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的天地

2024-07-13

广阔的天地(精选12篇)

广阔的天地 篇1

只有当儿童的智力生活伴随书籍而度过的时候, 他们的学习愿望才能确立起来。阅读是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我们不妨建立“书香班级”, 把孩子引进阅读的殿堂, 用阅读改变孩子。

一、营造氛围, 初识书香

教室是孩子们学习的精神家园。因此, 有的教师精心营造班级书香氛围, 让书香时时处处无声地感染熏陶学生。教师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费尽心思:墙壁上, 贴着高尔基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与“我扑在书籍上, 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还有歌德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托尔斯泰的“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等, 这些读书名言与学生朝夕相处。此外, 还可以设立好书推荐、读书心得、读书明星等学习园地。图书角中放置崭新的《伊索寓言》、《中华上下五千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淘气包马小跳》、《男生日记》等。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能闻到缕缕书香。

家是孩子生活的港湾, 要让孩子们大量阅读, 没有家庭的支持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为此, 有位老师郑重写下致家长的一封信——《沐浴书香 快乐成长》。信中阐述了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与阅读资源的理由。殷切的期盼、诚挚的话语打动了家长, 得到了家长一致赞同及大力支持。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 为孩子选购了一本或几本教师所推荐的书, 并在书的扉页写上激励的话;晚上, 有的家长还抽空和孩子一起读书, 并交流读书体会等。

二、培养兴趣, 叩开书扉

面对这些毛毛躁躁、大大咧咧的孩子, 怎样才能使他们安安静静地坐下来读书, 并有滋有味地读进去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教师经过再三的选择与比较, 决定以《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为切入口。于是, 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 每天上上午课前十分钟她来到教室, 为孩子们念一、两节《漂亮老师和坏小子》, 用抖“包袱”、卖“关子”的方法把故事“抛”给孩子:猜猜下面将要发生什么事?漂亮老师会怎样做呢?如此一来,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对阅读的期待。老师想不到的是, 不出一个星期, 就有六个学生迫不及地买来了这一本书, 并在班中竞相传阅。后来, 当老师接着给他们读这本书时, 他们告诉老师:“老师, 我们已经读过了!”此外, 教师还用此法引导学生读了曹文轩的《草房子》、《青铜葵花》。浓厚的阅读兴趣, 领着孩子叩开了书的扉页。

真诚的、恰如其分的表扬与鼓励是教育学生的最有效手段, 也是引导孩子读书的最有效手段。我一直很留心孩子们的读书动态, 用心去发现典型, 树立榜样。“我最爱看你那认真读书的样子!”“你真会读书!”“爱读书的孩子就是与众不同!”……这些话老师说出来毫不费劲, 对孩子们而言则具有巨大的魔力。它仿如一根火柴, 点燃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当我改完一个女同学的一篇周记, 热情地写道:“爱读书的你, 作文水平提高得真快!”当她拿到作文看到老师的评语时, 小小的脸庞上洋溢着无可比拟的自豪与快乐!从此, 这个文静的小女孩真正地迷上了书。她成了读书明星中的一员!

为了让孩子们体验读书的乐趣, 同时也为检查孩子们的阅读情况, 一位教师专门设计了“读书卡”——每当孩子读完一本书, 在读书卡上填好相关内容 (书名、作者、主要内容、收获) 后, 就到老师那里签名, 并给他们写上一句祝贺话语。小小的读书卡, 却满载着孩子们的成就感。于是, 孩子们以读完一本书、领到一张读书卡为荣, 同学之间掀起了“比读书”的热潮。此外, 我还设立了“读书明星”、“读书进步奖”“等众多奖项。这些奖项犹如胜利的旗帜, 吸引着孩子们一步一步向书山登攀。

三、指导方法, 徜徉书海

学生对读书有了较浓厚的兴趣之后, 教师就应该非常注意读书方法的指导, 旨在令学生不但爱读书, 而且会读书。在阅读中, 在书中圈圈画画, 写下感受, 利用工具书查找资料, 多摘录, 勤积累, 做简报和读书笔记。在语文课上, 我还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发现疑难, 虚心请教。耐心地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教给他们赏读方法, 从语言、写作方式、人物形象、文章的意境等多角度地欣赏阅读。

为了提升学生阅读的深度, 我指导学生“回读”和 “引读”。回读, 即指在学生浏览过的有价值的作品中, 挑选精彩片段引导学生重读, 用文学欣赏的眼光去感受;引读, 则是通过问题, 把学生引向深层阅读, 进入思想、情感、价值观、态度等各个方面, 在讨论交流中, 让孩子多角度地看问题, 学会提炼概括, 使学生表达能力得到训练。

四、搭建平台, 分享成果

给孩子们搭建交流心得、展示自我的平台, 一切在相互切磋中其乐融融。这不但可以互相促进, 也能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和成就感。使他们对书保持更浓更久的兴趣。为此, 我每周把一节语文课设为阅读交流课。每到这节课, 孩子们都急不可耐地上台给大家朗诵自己喜爱的课外诗文, 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学习园地里, 有发自学生内心的好书推荐, 有饱含真情的读书心得。我们还举行过“我读书, 我快乐”系列活动,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会、演讲比赛、读书交流会……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得学生兴趣更浓, 读书的劲头更足。

广阔的天地 篇2

郏县广阔天地乡简介

广阔天地乡位于郏县城西南,总面积14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1.4万人,耕地1.4万亩,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曾因毛主席的光辉批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而名满全国,被誉为‚中国知青运动的圣地‛。

十一五期间,广阔天地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铁锅铸造和知青文化两大产业,以工业兴乡、招商引资为工作主线,加快推进新农村、小城镇、工业聚集区三大建设,突出招商引资、民营经济、现代农业三大板块,打造铁锅铸造、知青文化、无公害农产品三大精品,确保农民增收、企业发展、财政增长三大目标,广阔天地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国家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河南省‘五个好’乡镇党委‚、‚河南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人居环境范例奖‛、‚河南省文化先进乡‛等国家、省、市等荣誉称号。是全国最大的铁锅生产基地和聚散地,是河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河南省无公害大白菜生产基地,2010年全乡人居纯收入6180元,是平顶山市经济实力20强乡镇。

广阔天地如何作为 篇3

阿富可能并没有想到,在他渴望改善自己的生活的同时,厂家、商家、国家也都将希望投向了他们这个群体——广大的农村消费者。在尚不太富裕的他们身上,寄托“扩大内需”的梦,便是如今推进得如火如荼、轰轰烈烈的“家电下乡”运动。

过去一直觊觎农村市场,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坐看杂牌军横行的品牌大厂,现在借家电下乡的东风,大举推进产品下乡、渠道下乡。

定位与定价的“两难”

农村市场就像一朵带刺的玫瑰,它高速成长、“看上去很美”,却又容易“扎手”——相比于城市,它在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

早几年,“幸福树”电器连锁在三四级市场已遭遇过滑铁卢。农村市场究竟是陷阱还是馅饼?到底应该怎样开拓?产品如何定位、价格应到什么水平、渠道与服务如何下沉?这些都成为各大企业必须面对的考题。

尽管是为了帮助家电业消化过剩产能,但是国家并不希望厂家把库存清到乡下去。适应农村特点,已被列为家电下乡产品招标的首要条件。TCL集团副总裁王康平举例说,农村彩电要宽电压,从110伏到 250伏;手机、彩电要超强接收;冰箱要防鼠咬。

为农民“量体裁衣”,其实品牌大厂们都在努力。拿冰箱来说,海尔、美菱、海信科龙、美的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提及针对农村市场来改良产品,包括设计适合农村路况及运输环境的包装,负10度低温启动,加厚顶板(考虑到冰箱上放重物),等等。

而在定价方面,下乡产品则碰到“两难”。家电下乡产品均有最高限价,像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依次是 3500元、 2500元、 2000元和 1000元。由于每个厂家每类产品只可以申报15个型号,为了让更多型号 “入围”,部分厂家硬是“勒紧腰带”、“削尖脑袋”来投标。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在第三批彩电招标中,多个品牌 1999元/台的 32英寸液晶电视“惊现”中标榜单。不过,市场上却一直缺货。 4月份,国家将家电下乡彩电最高限价从 2000元放宽至 3500元,这才为 32英寸、 37英寸液晶电视“下乡”扫除了阻碍。

厂家们在“压价”投标之后,低价的“家电下乡”产品却点燃不了经销商们的热情。由于农村市场走的大多数是传统渠道,从工厂、代理商、经销商到乡村夫妻店,形成一个通向农村的销售链条。番禺沙园电器的执行总经理边广学告诉记者,目前三四、五六级的经销商追求的利润率一般在 15%以上,家电下乡产品的利润率与此相差较大。

发票是另一个影响因素。按照政策,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民领取补贴,必须凭发票。因此,家电下乡的零售终端就必须要开具发票。而以前,乡村小店开发票是不可能的事。一旦要开发票,就意味着要增加 2%~3%的成本。谁来扛这个新增的成本呢?

所以,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部分的杂牌军、山寨厂已被“招标”挡在了“家电下乡”补贴范围之外,但是一些二三线品牌的中标产品反而受到了农村经销商的青睐。一位湖南的经销商坦言,“原来以为家电下乡产品没钱赚,没想到一些二线品牌预留了 30%的利润”。

如何在消费者与经销商的利益之间取得均衡,正是家电下乡产品定价的奥妙所在。

渠道“下沉”与服务“下乡”

既然传统渠道的“要价”不菲,有没有成本更低的农村市场流通模式呢?事实上,龙头家电厂、各地经销大鳄、连锁大卖场三股力量都已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区域性的乡镇连锁方兴未艾。浙江百诚集团旗下的“百诚电器连锁” 2008年年底已发展到 250家加盟店,今年其重点是通过控股、派人管理等形式,以资本为纽带,将之变为真正的乡镇连锁。广州番禺沙园也谋划在三四级市场开设小规模的零售连锁店。

已在大城市处于垄断地位的国美、苏宁,岂会放过这次“扩大地盘”的机会?像苏宁,除了现有门店,在四川、山东等地每个省还与 100~200个县、镇的个体商户挂钩,让它们从苏宁进货。苏宁 4月份更发布“千县连锁计划”,酝酿把红旗插进中国几千个县城。

而格力、美的、海尔等大厂更是渠道下乡的激进派。海尔“日日顺”电器连锁已涉足河南、山东、福建等省,加盟店已过千家;格力通过各地经销商在全国开设的格力空调专卖店,去年已号称有 7000多家;美的空调也会继续推进专卖店建设的战略。

三股力量相互博弈、争夺乡镇零售资源,就造成了今年年初国美、苏宁在广东家电下乡首批中标渠道中“意外”落选的事件。广东是家电大省,家电商会里名厂林立,厂家们在大城市已要看“美苏”的脸色,肯定希望在三四级市场发力,以增加与“美苏”谈判的筹码。富有戏剧性的是,国美、苏宁后来以第二批中标渠道的身份“补选”入围。

之所以大家都为“渠道”争得人憔悴,某乡镇连锁的负责人一语道破天机:产品中标了,也不一定都能卖出去,关键在于农村的流通网络、服务网络。

农村的送货距离普遍很远,有的甚至达到 50公里以上,因此厂家在送货服务、响应速度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困难。像 TCL的售后服务网点已能 100%覆盖国内的县,但在乡镇一级,东部地区只覆盖到 50%~70%,中西部地区也只有 30%,今年在乡镇的售后服务网点还要增加。

“家电下乡产品卖出去容易,售后服务却较难。”广州松下空调的副总经理杨军也坦言,同样一个零配件 24小时送到城市里的一个地方,与送到一个偏远山村,难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他们也在积极推进售后服务网络在三四级市场的“下沉”。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的有关人士亦表示,家电下乡首先是服务下乡,今年要加快完善农村安装、维修服务网点。

“所以,做农村市场不应像猎人打枪——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应该像农民种地——精耕细作。 ”一位资深人士如此评价。

中金证券认为,这次“家电下乡”更加考验品牌力量和产品品质,中标型号、数量不能成为厂商竞争的手段。由于产品比例、品牌和渠道的不同,相信品牌影响力较大、“家电下乡”产品占比大、内销占比大、农村渠道深入的家电企业营业收入增幅相对较大。

打开通路

对于农村流通、服务网络的盈利模式,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上述资深人士认为,未来农村的渠道应该是“前端小、后端大”,指渗透至千乡万户的零售终端毋须门面很大,但是后台的物流系统、服务系统一定要十分发达。那么,即使农民一个电话或者一个邮件,也可送货上门。在模式还不成熟之前,长虹、格兰仕甚至苏宁等都在运用“大篷车”下乡的“土办法”。

产品中标不算难,渠道下乡更难,而做好服务最难。农村地广人稀,要把渠道、服务网络铺下去,投入是十分巨大的,如何产生回报、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至今还没有厂商能找到满意的答案,大家都还在探索的过程中。

广阔的天地 篇4

一语文教学要融入生活

在教学中, 教师在带领学生在学习和领悟语文知识的同时, 让学生走进生活, 感受生活, 并从生活中感悟到生命价值的真正意义。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 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诠释教学内容, 从而达到不断加强综合素质的目的。如在教学《雪》一文时, 教师可以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 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去描绘雪的样子, “像轻盈的精灵”“像柔软的棉花”“像曼妙的少女”, 或是让学生整理有关雪的优美诗篇, 如“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等, 让他们在自己的想象中, 深刻领会课文的内容, 在头脑中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头脑中形成主观映像, 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 还能养成他们爱思考、勤思考、敢想象、善发现的能力。

二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可以验证课本中的知识点, 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生活中。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 同时语文知识又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对生活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教朱自清先生《背影》一文时, 教师可以先让同学们讲述一个自己印象深刻的背影, 或者描述一下自己在电影或电视剧中看到的感悟至深的背影, 谈谈为什么这个背影让他们记忆犹新。在自己对背影的理解下在去学习这篇课文。通过朱自清先生描述父亲对我的“各种不放心”“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父亲为我买橘子时跳下爬上时艰难的样子”, 去深刻感受父爱的深沉和伟大。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像海一样深沉、像山一样伟岸的父爱, 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和父亲之间的感情, 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课堂变得不再沉闷枯燥而成为一个有爱的、温暖的课堂。

三借助生活中的资源进行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 开创新的教学思维方式, 让学生谈对社会关注点的理解、对流行音乐的鉴赏、对当今热点新闻的看法等, 把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带进课堂,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2014年3月召开的两会中关于高考户籍捆绑制度的改革, 是关注度很高的一个热点, 这次改革给很多在外漂泊的家长和孩子们的命运带来了转机。这也是关系着每一位学生前途命运的事情, 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关注点的理解能更加珍惜学习机会, 努力学习。学生们对新鲜事物的感知是很敏锐的, 就像对《中国好声音》和《中国好歌曲》的区别中, 学生们就有着自己的诠释, 前者着重表现歌手的唱功, 可以把每一首歌曲都驾驭得游刃有余, 而后者主要凸显歌手的创作能力, 只要能表达真实的情感, 反映社会的现实就是好歌曲。教师这种创新的教学理念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还能让学生对发生在生活中的事件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对牢记课本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把身边摸得到、看得见的事物带入课堂, 不仅可以让课堂鲜活起来, 同时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这样生活化的课堂和教学理念能更好地拓展思路、发散思维。

四注重语文学习与日常活动的结合

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实例带入课堂让学生去思考, 挖掘他们的潜质, 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相似的事情, 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做到“学进去, 讲出来”, 全面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让学生们深刻意识到语文和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 只有用心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才能真正创作出来好的文章,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感悟生活的态度, 增强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总而言之,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地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拓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质, 让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 进而达到提高自身语文综合素质的效果。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让语文教学真正的贴近生活、走进生活, 提高他们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的能力, 还要不断丰富他们的知识层面, 在生活中发现知识, 让知识指导生活, 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教师也要有效地运用现实社会资源, 把课堂生活化、把生活带进课堂, 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 借助生活中的资源进行教学, 同时还要注重语文学习与日常活动的结合, 只有这样全方位的锻炼和学习, 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迸发学习的热情, 全面提高语文综合水平。

摘要:在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同时, 不仅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好课本知识, 还要理论指导具体的实践工作。我们只有借助生活中的资源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外活动等方式, 才能让语文教学真正走进生活殿堂。

广阔的天地 篇5

企业营销归根究底还是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和前景,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然而,近年来,有的遥控车位锁企业面对强大的竞争压力,采用“让利不让市”的低价位策略苦苦支撑已有的市场,结果往往得不偿失。与此同时,这一陈旧的营销理念正在被很多大企业的创新观念所取代,一些高明的企业开始把视野投向关注围绕消费者内在需求的差异化营销。可见,消费者的多层次性及其需求的多样化为营销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而营销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决胜未来遥控车位锁市场的秘密武器。

回望过去——“让利不让市”的低价策略真的在提高遥控车位锁企业的营业额吗?消费者真正感受到低价了吗?消费者真的在寻找低价吗?而遥控车位锁商真的能在低价中获得利润吗?

事实上,对于遥控车位锁商而言,尽量低价能给予消费者实惠,但自己却在承受损失;尽管低价帮助抵御竞争对手,但与此同时,却又在培养消费者一味追逐低价促销的习惯。到最后,所有遥控车位锁商都希望自己的价格是最低的,但当所有遥控车位锁商都同样低价时,低价还有什么意义呢?

更重要的是,遥控车位锁商还会担心,低价带来人气,如果我的价格不具优势,消费者就会跑到其他卖场。当然,毫无疑问,要创造价值,供应商和遥控车位锁商必须要以消费者为主导。因为消费者才是商家的利润来源。而营销的关键所在不是低价,低价不是必然的,营销更需要的是创新。持续的低价会让消费者感到厌倦,只有差异化才会带来人气;细小的设计或改变都能创造差异化。

展望未来——当一个购物者面对距离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的产品进行选择时,作为遥控车位锁企业要想赢得购物者,就要给购物者一个为什么选择你家的车位锁而不是其他品牌的车位锁的理由。营销在此时显得尤其重要。以打造品牌为出发点的营销,致力于打造品牌,建立和发展遥控车位锁商的品牌资产,树立遥控车位锁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并且使消费者产生品牌偏好,以及产生想要到这里购物的消费习惯。

一方面,遥控车位锁商品牌的形象和资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所售卖的制造商品牌以及这些品牌的品牌资产。遥控车位锁商利用制造商品牌来吸引消费者光顾。在某种程度上,制造商品牌就像组成遥控车位锁商品牌的各种成分,把众多购物者拉进遥控车位锁商的卖场,而这一点单靠遥控车位锁商品牌是远远做不到的。

另一方面,相对于制造商品牌,遥控车位锁商品牌的建立更多地依赖于购物者的各种体验。遥控车位锁商可以通过特定的服务,以及商品的陈列方式、价格和促销政策实现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从而建立品牌资产。在营销的过程中,遥控车位锁商的品牌形象与遥控车位锁商销售的品牌组合以及带给购物者的体验是密切相关的。遥控车位锁商了解自己在购物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对建立品牌资产非常重要。

这需要遥控车位锁商要做好四方面:审时度势、明白消费群体是谁、品牌权益(定位)、怎样使品牌体验得以实现。综合而言,遥控车位锁营销就是要与时俱进,不仅要看清自己更要知道竞争对手在做什么,了解公司的资源有哪些会形成哪些潜在优势。接下来就要明白谁是遥控车位锁品牌(商店)所取悦的对象,深入地了解到底除了价格,消费者还有什么要求?

营销永远都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来完成遥控车位锁商追随消费者这个利润源泉的脚步,创新营销成为打造遥控车位锁商品牌,以及提升业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是在变革中成长的遥控车位锁商决胜未来的法宝。

善念不舍,天地广阔 篇6

这件事要追溯到我最初来到北京,在一家出版社上班,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但做着喜欢的事,也是心满意足。一日,我审稿时,读到一段有些玄妙的话,大概意思是,如果这个世界的善和恶可以抵消的话,那么在最后一刻一定是善抵消了恶,因为有了善,才会有恶。

这段佛家辩经似的形而上的句子让我陷入迷茫,整整一个下午。有一天,我跟朋友跑去潭柘寺许愿,可巧那天是农历十五,寺里寺外全是人。我突然想,不知这些人中有多少人愿意践行善念呢?我很不喜欢这种两手空空的感觉。于是,当场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希望日后多做善事。

然后,半年就这么过去了。

我一直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也反复跟自己说这件事绝对不能就流星似的一闪而过。我迫切地需要一个开始。然而,当几周后,我的一位同事小心翼翼地问我,是否有兴趣周末一起去山里做义工的时候,我还是愣了三秒钟。也许这就是心想事成。当经历过一次次的进山活动之后,我越来越清楚地认为,做善事并不简单。

第一次进山

我第一次去的是河北省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那里山路幽幽,古风有道。

周六早上五点从北京出发,三个半小时后到达镇政府,然后大家按照事先分好的四个小组,每组四五个人,分头去各村探望贫困乡亲。

每组都有一位年长的师兄或者师姐带队,其余组员摄像、记录、背救济物资,各司其职,井然有序。陪同探访的村干部,给我们的访视带来了许多便利。

早上九点,我们的小分队已经走在了初秋的山中。山风轻拂,鸡犬相闻。当许多城市人还在梦乡的时候,勤劳的乡亲已经忙碌起来了。

这一家乡亲的门外堆满玉米,院墙上也都挂满了,门口放倒的手推车里还有半车。大家一边惊叹着这黄澄澄的玉米之家好美,一边快乐地走了进去。那位李奶奶就坐在板凳上摘花生,见到远道来的四个客人,满脸笑意,立刻拿许多摘好的花生要我们吃,说自己的老伴还在地里摘玉米,指着满院子的玉米说今年的收成很好。

她的皱纹都笑开了。

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一旦变得简单,快乐也简单了起来。

我们每从一处乡亲家出来,照例都要送上饼干面包等小礼物,还会请乡亲在自家小院同我们一起拍照留念。

那天上午,我们走访了大约十几家,拍了几十张照片。而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一位姓程的奶奶。当我们表示希望拍照留念时,她先是一愣,继而有些紧张地说,要我们到院子里稍稍等她一下。十几分钟后,刚刚淳朴的村妇不见了,眼前的程奶奶头发一丝不乱、穿戴整齐地站在阳光下,庄重而激动。

我们都惊呆了。

程奶奶说,自己有十几年没正式拍过照了。临别,还不舍地嘱咐我们把照片寄给她。

访视所在地山多地少,许多作物都在山中种植,山中的小径都是人来往踩出的,你走着走着抬头一看,是个硕大的冬瓜,而另一边是沿山而立的杏树。山回路转,鸟鸣幽幽,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致虽美,但山路却并不好走。

我们的领队师姐已近六旬,忍着腰伤坚持要去深山处一户病中的乡亲家中探访。这一走,便是半个多小时 。

在那处乡亲家里,我们见到了已患癌症病入膏肓的李爷爷。他躺在床上说不出话,看着对他不离不弃的弟弟招呼我们。弟弟说,自己跟哥哥二十年前去过保定市,之后再未下过山出县城。大家忍住难过,为李爷爷唱歌祝福。我猜想,他也许听不清楚我们的歌词,但每个人的祝福他一定能感受得到。因为那首歌快唱完时,李爷爷流泪了,最后还呜呜地哭了起来。

冬令发放

每次去山里,都要周六早上三四点起来,周日晚上八九点返回北京家中。一路上的颠簸自不必说,周六访视结束晚饭后,每个小组要继续整理当天访视情况,报告汇总。我很少有午夜前睡觉的时候。周日返回北京后,依旧要连夜整理报告。当然,第二日还要照常上班。

周围一些朋友渐渐知道了做进山义工的辛苦程度,而且惊讶于在这样的强度下,食宿车费竟然还要自己埋单。这种又出钱又出力的义工方式,简直闻所未闻。

但是,当你带回满怀淳朴的山里气息和芸芸众生的故事,当你收获一张张慈祥或失意的脸庞上善意的微笑、感激的神情,以及依依不舍的一程程远送,许多次地叮嘱再来再来……这些不会一闪而过的经历和感动,是疲惫生活的完美注脚。当然,最重要的是,所有这些辛苦指向的都是每年寒冬腊月的这一次赈济物资的发放。

为了将许许多多善心人捐赠的物资发放到最需要的乡亲们手中,所有访视工作的辛苦都可以忽略不计。因为真正的大善散发着令人震撼的祥和之光,让人久久不忘。

冬令发放分两次,每次持续三天,这自然不包括发放前期大量物资的运送和储藏,与当地几十个村镇的信息协调等等工作。对于每日要三点出发的先遣部队,我怀着由衷的敬佩——他们要赶到发放地,为清晨即将从各处赶来而来不及吃早饭的上千乡亲准备面条热汤。

有了之前进山的经历,我果断带上两罐力保健饮料以及黑巧克力,热情洋溢地上路了。事实证明,在天寒地冻的山区里工作,有这两样补品无疑是极其明智的。

此次发放,根据乡亲分布情况,在两个镇的学校操场,分东西两线同时发放。发放物资包括棉被、大米、油、白面、棉衣、盐等生活必需品。我负责现场新闻事件的采访和记录,因此有幸见识到了在几千人的发放现场,从乡亲、发放地学校老师、义工、乡镇干部、维持秩序的县城警察等,众人扮演各自角色,共同完成这个善举的许多动人瞬间。

黎明前,坐着各种交通工具,赶了几十里山路的乡亲,排着长长的队,在萧萧寒风中翘首期盼。

发放前,上千人手中拿着热热的汤面专注地吃完,看到我们采访的义工便说“谢谢,暖和多了,不冷了”。

井然有序的发放程序调动着千人的长龙缓缓前行。接过义工奉上的优质物资,乡亲们掩饰不住的喜悦让这个山里的冬天暖了起来。

三天的发放工作很辛苦,过程中许多温暖的画面写满我的发放报告。

所有的善意与感恩汇合成一种心情,那就是:年,近了,暖了。

北京7·21特大暴雨后

2012年7·21特大暴雨让拒马河沿岸的生命沉浸在悲痛中。我参加了两次赈灾的义工活动。一次是为房山灾民的赈济物资进行包装,一次是参加为房山灾民的义诊。

七月底八月初,正是京城燥热难当之时,近百名义工在大兴一处闲置的厂房内,为大量的物资做各种包装和组装。物资包括毛巾、牙具、家庭医药箱等等,包装工作细致到一个家庭的牙具毛巾要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这里热闹繁忙的景象,我相信会让每一位初访者惊讶:整齐划一的流水线式包装,场面高效而温馨。

隔周的义诊当天,几十名义工从大巴车上下来时,几乎被吓到:附近几个村镇的上千村民将镇上的医院以长龙的方式包围得水泄不通。

因为只安排义诊一天,村民担心轮不到自己,秩序一度有些混乱。做善事并不容易,因为不但要有善心,更要有超强的善念执行力和智慧。所幸,我们强大的师兄师姐们做到了。那些颤抖的手,枯瘦的手指,迟缓的脚步,被病痛久久折磨的绝望,迫切康复的眼神……让我不停地感慨,世间苦难之多,善念需要持续,以及一以贯之的无限耐心。

大山深处的乡亲大多生活还是清苦的,有些人家中的陈设让外来者有时代倒流之感。这是城市生活惯的人们难以想象,甚至不愿意想象的。义工们互相分享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反思自己复杂而浪费的生活方式。

而义工队伍中,持续下来的年轻身影并不多。我越来越觉得,懂得更多众生疾苦的人,更懂得感恩,更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事实上,我误打误撞地做了义工,完成了最初在潭柘寺对自己的承诺。这个过程有些奇妙,我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我亦觉得很辛苦。然而,当我做到时,却看见了更大更广阔的天地,这是意外之事,更是意外之喜。感恩,感动,感受至深。

广阔的天地 篇7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语文只有与生活结合才富有生命力。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 根据时代的发展, 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巧妙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来,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再现生活。

(一) 教学生活化才有灵动的体验

二年级中有道题画画“眼中的春天”我发现学生交上的作业中把蜜蜂画成了“四不像”, 有人把它画的和蚂蚁一样, 有人竟认为把它是一架飞机小飞机。究其结果是不了解造成的。所以, 我决定带他们走出学校, 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巧的是, 刚好在不远的马路边有人正在养蜜蜂。于是, 我带学生们走近看看。学生瞪大了眼睛, 目睹着勤劳的蜜蜂和做工精细的蜂巢……他们个个异常高兴, 围着养蜂人问这问那:蜜蜂怎么知道回来的?蜜蜂怎样采花蜜?要是被它蛰了该怎么办呢?……养蜂人耐心地回答了他们的所有问题。

接着, 我趁热打铁, 发动学生通过看书、查资料, 进一步了解蜜蜂。第二次再画蜜蜂, 学生画的蜜蜂可像了。因为他们自己亲眼所见, 亲自参与到生活中来, 他们获取知识是积极的、深层的。这种“以参与求体验, 以创新求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增进学生的发展。

再如教《春到梅花山》一文, 由于学生大都没有到过梅花山, 很难感受到梅花盛开的兴旺景象, 于是我就利用课件利用多媒体将梅花的美景展示给孩子们, 让孩子在惊叹的同时, 体会梅花山真是梅花的海洋!

(二) 教学生活化才有智慧的创新

修订版大纲中把“联系学生现实生活, 加强语文实践”作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完《水乡歌》后, 我要学生为我们家乡也编首诗——举起的小手寥寥无几!于是, 我在想:怎样延伸课堂, 丰富孩子的知识, 拓宽视野, 培养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为此, 我组织了一次的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 开展社会调查、现象观察, 广泛收集信息, 从而了解家乡的一些情况、现状。

一周后的汇报课令我永世难忘, 一首首颇由创意的诗至今还在我耳边响起。“我们家乡什么多?板栗多, 千只箩, 万个筐。运输车辆忙不停……”, 有的学生还搜集到很多有关溧阳的历史。在这次的活动中, 学生提高了阅读量, 扩大了知识面。他们在活动中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和已有教材, 走出了学校, 走出了教材, 走向了社会, 走向大自然, 广泛搜集了许多课外信息, 他们了解了家乡, 接触了许多新事物,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这无形之中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 培养他们积极求知、努力创新的意识。

二、生活中孕育教学

生活, 永远是语文学习的基地。语言从生活中来, 又服务于生活。

(一) “语文化”的家庭生活, 体会亲情可贵

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占据最大部分的, 在这其中学生尝到了成长过程中的苦乐酸甜, 也体味到了亲情的可贵。可是, 很多学生认为每天和父母朝夕相处, 实在没有什么新鲜感, 更没什么让人激动的事。于是, 我想了很多办法, 引导学生如母亲节或父亲节到了, 做一件令父母亲感动的事;学生回家学习一件家务活, 体会父母劳动的辛苦;做一道菜给父母, 让他们有个惊喜等等。让学生从一件件小事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多么伟大, 我们应该学会感恩, 并且为积累素材打下基础。让学生多和父母谈心, 把在学校发生的事讲给他们听, 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麻烦大声表达出来, 让父母帮你出谋划策, 把自己的成果和父母一起高兴地分享。学生在与父母的交流中, 那是与父母间爱的传递, 更增加了他们的感情, 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 “语文化”的学校生活, 记录成长过程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 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开学初, 我班一名学生路上拾到一位小朋友的报名费主动交给老师, 五年级的三位同学一年四季帮助残疾学生上学等等, 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运动会开始了, 派出小记者去采访运动员;元旦到了, 庆祝元旦联欢会必不可少, 让学生自己设计……这些有意义的活动把生活语文化了, 真是事半功倍:学生既是在学习语文, 又是在锻炼自己;教师既是在训练语言, 又是在进行思想教育。

(三) “语文化”的社会生活 , 领悟人生意义

如在学完《小池塘》这篇课文时, 我深情地说:“哎, 现在的小池塘一点也不美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你们到池塘边去走一走, 就能真相大白。你们想一想, 该怎么办?”课后, 让学生去搜集水受破坏的资料、图片, 共同探究如何保护好溪, 保护自然环境的途径。学生想了一条条的“护境语”, 一个个好办法。“社会生活‘语文化’”就是要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 自觉运用“语文”这个武器“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为服务于社会, 尽一份小公民的责任。

给学生开辟一片广阔的阅读天地 篇8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一旦产生了阅读的兴趣,就会从内心深处产生对课外阅读的主动需求感。因此,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投入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 优化阅读环境。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阅读也是如此。只有在一个具有浓厚书香氛围的环境中,学生的阅读欲望才能被激发。你读,我读,自然他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入这个热火朝天的阅读行列里。所以,我们可以从营造学习环境入手,如把教室环境布置得富有书香气氛:建立班级图书角,并张贴有关的读书名言警句,及时更换其中的图书;建立新书推荐专栏;组建读书兴趣小组和朗读竞赛等,营造班级浓厚的读书氛围。

2. 帮助选择书籍。

由于受认识水平的限制,小学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会只顾自己的兴趣,而忽视对自己发展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阅读能力、兴趣爱好,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思想健康、语言生动、活泼规范的图书;要注意配合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向学生推荐有益的图书;要注意类型的多样性,阅读面的广泛性;要利用假期组织和引导高年级学生阅读文学名著。

3. 强化阅读动机。

克莱恩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我们要强化学生的阅读动机。首先要热情地给予学生适时的鼓励。教师的热情鼓励,是激发学生灵性的催化剂。我们要在指导和评论阅读时,真诚地赞美、细心地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每个学生心里都响亮着“我是最棒的”、“我爱读书”的自信呼声。其次是要下工夫引导,小学生在没有形成阅读习惯之前,总是会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而放弃自己的阅读计划。当学生在阅读中遇到懈怠时,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进行及时诱导,不断给学生加油,而不能只有号召而缺失关爱、检查和推动。

二、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作为课外阅读的指导者,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读物特点,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以加快阅读的速度,加大阅读的信息量,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使大家读得更好、更有收效。

1. 选读。

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文章或段落,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为了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我让学生有目标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学生不仅丰富了知识积累,而且提高了阅读兴趣。

2. 精读。

对于一些重点文章,如知识性读物、语言精美的读物,为了获取知识,受到陶冶,就要集中精力,调动多种感官,逐字逐句地阅读,细细品味,感悟语言的优美,并背诵、摘抄帮助记忆积累,积淀语言,培养语感。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

3. 速读。

快速阅读是为了加快阅读速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其要求是: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快速浏览,集中精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这种阅读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读后合书而思,也有不少可回味、品评的东西。

4. 摘读。

“不动笔墨不读书”。摘录式阅读指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自己喜欢的有关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做注释,写评语。平时读读背背,并运用到自己的语言表达与写作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审查、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任何事物都不及习惯那么神通广大”(奥维德),“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中”(佩利)。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读好书、懂读书、爱读书的习惯,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而光荣的义务。

1. 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的习惯。

洛克说:“思考才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获得新知识。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这是启迪学生聪明智慧的重要手段。如果不会边读边思考,就不会有良好的阅读效果。尤其是开始阅读阶段,我们应该从一篇文章的阅读入手,引导学生编写思考问题的提纲,然后让学生顺着提纲的线索演练思考。

2. 培养学生读后练笔的习惯。

一篇文章读完了,总会有自己的感受、启发等。我们要引导学生及时把这些点点滴滴的体会,用读后感或评论的形式记录下来;对于阅读所激发的灵感火花,更要顺手写成小作文,把自己的创造记录下来,成为以后写作的素材。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练笔的习惯。学生读后练笔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可以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可以续写或改写故事等,能长则长,不长也不要勉强,一句话、两句话未尝不可,关键是培养习惯。

3.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会用汉语拼音音序和笔画检索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学生阅读教材、课外书、作文等更是离不开工具书。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借助工具书理解了疑难问题,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也就找到了一位知识渊博的随身老师。当然,随着网络的普及,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查阅资料和阅读。

让小榜样在广阔天地中成长 篇9

一、社区活动, 为小榜样的成长提供沃土

河口小学的学生80%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加上20%的学区内学生, 主要分布在河口社区瑞丰园小区、小平岛军港、中国华录华录园小区内, 均属于凌水街道的管辖范围。其中又有70%以上的学生主要分布在河口社区瑞丰园小区内。因此, 学校的校外小榜样活动就从联合凌水街道、河口社区等相关社区开始, 以取得最有力的支持和最有效的活动保证。

(一) 联合社区, 拓宽教育渠道

和社区开展教育活动, 没有社区的鼎立支持就是一句空话。因此, 取得辖区人员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是首要任务。值得欣喜的是, 河口小学与凌水街道青教保护办、河口社区等主管单位常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活动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

(二) 设立主题, 引领教育方向

为了让学生在社区内做好事, 做实事, 学校联合社区主管单位发动了社区30余名五老志愿者担任学生校外义务辅导员, 以“大手拉小手, 快乐社区行”为主题, 进行主题实践活动。尤其在寒暑两假, 我们将各小区内的五老和孩子们分成十个楼院关工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主题进行实践活动, 以社区评价激励学生。使得一批批小榜样快速成长起来。

(三) 广泛实践, 开创教育途径

为了锻炼学生自主管理、自主评价的能力, 每名孩子都有《健康成长记录手册》, 记录他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和自我管理的过程。我们将这个手册同样应用在假日里,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主管理和评价。并建立周汇报制度, 由少年组长带领本楼组青少年向关工小组的义务辅导员进行自己一周以来各项活动的执行情况汇报, 再由义务辅导员针对孩子们总体情况进行评价、指导、鼓励和表扬。让孩子们每搞一次活动就受到一次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教育, 丰富了“小榜样”系列活动的评价渠道。

1. 社区读书活动。

河口社区设立了我校校外爱心书屋基地, 学生在社区五老和校关工委教师带领下经常利用假日到这里看书, 每个小组的孩子自主推荐出小小图书管理员, 了解书目, 向组员推荐优秀书目、组织组员文明阅读、阅读后进行自主交流, 得到社区、学校的联合表彰, 产生社区“乐读小榜样”。

2. 假日小队家乡行。

我校的假日活动小队常年活跃在社区中。他们有自己响亮的队名如:阳光小队、春芽小队等。在五老和队长带领下共同发起他们感兴趣的主题调查活动, 如:压岁钱怎样花?发起捐给灾区小伙伴倡议书等。开展了“争创文明城、红领巾社区行”小调查活动, 了解社区内文明人、发现不雅事, 进行评论, 活动小队还经常出现在派出所、幼儿园、楼道中, 到处都是他们助人为乐的身影, 在百姓中拥有良好的口碑。涌现出一批如喻亚梅、杨海霞等优秀社区小榜样。

二、实事教育, 为“小榜样”的成长补充心灵的营养

对孩子的教育必须是全方位的。充分利用好少先队活动阵地, 与各种实事相结合展开教育活动, 常常更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结合实事, 深化思想教育

“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要让孩子了解和关心国家的事, 把自己摆在国家小公民、小主人的位置上, 少先队利用各种实事加以引导, 深化学生的思想教育。在此, 我举两个事例来说明:

1. 灾难的启迪。

“5·12”汶川大地震期间, 学校少先队向广大队员发出:“捐献一元零用钱”的爱心活动号召, 进行各种爱心捐助活动。通过少先队的宣传阵地, 宣传地震中英雄母亲、英雄教师、英雄少年的事迹, 号召师生学习。同学们自发组成活动小队, 查找宣传资料、进行宣传活动, 用自己与英雄队员的对比, 激励自己奋发、进取, 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爱心教育、感恩教育, 培养学生的上进心、责任心和克服困难, 永不放弃的勇气。涌现出“自立自强”、“仁爱孝敬”小榜样。

2. 国家的荣耀。

中国人实现了奥运梦, 2008年的8月8日, 五环旗在中国的北京高高升起, 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到了中国。同学们观看了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广泛搜集材料了解中国的奥运史, 了解到中国奥运从衰落走向强大的历史过程, 感到中国的未来落在他们的肩上, 少年强则国强!观看了《圆梦2008》了解到许多奥运赛场上的感人故事, 激励自己的成长。提出了“假如我是XX”的设想活动, 想象自己就是一位蓄势待发的运动员, 启迪学生思考自己是在努力拼搏之后享受胜利的喜悦, 或是因为日常的懒惰而遗憾终生, 学生们理解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含义!涌现出了一批“积极进取小榜样”。

(二) 利用班队活动, 巩固良好风尚

班队活动在应试教育占有一定市场的今天常常被忽略其应有的价值。但良好的班风是优秀班集体形成的灵魂, 班队活动最能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1. 班会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形式。

日常班级管理中, 常常会出现许多事。比如:XX在比赛中做了影响班级团结的事, 自私、说了伤害同学感情的话。班级中丢了东西、大大小小的事没有人管等等。这些看来不是很大, 却时时刻刻影响着班级的事情, 都由老师来解决, 特别麻烦, 还不一定有效。我们发动学生, 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主题, 对班级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分析处理。同学都以小主人的姿态出主意、想办法, 做到班级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管, 产生“自主管理”小榜样。

三、善于积累, 夯实教育效果

1.针对社区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队员, 典型事迹, 学校每学期都召开专门的优秀事迹宣讲活动, 给予小榜样们宣讲他们优秀事迹的机会, 分别在社区、校园广播站、家长会上、班队会上和校际宣讲和表彰。20余名社区“金星小榜样”的照片与事迹, 与社区五老一道被展示在社区宣传栏内, 成为社区的独特风景。

2.学校每学期都要举办“我是社区小主人”活动成果展。全校展出优秀“健康成长档案”、假日主题调查表、手抄报等作品。展示小榜样的风采, 将他们的事迹编进《我的进步故事》小榜样文集, 对全体同学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

广阔的天地 篇10

一、拓展教材,活用教材资源

过去的语文课上,我们往往将教材视作语文学习的全部,视作不可违背的金科玉律,局限在课本中孤立地教,封闭地学。新的教材观强调,教材只是一种载体,一个例子,它是教学的依据,但不应是全部。因此,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资源的眼睛,不仅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主动理解和体验,而且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获得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1. 整合教材“信息”。

新教材是多种科学文化、人文素养等汇集的“信息场”,其中的信息,不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均可视作塑造学生,使之得到能动发展的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的,它的价值是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显现的。

如人教版第一册新教材共有课文25篇,涉及的内容广泛,其中,写动物的有9篇,写植物的有2篇,写优美环境的有9篇,还配有很多图画,有蓝天、绿树、红花、小河、庄稼……出现在孩子们眼中的是一个充满绿色、生机盎然的世界,也是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这其间蕴涵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的好素材,这些素材只有教师有意加以整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教学中,要让孩子通过听、说、读、看去感受自然界的美丽,这是教育的第一个层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孩子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让孩子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自然,去看、去摸、去闻、去亲身体验绿色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学生是快乐的,小学生的学习也应是快乐的,教师更应为自己整合这些“资源”所带来的成果而感到快乐。

2. 填补教材“空白”。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带有“空白”,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这样的空白处正是极好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发挥创造性,在文本的空白处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顺着文本的思路,发挥想象,填补空白、丰富文本、生发教材。

如《春天的雨点》最后一段写乌汉娜老师冒雨护送达丽玛回家后,“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倚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远去……”省略号就是内容的空白处,老师就可在此处创设情境:达丽玛望着蒙蒙细雨中老师远去的背影心情怎样?会想些什么呢?在这样的空白处“着色”,会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更到位。

3. 开放教材“时空”。

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都具有广阔的延伸、创造空间,为此我们要积极开放教材的时空,引导学生针对文本特点,采取不同方式(上网、读课文书、询问、讨论等),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拓展文本。如学习《在大熊猫的故乡》之前可以搜集有关大熊猫的背景资料;在学习《少年闰土》后引导学生看鲁迅的作品《故乡》;在学习古诗后,可以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轮流当小老师来教大家读古诗;在学习《白头翁的故事》后,让学生续编故事,等等。

开放教材时空,让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书报影视、学生的生活话题等都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资源,这样便依据教材再生了“教材”,我们的教学将会硕果累累。

4. 创新教材“处理”。

教材是课堂教与学的工具,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师不应是“教教材”,而应是“用教材教”,也就是说教师有时需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教学内容与实际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如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中有一篇歌颂江南水乡的课文《水乡歌》,这是一首优美、浅显、琅琅上口的儿歌:“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水乡什么多?桥多,东一座,西一座……水乡什么多?船多,千条船,万条船……”课文后面还设计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水乡歌多?我国什么地方水乡多?”对西北地区的孩子来说,“水乡”、“河塘”、“水渠”是那么遥远、陌生。兰州的一位语文教师便创造性地改编了教材,让孩子们编出了“兰州歌”,“兰州什么多?风多,沙多,百合多……”孩子们的情感被激发起来,学习热情十分高涨,而且把教材后面的问题改为“想一想,编一编,你的家乡什么多?”引发学生对家乡事物的关注,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上述教例,教师创造性处理了教材,让课程资源更紧贴学生的生活,因而整个教学进程洋溢浓浓的人情味和生活的气息。

二、生成课堂,捕捉动态资源

在一个不断追求真、善、美的课堂里,以师生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资源随时随地充盈其中,这是智慧碰撞、情思相融的结果。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应敞开心扉,平等对话,或补偏中认可,或纠误中整合,或肯定中引导,在心灵交融的平台上建构知识,提高能力,生成方法,催发情感……课堂则会因此而焕发着生命的活力。

1. 关注“学情”。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处在主流的观念是“教”大于“学”,“教师主宰课堂”,“学情”也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其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是最宝贵的课程资源。

笔者曾在一次教科研讲座中听到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段。一次,钱老师在执教《少年闰土》一课时,一学生突发提问:“跳鱼有几只脚?”这个问题可谓“刁钻古怪”,即使特级教师备课再精细、课前预设再周密,也无法解答。可钱老师是一个十分睿智的特级教师,他敏锐地甄别此“反常思考”,给以赏识、引导、提升,充分开发其教学价值。他对学生说:“这个问题有一个人知道?(闰土)他怎么会知道的?”钱老师巧妙地为学生“点拨导航”,“风平浪静”的课堂不时掀起学生层层思维的狂澜,学生联系课文,联系自己农村生活经验大胆猜想闰土的生活、见识等,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主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教学沿着更佳的轨迹运行。

我们每个教师如果都能像钱老师那样关注学情,善于发现那些易被我们简单否定或“立马裁决”的平凡而有价值的问题或建议,调整教学航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深入地交流讨论、探究,那么,这一个个充满灵性的“闪光点”一定会爆发出更璀璨的智慧光芒,课堂也会呈现出更灵动鲜活的美感。

2. 尊重“差异”。

生命的美丽在于它的独特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语文课堂就是要将这种差异视为一种教学资源,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如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一位教师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冷的天,这位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一石击起千层浪。是啊,不在钓鱼又是为什么呢?老师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有的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万里江山,粉妆玉砌,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之美也。”有的说:“老人内心十分孤独、寂寞,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多妙的发现啊。有的说:“我觉得老人在磨练自己的意志,因为天寒正可以锻炼人。”有的说:“这位老人与众不同,看起来很清高。”诗人那种不愿同流合污的心迹不正隐含其中吗?最后一位学生说:“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一语双关。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遭受重重打击之下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来吗?学生独具慧眼,诠释得精彩至极。课堂打开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使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充满了活力和魅力,显现出生命多姿多彩的美丽。

3. 善待“错误”。

有人说:“犯错误是儿童的天赋权利。”有人说:“学校就是允许儿童犯错误的地方。”还有人说:“错误是学生学习探究的标志,是一种学习经验,也是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错误”也是一份资源,这种思想无疑体现着新课标的理念。所以,善于挖掘并运用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错误”,将会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勃勃生机与活力。

如一位教师教学《林海》一课时,学生把课文中说大兴安岭与秦岭的“大不一样”错读成“不大一样”。这仅仅是一字之差,但没有被认真倾听的老师疏忽。于是,课堂生成了一个教学新环节:

师:“大不一样”与“不大一样”有什么不一样?

生:“不大一样”是只有一点儿不一样。“大不一样”是非常不一样。这里的区别可大了!

师:说得好。“大不一样”是十分不一样。那么大兴安岭“岭”与秦岭的“岭”大不一样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根据,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多美的一个错误,多好的一份资源。因此,教师要敏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这正是一种别样的教育境界。

4. 真诚“评价”。

语文课堂的教师评价至关重要。因为学生的每个答案包含了其独特的生活体验与感悟,其中的智慧和灵感,怎一个“好”字了得。所以教师如果仅对答案冠以“好”字然后不再过问,实在是对评价性课程资源最大的浪费。倘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或鼓励,或启发,或引导,或纠正,必能在只言片语之间使学生豁然开朗,心领神会。学生“百家争鸣”,教师妙语连珠,试想,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怎能不学有所获?请看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有的同学提出来课文中的冬天象征着黑暗,是不是呢?

生:不是的。当时所处的时间正是冬天。

生:我认为是的。寒冬过去,春天就要到来。(笑)

师:这个想象很有诗意,很有道理。不过我认为作者在这里还是要渲染一种荒凉、萧条、冷落的气氛。如果不是这样写,而是故乡鸟语花香,行吗?

生:老师,我认为鸟语花香也可以。只要写出人物心情的不高兴就可以了,而且这一衬托,效果就会更强烈了。

师:对,对!你比老师高明。(大笑)这种手法叫反衬。

……

多么富有个性的评价。用叶澜教授的话来说,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价是最有动力的课程资源。

三、放眼课外,盘活学习资源

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绝不能仅仅束缚于课堂和教材之中,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教师应放眼课外,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发展空间,让学生去实践,去锻炼,去发展。

1. 巧借生活资源。

生活中有着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日月星辰,风霜雨雪;环球要闻,国家大事;地方热点,家庭琐事等,都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内容。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去观察,去体验,去实践,去感悟。“世界杯”可以成为学生每日新闻播报的课题;游览桂林山水可以成为学生的假期作业;河畔、田野可以成为学生语文实践基地;学习修改病句,可以从学生的一张请假条谈起;介绍说明方法,不妨请学生带来家用电器说明书……

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相等,变封闭狭隘的语文教材为开放的生活语文教材,将为语文课程引入一泓不绝的活水。

2. 开发校本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新课题———语文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

上虞崧厦是全国最大的伞具集散地,有着“中国伞城”的美誉,为此,崧厦镇小开发了“伞文化”校本课程,通过“伞的传说、伞的童话、伞的品质、伞的制作、伞乡人”等不同主题的语文特色课程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学习身边的语文,而且旨在激发学生对伞乡的热爱。又如金近小学的“童话”校本课程,岭南乡小的“诗歌”校本课程等,也都形式活泼,新颖有趣。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优化配置了学校语文教育的资源,形成了多元的、立体的语文教育磁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语文教育的内涵,使我们的语文教育变得更富有生命活力。

3. 利用网络资源。

在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资源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如在组织进行《我为竹乡做广告》网络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www.google.com搜索并浏览“长塘竹乡”的有关网页,从而使学生对竹子丰富的用途有了深刻的认识,为设计广告语作了积累。这样的学习不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彩色的、多维的、互联的。

4.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将课堂教学当作语文实践的主渠道,并不意味着语文实践只能局限于教材内容。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如在学了课文《伟大的友谊》后,让学生在课余收集各种有关友谊的内容。学生旁征博引,或成语、或古诗、或谚语、或格言。除此之外,教师还设计了一系列有关友谊的训练题,使学生不仅会积累,还会运用,效果也很好。

教师应给学生创设展示“才华”的机会。如开展“词句接力比赛”、“美文欣赏会”、“朗诵擂台赛”等;在学习园地中开辟“读书”专栏,交流精词妙句,百科知识摘抄等。通过这样的语文实践,必然能使学生有所积累,有所感悟,有所体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教师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他那睿智的谈吐、丰富的社会阅历、广博的文化知识、真诚细致的人文关怀、独到的人生感悟……都是学生终身受益、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所以,让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我们自己,塑造我们自己,超越我们自己,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迎向广阔的语文天空。

摘要:随着语文新课程学习的不断深入,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学校和教师正逐渐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而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 就必须开发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同时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 语文教师应不断思考, 不断敏锐捕捉富有生命气息的课程资源, 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无处不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连锁书店走向广阔天地 篇11

遍布城乡,满地开花

2004年,下岗女工蔡颖在嘉兴市南湖区三水湾社区开出了一家新华书店加盟连锁店,这家店面狭窄的小小书店是嘉兴市、浙江省首批推出的小连锁书店之一,在国内图书经营领域也开了先河。此后,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群众得益”原则,小连锁书店迅速在浙江全省遍地开花。

东阳市从2007年起,至今已在8个乡镇建起了小连锁书店。在环境优雅、品种繁多的南马镇小连锁书店,花园村的一位老农买了一本农耕方面的科普书。他十分高兴地说,自从近在咫尺的镇上开设小书店后,自己就再也不用为了买书而往市区跑了。东阳市郊江北街道有一家硬件设施最好的小连锁书店,2015年初开业以来,销售形势看好。“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开书店,是因为江北这一带书店还是个空白,而如今这里发展迅速,人气越来越旺,潜在需求不小,只要经营得法,我不信没有读者群。”该店店主陈跃东说。

除了农村乡镇店之外,小连锁书店还有校园店、社区街道店和商场超市店三种类型。乡镇店的最大特点是铺面广、数量多,校园店的特色则是店校合作、经营成本较低。丽水市松阳县有4家校园店,因为有学校支持,租金和其他费用相对较低,销售品种又有针对性,销售额占到了该县县店总销售额的10%。

社区街道店通常开设在城市中心区,见缝插针般地在大书店尚未辐射到的街区落户。杭州、嘉兴等市的不少社区街道店注重特色化经营,如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专售古籍、人文、旅游类图书等,争取到不少读者。商场超市店则借助较大的客流量增加销售,尤其是夜间。上虞区万和城的小连锁书店凭有限的营业面积,曾创下430万元的年销售纪录。

满足读者,壮大自身

张正梁夫妇的小连锁书店开设在省内著名的中药材集散地磐安县尖山镇,店里大都是《袖珍中草药彩色图谱》这样颇受中药材商人喜爱的书籍,但读者有其他需求,他俩也会尽力帮助。茶农张道华需要种茶、品茶方面的书籍,两天后张正梁夫妇就提供了。“现在我们的书店有五六千种书,中药材、茶叶和社科文学类书卖得特别好,有时候一天的销售码洋在千元以上。”张正梁说,在这里开小书店,全家人团聚了,连孩子都爱上了书店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还为四乡八村的村民提供文化服务。他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东阳市南马镇小连锁书店的店主马永胜,坚持向读者提供“零距离服务”,尽量满足读者需求,影响日益扩大,效益看好。南马镇一带红木家具企业众多,马永胜有意识地多进一些有关书籍,很快就吸引了当地的红木雕刻师。新昌县最大的民营书店文星小连锁书店尽管打的是“人文”牌子,实际经营时紧扣读者所需。店主沈学军介绍说,他的做法是从书店所在区域、人口密度、当地人阅读习惯等方面入手制订经营方案,与读者建立起完善的服务方式。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曾专门到嘉兴市考察小连锁书店,他在南湖区大桥小连锁书店发现了不少正在城市里热销的书籍,十分意外。店主陈加军、朱菊英夫妇告诉阎晓宏:“别看我的店小,跟城里的新华书店是同步的。”夫妇俩认为,小连锁书店的经营必须让读者觉得在这里买书方便、实惠、可靠,才能赢得名声和影响力,才会慢慢扎下根来。

小连锁书店的经营者是辛苦的,但他们延伸并完善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期以来城乡基层图书市场萎缩的难题,经营者自己也打下了一片创业的新天地。

坚实靠山,舒心经营

杨明是嘉兴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营销中心经理,在他诸多工作任务中,为小连锁书店配送图书是重任之一。由于受到数字阅读的冲击,小连锁书店曾面临经营困难、甚至面临关门的局面。杨明坚持每周送书,了解店主们所遇到的难题,为各家小连锁书店设计适合其自身条件的业务发展规划,提供全方位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嘉兴市小连锁书店经营持续下滑的趋势得以遏制。不少店主感慨地说:“有一座温暖而坚实的靠山,我们办小书店舒心、放心多了!”

作为小连锁书店的合作方,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下属的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对小书店的管理采取紧密与松散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便利:一是图书统一配送,二是各级新华书店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与各家小连锁书店实时对接,只要有需求,不论什么书都能在3至5天内送到读者手里,这使得小连锁书店避开了经营中的库存风险,合理退货,从而解除了经营者的后顾之忧。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开办小连锁书店,是国有图书发行部门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参与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赢利并非主要目的。因此,对小连锁书店实行按顺加折扣供货、按照配送服务和管理等最小成本收取差价、尽可能降低经营成本和风险,是国有图书发行部门的一贯做法。作为浙江省基层文化建设的一项特色成果,有关部门也予以大力扶持。据了解,为在全省更好地推广,2009年8月,省政府专门下拨专项资金用于小连锁书店的设备补助。2010年10月,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嘉兴召开全国农村出版物发行网点经验建设交流会,把浙江发展小连锁书店的成功做法推向全国。

其实,在基层推广阅读,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反过来也有助于国有图书发行部门的业务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承的。2011年,新昌县的一家民营书店希望加入该县的小连锁书店行列,县店起初有点犹豫,省新华书店董事长王忠义认为,这种“饭店门外不许别人摆粥摊”的心理要不得,应该欢迎他们加入小连锁网络。后来,这家民营小书店成了县新华书店的连锁店,因经营不错,反过来推动了整个图书市场,县店的销售码洋翻了一番。

破解难题,谋得发展

在坚守和发展过程中,小连锁书店仍面临一系列亟待破解的难题,随着各项经营成本的逐渐提高和图书发行固有的微利特点,经营步履艰难。

针对小连锁书店越开越难的情况,国有图书发行等部门动足脑筋,首先确保其生存。省新华书店在坚持“三统一”规范操作、强化监督管理的同时,允许和倡导小连锁书店自主经营其他文化办公用品,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一些市县新华书店鼓励小连锁书店经营者拓展所在区域的店外生意,组织参加由省新华书店举办的“聚畅销”品牌图书售卖等活动,个别有实力的小连锁书店还自行开展相关读书活动,聚集人气,激发读书热情。

小连锁书店的店主大都缺乏资金,有不少还是初涉商品经营。为了让他们走稳这一步,各级新华书店想方设法给予全力扶持。磐安县尖山镇小连锁书店店主张正梁回忆:“起初我们对经营图书一窍不通,省、市、县新华书店的专业人员手把手教我们,让我们尽快掌握怎样使用信息平台,怎样做好日常管理,还包括怎样陈列和码放图书。”泰顺县三魁镇居民张晓林因丈夫去世,原有的个体书店面临倒闭。加盟小连锁书店后,省新华书店出资为她安装了联网的计算机信息平台,采购、配送、退货、结算等业务都由省店统一管理,这家地处山区的小书店又起死回生。

东阳市近年来建设小连锁书店成果不小。当地国有图书发行和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首先重视前期市场调研,筛选出最适合的开办地点,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其次是提供创业服务,如在创办阶段即给予上网费、店招费补贴等,有的乡镇还给予房租补贴;再次是倡导与小超市结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另外,市店开展对小连锁书店的“一对一”“点对点”帮扶服务……诸多有效做法,使现有的小连锁稳定生存下来,谋得发展。

在人们的阅读方式不断嬗变的情况下,如何在城乡基层办好以经销纸质书籍为主的实体书店,使之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活动中发挥应有作用,其途径方法至今尚在思考探索中,浙江小连锁书店的不断开出即是一例,令人欣喜。

(本文照片由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提供)

广阔的天地 篇12

一、目标建构:学习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 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 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 分析研究, 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公众报告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写实性、针对性、逻辑性。

二、写作指导:落实注意事项

1. 重点技巧

根据调查的目的, 把调查内容写清楚。如果是调查某一件事, 就把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写出来;如果是调查某一问题, 就把涉及这个问题“干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写清楚。

调查报告重在展示客观事实, 也可作必要的分析。

2. 布置作业

(1) 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2) 宁海县**村新农村建设可行性报告。

(3) 宁海县**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4) 写一份**新农村的游记。

三、课堂写作与交流提升

1. 去伪存真。

材料中往往真与假相混杂。调查对象有的可能由于记忆不准, 张冠李戴, 无意中弄错事实;有的可能凭道听途说, 反映的情况不够真实;有的可能由于有思想顾虑, 谈的情况有不真实的成分, 等等。分析调查材料时, 要剔除一切虚假的东西。

2. 去粗取精。

就是去掉次要的、不典型的材料, 筛选出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材料。筛选出的材料应丰富多样, “点”“面”结合, 能写入调查报告。

3. 分类整理。

对典型材料的分类整理, 可以用文字, 也可以用表格, 必要时还要作出统计。

4. 得出客观的结论。

分析调查材料的过程, 是逐渐揭示这些材料的本质意义, 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

5. 修改誊写 (或打成电子稿)

没有鲜活新事, 就没有鲜活报道。不关注生活, 也就失去了生活之源。在调查报告的作文实践中, 学生通过观察、记录、交流, 不但占有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写作素材:本村面积、人口、人均产值、民俗民风等基本情况, 经济状况和村委班子、环境卫生、医保教育、衣食住行、老幼安排等现状, 以及管理政策及对待外来民工的举措等, 而且切实感受到了时时处处有生活, 真切地感受农村的变化。这就让学生接受、感受、掌握了一定的材料, 解决了学生“没东西可写”的问题。

其次, 调查报告的作文教学实践开放了学生习作的“情”。中学生情感本来就丰富, 他们各自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加之在调查报告的书写中, 老师极力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 不说空话、套话, 特别是不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有“深刻立意”的价值倾向, 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 既可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 也可批判生活中的假恶丑。这样一来, 学生由原先对自己所在的家乡、村庄的了解仅仅限于非常表面、非常肤浅或者说是非常抽象的阶段, 现在通过调查, 对家乡的印象由感性变为数据等具体的概念了, 了解得越多, 感受也就越深刻, 表达这种情感的欲望和需要也就越强。

上一篇:考查方式的改革下一篇:深入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