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士道(共5篇)
中国武士道 篇1
前言
“武士道”的提出无疑让人想起日本,但梁启超先生的《中国之武士道》一书对中华民族历史上七十多位“中国武士”的详细论证告诉我们,在中华民族的尚武传统源远流长的孕育下,中国也有自己的武士道传统和武士道精神。只是年代久远,世事变迁,人心不古,那种惊天地、泣鬼神、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概和勇武人格已经湮灭,被我们淡忘了而已,中国古今虽无“武术道”之名但却有其实。梁启超先生的《中国之武士道》一书中所述的中国武士道精神在当时给予人们极大的精神鼓舞和振奋,让梁启超先生的这些曾经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鼓舞我们的民族士气的激扬文字,重新给予我们现实的思想启迪和教育。
1《中国之武士道》概述
1.1 著述的背景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寻求救国之道的他看到了我民族当时柔弱缺乏尚武精神之貌。于1903年3月到4月的《新民丛报》上发表了《论尚武》一系列鼓舞国民精神的激扬文字,“然柔弱之文明,卒不能抵野蛮之武力。然则尚武者国民之元气,国家所恃以成立,而文明所赖以维持者也。”指出一个国家和民族“尚武”精神的重要性。流亡日本期间也正值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及时刻,国家的腐朽,政治的腐败,国民精神的懦弱,造成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外国人认为“中国之历史,不武之历史也,中国之民族,不武之民族也”。这更深深的刺激着梁启超年轻的心灵,致使他感言:“吾耻其言,吾愤其言,吾未能卒服也。”于是他愤而下笔,著成此书,用鲜活的实例论证了中国之武士道的存在,以弘扬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并振奋民族精神。
1.2 武士道精神
在梁启超的心中,武士道不是某种身份如武士、侠客、刺客,也不是某些行为如生猛、鲁莽、讲义气、敢拼命,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刚健昂扬、积极果敢、有原则、有坚持、不苟且、不委琐的生活态度。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崛起和振兴所必需的。这在《中国之武士道》一书以及他的其它论作中都有体现。毛泽东也很赞同梁启超的振兴中华武德的主张,在他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阐述了与《中国之武士道》一样的思想,“国力恭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并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的主张。杨度在其作的序里说到:“夫武士道之所以可贵者,贵其能轻死尚侠,以谋国家社会之福利也。”
2 武士道人物情结
书中选取了七十余位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作为中国武士道精神的体现者。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身份、地位迥异,但在梁启超先生心中他们却有着共同的武士道精神,笔者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按他们各自不同的武士道情结大致分为以下几种。这些也是梁启超先生心中对“中国武士”评判认定的标准。
2.1 国家、民族之大者
此类武士“常以国家名誉为重,有损于国家名誉者,刻不能忍,如先轸、栾书、至、雍们子狄之徒也”。
“国际交涉,有损于国家权力者,以死生争之,不畏强御,如曹沫、蔺相如、毛遂之徒也”。
“苟杀齐身而有益于国家者,必趋死无吝无畏,如郑叔詹、安陵缩高、侯赢、樊於期之徒也”。
2.2 诚、义、孝、勇之大者
有罪不逃刑,如庆郑、奋扬之徒也。
受人之恩者,以死报之,如北郭骚、豫让、聂政、荆轲之徒也。
朋友有急难以相托者,常牺牲其身命及一切利益以救之,如信陵君、虞卿之徒也。
他人之急难,虽或无与于我,无求于我,然认为大义所在,大局所关者,则亦锐身自刃之,而事成不居其功,如墨子等。
与人共事,而一死可以保秘密,助其事之成立者,必趋死无吝无畏,如田光、江上渔父等。
所遇之地位,若进退维谷,不能两全者,则择其尤合于奕者为之,然事过之后必以身殉,以明其不得已,如奋扬、子兰子之徒等。
对于所尊长,常忠实服从,如先轸等。
2.3 职守之大者
居是职也,必忠其职,常牺牲齐身乃至牺牲其一切所爱以殉职,如齐太史兄弟,及李离、申鸣、孟胜之徒也。
2.4 不辱身丧德道尊严之大者
“己身之名誉,或为他人所侵损轻蔑,则刻不能忍”,如卞庄子华周、杞梁,他们皆以身殉名誉。
战败宁死不为俘,如项羽、田横之徒也。
梁启超其后又补充说:“其余诸美德,尚不可悉数。要而论之,则国家重于生命,朋友重于生命,职守重于生命,然诺重于生命,恩仇重于生命,名誉重于生命,道义重于生命,是即我先民脑识中最高尚纯粹之理想,而当时社会上普遍之习性也。”
3 梁启超心中的武士道精神
3.1 尚武精神是武士道精神之核心,是国家民族振兴之必需
尚武精神是梁启超先生所提倡的武士道精神之核心,存在于他所提出的众多武士的武士道情结中。它是一个国家民族立国振兴的必需精神。梁启超在《论尚武》一文中曰:“立国者苟无尚武之国民,铁血之主义,则虽有文明,虽有智识,虽有众民,虽有广土,必无以自立于竞争剧烈之舞台”。然后他以日耳曼、斯巴达等国重尚武之力取得胜利的事实论证了尚武精神是一个国家民族振兴的必需。“此数国者,其文化之浅深不一辙,其民族之多寡不一途,其国土之广狭不一致,要其能驰骋中原,屹立地球者,无不恃此尚武之精神”。他在该书长篇序言里指出尚武精神的消失对中国民族性的危害是中国近代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再发出令人悲伤的感叹: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3.2 儒家文化渗透
儒家思想以修身、齐家为基点,以治国、平天下为社会责任,以智、仁、勇三德并举作为行为标准,其思想一直贯穿着中华民族文化和道德伦理意识,从古至今指导并影响着我们民族文化的兴衰建设。“天下之大勇,孰有过我孔子者乎?身处大敌之冲,事起仓卒之顷,而能底定于指顾之间,非大勇孰能与于斯?”梁启超以孔子在外交场合不惧强齐,勇敢坚定地维护自己国家利益为证,认定天下大勇无人超过孔子,把孔子作为中国武士道第一人,指出孔子一贯提倡尚武精神。
继孔子之后列举的七十多位中国武士,他们的武士道情结无不由忠、孝、仁、义、智、信、节、勇等构成,而这些也正是儒家思想的内容所在,由此可见在梁启超心中儒家思想构筑了中国武士的信仰。
3.3 武士道精神的意义
杨度在其所作之序中曰:“夫武士道之所以可贵者,贵其能轻死尚侠,以谋国家社会之福利也。”以国家、社会、人民大众的利益为根本,是武士道精神的积极意义。梁启超在国家危亡关头提出了中国武士道精神所在,并极力倡导,在当时极大的鼓舞了国人,起到了振奋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以国家名誉为重,有损于国家名誉者,刻不能忍”、“居是职也,必忠其职”、“一举一动,务使可以为万世法则,毋令后人误学我以滋流弊”,在当今社会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当然,其武士道精神中也有一些不宜学习和继承的,如“受人以恩“,盲目的“以死报之”不考虑给家庭和亲人带来的杀戮、对于尊长的盲目绝对服从等都是不宜学习之精神,在当今社会做任何事情都要首先遵从法律,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一味的义气行事,盲目的学习武士道精神,给社会带来不安的隐患。
4 结语
梁启超先生的《中国之武士道》一书对中华民族历史上七十多位“中国武士”的详细论证告诉我们,在中华民族的尚武传统源远流长的孕育下,中国古今虽无“武术道”之名但却有其实。梁启超先生的《中国之武士道》一书中所述的中国武士道精神在当时给予人们极大的精神鼓舞和振奋,“欲扩张我国人尚武之范围而大之。诚审是意而读是书,取古人武勇之精神,因时势而善用之,其于提倡武者之心,必盖有合矣”。让我们重读梁启超先生的思想,让这些曾经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鼓舞我们的民族士气的激扬文字,重新给予我们现实的思想启迪和教育。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国之武士道》一书进行客观的评价阐述,解读梁启超先生倡导中国之武士道的背景、梁启超先生心中的武士道精神以及它的教育启迪意义。
关键词:武士道,中国武士道,尚武精神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
[2]洪治纲.梁启超经典文存[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3]王海河.文人崇节不为私,武士尚武岂好斗——解读梁启超先生心目中的中国武士[C].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入选论文,2006.
中国武士道 篇2
中国人虽然也讲忠义,但我们的忠义是有前提的。可日本人就不是,这种思想发展到极致——只要是我的主人和上级,就必须效忠于他,而不论他是否值得去效忠——很容易形成愚忠。
如果说是以“爱”作为行为源动力的话,那么,武士道就是以“义”作为行为的源动力。
武士道特别看重荣誉心的教育,这也是日本耻感文化的体现。在少年时代就拒绝让自己的荣誉受任何玷污的武士新井白石就说过:荣誉受到玷污就如同一棵树上的伤痕,它不会因为时间延长而消失,只会随着树的生长而越来越大。
中国武士道 篇3
关键词:武士道,战国时代,明治维新
1. 武家时代的“武士道”
日本的武士道起源于平安时代中叶。武士道产生的背景是:为了保护庄园、镇压人民起义、扩大自己的势力, 封建庄园主将家臣和仆从组织起来, 以后, 宗法关系和主从关系逐渐相结合, 形成了军事集团, 即武士阶级。武士集团的首领为了效忠主人, 不断制定家规、家法来教育和管理武士, 这便成为了日本“武士道”的起源。镰仓幕府时期, 武士道主要与同禅宗密切联系。到了德川幕府时代, 朱子学又渐渐占统治地位, 因此, 武士阶级又形成了忠信相依、生死与共的道德体系, 因为儒家倡导的就是忠信仁义。这种道德又生出忠君、爱国、信义、廉耻、牺牲、尚武等种种道德, 武士道最终形成了。
我认为“武士道”的核心只有两个, 一个是“忠”之道, 一个就是“死”之道。所谓“忠”之道, 就是说一个武士必须要忠于自己的主公, 并且这种“忠”是不带有任何附加条件的, 也就是盲目服从, 只有这样, 才能称为“尽忠”。这一时期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思想, 和当时的武家政治和庄园经济是息息相关的。最早频繁使用“武士道”这一词语的著作是《甲阳军舰》, 在这本书的影响下, 之后又陆续出版了《武士道初心集》以及山本常朝所著的《叶隐闻书》, 这三本书的共通之处在于, 都是以“忠、义、勇”三德作为武士道的中心, 日本历史上关于武士“忠”的故事最有名的莫过于发生于江户时代的“赤穗事件”, 四十七个武士为了给主人报仇, 杀掉仇人后相继切腹的事情。
“死”之道, 说的是“武士道”的本质。日本武士经常会选择剖腹的死法。一个武士宁愿选择切腹自尽, 也不愿受正法的羞辱。镰仓幕府时代以后, 剖腹已经成为了武士惟一的自杀方式。日本《太平记》等书中所统计的因自杀而死的武士当中, “剖腹”自杀的就占据了一半以上。
日本武士之所以选择剖腹自杀, 根源就在于武士特有的生死观。他们认为自身的自杀行为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对荣誉的追求。只有剖腹自杀才能最大程度地证明和显示忠诚。因此, 尽忠和赴死这两个主题几乎贯穿整个武士思想系统, 它们是武家时代“武士道”思想体系的核心。
2. 明治维新后的“武士道”
日本进入明治时代后, 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起来。“武士道”在这一时期已经深入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武士的“武士道”开始瓦解, 代之以具有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武士道”。明治维新中, 政府改革身份制度, 废除过去的“士、农、工、商”, 宣布四民平等, 武士改为“士族”, 同时还颁布了《废刀令》和《散发脱刀令》, 表面上看这两部政府颁布的法令是要从“文明开化”方面改变人们的日常着装, 使其更加接近西方, 实际上是政府废除武士阶级的举措。
那么这个时候可以说日本已经结束了武士的时代吗?不能, 这个时候只能说日本结束了武家政治时代, 但是在明治时代, 依然是武士的时代。明治政府的重要官员基本都是长洲、萨摩等当时的西南强藩的中、下级武士。军队中更不用说, 明治政府建立的新式陆、海军的将领也大多是戊辰战争中长洲、萨摩藩的武士。而日本早期的工商业资本家中, 最杰出的几个也是旧时的武士。号称“维新三杰”的木户孝允是长州藩武士、西乡隆盛是萨摩藩武士、大久保利通也是萨摩藩的武士, 再看看军队, 号称日本陆军之父的山县有朋, 也是出身长州藩的下级武士。可以说明治政府是一个以天皇为首脑、武士为统治基础的政府。也是这群武士主导了明治维新。
这一时期的“武士道”思想不再是局限于武士阶层的道德准则, 也不仅仅是一些对武士言行举止的规定, 而被明治政府逐步改造成教育国民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教材。最明显的就是明治政府在1890 年10 月30 日颁布的《教育敕语》, 它是一部由山县有朋内阁的官员起草的、以天皇名义发布的训令。《教育敕语》的第一句就很明显地体现了“武士道”当中“忠”的精神, 只是这一时期不再是忠于自己的“主公”, 而是忠于“帝国”, 忠于“天皇”;《教育敕语》还体现出“奉公”思想。明治时代的“奉公”不再是要求维护等级制度, 而是要人们遵纪守法, 服从政府的管理。这些都是满足一个近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需求的。总而言之, 近代的武士道和武家时代的武士道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的地方, 例如二者都尊崇儒学的伦理纲常, 都注重以“忠”和“孝”为中心;都同时倡导“文”道和“武”道, 但更多的是对“尚武”精神的推崇等。近代武士道的发展实际上是明治政府资本主义改造的过程, 它不仅被军国主义等的恶性渲染, 而且深深被其利用, 以后, 武士道日渐成为日本对外侵略的武器, 武士道的性质开始发生剧烈的变化。可以说, 日本首先将武士道在军人世界复活, 而后又使武士道变为了学校、社会甚至是家庭教育中严格的道德准则, 使武士道最终成为日本近代的核心价值理念, 并且一直居于绝对主导的地位。这样经过1000 多年的历史积淀, 武士道终于演变成了日本国民自觉遵循的信仰和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元本泰雄.武士の成立[M].东京:吉川弘文館, 2002.
[2]山本常朝.叶隐闻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小泉八云.日本与日本人[M].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7.
[4]林景渊.武士道与日本传统精神[M].台北, 1990.
猫武士读书笔记 篇4
这本书提到了预言“将有三只猫,你至亲的至亲,星权在握。”
火星(雷族族长)的三个外孙,分别是小冬青、小松鸦和小狮
有一天,他们三个一起玩耍,无意中看到了狐狸崽,便有了寻找狐狸崽的念头。
趁松鼠飞不注意时,赶紧溜出育婴室,一起上山。
本来追逐对像是狐狸崽,结果,他们变成了狐狸崽的追逐目标。小松鸦一侧跌下山崖,狐狸崽以为他死了,便庆幸的走了。小狮和小冬青也以为他死了,也伤心的`走开。
小松鸦醒来时发现自己在一只远古猫身旁——正是斑叶。
“那是谁?”他喃喃说道。
仔细一看,却是叶池。
可是小松鸦怕火星推迟他们成为学徒的时间。
叶池(巫医)给他做了检查,却发现他什么也看不见。还好,火星并没有推迟他们成为学徒的时间。
中国武士道 篇5
以上的描述有些绝对, 但是可以看出来一部分日本人的生死观。尤其是崇尚日本武士道的人的生死观。为了满足自己对武士道生死观的兴趣, 还有自己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表述。我就想起了恩师一直推荐的《叶隐闻书》[2]。于是, 开始翻阅, 书中确实对日本人内心深处的生死剖析很深刻, 这让我感触颇深。从中我知道了:武士道精神在日本有普世价值[1], 因此分为三类武士道精神。一是, 儒教武士道, 以山鹿素行为为主, 奉行治国平天下的儒教传统;二是, 道教武士道, 以《古事记》[3]神话为根底;还有一种是佛教武士道, 以《叶隐闻书》, 启迪一种狂与死的美学境界。我所感兴趣的和想要谈论的也正是其三的武士道精神。
伟大的精神, 往往趋于极端, 突破尝试。因此, 所谓武士道:“是看透生死。于生死两难之际, 要当机立断, 首先选择死。没有什么大道理而言, 此乃一念觉悟而勇往直前……死就是目的, 这才是武士道中最重要的。每朝每夕, 一再思死念死决死, 便常往死身, 使武士道与我身为一体。”死这种东西, 是个很深刻的东西, 而且更令人恐惧。豪强如德川家康, 当其败于武田信玄, 逃回滨松城时, 也曾因恐惧而小便失禁, 成了笑柄。无论有怎样的豪气, 一想到死时, 人之间的分别就消失了。但是, 当你对什么时候死都无所谓时, 死反而会转化为生;当你想到死会常住人间时, 死反而会离你而去, 而你也就是在那里再生了。这也许就是死的哲学意义。
当一个人舍弃名利, 以“死身”来义勇奉公时, 就可以看到这世间的真实。先能“不要自己的命”, 才能“要他人的命”。这是日本武士强人一等的道德律。“不要命”与“要人命”是息息相关的, “叶隐”的教训真是非常残酷的武士论语。
受到武士道深深影响的武士, 在考虑自己下一步的行动时, 根本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生死对一切果说, 还在其次, 让自己行动发挥效果才是正道。奋力一试, 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得一死, 也比毫不尝试来得好, 因为武士完全不用考虑自己的得失, 而勇向前。不过这种精神仍然法阻止部分武士自阵中逃走 (毕竟他们也是血肉之躯) , 武士道并非要人一味死战, 不管胜算多寡, 将自己陷入困境。武士必须智勇全, 无谓的性命是错误而愚不可及的行为。像是经常出现的那城内守军开城迎击敌人的自杀行为, 就得用武士道重新审视一番。出城迎击围攻城堡的敌军, 不啻是自杀行为, 但要是能牵制敌军, 让领主有时间击退敌军, 就是忠义和英勇的表现, 而不是自我毁灭的冲动。
这让我又不得不想起中国武侠大家笔下人物的死。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古龙。古龙是反对自杀的, 除了楚留香中, 有几个自杀的人, 其他我倒不记得还有什么, 楚留香中的自杀, 主要是为了配合香帅的从不杀人, 在有就是自杀的那几个人, 都是极度自傲的人, 她们不能容忍别人杀死她们, 所以, 当他们被楚留香打败的时候, 就只好自杀了。这种自杀不是为了什么荣耀, 也不曾给她们带来什么尊敬, 只是逼不得已。而在《流星、蝴蝶、剑》中当孟星魂自杀的时候, 小蝶就劝阻了他, 问了他一句:“你是否活过?”虽然, 孟星魂的自杀其实可以理解, 那是因为, 他对生命方式感到了厌倦, 他那种生命方式确实是生不如死。但这种理由是古龙所不能接受的, 他不能容忍厌倦生命, 无论为什么原因, 在他认为, 除非是你的退路都断了, 不得不死, 否则只要你还有一线生机, 就应该坚持到底。这正印证了中国有句古话:好死不如赖活着。蝼蚁尚且偷生……正是抱着这种思想, 中国人大多心胸开阔的活着, 不到万不得已不轻易寻思, 这也是文化的分歧点。
由此可见, 一般人对生命都是抱着执着的态度, 而武士道则对生命持否定的态度, 认为只有死是真诚的, 其他的功名利禄都是虚幻。因此, 叶隐表现的武士道是果断地死, 毫不留恋地死, 毫不犹豫地死。武士的标榜是精神上的优越, 就是心里上先战胜自己, 再战胜别人。那么, 剖腹可以说是武士道精神典型的行为。这在武士道精神中不得不提, 他们认为是光荣赴义。正是这样, 剖腹的原因就变得多元化了。比如说, 战争失败, 引责, 牺牲, 名誉等等。
日本人尤其是日本的武士道却把死看做一种意境, 一种美。他们不但没有制止、批判这种思想, 反而主张大义与殉死, 宣扬忠孝仁爱, 正是这种既有糟粕又有精华的思想, 今时今日都影响着现代的日本人, 甚至构成日本人的价值观之一。而且这并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而是带着美去死。与日常坐卧中, 决死而生, 自然是在那一瞬死的决意。不过, 为了死的决意在此刻涌出, 平素就应视死而生。平时尤应留心, 武士不能自辱而死。人很脆弱, 随时都可能死, 但不要被别人暗中骂死, 更不能稀里糊涂地去死, 最好使生趋美, 带着美而死。
作为武士的教养, “最好不断地照镜子”, “胭脂之粉, 还是经常装入怀里的比较好。倘若遭遇万一, 与醉醒或是睡醒之时, 脸色有时会一塌糊涂。”作为武士, 不能肮脏地死, 死如落花一瞬, 平素就要留意。即使死也要死得美丽, 而不带走一片尘土。
通过对武士道精神的了解, 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日本文化和背景。这会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 也许, 随着时间的流逝, 这种武士道精神作为一个独立的伦理训条可能会消失, 但这种精神大概不会从人间消亡, 会一直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死观以及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泛指那些不分畛域, 超越宗教、国家、民族, 任何一个自诩文明社会的人类, 只要本于良知与理性皆认同之价值、理念。包括人道、人本、平等、尊重、法治、多元等内容。根据价值立场不同, 可以分为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两种类别。
[2]、《叶隐闻书》山本常朝 (日) 著, 李冬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中国武士道】推荐阅读:
日本武士道精神06-27
日本的武士时代10-06
武士帽子的折纸教程07-12
退伍武士养老保险厚待政策09-13
推荐猫武士》观后感500字07-02
猫武士前传五年级续写作文09-21
猫武士初中生读后感400字06-28
中国商品 中国商道09-28
中国高速铁路中国10-08
中国哲学还是中国思想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