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地理材料(精选7篇)
生活地理材料 篇1
《地理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地理与生活的联系。课标中的“收集家乡某条河流的资料, 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并对该河流的治理和开发提出自己的设想”, “根据本地条件, 进行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观察”等“活动建议”就是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地理。
这些来自于生活实践的地理材料, 我暂且把它称作生活地理材料, 那么这些生活地理材料在地理教学中有何作用呢?笔者认为, 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活跃地理课堂的氛围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地理教学中, 使用生活地理材料能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探索欲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错误!未定义书签。, 使学生能更加积极、用心地参与地理课堂, 更加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并且使学生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 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比如在讲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中“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时,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案例来说明怎样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很多学生都很感兴趣, 认真思考并非常积极地列举了许多节水案例, 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在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促使了学生主动学习, 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列举的节水案例中大部分都发生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喝剩的茶水用来浇花, 用洗菜水、洗脸水来冲厕所等, 虽然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小的事情, 但是这些事情都是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这些小案例使学生意识到了生活处处有知识, 生活处处有地理, 从而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将生活融入到地理中, 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此过程中也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更加热爱地理。
二、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 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
在地理学科中有很多理论知识都非常抽象, 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也遇到很多困扰。要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 最好的途径就是使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在教师讲解这些理论知识的时候融入生活地理案例。因为这些生活案例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 学生对这些案例都非常熟悉, 只要将这些案例与地理中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就会使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形象, 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在学过之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在《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节中, 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这个知识点如果只是教师讲而没有举生活中的实例, 学生听起来是很抽象的, 很难理解, 有些学生即使在上课的时候听懂了, 但是记忆不深刻, 下课后就忘了或者说已经记混淆了。所以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就应该举一些生活实例。可以举例洞庭湖与长江在枯水季节和丰水季节时的相互补给关系, 更好的方法就是在黑板上绘出两者的补给关系示意图, 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这样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更容易理解这个知识点, 对知识点的记忆也会更深刻, 即使在下课后学生忘记了这个知识点一些文字性论述, 当学生回忆起教师举的例子以后, 也会在例子中总结出理论, 而且也不容易把知识点记混淆。
三、指导学生应对高考中的作用
中国基础教育最主要的评价方式是高考, 高考也是大多数中学生学习的直接驱动力。因此, 高考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中“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提出, 高考题也逐渐趋近于生活, 回归生活世界。重庆市的地理新课改是从2010年正式实施的, 但是在此之前, 重庆市的很多高考题已经与生活中的案例相结合了。就人教版高中地理1 (必修)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所涉及的知识点而言, 本文主要列举2013年的一道重庆卷的高考题来加以说明。
该题的题干是:甲、乙、丙、丁分别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圣火境外传递途径的4个城市。读下表, 回答7~9题。
7. 流经四城市附近海域的洋流
A. (1) 为暖流B. (2) 为寒流C. (3) 为寒流D. (4) 为暖流
8. 地处广阔平原之中的城市是
A.甲B.乙C.丙D.丁
9. 火炬传递活动当日, 四地正午太阳高度为错误!未定义书签。
A.α<βB.β>δC.γ<δD.δ>β
此题考察的是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情况以及洋流的分类, 各城市的地貌类型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知识, 但是此题不是单纯的为考知识点而出, 而是结合2008年中国的一大盛事:北京奥运会, 这将地理知识与时事很好的结合起来。与时事的有机结合不仅考察了学生的知识点, 还考察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高考命题题使得高考更加有意义, 更能考出学生的水平, 使通过高考选拔出来的人才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更加有利于当代社会的发展。
摘要:伴随全国范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蓬勃开展, 地理教育要求融入更多的生活地理案例。本文依据相关理论知识, 列举相关课堂教学案例, 探讨了关于生活中的地理材料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生活地理材料,地理教学,作用研究
生活地理材料 篇2
一、生活化情境导入, 让生活开启课堂之门
将书本与生活相结合, 可以让原本抽象枯燥的地理知识“亲切”起来, 更加易于学生们接受。所以, 作为地理教师,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以及规律, 从而养成善于发现与探索的好习惯。
例如, 在进行《气候复杂多样》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 我并没有采取传统方式直接将我国各地的几大气候类型列举出, 而是通过我们生活中常常听到的话作为切入点。课堂开始时我问学生们:“同学们听没听过这样一句话———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学生们异口同声说听说过。然后我又问:“为什么新疆吐鲁番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 很快就有学生回答:是不是因为那里早上很冷, 中午很热?我并没有直接回答是与否, 而是又承接这个问题继续问:“同学们都学过生物, 那大家试着从刚才那句话里找出新疆的西瓜特别甜的原因。”这次很快, 很多学生举起手来, 我让刚才回答问题的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因为新疆早晚温差大, 白天光合作用强, 晚上太冷呼吸作用弱, 糖分积累多, 所以西瓜就甜了。”我对这个答案十分满意, 趁着学生们恍然大悟之际, 顺势引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及其表现特点, 这样, 学生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相关知识牢牢记在脑海, 实现乐趣与教学效果的双丰收。实践证明, 利用生活化的情景来进行课堂知识导入, 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值得我们借鉴。
二、生活化课堂活动, 让生活融入课堂教学
地理本身就是理论性强的学科, 单纯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我们转变师生角色, 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所以, 利用这个契机, 让掺入生活元素的课堂活动作为地理授课的基本方式, 不失为一个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好方法。
比如, 在进行《气候》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 关于温带季风性气候以及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对于我们的影响, 学生们没有明确的体会与答案。所以, 我就利用课堂活动的形式, 让学生自己进行观点上的交换。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部分, 一部分代表北方, 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因为气候原因, 北方与南方不同的特征;另一部分则代表南方, 进行不同点的举例。看看哪一组举的例子最多, 哪一组就获胜。这样学生们的兴趣被完全激发出来, 双方不间断地进行观点交替。比如代表北方的学生说北方的房子是平顶, 南方是尖顶, 因为南方雨水比北方多。代表南方的学生则说南方的树常年不落叶而北方的树每到冬天就会落叶, 这是因为南方的是常绿阔叶林, 北方的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这样, 学生在这种竞争过程中发掘了生活中的地理, 进一步加深了对地理的认识, 实现了生活和学习的有机结合。
三、生活化作业设计, 让生活论证课堂知识
传统的地理作业形式一般拘泥于教师依据课本知识布置的相对应的练习题, 这样单一的课后练习模式根本无法将地理知识真正与学生能力相结合, 也就是说, 不能够让学生将地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仅仅停留在字面上。另外, 这种传统的作业模式缺乏地理本应有的魅力, 不能够激起学生兴趣和积极性。所以, 我们应正视这种弊端。素质教育的理念也要求我们摆脱这种低效的作业设计模式, 将生活之水引入课后作业中去, 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地理, 感受地理。
比如, 在讲解《气温》这一部分时, 很多学生对我说的“一天当中, 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这句话存在疑问, 于是, 我便利用假期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利用周末进行全天的气温监测, 做成折线图进行分析, 得出相应结论。这样, 学生便可以亲身试验书本知识的正确与否, 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可谓一举两得。通过对学生作业情况的分析, 我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正确并且准确地将二十四小时的气温变化通过折线图表示了出来, 并写上了诸如“经过全天观测, 午后两点温度最高, 早晨六点左右温度最低”等类似的结论。这样, 学生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的亲自实践证明了知识的准确性, 知识点便牢牢印在学生脑海里了。
生活地理材料 篇3
关键词:生活,地理,教学,探索
国家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这与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是一脉相承的, 其旨在倡导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对于“生活化”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想从分析短语看去掉修饰语变成“习地理”, 怎样学?从生活中学, 地理来自生活;还有一个修饰语“对生活有用”, 因而指出了“学习地理”的目的———对生活有用。简而言之, 地理既源于生活, 又融于生活, 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中感悟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和真谛。
一、地理源于生活, 感受地理学习的乐趣
由于初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较差, 而地理概念、地理原理较抽象, 接受较困难, 怎么有效地学习地理呢?我想到了陶行知先生有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以自己的经验做根, 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 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的上去。”我把这理解为下图。
我想学生的生活经验就是“根”, 由生活经验获取的知识就是“枝”。生活素材是师生间的载体、桥梁, 教师利用生活素材传授知识即“接知”, 学生透过生活素材把“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的上去”。地理教学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 将复杂难懂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赋予其中讲解。那么, 怎样捕捉陶行知先生所谓“生活”素材创设生活情境呢?
1. 地理教材生活化。
通过灵活处理地理教材, 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 努力营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还原生活背景, 培养学习地理的乐趣。如201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介绍了中国各地美食生态。中学生亮亮发现生活在南方的人们, 旧时饮食大都小碟小碗, 一次食净。对于一时难以食净的食品常有腌制的习俗, 如侗族的“酸食”、傣族的“酸肉”、“酸辣菜”等。而生活在北方的人们, 炖菜、烩菜食风颇盛, 为长期保存还可以支撑干菜、干肉、干鱼, 夏季也不例外。思考南北方饮食与当地环境有何关系。
2. 乡土地理生活化。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大自然是学生美育的总要源泉。学生身边的大自然, 恰好是最真实、最丰富、最有活力的地理资源, 最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最能激发地理学习的乐趣。如在讲到徐州的季风气候, 想一想徐州地区夏季和冬季风向是否发生显著的变化?冬、夏季在降水上有什么差异?
3. 社会热点生活化。
与日新月日迅速发展的现实热点相比, 教材内容总是相对滞后。地理教师要有敏捷思维能力、锐利的眼光, 善于捕捉与地理学科有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关注新闻事件, 积累新闻事件, 新闻生活化, 走进学生的地理学习, 感受地理乐趣。在学习《巴西》一节时, 可利用巴西举办世界杯这一社会热点创设情境引入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如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式在圣保罗竞技场隆重举行。”想一想为什么桑巴舞、足球、混血人种成了巴西的代名词?
地理源于生活, 从生活中学习地理, 感受地理学习的乐趣。
二、融于生活, 感知地理学习的真谛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止步于获取地理知识。章太炎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做学问有两种, 一是求是, 二是致用。”我们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求是”的过程, 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和必要的地理素养的过程, 但学习的最终目的乃是“致用”, 是为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与生活实践, 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我想地理源于生活是“求是”, 而融于生活则是“致用”。因而在地理教学上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述, 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锻炼各种生活和生存技能。 (如下图)
1. 学会观察生活, 发现地理问题。
关注身边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关注国内外社会热点, 从中学会积极捕捉生活素材, 想一想它们与地理的联系, 从中发现地理问题。
2. 学会思考生活, 分析地理问题。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出的“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在那里?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这是地理科学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学会思考生活现象中蕴含的地理原理, 学会分析地理现象的来龙去脉, 努力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 学会实践生活, 解决地理问题。
陶行知先生说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会用手, 不教用手的人会用脑。”这说明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学生实践的弊端。地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最终目的是利用地理知识与技能更好地发展与生活, 提高生活质量。只有增强自我实践能力、提升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二十世纪青少年的必备技能。
总之, 在融于生活的过程中, 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活和生存技能, 从中真正感悟地理科学的真谛。
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就是地理既要源于生活, 又要融于生活, 则是地理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从中才能感知地理的乐趣, 感悟地理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1.
生活地理材料 篇4
要真正在新课程改革中树立这一理念并非易事, 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甚至考试评价等方面真正贯彻这一精神, 下面我就谈一谈我的浅显认识。
首先, 我们作为地理教师, 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始终如一地体现这一观念, 要能够让学生们认识到地理非常有用, 这才能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从而让地理走进学生的生活。例如, 地理课程标准规定“初步学会观云识天, 推测天气的变化趋势, 并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与天气状况来选择生活方式, 合理安排生活”。我们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就要尽量结合生活实际, 指导学生学会看卫星云图等, 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培养学生根据气候特点和天气状况合理安排生活的能力。
其次, 在我们给学生安排课下活动, 甚至是进行自然和人文的调查活动时也要注意这一点。例如,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够评价生活环境质量, 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个性与爱好选择居住地的区位, 并能对环境采取积极态度与保护行动”。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与之有关的章节时要注意结合社会与自然现状, 合理安排社会与自然调查。这最能体现我们地理学科的特点, 那就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这说明地理科学与人类的活动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也最能体现我们地理学科的价值, 是最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
再次,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测试, 特别是在地理试题的命制时, 也要注意地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落实到我们的地理考试中, 也要体现这一特点。
用“地理眼”观察生活 篇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地理现象与地理理论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在学习地理课本时,往往觉得地理理论知识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即使是课本上的案例也有区域性,不能对知识加以深化理解,以至于对地理理论知识一知半解。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观察到的地理现象来加深理解课本中深奥、晦涩的理论知识,也可以以学到的地理理论指导我们观察生活。
一、用“地理眼”从新闻媒体中学习地理
平时教师可以从网络和电视上观看国内外新闻大事,从中发现与地理相关的教学素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分析,联系教材,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
案例1:自然灾害
2010年1月12日海地首都太子港发生里氏7.0级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这两次地震震级高,间隔时间短,破坏力强,震惊世界。
今年春天,西南地区降水异常减少,旱情严重。当前西南五省区旱情形势严峻,其中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北部的旱情已达特大干旱等级。
思考: (1) 我们如何从板块构造学说角度分析这两次地震的成因?(必修一山地的形成)
(2) 比较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的烈度:智利地震为什么死人很少?
(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居民住房多为平房或低矮的住房,二是没有豆腐渣工程。智利虽是个发展中国家,但深知自己的国家是地震多发地,特别是首都曾在1985年发生8级地震,所以不想把房子造成坟墓,抗震性能普遍非常高。)
(3) 联系5.12汶川地震,比较抗震救灾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4) 西南地区为什么会出现严重旱情?
(5) 如何抗旱救灾, 减少农业损失?……
案例2:常见的天气系统
2010年1月2日到3日,京津冀等地普降大雪。特别是北京和天津地区的日降雪量,均突破1951年以来的1月份历史极值。
思考: (1) 这种极端恶劣天气是哪一种天气系统造成的?
(2) 京津冀暴雪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二、用“地理眼”亲自观察认识自然现象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地理眼”观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自然现象,结合教材中的地理理论,深化理解,让学生深刻体会无处不在的地理知识。
案例3:日食现象
2009年7月22日我国大范围发生持续时间长的日全食天象,不到半年时间,2010年初我国云南、四川、重庆等地再度看到罕见的日环食。
思考: (1) 如何解释日全食和日环食现象?
(2) 观察日全食的五个阶段是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案例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根据月相在天空中的位置和形状推测农历日期。
案例5:夏季午后暴雨
分析: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时,引起热力对流运动,湿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不断下降,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这就是对流雨。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不是在正午,而是午后2点。因为太阳辐射在正午达到最大值,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然后以长波的形式把能量传给大气,所以大气的能量达到最大值延迟到午后2点)
案例6:二分二至日观察昼夜长短情况,日出时间,观察太阳升起的方位。
当学到必修一第一章时,正好是秋分(9月23日)前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一天早上太阳几点从什么方位升起;几点从什么方位落下,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秋分日昼夜等长现象。
让地理教学回归生活 篇6
一、地理教学回归生活的现实意义
1.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适应时代需求。
受我国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教师、家长都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头等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与技术,并在考试中充分地发挥和体现出来。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等成为最受师生青睐的方式方法。而当今的学生处在知识爆炸的年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国际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的发展迅速,这就对地理教育提出了挑战。新时代的地理教育教学应摈弃“急功近利”式的应试教育的旧模式,树立对学生终身学习负责的新理念,让地理教学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展现和解释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
2.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促使课本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被动学习、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缺乏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等现状,形成具有现实意义的真正的地理学习。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勇于探索,促使学生主动深入思考,而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最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它拉近了学生与书本的距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 体现地理学科的价值,彰显学科现实意义。
受传统地理教学观念制约,原本非常生活化的地理远离了学生,从而让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学习地理,学习地理有什么用?”因此,让地理教学回归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生可以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时时存在在我们的身边”,从而对地理学习建立一种需求感。这种生活化的地理教学充分体现了地理教育的使命和现实价值,促使地理教育向终身教育方向发展,体现出地理学科融科学的、文化的、生活的诸多价值于一体,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二、地理教学回归生活的实施策略
1. 营造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地理素材,把现实生活中的题材带到课堂教学中来,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学生的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是地理课堂教学以实际生活为指南,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一环。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生活情景越接近,学生自觉获取知识的愿望就越高。生活中处处皆有地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地理相关的生活现象、时事要闻等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学习素材。教师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把地理知识融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地理知识与生活知识紧密联系起来,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到地理就在身边,就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地理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 巧用生活事例,激活课堂教学。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实际和情感发展,精心选择一些身边的案例,把书本上的理论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堂氛围,而不是僵化地讲授。例如,我在讲授“城市交通运输”时,这样设计课堂情境和问题:(1)我们大家生活在连云港市,也学习了一些城市的交通状况知识,请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一下我市的交通特点。(2)同学们对我市城市道路系统结构有没有大体的影像,如果有,请在自己画出一幅我市交通网简图?并对我市交通网络结构做一个整体概括。(3)请同学们回答对我市的交通环境是否满意,说出你的看法并提出解决办法。以上我通过创设情境,层层推进一系列问题,把死板的教条活化到现实生活中,解决了问题,并培养了学生的设问意识、探究能力,养成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3.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一直以来我国教育始终重视知识的传递而忽视课外实践体验。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特别提到: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自然,体会运用知识、验证知识的快乐。
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一种能力———地理基本技能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而它又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结合。我们应从实际生活出发,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在活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地图知识时,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绘图技能,我让学生为我校绘制一幅地图,对图的要求是让人可以借助于看图就能了解我校的基本布局。如我校教学楼、办公楼、操场的分布方位和大体的空间大小。结果学生们画的图是五花八门。我把学生画的图一一展示给他们,在给予一些肯定的评价后,让学生指出每一幅图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和同学们共同归纳出绘制地图的基本要素和绘制地图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通过绘图这一实践活动,学生自己就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借助自己的手来体验挫折,享受成功,进而熟练地掌握关于地图的一些基本知识,并灵活地运用于解题中。
总之,离开了现实生活的土壤,地理课程的生命活力将难以得到“滋养”。教师只有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善于从生活中寻找案例,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发展,把地理知识与现实实践紧密联系,才能有效促进每一位学生自我的全面发展,最终让地理教学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陶行知全集.VOL2:560.这一年.陶行知全集.VOL2:444.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地理课堂应融入生活情境 篇7
那么, 教师应如何使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相融呢?
一、以生活情境更新教学内容
学生在认识地理特征, 理解地理概念、规律、原理时, 常由于内容过于概念化、抽象化而形成学习障碍, 产生畏难情绪。虽然教师采用了地图、图表、地球仪、地理模型等教学用具, 仍难以使深奥的理论通俗化, 学生还是一头雾水。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 用鲜活有趣的生活情境来诠释教学内容, 使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与课程中的地理概念及规律进行知识的互动、融合, 就可以在已知与未知、具体与抽象、简单与复杂之间架设一座座认知的桥梁, 突破教学难点就容易多了。
例如, 在讲解湘教版教材“地球的运动”中“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时, 教师可要求学生观看生活中水槽水下泄的情景, 用水流的旋转方向, 解释“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这一难点。在讲解“大气环境”中“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时, 不妨在室外点燃一个小纸堆, 让学生观察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轨迹, 用空气的流动路线来解释热力环流。在讲解“地球的运动”中“昼夜长短的变化”时, 可以引入学校夏、冬季升国旗时旗杆的不同投影, 让学生通过比照同一时间的情景差异, 理解“冬季昼短夜长, 夏季昼长夜短”。在讲解“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时, 我们只要在冬季或夏季打开门窗, 让学生直接感觉太阳光照射进教室的不同角度, 就能让他们顿生感悟。
对教材中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较难理解的例子, 教师不妨将其更换成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 让学生更易接受。如湘教版教材“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一节中, 列举的田纳西河流域的例子, 明显远离了学生的生活现实, 不妨换成本地的河流, 更易让学生接受;而对该教材“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节中选用的美国例子, 我们也可用本地的农业生产情况予以补充, 教学效果就好得多。
二、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原动力。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现实生活、新闻事件中的许多现象和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 引入这些生活情景作为课程资源, 能帮助学生找到课本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积极投身于探究活动, 从中感受地理知识的生活价值, 懂得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的道理, 从而能把那些以往无法解释的典型地理问题放到特定条件下予以解决。这样, 学生就不会再把学习与生活分开, 不再把学习当做是一种负担。相反, 他们对地理知识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 进而把学习地理知识作为一种乐趣, 引发学习的快感, 在愉悦的心情中掌握地理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技能。
例如, 四川汶川大地震就是一则典型的生活情境实例。对这场自然灾难, 媒体的报道学生已看得较多, 我们可从地理角度进行解释。如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有关汶川地震成因、级数计算、板块运动等相关的资料,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从中了解地球内力的巨大作用, 进而对“地球表面形态”一节中的“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如, 在讲解“城市交通运输”时, 我们可以引入学生熟悉的本地交通状况, 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去体会与感受城市交通的基本状况以及管理方式。地理教材中的许多内容, 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政治、战争等, 都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 通过融入生活情境的方式, 能使学生感觉到地理知识的生活价值, 这样他们就不会把学习视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而会以极大的兴趣, 全身心地投入地理学习, 以一种愉悦的心态去汲取知识、培养技能。
三、以生活情境提高实践能力
学习知识的目的旨在应用。因此,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尽量把学生身边的各种生活原型进行再现式的处理, 以激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与技能, 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 在讲解“影响人口迁移因素”内容时, 笔者把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例编成人生AB剧的生活情境向学生呈现。
1. 小王正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他在家乡的工作虽说专业不对口, 但收入比较稳定, 小城生活也让他比较满意;而如果接受上海一家公司提供的岗位, 专业对口了, 收入比现在高很多, 但压力和风险也很大。你认为小王应该:A去, B不去。
2. 小王所在小城旅游资源丰富, 政府准备进行旅游名城的开发建设。为挽留人才, 政府出台新措:本科学历及以上者可获政府补贴。但小王的妻子喜欢大城市, 希望去上海生活。你认为小王应该:A去, B不去。
3. 小王一家通过实地考察又犯了难:上海人喜欢吃甜食, 可他们喜欢吃辣, 上海的空气也远没有小城清新, 房价、物价都很高;但是上海公司能提供国外进修机会, 进修完成后有望晋升更高的职位, 收入也会大大增加。你认为小王应该:A去, B不去。
在讲授了“影响人口迁移因素”后, 设置这样的生活情境, 可以用于引导学生分析人口迁移必需的考虑因素, 使之做出正确选择。
【生活地理材料】推荐阅读:
让生活走近地理,用地理服务生活论文09-27
地理再现生活05-16
地理生活论文05-23
地理小论文:生活中的地理07-11
构建生活地理课堂01-04
地理生活化教学06-05
让地理课堂走向生活11-22
课堂生活化初中地理06-02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12-17
生活中的地理视野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