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目标

2024-05-27

心理目标(共12篇)

心理目标 篇1

一、德育及其心理目标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首席之位, 古今中外教育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人类伦理道德进步的发展史,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 道德教育已经被看作是全球性的问题。[1]世界在变化, 物质世界在不断膨胀, 人们在极大丰富的物质世界面前如何找到自己的所在, 如何看待自身, 如何不迷失自我, 这是对另一个领域的探索, 也就是人们要寻找到精神家园使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 给心灵一个归宿。道德教育是让人实现精神家园探索与回归的必然选择。道德教育不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课题, 也是以往时代的课题。[2]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3]177“是对德育活动结果的具体要求, 对德育工作产品的质与量的具体规定。”[3]178科学德育目标的制定是依据个性的特征与社会的要求来实现的。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德育目标具有不同的层次, 总体上讲包括思想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法纪教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提出大学教育阶段德育目标是: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同时, 积极引导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及功能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教育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也是实现大学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中的心理目标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指出,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代大学生德育中的位置和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排除心理困惑、完善心理储备、促进心理发展、提升心理素质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机制、教育内容和形式上为实现德育的心理目标提供了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心理目标实现中的体现

德育目标确立的依据应该考虑德育对象的心理发展特点, 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德育对象的接受程度和已有的心理特征。因此应该明确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它们是有机统一的两种教育, 既密不可分, 又不可相互替代。德育要从心理健康教育中借鉴方法和技术, 掌握心理规律, 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德育的政治方向。

心理健康教育在实现德育目标中有以下体现。

1. 心理机制的保障作用

影响道德学习的因素包括心理的、社会的以及教育的。要想取得道德学习的良好效果, 涉及到学习者的心理接受水平和准备程度。德育要实现个体发展目标, 即塑造完善的道德人格, 必须了解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的心理测试手段对学习者进行各种心理评估, 客观地了解学习者的心理成熟水平、性格特征、神经类型、气质等心理因素, 这可以为德育实现其个体发展目标提供依据。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吸收到道德教育过程, 可以使德育从多方面、多层次对学习者施加影响, 从而保证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2. 教育内容的促进作用

当前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原因的探讨就包括教育内容上的偏差, 其中涉及教育内容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 以及教育内容缺乏层次性, 违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等。[4]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德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传统的德育内容更多的是社会本位的, 即将国家规定的统一和固定的道德准则与规范以知识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忽视了学生的道德需要和道德认知, 因此接受效果不好。现代德育逐渐认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在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探索中开始挖掘教育对象的接受潜能。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根据个体不同时期的心理需要来设计和实施的, 因此更贴近教育对象的实际来指导个体解决其所面临的问题。2007年秋季开始实施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全国统编教材就积极采用了大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比如新生的入学适应,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协调好自我身心, 个人与他人及个人与自然的三种关系) , 正确对待人生境遇, 正视人生的顺境和挫折, 正确看待人生, 珍视生命等内容。这些被纳入道德修养的内容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课题。因此德育教师在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时如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深入了解, 可以在德育课上取得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在进行相同主题的教学时可以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

3. 教育形式的实践作用

德育工作者在德育的实施方法方面不断地进行着探索, 无论传统德育, 还是现代德育都摸索和总结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德育的实效性问题仍然是当今的热点课题。一方面是德育工作者想将德育工作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操作上都做得更加尽善尽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现在的德育工作还存在很多失效之处。比如有学者就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形式化倾向, “习惯于居高临下从社会的需要对学生提出种种要求, 而不善于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心理分析, 以心理咨询的方法引导学生”。[5]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在国内起步较晚, 但是已经显示出它的后发优势, 仅从学生对这种教育的需求和喜爱程度就可看出这方面教育是很有实效的。原因在于它深入人心, 真正考虑学生的切身需要, 真正了解学生的困惑, 也真正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 包括心理咨询、心理保健课、团体心理辅导、朋辈心理辅导、心理讲座、心理社团等。这些教育形式都是以学习者的需要或者问题为出发点, 并能让学习者参与其中亲身体验, 亲自参与自己的问题解决过程, 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担任主角, 这样的学习是学习者真正投入自己心理能量的学习, 是能调动学习者潜能的学习, 因此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如果在开展德育时, 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某些形式, 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引入其中, 将会大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因为有些学生的问题, 或者说学生的有些问题不仅仅是, 或者说根本不是道德问题, 恰恰是心理问题, 这时如果能及时引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就更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摘要:德育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德育目标包括心理目标, 心理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德育方法和内容, 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 尊重学生的心理接受水平。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心理机制的保障、教育内容的促进和教育形式的实践作用, 它为德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心理目标,作用

参考文献

[1]梁金霞, 黄祖辉.道德教育全球视域[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2]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3]鲁洁, 王逢贤.道德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4]潘懋元.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两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 1996, (2) .

[5]闵永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1) .

心理目标 篇2

想要拜访客户,首先要有客户,茫茫人海中,你的客户究竟在哪里呢?我们必须要了解及确认你的潜在客户藏在何处。将目标客户予以分级分类,以便能有效率地寻找、开发。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途径进行:

“提供”的客户名单、名册;

“记录”的每日访谈的细节;

“组织”客户资料予以分级分类;

“选择”拜访的优先顺序;

“计划”拜访的方式与内容;

“选用”有效的方法与技巧;

“收集”各种有关的资讯;

“训练”自己开发、说服潜在客户的能力,

在寻找潜在客户时,我们可以按以下方法去做:

依“个人”的经验、能力去寻找;

依“记录”等有关资料去寻找;

依“职业”关系去寻找;

依“配偶”关系去寻找;

依“连锁”的方式去寻找;

依“第三者”介绍推荐的方式去寻找;

依“团体”的外围组织关系去寻找。

中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心理设计技巧 篇3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体育课程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一方面,每一个运动技能及其教学活动过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事实是各个运动技能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在体育教学价值体系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实现体育课程的总目标。另一方面,运动技能的有些教育功能是显性的,可观察与测量的,有些则是隐性的,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尽量具体、明确,最好用可供观察、测量的外显行为来表示。如何确定更理想的体育教学目标,尚需要心理学工作者与体育教师携手合作,作更深入的研究。

一、体育教学目标设计的心理学功能

(1)知觉功能。了解与某动作技能有关的知识、性质、功用。

(2)定向功能。指对活动的准备,包括心理定向、胜利定向和情绪准备。

(3)反应功能。在教师的执导或说明书的指导下表现有关的动作行为。例如在示范者的指导下进行联系,直至形成正确动作。

(4)复杂的外显反应功能。能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表现全套动作技能,一气呵成、连贯娴熟、得心应手。操作的熟练性以迅速、连贯、精确和轻松为指标。

(5)适应功能。指技能的高度发展水平,学生能依据自己的动作模式以适应特殊的装置或满足具体情境的需要。

二、体育教学目标设计的心理学基础理念

体育教学目标的效果,取决于体育教学目标设计的心理学基础:

第一,学生对陈述目标的意识和兴趣。

第二,目标的明确、困难与数量。

第三,目标置入学习内容的位置。

第四,置入目标的频率。

具体而言,展示目标要结合心理实际,才能受到水到渠成之效。

三、体育教学目标的心理设计技巧

如何科学描述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目标设计应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学习目标中,主要形成了行为观的描述方法与技术,即强调用可以观察的或可以测量的行为来描述体育教学目标。

1.用可以观察的行为术语设计体育教学目标

(1)行为指用可观察的具体的行为表述体育教学目标,以便教师能了解学生是否已经达到其目标。行为表述力求避免使用诸如“懂得”、“领会”、“欣赏”等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词语。因把握这些词语的意义,各人均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理解,这就会给体育教学目标的具体导向及检查带来困难。

表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行为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要求可测量、可评价;宾语则说明学习的内容,应明确、具体。例如:掌握篮球传切配合的方法;提高篮球比赛中投篮技术动作的运用能力;学会运用暗示调节的方法稳定自己在比赛中的情绪状态。

(2)条件的表述。条件是指学生在什么情况下表现行为,也就是说在评定学生的学习结果时,该在哪种情况下评定,要说明是在教师指导下操作呢,还是独立操作。在描述行为产生的条件时,要注意区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产生的条件。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这里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指的是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产生的条件。

(3)标准的表述。标准是衡量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最低要求。对行为标准做出具体要求,使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可测性的特点。标准的表述一般与“好到哪种?”“精确度这样?”“完整性如何?”“在多少时间内”等问题有关。在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行为表述是基本的部分,不能缺少,而行为产生的条件和标准则可据体育教学对象或内容,省略其一或两者全省。例如,“分析高低手行进间投篮技术动作的异同,并从中总结出应用的方法”,就省略了行为产生的条件和标准。用行为来描述体育教学目标,要求行为目标导向明确,使学生清楚明了应该学习的内容,从而增强目标完成的可能性,且行为目标具体、可观察,增强评价的可行性及客观性。行为目标的设计不能琐碎、太繁琐,否则就会物极必反,使体育教学显得机械、呆板,丧失其优势。

2.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表述体育教学目标

由于人有许多心理过程无法行为化,所以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术语也不能完全避免。例如,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应使情感、意志、合作、交往等方面的学习目标成为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表征,促使学生在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及健康知识与方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

因此,可以先用描述内部过程的术语陈述概括的体育教学目标,然后用可观察的行为作例子使这个目标具体化。如“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感和愉快感”,这是体育教学目标的概括陈述。但“体验”是一个内部过程,难以直接观察和测量,每个人掌握的标准不一,所以用可以证明“体验”水平的行为实例来进一步说明。如“用自己的话表述什么是成功感和愉快感”,“能列举2至3种成功感和愉快感的实例”,“能区别成功感和愉快感的异同”。

参考文献:

[1]孙绍荣.教育信息理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季浏主编.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颜军著.体育心理论稿.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

试论实现组织目标的心理动力途径 篇4

社会组织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群体, 其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否依赖于所有组织成员的工作活动。但是组织成员并不是天然地向组织目标看齐。恩格斯说:“就个别人说, 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 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 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 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在一个社会组织内, 组织成员的个人利益追求是他愿意参加组织活动的根本动力。因此, 实现组织目标的心理动力途径是通过满足组织成员的个人需要、利益或目标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促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人的心理动力有强弱之分, 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的心理动力也有强弱程度的不同。组织成员的心理动力强弱程度可表现为对组织目标的心理他律和对组织目标的心理自律两种。相应地, 实现组织目标的心理动力途径包括组织目标的心理他律和组织目标的心理自律两类。

组织目标的心理他律是指组织成员是在外界的强制约束下去完成组织目标。组织成员不是自觉自愿地实现组织目标, 而是由于害怕外界对自己的惩罚, 被动地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目标他律的刚性管理模式的缺陷非常明显。由于组织目标不能被组织成员内化为“我的目标”, 组织成员没有组织归属感, 严重缺乏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随着领导在与不在, 其表现可能完全两样, 只要有可能就钻制度的空子, 利用制度的缺陷损公利己。

要想克服组织目标的心理他律带来的不利影响, 从激励组织成员的内在动力入手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管理者必须将组织目标的心理他律转变为心理自律。组织目标的心理自律是指组织成员将组织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 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组织目标的心理自律与他律相比较, 两者的根本差别在于, 前者是出于自愿, 后者是出于被迫。自律表明组织目标内化为组织成员的内心所要追求的目标, 他律表明组织目标对组织成员而言是外在的异己的目标。当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的他律达到了自律阶段, 他就把外在的组织目标内化为自己的心理需要。需要就是行为的动力, 组织成员具有了实现组织目标的内在需要, 他就具有了实现组织目标的持久动力, 具有了为组织目标而工作的积极主动精神和自觉自愿的持久热情。组织行为学的绩效函数表明:绩效=工作积极性×工作能力, 这个公式说明了组织成员所具有的内在行为动力即工作积极性对于工作绩效和组织目标实现的重要意义。

在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的心理动力上, 组织目标的心理自律是一种比心理他律层次更高和更符合组织需要的动力状态。组织管理者要想使组织成员具有实现组织目标的强烈心理需要, 要想使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的心理他律转变为自律, 就必须将组织目标和成员的个人目标协调统一, 将组织目标的实现转变为成员的个人内在需要, 不能让两种目标相互对立和冲突。

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的统一包括间接统一和直接统一, 相应地, 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的心理自律分为两种高低不同的境界, 即低境界的自律和高境界的自律。间接统一是通过中介将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联结起来, 这时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仍然是两种不同的目标。间接统一意味着组织成员将实现组织目标当作实现个人目标的利己性手段, 实现组织目标是他的手段, 实现个人目标是才他的目的。这是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的低境界心理自律。直接统一是指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完全同一, 组织目标就是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 它意味着组织成员把组织目标当作为个人目标, 实现组织目标既是组织成员的手段, 也是他的目的, 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这是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的高境界心理自律。在企业管理活动的实践中, 达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间接统一的低境界自律的方法主要是行为主义激励, 达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直接统一的高境界自律的方法主要是组织文化激励。当组织成员的个人需要、个人目标与组织需要、组织目标不相同时, 组织管理者设计出一套管理机制, 从而使组织成员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能获得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目标的实现, 这套管理机制就是行为主义激励方法。行为主义激励虽然能使组织成员达到对组织目标的自律和产生能够主动进行组织工作的内在动力, 但其缺陷和不足也很明显。首先, 组织管理者很难分别给予满足组织成员各自不同的个人需要, 因此组织成员的动力激励程度是不相同的, 有高有低。行为主义激励不是持久的, 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的低境界自律是不稳定的, 受到激励时, 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是自律的, 受不到激励时, 组织成员就会逐渐消失对组织目标的自律。其次, 如果组织成员都把实现组织目标当作利己手段, 组织成员之间可能会为了个人私利而进行相互竞争, 组织内人际关系失和与成员间的对立冲突就不可避免, 组织整体的运行绩效和目标实现就会受到极大损害。组织管理者想要克服行为主义激励的缺陷, 必须使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的低境界的手段自律上升到高境界的目的自律。

对组织目标的目的自律是指组织成员把组织目标直接认同为个人的活动目的, 组织成员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组织目标本身去实现组织目标。组织成员不是把组织目标及其实现当作实现个人目标的手段和工具, 组织目标就是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正是因为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的追求是无条件的, 不需要其它个人目标和个人利益的中介, 只要组织及其组织目标不变, 组织成员就会持久地稳定地保持对组织目标的自律, 持久地稳定地受到组织目标的激励。如果组织成员都是以组织目标作为个人目标, 他们就有了一个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 有了共同的价值准则和价值观念, 他们就会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功能最优的集体。在组织的管理实践当中, 为了促使组织成员把组织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 从对组织目标的他律和低境界的手段自律向高境界的目的自律转化, 社会组织一般采取组织文化建设和组织文化激励的方法。组织文化能够影响甚至决定着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的认同程度, 使组织成员把组织目标作为“我”的目标, 把组织的事作为“我”的事。

总而言之, 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心理动力途径包括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的心理他律、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的低境界手段自律和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的高境界目的自律等三个层次, 三个层次的心理动力途径使组织成员对组组目标的实现分别产生三种不同性质的心理动力, 即被动动力、手段动力和目的动力, 三种动力在强度上依次由弱到强。

参考文献

复读生心理调试树立目标会减压 篇5

很多复读生将自己复读的那一学年称为高四,认为这是高三生活的继续。一些老师分析,“高四”学生的心理压力要远远大于高三,对于他们来说,做好心理调节,十分必要。

“高四”心理状态

石家庄二中李玉金老师认为,很多复读生在心理上突出的表现是:低自卑、高焦虑、淡漠,低分复读表现更为突出。

低自卑

自卑的感觉很多人都有,但是复读生由于经历了高考失败的打击,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精力都产生了怀疑:在家庭中,他们感觉无法面对家长;在周围邻居眼中,感觉低人一等;在同学中间,觉得技不如人。

除了高考打击之外,起点低,基础差是部分低分考生自卑的另一个原因。实事求是地说,部分低分考生和其他同学并不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这部分同学学习底子薄、基础差,自卑在所难免。在这方面,高分复读生相对好一些,因为他们虽然没有进入高校,但手里有一个比较好的高考成绩,感觉底气十足。高焦虑

这几乎是所有复读生的“通病”。最大的表现是考试中的患得患失:复读期间,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考试,他们都非常敏感,一旦成绩不好,就会非常着急,而这种情况在普通高三班,并不是特别明显。

师大附中傅涿生老师分析,复读班学生这种普遍的高焦虑,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比普通高三学生更加明确:考个好学校,这几乎成了他们的惟一信念。越是这样,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而焦虑情绪也越重。

此外,来自于社会、家庭的压力,也加剧了复读生的焦虑。在复读班报名现场,家长问得比较多的是:一年能提高多少分?能不能保证明年上重点线?家长的心态,无形中就给复读生增加了压力:明年要比今年强,一年要长多少分。在这样心态下学习,对成绩患得患失,高度焦虑也就不奇怪了。

冷漠

复读班的整体气氛与普通班相比有很大不同。在入学后的前3个月,这里的人际关系非常冷淡,同学之间缺乏交流,同学们普遍缺乏集体观念,很难形成一个融洽的集体,几乎是“你干你的,我学我的”;在和老师的关系上,很多同学对老师缺乏信任,不主动与老师沟通。

另一个明显的表现是,部分复读班的学生轻视老师、对个别老师有抵触情绪,老师的建议根本听不进去。

据老师分析,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属正常,毕竟复读班不同于普通高三,这里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学校,不知道各自的水平与背景,老师也是新面孔。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同学们缺乏安全感,对谁都不信任,表现就会比较淡漠、自闭。复读生的心理调试

针对复读生的几大心理特点,老师们给同学开出了调节的药方: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释放压力。

树立合适的目标

复读生要清楚自己的起点,明白不同层次的复读生高考提升的空间也是不同的,根据这些给自己树立目标。这个目标一定要适合自己,不要过分苛求自己,否则整个“高四”过程,会一直处于低落与失败的状态。

学会减压

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经常压得复读生抬不起头来,这时就要学会自我减压,具体说,就是要学会宣泄和转移情绪以及自我安慰。

首先复读生应该认识到,刚刚结束的高考不管成绩如何,都已经过去了,要尽快走出以前的阴影。

师大附中闫老师介绍,几乎每年都有复读生,本身素质不错,学习成绩也很好,但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影响了考试发挥,无缘理想的院校。但也有部分同学因为心理压力小,平时不很出色,高考却让人刮目相看。

第二,复读过程中,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会接踵而来,每一次考试都有进步是不可能的,复读生要学会正确看待平时的考试,要通过考试检查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自从上了高四,很多复读生就远离了操场,其实在这时,更要学会转移情绪,用打球、听音乐等娱乐形式,来转移自己的心理焦虑。

第三、很多复读生在复读过程中,常常怀疑自己的复读是否有必要,担心复

读一年,高考分数反而下降,浪费青春和精力。这时,就要学会自我安慰:任何一种选择都会有风险,只要自己奋斗过,就不必计较结果,要表现出一种大气与洒脱。

考生增强信心7种方法(2009-04-16 09:04:40)

转载

标签:

杂谈

增强学习实力

考生信心是建立在学习实力的基础上的。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充分调动考生的积极性,保证考试充分发挥。高考前,查漏补缺,建立知识的体系和网络,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掌握高考的要求,来强化自己的学习实力,这都有助于强化高考的信心。

不打疲劳战术

据调查,不少考生都在挑灯夜战。相当多的人夜里12点以后睡觉,搞得筋疲力尽。有些考生上午第二节课就无精打采,甚至趴在桌子上睡觉。疲劳战术使他们陷入心情烦躁的状态之中,从而影响高考的信心。有的打疲劳战术的考生叹息到:高考与我无缘。考生学会打效率战,不打时间战,有节奏有规律地起居与复习,有利于精力充沛,有利于增强信心。

高考目标适当

每个考生相对自己而言都有相对优势的学科与相对弱势的学科。考生要强化优势学科,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并靠它拿高分。弥补弱势学科,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小步子前进,一步一步来提高弱势学科的实力,从而强化自己考试的信心。考生可根据自己一模二模的成绩(正常发挥的条件下)来确定自己高考的期待值。考生把高考目标定位过高,就会增加考试焦虑,降低信心,考生若把考试目标定位过低,影响潜能的发挥。

学会自我微笑

人在充满信心时,满面春风,面带微笑。笑是人充满信心的表现,是人快乐的表现,笑和自信的体验是一致的,是和人的自信相互促进,充满信心使人微笑,微笑使人信心增强。考生经常微笑,内心就会自然滋长自信的体验。

不要封建迷信

这几年高考前,我都接到一些考生的电话,说什么早晨听见乌鸦叫是不祥之兆之类的迷信话。高考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它是由考生的心态和学习实力而决定的。世界上不存在超自然的力量控制考生的命运,迷信只能降低考生的信心。因此考生千万不要去算命、拜佛、求神。

积极自我暗示

暗示能改变自己的信心。积极暗示能提高人的信心,消极暗示能降低人的信心。考生在高考前应尽量避免消极暗示的影响。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积极暗示强化信心,例如,在考试前与考试中默念:“我一定能高考成功!”“我有实力”,“我能行”。

走路挺胸抬头

人的姿势与步伐是和人内心体验有密切关系的。人在充满信心时,挺胸抬头,走起路来步伐坚定有力。考生经常挺胸抬头,走路步伐有力,速度稍快,有助于增强信心。

复读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策略(2009-04-16 09:01:20)

转载

标签:

杂谈

近年来高考复读的人数逐年递增,他们或是在高考补习班或是直接插班就读。他们都有高考失败的痛苦经历,希望通过再次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他们却很少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多数学校并不把他们列入正常的在籍学生之列,还有不少复读生不能像其他学生那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由于许多不利的外界因素及他们自身的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容易陷入心理困境。如何指导他们走出心理困境呢?

策略一:树立信心,确立合理的奋斗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时,善于发现和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和潜力,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同时,要帮助他们为自己确立切合实际的生活和学习目标。策略二:进行理性情绪辅导,改变不合理的信念。

让他们对自己所持的关于自己、他人以及他们周围世界的不合理的信念进行反思和置疑,培养积极健康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品质,优化他们的人格结构。

策略三:加强学习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

复读生高考之所以失利,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科学以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又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诱发出一些心理上的困境。因此,还要注意加强对其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智能等与学习有关的问题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

策略四:进行必要的集体生涯辅导与升学和就业辅导。

相对于普通毕业班的学生而言,复读生对于自己将来的生涯定向、生涯安置、生涯进展等一些问题有更高水平的焦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妨对他们采取集体生涯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择业观等,提高他们升学与就业的决策能力。

心理目标 篇6

成就目标是指“成就行为的目的,它具有认知(如对于情景的认识、成败归因)、情感(如焦虑)和行为(如学习策略、任务选择和学业)特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是成就动机中的目标系统决定了学生的动机模型以及他们的成就行为。Elliott等通过一项实验证明,学习目标倾向组学生不管自身的能力如何,都选择困难的任务,并表现出适应性动机模型。而成绩目标倾向组的学生选择的任务则跟他们的能力水平有很高的相关。Meece等研究了目标系统对中学生的课堂学习中认知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强调学习目标的学生报告了更积极的认知投入,而强调成绩目标的学生显示出低水平的认知投入。Ablarb等的研究则发现,学习策略的使用与目标定向有关。

我国对成就目标的研究,也支持了不同的目标倾向将通过不同的动机模型而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一结论。梁海梅等证实了学习目标通过内部动机这一中介变量对学业成就产生正的影响,而成绩目标则通过外部动机这一中介变量对学业成就产生负的影响。张咏梅等的研究也表明,与成绩目标的个体相比较,具有学习目标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完善的动机模式,即焦虑度适中,成败归因正确,学习策略灵活,愿意接受挑战性任务。已有的研究着重探讨了成就目标的认知和行为的特征,为此,本研究着重了解其情感特征。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作为其学习的一种宏观心理背景,与其成就目标之间存在怎样的一种关系,特别是在升学压力之下的普高学生与无升学压力的职高学生,他们的成就目标倾向与心理健康之间有何联系。

2研究方法

2.1被试

从福州市随机抽取普通高中(好校)、职业高中1(中等校)、职业高中2(差校)各一所,再从每所中学中随机抽取高一、高二、高三各一个班级的学生作为被试,共451人,其中有效问卷371份,男183人,女188人,基本分布情况见表1。

2.2材料

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王极盛根据日本学者铃木清等人编制的量表所修订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查量表》,该量表共100题,分为八个内容量表,分别测查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该量表按两点量表的形式计分,得分越低,说明心理健康状态越好。据报告,该量表重测信度在0.716-0.905之间,分半信度在0.634—0.872之间,内容效度比较理想。第二部分采用浙江大学心理系徐方忠根据Button问卷所修订的成就目标倾向测量问卷,共12个问题,学习目标倾向与成绩目标倾向各6个问题,采用七点量表的形式计分,①表示“完全不同意”,⑦表示“完全同意”,分别计算学生两类目标倾向的得分。整个问卷的再测信度为0.84,因素分析表明该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

2.3 施测过程

(1)在施测之前对主试,即被试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进行集体培训,讲解施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采用集体施测方式,以指导语指示被试填答问卷。

2.4数据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使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IO.O在微机上统计处理。

3研究结果

3.1 高中生在学习目标倾向(L)与成绩目标倾㈦上的差异性检验

为了了解高中生在学习目标倾向与成绩目标倾向上的总体水平差异,首先进行了两者的比较,得出L(M)6.0198,高于量表中点,表明高中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目标倾向;P(M)=4.7968,接近于量表中点,表明高中生的成绩目标倾向一般。由此可见,在高中阶段从总体上来说,学生学习目标倾向高于成绩目标倾向。在此基础上,通过MANOVA分析进一步比较了学习目标、成绩目标在学校类型、年级及性别上的差异,其结果如表2。

由表2可知,学习目标、成绩目标在学校、年级、性别上交互作用均不显著。成绩目标在学校、年级、性别上差异也不显著,表明成绩目标在整个高中阶段是相对稳定的。学习目标在年级和性别上差异不显著。但学校类型不同,其差异极其显著俨<.001)。多重比较分析表明,普高与职高1的学生在学习目标倾向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1),普高与职高2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F<.001),职高学生的学习目标倾向显著高于普高学生(普高M=5.751、职高:M=6.284、职高:M=6.192)。此外,好校与中等校、差校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好校在学习目标上得分偏低,差校得分居中,而中等校的得分相对较高。

3.2成就目标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

由表3可以看出,学习目标与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及冲动倾向等维度间有显著性负相关,说明在这五个维度上,学习目标倾向越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而成绩目标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等心理状态有着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在这三个维度上成绩目标倾向越强,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但成绩目标倾向还与孤独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

表三

根据Buuon的研究,学习目标与成绩目标是目标倾向中相互独立的两维结构,因此只从单方面考虑二者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是不够的,而应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以分析。在本研究中,以学习目标和成绩目标的中位数(L:6.3333,P:5.0000)为分界点,对学生的成就目标倾向进行归类。得分高于中位数的学生为高学习目标或高成绩目标倾向,得分低于中位数的为低学习目标或低成绩目标倾向,从而将学生划分为四种类型:①高成就目标倾向组(L高P高),此类学生占被试总数的26.2%;②高学习目标倾向组(L高P低),占被试总数的25.6%;③高成绩目标倾向组(L低P高),占被试总数的24.0%;④低成就目标倾向组(L低P低),占被试总数的24.2%。这种分类与Ablarb等人的划分是相同的。通过MANOVA分析不同类型成就目标倾向在心理状态的八个维度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成就目标的类型主效应显著,其结果如表4。

表四

进一步的单变量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成就目标倾向组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及冲动倾向等六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分析表明,在学习焦虑上,③组的均分显著高于①组和②组,即高成绩目标学生的学习焦虑显著高于低成绩目标的学生。在对人焦虑上,①、②组的均分显著低于③、④组,表明高学习目标的学生在对人焦虑上显著低于低学习目标学生。在孤独倾向上,①组与②、③、④组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④组与②、③两组也存在着显著差异,表明高成就目标倾向的学生更不容易出现孤独症状,而低成就目标倾向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孤独症状。在身体症状上,①组与③、④两组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高成就目标的学生在身体症状上要显著好于低学习目标的学生。在恐怖倾向上,①组与③、④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②组与④组之间也存在差异,即高学习目标学生的恐怖倾向要显著低于低学习目标学生。在冲动倾向上,①组与②、③、④组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表明高成就目标的学生显著比其他三组学生更不容易出现冲动倾向。因此,从总体来说,高成绩目标和低成就目标倾向组的均分都要高于高成就目标和高学习目标倾向组,即低学习目标学生更容易出现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及冲动倾向等不良心理状态。

4分析与讨论

4.1成就目标在高中阶段的状况

本研究表明,高中阶段学生从总体上来看学习目标倾向高于成绩目标倾向,这说明现阶段我国高中生在学习中更关注的是自身能力的提高与知识的掌握,也说明近些年来素质教育的实践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高中生已不以取得好成绩,获得他人对自己能力的有利评价作为主要追求目标。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也并未完全消除。高考升学压力的存在,使得分数仍是衡量学生学习、学校质量的重要标准,这或许能解释普高学生在学习目标上的得分反而低于职高学生的原因。当然,这也与所选取的学校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在本研究中,所选取的职高好校是一所美术职业中学,差校是一所外国语职业学校,因为没有高考压力,却有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学生们更注重自身职业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可能更倾向于追求自身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丰富,因而职高学生的学习目标显著高于普高学生。

研究结果还表明,成就目标(无论是学习目标还是成绩目标)在高中阶段均无性别和年级的差异,在高中阶段的发展相对稳定,这与Button等人的研究是一致的。方平等人认为,根据发展的观点,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成绩目标的形成在整体上要受到发展水平的影响,即在年龄低的学生中成绩目标的比例可能高于学习目标,而在年龄高的学生中成绩目标的比例可能低于学习目标。关于成就目标的发展趋势,还有待于以后的进一步实验研究。

4.2不同类型的成就目标倾向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

以往的研究大多将成就目标划分为两种独立的类型,即学习目标和成绩目标,进而分别讨论这两种类型,即只以高学习目标倾向或高成绩目标倾向来对学生进行归类,我们认为这样的划分不尽合理,可能会在实际研究中丢失许多重要信息。由于目标倾向是比较稳定的、相互独立的结构,因此应把二者加以综合考虑,以二者的中位数为中界点,将成就目标划分为高成就目标倾向、高学习目标倾向、高成绩目标倾向和低成就目标倾向四种类型较为合理。

本研究中,在这四种类型上的人数分布百分比较为均匀,说明高中阶段学生的确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成就目标,而不仅仅是简单的高学习目标倾向或高成绩目标倾向类型。几种不同类型的成就目标与心理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多重比较中可以看出,高成就目标倾向的学生在心理健康状态各维度中的得分最低,其次是高学习目标倾向的学生,表明具有高学习目标的学生能更好地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而低成就目标倾向的学生在各维度上的得分最高,低成绩目标倾向次之,特别是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及冲动倾向这几个维度上。因此,可以说持有低学习目标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及冲动倾向等不良心理特征,说明这类学生的情感特征更为消极。

根据成就目标的动机模式,具有学习目标的个体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与知识的学习,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易形成学习模式,而具有成绩目标的个体,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自己的能力能否得到他人的良好评价,因而易形成无助模式。Dweck认为,一个具有无助模式的学生在面临失败时,其自尊心会受到严重威胁,这种威胁可能首先导致焦虑和羞耻感,故此易产生学习焦虑和对人焦虑,这使个体更易出现保守的自我保护姿态,表现为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他们对完成任务表现出厌倦,更向往低努力的成功。而对于学习模式的个体,即使失败也仅仅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和改变策略,所以他们在努力时会产生愉悦感,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从上述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将成就目标划分为四种类型能更好地说明成就目标与心理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这还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进一步的证实。

5结论

(1)从总体上来看,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目标倾向高于成绩目标倾向,且学习目标倾向存在着学校类型的差异,职高学生的学习目标倾向高于普高学生。

心理目标 篇7

1. 网络心理咨询的助人目标

网络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师借助网络媒介, 运用各种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协助求助者, 并以恰当的方式解决其心理困扰的过程。它是一种非面对面的异地咨询。从目前的技术来看, 其服务方式主要有电子布告 (BBS) 、电子邮件 (E-mail) 、在线交谈 (Chat online) 、在线心理测评4种。网络心理咨询的助人目标包括三个方面:

(1) 最低目标:向求助者提供情感支持和了解自我

调查显示, 公众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尤如一座金字塔, 45%的人只是需要心理支持, 通过有人倾听和理解自己, 被压抑的负面情绪就可以得到宣泄;30%的人则有心理困扰, 需要医师的分析诊断, 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不到5%的人需要专业心理治疗或心理矫正。因此, 网络心理咨询的第一个目标是要让求助者在咨询师的帮助下真正了解自己的现状, 认识自身, 了解心理健康对成长的重要意义。

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通过在线交谈或在线心理测评来了解。一方面求助者会发现自己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加深对自己心理状况的认识, 进而有可能去寻求更积极的帮助, 从而达到早期预防和诊治的目的。另一方面, 通过一定规模的在线心理测评和合理评估, 也可以进一步掌握某一群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共性和个性, 从而为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资料和依据。

(2) 中间目标:帮助求助者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术

借助网络的交互性和快捷性, 一方面, 有心理问题或心理求助愿望的大学生可以利用BBS、在线交谈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请教、探讨;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心理网站, 针对自己的特殊问题进行个别咨询。心理专家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帮助求助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提出心理治疗的方案, 使求助者学会用建设性方式走出困境。对患有严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求助者应当进行危险性评估, 提醒他们及时治疗;对即刻有自杀企图的求助者, 应缓和他们的情绪状态, 在确保得到其安全保证的承诺后, 立即动员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危机干预。

(3) 最高目标:帮助求助者实现自我成长

帮助求助者实现自我成长是咨询师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但这不是咨询师单独就能完成的。咨询师只是创设了条件, 改变的动力还在于求助者。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青年群体, 本质上并不属于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但由于社会节奏加快、竞争加剧, 他们的心理压力加大也是客观的事实。部分学生在学业、人际交往、情感、择业等方面产生的如迷惘、烦恼、失望、忧虑、悲伤、恐惧、愤怒等心理问题均与成长中的困惑有关。由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普遍属于发展中的问题, 而且多数问题能够通过积极的自我救助和认知改变加以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上网积极获取心理保健知识、努力保持心理平衡、主动解决心理困惑, 正成为大学生的一种自觉和有效的行为。因此, 最根本的还在于求助者发挥自身潜能来调整与完善自己, 进而实现自我成长。

2. 网络心理咨询的局限性

较之传统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方式, 网络心理咨询有自身的独特优势, 如易于为当事人保密、易于创设良好的咨访氛围、易于当事人的自由选择、信息量丰富、方便快捷、易于思考分析、易于案例的保存与查询、易于为当事人节省经费等。[1]但网络不是万能的, 网络心理咨询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1) 信息的不完整性

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使求助者敢于更真实地表达自己, 可以避免面对面交流中出现的顾虑和尴尬, 但也带来了责任感的缺失———求助者可能提供一些虚假信息, 误导咨询师的分析诊断。在网上, 咨询师无法全面观察收集包括求助者的目光、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变化等与咨询内容有关的参照信息, 无法通过与求助者有关系的人获取间接资料及证实相关事实, 也难以运用适宜的态度和一般的咨询技术促进咨访治疗关系的建立, 更无法有效对素未谋面的求助者做出准确的咨询报告。在不完整信息反映的症状背后, 极有可能潜藏着非常严重的 (诸如社交人格障碍、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等) 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根本不适合采用网络心理咨询, 此时咨询师提供的帮助不但解决不了问题, 还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造成消极影响。

(2) 身份的不确定性

对咨询师来说, 出于安全的因素需要确认求助者的身份。当求助者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时, 需要与其家人或就近的医疗机构取得联系。然而虽然许多网络咨询师要求求助者提供姓名、地址、电话等信息, 但这些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很难验证。同时确认身份的要求也可能将一些求助者拒之门外。

(3) 咨询环境的不稳定性

咨询实践表明, 环境对咨询效果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心理咨询要求咨询时间预先约定, 咨询地点相对固定, 咨询环境安静、隔音, 保证咨询过程不被中断, 使求助者处于一个易唤醒的水平上。[2]一般咨询环境都经过精心布置, 使求助者感到舒适和放松, 有利于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及自我暴露。而网络咨询经常会出现网线繁忙、掉线, 其他无关网民闯入或病毒干扰等异常情况, 使咨询过程中断。还有学生上网一般在集体宿舍、网吧、学校机房等人多、环境嘈杂的地方, 这些都不利于求助者进行深层问题的探索。

(4) 干预的不连续性

在网络心理咨询中, 求助者与咨询师主要通过在线的书面语言交流和利用E-mail进行沟通, 缺乏对求助者口语和体态的观察, 并且书面语言表达不正确、打字速度慢等原因也会造成交流障碍, 所以可能会在诊断上产生较大误差。心理辅导与治疗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 当咨询师发现求助者情绪不对, 由于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而难以进行跟踪治疗。同理, 对有自杀或他杀念头、有受虐或暴力倾向、出现幻觉等情况严重的求助者, 咨询师也根本无法实施干预。

3. 网络心理咨询的解决策略

(1) 在心灵层面上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咨访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咨访关系是网络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求助者的问题直接源于他的心灵, 如果不深入求助者的内心世界, 那么咨询师的帮助和治疗只能停留于表面, 不能够真正解决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因此在与求助者的沟通中, 咨询师只有用心去感受求助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尽可能快地赢得求助者的认可与信赖, 让求助者获得一种安全感, 才能应用相应的方法帮助求助者。在心理咨询中, 咨询师与求助者是一个互信互动的整体。咨询师并非控制者, 而是一个好的倾听者、诊断者、指导者, 能运用职业技巧引导求助者, 使求助者能够更好地倾诉和表达自己的压抑情绪, 帮助求助者走出心理困境。

(2) 加强网络咨询信息交互平台的建设

网络心理咨询要求求助者与咨询师都具备便利的上网条件, 并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和操作电脑的水平, 还要求网络运行正常, 传输快捷。目前, 各大高校都创办了心理咨询网站或开辟了心理咨询栏目。一些热心心理咨询事业的专业人士也开设了个人博客和论坛, 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从服务的方式看, 主要是电子邮件、BBS, 而在线即时交谈和视频交谈等交互性强的信息交流手段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从交互双方的数量看, 有自主交互 (求助者与机器的交互) 、一对一的交互 (求助者与咨询师一对一的交互) 、一对多的交互 (一个咨询师与多个求助者的交互) 、多对多的交互 (多个求助者进行讨论, 咨询师在必要时进行指导) 。根据心理咨询的需要, 设计对应的交互模块, 每个模块提供可选的同步或异步交互工具。[3]无论求助者选择哪个模块的心理咨询, 先要登记注册, 咨询结束后由系统自动记录并保存。因此, 进一步加强网络咨询基础建设, 尤其是信息交互平台的建设, 积极发挥网络咨询的优势和潜力, 应是今后网络咨询的发展方向。

(3) 提高咨询师的专业素质

心理咨询人员必须是取得执业资格、具有心理咨询知识和能力的人员。他们应该拥有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 能熟练运用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 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要提高咨询师的专业素质, 必须加强对心理咨询人员的培训。包括信息素养、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心理咨询伦理道德规范的培训。咨询师应熟练掌握计算机使用和网络技术, 能够处理简单的、突发的计算机和网络故障, 以保证咨询活动顺利进行。由于网络心理咨询的可移动性、异地性和咨询信息的电子化, 有些内容可能牵涉到个人隐私, 咨询结果一旦公开可能会伤害求助者的自尊心。所以有必要规范和强化咨询师的基本伦理道德意识。尤其在遇到危急情形时, 需要咨询师具备更具适应性的专业素质, 包括对危机事件的迅速反应和处理, 快速联系社会支持网络, 帮助求助者恢复心理平衡。总之, 咨询师自身的职业人格特质和专业素质对咨询进程和效果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4) 与传统心理咨询相结合

传统心理咨询主要是一对一的个别心理咨询, 咨询师和求助者双方的交流是直接的, 在时空上不存在距离感。咨访双方除了言语表达外, 还有丰富的非言语表达, 这样可以较快地实现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的心灵沟通。而网络心理咨询尽管也有个别咨询的功能, 但由于时空和语境等原因, 使得目前咨访双方沟通、交流的效果从总体上看还不如传统心理咨询, 但是它的大容量信息、形式的多样性、全新的时空特色和高效率的技术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同时满足较大范围人群的多种心理需求, 特别是对高校大学生实施发展性咨询和开展心理知识的普及较为有利。正是由于传统咨询和网络咨询各有利弊, 因此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 实现优势互补, 才能使心理咨询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

参考文献

[1]李雪平.网上心理咨询的优势与不足[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 (1) .

[2]乐国安.咨询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心理目标 篇8

一、“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包括哪些方面?何为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对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意味着什么?对于少年儿童而言何谓心理健康或不健康,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有什么联系?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心理素质又是什么关系呢?

(一) 关于心理健康相关概念与理解

对任何生物体而言, 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健康与不健康不是绝对的对立, 而是相对的有过渡性阶段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个人可以实现其能力、可以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工作有所成效、可以为其所在的群体有所贡献的健康幸福状态。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其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1]心理健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 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同于成年人, 他们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见表1) 。而心理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 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 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心理异常在社会适应方面的表现为:忧郁、狭隘、嫉妒、惊恐、残暴、敏感、自卑。但是要清晰地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 简称为心理教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 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 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1]因此,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 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等同于心理素质教育。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在遗传基础之上, 在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下, 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中, 心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与内在动力, 对内制约着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对外与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影响主体的行为表现。”[2]“性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 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 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 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提高, 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 决定行为适应与否。”[2]

对上述概念的梳理有助于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中的“心理健康”含义的理解。处于心理发展期的青少年学生, 由于心智尚未成熟, 对社会接触和了解不够, 因此, 不能使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的心理与行为。在论坛中有教师提问:学生在学习难度动作时具有胆怯心理是否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显然不是, 任何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都会有胆怯心理, 关键是如何对待, 采取什么措施, 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

有教师举例: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女学生, 在1.1米高度的跨栏架上做跨越式跳高动作, 但总是不能完成, 教师将跨栏架换成橡皮筋后, 她很轻松地跳过去了。这就说明心理健康因素对掌握技术要领的重要性, 这里使用的“心理健康”一词应该是指“心理素质”的含义, 与是否健康没有关系。在上述例子中, 其实并不涉及到“心理是否健康”的问题, 而是心理素质的不同表现。因此, 在体育教学或教学研究中使用“心理素质”一词更有利于表达的逻辑性与准确性。

(二) 关于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指个人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它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而不断改变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 人体维持着生理和心理的平衡状态, 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如江苏沈锋老师所说“个体一生不断面临新的情境, 每一发展阶段都有特定的要求, 如, 人格发展、对父母心理上的独立、职业选择、人际关系、婚姻、家庭、退休、死亡等。社会适应是一个毕生的过程。”再结合心理健康标准可以看出, “社会适应”属于心理健康范畴, 是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表现, 是一种长期适应的过程, 对于个体而言,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断发展变化的特点。因此, “中小学教育阶段,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过程中, 需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匹配 (江苏沈锋) ”。“只能说体育课具有促进社会适应这方面的功能, 但也是众多教育中的一角, 还有其他教育也在共同发挥作用 (江西毛华燕) ”。

(三) 关于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积极的心理变化。因此, 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变化都可以叫做发展。如, 由于疲劳和疾病等原因而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 就不能称为发展。一般地说, 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 主要是表现在受教育者智能和个性品质的发展两个方面。智能主要是指一个人的认识能力, 它表现在受教育者的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在一个人的个性发展上, 教育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受教育者的个性品质的发展过程, 也与智能发展过程一样, 主要是在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下逐步实现的。总之, 心理发展借助于教育的内容、方法, 教育者的言行, 以及教育情境, 激发和诱导受教育者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以及形成各种能力和个性特征。

由此来看, 体育活动以及体育教育对发展儿童青少年的智力, 尤其是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甘肃董平老师所言:“体育与健康学科是将学生体质、能力、意志、精神等有机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手段, 旨在使学生身心和谐、人格完善、情感丰富、心情愉悦、涵养得以提高。”四川阎光辉老师认为“在体育教学中, 我们需要坚持培养学生人格的魅力, 促进学生养成坚韧、拼搏、积极向上、忍让、宽容等良好的品性。”可以看出, 这些良好个性品质也恰恰是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基础, 没有良好的个性品格的人更容易走极端, 或者做出不太合乎常理的事情。而在体育课程中, 我们强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 也要重视通过体育学习促进学生智力与个性品质的发展。《课标》中的“心理健康”可以理解为“良好的或健康的心理发展”, 具体体现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或促进, 这种心理素质的发展中包含着社会适应能力及个性品质和智力发展。

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在体育课程中的体现与落实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个比较宽泛的范畴, 其他学科或者很多活动形式也同样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那么, 体育课程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是什么关系?体育学科自身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发展的根本是什么?哪些是核心, 哪些是抓手?或者如谢雷老师的问题:体育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有什么内在关系?又如龚朝晖老师的问题:体育学科更适合或更有利于达成哪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呢?具有体育学科特点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科内容有哪些?

(一) 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为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如, 山东于周涛老师所言“体育实践课与其他学科相比, 在环境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体育操场是开放的, 教学空间比较大, 因此环境变化多, 角色转换快, 信息交流频繁, 这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那么, 体育课程的哪些特点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呢?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 简称为心理教育或心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 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 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在网络讨论提供的“案例1”中“美国的学校和学生们都特别重视在体育比赛中获得的奖项。在很多人看来, 体育活动, 如, 球赛, 甚至包括给球赛当乐队成员, 都能培养青少年的品格和基本生存技能, 如, 团队协作、冲突解决等。”这种情况看起来类似于我们的课余训练队或体育俱乐部, 虽并非学校体育课, 但相对而言, 比起专业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与我们的体育课程更接近了一些。而且, 在论坛中教师们还给出了很多关于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的品质的内容, 如, 培养顽强的作风、敢于挑战的勇气、经受挫折的能力、乐观自信、胸怀开阔、积极进取、自尊自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宽容忍让等等。那么,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一个人这么多优秀的品质呢?

讨论中大家还举出了很多例子。如, 一位老师提到“在自杀的中学生和大学生中, 体育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 因为负面情绪可以在经常的体育活动中得到宣泄, 体育使他们变得性格开朗、胸怀开阔、乐观自信、勇于战胜困难。”这个例子也说明长期艰苦的体育训练可以铸就某些良好的心理品质, 成为抵御和防范不健康心理的真正利器。

在综合大家观点和讨论的基础上, 我们将体育运动的心理促进作用概括为4个核心要素, 即:艰苦训练、不断挑战、体育竞赛、团队精神。在运动参与过程中伴随着这4个要素会引发许多其他心理特征, 从而塑造练习者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进取的心态、竞争与合作精神、胜负与荣辱观以及贯穿始终的心理调节等。

这些优良的心理品质不但使一个人成为非常优秀的个体, 而且也为其心理健康奠定个性基础。

(二) 利用体育课程的四大特性, 落实心理发展目标

作为学校教育的体育课程是否具有同样的功效呢?如何落实并发挥学校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作用呢?作为学校教育的体育课程, 与专业运动训练、课余运动队甚至体育锻炼娱乐均存在较大差异, 不可混为一谈, 但也离不开体育运动对心理发展的独特作用。而且, 所谓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促进也不是在课堂上孤立存在的, 是伴随着运动学习而进行的。因此, 将体育运动“四要素”灵活运用在体育课程中, 是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关键。

1.苦中寓乐。在教学中需强调体育活动的强度与数量, 追求“苦中作乐”, 磨练坚强毅力。正如杨正伟老师所言“锻炼后的快乐, 提高后的快乐, 那种历尽千辛万苦、克服层层困难的‘学会’、‘能’做某个技术动作的快乐, 在现在的体育课上缺失了。而由此所附带的诸如坚韧、顽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意志品质的培养, 可能在快乐中也消失了!”在平时的教学研究中, 我们更多在关注如何让学生获得快乐, 体验运动的乐趣, 殊不知体育运动的乐趣往往躲藏在“吃苦”的背后, 那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痛或累的“苦”才是引发学生心理变化, 需要学生学会坚持和忍耐, 迫使学生不断体会身体感受的关键所在。而且正因为身体各种感知觉 (疼、累、兴奋、开心、悲伤等) 都是身体和心理的深刻体验, 也因此而记忆深刻、影响深远。

在笔者曾经对466名小学生家长的调研中得出一些结论:赞成孩子在体育活动中多吃苦的家长占94.3%。当然, 只有苦而没有甜、没有乐, 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 体育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难点就在于如何让学生能够“苦中作乐”, 引导学生心甘情愿地“吃苦”。

2.适度挑战性。帮助学生确定体育学习目标, 努力挑战自己, 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体育课堂上不需要学生挑战运动极限, 也不一定是超越某名学生, 更为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在运动学习中挑战自己, 挑战运动的高度和远度, 挑战胆怯的心理, 挑战痛苦的感受, 学会努力坚持, 这是体育课程内容一个比较外显的特性, 是一种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如, 湖北徐敏老师所言“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觉克服各种困难, 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中体验乐趣, 进而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克服各种困难, 体验战胜困难带来的喜悦, 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这才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的之一。”学生在运动参与的不断挑战过程中, 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压力, 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 学生需要自我鼓励, 激发自我动力, 需要调节心态, 充满自信心, 不断追求下一个目标, 这是帮助学生不断战胜困难、保持积极心态的过程, 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发展。

3.竞争与竞赛性。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竞争与竞赛活动中, 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的兴奋性。在体育教学中, 中小学生会因为一个接力赛跑的输赢争得不可开交, 会因为输掉一场球而痛哭流涕。如, 江西毛华燕老师所说“学生在体育竞赛中学会了遵守规则, 做游戏不犯规, 学会正确对待输赢。”“经常参加体育比赛, 激烈的竞争也使学生变得自信和坚强, 胜利使他们获得自信, 失败使他们经受挫折的考验。”当然, 有时由于学生的技术掌握不够而无法组织正式规则的比赛, 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一些体育竞赛性练习或竞争性游戏, 激发学生的兴奋性与竞争意识, 帮助他们学会处理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理性看待输赢, 乐观面对挫折, 这也是体育课程落实心理发展、心理健康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

4.合作与交往性。在学习过程中, 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激励和帮助, 因此, 在体育学习时常采用分组或小团体的方式进行, 尤其是一些集体运动的项目本身就依赖于多人合作, 在团队学习过程中有配合、有责任、有纪律, 也会有矛盾与冲突, 这些都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提供机会。其实, 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组织方式在其他学科中也被普遍运用, 但在体育活动中小组成员往往会有一些同甘共苦的深刻经历, 因此, 成员间的团队凝聚力也会显得更强烈些, 影响也会更深刻。这也是体育学习在促进学生与人交往、相互配合以及处理矛盾方面的特性所在。

(三) 学生体育学习中心理发展的动力:体验积极情感, 形成良性循环

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 需要面对劳累和酸疼、竞争和挑战、矛盾与冲突, 甚至需要面对最直接的挫折与失败, 这既需要自己的心理调节, 也需要来自外界的支持、帮助与鼓励。因此, 帮助学生在运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见表2) , 形成良性循环, 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力, 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如, 浙江张建林老师所言“老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是带着激情鼓励进步的学生, 鞭策气馁的学生让其形成积极的态度, 这会让课堂氛围走向良性循环。重视这些因素是一位教师走向真正教书育人境界的开始。”

在我们曾经做过的对小学生家长的一项调研中, 关于体育活动除了身体健康方面对孩子的积极作用, 其结果由高至低排序为:磨练意志力 (93.9%) 、积极乐观的态度 (87.1%) 、培养规则意识 (68.9%) 、调节心理平衡 (66.5%) 、交往能力 (64.6%) 、学会面对成功与挫折 (63.3%) 。当然, 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各个方面的促进与培养也不是完全分离的, 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 厘清核心概念, 抓住体育课程、体育活动的一些本质特性, 落实具体做法, 进行长期地引导与渗透, 才是体育课程真正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落到实处的关键。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潘建芬认为“有意关注课堂上学生的体育品行, 及时观察不同学生的行为表现, 在体育教学中捕捉教育时机, 优秀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凸显得会更充分、适切,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汉仕.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心理目标 篇9

1、趣味性———经常变换练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体育活动也是这样, 只有练习者对活动内容具有强烈兴趣, 他才会全身心投入练习, 才会对身体练习发生各种心理反应和情感体验。初中生的逆反心理是最严重的, 身顺心违、心不在焉、有形无神等身心分离的机械操练和重复状态是不会促进练习者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 只会增加他们的逆反。并非所有身体练习本身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在很多情况下, 趣味需要营造, 兴趣需要培养。

因此, 体育教师要具有设计趣味性练习和激发运动兴趣的能力, 经常变换练习的内容、形式、要求等, 可以促使练习者对活动产生兴趣, 因为人们总是容易对新鲜的事物产生探究的欲望。队列队形、跑步路线、徒手操动作、游戏规则、器械特征等等, 都可以经常变化, 不断出新, 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参与。使教学内容妙趣横生, 令体育课堂充满快乐。这样, 身体练习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功能才能得以实现。

2、困难性———确定适宜难度

身体练习所具备的困难性, 是需要练习者付出必要的意志努力去克服困难, 完成练习, 例如耐久跑, 尽管其动作技术很简单, 但学生要完成有一定要求的耐久跑, 就必须付出足够的意志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对练习者心理的发展才具有较高的价值和实际意义, 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形成。运动的困难性是对学生的勇敢精神是一种挑战, 运动的困难性会使练习者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感和焦虑感, 练习者必须克服恐惧心理, 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表现出足够的勇敢精神, 才能完成练习任务。当学生战胜恐惧, 完成了一个具有惊险性的练习时, 他会产生信心倍增、重塑自我的感觉。

因此, 体育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 应根据初中生身体发展的实际状况, 选择具有适宜困难性的练习内容, 包括动作难度、动作数量、动作质量等, 以保证身体练习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由于所有学生的现有水平不可能一致, 体育课上的分层教学也是必要的和必需的, 体育课上提供不同困难程度的练习供学生选择, 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是培养学生自信和自尊的有效途径, 也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条件。

3、合作性———营造合作情境

各种双人、多人和集体的表现出较高合作性的运动形式, 这些练习应成为体育课常用的练习形式, 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体育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可以吸纳很多简便易行、效果良好的方法, 例如拓展训练中的许多培养团队精神的练习方法为我们体育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主动设计、选择具有合作意义的身体练习内容和形式, 应成为体育教师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 应引起体育教师的充分关注。

因此,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适时营造合作情景, 对学生提出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要求, 让学生在共同参与、协作配合的练习中相互沟通, 建立信任、互助的人际关系, 体验到进步或者成功的喜悦。体操运动中的帮助与保护, 相互协作的集体游戏, 球类竞赛中的战术配合, 各种合作跑等对于培养合作精神, 促进人际交往具有良好作用。

4、竞争性———创设竞争氛围

竞争性是体育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身体练习的竞争性和竞争结果的刺激作用, 可以使练习者的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得到提高, 初中生在竞争结果的刺激下产生强烈的心理体验, 如胜利的喜悦, 失败的懊丧, 成功的快乐, 挫折的焦虑等, 一群面对竞争而无动于衷的学生是体育教师的悲哀。在胜利中体验成功, 品尝快乐, 在失败中体验挫折, 调节情绪, 这正是体育的魅力所在。

体育教师应积极创设竞争氛围, 适时安排竞争性练习, 如球类竞赛、各种接力赛、双人的对抗、游戏中的竞争等。正确引导学生对待竞争结果, 使学生在竞争中适应, 在竞争中成熟, 在竞争中成长。

5、结语

体育课程心理健康领域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这一手段来实现的, 在体育课中采取经常变换练习、确定适宜难度、营造合作情景、设计异常练习、创设竞争氛围等多种有效措施, 可以更好发挥体育活动增进心理健康的功能,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当身体练习具备了以上几个条件其中之一时, 这项运动就具有了促进心理发展的可能性, 身体练习具备的条件越多, 其促进心理发展的价值就越高, 达成体育课程心理健康领域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教学实践中, 作为一线体育教师应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 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 关注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摘要:体育课程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的途径实现的, 身体练习是达成体育课程心理健康领域目标的主要载体。但是, 并非所有的身体练习都具有等效的促进心理发展的价值, 当身体练习满足某些特定条件时, 这项运动才具有促进心理发展的可能性, 且身体练习具备的条件越多, 其促进心理发展的价值才能越高, 达成体育课程心理健康领域目标的可能性才能越大。本文对身体练习促进心理发展的条件进行研究, 以便于体育教师创设身体练习促进心理发展的条件与氛围, 帮助体育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练习方法, 更好地发挥体育课程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功能, 达成体育课程心理健康领域的目标。

心理目标 篇10

关键词:商品经济,商业广告,营销手段,消费者行为心理,广告策略

随着商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广告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斥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商品的高度过剩加剧了竞争的激烈。以过剩的商品去追逐有限的消费能力,这逼使企业必须不断推陈出新,运用各种各样的营销手段去吸引消费者。作为商业营销手段之一,广告对商品销售的拉动力不容小视。经典的广告不但可以像民谚俗语一样脍炙人口,同时也能让整个品牌的形象声誉鹊起。Adidas品牌和它的广告口号“Nothing is impossible.” 已成为经典的流传。好的广告创意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智慧闪光,经典的背后是广告营销人员对目标客户群消费行为心理的准确把握。

一、 广告的含义和特征

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商业广告,是广告研究和从业人员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增强广告活动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具有不容质疑的作用。“广告”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的“adverture”,意思是“大喊大叫以吸引或诱导人们的注意”。在中古时期逐渐演变为英语“advertise”,含义为“引起人们的注意,告知某人某事”,这与汉语中广告的字面意义——广而告之——颇为相似。但随着经济和广告业的发展,广告早已具有了原始的广告概念所不能涵盖的丰富意义。“商业广告就是在广告主付费的基础上,通过大众传媒的一种非个人的交流形式,目的是劝说公众对其产品和服务进行消费。” [1]

根据定义,商业广告应该具备如下三个特征:付费性、劝说性、媒体性。首先,广告的付费性是区别于其他宣传活动的重要特征。新闻报道也可能宣传企业和产品,甚至也起到广告的促销作用,只要不是以付费或其他报答为条件的,它就只能是新闻而不是广告。其次,广告中传递的信息必须以说服消费者喜欢并购买该商品为目的。不以劝说为目的的信息提供,就无异于新闻解说。再次,广告的另外一个标志性特征是它的信息必须以媒体为载体,其信息受众是一个群体而非个人。

二、 商业广告的微观经济价值

广告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艺术。广告的起源和发展起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反作用于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广告业繁荣发展的今天,广告对整个社会系统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和作用。本文着眼于广告作为一种经济营销手段对经济微观主体的价值研究。商家和消费者是经济领域里受到广告直接作用的两个微观主体。

1.对于商家而言,广告是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

(1)广告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

广告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企业通过广告可以了解同行业生产和发展的状况、价格情况、市场情况和不同的竞争对手的信息,使企业在产生忧患意识的同时也产生进步意识,指导企业做出有创新性、紧跟市场行情的决策,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推动新技术的运用,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2)促销产品,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

一般消费者认为,广告会对商品质量的好坏起到一定担保作用,而做广告的商家至少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一定经济实力和自信。消费者更愿意购买价格较高的知名商品,而不愿意购买在广告上从未出现过的商品。一项研究表明,在经济不景气时继续做广告或增加广告的企业,平均在2至3年后增加了82%的销售量,而删减广告的企业平均只增加了45%的销售量。[2]

(3)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

当今社会,企业林立,竞争激烈,“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着眼于发展的企业必须运用各种营销手段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广告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对企业形象的树立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广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可以借助媒介的威信来提高自身的威信,这是一种光环效应。一些权威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等等得到公众的高度评价和特别青睐,这些媒体的宣传会使公众对一个品牌及其产品产生移情作用。另一方面,广告在宣传产品的同时,也会传达出有关企业形象的一些隐性或显性信息,例如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创新理念、严谨作风等,都会随着广告的反复播出深深烙印在公众的心目中。

2.对于消费者而言,广告引导消费、刺激需求

(1)教育作用。

当今社会,由于科技和商业的迅猛发展,琳琅满目的商品充斥市场,品种繁多,功能各异,消费者常常苦于没有时间、精力和渠道去获得足够的商品信息,做出最优选择。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到的广告恰好解决了消费者信息获得的难题,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甚至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从广告中充分了解产品信息和市场行情。通过广告宣传,消费者可以掌握品牌的优势和产品的价格、功能、特色以及使用方法等多方面信息,从而做出最优选择。

(2)刺激需求的作用。

由于媒体上广告的大量出现,一方面,在人们了解到的产品信息和种类日趋丰富的同时,许多人们以前未意识到的新奇商品、新奇特色等成为人们的新的消费热点。另一方面,不断扩大的消费规模又进一步促进了成本低廉的批量生产,激烈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了产品竞争和创新,其结果必然是产品价格的下降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从而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

在经济领域里,正是由于广告对商家、消费者的双层作用和商家、消费者对广告的双层关注,才促成了广告对企业产品营销的重要作用。为了使广告发挥最大的效用,人们从方方面面对广告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对消费者行为和心理分析的角度,对广告信息目标和策略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三、 商业广告的消费者行为心理目标及策略

目标1 :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

对于大多数商家来说,做广告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使公众记住自己的品牌,而且希望在一系列同类品牌中,自己的品牌是公众记忆最深刻的一个。这样该品牌才能成为最流行的、消费者购买首选的品牌。

策略一:持续重复。有效广告营销的关键在于,找到你能承受得起的广告媒介之后,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做广告。有时,这意味着你的广告应该持续数周或数月。只有反复地刺激潜在顾客,人家才可能会对你的东西产生兴趣、欲望。听说过 “七次法则”吗?惯常情况,对于一个特定的受众,一则广告只有重复出现七次以上,才会撩起人家的兴趣。

策略二:品牌广告语。一个经典的广告语会因其简洁凝练、富有韵律、含义深刻、幽默诙谐等特点广为流传,从而成就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例如:Communication unlimited. 沟通无极限(摩托罗拉);Just do it. 只管去做(耐克运动鞋);Good to the last drop.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斯威尔咖啡)等,这些精彩的广告语已经成为佳话,这些品牌也深受人们喜爱。

目标2 :诱导积极的品牌情感

长期以来,广告与营销心理学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将消费者行为视为纯理性的、仅仅注重技术与功能性以及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标准的活动。据此,消费者决策一般经历确认(注意与知觉)、过滤、定位、确定和满足等心理过程。这一理论模型由于排斥消费者在广告与营销中的情感与体验作用,因而面对21世纪消费者个性化的特点就失去了指导意义。[3]近年来情感与体验营销理论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受到广告与营销界的普遍重视,该理论认为在消费者的品牌观念和消费决策中,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依赖因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情感关注成为提升广告吸引力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很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广告所营造的积极情感真的会转移吗?又有多大程度的转移?欣赏一段广告就意味着喜欢一种品牌了吗?广告营销本身就是一种几率的博弈,广告的欣赏就会很大程度上增加消费者购买的几率。

策略一:具有愉悦力的情节广告。一段优美或是令人振奋的情节会让人对一个品牌产生积极的偏爱情感。例如一则航空公司的广告,没有简单理性地介绍该公司航班安全准时到达目的地的统计数据,而是展示了家庭团聚的欢乐画面和商业会晤成功之后的振奋和鼓舞,在传达了航空公司安全准时的承诺的同时,更附加了一份情感上的关怀。柯达的一则“留住生活之美”的广告演绎了一段温馨感人的画面:家人用节日的丰盛晚餐迎接部队探亲回家的儿子,婚礼上父亲依依不舍地把女儿交给女婿。

策略二:幽默广告。幽默向来是广告情感煽动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社会需要幽默,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现代人紧绷的神经需要松弛一下,幽默就是最好的精神调节剂。幽默广告将创意主体的敏锐和巧思通过轻松诙谐的情节表现出来,它内庄而外谐,雅而不俗,在潜移默化中感化目标受众,使“上帝”怦然心动,购买便从心动开始。幽默广告使人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下完成对商品或服务的认知、记忆、选择和决策的思维过程,促进受众对广告品牌形成良好的态度,形成一种娱乐性的消费文化,成为现代营销中有效的“软销”策略,在商业广告领域有极为广泛的应用价值。想必很多人还记得步步高品牌的一则经典广告:一句 “喂……小莉呀?”还有那个提着裤子从厕所中跑出来接电话的镜头,让人不觉莞尔。主人公一系列集中式的接听电话的尴尬窘态,使无绳电话的效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彰显。

策略三:幻想广告。在现实社会,由于主客观的因素人们总有自己不能实现但又梦寐以求的梦想。在幻想中人们会体验到一种实现梦想的快乐。很多广告充分利用幻想场景来引导消费者进入一种积极情感中。例如一则运动鞋广告中,一个普通男孩穿着该品牌的运动鞋,感受着NBA球场上体育巨星的风采。

目标3 :激发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自我保护是每一种生命都具有的本能,更何况人类。这种本能会使我们尽可能地远离已知的危险,这种危险可能是大火、洪水、疾病或战乱,也可能是工作失利或者有损形象的尴尬场面。这种本能驱使我们采取行动趋吉避凶,因此很多商业广告利用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广告策略:焦虑广告。“某种症状或某种表现若不及时治疗,便会出现这种或那种问题,甚至有生命危险。”这是很有效的一招,最明显的如舒肤佳香皂的广告,它告诉人们:公交车上手臂和别人接触、公园里小朋友玩滑梯、大人抱小孩时脸贴着脸等,都会染上细菌;尤其是其将人体局部放大了的画面——一条条的像虫子一样的细菌,谁看了都会胆颤心惊。所以每天洗脸、洗手、洗澡必须用能杀菌的香皂,那应该是什么香皂?理所当然应该是舒肤佳了。

目标4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有各种各样的需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把需求分为若干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广告在引来人们注意的基础上,要达到激起兴趣的目的,就要展示出如何能满足广告受众的某些需求。[4]

广告策略:利益诉求广告。即在广告中重点展现你要营销产品或服务的卖点,使观众了解你的东西会如何使消费者受益:是能给人带来健康、友谊、业务,是能够使你节省时间、金钱,还是能够带来某种享受或者满足?高档楼盘广告经常会以优越的地理位置为诉求点;经济型汽车广告通常会以节省燃油为诉求点;洗衣粉广告常以迅速高效的去污能力为诉求点,等等。

四、结论

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其巨大的经济作用显而易见。为了在广告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上能分得一杯羹,广告营销人员需要对目标客户群消费行为心理进行准确把握。广告说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价值倾向与心理偏好,我们不可能期望我们的产品能适合任何层次、任何年龄段、任何教育背景的消费者的口味,所以我们的广告诉求也只能针对产品所圈定的目标客户群而发。有的放矢、切中肯綮,诉求重点离不开产品品牌核心价值,优秀的广告大抵万变不离其宗。希望本文对广告策略方面的研究,能对我们以后的营销策划工作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尤建新.广告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杨帆.广告设计[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

心理目标 篇11

关键词: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是指在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和方法论指导下,确定的各级各类具体目标相互关联而形成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网络系统。《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中,将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规定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创设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形成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明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就明确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和规格。但是,只有把总体目标分解成为不同层次的可操作的结构系统,才能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发挥它应有的指导功能。

一、构建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依据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由一系列子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构建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可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供依据,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编制确定标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和评价提供依据,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奠定基础。构建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应该依据以下三个方面:

(一)北京社会发展对未来公民心理素质的要求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首都的特殊地位和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国际大都市和首善之区的宏伟蓝图对其未来公民心理素质的要求是构建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主要依据之一。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殊性

心理发展是一个有连续性、阶段性、方向性、顺序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的过程。我们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时必须注意到,受教育者的身心正在经历着心理的成熟过程。在这一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中,有迅速的发展的心理变化,也有矛盾和危机。只有充分考虑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构建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

如上所述,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有其特殊地位。一方面,北京是古都,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另一方面,她又是对外开放的窗口,直面四面八方外来文化的冲击,给首都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带来挑战;首都作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多渠道传播的大量信息畅通无阻,使北京的青少年见多识广、头脑灵活,思维的批判性高,有独立见解;北京在经济发展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生活条件优越,使青少年很少有机会体会到贫困落后地区的同龄人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因此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意志力薄弱;北京的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家长都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的期望值普遍比较高,青少年学生较大的学习压力对其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等等。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如果不能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缺乏针对性。

(三)教育规律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从属于教育的总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必须注意与德、智、体、美等各育之间的关系,避免泛化或片面化。

二、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构成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从横向构成的角度由认知教育目标、情感教育目标、意志教育目标和个性教育目标四个方面的子目标组成;每项子目标又都包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心理疾病三个层次的教育要求。从纵向构成的角度又可以分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每一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个性教育四个方面都有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心理疾病三个层次上的要求。由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个性教育等心理结构的各个方面构成的横向目标群,形成了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规格的统一。由不同学段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群构成纵向目标体系,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各年龄阶段心理机能发展的关键期、不同年龄心理发展、主导活动的变化所引起和面临的心理矛盾和危机,规定了在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方面的教育标准,它们之间相互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心理素质、潜能开发和心理卫生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内部结构。它们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心理机能全面发展的网络,保证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开发以及心理疾病的严密预防。01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子目标的分项阐述

(一)横向目标体系(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构成)阐述

1.认知教育目标

心理素质培养:使学生了解有关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和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在对自己的认知特点了解的基础上,学会在学习中自觉运用认知规律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潜能开发: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潜力是巨大的,通过科学的教育和训练,人人都能够取得成就、有创新精神。了解直觉思维、特异思维、创造思维和多元智能等知识和规律,使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一般认识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数理逻辑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等多元智能得到充分发挥,有较强的创造力。

心理卫生教育:使学生了解心理卫生知识,懂得讲究心理卫生、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学会科学用脑;避免由于学业成绩不良导致的恐学、厌学、自卑、考试焦虑和学习疲劳等不健康心理的发生;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知识教育,预防性生理和性心理问题的发生。

2.情感教育目标

心理素质培养:使学生在对人的情绪和情感活动的规律、青少年情绪活动的特点有所了解的基礎上,能够正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充分认识到控制自己情绪活动的必要性,学会有效调节、恰当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效处理自己的情绪困扰;自觉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建立正常、积极的情绪生活。

潜能开发: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较强的道德感;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有主流的美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学习成功的快乐和探索自然奥秘的理智感。有广泛而稳定的兴趣和高级的需要;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经常保持乐观、平和、愉快的心境。使学生的情感机制与其他心理机制一道协调地发挥作用,使他们的身心发展达到最佳功能状态。

心理卫生教育:了解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和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教会学生把握和恰当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合理宣泄自己;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指导,使之掌握调控情绪的各种方法,预防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障碍的产生。

3.意志教育目标

心理素质培养:使学生了解意志在完成活动、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重要性;对自己的意志品质有所了解,自觉进行意志的自我磨练,有一定的挫折容受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質。

潜能开发:使学生有比较强的挫折承受能力,有正确的竞争意识,既敢于竞争,争取胜利,对于失败又能够超脱;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意志的自觉性——有明确的目的和远大的目标;增强果断性——能够在面临紧急情况时头脑冷静、在对情况作出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当机立断;培养坚忍性——在执行活动中,能够抵抗和排除各种主客观诱因的干扰,遇到挫折和困难不灰心丧气,有坚强的毅力;锻炼自制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的言行,有特别强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引导学生进行意志力的自我锻炼,提高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鼓励和自我完善的自觉性。

心理卫生教育: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克服和矫正独断性和易受暗示性、优柔寡断和冒失草率、任性和懦弱、顽固和执拗等不良意志品质,预防说谎、逃学、盗窃、打架、性罪错等行为问题的发生。

4.个性教育目标

心理素质培养:使学生了解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对人一生的影响;通过个性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我,建立符合自己实际条件的自我概念;学会调节、控制自我,发展自我,进行自我教育,自觉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

潜能开发:培养学生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认识现实世界对人的要求,自觉进行扬长补短,主动适应周围环境,完善自我。

心理卫生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预防精神空虚;教育学生认识自己的气质和性格的优缺点,注意扬长避短,预防偏狭性格形成;教育学生正确、客观评价自己和别人,形成客观的自我概念,预防自我同一性混乱导致的过分自负与自卑。

(二)纵向目标体系(心理素质发展年龄特征差异)阐述

发展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反映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日益复杂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反映活动从混沌、不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反映活动从不随意、被动性向随意、主动性发展;反映的认知技能从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向内部本质发展;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儿童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具有不平衡性,具有个别差异性。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制定出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分层递进、相互衔接的螺旋上升的阶段目标。

(三)层次目标体系(教育效应层面)阐述

1.心理素质教育目标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本含义首先是与北京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北京人的心理素质。其次是与北京市中小学生当前生活相适应的心理素质。北京市的中小学生一方面处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另一方面面临着首都特殊的社会文化发展环境,因此应该具备在适应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中顺利走向成熟的心理素质。第三,是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应该在学习中学习责任感、自信心、坚持性等。学习心理素质决定着学业的成败,同时也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

2.潜能开发目标

开发心理潜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性目标。培养新一代的首都人,不仅要培养他们与首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一般的心理素质,更要造就他们与科技飞速发展相适应的创造心理素质。这就需要开发人的心理潜能。心理潜能的开放,不仅包括开发智力,提高学生的智商,同样包括通过教育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的非智力因素,最大限度地提高情商,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只有这样,个体对社会的贡献才最大,个体的人生才最幸福、最有价值。促进人的心理机能的充分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要求。

3.心理卫生教育目标

心理卫生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目标,是实现提高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目标的前提。北京的青少年处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冲突的旋涡中心,面临价值观选择的困难;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使他们聪明灵活、有独立见解但是意志力薄弱;家长普遍比较高的期望值和激烈的升学、就业竞争等使他们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压力,使处在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心理问题突出。讲究心理卫生,防患于未然,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心理发展的危机期,主动适应生活变化,避免和减少各种不利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危害,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最起码的要求。

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构建的实验研究》系列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电邮:guoxiqing@medu.cn)

心理目标 篇12

关键词:高校目标管理,心理契约,良性互动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高校引进了目标管理方式, 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由于高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目标管理在实践中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而心理契约管理对它能起到补充和修正作用。

一、高校目标管理的特征及其局限性

1.高校目标管理的特征

(1) 高校目标管理的系统性。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 从工作目标的制定到实施以及目标的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工作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其二, 目标管理工作涉及面广, 需要学校主要领导统一指挥、很多部门特别是重要职能部门的组织和参与。其三, 学校年度工作目标是对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的纵向分解, 它的实现能够带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从而逐步落实总体发展规划。

(2) 高校目标管理的规定性。

根据办学性质和自身特点, 高校目标管理有明确的规定性。首先制定学校总体目标, 包括适合于校情的远景目标和近期目标。二是根据学校总目标制定单位、部门目标, 并通过量化和细化工作, 将目标分解到教职工个人。

(3) 高校目标管理的效益性。

高校管理活动必须强调目标效益, 使管理过程、人员、方法和工作安排都围绕目标运行, 以保证组织的整体性和行动的一致性, 实现组织目标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强调实行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实现个人目标效益的最大化。

(4) 高校目标管理的操作性。

为了可操作, 目标管理往往要对工作目标尽可能地量化、细化。

2.高校目标管理的局限性

(1) 忽视了管理目标的动态性。

学校工作有些不易量化或难以细化, 有些工作目标可能因外部环境变化或时间跨度长而不能完成。如果片面追求量化, 目标分解过细, 会丧失目标的整体协调。

(2) 忽视了高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高校教师劳动的内容、过程及成果的表现形态是复杂的, 因而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也是复杂的。然而目标管理体系不可能订得非常详细, 不能概括教师的全部劳动内容。同时, 站在不同角度, 对同一条款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有时易挫伤教师劳动的积极性。

(3) 忽视了教师个体心理的诉求。

高校教师往往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 注重他人、学校及社会的评价。目标管理体系是根据学校战略目标层层分解的, 事实上不可能体现出个体的期望、心理需求等个性化内容, 也就是说, 目标管理体系不能满足教师心理的诉求。这种将人置于技术管理手段的控制之中, 对量化和技术手段完全依赖、过分密性的简单化的目标管理, 忽视了人的精神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巨大能动作用, 忽视了过程管理中对教师的关心、排忧解难、激发鼓动和客观、公正的评价[1] 。

此外, 高校目标管理要求按照职能部门或教学院 (系) 对学校总目标进行分解, 建立目标责任制, 但实践中, 要严格区分目标责任界限极为困难。

二、心理契约及其对高校目标管理的作用

1.心理契约在目标管理中的重要性

心理契约, 即雇佣双方对雇佣关系中彼此对对方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约定的核心成份是雇佣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相互责任[2] 。心理契约不同于经济契约, 其本质是主观的, 取决于心理预期以及对义务的承诺与互惠。它具有非正式性、双向交互性、脆弱性、动态发展性和客观性。 目标管理的功效无可厚非, 但却存在心理契约管理的欠缺。现实中有些教师远可以做得比书面契约上规定的要好, 但由于书面契约没有明确规定, 所以他们的努力也就到此为止。学校如果重视心理契约管理, 掌握并帮助教师实现其不同情状下的心理期望, 那么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将会更高, 教学科研成果也会更多。

2.心理契约在目标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教师以与校方订立合同式契约的方式进入大学的同时, 也和校方之间达成了一份内隐性契约, 即心理契约。”[3] 在高校与教师的契约关系中, 如果双方对目标的理解不一致, 可能会产生对立情绪;对动态管理认识不一致, 可能消极对待目标推进;对目标设置合理性置疑, 可能不断放大局限性目标。尽管如此, 心理契约对目标管理仍然具有积极作用。

(1) 心理契约的构建是对目标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补充。

如果将学校目标管理中的书面约定视为物理契约, 那么与此同时存在的就是心理契约。物理契约规定了双方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是法定的, 是写在纸上的明文需求;而心理契约则是心灵深处的人性承诺, 是写在心底的深层期望。二者具有互补关系, 须刚柔并济, 双管齐下, 才能起到有效的目标管理。心理弥补作用比物质报酬更为重要。高校构建心理契约, 能将员工的活动与组织的战略目标联系在一起, 调动员工的主动性, 支持和激励员工发挥最大内在潜能, 最终提高高校的工作效率及组织效益。

(2) 心理契约的构建对实现管理目标具有激励的功能。

首先, 心理契约能降低高校教师管理的成本。书面契约只是约束了双方的劳资关系, 而心理契约的无形规约却能使高校教师在动态条件下不断保持与学校的良好关系, 将个体的发展融合到学校的发展中, 加倍努力工作, 积极推动组织目标实现。其二, 心理契约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凝聚力的形成是一系列心理原因、心理作用的结果。心理契约的无形规约能使高校教师不断以心理期望来审视个人发展和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并不断调整个人行为, 将个人职业与学校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不断提高对学校的忠诚度, 形成永远充满活力的组织团体。

(3) 心理契约的构建可激发实现管理目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知识型员工更在意自身价值的体现, 并强烈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设定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 积极努力地去实现目标以体现自我价值[4] 。高校目标管理中构建心理契约, 无疑会使学校与教师双方都保持愉悦的情绪体验, 热情饱满, 斗志昂扬, 履行好各自的义务, 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深层次的承诺支持。

三、心理契约与高校目标管理的良性互动

1.目标制定过程中要尊重历史, 关注现实, 面向未来, 体现人本思想

学校目标管理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 从时间上看, 具有长效性、迟效性特点。与之相应, 学校管理目标在时限上有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之分[5] 。目标制定过程中, 首先要尊重学校的历史传统, 必须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学校发展的脉络, 从各个角度深入了解自身的管理模式, 在动态中追求集权与分权的平衡。其次, 要立足现状, 考虑学校现有的设施建设、办学基础、管理模式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以免目标管理脱离实际。第三, 制定学校未来的发展目标, 既要考虑国家宏观管理与当地政府的影响, 还要兼顾学校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 依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学科优势。目标制定过程要使学校与教师对学校承诺的理解趋于一致, 充分理解彼此之间的心理契约, 减少因理解歧义而造成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 学校对教师信任尊重有利于双方保持良好的心理契约, 从而降低教师心理契约违背的可能。

2.促进目标管理和心理契约管理的互补

高校目标管理的过程是学校和教师双方对责任和义务的感知和落实过程。首先是教师对学校的期望, 主要包括保证教师工资与福利、保障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提供培训机会和晋升机会、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为本学科的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支持等。其次是学校对教师的期望, 如做好本职工作、搞好教学, 富有创新意识, 具备相当科研能力, 关心学校的发展, 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等等。这两方面的期望在动态的过程中不断达成共识。目标管理涉及法律、法规、组织与个人利益, 设置要周密细致、科学人本;心理契约涉及心理沟通, 需要多用巧用, 二者的理想配合, 才能最终达到目标管理的预期效果。

3. 规范组织管理制度, 培育良性心理契约环境

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决定着组织承诺兑现的可能性, 能有效地约束组织的不作为行为。维护和强化双方的心理契约, 必须规范管理制度, 培育有利于良好心理契约形成的制度环境。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绩效考评制度, 能增加心理契约的正向强化作用。科学公平的分配制度不仅能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 而且能减少心理契约的违背, 使教师的期望与学校的义务相一致。尊重关爱教师的送温暖工程不仅能赢得人心, 而且可以建立情感型心理契约, 员工自然会乐于奉献。密切联系群众的教授委员会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能使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 还可增强教师对学校价值观的认同, 构建理念型心理契约, 使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密切相关, 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从而提高凝聚力和工作士气[6] 。组织制度的建立是长期积累的过程, 需要组织正视内部的管理问题, 不断改革管理模式, 为建立和谐的心理契约关系搭建桥梁。

4.建立有效监控机制, 加强沟通, 减少信任危机

在目标管理过程中, 各种突发事件和内外环境的改变都会影响目标的实现, 一旦发生, 可能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就要求学校建立高度灵敏、及时得力的信息监控系统。当发现目标不尽合理、计划本身有偏差时, 必须进行修正, 特别当目标计划不能继续执行时, 必须重新调整、全面改变。任何有关组织运作方式的调整, 都会对心理契约产生影响。为了有效地监控广大教师的心理契约, 学校要针对教师心理契约建立相应的监控机制。由于心理契约具有较强的变动性, 监控机制也应当具有动态性, 能提供有效的预警信号, 提前进行管理干预, 使目标管理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来。

目标管理与心理契约管理单独都无法对学校管理进行有效的调整, 二者只有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首先, 在学校和教师之间应建立内容明确的目标责任, 这是建立心理契约的基础。其次, 在形成目标责任的同时, 心理契约也应随之建立, 通过沟通、满足广大教师的心理需求, 并在组织发生变革时, 及时合理地对教师进行解释, 对心理契约进行动态管理。在目标管理的前提下, 明确期望, 采取愿景激励;信守承诺;加强沟通;互利互惠, 建立和谐关系, 共同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寿群.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30-31.

[2]陈加州, 等.组织中的心理契约[J].管理科学学报, 2001, (2) :75.

[3]姜晓平.高校质量管理应基于教师行动逻辑[J].江苏高教, 2008, (6) :55-57.

[4]姜方放, 等.组织中心理契约违背理论的研究[J].心理科学, 2003, (5) :953-954.

[5]胡四能.试论高等学校的目标管理[J].五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3) :23.

上一篇:工作导向教学体系下一篇:技术措施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