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混肥检测

2024-06-07

复混肥检测(共7篇)

复混肥检测 篇1

摘要:在复混肥料氯离子检测中由于氯含量的不确定性, 既使严格按照国标GB15063-2009的沉淀滴定法进行检验, 也容易造成极大的误差。在实验过程中, 如何准确判定滤液中氯离子的含量, 而采取相应的取样量, 如何注意第一个实验细节, 都是保证检验结果数据准确性的必要环节。

关键词:复混肥料,检测,氯离子含量测定

引言

目前, 市场上销售的复混 (复合) 专用肥大多数含氯, 含氯过高的肥料, 过多使用, 会造成土壤耕层中局部氯的积累, 使“忌氯”的农作物产生氯中毒, 从而大大降低了经济效益。专用肥含氯, 此类化肥是以氯化铵, 氯化钾为基础原料制造, 它们的含量一般不低于15%, 另一部分有机, 多元复混肥的含氯量也不低于4.5%, 国标GB15063-2009中对氯离子含量做了明确规定, 即质量分数大于3.0%的产品, 要在外包装上加以标识。但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稳定, 经销商从业意识的淡泊, 一些产品不做标注, 这不仅对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也影响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管力度, 更造成检测样品的盲检。在检验中, 纵然执行国标方法, 也容易形成一些盲区, 使实验结果产生较大误差, 为此, 作者经过多年的检测, 积累了一些经验, 以趋做到更加精确, 科学的分析, 提供大家参考。

1复混肥氯离子含量的测定依照GB15063-2009执行, 所有试剂的配制按标准严格配制后, 用棕色试剂瓶避光贮存, 并在短期内使用, 硫氰酸铵标准溶液更不可长期存放。

2国标方法中试样的取样量约为1-10g, 此称样量的范围是在对已知氯子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可以准确称取。

对于未知的盲样, 其氯离子含量可能在1%~30%之间, 这就形成了对含量的无法估量, 如按平均数5g左右称取, 也会产生重大偏差, 一般情况下可取2g左右。

3试样称取后加热煮沸, 使可溶性氯化物溶解, 定容, 过滤, 得到初滤液。正常灰白色外观的复合肥滤液是无色透明的, 但有一些复混肥中会参杂红色颗粒, 会影响滴定终点的判定, 这时, 可以加入活性炭脱色, 过滤后再使用。

4方法中, 准确吸取一定量的滤液 (含氯离子约25mg) , 这是对氯子含量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未知盲样若按5g称取, 如表2。

实验表明:吸取的滤液中氯含量一定要大约在25mg, 这样才能保证加入的硝酸银是过量的, 如加入的硝酸银不够, 氯离子就不能完全转化为氯化银沉淀, 使结果大大偏低。

实验结果:如盲样取6g左右, 滤液取5-25ml之间, 那参与反应的滤液中氯离子的含量约在35-7mg, 35>25mg, 结果偏低, 7mg远远在25mg以内, 能够更加准确地测定。

如何正确判定氯离子含量的高低, 依据实验中的现象可以做以下总结:沉淀的多少可以目测估计。吸取约10.00ml滤液, 加入5ml硝酸, 25.0ml硝酸银, 摇动至沉淀分层, 如此时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 说明氯离子含量过高, 反之, 越加澄清的, 氯离子含量就越低, 那就可以依照步骤顺利进行下一部的检测, 对于氯离子含量过高的, 可以采取两个方法:第一, 降低吸取的滤液量:10.00ml~5.00ml。第二, 如还是有大量沉淀, 采取重新称取取样量:5g~2g~1g左右, 由于盲样的不可估量性, 因此上述沉淀法排除后, 对于含量可能>25%的样品, 就要多进行几次验证, 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无论采取以上的任何一个方法, 确保参与反应的滤液中氯离子含量一定要大约在25mg及其以内, 这是测定数据准确性的关键。

5滤液加入过量的硝酸银后, 摇动分层, 再加入5ml的邻苯二甲二丁脂, 再摇动片刻, 此目的是使邻苯二甲二丁脂能充分包裹氯化银沉淀, 防止在滴定中转化为硫氰酸银, 因此要多摇动, 使其充分包裹。

6滴定中, 硫酸铁作为指示剂, 以硫氰酸铵溶液滴定剩余的硝酸银, 开始时要应剧烈摇动, 使被吸附的Ag+充分释放出来参与反应。

在接近终点时, 由于Fe (SCN) 3比AgSCN更不稳定, 剧烈摇动时, 反而会使一部分氯化银沉淀又转化为硫氰酸银沉淀ÁÁ

因此, 滴定过程要先剧烈摇动, 后缓慢, 掌握好摇动的节奏。

7终点的观察

由于试液中有大量的白色沉淀, 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又难溶于水, AgNo3又有较强的感光性, 滴定终点是砖红色的沉淀, 这就容易形成终点时颜色的掩蔽, 如不小心, 会造成过量, 所以检验中尽可能不在光线较强时进行, 终点多观察体会, 是能够准确性把握的。

8结束语

本实验多次实践证实, 注重每一个细节, 严谨每一步骤, 其中针对实验现象中沉淀的多少做出初步的估算, 这是准确进行复混肥料盲样中的氯离子量含量测定的关键, 多实践、多积累, 就一定能做出科学、公正、准确地判定。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委员会.GB15063-2009附录B复混肥料检测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2]刘期成.浅析复混肥料检测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J].计量与测试技术, 2001.

[3]潘析.复混肥料检测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J].磷肥与复肥, 2006 (21) .

复混肥检测 篇2

1 GB15063-2009标准测定氯离子含量的原理及方法

在复混肥料中进行标准取样, 加热煮沸复混肥料中可溶性氯化物溶解, 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磷酸氢根、磷酸二氢根离子为磷酸根离子, 再加入硝酸钡去除复混肥料中含有的硫酸根、硝酸银、硅酸银偏硅酸银等阴离子过滤后加入碳酸钠除掉干扰性阳离子, 加入硝酸去掉碳酸根离子, 是溶液呈强酸性, 加入过量硝酸银, 使氯离子转化为氯化银沉淀, 再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包裹沉淀, 以硫酸铁为指示剂, 用硫氰酸铵标准滴定剩余的硝酸银, 计算氯离子含量。方法如下:先将样品加水、微沸、冷却、稀释至刻度, 混匀干过滤, 同时做空白试验。

2 提高氯离子含量检测试验精确性的有效措施

2.1 按标准要求配置和贮存试剂

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和配置和贮存使用的试剂与标准溶液。在规定的有效期内要注意:第一, 硝酸银溶液应在棕色瓶中避光保存;第二, 基准氯化钠烘干恒重后, 应置于在500摄氏度焙烧过的5A分子筛的干燥器中。

2.2 合理选择试样和滤液的量

为了保证加入的25m L硝酸银溶液是过量的, 正确吸取滤液时, 滤液中的氯离子不要超过25mg。滤液中的氯离子小于25mg不会影响测定结果, 所以需要合理准确地称取试样和移取滤液。通常是先称取5g~6g样品, 选用25m L的移液管移取滤液, 最后根据初测结果与沉淀量选择合适的试样克数和滤液的量。

2.3 注重实验中摇动的环节

试验中, 在加入硝酸银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后摇晃要稍微剧烈些, 时间稍长些,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使氯化银沉淀更完全, 另一方面则是使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能充分包裹氯化银沉淀, 以防未包装的氯化银沉淀在滴定中转化为硫氰酸银沉淀, 影响实验结果。

此外, 在滴定过程中, 摇动锥形瓶的时候要注意, 滴定开始的时候可以进行剧烈摇动, 但在接近时, 不能剧烈摇动, 因为这个时候剧烈摇动会使包裹的氯化银沉淀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分散出来, 最终造成实验结果的误差。

2.4 有关“硫氰酸铵标准滴定的溶液浓度”的措施

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浓度会影响到试验的检测结果, 所以我们要严格控制硫氰酸铵标准滴定的溶液浓度, 采用标准方法标定。

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公式为:c (NH4SCN) =c1V1/V2=25c1/V2, 其中:c (NH4SCN) 是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之物质的量量浓度, mol/L;是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浓度, mol/L;是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体积, m L;滴定用法去硫氰酸铵溶液的实际体积, m L。严格按照公式进行配制同时还要做五次平行测定, 取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五次平行测定的极差, 应小于0.00040mol/L, 保证精密度。此外为了确保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稳定性需要每个月重新标定一次。

2.5 除掉影响判断滴定的干扰因素

实践发现, 在有些复混肥料中含有浅红色或红色颗粒, 将肥料溶解后, 溶液会呈现红色或者砖红色, 这和滴定实验终点的颜色相近, 会影响实验人员对滴定终点的判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采用活性炭脱色的方法去除干扰色, 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准确。

3 结语

总而言之, 含氯过高的复混肥料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为了合理有效检测复混肥料中的氯离子含量, 根据国标GB15063-2009的要求, 在进行硫氰酸铵滴定测量氯离子含量时, 需要注意试剂配置与储存的标准化, 要严格把控试样与滤液的用量, 还要注重实验中摇晃的细节, 保证实验的充分进行, 降低实验误差, 还要对硫氰酸铵标准滴定的溶液浓度进行精确标定, 此外, 对于一些特殊的复混肥料中氯离子的检测需要重视影响滴定的成分, 消除干扰的因素, 保证实验的有效进行。只有不断提高对氯离子检测方法的精确性, 才能够合理有效的检测复混肥料中氯离子的含量, 保证复混肥料的安全与绿色, 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从根本上, 推动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为国民经济的稳步向前提供了重要保障。

摘要:复混肥料中氯离子的含量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为了合理有效检测复混肥料中氯离子的含量, 本文主要探讨了国标GB15063-2009沉淀滴定的方法, 针对实验中每一个环节提出注意的事项, 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关键词:复混肥料,氯离子,精确性

参考文献

[1]王建英.浅谈复混肥料的发展及检测[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16) :398.

[2]李冉.复混肥料氮磷钾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化工管理, 2014 (23) :124.

[3]杨虹.复混肥料检测中氯离子含量测定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25) :281.

[4]陈正, 杨绿峰, 曾建聪.混凝土氯离子提取液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 2010 (10) :73-76.

秸秆灰渣复混肥缓释肥效研究 篇3

1.1 供试土壤

本试验供试土壤为典型棕壤, 采自沈阳农业大学试验田, 前茬作物为西红柿, 取样深度为0~10cm, 基本性状见表1。

1.2 供试肥料

试验自制秸秆灰渣复混肥 (12-12-4) , 尿素 (含N46%) , 辽河化肥厂生产;过磷酸钙 (含P2O5 14%) , 宜昌禾友化肥厂;硫酸钾 (含K2O 50%) , 石家庄昊方化工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试验在室温下进行, 所用淋洗器具为底部带有100目筛网的PVC管, 底部加入脱脂棉以防土粒淋出, 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 土柱内径4.72cm, 长15.24cm。以土壤为淋洗介质, 处理1施入自制秸秆灰渣复混肥肥料5g, 处理2施入等当量氮、磷、钾的尿素, 过磷酸钙, 硫酸钾化肥, 另设不施肥处理为对照。有肥料混入的土柱在填装时在管的底部先装入30g未混入肥的风干土, 余下的风干土与试验肥料充分混匀后再装入, 装柱土量为300g, 每一处理设3次重复。土柱制成后先缓慢而多次地滴加蒸馏水以使土壤充分润湿, 但不致有过量的水自土柱渗出, 静置24h, 然后往土柱内加水, 淋洗过程正式开始。每次淋洗加100m L蒸馏水, 尽量保证每次淋洗用水量一致。在土柱之下用3角瓶接收淋滤液, 待不再有水滴出为止, 一次淋洗结束。淋洗液测定其铵态氮量、全钾量、全磷量。每隔3d淋洗1次, 一共淋洗9次。

1.4 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水溶液中铵氮含量测定——蒸馏后滴定法;水溶液中磷含量测定——钼蓝比色法;水溶液中钾含量测定——火焰光度法。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图2是供试肥料中铵态氮淋出量的曲线图, 根据氮素释放量的大小, 可以了解肥料中氮素流失速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 前3次的淋洗, 化肥淋洗出的铵态氮量要高于灰渣复混肥。但随着淋洗次数增加, 化肥淋洗出的铵态氮量减小明显, 而灰渣复合肥淋洗出的铵态氮量减小幅度相对较小, 此后灰渣复合肥淋洗出的铵态氮量要高于化肥的。由此可见, 化肥土柱中的铵态氮容易被淋出, 随着淋洗次数增加, 土柱中的铵态氮含量越来越小, 淋洗出的铵态氮量减小也比较明显。而灰渣复混肥由于掺入了秸秆灰渣, 秸秆灰渣中的炭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在淋洗过程中能够减少铵态氮的流失, 因此前期淋洗过程中, 淋洗出的铵态氮量, 要小于化肥土柱淋洗出的铵态氮量;而随着淋洗次数增加, 土柱中的铵态氮量开始减小, 但由于灰渣中炭的吸附作用, 使铵态氮的流失作用减小, 所以在灰渣复混肥后期的淋洗液中, 淋洗出的铵态氮量要高于化肥土柱的。

图3为供试肥料的铵态氮累积淋出率曲线图 (铵态氮的累积淋出率=淋洗出的铵态氮总量/加入土柱的铵态氮总量) , 铵态氮累积淋出率图表是为了了解肥料中的氮素在土壤中释放总量以及氮素在土壤中释放速度的变化情况。通过比较各点铵态氮累积淋出率的大小, 可以了解2种肥料中氮的释放总量, 铵态氮的累积淋出率越大, 那么肥料中的氮素累积释放的量就越大, 反知, 铵态氮的累积淋出率越小, 那么肥料中的氮素释放的量就越小。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前期的淋洗过程中, 化肥淋洗出的铵态氮总量要高于灰渣复混肥, 随着淋洗次数增加, 化肥中的铵态氮量减小, 氮的释放速度变小;而灰渣复混肥具有一定缓释效果, 氮的释放速度变化不大, 因此随着淋洗次数增加, 淋洗出的铵态氮总量越来越大, 最后与化肥淋洗出的铵态氮总量持平。根据铵态氮的累积淋出率曲线的斜率大小, 可以了解氮素释放速度的大小, 根据曲线斜率的变化情况, 可以了解氮素释放速度的变化趋势, 当曲线的斜率变大时, 说明氮素释放速度变大, 反知, 当曲线斜率变小时, 氮素释放速度变小。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前期淋洗时, 化肥中氮素的释放速度明显高于灰渣复混肥的, 而在后期淋洗过程中, 曲线的斜率明显减小, 说明氮素释放速度减小, 而灰渣复混肥前期氮素释放速度, 释放量都小于化肥的, 但后期释放速度变化不大, 最后2种肥料的氮素释放总量相同。由此可知, 相对于常规的化肥, 秸秆灰渣复混肥氮素在土壤中的释放速度变化较小, 随着淋洗次数的增加, 淋洗出的氮素总量与常规化肥无差异, 说明秸秆灰渣复混肥的氮素在土壤中释放具有缓释效果。

图4是供试肥料中磷素淋出量的曲线图, 由图可知, 前期的淋洗过程, 化肥淋洗出的磷素量也显著高于灰渣复混肥, 灰渣复混肥在前期淋洗过程中, 磷素的释放量先增加后减小。随着淋洗次数增加, 化肥淋洗出的磷素量减小明显, 而灰渣复合肥淋洗出的磷素量减小幅度相对较小, 此时灰渣复合肥淋洗出的磷素量高于化肥。由此可见, 随着淋洗次数增加, 化肥土柱中的磷含量越来越小, 而灰渣复混肥由于秸秆灰渣的存在, 降低了磷的流失, 因此前期淋洗过程中, 淋洗出的磷量要小于化肥土柱淋洗出的, 而随着淋洗次数增加, 磷量减小, 但由于灰渣中炭的吸附作用, 使磷的流失减小, 所以在灰渣复混肥后期的淋洗液中, 磷量要高于化肥的。

图5为供试肥料磷的累积淋出率曲线图 (磷的累积淋出率=淋洗出的磷总量/加入土柱的磷总量) , 磷累积淋出率图表是为了了解肥料中的氮素在土壤中释放总量以及氮素在土壤中释放速度的变化情况。通过比较各点磷累积淋出率的大小, 我们可以了解2种肥料中磷的释放总量, 磷的累积淋出率越大, 那么肥料中的磷素累积释放的量就越大, 反知, 磷的累积淋出率越小, 那么肥料中的磷素释放的量就越小。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前期的淋洗过程中, 化肥淋洗出的磷总量要高于灰渣复混肥, 随着淋洗次数增加, 化肥中的磷量减小, 磷的释放速度变小;而灰渣复混肥具有一定缓释效果, 磷的释放速度变化不大, 因此随着淋洗次数增加, 淋洗出的磷总量越来越大, 最后与化肥淋洗出的磷总量持平。根据铵态磷的累积淋出率曲线的斜率大小, 可以了解磷释放速度的大小, 根据曲线斜率的变化情况, 可以了解磷素释放速度的变化趋势, 当曲线的斜率变大时, 说明磷素释放速度变大, 反知, 当曲线斜率变小时, 磷素释放速度变小。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前期淋洗时, 化肥中磷素的释放速度明显高于灰渣复混肥的, 而在后期淋洗过程中, 曲线的斜率明显减小, 说明磷素释放速度减小, 而灰渣复混肥前期磷素释放速度, 释放量都小于化肥的, 但后期释放速度变化不大, 最后2种肥料的磷素释放总量相同。由此可知, 相对于常规的化肥, 秸秆灰渣复混肥磷素在土壤中的释放速度变化较小, 随着淋洗次数的增加, 淋洗出的磷素总量与常规化肥。

图6是供试肥料中钾素淋出量的曲线图, 由图可知, 前期的淋洗过程, 化肥淋洗出的钾素量要显著高于灰渣复混肥。随着淋洗次数增加, 化肥淋洗出的钾素量减小明显, 而灰渣复合肥淋洗出的钾素量减小幅度相对较小, 灰渣复合肥淋洗出的钾素量高于化肥的。由此可见, 随着淋洗次数增加, 土柱中的钾含量越来越小, 而灰渣复混肥由于掺入了秸秆灰渣, 秸秆灰渣中的炭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在淋洗过程中能够减少钾的流失, 因此前期淋洗过程中, 淋洗出的钾量, 要小于化肥土柱淋洗出的钾量;而随着淋洗次数增加, 土柱中的钾量开始减小, 但由于灰渣中炭的吸附作用, 使钾的流失作用减小, 所以在灰渣复混肥后期的淋洗液中, 钾量要高于化肥。

高塔复混肥养分精准控制方法探讨 篇4

近年来, 复混行业因投资较小、入行门槛低, 全国产能过剩, 竞争激烈, 复混肥生产企业, 只有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 确保养分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才能保证企业的生存。但在养分控制过程中, 因装置设备固有的缺陷及人为操作的因素, 往往使产品养分过剩, 造成产品成本偏高, 企业竞争力下降。为了对复混肥养分进行精准控制, 我公司对原料配料系统进行改造,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国家标准对复混肥养分的控制要求

按照GB15063—2009规定:二元素复混肥最低养分不得低于20%, 三元素复混肥最低养分不得低于25%, 单一养分最低不得小于4%;产品的养分含量首先必须符合上述规定, 在低、中、高浓度的划分上, 养分含量在20%~30%为低浓度, 养分在30%~40%为中浓度, 养分在40%以上为高浓度;单一养分的测定值与标明值负偏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1.5%, 总养分的测定值与标明值负偏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0.4%。

2复混肥养分控制误差产生的原因

复混肥养分控制误差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系统性误差, 包括计量秤的误差、分析误差、原料养分的误差等;另一方面是偶然性误差, 包括投料系统投料时缺料、原料的跑、冒、滴、漏等。系统性误差需通过设备的更新、改造来减少, 但不能消除;偶然性误差需通过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来消除。

3改造措施及效果

3.1原料计量秤改造

3.1.1改造前原料计量秤使用情况

同国内大多数厂家一样, 改造前, 我公司的原料配料计量使用电子皮带秤, 因皮带秤属于动态称重, 皮带张力、皮带运行阻力、皮带运行速度、皮带及托棍上的粘料不能及时清理等因素影响, 使皮带秤在称重时的误差较大。如按产品标明值进行配料, 配料后总养分误差在1%以内, 为了提高产品的合格品率, 操作工只能有意识的提高养分含量, 将产品总养分误差控制在-0.4%~1.5%之间波动。

3.1.2改造方案

原料配料秤改造:我们对两套高塔系统的10台原料皮带计量秤进行统一改造, 将原来的皮带秤安装高度下降, 改为输送皮带, 在其上方增加定量包装秤进行物料称重, 将原来的料仓抬高, 料仓与定量包装秤之间用帆布软连接进行密封。

控制措施:由DCS集中控制, 操作工只需输入各原料的养分、所生产的配方及每小时产量, 电脑自动生成各原料秤的称重量及称重频次。

通过编制程序, 对每套高塔配料系统的5台原料计量秤进行联锁控制, 如某一台计量秤因原料缺料、设备等原因出现故障时, 在一个物料供给周期内 (6min内) , 其他原料会自动停止供料, 同时在总控室、原料现场实现报警。一方面督促操作工及时处理故障, 另一方面可以保障各种原料按设定比例供料, 从而保障产品养分可控。

管理措施:因复混肥生产所需的N、P、K主要原料, 其养分也存在一定的误差, 我们对每一批次原料都进行取样分析, 分析取样数在原标准的基础上提高50%;原料分析由两名分析工各做1次, 取平均值, 来确保原料的分析数据与实际含量相差最小。

3.1.3改造效果

自动包装秤属于静态称重, 有效地避免了皮带秤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运行误差, 将原料的称重误差控制在0.1%以内。DCS集中控制, 电脑自动生成、控制各秤的称重重量及频次, 有效避免了人为操作的误差。投料联锁、报警, 有效避免了投料时原料的缺料现象和计量秤故障时的养分失控现象。通过加强原料的分析频次, 一方面有效地缩小了原料的分析误差, 确保原料的配料准确;另一方面, 我们不仅有效地利用了原料的过剩养分, 还对原料养分的负偏差超过标准时进行商务索赔。改造后成品的养分偏差控制在±0.3%以内。使产品的合格率大大提高。

3.2上塔斗提机改造

3.2.1改造前运行情况

公司每座高塔配有两台上塔斗提机, 斗提机结构为双通道结构。经各配料秤配好的N、P、K主要原料及辅助原料在输送皮带上分别混合后送至上塔斗提机进口, 由斗提机提升至塔顶混合槽。在使用粉状原料尤其是粉状硫酸钾原料时, 斗提机底部扬尘严重, 环境非常恶劣, 虽然我们采用了棚布遮盖的方式, 但对于已配比好的原料, 部分外泄, 影响到配料精度。

3.2.2改造措施

通过观察发现, 粉尘产生的主要因是斗提机料斗在上升与下降过程中成了拉风的风车斗, 在两通道之间形成气压差, 造成粉状物料扬尘现象。为此我们在斗提机的两个通道间每个10m距离用中325管道连通, 来平衡两通道内的气压, 有效避免了斗提机内的扬尘现象。

3.2.3改造效果

改造后, 上塔斗提机底部的扬尘明显减少, 操作环境明显好转。

4改造效益

4.1改造投资

表1为改造投资费用。

4.2改造效益

通过我公司该项目实施后的运行情况分析, 过剩养分基本控制在0.3%以内, 根据以往的养分控制, 产品的养分降低绝对值在0.6%左右, 每个养分平均按40元/t, 年产量按20万t计, 则年节约原料成本为:40×0.6×20=480万元, 五个月可收回投资。

5结束语

裕农复混肥在水稻上的应用 篇5

1. 材料方法

示范土壤为盐渍型水稻土, 平地;土壤化验有机质含量17.75克/公斤、全氮0.9 8毫克/公斤、有效磷25毫克/公斤、速效钾1 0 8毫克/公斤、pH值8.13。盘锦裕农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撒得粒状复混肥氮磷钾养分含量为22∶12∶6、30∶15∶9;其他对照肥料为鄂中水稻专用肥、硫酸铵、尿素;水稻品种为盐丰831。田间设3个示范处理, 不设重复, 每个处理为1亩。处理 (1) 常规施肥, 底肥每亩施鄂中水稻专用肥 (20∶12∶8) 50公斤、返青肥硫酸铵15公斤、一次分蘖肥尿素5公斤、二次分蘖肥尿素5公斤。处理 (2) 示范施肥, 底肥每亩施一撒得 (22∶12∶6) 50公斤、返青肥硫酸铵15公斤、一次分蘖肥尿素5公斤、二次分蘖肥尿素5公斤。处理 (3) 示范施肥, 底肥每亩施一撒得 (30∶15∶9) 40公斤、返青肥硫酸铵15公斤、一次分蘖肥尿素5公斤、二次分蘖肥尿素5公斤。

肥料施用方法, 在翻 (旋) 地时或水耙地前将所有肥料一次施入土壤, 尽量均匀、耙平, 小区灌溉水是单排单灌, 其他田间管理均一致。4月4日育苗 (下芽) 。5月14日耙地同时施底肥, 常规施肥鄂中水稻一次性专用肥每亩50公斤、一撒得 (22∶12∶6) 50公斤、一撒得 (30∶1∶59) 40公斤, 同时封闭除草。5月16日插秧。5月23日施返青肥, 6月7日、6月20日两次施分蘖追肥。5月31日每亩用甩杀净12.5毫升对水30公斤防治稻水象甲, 在水稻破口期、齐穗期各喷施一次进口富士一号防治穗颈瘟, 7月24日每亩用5%井冈霉素2袋防治纹枯病。插秧前泡田、插秧后到收割分多次提水灌溉, 9月24日断水, 10月1日收割。

2. 示范结果分析

不同处理对水稻生育时期调查可以看出, 在分蘖期、拔节期、成熟期处理 (2) 和处理 (3) 都比处理 (1) 提前1天;抽穗期处理 (2) 和处理 (3) 分别比处理 (1) 提前3天和2天, 各个处理间表现差异明显。对水稻生育性状调查可以看出, 处理 (2) 和处理 (3) 比处理 (1) 的株高分别高6厘米和3.5厘米;3个处理叶色颜色一样;处理 (2) 比处理 (1) 有效分蘖率多1%、处理 (1) 和处理 (3) 的分蘖率相同;处理 (2) 和处理 (3) 比处理 (1) 的每亩穗数分别多0.12万穗和0.18万穗;处理 (2) 和处理 (3) 比处理 (1) 的穗粒数分别多6.69粒、10.68粒, 秕粒数分别多9.8粒和少6.2粒, 千粒重分别多0.15克和少1克, 每亩产量分别多48.2公斤和37.49公斤。处理 (2) 和处理 (3) 的增产率分别是6.68%和5.19%, 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 成本投入只计算肥料的费用, 其他的人工等费用没有计算在内, 处理 (1) 每亩214元、处理 (2) 194元、处理 (3) 178元, 成本投入处理 (2) 和处理 (3) 比处理 (1) 每亩分别少投入20元和36元。水稻的市场销售价格每公斤按2.10元计算, 处理 (1) 每亩产值1515.70元、处理 (2) 1616.92元、处理 (3) 1594.43元, 处理 (2) 和处理 (3) 分别比处理 (1) 每亩增收101.22元和7 8.7 3元, 投入产出比分别是1∶7.08、1∶8.33、1∶8.96。

3. 示范结论

复混肥检测 篇6

1 原15万t/a蒸汽复混肥生产存在诸多瓶颈

闻喜复肥分公司2008年投资1 700万, 建设1套15万t/a转鼓复混肥生产线。该套装置建设较早, 在国内可借鉴的经验、技术不多, 采用的蒸汽造粒并配“一烘一冷”生产工艺。蒸汽采用1.0MPa饱和蒸汽, 原材料根据产品配方不同大致有尿素、干铵、磷肥、氯化钾、硫酸钾及部分高塔次品肥。

主要设备配置如下:造粒机Φ1 800×8 000、烘干滚筒Φ2 400×33 000、冷却滚筒Φ2 200×2 4000、一次筛分机Φ1 800×8 000、二次筛分机Φ1 800×8 000, 并在烘干、冷却除尘装置配套Φ2 200×8 000、重力沉降室各1套。其中部分设备是利用高塔冷却滚筒改造而来, 设备配置不太合理, 现场布置紧凑。通过近年来的生产运行, 存在成粒率较差、颗粒不均匀、养分难控制、返料多、能耗高、工人劳动强度高等逐多问题, 且不能生产16-16-16以上平衡肥、含氮22以上的高氮复混肥配方, 夏季温度较高时, 生产难以组织, 实际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产能。

2 15万t/a复混肥装置改造初见效果但无法根治

为解决以上问题, 2015年我公司对以上问题进行有针对的改造。首先, 通过更换造粒机内部橡胶板、增加尿液喷浆机构, 提高造粒效率、造粒强度, 减少系统返料。第二, 在冷却滚筒后增加1台固体无尘冷却器, 降低成品温度, 解决高温生产成品难冷却的弊端。第三, 一次筛分、二次筛分后再增加1台振动筛, 使得颗粒均匀。改造初见成效, 因主流工艺采用蒸汽造粒, 成粒率、造粒强度得到好转, 但不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高养分平衡肥、高氮复混肥一直不能生产, 成为困扰我公司转鼓装置提升的重要瓶颈。

3 新建5万t/a转鼓氨酸造粒装置, 效果、效益较理想

2015年12月通过向相关部门报批, 计划投资1 000万, 新建1套5万t/a转鼓复混肥装置。

3.1 工艺路线选择

国内主流复混肥工艺有蒸汽造粒、团粒法、挤压造粒、氨酸造粒等。氨酸造粒主流程类似与蒸汽造粒, 但要采购液氨、浓硫酸, 使用危化品、危险品, 且根据环保要求需增加造粒尾气洗涤装置, 投资较高, 安环形式较严峻, 我们通过考察部分国内知名复合肥企业, 其造粒优势明显高于蒸汽, 且产品配方使用面较广, 为了更好组织生产, 最后我们决定使用氨酸工艺。

在15万t/a复混肥运行中, 冷却效果不好, 故新建装置中, 我们仍选用先滚筒冷却, 再通过固体无尘水冷器的“双冷”工艺, 目前该工艺在国内尚属首例。

3.2 主要设备配置

鉴于原15万t/a复混肥设备多是拼凑而来, 装置配置很不合理, 我们通过招标成套采购了Φ1 800×6 000造粒机、Φ2 200×22 000烘干滚筒、Φ2 200×20 000冷却滚筒、20t/h固体无尘冷却器、两台Φ1 800×8 000自动清理筛分机、Φ1 600×6 000包膜机及11条皮带机、20t/h斗提机、破碎机等主要设备, 主要设备投资达到400万元以上。

3.3 试生产效益、效果

2016年6月15日我公司5万t/a转鼓建设完成, 6月20日完成单体试车, 5日后进行试生产。

本次项目设计中, 原料破碎使用卧式链条破碎机, 大颗粒使用立式链条破碎机, 通过合理选型较原设计的原料和返料共同破碎, 可减少返料中的细粉扬尘, 并可以保护返料母粒, 提高造粒效率;第二, 氨酸造粒工艺是转鼓复混肥成粒率较好, 强度较高的工艺。但其尾气处理一直比较麻烦, 本次采用玻璃钢文丘里装置, 并更改原工艺设计使用单套凉水塔的弊端, 使得尾气基本实现“零排放”;第三, 烘干、冷却尾气选用“旋风、沉降、水洗”的除尘工艺步骤, 其中烘干、冷却旋风除尘器选用Ф2 200、Ф2 000的旋风除尘器, 试生产中80%以上的细粉经过旋风除尘后被分离, 沉降室的负荷大幅度降低, 在经尾气洗涤后, 达标排放;第四, 原两个筛分机设计长度为6m, 后变更为8m, 并采用自动清筛装置, 经过二次筛分后, 较高塔、原转鼓颗粒均匀, 保证成品筛分效果;第五, 平均每小时产量达到8t以上, 且可以生产17-17-17、18-18-18、23-22-5等配方, 粒度≥98, 强度≥16N, 通过氨酸造粒新工艺, 产品的颗粒、产量、养分均达到设计要求。

3.4 存在不足与改进方向

原料破碎机、返料皮带及部分皮带连与溜槽扬尘较大, 造成整个车间操作环境较差;烘干进口的热气温度控制不好, 较低时成品水分含量高, 强度低, 较高又容易是原料中的尿素融化, 板结在烘干滚筒内壁, 增加能耗, 降低设备能力。接下来, 我们将通过努力改善以上弊端, 实现该套装置稳产、高产。

4 结束语

阳煤丰喜肥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从事生产复合肥、复混肥已有10多年历史, 在国内起步较早, 产品遍布国内市场, 部分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地区。在高浓度转鼓复混肥生产中领域, 仍属于发展较晚的企业, 近年来通过多次改造, 由圆盘造粒到蒸汽转鼓造粒, 再到氨酸转鼓造粒, 通过借鉴和摸索, 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 使得本公司转鼓复混肥生产工艺逐步改进、成熟、稳定, 成本逐步降低。以上是笔者根据实际工程设计、生产实践, 详述了近年来所本公司的复混肥装置工艺及设备一些问题, 与同行共同探讨, 希望对奋战在转鼓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摘要:近年来, 国内尿素、钾盐、磷肥等价格持续低迷, 各煤化工企业积极寻找出路, 国内复合肥、复混肥发展呈稳步上升趋势。转鼓复合肥装置克服了传统圆盘造粒的瓶颈和不利因素, 且投资较低, 成为高浓度复混肥企业发展的首选装置。转鼓氨酸造粒技术易成粒、颗粒强度高、适用配方多, 成为复混肥生产的重点工艺之一。通过改造1套15万t/a蒸汽转鼓复混肥装置与设计1套5万t/a氨酸造粒复混肥装置的对比, 经过摸索实际生产运行经验, 简单总结了设计及生产工艺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复混肥检测 篇7

花生是沿淮淮北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近年来花生种植面积稳中有升, 仅怀远县的花生种植面积就逾2万公倾, 产量较为稳定, 收益也很可观。但在春花生生产过程中也遇到许多不利的环境因素:首先, 在春花生生长期内为本地区易旱易涝季节, 土壤水分变幅极大, 本地区分布极广的砂姜黑土质地粘重, 影响花生下针坐果;其次, 随着林网化的快速发展, 速生经济林木如杨树布满田园, 极易发生为害性较大的蚜虫和蛴螬等;再就是连作种植与施肥等原因致使一些地块出现不同程度的缺素症状, 尤其是钼、硼、锌等微量元素明显缺乏。受此影响, 花生中后期常有叶斑病发生, 致使叶片早衰。为解决这些花生生产上的疑难问题, 莱姆佳公司有针对性地研制生产了“驱虫宝”牌烟草废弃物有机复混肥, 为验证其效果, 2011年在怀远县春花生上进行了田间示范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地点及其土壤肥力状况

示范试验设在怀远县鲍集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鲍集实验站实验基地) , 土壤为砂姜黑土类青白土, 耕层有机质12.2克/千克, 碱解氮116毫克/千克, 有效磷22毫克/千克, 速效钾91毫克/千克, pH6.7。

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对照 (不施肥) ;25%普通花生专用肥 (N-P2O5-K2O百分含量为12-6-7) ;“驱虫宝”牌25%烟草有机复混肥 (有机质20%, N-P2O5-K2O百分含量为10-7-8, 安徽莱姆佳公司生产) 。不同肥料处理施以相同实物量 (NPK养分总量均为17.5千克/亩) , 普通花生专用肥区为专用肥50千克/亩, 尿素11千克/亩, 折合N-P2O5-K2O量为11-3-3.5 (千克/亩) ;烟草有机复混肥区为复混肥50千克/亩, 尿素11千克/亩, 折合N-P2O5-K2O量为10-3.5-4 (千克/亩) 。小区面积30平方米, 重复5次。.

4. 供试品种与种植方式

供试花生品种为鲁花8号, 于2011年4月16日以机械条播覆膜方法抪种, 种植密度为9500穴/亩 (行距35厘米, 穴距20厘米) , 2011年8月24日收获, 生长期130天。

二、结果与分析

1. 不同复混肥处理下的花生生长状况及抗病虫能力

对不同处理下的花生主茎高、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及虫口果、病烂果等指标进行了测定, 结果 (表1) 表明:施用烟草有机复混肥对生殖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普通花生专用肥处理, 由于氮素含量略高, 促进了花生的营养生长, 花生主茎高度和总分枝数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结果枝数却不如烟草有机复混肥处理, 因为烟草有机复混肥磷钾含量略高, 又增加了有机质, 有利于生殖生长。从各种类型荚果率看, 烟草有机复混肥提高了二室以上的荚果比例, 利于高产。更值得一提的是, 施用烟草有机复混肥的花生虫口果率和病烂果率分别比普通花生专用肥降低5.9和2.5个百分点。反映出烟草有机复混肥与普通花生专用肥相比有较好的驱虫防病效果, 在增加花生产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荚果的质量。

2. 不同复混肥处理下的花生产量结构

根据考种结果 (表2) 可以看出, 烟草有机复混肥在实果数和结实率方面具有优势, 百果重也有所增加。这是因为烟草有机复混肥不仅使养分得到了平衡供应, 还能使土壤增加有机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 这些活性物质的存在提高了花生的抗逆能力和生长能力, 肥料中有机物质的存在可以吸附部分化肥养分于花生生长中后期逐渐释放, 利于实果数和结实率的提高, 这些因素使烟草有机复混肥的优势得到了更好的发挥。试验结果说明烟草有机复混肥对抗逆、壮果、增产具有重要作用。

3. 不同复混肥处理下的花生产量

根据8月24日收获的各田间小区产量计算亩产量, 结果见表3。

表3显示, 处理间有显著差异, 烟草有机复混肥处理效果最好, 产量最高, 比CK处理增产85.6%, 增产幅度比普通花生专用肥处理高19个百分点。

注:同一列中不同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达5%显著水平

4. 不同复混肥处理下的经济效益

根据产量和肥料、种子、人工及其他成本计算经济效益和产投比, 结果见表4。

注:肥料以当季销售价:25%普通花生专用肥1350元/吨, 25%烟草有机复混肥1450元/吨, 尿素1900元/吨, 花生果以收获后市场收购价5.0元/千克计。

表4显示, 烟草有机复混肥处理虽然投入成本较高, 但所得产量最高, 增收效果最好, 比CK处理增收137.0%, 增收幅度比普通花生专用肥处理高33个百分点 (增收244元亩) ;产投比也最高, 达3.71, 比对照高1.37, 比普通花生专用肥高0.36, 可见烟草有机复混肥十分适合于花生上施用。

三、结论

根据不同处理下花生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可知, 烟草有机复混肥在提高花生结果枝数、提高二室以上的荚果率、降低虫口果率和病 (烂) 果率、提高实果数和结实率等诸多方面具有综合优势, 对花生抗逆、壮果、增产、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因为烟草有机复混肥不仅使养分得到了平衡供应, 使土壤增加有机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 还能灭杀地下害虫, 这些物质的存在使烟草有机复混肥的优势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张小莉, 孟琳, 王秋君, 等.不同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 2009, 20 (3) :624~630.

[2]郭锦晶, 施俭, 杨锋.不同配方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 2011 (3) :92~94.

上一篇:主动脉夹层血肿下一篇:废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