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公园(共12篇)
水上公园 篇1
摘要:本文针对天津市水上公园近年来对花境的选择及应用进行了调查, 并在此基础上对花境的选材、应用形式、植物配置形式等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 以期花境这一新的景观艺术在水上公园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关键词:花境的选材,应用形式,植物配置形式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审美情趣的日趋提高, 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在提高, 简单的铺绿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特别在公园里, 这种要求就格外突出。花境造景形式丰富多彩, 目前适于花境栽植的花卉品种也很多。利用不同的特点, 设计出各种美的景观, 用其带有艺术性的园林景观, 给公园增添了许多亮丽的风采。
水上公园原称青龙潭, 位于天津市市区西南部, 面积125hm2, 其中水面面积75hm2, 陆地面积50hm2, 绿化面积达35万m2, 园林花木近200个品种。水上公园是天津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有着良好的绿化大环境, 园艺基础好, 将游乐区域和各大园林园艺观赏景区有机结合在一起。因地制宜地在树穴、林缘、绿地等选用1、2年生及多年生花卉, 陆续开辟了各种类型的花境, 使植物群落层次丰富, 季相分明, 既活泼又不杂乱, 生态自然, 极大地丰富了水上公园的景观面貌。
1 花境的选材
花境是模拟自然界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状态, 运用园林艺术的手法设计营造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近年来, 花境在水上公园绿地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植物材料的情况直接影响花境的长期面貌, 我们遵循每一种植物材料的生长习性, 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选择, 选择不同种类植物进行合理搭配, 以取得持久和良好的观赏效果。选择能在本地安全过冬, 以1、2年生花卉为主, 少选花灌木, 球根花卉, 选择抗逆性强, 栽培管理粗放的花卉, 选择花期长, 观赏价值高的花卉。在树丛、绿篱、栏杆、绿地边缘、道路两旁及建筑物前, 以带状自然式栽种, 成本低, 景观自然, 突出四季变化。
调查结果表明, 已应用于水上公园花境的植物种类55种, 其中1、2年生花卉28种, 多年生花卉20种, 灌木类5种, 藤本类2种。1、2年生花卉的应用较为丰富。通过观察分析花境植物的生长适应性和景观效果, 我们认为在水上公园花境中应用效果较好的12种优良园林植物包括:四季海棠、虞美人、半支莲、三色堇、福禄考、矮牵牛、金叶芋、大花萱草、孔雀草、马蔺、鸢尾、玉簪等, 值得推荐进一步广泛应用。
2 花境的应用形式
花境是西方园林的一种自然式种植手法, 起源于英国, 形式多种多样, 其功能与用途各不相同, 在花境的应用形式上, 除宿根花境、地被花境, 以及结合花灌木组成的混合花境以外, 还出现了林缘花境、临水花境、岛状花境、路缘花境、岩石花境等多种形式并存。
花境的景观会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 这种季相的变化美是花境区别于其它花卉应用形式的重要特点之一。花境因其具有优美丰富的自然化景观、植物群落种类丰富、花期错落、四季景观效果良好、养护管理强度低、形式多样、适用性强、符合现代节约型和生态型园林的要求等。但是目前水上公园的花境应用形式较为单一, 很多形式并未尝试, 反映出设计人员对花境理解的片面和设计手法上的单一以及照搬国外经验等弊端, 使得花境这一新的景观艺术在水上公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而相对于南方而言, 北方地区的花境在发展上与之也有一定的差距,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北方地区城市发展相对缓慢, 花境应用的时间也较短外, 植物材料的缺少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3 花境植物的配置形式
花境形式是五彩缤纷的, 有以草本花卉为主的, 有以木本花卉为主的, 有采用乔灌草等多层次配置的混合花境, 根据具体地形、位置、功能特点有所变化。
比如水上公园东大墙等地点, 地势起伏, 地面水位高, 长年风沙大的特点, 所以花境以多年生花卉为主, 既好养管, 又经济实惠, 达到一年三季可以看到花的效果。此类花境是最传统的花境配置形式, 植物材料种类多、花色各异、叶色丰富、栽培简单, 一次种植可多年观赏, 具较明显的季节性和自然群体效果。比如水景长堤、二岛、三岛等地, 作为公园的主干道, 又属于地理位置相对优越的地区, 多以野趣的宿根花卉与色彩明快、形态各异的1、2年生花卉混合配置, 构成自然野生景观。此类花境品种丰富, 色彩艳丽, 四季有花可赏, 且结合每季换花, 可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景观特色, 适合应用于主要景观区域和一些节庆, 花展布展中, 能较好地烘托气氛。比如五岛等地点, 地势较为开阔, 起伏多, 多以花灌木为大背景搭配1、2年及多年生花卉, 营造出错落有致, 丰富的群落层次。此类花境兼顾各类花境所长, 以达到既具四季观赏效果, 又节省成本的目的, 其组合形式丰富, 植物材料广泛, 浓缩成一个小型的生态植物群落。
4 结语
中国的野生植物资源虽然很丰富, 但是真正应用到园林中的, 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国内适应性强的野生花卉开发利用也很少。目前水上公园的花境景观建设上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应用效果和水平不高;植物选择上的种类少;景观效果持久性较差;设计形式较单一等。使得花境这一新的景观艺术在水上公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 还要继续加大对花境植物的引种, 开发和利用, 让花境景观艺术使水上公园更加的绚丽多彩。
(责任编辑荷初)
水上公园 篇2
一进水上乐园的大门,我就看见了几个大型游乐项目雄伟地矗立在我们面前,我换上游泳衣,选中其中的一个开始游玩。我“扑”地一声跳下水,啊!这水真舒服啊!我在水池里游来游去,妈妈也来了,带我一起爬到了高处,顺着水道高速滑下,啊!我大叫一声,不小心被水呛到了。这时爸爸走了过来“你们敢不敢从那边那个最高的高台上冲下来?”“敢!”我壮着胆子回答。“那你们爬上去准备,我在下面给你们拍照片”。我和妈妈提心掉胆地爬上了高台,一看下面,啊!好高啊!这样冲下去行吗?我不确定。这时妈妈在旁边鼓励我说:“你看那个小男孩比你小多了都敢冲,你还怕什么啊?而且爸爸也在下面保护你,你不会受伤的。”我把心一横,眼一闭就顺着坡道冲了下去。哇!好舒服哦。就在这时,一阵微风吹过,树枝沙沙作响,好像在说:“你可真勇敢啊!”
后来我们三人来到深水池里,这里的水上玩具很多,我们逐个玩了一遍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迷人的水上森林公园 篇3
步入李中水上森林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郁郁葱葱的水杉。它们树干如龙,树冠如云。笔直地站在水中,好像一个个血气方刚的少年。快瞧,那棵树弯下腰来,伸出长长的手臂,呼朋引伴,欢迎远方的宾客。又仿佛是一座架起的拱形大桥。我十分好奇,暗暗嘀咕:真是一棵与众不同的水杉啊!如果我是一只机灵的小松鼠,一定要溜上去,玩个痛快!
穿过水杉长廊,我们来到孔雀园。这里的孔雀优雅高贵,小巧的头顶宛如一朵蓝色的翡翠花,两颗“黑宝石”镶嵌其中。它身着碧纱长裙,自然地拖在身后,长裙上的一个个“彩环”折射着绚丽的光彩。它们昂着头,高傲地走着“猫步”,尽情地展现着自己优美的身姿。
“小九寨”是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又一吸引人的胜地。走进仙境般的小九寨沟,弯弯曲曲的圆木栈道回环林中,翠绿的大树枝繁叶茂,好像撑开的大伞,挨挨挤挤,密密层层。粗粗的树根深深地扎在水中,突然,一阵风吹过,碧海生波,松涛大作,犹如万马奔腾,又似虎啸山林。在清澈的池水中,常常可以看到欢乐的鱼群。它们甩着蝉翼般透明的尾巴,用别致小圆嘴亲吻着鹅卵石,在稀疏而又飘逸的水草中不知疲倦的嬉戏。我捧起一汪清水,清水从指缝间溜走,似乎带走了我一身的暑气。林中水面上漂浮着一排排竹筏。阳光照耀在水面上,金灿灿的。竹筏、阳光,加上空中自由翱翔的小鸟,构成了一幅瑰丽的画卷。
走累了,我们便来到幽静的快活林小憩。闭上眼睛,聆听着鸟儿们歌声,那歌声时而短促,时而悠长,时而清脆,时而嘹亮,时而婉转,时而高亢……美妙的森林“狂欢曲”,久久在林中回环呼应。
李中水上森林公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琢水泛舟撩戏浪,明年春日还复来。
(江苏省海安县
李堡镇中心小学
指导老师:高新生)
水上公园 篇4
1.1 规划建设情况。
日照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由万平口生态广场、灯塔广场、世帆赛基地、水上运动基地四部分组成, 总面积近10平方公里, 占日照市建成区面积的1/7。从2002年开始, 先后拆除沿海低层次建筑, 建成了一个集洗浴、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万平口生态广场, 被誉为日照接待中外游客的“城市客厅”。2003年建设了世帆赛基地, 2004年改造了灯塔广场。2005年初, 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 明确提出了发展体育经济, 打造国际“水上运动之都”的战略构想, 2007年7月30日, 水运基地基本建成, 并于8月28日至9月8日成功承办了全国首届水上运动会。2007年9月17日, 中国奥委会正式命名日照水运比赛场地为“日照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650万人次, 最高日接待20余万人次。
1.2 经营管理现状。
2011年前四个区域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日常管理机构, 处于多头管理状态。其中万平口海滨生态公园、灯塔广场由市建委管理, 水运基地由市建委、市行政事务管理局临时管理, 而世帆赛基地则由市体育局管理;区域内的董家滩民俗旅游村由东港区管辖;灯塔区域宾馆酒店以及沿街商业楼即将对外开放, 且大多是自主分散经营。根据十一届市委第118次常委会精神, 2011年3月底, 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完成整体移交, 并办理了资产划转手续。市城投公司依托万平口海滨风景区管理服务中心全面加强了整个区域管理运营, 所有项目实现统一拓展和开发运营。
1.3 公园定位情况。
日照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是日照打造“水上运动之都”的点睛之笔, 现已被确定为国家级全民健身基地、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国家沙滩排球训练基地和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外景拍摄基地。公园设施一流, 兼具体育和旅游功能, 可以同时举办所有水上运动比赛项目, 更是发展游艇等海上休闲健身运动的理想之地, 比赛之余, 所有竞技设施以及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将面向市民和游客全天候开放, 成为一处休闲乐园。在经历了欧洲级世界帆船锦标赛、470级世界帆船锦标赛、两届全国水运会等一系列赛事的锻炼之后, 各种基础及赛事旅游功能更加完善。
2 当前日照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经费不足, 制约景区健康发展。
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地处海边, 区内设施设备、绿化园林受海风、海潮影响比较大, 设施设备侵蚀严重, 植被绿化成活率低, 这方面的花费也就格外巨大。目前的水上运动基地正处于建设完善阶段, 所有支出主要依靠财政拨款, 但这绝非长久之计, 如果日后整个奥林匹克水上公园都依靠这种管理方式的话, 那么该区域内的园林绿化、设备养护、日常管理等的费用无疑将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 甚至成为一个城市累赘, 这决不是我们建造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的初衷。
2.2 设施科技水平高, 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目前, 公园有很多技术含量较高的设施设备, 比如音乐喷泉、激流回旋等不但价格昂贵, 而且设备在国内乃至亚洲都属领先水平, 但由于受海水侵蚀及气候影响, 设施毁坏程度高。到目前为止, 很多技术问题我们还可以依赖于施工方, 还没有储备一支专门的技术队伍。但公园管理发展不可能永远拄着拐杖走路, 依靠外力不应该成为一个志在打造城市品牌的景区的健康发展方式。
2.3 入区游客众多, 管理压力超乎寻常。公园采用开放式管理
模式, 入区游客人员众多, 给卫生保洁、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尤其旅游旺季时, 仅万平口、灯塔景区日接待游客就突破20万人次, 游人昼夜不断, 保洁、保安工作很难控制。一些人为破坏行为也日益严重, 景区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保洁、保安工作上去, 限制了其他工作的创新开展。
2.4 旅游市场不成熟, 不良竞争影响严重。
随着旅游产业升温, 沿海旅游景区的建设热火朝天。但这些建设不同程度存在重复建设问题, 没有特色和新意, 游客来此“窥一斑而知全身”;各景点竞争激烈, 相互诋毁之事时有发生;部分导游、旅行社唯利是图, 仅带游客到提成景点消费, 对类似于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等依靠公平竞争, 诚信服务的景区横加指责, 误导游客, 乃至干脆不向游客推介水上公园, 这也是美丽的水运基地建成后“人气”不旺的原因之一。
3 以科学发展为指导, 打造国际一流的奥林匹克水上公园
3.1 科学确立定位, 指明发展方向。
公园应当定位为展现日照城市特色的名片、城市旅游业的旗帜、市民休闲娱乐的家园, 逐步统一形象、统一口号、统一标识、统一理念, 最终实现“一流的比赛场地、一流的海滨旅游景区、一流的市民休闲公园、一流的群众运动场”的目标。应坚持以下几个发展原则:坚持现实与创新相结合;坚持超前与持续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坚持品牌效益与长远战略相结合, 将建立品牌效益这根主线贯穿于公园长远规划之中。
3.2 发动各方力量, 形成工作合力。
公园既然是“举全市之力而为之”就应该“用全市之力而管之”。莫大的一个区域的管理, 绝非是某一个部门所能独立完成的, 它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关心与支持, 统一协作, 形成管理合力。首先可以由旅游管理部门加强对导游人员培训, 规范旅行社、导游行为;其次, 注重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 加大媒体的宣传推广力度, 提升公园社会知名度。
3.3 建设特色景区, 体现文化气息。
应当转变思路, 在景区“品牌特色”上做足文章。公园在这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宋金时期的“唐岛海战”是由李宝将军指挥的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海战, 也是火器用于海战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而万平口就是这次战役的发兵地。不妨以此为契机, 在现有海战馆基础上, 将万平口作为李宝将军平时训练海军的“基地”进行对外宣传, 借此宣传海战文化;同时还可以以水运会为基点, 做好水上运动文化的研究宣传, 建立一整套水上运动文化体系, 最终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体育运动的有效结合, 不断增强景区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庆国.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6, 8.
[2]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经典案例[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3, 11.
水上公园作文 篇5
一年四季,水上公园的景色总是在不断变换着。
这里的春天,相对于其他地方晚了一些,但春天里该有的景色,它是不会少的。
春天的清晨,会有一些早起锻炼的人们在这里散步。碎裂的冰块漂浮在水面上,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柳树抽出了新的枝芽,嫩绿的色彩布满了水上公园,柳絮随风起舞。
夏天的水上公园,绿树成荫,碧绿的小草映衬着花朵们随轻风摆动,炎热的夏日下,水中的荷花仿佛在水面上翩翩起舞。晚上的时候,这里灯火通明,有很多人都聚集在这里。有散步的,聊天的,还有一些小朋友们在做游戏。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时的水上公园会有些凄凉,白天几乎看不见一个人,因为我的家乡农民占绝大多数,这个季节大家都在忙,而秋天的水上公园,是我眼中最美的地方。枯黄的树叶在空中摇曳着,凉爽的风吹来,树叶便落了下来,如同飞舞的蝴蝶一般。水中荡漾着波纹,一圈一圈。满地的落叶被风吹起时,地上厚厚的叶片便在空中拉起一道帷幕。
当第一场雪过后,天气开始慢慢变冷了,薄薄的雪在地上铺上了一层雪毯,水面上泛着一层冰,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碎一样。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里就会变成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雪白的大地和树木,像是穿上了件新衣裳。
中山公园:一座公园里的城市历史 篇6
在世界版图上,中山公园共有75座。其中大陆有51座,台湾16座,香港2座,澳门1座。国外有5座,包括美国夏威夷2座,加拿大2座,日本千叶市1座。
这些前身或为古代皇家园林、或于70余年前奠基、或是新近建成的中山公园大都建于上世纪20年代左右,成为现代人高雅的音乐殿堂、肃穆的历史纪念馆、市民的游乐场所,甚至公共交通枢纽……历经岁月磨洗的中山公园如今虽然存在的状态迥异,却因为同一个名字而有着共同的情思和追忆。
在这75座同名公园中,第一个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的,便是济南的“中山公园”。论规模,济南中山公园可能算是比较小的;但论“辈分”,它却是历史最久远的、资历最老的。
初建:
中西合璧的大众娱乐场所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济南自开商埠,成为当时中国内陆城市中第一个自主开放的城市。也就是在这一年,济南决定在商埠区内(今天的经三路与经四路、经四路与小纬六路之间)建设公园,并将之命名为“商埠公园”。这是山东省内第一家以公园命名的公共娱乐场所,因此被誉为“山东最早的公共娱乐场所”。
在此之前,皇家园林或私家园林虽在中国遍地开花,而为普通民众建设的“公园”却绝无仅有。商埠公园的建立,让市民第一次尝到了先进城市规划理念的成果。以至于在100多年后的今天,这座公园仍是济南重要的大众娱乐休闲场所。
根据规划,初建时商埠公园面积为8公顷,然而实际建成时只有约4公顷。“巴掌大小”的公园麻雀虽小,五脏六腑俱全。不仅处处松柏青翠、鸟语花香、曲径通幽,还有假山、生篱、动物笼舍掺杂其间,为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提供了娱乐休闲的胜地。
翻阅史料,可以对当时公园的盛景窥见一斑:公园北门内建有六角形水池,池中立高石,顶部为园盘,内置石蛙,口鼻喷水,终日不止。水池南部的石砌方台上建有“四照亭”,青瓦屋顶,环廊明柱,玻璃门窗,周围建台阶,是游人赏景、品茗的好去处。西部的假山名曰“云洞岭”,岭上建有“登啸亭”,岭北有石刻,题为“峰回路转”。岭东侧建月牙形水池,池中植荷花,夏日盛开,芳香四溢。东部的船亭(也称石击舟),与董凤阁南北对峙,方亭、圆亭、六角亭点缀园中,美不胜收。
除了优雅怡人的环境,公园里中西文化交融的氛围也如同开埠初期的济南:外来的西餐厅、咖啡厅与中式茶社相伴而生;运动场和弹子房遥相呼应。公园内修有“洋式井”、安装了“大洋灯”。公园西边的柏树林中还修建有音乐台,每到周日下午四点,就会有乐团到此演奏西洋乐曲。
公园内虽游人众多,却“井井有条,人众不扰”。而这便是得益于建园之初,济南市政府效仿西方国家的游园规则制定的一系列游人游园规则和公园管理规则。如“凡来公园游览者,先在售票处购券,方准入内,览毕出园,即将券交销。入园游人,均需鱼贯而入,以免拥挤。本园门前备有停车场,以备游人停放车马,不得乘坐入园。”
像这样详细的细节,在《公园游览章程》里有着明确的规定,这对以前从未进过公园的济南市民来说可谓闻所未闻。除了游览章程,公园还制定了《公园场地出租投标办法》和《公园管理规则》,雇佣了管理员来维护公园秩序,公园里的经营项目也是通过招标完成。这些借鉴了西方的先进人文文化和经济管理模式,对一直处在封闭环境下的济南人来说,既新鲜又有巨大冲击力。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这里,感受并摸索起西方文明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历史:
数易其名的政治思想阵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埠公园逐渐成为多种文化碰撞与融合、民众聚集交流思想的最佳场所。而后的这一个世纪以来,公园更是伴随着历史的风云数次易名,而每一次名称的更改,都牵引着历史的车轮——
1914年6月15日,山东省第一届工农矿产物品展览会在商埠公园开幕;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济南民众曾多次在商埠公园集会;1920年下半年,由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组织发起的“励新学会”的成立大会,在商埠公园内召开;1925年4月,为了悼念孙中山先生,济南各界是在商埠公园召开隆重的追悼大会;同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商埠公园正式改名为中山公园。于是,济南商埠公园就成为了国内历史上最早的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公园。从此以后,商会、学会等新兴的城市社会精英,通过各种社会组织,以公开演讲为主要活动方式,不断在公园内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中山公园不再仅仅作为纪念意义而存在,更是升华为民族主义的象征。
历史继续演进。1928年,“五三惨案”爆发,济南城惨遭屠戮。济南各界在中山公园集会,抗议日寇暴行,后将中山公园改称“五三公园”;1937年冬天,日军越过黄河,攻占了济南城后,在商埠公园内盖起了神社,建了电台,并且在园内挖战壕、修炮楼,毁坏建筑,砍伐树木。这座寄托了济南人无尽情感与追忆的公园,被破坏得面目全非,呈现一片凋零景象;1945年,日寇投降后,国民政府军进驻济南。1947年,为了阻止解放军的进攻,国民党的部队又在公园内修筑工事,挖壕沟,建炮楼,公园再次遭到破坏。
新中国成立以后,济南市政府对公园重新整修,植树种花,修建道路,并增设了景观。还在公园附近建设了图书馆和电影院,为市民提供了工余饭后游览、娱乐、学习的地方;1951年,公园正式改名为“人民公园”;1986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济南市政府决定,恢复中山公园这一名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今日:
重现百年商埠历史的文化园区
今日的中山公园,背负着一段段关乎济南与国家命运的历史,静静地掩藏于商埠区的喧嚣深处。虽然园内建有国内知名的古旧书文化市场和清代衍生至今的古树群,但与城内的其他大型公园、名胜景点相比,仍显得颇为落寞。
徜徉在公园内,能看到一座孙中山先生的全身铜像屹立在中心游览区。他身着长袍马褂,双手捧着一本书,目光炯炯有神,似乎是在守望着园子里打太极拳、做健身操、拉京胡、下象棋的老人,或者嬉戏玩耍的孩子们。基座的几个立面镌刻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个词,提醒着游人们不要忘记曾经的理想和信念。
而今,随着老商埠项目的推进,包括中山公园在内的一批已“默默无闻”了许久的老建筑,又一次回归人们的视野;曾经黯然失色的老公园又将以光彩夺目的姿态屹立于世人面前。
根据规划,中山公园扩建以后,面积将在现有公园的基础上扩大近一倍。在保留现有公园遗迹的同时,将形成商埠历史文化展示区、中山文化展示区、公园历史文化展示区等不同文化主题的功能区域,完善片区功能作用。届时,这座历经沧桑的公园,将作为展览济南老商业、再现百年商埠文化的最大园区,再一次佐证一座文化新城的觉醒和崛起。
(感谢济南市档案局<馆>对本专题的大力支持。除注明外,本专题所有图片均由济南市档案馆提供)
从黄石公园看美国国家公园管理 篇7
(一)
1872年3月1日,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 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1978年, 黄石公园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黄石公园以保持自然风光而著称于世。这里高山高原连片, 延绵不绝。由岩浆凝成的黄色岩石炫丽多姿, 众多的高山峻岭湖泊、深邃的峡谷激流和地表的喷泉地热奇境等, 构成了黄石公园地域的自然特色景观。
黄石公园也是天然的野生动物乐园。这里, 生活着400多种野生动物。在丰饶的森林草地上、湖泊溪流边, 栖息着北美野牛、灰狼、棕熊、驼鹿、麋鹿、巨角岩羊等野生动物, 组成了黄石公园生态景观的自然元素。
黄石公园地处世界最大的活火山上。长期以来受地下巨大能量的驱动, 地表千疮百孔, 处处喷沸水, 园内有3000多个间歇喷泉, 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间歇喷泉集中在这里。
黄石公园的彩色温泉也是不可多得的景观。随处可见的是大小不等、形态各异、色彩绚丽的温泉。这些温泉时而沸腾, 时而平静。当热气升腾, 地下的沸水喷薄升空, 犹如火箭升空, 蔚然壮观。
黄石公园内的大棱镜温泉被誉为地球最美丽的表面, 是美国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温泉。它宽约75~91米, 49米深, 每分钟大约会涌出2000公升, 温度为71℃左右的地下水。从上至下呈现层次分明的颜色, 这是由于富含矿物质的水体中生活着的藻类和含色素的细菌等微生物, 它们体内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比例会因季节变换而改变, 于是水体也就随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黄石湖是美国最大的高原湖, 水面平静而辽阔。黄石湖是6000万年以来火山多次喷发的火山口, 周围山顶的融雪年复一年地流入火山口, 形成了黄石湖。很多飞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口周围, 黄石湖也养育着丰富的鱼类。暖色调的矿物质和冷色调的山光水色相交织, 形成一幅绝美的图画。
间歇的喷泉、绚丽的温泉、透澈的湖泊, 这是黄石地热运动造就的独特自然奇观。
置身在黄石公园, 我在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 也由衷佩服美国的国家公园管理井井有条、细致周到。
(二)
美国建立了黄石公园之后, 国家公园不断增加, 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到目前为止,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包括20个分类, 369个单位, 总面积达33.7万平方公里, 占美国国土面积约3.64%。经过100多年的发展, 美国国家公园不但建立了十分科学务实的机构和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则, 也具备了完善的管理方法和管理体制, 特别突出的是:
重视科学规划设计
美国黄石公园确立的建设理念是“完全保护、适度开发”。采取了许多极具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公园内不开展一些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大的旅游活动, 如狩猎等。对国家公园内的各种旅游活动进行控制, 把旅游活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和时间之内, 如对自行车、野营、徒步等活动都有明确的线路安排, 游客只能在限定区域内游览;对垂钓等活动采取许可证制度, 规定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 并限制参加活动人数。
美国十分重视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实行由国家公园管理局下设的丹佛设计中心独家垄断, 全权统一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规划设计中心汇集了各方专家, 诸如建筑, 园林风景、动物、林业、农业、生态、环境、病虫害、地理、土壤、水文、冰川、地质、气象、电脑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还有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 美学家、人类学家以及管理学家等等。由丹佛设计中心提出的规划设计, 往往都是从社会及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量身定做, 并确保在100年至200年内不会有较大的改动或变动。在规划设计上报以前, 必须先向当地及州的国民广泛征求意见, 否则参议院不予讨论。即便是总统亲自提出的国家公园的建设, 也必须严格规划和按程序办理。
资金来源多样化
美国国家公园整个的资金来源构成包括基本资金、特殊项目酬金、项目拨款、私人捐赠和建设项目等。
基本资金每年由国会批准, 并根据国家公园服务法划拨给国家公园;特殊项目酬金是除门票以外, 对特殊活动收取的酬金;项目拨款是针对特别项目的资金, 这些项目必须是在国家公园服务法中被认为是值得的, 才能够被批准获得拨款;私人捐赠是以个人名义向黄石公园捐赠的运营维护资金, 不包括黄石公园协会和黄石公园基金会所获得的捐赠;建设项目资金是国会专门为国家公园系统划拨的建设资金, 每一个建设项目必须由国会单独批准, 因此, 黄石公园必须通过和其他公园竞争才有可能获得此项资金。
除了每年有20亿美元以上的政府预算用于国家公园的保护管理外, 所有公园的门票收入以及非商业服务收益也都全额用于公园的支出。按照美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法规定, 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从特许经营项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费用作为公园补偿。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在120个公园单位中与600多个租赁经营者签署合同。这些租赁经营者的规模从小型家庭企业到大型企业都有。租赁经营者为游人提供住宿、交通、饮食、商店和其他服务, 拥有大约2.5万名员工 (超出国家公园管理局员工总数) , 总收入大约每年8亿美元。
在土地利用方面, 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土地的出租、转让或特许用来为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建设必要的服务设施, 租借者要缴纳一定的租金或税金。
健全的管理体制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管理的有效性来自于国家对公园体系保护与利用的大量立法和行政规定, 其详细程度达到了操作层次。国会不仅针对国家公园体系作整体的立法, 还针对各个国家公园分别立法, 从经济开发浪潮中抢救出了一大批珍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推动了自然和文化保护运动的兴起。
在黄石公园的游览中, 我深切地体会到建立黄石公园的最高宗旨是保护好园内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 把国家公园当作大自然博物馆。美国政府安排了大约5000名左右以国家公务员为主体的各类人员承担着公园的管理服务职能。
无论专家、雇员还是志愿者, 这些公园守护者职责的核心就是维护黄石公园的自然环境, 包括监督资源状况, 确定游客的影响程度, 并采取有效措施将这种影响降至最低;在游客经常光顾的景点开辟道路、野营地、添置设施设备;教育游客如何保护公园的资源;加强法律和公园规章制度的实施力度等。
在美国, 国家公园的管理体系已经形成完整的国家公园系统, 国家公园和周边市镇分开, 实行两套管理机构和管理办法。周边市镇主要负责大部分游客接待, 实现园内游、园外住。这种管理模式已经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人类需求与自然保护的双重效率, 可以为多数国家公园所借鉴。
分区管理, 一园多治
在游览中我们了解到, 黄石公园在建设初期, 主要目的只是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其独特的地质地貌, 还没有涉及到公园的开发与利用。随着公园建设开发的不断推进, 黄石公园开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功能分区模式, 以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矛盾。功能分区管理主要分为原始自然保护区、特殊自然保护区、公园发展区和特别使用区4个区域。
原始保护区是黄石公园最核心的部分, 这里是不允许人员和车辆进入, 完全保持自然状态, 主要用于保护核心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而且这一区域占据到了整个公园的大部分面积。
公园发展区的保护力度相对于特殊自然保护区来说更小, 仅仅是强调游客的进入、旅游设施的开发不改变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在这一区域内设有简易的接待设施、餐饮设施、休闲设施、公共交通和游客中心, 可以容纳更多的游人, 更重要的是这些设施可以解决当地社区居民的就业生存问题, 这就很好地协调了公园与社区居民的矛盾。
相对于原始保护区, 特殊的自然保护区保护等级要低一些。这个区域允许少量游客进入, 有自行车道、步行道和露营地, 无其他接待设施。特别强调的是公众的进入不能影响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
公园发展区的保护力度相对于特殊自然保护区来说更小, 仅仅是强调游客的进入、旅游设施的开发不改变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在这一区域内设有简易的接待设施、餐饮设施、休闲设施、公共交通和游客中心, 可以容纳更多的游人, 更重要的是这些设施可以解决当地社区居民的就业生存问题, 这就很好地协调了公园与社区居民的矛盾。
特别使用区相对于公园发展区保护的力度更小, 主要开辟出来采矿或伐木用, 但要求开发活动不能对周边或者公园其他区域的环境造成影响。这一部分占据的面积比较小, 主要为了解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三)
美国国家公园虽然经历了百年发展, 但也面临一些困扰。
比如, 过量的游客拥入国家公园, 使国家公园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由于国家公园要满足大众休闲、娱乐、教育科研等需要, 没有实施限制游客人园的计划, 使得整个国家公园系统每年共接待消遣性游客约3亿人次。尤其是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国家公园接待的游客更是大大超出了其本身的承载量, 如2002年黄石公园接待约297万人次, 科罗拉多大峡谷接待约400万人次,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接待约337万人次。游客在每年6~8月的旅游旺季都会大量涌人国家公园, 导致公园交通拥挤、空气恶劣, 使资源和设施设备的使用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公园环境遭受极大的破坏。
有些动物及其栖息地正在遭受威胁, 人的干扰使国家公园内动物种群迁移到别处, 一些物种面临消亡的厄运。生活在佛罗里达州南部沼泽地公园的猛兽和鹤类, 由于水系的破坏, 其繁衍令人忧虑;死谷国家公园大角羊濒临灭绝;白山国家公园的游伟正在减少;黄石国家公园的狼、山狮、白尾鹿已近绝迹, 灰熊、海狸的数量越来越少。
现代污染与干扰源源涌入也破坏着国家公园的环境。在格林峡谷国家公园, 一座发电厂将亚利桑那砂岩连天的原始景观斩断。人潮如涌, 交通堵塞, 从大雾山到大峡谷交通拥堵成了公园的通病, 这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已是游人必经一景。这个闻名遐尔的国家公园每年迎来340万游客, 75%的游人要饱受塞车与噪音、汽车尾气之苦。不断增多的船只已损坏了大沼泽国家公园40平方公里的水下草床, 而这些水下草床正是许多动物的栖息地。同时, 城区压境吞噬着绿地与湿地, 商业楼盘建设正在威胁着周边国家公园的自然环境。
资金严重短缺是美国国家公园面临的重要难关。从美国联邦政府对国家公园的预算看, 国家公园预算每年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但国家公园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保护面积逐年扩大, 因此每个公园所获的财政资金支持仍然不能满足公园日益发展的需要。在过去的20多年中, 由于财政支持不足, 已导致5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在对50个国家公园的调查显示, 平均每个国家公园只能得到所需资金的2/3, 公园只能减少管理人员, 植物和动物的种类日益减少, 重要的考古遗迹得不到有效保护, 公共教育项目被削减, 更新和改善教育展示滞后, 不可再生的历史建筑日渐分解破碎, 基础设施修理和恢复陷人困境。由于资金短缺、利益集团的活动和政府的不当政策等, 国家公园内的资源保护仍然面临很大的压力。
公园迷失纪——这个星球上的公园 篇8
日本作家吉田修一曾写过一本《公园生活》, 并获得了2002年的芥川文学奖。这位出生在长崎, 后迁居东京的42岁作家, 总在都市林立的群楼中有一种“我既不属于这里, 也不属于故乡”的伤感——但是唯有公园这个场所, 能让他放松紧张的心, 有与人交流的欲望。
即便是生活经历各不相同的人, 也天生都喜欢享受与自然之间的直接感官体验。城市里的公园成了钢筋混凝土沙漠中的绿洲, 对于城市人而言, 公园也成为自然的代名词。在这个星球上, 便有无数的公园散落在城市的角角落落。
博尔盖塞公园——罗马和它的优美
博尔盖塞公园原为罗马大主教希皮奥内·博尔盖塞的私人别墅。建于17世纪初, 希皮奥内·博尔盖塞开始建园的具体时间是1608年, 当时规模不大, 景致并不出众, 到18世纪最后30年, 有过大规模的扩建和修整, 博尔盖塞家族允许罗马市民逢年过节进园散步。1902年, 意大利王国政府购买了博尔盖塞公园, 把它交给市政府, 一度改称翁贝托别墅公园, 后来成为罗马市民参观和消闲的公共场所。
博尔盖塞公园面积很大, 四周长有6公里, 园内绿树成荫, 景色宜人。园中除了博尔盖塞博物馆, 还有卡诺尼卡博物馆、西埃纳广场、湖滨花园、福斯蒂纳庙、钟楼和占地12万平方米的动物园, 后来还开辟出儿童乐园、喷泉、玫瑰园、赛马场, 公园里还有歌德、雨果、拜伦等人的纪念碑, 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 看不完的湖光山色。园中有公路, 与四周街道相通, 交通便捷。1908年建成一座高架桥, 把博尔盖塞公园同附近的宾丘公园连成了一体。
目前的整座园林达到了19世纪最终的面积。1903年7月12日, 罗马市政府把博尔盖塞别墅向公众开放。这座80公顷的公园装点着35处喷泉、15座以上的小型建筑和红衣主教西彪内搜集的无数雕像。
帝国时期的罗马人把建在临近市郊的、带有大花园的住宅称为园林。这样的豪门大户环境优美, 令人赏心悦目, 简直可以比作小皇宫了。特别是它使富有的主人闹中取静, 既避开了闹市的嘈杂, 又无须远离市中心。
这座公园对于意大利人的影响极其深远, 1924年意大利作曲家雷斯庇基根据自己在这座公园的体验, 创作了著名的交响诗《罗马的松树》 (The Pines of Rome) , 雷斯庇基说:“博尔盖塞别墅松树林立, 林荫之下可供孩子们游玩, 他们围成圆圈舞蹈, 并玩着军队与战争的游戏。有如傍晚的燕子, 在自己呼叫声中显得异常兴奋, 成群结队地走过来。”
岐江公园——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
把原来的破铜烂铁变成美的景观, 将一个工业遗址变为卓越的公共空间, 广东中山市的岐江公园自2001年建成后, 一直被视为老工业遗迹改造的成功典范。岐山公园的规划设计也相继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设计荣誉奖、中国建筑艺术奖、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等奖项。
岐江公园原为粤中船厂旧址, 东南临岐江, 西北接城区, 占地约11公顷。作为中山市解放后的第一家工厂, 从1953年建立至1999年关闭, 它见证了中山工业化的历程。据岐江公园的主要设计者俞孔坚介绍, 当年他们对船厂旧址进行深入的考察之后发现, 旧船厂虽满目萧条, 锈痕遍布, 但是每一处旧厂房、每一部废机器都记录着无数奋斗的故事。这些东西一旦消失, 任何艺术家都没有能力重塑和表达。于是, 在对自然、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后, 一个大胆的方案诞生了。
在岐江公园的改建过程中, 人们对原来的环境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再利用, 并通过新设计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岐江公园里遗留下了粤中船厂的厂房及机器设备, 包括龙门吊、变压器等。这些废旧机器被重新处理成颜色鲜明而造型稳健的工业化雕塑。旧有的厂房经过重新修饰而变成了独特的茶楼会馆, 辅之以大面积的玻璃和钢架结构, 通透清新的风格极富现代气息。正如俞孔坚在《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中所说:“作为文物, 它们都被认为毫无价值;作为废铁, 它们论吨计价;作为景观, 它们往往离现代普通人的审美期望相距甚远, 大多不堪入目。它们是被遗弃的、却曾经是备受宠爱的孤儿, 可它们所讲述的故事却是动人而难忘的, 断墙上那残存的标语和口号仍映着火红与热烈。”
对原有建筑、机器、材料的再利用, 不仅是对原有历史文化的尊重, 更是一种循环经济思想的体现。这也是岐江公园能够入选以环保、可持续为指导思想的“绿化时代”展览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 岐江公园没有围墙, 没有隔阂, 很自然地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 浑然天成。任何人走进公园都会感到其实是在城市, 而任何一个挨近它的人, 都会觉得已进了公园。
海德公园——世界上最知名的皇家公园
1935年, 欧游的朱自清在其《公园》一文中写道:“英国是个尊重自由的国家, 从伦敦海德公园 (Hyde Park) 可以看出。学政治的人一定知道这个名字;近年日报的海外电讯里也偶然有这个公园出现。每逢星期日下午, 各党各派的人都到这儿来宣传他们的道理。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井水不犯河水。从耶稣教到共产党, 差不多样样有。”
伦敦的海德公园是英国最大的皇家公园, 也是伦敦最著名的公园, 公园里道路两旁巨木参天, 大片的草坪让海德公园成为市民闲暇时最好的放松地点。公园中有森林、河流、草原, 绿野千顷, 在伦敦这样一个繁华的都市中, 海德公园承载着一片静温悠闲。
提起海德公园, 最著名的除了风景秀美之外, 一定是举世闻名的演讲角 (Speaker's Corner) , 而演讲角之所以可以被人熟知, 大概是因为马克思在那演讲过, 所谓名人效应也就是如此。客观地说演讲角其实只是海德公园里面一个普通的角落, 在这里演讲并不需要什么排场阵势, 演讲者随便找个地点, 站在梯子上或者箱子上, 然后用自认为可以吸引听众的方式开始即可, 当然拿着话筒再进行一些包装可以变得更引人注目。演讲者在此或高谈阔论或慷慨陈词, 阐述着他们的“肥皂箱上的民主”。
海德公园以及周围的肯辛顿公园 (Kensington Park) 和格林公园 (Green Park) 一起, 组成了伦敦中心市区里最奢侈的一片绿地, 占地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 对于伦敦这样一个大都市来说, 在城市的黄金地区有这样一片公园群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掐指算来, 这些本来就免费进入的公园里面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收费娱乐设施, 只有和煦的阳光、鲜绿的草地、蔚蓝的天空、大朵的白云、飞翔的水鸟、悠闲的游客、清新的空气和放松的心情。
休斯顿探索公园——重新发现绿色
休斯顿探索公园 (Houston's Discovery Green) 是休斯顿市区的一座公园, 包括2座餐馆、1座公园行政楼、能够停放600辆汽车的地下停车场以及室外音乐台、儿童表演区和各种大小布局的遮阳棚等。
美国城市核心的复兴和居住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公众对城市公园的需求日益增加。通过将公园设计成一个适于举办活动的生活空间, 增加休斯顿人们的多样化体验这一新颖的方式, 使得这个面积为12英亩的公园改变了人们对城市的感知和体验, 同时为周围的城区埋下了复兴的种子。
设计者哈格里夫斯事务所原本准备在场地内建设一条拉链式的齿状线, 后来被替代成一个可以让孩子沿着儿童游乐场尽头滑翔的沙洲。原有设计中的小溪变成了入口喷泉, 并且设置了一个喷雾底座, 让孩子能在里面嬉戏。因此, 公园看起来总是那么有活力, 很多最受欢迎的活动就在这个地区举办。孩子们可以在模型船水池、入口喷泉、游乐场和雾树雕塑间自由奔跑, 而他们的父母可以坐在野餐草坪上享用咖啡馆的美食或是自带野餐。
这些空间大多数都在主舞台的视线范围内, 所以如果在主舞台上举行音乐会, 每个人都能成为参与者之一。哈格里夫斯事务所利用池塘为主舞台创造出一个生动的背景, 舞台是四面开放型, 所以对斜坡上的观众来说视线也不会被阻挡。而在没有音乐会举行的时候, 这里就像是野餐亭。
在公园的另一边, 汤姆基金会花园 (The Wortham Foundation Gardens) 创造了一个幽静的地方, 让你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比起互动式活动, 该园的设计更倾向于一个舒缓的空间。许多场地通常只能吸引不足10人参与, 比如沙壶球场和高尔夫球穴区, 都可以整合到这些园区中。
风景园林师在探索公园上尽可能地使用当地采购的原料。探索公园英文名中有“绿色”, 正是因为这个词中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公园的可持续性并不是仅仅局限在这些地方。比如用于建筑群附近排屋的木材, 大多数都是可持续采伐的重蚁木。而为公园办公室提供必要能源的是由英国石油公司 (BP) 捐赠的太阳能电池板。
水上公园 篇9
伴随着城市的迅速增长, 城市中的建筑经历着城市的开放与改革。美国城市规划师梅尔文 ·韦伯曾经在发表的文章《城市场所与无场所城市领域》中指出新兴城市空间, 也阐述了新的城市存在形式。拉维莱特公园已建成约30 年, 它作为一个城市公园的存在, 并不只是一个巧合, 它的存在来自于不同方面不同的力量所致力下形成的城市公园。本文借助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 试图找寻布拉德·屈米的设计初衷, 探讨城市公园的内在涵义, 剖析其中的设计理念, 从而探寻其作为新的形式下的城市公园的要义。
建筑师屈米拥有建筑实践项目的扎实的知识, 深入文化和艺术, 同时他又是有着丰富理论的建筑师。他的建筑设计理论和核心在于探讨人类 (事件和空间) 与环境之间的使用关系。作为主持建筑师, 屈米建立了一个独特的总体框架的结构。面对复杂的现场情况并处理其场地产生的不确定性, 屈米推出了点线面的系统。他认为, 花园和城市之间的传统矛盾的关系将不再有效, 公园更应该应纳入城市公园, 公园应该没有围墙没有阻隔, 城市应该融入公园的内部并与城市融为一体, 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有内涵的城市公园。
拉维莱特公园里面的红色构筑物被引入城市公园内部, 疯狂地试图表达一种新的含义。笔者也试图逃离拉维莱特公园中随机理性和不可预知, 梳理拉维莱特公园看似合理的“游戏规则”与非理性的过程。一般来说, 传统的公园指的是一块公共的空地并且用作娱乐和锻炼的场地, 同时也是作为景观的自然元素;另一方面, 城市设计者认为的角度不再只是从景观元素而也从城市的角度上去看待城市公园。拉维莱特公园在一定意义上, 表现了从传统公园从城市公园的本质转变。
1. 拉维莱特公园设计背景
21 世纪80 年代, 巴黎面对着城市快速增长和城市扩张各种挑战。传统的巴黎, 富裕家庭住在巴黎市中心, 城市绅士化逐渐推动, 移民和工人阶层逐渐从巴黎市中心搬出。因而, 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大都市区巴黎的城市发展。而巴黎的城市中心轴同时作为希望能给公共带来开放的景观视线, 因此, 在城市中心轴上的现代城市公园扮演的角色面临着新的公众挑战。
1.1 历史背景
1980 年, 密特朗 (1916 年至1996 年) 就任法国总统。继而, 实施了大巴黎再重生规划, 使得巴黎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密特朗总统倡议在拉维莱特公园实施一个低收入住房区域的规划, 但是这个倡议失败了。随后在牲畜市场和屠宰场关闭后, 法国政府公布了在该场地上的拉维莱特公共公园的竞赛。
法国政府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废弃工业区建立公共公园, 并且距离市中心非常之远。正因为如此, 作为建筑设计层面室外的疑问随之产生:什么样才是对拉维莱特公园的最大挑战?从地理位置上看, 拉维莱特公园坐落在城市东北部边缘, 地处以工业, 基础设施和铁路站点为主的半工业区内。拉维莱特公园在这个孤独的区域产生了新的元素, 而这些新的元素恰恰成为巴黎在18 世纪的城市设计中一个强有力的象征。
伯纳德·屈米在赢得第二轮入围团队竞赛项目之后, 在大赛的介绍发布会上, 他对公园和城市社会不匹配做出了批评, 主要内容是基于对现代公园设计的不满, 提出如何建立21 世纪的公园的重要意见。
1.2 拉维莱特公园所面临的挑战
公园基地位于东北角, 在远离市中心的19 区东北边缘, 这里充满许多低收入人群, 同时也有诸多公路的基础设施, 从而拉维莱特公园担任了重振城市边缘区域的使命。另一层挑战在于如何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吸引巴黎城市中心地带与边缘地带的中下阶级人群来到拉维莱特公园进行一系列的活动。矛盾的表现在于拉维莱特地处非常特别城市边缘的地区, 这部分的城市地段并没有自己的明确归属, 它并不属于附近也并不属于任何社区范围。这样一来, 拉维莱特公园超出了巴黎的城市中心范畴:一个新的城市中心作为桥梁吸引不同的城市使用者, 一个试图吸引新的城市用户的拉维莱特公园。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社会亟须一种社会变革的催化剂来拉近不同阶层的人群。社会需要重整催化剂, 使上层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人都能够得到更紧密, 从而促进整个城市公共性的发展与完善。
当时的赞助商与州长期望有清晰的概念和运用新的原型城市公园的新设计方法来把建筑元素与城市公园相结合。布拉德·屈米设计这个城市公园的概念是拒绝的公园景观作为一个传统的元素, 把建筑元素与城市公园人类的结构和它的使用之中。 屈米一直试图重新定义城市为景观空间, 从而决定了设计的理念是模糊园区和不断延伸的“边缘”城市。这部分城市区域已经不具有任何明确的身份, 它不属于附近, 不属于社区。它已经超出了边界, 这种新的城市公园具有所有的景观要素。
拉维莱特公园的核心是建筑和设计的城市用户人群。使用者汇聚在这块土地上, 并且产生各种各样的活动, 从而给公园注入实用性, 补全城市片区的功能性缺失, 拉维莱特公园从而发挥了更大的城市功能, 它与城市的关系恰如给养与反哺的关系。
2. 拉维莱特公园系统设计理念
屈米在这个景观中介绍了三种中性系统:点、线和面。他认为, 花园和城市之间的传统矛盾的关系将不再允许有效景观元素被纳入城市公园。因此公园应该是没有围墙, 公园应该嵌入城市, 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屈米深受解构学的影响, 并形成了点、线、面立体的状态。在这样的系统下, 整个公园布局在宽阔城市道路的一侧, 提供了大面积的开敞的草坪和广场。网格网络, 面向城市, 扩展已有的城市结构。基于点、线、面这样的三种元素将各个景观元素纳入整个公园, 以形成一种新的秩序, 以形成与传统公园相不同的序列和空间景观。
2.1 点
40 个构筑物 (Folly) (图1) 出现在拉维莱特公园之中。整个形状结构的尺度大致为120m乘以120m, 这些红色构筑物形成了整个的想正面, 其也代表不同的建筑形态与功能。屈米利用形态上的变化, 在红色构筑物显示了框架结构的理念。从而在设计上起到了引领视线的作用, 使得空间更加戏剧性和随机性。屈米在设计理念上讨厌一切稳定的和确定的元素, 同时, 他极力否定无变化, 非超前性的设计。他在设计上的概念更多考虑的是空间上的一定的移位, 利用他曾提到“冲突胜过合成, 片段胜过统一, 疯狂的游戏胜过谨慎的安排”形成界面的异位。同时, 红色的标注物塑造的空间感觉更加突破稳定, 具有华丽的倒映。
2.2 线
南北方向的画廊和人行道组成的正交系统, 构成拉维莱特公园最显著的景点 (图2) , 包含了博物馆, 大礼堂和音乐中心等。巴黎市和郊区的连接在这两个垂直轴的路线上形成呼应, 使得它成为公园里自由的焦点。同时, 在两个主要的走道上, 也强调拉维莱特公园的入口。 “主题公园走道”的设计理念体现在轴向路线的不同的地方, 它表现出了人在运动的反复性, 而在“线”系统中共有加顶的连廊空间900 米, 其由起伏的天棚构成。在主干道中也有许多圆弧形的小道, 这当然是为了满足构图的需要。而在规整的线上和主干道中使用了很多的线性空间, 穿插了许多弯曲的小路, 整个小路将一系列的娱乐设施, 庭院等紧密串联。
2.3 面
设计元素的“面”系统是由大片的铺地、主题花园和水构成。拉维莱特的“表面”很生动, “面”已经包括游戏, 运动, 休闲散步广场等。每个面的活动有自己的活动范围, 代表的是如水晶球, 科学城等等形成的空间区域范围。
屈米邀请来许多景观设计师来设计这个小规模的主题公园。每个主题公园都有自己的功能和特点, 其形成了一个新的景观。在拉维莱特公园和城市之间的空间, 更像是溶解在城市中的景观公园, 南北两条的运河形成的关系成为了公园与城市融合的纽带, 彰显着景观城市公园的魅力。
屈米并不是城市公园的第一位建筑师。巴塞罗那也拥有值得一提的创新城市空间计划, 正如Row在《Civic Urbanism》中指出一些公园是不喜欢单独部分, 其本质是属于城市景观——“提供了框架本身的表现力的自主性公园”。巴塞罗那公园的几何秩序, 包括植树、轴路径组件三维品质提供了新的构图形式, 利用在自然景观和建筑穿插的景观设计方法, 产生结构化的布局方式。而在传统园林中, 其只是以传统的平面在不同的空间上堆砌三维建筑骨架, 并在人工自然元素为辅助, 与建筑相互穿插, 从而使公园能够很好地融入周围的城市环境, 形成一种全新的空间体系。城市公共公园以不确定性的功能, 抛开了传统园林形态中的中心等级关系, 创造出和谐统一的形式美。随着三个不同系统的叠加, 处理错综复杂的地段, 使整个设计具有可塑性。
3.结语
拉维莱特公园不仅强调持续了传统城市形态的重要性, 在新的城市、建筑方式和在“共享区域”实现相当大的建筑价值。同样的概念也用于将建筑元素叠加布局从而形成新的城市空间。城市公园空间融于景观之中, 打破传统园林空间的中心、秩序、逻辑、完整, 并通过随意拼接, 进行变形、扭曲、解体, 形成不和谐、不稳定的空间立体形式。进一步, 形成城市空间, 并溶解于新型城市公园。
在拉维莱特公园项目中, 公园已不具有任何明确的身份, 它不属于社区和城市。它已经超出了巴黎的边界并延伸到城市内部, 景观之中的建筑随之也没有了传统中心轴, 而是叙说的空间与空间之间的交叉叠加, 同时它以公园的形态融入城市, 形成新型的城市公园。
当我们今天重新思考新的城市公园时候, 我们应该形成更好的设计思维, 使城市公园做为新的21 世纪景观都市主义的领域, 并给新的现代景观设计注入了一种新鲜的血液。
摘要:文章立足于讨论拉维莱特公园作为欧洲近现代景观设计的代表作之一的独特的设计理论, 其看似合理的“游戏规则”却经历了非理性的生成过程。这个具有创新的景观公园设计, 解决了必要的城市结构的问题, 探索出城市与建筑的重叠研究方法。作为一个大型城市公园, 拉维莱特公园更多地适应新的城市活动, 为现代景观设计注入新的血液, 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拉维莱特公园,城市公园,景观都市主义
参考文献
[1].刘开济.从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谈起[J].世界建筑, 1990 (2) :29-30
水上公园 篇10
带状公园一般为沿着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绿地。带状公园的宽度受用地条件的影响, 一般呈狭长形, 其狭长的绿地具有长轴和短轴的特征, 长轴上头尾距离甚远, 短轴上则空间较为局限。
城市带状公园跟其他城市公园一样, 不仅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 还具有美化城市、调节城市小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维系城市生态平衡和防灾减灾等多种生态效应。它特殊的呈带状的空间属性, 是城市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有效的将城市绿地形成网络和系统, 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2 带状公园的植物配置原则
2.1 多元性、连续性、本土性原则
带状公园的形态特征及其特殊的功能, 要求其植物景观营造具有多元性、连续性、本土性等特点。在营造植物景观中, 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1]。
(1) 植物多元性体现在满足这么长地段不同人群及不同的景观空间作有变化的植物配置设计, 达到植物与人的和谐和植物景观的变化。
(2) 植物的连续性包含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 时间上能体现植物四季的变化, 空间上不管在局部还是总体上, 都能使植物整体有联系。
(3) 植物本土性, 体现的就是植物的文化性, 每个地区都有适应该地区环境气候的优美的乡土树种, 应用乡土树种不仅完美的体现植物的形色香韵之美, 同时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发展, 有效的改善城市环境, 从某种程度讲植物的本土性也是表现地域的差别也就是地域文化的不同的一直展示。
2.2 带状公园植物空间组织的原则
(1) 带状公园中的植物景观和其他类型公园植物景观一样, 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包括变化和统一、协调和对比、均衡和动势、韵律和节奏等。这些法则指明了植物配置的艺术要领[2]。对于带状公园这种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 就应特别注重韵律和节奏基本原则, 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 做到高低搭配, 有起有伏, 产生节奏韵律, 避免布局呆板。
(2) 带状公园特有的长轴短轴的特征决定其植物空间的组织有其特殊的原则。长轴上植物空间的组织应从整体上考虑其延伸性、引导性和方向性, 长轴方向的空间组织就是按照一定的韵律, 将分为若干空间段落的公园应用植物进行空间串连的过程。
短轴方向上应在有限的宽度内尽可能增加空间层次性, 利用植物景观使某些区域不会被游人一览无余, 也增加植物层次性。可采用多层栽植手法, 配置高低不同、色差和质感不同的植物, 避免短轴植物变化单一。亦可根据需要设置障景、对景等植物景观, 达到吸引、引导人视线的作用。
带状公园平面构图上的林椽线和在立面构图上的林冠线, 也是较为明显的观赏点, 这就强调其植物空间组织也应注重其整体效果上的变化与美感。
3 厦门海沧湾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
3.1 海沧湾公园概况
厦门海沧湾公园整体呈带状分布, 东边临海, 且隔海为厦门岛内岸线, 可赏海可观岛景。西边紧邻海沧大道, 与海沧区内重要干道交汇, 而大道另一侧多是小区, 公园更多成为周边居民常去公共场所。北边端点为海沧大桥西岸引桥下, 南边端点为嵩屿码头, 全长5.85km, 宽度10~86m不等, 总面积16万m2。从公园整体带状分布, 宽度以30m以下为主, 即依托城市道路又依托水系, 清晰的体现了带状公园的各种特征, 因此其为典型的城市带状公园 (图1) 。带状范围之长, 为海沧若干空间绿地及几条道路进行了空间的串连, 公园设计应用良好的景观植物, 营造优美的环境, 展现滨海景观和城市风貌, 突出浓郁的地域风貌, 是海沧城市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海沧发挥其重要的生态效应。
3.2 海沧湾公园整体空间布局要素
公园设计上从北至南, 空间布局按照文化体验区、海景观光区、运动休闲区三大区域及9个景观节点进行设置。公园靠道路一侧基本是人行道及自行车道, 沿线原有5m宽的人行道, 现总体配合海沧慢行系统规划, 在人行道内侧画线2m宽作为自行车道, 对其局部根据景观内容进行改造, 比如在靠近停车场区域的人行道采用2m宽的人行道, 接树阵广场区域人行道拓宽至8m宽, 通过大节点与节点铺装整体考虑, 改造后人行道富于变化, 保证整体的连贯性、协调性, 丰富了整个滨海景观) 。公园靠海侧设置海滨木栈道或漫步道, 共铺设木栈道3km、彩色混凝土漫步道1.5km, 沿途设置多种景观文化艺术小品、体育设施及配套设施, 对护岸局部改造, 增加亲水性。海沧湾公园建设突出文化、休闲、运动的定位, 注重滨海景观文化特色的展现。
3.3 海沧湾公园植物景观组织
海沧湾公园以植物为依托, 将公园的9个节点很好地串连在一起。
3.3.1 原址现状
(1) 海沧湾周边地区的自然山体植被尚好, 具有典型的南亚热带植被群落结构特征, 海沧大道绿化相对简单, 主要为行列状种植的银海枣, 基地上残存有部分蒲葵、垂叶榕、木麻黄、三角梅等植物。东部海面的岛屿由于受人为干扰少, 植被生长较好。基址中段岸线部分滩涂有零星的红树林分布, 对构成湿地生态系统和具有特色的红树林景观具有重要意义, 应以保护和拓展。
(2) 用地太狭长, 植被单一, 景观绿化不足, 无法形成大面积绿地。因此绿化设计上, 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保留大树及有一定景观效果的植物, 根据海沧湾公园植物设计原则及配合景观设计要素精心设计, 补充大苗种植, 整体绿化植被丰富, 量大, 规格也大, 真正形成生态性滨海景观。
(3) 现状基址中, 全线地形太过平坦, 竖向空间变化单一, 区域内的景观资源由于易于一览无余而显得平淡, 无特色。因此海沧湾公园绿地基本都做微地形处理, 形成有高有低、有坡有平的或遮挡或放开的长轴绿化景观效果。
3.3.2 植物景观设计构思
通过植物景观的营造, 把海沧湾公园建设成为开放式的大型带状绿地。根据不同生态习性与功能对各分区进行配置, 形成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利用植物的丰富姿态、季相变化等观赏特性, 创造不同的空间序列。种植设计的指导思想根据设计原则要求统一布局, 分区配植, 考虑造景的需要, 这有助于植物来分隔空间, 将乔木、灌木、棕榈科植物及树木高度、形态、物候期、季相等综合考虑, 通过散植、丛植、片植、孤植、列植、混植等多种配植方式, 力求创造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植物群落, 结合高大乔木种植, 塑造一条绿色的天际线, 同时起到防尘隔音的效果。在植物群落的空间组合形态上, 应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从密林小径、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到缓坡绿坪, 形成疏密、明暗、动静的对比, 在富有生命的自然中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多元感悟空间。
3.3.3 植物景观组织要素
(1) 植物品种的本土性。海沧湾公园植物的选择以适宜本地生长, 且生长健壮良好, 姿态优美的本地乡土树种为主, 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 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总体基调树种以乡土树种榕树类为主, 公园基调树种为乡土树种印度橡皮榕、小叶榕。除基调树种外主要乔木有红叶橡皮榕、斑叶橡皮榕、大叶榕、高山榕、盆架子、凤凰木、火焰木、大花紫薇、细叶榄仁、鸡蛋花、刺桐、鸡冠刺桐、南洋楹、木棉、美丽异木棉、台湾栾树、重阳木、菩提树、掌叶萍婆、红花及黄花风铃木、水石榕、蓝花楹、垂榕等, 其中棕榈类有皇后葵、蒲葵、狐尾椰子、银海枣、加那利海枣、布迪椰子、棍棒椰子、国王椰子、美丽针葵、散尾葵等。
主要灌木地被有三角梅、千层金、千头木麻黄、台湾赤楠、澳洲鸭脚木、翅荚决明、非洲红花夹竹桃、穗花棋盘脚、扶桑、红花矮种美人蕉、花叶良姜、鹅掌柴、黄金榕、变叶木、非洲茉莉、美蕊花、大花芦丽、软枝黄蝉、红桑、黑金刚、红叶石楠、大叶红草、金边假连翘、蜘蛛兰、文殊兰、长春花、时令花卉、马尼拉草等, 其中修剪成球的主要有海桐球、非洲茉莉球、黄金榕球。
(2) 植物配置的多元性。海沧湾公园以植物为主要材料创造适宜的户外空间, 着力营造宜人的环境,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为人服务, 亦是人性化的体现。因公园带状分布范围长, 其服务对象广泛, 为了满足众多不同文化此层次、年龄段的人群需求, 公园的植物景观应根据不同的空间类型、不同的审美情趣作有变化的设计, 达到人与植物的和谐。
公园应用植物常绿与落叶、绿色与彩色、开花与观叶、高与矮等的形、位的不同, 色、香、花的不同, 来满足多元性要求, 使绿化在视觉、味觉的感官效果上都能感受到变化, 让绿化增强景观对感官的愉悦而消除疲劳。单从灌木应用来看, 公园应用的色叶品种有红桑、变叶木、花叶良姜、千层金、黄金榕、黑金刚、红叶石楠、大叶红草、金边沿阶草等;观叶品种有鹅掌柴、扶桑、千头木麻黄等;观姿品种有澳洲鸭脚木、三角梅桩、垂榕柱及修剪成球的黄金榕球、海桐球、非洲茉莉球等;观花品种有红花矮种美人蕉、蜘蛛兰、翠芦莉、杜鹃等。乔木上更是注重应用高层、中层合理搭配, 大花乔木合理应用有地块甚至成片种植, 公园用做主要观赏树种有小叶榕、橡皮榕、重阳木、鸡蛋花等, 还有桩景树如盆架木桩、菩提树桩、掌叶苹婆桩、黄槿桩等。等等植物搭配手法的应用, 使公园植物配置多元化。
海沧湾公园植物组织还注重在局部位置根据功能或景观需求“适地适树”。比如公园沿线2个休闲健身器械结合儿童沙坑的位置, 周边都种植高大乔木, 常绿结合落叶, 使冬暖夏凉, 周边草坪为主, 以利于儿童嬉戏及安全考虑。公园主要的节点或入口处多以较复杂的层叠地被灌木大乔或桩景组合, 而其他宽度较窄地段一般地被以流线的形式, 带状或成片种植, 乔木以自然成群为主, 也在其中点缀些球类或桩景类, 形成即大气又美观的绿化效果;靠海滨海步道这侧, 乔灌木地被配植结合坐凳、步道的变化及沿海防护的需求布置。
公园中同一品种植物并不是同一规格, 有的规格甚至有特大、大、中、小几种规格混合, 按合理的比例配置;另外同科品种也会以不同的色彩、大小组合搭配, 如高大的印度橡皮榕, 周边有时候会搭配红叶橡皮榕、斑叶橡皮榕, 形成一种抢眼的对比。
(3) 植物的联系性。海沧湾公园5.85km长, 其带状性要求其植物的营造更应该考虑植物本身的联系性。植物的联系性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来体现。
时间上, 通过植物季相上植物色彩、质感的变化来弥补因其宽度的限制而可能形成一段距离的植物会相对的单一。空间上5.85km的长轴上, 要保持实体空间的的联系性, 植被需要有基调树种的联系, 因此公园植物根据总体设计三大区域 (文化体验区、海景观光区、运动休闲区) 进行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植物景观配置, 文化体验区以印度橡皮榕、小叶榕、黄槿为基调树种;海景观赏区以印度橡皮榕、华棕为基调树种;运动休闲区以印度橡皮榕、华棕、黄槿为基调树种。短轴上考虑视觉的联系性, 通过视觉的引导、借景、多层次的植被空间, 唤起人游览下去欲望, 进行植物景观联系体验。
在公园特有的区域, 比如节点五有一段绿化宽度空间只有5m左右, 如若简单的自然绿化, 就会让人感觉这段是个道路边分带绿化而已, 不是公园的一部分, 因此设计应用规整的植物垂榕绿墙及细叶懒仁来组合休闲空间, 形成公园里休息的空间, 又使人行道与靠海下层步道连接起来, 即遮挡道路上透过公园的视线, 也使公园整体通过特色的绿化设计联系起来。
(4) 植物的生态性。植物是公园中唯一有生命的造景元素, 需要保证其毕命力的良好展现。因此, 不同的植物存在不同的生理特征, 对阳光、水分、酸碱、冷热的喜好不同以及其他抗性等生理、生态特性的差异。只有尊重植物自身的生态习性, 才能创造出具有持续生命力的美好景观效果。此外, 要成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应, 如改善局部小气侯, 增加空气湿度, 吸附尘埃和有害气体等[3]。
海沧湾公园植物配置充分考虑植物自身的习性, 阳性阴性、喜阳喜阴、喜湿喜旱等, 根据其不同习性进行合理的配置, 比如三角梅阳性植物、美人蕉喜阳植物, 只有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才容易开花旺盛, 因此不能种植在林荫下;林荫下种植灌木如鹅掌柴、杜鹃、蜘蛛兰等。
公园绿化配置上, 应突出植物本身特有的风情来配置, 观赏乔木及棕榈植物的配置有分有合, 以分为主, 一般不做混搭, 长轴上一般是一段观赏乔木一段棕榈植物 (图2) , 短轴上也是一般各自成丛种植或者分前后分主次种植, 在短轴宽点的位置, 观赏乔木和棕榈植物可以种植在同个短轴位置, 靠道路一侧一般以观赏乔木为主, 靠海边滨海景观步道上配置部分棕榈植物 (图2) 。
公园某些位置景观视线差需要遮挡, 比如排污入海涵洞口位置, 应选用植物整株较为浓密且常绿的树种进行遮挡, 有夹竹桃、垂榕、千头木麻黄等。
公园节点二设置的生态建筑, 是将公园管理间及公厕隐蔽在微地形土堆中, 土堆地形绿化植草, 使生硬的建筑生态化, 既有微地形绿化遮挡视线效果, 又形成高耸的生态坡地, 成为公园滑草的一个好去处 (图3) 。
3.4 对海沧湾公园植物景观组织感悟
公园重点突出植物造景, 共种植200余种乔、灌木、地被及时令花草, 营造一个个植物群落, 达到“景随季变, 步移景换”的效果;在树种选择上多选用乡土植物, 充分考虑沿海防风、土壤情况的要求, 有体现亚热带风情的棕榈植物, 有遮阳的本土树种, 也有观赏性较高的大花乔木和灌木, 并应用不少大乔、桩景等树形优美树种进行孤植及丛植。总体而言, 海沧湾公园植物景观较为成功, 以基调树种贯穿和联系各个分区, 使园区内基调色彩统一, 而各个分区的骨干树种又有差别, 植物种植, 疏密有致, 高低变化, 色彩丰富。如此将公园长轴分段组织, 变不利由有利。短轴上植物的层次感还较为欠缺, 林冠线变化较小, 当然这些也是因为海沧湾公园本身短轴宽度的限制, 相对不容易在横轴上创造景观。
4 结语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带状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的形态之一, 其狭长之态及范围涵盖之广, 更能在城市中起到生态、文化作用。因此, 要在城市带状公园中营造良好的植物景观需要充分考虑带状公园的各种特点, 应用好植物的各种习性, 并结合景观要素, 尽量学习和借鉴前辈的优秀作品, 因地制宜地组织、配置植物, 营造出优美的带状公园植物景观。
摘要:指出了带状公园是城市公园的形态之一, 既是群众游览休憩的场所, 也是文化传播的空间;既是向群众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科学知识普及的园地, 也是政府促进社会和谐、培育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源。对带状公园相关概念、特征、植物配置原则等进行了概述, 分析了厦门海沧湾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措施。
关键词:城市公园,带状公园,海沧湾,植物配置
参考文献
[1]雷艳华, 杨琴军, 刘磊.浅析城市带状公园植物景观——以武汉汉口江滩公园一期为例[J].华中建筑, 2010 (7) :144~147.
[2]马军山.现代园林种植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5.
水上公园 篇11
月亮河公园:借势而动决胜楼市
2009年入夏以来,京城地产圈大事连连,广渠路15号地的天价地王事件在不同程度上给予了市场不小的震动和影响,商品房成交量的大幅增长也为市场再掀小高潮,曾以“温和”态势著称的通州楼市,在“地王”效应等因素的刺激下,近期亦出现全线大幅上调价格的迹象。同时,刚性、自住性需求开始下滑,而投资、度假型置业需求的数量却稳步走高,成为今夏市场上的最大看点。而月亮河公园则以其度假型居住区的产品特色,成为通州楼市的旗舰性项目,更创造了单周热销5000万的市场佳绩。
位于大运河畔的月亮河公园,自开盘以来该项目一直作为通州区的房价标杆。月亮河营销总监张奕奕却认为,目前月亮河公园的公寓部分均价为17000元/平方米,就项目的品质以及区位价值来看,是“适中”甚至于“偏低”的。因为月亮河公园实际上和通州新城空间布局中的“运河城市段核心功能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月亮河公园以其与城市CBD便利的交通条件,通州新城的核心区位,运河源头的标志资源,知名区域的先发优势,成为了通州区最为成熟的,也是启动最早的以休闲服务产业为特色的公园地产。
“仅仅交通这一项优势,就是其他市中心周边的郊区都无法相比的。”张奕奕分析,“从目前通州新城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已入市地块大部分以居住为主,然而最能体现通州新城崭新面貌的服务型第三产业仍较缺失,进一步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是月亮河公园除了满足北京市场的高端居住需求之外的另一长期目标。”
据记者了解,月亮河公园位于京东核心发展地带,与城市高速路仅一河之隔。北有京哈、京通两条高速公路,朝阳路、朝阳北路、机场线通顺路,西有运河滨河路,南有长安街东延长线,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沈高速公路,东有六环路,交通路网四通八达,由社区至国贸全程无红绿灯15分钟高速直达,瞬间即可完成繁华喧嚣与自然安宁的转换。以首都天安门为中心、在如此近距离的城市半径范围内,月亮河公园的区位环境可谓绝无仅有,不可复制。
月亮河精装观邸:奢华品质领袖京城
据悉,月亮河城堡推出大户型公寓以来,受到市场各界的强烈认可。为了满足精英人群对于舒适居住空间的需求,月亮河城堡二期主打177~240平方米奢华大户型,户型方正规整、户户通透,宽敞双阳台,底层顶层为挑高4.5米的复式结构。一期58~102平方米小户型还配备全套家电家具配饰,实现拎包即可入住的品质生活,能够满足不同收入水平以及家庭生活不同阶段的需求。
此外,月亮河城堡物业依托近千人的四星级酒店专业服务体系、洲际集团的酒店式物业管理新模式,为业主提供管家式、酒店式、个性化、一体化的服务,使业主在拥有私属甄宅的同时,还拥有专业的贴心管家,以此提升社区价值,护航国际品质生活。
纵览目前北京现有房地产市场中的在售产品,有价格不菲、繁华地段的纯居住公寓,亦有远郊度假、养生型的奢华别墅,在这些占位北京高端地产之席的项目中,置业者假若选择了城市地段优势及各种配套的便捷,就必然要放弃居住的生态环境,假若选择了郊区的宁静与闲适,就只能放弃前者,并且也很难有任何一个楼盘可以同时满足此两者并存的需求。对于置业者而言,达到两全齐美的置业目标甚为困难。
作为通州区的大型复合性区域开发项目,月亮河公园除了占据大运河源头天然形成的近百万平方米滨河湿地,同时拥有近距离与cBD接触的交通便利,距国贸的行车距离仅18公里。月亮河公园构筑的正是一个集居住、商务、社交、生态、便捷、服务等多重优势共享的综合体区域项目,并且拥有月亮河假日酒店、高尔夫练习场、马术俱乐部、温泉SPA会馆、英智健康管理中心、月亮河美术馆等奢适配套,使私属公园生活更为丰富,而如此丰盛的高端配套集于一处,在北京乃至于全国也极为罕见。月亮河公园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将私家宅邸置入公园之中的居住意境,成为“两全齐美”的好房子,也因此得到了市场的肯定与认同。
大学成了公园,公园又成了什么 篇12
武大学子的“咆哮”不是没有道理。今年清明期间, 武大赏樱花人流达到日均15万, 拥挤程度堪比春运。喧闹的游人打破了学校宁静的学习环境, 许多学生为求清静, 甚至打车去别的学校上自习。
武大的纠结固然有“满园春色关不住”的内因, 但对游客来说, 他们也同样有难以言说的苦衷。据媒体报道, 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 全国各地景区近日启动调价程序, 山东省现有8家5A级景区门票价格几乎全部过百元, 而全国其他地方的一些著名景点, 云南石林门票175元、九寨沟门票220元、黄山门票230元、张家界门票245元……
在旅游开发的热潮中, 最先热起来的恐怕就是景点门票价格了。动辄二三百元的门票, 让大好河山成了“看不起的风景”, 也使公众出门旅游成为一种奢侈。武汉大学优美的风景和区区10元的门票, 自然成为许多人最“经济”的选择, 人潮汹涌也就不难理解。
相比中国景区门票的“高不可攀”, 国外许多景点的门票价格十分低廉。法国卢浮宫一张普通参观门票仅9.5欧元, 而且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全天免费对公众开放。对18岁至25岁的青年人, 卢浮宫还推出了15欧元的年卡, 让热爱雕塑、油画艺术的青年人能够经常去卢浮宫参观。日本、意大利、埃及等世界著名旅游国家的著名景点门票价格也普遍低于居民收入的1%, 著名的富士山甚至不收取任何门票费用。
随着经济发展, 公众的消费理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温饱到小康, 不仅是从吃窝头到吃肉的转变, 还是生活方式向更高层次的迈进, 艺术欣赏、文化旅游自然也就成了生活必需品。而与之相关的文化福利也应适时跟进。景区不仅是经济开发的工具, 更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公园者, “公”字当头。自然文化遗产天然生成、祖先遗留, 今人不费一毫一厘, 何来设卡收费之道理?虽然维护和管理会产生费用, 需要出售门票来弥补, 但一定要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确保其公益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