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2024-09-04

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共8篇)

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篇1

创新流动性风险管理思维

本报讯 针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即将出台,为增强我行应对流动性压力冲击的能力。长沙分行提出创新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思路。

主动转变风险管理思维。近期货币市场利率飙升情况显示出央行以市场化手段进行宏观流动性管理的坚定决心。我们应主动转变国家“兜底”的 思维,降低对央行、政府支持的依赖,增强主动式风险管理能力。

加强资产负债和流动性管理。首先,加强对流动性影响因素的研判,做好各种应对预案。其次,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管理。最后,规范开展市场交易。建立现代利率风险管理机制。我行应积极适应形势变化,完善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加强资产负债剩余期限管理、宏观经济及利率走势研判,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和差异化策略,合理确定利率策略、利率水平、变动规则及违约责任,降低由于期限或重定价不对称导致重新定价等利率风险及其损失。

优化调整业务结构,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我行应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质要求,以建设“最高效中小企业银行”和打造“最佳中高端零售银行”为战略方向,提升专业化、差异化经营水平,推进业务和客户下沉,做好中小微金融服务。

未雨绸缪应对未来监管可能的调整。应将流动性管理提升到与资本管理并重的新高度。在“贷存比”和“流动性比例”监管指标以外,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两个指标,并加强对流动性相关指标的考核。

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篇2

一、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不足的原因分析

1、从宏观层面分析

(l) 商业银行缺乏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动力机制。由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金融业总体比较稳定, 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还没有显现出来;我国商业银行多为国家独有或国家股一股独大, 银行经营管理的背后有强有力的政府信用担保以及我国银行业长期的高度垄断, 国有商业银行缺乏来自其它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威胁和竞争等原因, 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一直缺乏自主性和动力。

(2) 资本市场不发达。尽管资本市场发达, 会对商业银行的负债进行分流。但从资产角度看, 发达的资本市场又会扩大商业银行的投融资渠道, 增加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便利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的管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加之我国实行分业经营制度, 致使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单调, 不能自主地进行多样化组合, 流动性管理的空间和回旋余地狭窄, 这严重妨碍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3) 央行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不一致。长期以来, 在我国中央银行的两大职能中,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一直优先于金融监管。但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并不是时时完全处于一致的, 有时存在显著的矛盾。按照监管要求, 商业银行必须逐步达到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的水平, 但作为调控宏观经济水平的货币政策往往要求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 并且对信贷投向提出“指导性意见”, 而这可能降低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的水平。

2. 从微观层面分析

(l)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严重不足。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受行政干预比较严重, 不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 使其缺乏创新的能动性, 加之金融创新的客观条件不足, 从而造成作为流动性管理重要手段的金融创新严重不足, 流动性管理的全面实施不可能马上实现。

(2) 投资渠道不畅, 国内投资受限, 国际业务难以开展。我国金融体系实行分业经营, 银行投资渠道狭窄, 不能投资于股票和基金市场。国际业务既是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 同时也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分散经营风险。但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仍然较多地局限在国际汇兑、国际结算等传统领域内, 很少进行跨国的货币交易, 如期货、期权、互换等, 而这些业务是进行全面的流动性管理的国际通用手段。另外,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尚未全面展开, 跨国银行少, 这些都使商业银行缺乏流动性管理的有效手段。

(3) 资产质量差, 风险准备不足。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较差, 存在大量的不良贷款。此外, 按国际惯例, 商业银行均按资产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 而我国银行此项准备不足。

二、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建议

1、商业银行自身要逐步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

首先, 商业银行要提高对流动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其次, 要做好流动性需求预测和分析, 建立适当的流动性衡量指标体系和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预测, 除一般历史趋势外, 还要重点考虑季节影响因素、周期影响因素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因素等。再次, 加强资产和负债管理, 增强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及时获取资金的负债能力, 提高资本充足率, 减少不良资产。最后, 改进流动性管理的技术和手段。在管理技术上, 选择流动性缺口为主要管理方式;在管理方法运用上, 对资产和负债期限的划分和测算资金供需时, 注意外部环境变化, 预估外部市场波动对银行资金流动和价格的影响;对资产组合进行动态管理。

2、健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政府角色的选择。

一方面, 要理顺央行和商业银行的关系, 央行应通过一些指标范围对流动性监管进行一般性指导, 而具体的一些技术性风险控制手段则交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并定期向央行报告自身的流动性情况。另一方面, 政府应通过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来对整个行业的风险进行控制, 降低流动性风险。

3、加快金融市场发展, 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要求银行资产和负债保持一种流动性状态, 当流动性需求增加时, 通过变卖短期债券或从市场上借入短期资金增加流动性供给;当流动性需求减少、出现多余头寸时, 又可投资于短期金融工具, 获取盈利。因此, 健全流动性管理机制必须加快货币市场发展, 拓宽银行投融资渠道, 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创造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郭少杰, 杨洁.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6, (10) .

浅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篇3

【关键词】 银行 流动性 风险 管理

1. 目前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令人担忧

1.1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着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功能,有强大的国家信用支撑,因此人们总是将银行的命运与政府的支持联系在一起,认为政府会承担银行的一切风险,银行不会倒闭,也不会发生流动性危机。另外,来源于居民家庭的源源不断的储蓄存款是商业银行无流动性危机之忧的第二大原因。由于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认识不足,风险管理还主要集中在信贷风险上,缺乏流动性风险自我控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1.2资产配置失误。众所周知,商业银行、信用社的资产负债表存在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内在平衡关系。一定时期内,所有者权益相对稳定,对流动性的影响变化甚微,只要分析资产与负债即可。

一般而言,商业银行、信用社拥有资产配置的主动权,而负债则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因此,商业银行、信用社的流动性体现在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两个方面,既反映出其存量资产的变现能力,又反映出其及时吸收公众存款和从资金市场融入资金的综合筹资能力。检验流动性充足与否的最好指标,就是商业银行、信用社对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的满足程度,即当流动性不足时,它能否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

1.3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缺位,流动性管理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银行是高负债运作的特殊企业,其负债的不确定性和硬性约束都要求银行资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流动性管理也就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流动性管理具有内生性,流动性管理的主体是商业银行,而非中央银行,它产生于商业银行业务活动的内在要求。我国的流动性管理表现出以中央银行监管为主的外生性特点。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监管与商业银行自身的流动性管理在目的、方式、效果上是完全不同的。目前我国以中央银行为主体的流动性管理体制,以固定不变的流动性比例作为常规的监管方式,过分强调中央银行的监管,忽视了流动性管理的内生性,严格意义上的流动性管理在我国仍然处于缺位状态。

1.4筹资困难。从这一角度看,流动性指的是以合理的代价筹集资金的能力。流动性的代价会因市场上短暂的流动性短缺而上升,而市场流动性对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资金成本均产生影响。市场流动性指标包括交易量、利率水平及波动性、寻找交易对手的难易程度等。筹集资金的难易程度还取决于银行的内部特征,即在一定时期内的资金需求及其稳定性、债务发行的安排、自身财务状况、偿付能力、市场对该银行看法、信用评级等。在这些内部因素中,有的与银行信用等级有关,有的则与其筹资政策有关。若市场对其信用情况的看法恶化,筹资活动将会更为昂贵。若银行的筹资力度突然加大,或次数突然增多,或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那么市场看法就可能转变为负面。因此,银行筹资的能力实际上是市场流动性和银行流动性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2. 改进中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实施策略

2.1切实调整负债策略,努力提高市场化筹集资金能力。一是大力增强资金实力。中小银行应当确立并实施“抓小不放大”的存款扩张战略,走储蓄存款保生存、对公存款求发展的负债经营之路。所谓“抓小”,就是要狠抓单笔额度相对较小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所谓“不放大”,是指不放弃争取单户存款额度较大的企业、事业单位存款。由于以农信社为主体的中小银行营业电子化程度低、联行通汇渠道不畅,如果将精力过多地集中在拓展对公存款市场上,与各大商业银行争相分食总额原本有限的“公存蛋糕”,定然事倍功半。笔者提出存款“不放大”的观点,主要有两层含义:一不刻意追求对公存款,以致与各家商业银行盲目竞争;二不主动放弃能够争取或稳住的对公存款,以致将市场拱手相让,而要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上收的弱点,合法而灵活地打好“贷款牌”,巩固并逐步扩大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对公存款客户群。二是优化营业网点布局,加强电子化建设,迅速提升服務功能与层次,为稳定和扩大存款客户、拓展代收代付等中间业务奠定基础,努力提高单个营业网点的存款余额和经营效益。

2.2严格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完善资金营运机制。当前,应注重抓好以下几点。一要坚持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原则。在当前存款是中小银行最主要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中小银行增强存款立行意识,自觉做好组织资金工作,并根据资金来源总额及各项资金来源所占份额,合理确定发放贷款、购买债券等的数额与比例,做到量入为出、留有余地,防止出现超负荷经营问题。二要坚持资产与负债期限对称原则。应根据负债期限结构,合理确定长、短期资产比重,建立资产负债之间的平衡对应关系,保证资产的流动性,防止支付危机发生。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中小银行主动追求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的并重与统一,积极优化增量结构,主动改善存量结构,自觉实现资金营运的良性循环,增强自我约束、自求平衡、自担风险的能力。

2.3需求预测和分析,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首先,要搞好对资产流动性的预测和分析。然后在流动性预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流动性风险的预警系统。应该借鉴西方商业银行成熟的经验,采取科学的预测和度量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流动性预警界定监测指标体系,以便在日常业务管理中准确的监测流动性风险,一旦发现风险达到警戒线就及时发出预警,从而把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逐步形成新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和流动性安全保障机制。其次,建立流动性风险处置预案,提高避险能力,对可能发生的全局或局部流动性风险,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及其分支机构都要有完善的处置预案,一旦在某个部位出险风险,各级行应在限定时间内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补救,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4优化资产配置,降低不良贷款率。首先,银行本身应提高资金运营水平,合理配置中长期贷款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有效防范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并要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鼓励提高银行提供差异化金融产品及水平,借以降低信贷资产比率,优化银行资产配置。其次,要采取有力措施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继续完善审贷、放贷、贷后管理等业务流程,实行合理的考核及奖惩制度,成立独立的內审机构,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提高信贷管理水平,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彻底走出不良、剥离、不良的恶性循环。

2.5构建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国家货币当局应该根据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状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流动性监控指标体系,包括存款准备金率、不良贷款比率、流动资产比率、中长期贷款比率、行业贷款集中度等指标、并分别对不同的银行采取不同的要求。抑制经济过热带来的行业盲目扩张,以降低商业银行贷款的呆坏账风险,同时避免经济出现紧缩,使商业银行的经营呈现良性互动的局面。

结束语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任何一家银行如果出现流动性风险,就可能失去许多潜在的盈利机会。因此,如何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篇4

摘要流动性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世界各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皆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总结推动管理方法更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流动性流动性风险发展

一、引言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人正常贷款需求的能力流动性是银行的生命线一旦一家银行发生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就可能导致银行破产倒闭流动性不仅直接决定着单个银行的安危存亡对金融系统乃至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的经济稳定都至关重要

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都发生了流动性危机迫使大批银行倒闭清算以致引发了一场波及全球诸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危机由此可见

流动性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金融经济稳定威胁极大必须加以重视加强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二、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演变与发展

流动性在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流动性管理被商业银行视为资产负债管理和金融风险管理中的重点早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侧重于资产的流动性管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流动性管理又逐渐过渡到负债的流动性管理、平衡流动性管理等几个阶段

1.资产流动性管理阶段

(1)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是最早的流动性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分配资金时应着重考虑保持高度的流动性由于银行资金的来源多为短期资金所以银行的业务应集中于短期的、自偿性的贷款商业贷款理论提出了满足银行流动性与进行资金配臵时应考虑资金来源的性质与结构但缺陷也显而易见一是银行资金配臵过多的集中在盈利性较低的短期贷款上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二是没有考虑短期贷款的偿还能力

也是相对的一旦遇到严重的经济衰退即使是短期贷款也可能无法收回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大量银行就是由于存户挤提和贷款无法收回而倒闭

(2)资产转换理论

1930年代大萧条后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资产转换理论开始流行这种理论强调银行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保持一定的具有流动性的非现金资产为流动性需求做准备当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超过银行所持现金时可将这部分资产迅速变现以保证其偿付能力资产转换理论突破了商业贷款理论对银行资金运用的限制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增加了盈利性但也有其缺陷一是持有过多的流动性资产不利于银行盈利能力的发挥;二是变现流动资产的能力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最终也可能影响到流动性预期目标的实现(3)预期收入理论

二战后,西方各国经济复苏发展,产生了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长期性资金需求在此背景下出现了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能力取决于其预期收入而非贷款期限的长短银行据此开发了中长期分期还本付息贷款预期收入理论深化了对贷款清偿的认识促进了银行业务多样化但也增加了银行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尤其在整个市场环境恶

化的情况下会大大增加银行的风险

综上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是和当时所处的经济金融环境相关联的资产流动性管理战略是一种较保守的战略规模较小的银行通常实施的是这种管理方式

2.负债流动性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现给商业银行传统稳定的资金来源带来很大的冲击在这一巨大的筹资压力背景下商业银行开始改变以往的以资产管理为主的流动性资金配臵策略而转向以负债管理为主的策略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强调银行在市场上购买流动性其核心是商业银行由被动负债转变为主动负债积极从事金融工具的创新开发开拓资金来源通过借入资金来满足流动性需求减少流动性资产的储备量将资金更多的运用于盈利性较高的资产从而提高其盈利水平

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提高了银行筹集资金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增加了银行的收益但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较大的潜在风险一是负债流动性管理所依托的是货币市场而货币市场对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十分敏感一旦市场出现振荡波动银行

可能无法在市场上筹借到资金;二是货币市场对筹资者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的变化也极为敏感当银行陷入财务危机并因此对资金的需求最为迫切时市场却可能不再愿向困境中的银行提供流动性了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就可能演化成流动性危机

3.平衡流动性管理

从上述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和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的分析中可看出前者储备流动性具有较高的成本而后者依赖借入的流动性又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1980年代出现了一种折中的平衡流动性管理策略平衡流动性管理策略吸收了前两种管理策略的精华又克服了其缺陷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度去协调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使银行经营管理更科学平衡流动性管理是一种相机抉择的资金管理方式要求商业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情况通过对银行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协调管理达到银行经营目标的要求其基本思路是将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划分为预期的流动性需求和突发的流动性需求两部分对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一部分以资产方式储备一部分可通过与往来银行或其他资金供给者事先达成的信用安排来解决;对突发性的流动性需求则由短期借款来满足期限远一些的流动性需求须加以规划在需要时可通过将部分资产变现来满足流动性也可通过主动负债如创新存款工具等方

法来满足

随着社会经济与金融制度、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银行业务的开拓、金融工具的创新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方式还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力求找到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在确保安全性和流动性基础上增加盈利能力的、更加符合现代经营理念的管理方式流动性管理已经成为实现金融经济平稳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史建平:商业银行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篇5

【摘要】:自从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和外资银行的进入,我国金融业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形势。为了适应竞争,我国金融业的主体—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发展壮大。由于本文研究内容的要求,将仅对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这一块进行论述。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尤其是流动性它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商业银行只有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才能更好的满足提款者的要求和贷款者的适当贷款要求,才能确保其安全,才能谈的上盈利。但从目前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令人忧虑。国有商业银行在资本金、负债、资产,以及对宏观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方面都面临着很大的流动性风险。本文正是基于对以上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实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了分析。首先,通过对流动性供给和需求的分析,明确了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分别从表面成因和深层次成因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然后,结合成因分析,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测度,并且分别利用了静态指标法、相关系数法、计量模型等方法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程度加以量化确认。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防范流动性风险的措施和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和风险决策人员防范流动性风险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流动性风险流动性缺口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832.33 【目录】:摘要6-7ABSTRACT7-12第一章导言12-181.1研究的目标与意义12-131.2相关概念的界定13-151.2.1商业银行的流动性13-141.2.2流动性风险14-151.2.3商业银行流动性缺口151.3论文的框架结构及内容15-161.4研究方法16-181.4.1静态指标分析法161.4.2相关系数法161.4.3回归分析法16-18第二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成因分析18-232.1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和流动性供给分析18-212.2流动性风险的表面成因21-222.3流动性风险的深层成因222.4总结22-23第三章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基本现状23-303.1信贷质量低,流动性差23-253.2流动负债比例上升,潜在风险加大25-263.3资本充足率不足,过度依赖负债经营26-273.4资产形式单一,变现能力较差27-293.5入世的现实,使流动性风险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29-30第四章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测度30-474.1流动性风险从微观角度的测度30-384.1.1从资产结构分析流动性风险30-344.1.2从负债结构分析流动性风险34-364.1.3从资产负债总量的对应关系分析流动性风险36-384.2流动性风险从宏观角度的测度38-444.2.1从宏观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38-394.2.2从中央银行政策的角度分析394.2.3从预期市场利率变动的角度分析39-404.2.4从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的角度分析40-414.2.5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不断改革的角度分析41-424.2.6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角度分析42-444.3从外部宏观环境角度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测度回归模型的建立44-47第五章结论和建议47-545.1研究结论475.2政策建议及防范措施47-545.2.1政策建议47-505.2.2防范措施50-54参考文献54-56致谢56-57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7-58 眉网站。

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篇6

2015年第9号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四号),中国银监会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相应修改。修改后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已经中国银监会2015年第18次主席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主席:尚福林

2015年9月2日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包括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

第四条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本办法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对法人和集团层面、各附属机构、各分支机构、各业务条线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确保其流动性需求能够及时以合理成本得到满足。

第五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体系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六条 商业银行应当在法人和集团层面建立与其业务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一)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

(二)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

(三)有效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四)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节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

第七条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监事会(监事)、高级管理层以及相关部门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和报告路线,建立适当的考核及问责机制。

第八条 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当承担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审核批准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重要的政策和程序。流动性风险偏好应当至少每年审议一次。

(二)监督高级管理层对流动性风险实施有效管理和控制。

(三)持续关注流动性风险状况,定期获得流动性风险报告,及时了解流动性风险水平、管理状况及其重大变化。

(四)审批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内容,确保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其他有关职责。董事会可以授权其下设的专门委员会履行其部分职责。第九条 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定期评估并监督执行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

(二)确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确保商业银行具有足够的资源,独立、有效地开展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

(三)确保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在商业银行内部得到有效沟通和传达。

(四)建立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支持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五)充分了解并定期评估流动性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及时了解流动性风险的重大变化,并向董事会定期报告。

(六)其他有关职责。

第十条 商业银行应当指定专门部门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其流动性风险管理职能应当与业务经营职能保持相对独立,并且具备履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职能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源。

商业银行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部门应当具备以下职能:

(一)拟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提交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审核批准。

(二)识别、计量和监测流动性风险。持续监控优质流动性资产状况;监测流动性风险限额遵守情况,及时报告超限额情况;组织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组织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的测试和评估。

(三)识别、评估新产品、新业务和新机构中所包含的流动性风险,审核相关操作和风险管理程序。

(四)定期提交独立的流动性风险报告,及时向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报告流动性风险水平、管理状况及其重大变化。

(五)拟定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内容,提交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审批。

(六)其他有关职责。

第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当在内部定价以及考核激励等相关制度中充分考虑流动性风险因素,在考核分支机构或主要业务条线经风险调整的收益时应当纳入流动性风险成本,防止因过度追求业务扩张和短期利润而放松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十二条 商业银行监事会(监事)应当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至少每年向股东大会(股东)报告一次。

第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银监会关于内部控制的有关要求,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作为银行整体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当将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内部审计范畴,定期审查和评价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内部审计应当涵盖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所有环节,包括但不限于:

(一)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策略、政策和程序能否确保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三)现金流分析和压力测试的各项假设条件是否合理。

(四)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是否有效。

(五)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否完备。

(六)流动性风险报告是否准确、及时、全面。

第十五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报告应当提交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应当针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督促高级管理层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内部审计部门应当跟踪检查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并及时向董事会提交有关报告。

商业银行境外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采用相对独立的本地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的,应当对其流动性风险管理单独进行审计。

第二节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

第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其经营战略、业务特点、财务实力、融资能力、总体风险偏好及市场影响力等因素确定流动性风险偏好。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偏好应当明确其在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愿意并能够承受的流动性风险水平。

第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其流动性风险偏好制定书面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应当涵盖表内外各项业务以及境内外所有可能对其流动性风险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并包括正常和压力情景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第十八条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应当明确其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管理模式以及主要政策和程序。

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一)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和监测,包括现金流测算和分析。

(二)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

(三)融资管理。

(四)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

(五)压力测试。

(六)应急计划。

(七)优质流动性资产管理。

(八)跨机构、跨境以及重要币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九)对影响流动性风险的潜在因素以及其他类别风险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进行持续监测和分析。

第十九条 商业银行在引入新产品、新业务和建立新机构之前,应当在可行性研究中充分评估其可能对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影响,完善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并获得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的同意。

第二十条 商业银行应当综合考虑业务发展、技术更新及市场变化等因素,至少每年对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进行一次评估,必要时进行修订。

第三节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第二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及风险状况,运用适当方法和模型,对其在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未来不同时间段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融资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程度、优质流动性资产、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及市场流动性等进行分析和监测。

商业银行在运用上述方法和模型时应当使用合理的假设条件,定期对各项假设条件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修正,并保留书面记录。

第二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现金流测算和分析框架,有效计量、监测和控制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未来不同时间段的现金流缺口。

现金流测算和分析应当涵盖资产和负债的未来现金流以及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潜在现金流,并充分考虑支付结算、代理和托管等业务对现金流的影响。

商业银行应当对重要币种的现金流单独进行测算和分析。第二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及风险状况,监测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的特定情景或事件,采用适当的预警指标,前瞻性地分析其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可参考的情景或事件包括但不限于:

(一)资产快速增长,负债波动性显著增加。

(二)资产或负债集中度上升。

(三)负债平均期限下降。

(四)批发或零售存款大量流失。

(五)批发或零售融资成本上升。

(六)难以继续获得长期或短期融资。

(七)期限或货币错配程度增加。

(八)多次接近内部限额或监管标准。

(九)表外业务、复杂产品和交易对流动性的需求增加。

(十)银行资产质量、盈利水平和总体财务状况恶化。

(十一)交易对手要求追加额外抵(质)押品或拒绝进行新交易。

(十二)代理行降低或取消授信额度。

(十三)信用评级下调。

(十四)股票价格下跌。

(十五)出现重大声誉风险事件。

第二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当对流动性风险实施限额管理,根据其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流动性风险偏好和外部市场发展变化情况,设定流动性风险限额。流动性风险限额包括但不限于现金流缺口限额、负债集中度限额、集团内部交易和融资限额。

商业银行应当制定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建立流动性风险限额设定、调整的授权制度、审批流程和超限额审批程序,至少每年对流动性风险限额进行一次评估,必要时进行调整。

商业银行应当对流动性风险限额遵守情况进行监控,超限额情况应当及时报告。对未经批准的超限额情况应当按照限额管理的政策和程序进行处理。对超限额情况的处理应当保留书面记录。

第二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并完善融资策略,提高融资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程度。商业银行的融资管理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分析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未来不同时间段的融资需求和来源。

(二)加强负债品种、期限、交易对手、币种、融资抵(质)押品和融资市场等的集中度管理,适当设置集中度限额。

(三)加强融资渠道管理,积极维护与主要融资交易对手的关系,保持在市场上的适当活跃程度,并定期评估市场融资和资产变现能力。

(四)密切监测主要金融市场的交易量和价格等变动情况,评估市场流动性对商业银行融资能力的影响。

第二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当加强融资抵(质)押品管理,确保其能够满足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日间和不同期限融资交易的抵(质)押品需求,并且能够及时履行向相关交易对手返售抵(质)押品的义务。

商业银行应当区分有变现障碍资产和无变现障碍资产,对可以用作抵(质)押品的无变现障碍资产的种类、数量、币种、所处地域和机构、托管账户,以及中央银行或金融市场对其接受程度进行监测分析,定期评估其资产价值及融资能力,并充分考虑其在融资中的操作性要求和时间要求。

商业银行应当在考虑抵(质)押品的融资能力、价格敏感度、压力情景下的折扣率等因素的基础上提高抵(质)押品的多元化程度。第二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当加强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确保具有充足的日间流动性头寸和相关融资安排,及时满足正常和压力情景下的日间支付需求。

第二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制度,分析其承受短期和中长期压力情景的能力。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合理审慎设定并定期审核压力情景,充分考虑影响商业银行自身的特定冲击、影响整个市场的系统性冲击和两者相结合的情景,以及轻度、中度、严重等不同压力程度。

(二)合理审慎设定在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满足流动性需求并持续经营的最短期限,在影响整个市场的系统性冲击情景下该期限应当不少于30天。

(三)充分考虑各类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内在关联性和市场流动性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四)定期在法人和集团层面实施压力测试;当存在流动性转移限制等情况时,应当对有关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单独实施压力测试。

(五)压力测试频率应当与商业银行的规模、风险水平及市场影响力相适应;常规压力测试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出现市场剧烈波动等情况时,应当增加压力测试频率。

(六)在可能情况下,应当参考以往出现的影响银行或市场的流动性冲击,对压力测试结果实施事后检验;压力测试结果和事后检验应当有书面记录。

(七)在确定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以及制定业务发展和财务计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压力测试结果,必要时应当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对上述内容进行调整。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当对压力测试的情景设定、程序和结果进行审核,不断完善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

第二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其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风险水平、组织架构及市场影响力,充分考虑压力测试结果,制定有效的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确保其可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流动性需求。商业银行应当至少每年对应急计划进行一次测试和评估,必要时进行修订。

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设定触发应急计划的各种情景。

(二)列明应急资金来源,合理估计可能的筹资规模和所需时间,充分考虑跨境、跨机构的流动性转移限制,确保应急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和充分性。

(三)规定应急程序和措施,至少包括资产方应急措施、负债方应急措施、加强内外部沟通和其他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给商业银行带来不利影响的措施。

(四)明确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及各部门实施应急程序和措施的权限与职责。

(五)区分法人和集团层面应急计划,并视需要针对重要币种和境外主要业务区域制定专门的应急计划。对于存在流动性转移限制的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应当制定专门的应急计划。第三十条 商业银行应当持有充足的优质流动性资产,确保其在压力情景下能够及时满足流动性需求。优质流动性资产应当为无变现障碍资产,可以包括在压力情景下能够通过出售或抵(质)押方式获取资金的流动性资产。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其流动性风险偏好,考虑压力情景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现金流缺口、优质流动性资产变现能力等因素,按照审慎原则确定优质流动性资产的规模和构成。

第三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当对流动性风险实施并表管理,既要考虑银行集团的整体流动性风险水平,又要考虑附属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及其对银行集团的影响。

商业银行应当设立集团内部的交易和融资限额,分析银行集团内部负债集中度可能对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影响,防止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过度依赖集团内部融资,降低集团内部的风险传递。

商业银行应当充分了解境外分支机构、附属机构及其业务所在国家或地区与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充分考虑流动性转移限制和金融市场发展差异程度等因素对流动性风险并表管理的影响。

第三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本外币合计和重要币种分别进行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第三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当审慎评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等其他类别风险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第四节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准确、及时、全面计量、监测和报告流动性风险状况。

管理信息系统应当至少实现以下功能:

(一)每日计算各个设定时间段的现金流入、流出及缺口。

(二)及时计算流动性风险监管和监测指标,并在必要时加大监测频率。

(三)支持流动性风险限额的监测和控制。

(四)支持对大额资金流动的实时监控。

(五)支持对优质流动性资产及其他无变现障碍资产种类、数量、币种、所处地域和机构、托管账户等信息的监测。

(六)支持对融资抵(质)押品种类、数量、币种、所处地域和机构、托管账户等信息的监测。

(七)支持在不同假设情景下实施压力测试。

第三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规范的流动性风险报告制度,明确各项流动性风险报告的内容、形式、频率和报送范围,确保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其他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流动性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

第三章流动性风险监管

第一节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

第三十六条 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和流动性比例。商业银行应当持续达到本办法规定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最低监管标准。

第三十七条 流动性覆盖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能够在银监会规定的流动性压力情景下,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满足未来至少30天的流动性需求。

流动性覆盖率的计算公式为:

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是指满足本办法附件2相关条件的现金类资产,以及能够在无损失或极小损失的情况下在金融市场快速变现的各类资产。

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是指在本办法附件2相关压力情景下,未来30天的预期现金流出总量与预期现金流入总量的差额。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应当不低于100%。除本办法第五十五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外,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应当不低于最低监管标准。

第三十八条 流动性比例的计算公式为: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例应当不低于25%。

第三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当在法人和集团层面,分别计算未并表和并表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并表范围按照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相关规定执行。

在计算并表流动性覆盖率时,若集团内部存在跨境或跨机构的流动性转移限制,相关附属机构满足自身流动性覆盖率最低监 管标准之外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不能计入集团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

第二节流动性风险监测

第四十条 银监会应当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情况、融资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程度、无变现障碍资产、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状况以及市场流动性等方面,定期对商业银行和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分析和监测。

银监会应当充分考虑单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或监测工具在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方面的局限性,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工具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分析和监测。

第四十一条 银监会应当定期监测商业银行的所有表内外项目在不同时间段的合同期限错配情况,并分析其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合同期限错配情况的分析和监测可以涵盖隔夜、7天、14天、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2年、3年、5年和5年以上等多个时间段。相关参考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各个时间段的流动性缺口和流动性缺口率。

第四十二条 银监会应当定期监测商业银行融资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程度,并分析其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银监会应当按照重要性原则,分析商业银行的表内外负债在融资工具、交易对手和币种等方面的集中度。对负债集中度的分析应当涵盖多个时间段。相关参考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核心负债比例、同业市场负债比例、最大十户存款比例和最大十家同业融入比例。第四十三条 银监会应当定期监测商业银行无变现障碍资产的种类、金额和所在地。相关参考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超额备付金率、本办法第三十条所规定的优质流动性资产以及向中央银行或市场融资时可以用作抵(质)押品的其他资产。

第四十四条 银监会应当根据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规模、货币错配情况和市场影响力等因素决定是否对其重要币种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单独监测。相关参考指标包括但不限于重要币种的流动性覆盖率。

第四十五条 银监会应当密切跟踪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变化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分析、监测金融市场的整体流动性状况。银监会发现市场流动性紧张、融资成本提高、优质流动性资产变现能力下降或丧失、流动性转移受限等情况时,应当及时分析其对商业银行融资能力的影响。

银监会用于分析、监测市场流动性的相关参考指标包括但不限于银行间市场相关利率及成交量、国库定期存款招标利率、票据转贴现利率及证券市场相关指数。

第四十六条 银监会应当持续监测商业银行存贷比的变动情况,当商业银行出现存贷比指标波动较大、快速或持续单向变化等情况时,应当及时了解原因并分析其反映出的商业银行风险变化,必要时进行风险提示或要求商业银行采取相关措施。

第四十七条 除本办法列出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和监测参考指标外,银监会还可以根据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管理模式和流动性风险特点,参考其内部流动性风险管理 指标或运用其他流动性风险监测工具,实施流动性风险分析和监测。

第三节流动性风险监管方法和手段

第四十八条 银监会应当通过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以及与商业银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谈话等方式,运用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和监测工具,在法人和集团层面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实施监督管理,并尽早采取措施应对潜在流动性风险。

第四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规定向银监会报送与流动性风险有关的财务会计、统计报表和其他报告。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其流动性风险水平及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审计的,还应当报送相关的外部审计报告。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应当按月报送。

银监会可以根据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管理模式和流动性风险特点,确定商业银行报送流动性风险报表和报告的内容和频率。

第五十条 商业银行应当于每年4月底前向银监会报送上一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报告,包括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主要政策和程序、内部风险管理指标和限额、应急计划及其测试情况等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在1个月内向银监会书面报告调整情况。第五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规定向银监会定期报送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报告,包括压力测试的情景、方法、过程和结果。商业银行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对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及时向银监会报告相关情况。

第五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当及时向银监会报告下列可能对其流动性风险水平或管理状况产生不利影响的重大事项和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本机构信用评级大幅下调。

(二)本机构大规模出售资产以补充流动性。

(三)本机构重要融资渠道即将受限或失效。

(四)本机构发生挤兑事件。

(五)母公司或集团内其他机构的经营状况、流动性状况和信用评级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六)市场流动性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七)跨境或跨机构的流动性转移政策出现不利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大调整。

(八)母公司、集团经营活动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九)其他可能对其流动性风险水平或管理状况产生不利影响的重大事件。

商业银行出现存贷比指标波动较大、快速或持续单向变化的,应当分析原因及其反映出的风险变化情况,并及时向银监会报告。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境内本外币资产低于境内本外币负债、集团内跨境资金净流出比例超过25%,以及外国银行分行跨境资金净流出比例超过50%的,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向银监会报告。

第五十三条 银监会应当根据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的评估结果,确定流动性风险现场检查的内容、范围和频率。

第五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规定定期披露流动性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一)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包括但不限于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作用。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政策。

(三)识别、计量、监测、控制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方法。

(四)主要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及简要分析。

(五)影响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因素。

(六)压力测试情况。

第五十五条 对于未遵守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最低监管标准的商业银行,银监会应当要求其限期整改,并视情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三十七条、第四十六条规定采取监管措施或者实施行政处罚。本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除外。

如果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已经或即将降至最低监管标准以下,应当立即向银监会报告。

当商业银行在压力状况下流动性覆盖率低于最低监管标准时,银监会应当考虑当前和未来国内外经济金融状况,分析影响 单家银行和金融市场整体流动性的因素,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降至最低监管标准以下的原因、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频率等采取相应措施。

第五十六条 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缺陷的商业银行,银监会应当要求其限期整改。对于逾期未整改或者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严重缺陷的商业银行,银监会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与商业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进行监督管理谈话。

(二)要求商业银行进行更严格的压力测试、提交更有效的应急计划。

(三)要求商业银行增加流动性风险管理报告的频率和内容。

(四)增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场检查的内容、范围和频率。

(五)限制商业银行开展收购或其他大规模业务扩张活动。

(六)要求商业银行降低流动性风险水平。

(七)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的最低监管标准。

(八)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规定的有关措施。

对于母公司或集团内其他机构出现流动性困难的商业银行,银监会可以对其与母公司或集团内其他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提出限制性要求。

根据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银监会可以对其境内资产负债比例或跨境资金净流出比例提出限制性要求。第五十七条 对于未按照规定提供流动性风险报表或报告、未按照规定进行信息披露或提供虚假报表、报告的商业银行,银监会可以视情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第五十八条 银监会应当与境内外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和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并制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应急预案。

发生影响单家机构或市场的重大流动性事件时,银监会应当与境内外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合作,适时启动流动性风险监管应急预案,降低其对金融体系及宏观经济的负面冲击。

第四章附则

第五十九条 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外国银行分行参照本办法执行。

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外国银行分行以及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不适用流动性覆盖率监管要求。

第六十条 本办法所称流动性转移限制是指由于法律、监管、税收、外汇管制以及货币不可自由兑换等原因,导致资金或融资抵(质)押品在跨境或跨机构转移时受到限制。

第六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无变现障碍资产是指未在任何交易中用作抵(质)押品、信用增级或者被指定用于支付运营费用,在清算、出售、转移、转让时不存在法律、监管、合同或操作障碍的资产。

第六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重要币种是指以该货币计价的负债占商业银行负债总额5%以上的货币。

第六十三条 本办法中“以上”包含本数。

第六十四条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应当在2018年底前达到100%。在过渡期内,应当在2014年底、2015年底、2016年底及2017年底前分别达到60%、70%、80%、90%。在过渡期内,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提前达标;对于流动性覆盖率已达到100%的银行,鼓励其流动性覆盖率继续保持在100%之上。

第六十五条 本办法由银监会负责解释。

第六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国银监会令2014年第2号)同时废止。本办法实施前发布的有关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如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附件:1.关于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的说明 2.关于流动性覆盖率的说明

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篇7

一、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及不足

我国商业银行在1998年1月开始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克服了计划体制下对存、贷款两条线管理的弊端, 规范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 保障了资产规模的适度扩张, 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资产结构, 提高了资产安全性和流动性。具体而言, 主要设计了针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五个指标, 下面通过几个流动性指标分析说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 资产负债的综合性指标——存贷比率。

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 这是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常用指标之一, 该指标值越大, 预示着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越差, 因为不具有流动性的贷款占用了更多稳定的资金来源。如2003年, 中国工商银行存贷率为72.93, 比1997年降15.75全百分点;农业银行为76.26, 降10.38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为73.74, 降21.23个百分点;建设银行为70.04, 降11.93个百分点。可以看到, 虽然长期以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例都很大, 期限错配严重, 但从趋势上来看是逐年下降的, 这说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逐渐加强。

2004年, 以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加快, 中行、建行、工行几家国有银行相继上市, 充实了这几家银行的资本金来源, 国有银行将大量的资本金存放央行, 信贷投放能力还没有充分的发挥, 四家银行的存贷比都低于监管机构75%的监管要求。2006年, 四大银行中工商银行的存贷比最低, 只有50.5%, 最高的是农业银行, 为60.6%[2]。由于商业银行有获取高收益的内在动力, 在社会环境对贷款需求较旺盛的情况下, 商业银行就会有增加中长期贷款以获取高收益的冲动, 因此当前银行业的中长期贷款比普遍较高, 银行业的中长期的流动性风险问题需要关注。

(二) 资产的流动性指标——贷款与总资产比率。

长期以来, 中国银行的资产绝大部分分布在贷款上, 其它资产特别是证券投资所占比例较小, 资产结构单一, 资产流动性差。根据统计, 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占总资产的一半左右, 并且各年比较稳定, 没有出现下降的趋势, 证券投资的比例虽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但仍然较小。至今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与总资产比例居高不下, 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1996年以来连年利息率降低使贷款成本减小;中国连续的高速经济增长, 投资需求旺盛;银行方面追求规模发展和利益而乐于贷款;银行运行机制不完善, 金融市场不发达, 造成资产形式单一。只是1998年以后, 由于国债市场有了较大发展, 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参与国债发行、交易及回购业务, 其资产质量和流动性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2004~2006年各家银行人民的流动比率都大于25%的监管要求, 外币的流动性比率都大于60%的监管要求。

(三) 资产的流动性——一级储备比率和二级储备比率。

一级储备指现金资产, 包括库存现金、准备金和存放同业款项, 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起到第一保证作用, 但收益接近于零。二级储备指商业银行流动性较强的一些资产, 需要时可以变现, 同时具有一定收益, 对于二级储备率, 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是证券投资/总资产的比率。据2001年统计, 工商银行一级储备:现金资产/总资产比率 (%) 达到948, 农业银行达到1265, 建设银行达到1193。高比例的一级储备似乎保证了银行的流动性, 但也反映了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储备资产结构的欠合理。这固然是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的不发达、金融机构的投资途径较少造成的, 但也反映了银行较为保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思想, 并因此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 从次级准备的构成来看, 中长期的证券投资比例过大, 短期证券的比例较小,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发行的国债大部分都是期限较长的。以上两点表明, 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资产中, 存在着一定的流动性问题。

(四) 负债的流动性指标——股权与总资产的比率。

股权即所有者权益, 此比例高的银行, 表示其资本金较多, 其负债比例相对较小, 自身实力较强, 抗御风险的能力也较强, 因此比该比率低的银行更容易筹集到所需的可用头寸。据统计, 2003年中国工商银行股权与总资产比例 (%) 为3.25, 中国农业银行为3.95, 中国银行为5.93, 中国建设银行为5.24。比例一直是比较低的, 即使在1998年国家增发了2700亿特别国债来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之后, 到了2001年以后又呈现下降趋势, 原因在于存款大幅度增长的同时, 资本金却没有得到补充。

以上的分析表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资本金不足的现象, 自身实力比较弱, 筹集流动性负债的能力不强, 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更大些。1999年,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并接受了四大国行剥离的1.4万亿元不良资产。四大行以这些不良资产换取了资产管理公司的债权, 此举提高了国有银行的资产质量, 但没有提高其资产的流动性。2004年和2005年政府先后又对中行、建行和工行实施了第二次财务救助, 从中国外汇储备中先后拿出600亿美元注入三家银行, 总共剥离7300多亿元可疑类贷款和核销4500亿元损失类贷款。上述政府对国有银行的救助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国有银行的资产质量, 解决了国有银行的历史包袱和沉重负担, 但国有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还有赖于其自身经营机制的转变和公司治理的提升。

从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 流动性风险管理提上日程以来, 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由于贷款规模的限制及管制型的经济金融环境, 商业银行不能从自身利益出发, 建立一套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制, 即使后来取消了贷款规模的限制, 市场环境更加宽松, 但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理念难以转变, 再加上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作为硬性指标必须满足, 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商业银行实行全新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这一切导致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仍然存在不足。

二、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因素

(一) 管理观念落后, 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国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已经过度到实质性的资产负债管理, 而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起步晚, 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同时,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靠外在推动, 靠央行强制, 还没有形成自觉行为。长期以来国家的信用支撑使人们认为政府会承担银行的一切风险, 银行不会倒闭也不会发生流动性危机;此外, 居民源源不断的储蓄存款也是银行无流动性之忧的第二大原因, 这使得商业银行放松了对自身流动性风险的控制。而作为商业银行, 真正的商业化改革迟早来临, 国家的信用支持会逐步放开。从长远看, 培育有真正核心竞争力的金融机构是国家对商业银行进行改革的根本目标。

(二)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不尽合理。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本质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行为的一种约束和监管机制, 是宏观管理手段, 并不是从银行自身情况出发的风险管理方法, 这导致目前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只注重流动性状况的良好表现, 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提高的重视,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的灵活性, 使其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三)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控系统不完善。

当前, 中国商业银行还未建立起科学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 银行内部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的早期预警机制、中期防范与转移的控制机制、后期降低风险损失的挽救机制, 化解措施单一[3]。目前对流动性需求的预测仅限于每日的库存现金和支付额, 对贷款的需求预测相对忽视, 缺乏科学预测方法, 不能进行风险的事前防范同时在事后也不能让救险资金及时到位, 错过时机。当前采取的措施也比较片面, 主要是动用准备金、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和同业拆借等, 缺乏一揽子解决方案。同时, 商业银行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的全程监控机制, 不具备在复杂环境下动态高效调动银行资源对风险进行识别和消除的能力;处理流动性风险的方法落后, 大多固定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框架, 没有相应的软硬件来借鉴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和方法。同时, 由于没有一个专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使得流动性风险管理缺乏计划的完整性和战略决策的科学性。

(四) 货币市场发育不全, 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受限。

目前, 国际金融市场上, 一方面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 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另一方面, 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增强, 银行风险管理日趋复杂。然而, 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方面远远落在了西方国家之后, 国外很多风险管理工具和理念至今尚未在国内银行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我国货币市场发育不完善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上较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我国货币市场的规模小, 市场交易主体较少, 二级市场缺位, 这些直接制约了商业银行的资产变现能力和获取主动负债的能力, 从而影响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的大小。

三、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几点对策

(一) 增强风险意识, 提高资产质量。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逐步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 国家信用不再形成对银行风险的隐性担保的时候,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因此, 社会各个层面, 无论是公众、政府还是商业银行都要对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和警惕。从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来讲, 要深化改革, 创造商业银行良好的经营环境, 规范政府行为、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完善贷款管理制度, 加大贷款审查力度, 强化贷后管理等。

(二) 推行资产证券化、改善资产结构。

在我国银行业应逐步与国际接轨的要求下, 资本充足率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个很大问题。目前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单一, 资本补充渠道狭窄, 在暂时不能有更好外来资本补充渠道的时候, 推行资产证券化, 不实为降低资产整体风险权重的有效方法, 能相对提高资产充足率, 同时对盘活存量资产的流动性也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导致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的最大因素就是个人住房抵押信贷的高速增长, 加上国际游资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投机对银行房信资产价格的潜在影响, 建立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关的法律法规, 稳步推行住房信贷资产证券化不仅是实行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良好开端, 也是防范银行流动性风险, 改善资产结构的有效方式。

(三) 进一步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

一是完善流动性管理模式、改进指标体系设计。商业银行要完善资本负债比例管理, 推进从比例管理到资产负债综合实质性管理的过渡。二是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内控体系。严格控制银行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减少风险的层层积累。三是科学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计划。包括各种长期和短期计划并制定一计划外的应急流动性方案, 以减少流动性风险。

(四) 大力发展货币市场、扩展交易工具。

完善的货币市场是构造商业银行有效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要外部条件之一, 它起着保持金融资产流动性和调节资金供求平衡的功能[4]。在增加货币市场交易工具的基础上, 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 规范金融市场发展, 疏通资金流动渠道, 从而降低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成本、提高管理效果。

摘要:商业银行经营要遵循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原则。在这三项原则中, 流动性处于关键的地位, 资产流动性管理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 流动性风险还未被充分认识, 相应的流动性管理尚处于较低水平, 且大多以定性为主, 定量化的系统性描述很少, 同时, 很多研究还停留在流动性风险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问题的分析范围内。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和不足, 制约我国流动性管理的因素, 借鉴西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经验,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水平。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指标体系,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Whit.Lawtence H.The crisis in American banking.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1

[2]《银行家》研究中心.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课题组[J], 银行家, 2007, (9) .

[3]潘科峰.开放形势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世界经济情况, 2007, (4) .

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 流动性 风险管理 债券市场 信用评级

为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中国银监会于今年1月17日公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并于3月1日起施行。本文旨在对《办法》出台的背景、主要变化和关注点,及其对商业银行、债券市场和评级行业的影响做出解读。

《办法》出台的背景

我国在1995年出台《商业银行法》和1996年出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时,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规定都参考了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Ⅰ。自此之后,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银行业监管框架和政策体系都是以巴塞尔协议为基石和参考方向。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巴塞尔委员会在2008年和2010年相继出台了《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和《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构建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全面框架,在进一步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定性要求的同时,首次提出了全球统一的流动性风险定量监管标准。2013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覆盖率和流动性风险监测标准》,对2010年公布的流动性覆盖率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

2009年,我国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并从2011年开始着手制定《办法》,于2011年10月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在2013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新的流动性覆盖率标准后,银监会对《办法》进行了修订,并于2013年10月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可见,银监会出台《办法》的背景之一是巴塞尔协议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监管标准和技术的完善。

近年来,随着银行业经营环境、业务模式、资金来源的变化,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出现资金来源稳定性下降、资产流动性降低、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加大等问题,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面临的压力不断上升。2013年6月和12月,我国银行间市场曾出现短期流动性异常紧张的现象,暴露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因此,《办法》出台的另外一个背景是应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加大、流动性风险管理压力上升的局面。

总的来看,银监会出台《办法》既是满足国际银行业监管趋势的外在要求,也是应对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上升,加强和提升国内银行监管水平的内在要求。

《办法》的主要变化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本文将《办法》与《指引》及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其他规定进行比较,总结《办法》的主要变化和关注点,解读其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及其他方面的影响。

(一)完善流动性风险定义

《办法》所称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相比《指引》中对流动性风险的定义,删去了“有清偿能力”的前提,删去了“应对资产增长”的目的,《办法》对流动性风险的定义更为严谨。

(二)引入“流动性风险偏好”提法

《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其经营战略、业务特点、财务实力、融资能力、总体风险偏好及市场影响力等因素确定流动性风险偏好,明确其在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愿意并能够承受的流动性风险水平。

“流动性风险偏好”的表述,一方面表明银监会将流动性管理的责任下放到商业银行,明确商业银行管理层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责任,这将提高商业银行管理层控制流动性风险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实际上赋予银行更大的流动性管理空间,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战略规划等选择不同的流动性风险偏好,但前提是必须满足最低的流动性监管要求。

(三)强化流动性风险成本考核

《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在内部定价及考核激励等相关制度中充分考虑流动性风险因素,在考核分支机构或主要业务条线经风险调整的收益时,应当纳入流动性风险成本,防止因过度追求业务扩张和短期利润而放松流动性风险管理。目前,许多商业银行已经采用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指标,实现将风险纳入收益考核,流动性风险纳入考核的原理应该与其一致。

在流动性风险考核体系建立之后,商业银行对长期贷款和债券、低信用等级债券及信托等资产的配置将承担更高的流动性成本,这将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和资产配置产生较大的影响。

(四)更新流动性风险情景或事件范围

压力情景或事件是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全面、准确地情景或事件设定,对提高风险压力测试的有效性和风险管理的预见性具有重大意义。《办法》共列出了15条商业银行可参考的流动性风险情景或事件,其中9条是新增内容,是银监会对银行业现状的总结和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预测作出的更新调整。本次新增的情景或事件,包括负债波动性增加、负债集中度上升、负债期限下降、期限的错配程度增加、盈利水平下降及财务状况恶化等。说明银监会关注到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银行业务复杂性上升等因素,带来负债结构变化、期限错配上升等问题对流动性风险带来的压力。

(五)提高融资管理要求

《办法》要求商业银行提高融资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性,关注金融市场波动对融资的影响,加强融资抵(质)押品的管理。从近年来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来看,同业负债占比上升明显,商业银行融资来源对同业资金市场的依赖度提高。由于同业资金市场资金价格市场化程度较高,价格波动较大,且主要以短期融资为主,因此,负债结构的变化对商业银行融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银监会提高融资管理的要求,有助于约束商业银行过度依赖同业资金市场融资,防范出现系统性风险。

nlc202309051451

(六)引入“潜在流动性需求”概念

《办法》引入“潜在流动性需求”这一新概念,要求商业银行合理评估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业务、为防范声誉风险而承担超出合同的义务及客户的信用水平变化等所带来的潜在流动性需求。近年来,商业银行出现通过表内业务转表外的方式,规避贷款额度、存贷比及资本充足率等方面的限制,表外业务规模明显增长,这导致商业银行的隐性风险上升。因此,对商业银行提出潜在流动性需求的监管要求,表明监管关注表外业务存在的风险,如承销债券中发行失败需提供的信用便利、出于声誉风险考虑对理财产品承担刚性兑付等方面引发的流动性需求。

(七)新增流动性覆盖率、同业市场负债比例指标

《办法》新增流动性覆盖率作为三大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之一(另两个为存贷比和流动性比例),新增了同业市场负债比例作为流动性风险监测参考指标。由于巴塞尔委员会正在修订净稳定资金比例相关标准,因此《办法》暂时未引入净稳定资金比例。同业市场负债比例是指从同业融入资金占总负债的比重。近年来商业银行同业负债占比明显上升,期限错配程度增加,银监会引入该指标意在监控同业负债占比上升对商业银行负债稳定性的影响。

流动性覆盖率的引入是《办法》的重点之一,流动性覆盖率达到100%时,表明在一定的压力水平下,商业银行30天内可快速变现的资产能满足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的需求。此时,基本可以认为,商业银行拥有足够的流动性资产应付短期流动性危机,或者能够争取足够的时间处理流动性危机。流动性覆盖率的计算方法可以简单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1. 合格优质资产的计算

合格优质资产包含一级资产、二级A类资产和二级B类资产。一级资产主要指现金和拥有高等级国家主权信用的债券;二级A类资产主要指30天内变现的损失不超过10%的资产,如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规定中风险权重为20%的证券、外部信用等级在AA-级及以上的债券等;二级B类资产主要指30天内变现的损失不超过20%的资产,如外部信用等级在BBB-至A+级的债券等。在计算合计合格优质资产时,除了对二级资产进行一定的折扣外,还需要考虑对用于抵(质)押融资的二级资产扣减二级资产调整项。

2. 现金流出的计算

对于零售存款和无抵(质)押批发融资业务,《办法》主要根据这些负债的稳定性等条件设定不同的流出率或提取率;对于抵(质)押融资业务,根据抵(质)押品的变现能力(参照合格优质资产的分类)设定不同的流失率或提取率。此外,还需将表内外业务导致的贷款承诺和现金流出纳入计算口径中。

3. 现金流入的计算

对于抵(质)押借贷,即未来30天将到期的含抵(质)押品的资产业务,《办法》根据抵(质)押品的变现能力设定不同的流入率。此外,《办法》还将未来到期的证券、存放同业等业务带来的现金流入纳入计算口径。

总体看,《办法》中流动性覆盖率指标是要求商业银行在保持正常流动性水平下,还需满足在压力情形下的流动性需求;流动性覆盖率的计算公式比较精细,考虑因素比较全面,对合格优质资产、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考虑项的折算率设定较为苛刻,因此该指标的引入对监控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是非常好的量化补充;此外,流动性覆盖率计算方法相对比较复杂,较为苛刻的指标设计对商业银行的达标带来一定的压力。

《办法》对债券市场和评级行业的影响

《办法》中存在多条涉及持有债券的信用评级和商业银行主体信用评级的规定,对债券市场和评级行业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把商业银行主体信用等级下调作为流动性风险情景或事件之一

商业银行是类公众公司,是重要的信用机构,因此其风险和信用状况受到广泛关注。评级机构一方面要积极为商业银行提供评级服务,另一方面也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对待商业银行的评级活动,关注评级变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2.在计算合规优质资产时,按照所持债券信用评级的高低区别设定折算率

3.当债券作为融资和借贷业务的抵(质)押品时,按照债券的信用等级区别设定现金流预测的折算率

按照所持债券信用评级的高低区别设定合格优质资产折算率和现金流预测的折算率,符合基本的市场规律,同时也是对评级机构信用评级的考验,评级机构应坚持自身的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为监管提供更好的评级支持。根据《办法》,持有高信用等级的债券不仅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合格优质资产规模,还有助于降低现金流净流出的预测规模。因此,随着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的执行,商业银行对债券品种的投资偏好将有所改变,利率债券或高信用等级债券将更受青睐,而低信用等级债券的需求有可能下降,或要求更高的流动性溢价。

结语

目前,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外汇占款货币投放的下降及央行对流动性调节态度的收紧等因素,将对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带来长期、显著的影响。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将长期承压,流动性风险管理重要性提高。《办法》不仅引进了巴塞尔协议关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新理念和量化指标,还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期限错配扩大、对同业资金市场依赖度上升等现状,提出了具体的监管规定。总体看,《办法》的实施对商业银行管理和控制流动性风险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在新形势下强化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升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降低流动性危机的发生概率,保障银行业稳健发展。

此外,《办法》的出台是监管环境和政策的重要变化,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水平具有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办法》对外部信用评级结果的运用较多,对评级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评级机构应加强与商业银行、监管部门的沟通,动态掌握商业银行信息,提高对商业银行信用水平的分析能力。

作者单位: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罗邦敏 夏宇宁

上一篇:信息工程系负责人2013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备案需要提资哪些资料和操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