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工程

2024-10-25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共12篇)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 篇1

河道是我市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由于河道泥沙量大, 植被繁多, 下游河段长期淤积, 致使河道治理基本形成了“上拦下排, 两岸分滞”蓄泄兼筹的防洪工程体系。定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 受自然和经济、社会等条件的制约, 水利工程对农田影响问题长期存在, 加上我市长期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发展政策, 使农村水利工程设施十分薄弱。由于政府投入力度大, 发展很快;而大多数农村设施主要靠村集体和农民自建, 投入不足, 造成农村以传统、落后、小型、分散、简陋的水利工程设施为主, 对农田普及率低。

一、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和内涵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 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迫切要求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 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的局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 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充分认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础工程来抓。它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面。农田水利建设是指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 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 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 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 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 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 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 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 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 改良低产土壤,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农田的影响

(一) 解决了灌溉的问题

消除了旱情带来的灾害, 农业生产主要追求粮食产量, 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 但是这些作物如果在没有水或者在水资源比较缺乏的情况下会极大地影响其它们的产量, 比如遇到大旱之年, 农作物连命都保不住, 那还来的产量, 可以说是颗粒无收, 这样农民白白辛苦了一年的劳作将毁于一旦, 收入更无从提起, 农民本来就是以种庄稼为主, 如今庄稼没了, 这会给农民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坚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 解决了灌溉问题, 消除了灾情的灾害, 给农民也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二) 改良农田水质

近年来, 水污染带来的水环境恶化、水质破坏问题日益严重, 给水产养殖带来了负面影响, 死鱼、死虾、死蟹等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 对水源水质的标准要求更加严格。一旦水源污染、水质破坏, 会影响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也会影响到农民的利益。目前因水质不能保证所引发的矛盾相对增加, 这也是农民时刻关注的问题, 因此坚强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改良农田水质, 对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 节约了农田用水

减少了农田灌溉用水损失, 在大涝之年农田通水不缺少的情况下, 可以利用水利工程建设将多余的水积攒起来, 以便以后庄稼需要水时可以随时放水灌溉。另外, 蔬菜、瓜果、苗木、花实施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保障。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 有利于解决农业面的污染, 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 是一项革命性措施, 必须摆在农村水利建设的突出位置。要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 扶持节水灌溉典型, 完善防渗渠系配套, 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 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 有条件的地方对主干渠道逐步实现衬砌化, 这都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 起到了节约农田用水的目的。

(四) 排除了农田大涝灾害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 对农田灌溉、排涝、降渍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要加强对灌、排、降技术标准的研究。今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切实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 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 避免了大涝灾害对农作物带来的损失。同时, 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划研究, 以利于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发挥更好的作用。

(五) 减少农田水土流失

大涝天气会引起农田水土流失, 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这给水土资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地里的肥料也被谁给冲走了, 上层好的土层也被谁给冲跑了, 农作物的产量, 这是可以兴修渠道, 引水入海, 不仅减少了农田水土流失, 还节约了水资源。

三、结束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农田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 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目前水利工程的建设速度大多滞后于社会发展速度, 农村普遍节水意识淡薄, 水资源利用率低, 已不能满足新农村生产发展的需求, 一些地区农村水利投入与建设需求差别很大, 地方财政比较紧张, 对农村水利投入有限, 因此应加大中央财政投入, 发展多渠道筹措资金, 走出水利建设资金不足的窘境。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 加强资金投入, 推行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审签制度, 加强政府引导、服务、监督, 进行科学管理等, 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利建设真正为农田服务为农民服务。

摘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水事关乎民, 水事大于天。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江河防洪能力不断提升, 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 农田水利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农田灌溉呈现“最后一公里”问题,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薄弱, 将会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用水资源利用率不高, 制约现代农业建设。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农田

参考文献

[1]河北水利, 2010.

[2]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

[3]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6.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 篇2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用水需求越来越多,对农田水利工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支持,但是目前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重复建设严重,监管力度差、水利工程缺少必须的维护和管理。种种问题使得水利工程项目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利于农业生产用水,也给农村人民的生活带来不便。本文就针对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完善提出对策。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问题;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gricultural water demand is more and more, is also growing demand for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the stat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but the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 there are large blindserious,repetitive construction, poor supervision, water conservancy and the lack of necessary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the problems of water projects is difficult to play its due role, is not conducive to water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ut also the lives of rural people to inconvenience.in this paper,the main problems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put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ideas to propose a solution forthe improvement of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keywords: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problem;countermeasures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其现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

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排灌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既造成排涝能力弱,农田积水无法排出,又导致提灌能力差,不能满足灌溉需要。1.2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 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1.3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弱化。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步入低谷。随着农村绝大多数强壮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农村小型水利投劳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村以下小型工程投劳的组织难度明显加大,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后,筹资筹劳总量有限,能够投入农田水利的资劳微乎其微。1.4农民兴办水利的积极性下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粮价已经放开,特别是中

国加入wto后,外国的农产品已经占领了我国的部分市场,加之农民增收缓慢,种田的积极性不高,使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几点建议2.1全面加强在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一是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向发展。二是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发挥工程更大效益的基础依据。三是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依据审批工程的规模,建立健全资质认证制度,确保聘请具有一定设计资质、从事相应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设计,所有审批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招标办招标。四是建立施工准入证制度和实行工程监理制度。施工准入证是指具有一定的水利施工技术和条件,达到一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施工企业,才能准许其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一种制度。已取得水利施工准入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人员、生产设备和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施工人员为标准确定,施工准入证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发放并检审;在工程进入施工阶段,质监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质

监员,施工单位的技术员随时配合质监员对工程各个部分进行检测,填写检测记录,特别是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双方共同到有

关权威部门做鉴定,才能作为保证资料、必备资料和安全资料汇入施工档案,为综合验收和今后工程管理检验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3-4]。五是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实行严格奖惩制度。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以竣工报告形式报请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同时,施工单位也要报经甲乙双方共同签字盖章的施工保证资料和必备资料,汇总成一套真实完整的资料备案。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按建设程序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对年内新建工程项目进行评优,对被评为“优质工程”的凭验收证明兑现一定的奖励;同时加强宣传,形成狠抓工程建设质量的良好社会风气,对未按建设程序施工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报相关智能部门进行处罚,并通报批评和备案,特别是不按有关规范施工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要严厉打击。

2.2全面加强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一是安全管理。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人为破坏;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二是内业资料管理。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三是工程设施管理。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级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

管理安全。四是经费管理。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五是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期长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3.结语:

农田水利工程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生产用水和人们的生活用水,关系到国计民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明确下来,进而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一过程中,国家、水利管理部门等各方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方的监督和管理,优化水利工程分布,这样既可以保证水利工程发挥效能,也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本文提出的策略还是有限,这一问题还需要相关学者和工作人员进行进一步研究。4参考文献

[1]徐满杰.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及对策[j].科学之友:下旬,2010(5):61-62.[2]尹利海.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11):85.[3]郝红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j].山西水利,2008,24(6):21-22.[4]徐之甫.乡镇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水

利,2002(5):38-39.[5]乔娜,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困境与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11,23.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措施 篇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也逐渐获得很多成就。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一系列农田水利工程在农村得到建设,大大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依旧会面临着很多实际性的问题,如何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得到高质量和高效率建设,逐渐成为很多建筑者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关键词:农田水利;基本特征;施工建设;研究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它直接关系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因此,各级政府及专家对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也越来越关切。虽然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还仍然在着许多问题,阻碍了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下面我们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

一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出台,农民个人及联户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数量也日渐增多。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普遍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工程管理滞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之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的现象。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跑、冒、渗、漏较为严重,致使小型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有人修、无人管,毁损严重。随着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面积开垦土地,不断开凿机井,利用地下水进行补充灌溉,但农业用井的所有权在乡村,甚至到个人,无系统性管理,再加上机井距田地较近,灌溉方便,开采量不易控制,超采现象严重,这样下去,不光是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生存环境也会受到破坏。

(2)财政投入不足。由于农村地方各级财政吃紧,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补助。2005 年,中央财政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民办公助”方式支持各地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国很多农村地处欠发达地区,很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配套建设,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即便开工建设了也很难按计划竣工验收,加大了继续争取工程项目的难度。部分地方政府部门考虑部门利益过多,水利投入对部门效益增收不大,缺乏投资动力。

(3)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水利项目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受多年计划经济人事安排影响,很多水管单位设置机构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导致效率低下。各地水管单位真正急需的高、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工程技術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较低,技术力量薄弱,不利于水管单位的发展。

二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措施

水利工程的管理要有明确的总体规划,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搞好水利建设,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总体规划的重点内容应该是对建设方向的确定,有了明确的工作重点才能将水利工程建设的方向确定下来,然后再对一些次重点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规划重点工程的时候要考虑到区域环境,以确定目前急需改进的工程项目,通过重点项目的启动和实施,推动水利建设,才能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建设。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地区的农田干旱现象严重,区域水利建设的总体规划应狠抓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有力地改善农村尤其是树木主产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为生产和农业特色产业建设奠定扎实基础。

在进行总体规划的过程中要主要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早部署、早安排、早规划,在每年的冬季,就开始筹划下一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专门下发通知,组织工作专题,作好调查研究。对要开展的大型水利建设工作可以先设立示范基地,探索建立水利工程的效果,在示范基地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示范性演示,以确保工程项目的成功,很多省份早已建立了节水示范基地、水保示范基地、冻土研究示范基地等。这些基地建设有利于基层单位参观和考察,对进一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推广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2.2 扩大投资

为了合理地分配水利建设资金,做到区域内的平衡、和谐建设,水利建设管理部门可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扩建和改造,以保证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应农村水利发展的要求。同时,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加强了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调动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村民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中,以节省人力资金,避免出现由于资金短缺使得一些重点工程一直的延误下去。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田水利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要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单位,并在重点工程依情况设立监察团队,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周期性的资金账目总结,保证资金使用方向有迹可循。

三、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1、建立管理机制,加强监督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要建立管理机制,从施工开始到结束,要明确监管目标、制定监管计划、掌握监管内容和质量标准,加强对原材料、中间产品和工程质量的管理。施工前做好质量监督管理保证一切准备工作满足施工过程的需要;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是对施工方案、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的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处理;施工后的监管工作主要是工程验收,以科学的工程方案为指导,对完成的工程质量进行评估。

2、加强农田水利技术力量,提高施工队伍素质

水利人才是工程建设的保证,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队伍是完成高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所以必须重视水利人才队伍的建设。所有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的人员,上到管理者,下到操作工人,都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学习。作为管理者,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施工技术知识,掌握工艺流程,才能更好的进行管理;对于操作人员,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和思想培训,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差错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3、提高施工规划管理水平

在工程施工之前要有专业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要搞好农田水利施工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采集数据资料,合理安排人力和物力,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各级政府应该为工程的规划提供一定的资金投入,确保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专业人员在分析数据和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编制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包括具体的管理目标和进度计划等;详细规定各个工序的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做好各个工序的协调和衔接工作;最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实行责任制。

4、加大资金投入

资金是农田水利工程顺利完成的保障,国家政府和相关单位应该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从长远利益来看,加大资金的投入可以获得更高利益的回报。老化设备的维修养护、先进技术的引进、施工人员的培训、工程质量的监管等各个施工环节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避免由于资金不足导致的施工質量问题,所以说,加大对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5、全面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加强对已有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是保证工程长期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对重点的水利工程设施实行重点专人管理,实行管理责任制;向水利工程的收益方征收部分费用,用于对现有工程进行定期的养护,遵循“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此外,根据各地的地质、气候等具体情况,建立符合各地实际的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体制,以不同模式进行水利建设和监督管理。

结语

农田水利的建设能够切实解决很多实际性的用水问题,是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将水利建设在施工方面和管理方面的各项问题重视起来,使其最大程度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美健,刘群昌等.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J].中国水利,2012(23).

[2]赵琦,陈曙光等.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做法与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5):18-21.

[3]杨磊.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对策[J].广东水利水电,2010(07)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篇4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管理

1 当前建设和管控时期面对的不利现象

1.1 项目的建设前期的规划不合理, 机构之间未开展好协调活动

项目的建设工作很随性, 使得项目的技术以及效益等多项要素无法综合。比如一些小规模的水利涵管出现了渗漏问题, 在没有经过专门人员分析的背景之中, 对其开展维护活动, 使得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的处理。进而导致枯水期无法得到有效的灌溉, 而在丰水期的时候又导致洪涝灾害发生。项目经常性的重复, 而且有半拉项目, 而且经常性的出现一些矛盾纠纷等。此时使得规划活动无法顺畅的开展, 管控无序, 科技性太低, 面对非常多的隐患, 像是一些乡镇的灌溉项目, 本身是农业开发工程, 不过其未设置专门的管控工作者, 使得项目完工之后得不到有效的处理, 进而导致泥沙大规模的沉积。

1.2 基础水利装置不被关注

首先, 政府每年都要花费非常多的资金来修检一些大型的项目, 不过其实真正对于农户有益处的是一些小规模的项目, 其对于山区的农田来讲是非常关键的, 当出现大旱天气时候, 最受影响的是农村, 主要是因为小项目缺水严重。不过现在的水利项目建设时期, 相关的机构只是关注经济性的内容, 过分的关注大规模的项目的创建等工作, 没有做好农业用水方面的工作。而地方机构也会由于此类项目带来的利润太低而不想将资金用到这些区域之中。除此之外, 农户也不想花费资金。因此很多的项目都是在很多年之前完成的。不过将田地划分之后, 此类设施就处于一种无人管控的境地之中, 特别是实现了税费改革之后, 之前的设施更加的无法利用。

1.3 由于产权体系革新不合理而导致的问题

对小规模的水利项目的管控不合理而导致了很多的不利现象。通过调查我们得知, 一些小规模的项目开展租赁等活动之后, 因为合约中未论述清楚相关的事项, 很多人只是关注其经济性, 当得到之后就不关心它的管控工作了。部分业主忽视合约, 有时候还会违背其内容。一些项目的使用不当, 导致水质变差, 进而引发了非常多的不利现象。

1.4 基层水管机构的水平太差

因为当前革新活动的开展, 此时乡镇水利站并入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多数过去由乡镇水利站管理的小型水库灌区, 目前只有几个人开展水利活动, 同时活动也不规定, 无法掌控好目前的形势。之前雇佣的暂时性人员的待遇较差, 无法留住人才, 使得很多的项目都处在一种无人管控的模式中。利益低使农田水利修建等社会动员机制难以启用。通过分析社会资源的动员层次上我们得知, 因为缺少良好的动员体系, 资金的出处非常好使, 筹备很有难度。现在国家的水利装置的投入方关键是政府, 无法形成一种合理的体系来激发农户的资源投入热情。在当前的背景之中, 其是一项要积极的分析并且处理的事项。

2 应对方法

2.1 强化投入力度

导致项目得不到有效的维护, 效益降低的关键缘由是投入太少。农村的基建活动和城市的基建工作都应该被同等的对待。开展不合理的话不但会干扰到农村的建设工作的步伐, 同时还会干扰到和谐社会的创建工作。通过分析当前的具体状态我们得知, 政府在城市的基建项目中开展的投入, 还是超过了对农村的投入, 存在非常显著的过分关注城市忽略农村的问题。各级政府必须把包括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内的农村基础设施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加大投入。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来讲, 当务之急是在稳定提高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及人饮安全资金的同时, 尽快扩大中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规模, 以引导和带动地方各级财政和受益农户的投入, 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步伐。

2.2 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农村水利改革

首先是要对如今的小规模水利项目的产权体系革新活动中存在的新问题, 积极的分析探讨, 尽快制定一个全国性的指导意见, 以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健康深入发展。二是要以构建和完善农民用水户协会内部管理机制为重点, 以行政区域或水利工程为单元, 通过对基层水利队伍的改组、改造、改革和完善, 推动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不断建立和发展, 加快大中小型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三是不断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当前, 农村出现了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水利工程占地农民要求补偿、群众要求水利政务公开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迫切需要我们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 通过不断深化农村水利改革, 培养典型, 示范带动, 逐步解决农村水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

2.3 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是农村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后的农村水利建设要改变过去只注重工程建设而忽视自身建设的做法, 工程建设与基层水管单位自身能力建设要同时审批、同时建设、同时验收。要进一步调整农村水利资金支出结构, 允许部分资金用于包括管理手段、信息网络、办公条件等在内的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 以不断提高基层水管单位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2.4 加快农田水利立法, 从根本上改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薄弱问题

目前, 涉水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少, 但针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还没有。尽快制定出台一部关于农田水利方面的法规条例, 通过健全法律制度, 明确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广大群众的责任, 建立保障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投入机制,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依法建设、管理和使用农田水利工程设施, 已成为当务之急。

2.5 积极探索和谐自主的建设管理模式

让受益群众参与建设, 参与管理。将水业合作组织模式应用于更为广泛的农村公益型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中, 将原有集体资产与农民投工投劳为主形成的小型水利设施按照市场化手段来评估资产, 明晰产权, 将公益性水利设施资产定量化、股份化, 并鼓励受益农户资本入股, 参照股份制模式来管理和运作。实行自主管理的模式。村民通过民主方式组建互助合作的用水组织———村水业合作社。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合作社辖区内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供水调度, 同时负责向用水户供水并按时收取水费和提供咨询服务。

农户是小规模的水利项目的直接受益人, 同时还是相关的管控工作者, 设置水利合作机构, 通过股份的形式来开展建设工作, 切实的激发出农户的热情。村水业合作社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独立法人”的股份合作制企业, 按照股份合作制方式制定章程, 由股东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管理委员会, 下设管理人员, 每年改选一次。在股份设立上, 将上级有关部门补助的作为集体股, 社员按每户投入, 及投工折现作为社员股。

3 结束语

农村的水利建设工作是其发展的先决条件, 是落实可持续思想的重点内容, 同时还是应对旱情, 提升农民的生活条件, 带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活动。

参考文献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 篇5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助于增加农民农业收益,同时可有效改善规划区自然环境等优势。就于此,笔者展开了一系列相关论述,希望以此来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 工程 规划 建设管理 1 引言

随着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小型农田水利属于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同时它也是服务于农田灌溉的人造设施工程。具有一般建设工程的自然属性,同时也兼有一般工程所常有的问题。如管理不善、投入不足、效益减少等,已成为制约当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加上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所带来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以此来确保农民农田能够获得正常的效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2.1 工程规划建设规模预测分析

(1)社会及国民经济发展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面积发展的基本要求。其要求必须以增收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为基本前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必须依照当地旱作农业发展规划所确

定的粮食生产目标为基础,以此来分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该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并以此来确定与该工程相配套的小型水源工程、节水改造工程的规模及建设面积。

(2)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面积发展潜力进行综合分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县为基本单位,给予水资源承载力的复核,同时从水资源的角度对水利工程灌溉面积的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论证分析,同时分析规划改造区域可供水资源量。

(3)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面积发展规模的预测分析。结合以上对工程水、土资源供需平衡的综合分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区需建设与之配套的节水改造设施。2.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1)杨水灌区的涵闸、泵站等的建设;

(2)小型水库自流灌区的固定渠道、取水枢纽以及涵闸等建筑物;(3)新建塘坝、小水池窑、提水设施等水源工程建设;(4)排涝泵站的建设;(5)灌排泵站的改造及更新。2.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实施

(1)固定渠道需建配套设施、工程的取水枢纽改造或重建,对于涵闸完好率为50%的要给予拆除重建;

(2)水源工程的除险加固、工程改造、新建等;

(3)固定渠道续建配套设施、对工程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对于涵闸完好率为50%的要给予拆除重建;

(4)对于完好率在50%以上的排涝泵站,给予相应的机电设备更新,对于确实需要重建的项目给予重建。3 经济效益分析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以后,与之对应的规划区内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均有了十分显著增长,大大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条件,同时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缩小了农民耕种风险,减少了规划区水土流失,绿化了土地,同时也改善了规划区的自然环境。为农民群众增收增产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减少了不必要的社会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洪水泛滥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社会性问题,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前提保障。4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管理的保障措施 4.1加强领导管理和健全管理机制

各地有关部门要将农田水利的建设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中去,要加快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领导的责任制,让农民认识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增强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是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也是发展现代农业高产丰收的必要条件。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要规范项目建设的管理程序,项目的规划要合理。在工程实施中要实行统一管理,合理地规划和布局,不能盲目地建造,只有科学的管理,能够合理利用资源时,才能将农田水利工程发挥到最大效益。4.2 创建资金投入机制,强化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要增加政府的投入,各级财政要设立工程建设是专项资金项目,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上。深化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改革,为节约用水要适当增加水费的征收额度,还要按照谁投资,谁治理的原则上放宽制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资金的投入,此外要利用好新兴的政策,加大申请资金的力度,争取最大的政府的资金的投入。小型农田水利的工程建设虽然没有大型水利工程的规模大,但在技术方面却并不少于大型工程的技术含量,这一点不能忽视。

4.3鼓励全民参与水利工程的建设

农田水利作为农村经济的基础设施,必须给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和打好基础。各级水利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和落实水利部党组在管理中提出的政策和方针,调动各个阶层中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和多渠道的融资体系,这也是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做好引导、扶持和监督服务,各级政府要从资金和政策中支持,用法律来保障资金的补助,广泛吸纳社会上投入的资金,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总之,只有明确的管理主体,在采取承包、租赁和股份合作等方式,能有利于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也有利于工程资产的增值保值,更加有利于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总之,农田水利属于农民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设施,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支撑。因此加强全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任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任重而道远,必须长期坚持不懈的搞下去,丝毫放松不得。参考文献: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分析 篇6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措施

近年来我国部分省份旱情较严重,同时也表现出我国客观意义上存在的水资源短缺现象,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匀,以及部分干旱地区没有配备灌溉设施,或者是水利设施不配套及灌溉设施年久失修等情况。我国由于灌溉设施不配套造成的干旱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以及大片农田不能浇灌,都是由于灌溉设施不配套导致的,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同时也为我国农业生产安全敲响了警钟。为求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情况,改善农村水污染状况,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速度,必须大力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含义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指的是以改善耕地灌溉,解决农村饮水短缺为目的,而建设的农田灌排工程、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灌区,以及修建的各种小工程,如水井、水窖、蓄水池、塘坝、小型水库等,农民进行的耕地劳作,日常生活,都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紧密相连。总之,农业的抗灾旱,粮食产量的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质量的优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等等方面,都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息息相关,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当前,在很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承包单位没有完善的制度,规范的操作要求,没有安排专业的监督检测人员,透明度不高等问题在建设工程中存在着。招投标制度不能完全的贯彻,以及强有力的执行,部分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承包单位,没有资质证明,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以及没有配套的建设设备,缺乏保障工程质量的意识,同时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致使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时使用劣质材料,材料达不到国家要求标准,必然导致工程质量的下降。另外,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之前,都会制定建设周期,但执行力薄弱,不能依据标准规范施工,不注重管理,没有针对出现特殊情况时的预防措施,问题出现了才去处理,施工方法不规范,势必影响着工程质量。

2.2 管理存在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管理不到位效率低,运营方式单一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权责不明,农民参与程度低等。目前我国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几乎没有专业规范的管理机构对其实施管理,很少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细致的管理,工程的建设完全由承包商自主,自主性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按施工计划施工,不标准、不规范地进行,这种情况下不仅降低工程质量,还浪费工程建设成本。即使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开展了管理工作,也存在着权责不明的问题,责任没有落实到个人,职责划分不清,究其根本原因,我国并没有设立专职负责水利工程的监督检测、管理养护、运行安全的相关部门。

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措施

3.1 加大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的基础设施,所以必须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利工程的建设则需要资金的支持,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推动水利建设。近年来,我国已不同程度的加大了对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但真正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却寥寥无几,且资金利用率低。鉴于当前这种情况,应开设绿色通道,以便于水利工程资金的申请,涉及到水利工程建设的申请文件,有关部分应尽快审核批准,进一步落实运行,加大力度管理建设资金,杜绝资金缺乏的现象发生,做好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管理,充分利用资金创造价值。另外,政府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即指引、扶持、监管和服务,以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为原则,调动社会各界,开辟筹集渠道,吸纳社会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3.2 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

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建设工程的前提,是工程发挥效益的关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条件,需要制定健全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结合以往管理经验,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改革,制定明确的工程所有权,权责落实到位,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稳定、有序、科学合理地运行。工程所有权的明晰,对农民使用的小型工程,产权归个人,乡镇人民政府要予以产权证明;对人民大众受益的工程,组建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国家补助形成的资产划归用水合作组织;经营性工程,引进市场机制,筹集社会资本,建立法人实体,实施企业化运营,国家补助形成的资产由乡镇委托水管站等单位,持股运行,也可通过拍卖形式,拍卖给个人经营。以合同为依据,通过用水合作组织拍卖、租赁、承包、管理、股份合作等形式,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法制化。第二,真正的实施落实我国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制度,改革管理体制,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

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条件,是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和管理,需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科学的管理,以此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严禁出现面子工程。建设优质工程,可以给农民带来效益,服务于人民生活。同时,水利工程运行期的管理也不可疏忽大意,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作用,服务于我国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的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严晓军.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初探[J]. 中国科技信息,2010,17:84-85+71.

[2]徐荣才. 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06:35-36.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 篇7

关键词:农田建设,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前言

农田水利建设的任务是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对农业水资源进行拦蓄、调控、分配和使用, 并结合农业技术措施进行改土培肥, 扩大土地利用, 以达到农业高产稳产的目的。因此, 农田水利的标准化、健康化施工管理成为保护农田资源、合理优化土地配置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标准化发展农田水利事业是关系到老百姓生计的大事, 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资源和保障, 是造福于几代人的百年大计。工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生产力及发展力充分的为老百姓服务, 是整个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环节入手促进农田水利的标准化发展是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使之健康、标准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只有本着争先、创优、先进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的目标, 努力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各个因素的有效控制、建立有效的一体化管理机制, 才能保证农田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为人民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事业提供必要的安全保证。

一、影响施工质量因素的控制

如前文所述, 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主要是指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它是施工过程控制的管理核心和命脉, 下面主要从施工质量的控制过程论述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施工过程环节控制

建立规范统一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是控制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施工流程、环节的基础上, 实施科学的管理, 做到高标准、严要求, 责任到人的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

2、影响因素控制

从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不难看出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包括人的因素、选材的因素、机械设备的选取使用因素、施工方法因素及施工环境因素等。因此我们应从工程施工的实际出发合理的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严防死守的控制施工质量, 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不利因素的影响。

(1) 人的因素

人是农田水利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到检验的主体环节, 是施工的管理者、操作者和维护者。因此施工的管理者应从我做起, 自律、自主的指导施工、监控施工, 以身作则的为操作者树立健康的形象和榜样, 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对其进行公平、公正、科学的管理。同时要加强对施工操作者的培训, 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健康教育、技术指导、岗位培训, 使之用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

(2) 材料因素

材料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环节, 主要包括对工程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等的控制。我们要严格避免暗箱操作、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 强化选材、用材的标准, 并严格的按照统一的标准加以实施, 做到材料进场把关、现场使用把关、后期检验把关, 对试验不合格、技术不达标的材料坚决予以取缔。

(3) 机械因素

机械控制是对施工过程机械选取、使用、维护的有效控制。我们应根据工程的特点、技术指标、建筑结构、现场条件、施工工艺选取合理、有效、适用、高性价比的机械, 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做好有效的利用,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避免过度浪费、野蛮使用现象的发生, 做好对机械的维护和可持续使用保障。即建立机械安全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做到谁使用, 谁负责, 权责分明的实施负责管理制度。

另外在施工的控制管理环节我们还要根据现场情况、工艺标准选取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制定科学的施工质量审核、监控标准, 以保证施工过程的按期、高质量的完成。同时, 施工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为施工人员创造良好的施工、劳动、管理环境, 实施有效的文明施工, 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从而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二、施工质量的宏观控制

在分析了影响施工质量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的基础上, 我们还应注重对施工过程的宏观控制, 做到有效的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所谓事前质量控制即是对施工前期的准备过程实施有效的引导和控制。例如场地施工条件的准备、工程预算、材料准备、技术准备、组织准备等。在这些准备的环节中要充分的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环境要求、季节要求对其进行周密的安排和考量, 做好施工人员的动员, 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质量安全保障管理制度为施工的前期做好充分的事前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则是指对施工的阶段进行阶段验收、检验和复查、处理设计变更、工序交接检查、质量备案、施工记录等。该环节的实施有利于形成自我检验的良好机制, 督促施工质量的有效和完善, 避免不合理的设计变更, 对施工的竣工、验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事后质量控制则包括成立验收组、准备验收材料、调节运行机制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严密的质量及竣工验收。

结语

建设工程的标准化管理是关系到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兴衰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应本着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原则充分的强化质量管理, 从细节上实施因素管理, 从宏观上进行调节管理, 组织精心、管理严密的建立质量安全防控体系, 从而为农田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磊磊:《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 2009:23-24。

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的探讨 篇8

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背景下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保护和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推进农业建设, 必须加强我国农村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背景下, 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对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尤为重要。同时, 鉴于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水利工程建设方面, 还存在着如:配套设施差, 管理单一等问题, 因此, 职能部门加大整治力度, 从根本上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其效益, 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二、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亟需改善的问题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 随着我国政府一系列对农业扶植政策的出台, 以农民个人及联户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数量也日趋增多。但受制于各种各管条件与因素,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问题十分突出, 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管理方面的不足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 首先得益于是否得到有效管理。但从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 农民群众对于建设的认识程度不高, 加之经营规范性差。由此导致了水利工程浪费状况严重, 支渠漏水情况颇多等现象。可以说,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方面, 而后期的维护与管理同样重要。当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保养措施不当, 损坏不及时修理。而且由于管理体制上的问题, 各个部门运行能力有好有坏不一致, 任意改造施工路线进程, 供水能力下降, 使用能力效果大打折扣。另外, 在面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的意识还比较欠缺。往往是任意取水用水而不考虑节水, 周围的生存环境也开始恶化, 植被退化丧失, 土质下降流失, 水库内淤积严重, 而使用人员缺乏清理的设备和意识, 这样的后果是严重的, 淤泥导致水库存水能力低下甚至发生事故, 存水变成水体泛滥。

(二) 资金使用量的不足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 其基础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前提条件。但从现实情况来看, 当前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益难以发挥, 主要是各单位资金不足而没有创收能力, 设备使用能力无法充分调动, 尽管政府为了促进水利事业发展而做出财政补给, 在人力, 技术方面衣给予较大支持, 但是往往无法对症下药。导致了原本是一种优势却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的情况下, 国家又不能重复投资, 从而导致了工程建设的效益十分有限。

(三) 技术水平方面的不足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益的发挥, 还需要建立在基层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但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 工程建设与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高有低, 从而阻碍了工程效益最大化。近年来, 我国农村农田管理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农业发展规模扩展, 一些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 由于技术问题而带来的欠缺往往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从而间接的体现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益有限的原因所在。

三、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前文中就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难以发挥的问题,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 提出如下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的对策与建议:通过多元化投资渠道进行筹资, 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奠定经济基础;通过推进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 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的发挥提供制度保证;从技术与管理两个层面加强工程运行管理与后期的维护。

(一) 积极拓宽农田水利工程筹资渠道

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问题一直是困扰农田水利建设的一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 来拓宽筹资渠道。为此, 应进一步建立以政府、农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投资机制, 采取多种形式, 放宽政策条件, 积极引入社会资金, 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投入水平和建设标准。

(二) 逐步推进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

确保农田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的关键在于解决水利工程单位的日常维护问题。自税费改革后, 基本水费取消, 不但乡村组织退出农业灌溉组织, 而且政府也没有相应的补助,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迅速陷入困境, 职工工资没有保障, 日常维护也无从谈起。要扎实推进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 搞活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促使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建设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 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加强工程运行管理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能重建设, 轻管理。完善渠道运行管理制度, 做好渠道日常的运行检查和维修保障工作, 及时填筑渠堤、清除渠堤中杂草, 防止蚁穴、鼠洞等破坏, 建立灌前检查、灌中检查和灌后检查的检查制度, 按照经常检查、随时维修、正常运行的原则, 进行管理。同时, 积极落实水利法规、法律政策, 出台符合实际的工程管护制度, 齐抓共管, 促使工程效益正常发挥。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农田水利工程是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其建设效益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甚至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整体进程。但由于客观的因素及主观方面的影响, 当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亟需改善之处。本文从管理体制的改革、资金保障和技术保障三个方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以期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有益参考。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现有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以保证其发挥正常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捷, 张亚.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深入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2]王冠军, 戴向前.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水利, 2010.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篇9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是农业的毛细血管。诸多事实表明,农田水利建设为实现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按照科学的规划稳步向前发展,可以说成效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但同时我国现阶段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尚存在很多问题,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

1.1设备不足,技术落后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于水资源需求旺盛,但由于水利基础设施欠缺,技术落后,农田水利建设相对滞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虽然也有提灌站和输水渠道,但是都是20世纪60-80年代修建的,标准低、配套差、年久失修;水塘无法蓄水,输水渠道垮塌、渗透严重,不能满足村民需求。水利设施陈旧失修,不仅不能满足村民日常生产需求,而且也无法抵御自然灾害。

1.2投入不足,建设缓慢

我国水利资金投入仍存较大缺口,除地方投入意愿不强投入不足,社会资金投入缺乏动力也是主要原因。农田水利设施仍然主要依靠财政投入,水利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尚未全面建立起来。部分地方投入责任落实不到位,有些项目形成“半拉子”工程,影响了工程尽快建成并发挥效益。亟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研究制定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健全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融资机制。当前在农村水利建设方面水利资金多头管理的现象严重,涉及的资金渠道及管理部门多,资金交叉重复和分散使用并存,影响了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水利资金管理使用中的“重建轻管”现象仍然存在,农村水利项目,建后管理维护不到位,有的设施存在淤积损毁、功能减退等现象。

1.3缺少技术人员和专业施工人员

第一,由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属于新型工程项目,缺乏相关技术人员,仍需要引进国外技术来进行工程施工但由于我国国情与其他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而在技术实施时无法按照国外技术按部就班地进行施工,在技术开发中造成一定困难;第二,由于我国许多施工人员属于外来务工人员,这些人大多为农民工,不仅文化程度较低,并且缺乏专业技能和施工经验,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影响;第三,由于由于许多施工企业没有专门培训机构并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无法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和辅导,导致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作业能力普遍低下。

1.4缺乏健全的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

第一,由于我国在树立工程建设方面缺乏相关制度和法规,在建筑施工和企业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时出现一定阻碍,无法达到完善、严谨的程度;第二,由于我国许多地区政府缺乏相关制度条例,在对各个企业进行管理时因受到规章制度自身影响出现管理职能混乱或转变困难等现象,而有些政府部门人员利用制度漏洞与工程企业将国家资金收入囊中,导致农田水利工程无法按照质量标准完成,不仅对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更形成了严重的贪污犯罪行为。

1.5灌溉节水技术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正大力倡导和开展节能环保事业,在进行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时采用节水技术进行灌溉,不仅有效减少浪费地下水和其他水资源,并达到稳定发展农业经济。但在节水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第一,由于许多农民自身缺乏一定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知识,认为一旦进行灌溉改造对农业产量和自身经济效益产生一定损害,因此在这些地区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出现一定困难;第二,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尚未完善,缺乏相关技术人员指导和专业施工人员,在管理制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缺陷,导致我国农田水利工程节水技术尚未达到全面完善实施的程度。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措施与建议

2.1加大水利资金投入,根据地区特点全面发展农田

国家要加大水利资金投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专户管理,专项用于水利兴修重点工程和水毁工程补助,整合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小农水、水保等涉农资金,发挥资金规模效益。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科学合理确定政府在水利改革发展中的事务边界,进一步规范各部门在水利资金和项目管理中承担的职责、审批权限、审批环节和程序,明晰部门责任,加强统筹协调,提高财政水利资金的分配管理效率,完善财政水利资金预算管理机制,除了优化转移支付体系,还要改进预算管理和控制,加强财政水利资金绩效管理。同时改进和加强财政水利资金监管,进一步规范流程,加强对权力的约束,减少自由裁量权。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行信息公开,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水利资金分配使用的风险防控机制。

2.2提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专业技能

第一,提高我国施工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并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施工技术和国家最新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面的培训和辅导,并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和政治思想教育,建立相关激励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第二,加快培养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并定期将技术人员送往先进技术国家进修,并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结合国外先进技术和我国农业实际情况研发出适合我国发展农业经济的工程技术。

2.3倡导节能思想,加强节水技术的实施

第一,加强对各个地区的农业人员进行节能宣传教育和相关知识培训,使我国农民普遍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文化程度,进一步完善节水技术的实施和开展,确保我国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进一步完善节水技术的研发和实施,保证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稳定的同时减少我国水资源的浪费,并降低不可再生性水资源的使用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为人类社会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建芳.浅析历史上陕南农田水利工程技术[J].新西部(理论版),2016(7).

[2]哈元辰.探析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福建农业,2015(8).

试论建设节约型农田水利工程 篇10

1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现状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产业, 农业生产目标的实现主要是以农田水利工程为基本目标的, 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 就应该重视起农业水利工程的开发与应用, 这几年的发展建设过程中, 我国也在朝着这一目标而努力前进。与此同时, 我国在建设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不足之处, 例如相关的施工技术比较落后, 在管理方面也缺少有效的手段,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因此笔者重点从不同的几个方面对目前的现状展开了具体的分析, 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就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 制约农田水利发展建设的主要方面有两点, 一是施工, 二是管理。

从施工方面来看, 因为在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施工人员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 这样就会造成没有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就开展施工建设, 对于工程的效益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一旦工程的效益无法得到满足, 那么就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 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管理不到位造成的。相关工程并没有认识到管理意识的重要性, 所以采用的管理手段与工程实际背道而驰, 在管理体制方面也相对匮乏, 所以才会对工程质量以及工程效益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其直接的影响就是我国的水资源出现严重的浪费, 在当前水资源严重紧缺的情况下, 这无疑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2节约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要点

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节约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建设, 就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重视起建设要点, 笔者总结了几方面的要点, 希望在今后的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引起一定的重视, 这样才能实现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 在前期准备的工作中, 应该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 并且将其引入到项目规划的活动中, 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从全局的角度出发, 对项目进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的建设方案, 在方案中贯穿节约型的意识。一是要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引起一定的重视, 这直接对后期的质量管理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 前期的准备工作如果做好了, 那么后期的施工才能顺利的完成。通常情况下,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 应该重视起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对上级下发的文件精神予以进一步的学习, 全面贯彻文件内容。2遵循政策的指示, 防止在工作中出现不符合规定的事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 要积极主动的去执行, 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现象。3充分考虑到农民的收益问题, 积极的与之开展协商, 对农民提出的意见进行考虑, 以满足发展建设过程中的要求。这样才能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得以顺利的实施, 并且还能够满足国家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需要, 制定出一个符合发展的方案, 实现国家和农民利益的双赢。二是要要精打细算, 搞好项目的工程预算。在项目工程预算中, 要充分考虑到各项因素, 如当地的原材料价格, 机械设备施工价格, 工人的工资及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把那些华而不实的, 或实施起来能造成巨大浪费的工程拿下来, 用更加经济实用的工程来代替, 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工程上, 制定出最为经济合理的工程预算。

其次, 做好项目工程建设, 在项目工程建设中力求节约。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受益主体是农民群众, 他们需要的是最急需的、最实用的工程, 想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这就要求我们在项目工程建设中:一要坚持高效原则, 做到事半功倍。充分调动工程建设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在工程建设之前, 周密做好计划安排, 做到机械施工和人工使用合理搭配, 用人工省钱就用人工, 用机械施工省钱就用机械施工, 提倡在大型工程建设中多用机械施工, 提高工作效率, 能一天完成的就不要推迟到第二天, 杜绝拖拖拉拉, 做到人、财、物的合理安排, 杜绝没必要的重复和浪费。二要坚持合理安排各项工程的建设次序, 考虑到农时及气候对施工的影响。在施工时, 应先建农民急需的工程, 如机电井工程和地下管道的安装工程等。在安排工程时, 应提前规划好各项工程的施工次序, 如农电工程应安排在机电井工程前施工, 以便为机电井施工打好基础。各项工程应尽量安排在农闲时进行施工, 尽量避免和减小对农作物的毁坏, 降低由施工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三, 做好项目工程管护理, 在项目工程管理中树立节约意识。建好项目工程是基础, 管好项目工程是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 也是节约维修的主要措施。实践证明, 管护不好项目工程就不能使其长久发挥效益, 会造成资产闲置、流失、资金浪费, 农民埋怨。管理好工程也是搞好能源节约、资源节约的重要途径。这种思想要贯穿于项目工程管理的全过程, 应让农民明白:管理好每项工程也就是在节约资源, 也为他们增收节支创造了条件。

结束语

总而言之, 节约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已成为新时期下一种主流趋势, 对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有效性, 促进农业增收, 提高农业经济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在本篇文章中, 笔者着重分析论述了节约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要电点, 指出节约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必须从设计规划入手, 依次做好工程设计规划、项目建设和项目管理三部分工作, 切实保证节约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

摘要:在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 应该始终坚持将资源节约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因为这是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可以说, 农田水利建设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对于农民的生产建设也密不可分, 所以只有进一步完善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 以节约型为主要的发展目标, 这样才能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重点对当前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农田水利现状展开了论述, 从中得出相应的结论, 为建设节约型的农田水利工程作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节约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1]吉荣亮.浅谈节约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9) .

[2]李耀军, 蒋桂芳.西吉县生态移民区旱作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24) .

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的探讨 篇11

关键词: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建设效益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由过去只注重粮食产量向重视农产品多样化转变,由过去纯农业向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商品化转变,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保障能力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农村水利工程的防洪除涝能力不高,农村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不少城镇在排涝动力的配备上还是接照农业的排涝标准进行设计建设,等等。这一切,都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背景下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建设,必须加强我国农村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背景下,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对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尤为重要。同时,鉴于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水利工程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如:配套设施差,管理单一等问题,因此,职能部门加大整治力度,从根本上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其效益,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2 农村水利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其现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笔者认为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工程效益限制性发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施严重老化、不配套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20世纪50~60年代,且排灌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既造成排涝能力弱,农田积水无法排出,又导致提灌能力差,不能满足灌溉需要。

(2)疏于管理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3)政府投入减少。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各地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的政策,特别是逐步取消“两工”,严禁强行以资代劳,这就使得农村水利的投人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出现了对农村水利投入的劳动力和资金明显减少的现象。

(4)农民兴办水利的积极性下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粮价已经放开,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外国农产品已经占领了我国的部分市场,加之农民增收缓慢,种田的积极性不高,使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

3 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前文中就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难以发挥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如下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的对策与建议:通过多元化投资渠道进行筹资,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奠定经济基础;通过推进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的发挥提供制度保证;从技术与管理两个层面加强工程运行管理与后期的维护。

3.1 积极拓宽农田水利工程筹资渠道

農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问题一直是困扰农田水利建设的一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来拓宽筹资渠道。为此,应进一步建立以政府、农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投资机制,采取多种形式,放宽政策条件,积极引入社会资金,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投入水平和建设标准。

3.2 逐步推进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

确保农田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的关键在于解决水利工程单位的日常维护问题。自税费改革后,基本水费取消,不但乡村组织退出农业灌溉组织,而且政府也没有相应的补助,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迅速陷入困境,职工工资没有保障,日常维护也无从谈起。要扎实推进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搞活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促使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建设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3.3 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加强工程运行管理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能重建设,轻管理。完善渠道运行管理制度,做好渠道日常的运行检查和维修保障工作,及时填筑渠堤、清除渠堤中杂草,防止蚁穴、鼠洞等破坏,建立灌前检查、灌中检查和灌后检查的检查制度,按照经常检查、随时维修、正常运行的原则,进行管理。同时,积极落实水利法规、法律政策,出台符合实际的工程管护制度,齐抓共管,促使工程效益正常发挥。

4 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4.1 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实施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保障.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有利于解决农业面污染,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是一项革命性措施,必须摆在农村水利建设的突出位置.要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对主干渠道逐步实现衬砌化。

4.2 努力提高农田灌排标

准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对农田灌溉、排涝、降渍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加强对灌、排、降技术标准的研究。今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切实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同时,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划研究,以利于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发挥更好的作用。

4.3 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

近年来,水污染带来的水环境恶化、水质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给水产养殖带来了负面影响,死鱼、死虾、死蟹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水土流失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保护农村水资源,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越来越显得重要。

4.4 加快小城镇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随着农村城镇化、集镇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小城镇防洪排涝问题,特别是从抗御突发性暴雨受到的灾害影响来看,农村城镇的水利设施难以适应短历时暴雨的排涝要求,一旦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必将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4.5 强化防洪除涝工程的管理

防洪除涝工程是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加强管理工作非常重要。①要解决工程维护运行管理经费来源:a.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b.用足用好已出台的有关水费征收政策;c.对通过确权划界取得的水土资源或经营性资产,再通过出租、承包等形式获取收益。②要界定工程管理性质,对公益性工程的管理单位做到精简高效,其编制内人员经费要纳入公共财政预算;要做好管养分开工作,养护工作通过企业化、市场化机制操作,减轻管理单位的财政负担。③要研究制定排涝费收取使用办法,要根据当地工情、水情和种植养殖业及工业经济特点,研究制定排涝标准,提供优质服务;按照能源费、工资、维修费、管理费、折旧费等核定排涝费,细化受益面积、保护人口、企业产值、种植养殖业等负担比例,由管理单位向受益个人、受益单位收取排涝费,由县及县以上政府出台政策,建立财政、集体(或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机制,解决排涝费用问题。

5 结 语

改革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体系、投入方式、组织形式,进一步适应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要求,尽快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发展的方略,切实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王勇.浅谈工程质量监督新模式[J].科协论坛,2008,10.

[2]尹利海.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11).

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探讨 篇1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农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需求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加固改造及兴建, 农田水利灌溉及节水项目等, 如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可以有效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 来满足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进一步促进各地农作物的稳产高产。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 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 改良低产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效益,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同时还能一定程度的改善农村人畜用水条件, 提高农村人口的饮水质量与生活质量。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

2.1 公益性

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公益性工程。在我国河流、湖泊均属于国家所有, 所有国民均有使用水资源的权利, 这一规定表明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公益性特征。人们在使用基础上还具有维护、保护义务。各地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的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及管理, 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村社会等方面的的重要作用。

2.2 关键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仅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设施, 而且在促进农业经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提高农作物产量, 增加农民收入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采用分布在田间, 如水库、渠道、塘坝、水闸、泵站等, 用提、引、蓄、抽等方式给农田进行灌溉, 满足作物生长需要。这类工程规模不大, 但一定程度的决定着农作物的长势、收成, 而且充分发挥并利用好, 会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 缓解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2.3 高投入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模虽小, 但却是一项复杂的、涵盖多学科的系统性工程。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都是国家投入, 按各地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统一建设, 从而满足当地农业生产及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多数地处偏远且分散, 利用率高, 易于损坏。农田水利工程无论从从规划设计, 还是到施工建设, 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 而且农田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维修、维护、扩建等都需要国家及各地相关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

2.4 基础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仅可以灌溉农田, 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 而且还具有防洪除涝、抗旱减灾、降渍治碱、水产养殖等功能, 更可以改善农民生活用水条件、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 受益范围涉及千家万户, 社会效益明显。因此,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村社会的基础性设施, 公益性设施, 重视并发展建设好此类设施, 对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措施

我国不仅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同时也是淡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均衡的国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 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矛盾, 确保农业经济、农业生产、农村社会的用水安全, 而且还可以提高有限的淡水资源利用率, 促进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1 建立综合性的管理机构

要建立综合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构, 全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必须要经过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构来审查审批。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与特点, 进行统一规划与布局, 解决多头投资, 确认责任主体。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行业管理, 统筹全市水资源的配置, 利用并发挥本地水资源优势, 实现资源优化组合, 避免出现盲目、无序的建设和发展。

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地点、规模、设计、投资、投工、工期等方面, 由建设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上报审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 合同制, 实行严格监管, 将责任到人, 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工程建成后, 要实行层级负责制, 加强行政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经营管理, 确保工程的良性运行。

3.2 要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

要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审计制度, 加大审计力度, 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对工程的设计、建设、投资等方面实施全程跟踪审计, 监管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定、标准和操作程序进行, 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及建设进程, 为工程竣工后投入良好的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 在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与农村社会的影响与破坏, 如林地、草木、河流、农田、村舍、陆生生物积水生生物等, 维护生态环境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3.3 要加大对资金的管理

要充分发挥国家的主导地位, 以国家投入为主, 地方政府投入为辅。各级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建设并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在资金管理过程中, 要建立严格的财务监管审批制度, 坚决杜绝专项资金的挤占挪用, 做到专款专用, 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维修、改造及维护。

3.4 要扩大投融资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 而这又是个人及某一单位无法筹措、无法实现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不仅需要国家及各级政府的支持, 而且也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与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因此, 要吸纳社会各界资金的投入与参与, 如有实力的企业与个人, 鼓励他们兴建服务型、经营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对企业建设高效节水的要给予补助与政策上的支持。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所有”的原则, 尝试新型的产权流转模式, 探索出通过拍卖、买断、租赁、承包等方式,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流转制度的改革。对具有一定积极性、代表性的企业及个人给予大力宣传, 充分发挥他们的影响力, 激励并及时表彰他们的参与和支持, 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良性发展。

总之,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投资较大、效益长期的水利工程, 它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更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因此, 规划、建设和发展这一系统性的工程, 必须要保持长远的发展眼光, 不仅要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抗洪抗旱, 节约淡水资源,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更要为今后的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村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促进农业生产、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摘要:随着农业经济、农业生产的良好发展, 人们已充分认识到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无法取代的作用, 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巨大作用。通常情况下, 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不大, 但却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要素, 而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抵御水旱灾害、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及农民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是农村经济发展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设施之一。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 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提出几点拙见, 为我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良好发展献计献策。

上一篇:入口的角逐下一篇: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