行最主要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中小银行增强存款立行意识,自觉做好组织资金工作,并根据资金来源总额及各项资金来源所占份额,合理确定发放贷款、购买债券等的数额与比例,做到量入为出、留有余地,防止出现超负荷经营问题。二要坚持资产与负债期限对称原则。应根据负债期限结构,合理确定长、短期资产比重,建立资产负债之间的平衡对应关系,保证资产的流动性,防止支付危机发生。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中小银行主动追求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的并重与统一,积极优化增量结构,主动改善存量结构,自觉实现资金营运的良性循环,增强自我约束、自求平衡、自担风险的能力。

2.3需求预测和分析,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首先,要搞好对资产流动性的预测和分析。然后在流动性预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流动性风险的预警系统。应该借鉴西方商业银行成熟的经验,采取科学的预测和度量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流动性预警界定监测指标体系,以便在日常业务管理中准确的监测流动性风险,一旦发现风险达到警戒线就及时发出预警,从而把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逐步形成新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和流动性安全保障机制。其次,建立流动性风险处置预案,提高避险能力,对可能发生的全局或局部流动性风险,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及其分支机构都要有完善的处置预案,一旦在某个部位出险风险,各级行应在限定时间内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补救,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4优化资产配置,降低不良贷款率。首先,银行本身应提高资金运营水平,合理配置中长期贷款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有效防范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并要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鼓励提高银行提供差异化金融产品及水平,借以降低信贷资产比率,优化银行资产配置。其次,要采取有力措施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继续完善审贷、放贷、贷后管理等业务流程,实行合理的考核及奖惩制度,成立独立的內审机构,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提高信贷管理水平,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彻底走出不良、剥离、不良的恶性循环。

2.5构建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国家货币当局应该根据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状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流动性监控指标体系,包括存款准备金率、不良贷款比率、流动资产比率、中长期贷款比率、行业贷款集中度等指标、并分别对不同的银行采取不同的要求。抑制经济过热带来的行业盲目扩张,以降低商业银行贷款的呆坏账风险,同时避免经济出现紧缩,使商业银行的经营呈现良性互动的局面。

结束语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任何一家银行如果出现流动性风险,就可能失去许多潜在的盈利机会。因此,如何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银行流动性指标管理 篇4

(六)应急计划。

(七)优质流动性资产管理。

(八)跨机构、跨境以及重要币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九)对影响流动性风险的潜在因素以及其他类别风险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进行持续监测和分析。

第十九条

商业银行在引入新产品、新业务和建立新机构之前,应当在可行性研究中充分评估其可能对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影响,完善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并获得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的同意。

第二十条

商业银行应当综合考虑业务发展、技术更新及市场变化等因素,至少每年对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进行一次评估,必要时进行修订。

第三节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第二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及风险状况,运用适当方法和模型,对其在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未来不同时间段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融资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程度、优质流动性资产、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及市场流动性等进行分析和监测。

商业银行在运用上述方法和模型时应当使用合理的假设条件,定期对各项假设条件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修正,并保留书面记录。

第二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现金流测算和分析框架,有效计量、监测和控制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未来不同时间段的现金流缺口。

现金流测算和分析应当涵盖资产和负债的未来现金流以及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潜在现金流,并充分考虑支付结算、代理和托管等业务对现金流的影响。

商业银行应当对重要币种的现金流单独进行测算和分析。

第二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及风险状况,监测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的特定情景或事件,采用适当的预警指标,前瞻性地分析其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可参考的情景或事件包括但不限于:

(一)资产快速增长,负债波动性显著增加。

(二)资产或负债集中度上升。

(三)负债平均期限下降。

(四)批发或零售存款大量流失。

(五)批发或零售融资成本上升。

(六)难以继续获得长期或短期融资。

(七)期限或货币错配程度增加。

(八)多次接近内部限额或监管标准。

(九)表外业务、复杂产品和交易对流动性的需求增加。

(十)银行资产质量、盈利水平和总体财务状况恶化。

(十一)交易对手要求追加额外抵(质)押品或拒绝进行新交易。

(十二)代理行降低或取消授信额度。

(十三)信用评级下调。

(十四)股票价格下跌。

(十五)出现重大声誉风险事件。

第二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当对流动性风险实施限额管理,根据其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流动性风险偏好和外部市场发展变化情况,设定流动性风险限额。流动性风险限额包括但不限于现金流缺口限额、负债集中度限额、集团内部交易和融资限额。

商业银行应当制定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建立流动性风险限额设定、调整的授权制度、审批流程和超限额审批程序,至少每年对流动性风险限额进行一次评估,必要时进行调整。

商业银行应当对流动性风险限额遵守情况进行监控,超限额情况应当及时报告。对未经批准的超限额情况应当按照限额管理的政策和程序进行处理。对超限额情况的处理应当保留书面记录。

第二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并完善融资策略,提高融资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程度。

商业银行的融资管理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分析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未来不同时间段的融资需求和来源。

(二)加强负债品种、期限、交易对手、币种、融资抵(质)押品和融资市场等的集中度管理,适当设置集中度限额。

(三)加强融资渠道管理,积极维护与主要融资交易对手的关系,保持在市场上的适当活跃程度,并定期评估市场融资和资产变现能力。

(四)密切监测主要金融市场的交易量和价格等变动情况,评估市场流动性对商业银行融资能力的影响。

第二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当加强融资抵(质)押品管理,确保其能够满足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日间和不同期限融资交易的抵(质)押品需求,并且能够及时履行向相关交易对手返售抵(质)押品的义务。

商业银行应当区分有变现障碍资产和无变现障碍资产,对可以用作抵(质)押品的无变现障碍资产的种类、数量、币种、所处地域和机构、托管账户,以及中央银行或金融市场对其接受程度进行监测分析,定期评估其资产价值及融资能力,并充分考虑其在融资中的操作性要求和时间要求。

商业银行应当在考虑抵(质)押品的融资能力、价格敏感度、压力情景下的折扣率等因素的基础上提高抵(质)押品的多元化程度。

第二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当加强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确保具有充足的日间流动性头寸和相关融资安排,及时满足正常和压力情景下的日间支付需求。

第二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制度,分析其承受短期和中长期压力情景的能力。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合理审慎设定并定期审核压力情景,充分考虑影响商业银行自身的特定冲击、影响整个市场的系统性冲击和两者相结合的情景,以及轻度、中度、严重等不同压力程度。

(二)合理审慎设定在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满足流动性需求并持续经营的最短期限,在影响整个市场的系统性冲击情景下该期限应当不少于30天。

(三)充分考虑各类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内在关联性和市场流动性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四)定期在法人和集团层面实施压力测试;当存在流动性转移限制等情况时,应当对有关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单独实施压力测试。

(五)压力测试频率应当与商业银行的规模、风险水平及市场影响力相适应;常规压力测试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出现市场剧烈波动等情况时,应当增加压力测试频率。

(六)在可能情况下,应当参考以往出现的影响银行或市场的流动性冲击,对压力测试结果实施事后检验;压力测试结果和事后检验应当有书面记录。

(七)在确定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以及制定业务发展和财务计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压力测试结果,必要时应当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对上述内容进行调整。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当对压力测试的情景设定、程序和结果进行审核,不断完善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

第二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其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风险水平、组织架构及市场影响力,充分考虑压力测试结果,制定有效的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确保其可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流动性需求。商业银行应当至少每年对应急计划进行一次测试和评估,必要时进行修订。

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设定触发应急计划的各种情景。

(二)列明应急资金来源,合理估计可能的筹资规模和所需时间,充分考虑跨境、跨机构的流动性转移限制,确保应急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和充分性。

(三)规定应急程序和措施,至少包括资产方应急措施、负债方应急措施、加强内外部沟通和其他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给商业银行带来不利影响的措施。

(四)明确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及各部门实施应急程序和措施的权限与职责。

(五)区分法人和集团层面应急计划,并视需要针对重要币种和境外主要业务区域制定专门的应急计划。对于存在流动性转移限制的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应当制定专门的应急计划。

第三十条

商业银行应当持有充足的优质流动性资产,确保其在压力情景下能够及时满足流动性需求。优质流动性资产应当为无变现障碍资产,可以包括在压力情景下能够通过出售或抵(质)押方式获取资金的流动性资产。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其流动性风险偏好,考虑压力情景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现金流缺口、优质流动性资产变现能力等因素,按照审慎原则确定优质流动性资产的规模和构成。

第三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当对流动性风险实施并表管理,既要考虑银行集团的整体流动性风险水平,又要考虑附属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及其对银行集团的影响。

商业银行应当设立集团内部的交易和融资限额,分析银行集团内部负债集中度可能对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影响,防止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过度依赖集团内部融资,降低集团内部的风险传递。

商业银行应当充分了解境外分支机构、附属机构及其业务所在国家或地区与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充分考虑流动性转移限制和金融市场发展差异程度等因素对流动性风险并表管理的影响。

银行流动性指标管理 篇5

来源:第一财经日

银监会在9月22日公布了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于9月2日签署的2015年9号令,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做出相应修改。新修改的《管理办法》最大的变化就是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按照业内人士估算,存贷比监管指标取消后,大致会释放出6万多亿元的信贷额度。这将大大提升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增强对“三农”、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修改后的《管理办法》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

删除存贷比 流动性覆盖率和流动性比例

新修改的《管理办法》将流动性风险指标中的存贷比删除,只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和流动性比例。

“目前在执行过程中还在一个过渡期,对存贷比取消以后这种市场行为,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利大于弊。”中信银行副行长郭党怀在此前的银监会银行业例会上表示,中信银行测算其存贷比在75%~80%的幅度,意味着还有5个百分点的弹性。

同时,郭党怀也表示,存贷比取消以后,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市场化了。商业银行出于流动性考虑,将重新规划它的资产分布。

删除存贷比不仅可以缓解银行揽储压力,也将为银行的变革释放更多的空间,同时社会融资成本也有望因此有所降低。

尽管存贷比在已经不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指标中作为硬性指标,银监会依然将其作为监测指标。

“银监会应当持续监测商业银行存贷比的变动情况,当商业银行出现存贷比指标波动较大、快速或持续单向变化等情况时,应当及时了解原因并分析其反映出的商业银行风险变化,必要时进行风险提示或要求商业银行采取相关措施。”《管理办法》中称。

流动性覆盖率从巴塞尔协议III中引进,被认为是存贷比指标的替代性指标。银监会也表示,流动性覆盖率相对其他流动性风险指标更具风险敏感性和前瞻性,在监测、防范银行流动性风险方面具有较强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在我国的适用范围不应只局限于国际活跃银行。

不过,对于规模较小和复杂程度较低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银监会还是允许采用简单、有效的风险计量方法,降低合规成本。流动性覆盖率较为复杂,对银行组织架构、管理水平和信息系统等均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于规模较小、复杂程度较低的银行而言,合规成本较高。

因此,《管理办法》规定,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外国银行分行以及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不适用流动性覆盖率监管要求。

“一些小的银行业务还是以存贷款为主,对这些银行来讲,存贷比能大体反应其流动性的状况。这些银行流动性覆盖率指标,成本很高,也没有必要。这个时候用一个简单的流动性指标还是很适用的,存贷比的确具有参考意义。”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称。

把握细节 科学管理流动性风险 “推动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精细化管理,这一点是最为直接的意义。”一位大行人士谈及《管理办法》相关内容时表示。

《管理办法》规定,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和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覆盖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能够在银监会规定的流动性压力情景下,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满足未来至少30天的流动性需求。银监会要求银行流动性覆盖了不低于100%。此外,流动性比例不低于25%。

对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的达标,修改后的《管理办法》对于过渡期并没有做出改变,在2018年底前达到100%。过渡期内,在2014年底、2015年底、2016年底及2017年底前分别达到60%、70%、80%、90%。

2013年10月银监会发布当时修改过的《管理办法》时曾透露,2013年国内设立的银行机构平均的流动性覆盖率已经达到125%。2012年底,44家银行流动性覆盖率都超过了60%,已经提前达到2014年底60%的标准。

“与传统的流动性风险指标相比,如存贷比、流动性比例、超额备付金率、流动性缺口,流动性覆盖率更为全面和精细。例如,对同业业务采用了较高的现金流出系数和较低的现金流入系数,在反映流动性风险方面更为准确,也有助于约束商业银行对同业资金的过度依赖。”银监会曾分析称。

《管理办法》要求将包括同业和理财在内的各业务条线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在考核主要业务条线的收益时纳入流动性风险成本。同时,要求银行现金流测算和缺口限额应涵盖表内外各项资产负债。这几方面被认为是具有改进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

在流动性风险监测方面,银监会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情况、融资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程度、无变现障碍资产、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状况以及市场流动性等方面,定期对商业银行和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分析和监测。

银行流动性指标管理 篇6

2016-05-11农信之声在一般客户或者银行员工眼里,银行似乎只是在吸收存款、寻求融资需求客户,管理信贷风险,并从中赚取手续费和利差。但你看到的只是表象,远没有真正体会到在如此简单的操作流程背后,银行要面临的各类监管和风险指标约束。正如以下的情景案例。

某银行客户经理小明想帮客户申请一笔贷款,从银行角度除正常信用风险审核之外,还需审查以下内容:①是否有足够的个人或公司存款支撑,即是否符合存贷比,资产负债委员会;②是否有足够的央行根据合意贷款规则核准的信贷额度;③是否有足够的银行资本支撑这样的风险资产扩张,即须符合计财办或巴办的资本充足率要求;④银行净资本是否足够大,确保该笔贷款占净资本比例不超过10%(单一贷款集中度,信审部);⑤需要审查该客户所在集团的整体授信是否超过银行净资本的15%;⑥如果该客户是关联方,对该关联方的授信又不能超过银行净资本10%;(商业银行对全部关联方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50%。)⑦如果是并购贷款,则不能超过并购价款的60%,且单一借款人并购贷款余额不超过一级资本的5%;⑧如果吸收存款,大额人民币存款在月末或季末,恰巧又是小银行,可能得问问财务这边存款偏离度;(3%)⑨如果是外币,而且又是境外个人或公司的存款,需要首先看看本行有没有足够的短期外债额度,而且该额度通常都是使用率非常高,剩余空间非常小。

尽管上述只是一个案例,看得有些眼花缭乱,实际管理过程中并不是都像小明一样一个个跑部门自己核对,但总体管理逻辑大致如此。

鉴于这些基础概念的重要性,且近期网上一份严重过时的“100个银行有关会计指标及其计算公式汇总”广为流传,里面信息错误百出,借此文希望能够给予纠正。

1、存款准备金率:存放央行款项÷各项存款余额×100%

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主要构成是存放央行及现金,不包括存放同业资金)。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是:5大行最高,其次一般商业银行(股份制、外资),最后涉农涉小微银行(农商行,城商行)。大额清算系统在工作日17:00关闭以后,账户余额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银行总行法人所在地央行开立)的部分就是超额备付金,如果清算账户和法定存款准备金账户是分开管理的,则还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账户余额超过应缴部分。目前银行业超额备付金率平均在1.5%-2%之间,一般大行最低,城商行最高,主要因为超额备付金是银行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用于日常清算必要头寸,具有一定刚性。大行的支付体系发达,多数支付甚至可以行内系统轧差,相对预留的支付头寸比例较低。超额备付金率反应一家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效率,也是银行间支付系统必不可少的润滑剂,或初始资金。但需要注意超额准备金和法定存款准备金实质是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资产负债关系,也称基础货币,但不属于一般我们熟悉的“货币”(m1,m2)统计范畴。

2、资本充足率:(总资本-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资本扣减)/(风险加权资产)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风险加权资产)×100% 资本充足率指标,要求银行为其经营行为产生的风险按比例配备股权性质或类似股权性质的自有资金,能够在危机时刻吸收损失。所谓吸收损失,是指一旦发生偿付危机,可以不用承担偿还或付息责任(如普通股,优先股,减记型次级债等),这里所说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国内主要法规依据是2012年6月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一级当年12月份补充的关于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过渡期安排相关事项的通知。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基本反映了巴塞尔三的要求,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但还得加上缓冲资本2.5%,非系统性重要银行资本充足率实际为10.5%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至少中工农建交+招商银行)资本充足率还得再加1%额外资本要求,即实际要求为11.5%;缓冲资本和系统性重要性资本充足率额外要求都必须为核心一级资本(即股东权益)。

但后来因为各家银行实际资本压力和支持实体经济宏观环境下,银监会放松了执行口径,制定了6年过渡期计划。

资本充足率监管可以说是整个银行业监管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指标,是银行持续经营的基本保障,即如果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要求,面临的是较为严重的监管措施,如果持续恶化,核心一级资本低于5.125%,则会触发其他一级资本工具(一旦触发如优先股会被强制转为普通股),直至银监会启动认定其生存问题启动二级资本工具转股,或重组,以致强制资产出售等。

3、信用风险比例 主要有不良贷款率、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 1)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贷款总额

在《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中要求不应高于5%,但其实该比例要求并非硬性要求,实际中一家银行的不良其实也是一个商业行为的结果,除不良资产转让外,银行难以像控制存款准备金率和资本充足率那样准确管理不良率,目前银行业的不良率大约在1%-2%之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每家银行的5级分类标准不完全相同,虽然都需要符合2001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关于贷款分类的一些原则标准,银监会在2007年发布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监发[2007]54号,给出了一些定性考量因素和需要考虑的维度,但具体分类并不是完全量化的过程,而是依赖于风险官综合诸多非量化因素综合评估结果,所以不同银行风险官和高管层偏好不同也会导致跨银行可比性下降。

2)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各项贷款余额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1年第4号)正式引入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指标,要求重要性银行于2013年底达标,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则放宽至2018年底达标即可。

贷款拨备率基本标准为2.5%,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该两项标准中的较高者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标准。

一般来讲,拨备是为了覆盖预期损失,资本金用来应付非预期损失,或者说发生概率较小但损失较大的情形,称肥尾。所以拨备应该对应着一定的风险较高的贷款。

贷款拨备率有别于其他几项贷款损失监管指标,因为分母为各项贷款余额(包括正常类贷款),所以实质上是监管机构对银行贷款分类没有充分信息,或者说为应付对贷款分类的周期性,用2.5%的硬性指标来弥补150%拨备覆盖率的不足。但2.5%指标对银行而言在经济景气上升周期比较难以达到,因为不良率较低,所以银行被迫额外提取。

3)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贷款损失特种准备金+贷款损失一般准备金)/(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100%

对于超过150%的拨备可以计入二级资本,从而有助于提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最早是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制之后,为进一步让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真实体现其资产状况而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中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在财务重组完成当年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应不低于60%,之后在确保财务稳健的前提下逐年提高该比例,争取在五年内达到100%。每家银行上市的先后顺序基本上也是其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达标的先后顺序。拨备覆盖率分子贷款损失的三项构成其实差异非常大。贷款损失一般准备:根据人民银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是指按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需指出的是,央行定义的贷款损失一般准备,有别于财政部(财金[2012]20号文《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定义的一般准备,后者要求金融企业应当于每年终了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计提一般准备。金融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内部模型法或标准法对风险资产所面临的风险状况定量分析。对于潜在风险估计值高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差额,计提一般准备。当潜在风险估计值低于资产减值准备时,可不计提一般准备。一般准备余额原则上不得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5%。如果采用标准法,则潜在风险估计值=正常类风险资产×1.5%+关注类风险资产×3%+次级类风险资产×30%+可疑类风险资产×60%+损失类风险资产×100%。

贷款损失专项准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金融企业可参照以下比例计提专项准备: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

此外,需要区分财政部为税收目的而定义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和银监会这里为计算拨备覆盖率而定义的贷款损失准备。财政部关于税前扣除的最新法规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9号)明确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本年末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余额×1%-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余额。并没有区分贷款质量,只是按照1%比例允许银行税前计提。

4、流动性风险相关指标

1)存贷比= 各项贷款/各项存款 <=75%

存贷比,源于《商业银行法》,是流动性管理中最为古老的一个指标,其局限性在于只考量银行资产和负债当中的一种来衡量,排除了负债中其他项,比如拆借、债券,也排除了银行其他资产,同时也不考虑期限因素。后来经过一些小的演化,主要是2011年对小微专项债券对应的小微贷款可以从分子中扣除,此后是2014年6月的银监会《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简称3号文)有较大调整。

目前,存款一般仅包括企业和个人存款,以及极少数的同业存款(保险公司协议存款,外资行母行存放),贷款也只包括对个人和企业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和转贴现例外,实质上贴入行面临同业风险,但被纳入了贴入行的贷款统计)。银监会从2010年后陆续将分子中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扣除,去年34号文进一步将银行1年以上未偿的债券从分子中扣除(银行发行的未偿债券实质一种负债,但从从分子资产“贷款”中扣除,是一种抵消的概念。)同时将外币存贷比只作为检测指标,并没有监管要求。所以目前只有人民币存贷比需要符合75%,而且其构成已经经过多个调整项目。

在谈及存贷比的时候,必须要提及央行在2015年1月中旬发布了《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统计口径的通知》银发[2015]14号(包括2014年12月份的387号文),央行的存贷口径调整在弄清楚上述金融机构分类后就非常简单,一句话概括:存款口径新增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贷款口径新增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拆放。各项贷款口径只排除存款类金融机构之间的拆借,即只排除银行和央行直接资金往来,银行和财务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银行投资各类资管、基金子公司产品;银行拆放各类证券期货及信托公司、汽车金融、金融租赁、贷款公司;银行拆放小额贷款公司三种情形都被纳入各项贷款口径。

但需要注意央行的存贷比口径和银监会存贷比指标是相对独立的2套体系。一般意义上当我们说银行有揽储压力、高息揽存以及符合监管指标,实际是指银监会的存贷比考核,包括以贷转存,同业存款变造一般存款,设定理财产品到期日以促使月末达标等。

2)流动性比例 =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

该指标统计30天内到期的资产和30天内到期的负债比例,又可以认为是短期资产负债比。该指标好处是简单明了易于统计管理;缺陷在于只统计合约中到期的资产负债,并不考虑如存款提前支取而流失,也不考虑类似活期存款的沉淀率,抵质押融资等因素,所以巴塞尔委员会后来引入了新的流动性指标,即流动性覆盖率。

3)关于存款偏离度的236号文

《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236号)具体要求如下:

商业银行应加强存款稳定性管理,约束月末存款“冲时点”,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月末存款偏离度=(月末最后一日各项存款-本月日均存款)/本月日均存款×100%。每季最后一月的月末存款偏离度时,“本月日均存款”的可计入金额不得超过上月日均存款×(1+最近4个季度最后一月日均存款增长率的均值)。主要诱因是去年6月份末的存款大幅波动,银行为符合存贷比指标,通过各种高息,月末会计编造,理财产品设置等提高存款数。月末最后1-2个工作日存款波动明显,不利于存款统计和市场持续。

去年8月份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及“存款偏离度指标,研究将其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评价体系扣分项”。监管层压力凸显,此次只引入月末和季末存款偏离度,虽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明显违背市场规律,尤其是中小银行存款偶然波动性本来就较大,这种一刀切式的监管徒增银行管理难度。小银行月末不敢随意“收”大额存款成为古今中外银行业奇葩显现!

此外,央行后来出台的银发[2015]14号文以及银发[2014]387号文对存贷比口径调整之后,存款偏离度3%仍然按照银监会口径执行,因为从出发点看该指标约束的是银监会存贷比意义上的存款偏离,而不是央行统计意义上的存款。4)流动性覆盖率(LCR):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日内资金净流出 >100% 该指标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4年第2号)正式引入,在国际上巴塞尔委员最终出台相关规则也几经修改,最终通过放松优质资产定义,设置达标过渡期等妥协方式达成一致。该指标衡量30天内银行优质资产和预期未来30银行资金净流出,优质资产不包括对金融机构的债权以防止引发系统性风险。优质资产分为一级资产(风险权重为0,或评级为AA-以上)和二级资产(评级为2B以上,或风险权重为20%);负债根据未来资金流失率的假设对稳定性不同性质的存款进行折扣。总体该比例衡量银行在压力情景下30天内通过变现优质资产应付挤兑/融资链断裂等资金流失。

目前只有资产在2000亿以上银行需要逐步达标,即在2018年底前达到100%。在过渡期内,在2014年底、2015年底、2016年底及2017年底前分别达到60%、70%、80%、90%。如果资产低于2000亿,则只需要监测并报送相关数据。5)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可用的稳定资金/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 >=100% 银监会发布的《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1]44号)首次引入“净稳定融资比例”。该比例用于度量银行较长期限内可使用的稳定资金来源对其表内外资产业务发展的支持能力;可用的稳定资金是指在持续压力情景下,能确保在1年内都可作为稳定资金来源的权益类和负债类资金。所需的稳定资金等于商业银行各类资产或表外风险暴露项目与相应的稳定资金需求系数乘积之和,稳定资金需求系数是指各类资产或表外风险暴露项目需要由稳定资金支持的价值占比。

但后来2014年初发布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没有正式引入,由于巴塞尔委员会正在修订净稳定资金比例相关标准。因此,《办法》暂时移除了净稳定资金比例的相关内容,待巴塞尔委员会完成对净稳定资金比例的修订后,银监会将结合中国实际,进一步修改完善《办法》。

6)杠杆率:(一级资本—一级资本扣减项)/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100% 从监管指标而言,杠杆率实质上是一种监管指标精确性的倒退,巴塞尔委员会过去26年一直致力于设计风险敏感的监管指标,并鼓励银行自行开发内部模型以更加精确地识别计量风险,从而降低资本要求。但是08年金融危机暴露这种过渡追求所谓精确风险计量的缺陷,部分银行杠杆率大约只有2%(资产是一级资本50倍以上),但核心资本充足率依然10%,然而危机时刻的压力情景同样可能导致这些低风险权重资产发生亏损。所以引入杠杆率概念进行兜底,即不论银行如何折腾设法降低其资产的风险资本要求,也不能将资产负债表扩张得太厉害。国内对该指标的监管法规主要是银监会令2015年第1号文《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

7)其他流动性监测指标,也称集中度风险

监管法规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主要列举其中规定如下:

①最大十户存款比例:最大十户存款总额/各项存款×100%; ②流动性缺口率: 流动性缺口/90天内到期表内外资产×100%; ③核心负债依存度: 核心负债/总负债×100%。④累计外汇敞口头寸/资本净额×100%

⑤利率风险敏感度: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影响/资本净额×100% ⑥市场风险价值VaR:最早只用于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工具,但随着1996年巴塞尔委员会开始引入市场风险资本概念,VaR值被事实内部模型法计算资本充足率的银行用来进行“精确”衡量市场风险资本的工具,但所谓“精确”在理论上99%置信区间单尾,每年也就2-3个工作日突破阀值较为合理,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表现却非常惨不忍睹,事后检验UBS溢出天数为50天,德意志银行35天。针对外资银行以下三种类型的监测指标一旦超出规定比例,需要向监管机构(银监会派出机构)报告:

①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境内本外币资产低于境内本外币负债的; ②集团内跨境资金净流出比例超过25%的; ③外国银行分行跨境资金净流出比例超过50%的。

银监会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要求,银行多维度检测流动性风险,包括核心负债比例、同业市场负债比例、最大十户存款比例和最大十家同业融入比例;且每月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送以上数据。

5、盈利性指标

盈利性指标本身属于商业性质,并没有强制的监管要求,但出于风险控制目的,监管机构仍然将部分业务资格的申请和这些盈利性指标挂钩。比如在申请成为定价自律机制基础成员(发行CD, 参与Shibor和LPR场外报价等)需要首先符合央行的合格审慎评估,同样申请央行的一些流动性便利也需要符合央行的合格审慎评估要求。而这里的合格审慎评估涉及到的盈利指标有: 资产利润率 = 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净息差 = 净利息收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净利息收入需要扣除贷款损失拨备成本)

不良贷款率 = 不良贷款余额/贷款余额 <=5% 成本收入比 = 业务及管理费/营业收入<=50% 风险调整的收益率RAROC =(收益-经营成本-预期损失+资本收益)/经济资本,是相对于传统的股权收益率(ROE)和资产收益率(ROA)而言的,是资本管理植入银行内部考核管理最为典型的案例,考虑为非预期损失做出资本储备,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率,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挂钩。不过现实中真正用这项指标约束业务部门的非常少。

6、额度管理

银行的监管额度,是指监管机构定期审核并分配给银行的的监管指标,主要有短期外债、中长期外债、综合结售汇头寸、信贷发放新增额度(合意贷款)。1)短期外债额度管理:每外管局对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分别核定一个总额度,比如2014,中资银行短期外债额度139亿美元;外资法人银行和外资银行分行总额度为165.4亿美元;然后再根据总额度对每家银行进行细分(5000万到10亿美金不等)。具体银行外债定义,参考《关于核定2011境内机构短期外债余额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1]14号);总体的外债管理可参见《外债登记管理办法》(汇发[2013]19号)。

2)中长期外债额度管理:不同于短期外债管理,中长期外债实行发生额管理,即银行每年新签的从境外借款超过1年以上的外债发生额,即便明年未到期也不会继续占用明年的额度。该额度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资司银行处根据银行每上一年使用情况和新一年的潜在业务发展情况核定,银行借用这些中长期外债必须用于支持“实体经济”,也就意味着用途必须是发放1年期以上的贷款。具体申请事宜由国家发改委外资司贷款二处负责。

3)综合结售汇头寸额度管理:和前面提及 “美元敞口头寸比例”有点类似概念,但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综合结售汇头寸包括衍生品部分,比如远期,期权(用delta系数折扣后合并计入综合结售汇头寸)综合计算多头和空头之后得出差额。综合结售汇头寸额度分上限额度和下限额度,因为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的结果很有可能是负值(即远期空头(shortFX long CNY position)、卖出看涨期权和买入看跌期权加总大于远期多头、卖出看跌期权、买入看涨期权和现货外汇头寸之和),一旦为负,则意味着有可能突破综合结售汇头寸下限,因为多数银行下限额度仅为负1000万美元,上限额度为1亿到20亿美元不等。相对而言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盛行的过去几年里,综合结售汇头寸下限更加珍贵。每家银行管理过程中,需要每天早上给出上一工作日综合结售汇头寸余额,得出当日还有多少空间,进行实时管理。

具体参见《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汇发[2014]53号),该文已经允许综合结售汇头寸按周进行考核,不必每天的日末都要保持在综合结售汇头寸的区间内。

4)银行间同业拆借最高拆入限额和最高拆出限额管理: ①政策性银行的均不超过其上年末待偿还金融债券余额的8%; ②中资商业银行不超过其各项存款余额的8%;

③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不超过其实收资本的2倍; ④外国银行分行不超过其人民币营运资金的2倍。

参照上述限额向人民银行申请相对比较容易通过,每次因为实收资本或营运资本增加,申请提高限额但仍然需要几个月审批流程。

5)代客境外理财投资额度

目前代客境外理财在外管局审批相对比较宽松,银行按照实际产品发行计划向外管局申请,只按照资金流入流出差额计算额度占用情况。比如流出1亿美金,但1年后全部亏损,则这1亿美金永久占用QDII额度,因为不可能再回流了。具体事务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司资本市场处负责。

7、集中度风险管理

1)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比例:

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扣除保证金、银行存单和国债后的授信余额)/资本净额×100% <=15%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 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100%<=10% 单一客户关联度: 最大一家关联方授信余额/资本净额×100% <=10% 全部关联度: 全部关联方授信总额/资本净额×100%<=50% 所以民营银行以实业公司发起成立,其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并不能依赖母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的贷款需求。一家银行发起成立,注册资本在20-50亿,其中最多只能有一半可以用于关联方的贷款。

在关注比例的同时需要注意关联方定义,因为银监会和证监会定义的差异较大:银监会扩大关联自然人的范围,所有关联法人的高管和主要股东都是关联自然人;而证监会的关联方重在企业,关联自然人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或者担任高管的法人被定义为关联方。具体如下关系图:

2)并购贷款集中度比例:

全部并购贷款余额占同期本行一级资本净额不超过50%。并购交易价款中并购贷款所占比例不应高于60%。对单一借款人的并购贷款余额占一级资本净额不超过5% 3)同业业务集中度比例:

单一金融机构法人的不含结算性同业存款的同业融出资金,扣除风险权重为零的资产后的净额/银行一级资<50% 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银行负债总额<1/3 单一金融机构融出集中度指标(50%)一般符合监管比例问题不大,只是监控过程中较为复杂,尤其是纳入线上买入返售让本来简单的风险监控指标复杂化。因为买入返售,尤其是国债央票一类的类现金券种的买入返售并不占用银行给对方的授信(或极小),基于风险监管原则,也本不应该纳入50%比例。在计算1/3比例时候,不包括风险权重为0的质押式卖出回购业务,因为此类业务的质押品特殊性,尤其是为了强化该类资产的流动性。如果央行自己都不承认其发行的票据卖出回购的资金融入可以豁免,无疑是降低此类资产的流动性。

同业融出明确不包括表外授信,也不包括同业投资业务如:ABS投资,债券投资,CD等。

同业融入资金占总融入资金不超过1/3,其实也类似前面流动性风险提及的核心负债比例,只不过这里是核心负债的反面。即监管层不希望银行依赖于同业资金为主要来源开展其他风险业务,比如做同业非标(同时结合不规范会计处理),从而放大经验风险却又无法体现在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其他监管指标汇总。

4)银行理财业务集中度比例:

①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投资于资产支持证券及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资金总额不得超过单只产品总资产净值的10%。

②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 Min{35%×理财产品余额,4%×商业银行上一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

银监发[2013]8号文,如果把不同法规作为监管者的作品,这部法规虽然篇幅短,级别一般,但获得了十足的收视率和影响力。且保密工作好,出台之前几乎无人知晓,甚至发布在银监会官网之后也少有关注,当天资本市场也几乎没有反应,直到第二天因为大面积的解读和传播,才导致银行股半数跌停。

所谓非标准化理财,主要包括信托受益权、信贷类资产、票据,银行尝试通过理财将表内资产表外化,以释放存贷比,资本或信贷额度等压力。既可以保留客户关系,也可以通过理财获取中间业务收益。但由于资金池运作,信息披露和收益核算等问题隐藏着刚性兑付预期,并没有做到真正转移银行风险。所以银监会规定了非标准化理财占比不能太高,最高只能是35%。根据最新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未来非标将逐渐成为历史,因为“预期收益率”型的非标要求被强制转入表内,且分级产品也不允许投资非标。

③银行发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杠杆放大交易,包括以放大交易为目的借入现金,利用融资购买证券,参与未持有基础资产的卖空交易,即代客境外理财的证券类资产和募集的比例<=100%;该规定主要防止理财产品境外投资放大杠杆从而积聚风险,但并没有考虑到少数情形海外基金经理为应付因短期大额赎回导致流动性问题,暂时的现金借入,产生的部分杠杆(一般在110%以内)是合理的被动杠杆,并不涉及投机。④代客境外理财直接投资境外股权,单只股票不得超过产品余额的5%,股权类投资加总不得超过50%;不过该条规定显然不符合实际市场发展,实践中多数通过结构绕开。

5)银行自营资金投资集中度比例:

①单个银行业金融机构购买持有单支资产支持证券的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该单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的40%。

②发起人持有其发起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比例不低于该单证券化产品的5%,按比例持有各层级发行额的5%。

③小额少数资本投资,合计超出本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0%部分需要从银行对应资本中扣除。

④大额少数资本投资中,核心一级资本投资合计超出本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0%;需要从对应各级资本扣除。

通胀时期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探索 篇7

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 2011年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6.4%, 创三年新高, 通货膨胀的压力居高不下。市场上“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折射出人们对价格压力的不满。

1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1.1 国际方面

一方面, 美联储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 导致了全球流动性泛滥, 全球货币供给增加。另一方面, 人民币预期升值, 导致热钱过快流入, 有限的容纳空间使得资金流入股市和房市, 使得房价和股价不断攀升, 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导致商品的价格也随之被拉动, 通货膨胀加剧。

1.2 国内方面

我国自2008年以来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向市场注入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 这些政策的出台导致了资产价格泡沫、经济过热和物价不断走高的问题。非常规的经济刺激计划使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总额的双双上升, 引起资产价格的上涨。

1.3 通胀预期

CPI指数的持续走高和国际国内因素的共同作用引发了公众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为了避免手中的货币贬值, 人们对商品提前抢购和囤积, 而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为的物资短缺和物价上涨。

2央行的抗通胀措施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

为了提前应对可能再度攀升的通胀压力, 控制货币供应量, 央行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稳健的货币政策, 从信贷规模的控制、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正回购交易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调控, 把控制通胀放在突出的位置。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综合性的, 央行为此出台的各种措施也是多样的, 环境的变化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大影响。

2.1 盈利能力的影响

一方面, 作为一种货币现象, 通货膨胀本身有利于银行的经营管理。高的通货膨胀意味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投资需求和资金需求也加剧, 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利润也由此增加。由于银行的特殊性, 货币最终还是会回到体系中, 这无疑有利于银行开展各项业务。另一方面, 央行在出台加息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 也考虑到了银行的存贷利差问题。在对各项利率进行加权平均之后, 发现银行的实际存贷利差不减反而小幅扩大, 会推动银行利润的增长。

2.2 流动性风险加剧

由于通货膨胀和加息预期, 客户的存款呈现出活期化的趋势, 贷款中长期化的趋势明显, 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加大, 甚至有些银行不惜采取高息揽储的措施, 市场流动性明显偏紧。

央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使得银行用于放贷的资金减少, 流动性缩紧。此外, 银监会实施更为严格的措施:一是实施宏观审慎监管, 实施反周期资本充足要求以及与宏观审慎目标相挂钩的差异化存款准备金率、严格的贷存比等;二是提升资本质量和水平, 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 实施留存资本缓冲、反周期资本缓冲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额外资本要求;三是采用新的监管工具, 建立更具前瞻性的动态拨备制度, 引入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 进一步严格流动性监管要求。流动性的紧缩却是给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了不小的考验。

3通胀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策略

3.1 大力推进中间业务

随着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实施, 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剧, 流动性将进一步的紧缩, 使得银行存贷利差逐渐缩小。因此,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的改革, 我国商业银行应转变经营模式, 从传统的信贷业务向中间业务转化, 创新各种中间业务产品, 完善非利息收入业务, 解决单一盈利模式,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2 贯彻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面对可能出现的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应认真贯彻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切实推进流程管理, 控制信贷资金流向, 防范各类企业和个人资金链的断裂, 通过全流程、精细化管理, 提高内控管理水平, 缓解贷款信用风险, 更好的管理控制信贷资金流向, 确保了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率, 提高贷款质量。

3.3 加强流动性管理体系建设, 全面构建风险管理体系

各家银行应满足银监会和巴塞尔III的监管要求, 加强流动性管理体系建设, 围绕独立性、专业性、全面性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 使得信贷管理系统、风险监测系统、企业财务分析系统分别发挥各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文亮.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7.

[2]王延科.经营环境变化催促商业银行转型[J].银行家, 2011, (1) .

银行流动性指标管理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

一、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强调商业银行优化风险管理策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必要性。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比较突出,影响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推进。特别是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应付能力有限、预警机制缺乏等方面,强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提高,应注重内外环境的有效构建,并逐步建立健全预警机制、优化储备资产结构,推动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状

1.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流动性风险的危机感缺乏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流动性风险管理强调以银行为主体条件之下,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开展。而从实际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领域,尚处于资产负债管理的初级阶段。这样一来,一方面商业银行缺乏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内部切实有效性的管理机制欠缺;另一方面,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方面,过于强调流动性指标的监管,而忽视了提高流动性管理能力的构建。信息不对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对于银行不良贷款的情况缺乏了解。一边是银行以政府信用为支撑;另一边是信息不对称,即使银行出现亏损等问题,也不会出现“挤兑”情况的发生。在这种金融环境之下,我国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上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良好的流动性风险危机感。

2.流动性风险隐患多样化,银行风险应付能力有限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两块:一是负债;二是所有者权益。从实际来看,总资产中有70%以上为贷款资产,而在金融债券方面,比重相对不足。因此,在现阶段,流动性风险隐患多样化,商业银行无法依托国债的持有,实现对流动性需求的有效调节,而更多地是依靠央行保持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以满足流动性需求。但是,基于自身利益,以及准备金利率过低等因素的考虑,商业银行的备付金存款是极少的。这样一来,银行在应付流动性风险上,显然表现出“捉襟见肘”的尴尬情境,无法实现有效管理。

3.动态监控落实不到位,缺乏预警机制的建立

在流动性风险的监控过程中,过于强调静态指标值的监控,而缺乏动态监控的有效落实。对于存贷款比例、流动性比例等的监控指标,均为静态指标,动态的管理手段比较欠缺。从本质而言,互联网金融构建了更加多元化的金融环境,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强化流动性风险的动态监控,是强化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并且,在预警机制的建立方面,商业银行缺乏足够的重视,预警机制尚处于建立的初级阶段,在对风险的识别、消除等方面,仍缺乏足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

三、强化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

1.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科学合理地构建风险管理体系

银行应审视互联网金融时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首先,在思想意识上,要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作为风险管理主体的银行,应主动构建风险管理体系,预防流动性风险的产生;其次,充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现代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对风险的识别、计量及控制等能力,确保流动性风险管理落到实处;再次,运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如建模技术、统计技术等,实现对流动性风险的量化管理;转变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转而以现代化的专业管理模式,强化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有效控制。

2.逐步优化储备资产结构,有效规避流动性风险隐患

在一定层面而言,实现对资产流动性的保持和增强,是实现对流动性风险有效控制的重要举措。但是,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发达,且资产结构单一、贷款比重过高,这些都强调优化资产结构配置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首先,逐步扩大二级准备。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电子化程度逐步提高,这对于银行而言,有助于提高资金运作及清算等能力。一方面,应逐步降低现金等的占用,扩大债券等二级储备金;另一方面,依托货币金融市场,强化资金交易力度,在不降低资产流动性的基础之上,强化银行对资金运作的效率;其次,为更好优化储备资产结构、建立流动性风险防范体系,应逐步建立多层次的流动性准备,分散流动性风险,实现资产结构的多样化构建。

3.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在多元化的金融环境之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关键在于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实现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发展。(1)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逐步转变过去单一的管理模式,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2)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强化对资产负债流动性的预测分析。通过对风险警情的预测,再到险情的确定与查询,一系列的有效预警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有效控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强化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是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优化与调整的内部需求,也是推动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之举。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强化过程中,应注重内外环境的营造,以及机制与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朱笑悦.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及其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5.

[2]李传峰.后金融时代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金融发展研究,2010(08).

上一篇: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民族实验初级中学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论文 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下一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