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调节论文(精选12篇)
文化调节论文 篇1
组织文化是影响员工组织行为的一个深层次的变量,对组织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组织文化具有强度和类型2个方面。对组织文化强度在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影响的研究颇丰,有许多著名的研究探讨了组织文化的强度对组织效能和个体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对组织文化类型在组织层面的影响也有较多的研究,但是,关于组织文化类型在个体层面对个体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的研究还很缺乏。本文试图对组织文化类型对个体的职业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影响进行深入考察。
1 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由于每个企业自身的结构与所处的环境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按照不同的标准,对组织文化类型的划分也不同。例如,Deal&Kennedy(1982)把组织文化分为4种类型:硬汉型文化、努力工作/尽情享乐型文化、长期赌注型文化、注重过程型文化。Hooijberg等把组织文化分为:家族文化、官僚文化、企业家文化、市场文化。Quinn等则把组织文化分为凝聚共识文化、成长调适文化、层级节制文化与理性主导文化[1]。
Camoron[2]认为组织由不同性格类型的个体组成,组织文化则反应了不同类型人格聚合群体的特征,因此Camoron依据心理学家荣格(Jung)对4种人格原型的分析维度和分析框架来分析组织文化类型。荣格的2个分析维度分别为情感(feeling)-思考(thinking)、直觉(intuiting)-感觉(sensing)。情感维度强调个体主义、参与、互动、自发性、灵活性;思考维度强调秩序的稳定性、直线性、理性。直觉维度强调开阔的视野、创造性、想象力、理想图景;感觉维度强调行动、系统的方法、短期定向、实用主义。他根据这两个维度所区分的四个象限分别代表着不同组织文化类型:层级型(hierarchy)、宗族型(clan)、活力型(adhocracy)和市场型(market)。Camoron的研究表明组织文化类型会对组织效能产生显著的影响。Hofstede[3]则用6个维度来描述组织文化(1)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文化,(2)工作导向与员工导向文化,(3)专业导向与本地导向文化,(4)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文化,(5)严密控制与松散控制文化,(6)实用导向与规范导向。Hofstede认为可依据这6个维度来区分不同的组织文化类型,不过他没有提出具体的文化类型。
虽然中国有些学者试图寻求本土化的组织文化特性和维度并相应地构建组织文化类型,如台湾学者郑伯壎,香港学者徐淑英等,但是目前中国大多数组织文化类型的研究都参考的是Cameron的组织文化维度和测量量表(即OCAI)。台湾学者郑清祥参考了Cameron及Hofstede的组织文化结构维度的观点提出我国组织文化具有弹性-控制、内向-外向两个维度和弹性、控制、内向、外向4个特性,相应地把我国组织文化划分为“官僚型文化”(bureauratic culture)、“创新型文化”(innovative culture)、“支持型文化”(supportive Culture)及“效率型文化”(effectiveculture)4种类型[4]。支持型文化的特征是其组织的工作环境相当开放、和谐,具有家庭般的温暖感觉,组织中具有高度支持和信任,重视员工参与和团队精神,行事态度较为审慎保守,不会接受大风险和大的变革。创新型文化的特征是其组织工作环境相当开放,重视员工的创新和挑战性,组织中也具有高度支持和信任,尊重员工的个别性和独特性,容许冒险及尝试错误,同时也十分外向,会追求企业较不熟悉的风险和接受重大变革。效率型文化则非常重视成本及绩效的控制和完成,非常讲究工作效率,个人之间、部门之间都必须相互竞争,主要根据风险与收益的权衡结果行事,经常冒大风险,并能接受极大的变革。官僚型文化的组织层级结构与权责划分相当明确、清楚,工作性质大都已经标准化和固定化,行事态度较为审慎保守,规避风险且拒绝重大变革,此类文化通常建立在控制和权利的基础上[1]。
郑清祥通过修订的组织文化量表研究了组织文化类型对组织的财务绩效的影响。随后尽管国内有许多学者开始研究组织文化类型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但遗憾的是对于组织文化类型个体层面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事实上,组织文化类型对个体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作用已受到国外许多研究者的重视。Park等对韩国两家公立医院527位护士的调查表明共识文化(consensual culture)和理性文化(rational culture)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并且共识文化对护士的离职倾向显示出最强的负相关,而科层文化(hierarchical culture)则与护士的离职倾向呈显著的正相关[5]。Joo曾对位于韩国的一个跨行业综合管理部门中516名知识型员工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学习型组织文化具有降低员工离职倾向的作用,与员工的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6]。Joo等在韩国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即使在控制了人口变量的影响后学习型文化仍然对员工的职业满意度正向影响显著,对员工的离职倾向负向影响显著[7]。Egan等对美国55个IT企业中的245位参与者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学习型组织文化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员工的离职倾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8]。Jandeska和Kraimer的研究则表明组织文化会对个体的职业满意度产生影响。她们曾通过滚雪球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00位年龄在24至74岁间的职业女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男性主义组织文化维度与职业满意度成显著的负相关,与集体主义组织文化成显著的正相关[9]。学者Yiing等也在马来西亚检验了组织文化对个体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他们通过对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的238个研究人员和半日制的MBA学生的调查考察了组织文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官僚型文化、创新型文化和支持型文化与员工的工作绩效相关皆不显著,但是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相关都显著[10]。Fjortoft和Smart也发现不同组织文化类型中教职人员对当前工作的满意度不同,宗族型最高,而官僚型最低[11]。
从以上的文献回顾中可以发现组织文化类型与员工的职业满意度和离职倾向具有联系,由于组织文化受民族文化的影响,那么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组织文化类型是否也与职业满意度和离职倾向有关系呢?其关系的方向与大小是否与国外的结果一致呢?尽管已有不少中国学者的研究表明组织文化的强度对组织成员的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有影响,但是利用针对中国文化进行修订的组织文化量表来对组织文化的类型的影响进行研究的还很缺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组织文化越来越多元。由于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强调的价值和行为不同,不同的组织文化中的管理者的职业满意度和离职倾向可能也不同,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1:组织文化类型对职业满意度影响显著,对离职倾向影响显著。
Nahm等认为公司规模在组织文化与其结果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12]。组织规模的增加使企业的控制、沟通和合作都变得更加复杂。大型组织由于部门较多,往往会形成许多的亚文化,而小型企业则更容易形成统一的组织文化。那么在小型企业中文化类型影响的差异可能不如大型企业中文化类型影响的差异强烈。而Tsui的研究认为,受计划经济传统的影响,国有企业的文化可能不如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重视内部整合和外部适应[13]。那么在国有企业中组织文化与其结果的关系可能不如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强。因此这里提出以下假设:
H2:企业性质在组织文化类型与职业满意度和离职倾向中具有调节作用。
H3:组织规模在组织文化类型与职业满意度和离职倾向中具有调节作用,如图1所示。
2 研究方法
2.1 变量的测量
(1)组织文化本研究采用卢美月在2006的研究中使用过的组织文化问卷。此问卷系台湾学者郑清祥参考Cameron及Hofstede测量组织文化的量表修订而成,主要测量组织文化在弹性、控制、内向、外向4个特性上的强度,然后根据弹性-控制、内向-外向这2个维度上得分的高低把组织文化区分为官僚型文化、创新型文化、支持型文化及效率型文化4种类型。该量表共有16题,全部为正向计分题,采用Liket五级记分。
(2)职业满意度职业满意度采用Greenhaus等编制的5个项目的职业满意度问卷,分别反映对职业晋升、待遇、发展、进步等方面的满意度。该量表采用Liket五级记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的职业满意度越高。
(3)离职倾向离职倾向采用Meyer,Allen在1993年的研究中所用的3个项目。该量表采用Liket五级记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的离职倾向越强,越倾向于转换组织或转换职业。题目如“有时我的确想辞去目前工作”,“只要能得到多一点的薪水,我就可能转换目前工作”。
(4)调节变量企业资本性质和公司人数均采用直接询问的方式。然后根据公司人数的中位数把公司规模划分为小型和大中型。企业性质:国企=1,非国企=2;公司规模:小型=1,大中型=2。
2.2 调查对象和抽样方法
研究调查的样本为天津市中环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名下的59家企业中的311位管理人员。其中国有企业为46家,非国有企业为13家。在获得企业相关人员的支持后开始对其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的管理者填写有关其企业的文化和自身态度的相关问题。问卷的回收率为59.83%。
问卷回收后,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编码和录入。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下有效问卷311份,问卷的有效率为86.63%。在调查的311位管理人员中,男性管理人员占56.3%。35岁以下占48.9%,36~45岁占23.2%,45岁以上占28.0%。大专学历占30.9%,本科及以上学历占55.0%。85.5%来自国有企业,49.0%为初级管理者,43.2%为中级管理者。平均从事管理工作年数为11.41年,平均工龄为16.81年。
2.3 数据分析方法
数据分析所用的统计软件为Lisrel 8.53和SPSS15.0。本研究主要运用了以下分析方法:信度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变量的描述统计
本研究中变量的均值、标准差、测量的信度以及相关矩阵等描述统计分析结果见下表1。从内部一致性信度a系数来看,所有变量的测量信度都在.80以上,这表明对变量的测量有良好的信度。对于偏度和峰度来说,所有变量分布的偏度和峰度的绝对值都小于2,可认为属正态分布,如表1所示。
注:*表示在.05水平显著,**在0.01水平显著(2-尾)。
3.2 组织的文化类型的影响
对参与调查的59家企业,先计算每个管理者在4个组织文化特性的得分,然后以企业为单位来计算一个企业中所有参与者在各个文化特性上的得分的平均分,以此平均分作为各企业在4个文化特性上的得分。最后根据每个企业在4个组织文化特性上的得分情况对其文化类型进行划分。有12家企业因为在弹性-控制,或外向-内向维度得分相等而无法区分其文化类型。在剩下的47家企业中,创新型组织文化占6家(占47家中的12.8%),支持型组织文化13家(占47家中的27.7%),效率型组织文化16家(占47家中的34.0%),官僚型组织文化12家(占47家中的25.5%)。为了检验这4种文化类型在47家企业中的分布是否均匀,本文做了卡方检验。结果表明4种文化类型的分布是均匀的,没有显著差异(χ2(3,N=47)=4.489,p=0.213)。
组织文化类型对管理者职业满意度、工作绩效、离职倾向的方差分析结果如下表2。组织文化类型对职业满意度的单维方差分析结果显著(F(3,293)=4.218,p<.01)。官僚型文化中管理者的职业满意度最低,而效率型文化中管理者的职业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官僚型文化。该结果与Fjortoft和Smart的结果[7]具有一致性。组织文化类型对离职倾向的单维方差分析结果也显著(F(3,293)=9.404,p<.01)。官僚型文化中管理者的离职倾向最低,创新型文化、支持型文化和效率型文化中的管理者的离职倾向要显著高于官僚型文化。这与Park的结果[5]相反,原因在于Park的研究对象是护士,而本研究的对象是管理人员。对于高权利距离的中国民族文化传统来说,此结果亦合乎中国的官本位文化传统。因此,研究假设H1得到了完全验证,如表2所示。
3.3 组织规模和企业性质的调节作用
依据温忠麟的观点,当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均为分类变量时,调节作用可采用两因素有交互效应的方差分析(ANOVA),交互效应即为调节效应[14]。在方差分析前,需要对适用条件进行检验。此处作者考察了数据的正态性和方差齐性,当数据满足适用条件后我们才开始使用方差分析。
作者首先运用单维方差分析方法检验在组织规模和企业性质上,管理者的职业满意度和离职倾向是否存在显著差别,以排除组织规模和性质的直接影响。结果显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在职业满意度(F(1,295)=2.020,p>.05)和离职倾向(F(1,295)=0.135,p>.05)上并没有显著差别;小型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的管理者在职业满意度(F(1,295)=0.835,p>.05)和离职倾向(F(1,295)=3.156,p>.05)上也没有显著差别,因此,可以进行调节作用分析。
做组织文化类型与企业性质对离职倾向有交互作用的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组织文化类型与企业性质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3,297)=0.820,p>.05);做组织文化类型与企业性质对职业满意度有交互作用的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组织文化类型与企业性质的交互作用亦不显著(F(3,297)=0.899,p>.05)。此结果表明企业性质在组织文化类型与职业满意度和离职倾向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因此假设H2没有得到验证。
做组织文化类型与企业规模对离职倾向的有交互作用的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组织文化类型与企业规模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3,297)=0.575,p>.05)。做组织文化类型与企业规模对职业满意度的有交互作用的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组织文化类型与企业规模的交互作用显著。因此假设H3得到了部分验证,如表3所示。
注:a:R2=0.096,调整R2=0.074。
从组织文化与组织规模的交互作用图可以看出,对于效率型文化来说,组织内管理者的职业满意度几乎不受组织规模的影响。对于创新型文化和支持型文化来说,大中型组织中管理者的职业满意度要高于小型组织,但是对于官僚型文化来说,组织内管理者的职业满意度却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而降低,如图2所示。
4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以电子企业中的管理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电子企业组织文化类型的分布,以及组织文化类型的影响作用和途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电子企业样本中,创新型文化、支持型文化、效率型文化和官僚型文化分布均匀,各类型文化所占比例没有显著差异。
此外,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说明组织文化类型会对员工个体层面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在本研究中官僚型组织文化中管理者的职业满意度显著低于效率型文化,而官僚型文化中管理者的离职倾向却显著地低于其他3种类型的文化。这一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前人对组织文化类型影响的理论,也为Camoron的组织文化类型理论提供了跨文化的支持,还为本土的组织文化研究提供了依据。本研究中发现官僚型组织文化中管理者的职业满意度显著低于效率型文化,这与国外的研究具有一致性,但更有意义的是本研究得到了一个与国外研究相反的结论,即官僚型文化中管理者的离职倾向却显著地低于其他3种类型的文化。一个与本土文化有关的原因可能在于官僚型文化的企业中,由于权利距离更大,管理者可比其他类型文化中的管理者能获取更大的权利、影响力。同时,由于官僚文化最为保守和规避风险,此文化会影响组织中的管理者,使其职业适应力和可雇佣性降低。因此,官僚型文化中的管理者对组织的继续承诺相应地最高,离职倾向也就相应地最低。另外一个与样本有关的原因可能在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管理者,对于有着官本位思想的中国文化来说,管理者倾向官僚型文化的组织,而员工可能则相反。国外关于组织文化类型对离职倾向的影响中的样本多为护士、工程师等员工,组织文化类型对我国员工的离职倾向的影响也许会与对管理者的影响相反。
本研究还发现了对组织文化类型的影响起调节作用的因素。组织文化对组织内管理者的职业满意度的影响受到组织规模的调节。当组织的规模扩大时,不同类型组织文化中的管理者的职业满意度变化的程度和方向不同。企业性质的调节作用(假设H2)在本研究中没有得到验证,其原因可能在于样本中国有企业比重偏大,而非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太小,使得企业性质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未来的研究可扩大非国有企业的比重来检验企业性质的调节作用。
强调文化强度的学者认为强势文化才是企业持续成功的驱动因素,而本研究表明除了文化强度外,文化类型的选择也会对组织产生影响。本研究对组织管理的意义在于,组织在重视其组织文化塑造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其文化强度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忽视其文化类型的选择。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在弹性与控制、外向与内向这两个维度不同方向上的取舍将会使组织文化呈现不同的类别。同时,由于组织文化类型的作用受到组织规模的调节,因此,当组织在瘦身或扩大规模时,组织需要注意组织内管理者的职业满意度的变化。此外,组织文化类型的影响也还可能还受到行业、组织战略等其他因素的调节,因此组织需要根据自身状况选择或调整文化发展类型。
本研究虽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但也存在一些局限。首先,本研究属于相关研究设计,尽管研究结论可能具有很高的可复制性,但是仍然不能提供组织文化是影响管理者职业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原因这样的因果关系结论。其次,由于本研究数据的收集都来自问卷法,可能存在同源方法偏差。未来的研究可采取多样的测量方式来降低同源方法偏差的影响。最后,本研究的样本为方便取样,样本的代表性有待考察,本研究的结论在应用时需谨慎。
文化调节论文 篇2
市场调节与生态调节
市场逐利的本性,决定了经济活动主体行为的最终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市场调节常常只强调经济利益、效益的分配与协调,于是有些危害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便滋长并蔓延开来;由于生态资源与环境大多属于公共物品,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对于生态行为的调节往往失灵,更易加速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由是,本文特提出生态调节,以修正市场调节之弊.
作 者:张雅丽 孙丽峰 作者单位:刊 名:社会科学论坛英文刊名: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12)分类号:F2关键词:
聚焦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 篇3
一、体温调节
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机体产热和散热能力的改变是受神经—体液调节支配的。
例1 某哺乳动物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Q1,散热速率为Ql[′];进入0℃环境30 min后的产热速率为Q2,散热速率为Q2[′],则( )
A.Ql=Q1[′]<Q2=Q2[′]
B.Ql=Ql[′]<Q2 ,Q2>Q2[′]
C.Ql>Ql[′],Q2>Q2[′]
D.Q1<Q1[′],Q2>Q2[′]
解析 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在温度恒定的环境中体温也会相对恒定。体温恒定时,机体的产热就等于散热。所以哺乳动物在20℃的环境中Q1= Ql[′],当刚刚进入0℃环境中,机体散失的热量比20℃大大增加,体温下降。此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的双重调节,增加产热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散热,直至Q2=Q2[′],使体温恢复正常,而进入0℃环境30min后,机体的体温应已恢复正常。又由于0℃比20℃低,Q1<Q2,所以选A。
答案 A
点拨 体温的恒定取决于人体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其次是心脏和脑。人在安静状态下,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在从事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实现的,此外有少部分热量通过呼气、排尿和排便散失。人体可以通过改变皮肤血流量来控制体表温度,从而改变散热状况。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大,则体表温度高;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小,则体表温度低。体温升高时,产热快而散热慢;体温下降时,产热慢而散热快;当体温恢复恒定时,产热等于放热。当外环境温度低而体温恒定时,机体产的热多,散的热也多;当外环境温度高而体温恒定时,产的热少,散的热也少。
例2 在神经和激素的调控下人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至⑤五个过程,其中TRH及TSH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激素][甲状腺][TSH受体][TSH][TRH][①][②][③][⑤][④]
(1)寒冷刺激后,图中过程 的活动较其它过程更早增强,过程 产生的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
(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正常人体会立刻感觉到冷,请根据反射弧有关知识写出冷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3)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图中哪些过程分别发生什么变化的结果?
解析 寒冷剌激后,图中过程①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的活动增强,通过分级调节,过程③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促进其代谢产热量增加。如果缺碘则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通过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增强,TSH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与分泌。产生冷热知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寒冷刺激产生冷觉是由反射弧完成的。
答案 (1)① ③ (2)冷剌激→皮肤中冷觉感受器→相关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产生冷觉
(3)人体长期缺碘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增加,甲状腺增生肿大。
点拨 本题综合考查了人体体温调节的机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等方面的知识,做题时要注意图文的转化。
此外,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仍然是有限的,超出了调节能力,人体健康会受影响。如冻疮的产生——人体皮肤长时间处于较低的环境温度中,由于皮肤血管持续收缩,造成局部组织细胞营养供给不足而出现损伤;中暑——当环境温度高,湿度大,无风时,皮肤排汗散热受阻,人体体温过高引起。
体温调节的有关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但主要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下丘脑通过垂体进行分级调节控制的,而肾上腺素是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的作用,直接控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
“寒颤”指骨骼肌不自主收缩,摩擦产热;“起鸡皮疙瘩”指立毛肌收缩,从而毛囊直立毛孔缩小,以减少散热。骨骼肌、立毛肌、皮肤毛细血管和汗腺均是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控制的效应器。
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速率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二、水盐调节
渗透压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一个主要方面。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就是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的重要途径。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一样,同样也需要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
例3 下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尿的生成速率。错误的叙述是( )
A.饮清水后约1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B.饮清水后0.5h,血液中的抗利尿素浓度降低
C.在3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
D.3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
解析 饮用清水,细胞外液(血浆)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接受刺激,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从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人体尿量增加。而生理盐水为人体细胞的等渗溶液,饮用生理盐水对细胞外液渗透压没有明显影响。据图可知,A、C项正确,因为饮清水后0.5h尿量大量增加,所以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B项正确,3h后,尿生成速率趋于稳定,两条曲线将可能重叠。
答案 D
点拨 人体的水盐调节也是神经—体液调节。当人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这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产生兴奋并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这属于神经调节;一方面使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减少尿量,保留了体内水分,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这属于体液调节。相反,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会减少,肾脏排出的水分会增加,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恢复正常。严重腹泻时既丢失水,又丢失Na+、K+等无机盐离子,并使胃肠道对水、无机盐的吸收功能减弱,最终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因此,严重腹泻时应及时补充生理盐水,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例4 图甲是狗尿浓缩实验的结果。让狗大量饮水(图中箭头a所示)后,连续排出大量的尿;当将2.5%NaCl溶液10mL,注射入颈动脉(箭头b)后,尿量暂时减少;当静脉注射垂体后叶提取物(箭头c)后,尿量也减少。根据此实验,可以推断:
(2)如果预先将狗的垂体后叶切除,再进行上述同样的实验,请将预期结果的排尿曲线描绘在图乙中的坐标上。
解析 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9%,这一浓度相当于血液中无机盐的浓度,当静脉注射高浓度为2.5%NaCl溶液后,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从而使尿量减少。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提取物后,也出现了尿量减少的结果,这是因为下丘脑神经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贮存在垂体内。如果预先将狗的脑垂体后叶切除,再进行上述实验,则b点不出现上述现象,但c点出现同样现象。这说明垂体后叶也含有抗利尿激素。
答案 (1)血浆渗透压 下丘脑 抗利尿 垂体后叶 (2) 见下图
1.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
A.耗氧量减少,立毛肌放松
B.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
C.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
D.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
2.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的是( )
①皮肤血管收缩 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③汗液分泌增多 ④汗液几乎不分泌 ⑤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 ⑥骨骼肌战栗 ⑦代谢活动增强
A.①④⑤⑥⑦B.①②③⑤⑥⑦
C.④⑤⑥⑦D.①②③⑦
3.某同学感冒发热39℃,伴有轻度腹泻。与病前相比,此时该同学的生理状况是( )
A.呼吸、心跳加快,心肌细胞中ATP大量积累。
B.汗液分泌增多,尿量减少,血浆Na+浓度降低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D.糖原合成增强,脂肪分解加快,尿素合成增多
4. 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5.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量、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减少,减少,增加,增加,不变
B. 增加,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C.增加,减少,增加,减少,不变
D. 增加,增加,减少,减少,降低
6.下图示某男性在45℃的室内安静状态下的体内温度、皮肤温度和出汗速率的变化,第25min时(图中T)此人饮用了大量冰水。
(1)解释0~25 min的体内温度与皮肤温度的不同
(2)从图中可知,饮用大量冰水,能导致皮肤温度的变化,则这种变化是如何引起的?
(3)据图分析,控制出汗速率的温度“探测器”是否位于皮肤,并说明理由。
1~5. BACCB
文化调节论文 篇4
一、来华孟加拉国学生跨文化适应的主要问题
扬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孟加拉国学生平均年龄18岁, 生理年龄已属成年人, 但在心理上却还属于由孩子向成人过渡的阶段。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走出国门, 离开父母。身上既有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也有对未知生活的忐忑不安。正如同大多数外国留学生一样, 来华初期, 他们会感受到周围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人际交往、价值取向等都与孟加拉国不一样, 这种强烈的文化差异首先会在感官上产生强烈的刺激。在这段时期内, 他们普遍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强烈好奇, 要学好中文、学好专业的强烈愿望, 以及开始新生活的热情。这一时期往往被称为“蜜月期”, 但这一时期不会持续很久, 往往是数天到数个月不等。随着时间的推移, 当文化冲击带来的新鲜感和兴奋感逐渐减弱之后, 文化差异产生的不适应便会显现出来。学生的情绪会降到最低点, 出现焦虑、抑郁、敏感、孤独、失望等症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生活环境方面的不适应。
1. 气候问题。
孟加拉国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 湿热多雨。年平均气温为26.5℃, 夏季最高温度可达45℃。扬州大学所在的扬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 年平均气温为14.8℃, 冬季气温有时还会在0℃以下。来到中国后, 孟加拉国学生普遍反映中国很冷。即使在入学通知时已被告知, 需要充分准备御寒衣物, 但绝大多数学生都准备不足。加上着装习惯的不同, 孟加拉国学生习惯光脚穿着凉鞋或拖鞋, 女生穿着纱丽。当中国气温转冷时, 很多学生由于穿得过于单薄, 或仍然光脚穿凉鞋而患上感冒。还有学生因为贪恋宿舍的空调, 而不愿意去上课。由于对气候的不适应而产生的身体不适加重了学生的思乡之情、对学习的畏难情绪以及独在异乡没有亲人照顾的孤独感。
2. 饮食问题。
孟加拉国的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和印度教, 扬州大学的孟加拉国学生全部为伊斯兰教。虽然学校周围有正宗的穆斯林餐厅, 宿舍也提供了穆斯林专用厨房, 但毕竟与在孟加拉国不同。食物种类相对单调, 自己做饭也较为花费时间, 特别是学习任务繁重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反映:吃饭没有问题, 但确实与在孟加拉国不同, 有一些不习惯, 觉得自己的身体没有以前好。
3. 交通问题。
外国留学生的独立能力相对较强, 一般都能在短时间内熟悉周围的环境, 能够独立购物, 去银行, 去邮局等。但相比较而言, 欧美国家以及韩、日等国的留学生相对交通规则较为重视, 来华后也能很快适应中国的交通规则和交通状况, 而孟加拉国学生对交通规则普遍重视不足。在初到中国时, 很多学生常常闯红灯或者根本不看红绿灯, 逆向骑行, 超速行驶, 对可能发生的交通问题也缺乏深刻认识。出行时容易与其他行人或车辆发生微小擦碰。事故发生后由于语言不通, 又不知如何处理, 感到惊恐无助。而由此带来的身体受伤或经济损失又会加剧紧张或焦虑的情绪。
4. 个人经济状况。
由于年龄小, 初次离家, 加上第一次掌握经济权, 没有了父母的指导和约束, 部分学生会无计划地花钱, 导致暂时的经济困窘。经济状况不佳导致的焦虑虽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但较经济状况更好的欧美国家以及韩、日等国的留学生而言更为多见。
5. 宿舍矛盾。
欧美学生的独立意识比较强, 喜欢独来独往, 不太喜欢整天和舍友呆在一起, 宿舍矛盾相对较少。而日、韩等国的学生虽然比较喜欢聚群, 但并不太要求舍友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对对方的要求也不太高, 宿舍矛盾也相对较少。而宿舍矛盾在孟加拉国学生中间则较为常见。来华初期, 学生的汉语能力还不强, 主要的交往对象还是本国同学, 特别是自己的舍友。而同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同学则更容易形成小团体。但由于作息时间不同, 生活习惯不同, 对个人卫生和宿舍卫生的要求不同, 所来自的城市不同, 甚至兴趣爱好不同, 各种小矛盾不可避免。而矛盾产生后, 大部分学生并不愿意和舍友沟通, 而多采用不说话或冷战的方式, 进而直接要求换宿舍。但与此同时, 又不愿意舍友知道自己提出换宿舍的要求, 而希望老师代为解决一切问题。心理不成熟, 缺乏集体生活经验, 对矛盾产生及解决的错误认知等都是导致矛盾扩大化的原因。部分学生由于宿舍矛盾, 感觉自己被孤立、被排挤, 导致情绪低落, 甚至影响学习。
(二) 学习方面的不适应。
1. 教育方式不同及所学专业的特点。
我国和孟加拉国教育水平不一, 教学风格迥异, 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也各不相同。很多学生在刚入学时对按照年级、专业统一授课的教学模式很不适应。而医学本身是一门难度较大的专业。该专业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也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 留学生更是如此。部分学生自学能力较差, 又不愿意向老师和同学求助, 渐渐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 影响了学习热情, 产生了懈怠心理, 因而逃课或不按时完成作业, 导致考试不及格, 产生挫败感和焦虑情绪。
2. 不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
孟加拉国学生习惯晚睡晚起, 晚餐时间也较晚, 凌晨才休息的状况比较普遍。脱离了父母的管束, 有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甚至清晨才睡, 或是彻夜不眠, 并因此不去上课, 变成恶性循环。八点就开始的第一节课对孟加拉国学生来说较难适应, 特别是学期刚开始时, 迟到现象较为普遍。无论是学习较为刻苦的学生还是学习不太认真的学生, 这种情况普遍存在, 只是程度轻重的问题。另外, 快节奏的学习生活, 时间观念上的差异, 也使他们很难适应。孟加拉国学生的生活节奏相对较慢, 对时间的概念也相对有弹性。当面对大量新鲜的课程和严格的上课时间时, 大部分人都感觉手忙脚乱或时间不够用, 因而产生信心不足、焦虑情绪或挫败感。
3. 汉语学习积极性不强。
刚到中国时,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学好中文的愿望, 但新鲜感过后, 枯燥的语言学习就变成了部分学生的负担。由于西医临床医学的专业课都是全英文授课, 课后又只和本国同学或会说英语的老师及中国学生交流, 很多孟加拉国学生认为学习中文没有用, 也自然没有学习的动力。而他们所谓的语言沟通无障碍只是在自己勾画出的小圈子里, 实际则是选择处于“自我隔离”或“主动边缘化”的境地。没有汉语的支持, 学生就无法融入当地的社会和生活, 归属感差, 人在异乡的感觉就特别明显, 而由此产生的各种不良情绪也很容易被人为放大。
4. 群体效应。
由于喜欢聚群, 加上受暗示性相对较强, 懈怠情绪很容易在孟加拉国学生中蔓延。当部分学生反映遇到学习困难或压力时, 其他一部分能够正常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立刻也会觉得自己不能胜任, 从而产生懈怠乃至悲观、受挫的情绪。
(三) 社会与心理方面的不适应。
1. 思乡情绪。
在来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 文化冲击带来的新鲜感和兴奋感会冲淡学生的思乡情绪。他们忙于熟悉校舍, 熟悉环境, 结交朋友, 大多不会太想家。但经过这一阶段后, 他们会发现, 在忙忙碌碌的学习、生活中, 很难找到一个人愿意随时倾听或能够理解他们的苦恼。尤其是在过节或生病时, 会感到特别的孤独或失落, 因而也会倍加思念故国的亲人和朋友。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思想情绪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显著影响, 如躯体化症状、抑郁情绪和敌对态度。
2. 社会角色的缺失。
来华之后, 身处异国和异文化之中, 学生失去了在本国文化中原有的社会角色。中国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法律等都与孟加拉国有或大或小的差异。再加上语言不通, 遇到困难时很难第一时间从亲友处得到物质、感情等方面的帮助, 因而倍感孤独、无助。在孟加拉国时, 他们扮演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是父母的孩子、某人的兄弟姐妹、某人的朋友, 某位老师的学生等等, 各种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使他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而身在异乡后, 这种存在感突然缺失, 一切人际关系都要重建, 很多社会角色都要重塑, 容易产生焦虑和迷茫。
二、来华孟加拉国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管理对策
(一) 汉语学习贯穿专业学习。
跨文化适应中, 语言的适应始终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如果语言上出现障碍, 就很难真正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去。因此, 不管专业学习是用哪种语言授课, 汉语学习一定要贯彻始终,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说汉语、多用汉语, 避免学生“自我隔离”或“主动边缘化”。
(二) 激发自身潜能。
孟加拉国学生普遍比较重视在本国学生中的地位和荣誉感, 可以利用他们活跃的表现力和渴望发挥才能的需要动机, 努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和自身管理的积极性, 运用表彰或奖励等手段调动他们的进取心和积极向上的热情。通过为他们提供各种展示才华的机会和条件, 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我成就感等更高层次的需求, 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保持一种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心理状态。
(三) 共情。
共情又称为“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等, 是心理咨询上常用的概念和手段。按照人本主义创始人Rogers的观点, 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对于共情, 许多学者有着精辟的阐述。Mayeroff (1971) 认为, 共情就是“关怀一个人, 必须能够了解他及他的世界, 就好像我就是他, 我必须能够好像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样, 而不能把他看成物品一样从外面去审核、观察, 必须能与他同在他的世界里, 并进入他的世界, 从内部去体认他的生活方式及他的目标与方向”。作为留管教师, 也必须具有“共情”的能力。共情并不是要求教师与学生有相同或相似的经历, 而是强调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同时也要教会学生运用共情, 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推己及人, 最大限度地避免沟通障碍, 保障交际的顺利进行。
(四) 重视班长选任工作。
孟加拉国学生有很强的团体意识和领袖意识, 学生特别重视和在意竞选班长的工作。这一意识就赋予了班长相当的权利和不同的内涵。做好班长的选任工作, 选出学生认可、尊重、自我要求高、自制力强、能起表率作用的班长可以在孟加拉国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榜样, 带动良好的学习风气,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 增强社会支持。
做好学院、教师、学生、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和联系, 建立多种形式的政策咨询和信息沟通网络, 加强对留学生的社会支持。
(六) 积极开展校园活动。
通过举行太极、书法、剪纸、包饺子等传统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文化节;节假日郊游;进行文化参观;举行新年联欢会、春节联欢会等活动, 创造氛围, 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使他们了解并融入中国文化, 感受集体大家庭的温暖、缓解思乡之情。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能使他们更快地适应中国文化、缩短调整期, 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七) 加强法律法规教育。
在新生入学教育时, 首先要教育学生遵守中国法律、校纪校规、公共道德。要确保每个学生都了解规定、遵守规定。如果违反规定, 不能温和处理, 不了了之;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 严肃处理。
(八)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留管教师一定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举止变化、生理变化和性格变化, 多和学生沟通, 多渠道、多方式地化解学生的负面情绪。遇到处于心理困境的学生, 不要轻易给他们贴标签、下结论, 要学会倾听, 把握好干预的度。还可以和医学院、教科院等学院的心理学工作者组建团队, 共同设计一个信度、效度都比较好的测量工具, 以心理障碍和心理健康两大主题为基点, 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同时对症状比较严重的学生进行重点专注。尽可能地使他们在中国度过快乐的留学生活。
三、结语
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也是每个留学生都必经的过程。留学生的管理工作既要涉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也要关注心理健康的问题。本文仅是对扬州大学孟加拉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情况作一总结和尝试。如何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中国文化, 融入中国生活, 缩短适应期或调整期, 以一种愉快的心情顺利实现跨文化适应还值得我们很多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 .鲁华, 范健.医学留学生管理工作初探[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8
[2] .张秋红, 陈鹤.从外国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角度谈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1
[3] .全京.留学生跨文化教育及留学生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4] .张秋红.外国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问题的探析与对策[J].现代科学教育, 2011
[5] .刘娜, 施荣根, 徐珊.西医类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 2011
[6] .李真, 解倩.在外留学生“文化休克”原因阐述及其对策[J].现代阅读, 2012
文化调节论文 篇5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节包括两部分内容,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及二者之间的协调。前者内容相对简单,教材首先阐述了体液调节的概念,然后以列表的方式比较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应注意用实例来说明。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教材安排了一个“资料分析”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过程的分析,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如何协调的。之后,教材又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作了总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在这节内容中,教材注意突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于维持稳态的贡献,并注意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健康问题相联系。
二、教学目标设计
1.教学重点 :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2.教学难点 : 人体的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分析。
三、教学策略设计
本节内容一方面是对前两节所学内容的一个总结,另一方面是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揭示两种调节方式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新课的`导入可以从复习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开始,着重引导学生回顾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机制。强调指出,神经调节是以反射为基本活动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激素调节则是通过体液的传送,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的调节方式,这样也就引入了对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2.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推论。在这种教学策略中,侧重训练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体温调节的实例中,可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把思维引向深入。
(1)不论是在炎热的环境中,还是在寒冷的环境中,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的,这种恒定有什么意义?
(2)一个物体温度的高低取决于什么?人的体温高低又取决于什么?
(3)人体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热量?通过什么途径散失热量?
(4)寒冷的环境中,要维持体温的恒定,产热的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散热的结构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呢?
(5)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如何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6)在这个实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怎样的?
(7)人体的体温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恒定吗?哪些情况下可能导致体温失恒?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
最后根据讨论,通过图解归纳体温调节的机制。实例二的分析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着力引导学生揭示和概括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明确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作用对于维持动物和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意义,这是两个实例分析的直接目的所在。
3.补充:
①什么是脱水?
②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举例
③毒品成瘾的机理
4.拓展题P33 1、2题
五.课后反思
文化调节论文 篇6
美研究人员发现可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基因调节器
最近,美国的研究人员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认为,一种叫CTIP2的基因调节器能够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
这项研究报告指出,CTIP2基因调节器是一种能控制基因表达、决定细胞基因代码开关的蛋白质。此种基因调解器最早是由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00年发现的,当时只知道它是人体基因表达的一个主要调节器,与脑细胞、皮肤、牙齿珐琅质等组织的形成有关。最近,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和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CTIP2基因调节器其实是控制免疫细胞生长和变异的一个非常高级的调节器,尤其是能控制和调整人体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
参与这项研究的俄勒冈州立大学药学院的马克·雷德教授表示,研究人员有可能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在未来研发出可控制CTIP2基因调节器的药物,从而达到治疗某些免疫性疾病(如艾滋病、过敏症等)的目的。
cutter酶可遏制艾滋病病毒的增殖
日前,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一种名为cutter的酶可将未成熟的造血细胞中的CCR5蛋白(一种可帮助艾滋病病毒入侵机体的蛋白)基因切掉,使这些细胞在成熟分化后不会产生CCR5蛋白,从而使机体具有对艾滋病病毒的免疫力。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把一批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实验鼠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向其中一组实验鼠的体内注射了cutter酶。12周之后,注射了cutter酶的实验鼠,其体内T细胞(一种免疫细胞)的水平有所恢复、艾滋病病毒的含量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另一组未注射cutter酶的实验鼠,与12周之前相比,其体内艾滋病病毒的数量更多了。
此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葆拉·坎农说,此项研究的结果为控制艾滋病病毒的增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坏消息
精液可导致子宫癌恶化
据英国和南非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精液可导致子宫癌患者的病情发生恶化。
上述两国的研究人员对子宫癌细胞进行了试验。在试验中,研究人员向子宫癌细胞中加入精液。结果发现,精液中的前列腺素在与子宫癌细胞中的前列腺素受体结合后,会激活子宫癌细胞中促使血管生长的基因,使肿瘤的体积迅速增大。
此项研究的领导人亨利·杰布尔建议,子宫癌患者过性生活时,最好让伴侣使用避孕套,这样可以切断前列腺素的外部来源。
女性长期服用叶酸不利于怀孕
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女性长期服用叶酸不利于怀孕。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18500名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长期服用复合维生素片的女性(每星期的服用量超过400毫克)中,约有40%的人有排卵异常的症状。研究人员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复合维生素中的叶酸才是真正影响女性排卵的物质。女性若长期服用叶酸会使其排卵的次数减少,从而使其很难怀孕。
研究人员指出,叶酸虽然对人体有益,但女性不要随意服用。
新知
喝不含咖啡因的饮料有助于戒烟
近日,美国研究人员发表在《尼古丁和烟草研究》上的一篇文章表明,喝不含咖啡因的饮料有助于戒烟 。
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09名烟民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研究人员让被调查者列出可以使香烟的味道变差和变好的食物。经过统计发现,约有45%的人认为,不含咖啡因的饮料(如果汁等)和乳制品会使香烟的味道变得很差。约有70%的人认为,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会使香烟的味道变得更好。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这些食物为什么会使香烟的味道变差,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戒烟的过程中喝不含咖啡因的饮料是有助于戒烟的。
以色列科学家研制出
男性口服避孕药
近日,以色列科学家成功地研制出一种男性口服避孕药,这种避孕药可使精子失去活力,从而达到避孕的效果。
研究人员介绍说,普通的注射型男用避孕药是将男性的睾丸素和女性的黄体酮结合起来进行避孕,而这种男性口服避孕药是将精子中的某种蛋白质去掉,使精子在到达子宫前就失去活力,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研究人员称,这种避孕药具有成功率高、药效持续的时间长(每3个月只需服用一次)、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等优点。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男性口服避孕药已经进行了动物试验,并取得了十分理想的结果,预计将在明年对此药进行人体试验。
每天饮一杯酸奶可预防乳腺癌
最近,荷兰国立癌症基金会在该国进行了一次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每天饮用酸奶的女性,其患乳腺癌的几率比很少饮用酸奶的女性低得多。
这项调查研究显示,坚持每天饮用250毫升酸牛奶的女性,其患乳腺癌的几率要比很少饮用酸牛奶的女性低50%。研究人员指出,酸牛奶可增加人体血液内免疫球蛋白的数量,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可降低人们发生乳腺癌的几率。此外,酸牛奶中含有的高活性乳酸菌和嗜热链球菌等有益菌还可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摄入过量的脂肪是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而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有条件的女性应养成每天饮一杯酸牛奶的习惯。
常喝酸苹果绿茶饮可延缓衰老
近日,日本长崎大学的科研人员在进行一项新的研究后证实,人们若常将酸苹果和绿茶用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取得延缓衰老的效果。研究人员表示,酸苹果绿茶饮中含有非常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具有很好的防癌、抗衰老和调节免疫力的作用。酸苹果绿茶饮的制作方法是:取绿茶5克,酸苹果1个。将酸苹果切成细丝或碎块,与绿茶一起放入玻璃杯中,注入200~300毫升不超过60摄氏度的白开水浸泡10钟后即成,可每天饮用1剂,在饮用时可反复加水3~4次。将酸苹果和绿茶一起冲泡后,可去除酸苹果的酸涩味,因此这种饮料很适合牙齿不好的老年人饮用。
紫葡萄汁预防心脏病的效果
胜过阿司匹林
最近,美国的研究人员在进行一项研究后证实,人们若每天喝224~280毫升的紫葡萄汁,可有效地抑制其血液中血小板的凝集性,从而可起到预防心脏病的作用。他们在将葡萄汁、橙汁和柚子汁进行对比试验后发现,葡萄汁(尤其是紫葡萄汁)具有更佳的预防心脏病的作用,紫葡萄汁预防心脏病的作用甚至比阿司匹林还好。
此项研究是由威斯康辛大学医学院的约翰·福尔茨博士主持的。福尔茨博士是在二十年前发现阿司匹林具有延缓血液凝固速度、预防心脏病作用的首批科学家之一。他表示,紫葡萄汁之所以具有预防心脏病的作用,是因为其富含黄酮类和多酚类营养物质。
抗衰老新药可助人类活过100岁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叶史瓦大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抗衰老专家尼尔·巴齐拉伊日前表示,到了2012年,人类可以在新型抗衰老药物的帮助下健康地活到100岁以上。
巴齐拉伊在一些高龄老人的体内找到了能控制人类衰老速度的变异基因。在对几名长寿老人的基因进行研究后,他发现一位名叫简·卡尔门特的法国女性体内有一种“抗衰老基因”。卡尔门特女士是在122岁5个月零2天时去世的。在死前,她从未患过老年痴呆、糖尿病或癌症等疾病,而且在100岁时还能骑自行车出行。巴齐拉伊说,像卡尔门特女士这样受到抗衰老基因保护的人一生都不会患上严重的慢性病,但会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发生猝死。
巴齐拉伊说:"很多高龄老人能自己开车和绘画。他们生活得很好。我相信,人们若能有效地预防那些与衰老有关的疾病,是可以健康地活到100多岁的。那些寿命为七八十岁的人在死前大多会受到病痛的折磨,而高龄老人通常会健康地死去"。据此,他开始指导一些制药公司研制苏活酵素等新型抗衰老药物,并拟在2012年将这种药物投入市场。
文化调节论文 篇7
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对外直接投资(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以下简称OFDI) 是除吸引外资之外的另一条提升我国企业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Dunning( 1998) 对跨国公司OFDI动机的分类,技术寻求型OFDI是战略资产寻求动机的具体化,是以接近或获取东道国的研发和技术资源,分享东道国相关产业的逆向技术溢出效益为直接目的投资[1]。我国企业的技术寻求型OFDI活动始于20世纪90 年代。进入21 世纪后,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开始加速发展。但由于缺乏数据等原因,目前学术界对我国技术寻求型OFDI的研究还很有限,对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的实证检验很少,已有实证研究也没有取得一致性结论。李猛和于津平( 2011) 发现东道国研发投入与中国OFDI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认为不能充分证明中国企业的OFDI是为了获得逆向技术溢出效应[2]。Buckley等( 2007 )[3]以及张宏和王建( 2009)[4]以东道国专利指标来测量东道国技术水平,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但蒋冠宏、蒋殿春( 2012)[5]发现东道国技术成熟度与中国OFDI正相关。祁春凌等( 2013)[6]也发现发达国家以专利为代表的技术资源吸引中国OFDI。
基于此,本文试图进一步深化对该问题的认识。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 1)本文引入东道国与中国的文化距离这一情境变量来分析其对技术禀赋与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关系的调节作用。尽管文化距离变量已经被纳入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的相关研究中,如张艳等( 2012)[7],但只是作为控制变量。技术禀赋和文化距离都会对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产生影响,但两者的影响不是孤立的,需要充分考虑两种影响因素之间的调节作用。从子公司向母公司的逆向知识转移是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的关键环节,而文化距离会对这一知识转移过程产生负向影响。东道国与中国文化距离的增加会削弱东道国技术禀赋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本文提出文化距离会负向调节东道国技术禀赋与中国OFDI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的假设并得到验证,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2) 本文使用f Di Markets数据库企业层面OFDI项目数据来衡量中国对东道国的投资水平,其优点在于企业层面OFDI项目数据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企业OFDI的最终投资地与真实投资动机,从而可以对东道国技术禀赋和文化距离及其交互作用对我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进行更准确的分析。现有研究关于中国企业OFDI的信息主要是依靠每年由商务部发布的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该公报公布的是中国OFDI的第一目的地,而不是最终目的地,而第一目的地很可能是投资的中转地。王碧珺( 2013) 指出,中国一半以上的OFDI流向了中国香港、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而绝大部分中国内地在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投资,以及将近1 /3中国内地在香港地区的投资,都只是以这些地方为中转地[8]。所以大多数相关实证研究都在样本中去除了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部分研究去除了香港。去除这些国家和地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报数据存在的中国OFDI流向扭曲问题。 ( 3 ) 已有研究主要用专利指标来测量东道国技术水平。除了专利指标,本文还采用东道国技术装备、创新能力指标,这样可以更全面地测量东道国技术禀赋。
1 文献回顾与假设的提出
1. 1 东道国技术禀赋对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
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技术进步有两条途径:( 1) 内源式,即依靠自主创新和开发技术; ( 2)外源式,即通过吸引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实现技术进步。前者需要的周期较长,研发投入也较高,因此新兴市场国家一般都非常重视通过后者实现技术进步。然而,为了维护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既得利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只可能将国内成熟、标准化、低成长潜力甚至即将淘汰的产品和技术转移到新兴市场国家,而尖端优势技术则仍保留在本国。我国20 多年来吸引外资, “以市场换技术”的结果也证明 “引进来战略”并不理想。在外资较集中的制造业,很多没有核心技术的本土企业基本是在低附加值价值链环节为跨国公司“打工”。与此同时,长期对外资企业技术的依赖也使中国企业自身缺乏研发能力。因此,中国企业要有效实现外源式技术获取,必然要逐步将国际化战略由 “引进来” 转向 “走出去”,通过对外投资合作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使技术进步的路径由被动转为主动。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克服后来者劣势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OFDI获取先进技术等战略资产( Luo和Tung,2007)[9]。
技术是企业战略资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而技术寻求动机是战略性资产寻求动机的具体化。跨国公司的OFDI不仅是利用优势的过程,而且也是构筑新的竞争优势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和新兴市场国家迅速崛起的背景下,OFDI不再以垄断优势为先决条件,拥有局部竞争优势的后发企业可以通过OFDI获取战略资产,形成新的竞争优势。OFDI可以使中国跨国公司充分利用接近东道国技术资源的优势,实现跟踪、学习和获取先进技术的目的。同时,中国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可以通过逆向知识转移和扩散带动母公司、其它子公司、母国行业及母国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Deng ( 2009) 的案例研究表明,中国OFDI有寻求战略资产的强烈动机[10]。蒋冠宏、蒋殿春( 2012) 的实证研究发现东道国技术成熟度与中国OFDI区位分布正相关,寻求技术的动机已经成为中国企业OFDI的一个重要原因[5]。祁春凌等( 2013) 也发现东道国以专利为代表的技术资源吸引中国OFDI[6]。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 东道国技术禀赋越充裕,中国企业越倾向于对该国直接投资。
1. 2 文化距离的调节作用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战略的根本目的是实现逆向知识溢出,即通过OFDI实现当地知识或者子公司知识向母公司的转移。逆向知识转移直接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获得所需的战略资产,是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的关键环节。然而,由于OFDI发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技术禀赋充裕的东道国与我国文化距离的增加会影响逆向知识转移主体双方的认知与知识转移过程,降低我国企业跨国界逆向知识转移绩效,从而减少中国企业对该国开展技术寻求型直接投资的可能性。
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文化距离是影响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绩效的重要因素。国家文化匹配度越高,即文化差异越小,越容易进行知识转移。知识源和知识接收者之间的文化差异越大,其理解、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差异就越大,人们在知识转移中的思维方式、沟通方式以及需要的激励机制等越不相同,由此越容易引发冲突和矛盾,进行有效知识转移的可能性越小。徐笑君和王园园( 2008) 基于Hofstede的跨文化量表,分析了文化对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影响,其研究发现: 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与集体主义以及男性与女性主义对知识转移的主体、知识本身、知识转移渠道,以及知识转移有效性均有影响[11]。对310 家美资和德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进行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文化差异和冲突是影响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重要障碍( 徐笑君,2009)[12]。
在有关文化距离如何影响OFDI逆向知识转移的研究中,Vaara ( 2010) 的实证结论表明,跨国公司母国和子公司所在东道国文化距离越大,子公司向母公司的逆向知识转移将面临更多的障碍[13]。肖久灵( 2007) 以中国跨国企业为样本,发现国家文化差异对于跨国知识转移绩效具有影响[14]。跨国并购是中国企业寻求战略资产的重要模式,在相关研究中,周俊和薛求知( 2008) 发现文化差异使得并购双方在沟通方面存在较大的障碍,从而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知识整合的绩效[15]。技术知识镶嵌入一个特定的认知和文化环境中,东道国与中国的文化距离的增加,一方面会限制中国企业吸收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加嵌入文化中的技术知识转移的沟通和协调成本。东道国与中国文化距离的增加会降低中国企业逆向知识转移的绩效,从而使东道国丰富的技术禀赋对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的吸引力下降。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 文化距离对东道国技术禀赋与中国企业OFDI之间的正向关系产生负向调节作用。文化距离的增加会削弱东道国技术禀赋充裕度对中国企业OFDI的正向影响。
本文的理论框架与假设如图1 所示。
2 研究设计
2. 1 数据样本
本文关于中国企业OFDI的数据来源于f Di Markets数据库,该数据库隶属金融时报集团,是全球范围内唯一提供外国直接投资及跨国绿地投资项目数据的在线数据库,其数据已被UNCTAD的 《世界投资报告 》 采用。 Castellani等( 2013)[16]和Crescenzi等( 2013)[17]的研究都使用了该数据库。该数据库对2003 年以来中国企业对123 个东道国( 地区) 直接投资项目数量进行了统计。截止2011 年,中国企业在123 个东道国( 地区) 累计直接投资项目共2094 个。该数据的优点在于其统计的都是中国企业在东道国( 地区) 最终落地的直接投资项目,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企业OFDI的真实流向。现有研究使用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中的数据公布的是中国OFDI第一目的地的区位分布,并不代表中国最终投资的区位。根据各年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03 ~ 2011 年间,平均70% 以上的中国企业OFDI流向了中国香港、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卢森堡这些避税港和离岸金融中心。王碧珺( 2013) 认为,直接利用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数据所得出结果存在谬误,这些目的地很可能是中转地,用于避税、会计记账等目的,并不涉及雇佣、生产、投资等实体经济活动[8]。企业在第一目的地设立投资公司或者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台公司( 登记为商务服务业) ,然后以此为跳板,投资到其他国家的实体行业,甚至部分作为 “返程投资”回到了国内。
2. 2 变量说明
2. 2. 1 因变量
因变量为中国对东道国( 地区) 的直接投资( ofdi) 。本文使用截止2011 年,中国在东道国( 地区) 直接投资项目数量来衡量中国企业在投资国的直接投资水平。因变量是一个计数变量。
2. 2. 2 自变量与调节变量
自变量为东道国技术禀赋,调节变量为东道国与中国的文化距离。
东道国技术禀赋( tech) 。本文从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和专利等3 个方面衡量东道国的技术禀赋。具体如下。 ( 1) 用2010 年 《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的国家技术装备( technological readiness,记作tr) 指标来衡量东道国技术水平。《全球竞争力报告》将技术装备定义为采用现有技术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的能力。 ( 2) 用2010 年 《全球竞争力报告》 中的国家创新能力( innovation,记作inno) 指标来衡量东道国技术水平。该指标分值越高,表明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越强。 ( 3) 用东道国申请专利数来表示东道国技术资源水平,取对数。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的发展指标数据库。记作lnpat。自变量取前置一年的值,一方面可以充分体现变量的影响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部分避免内生性问题。
文化距离( cd) 。论文采用荷兰学者Geert·Hofstede ( 霍夫斯泰德) 指数刻画一国的文化特征( Hofstede,2001)[18]。根据霍夫斯泰德的研究,文化可以用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与集体主义以及男性与女性主义等4 个维度来区分国家之间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各个文化维度数值来自霍夫斯泰德的网站。本文采用Kought和Singh ( 1988 ) 提出的公式CDj= ∑ [( Iij-Iic)2/ Vi]/4 计算出各东道国与中国的总体文化距离,其中CDj表示第j个国家与我国的总体文化距离; Iij表示第j个东道国的第i个文化维度指标值,Iic表示中国第i个文化维度指标值,Vi表示第i个文化维度指标值的方差。Hofstede关于各国文化维度指标存在缺失, 参考Blomkvist和Drogendijk ( 2013) 的做法,巴拉圭和玻利维亚的文化指标采用乌拉圭和哥伦比亚的平均值,塞浦路斯的文化指标采用土耳其和希腊的均值; 缅甸的文化指标来源于Rarick and Nickerson; 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文化指标来自Huettinger; 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共和国的指标用俄罗斯的指标来替代[19]。
2. 2. 3 控制变量
国内生产总值( lngdp) 。该变量为测度东道国绝对市场规模的变量。OFDI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寻求海外市场,本文用东道国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绝对市场规模的代理变量,取对数。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的发展指标数据库。取前置一年的值( 以下控制变量相同)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lnpgdp)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用来衡量东道国的相对市场规模,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的发展指标数据库,取对数。
贸易联系( lntrade) 。中国与东道国的贸易联系,用中国对东道国出口和从东道国进口总和来衡量,取对数。理论上,对外投资与贸易是一种互动关系,因此需要对中国与东道国的贸易变量加以控制。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局。
经济制度( ins) 。经济制度影响跨国商务活动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是影响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美国传统基金会( Heritage Foundation) 公布的全球经济自由度综合指数( Economic Freedom Index,EFI) 来测量东道国的经济制度质量。
地理距离( lndis) 。北京到东道国首都的距离,单位为公里,并取对数处理。数据来源于CEPII距离数据库。
2. 3 计量模型及方法
2. 3. 1 计量模型
为了检验假设1,本文设定如下计量模型:
为了检验假设2,本文在以上模型的基础上引入tech ( 东道国技术禀赋) 与cd ( 文化距离)的交互项,设定了如下计量模型:
在模型( 1) 和( 2) 中,下标i表示第i个东道国,α0与 εi分别是截距项与随机扰动项。在具体的回归模型中,tech ( 技术禀赋) 分别为tr( 技术装备) 、inno ( 创新能力) 以及lnpat ( 专利) 。
2. 3. 2 计量方法的选取
本文因变量为中国在东道国直接投资项目数量,该变量是不连续的非负整数,因此回归模型应该采用非线性计数模型。计数数据模型中最常见的是泊松( poisson) 回归,但是泊松回归的局限是泊松分布的期望与方差相等,这一严格的前提假设在现实中很难满足。实践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情况是方差大于期望,统计上称之为过离散( overdispersion) 。根据样本数据方差远大于期望特点,本文采用负二项回归(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进行估计。本文统计软件为Stata11. 0。
3 经验分析结果
表1 给出了样本回归结果。模型1 是仅包括控制变量的基础回归。模型2 和方模型3 中tech( 技术禀赋) 用tr ( 技术装备) 来测量。模型4和模型5 中tech用inno ( 创新能力) 来测量。模型6 和模型7 中tech用lnpat ( 专利) 来测量。模型3、模型5 和模型7 引入tech和cd ( 文化距离)交互项来验证文化距离对东道国技术禀赋与我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在创建交互项之前,对变量进行了中心化处理以避免多重共线性。由于tr、inno及lnpat之间相关系数较高,因此这3 个变量没有出现在同一个回归模型中。对7 个模型的方差膨胀因子值的考察发现,所有模型中变量的最大VIF值都远小于10 的临界值,因而在模型估计中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所有模型的LR统计量显著不为0,而且在1% 水平显著,进一步证实采用负二项回归优于泊松回归。
模型2 到模型7 的回归结果表明,东道国的技术装备、创新能力以及专利水平与中国OFDI之间都显著正相关。上述回归结果表明,东道国技术禀赋越充裕,中国企业对该国直接投资的可能性越大,说明中国企业OFDI具有强烈的技术寻求动机。假设1 得到有力验证。在有关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研究中,本文对东道国技术禀赋的测量是比较全面的,已有研究主要是用专利指标。模型3 的交互项tech( tr) × cd ( 技术装备与文化距离的交互项) 的回归系数为负,且在1%的水平显著,这一结果说明文化距离负向调节了技术装备对中国企业OFDI的正向影响。模型5的交互项tech( inno) × cd ( 创新能力与文化距离的交互项) 回归系数在5% 水平显著为负,说明文化距离负向调节了创新能力对中国企业OFDI的正向影响。模型7 的交互项tech ( lnpat) × cd( 专利与文化距离的交互项) 回归系数虽然为负,但不显著。上述回归结果表明,文化距离对东道国技术装备及创新能力与中国企业OFDI之间的正向关系产生了负向调节作用。文化距离的增加削弱了东道国技术装备及创新能力对中国企业OFDI的吸引力。假设2 基本得到验证。
注: ( 1) 模型2 和模型3 中tech ( 技术禀赋) 用tr ( 技术装备) 来测量。模型4 和模型5 中tech用inno ( 创新能力) 来测量。模型6 和模型7 中tech用lnpat ( 专利) 来测量。( 2)括号内为标准误; ***,**,* 表示显著水平分别为1% 、5% 和10% 。
在控制变量方面,东道国国内生产总值lngdp的回归系数在所有模型中都为正,且都在1% 的水平显著,说明东道国市场规模越大,中国企业越倾向于对该国投资,中国企业OFDI具有强烈的市场寻求动机。贸易联系lntrade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中国企业OFDI具有贸易促进动机。地理距离lndist的回归系数在大多数模型中显著为负,表明中国企业投资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下降。上述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与Buckley等( 2007 )[3]以及蒋冠宏、 蒋殿春( 2012)[5]的研究结果也一致,说明东道国市场规模以及东道国与中国的贸易联系是促进中国企业OFDI的重要因素,而地理距离则抑制了中国企业OFDI。经济制度ins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表明东道国经济制度质量对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影响程度较小,可能的原因是作为中国OFDI重要投资主体的国有企业对东道国制度因素较不敏感。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企业层面OFDI项目数据,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东道国技术禀赋与我国OFDI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距离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东道国技术装备、创新能力以及专利等技术禀赋水平与对中国企业OFDI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文化距离的增加削弱了技术装备以及创新能力对中国企业OFDI的正向影响。从子公司向母公司的逆向知识转移是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的关键环节,而文化距离会对这一知识转移过程产生负向影响。东道国与中国文化距离的增加会削弱东道国技术禀赋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中国企业倾向于通过对技术禀赋较充裕,而且与母国文化距离较小的东道国直接投资来获取战略资产。
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解释现有研究结论不一致,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尽管文化距离变量已经被纳入有关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的相关研究中,但只是作为控制变量。技术禀赋和文化距离都会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产生影响,但两者的影响不是孤立的,有必要采用权变理论模型来充分考虑两种影响因素之间的调节作用。东道国区位因素对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很复杂,在主效应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采用交互作用研究范式可以更好地解释企业OFDI区位选择。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专题突破 篇8
本专题内容主要包括: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突触间的传递, 以及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考点集中在: (1) 以膜电位变化曲线的形式考查神经纤维上兴奋产生机理的理解; (2) 以图示形式考查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机理; (3) 以实验分析和设计题的形式考查兴奋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和突触间单向传递的证明, 以及药物作用部位的判断; (4) 以实验题的形式考查激素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血糖平衡中的负反馈调节。
一、知识梳理
(一) 动物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
1.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1) 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 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2) 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同时还具有分泌功能 (如分泌递质) 。
注:神经元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神经细胞在分化过程中由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形成许多突起 (树突和轴突) , 突起的存在增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 有利于神经细胞之间信息的传递。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 概念: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 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2) 结构基础——反射弧,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 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 图示:
(2) 特点:
①双向传导;②静息状态下, 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 表现为外负内正;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率较电流在金属导线上传导的速率要慢得多。
4.膜电位变化的曲线
(1) 图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宜刺激时, 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2) 解读:
a线段——静息电位, 外正内负, K+通道开放;b点——0电位, 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 Na+通道开放;bc段——动作电位, Na+通道继续开放;cd段——静息电位恢复形成;de段——静息电位。
注:①图中每一个点都发生着离子交换, 但不同时期交换的主要离子不同。
②离子在跨膜运输中的方式:静息电位 (图示a段) 的形成主要是K+外流, 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是Na+内流, 它们都是从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通道蛋白, 故属于协助扩散。
③在恢复到静息电位的cd段中, 需要依赖离子泵, 逆浓度梯度将膜内Na+泵到膜外, K+从膜外泵入膜内, 且需要能量, 故属于主动运输。
④若突触后膜受到抑制性递质的刺激, 将导致Cl-大量内流, 使曲线a段下移。
5.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
(1) 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2) 突触的类型
①轴突—树突型突触:
②轴突—胞体型突触:
(3) 信号传递的形式: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 传递的特点:
①单向传递, 这与突触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 以及突触受体只存在于突触后膜上有关;②突触延搁;③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6.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7.兴奋传导方向的判断
(1) 依反射弧来判断:
兴奋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 依神经节来判断:
神经节位于传入神经元上, 兴奋从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方向传导。
(3) 依脊髓的灰质来判断:
前角粗大、后角细长, 兴奋是沿着脊神经的后根→脊髓灰质的后角→前角→脊神经的前根方向传导的。
(4) 依突触结构来判断:
兴奋从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 即由前一神经元的轴突→下一个神经元树突或胞体。
注:①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 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这是因为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通过局部电流来传导的。②在反射弧或正常的反射活动中, 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这是由于反射弧中, 兴奋在突触间能单向传递。
(二) 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
1.主要激素的分泌部位及生理作用
注:①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疾病:呆小症——幼年时,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大脖子病) ——食物中缺碘引起的;糖尿病——胰岛B细胞受损, 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②常见激素的化学本质:性激素——脂质中的固醇;胰岛素和生长激素——蛋白质;甲状腺激素——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
2.激素间的关系
(1) 纵向关系——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 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属于分级调节) , 而激素进入血液后, 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属于反馈调节) , 如图所示:
注: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
(2) 横向关系——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 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促进产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提高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 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
3.激素调节的特点
(1) 微量和高效。
(2) 通过体液运输:激素的产生部位与作用部位通常不同, 因此需要体液的运输。
(3) 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和靶细胞:众多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 只能被特定的靶器官和靶细胞接受并发挥作用。
(4)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这样提高激素作用的灵敏性。
(5) 激素既不参与组成细胞结构, 又不提供能量, 也不起催化作用。
注:主要激素的靶细胞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垂体分泌的促激素的靶细胞是内分泌腺;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细胞, 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4.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5.下丘脑在稳态中的作用
(1) 感受:
渗透压感受器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
(2) 分泌: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可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
(3) 调节: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渗透压调节中枢。
(4) 传导:
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 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二、典例分析
例1.如图所示, 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丁区域的发生主要是Na+外流和Cl-内流的结果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解析:图中甲、丁区域为未兴奋区或恢复区, 此时神经细胞膜外正内负的原因主要是K+外流的结果。图中乙区域表示兴奋区, 主要是Na+内流的结果, 故A项正确。
答案:A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神经纤维上兴奋产生的机理, 以及电流方向和兴奋传导方向的判断。易错之处表现在:考生对兴奋产生的机理没有掌握, 不能判断出细胞膜内外正负离子与K+、Na+进出细胞的关系, 从而无从下手。不能灵活判断电流方向和兴奋传导方向而出错。
例2.下图表示两个神经细胞间相互联系的结构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结构③中的内含物以胞吐形式外排,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B.兴奋在突触间的单向传递与结构②上特定受体有关
C.若在X处给予一个强刺激, 则结构①实现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D.结构①和结构②之间充满着组织液, 说明神经细胞间兴奋传递离不开内环境
解析:结构③中的内含物为神经递质, 其以胞吐形式外排, 需要消耗能量;当X处给予一个强刺激, 则结构①实现电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
答案:C
点评:本题以突触结构示意图为载体, 考查考生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理解。关注考生易错点和易忽视点的考查, 具体表现在:神经递质以胞吐形式排出, 需要消耗能量;兴奋在突触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递质和受体的存在部位) ;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组织液。
例3.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 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 (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 , 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 (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 。在图中A、B、C、D四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 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 ( )
解析:当A点受到刺激时, 不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还是双向传导, 微电流计的指针均偏转方向相反的2次。而刺激B或D点, 若是单向传导, 电流计指针偏转1次。若双向传导, 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刺激C点, 若单向传导, 电流计指针偏转1次;若双向传导, 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答案:A
点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方向的判断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找准刺激的位点, 能够准确判断指针偏转次数和方向, 是解题的基础。对于药物作用部位的判断, 还需要找准药物放置部位的选取。
例4.科学家用小鼠作实验材料, 完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相关实验, 结果如下图所示,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切除胰腺和垂体可减小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
B.该实验没有进行实验对照, 需要增添空白对照组
C.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
D.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 实验效果更显著
解析:在该实验中, 生长激素、胰岛素均为实验研究的对象, 故三组之间为相互对照;当然, 该实验也可以再设置一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空白对照组。实验前切除胰腺和垂体的目的是避免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 故A项正确。
答案:A
点评:本题以曲线图形式考查生长激素与胰岛素之间的关系, 渗透实验分析能力的考查, 能够从理论高度分析实验对照类型以及实验的设置是解题的基础。
例5.右图是激素与靶细胞作用示意图, 据图推测,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该激素多是脂溶性的小分子, 能穿过细胞膜
B.激素—受体能引起基因转录出mRNA
C.该受体在细胞内, 可以与多种激素结合
D.该基因产物不一定是酶
解析:因为受体在细胞内, 该激素与受体结合必须穿过细胞膜, 这类激素多是脂溶性的小分子, 易穿膜。激素—受体能引起基因转录出mRNA, 合成出蛋白质, 该蛋白质可能是酶, 也可能是其他特异性蛋白。受体有特异性, 只能与特定的激素相结合。
答案:C
点评:本题以图示形式考查激素作用的机理 (与受体结合, 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 , 体现“知其所以然”的考查, 是神经调节和动物激素内容目前重要的命题形式之一。
三、强化演练
1.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 (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 , 按下面的实验装置图, 若在a、b两点同时给予刺激, 产生两个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 则 ( )
A.肌肉不收缩 B.肌肉收缩一次
C.肌肉同时收缩两次 D.肌肉相继收缩两次
2.下图甲、乙分别为神经纤维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 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 其中b为ad的中点, 即ab=bd, 在不同部位给予刺激, 指针只偏转一次的是 ( )
A.图甲中的b点 B.图甲中的c点
C.图乙中的b点 D.图乙中的c点
3.若在下图中丙和丁两点的细胞膜外表面安放电极, 中间接记录仪, 当刺激甲点后, 信号在神经细胞间传递时记录仪检测到的结果应是 ( )
4.每年8月8日是我国“全民健身日”。许多人都在自己所在的地方, 快乐、健康地从事着体育健身活动。下列有关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B.大量出汗的主要目的是排出代谢产物
C.由于产热大于散热, 导致体温升高
D.肌肉运动所需能量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
5.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 错误的是 ( )
A.动物激素是一类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具有微量、高效的有机物
B.众多的激素分子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 对所有细胞都起作用
C.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通常不同, 需要通过体液来传送
D.激素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调节生物的生命活动
6.生物体内细胞间通讯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下图所示, 图中“化学物质”指的是 ( )
A.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激素
B.细胞膜上受体所识别的酶
C.DNA调节细胞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D.生物体吸收的食物分子
7.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 (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 ,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 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8.科学家发现人体中有一种与肥胖有关的物质——瘦素, 是肥胖基因编码的多肽类激素。它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 促使机体减少摄食, 增加能量释放, 抑制脂肪细胞的合成, 进而使体重减轻。
(1) 肥胖基因突变会使瘦素的含量____ (填偏高、偏低、正常) , 从而导致肥胖;瘦素受体基因突变也可导致肥胖, 此时血浆中瘦素含量最可能____ (填偏高、偏低、正常) 。
(2) 通过小鼠实验发现瘦素还能作用于下丘脑的相关神经元, 调节摄食行为, 其作用过程如下图:
①上图中共有____条反射弧, 原因是____。
②若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抑制, 则突触后膜接受这种递质后的膜电位是____。
9.下图为毒品可卡因 (cocaine) 对人脑部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多巴胺是一种____ (答物质名称) 。结构①将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称为____。结构②能与多巴胺特异性结合, 则结构②叫做____。
(2) 可卡因可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 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 产生“快感”。
(3) “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 精神萎蘼, 四肢无力, 体内____激素的含量减少。
10.下丘脑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 如下图所示。图中A结构类似于突触。据图分析回答:
(1) 在寒冷的环境中, 下丘脑一方面通过甲方式促进垂体分泌____激素, 从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另一方面通过丙方式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增加产热, 兴奋在A处作用于肾上腺的物质是____。
(2) 若甲模式中, 靶腺为性腺, 则通过下丘脑分泌____激素到达垂体, 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 进而再影响和调节性腺的分泌, 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图示中虚线表示的调节方式为____。
(3) 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是通过图中____模式, 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____。
(4) 当血糖升高, 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____, 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胰岛素的分泌, 兴奋在A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____。
参考答案:1.B 2.D 3.B 4.A 5.B 6.A 7.A
8. (1) 偏低 偏高
(2) ①0 缺少感受器和效应器, 反射弧不完整 ②外正内负
9. (1) 神经递质 胞吐 多巴胺受体
(2) 增多
(3)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10. (1) 促甲状腺激素 神经递质
(2) 促性腺激素释放 分级调节 反馈调节
(3) 乙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4) 胰岛B细胞单向传递 (和突触延搁)
文化调节论文 篇9
( 一) 图解剖析
新人教版教材中“体温调节图解”包着人体产热和散热的调控机理。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体温变化的刺激被下丘脑感受到后,神经系统通过反射弧产生相应反射,同时体液中如甲状腺激素等能调节体温的激素含量也会发生变化,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产热结构和散热结构发生相应变化。为便于理解本知识点学生应注重以内容。
1. 调节激素,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有甲状激素和肾上腺激素。
2. 调节方式,高温条件下以神经调节为主; 低温条件下为神经—体液调节。
3. 调节的结构,体温调节中枢为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的温度感受器为下丘脑,它属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部分,温度感觉器是指感受温度变化速率的感觉神经头末梢。体温调节的效应器,是指分泌相关激素的内分泌腺。
4. 调节机制
( 1) 机体的产热形式,分基本和寒冷环境下的特殊形式。基本形式: ①基础代谢产热; ②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产热;③肌肉活动产热。寒冷环境下的特殊形式: ①战栗产热,骨骼肌同时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 特点: 伸肌屈肌同时收缩,不做外功,产热量高。②非战栗产热( 代谢产热) ,褐色脂肪组织产热量最大,约占非战栗产热的70% ; 其中对新生儿来说意义尤为重要。
( 2) 机体散热的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等,最终通过出汗、皮肤血管流量的改变来完成调节的。炎热时: 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血管舒张,动静脉吻合支开放→血流量增大; 寒冷时: 交感神经紧张性升高→血管收缩动静脉吻合支关闭→血流量减少。
( 二) 误区透视
1. 体温调节中的体温感受器感受的是温度变化而不是“冷”“热”自身。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会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多则散热多;产热少则散热少。即外界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 外界环境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也少。
2. 高温条件的体温调节只是增加散热量,不减少产热量,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但并不排除体液调节的参与。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即增加产热量又减少散热量,调节方式即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 激素) 调节。
( 三) 巩固提升
1. ( 新课标全国卷改编) 人在寒冷的冬天遇到恐惧、紧张时,也会表现出盗汗现象,且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内脏器官作用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物质代谢加强
B. 在内脏器官作用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并运输到心脏从而使心跳加快
C. 该活动同时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 该活动涉及到神经调节中的反射弧结构
【答案】B
2. ( 广东文科基础) 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机体产热加强,散热停止
B. 机体是以反馈调控方式维持体温稳定的
C. 低温环境中激素参与体温调节,神经不参与
D. 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激素不参与
【答案】B
二、水盐平衡的调节
( 一) 图解剖析
新人教版教材中“水盐平衡调节图解”包含的内容: 下丘脑即参与了神经调节,同时又作为内分泌腺参与了体液调节,主要表现为: 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传入神经→渴觉,从而主动饮水,结果就能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1. 调节激素。主要为抗利尿激素,它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 此外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通过调节肾脏对钠的重吸收,也可维持水盐平衡。
2. 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3. 调节的神经结构,产生渴觉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渴感中枢在下丘脑视上核侧面( 第三脑室前壁) ,渴感的生理性刺激为: ①血清钠浓度增高,使血浆晶体渗透压上升,产生渴感求饮。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抗利尿激素产生、分泌部位是下丘脑中部分神经分泌细胞,而释放部位是垂体后叶。同时下丘脑还能将兴奋通过传导束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4. 调节机制。水盐平衡调节的剌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下丘脑通过分泌抗利尿激素和向大脑皮层传递信号调节水盐平衡,而抗利尿激素其作用的靶细胞则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可见,水盐平衡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体液调节只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 二) 误区透视
1. 教材中“水盐平衡调节”图解只提到抗利尿激素作用的调节,其实水平盐平衡调节远较这复杂。切勿简单地理解水盐平衡调节的激素只有抗利尿激素。
2. 激素在生理活动调节中,既不充当能量,也不作为催化剂,更不参与细胞结构,只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反过来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甲状激素分泌过多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 三) 巩固提升
1. ( 新课标全国卷改编) 在炎热的夏天,人因长时间在户外进行剧烈体力劳动而出汗过多且未及时补充水分到体内,将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B.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C. 血浆渗透压升高
D. 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答案】C
【解析】人因长期剧烈运动导致机体脱水将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增强、引起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2. 饮酒过量,会对人体器官及内环境稳态的调节造成严重危害,酒精( 乙醇) 的代谢过程主要在人体的肝脏内进行。请回答有关问题:
( 1) 酒精会不加区别地同脑部许多神经元受体结合,因此饮酒过量会影响人的脑干、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处的神经中枢,分别出现心跳加快、行走不稳和胡言乱语的现象。
( 2) 寒冷环境中,人体内分泌腺________的活动加强,促进产热。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使皮肤毛细胞血管扩张,散热加快,造成人体的实际体温___________( “低于”或“高于”) 正常体温,从而使人体的免疫力降低。
( 3) 酒精在血液中的浓度过高,会抑制_____________的活动,使____________的释放量减少,最终使尿液增多。
【答案】( 1) 小脑大脑皮层( 2) 甲状腺和肾上腺( 3) 垂体低于抗利尿激素
【解析】本题是一道体温、水盐平衡调节的综合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神经与体液调节关系知识点的熟练程度。涉及知识有: 小脑有维持躯体平衡协调随意运动功能,脑干中有心血管、呼吸中枢,大脑皮层中有语言中枢,而不同量的酒精对神经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分泌调节为反( 负) 馈性调节。
摘要:“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知识点于新课标教材《高中生物·必修3》中,以“资料分析”通过“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两个文字简图的方式,阐明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辅相成、相互协调,图解概括地说明了人体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
文化调节论文 篇10
传统的能量调节方法有滑阀调节和变速调节, 其中滑阀调节原理如下:滑阀调节螺杆压缩机在转子高压侧设置了一个能轴向移动的滑阀, 通过其轴向移动, 改变螺杆的有效工作长度, 使负荷在10%~100%之间调节。当滑阀与固定端紧密接触时, 基元容积Vc充气量最大, 由吸入端吸入的气体经压缩后全部排出, 负荷为100%;当滑阀向排气端移动时, 滑阀后缘与固定端形成一个与吸气端相通的泄逸通道, 使螺杆有效长度变短, 基元容积将减至Vb, 排气量减少, 相对的制冷量也减少, 从而达到负荷调节的目的。采用滑阀调节螺杆压缩机虽可实现负荷的无级调节, 但随负荷的减少, 机组的COP (性能系数) 也将下降。机组COP随负荷的变化用SCOP (相对性能系数) 表示, 随负荷的减少, SCOP逐渐降低, 尤其在10%~60%负荷时, 下降明显。所以采用滑阀调节螺杆制冷压缩机负荷, 当输气量低于额定输气量的50%时, 因螺杆有效长度较短, 内压比降低较多, 使等容压缩到排气压力的附加功耗较大, 虽然负荷降低了, 但功耗下降并不明显, 致使机组效率陡降。所以滑阀调节螺杆压缩机在部分负荷工作时是不经济的。
变速调节螺杆压缩机的原理如下:螺杆制冷压缩机输气量与转速成正比, 改变压缩机转速可达到调节输气量目的。但转速的变化会影响机组的相对泄漏量及摩擦损失功, 进而影响螺杆制冷压缩机效率。在转速较低时, 因泄漏导致的容积效率和绝热效率的下降量陡增。高转速时, 泄漏对效率的影响较小, 在2 000~6 000r/min范围内, 容积效率和绝热效率变化很小。这是因为转速较高时, 压缩机的容积流量增大, 体现在效率曲线上为绝热效率的增加。但随着转速的增加, 又引起摩擦损失功率的增加, 造成机械效率下降。所以, 总的看来, 随着转速的增加, 转速对效率的影响将逐渐减少。也就是说, 在一定转速范围内, 转速变化对泄漏量的影响很小。故在该范围内采用转速调节制冷量时, 压缩机功耗的下降将与负荷的减少成正比, 可使机器保持较高的效率和优越的性能。所以在该转速范围内用变速法调节负荷是非常经济的。但每台螺杆压缩机都有其自身的最佳转速, 过分低于最佳转速, 效率将大为下降。同时, 电机的调速也有其变速范围, 过低的转速亦会使电机工作不稳定, 效率降低, 故变速调节只适用于60%~100%负荷范围内的调节。
一、项目概况
项目所在地位于广西, 需要建成冻结牛皮的三层平网隧道, 隧道内温度为- (2±2) °C, 进货温度为25~30°C, 出货温度为0~4°C, 客户需求冷量为200k W, 蒸发温度为-11°C, 冷凝温度为+35°C。选用台湾“复盛”公司的螺杆压缩机, 型号为SRL140B-MP, 数量3台, 其中一台为变速调节螺杆压缩机, 另外两台为滑阀调节螺杆压缩机。该项目于2010年4月投入使用, 每天工作2个班次, 每班次10h。其制冷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二、机组自动控制原理
该系统主要由ABB变频器、三菱PLC、A/D、D/A、施耐德接触器、复盛压缩机等组成控制系统。其自动控制原理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 系统运行时先加载变速调节螺杆压缩机, 使其在60%~100%负荷范围内调节。如果负荷在上升, 可以选择其余2台滑阀调节压缩机中运行时间短的进行加载, 并使其在短时间的加载完成后工作在100%负荷, 然后根据负荷调节变速调节压缩机在60%~100%负荷范围内调节。如果负荷在增加, 再选择滑阀调节压缩机中运行时间最短的进行加载, 并使其在短时间的加载完成后工作在100%负荷。在负荷减少时, 先卸载变速调节的压缩机到60%负荷, 如果负荷继续减少, 选择运行时间最长的滑阀调节螺杆压缩机进行卸载;如果负荷还在减少, 最后卸载变速调节螺杆压缩机, 直至停机。根据以上的调节方式, 可以使机组负荷在20%~100%的范围内实现无级调节。
注:1—油分;2—止回阀;3—蒸发冷;4—储液器;5—过滤器;6—截止阀;7—滑阀调节螺杆压缩机;8—截止阀;11—电磁阀;12—过滤器;13—球阀;14—截止阀;15—止回阀;16—过滤器;17—截止阀;18—变速调节螺杆压缩机;20—视油镜;21—油流量开关;22—球阀;25—油泵;26—吸气集管;27—热力膨胀阀;28—冷风机;29—截止阀。
三、变速调节的数学模型
针对变速调节螺杆压缩机负荷的调节速度, 笔者建立了全新的数学模型进行控制。该数学模型即y=f (X) , 式中, X=吸气压力测量值与吸气压力设定值之间的差值, y=变速调节螺杆压缩机调节速度。PLC实时测量吸气压力, 并实时将吸气压力测量值和吸气压力设定值之间进行差值计算, 然后根据数学模型, 计算出变速调节压缩机的调节速度。比如:设定压力为3.5bara, 测量压力为4.5bara, 根据函数计算出来的调节速度为5, 那么变频器就可以通过PLC控制, 按照每秒增加5Hz的频率进行加载;如果测量压力变为3.6bara, 根据函数计算出来的调节速度为1, 那么变频器就可以通过PLC控制, 按照每秒1Hz的频率进行加载;同理可进行卸载。采用这种建立数学模型的控制方式可将速冻隧道温度控制在±0.6K的范围内。
四、采用电磁阀组作为节流阀
热力膨胀阀及机械式调节阀在制冷和空调行业广泛地被用于过热度及制冷剂流量的控制。但是随着系统对能效比、温度控制、操作范围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 近年来国外普遍采用电子膨胀阀。
我国企业目前普遍采用热力膨胀阀作为节流阀, 只有部分企业使用电子膨胀阀。与热力膨胀阀相比, 电子膨胀阀具有过热度控制精确、变负荷和工况适用性好、控制灵敏度高、机组启动阶段瞬态流量控制性能优越等优点。
河南千年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在工程项目中应用了电子膨胀阀和热力膨胀阀。从提高系统的能效比、对过热度控制的精确性等方面考虑, 电子膨胀阀有很大的优点, 但是电子膨胀阀价格昂贵、配件繁多 (需要阀体、控制器、显示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还发现, 由于电子膨胀阀对步进电机的控制采用的是开环控制, 阀体容易出现丢步。比如, 根据过热度信号, 需要产生200个脉冲来关闭阀体, 但是由于丢步, 需要采用240个脉冲关闭阀体。而电子膨胀阀在发出200个脉冲后, 就认为已经关闭了膨胀阀, 这个时候膨胀阀阀体就有可能出现关闭不严的情况, 导致制冷剂灌入蒸发器, 在开机时容易形成湿压缩。
本系统打破了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作为节流阀的传统, 采用电磁阀组作为节流阀。将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放在蒸发器出口处, 温度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在PLC里面被定义为回气温度Th, 压力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在PLC里面被定义为蒸发压力Pe, 蒸发压力Pe对应的温度被定义为蒸发温度Te, 回气温度Th减去蒸发温度Te, 即是由PLC计算的过热度。通过PLC控制不等数量的冷量的电磁阀组的开启, 从而达到对蒸发器过热度的控制。该方式首先在速冻隧道上面进行应用。此前, 在采用其他方式作为节流阀时, 速冻隧道温度从+25°C降到-35°C需要30~40min左右;采用新方法后, 其降温时间缩短到14~16min, 节能效果显著。
五、项目创新之处
1. 将滑阀调节螺杆压缩机和变速调节螺杆压缩机并联, 避免了滑阀压缩机在部分负荷下的不经济运行, 集成了滑阀压缩机在满负荷时节能和变速调节压缩机在部分负荷时节能的优点, 实现了机组的节能控制。
2. 建立了数学模型y=f (X) (X=吸气压力测量值与吸气压力设定值之间的差值, y=变速调节螺杆压缩机调节速度) 。根据此数学模型, 可以计算出变速调节压缩机的调节速度和并联机组的加载和卸载的速度, 据此可以避免压缩机频繁启动, 达到节能和提高设备可靠性的目的。
3. 打破传统的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作为节流阀的传统, 采用电磁阀组作为节流阀, 控制蒸发器出口的过热度。
六、结论
调节照片色温 篇11
这幅照片中,树林笼罩在云雾里,色彩不够饱和,对比度也很低。画面上半部分由于被阴影笼罩,所以色温明显偏低。弥漫在空气中的水雾降低了照片的反差,使得画面中既没有暗调,也没有高光。
这篇教程就将告诉大家一些增强冲击力的技巧。首先,我们使用曲线命令增强画面反差,压暗阴影、提亮高光;然后,我们使用照片滤镜调整图层在蒙版的配合下改变画面局部色温。后面这个技巧能通过蒙版的密度变化控制对色温的调节程度,特别适合用未处理拍摄于清晨等背阴面与受光面色温差异较大时拍摄的照片。
除了学习如何调节画面特定部分色温以外,我们还会向大家介绍在不影响画面其他颜色的前提下调整红、黄色饱和度的方法。这个操作需要用到色相/饱和度命令。
复制背景图层
打开一张对比度偏低的风光照。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复制背景图层。打开图层面板选择背景图层,然后执行菜单命令“图层>复制图层”。我们稍后的处理操作都将在复制得到的“背景副本”图层上进行。
调整反差
确保“背景副本”图层处于选中状态。选择“图像>调整>曲线”命令打开曲线对话框,从上方预设下拉菜单中选择“增加对比度”选项,压暗画面阴影,提亮画面高光。如果需要,还可以根据画面特点进行微调。
调节色温
暖化照片色温的操作涉及图层蒙版处理,需要使用调整图层进行。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创建新调整图层按钮选择照片滤镜,在弹出的调整面板中将滤镜下拉菜单设置为加温滤镜(85),密度55。关闭调整面板。
蒙版控制
选择照片滤镜调整图层的图层蒙版。选择画笔工具,挑选尺寸大约为800像素的柔边画笔,将不透明度降低至30%。使用键盘快捷键D复位前景色为黑色,在色温过高的区域涂抹,降低滤镜效果。
色阶调整
再次打开图层面板下方的创建新调整图层菜单,选择色阶调整图层。在弹出的调整面板中将左侧黑色滑块向右拖动至直方图起点,右侧白色滑块向左拖动至直方图终点。再酌情调整灰色滑块控制画面亮度。
增强色彩
文化调节论文 篇12
自动调节系统的分类方法繁多, 热工生产过程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是线性。闭环、恒值给定的单回路调节系统。其特点是静态时无静差、动态时无扰动。
1 串级自动调节系统构成
串级调节是由主调节器和副调节器组成。
主调节器为前馈——反馈调节系统:因为当锅炉带有冲击负荷时, 需要引入流量信号作为前馈信号输入。即主要扰动作为前馈调节加入反馈系统。
前馈直接根据扰动进行调节, 不测量被调量。副调节器为反馈调节系统:是根据被调量与其给定值的偏差进行调节, 最后消除偏差。
外环为主调节器, 主要完成对被调量的运算功能。内环为副调节器, 主要完成对反馈量的运算功能。主调节器完成对偏差信号进行PID运算后, 输出信号成为副调节器的串级设定信号。
其系统特征方程:
∴aG=0.23 aG在0.23~0.5之间取值
外回路衰减率过低或过高, 应改变给水流量反馈参数aG。同时应注意改变调节器的参数δ值。
保证的比值不变, 来保证内回路的稳定性。
2 VI87的原理及组态
在实际过程中, 控制量受到执行元件和物理性能的约束而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超出范围时, 控制量就不再是计算值, 而是不期望的饱和值。
由公式中可知:增大PB减小比例作用;减小TI来增强积分作用;增大TD来增强微分作用。比例作用使调节过程快速阶跃使参安息趋于稳定。积分作用使被调量无静态偏差。也会使调节过程产生振荡。微分作用能有效地减小动态偏差。
此调节器最大特点是具有积分分离、输出值切换及PID控制的功能, 使调节过程能快速接近设定值且非超调控制。
从积分分离动作切换到PID动作时, 用平衡比率值BR过渡, 实现无平衡无扰动切换。
由汽包水位与给水流量组成串级系统。
蒸汽流量副回路中, 流量作为前馈信号输入。CTL12、CTL13组成主调节器的信号加上了从外部来的前馈输入Z9。
当Z12为0, 直接跟踪Z11 (输出) ;
当Z12为1时, DU1>PA8积分分离, 输出定值DU1
副调节器由CTL04把主调节器的输出作为设定值, 给水流量由AI3输入作为副调节器的反馈输入量。
当Z3为1时, 输出直接跟踪Z2;
当Z3为0时, DU2〈PA7进行PID运算DU2〉PA7积分分离, 输出定值。
副调节器的设定方式均为无平衡无扰动切换。
因为在不是串级连接时, 主调节器的输出跟踪副调节器的设定值。
最终实现在手动状态时, 调节器跟踪操作器的阀位输出信号;在自动状态时, 操作器跟踪调节器的输出。
静态模型分析与具有数字技术的单回路调节器结合, 能较好地完成大干扰、大时延、非线性参数的复杂运算, 提高运行质量。
3 结论
因单回路调节器具有易修改性、易维护性、诊断功能齐全、用户界面友好, 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邱关源.电路[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2.
【文化调节论文】推荐阅读:
调节能力论文05-16
调节补偿论文07-03
动态电压调节论文09-03
集中供热运行调节论文07-21
情绪调节的研究概述论文08-07
营养调节与仔猪腹泻论文12-05
大学生情绪调节论文06-10
调节阀的正确选型论文05-24
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情绪调节策略论文08-29
调节因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