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教学方法(精选12篇)
篮球运动教学方法 篇1
传统的篮球教学就是教师教学和动作示范。然后就是学生的学习, 这样的方式对于篮球的基础知识学习来说效果比较好, 但是进入高校的篮球教学, 单一的动作示范就不是那么合适, 同时高校学生在进行篮球学习时。也比较要求创新。因此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高校篮球教学。篮球的学习不仅仅是动作的学习, 同时更涉及到一些理论原则, 进球方法, 团队战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是一种系统的, 体系性的学习, 这样完善的体系学习需要良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支持, 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高校篮球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篮球教学方法是根据篮球体育教学的一般方法, 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 实现篮球教学方式和途径及其手段。现代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已不断形成内容十分丰富的体系。现从篮球技能动作的传授和从事篮球运动的运动员的身体锻炼的角度出发, 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 重点阐明篮球技术、战术的教学方法。从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 篮球技术教学有四个环节, 即集体讲解、逐个示范、组织集体练习和个别纠正错误动作。根据实际的篮球教学原则, 技术教学通常按照三个步骤来进行。
1 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1.1 篮球运动的规范讲解。
讲解要简要、生动、形象化。讲解时要确定讲解的内容、范围、要点。讲解要有启发性, 可运用比喻、想像等语言法, 并注意结合技术原理, 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
1.2 示范。
示范要正确, 动作规范, 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表象。为了让学生看清示范动作, 要根据学生的人数和队形以及球场的设施方向, 确定示范的位置及方向, 注意示范面, 篮球的示范一般采用侧面示范较多。
1.3 试做。在示范与讲解的基础上, 可以让学生尝试体会动作。
2 形成正确的技术动力定型
2.1 在简单条件下学习技术动作, 可降低练习难度。
采取重复教学法, 根据动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分解与完整练习相结合, 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或在缓慢的移动中进行练习。在练习中, 可从易到难, 从简到繁, 从近到远, 重点掌握步法与投篮动作的结合, 并逐步变换条件和练习方法, 注意纠正易犯错误, 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和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
2.2 掌握组合技术, 巩固技术动作。
在学生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技术的基础上, 要注意技术的衔接, 进行组合技术的练习, 以进一步巩固已形成的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 为技术的运用奠定基础。篮球技术是综合性技术, 前一个动作的结合是后一个动作的准备, 要求衔接连贯合理省力, 动作要有节奏。
2.3 运用组合技术, 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老师根据学生的训练情况, 在学生较好地掌握单个技术和组合技术衔接的基础上, 可结合假动作的教学。
3 提高技术质量和运用能力
3.1 在规定的攻守条件下进行练习。
练习时, 对攻守双方都要提出一定的要求。如练习持球突破时, 要求防守保持一定的姿势, 采取平步或斜步的站立方法, 但不做撤步或滑步动作;要求进攻根据防守的位置及动作, 决定从哪一侧切入, 越过防守;或是根据防守的位置、距离和重心的移动采用投篮或突破的动作。通过练习, 掌握运用时机和提高动作质量。
3.2 要在消极攻守对抗条件下进行练习。
练习时, 对攻守双方都应提出一定的要求, 在重点练习进攻技术时, 要求防守可消极些;在重点练习防守时, 要求进攻的速度放慢些。在消极攻守对抗条件下练习, 让学生选择运用时机, 体会与掌握攻防的动作, 提高运用技术的能力。
3.3 在积极对抗的条件下练习。
为进一步运用和提高技术, 可结合战术的基础配合组织练习, 对技术细节和技术的运用要提出要求, 纠正错误动作, 使学生明确技术是战术的基础, 从而进一步运用和提高技术。
4 高校篮球课程教学质量策略探析
4.1 革新教学观念, 勇于创新
高校篮球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要从革新教学观念人手, 积极创新教学方式, 重视篮球技能和篮球理论的提升, 同时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抗压能力。再者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 不断要提高其运动能力, 同时也要调动起篮球思维, 培养起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此外高校篮球教学要顺应新时代体育教学的需求, 结合篮球运动的发展特, 采用多媒体技术来丰教学内容, 提高篮球课程教学的内涵,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4.2 注重兴趣、习惯和能力培养
搞笑篮球教学的初衷是强健学生体魄, 追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因此, 高校要秉承“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培养学生通过篮球领悟到运动的魅力, 加强其体育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 从而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 要检出“健康第一”的指导目标, 提高学生的锻炼习惯, 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另外, 篮球战术教学中, 应课内外结合, 通过教学竞赛或课外篮球竞赛, 让学生在竞赛实践中进一步掌握战术方法, 根据竞赛对象情况, 选择动作和战术方法。教师应进行具体指导, 提出要求, 并布置作业, 让学生拟订战术方案, 并注意赛后的总结, 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摘要: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
关键词:篮球,战术,教学法
参考文献
[1]董守道.浅议篮球综合防守战术[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0, (04) .
[2]王新华, 陀经地.综合多变防守发展态势剖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5, (S1) .
[3]陈广兴.篮球个人防守的攻击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5, (S1) .
篮球运动教学方法 篇2
第一部分 篮球运动概述
第一章
篮球运动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篮球运动的起源
近代篮球运动于1891年起源于美国东部地区马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尔市。当时美国遇到特大的暴风雪,气候异常寒冷,使得当时在美国最流行的棒球运动无法开展。而学生们对室内古典体操又感到厌烦,致使到该校学习和活动的人越来越少。为解决这一问题,基督教青年会学校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博士本着以下原则设计出这样一种新型的运动项目:
(一)不受天气、时间的影响,可以在室内或室外进行。
(二)与枯燥的古典体操、美式足球有所区别。
(三)既要有对抗性,又必须文明。
根据以上设想,奈史密斯从当地儿童喜欢用球投向桃子筐(当地盛产桃子,各户备有桃筐)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创编了一种叫做篮球的游戏——因此篮球运动的本质就是游戏。
篮球游戏发明后,受到教会学校学生的喜爱,奈史密斯在实践中对它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改变,为了增加游戏难度,奈史密斯把放置在地面上的桃筐悬挂在篮架高处;为了简便易行,他又把桃筐的底部去除以方便游戏操作。篮球运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篮网至今仍旧保留着形似桃筐的口宽底细的形状。第二节
篮球运动发展概况
一、比赛通则逐渐明确
1891年12月25日圣诞节前夜,奈·史密斯博士亲自主持了近代篮球运动史上第一场比赛。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沿用至今。
二、竞赛规则逐步修改,逐步登上世界殿堂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篮球运动自此进入了世界民众的视野,对篮球运动的广泛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多种文字出版,发行 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进球得分后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
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运动员,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国际篮球联合会的前身)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等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也于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三、职业化加速篮球运动发展
随着国际奥委会和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于20世纪90年代同意职业篮球队员参加奥运会比赛,特别美国“梦之队”参加西班牙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世界最高水平球员的高超球艺使国际篮球界关注,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不再是单纯的非职业篮球运动组织,因此也将“业余”二字摒弃,正式更名为国际篮球联合会。世界篮球运动由此跨入了向科技化、智谋化、竞技化、技艺化、凶悍化、多变化融于一体的方向发展。篮球运动职业化的序幕全面拉开,成为现代篮球运动继续朝着“高、快、全”飞速发展的推进器。
四、篮球运动在中国
而现代篮球运动是满清末期(1895年)由美基督教青年会传教士来会礼(willard。lyon),传入我国,天津市是我国篮球运动的起源地。1896年,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举行了我国第一次篮球游戏表演,此后逐步由天津向全国传播、推广。一百多年来,篮球运动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训练和管理,使得旧中国的篮球运动整体水平差。发展非常缓慢。
篮球运动在我国的传播、普及、发展、提高受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1960—1966年间,我国国家男、女篮球队后战胜过不少国外强队。比赛中,快攻、跳投、紧逼是我国篮球队的三大法宝,我国篮球水平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从1966年开始,我国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篮球训练和比赛工作曾一度处于停滞状态,直至1974年,国际篮联和亚洲篮联才先后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我国篮球运动才开始再次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
1997年,国家体委成立了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在管理体制改革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即把传统的甲级联赛正式命名改为CBA职业联赛。通过至今十几年的改革实践,我国篮球事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初步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中国男篮再次打入八强,女篮打入四强,证明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
CBA联赛的进行,吸引了众多篮球爱好者和社会的关注,也带动了社会篮球及校园篮球的发展。1998年起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2005年起主办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对活跃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生活,在学生中普及篮球运动、储备项目后备人才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第二章
篮球运动技术概述
第一节
篮球技术发展历程
篮球运动技术是进行篮球比赛所必须的专门动作和方法的总称,包括传接球、运球、投篮、突破、防守、抢篮板球等攻防两大类约两百多个动作方式。它是在长期运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是人们对篮球运动技术的归纳与总结,是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篮球运动所表现出的 “攻守对抗矛盾、技战术矛盾、规则与技战术矛盾”的对立统一。
篮球运动始于1891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人们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攻守对抗,想尽了各种方法 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动作的创新,以适应篮球比赛攻守对抗的激烈化程度。如投篮动作的演变就经历了几个阶段:原地单手胸前投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跳投—扣篮,逐步发展到空中接力扣篮;运球突破技术动作从原地、行进间运球—变速—体前换手变向—胯下、背后变向,逐步发展到胯下运球接背后运球再接急停跳投等综合性技术。这些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篮球运动实践为基础,以人们逐渐认识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及本质为前提,不断推动着篮球运动技术的向前发展。第二节
现代篮球运动技术特点
一、动作速度快
现代篮球运动的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各种快速的运动、快速的攻守转换、快攻等,大大加快了篮球运动的节奏。然而,还有一层速度变化的含义,这就是表现在技术动作上的速度。这一点,我们从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上最易见到。动作速度是现代篮球运动激烈对抗之必需。篮球运动攻守对抗的实质是时空上的对抗,任何一个技术动作只要在时空上获得优势才能取得动作的目的。
在投篮技术方面,运动员想达到投篮的目的,首先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投篮时机,即适宜的投篮时空条件。然而,随着现代防守技术的提高,使投篮者很难找到无干扰的投篮时机。因此,进攻者要想在有防守情况下完成投篮动作,多数情况下都要通过速度变化来创造投篮的时空条件,缩短时间过程,所以在现代篮球运动中,运动员的投篮动作普遍表现为迅速、突然,投篮的准备过程与完成动作的时间短,二、对抗力量强
力量是对篮球技术的影响是极其重要,在规则允许范围内的身体接触日趋激烈,必然要求现代篮球运动必须具有比以往更加充实的专项力量,在技术动作上越来越重视专项力量的发展。近年来,世界高水平运动队已经越来越重视发展力量。运动员的各种技术动作已越来越适应对抗环境。相反,没有足够的力量作保证,就谈不上技术动作的质量。
三、技术幅度大
篮球运动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动作幅度由小到大的变化。特别是投篮技术尤为明显,先后经历了双手低手投篮、双手胸前投篮、双手头上投篮、单手肩上投篮、单手头上投篮、单手高手投篮,直至目前少数人应用的单手高手直臂投篮、跑投、抛投等。不难看出,仅投篮出手点从低到高不断增加,大大提高了动作幅度。
投篮是篮球技术中的核心技术,它的发展变化一方面受到其它技术(特别是防守技术)的左右,另一方面也最能影响它技术的发展变化。由投篮技术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它技术的发展规律,动作幅度大已成为篮球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高级表现形式。
四、变化形式多
浅谈篮球运动训练的方法 篇3
关键词:篮球训练;体能训练;技能训练
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倒数第一,反映了我们
国家的篮球处于中下水平。因此,探讨篮球训练方法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篮球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升的,而需要系统的、复杂的、长久的训练。
一、体能训练
篮球运动训练对运动者的体能有很高要求,篮球运动者的体能训练要以速度、力量、对抗性身体训练为主,保证运动者在激烈的运动与训练中能合理运用攻守技术并准确地投篮得分。体能训练包括以下几种训练。
1.耐力训练:主要是满足篮球运动中不停跑位带来的身体消耗
2.长跑训练:每天2次3000米长跑,调整呼吸频率,保持匀速
3.短跑训练:百米冲刺反复练习10次,在冲刺过程中激发自身的潜能
4.自由跑训练:加速跑到20米慢走10米,反复10次练习。锻炼由静止状态到运动状态时机体的反应能力和调控能力
5.力量训练:满足篮球运动中各种动作力量的需求
6.大腿力量训练:大腿与地面平行,做“鸭步”状行走,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7.小腿力量训练:踮脚跳,大腿不用力,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8.上肢力量训练:俯卧撑8个一组,做5组;引体向上6个一组,做5组
9.腰腹力量训练:仰卧起坐带转体,15或20次一组,做3组
二、技能训练
篮球训练中的个人技能有运球技能、传球技能、投篮技能。其中运球技能最基本,传球技能是个人组织能力的体现,投篮技能是个人得分能力的体现。
1.运球技能训练方法
运球主要是身体动作的配合。身体姿势:运球时应保持两脚前后自然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头抬起,眼睛平视。非运球手臂屈肘平抬,用以保护球。手臂动作:在运球的时候,五指微微分开并使手心凹进,也就是让自己的手指与篮球接触,不要让手掌和篮球接触。变向运球其落点基本上位于异侧体侧或侧前方。胯下运球的落点位于胯下中间的地方。
2.传球技能训练方法
传球要通过持球人员的视觉感官,做出正确的判断。将球传给最适合的人员,完成球权交换。传球方式包括:
(1)胸前传球。
双手持球的预备站位:面向要传球的队友,抬头、屈膝,手指张开,将球持在胸前,两肘微向外,伸臂向外推球时,向前跨出一步,球出手时手指向上、向前推。
(2)击地传球。
击地传球通常用来将球从防守队友张开的手臂下传出。双手击地传球的技术要领与上面讲到的从胸前传球一样,只是球传出时手指向下用力,使球碰地面反弹后,到达接球队友的腰部位置。
(3)低手传球。
低手传球是一种近距离的传球,通常用于将球传递给离自己较近的队友。用手指托住球的下半部,伸臂出球时,向传球方向迈一步,做传球动作时固定手腕,也将球传向接球队友的腰部位置。
(4)头上传球。
双手头上传球可以越过防守队员,并且可以传得很远。双手从球的两侧面持球(手指尖朝上),置于头顶,肘部微屈,向传球方向跨一步的同时手腕向后转,球移至脑后,将球向前抛出,手腕向下转发力。
3.投篮技能训练
从持球方法、投篮出手前置于身体的部位、投篮时移动的形式及投球入篮的方式等方面训练。手掌自然张开、手心不能触球,在身体起跳到最高点时运用伸臂倒腕将球抛出,成后旋状态就
好。在学习投篮技术时,必须注意掌握以下技术要素。
(1)突进与侧退练习法。
做过人的动作,向底线突进,然后又突然后撤,拔起身子,投篮。注意做这个训练的时候,特别是后退时,要注意步法,要迅速,而且要选择好撤退的方向。
(2)固定投篮姿势。
站在离篮筐2英尺远的地方,开始投篮,直到投进空刷球。注意做这个训练不仅可以提高你的投篮准度,更可以固定你的投篮姿势。
(3)跳投练习。
选定目标点,选定起跳点,然后每周在固定点上练上500个跳投,这项练习不仅有利于提高投篮精准度,同时还可以固定跳投姿势。
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项目,所以,优良的篮球训练是培养运动员技术战术水平的保证。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要科学地、系统地、有计划地对篮球运动员进行体能和技能训练,注意根据不同身体素质特点的运动员而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篮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竞技,更是一种体育愉悦,一种拼搏进取,一种团结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王保成,匡鲁彬,谭朕斌.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内容[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9).
[2]张玉萍,孙开帆.浅析篮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特征[J].网络财富,2009(10).
[3]罗陵.现代篮球体能训练指导[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04.
篮球运动教学方法 篇4
关键词:篮球运动,协调能力,提高,要求
运动员协调性如何,直接关系到他对动作掌握、领会的速度和质量, 协调能力好的运动员掌握动作的能力要明显好于协调性一般的运动员。由此,在篮球训练中提高运动员的协调能力是全面掌握篮球技术的重要手段,是篮球比赛中合理应用技、战术的重要保证。
1、要想提高篮球运动员协调能力 ,首先要明确影响协调能力发展的因素
1.1、遗传因素
人体之所以能够协调的完成各种动作, 神经系统的功能水平有直接的关系,神经系统的功能基本不受后天因素的影响,而是取决于先天因素,也就是说遗传对人的协调能力有很大的影响。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对运动员协调能力起着支撑调节的作用, 作为对运动素质的一种组合或“粘合”本领,协调能力是不断随着神经肌肉的成熟,体格和力量的增强,以及动作技能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心理学研究证明, 动作协调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的, 是先天遗传潜能在逐渐成熟的基础上与后天获得的经验之间建立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1.2、感官系统机能的灵敏性
人体分布着各种感受器, 一个动作的形成首先是本体感受器感受外界刺激后, 沿着各自的传导神经传导至大脑皮质相应的区域,大脑经过精密的分析、综合,然后通过传出神经来支配身体协调运动。
1.3、运动技能的储存数量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条件反射建立的结果, 运动员储存的技能数量越多,质量越好就越能够顺利地建立条件反射,就能更好地培养协调能力,从而完成复杂的、难度更大的高技术动作。
1.4、运动员个性及心智
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与个人的个性及心智有很大关系, 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性格活泼、意志力顽强的运动员协调性能力、掌握技术动作的能力要比一般运动员强。
1.5、其它综合身体素质水平
运动员的身体综合素质,如动作速度、柔韧性、弹跳力、力量等素质与运动协调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越是身体综合素质好的运动员在掌握动作时,对于空间、时间、节奏以及肌肉群的调动方面都比一般素质的运动员要强, 可以说运动员的身体综合素质发展能力与协调能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2、篮球运动员专项协调能力的训练
2.1、专项协调能力训练的手段
在篮球运动中只要是针对克服协调能力困难的动作练习都可以作为培养运动员协调能力的手段, 通过练习可以让原先生硬的动作逐渐变成习惯的、自然的动作,动作就可以得到巩固,协调能力就可以得到提高,但在这个时期要不断改变练习的内容,用新的动作来代替原有的动作,使原有的动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1)弱侧肢体的练习。如 :弱侧手的传接球、运球、投篮等。
(2) 不习惯的各种身体练习及组合练习使得原先的动作更加复杂化的练习。如:后退跑接转身跑、横向交叉步跑、各种姿势下的变向跑等手段。
(3) 要求“创造性 ”地改变完成动作的方式练习。如 : 在进行行进间上篮练习时增加内容,采用球绕身体一周或绕跨下后上篮等。
(4)适时用信号或条件刺激让运动员做改变动作的练习。
(5)在游戏中完成技术动作的练习。如运球变速跑、运球绕人 、接力投篮等。
(6)充分、合理利用各种器械或自然环境条件做各种难度较大的练习。
(7) 各种熟悉球性的练习。如胯下八交换运球 、各种持球转身练习,抛球后击掌接球等。
2.2、发展肌肉协调能力的练习
(1)“强度法”练习方法。也就是在训练时采用最大的负荷安排让用力达到极限, 然后用40%-60%的负荷强度直到完全疲劳为止,采用这种方法保证了神经系统及肌肉用力时的高度集中, 从而使得肌肉的绝对力量得到很好的发展,相对力量也得到明显提高。
(2) 变化刺激的方法。也就是不断地改变训练内容及刺激方法,使得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相互不断转化,来支配和调动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积极工作,从而完成各种技术动作。
(3)发展肌肉内协调能力的练习方法。发展肌肉内协调能力通常应以退让性练习为主, 通常采用100%-200%的负荷强度, 分成3-5组,每组重复练习3-5次,然后间隔3-5分钟,次方法是提高肌肉协调能力的有效手段。
(4)发展肌肉间协调性能力的练习。发展肌肉间协调能力应以克制性练习方式进行,通常采用40%-60%的负荷强度,分成5-8组,每组重复练习8-10次,但必须做到每个动作要快速完成,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2.3、篮球运动员协调能力训练的要求
(1) 克服不合理的肌肉紧张 , 提高肌肉放松能力。主要方法手段有:向运动员讲明肌肉放松对提高协调能力作用;用稳定性练习使运动员解除紧张的心理状态;利用“自我暗示”方法 ,使肌肉放松。另外可以采用各种放松的专门性练习,比如说原地放松小跳、两人一组相互抖臂、两人互相按摩这样的放松方法越多越好最好是10个以上。
(2)要充分考虑运动员的年龄特征。协调能力是人体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它受平衡、节奏、反应能力、空间定位能力等影响,而这些能力的提高是随着生物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 但在各种年龄段中提高的程度是不同的。
(3)要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篮球运动是一项要求运动员综合运动能力非常强的运动项目。尤其是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弹跳力、柔韧性等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篮球运动员协调能力发展水平。这些素质的重点发展和身体训练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运动员协调能力发展水平, 对篮球运动员协调能力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尽量要在持球状态下完成各种动作。篮球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技术能力要求非常强的项目, 每一次进攻得分都是在持球状态下进行的,每一次进攻与防守都是与篮球有着密切的关系,球性以及对球的控制能力直接关系到运动员技术水平以及队伍整体水平, 所以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要重点从提高运动员持球状态下的运动能力下手,这样才能在比赛过程中、在对方全力防守下协调完成技术动作。
(5)要与篮球战术训练相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是集体对抗性强,相互制约性强,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个人行动要与全队的战术配合相吻合,要服从全队的战术意图,不能随意单打独斗,在瞬间变化的转攻为守的比赛中,运动员应用技能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战术水平的发挥,是战术实施的基础,而技术的掌握与运动员协调能力密切相关。由此,不断地改变战术训练的内容和形式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技术应用水平, 而且对他们的协调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从而在比赛时能够顺利地完成技术的应用和战术的实施。
(6)要经常变换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提高篮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要不断改变训练方法,要不断采用新的训练手段对运动员实施新的刺激。训练手段和方法要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要保证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始终保持有意识的克服肌肉紧张的状态下完成动作练习,只有不断的变化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才能使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积累较多的运动技能,掌握更多的运动技巧,从而为提高篮球运动员协调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篮球运动损伤预防方法有什么 篇5
脚踝扭伤
练习前以胶布(绊创膏、绷带)缠绕脚踝,即可稍微预防扭伤之效。然最有效之方法仍是:做脚踝的准备操一脚侧踢球运动,同时亦能强化该不为之肌肉。
若不幸扭伤,先将患部位冷敷,在施加适当的压力。冷敷时只可用冰水,加压时则先垫以海绵,在从海绵上方用具有弹性之绷带包扎。
手指的戳伤
因为手指受到强烈的冲击而产生。预防方法: 要充分地做好手指的准备运动。手指的戳伤,依程度可分五种:扭伤、脱臼、骨折、腱断裂、挫创伤(皮肤裂开)。若发生扭伤,其治疗方法同其它部位的扭伤,先行冷敷,待2~3天之后,则在该部位保温同时按摩。
脱臼时要能忍受疼痛,让医疗人员将手指拉直,恢复原状,然后和前法相同地处置。至于手指严重的戳伤、骨折、腱所裂则不许乱动,速送医治疗才是上策。
肌肉离位
对肌肉施加急激的力量(屈.伸),致肌肉中之肌纤维或是肌肉之肌膜的一部份发生断裂,而引起内出血。预防方法:在练球前,将各部位的肌肉揉一揉,舒松一番,尤其是肌肉坚硬的球员,在忽冷忽热的季节里更要特别注意。
治疗方法如下:若发生在腿部,首先要将膝盖固定2~3天,不可任意移动同时用水或冰冷敷。缠上绷带,能够防止内出血的扩大,如此处置后,再稍加保温,同时从事轻松的活动。该治疗的特征在于:内出血停止之后.虽然身体尚觉僵硬,也要稍为活动。
浅析篮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篇6
[关键词]篮球教学;运动损伤;预防
[作者简介]樊月平(1963-),男,江苏金坛人,江苏常州工学院体育教学部副教授。
一、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自身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而且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进行安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始终有勇于拼搏,注意安全的意识。如在进行全场行进间低手投篮的练习时,因为学生是处在一个动态环境中,而且练习人数较多,就会出现有的学生在等待练习的间隙,随意进行投篮,造成人或球突然进入场地中,这样容易和在场地上高速行进或已经跳起投篮的学生发生碰撞,以及其它形式的身体接触,极易造成身体伤害等其它安全事故。因此,在进行练习前,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明练习要求。在实际的练习中如果出现违规情况,教师必须立即制止并给予教育批评,讲明利害关系,让学生明确不安全的行为会造成的不良后果,这样通过对每一件不安全事例前后的教育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让学生在练习时遵循练习要求,以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预防为主,提高运动损伤发生的预见性
教师在长期的篮球教学、运动、学习的实践中注意积累经验,提高自身对运动损伤发生的预见能力,帮助学生减少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一)针对篮球运动的特点,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活动。运动损伤是人身伤害事故中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学生来说,运动损伤影响其身体健康、学习,会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妨碍教学的正常进行。不同的运动项目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也有所区别,篮球运动易使膝部产生损伤。篮球运动的基本动作要求,膝关节半屈位屈伸、扭转、发力,膝关节在这个角度恰好是它的解剖弱点,关节的稳定性相对减弱,这些动作会使膝关节产生内外旋转,极易对膝关节造成损伤。篮球运动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通常是膝部、踝部、腰部、足部、手腕、肩部,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对相关部位、肌肉、关节进行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活动,使肢体进入到合适的运动状态,必要时还可以佩戴相关运动护具,以防止运动损伤对学生造成伤害。
(二)教学内容、方法科学,组织管理合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教学原则,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到学生年龄、性别,其解剖、生理、心理特点的不同,个体之间在身体发育、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之间的差异。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区别对待学生。教学难度要由简单到复杂,在运动量的安排上要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介绍一些自我保护的动作和技巧。如摔倒时不要以头、手腕等易伤部位着地,应该团身屈体,以肩背及不易损伤部位着地,滚动保护,缓冲着地,以减轻伤害程度。
在组织管理上,教师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课堂上要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现代教学模式。教师要实时观察和控制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提倡学生展示个性。在进行比赛时,更加应该强调安全意识,讲求公平竞争,遵守体育道德,注意人身安全。
(三)教师示范动作要规范、准确,学生的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在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中,由于技术动作不准确而造成的伤害居多。如在进行传、接球的练习中,如果接球动作不准确,容易造成学生手指的挫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示范动作一定要规范、准确,并且要注意示范面和示范速度的合理运用,使学生对技术动作有一个全面、详尽的印象。动作细节、关键要讲解清楚,对典型错误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纠错方法。有难度的动作必须循序渐进、降低完成速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重复练习准确、规范的技术动作,减少学生错误动作的出现几率。在练习时,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练习状态,一旦发现错误动作和危险行为,要及时纠正和制止,以防止对身体造成损伤。
三、注重课堂常规检查,确保场地器材安全
体育课有其特殊性,体育课的课堂常规,学生必须严格执行。上课要求穿运动鞋、着运动服,禁止穿高跟鞋、皮鞋、硬底鞋、底加厚鞋参与运动,这为保护踝部、避免运动损伤提供了必要保证。服装的选择应该是宽松、无约束。禁止学生佩戴、携带、悬挂有危险因素的饰物及器具。场地器材的安全、可靠是预防运动损伤及伤害事故的最重要的硬件基础,场地器材的不安全因素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场地器材要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篮球场地平整,器材无松动、无脱落、无朽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事故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学生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有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形。如学生可能因为生活或者学习方面的一些挫折造成的情绪不稳定,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等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及时令其停止练习,与其交流,给予适当的帮助,以免给他及他人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练习过程、场景等进行仔细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发现有安全隐患的因素应该及时停止或改变,以避免危险的升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身体、精神、练习活动情形等各方面现象,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才能有效地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志军,张君其.高校体育新课程[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8,(4).
[2]篮球编写组.篮球[M].人民体育出版社.
篮球运动教学方法 篇7
21世纪是现代篮球运动创新飞跃和进入攀高发展的新时期, 是群体智慧、意识、形态、个性修养、体能、技能、能力等多因素综合实力的搏斗与较量, 并将成为新世纪篮球运动的发展潮流。把握现代篮球运动技战术新特点, 在中学篮球教学中进行改革举措, 树立从青少年抓起是成为篮球强国的必由之路的观念, 从而使人才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
1. 现代篮球运动技战术新特点
1.1 篮球运动员高度、力量和灵活性相统一, 全面与特长兼备, 位置趋向模糊, 其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战术意识都有大的提高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 过去的站桩式高大队员逐渐向快、巧的方向转变, 高大队员不仅高、壮可以在篮下单打要球, 而且灵活、机动可以参与策应和快攻, 甚至可以投出漂亮的三分球, 技术全面娴熟并有特长。现代篮球比赛要求球员具有全面善变的战术, 良好的身体条件和精湛的技艺, 这样传统的位置分工就变得越来越模糊, 好的球员可以打场上的任何位置, 如美国职业联赛中的詹姆斯、韦德等。他们绝佳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意识, 使他们可以胜任场上的每一个位置。
1.2 现代竞技比赛对抗激烈, 身体接触频繁, 年龄结构更合理
由于运动员身体素质不断提高, 技术和战术不断进步和完善, 从而使篮球比赛中对抗程度日益增强。表现为身体接触频繁, 在高速、强对抗中完成技术动作, 例如, 在美国N BA职业篮球的竞赛中, 运动员快速的攻防转换中, 双方队员在高速奔跑中运球变化多端, 传球眼花缭乱;在贴身的逼抢当中完成各种身体对抗, 进攻中霸气十足, 屡屡能完成各种创意的进攻动作;当在多人防守或没有身体重心的情形下, 都能利用自己良好的柔韧性和转瞬即逝的时机将球投进球篮。
1.3 防守朝着综合多变的方向发展, 更具有攻击性、破坏性和集体性, 防守意识和质量将大大提高
现如今篮球运动防守运用的战术已经表明:综合多变的防守体系具有更强的攻击性。所谓综合多变的防守, 就是在一场比赛甚至一个防守回合中, 几变防守战术, 其实质和日的就是始终使对手处于不适应的状态。随着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的不断提高, 防守了建立“以人、球、区三位一体”的新的防守理念, 它改变了以往中单纯的“以人为主”、“以区域为主”的防守观念, 队员防守时贴身紧逼, 动作更加凶狠, 抢位积极主动, 给对方造成强大的压力。
1.4 现代篮球运动员综合素质提高, 心理调节能力更强
现代篮球运动竞赛激烈程度愈演愈烈, 比赛的强度和对抗暴力性增强, 这种情况对运动员的身体、意识、心理和意志等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 一场比赛关键时刻的罚球, 这时候就是考查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时候, 而并非技术动作的时候, 一些罚球水平较好的篮球运动员在关键时刻未必能罚进篮筐。这样也就促使了篮球运动员不仅身体、技战术水平高, 而且在篮球意识、心理调节等方面也会有较大的提高。
1.5 核心队员在篮球竞技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现代篮球竞技比赛中, 各队比赛中“一球决胜负”场面笔笔皆是, 核心队员恰恰起到胜负关键作用, 水平越接近、对抗越激烈的比赛, 越需要关键球员的出彩, 越需要关键球员站出来。当今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各队中都有“核心队员”, 是明星队员。明星队员在比赛赛场上的表现, 对整体战术配合的完成效率、对场面局势的发展变化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每时每刻有时甚至起着逆转乾坤的作用, 他们是场上的主要得分手或组织者或攻击者。可以预言, 在未来的篮球比赛中, 明星队员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2. 对中学篮球教学的要求
2.1, 在重视组合技术的教学的前提下, 进行全面的技战术教学与训练
现代篮球运动员的技术和战术水平非常全面, 身材高大的运动员能够集高、快、灵于一身, 篮球场上的位置逐渐全面发展, 场上的各个位置趋向模糊。因此, 在进行中学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时候, 对不同地运动员和学生要进行全面的技战术教学与训练, 这样才能使运动员胜任场上的任何位置, 在篮球比赛中做到游刃有余, 牢牢地掌握比赛的主动权。此外, 现代篮球运动竞技中, 身体的接触频繁, 对抗更加激烈, 贴身式防守更加凶猛, 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用笔笔皆是, 这样就要求教练员对运动员重视组合技术的运用和学习, 训练中注意动作技术与动作技术之间要进行紧密的衔接, 练就一些高难的动作, 有时候甚至在失去身体重心情况下, 也能够将球投入对方的篮筐。
2.2 要注重自信心、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
心理素质是优秀篮球运动员不可缺少的必备素质之一, 它在篮球场上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 一个心理素质特别好的运动员, 不仅可以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而且可以在比赛中给队友以激励, 给对手以威慑, 真正成为比赛的主宰者。而且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它必须时刻贯串于篮球教学过程中, 成为中学篮球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3 加强体能培养, 重视在对抗条件下的篮球技战术教学
在中学篮球教学和训练中, 教练员对体能训练, 特别是力量和耐力训练, 要特别重视。应该相应地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 使运动员和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篮球竞赛的密度和强度。在进行篮球技战术教学与训练时, 除了专门进行体能的训练以外, 还要在对抗条件下, 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可以使运动员体能素质大幅度提高, 而且还能够使运动员提前适应在对抗的条件下运用所学的技战术, 从而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可以发挥出自己的特有水平, 提高技战术运用的效果。
2.4 尊重个性, 培养核心球员教练员在篮球
在中学篮球教学与训练的过程中, 核心球员的培养尤为重要, 要尊重每个学生和运动员的个性要。核心球员不仅具有优越的身体素质和较高的技战术素养水平, 更重要的是核心球员具有平常队员所没有的独特的超强的心理素质, 他是全队的旗帜, 是灵魂, 而且具有超强大的号召力和决定最后比赛胜负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平常队员所不具备的。教练员在篮球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具有这种能力或潜力的球员, 加以培养, 使其成为主宰比赛胜负的核心球员。
2.5 重视篮球理论知识的学习
提高篮球素养就必须学习篮球理论知识, 从哲学角度讲,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在中学篮球教学中, 要想教练员和队员更加深刻地更加系统地认识篮球运动, 只有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认识篮球运动的实质, 提高增强丰富篮球意识;才能把书本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 运用于篮球教学和训练的实践当中, 从而指导篮球比赛, 使运动员更加灵活自如地运用篮球技战术。结语
我国篮球运动十分普及, 参与篮球活动的人口为世界之最, 这为我国篮球运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后备人才资源。把握世界篮球运动新的特点, 新的发展趋势, 在中学篮球教学中, 狠抓落实, 付诸实践, 必将有助于今后中国篮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 促使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
摘要:分析现代篮球运动的新特点, 阐述对中学篮球教学的要求, 树立从青少年抓起是成为篮球强国的必由之路的观念, 从而使人才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必将有助于今后中国篮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 促使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
篮球运动中防守假动作教学探析 篇8
一、防守中假动作的功用
篮球运动是有身体接触的、激烈的竞技性运动项目, 不仅是身体素质的较量, 更是技术与智谋的较量。NBA中流传着一句经典的话:“表演靠进攻, 赢球靠防守。”在激烈对抗的篮球运动中, 防守假动作是篮球比赛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也是一个运动员防守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体育篮球教学中, 教师要多注重学生防守假动作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防守战术水平。在防守中可以根据防守情况, 适当运用假动作迷惑对方, 增强战术的隐蔽性, 使进攻队员错误估计防守队员的动作和方向, 防守队员可以趁机赢得相应的机会。整个防守假动作的一般顺序是“防守者的假动作———进攻者被诱惑后的动作———防守者真的动作”。例如, 在防守无球队员时, 防守运动员可以利用头、肩及躯干等部位的转移变化, 声东击西, 故意把头部、躯干部分偏向不准备防守的进攻者或侧面, 诱使对方毫无准备, 然后突然堵截或抢断进攻路线, 赢得防守中的主动权。
二、防守假动作的具体运用
在具体的篮球比赛过程中, 防守运动员要注意假动作的运用。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防守假动作的作用之后, 应针对某些具体防守假动作进行讲仔细讲解和演示, 让学生学会一些常规的假动作的使用, 当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地应变。防守假动作应贯穿于整场比赛之中, 一般情况下会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假动作:
1. 防无球运动员的假动作。
预防无球运动员的假动作主要包括防守摆脱的假动作和防接球的假动作两种情况。例如, 防无球运动员接球假动作, 防守队员可采取面向对方侧向球的斜前站立姿势, 近球侧的脚在前, 同侧手臂前伸, 封锁传球路线。此时后脚不动, 前脚不断地做前跨、缩回的步法, 重心控制在两脚之间, 造成持球者想传球又怕被封而犹豫不决, 以至延误战机。进攻者想要接球必须移动拉到离篮较远的地方接球, 这样既减少了防守的压力, 又达到了防守的目的。
2. 防持球运动员的假动作。
这里讲的持球运动员主要是指持球运动员的运球和传球, 运球和传球都是篮球运动员的基本技术, 防守运动员如果能抢断运球和传球就能很容易变被动为主动。例如防持球突破, 进攻队员一般以假传、假投等假动作, 诱使防守人企图封堵而失去防守位置, 趁机达到突破的目的。所以, 当持球队员做投篮假动作时, 只可用上体、头和扬臂的假封盖动作迷惑对方, 对方未跳起自己决不起跳。以膝关节弯曲保持好身体重心, 快速抢在其前进路线上, 迫其停步或造成他带球撞人。很多队员是先做进攻突破假动作, 然后以退步再做投篮动作, 所以防守运动员一定要认真判断观察进攻运动员是否真要传球或投篮, 再及时选择防守行动。
3. 防投篮时的假动作。
当进攻队员持球准备投篮时, 防守队员要始终严密防守。持球队员总要采用一些假动作来迷惑防守, 如采用时间差、空间差等动作来摆脱防守, 然后从容跳起投篮。因此当持球队员投篮时, 防守队员采用的姿势是两前脚掌着地, 重心保持在两腿之间, 随时准备移动, 同时两直臂上举, 挺起上体, 头部、面部做相应的起跳表情进行反引诱。一旦进攻者起跳投篮, 防守队员也一样凭着良好的防守位置和姿势, 及时做出反应, 此时攻守双方没有造成时间差, 投篮的动作也受到制约。
三、防守假动作运用的注意事项
对篮球运动罚球投篮教学的探讨 篇9
1对罚球投篮技术进行研究
1.1提出问题
在很多大型篮球比赛中,向NBA 、CBA, 比赛的胜负常常受到投篮命中率的决定,而对于投篮的命中率来说,篮球出手时的速度和出手时的角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文中针对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投篮方式罚球投篮进行研究。在研究中,罚球点用P来表示,篮球框中心用Q来表示,根据标准篮球场地和篮球框的尺寸来说,P和Q点的水平距离L=4.60 m,Q点高H=3.05 m,篮球的直径d=24.6 cm, 篮框直径D=45.0 cm.根据实际情况,出手速度v在7.0~9.0 m/s之间,出手高度h在1.8~2.1 m之间.
1 . 2对篮球罚球投篮的问题进行分析
篮球在空中的运动情况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必须对各项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将抽象的问题进行简化,可以将球框和篮球作为一个质点来进行研究,依据不同的出手速度v和出手高度h对此时篮球命中篮筐时的入射角和出手角度的关系进行确定。研究对篮球刚好不碰到篮筐,篮球正好命中球框中心进行讨论,因为球框比篮球稍大,在进行投篮的时候篮球的球心可能会偏离,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仍可以确保篮球能够落入框中。
1 . 3发球投篮的技术分析
1.3.1对罚球时球的飞行轨迹的分析
在罚球的时候篮球一般有高弧度、中弧度和低弧度这3种抛物线。通过前人研究可以知道,在罚球投篮的时候采用中弧度的时候投篮命中率最高,而高弧度和低弧度的罚球投篮命中率较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主要是因为投篮的抛物线是高弧度的话,那么其飞行轨迹较长,很难对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进行控制,而低弧度呢,是因为这种投篮方式的飞行距离非常短,球在进入篮筐的时候角度小,所以投篮命中率低。
1.3.2对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进行分析
在罚球投篮的时候球离手的一瞬间球与水平方向的角度就是出手角度。球在空中运行弧度的高低和入蓝角度的大小受到球出手角度的直接影响。如果不改变出手速度,而出手角度小,那么篮球在空中运行的弧度就较为低平;如果出手角度大,那么篮球在空中运行的弧度就较高。所以只有保持合理的出手角度,并采用合理的出手速度才可以确保篮球能够准确地飞入篮筐。
1.3.3对力量运用的分析
在罚球投篮时候的用力是在投篮过程中身体各部位综合协调用力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投篮的距离近,就可以使用强度较小的身体综合用力,在投篮的时候,发力的主要部位是手指和手腕部位的小肌肉群。在做罚篮的时候,不仅要求身体各部位肌肉、关节用力协调一致,还要对肌肉发挥顺序和强度完全掌握,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力,而且还最省力,对于调解综合用力也非常有利,这样就可以准确的完成投篮的动作。
1.3.4对球出手以及出手后手臂跟随动作进行分析
在罚球投篮的时候,从求出手到球出手的跟进应该连贯完成, 既要柔和又要流畅,这样对于罚球命中率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在球出手的时候,投篮手的手臂、手腕和手指应该完全伸直,手腕抖动要柔和,不可以用力太猛,造成球的旋转。手腕和手指成鹅颈型是正确地篮球出手动作。
1.3.5罚球投篮的技术总结
(1)罚球投篮的技术是多个动作环节的有机结合,要想有较高的罚球投篮命中率,就必须掌握规范的罚球投篮技术,这就需要篮球运动员能够完全掌握罚球投篮技术的原理,在日常训练中不断地练习以便形成良好的罚球投篮技术特点。
(2)任何运动的形成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连锁的、复杂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也就是我们说的运动动力定型。正确的罚球投篮技术动作是提高罚球投篮的前提条件,并且不断的进行重复练习,才可以形成条件反射。篮球运动员在日常训练的时候,首先应该要掌握正确的罚球投篮技术动作,建立并加强动作的本体感受,也就是肌肉感觉,为什么要这样呢?主要是因为在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中,肌肉的传导冲动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缺乏这种传导冲动,那么就不能强化条件刺激,就不能够形成条件反射,也就不能够掌握运动技能。其次就是需要篮球运动员不断地增加练习的次数。
2加强篮球运动员罚球投篮技术的方法
(1)在对篮球运动员罚球投篮技术进行教学训练的时候,要对学生的动作进行指导,应该告诉学生在球出手的一瞬间,罚球的手臂应该尽量地提肘高举,手腕应该主动地瞄准方向下压或者翻转, 手的四指在送球的时候应该沿着鼻尖和前额进行,其中食指和中指应该柔和用力的弹拨球,尤其是不可以有压腕动作,否则会对出手角度有影响,这样就会影响罚球投篮的准确率。
(2)在罚球投篮的时候,不仅要对出手角度进行调整,还要加快出手的速度,也就是在使投篮速度加快的同时,还要对出手角度和出手力量以及投篮方式等因素进行考虑,并针对性地进行综合应变训练,确保在投篮的时候球出手的弧度应该调整为中弧度,因为该研究上述研究中已经得出中弧度的篮球运动轨迹命中率最高。
(3)在进行罚球投篮的时候,对于站姿也有较高的要求,双腿应该分开,而不是并拢站立,这样可以向各个方向进行移动。有些篮球运动员是右手持球,他们在进行罚球投篮的时候,右脚应该距离罚球线更近,要比左脚近一些,指向篮筐中央,在练习的时候,每一次罚球投篮都应该采用同样的姿势,这样有利于动作的动力定型的形成。
(4)篮球运动员在进行罚球练习的时候,持球的时候应该谨慎小心。对于单手投篮者来说,用投篮手的食指尖和篮球的平面中心部位接触,而且投篮的手的拇指应该展开,和食指保持60°的夹角, 另一只手应该辅助篮球的一侧,手指全面开到最大的程度。
(5)篮球运动员在进行罚球的时候,不可以过分的弯曲膝关节, 应该轻微的屈膝,如果采取过分的身体运动那么罚球不中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3结语
篮球运动教学方法 篇10
一、“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水平目标在篮球教学中的解读
在新课标中, “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水平目标共有6个。每个目标内容可简括为:单个动作 (水平一) 、组合动作 (水平二) 、基本技术 (水平三) 、技战术能力 (水平四) 、运用能力 (水平五) 、比赛 (水平六) 。各水平目标依次由简到难, 由易入繁, 环环相扣。不难发现, 从水平一到水平六, 最终目标还是要求能够比赛。也就意味着, 不管是简单的技术还是战术, 其学习的方法除了要满足该年龄段特点外, 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们掌握一项能够在比赛中运用或将来能够在比赛中运用的技能。也只有这样, 才算是真正地掌握。学生们有了这样的“真功夫”, 才能在实战中体会到篮球带来的乐趣, 才能产生继续参与的需求, 从而自觉长期参与篮球运动, 这也恰恰是新课标中“终身体育”思想的体现。要做到这一点, 仅靠某项动作的机械重复练习是实现不了的, 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配合以适用于相应阶段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并将实现“水平目标”的竞赛元素融入到教学方法中去, 才能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尤其针对1~2年级的小学生, 他们正处于身体发展的敏感时期, 肌肉群发育不平衡, 对精细动作的掌握较差;同时, 他们对体育活动又充满好奇与兴趣, 喜欢模仿运动中的各种动作, 在该阶段的教学就要紧扣“水平一”中“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的培养目标, 将复杂的运动技能有效分解为若干简单的技术动作, 并配之适合学生身体特点的游戏、情境, 通过具体、形象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
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 多采用情境教学和游戏教学法
(一) 情境化教学法的应用
情境化教学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运用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设置相关的故事情境、语言情境、场地情境、想象情境, 诱发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通过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具有情绪色彩的场景, 让学生达到“入情”、“入境”的效果;同时, 引导学生兴趣指向学习内容, 产生优势兴奋中心, 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愿望。在情境教学的实际操作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创设出具有吸引力的教学硬情境 (如场地、器材等) 和软情境 (如教师语言、氛围等) ;并通过创设情境, 诱导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进而对这些情感体验进行调控, 以提高教学效果。[1]
1. 名称:
支援前线 (运球过障碍练习) 。
2. 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 假设每位学生都是准备支援前线的队员, 以“前线告急”的战争故事为主线, 模拟支援队完成任务的情境练习运球过障碍。
3. 要求:
(1) 练习前通过讲述革命战争故事引出支援队的话题及支援情境:前线告急, 接到紧急任务, 需马上集合出发支援。由于前线地形复杂, 只能单人运球变向绕过障碍才能到达前沿阵地, 提议大家也来体验一下战争时期后援部队的任务, 鼓励学生们要英勇善战 (灵活变向) , 大胆突破。于是各小分队开始分头组织支援接力竞赛, 响起《保卫黄河》歌曲;
(2) 底线即为前沿阵地, 障碍物在球场上以5~6米间隔为宜;
(3) 学生在经过障碍物时, 可选择任意方向;
(4) 要求携带支援物资即运球行进, 整个运球过程不允许持球跑动, 中间如出现运球失误, 可将球捡回到失球位置继续运球开始;
(5) 运球时, 手指触球, 手心空出;
(6) 鼓励学生大胆发力拍球, 在控制好球的情况下加快速度;
(7) 各分队以在规定时间内成功输送人员与物资 (运球) 到底线的多少排名。
4. 特点:
(1) 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利用学生喜欢竞争比赛的特点进行教学, 以情境练习的形式组织练习, 使得学生的情绪始终高涨, 对练习始终保持热情;
(2) 通过与故事化的情境练习结合, 激发学生参加运球过障碍练习的兴趣, 有效地完成运球技术强化的练习;
(3) 在练习中使学生对运球变向技术有一个基本的掌握, 同时对学生的灵敏度、协调性进行了训练;
(4) 通过相互竞争、合作比赛, 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 游戏化教学法的应用
游戏化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利用体育游戏的趣味性, 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玩”中进行体育锻炼, 从而培养多方面的能力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将“游戏”和“教学”巧妙结合, 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调动起他们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 使他们在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中获取运动知识、提高运动技能。同时, 教师在游戏教学过程中, 还应根据课堂教学任务, 将竞赛性质的内容与游戏相宜融合, 使学生在紧张、活泼的竞赛中获得更好地增强体能、提高动作技能水平的效果, 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 名称:疯狂的兔子 (施压情况下的投篮练习)
2. 方法:
一方作为猎人在罚球圈附近投篮, 一方作为兔子从底线出动去拍打猎人, 猎人在被兔子接触前投篮命中即为获胜, 反之则为失败。
3. 要求:
(1) 猎人队和兔子队各3人 (可适当增加人数) , 一条直线上的兔子和猎人为一组, 共计三组;
(2) 猎人在指定位置连续自投自抢, 兔子则从底线以蹦跳的形式向同组的猎人行进;
(3) 猎人出手投篮即游戏开始, 兔子可连续蹦蹦跳跳向猎人冲去, 以下情况除外:如投篮球进, 同组的兔子即被猎枪击中, 将该组换新一组重新开始;如投篮未进但击中篮圈, 同组兔子需暂停行进3秒钟;
(4) 猎人之间可以相互交换位置投篮; (5) 安排三名裁判对3秒计时进行把关; (6) 兔子和猎人可互换角色进行游戏。
4. 特点:
(1) 将兔子拟人化, 以猎人与兔子之间的较量为游戏背景, 增加了学生参与的兴趣, 提高了练习效果;
(2) 对投篮练习者施加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有利于投篮动作的强化和实战应用;
(3) 时间的重要性使投篮练习者把握每次投篮机会, 充分体会投篮动作, 并增加投篮练习的密度;
(4) 在练习投篮的同时, 对学生的下肢力量也进行了训练;
(5) 通过猎人之间的合作比赛, 增进协作、配合的意识。
三、结束语
本文结合新课标中水平目标而设置的教学方法也只能是管窥之见。在实际的篮球教学过程中, 应在课标指导下, 将学习和游戏、情境有机结合;同时, 更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选择与之匹配、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去积极引导学生。
参考文献
[1]季浏, 汪晓赞.小学体育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毛振明.新课改后中小学体育课教案存在的问题[J].体育学刊, 2010 (1) :66.
篮球运动教学方法 篇11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篮球运动 教学现状 学生身体素质
篮球运动不仅是职业体育运动员日常训练和比赛的内容,更是普通民众和社会各界人们日常运动和锻炼、提高身心健康的必要方式。因此,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开设篮球运动课程都有其必要性,对学校学生身体素质、身心健康及运动习惯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教学的重要性,其次从课余篮球运动、篮球课教师结构、篮球课教学内容及篮球课教学场地等方面分析高职院校篮球运动的教学现状,最后探索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教学的发展策略。
1.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教学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篮球运动课程在众多体育课程中有重要地位,表现在篮球运动量大、篮球运动节奏紧凑及篮球运动具有团队性质等。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可以通过选修篮球运动课程,在科学的篮球运动训练和紧密合作的篮球运动中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1.2有利于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教学的第二个重要意义在于有利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方面,一方面,学生通过不断提高自身身体素质,避免了由身体问题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篮球运动是一种有氧运动,而有氧运动对情绪,特别在对抵制抑郁和焦虑上有积极影响。学生通过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合理地发散情绪,让学生精神和心理都得到一定舒缓,有利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1.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更深层的重要性在于有利于培养学生运动习惯。运动习惯的培养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不同,是学生受用终身的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运动习惯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篮球运动课程结束之后,甚至是毕业之后都能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和培养篮球兴趣,使学生受用终身。
2.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教学现状
2.1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
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教学主要包括课余篮球运动、篮球课教师结构、篮球课教学内容及篮球课教学场地等方面,因此分析高职院校篮球运动的教学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高职院校课余篮球运动主要包括篮球球队的组建、篮球赛事的举办以及篮球活动的开展。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对课余篮球运动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大部分高职院校很少有真正的篮球球队,女子篮球球队在数量和质量上更不能与男子篮球球队相比。其次,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往往不直接参与篮球赛事的举办及篮球活动的开展,因此篮球赛事和篮球活动存在举办规模小、公平性和正规性不足等现状。
2.2篮球课教师结构的现状。
篮球课教师结构的现状主要包括篮球课教师学历层次不高、教师人数配备较少、教师专业性不强。学历层次不高是指高职院校篮球课教师以本科学历为主,研究生学历层次较少。教师人数配备较少表现为高职院校没有足够的篮球教师,许多教师带较多的篮球课程必然影响其教学质量。教师专业性不强表现为许多教师并非篮球专业出身,在篮球授课过程中缺少专业性的教学方法。
2.3篮球课教学内容的现状。
高职院校的篮球课以室外教学为主,理论教学居于次要地位,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无法掌握篮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发展概况,对于专业篮球技术的学习不系统。学生无法掌握扎实的篮球理论知识必然导致篮球理论无法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此外,理论教学与室外教学没有很好地结合也是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教学的困境之一,学生无法经历从理论学习到室外实践完整的过程。因此,学生的篮球运动训练若得不到良好的篮球理论支撑,则必然会影响学生篮球运动训练的效果。
2.4篮球课教学场地的现状。
首先,由于高职院校篮球运动的教学经费不足、重视程度不足及场地限制等原因,篮球教学场地普遍存在场地规模不足、场地质量不高及场地维护不足等现状,严重限制了高职院校篮球运动的教学与课外篮球活动的开展。其次,教学器材数量上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及质量是难以满足国家标准是篮球课教学场地的另一大现实障碍。教学器材数量上的不足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无法全部投入篮球运动训练中,而质量上的不足则更值得关注,表现在学生篮球运动的安全程度和效果方面。
3.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教学的发展策略
3.1学历与专业并重,提高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师水平。
学历与专业并重,提高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师水平是破解高职院校篮球课教师结构现状的关键举措。一方面,提高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师水平需要提高高职院校篮球教师的学历层次。既可以通过提高现有篮球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包括将篮球教师送往高等学府进修、邀请知名教师来校讲座等方式,又可以通过引入高水平人才提高篮球教师队伍层次,包括引入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和教师等。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领导和老师首先重视篮球运动的教学,其次在重视的基础上提高篮球教师的待遇和福利水平,完善篮球教师的职业发展和规划,用实际行动完善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教学的发展策略。
另一方面,提高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师水平还需要加强高职院校篮球教师的专业素质。由于学历层次的提高并不代表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同时许多高职院校篮球教师并非篮球专业出身,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篮球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是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教学发展策略的应有之义。具体而言,加强篮球运动课程教师的专业素质可以通过举办篮球专业研修班、开展篮球专业知识讲座、与兄弟院校教师开展篮球运动教学经验交流会和分享会。因此,学历与专业并重是提高篮球运动课程教师水平的重要途径。
3.2理论与实践并重,充实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教学的第二个发展策略为理论与实践并重,充实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改变高职院校篮球课以室外教学为主,理论教学居于次要地位的现状,其可行性在于高职院校领导意识的加强和篮球教师素质的提高。充实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加强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教学的理论教学地位。由于理论教学是课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包括篮球课程在内的任何课程的教学都不能脱离理论教学。具体的发展策略为:编著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教材,在高职院校篮球运动课程中加入篮球理论教学阶段,并且设置相应的理论考核,具体方式包括日常理论学习作业、期中理论考核和期末理论考核等。
第二,要加强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教学的实践教学地位。篮球运动理论来源于篮球运动实践,同样需要指导篮球运动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充分学习篮球运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篮球运动室外训练课程、篮球比赛及其他篮球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在篮球运动实践活动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独有理解。最重要的是必须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将篮球运动知识和技能化为己用,强化教学效果。
第三,充实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学内容作为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教学的发展策略之一还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高职院校需要设计良好的篮球运动课程体系,包括篮球运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及教学评价体系,其次高职院校需要在篮球运动课程体系中强调篮球理论与篮球实践的双重作用,最后,高职院校的篮球运动课程还需要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即通过实际教学成果和教学质量不断完善相应的篮球运动课程,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见和反馈内容。
3.3数量与质量并重,完善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学场地。
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教学的发展策略不仅包括学历与专业并重,提高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师水平及理论与实践并重,充实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包括数量与质量并重,完善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学场地。第一,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学场地首先需要在数量上保证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由于篮球运动对于学生身体素质、身心健康及运动习惯有重要作用,若高职院校的篮球运动场地仅仅有一部分学生能够使用,那么另一部分学生篮球运动课程的学习效用必然得到损失。因此,高职院校在提高篮球运动课程重视程度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扩展筹集资金的渠道。包括外部筹集资金和内部筹集资金,外部筹集资金是指高职院校通过引入合作伙伴、广告赞助商等形式,将企业资金、社会资金引入高职院校篮球场地投资过程,充实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学场地的数量。
第二,高职院校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学场地不仅需要注重数量,更加需要注重质量。如果高职院校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学场地不能达到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那么学生在篮球运动训练过程中很容易引发诸如运动摔伤等安全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同样需要多方面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具体措施包括设计公正合理的篮球运动器材招标方案,并且严格限制参与篮球运动器材招标的企业,包括篮球运动器材质量认证、篮球运动器材程序认证等方式,最后公平、公正、合理地确定篮球运动器材的供应商。此外,在高职院校现有体育场地器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场地设施、建设质量合格的场地设施是完善篮球运动课教学场地的必要措施。
4.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教学的重要性,其次从课余篮球运动、篮球课教师结构、篮球课教学内容及篮球课教学场地等方面分析高职院校篮球运动的教学现状,最后探索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教学的发展策略,即学历与专业并重,提高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师水平;理论与实践并重,充实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学内容;数量与质量并重,完善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学场地。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充分重视篮球运动课程的发展、充分设计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学方案、严格实施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学过程及科学评价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学成果,才能改善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教学的现状、篮球运动教学的不足及篮球运动教学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王腊姣.高职院校篮球运动现状与发展探析[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03).
[2]荀笋.安徽省高校篮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J].黄山体育学院报,2006(06).
[3]梁旭鹏,王樱桃.普通高校男生参与课余篮球运动的影响因子诊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8(02).
篮球运动训练与教学多视角研究 篇12
1 高校篮球运动的训练方法及策略研究
篮球运动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 在高校篮球运动的训练过程中, 必须依托于科学的训练方法, 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和特色, 结合学生的身体素养等, 开展科学合理的训练工作, 注重篮球运动训练的目的性, 注重篮球运动训练的科学性, 有效地提升篮球运动训练的整体质量。
1.1 篮球运动投篮动作及技巧的训练
投篮是高校篮球运动的核心环节, 在高校篮球运动项目的日常训练中, 必须注重投篮技巧及动作的训练。这方面的训练内容需要注重训练的持续性, 通过持续性的训练来优化学生的投篮动作, 通过持续性的训练来有效培养学生的投篮意识。一方面, 在投篮动作的训练中, 教师应该结合教学视频及实际的动作演练, 将不同方式的投篮动作予以拆解, 将不同方式的投篮动作分解成若干个小动作, 以不同的小动作为基础开展分步训练。待学生掌握一个基本动作后, 通过持续性的训练来巩固学生对这类动作的认知。另一方面, 在投篮动作的训练中, 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定点投篮、三分投篮、立定跳投等多种投篮方式的能力。在高校篮球的训练中, 投篮是非常重要的训练内容, 同时也是比较复杂的训练项目。在高校篮球投篮的训练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定点投篮做起, 从双脚站定、矫正手臂姿势、扬起手臂、手臂用力等基础动作来扎实练习投篮动作。
1.2 运球能力及技术的专项训练
在高校篮球的训练过程中, 学生的运动能力是篮球训练中最关键的方面, 学生只有掌握扎实的运球能力, 才能将篮球项目的各类技巧有效地串联起来, 才能将篮球运动的对抗性、竞技性等凸显出来。一方面, 在篮球运球能力的训练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基本的原地运球来进行重复训练。运球能力的训练是比较复杂且困难的, 对于身体协调性不好的学生来讲, 初期开始学习和训练运球是比较复杂且困难的。所以, 在运球能力的训练中,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的篮球素养, 开展针对性的训练工作, 有效提升运动能力训练的针对性。在篮球运球能力的训练中, 男生和女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不同, 他们的篮球素养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些都应该体现在篮球运动能力的差异化训练中。另一方面, 在篮球运球能力的实际训练中, 教师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原地运球后, 还应该进行跳跃式运球以及上篮等高难度动作, 这是学生运球能力的实际体现, 更是检验学生运球训练的重要方面。在跳跃式运球训练的过程中, 教师利用好篮球场地, 将学生运球的线路圈定出来, 通过一段直线的运球线路, 设定好跳投截止点, 通过重复性的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跳投及运球能力。此外, 在训练直线运球的基础上, 教师还可以设定一些曲线运球或者三分线弧顶运球等来提升训练难度, 全面提升学生的篮球运球技巧。
1.3 三步上篮等技术动作的专项训练
在高校篮球的训练中, 三步上篮的训练是最困难的。在实际的三步上篮训练中, 如果学生提前没有调整好步伐, 在三步完成时, 很容易出现两类情况, 一种是三步完成时距离篮筐较远, 难以完成上篮动作, 一种是“跑过了”, 学生三步完成时, 身体与篮板呈现零度角或者负角度等。因此, 在三步上篮的实际训练中, 必须注重专项训练, 通过动作的分解等来逐步完成三步上篮的深化训练。首先, 教师在训练学生三步上篮能力时, 应该从学生的步伐调整开始。在上篮前, 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步伐跨度, 通过无球训练来养成良好的上篮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行跨步衡量的方法来提前规划好上篮的方向或者跨步的幅度, 以此来做好上篮的技术准备。其次, 在三步上篮的训练过程中, 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上篮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当准备三步上篮时, 心中默念一步、二步, 到三步时已经起跳了。步幅大小应和平常跑步大小一样, 这样比较自然。当离着篮筐较远而开始三步上篮时, 要把步幅迈大一些, 否则第三步起跳会发现离篮筐很远, 不容易将球投进。反之离篮筐很近了, 要调小步伐, 否则第三步跳起很可能跑到篮板后面。最后, 在三步上篮的训练中,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上篮游戏等来减少训练的繁琐性。在实际训练中, 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 以篮板为中心, 从篮板的两侧、篮板的45°角、90°直角等方向进行三步上篮训练。技术动作完美、上篮成功率高的小组可以获得惩罚失败一方的权限。通过这样的游戏训练法, 能够提升学生对篮球项目的兴趣。
2 高校篮球教学的多视角研究
篮球运动项目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项目, 在高校篮球教学中, 为提升篮球教学的整体质量, 必须注重多视角的教学研究, 结合学生的篮球技巧及篮球素养, 结合学生不同的篮球兴趣等, 积极运用问题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来开展篮球教学工作。
2.1 以问题为导入, 积极运用问题教学法
在高校篮球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重运用问题教学法。所谓问题教学法是指,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应该善于总结与分析学生在篮球训练中凸显的问题, 以篮球技术中的共性问题来引入教学工作中。问题导入法选取的问题基本都是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使得学生在错误示范的指导下, 朝着正确的方向进步。实践证明, 在高校篮球教学中, 这种问题导入法的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教学效率非常高。如, 在三步上篮的训练中, 教师以学生错误的上篮动作为教学基础, 在错误分析中找出学生常犯此类错误的原因, 这本身有助于学生明确三步上篮的精髓, 更快速地理解三步上篮的技术动作。
2.2 善于运用优秀范例,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篮球运动项目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但重复性的篮球训练内容以及重复性的篮球训练技巧会增加学生的思维负担, 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校篮球运动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善于运用范例进行教学, 有效提升学生对高校篮球运动项目的兴趣。如, 在投篮技术动作的训练中, 教师可以邀请优秀的校队成员来进行展示, 该队员将投篮动作分解开来, 教师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讲解, 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还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 在范例教学法中, 教师还可以运用视频教学法等。
2.3 运用程序教学, 提升篮球教学的层次性
篮球项目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运动, 任何一个小的动作都是由若干个基础动作组成的。在篮球运动的训练中, 教师可以运用科学的程序教学法, 将不同性质的篮球动作或者篮球内容等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子部分, 明确这些部分的训练内容和方向, 开展科学化、流程化的教学工作, 不断提升学生的篮球能力。
3 结语
高校篮球运动融合竞技性和趣味性等特点, 在高校篮球运动项目的训练过程中, 教师应该开展专项化训练, 运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 综合性提升篮球训练的水平和技巧。同时, 在篮球教学中, 应该运用多视角的教学研究工作, 综合性提升篮球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董天恩.浅谈篮球运动员疲劳产生的机制及恢复措施[J].新课程 (教育学术) , 2011 (7) :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