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机制

2024-09-20

使用机制(共10篇)

使用机制 篇1

内部控制作为维持我国慈善组织持续发展的重要元素,在慈善组织的日常运营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根据现实情况而言,当前我国的慈善组织的内控机制尚处于一定的研究阶段,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无论是从我国慈善组织的建设出发,还是从国家的体制建设而言,建设科学合理的内控机制都是当前慈善组织面对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我国慈善组织发展现状

公益慈善事业是一项不以营利为目的,同时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服务的公益性活动。其中,政府也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各种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和相关的社会法人组织,尽可能地满足有需要的社会大众。但是对于慈善组织的定义,因为目前尚未有相关的慈善法法律条文出台,所以其仍然没有一个科学合理且具有广泛认可度的定义。

汶川大地震之后的近十年间,我国的慈善事业建设开始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卓越成绩,社会公众也提高了自身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到了慈善事业的组织和建设当中来,无论是慈善组织的增长数量,还是慈善组织收到的公众捐款数额,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一些影响恶劣的事件也影响到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表现出来的是公众捐款数额的下降。例如震惊全国的郭美美事件,给我国的慈善事业造成了无法避免的伤害。2012年3至5月慈善组织接收捐款总额为62.6 亿元,而同年6-8 月则下降到8.4 亿元,降低比例达到86.6%。当前,全国各地的慈善组织应当痛定思痛,从自身的组织建设和内控机制出发,努力寻找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理,实现慈善组织内部和广大社会公众对其的内外监督。

二、当前慈善组织中内部控制所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慈善组织内部过程中一项重要流程,其主要是慈善组织通过分析发展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针对实际情况科学地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预防。但是近年来,慈善领域的负面事件时有发生,很多都是震惊全国的大事件,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部分慈善机构缺乏对自身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这些隐藏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最终会严重阻碍慈善组织正常发展的步伐。从总体上而言,这些风险主要包括管理层自身品德修养不够、相关法律法规监管不到位和部分不可抗力因素可能造成的风险。

(二)信息与沟通相对滞后

慈善组织的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企业和社会大众的捐助,按理来说,慈善组织受到的善款应当用到实处,以此满足社会大众的实际需要,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信息如果做得不透明,就可能导致对慈善组织的种种误解。比如社会大众无法知晓各项善款的具体去向和具体金额,也无法知晓慈善组织所剩资金的去向,乃至受捐者的具体情况也没有及时向社会公众公示。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但是对于慈善组织而言,其对于相关数据的处理仍然不成熟,缺乏一套合理的运作机制,导致信息产生不对称和不流通。

(三)内部环境恶劣

这里所说的内部环境,主要是针对慈善组织自身的人员管理和自身运营而言的。从慈善领域的各种负面领域可以看出,慈善组织在其自身的治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内部的部分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道德修养和行业自律。从慈善组织的内部环境出发,主要注意的还有其内部的审计机制也尚待进一步规划,反舞弊体制的建设也没有走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如果一个慈善组织走到良性的发展轨道上来,会建立一套严格的募集资金收付制度,对所筹集到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利用,而不是被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谋取不法之财。

(四)控制活动不相协调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慈善组织可以意识到内部或者外部存在的可能风险,但是在接下来的具体实践中却无法通过有效的控制活动去规避风险和减少风险造成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出发,控制活动不相协调主要体现在内部职责分工不明确、缺乏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财产保护制度尚不健全等等。

(五)缺乏内部监督和公信力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慈善组织都尚未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内部监督机制来规范内部人员的具体行为。另一方方面,由于慈善组织在进行慈善活动的过程中,各种数据的不公开化和不透明化,相关资金的投入也未向社会大众进行公布,使得公众无法直接参与到对慈善组织的外部监督当中去。种种因素的集合,最终使得慈善组织在社会大众的心中失去最基本的公信力,严重阻碍了慈善组织进一步的发展和建设。

三、提高慈善组织善款合理使用的内部控制分析

(一)内部审批制度设计

在慈善组织对善款使用的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常规资金的基本控制,使得常规资金使用不相容,确保职务相分离,同时还要遵守最基本的均衡性原则,做到公平公正。在这个过程中,慈善组织可以借鉴现代公司制度中的独立董事制度。慈善组织要充分分析和研究现实条件,审时度势,经过认真的准备,建立一个专门的独立审批机构。在这个机构中,所有的人员不是来自于慈善组织内部,而是对外界人员进行筛选而确定的基础审批人员。从这个意义出发,对这些外界人员进行选择,主要是考虑他们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考虑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为人民谋取利益的决心。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独立的审批机构里,人员数量应该要维持在三个以上,不以过多,也不宜过少。从另一方面而言,这个独立审批机构里面的人员应当采取换届制,每隔一年或者两年进行一次筛选,通过这些具体的做法,最终保障内部审批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二)健全善款支出信息公开制度

善款支出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是慈善组织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它关系着慈善组织在社会大众心中公信力的有效发挥与否。慈善组织应当根据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的善款支出情况,对这些支出的项目进行精确的统计,确定支出的对象和基本情况,及时通过公众平台向社会大众进行公示,这是保障社会大众对慈善组织实现外部监督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当然,实现信息公开制度的背后,要有一套严格的惩罚制度,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对信心公开过程中被发现的不合理行为,国家相关部门要进行及时的纠正,使得善款支出信息公开制度做到具体、公开和透明。

(三)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评估

优质的人力资源是慈善组织重要的发展保障,通过引进一批有能力、具有优良品德的管理层和基础员工,可以提高慈善组织进行各项活动的办事效率,使慈善组织的可续性发展成为可能,还可以有效预防内部人员利用专项资金为私人谋利。从另一方面而言,国家的相关部门应当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把对慈善事业的监督纳入到法制轨道上来,督促慈善组织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处事氛围,对外界形成强有力的公信力。

(四)强化内部控制活动,加强内部监督

一方面,无论是慈善组织内部的管理层,还是基层的工作人员,都要明确自身的职能范围,对自身的分工做到明确化,另一方面,要积极履行授权审核批准制度,尽最大可能防止漏洞的发生。此外,应当建立一套严格的预算制度, 全面、综合地协调、规划组织内部各部门、各层次的经济关系与职能。除此之外,加强对财产的保护力度显得必不可少,尽最大可能防止转向资金被非法挪用,更不应当等到媒体曝光之后才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充分利用媒体的监督功能,也是促进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环节。

以壹基金为例,其在善款基金的管理与审计上,除了采用传统同资金募捐渠道,同时还实行了“开网店卖爱心”这一公益网路络募捐形式,在管理上采用了全新的银行托管善款模式,在招商银行开设专门的账户将善款由银行托管。在善款的审计方面,由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实施,进行每季度的公布,将壹基金的善款募集与使用情况详细地介绍给公众。而在机构的设置上,采用的是独立法人机构,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及《章程》来治理,设置理事会、监事会、执行委员会,三权分设,实现在权力上的制衡。壹基金本身非常重视机构与运作的透明化,在壹基金官网里,较为详尽的对外公示了其组织架构、行政管理、人力资源、项目管理及财务管理等,进而有效地确保了媒体及公众对其实时的监督,而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善款使用进行审计做出的审计报告也大大增强了善款使用的透明度与公信力。

四、结束语

在慈善领域,面对层出不穷的负面新闻,这些不仅动摇了慈善组织的最初目的,也动摇了慈善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更为重要的导致广大社会公众对其失去了最基本的信心。种种恶劣的影响,最终会严重阻碍我国慈善组织的建设步伐,影响了其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事实上,一系列负面事件的发生,正是因为相关的慈善组织缺乏对内部控制功能的应用,或者说是应用不得当,最终造成无法换回的后果,从这个意义上出发,加强慈善组织的内控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本文从我国慈善组织发展的现状出发,重点阐述了当前慈善组织善款使用在内部控制中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为促进慈善组织善款合理有效使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慈善组织,内部控制,研究

参考文献

[1]贺昌余.我国公益慈善组织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2]杨文杰,秦加加.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原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188-190

[3]毕素华,张萌.联合劝募:慈善组织管理与运行的新机制研究[N].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65-72

[4]姚莉,黄诗鹭.县域慈善组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思考--基于苏南两市调研[J].财会月刊,2013,(18):52-54

使用机制 篇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层次人才已成为国家竞争与较量中制胜的核心战略资源。党中央明确提出要“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已成为搞好各项工作的必要前提。

一、识才尊贤——完善人才使用的环境机制

良好的环境机制所渲染出的环境氛围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达到科学用人目标的必备条件。人才的使用和发展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作保障。要创设“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营造“选贤任能、不拘一格”的舆论氛围,通过引入人力资源观念和理论,逐步在全社会输入、确立这种观念,并在实践中采取种种措施、手段加以强化,使其成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当前,人才兴国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因此,应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国家关于人才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增强人才兴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人才意识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充分激发人民的创业勇气、创新锐气、创优志气和创造胆气,这是经济赶超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区在认真贯彻无锡市委、市政府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东方硅谷”决策部署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经济社会转型,深入推进人才优先战略,紧紧抓住“无锡千人计划”实施的有利契机,确立“科教兴区、人才强区、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区”主战略,通过创新政策体系,大力实施“锡山百人计划”,以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让人才创新的智慧充分涌流。

二、用养并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人才使用应遵循客观规律,不能一味讲贡献,否则可能会使人才精力、体力、智力透支严重。为了使人才保持并不断增加其工作能量,人才使用应该有后蓄补充,遵循边开发使用边培养提高的原则,注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及时不断地给人才蓄量储能, 这样不仅能够保持人才的活力, 而且能使人才积聚更多的使用潜力,永远保持最佳产出状态,形成人才使用的良性循环。因此,领导者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坚持用养并重,重视人才的才能输入,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人才的知识继承和积累,忽视知识创新和能力开发的做法。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针对不同人才的成长规律,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分类培养体系。除了有计划地组织人才进行系统的进修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以多种形式对人才进行培养和锻炼,构筑人才终身教育机制,不断地增强其适应形势发展的创新能力。反之,若只用不养,那无异于竭泽而渔。

三、公平至上——建立公平的人才激励机制

使用机制 篇3

关键词 政府 慈善捐赠 使用前监督

使用前监督的补充,即要求慈善组织公开使用计划。我国主要慈善立法并未规定事先监督,而少数地方性立法即使做出规定,也将公开捐赠使用计划与公开募捐方案混同。我们认为捐赠使用计划应当作为独立项目在事前单独公开,其理由包括必要性和合理性两个方面:第一,必要性,强制公开使得公众得以对该使用计划进行监督,从而避免慈善项目本身存在重大问题仍投入运行,可以避免慈善资源的浪费;第二,合理性,募捐方案由于涉及募捐活动的全程,内容往往比较粗略,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单独公开可以细化使用方案,进而保障事前监督的合理有效。

事实上,使用前监督存在许可制、备案制和强制公开三种具有很大差异的机制,而各国和我国各地在具体实践中的选择也往往不尽相同,那么我国应当选择何种机制?我们认为,应当采用备案制的形式更符合我国当下的要求,其理由如下:

许可制赋予了政府过大的自由裁量权。许可制下,政府拥有审批慈善组织捐赠使用计划的权力,且这种裁定往往没有明确的标准,因而很容易出现政府通过拒绝许可捐赠使用计划而使得慈善组织无法正常开展慈善活动;进一步的,采用许可制使得慈善捐赠的使用方式完全依附于政府的意志,而不能完全体现捐赠人的意愿。事实上,目前很少有国家或地区对捐赠使用计划采取许可审批的方式,如过去我国台湾地区的《统一捐募运动办法》和《社会救济法》的相关规定。然而即使在台湾地区,其在2006 年制定的《公益劝募条例》第19 条中,其虽然看似秉承细化了“许可制”的相关规定,提出捐赠使用计划应当按“主管机关之许可”使用,但实质上已经在向“备案制”转变。其理由在于,在该法的补充说明《公益劝募许可办法》的第四条中,对捐赠使用计划的内容进行了明确:

劝募活动所得财物使用计划书,应载明下列事项:

(1)计划名称。

(2)计划目标。

(3)劝募活动所得财物使用目的。

(4)工作内容及服务对象。

(5)使用计划及其起讫日期。

(6)经费概算表。

(7)预期效益。

而慈善组织只要提交了包含上述规定内容的捐赠使用计划,政府主管就只能批准其申请,而无权否决其使用计划。然而,反对者可能会提出两种反对观点:

第一种观点,采取许可制有利于保证慈善捐赠不被随意使用,由于使用前监督的主要募捐即在于保证捐赠使用的合法性,因此如果政府拥有许可审批的权力,那么其对于不合法的捐赠使用计划能够直接否决,以此保证捐赠使用合法。上述观点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并不成立:首先,对于政府而言,许可制度和审批制都是对慈善组织提交的文本进行审查,其在审查环节本质上并无区别。其次,对于慈善组织而言,政府采用“许可制”使得慈善组织需要面临慈善活动不能如期开展的风险,这包括两方面:一是政府进行行政许可时间过长,使慈善组织错过或延迟慈善活动预期开展的时间,二是政府否决捐赠使用计划,使得慈善活动不能开展,而这些又将直接影响到慈善组织正常的日常运作。

第二种观点,许可制也可以对政府自由裁量的权力进行限制,即通过立法等方式规定许可的具体标准,以此防止政府的肆意裁决。但这一观点又存在自我悖论:首先,如果这一许可标准不够明确,那么政府仍将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慈善组织对捐赠的使用仍然受政府意志的控制,而其对捐赠使用计划的限制将直接影响到慈善组织是否可以开展慈善活动,最后可以归结为政府““民间慈善”的限制;其次,许可制与备案制的差别仅在于在许可制中政府能够以自己的意志对捐赠使用计划是否合法进行判断,也就是拥有自有裁量权,而如果这一许可标准明确,那么事实上政府已经没有了裁定的余地,那么这与备案制实质上就没有区别。其次,备案制能够实现使用前监督的目的。前面我们提到,使用前监督的目的在于预知和规制慈善捐赠的使用。具体来说,第一,备案制下监督者可以提前获知捐赠使用信息,从而使得监督者可以提前预知捐赠使用的时间、对象、周期、用途等,可以对其进行跟踪监督;第二,监督者也可以通过对备案文本的审查规制慈善捐赠的使用,从而避免那些违法或是明显存在问题的捐赠使用计划的实施。另外,相较于许可制,备案制下慈善组织提交的文本还可以与其在捐赠使用结束后的项目(年度)报告进行对比,与使用后监督相配合,从而更好的对慈善捐赠使用的效果进行监督,以此防止“合法的滥用”的出现。论证至此,可能有人会提出,使用前监督的第三种制度“强制公开”较之于“备案制”是否会更好?答案是肯定的。但我们仍然认为,“备案制”是我国当下最好的选择。其原因在于,“强制公开”需要以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平台的建立为基础,但这一条件的实现有很大的难度。进一步的,由于我国慈善行业目前仍然是以“官办慈善组织”为主吗,这些组织由于其行政色彩,有些组织的监督、审计属于国家监察、审计部门的职责,与民间慈善组织并不相同,而如何做到两者的统一目前也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部分地区已经采用了“备案制”进行使用前监督,但由于缺乏具体的规定,使得使用前监督仍然停留在“纸面上”。因此,笔者认为,“备案制”要实现其预期的监督目的,仍然需要具体的制度设计。

高校教材循环使用市场机制研究 篇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关系到人们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新中国成立,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 在资源和环境方面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全国上下有1700多所高校, 所有学校中大部分每年都会为在校生订购大量的新教材, 这就导致许多已用过的教材被广大师生们弃之不用, 从而造成对教材的巨大浪费。全国高校每年为在校生订购的教材量在总的纸张消费量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而旧书的不循环利用, 新书的层出不穷, 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目前, 有很多高校采取了许多不同的措施对师生用过的旧书进行回收再利用, 但形式多样, 相关的旧书管理制度不健全, 再加上宣传不到位, 统一的旧书回收模式形成不了大的规模, 难于进行管理。针对高等院校学生, 每年都要花掉数百元的书本费用, 其中除去部分的专业书籍人手一本需要珍藏外, 许多书籍都是随课程结束而被遗弃, 且新教科书购买价格昂贵。从资源角度看, 这种现象存在严重的浪费, 而且大学生从大一到大四, 每个人的教材都积攒了几十, 甚至上百本。大学旧书回收具有非凡利用意义:不仅能促进书籍的循环再利用, 从而节约木材, 减少资源浪费,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同时还可以减轻学生经济负担。

二、我国高校教材循环利用现状

(一) 我国高校教材供应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教材的供应制度是购买制, 高校普遍采用由教务处的教材科统一购买、统一发放的模式, 学生一次性使用, 使用寿命仅半年;而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教材已实现循环利用, 平均使用寿命5-10年。在我国, 高校每到毕业生毕业之际, 学生的教材在宿舍楼下堆积如山, 除了一些需要经常学习的专业书外, 大多数被当做废书废报卖掉。

据调查结果显示, 教材被卖给二手市场的比重为38.18%;废品回收为23.64%;其余教材最终基本上都会被丢弃掉。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在使用上存在着资源利用的极大浪费。与此同时, 新学期学生购买以及借阅二手书所占比重达到65.45%, 这一比例与旧教材处理方式中的比例很吻合, 但是这种“倒买倒卖”的方式却在无形当中提高了学生的求学成本。

(二) 我国高校教材循环利用呼声高、雨点小

近年来, 随着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推广教材循环使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些意识超前的高校, 大学校园内出现了由学生自发形成了二手书跳蚤市场。许多毕业生将自己用过的教材、教辅书低价卖给低年级同学, 这一举措深受学生欢迎。但是这些行为属于自发的个人行为, 高校出面组织销售二手教材较为罕见, 而且循环利用的教材主要是数学、哲学、政治等更新较慢的公共课教材, 品种和数量有限, 规模不大。尽管教材循环利用在我国不少专家已经呼吁了多年, 目前还只是停留在某些高校的试点上, 发展缓慢。教材的循环利用要从学生自发走向学校组织, 由个别高校到全国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 我国高校教材循环利用宣传不到位

充分实现“高校教材循环利用”这项措施如果能够得到行之有效的推广的话, 无疑将是实践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有力举措。然而, 目前教材循环使用在实施过程中客观存在一些问题, 实际操作也有一定难度。首先是我们的教育、宣传方面不到位, 有些同学和家长没有循环利用旧教材的意识, 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 用旧教材还没有形成习惯;有些家长担心教材的重复利用存在着卫生隐患, 用着不放心。因此, 推行教材循环使用, 应从更新观念入手, 加大宣传力度, 反复宣传其实施的必要性, 培养同学们使用旧书的习惯, 使大学生自觉地养成爱护书本、讲究清洁的好习惯, 为高校教材循环利用的实施打好基础, 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教材循环的必要性

(一) 低炭经济发展的必然

课本循环利用的目的, 就是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我国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1/2和1/4, 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3%和4.1%。资料显示, 生产1吨文化纸要用20多棵树龄20~40年树木, 需要消耗100吨纯净水、600度电、1.2吨煤和300公斤化工原料, 同时产生高浓度污水300吨。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角度来看, 课本的循环利用是非常必要的。不仅仅是经济上, 旧教材循环使用对于环境保护的巨大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二) 减轻家长经济负担

目前,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已超过2300万人。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为例, 大学生每学年教材费约为240元, 可循环利用的书本按最保守30%来算, 每人每年至少可以节约90元。按在校人数15000人, 每人每年节约90元计算, 每年可节约135万元, 一所高校尚且如此, 如果教材循环利用在全国所有高校普及, 教材资源节约空间之大, 令人咋舌。

(三) 增强学生的节约、环保意识

“静以养生, 俭以养德”, 学校可以借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精神, 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 培养节能观念和节俭作风。此外循环使用教材还可以减少教材垄断发行过程中出现的腐败行为, 净化社会风气。总之, 教材循环利用对培养学生诚信、环保、节约和责任意识, 杜绝高校教材采购中的腐败行为是非常必要的, 意义胜过任何一堂生动的德育教育课。

(四) 可操作性

调查分析报告结果显示学生使用旧教材的比例在7成以上, 这其中有63.64%的教材保存很完好, 破损程度很大的几乎为零, 这为实现教材的循环使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 学生消费群体集中, 可循环资源丰富。并且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 对教材的循环使用普遍表示支持。

四、问题的解决措施及建议

在教材为何得不到良好循环利用调查中, 有67.27%的学生认为缺少相关途径, 同时学校的集体购书方式也占很大的比重, 因此要想解决好教材的循环利用问题我们还必须借助于学校的支持与辅助。

(一) 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发挥其优势

高校很多课程理论内容少, 实践性、操作性强, 教材的使用频率远不及中小学, 完全可以循环利用。一些公共基础课程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哲学》、《军事理论》以及一些选修课的教材, 持续性好、版本更新较慢, 更适合图书馆长期保存。另外有些教师习惯以讲义为主, 考试时也主要是复习课堂笔记, 并提供一些参考书目, 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借阅, 这也为教材循环使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对于中小学图书馆来讲, 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各类型文献资源与稳定的较充裕的购书经费, 为教材的购置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在采购环节上, 高校图书馆大多有专门的有实力的供货商或与出版社直接进行业务往来, 可争取到更高折扣与更好的服务, 具有提供教材的雄厚实力。

资源共享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 也是图书馆一直致力追求的目标。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一直走在各类型图书馆的前列, 自动化与网络化水平较高。从地域分布上来看, 我国高等院校多集中在各个大中型城市, 而这些城市恰恰也是图书馆区域合作开展得较好的地区。目前, 大多数图书馆都实现了院校间的馆际互借与资源共享, 建立了共建共享的制度、流程与交流平台。同时, 由于相同课程各校所开设的时间不尽相同, 必修、选修课程各有侧重, 这为院校间更广泛的教材循环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极大提高了教材的循环利用率。

(二) 培养良好习惯, 提高同学们参与教材循环的积极性

选用科学、合理的教材, 教材循环利用的时间才更长, 更有使用价值。加强对教材研究, 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 是高校的重要使命。高校教师应加强对教材的研究, 树立精品意识, 把好教材编写关, 编不出好教材, 循环使用就没有意义;在课程教材的选用和购买上, 选用最适合的教材, 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 提高学生购买和使用课程教材积极性, 使教材循环利用良性发展。

(三) 采取销售和租赁相结合的方式处理二手教材

高校应建立教材回收机制后, 应建立教材循环利用的窗口。回收机构可将一部分教材出售, 一部分用于出租。对贫困生来说, 合理的租赁更节省。学校可根据贫困生的特点, 制定相应出售和租赁旧教材方式, 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

(四) 加强循环利用宣传力度, 强化学生环保意识

学生是书籍利用的主体。学校应培养学生节约观念, 让绿色教育观念深入大学校园。只有学生主动提供旧书资源和主动利用旧书资源, 才能全面推进教科书循环利用的进程。学校老师要大力宣传教科书循环利用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利用旧教材。加强学校和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节约观念, 让“绿色教育”观念深入大学校园, 让同学们认识到合理利用教材是在为我们共建节约型社会献出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动员更多的学生支持教材循环使用工作。只有这样, 高校教材循环使用才能走得通、行得远。

(五) 在推行模式上, 构建多元化载体平台, 扩大范围

教材循环利用如果仅仅以学校和书店为单位, 会大大限制二手教材的流通, 造成二手教材的大量积压, 也不能很好地满足各专业学生购买二手教材的需要。因此, 应积极构建多元化载体平台, 使二手教材信息在更大范围内共享, 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间教材的流动。

要实现这一目标, 可以借鉴当今电子商务C2B、B2B的模式, 建立跨地区、学生和书店共同参与的二手教材交流平台, 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和二手教材书店的作用, 从而提高教材循环利用的覆盖面和利用率。如“大学二手教材网”, 在整合二手教材流通体系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了图书的特性和二手教材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 受到书店和广大学生的青睐。

五、教材循环的意义

教材循环利用既然能产生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又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成功经验可借鉴, 但在我国推广普及却不那么容易。应先选英语、数学等改版较慢的必修课或公共课教材进行试点, 适当开放自愿订购, 鼓励学生使用循环教材, 以小见大, 在全国各城市发起呼吁, 以局部带动全局, 进而推动全国高校的教材循环使用改革。教材循环利用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轻家庭负担、培养学生节约意识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但要在全国推而广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任重而道远。高校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将教材循环利用当作一项事业去做, 充分发挥其基本功能, 利用自身优势, 积极配合学院开展课本循环利用工作, 多渠道将分散于学生手中的旧课本搜集起来, 加以整理, 使旧课本像图书馆的藏书一样在读者之间循环流通, 既能方便学生借阅, 又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领域, 加强教材的流通, 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良.高职院校教材循环使用刍议[J].高职论丛, 2006, (3) :40-42.

[2]魏秀.关于学校循环经济研究中的教材循环利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1) .

[3]沈祖芸.上海高校:细节关怀贫困生老课本循环使用[N].中国教育报, 2006-09-28 (2) .

[4]王峰.教科书循环使用之困惑[J].基础教育, 2005, (6) .

使用机制 篇5

一、消化吸收所消耗的能量占身体能量消耗总数的大约3/10:我们吃饭是为了补充能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身体特别是主管消化吸收的胃肠道功能,同时也在消耗着大量的能量,这部分的能量其实非常高,大约占总体消耗的3/10左右。我们吃完饭以后觉得困,往往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为了减少能量消耗,其实我们需要少吃。古代道家养生提倡“七分饱”,相对于古人的“七分”而言,我们通常只需要吃“五分饱”就够了。身体其实不需要太多的能量,如果我们身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正常的话,“五分饱”已经足够保证生命活动的全部能量。之所以我们今天人很多时候比较“贪吃”,一是因为饥饿给我们父辈带来的记忆非常深刻(文化原因);二是因为我们常常处于“心理饥渴”的状态,我们通过吃来缓解我们未被满足的需要(心理原因);三是出现各种各样的激素紊乱(生理原因,比如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等等)。同时,我们在饭后要给胃肠道留出半个小时左右的专门用来消化的时间,以利于胃肠道的功能正常进行,防止其他的活动影响到消化吸收的功能进行,保证人体能量的供应!

二、日常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占身体能量消耗总数的大约3/10:这里的活动包括人的工作、生活以及运动锻炼等等。对于这部分能量消耗而言,常出现的问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节律”,其核心在于工作与生活、运动与休闲之间的平衡协调。如果想达成这样的效果,那就必须学会使用高效的“时间管理”方式,比如日节律中的“四象限图”:根据紧急与重要的程度,来安排一天的工作,根据甘特图来安排一日、一周、一月、一年的工作计划和生活进程。这样就可以形成张驰有度的生命节律,保证能量不致过度的消耗,引起乏力倦怠的感觉!当然,如果能够将自己的生命状态调节到像禅宗所说的“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砍柴就是砍柴”的状态,能够时时活在当下,那才是最好的时间管理,也是最好的能量管理!

使用机制 篇6

(一) 装备使用风险的内涵。

使用风险 (application risk) 一般是指机电装备的使用风险, 意指机电装备在运行使用过程中, 所能呈现出来的实际工作参数值与其目标工作性能, 以及使用者的要求都可能存在一定差距, 也就是在购置机电设备后, 使用者要对机电设备使用的可靠性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这种风险我们一般称之为使用风险。

(二) 装备使用风险产生的物质基础。

作为装备主要构成的机电装备, 它们的性能特征是产生使用风险的物质基础。机电装备具有范围广、门类多、技术含量高、功能和重要性各异的特征。机械工业 (含航空、航天、船舶和兵器等制造行业) 和电子工业中的投资类产品均属机电装备范围。一是重大的先进的基础机械, 即制造装备的装备, 工作“母机”, 主要包括数控机床 (NC) 、柔性制造单元 (FMC) 、柔性制造系统 (FM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 、工业机器人、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设备等等;二是重要的机械、电子基础件, 主要是先进的液压、气动、轴承、密封、模具、刀具、低压电器、微电子和电力电子器件、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等;三是国民经济各部门 (包括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能源、交通、原材料、医疗卫生、环保等) 科学技术、军工生产所需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 如矿产资源的井采及露天开采设备, 大型火电、水电、核电成套设备, 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 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成套设备, 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轧制成套设备, 民用飞机、高速铁路、地铁及城市轨道车、汽车、船舶等先进交通运输设备, 污水、垃圾及大型烟道气净化处理等大型环保设备, 大江大河治理、隧道挖掘和盾构、大型输水输气等大型工程所需重要成套设备, 先进适用的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机械及现代设施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成套设备, 大型科学仪器和医疗设备, 先进大型的军事装备, 通信、航管及航空航天装备, 先进的印刷设备等等。因此, 可以发现:范围门类如此之广、技术含量高低不同、功能和重要性差异如此之大的特征, 决定了机电装备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可靠性问题, 需要使用风险的防范和规避。

(三) 装备使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任何活动都存在着风险, 尤其是包含着复杂装备系统的生产经营活动, 所使用的机电装备一般为成套电设备, 是生产成品或半成品的工业联合装置;它可以是一个工段、一条生产线、一个车间或一个工厂;可以是某一专业的单项设备;也可以是数个专业的综合设备;因而使用风险的存在几乎是一种客观必然。首先, 新购置的机电装备可能会涉及人身安全、环境保护、数量短缺、设备内在品质缺陷等方面的因素, 包括机械安全、电气安全方面的对该设备的强制性标准要求, 因而极易产生使用风险。二是新购置的机电装备的功能特点和技术参数各异, 不同的机电装备, 它们的使用目标、使用环境、使用条件、使用组织条件、使用工艺过程各不相同, 具有特殊性, 因而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纰漏, 导致使用风险。三是大型机电设备除体积超大超重外, 零部件更是种类繁杂, 因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装备系统的不确定性程度加深, 导致使用风险。四是新购置的机电装备在形成生产能力的过程中, 其运转能力具有整体性特征。它不是一项项孤立的活动, 而是由理论研究、使用训练、人才培养、装备保障等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所以, 新机电装备形成生产经营活动能力需要把它当作“项目”来进行风险的管理。

(四) 装备使用风险的影响。

机电装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使用风险会导致一系列效应发生。一是会严重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新购置的机电装备能否尽快形成生产力是关乎使用者生产经营活动全局、关乎未来竞争发展胜负、关乎生产经营活动质量建设成效的根本性问题。因而, 如对其使用风险管理控制不善, 将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与损失, 严重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二是增加了机电装备购置的慎重性。现代工业革命的发展是以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为特征的, 实践表明, 在形成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中, 机电装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而, 机电装备的购置战略变得至关重要。不仅会迫使使用者积极收集各类相关机电装备的繁杂技术信息和使用信息, 深入分析相关装备资料, 全面考察国内外供货渠道, 深入比较鉴别各种规格型号机电装备的技术指标和使用性能, 慎重考虑购置决策, 以挑选那些质量高、性能好, 使用可靠性高的机电装备, 以防范和规避各类使用风险。

二、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机制的内在机理

(一) 风险补偿的内在原理。

风险补偿又可称作风险报酬或风险价值, 一般是指投资人因承担投资风险而要求的超过货币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报酬。投资者在无风险条件下进行投资所要求得到的报酬率, 属无风险报酬, 即货币的时间价值;但现代经济的高度不确定性使得市场处处充满了风险, 同时投资人追求的也常常是水平较高的风险报酬;因而, 投资所冒风险越大, 要求获得的 (预期的) 利润率就越高, 就成为了风险补偿的基本原则。但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投资的风险补偿率 (预期报酬率与无风险报酬率的差值) 与风险增减率之间的互动, 并不会遵循投资人心目中的风险与报酬的交换比例, 即投资人心目中通常要求:风险补偿的增加比率要大于风险的增加比率, 因而, 要求投资人慎重评价他的投资计划, 以追求其价值目标:如果要冒较大的风险, 要有足以补偿较大风险的预期报酬。只有当风险与报酬的这种交换是对应的时候, 该计划才是可取的。对于大多数投资人来说, 重要的是要保持高度的风险补偿意识, 并依据经验和简单的数据来执行风险补偿的增长率大于风险的增长率的原则, 因而风险补偿原则是风险管理的积极原则。

(二) 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的必要性。

装备的使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但我国机电装备制造业的相对落后性, 增加了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的迫切必要性。在使用风险背景下, 国产首台 (套) 装备的被购买和被使用, 在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 这是由于我国机电产品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 创新能力不足, 主要机械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不足5%的现实所决定的。一是产品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近年来, 我国机电装备取得了很大发展, 但产品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从产业竞争优势角度看, 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基本是低或中低技术密集产业和产品, 而高技术密集产业和产品则大多处于竞争劣势。即使近几年发展较快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产品主要也是计算机外部设备、电子元件、通信设备和家用视听设备, 大部分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 是技术密集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低端产品。二是对外技术依存度居高不下, 产业发展受制于人。大部分机电装备的迅速发展是建立在大量进口技术装备和元器件基础上的, 光纤制造装备、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石油化工装备的进口依赖程度最高, 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市场也有一半以上被进口产品占领。三是我国机电装备创新能力依然较弱。机电装备产品创新所需技术的广度和深度均超过一般产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依靠外资流入带来先进技术设备, 而且多以生产线和最终设备为主。三是从总体上看, 我国机电装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远未成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主体。我国的制造业总量规模占全球的6%, 研发投入仅占0.3%。发达国家机电装备企业研发投入通常占销售收入的4%~10%。据统计, 我国2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从产品竞争力看, 我国主要机械产品中,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还不到5%。另外, 我国机电装备不仅缺乏核心技术, 而且缺乏国际知名的自主品牌和世界一流企业。因此, 国产机电装备产品的市场选择范围受限制;机电装备产品的质量保证风险大;机电装备产品的维修保证受制约,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所以, 在同等条件下, 购买使用者更偏爱非国产机电装备, 损害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三) 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的利益关系。

1.四大利益主体。

一般而言, 鉴于机电装备具有技术要求复杂、价值量奇高、以及使用风险巨大等特点, 一般超出购置使用方的经济承受能力, 因而, 需要对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的购置方给以激励和风险分担, 所以常常存在四个相关利益方:机电装备生产供应方、机电装备的购置使用方、机电装备购置的融资银行以及政府的相关协调部门。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的出发点是, 提高使用方购置国产首台 (套) 装备的积极性, 强化银行在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融资工作中的主动性, 保证国产首台 (套) 装备的顺利交付使用, 实现机电装备生产供应方的利益, 满足大型成套国产机电产品存在的真正市场需求, 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 增强国民经济实力。因而, 从本质上讲, 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是使用方、银行、供应方和国家政府之间在首台 (套) 装备使用方面建立的一项市场契约。

2.使用方利益。

鉴于我国机电装备技术相对落后、尖端部件开发能力不高, 成套开发能力开发经验不足, 以及国外同类产品竞争剧烈的客观现实, 对购买使用方来讲, 既需要克服国外同类产品的诱惑, 有需要承担国内同类产品相对较大的使用风险, 因此, 国家应对购置使用方所承担的使用风险做出一定补贴, 同时激励使用方偏向国内市场的采购。政府如果不考虑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使用的特殊风险和国内外的实际情况, 对使用方的利益缺乏考虑, 将影响使用方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的积极性, 导致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生产方的生产价值得不到实现, 并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另外, 鉴于信息不对称的客观现实, 以及装备使用者的“理性”行为, 极易产生机电装备在使用过程中风险严重程度被夸大等问题, 因而, 国家也应对使用方所故意导致的使用风险做出一定约束。政府如果对购置使用方的利益缺乏约束考虑, 将导致使用方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的道德风险, 导致生产方和银行的利益受损。

3.银行利益。

对提供融资业务的银行而言, 从性质上看, 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融资是一项政策性金融业务, 而银行又是商业机构, 由银行来开办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融资业务, 国家应该给经办银行予以一定的价值补偿。再者, 鉴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实, 以及机电装备购置使用者面临的巨大使用风险, 以及装备使用者的“理性”行为, 极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还款拖欠问题, 因而, 国家也应对银行放贷本、息回收所承担的风险做出一定补贴。因此, 政府如果不考虑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贷款的特殊性和我国的国情, 对银行的利益缺乏考虑, 将影响银行开办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贷款业务的积极性。

4.供应方利益。

鉴于我国机电装备相对落后的客观现实, 以及国外同类产品的剧烈竞争, 国家应对生产供应方做出一定的生产资金支持和市场保证激励, 促使其完成所肩负的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历史使命。政府如果不考虑国产首台 (套) 装备生产供应方所肩负的使命和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情, 对生产供应方的利益缺乏激励, 将影响国产首台 (套) 装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的生产积极性, 导致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后劲不足。另外, 鉴于信息不对称的客观现实, 以及装备生产供应者的“理性”行为, 在利益的驱动下, 在国家优惠政策的保护下, 极易导致生产供应方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和交货时间等风险问题, 因而, 国家也应对生产供应方所故意导致的产品质量风险做出一定的利益约束。政府如果对生产供应方的利益缺乏约束考虑, 将导致生产供应方生产制造国产首台 (套) 装备的道德风险, 导致购置使用方和银行的利益受损。

5.政府利益。

众所周知, 政府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 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的利益中, 承担着协调使用方、供应方和银行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 需要平衡其间的利益得失, 保证相关方的利益实现;化解和防范弱势主体的风险。在完成这些使命后, 最终实现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历史使命, 同时获得财政税收收益和政治收益。

因此,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仅就资金的流转而言, 在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的过程中, 银行是权利享有者、是受益方, 只要经办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融资贷款业务, 就有在收回放贷本金与利息之前, 先获得由政府财政和购置使用方共同支付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权利, 从而降低其承担的还款拖欠的风险系数。购置使用方是义务承担者, 只要存在购置使用欲望, 申请并获得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贷款的资金, 购置了机电设备, 就承担着通过银行向生产供货方支付货款的责任。生产供应方是受益方, 只要生产出合格的国产首台 (套) 装备, 就可以通过银行融资, 保证收回由政府财政和购置使用方共同支付的货款专项资金的权利, 从而降低其承担的货款拖欠的风险系数。

三、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机制的政策取向

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机制, 意味着国家为促进国产机电设备购买使用方的积极性, 兼顾相关方的利益, 完善约束激励机制, 防范和化解使用风险的机制举措。

(一) 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机制的基本目标。

平衡机电装备购置使用方、生产供应方、融资银行等相关利益方的利益得失, 应成为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机制的目标。不论是购置使用方、生产供应方, 还是融资银行, 它们的利益都严重影响着机制的构建和正常运行;任何一方的利益得不到满足都会严重影响到其行为方式;任何一方的利益得到了过度保护, 都会损害相关方的利益;任何一方的利益欲望得不到有限遏制, 都会导致机会主义倾向的产生, 导致道德风险;从而导致机电装备购置使用方、生产供应方、融资银行等相关利益方的利益失衡, 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机制的架构瓦解或运行受阻。

(二) 构建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的信息沟通机制。

现代信息技术系统通过信息搜集、加工处理, 整合和辅助决策的过程, 对搜集处理信息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以保证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相关利益主体的诉求表达, 以及保证政府对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进行监督协调职能的正确履行。一是通过建立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的系统信息平台, 统一数据接口标准, 构建相关利益方之间的信息网络站点, 实现机电设备购置使用者、生产供应者, 以及它们与银行和政府之间的网络联接和数据传输, 可以增加其间的信息对称程度, 减少机会主义倾向。二是通过构建基础信息运作机制, 做好信息化基础性工作, 构建业务培训机制、基础数据把关机制, 以实现业务管理信息化、数字化、科学化, 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 构建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的基金运作机制。

在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的过程中, 鉴于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的收益和承担的风险存在严重的不均衡, 各个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动机各不相同, 因此, 有必要针对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补偿措施, 进行合理均衡的补偿。一是通过建立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同出资构建的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基金, 对购置使用者的购置行为实行贷款财政贴息补偿;对使用方的贷款或投资行为, 降低或减免其税金;对使用该装备的生产行为可适当减免营业税、降低或返还所得税等, 以激励其购置积极性;对使用风险控制较好的企业进行贴息奖励, 可以约束其减低使用风险。二是通过对开展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的业务的银行, 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和差别利率政策, 增加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 鼓励和引导银行拓展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贷款业务, 强化其开展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业务的内在动力。三是通过建立财政贷款担保基金, 对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贷款, 明确其财政担保范围、担保条件、担保流程等, 加大财政资金对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贷款的担保力度, 加快银行贷款流程, 让银行风险管理吃“定心丸”, 确保生产供应方货款利益的实现。

(四) 构建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的意外保险机制。

通过财政拨款组建政策性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的保险机构, 也可在保险基础较好的地区设立专业性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的保险公司;或通过对现有商业性保险公司, 按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保险的业务比重给予相应保费补贴, 免交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保险营业税等, 鼓励现有保险机构积极开发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贷款保险新品种, 以降低或化解设备购置使用方的使用风险, 增大其购置国产装备的积极性。或通过由财政、保险公司和商业金融机构共同出资成立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保险基金, 或创造条件组建再保险公司, 以实行再保险, 以增强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保险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军, 于魁龙, 王良曦, 宋海军.装备使用风险管理研究[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07, 21 (2)

建立宅基地使用权入市机制的思路 篇7

1. 必要性

首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不仅要提供改善原有市民生活需要的空间, 还要提供接纳农村转移人口生活工作需要的空间, 同时还要留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扩容改建的空间。但各地所能获得新增建设用地需求缺口却逐年扩大。因此, 如何突破土地制约瓶颈成为各级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其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在占用城市住房用地资源的同时, 家里的宅基地由于缺乏退出和流转机制却长期闲置, 形成双重占地、浪费资源。因此, 化解城市化进程中村庄和城市同步扩张矛盾迫在眉睫。

最后, 自农业税取消后, 征地收益分配中农民应得利益分配被剥夺, 引发大量矛盾。根据有关统计, 因土地征收而进行的上访占了整个农民上访总量的65%以上, 而且我国城乡暴力拆迁与暴力抗征事件的80%也发生在农村集体土地的征收和补偿中。地方政府本应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和国家紧缩地根宏观政策的执行者, 但为了增加土地财政收入, 却出现了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土地违法现象。

综上所述, 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已是大势所趋。探索建立宅基地入市机制不仅可以缓解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镇建设供地紧张局面, 而且可以促使农村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更重要的是可以缓解民间一度因征用宅基地出现的紧张关系。

2. 可行性

在十七大“逐渐缩小征地范围”的政策导向下, 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所需的巨大空间只能直接来自于集体土地, 同时在18亿亩耕地红线的约束下, 确切说只能来自于存量集体建设用地, 而我国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多数以农民宅基地形式存在。所以农民宅基地入市已经是大势所趋, 且这一趋势在一些政策法规法律中已经逐渐加强。

早在2004年10月, 国发[2004]28号文件中明确提出, “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 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

2007年实施的《物权法》规定, “乡镇、村企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 其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此处使用了“等”字, 为今后的立法埋下了伏笔。根据这个“等”字, 可以延伸出很多新政策、新制度。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规定, “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 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上述规定, 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主体扩大到本集体以外的单位和个人, 为允许存量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明确了方向。

从这些政策法律可以看出, 国家对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控制正逐步松绑。

同时, 允许宅基地自由出让、转让、出租和抵押, 并与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同权”, 不但不会出现以“农民监护人”的身份自居者所担心的“农民会因此失去住房保障, 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 而且通过“还建”、“联营”、“入股”等方式参与宅基地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 将给农民带来更大的收益, 从而实现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允许宅基地入市, 不仅可以降低城市居高不下的房价, 提高农村不动产价值,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 而且为农民融资发展提供了可行的道路, 可以解决农民多年梦寐以求的发展权问题。

二、城市化进程中宅基地入市的思路

当前的宅基地问题主要是城市化所引起的人口的流动性导致对空间刚性需求与宅基地区位的固定性产生的闲置浪费之间的矛盾。因此, 要解决宅基地问题, 必须以破解此矛盾为着力点, 寻求宅基地制度的整体性变革。

1. 除旧布新, 制定新法

首先, 必须彻底废除目前法律中有关限制宅基地自由流转的条款, 规定国家拥有土地最终处置权和宏观配置权, 农户拥有包括宅基地在内土地微观使用权、收益权以及一般转让权;宅基地可以转让、出租、抵押、继承及赠与;允许宅基地在城乡居民之间自由流转;其次, 修改《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 明确宅基地入市的对象、条件、范围、方式, 以及流转的主体、程序、收益处置与管理等, 为其入市提供法律依据;最后, 制定城乡统一的《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彻底实现同地同价, 同房同价, 为缩小城乡二元差距,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扫清障碍。

2. 核资清产, 确权登记

宅基地使用权作为用益物权, 做好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实现入市有序流转的前提, 也是堵住“一户多宅”不正当来源的有效手段。因此, 对宅基地以户为单位进行核资清产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了, “核资”即核实农户宅基地资产, 包括宅基地界址、面积、质量、地上地下设施等和所承载的权利职能及相关经济利益;“清产”, 即明确宅基地的产权内容、结构、归属及流转状况。应由国土资源部门作为农村房地产的唯一登记机关, 且“房地”证件合一。依托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 做好宅基地地确权登记颁证。

3. 重新布局, 分配利益

首先, 规定自允许宅基地入市之日起, 停止新增宅基地的审批, 所有入市流转的宅基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其界址、面积及权属等以登记在册的地籍资料为唯一依据, 同时对登记在册的超标宅基地每年按超标面积大小累进收费, 以促使农民尽快将超标的宅基地入市流转。

其次, 基于宅基地是划拨的集体土地, 其上房屋是个人私有财产的双重性现实, 故宅基地及房屋转让收益首先应归属各自所有权人。

最后, 宅基地交易由买卖双方按照市场价格自由交易, 政府不参与其中, 政府通过征收基础设施配套费以及宅基地流转、保有等环节的税收来实现对财富的“二次分配”, 逐渐从不可持续的“卖地财政”向可持续的“税费财政”转型;同时规定“初次”交易上缴集体组织的土地使用权补偿金额以当地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为上限, “二次”交易免缴上述费用, 以繁荣农村土地市场。

4. 以地换房, 稳步推进

根据土地用途管制, 村庄分为撤并村庄和保留村庄。因为规划撤并村庄具有不得翻建、改建、抵押的规划属性, 所以政府要引导占宅基地总量大多数的撤并村庄内农民参与宅基地流转, 为城市发展拓展空间。

首先, 要制定公平合理的流转补偿标准, 对规划撤并村庄内的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的, 经当地国土资源部门核准, 签订退出合同并办理公证后按照宅基地面积一半的置换标准, 换取小城镇内住宅, 迁入小城镇居住。退出的宅基地经复垦为耕地后的建设用地指标可由市、县政府统一使用, 也可以在省内进行有偿流转。这样通过建设用地的空间转移及附着其上的人口流动, 不仅促进耕地规模化经营, 而且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同时加快推进农民进城步伐。

使用机制 篇8

数字图书馆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普遍应用基础上, 利用数字化手段, 以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为处理核心, 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管理, 通过高速宽带通信网络设施相连接和提供利用, 实现资源共享的超大规模、分布式数字信息系统[1], 它具有业务管理自动化、馆藏档案数字化、信息组织标准化、信息存储海量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和档案信息社会化等特征。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流程为:问题接收——提问解析和分派——档案馆员作出答案——答案发送——跟踪, 即数字图书馆用户提出问题;图书馆员对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而确定需要哪些信息;图书馆员对问题进行商议, 识别并挑选能够提供答案的具体参考工具, 挑选能提供答案的参考源;图书馆员把挑选出的信息传递给用户[2]。但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给相关主体带来损害, 因此应当在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的同时, 充分保障信息的安全与相关主体的利益, 避免相应的著作权风险。

2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合理使用所面临的著作权问题

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一些著作权问题。

2.1 馆藏资源数字化

馆藏资源数字化涉及到著作权人的复制权。我国2001年修订的《著作权法》[3]第10条第1款第5项规定, 复制权是指“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数字化复制的问题, 但它的开放式规定已将数字化复制包含其中。数字化的对象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不享有著作权保护的信息资源, 主要包括: (1) 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 如法律、法规, 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献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以及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等, 对于这部分信息资源, 数字图书馆完全可以自由使用, 包括将其数字化上传到网络上供用户自由使用; (2) 超过著作权保护期的作品 (对于自然人, 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对于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作品, 保护期限为作品发表后50年) , 如古代文学作品、古代档案、地方志等, 这部分作品的数字化无需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 也不需要支付报酬, 但必须尊重作者的精神权利, 如署名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另一类就是仍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显然不能随意地进行数字化。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可以参照外国的立法, 适当扩大数字图书馆数字化的范围。首先, 关于数字化的目的, 可以是为了陈列、保存、替换已损坏的、丢失的或者被盗窃的作品而进行数字化;此外, 如果作品的原始形式已经过时, 阅读作品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已不生产或者已无法在商业市场上以合理的价格获得, 则允许图书馆以新的形式复制该作品。其次, 关于数字化的对象, 可以扩大到本馆及相同性质的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收藏的作品。再者, 关于数字化的数量, 可以复制3份, 1份供用户使用, 另2份供保藏之用。

2.2 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是数字图书馆的核心, 主要分为购买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两种类型。 (1) 购买数据库。出资购买的数据库, 其涉及的著作权问题已由数据库出版商解决, 但数据库本身属于汇编作品, 在购买时要注意与数据库出版商签订使用协议, 主要包括用户定义条款、使用方式条款、保密条款和技术支持条款等。只要严格遵守这些条款, 一般不会发生侵权纠纷。在签订的协议中, 应当特别注意用户定义条款和保密条款, 这直接关系到数据库的合法用户群和技术秘密, 是最容易发生侵权危险的环节。 (2) 自建数据库。自建数据库是依托馆藏作品或其它资源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自己开发建设的特色数据库, 一般包括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书目数据库在开发过程中基本上不存在著作权问题, 但必须尊重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利。对于文摘型数据库, 公众普遍认可的观点是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行为, 无须经过权利人的同意, 也无须付酬。在编写文摘时要注意, 使用著作或他人编写的文摘时不能随意修改, 摘编时要保护原文摘的完整性;数字档案馆自己编写的文摘, 应该享有著作权。由于文摘数据库制作时涉及到的著作权人太多, 数字档案馆可以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机构付酬[4]。而全文数据库的开发中, 除了涉及公有领域的作品和不适用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外, 在使用作品时必须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根据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 数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都可以看作是汇编作品。汇编作品是著作权人享有著作权的一项重要权利。对全文数据库的建立, 除超过著作权保护期的作品和公有领域的作品外, 在对原文数字化传播时, 必须征得作品版权人许可并按规定支付报酬;对于购置的报刊类篇名数据库或全文数据库, 应事先与出版商达成协议, 允许在局域网如校园网供本校用户使用。

2.3 信息服务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合理使用问题包括: (1) 参考咨询工作。其发生著作权侵权的危险主要存在于咨询用户的范围界定和收费与否。为协议之外的非法定用户群提供咨询服务, 超出了对作品使用的范围, 会侵害著作权人的作品传播权, 如果是有偿咨询服务, 则发生侵权的风险大大增加。 (2) 馆际互借服务。根据著作权法, 数字图书馆之间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应该是一种有限制、受控制的行为。开展馆际互借服务时, 应提高侵权的风险意识, 判明借方的作品使用动机和目的。对以个人学习和科研为目的的用户, 可界定为合理使用, 但要慎重控制好收费标准, 以确保服务没有赢利色彩;而对于来自商业或产业的用户, 就应加收相应数量的版税补偿给权利人。 (3) 联机检索服务。数字图书馆在网络检索时采用有偿或无偿的方式为用户检索网络中由数据库服务商、电子网络出版物检索中心等提供的数据库信息, 从某个数据库中套录内容而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将检索结果套录下来或累积起来存在本馆数据库中等, 这种做法可能损害了数据信息提供者的利益, 侵犯了数据库专有权。在联机检索和数据库开发建设中, 应特别注意避免使用他人数据库的全部或实质部分, 需进行独创性编排, 开发具有自身特点的数据库。此外, 侵权危险还存在于文献采购过程中, 如采购盗版复制品等。

2.4 技术软件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运作需要大量计算机软件的支撑, 其软件的权利归属也是著作权保护的重要问题。其使用的软件可分为通用软件与专用软件两类。对于通用软件, 应采取正常渠道购买获得使用权, 而不能采取非法盗版手段, 以免侵犯软件著作权人的正当权利。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5] (2001年) 规定, 软件著作权人享有自己开发的软件的使用权、使用许可权、获得报酬权和转让权等合法权利。当然, 目前网上公共软件资源相当丰富, 允许随意下载、复制、修改, 但其中有些只是试用软件, 仍受著作权法保护, 故应注意其版权状况的说明。

2.5 其他

(1) 引用。网页的著作权问题包括网页本身和网页内资料的著作权问题。网页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作品而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数字档案馆不能直接地完全引用网页本身, 否则便侵犯了网页制作者的著作权。关于网页内的资料, 一类是不被著作权保护的信息资源, 如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另一类是仍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适当的引用属于合理使用。 (2) 链接。所谓链接 (Hyperlink) 是指通过使用超文本标示语言编辑包含标记指令的文本文件, 在两个不同的文档或同一文档的不同部分建立联系, 从而使访问者可以通过一个网址访问不同网址的文件, 或通过一个特定的栏目访问同一站点上的其他栏目[6]。按照链接目标页的不同, 通常将系统间的链接分为“外链”和“内链”。外链又称普通链接, 它链接的对象是网站的首页, 这时屏幕上显示的是被链网站的全部内容。内链又称深度链接, 它与普通链接的区别是链接标志中储存的是被链接网站中的某一页而不是该网站的首页。链接被认为是合理使用, 但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尊重著作权人的精神权利;不能损害被链者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如果被链者有权利保留声明或向设链者做出不愿意被链接的意思表示, 就不能适用合理使用。 (3) 浏览和下载。用户对数字图书馆的馆藏进行浏览, 只要不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 也属于合理使用。传统图书馆之所以能够无限制地向用户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 在于其受到时间、地域、复制成本以及传输方式等方面的限制, 作品的传播范围不广, 对著作权人造成的损害非常微小。因此, 数字图书馆只有对数字作品的传播进行限制, 才不会对著作权人造成太大的损害, 从而被认为是合理使用。

3 规避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合理使用问题的措施

3.1 著作权保护意识

数字图书馆在提供信息服务过程中, 要不断增强著作权保护意识, 自觉执行有关著作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做好信息服务的著作权保护工作。为此, 要不定期地举办有关网络著作权知识的培训讲座, 增强计算机管理人员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使之充分认识到侵权的危害性和维权的重要性。在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过程中, 不仅要正确鉴别各类著作权益, 防止侵犯他人权利, 同时应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避免不必要的著作权纠纷和损失, 确保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

3.2 著作权法和合理使用制度完善

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合理使用问题, 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过于简单, 在司法实践中的适应性也不强[7]。我国著作权法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做出调整和完善: (1) 赋予公益性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的主体地位, 将那些商业性的数字图书馆公司排除在外。 (2) 将数字化和暂时复制明确纳入复制权的概念中, 规定不可避免的、不具有经济价值的暂时复制为合理使用。 (3) 明确数字图书馆可进行数字化的范围, 规定数字图书馆可以为陈列、保存、替换已损坏的、丢失的或者被窃的作品之目的而对本馆收藏的或其他公益性的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收藏的作品进行数字化。如果作品的原始形式已经过时, 阅读作品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已不生产或者已无法在商业市场上以合理的价格获得, 允许数字图书馆制作该作品的新形式复制品。 (4) 明确数字图书馆可将数字作品传播的范围, 对于受版权保护的作品, 只能在馆内提供全文浏览, 并且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允许几个用户全文浏览同一作品。 (5) 明确数字图书馆的馆际互借问题, 应出于个人学习或研究目的的用户请求, 可以提供附有版权声明的数字化复制件, 但馆际互借所传递的复制件在传递完成后应该及时销毁, 数字图书馆不得在传递后对该复制品进行保存。

3.3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建立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是指著作权人及著作权相关的权利人通过授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后者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前者主张权利, 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邻接权的诉讼、仲裁活动[8]。在数字图书馆条件下,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不仅可以代替数字图书馆转交作品使用费, 还可以解决海量许可的问题。作为权利人和数字图书馆之间的中间人,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与数字图书馆洽谈使用条件、发放许可证, 并将图书馆付的费用在著作权人之间进行分配。此外,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还要代替著作权人行使监督作品使用的权利。通过这样的方式, 一方面数字图书馆得到著作权人的明确授权, 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 又保护了著作权人的利益。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还不完善,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 建立著作权处理中心。如美国的CCC (Copyright Clearance Center) , 作为非营利团体, 向作品使用者和作者、出版者提供集中复制许可和使用费支付服务, 主要通过两类合同进行, 其一是中心与著作权人之间的合同, 其二是中心作为著作权人的代理人与使用者团体之间的合同。合理使用制度是著作权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平衡了著作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利益。目前, 我国应该分析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所面临的著作权问题, 并借鉴国外的立法和司法经验, 最终完善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条款, 以适应新的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新的技术条件下, 数字图书馆在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的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著作权问题和纠纷, 其中很多问题都超出了合理使用的范围, 此时,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 促进数字图书馆与著作权人之间的交易, 通过签订合同, 规定著作权人与数字档案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保证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

3.4 技术保护措施采取

所谓技术保护措施 (TPM) , 是指在正常运行中版权人和相关权利人为有效控制、防范或阻止他人非经授权访问、接触作品或使用其作品而主动采取的技术保护措施。按TPM的功能不同, 分为控制访问或接触作品的技术措施和控制使用作品的技术措施两种。我国新《著作权法》第47条 (6) 也有关于TPM的规定。因此, 数字图书馆可以利用技术保护措施, 使自己开发的各种数据库和经授权的、合理使用的或法定许可的作品避免被他人非法复制、套录和下载, 达到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 如访问控制技术、密匙管理与算法技术、数字水印技术、VPN技术、防火墙技术等, 这些保护技术和措施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摘要:结合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合理使用面临的著作权问题的逐一剖析, 提出从著作权保护意识、著作权法和合理使用制度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建立、采取技术保护措施等规避数字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合理使用的问题, 保障其信息服务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合理使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卢共平, 吴翻.数字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模式[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1 (3) :60-62.

[2]李培.数字图书馆原理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2001修正) [EB/OL][2009-08-08].http://www.sipo.gov.cn/sipo/flfg/bq/fljxzfg/200703/t20070327_147442.htm.

[4]傅长青.数字档案馆版权保护若干问题探讨[J].浙江档案, 2006 (4) :31-32.

[5]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EB/OL][2009-08-08].http://www.ihep.ac.cn/d iv7/bhtl.htm.

[6]马骁.网络链接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分析[J].河北法学, 20 (1) :11.

[7]王知津, 潘永超.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问题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 2009 (1) :21-24, 59.

使用机制 篇9

关键词:COM+,角色,安全

Web应用程序的高速增长直接导致了相关安全事件的增加,维护基于Internet的站点的安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站点安全性包括身份验证和授权。身份验证是通过检查用户的凭据(如用户名和密码)并根据某个权限验证这些凭据,找到和验证用户标识的过程。授权是确定是否允许用户执行其请求的操作的过程。

一、站点安全性

Windows操作系统、分布式COM (DCOM),IIS,Asp.NET以及.NET Framework提供了各种机制是用户能够利用COM+应用程序来对用户或.NET Framework程序集执行身份验证,并确保对资源的授权访问。

1.软件限制策略。软件限制策略是使计算机远离未知的代码。不信任的代码只能运行在一个受限制的环境里面,这个环境为沙箱(sandbox)。在沙箱里面它无法对安全敏感的任何信息进行访问。

2.IIS安全提供了三种身份验证机制。IIS安全提供了基本身份验证,Digest身份验证和集成Windows身份验证。基本身份验证要求访问web时要求输入windows的用户名和密码;Digest身份验证万维网联盟采用的一个补救措施,针对基本验证的弱点进行了修正,集成Windows身份验证针对计算机,不在网络上传送用户名和密码。

3.ASP.NET安全性。ASP.NET支持两种新型身份验证机制。一是窗体身份验证:通过使用HTTP客户端重定向,未经身份验证的请求被重新定向到一个HTML窗体。一是Passport身份验证:Password是由Microdoft提供的一种集中身份验证服务,它为成员Web站点提供了一种单一登陆和核心配置服务。

二、基于角色的安全

基于角色的安全是一个由COM+提供的自动服务,它能够为COM+应用程序构造并且实施一个访问控制策略。因有灵活、可拓展的安全配置模型,在组件内实施安全控制时,基于角色的安全机制提供了诸多好处。

1.角色。角色就是一个拥有相同权限的成员组,成员的权限是以角色为基础的。角色的好处在于只管角色的权限,而不处理所属角色成员的权限。

2.COM+基于角色的安全。在COM+基于角色的安全中,配置COM+应用程序时,向角色中添加账户或者从角色中删除账户,不会涉及代码的修改。

3.授权客户端使用角色。利用角色建立一个安全策略可以指定让谁进入,以何种权限进入,并且可以访问哪些资源。在开发com+应用程序时,利用角色可很好的分配权限。配置时,只要把现实的用户和组添加到角色中就行了。

4.声明安全。使用声明性基于角色的安全,可使用“组件服务”管理工具或者管理对象模型的方式声明角色,并将它们指派给应用程序资源。在什么地方以及以何种方式来设置声明安全,会决定在什么地方为你的应用程序划定安全边界。进行商业代码的开发时,要考虑安全性,否则以后再添加安全代码,是一个很费力的事。通过角色,我们就可以有效的保护某些组件和接口。

5.编程方式实现安全。通过编写API代码来实现角色安全。通过编程方式检查安全程序是否启动,并且一个调用方或者一个具体的用户是否处在一个指定的角色里。

三、实现COM+基于角色的安全

COM+允许在两个级别上启用安全:应用程序级别和类级别。使用ApplicationAccessControl特性,可以设置应用程序级别的安全。使用ComponentAccessControl可以为应用程序里的每个类设置组件级别的安全。因此可以使用这个特性来配置身份验证和模拟设置。

1.启用应用程序安全。启动应用程序级安全,可以在“组件管理”工具中,“属性”对话框、“安全性”选项卡上的设置。也可使用ApplicationAccessControl特性通过编程实现。

2.使用SecurityRole和SecureMethod特性创建角色。应用程序启用了安全后,应该创建角色。通过使用SecurityRole和SecureMethod特性创建角色。(1) SecurityRole特性可以创建角色,并将角色指派给应用程序、组件、接口或方法。(2)SecureMethod特性可以实现通过相关接口来调用方法时执行访问检查。Secur i tyRole特性指派角色给应用程序或组件。应用SecurityRole特性确保了该角色存在于应用程序配置中,并且与其目标组件关联起来。

3.使用lsCallerlnRole和lsSecurityEnabled来实现基于角色的安全。利用api调用来解决,NET Enterprise Services不仅提供了CountextUtil类和IsCallerlnRole方法和IsSecurityEnabled属性,还提供了,该类提供了关于用户角色成员标识的信息,并提供对调用链信息的访问。SecurityCaIIContext类有IsCallerlnRole方法和IsSecurityEnabled属性。IsCallerlnRole方法可以确定当前的调用者是否是具有权限角色的成员,如果是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如果没对当前对象启用安全检查则始终返回true。IsSecurityEnabled属性可以确定对对象基于角色的访问检查是否被启用。

四、小结

Com+安全选项和概念是安全部署应用程序的基础。基于角色的安全为保证com+应用程序的安全提供了最为灵活和最为细致的机制。

参考文献

[1]孙三才张智凯许薰尹编著:C#与.net Framework实战演练.中国铁道出版社

辽宁省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机制研究 篇10

关键词: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机制,农村

1 辽宁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机制法律内涵分析

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特有的用益物权,是农村的居民在依法取得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宅基地上可以建造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并对宅基地进行占有、使用和有限制的处分的权利。宅基地使用权具有严格的无偿使用性、身份性、从属性、永久使用性及范围的严格限制性等特点。 《土地管理法》第62 条规定,农民一户一宅,并且这处宅基地面积要符合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土地管理法》第63 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建设。通过我国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虽然是 “地随房走”,可以随着住房的转让而转让,但是结合有关的法律法规可以看出,宅基地的转让仅限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不得向城市居民转让或者用于非农建设。

我国 《土地管理法》等法律的规定为宅基地的退出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为宅基地的退出提供了现实的基础。辽宁省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缓解城市化与土地之间的矛盾,不断开发新的研究项目,促进辽宁省农村宅基地的快速有效退出,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的紧张局面。为相关部门制定农村土地政策,完善相关土地制度,解决宅基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应的政策参考。

2 辽宁省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存在的问题

2. 1 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机制缺乏可操作性

现行的法律虽然对于辽宁省宅基地的退出和流转有一些法律条文规定,但是大部分都是原则性的,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对于现实中的宅基地退出不能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物权法》对于宅基地的退出和流转有一定的规定,但是按照这些条文,农村宅基地只能转给本集体经济组织的一些内部的成员,但对于有资格申请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宅基地的成员来讲,这些规定对于辽宁省宅基地的退出和流转没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 2 宅基地使用权退出与现有法律规定存在冲突

按照我国的 《继承法》规定,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均属于遗产。按照这一规定,辽宁省农民在自己申请的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属于公民死亡后的遗产,依法是可以继承的。根据 “地随房走”的相关规定,宅基地是可以跟随着房屋继承的,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也是如此。但是,当继承者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但已经依法申请宅基地,另一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者是城市的居民时,则继承的发生违背了 《继承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因此,为了与法律和其他政策法规相一致,辽宁省宅基地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宅基地退出机制,以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2. 3 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缺乏保障措施

土地对于辽宁省的农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源,同时也是很重要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措施。因此,辽宁省宅基地的退出需要相关的保障措施,以此来弥补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损失的价值,保护好农民的切身的合法权益。然后,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和相关的社会福利措施还有待于完善,无法为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要想解决目前农村宅基地大量闲置、面积超标和一户多宅等问题,必须尽快建立宅基地的有偿退出和保障机制,促使各方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机制中来,从而从根本上缓解用地矛盾。

3完善辽宁省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机制的法律建议

3. 1 改革并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辽宁省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如何既保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又保护好有限的耕地资源,是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一直着重考虑的问题。因此,相关法律法规应当适应社会发展的现状,《物权法》关于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转让应该参照 《土地管理法》 等法律的有关规定。《物权法》和 《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应当明确宅基地退出后的补偿机制,政府应当适当补偿农民的财产损失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放弃。为了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满足社会和经济的改革需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制度的建立势在必行。只有宅基地使用权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才能是辽宁省宅基地使用权退出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相应的退出机制才能够不断地完善。

3. 2 对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积极开展试点探索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生活。为了保障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 下转P45)( 上接P39) 的利益,应该加快相关法律的建立积极探索出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目前,我国有些省份已经开始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的模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而为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辽宁省作为东北的龙头老大,在探索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机制中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可以通过一次性补偿的方式,鼓励农民自愿的退出农村宅基地,为农民们在城市购买商品房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这样做既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宅基地的闲置问题,又可以缓解了建设用地的紧张问题,更加有利于推动城镇化的发展。辽宁省相关部门分析了国内各省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情况,又总结了我国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机制相关法律问题。通过对我国各省近年来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机制的探索和改革,根据科学的学理逻辑进行系统梳理,抽象出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机制的实践基础。

3. 3 建立宅基地使用权退出保障制度

为了弥补农民因为退出后的经济损失,应该给予农民一定的经济补偿。因此,辽宁省可以通过建立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后补贴和补偿机制,从而促使农民更加积极主动地退出宅基地,也能更好的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了建设新农村,实现宅基地的节约和高效利用,推动城乡的一体化建设,辽宁省在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机制中应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应该根据农民的不同需求建立不同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来满足农民的需求,使农民没有后顾之忧,完善社会各种福利机制,保障农民进城后的生活水平,完善医疗事业和社会保险制度,减轻农民对于宅基地的依赖性。因此,加强对该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不断完善辽宁省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机制,有利于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有利于完善我国相关土地制度,为我国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提供法律保障,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君.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张云华.完善和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赵树枫.农村宅基地制度与城乡一体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4]王小莹.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4.

[5]任中秀.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

[6]高洁.基于农民权益保护的集体土地流转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2.

[7]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8]赵强军.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9]吴晓明,杨莉.新型城镇化视域下辽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机理分析[J].中国市场,2015(51).

上一篇:自适应动态反馈算法下一篇:使用权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