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绪调节论文

2024-06-10

大学生情绪调节论文(通用9篇)

大学生情绪调节论文 篇1

大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及其相互联系的行为进行调整和运作的过程。情绪调节可以帮助人们发挥情绪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对于我们大学生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影响我们大学生情绪的因素有:

1.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每个学生都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当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否定的情绪。

2.身体状况。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是产生积极的情绪的原因之一,身体健康欠佳或过度疲劳,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3.集体的人际关系。学生所在的集体状况和集体内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一个集体中成员之间心理相容,互相信任,团结和谐,就会使人心情愉快,情绪积极;如果成员之间互不信任,互相戒备,则会使人随时都处在不安全的情绪中。

4.生活条件。生活条件是一种外在的刺激,它引起人的知觉从而产生情绪体验。在生活中的学校硬件设施,管理的方式,校园环境等因素都是影响情绪的重要方面。

在情绪的调节方面可以分为学校和个人两方面来进行,通过减弱或消除不良刺激、提供多种应对策略和多方面的应对资源、调整认知评价以及提高对事物的可控性等途径来完成,具体包括两方面,对于大学生自身的调节相对重要将进行重点介绍。

一、创造温暖积极的班集体和校园文化,较少不良情绪的出现。

温暖的相互尊重的班级氛围,使学校成为我们大学生的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在班级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尊重与关心,并能与班级的其他同学融为一体。同学之间交往要相互尊重,真诚待人,看到他人的长处,多鼓励少打击,但不是奉承阿谀,注意说话的技巧性。

同时由于大学生住集体寝室,这里要强调良好的寝室文化。寝室就是我们在外的另一个家,室友就是兄弟姐妹。首先室友爱与支持会带来稳定的安全感与信心;其次,室友之间要多多交流,相互沟通,保持良好的关系;最后,要及时减

少寝室的紧张气氛,对于寝室小团体的出现要及时消除,出现矛盾也要大家一起解除。只有温馨的寝室环境才能让我们大学生做好最基本的人际交往问题。

二、自我情绪的调节方法

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以及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用到的情绪调节的方法: 1.理智调节

决定情绪的是人的认知。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人受困扰,不是由于发生的事实,而是由于对事实的观念。”当消极情绪产生时,要能冷静地、理智地分析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考虑消极情绪带来的后果。如果能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纠正认识上的偏差,用理智控制不良情绪,就可使不良情绪减弱或消除。比如,有的同学当众给我提了许多意见,使我感到下不了台,非常恼火,越想越气愤。但过后理智地想想同学为什么给自己提意见?是有意让自己下不了台,还是真诚地关心帮助自己?所提的意见是否有道理?这样理智地三思一番,愤怒的情绪就会自然而然地平息下来了。2.转移调节

转移调节就是根据自我要求,有意识地把自己已有的情绪转移到另一方面上,使情绪得以缓解。如,有时候特别生气就去操场上跑几圈。当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时,就会感到精疲力竭。但气恼心情就会基本平静下来,郁积的怒气也会消失一大半。因此,当产生消极的情感时,可通过转移话题或做些别的事情的方法来分散注意力。如,找朋友聊聊天、下下棋,或听听音乐、打打球、观赏一下自然景物等。用愉快的活动占据自己的时间,用时间的推移来逐步淡化心里的烦恼,用积极的情绪来抵消消极的情绪。3.宣泄调节

合理发泄情绪,是指在适当的场合,采取适当的方法,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方法有很多种。如:倾诉、哭泣、高喊等。适度的宣泄可以把不快的情绪释放出来,使波动情绪趋于平静。当我心中有烦恼和忧虑时,会找老师、同学、父母兄妹诉说,有时也用写日记的方式进行倾诉;当受委屈、遭挫折或遇伤心事产生不平、沮丧、悲哀的情绪时,可在独处时或在亲朋好友面前大哭一场,以消除压抑的情绪;当对某一特殊事物产生不满、厌恶的情绪时,可用“喊叫疗法”来发泄烦恼,宁心息怒。不过,情绪的宣泄要有节制,要注意方式方法和时间场合,尽量不影

响别人,不损害自己,否则会带来新的情绪困扰。当你的消极心理使情绪极度低落时,越不愿参加活动,情绪就越低落。而情绪越低落,又越不愿意参加活动。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使不良情绪加重。如果参加一些适当有益的活动,或跑跑步、打打球、干干体力活,或唱唱歌、跳跳舞,就可以使郁积的怒气和不良情绪得到发泄,这样,原本十分低落的情绪就可以改变。4.暗示调节

暗示是通过语言的刺激来纠正或改变人们的某种行动状态或情绪状态。暗示可以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两种。自我暗示是指有意识地将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从而对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这里所讲的暗示调节主要指自我暗示。如,当我走进考场,产生恐惧心理时,可自我默诵“我心态很平和”,“胆要大,心要细”等,以此来消除恐惧心理;当我要发怒时,就轻声誉告自己“不要发怒,发怒有害无益”;当我陷人忧愁时,可反复用言语暗示自己:“忧愁于事无补,还是振作起来面对现实吧!”在使用暗示技术时,要避免运用不当的消极暗示,必须使用积极的自我暗示。5.心理换位

这也是消除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所谓心理换位,就是与他人互换位置角色,即俗话所说的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通过心理换位,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思想。这样就有利于消除和防止不良情绪。如当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时,自己心里有气,这时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我是老师、家长,遇到此类情况会怎样呢?这样,往往就能理解家长、老师、对自已的态度,从而使心情平静下来。6.升华转化

就是要发掘调动思想中的积极情绪,抵制和克服消极情绪。将痛苦、烦恼和忧愁等消极情绪升华转化为积极有益的行动。

上面是我自己在情绪调节方面的一些方法。

大学生情绪调节论文 篇2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调节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指的情绪实际上是不断地被个体唤醒和体验的一种状态, 并不是所有的情绪唤醒都是有意识的, 它有时候也是无意识的。生活在世界里的我们需要根据生活环境的变化来不断地调节我们的情绪, 以达到自身情绪和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人们在过度伤心或过度兴奋时, 情绪都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影响, 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有必要采取一些策略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 使其能与外部世界保持协调一致, 从而维持自己的身心平衡。

受特定年龄和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的情绪状态程度上很强烈但时间上并不持久, 情绪体验非常深刻, 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波动较大, 易冲动和爆发, 有时候若不及时控制会产生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 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Lzard (1973, 1977, 1991) 认为情绪作为一个系统, 是独立的。生理唤醒、外部表现和主观体验三者共同组成情绪。Campos认为, 情绪是个体与环境间关系的维持或改变, 这种心理活动以个体的需要或愿望为中介。如果外部环境与个体的需要或愿望相一致时, 产生的是正面的良性情绪, 反之, 负面的恶性情绪就会产生。有时人们也会产生无所谓的情绪, 这主要是因为外部环境和个人的需要或愿望毫无关系。

我认为情绪是指人们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 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产生的, 综合表现为生气、害怕、快乐、恐惧等的主观体验。

对情绪调节的定义主要从三方面: (1) 适应性:它指情绪调节是一种用来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反应。 (2) 功效性:它突出情绪调节服务于人的功效, 它与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而不只是被动又简单的适应社会环境要求的活动。 (3) 特征性:从情绪调节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来进行定义。

传统意义上, 我们都以为情绪调节就是消除不良情绪, 其实情绪调节还可以理解为加强正面情绪。当我们感觉到悲伤、焦虑等不良情绪时, 我们要采用合理方法对其疏导;而我们心情舒畅时, 应该也注意保持这种良好情绪。要经常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 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合理化地控制管理, 这样我们的身心才会健康发展。

调节情绪其实就是机体管理和改变自身情绪的一个过程。机体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有规划、有意识的方式, 也可以是无目的、无意识的方式, 采用一定的情绪调节策略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 从而使自己的情绪在主观感受、生理反应、个体行为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的变化。

大学时期是人们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也是情绪丰富多变、不稳定的一个时期。随着知识素养的提高及所处年龄阶段的影响, 大学生的情绪呈现以下特点。

1、丰富性和复杂性

从生理方面讲, 大学生处在人生爱做梦的阶段, 人们的各种情绪都会以不同的程度在大学生身上体现。从心理层面看, 大学生在处理学习、交友、恋爱、择业等问题时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2、波动性和两极性

大学生处在大学这个人生的转折点, 面临着各种各种的选择, 他们的情绪会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生活等多方面的影响, 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波动较大。

3、情绪的冲动性和爆发性

大学在这个特殊的年龄和心理状态下, 对外界事物极为敏感, 所以很容易在外界刺激下表现出强烈的情绪体验, 且自身难以控制, 甚至表现为一时的盲目狂热和冲动, 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4、外显性和内隐性

大学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敏捷, 喜怒哀乐形之于色, 是外显性的特点;大学生情绪的外在表露和类型的体验并不是很一致, 是内隐性的特点。

当代社会文化和价值体系的多元化, 学业压力的加大, 人际关系日趋复杂, 就业形势的严峻, 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抑郁、焦虑、易怒、嫉妒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缓解, 对大学生的学业、生活以及今后择业带来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因此, 大学生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情绪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减弱或消除不良刺激、提供多种应对策略和多方面的应对资源、调整认知评价以及提高对事物的可控性等途径来完成。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可以采用以下情绪调节策略。

1、端正错误认知

艾里斯的理性情绪疗法告诉我们, 引起人们不合理情绪的不是事情本身, 而是我们对待事情的看法即我们的认知。大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时, 要学会分析这些不良的情绪不一定都是事情本身引起的, 可能是我们错误的认知方式产生了消极情绪, 这时候我们就要端正自己对事物的认知, 从而消除不良情绪。

2、合理控制情绪

受过多年知识教育的大学生, 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 都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但我们因一些不良事件产生剧烈情绪反应时, 应该想办法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而不是马上把不良情绪发泄出来。在冷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重新梳理下事件的来龙去脉, 也许等我们真正弄清楚整件事情后, 原来的愤怒情绪已经烟消云散了。同时, 由于我们的情绪得到了合理地控制, 也避免了一些在盛怒情况下过激行为的发生。

3、适时转移焦点

当我们心情不佳时, 会觉得整个世界天昏地暗, 那是因为我们过分关注自己的消极情绪, 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了负面情绪上。其实, 这时我们需要做的是把自己目光的焦点从这些负面情绪上移开, 投向自己的兴趣所在, 如可以找自己的知心朋友聊天, 到一个向往已久的地方旅行, 看一场自己喜欢的电影等等。不管是什么事情, 只要在道德和法律许可范围内, 就勇敢地去做吧!也许等到你做完这样事情的时候, 你已经忘却了烦恼并重新收获了愉快的心情。

4、适当地宽容自己

世界的发展是不以我们每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就意味着在前进的道路上, 我们遇到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在我们没有成功达到目标时, 有失望、焦虑这些情绪是很正常的, 但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 就很容易自暴自弃, 从此一蹶不振。这时候, 我们要做的就是给自己一个宽容的微笑, 不要一味地把失败的原因都归结为自己的能力因素, 要从事情本身和环境出发, 认真从内外两方面进行合理归因, 勇敢接受现实, 安慰自己, 这样可以使我们从容地面对失败, 重整旗鼓, 以健康、积极地心态迎接人生的一个又一个挑战。

5、经常放松自我

从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其实并不是很难的一件事, 有时候简单地做次深呼吸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当大学生学习累了的时候, 就可采用这个方法, 原地站定, 全身放松, 自然下垂肩膀, 微闭双眼, 先慢慢地吸气, 再慢慢地呼气。此方法简单易行, 大学生在学习休息之余可采用此放松法来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6、适度疏导不良情绪

当人们有不良情绪时, 不能任之由之, 否则会越积越多, 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但也不能立马发作, 有时过于激烈的情绪反应对身心的危害更大。人们需要的是对不良情绪进行疏导, 但必须维持在一个度之内, 毕竟凡事过犹则不及。只有适度地对不良情绪进行疏导, 才能改善和缓解不良的心境, 促进身心健康地发展。

面对负面情绪, 大学生可以找个空旷的地方尽情地呼喊或哭泣, 把不良情绪发泄出来, 也可以通过跑步、游泳、打球等体育运动来宣泄, 还可以把用文字的方式把不良情绪写进微博或日志等等, 通过对情绪的适度疏导, 可以平复心情, 缓解不良情绪。但是一定要记住要控制好自己的行为, 不要过分放纵自我, 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7、展开双臂拥抱自然

近年来, 自然疗法被人们广泛运用在调节情绪方面。大自然的怀抱里有灿烂的星空, 有美妙的风景, 有清新的空气, 有空旷的田野, 在与这些原生态的美丽接触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忘却来自人世间的种种烦恼。当大学生厌倦尘世喧嚣时, 可以展开双臂拥抱亲和的大自然, 在那里你会重新发现一片属于自己的心灵净土, 呼吸新鲜空气, 品味自然美景, 心情定会随着温暖的阳光变得晴朗起来。

总之, 大学生处在发展人格, 形成世界观的重要时期。适应大学生活, 学习专业知识, 恋爱交友, 选职择业等是大学生需要面临的一个又一个挑战。但身心处于发展阶段的大学生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并不强, 他们在日益复杂的社会和学校环境中, 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和心理压力, 严重的还会产生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因此, 当代大学生掌握一些合理地情绪调节方法, 提高自身情绪调节能力, 对自身的长远发展, 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3]刘艳莉.调动积极情绪提高教学效果[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 3.

影响大学生情绪自我调节的因素 篇3

当今的大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正经历着许多重大变化。物质生活的富足促进了个体的发育,同时也引发了很多对无限物欲的渴望;国家独生子女政策所导致的家庭结构改变影响了中国一代人的成长;随着社会竞争的急剧加大,对就业率的重视与学业压力的增加促发了人们对各种负性学业情绪和就业压力的关注;网络的兴起已经改变了我们传统的交流、休闲等生活方式。所以,情绪自我调节不仅在于如何把协调反应系统放在有利于人的发展上,而且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对情绪进行调节,使个体与环境保持一致,从而使个体能够更健康的发展。有效的调节策略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探讨何为当前社会背景下更为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以及该策略如何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习得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一、情绪认识调节策略对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影响

认知调节是通过认知的方法对情绪的产生过程进行控制、改变。认知的方法是通过注意功能、语言功能(思考、评价、记忆等等)起作用,因此认知调节的整个过程发生在个体的内部,不依赖除大脑的活动之外的其他行为,也不依赖他人、环境中的其他事物。由于认知调节方法直接作用于情绪的产生过程,它对情绪的改变是全面而彻底的,既可以改变情绪的主观体验,又可以改变情绪表达和生理反应,尽管它不涉及对后两者施加直接影响。

(一)不关注情绪体验的调节方法

1、压抑(suppression)包括对情绪体验和与情绪事件有关的想法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回避。例如经历过创伤性事件的人在提取详细的自传体记忆时有困难。尽管压抑在短期内减轻创伤事件带来的强烈负情绪,却导致被试不得不长期承受创伤后压力。

2、选择注意Gross称之为注意分配,即通过选择注意引发情绪的情境、事件或刺激的不同方面来调节情绪。由于对情绪的知觉输入改变,情绪体验也得到改变。

3、分散注意把注意转移到与当前情境不同的另一件事上。和选择注意的区别在于,这种方法实质上不涉及排除不希望注意的成分。注意可以主动进行。例如从记忆中提取快乐事件,这种情况下会出现心境不一致性记忆,以及产生快乐或中性想法。许对愤怒和抑郁情绪调节的研究都表明,各种形式的分散注意确实可以有效地减弱这些消极情绪。

4、认知重评通过重新建构情绪性情境、事件或刺激的意义改变其对情绪的影响。通俗地说,就是改变对情绪事件及其对个人的意义的认识,如把坏事“往好的方面想”或者合理化。

(二)关注情绪体验的调节方法

1、沉思(rumination)是一种关注自己的情绪反应、关注并反复思考引起情绪的情境或事件的情绪调节或应对方式。例如,Nolen-Hoeksema把“抑郁的沉思”定义为关注抑郁症状以及这种症状的意义的思想和行为。许多对愤怒和抑郁情绪调节的研究都表明,沉思增强了这些消极情绪,是一种适得其反的调节方式。

2、具体化的情绪加工这种调节方法和沉思是相对的。沉思是对引起情绪的情境或事件的原因、结果、意义的不断回顾和分析,以抽象、评价性的方式对情绪进行关注和加工,容易导致更多的抑郁和焦虑,不利于身心健康;而具体化的情绪加工是具体、生动地想象事情发生的过程和澄清自己的情绪体验,它有利于人们从消极情绪中恢复、减少抑郁和焦虑、增进生理和心理健康、提高学习和考试成绩、增强认知功能如记忆和集中注意的能力、促进问题解决。

(三)情绪的表达(反应)调节

表达(反应)调节是针对情绪的表达亦即行为反应进行的调节。包括表达抑制、宣泄或表达夸张、以及表达相反情绪。

(四)表达抑制

Gross将情绪调节策略分为“先行关注的情绪调节”和“反应关注的情绪调节”两大类,后者指情绪已经被激发以后,对情绪反应趋势如心理体验、行为表达、生理反应施加影响,主要表现为降低情绪反应的行为表达。“反应关注的情绪调节”最主要的就是表达抑制,即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表达抑制不能消除对情绪的主观体验。通常它还会增强紧张、焦虑等情绪体验的以交感神经激活水平为主要指标的生理反应。

(五)宣泄或夸张表达情绪

很多人习惯使用宣泄(venting)来调节情绪,因为他们相信这样做是有效的。学术界也曾经认为宣泄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但近来的研究发现了相反的结果。与宣泄类似的还有夸张表达情绪,或反应夸张。研究表明,对电影诱发的厌恶情绪的反应夸张改变了表情、不改变情绪体验、使随后测验的认知流畅性受影响。此外,和压抑、反应抑制一样、反应夸张会增强交感神经系统反应,消耗认知资源,并会因而暂时地减弱自我调控能力。

(六)表达相反情绪

表达相反情绪的效果和表达抑制、反应夸张类似。让被试自然观看悲伤电影或者在看悲伤电影时表达和自己感受相反的情绪,结果表明,在看悲伤电影时故意表达快乐情绪的被试在看电影期间有更强的生理唤醒,但对自己情绪体验的评价没有改变。

(七)情绪的行为调节

有一些借助身体上的放松减弱情绪的调节,有效的方法有一些健康的体育运动、调控呼吸、放松肌肉等,这些方法已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压力相关疾病。研究表明,诱发焦虑(紧张)情绪后进行积极的肌肉放松,可以减少焦虑的认知、体验,尤其是生理反应[30]。无效的方法有压力导致的过量饮食、亲密寻求等,人们使用这些方法,是因为他们错误地以为这样做有助于调节情绪。有研究表明,使人们相信进食对改善消极情绪没有帮助,而且将会大大增加暴饮暴食行为。

二、文化认同对大学生情绪调节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变迁影响情绪自我调节的表达方式

情绪调节的影响渗透于个体发展的各个方面,对其发展轨迹的探索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在研究情绪与其相关变量的发展时,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发展规律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变迁的作用。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情绪调节是否有效的界定标准也有所不同。因此,由于社会的变迁,不同时代的大学生面对同样的情绪刺激时运用相同的调节策略也很可能出现不同的社会结果。深入探讨情绪调节的发展则能够很好地揭示和解释这个问题。其次,情绪体验能够反映个体情绪的反应性及生理激活水平(Carstensen,Mikels,Mayr,&Nessl-road,2000),研究者可根据个体日常情绪体验的变化与发展推测出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情绪体验波动的基线情况。对大学生日常情绪体验变化基线情况的掌握能够从一个平均水平上考察个体情绪及其相关变量的发展轨迹,为研究者弄清社会变迁对青少年情绪发展影响提供了很好的实证依据。

(二)东西方文化差异影响对社会情境的理解

文化差异渗透在个体发展的每个阶段,它影响了个体的各种与文化有关的价值取向,并通过其价值取向影响其对社会情境的理解和情绪调节的方式(Yeh&Inose,2002)。从家庭教养方式来看,在东方的文化中,尊重和顺从权威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中培养出来的个体,并没有表现出像西方社会中的个体那样的适应问题,相反却表现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爱好学习等良好的行为特征。由于价值取向的文化差异,个体会对情绪调节方式的本身看法就存在差异性(Taylor,Sherman,Kim,Jarcho,&Takagi,2004)。处于不同文化下的个体会采用其认为的“适宜”调节方式维持社会规则,表现出情绪调节方式的跨文化差异(Tweed,White,&Lehman,2004)。例如,东方文化以社会价值取向为主流,专制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家庭权威的形成和社会规范的内化。东方的文化一直强调情绪表达的含蓄、内敛,并同时存在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如“喜怒不行于色”,“男儿有泪不轻弹”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里,面对强烈的情境刺激,能更为有效的做到与文化保持一致性的情绪自我调节,将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三、结论

情绪调节作为发之于内,形诸于外的心理活动,不仅受到内在调节策略机制的影响,也受到外部环境刺激的调节。情绪调节是个体早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关键心理机制之一。在大学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自我调节方式在社会文化背景下,随机体行为能力的发展而发展,也随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而提高。理解大学生情绪自我调节的发生机制,将为教育者采取更有效的策略提供更科学的支持然而,情绪发展研究就方法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如何解决生态效度、动态性、多水平、多维度影响的问题是情绪自我调节研究的难题。

情绪调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篇4

一、情绪、情绪调节与情绪调节策略

情绪是人类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情绪的力量以及人们尝试着对情绪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 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般认为 , 情绪包括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Izard指出有 8—11种基本情绪 , 如快乐惊奇、愤怒、悲伤、恐惧、厌恶、兴趣、羞涩羞愧、蔑视、内疚等。复合情绪(如抑郁)是多种基本情绪的混和体。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调整整合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 通过一定行为策略和机制 , 情绪在主观感受、表情行为、生理反应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情绪调节策略是建立在情绪调节的基础上。广大学者不仅研究了情绪调节策略的类型, 还注重研究了情绪调节策略的个体差异, 以及情绪调节策略对认知、社会行为、心理健康等问题的影响。

有关成人情绪调节策略 , 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负性情绪的调节和心境调节 , 主要是通过开放式问卷、个体访谈、座谈等方式 , 了解当一个人处于抑郁状态时 , 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国外有学者在研究避免抑郁行为时 , 发现情绪调节方式使用频率由多到少依次是思考原因注意力转移、积极行为和欣赏音乐。在比较这些方式的有效性时 , 认为社会支持、思考原因、注意力转移、宗教活动、锻炼等积极行为是比较常用和有效的。

国外学者还通过问卷、访谈和文献检索等方法收集了百余种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 , 初步归纳出回避(从情绪或关注对象中转移注意力)、分心(寻找注意和行动的替代性焦点)、面对(对情绪和关注对象的积极活动)、接受(被动地授受发生的结果)四种情绪调节策略。

二、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第二个 “心理断乳期 ”,是一个非常关注自我 , 注重个性表达 , 情绪体验丰富 , 情绪波动起伏的时期。大学生常见的情绪有: 快乐、兴趣、羞愧、内疚、羞涩、悲伤、惊奇、敌意、愤怒、蔑视、厌恶、恐惧等。大学生情绪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情绪的丰富性。从自我意识的发展看 ,大学生出现较多的是自我体验 , 自我尊重的需要强烈 , 易产生自卑、自负等情绪;从社交看 , 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 , 同学、朋友及师长之间交往频繁 , 有的大学生开始了恋爱 , 情绪表现得更细腻、更复杂;大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社会 , 学习社会的道德规范 , 对自己的身份、角色、志向、价值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 理智感、美感、集体荣誉感等高级情感也有所发展。

2、情绪的不稳定性。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 , 认知能力还有待提高 , 大学生的情绪活动往往强烈而不能持久 , 情绪活动随着认知标准的改变而改变。喜怒哀乐无常、阴晴雾雨变化是大学生情绪常见的现象 , 风平浪静之后可能就是疾风暴雨。大学生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 高兴时忘乎所以 , 看什么都顺眼 , 消沉时心灰意冷 , 看什么都别扭 , 情绪呈现不稳定状态。

3、情绪的掩饰性。大学生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 , 思想内涵的丰富 , 在情绪反映上较隐晦。他们已具备在一定的情景下压抑控制自己愤怒、悲伤等情绪 , 而将真实的情绪掩饰起来的能力 ,形成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不一致的特点。他们会根据一定的条件来表达情绪 , 如对一件事情或对某人明明是厌烦的 , 但由于种种原因 , 可能表现出较好的或不在意的态度。

4、情绪的冲动性。有的心理学家把青年期形容为 “疾风怒涛 ”时期。大学生的情绪往往表现得快而强烈 , 常因一点小事振奋不已 , 豪情万丈。大学生情绪的冲动性一般表现为对外部环境或他人的不满 , 情绪失控 , 语言、行动极富攻击性 , 如果不予以引导 , 会给大学生本人以及社会带来危害。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天之骄子的大学生 , 作为国家的希望 , 未来的人才 , 应试是充满信心和蓬勃朝气的。但是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 , 竞争压力的增大 , 面临的心理负荷却越来越重。据南京脑科医院统计 , 在2 200多人心理疏导门诊中 , 90%是大学生;国家教委对 1216万大学生调查表明 , 有 2013%存在心理问题;天津市对 5万名大学生调查发现 ,有 26%存在心理问题;云南师大调查发现有2617%存在心理问题;北京 16所大学统计 , 因心理疾病休学的逐年上升。

目前 ,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环境适应问题。经过 10年寒窗苦读, 刚进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常常会 “自我感觉良好 ”,但是, 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较, 发现 “天外有天 ”、“强者更有强中手 ”之后, 不仅自我感觉一下子消失, 还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有些学生面对新 的生活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方式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和习惯, 会产生失眠健忘、精神恍惚、沉默寡言等问题。长期的心情压抑、无精打采、情绪低落最终会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2、人际关系协调问题。当代大学生个性比较强 , 强调自我意识 , 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 , 不懂人际交往的技巧与原则 , 处理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 对别人要求严 , 对自己要求松。有的大学生不愿与人交往 , 孤芳自赏 , 缺乏全局意识和团队精神 , 不善于同他人开展合作, 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差。有的大学生由于不擅长协调人际关系 , 合作能力差 , 走入工作岗位后不受单位的欢迎 , 也得不到应有的重用。

3、承受挫折能力问题。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大部分没有经历过挫折。在进入大学之前 , 他们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 , 父母的掌上明珠。多数学生只能接受表扬和赞许, 而无法接受来自身边人的批评。当他们面临学业、生活、感情、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挫折时 , 就会显得无所适从 , 不知所措 , 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 甚至会怀疑人生。贫困学生在独立性、未来感、自由感、自信心等方面更容易受挫折。

四、情绪调节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 , 人际关系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 , 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 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部分国内学者认变 ,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自我评价正确;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意志健全;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 , 调节、平衡各方面的心理冲突;能够从心理上接纳自己;勇于面对现实;对生活、对自己充满信心;学习方法得当等。

情绪是心理因素中对健康影响最大, 作用最强烈的因素, 强烈的负性情绪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现代医学证明, 精神状态不佳、情绪不稳定, 可能导致不少疾病, 如头痛、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等。情绪问题不仅会使大学生身体上会出现病症反映, 还会导致学习能力降低, 如不能有效地记忆、想象和思考等。

当大学生的情绪处于良好状态时, 身体各器官功能协调, 有益于身心健康。当大学生处于内疚、悲伤、愤怒、厌恶、恐惧等负性情绪状态时身体内部各器官功能紊乱, 引起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使大学生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研究表明 , 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 , 积极的调节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而消极调节则会降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且消极调节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更为显著。所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 应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特点 , 尝试进行情绪自我调节。

五、如何进行情绪调节

1、自我控制。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 , 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 , 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 , 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 , 抑制冲动 , 抵制诱惑 , 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当某些消极情绪被激发起来后 , 有的大学生会哭泣、吼叫、打人、骂人甚至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这时就要先冷静下来 , 有意识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 , 先要仔细考虑采取这种行为的利与弊 , 然后选择一种适宜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另外 ,平时要注意不能随意乱发脾气 , 要求在生气、发怒时尽量控制自己 , 不能随意扩大某事的严重性 , 尽可能做到“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 这样能更好地促进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2、注意转移。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它事物上去或从事其他活动的情绪调节方法。当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时, 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使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 或暂时避开令人伤心的地方。如: 外出散步, 看电影, 听听笑话, 看看幽默小说, 打球, 下棋, 找朋友聊天, 换换环境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使情绪平静下来, 在活动中寻找到新的快乐。这种方法, 一方面中止了不良刺激源的作用, 防止不良情绪的泛化、蔓延;另一方面, 通过参与新的活动, 特别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达到增进积极情绪的目的。

3、自我安慰。这种情绪调节方法主要是当一个人追求某个事物而不能实现, 为了减少内心失望, 找一个借口或理由, 以缓解矛盾冲突, 消除焦虑、抑郁、烦恼和失望情绪。人不可能处处顺心事事顺利, 学习、就业、人际交往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 在经过最大努力仍不能改变状况时, 可适当地进行自我安慰, 要说服自己适当让步, 将不成功归因于客观条件和客观现实, 同时要勇于承认并接受现实。这种方法, 对于帮助人们在大的挫折面前接受现实, 保护自己, 避免精神崩溃是很有益处的。经常用 “胜败乃兵家常事”、“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坏事变好事”等词语来进行自我安慰, 可以摆脱烦恼, 缓解矛盾冲突, 消除焦虑、抑郁和失望, 达到自我激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之目的有助于保持情绪的安宁和稳定。

4、适当发泄。当情绪发作时, 人体内潜藏着一股能量 , 过分压抑只会使情绪困扰加重 , 积聚起来有害身心健康。大学生有焦虑、烦闷、抑郁等负情绪时 , 也不能一味地把不良心情绪藏在心底 , 进行适度的宣泄 , 使压抑的心境得到缓解和改善 , 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情绪的发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 直接的宣泄就是直接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表达情绪。当直接发泄对于别人或自己不利时, 则可以用间接发泄, 如找个僻静地方大声叫骂、抨击、使人恼怒的对象;或是尽情地向亲朋好友倾诉的不平和委屈;或是通过体育运动、劳动等方式来尽情发泄或是在感觉生活压力太大时, 通过写日记的办法将负性情绪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一旦发泄完毕, 心情也就随之平静下来, 负性情绪得以缓解。

在采取宣泄法来调节自己的负性情绪时 , 要有一定的自制力 , 不能随便发泄 , 要采取正确的方式 , 要把握 “放松自我 , 利己利人 ”的原则选择适当的场合和对象 , 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结束语: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面临着大学生活的适应、专业知识的学习、交友恋爱、择业应职等一系重大的人生课题。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情绪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 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 , 往往容易导致大学生强烈的心理冲突 , 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 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因此 , 研究大学生情绪调节及情绪调节策略 , 帮助大学生进行负性情绪的自我调节 , 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 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情绪调节论文 篇5

情绪调节:如何用色彩来调节坏心情

驱赶坏心情,可以穿蓝色的衣服

以前我们一提及蓝色,我们会马上联想到英文中蓝色可以作“忧郁”的意思。但是英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尽管长期以来科学家认为蓝色与消极因素有关,但这种颜色也能增强自信心、减轻压力和使人感到愉快。此外,这项研究还显示,蓝色能让人的思维敏捷。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研究人员让志愿者置身于各类颜色的灯光中。结果显示,置身于蓝色中的志愿者完成测试的速度提高了25%。他们的反应时间提高了12%,手眼协调和回想单词的能力也有所改善。

所以,心情沮丧,不好的时候,可以尝试穿一些蓝色的衣服,看看广阔无边的蓝天。

性别不一样,颜色影响心情的效果也不同

研究人员每次让志愿者置身于一种颜色时,都会记录大脑活动、心率和排汗的情况。他们发现,蓝色有助于使男人和女人心态平和。紫色使人放松,但只限于女人。蓝色和绿色使男人愉快,蓝色、紫色和橙色则让女人的精神好。

这项研究显示,在建立信心方面,蓝色和红色对男人有帮助,蓝色和紫色对女人的作用最大。参加这次调查的志愿者共有1000人。尽管红色提高了男人的自尊心,但它使人感到愉快或放松的可能性最小。

不同颜色对情绪有不同影响

黄色

黄色是人出生最先看到的颜色,是一种象征健康的颜色,它之所以显得健康明亮,因为它是光谱中最易被吸收的颜色。它的双重功能表现为对健康者的稳定情绪、增进食欲的作用;对情绪压抑、悲观失望者会加重这种不良情绪。

绿色

绿色是一种令人感到稳重和舒适的色彩,具有镇静神经、降低眼压、解除眼疲劳、改善肌肉运动能力等作用,自然的绿色还对晕厥、疲劳、恶心与消极情绪有一定的舒缓作用。但长时间在绿色的环境中,易使人感到冷清,影响胃液的分泌,食欲减退。

蓝色

蓝色是一种令人产生遐想的色彩,另一方面,它也是相当严肃的色彩。具有调节神经、镇静安神的作用。蓝色的灯光在治疗失眠、降低血压和预防感冒中有明显作用。有人戴蓝色眼镜旅行,可以减轻晕车、晕船的症状。但患有精神衰弱、忧郁病的人不宜接触蓝色,否则会加重病情。

黑色

黑色具有清热、镇静、安定的作用,对激动、烦躁、失眠、惊恐的患者起恢复安定的作用。

橙色

橙色能产生活力,诱发食欲,也是暖色系中的代表色彩,同样也是代表健康的色彩,它也含有成熟与幸福之意。

白色

白色能反射全部的光线,具有洁净和膨胀感。空间较小时,白色对易动怒的人可起调节作用,这样有助于保持血压正常。但对于患孤独症、精神忧郁症的患者则不宜在白色环境中久住。

红色

面试怎么调节情绪 篇6

1、保持平常心

正确看待面试机会,就业竞争谁都要面临,也不只是你自己会紧张,别人也会出现紧张。面试的时候,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紧张也不要担心,面试官会理解你的。当你出现紧张情绪时,你不妨放慢说话的速度,紧张的时候说话太快会容易出错。

2、不要把结果看的太重

“胜败是兵家常事。”不要太看重面试结果,这次不行,我们还会有很多更好的机会,人生那么长,你也不可能就一辈子从事一件工作。一次面试的失败,意味着下一次面试的开始,况且求职不成,我们也不是一无所获,可以分析这次面试的失败,总结教训。

3、不要太过高估面试官

面试官并不一定是比你经验丰富的人才,虽然你可能会因为他决定了你的成败,但是如果你以同样高度的姿势去看待他,就会发现,其实她也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神秘!

4、要做好准备

面试前的准备越充分,紧张情绪就越不容易出现。应聘者之所以会紧张,大多数是因为面试官提出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回答,如果面试之前准备了足够的知识,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也会增加胆量。

5、树立自信心

大学生考研焦虑与情绪调节的研究 篇7

当今社会, 对大学生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 大学生想找到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 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考研。面对考试的紧张压力和激烈的竞争形式, 考研学生容易产生焦虑。考研焦虑影响身心健康, 因为过度焦虑可以导致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 容易产生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和抑郁等情绪反应, 此时的情绪调节非常重要。

鉴于此, 本文研究考研焦虑与情绪调节的关系, 力图通过考研学生考研前良好的情绪调节以改善考研学生考研前的焦虑状态。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某农业大学大四考研学生为被试。发放问卷120份, 收回问卷104份, 问卷回收率为86.7%。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回答完整性和真实性的检查, 根据如下两个原则剔除无效问卷:一是问卷有漏答项目;二是问卷答案出现规律性作答。依此准则删除无效问卷24份, 得到有效问卷80份。问卷回收的有效率为76.9%。总体分布情况:性别:男24人, 女46人, 总数80人;专业:文科30人, 理科50人, 总数80人。

(二) 研究工具

将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STAI) 、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调查问卷组成一个问卷发给被试, 明确写清指导语, 让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在被试填写完毕后统一收回并进行处理。所得数据通过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 大学生考研焦虑的研究

1. 考研学生焦虑总体水平的分析。

状态焦虑:80人, 平均数2.13, 标准差0.48;特质焦虑:80人, 平均数2.10, 标准差0.46。

2. 考研学生焦虑在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whether for only children

whether for only children

由结果可见, 考研学生状态特质焦虑在性别、专业上没有明显差异

(二) 考研学生情绪调节的研究

1.考研学生情绪调节各维度在性别上差异T检验。

由结果可见, 考研学生情绪调节各维度在性别上没有明显差异。

2.考研学生情绪调节各维度在专业上差异比较。

(三) 大学生考研焦虑与情绪调节的相关分析

由结果可见, 考研学生状态焦虑与情绪调节 (r=-0.485, p﹤0.01) 、“情绪评价”维度 (r=-0.294, p﹤0.0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维度 (r=-0.478, p﹤0.01) 、“应用情绪调节策略”维度 (r=-0.471, p﹤0.01) 、“情绪控制”维度 (r=-0.431, p﹤0.01) 存在极为显著的负相关;与“情绪知觉”维度 (r=-0.249, p﹤0.05) 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特质焦虑与情绪调节 (r=-0.395, p﹤0.0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维度 (r=-0.368, p﹤0.01) 、“应用情绪调节策略”维度 (r=-0.432, p﹤0.01) 、“情绪控制”维度 (r=-0.397, p﹤0.01) 存在极为显著的负相关;与“情绪评价”维度 (r=-0.243, p﹤0.05) 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某高校考研学生考研焦虑与情绪调节进行了相关研究, 得出如下结论:

1.状态焦虑与情绪调节、“情绪评价”维度、“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维度、“应用情绪调节策略”维度、“情绪控制”维度存在极为显著的负相关;与“情绪知觉”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2.特质焦虑与情绪调节、“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维度、“应用情绪调节策略”维度、“情绪控制”维度存在极为显著的负相关;与“情绪评价”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参考文献

[1]孟昭兰, 情绪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204-214.

[2]申鲁军, 杨磊, 马仁娥.大学生考研焦虑的影响因素及调适策略.教育心理研究, 2009 (8) :237.

音乐对学生情绪调节的作用 篇8

【关键词】中小学生;快乐音乐;悲伤音乐;情绪调节;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保证青少年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应试教育片面重视分数与升学,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压力,导致诸多心理问题。因此,国家教育部大力倡导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然而时至今日,学生学习压力大的问题仍然突出;过大的学习压力造成学生情绪焦虑、抑郁、苦闷,消极情绪长期无法得到舒缓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学校帮助学生有效调节自己消极情绪刻不容缓。

情绪调节指“个体对具有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时候产生这些情绪、如何体验和表达这些情绪进行影响的过程”。以往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处于消极情绪时会采用发泄、回避以及替代活动三种策略。发泄指学生使用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学生常用的发泄方式有攻击别人、摔东西等;回避是指当学生面对自己无法控制或面對的情景时,会试图避开引发消极情绪的情景。比如学生会由于害怕老师批评找理由不上学;替代活动是指学生通过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上来缓解内心的冲突。相比于前两种调节方式,替代活动更为积极和健康,为社会所认同与鼓励。替代调节有不同类型,比如看电视、听音乐、运动等。生活中体验表明听音乐可以促进个体情绪调节。

听音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休闲方式对个体健康具有保护作用。身体健康方面,音乐疗法已是护理的有效疗法之一;情绪健康方面,研究发现听音乐能够提升和维持情绪;坚持长期听音乐也能有效调节抑郁情绪。

以往研究多关注快乐音乐,大量研究表明快乐音乐能够调节情绪。听快乐音乐能促进大脑释放更多巴胺,多巴胺的分泌与快乐情绪紧密相关。悲伤音乐对情绪的影响比较复杂,人们一般认为悲伤音乐会加重悲伤体验,但悲伤音乐并非完全消极,它能诱发欢乐、浪漫、安静等审美情绪。以往研究还发现,悲伤音乐能激发强烈的快乐感;负性情绪的人听悲伤音乐后体内会分泌催乳素,从而舒缓情绪;悲伤音乐能促进个体重新体验情绪、改善情绪。总之,悲伤音乐对个体情绪具有潜在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对消极情绪具有很好的调节效果。笔者在课堂中给五年级学生播放贝多芬《月光》奏鸣曲。在没有告知曲目创作背景情况下,让同学们对乐曲音乐情绪进行判断,这首曲目表达的是快乐还是悲伤或是中性的情绪,几乎所有同学都判断其是悲伤音乐;接下来,让大家在听后评价自己当下情绪,半数以上同学报告产生了“安静”,“轻松”等审美情绪。

总的来说,在竞争和压力与日俱增的今天,保证学生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笔者认为,音乐作为有效的情绪调节材料,学校应当好好利用——中小学教师在音乐课或其他科目教学中,可应用音乐调节学生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黄寒英.小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及影响因素探析.教学与管理,(2010),(30), 40-42.

[2]王玲凤.湖州市559名小学生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公共卫生, (2006),22(02),133-135.

[3]张瀚文.小学生学习压力现状及原因分析报告.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8),233-234.

[4]Gross JJ. The emerging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 integrative review.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98, 2: 271-299

[5]Saarikallio, S., & Erkkil?, J. (2007). The role of music in adolescents mood regulation. Psychology of music,35(1), 88-109.

[6]Hunter, P. G., Schellenberg, E. G., & Schimmack, U. (2008). Mixed affective responses to music with conflicting cues. Cognition and Emotion, 22(2), 327-352.

[7]Menon, V., & Levitin, D. J. (2005). The rewards of music listening: Response and physiological connectivity of the mesolimbic system. Neuroimage(1), 175-184.

[8]Schubert, E. (2007). The influence of emotion, locus of emotion and familiarity upon preference in music.Psychology of Music(3), 499-515.

[9]Kawakami, A., Furukawa, K., Katahira, K., & Okanoya, K. (2013). Sad music induces pleasant emotion.Frontiers in Psychology, 4.

[10]Panksepp, J. (1995). The Emotional Sources of “Chills” Induced by Music. Music Perception: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2), 171-207.

[11]Van den Tol, A. J. M., & Edwards, J. (2013). Exploring a rationale for choosing to listen to sad music when feeling sad. Psychology of Music, 41(4), 440-465.

作者简介:

幼儿情绪调节教案 篇9

1、知道每个人都有情绪,并能通过表情的图片感受情绪的不同变化。

2、能对自己的情绪作出确切的表达。

3、了解不同情绪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初步知道调节自己的情绪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每个人都有情绪,并能通过表情的`图片感受情绪的不同变化。

难点:了解不同情绪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初步知道调节自己的情绪的方法。

活动准备

1、4种表情的图片(高兴、难过、愤怒、害怕)。

2、PPT

3、表情游戏牌

活动过程

一、导入:音乐表情游戏

师:还记得倩倩老师带你们玩的音乐情绪游戏吗?那我们现在再来玩一次,看一看谁的反应最快。准备好了吗?

幼:······(全体幼儿)

师:你们在游戏中都表演了哪些情绪?幼:······(个别幼儿)

师:原来高兴、难过、愤怒、害怕都是我们人的情绪。

二、故事:《壮壮公园记》

1、教师讲述故事

师:前几天倩倩老师在动物园遇到了一个小朋友,在他的身上发生了一件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感受一下他都有哪些情绪变化?(教师说到情绪的地方,点开PPT表情图片)(故事内容:星期天,妈妈带丁丁到动物园去玩。到了动物园,他看到了很多可爱的小动物,非常的高兴、开心(点击开心的表情图片)。丁丁完全忘记了和他一起来的妈妈,一个劲的往前跑。突然,迎面跑来了一个大哥哥,不小心把他撞摔倒了。丁丁从地上爬了起来,很愤怒(点击愤怒的表情图片)的看着眼前的大哥哥。大哥哥连忙向丁丁道歉,丁丁原谅了他。大哥哥走了,丁丁这才发现妈妈不见了,怎么找也找不到妈妈,丁丁难过(点击难过的表情图片)的哭了起来。他这才觉得害怕(点击害怕的表情图片),后悔自己不该跑那么快。当他正在伤心难过的时候,听到身后有人在喊他的名字,那是妈妈的声音。原来妈妈也一直在找他,丁丁飞快的朝妈妈跑去,和妈妈抱在一起,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教师边讲故事边操作PPT。)

2、回忆故事内容

师:丁丁在动物园里遇到了什么事情?他一开始是什么样的情绪?被大哥哥撞摔倒了以后,他爬起来是什么情绪?发现妈妈不在的时候,他的情绪先是怎么样?后来是怎么样呢?(幼儿说一个,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个表情图标,但是要按顺序排列出现)

幼:······

师总结:原来我们人在遇到不同事情时会有不同的情绪,脸上也会有不同的表情。那丁丁有没有找到妈妈啊?

幼:······

师:对了,找到妈妈了。之后妈妈带丁丁离开了动物园,来到了游乐场。游乐场里的小朋友们都在玩表情大闯关的游戏,丁丁也想邀请你们一起去玩,我们来看看游戏是怎么玩的?

(教师示范,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做出与图片上一样的表情)

三、闯关游戏:

1、第一关:木头人

(1)教师示范游戏

师:三三三,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我们一起变变变(点击PPT)。你们看我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和图片的表情是一样的吗?幼:······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师:好!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脸上要做出和图片上的表情要一样,我来看一看谁的反应最快。准备好了吗?

幼······

(3)开始游戏

师总结:你们都非常的棒!反应很快,给自己鼓鼓掌!下面我们要来接受更难的挑战啦,有没有信心?

幼:······(全体幼儿)

2、第二关:表情猜猜猜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师:第一关你们和丁丁都闯关成功啦!那你们看到小朋友脸上的表情,能猜出

他们的情绪吗?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我要将你们分成4组,每一组小朋友手上都有一个表情图片,你们看到图片上小朋友的表情后,立马将和他表情一样的表情牌举起来,看谁反应的快,有信心吗?

幼:······

师:好!(教师点击PPT)

(2)开始游戏

四、讨论如何调节不良情绪。

1、你喜欢哪一种情绪,哪些情绪你不喜欢?

2、如果你生气、害怕、难过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怎样才能让自己有个好心情?

3、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每个人遇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那是很自然的现象。但是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是不好的,而愉快、平静等良好的情绪是有利人的身体健康的。当我们生气难过的时候,要想想快乐的事情,或找别人谈谈自己的心情、感受,让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我们小朋友快要离开幼儿园变成一个小学生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还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发生许多不开心的事,小朋友要想办法让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老师希望我们大(三)班的小朋友能够天天高高兴、快快乐乐。

上一篇:我这样做作文600字下一篇:乡镇的工作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